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陈胜传(精选8篇)由网友“失落鲨碧”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整理过的读陈胜传,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读陈胜传古诗词鉴赏
读陈胜传古诗词鉴赏
古诗原文
闾左称雄日,渔阳适戍人。
王候宁有种?竿木足亡秦。
大义呼豪杰,先声仗鬼神。
驱除功第一,汉将可谁伦?
译文翻译
贫民出身的陈胜起兵称雄的时候,不过是被遣发到渔阳守边的人。
成为王侯难道需要王侯的苗裔吗?砍树木为兵器,举旗杆为旗帜,足可以消灭秦国。
正义唤醒了陈胜这样豪杰,先制造声势,假托鬼神。
为(汉高祖刘邦)扫清道路,陈胜居功第一位,汉朝的将领中有谁能够和他相提并论呢?
注释解释
陈胜传,指《史记·陈涉世家》。
闾左:居住在里巷之左的贫民。
渔阳:古郡名,在今北京市密云县西南。适戍:被发遣防守边疆。
宁:岂。
竿木:指起义,语本贾谊《过秦论》:“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仗:依仗。
驱除:指为汉高祖的成功扫清了道路。语本《史记·秦楚之际月表》:“然王迹之兴,起于闾巷,合从讨伐,轶于三代,乡秦之禁,适足以资贤者,为驱除难耳。”
伦:比。
创作背景
陈胜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的领袖,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列了《陈涉世家》,首先肯定了陈胜推翻暴秦的历史作用,并称赞了他不畏强权,敢于反抗的精神。对于投身抗清活动的诗人屈大均,在这篇史传中发现了与自己思想的共鸣之处,遂写下了这首五律。
诗文赏析
陈胜只是一个出身贫苦的普通百姓,贾谊说他是“瓮牖绳枢之子,甿隶之人,而迁徙之徒”(《过秦论》),但他胸怀奇志,年轻时曾同一起耕地的雇工们说:“如果富贵了,互相不要忘记。”人们嗤笑他,他却说:“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所以他后来敢于对抗强秦,成为波澜壮阔的.农民起义军的首领。此诗的前四句就突出了他的这种精神,说他以一个闾左的平民而称雄天下,本来只是谪守边疆的戍卒,但起事时他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体现了他蔑视权威、主张平等的思想。正因为陈胜有这样的信念,所以他虽然手无寸铁,揭竿而起,却足以推翻强大的秦王朝。“大义呼豪杰”一句是指陈胜起义时托名公子扶苏和项燕的部队。因公子扶苏本来是王位的继承者,被秦二世所篡杀;项燕则是楚国的宿将,在楚国人心目中有很高的地位,所以用扶苏和项燕的名义是符合大义的。“先声仗鬼神”即指陈胜、吴广起事前曾假托鬼神取信于民。他们在帛上用朱砂写上“陈胜王”三字,然后放置在鱼肚子里,人们买鱼烹食,发现了鱼腹中的字,即以为是上天的预示;又使人学狐狸叫:“大楚兴,陈胜王。”征戍的人听到后都以为是陈胜是应合天命,得鬼神获佑的,这就是“仗鬼神”的内容。最后两句说陈胜的起义,为汉高祖刘邦的统一天下铺平了道路,其首事之功不可没,所以论功的话,陈胜当为第一,汉朝的那些开国功臣是无法与他相比的。其实诗人的这种观点也来自《史记》,司马迁在《陈涉世家》的最后写道:“陈胜虽已死,其所置遣侯王将相竟亡秦,由涉首事也。”已隐约地肯定了他开启汉高祖帝业的功绩,而诗中“驱除”而据更加凝练而明晰地揭示出了这层意思。
篇2:读陈胜传,读陈胜传屈大均,读陈胜传的意思,读陈胜传赏析
读陈胜传,读陈胜传屈大均,读陈胜传的意思,读陈胜传赏析 -诗词大全
读陈胜传作者:屈大均 朝代:清 体裁:五律 闾左称雄日,渔阳谪戍人。
王侯宁有种?竿木足亡秦。
大义呼豪杰,先声仗鬼神。
驱除功第一,汉将可谁伦?
