《桃花源记》重难点(合集6篇)由网友“再也不想看BE了”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桃花源记》重难点,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篇1:《桃花源记》重难点
《桃花源记》虽是虚构的世外仙境,但由于采用写实手法,虚景实写,给人以真实感,仿佛实有其人,真有其事。
【重难点语句】
1、桃花源真的存在吗?
仔细分析课文内容,联系历史背景来讨论这个问题。
桃花源在当时的社会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只存在于作者的心中,是作者所憧憬的理想社会的曲折反映。
2、写南阳刘子骥寻桃花源未果是否为“蛇足”?
“画蛇添足”本是指做了多余的事,反而得不偿失。南阳刘子骥寻桃花源未果看似与主题无关,但分析文中对南阳刘子骥的评价,说他是“高尚士也”,可以看出他是与陶渊明有共同志趣的人。在文章结尾提及他,作者显然是别有用意。
这不是“蛇足”,一方面它再次点明作者理想社会的追求,同时暗示这不是自己一个人独有的追求,另一方面说明这样的理想社会实际上并不存在,同时委婉地表达了那种无可奈何的叹惋之情。
3、如何评价陶渊明的“桃花源式”的理想?
分析评价一个人的思想,应该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辨证观点,从正反两方面入手,当然没有必要要求古贤超越历史的局限。
在当时兵荒马乱,社会污浊,官场黑暗的社会环境中,陶渊明的这一“桃花源式”的理想,不仅表达了他自己“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情操,也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广大人民反对战争,反对剥削的愿望,当然这个理想在当时是不可能实现的,陶渊明归隐山林,消极避世在今天看来也并不可取,反映了其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
【重点难点讲解】
1、“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是因为他们害怕世人知道桃花源这个地方,扰乱、破坏他们与世隔绝的和平安宁生活。
2、渔人离开桃花源“处处志之”,而后来“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表示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
3、《桃花源记》所寄寓的作者的美好理想和文章的结构特点
本文是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散文名作。作者虚构了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那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那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争,社会平等,和平安宁,确实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中人民的理想世界。作者描绘的“世外桃源”虽然是虚构的,也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在当时却具有积极的思想意义。它一方面无情地鞭挞了封建社会长期战乱,民不聊生的黑暗现实,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另一方面大胆否定了君权制度,提出了无君无臣的理想社会。作者能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曲折回环、引人入胜的故事描绘出理想社会,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文章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访问、离开后再寻找桃花源的情形,贯穿起来,写得曲折回环,若有其事,引人入胜。
课文描绘了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乱、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恬静、怡然自乐的“世外桃源”,表达了作者对东晋统治的强烈不满和对理想社会的无比向往,无情地鞭笞和批判了当时长期战乱、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反映了人民群众要求摆脱剥削压迫,用自己的劳动创造出和平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这在当时是有现实意义的。但这种理想境界只是一种小农经济的田园生活,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一种不可能实现的空想。这是由作者所处的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所决定的。
文章按照渔人行踪的顺序,记叙他在桃花源的.所见所闻,条理清楚;段与段之间衔接紧密;想象丰富,用语朴素、简炼、生动。
拓展阅读:《桃花源记》原文与翻译
篇2:《桃花源记》重难点分析
《桃花源记》重难点分析
《桃花源记》中许多词语由于言简意赅,一直被后世沿用下来,至今还有其生命力。下面的其重难点分析。
【重难点语句】
1、桃花源真的存在吗?
〖解析〗仔细分析课文内容,联系历史背景来讨论这个问题。
〖参考答案〗桃花源在当时的社会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只存在于作者的心中,是作者所憧憬的理想社会的曲折反映。
2、写南阳刘子骥寻桃花源未果是否为“蛇足”?
