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冬天我们就种花-散文(精选11篇)由网友“步行者店”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送走冬天我们就种花-散文,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篇1:送走冬天我们就种花-散文
送走冬天我们就种花-散文
201x年6月27日的“网络诗选”诗歌平台,推出了一组雁无伤的短诗。那组短诗,用推荐人温经天的评价来说:“轻盈,隽永,淡雅,从容,令人沉浸。”那组短诗总共有20首,我最喜欢这首《另一种耳鬓厮磨》。
这是一首爱情诗。诗者用“亲爱的”这个富有外来现代气息的语汇起笔,以“我们”的口吻,用诗歌的时代琴键,以汉字为阵型,给阅读者演绎了一曲爱与忧伤之歌。
从诗中“阁楼”、“旧书信”、“脱落的油漆”、“破吉他”、“灰尘”、“鸟窝”、“候鸟”、“风”、“光线与树影”、“冬天”、“花”等诗素来看,诗者,应该是一个留恋于旧时光的歌者。这些充满着传统意蕴的母语语汇,很容易将阅读者带入回忆的思维节奏。阁楼上的油漆脱落了,其实“那些快要脱落的油漆”的碎片,应该不仅仅是昔日亮丽漆色的褶皱或斑驳,而应该是某一段人世过往细节的幻灭或存证。“我们”小心地剥那些“一块一块”“快要脱落的油漆”,不仅仅是“打扫阁楼”的举证或映衬,而是对往日人世幸福或灾难的一种眷念或体味,或者说是对已往生活的一种的依存和不忍遗弃。
这个剥油漆脱落碎片的诗性场景,让我想起了被后人誉之为千古词帝的末代皇帝李煜,他有一首《虞美人》,据说是他的.绝命词,他是因这首词才招致杀身之祸的。词中有一句就和油漆有关:“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李煜表面上哀叹的是那些雕栏玉砌上的颜色因改朝换代而被替换,实际上萌动的是他失去古国家园的彻骨遗恨。
雁无伤在这首短诗中不忍现在就整理旧书信,而是想等老了的时候再重阅,不是不想重温那些旧书信中点点滴滴的幸福的晶莹剔透,而是想把那些旧书信像烧酒一样珍藏,让年月做酵母,催生其中世味的醇香。“破吉他还是先试试音,调调弦”,即使“真要是不行了,就把它扣在一角当摆设。”就连“阁楼”上的“灰土”,诗者都觉得是“那么绵密而热烈,先不急于熄灭它们。”诗者的这种对往日生活痕迹执着而深挚的爱,有谁能比得过啊!这种彻骨入髓的浓浓的爱意,恐怕只有善于将爱熔铸在一切生活细节中的雁无伤,才能将它纺成丝线,穿梭成徽布,并绣出诗的旋律来。
然而,这首诗呈现在我们阅读者眼前的,不仅仅只是对已往生活痕迹的从容而隽永的爱,还有对现今生活走向的淡雅的忧伤。
其实,在人口大爆炸、计划生育和各种资源日益紧缺的当下时代,“阁楼”已经成了一种想象生活中的浪漫,我们都不仅在蜗居,还集体被折叠,装进了一种分层构建的集装箱。其实,在微时代,在手机大众化的当下时代,谁还在写信,谁又能读到谁的信?至于吉他、风琴、二胡等传统乐器,在当今商品经济和快节奏的风暴里,谁还有时间去拨弄,并把它们当成是真正生活的一部分?还有,那些绵密而热烈的绵绵土,谁还拿它止血?拿它洗浴诞生的嫩婴?谁还能感受到它们绵密中的滑腻,热烈中的淳厚和微香呢?哪家窗口的老地方还有鸟窝?哪家窗口的阳台还能看到候鸟?又有多少家的窗口还能让风把光线和树影带进来?
一切似乎都改变了,一切都似乎没有改变。一切似乎都进步了,一切又似乎都不如从前。
行走在日新月异的新时代,我们大家似乎都喜欢怀旧。在这一片怀旧的新时光里,让我们所有忧伤地爱着生活和生活中一切的人们,都像雁无伤一样,尽快送走生命和灵魂中的冬天。送走冬天,我们就种花。
祝福雁无伤这样的诗者,期待诗者更多的佳作!祝福现代汉语母语诗歌,祝福中国!
