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美丽定格-《美丽的颜色》评课(共7篇)由网友“爱学习的小明吖”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让美丽定格-《美丽的颜色》评课,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让美丽定格-《美丽的颜色》评课
《美丽的颜色》一课,让我认识了两个美丽的女人:一个是为人类做出卓越贡献的课文主人公——居里夫人;另一个是让学生徜徉在优雅课堂的引领者——李山晓老师。
《美丽的颜色》是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传记,这是一篇赞誉居里夫人科学成就及人格魅力的文章。文章以“美丽”为主线,,美丽不在于镭的颜色, 而在于居里夫妇的精神和人格。她为人类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回顾本节课,我觉得李老师很好地关注了学生、关注了课堂。无论是课堂的导入、提问、生成、拓展,还是对学生的评价,都步步为营、丝丝入扣。尤为突出的有以下几点:
一、导入巧而妙
一位离孩子们很遥远的科学家——居里夫人,一篇离孩子们生活很遥远的一篇课文,在李老师引人入胜的导入环节,深深吸引住了孩子们的心。由世界上美丽的颜色和居里夫人的一条QQ动态“看哪……看哪,那是美丽的颜色”导入,听到了这些话,我想孩子们的兴趣好奇心早已被点燃了吧。这一环节的体现牢牢抓住了孩子们对这篇文章浓厚的兴趣,也为下文设下了悬念,这堂课也就拉下了序幕。
二、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一)、镜头式设计新颖有趣
通过默读课文,读出镜头的画面感。问题是“说一说这些镜头形成了怎样的画面,这些镜头又有着怎样的作用”这一环节,让学生知道了居里夫人的工作环境极端艰苦,而她面对如此艰苦的环境,依然对工作认真负责,辛勤地炼制着化学物质,哪怕是家里来了客人朋友还都在讨论工作的事情,面对“美丽的颜色”有着赤诚之心,乐观向上的态度,将坚持不懈的科学精神体现的淋漓尽致。
(二)、在讲到传记真实性的时候,她为了突破难点,选择了居里夫人外貌描写和藤野先生外貌比较阅读的形式,学生很容易明白,传记之所以没有对居里夫人外貌、头发做细致的描写,是因为传记不同于小说、散文,不需要对人物做细致的刻画,只需要点到为止,真实即可。这个环节处理的很巧妙。“省略号十二个点”说明省略内容之多,恰恰说明传记是真实的特点。看来李老师课备得很深入,也很细致。
三、注重自读方法的指导
教师在课堂中非常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整节课紧扣课后的阅读提示进行设计,比如镜头式设计和传记的特点的设计。
李老师在教学中不断的引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法。例:怎样读出镜头的画面感和情味呢?方法是:找出这个镜头,先来说说这个镜头给我们呈现出了怎样的画面,深入人物内心,看看作者借用这个镜头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同时掌握朗读的小小技巧,读出重音,注意语速语调,就能读出画面感来。
又如:在讲到传记独特之处时,方法是:找出居里夫人内心独白和日记中的话,结合全文,谈谈它和我们之前学习的文章有什么不同,找到这篇传记的独特之处。
四、评价语言有指导性。
老师在课堂上对学生恰到好处的评价,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在本堂课中,李老师尊重每一个学生,不管是有精彩表现的“好生”,还是表现欠佳的“劣生”,她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中肯的评价。例如:有一个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可能有点紧张,既没有站的很直,普通话也不是很好。而李老师却一直耐心的听他把话讲完,并且不断的鼓励他,要他放松,慢慢说。最后还表扬他:“你的见解很独到。”这样的鼓励,化解了孩子紧张的情绪。