〖解析〗“画蛇添足”本是指做了多余的事,反而得不偿失。南阳刘子骥寻桃花源未果看似与主题无关,但分析文中对南阳刘子骥的评价,说他是“高尚士也”,可以看出他是与陶渊明有共同志趣的人。在文章结尾提及他,作者显然是别有用意。
〖参考答案〗这不是“蛇足”,一方面它再次点明作者理想社会的追求,同时暗示这不是自己一个人独有的追求,另一方面说明这样的理想社会实际上并不存在,同时委婉地表达了那种无可奈何的叹惋之情。
3、如何评价陶渊明的“桃花源式”的理想?
〖解析〗分析评价一个人的思想,应该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辨证观点,从正反两方面入手,当然没有必要要求古贤超越历史的局限。
〖参考答案〗在当时兵荒马乱,社会污浊,官场黑暗的社会环境中,陶渊明的这一“桃花源式”的理想,不仅表达了他自己“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情操,也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广大人民反对战争,反对剥削的愿望,当然这个理想在当时是不可能实现的,陶渊明归隐山林,消极避世在今天看来也并不可取,反映了其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
【重点难点讲解】
1、“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是因为他们害怕世人知道桃花源这个地方,扰乱、破坏他们与世隔绝的和平安宁生活。
2、渔人离开桃花源“处处志之”,而后来“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表示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
3、《桃花源记》所寄寓的作者的美好理想和文章的结构特点
本文是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散文名作。作者虚构了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那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那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争,社会平等,和平安宁,确实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中人民的理想世界。作者描绘的“世外桃源”虽然是虚构的,也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在当时却具有积极的思想意义。它一方面无情地鞭挞了封建社会长期战乱,民不聊生的黑暗现实,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另一方面大胆否定了君权制度,提出了无君无臣的理想社会。作者能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曲折回环、引人入胜的故事描绘出理想社会,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文章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访问、离开后再寻找桃花源的情形,贯穿起来,写得曲折回环,若有其事,引人入胜。
课文描绘了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乱、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恬静、怡然自乐的“世外桃源”,表达了作者对东晋统治的强烈不满和对理想社会的无比向往,无情地鞭笞和批判了当时长期战乱、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反映了人民群众要求摆脱剥削压迫,用自己的劳动创造出和平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这在当时是有现实意义的。但这种理想境界只是一种小农经济的田园生活,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一种不可能实现的空想。这是由作者所处的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所决定的。
文章按照渔人行踪的顺序,记叙他在桃花源的所见所闻,条理清楚;段与段之间衔接紧密;想象丰富,用语朴素、简炼、生动。
拓展阅读:《桃花源记》基础知识题
一、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1、晋太元中
2、缘溪行()
3、便舍船()
4、豁然开朗()
5、屋舍俨然()
6、阡陌()
7、黄发垂髫()
8、便要还家()
9、遂与外人间隔()
10、不足为外人道()
11、及郡下()
12、诣太守()
二、翻译下列句子,并解释划线的词语
1、渔人甚异之。
2、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3、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4、问所从来。
5、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6、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7、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三、解释划线字的含义,并指出它们的词性
1、便舍船
2、屋舍俨然
3、处处志之
4、寻向所志
四、区别下边几个词古今意义的不同
1、阡陌交通
古义:
今义:
2、妻子邑人
古义:
今义:
3、无论魏晋
古义:
今义:
4、来此绝境
古义:
今义:
五、选用原文句子,概括渔人在桃花源所见的景和人
景:
人:
六、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课文结尾处写道:“寻向所志,遂迷”,“刘子骥欣然规往,未果”说明什么?