篇3:陈胜简介
陈胜
中文名称: 陈胜
又 名: 字涉
性 别: 男
所属年代: 秦代
生 卒 年: ?~208
相关事件: 陈胜吴广起义
生平简介
陈胜(?~前2),秦末反秦起义军领袖,字涉,阳城(今河南登封东南)人,少年时为人做雇工,怀有大志。秦二世时被朝廷征发至渔阳戍守,在蕲县大泽乡遇雨失期,面对死刑威胁,毅然揭竿而起,并在陈县建立张楚政权。后来在秦军的镇压下,义军失败,陈胜被车夫庄贾杀害。
“慕鸿鹄以高翔”——陈胜
陈胜(?~前208),字涉,秦末阳城(今河南登封县东南)人,出身雇农。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被征为戍卒时,在蕲县大泽乡(今安徽宿县东南刘村集)与吴广一起杀死秦吏,揭竿起义,建立了张楚政权,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影响的农民起义领袖。
陈胜小的时候,正赶上秦王朝末年的暴政统治。他亲眼看到了赋税徭役把他的家人和邻居们压得喘不过气来。他们被迫把收获粮食的三分之二交给政府作赋税,还负担著沉重的兵役和徭役。村里的成年男人被征发服役去了,政府便役使妇女运输粮饷,很多人家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秦朝的法律又很严酷,往往一人犯罪,诛连九族,叫做“旅诛”;一家犯罪,诛连邻里,叫做“连坐”。动不动就被罚做苦役,处以酷刑,有的斩脚,有的割鼻,有的处死,押送到官府去的罪犯随处可见。黑暗的现实在陈胜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反抗秦王朝暴虐统治的种子。
陈胜小小年纪就开始给地主家做长工了。可他人小志不小,人穷志不穷。每每做苦役闲下来的时候,就一人坐在那里冥思苦想:为什么我们这些人就该祖祖辈辈受苦受累?为什么财东游手好闲却享不尽荣华富贵?难道穷人的孩子一生下来就注定该受苦?富人的孩子一出世就注定该享福?这一切是由谁主宰的呢?
随著年龄的增长,他渐渐明白了:财东欺压穷人,为所欲为,是因为他背后有个秦王给撑腰,不推翻秦王朝的统治,人民就永远不会有出头之日。于是他萌生了推翻秦王朝,建立农民自己政权的念头。
有一回,他和长工们一块给地主耕地。炎炎烈日炙烤著脊背,拉犁的绳子在一个个瘦骨嶙峋的肩头印出道道伤痕。陈胜实在不堪其苦,心中不免升腾起一股不平之气,他甩掉肩头的犁绳,走到田埂上,不干了。世道不公,秦王朝的种种暴行,乡民们的百般苦痛,一起袭向他的心头,推翻封建暴政,建立农民政权的愿望更加强烈。想著想著,他满怀著憧憬把一句不著边际的话甩给同伴:“伙计们,将来我要是富贵了,决不会忘记你们的。”长工们自然不知道他心里的秘密,更不可能了解他的志向与抱负,就纷纷讥笑他:“你一个小长工,拼死拼活地给人家种地,填饱肚皮就不错了,还能混出什么好来?”面对著一群讥笑他的长工,陈胜只好长叹一声:“唉!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后来,陈胜真的和吴广一起在大泽乡发动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政权——张楚政权,实现了他少年时的鸿鹄之志。
篇4:《陈胜》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19――23题。(13分)
【甲文】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乙文】陈胜王凡六月。已为王,王陈。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吾欲见涉。”宫门令欲缚之。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陈王出,遮道而呼涉。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伙颐①!涉之为王沉沉者②”楚人谓多为伙,故天下传之,伙涉为王,由陈涉始。客出入愈益发舒,言陈王故情。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③妄言,轻威。”陈王斩之。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两段文字均节选自《史记・陈涉世家》)
注释:①伙颐:伙,表示众多的意思;颐,通“矣”,叹词。②沉沉者:富丽深邃的样子。③颛(zhuān):独一,专擅。
19.读下列语句,停顿不当的是(2分)
A.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
B.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C.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D.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20.解释加点字词。(2分)
(1)今亡亦死()(2)固以怪之矣()
(3)置人所罾鱼腹中()(4)之陈()
21.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
②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22.下列是对本文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甲]文中,第一段写陈胜的出身和青年时期的伟大抱负。这部分点明陈涉起义的阶级和思想基础。显示他非凡的个性和远大的抱负。
B.“天下苦秦久矣”,暴虐的秦朝专制统治给人民带来无穷无尽的灾难,造成全社会普遍的怨愤和仇恨,道出了起义的深刻历史背景。
C.鱼腹藏书、篝火狐鸣,利用人们的迷信思想制造舆论,树立威信,为起义奠定了思想基础。从中看出陈胜的斗争才智。
D.这次起义的直接原因是:“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是因为自然原因误期,却要被斩首,可见秦的暴政已达到了极点。间接原因是“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这也是起义的根本原因。
23、结合甲、乙两文,你认为陈涉建立政权前后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各是什么?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3分)
①原因:
②启示:
篇5:《陈胜》阅读答案
19.D
20.(1)逃走(2)通“已”已经(3)用网捕(4)到
21.(1)现在果真把我们这些人假装自称是公子扶苏、项燕的军队,向全国发出号召。
(2)陈王的诸位旧友都自行离开,从此没有亲近陈王的人
22.D
23.(1)顺从民意,深得民心;违背民意,丧失民心。(或:得人心成功;失人心失败。)
(2)答题不要求面面俱到,能从某个角度言之成理即可。如:人心向背是成败的关键;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要以人为本;人不要忘本;要讲诚信;做人要懂得珍惜感情等均可。
篇6:陈胜立鸿鹄之志
陈胜立鸿鹄之志
【词目】鸿鹄之志
【发音】hónghúzhīzhì
【解释】:鸿鹄:天鹅,比喻有志向,志:志向,比喻远大志向。
【释义】:指人有远大抱负。
【出处】:《史记·陈涉世家》:“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示例】:大丈夫仗~,据英杰之才。(元·郑德辉《王粲登楼》第一折)
【近义词】:雄心壮志、胸怀大志
【反义词】:碌碌无为、无所事事、胸无大志
【语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含褒义;指有远大志向
【名人故事】
秦朝末年,陈胜和吴广一起在大泽乡揭竿而起,点燃了中国封建社会第一次全国性的农民大起义的熊熊烈火。
陈胜即陈涉,年轻时终年像牛马一样在地里干活,有一次他和几个雇工谈起对当时统治者的仇恨时说:“将来如果我们中间谁富贵了,可不要忘了穷哥们!”