临近课的结尾,相信在每一位同学的心中,居里夫人的形象定格在了每个人的心中。这时候让同学们朗读“棚屋简陋冬夏易,尘污酸渍伴烟飞。搬运移注搅溶液,分解离析盼钋镭。岁月更替未失勇,黑发染白笑面对。一朝镭色悬夜空,玛丽荧光同光辉。”的语段,让同学们再次感受居里夫人的美,她的精神、她的人格魅力。相信,她的这种美丽将永远铭记于学生的心中,而这堂课也深深的留在了我的心中。
篇2:《美丽小兴安岭》评课稿
《美丽小兴安岭》评课稿
《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的一篇文章。这组教材是围绕着“壮丽的祖国山河”这个专题编写的。这篇课文讲述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我从没有教过三年级,特别是没有开展过“批注式阅读”,因此,观看了王老师执教的这堂课后,我收获多多。
1、纵观整节课,王老师注重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王老师在让学生预习和写批注时给予了学生充足自学的时间,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走进文本,读进去,思考进去,和文本充分对话,从而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
2、王老师重视了学生养成教育的培养。
课堂中,大部分学生回答问题都很完整。都能根据老师的提问来完整地回答问题。如:当老师让学生交流自己喜欢的部分时,大部分学生都回答说:“老师,我喜欢……。”从这里可以看出王老师平时很注重学生回答问题的完整性。今后要向王老师学习,从平时回答每一个问题开始,让学生学会说完整的'话。
3、王老师重视培养学生充分利用工具书来帮助自己学习。
学生在预习课文时,能充分利用查字典的方式来理解生词,这一点值得我们学习。
4、重视让学生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不做作,不用自己的思想去套牢学生,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如:“谁能交流一下你喜欢的部分?”“小兴安岭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谁能用你的朗读把你的感受传递给大家?”等问题的提出,让学生有了自主学习的空间,有了表达自己情感的机会,做得很好。
有几点值得我们探讨:
1、“浸”字引导学生理解得不到位,要引导学生在多读、多悟的过程中去感悟,再通过闭目想象、图片展示等方式理解“浸”是“逐渐深入”的意思。
2、在解决“为什么是千万缕而不是阳光普照呢?”这个问题时,可以出示两幅图片,一幅有茂密的大树,一幅没有障碍物的空旷地方,让学生通过观察,这样,学生自己就会找到答案的。
总之,感谢领导和王老师给我们呈现的这次机会,我会把学到的优点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篇3:美丽家园评课稿
第二节课是李楚老师执教的“美丽家园”成果展评课。
本节课是李老师利用本地“花木”为资源带领学生经过两个月实践活动后的'成果汇报。课堂分别由“园林平面设计组”、“几何模型组”、“假山制作组”、“树模组”、“mini模型组”五个小组展开。孩子采用ppt、视频、实物、现场秀等形式把自己在实践过程中的经历、困惑、喜悦、感受都清楚、大胆、自信的表达出来了。
课堂的亮点有很多,主要体现在:
1、把课堂交给学生,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2、聘请专业老师作现场点评指导。
3、学生示范全场互动做树模。
4、各小组互评有新意。
看得出孩子们在整个实践活动各种能力都得到了锻炼:设计、创新、调查、动手、交际、合作、组织、表达无一不在课堂中展现出来了。
篇4:让美丽定格初中作文
踏着轻快的步伐,迎着缕缕朝阳,望着依依杨柳,有花儿相依,有鸟儿相伴,上学的路是那么美丽。我爱着“村街小雨润如酥,草色远看近却无”的春;爱着“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的夏;爱着“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的秋,爱着“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冬。更爱着我们的家——地球,我希望让“家”定格在美丽中。