2、课文按照渔人行动的顺序,记叙了他在桃花源的所见所闻。分析说明哪些详写、哪些略写,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3、举例说明文章的前后呼应之处。
七、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有错误的请改正
1、“落英缤纷”指的是秋天草木凋零。
2、“男女衣着,悉如外人”,指的是与世人的衣着有很大的差异,仿佛另一个国度,另一个民族的服饰。
3、“皆叹惋”说明村人是因为听渔人叙述自汉至晋的历史变化而叹惋。
4、文章结尾没讲清“遂迷”是怎样发生的,是作者的失误。
〖参考答案〗
一、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1、jìn
2、yuán xī
3、shě
4、huò
5、shè yǎn
6、qiān mò
7、tiáo
8、yāo huán
9、suì jiàn
10、wèi
11、jùn
12、yì
二、翻译下列句子,并解释划线的词语
1、捕鱼人对此感到非常诧异。异:对……感到诧异。
2、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豁:开阔。
3、有肥沃的田地,美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
4、问(渔人)从哪里来。所:处所。
5、村子里的'人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咸:都。
6、带领妻子儿女及乡邻来到这与人世隔绝的地方。邑人:同乡人。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7、这个人(为他们)详细的介绍了自己所知道的事。具言:详细地说出。
三、解释划线字的含义,并指出它们的词性
1、舍弃、离开。动词
2、房屋。名词
3、做记号。动词
4、标记。名词
四、区别下边几个词古今意义的不同
1、交错相通。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2、妻子和孩子。专指妻子。
3、不要说,更不必说。不论,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4、与人世隔绝的地方。没有出路的境地。
五、选用原文句子,概括渔人在桃花源所见的景和人
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人:衣:悉如外人貌:黄发垂髻行:往来种作神:(见人)大惊情:怡然自乐。
六、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这篇文章带有传奇色彩,而非实事实记。作者生活于东晋末期,当时社会政治黑暗,**不安,民不聊生。文章中描绘的桃花源景象,只不过是作者想象中的理想社会。课文结尾的几句话,说明在当时的社会制度下,这种幸福美好的生活是绝对不可能实现的。
2、文章的主要意图是通过桃花源中的生活情形来表现作者的社会理想,所以中间部分写得详细,无论是写村落的概貌还是写人物的交谈,都有一些动人的细节,使人如临其地,如见其人。开头和结尾只跟故事的传奇性质有关,所以写得简略。
3、举例说明文章的前后呼应之处。
⑴“忘路之远近”跟下文的“处处志之”是相互照应的,说明渔人此前没有到过这个地方。
⑵从“问所从来”可以看出,通向桃源的路一向不为“外人”所知;从下文“遂与外人间隔”也可以看出,在此之前的确没有“外人”来过。
⑶渔人离开桃源时“处处志之”,为下文重寻桃源的行动埋下伏笔。“处处志之”是指做了记号,“寻向所志”,寻的正是这些标记。
七、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有错误的请改正
1、错。“落英”指落花,写的是暮春季节。
2、错。“外人”指桃花源以外的世人。
3、正确。
4、错。作者的意图是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所以用模糊语言来叙述渔人复寻而不可见的原因。
篇3:八年级语文课文桃花源记重难点详解
八年级语文课文桃花源记重难点详解
一、相关背景:
1、关于作者:
陶渊明(约365~427),东晋大诗人。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人。出身于破落官僚地主家庭。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职。因不满当时士族地主把持政权的黑暗现实,任彭泽令不足三月即辞官归隐,作《归去来兮辞》以明志。从此'躬耕自资',直至63岁在贫病交迫中去世。他长于诗文辞赋,多描写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其中的优秀作品隐寓着他对腐朽统治集团的憎恶和不愿同流合污的精神。散文以《桃花源记》最有名。有《陶渊明集》。
2、相关知识:
本文原是陶渊明《桃花源》诗前的序文,大约作于南朝宋武帝永初二年(421),其时57岁,因为此时正处于东晋末期,社会环境是战乱纷呈,生灵涂炭。他拒绝同统治者合作,不满黑暗的政治现实,隐居农村已十余年,对农村的现实有更深的了解,对人民的愿望更有切身体会,于是构想出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世外桃源。在这个社会里,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纷扰;人人各尽所能地参加劳动,老人和孩子都生活得幸福、愉快,人与人之间都极其融洽而友好。但作者又十分清楚地看到,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样的理想社会是无法实现的。
课文所叙述的故事纯属虚构。读这篇课文,既要看到作者的美好理想,又要看到他的无能为力的思想矛盾。
二、请掌握下列重点字词
1、缘溪行:缘:顺着、沿着。
2、落英:落花。一说,初开的花。
3、缤纷:繁多的样子。
4、林尽水源:林尽于水源,意思是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
5、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
6、才通人:仅容一人通过。才:仅
7、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阔明亮的样子。
8、俨然:整齐的'样子。
9、属:类。
10、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阡陌:田间小路。
11、相闻:可以互相听到。
12、外人:桃花源以外的世人。
13、黄发垂髫:指老人和小孩。黄发:旧说是长寿的特征,所以用来指老人。垂髫:垂下来的头发,用来指小孩。
14、要:通“邀”,邀请。
15、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三、古今异义词
1.阡陌交通交通:
古义:交错相通,指道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
今义: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妻子:古义:指妻子和儿女
今义:专指男子的配偶。
绝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义:毫无出路的境地
3.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
今义:表示条件的连词
篇4:岳阳楼记目标重难点
岳阳楼记目标重难点
1、处处突出一个“情”字:
本文是作者受朋友滕子京之托而写的一篇脍炙人口名垂千古的散文。该文虽名为岳阳楼记,其实并未详细描绘岳阳楼这一建筑本身,而是重笔描绘登斯楼所见的不同景观。景观虽写的气势雄浑,波澜壮阔,但却不是为状物而写景,处处突出一个“情”字。写阴风怒号极力渲染一个“悲”字;写春和景明极力渲染一个“喜”字。所谓情景交融,景不同,情亦不同,这正是一般迁客骚人的常情。而这篇散文不同凡响之处正在于它抒发的不是一般迁客骚人的个人恩怨悲喜之情。而是以古仁人之心为理想的不以己悲,不以物喜,心怀天下的壮志豪情。有了这种豪情,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因为在这些仁人的心中抱定的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志向。这是作者对古仁人的赞语,也是作者理想,心志的自白。是作者高尚情操、广阔胸襟的自然流露,又是对与已同样遭遇的朋友的鼓励和劝勉。所以全文的思路是由事写景,由景写情,由情写志,是一篇文情并茂,思想深邃的状物抒情散文。
2、“意”异:
三亿文库3y.uu456.com包含各类专业文献、文学作品欣赏、专业论文、高等教育、生活休闲娱乐、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应用写作文书、岳阳楼记 鉴赏 理解 读后感 中心思想07等内容。
在范仲淹作记之前,许多文人学士来岳阳楼登临,一览;3、“情”异:;作者写岳阳楼景色的变化,旨在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这两种“览物之情”,看似迥然不同,相去甚远,但作;4、“景”异;常人描写岳阳楼的景色,不是描摹“巴陵胜状”,就是;这两幅景色画,无论在色彩,还是在音响上,都形成了;5、合“悲喜”“忧乐”为一记:;《岳阳楼记》以“谪”字为线索,以两个“异”字斡旋
在范仲淹作记之前,许多文人学士来岳阳楼登临,一览“巴陵胜状”,写下了许多的名篇佳作。有的描写洞庭湖秀丽迷人的景色,如刘禹锡的《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西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李白的《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冰风起,吹人舞袖回”。有的状写洞庭湖的磅礴气势,如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杜甫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元稹的“驾浪沉西日,吞空接曙河”刘长卿的“叠浪浮元气,中流没太阳”释可朋的“水涵天影阔,山拔地形高。”