有个伙伴听了冷笑道:“我们现在穷成这个样子,靠给人家当雇工过活,哪会有什么富贵呀?”
陈涉叹口气说:“小小的燕子和麻雀怎能知道鸿鹄的雄心壮志(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燕雀,指燕子和麻雀,比起天鹅(鸿鹄)来,燕雀当然渺小得多啦。
后来陈涉终于领导反抗暴秦的起义。这次起义最后虽然失败了,可是在它的影响和推动下,各地群众纷纷举起起义的旗帜,终于消灭了秦王朝。陈胜在历史上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心得·启迪
陈胜的`杰出之处,就在于他率先看到了贫贱、富贵的不平,并提出了改变这种不平的朴素而勇敢的要求。有了远大的志向,并为之不懈努力,就必定能成就一番伟大的事业。
篇7:“陈胜”“项羽”比较阅读及答案
“陈胜”“项羽”比较阅读及答案
【甲】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宇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节选自《史记•陈涉世家》)
【乙】项籍者,下相①人也,字羽。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②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日:“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粱以此奇籍。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摘自《史记•项羽本纪》)
【注】①下相:古县名,在今江苏宿迁境内。②项梁:项羽的叔父。
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辍耕之垄上( ) (2)若为佣耕( )
(3)毋妄言,族矣 ( ) (4)皆已惮籍矣( )
6.用现代汉语翻译乙文中画线的句子。(3分)
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人敌,不足学。
译文:
7.甲、乙两文中,人物的思想性格及其描写方法各有何共同点?(3分)
思想性格:
描写方法:
参考答案:
5.⑴停止。⑵如果。⑶抄斩门族。⑷害怕,恐惧。
6.读书只不过是知道名字怎么写罢了,学习舞剑只能够抵挡一个人,没必要学。
7.思想性格:清醒而敏锐的.对 现实世界的感知和敢为天下先的勇气。描写方法:语言描写。
篇8: 我看陈胜作文
我看陈胜作文
陈胜,字涉,又叫陈涉,阳城人。在我看来,他是一位极有理想,极有志向的人。世上有两种人,一种空有理想而干等的`人;一种是有理想,有抱负,将行动付诸以行动的人。很明显,陈胜是后者。
在《陈涉世家》中,从他和吴广的一番对话来看,说明他足智多谋,谋划精妙,有洞察时局的能力,而从天下苦秦久也这样的时局来看,更能够看出他善于把握时机。并且他以世人敬畏鬼神这一点为其造势,更是体现了它卓越的宣传能力。不仅如此,他和吴广和谋杀死了两个将尉,对押送的人们壮烈的演讲更表明了他那改日变现实。摆脱贫穷的愿望和反抗精神。尤其是最后那石破天惊怒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激起了汉子们的血性,这也侧面表明了他很强的组织领导能力。
以上这些可谓是让他得道者多助。起义途中一路势如破竹,无人可挡,一下子就是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的庞大队伍。他又自己为王,意气风发,而且许多人都惩罚当地郡县长官来响应陈胜。
或许是人无完人,陈胜毕竟是农民出身,从未接受过高等教育,因此无懂治理之道,以至于好景不长,起义很快失败,很大原因是内部人心涣散,无凝聚力。
这也让我意识到人还是需要综合全面发展,亦不可居功自傲。
不过,不可否定的是,陈胜领导了历史上首次农民起义,,居功至伟。所以司马迁才让其首事反秦,功大,故入世家。
★ 陈涉世家教案
★ 陈涉世家翻译
★ 陈涉世家教学设计
★ 陈涉世家 翻译
★ 陈涉世家课文翻译
★ 陈涉世家的翻译
★ 陈涉世家课件

【读陈胜传(精选8篇)】相关文章:
陈胜吴广起义口号2022-08-29
初三文言文《陈涉世家》知识点总结2023-08-08
七年级历史教案2022-05-06
《无韵之离骚》部分教案2022-08-27
论桓范陈宫文言文阅读答案2023-04-22
史记的阅读心得2023-12-06
文言文对比习题及答案2023-08-26
复习《陈涉世家》教学反思2022-11-22
初中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周敦颐字茂叔2023-07-03
高中语文文言文习题及答案2023-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