“家”是我心中最美的天使,她可以毫不犹豫地奉献一切,即使没有显赫的声誉,没有丰厚的报酬,她也是无怨无悔。我爱这“天使”,我真诚地希望——让“家”定格在美丽中。为了她就毫不犹豫付出。
在我的心中家的血液——水,它总是清澈、纯静、甘甜,养育着生机勃勃的一切,但是自从人们的好朋友“车”走进我们的生活,它无时无刻不在和“家”作对。据了解6家洗车店每天冲洗汽车200辆,每辆车用水30千克,那么30*200=6000千克=6吨,一年(365天计)6*365=2190吨,通过计算我们得到了一个天文数字2190吨,6家洗车店一年就用2190吨水,那么全国成千上万家洗车店,成千上万个“2190”,我真挚的希望——让“家”定格在美丽中,为了她无穷无尽的伤痛。
望着如蓝宝石似的镶嵌着金星的夜空,它是那么辽阔,我们走入了一片荒凉的境地,这里只有一个人的落脚之处,我站在一块巴掌的的土地上,面前是一片大海,身后是臭气熏天的白色垃圾,我毫无目的的四处寻找着我的朋友,但是任我怎样的.呼喊,怎样地心急如焚,没有一声的应答。忽然,我发现一颗柔弱的小草趴在我的脚旁,我如见到了多年未见的亲人一样欣喜若狂,我轻轻的扶起它,为它遮挡风雨,这是我唯一的伴侣,我不敢奢求什么,只是不要失去。美好的环境才是和平幸福生活的根源,我要和你把这美丽的“家”留下,我真切的希望——让“家”定格在美丽中,为了她脆弱的生命。
我对绿的渴望感动了绿的精灵,我眼前是一片生机的嫩绿,杨树展开了桃子样的叶片,悬铃木树叉上那鼓圆了的芽苞,也慢慢伸展开来,像一个个紫色的小喇叭。花坛里那毛茸茸的嫩叶,摇摆着,仿佛是无数热情的小手在招手示意。柳枝翩翩舞出婆娑的倩影。我真情的希望——让“家”定格在美丽中,为了她从这希望。
篇5:让美丽定格初中作文
美丽往往一瞬而过,看人间温暖为美丽,看与人之了为美丽,看破茧成蝶为美丽。美丽定格在那一瞬之间。
回望古今,那伯牙之音萦绕于耳。看如今人人之间坦诚真心。伯牙为钟子期绝弦是美丽的。为了学生安危而扑上前的老师是美丽的。为了大唐的昭君是美丽的。为了别人而牺牲自己的黄继光是美丽的。
高山之上,琴声悠转,山峰之巅,一人静弹,一人静听。而数年之后,子期死,伯牙绝。这一瞬间伯牙是美丽的。
放学校门口,车来人往,学生们听到下课铃声,一个个飞奔而出。这时,一辆公交车直冲而来,男孩站在路中央不知所措,呆若木鸡的站在那里,男孩的老师这时奋不顾身的扑开了男孩,但是自己却失去了双腿,但是她不觉得后悔。在老师飞扑那一刻男孩躲开的那一时,美丽定格在那一瞬之间。
看西方长路无边,心中思绪万千。回头望眼唐川,心中泪水万千。唐朝是一个盛世,但为了边关的安定,只能去和亲,而王昭君就是大唐所出使和亲的公主,走在通往未知的路上,此时昭君的内心真是“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回首看了看大唐的江山,内心下定决心走上了和亲之路。那一瞬间,昭君是美丽的,美丽定格在那一瞬之间。
敌人碉堡坚固,战士内心痛苦。看队友生命无助,心中只能痛苦。看着眼前的队友,平日的好兄弟,一个又一个的躺了下去。黄继光内心十分痛苦,于是内心下定决心,牺牲小我营救大我,黄继光扑上前去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了敌人的炮火,也挡住了敌军的步伐。虽说失去了生命,但营救了万千百姓。那一瞬间,黄继光是美丽的。美丽定格在那一瞬之间。
看那高山之上,走那人行道前,心中思绪万千。路过昭君像,看到碉堡残,内心如同烈酒洒伤前。美丽转瞬即逝,但美丽定格在那一瞬之间。
篇6:一次美丽的教学邂逅——《美丽的颜色》评课稿
《美丽的颜色》统编教材第二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我有幸听到了来自马集中心校的马心芳老师的一节课。深深地体会到马老师丰厚的教学功底,陶醉在她那循循善诱的富有感染力的语言之中。马老师人如其名,由于她的调动使得她的课堂仿佛也散发着阵阵芳香……
马老师的在教学中对教材把握很透彻有创新,也求真务实,充分突出新课标中所规定的目标。本节课教师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运用多种朗读法和自主学习,探究质疑等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这堂课中有很多好的地方值得我学习,下面我就本节课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一、教学目标准确、适宜