有的叙写有关洞庭湖、岳阳楼的历史人物事迹和神话传说故事,如滕子京的《临江仙》便是,诗云:“湖水连天天接水,秋来分外澄清。君山自是小蓬瀛。天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帝子有灵能鼓瑟,凄然依旧伤情。微闻兰芷动芳馨。曲终人不见,江山数峰青。”而作为文学造诣深,擅长填词作文的范仲淹,深得“意在笔先”“命意贵深”“意忌庸、陋、袭”等文章之要绝,匠心独运,标新立异。从洞庭湖是“北通巫峡,南极潇相”水路交通的枢纽,“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入手,把迁客骚人的或喜或悲同古仁人的忧国忧民之心相对照,经过一番开掘生发,抒发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情怀。既以自励,亦以抚慰滕子京,可谓大处着笔,细处慎视,立意高远,见解深邃。
3、“情”异:
作者写岳阳楼景色的变化,旨在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那些心胸狭小、感情脆弱的人在阴惨变景之时登楼,再加上个人仕途不昌,怀才不遇。遭贬受挤,背井离乡,往往经不起挫折失败的考验,面对凄凉的景观,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那些心胸狭窄,多愁善感的人,在春光明媚,莺歌燕舞之时登,再加上个人仕途顺利,飞黄腾达,往往喜形于色,乐不思蜀,面对美丽的景象,“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这两种“览物之情”,看似迥然不同,相去甚远,但作者认为他们内在的思想境界实则是一致的。二者都是情随物迁,即悲,因个人失意而悲;喜,因个人得宠而喜,丝毫不能超脱自我境界,跳出由个人遭际而触动情感的小圈子。面对这种社会现象,作为虚怀若谷,心迹坦荡的范仲淹则向世人昭示了自己忧乐悲喜的原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高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并表明了自己不为个人得失而悲喜,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尚情怀。绝不象“迁客骚人”那样“忧谗畏讥”──为己忧,可见二者的悲喜之“异”。
4、“景”异
常人描写岳阳楼的景色,不是描摹“巴陵胜状”,就是突出“岳阳楼之大观”的特点,而范仲淹则不然。其一,他描写的景物,都出自于迁客骚人之眼,渲染着浓厚的感情色彩,构成了意蕴生动的诗的意境;其二,作者虚拟了两种迥然不同之
景,一幅是色彩凝重的水墨画,“霪雨霏霏”“阴风怒号”“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到晚上,则是“虎啸猿啼”满目萧条。阴森可怕,令人毛骨悚然;另一幅是色彩明丽的水彩画:风和日丽,鸟语花香,令人心旷神怡。
这两幅景色画,无论在色彩,还是在音响上,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通过渲染、衬托,将一般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推到极“悲”或极“喜”的境地。
5、合“悲喜”“忧乐”为一记:
《岳阳楼记》以“谪”字为线索,以两个“异”字斡旋其间,以“忧乐”两字阐述题旨,熔记事、写景、议论为一炉,合“悲喜”、“忧乐”为一记。读完此文,一个居高官则忧其民、遭贬谪则忧其君的忧国忧民的古仁人的形象赫然矗立在我们的眼前。作者胸怀之宽广,抱负之远大,境界之崇高,在封建士大夫中确实“出人头地”。它净化着读者的感情和灵魂,使读者肃然起敬,追踪仁人的足迹,跟作者一样情不自禁地高呼:“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6、措辞的委婉;
由于种种原因,文中有时不直接讲出原意,就要透过字面去理解,以免产生误解误译。例如: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一个“谪”字,是明贬暗褒。褒滕子京虽遭贬谪,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任职不长,政绩显著,这是“重修岳阳楼”的条件之一,为下文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述志励友相呼应。
“居高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居庙堂之高”实际是说“在朝(为宫)”,“处江湖之远”实际是说“在野(不在朝为官)”。这样措辞,比直接说受重用和遭贬斥显得含蓄。
篇5:兰亭集序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
1、掌握“次”、“修”、“与”、“因” 等重要的文言词语;积累一些写景的句子。
2、提高诵读文言文的能力,培养语感;学会比较,质疑与思考。
3、体会认识作者的人生观,提高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的认识水平。