目标的制定,符合新课标的要求,较为全面、具体适宜。充分体现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体现了语文教材的特点,符合学生认知规律,难易适度。
二、教学思路的设计清晰、合理
1.教学思路的设计符合教学内容的实际,符合学生的实际。
2.教学思路的设计有一定的独创性,给学生一新鲜的感受。
3.教学思路的层次、脉络清晰。
4.在课堂上教学思路实际运作的效果。
三、教学环节紧凑、科学
1.教师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有效组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老师起到了组织者、引导者更多是参与者的作用。
2.教师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主动性和创作性,在教学中努力体现实践性和综合性的特点。
3.合理的安排课堂结构,环环相扣,过渡自然,时间分配科学、恰当。
4.最后的拓展设计挖掘出了学生对居里夫人的情感,提升了文章主旨的把握。
四、教学方法、策略恰当得体
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适当,针对性强,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与学双边活动协调。注重交给方法,培养能力,注重引导学生。
1.导入:马老师用镭元素散发的淡淡微光导入课文,吸引同学们的同时也使学生对课文有了一定的初步认识。
2.朗读课文:教师面对全体学生,一步步引导学生去发现文中相关语句。让学生注意朗读技巧及方式方法。 掌握朗读的技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
3.疏通文意,欣赏课文: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课件制作设有温馨提示、方法指导可以对学生在自学过程中起到很大的帮助。让学生大胆质疑,通过对课文的研读分析,老师有针对性的提出问题。这些问题紧扣教学目标,通过师生共同探究学习,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加透彻了,另外马老师还针对“艰辛”与“乐观”二词进行点拨,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并分析人物精。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感悟课文主旨,从而让学生会深入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突破本节课的情感目标,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鉴赏能力。
五、教学效果良好
1.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本节课较好的达成了预期的目标,完成了教学任务,课堂实效性较强。
2.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努力地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全体学生都能主动、有效地投入到语文学习的活动中去。
3.培养了学生的信心。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让学生在学校过程中建立信心。
4.学生积极主动地阅读思考,讨论发言,课堂气氛活跃有序。
5.学生受益面大,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进步。
六、建议与设想
可以让学生在理解思想感情的前提下,通过文中的语言来更好的把握居里夫人的精神。教师给予相应的评价和指导。
以上所言,是我对马老师的教学评课,相信每位老师都会有自己的思考和建议。再次感谢本次语文教师素养大赛的锻炼,愿我们在新课标的指引下充分的展示我们的风采!
篇7:美丽的小路评课稿
有幸听了袁老师上的《美丽的小路》一课,大方自然的体态,亲切的语调,生动有趣的课堂调控方法,寓教于乐的教学手段给我们听课的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以下几点:
第一,这节课思路清晰,从整体感知到重点感悟,有条有理。复习完词语后,袁老师用一句“还记得呀先生门前的那条销路吗?”打起了学生记忆的闸门,激起了他们的学习欲望,然后引导学生从小动物们的对话里去感受“小路的美丽”,再让学生通过图片、对话感受“小路不见了!”,最后在“小动物怎么把美丽的小路找回来?”这个环节让学生懂得我们从小要保持环境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的道理。一路执教下来,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明理。教学过程还抓住了如“兔姑娘‘轻轻地’走”,“鹿先生‘慢慢地’走”这些重点词语感悟读文,培养了理解和欣赏能力。
第二,创设情景,调动情感。在语文教学中,只有调动学生情感的参与,教学才能达到高层次和理想化的境界。课上袁老师把多媒体引进课堂,让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内容具体形象化:花花绿绿、鲜花盛开的小路;垃圾遍地,苍蝇飞舞的小路;憨态可掬,活泼可爱的小动物,极大地刺激了学生的感官,拨动了学生的心弦,引起了感情的共鸣。学生自然而然地把自己当作课文中的兔姑娘、鸭先生、鹿先生去感受事物,去朗读课文,心灵受到熏陶。袁老师把学生带到了这条美丽的小路上,充分感受小路的美丽,体会小路带给人们的惬意。走过小路,学生看到了五颜六色的花,闻到了花香,听到了清脆的鸟鸣,甚至就像真的踏在了小路上。他们尽情说着自己的所见,这样的感受是在情境创设的基础上实现的。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从课上以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很浓,在阅读时全身心投入。情境的创设,给学生以遐想的空间。
第三,表演朗读,丰富情感。《美丽的小路》它通过童话的形式,形象生动地把“爱护环境”的道理蕴涵其中。针对教材的特点,结合一年级学生好表演的特点,以情感为纽带,在学生充分自读课文的基础上,袁老师巧妙地组织分角色表演读,促进课文理解,使课堂充满童趣。学生在读故事中,体会到了表演的乐趣。通过提示加上表情,配上动作,辅以象声词,使学生即使在读较长内容时,也始终保持兴奋状态并会乐此不疲。
第四,在整个阅读环节中,袁教师都是以合作者、促进者、调控者的身份出现,不断调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采用自主读、个别读、表演读、评析读等多种多样的形式,将每一个学生带入课文所表达的情境中,用语感联结了学生的感觉、感官和情感,学生自己的阅读体验代替了教师的范读。“皱起了眉头”、“捂住了鼻子”、“一拍脑袋”等贴切、生动自然的表演,把单调枯燥的言语配上动画,让学生配上动作读,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朗读的兴趣,还符合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的性格,提高了学生的朗读劲头。
第五,扩展文本,训练说话。“美丽的小路如何不见了?”课文用一句话交待:“可是过了不久,小路上堆积了许多垃圾,苍蝇在小路上嗡嗡地飞来飞去,美丽的小路不见了。”袁老师让学生借助文本大胆展开想象,说出自己认为的此刻的小路怎么样。学生在想象中,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此时教师出示变脏的小路,只见垃圾遍地,苍蝇飞舞,极大地刺激了学生的感官,拨动了学生的心弦,走在垃圾路上,再次让学生谈失去美的感受,饭菜的酸臭味,纸屑水果皮等让蝴蝶看不见花朵的美丽,蜜蜂闻不到花儿的香味,纷纷飞走了,苍蝇在上面飞来飞去。此时的课文朗读,可以说是水到渠成,学生以惊奇、气愤、着急、失望的语气读出美丽的小路不见了。
整个教学过程中,吴老师侧重了课文的几句对话的教学,结合图画观察,个性化、多样化朗读,一步一步下来,非常扎实,让学生从文本的情感升华到自身的情感。
★ 督导部周总结范文
★ 欢送毕业生发言稿
★ 小学语文教学故事

【让美丽定格-《美丽的颜色》评课(共7篇)】相关文章:
《小毛虫》评课稿2022-04-30
二年级《小毛虫》评课稿2023-10-30
八年级语文学科教学计划2023-05-11
《小熊住山洞》的优秀评课稿2022-06-12
《谁更硬一些》科学教学反思2023-02-03
工作室成员年度总结2022-06-03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初中作文2024-03-03
《祖父》为题六年级优秀作文2023-05-03
课文《背影》的教学设计2022-11-11
别样的一天作文2022-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