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重要的文言词语,学会联想与比较,在“语境”中对其意义确认。
2、理清文章结构,提高诵读能力。
3、领会王羲之在文中的哲学思考与人生认识。
教学设想
1、如此美文,诵读至关重要。准备高雅的古琴、古筝曲《高山流水》配乐诵读。
2、通过联想、比较的方法,来阐释文体、积累词语、拓宽视野。
3、多媒体配合。
篇6:兰亭集序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
⒈ 知识与能力
(1)体会本文清新质朴、自然流畅的语言风格。
(2)理解文章中蕴涵的情致、理趣。
(3)有感情朗读、试背全文。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诵读,抓住感情变化的关键词语“乐”、“痛”、“悲”,以此带动对全篇的理解。
(2)通过品读、鉴赏、探究,体会作者情感萌生、变化的缘由,理解行文思路和作者对人生的深沉慨叹。
(3)在试背中加深理解,融会贯通。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作者强烈的生命意识,从而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1.鉴赏写景语言的特色。
2.感悟作者感情的起伏变化。
3.理解作者的生死观。
知识扩展:兰亭集序教学反思
新课标对文言文教学提出了如下要求:“要重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要有助于学生增强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情,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对于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增加学生的传统文化积淀有很大的作用。在这样一种新的形势之下,如何有效地开展文言文教学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对于文言文教学,我曾经以教师讲解为主,不重视学生诵读,因为文言文有讲头,其中的实词、虚词、句式、情感、理趣等等,都可以讲出很多“东西”来。这种教学方法并不是不受学生欢迎,不少学生还很爱听老师“侃”,但这种做法却不能使学生真正喜欢文言文本身,他们喜欢的只是其中的所谓文化。发现这个问题后,我在教学中感到了一种“舍本逐末”的尴尬。
于是我参照新课标精神尝试改变文言文教学思路,从由教师讲解变成让学生诵读,从重视翻译到重视感悟。我把自己的思考设计为“文言文四步诵读法”:一读,读准字音,二读,读懂句意,三读,读出情感,四读,品味评价。《兰亭集序》的教学,基本上就是按照这一思路进行的。
《兰亭集序》是一篇文言散文。文章写景语言简洁,议论语言深刻。作者借助富于韵味的文言语言,极富魅力地表达了当时人们的生存体验。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带着任务去读书,每一遍诵读都有目的,每一遍诵读都有任务。通过诵读,使学生身临历史的情境,直入文本深处,切身体验“此景此情”,与作者进行面对面地沟通与交流,产生心灵之间的感染与共鸣,从而在更深的层次上感悟文本、感悟人生。
采取诵读的教学方法后,我发现,许多过去需要讲解的知识在诵读中就解决了。比如实词的意思,这节课中,有学生不懂“俯察品类之盛”的“俯察”的意思,就另有学生告诉了她自己总结的规律:文言文句式整齐,通过和上文“仰观宇宙之大”中“仰观”二字对比,就可以很容易地理解“俯察”的意思。再比如虚词的用法,如果让教师来讲解“也、哉、夫”表达不同语气的知识,哪里比得上在诵读中感受“信可乐也!”“岂不痛哉!”“悲夫!”三句话中的情感更自然呢?
可以说,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一把钥匙,一把重要的钥匙,一把不可替代的钥匙。学生在诵读中就能够有所感知,就能够增加积累,就能够形成语感。当然,这节课还有很多缺憾,而我感到最大的缺憾,就是因为时间原因没有展开更充分的诵读活动。
在以后的文言文教学中,应该还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最终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文言文。
★ 桃花源记教学构想
★ 获奖说课稿
★ 桃花心木教学设计
★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桃花源记》重难点(合集6篇)】相关文章:
桃花开了中班美术教案2023-05-23
优质教案2022-11-08
三月桃花水作文2023-08-10
三月桃花水优秀教案2022-06-24
《桃花心木》的课堂教学反思2024-02-06
桃花心木教学实录2022-05-15
小学语文《桃花心木》说课稿2023-11-28
初中八年级语文《桃花源记》经典备课教案2023-07-27
《桃花源记》 教案2022-11-05
二年级上册语文《赠汪伦》的教学设计2023-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