附:
《另一种耳鬓厮磨》
亲爱的,我们来打扫阁楼。
旧书信放一边,等老了再慢慢整理。
快要脱落的油漆,要小心点,一块一块剥下来。
破吉他还是先试试音,调调弦。
真要是不行了,就把它扣在一角当摆设。
灰尘那么绵密而热烈,先不急于熄灭它们。
鸟窝还在窗口的老地方空着,候鸟很少有耐心等候。
风把光线与树影带进来,送走冬天我们就种花。
篇2:泡着泡着,我们就老了散文
岁月如歌,我们牵手走过,在路上磕磕绊绊、在夜里转辗反侧,可纵然有那么多难以入睡的夜里,总有那么一个人,在一旁,陪着。
默契是我们共同的语言
茶是我们共同的爱好
喝茶,喝的是一种心境,滤去浮躁,沉淀下的是深思。
茶是一种情调,一种欲语还休的沉默。
茶是对春天记忆的收藏,当我们捧起茶杯,感受到的是那些年我们一起走过的青春。
我们依偎在一起,倒上一杯茶,看着茶叶的翻卷,常会生出好多感慨:茶要沸水以后才有浓香,人生也要历经磨练后才能坦然。
日子过得久了,经历多了,就像那三滚后的茶叶,慢慢地沉入了杯底,而那温软的茶水也就像我们的内心,足以接纳一切。
婚姻如茶。
原先喝出茶的苦涩,后来“嗅”出茶的清香,如今呷一小口茶,任清清浅浅的苦涩在舌间荡漾开来,充溢齿喉,然后,深吸一口气,余香满唇,在肺腑间蔓延开来,涤尽一切的疲惫与冷漠。人仿佛也醉了,朦胧中,久久不愿醒来。
泡茶,泡的久了,
泡的就不再是茶,
是想象,是习惯,是生活,
是日子,是享受……
这一生,在我们的记忆里留下了些什么,有的人是一杯白开水,有的人是一杯酒,而我是一杯茶。
篇3:泡着泡着,我们就老了散文
郎咸平说茶(八):立顿茶史
文首的文章“七万中国茶企敌不过一家立顿”分析确实过于片面,节选的数据和事实也具有一定误导性。比如,立顿在中国确实在袋装茶市场所向披靡,但中国国内消费之茶叶,97%以上为散装茶叶,只有3%为袋泡茶;比如中国茶叶在国际市场影响小,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外国人以饮红茶为主;立顿虽然在全球产值达230亿,是中国全茶业的2/3,但是在中国销售量“只有”5亿,占中国全茶业2%不到,算不上成功。
但是,这些事实并不代表立顿不是成功的企业,不代表立顿在中国不成功,更不代表立顿经营茶叶的方式对于中国茶产业没有借鉴意义。
立顿在中国目前只经营袋装茶,且其主打产品是红茶,两个都不是中国人的心头好,却已经能做到每年5亿,比中国老品牌中茶、吴裕泰、张一元等都高,这不能算成功?网上反对者老叫囔身边没有一个人喝立顿,但实际上立顿在中国的知名度毋庸置疑,远远超过中国自由茶叶品牌;老炫耀名茶,西湖龙井、安溪铁观音、黄山毛峰……可是喝得起名茶的有多少?真正的名茶好茶能有多少?中国产的难道全是顶尖名茶好茶?年轻人越来越少人喝茶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可是选购立顿产品的年轻人和城市相当可观,而立顿的定位也确实是18—35岁的城市人口;愿意喝茶、爱喝茶的那些人老去之后中国茶叶怎么办?
那些充满爱国热情的评论看起来十分熟悉,像旧世界中低端葡萄酒农们对新世界“工业酒”的嘟嘟囔囔。现在我们仍可以对立顿这样的品牌和“外来和尚”嗤之以鼻,可谁能保证不会在将来的某天,立顿不仅像现在这样成功地将中国人从前不屑喝的“工业红茶”卖出去了,还将铁观音(已经开始)、龙井茶、碧螺春等等卖的风生水起,在老去的中国老爱茶人的惊异和通信眼神中掳获新一代的中国消费者?
而其凭借的是和新世界中低端酒一样的精神——用改造、完善自然迁就人的方式来拉近人与自然的距离,使大众能品尝到最符合自己新意的自然风味。
一、立顿茶史——奢侈品平民化的典范
如今我们全世界的平民大众都可以轻轻松松地在市面上选购各种各样的茶,即使预算不多,选择也绝对不少。可你部知道在一百多年前的英国,茶那可是上流社会才可享用的奢侈品。
16左右,荷兰人第一次将茶叶带到了西方人面前。到1657年,茶叶第一次在伦敦公开售卖时,公众对于茶叶的宠爱一发不可收拾,以至于政府被迫对茶叶征收关税。但茶叶在很长一段时间是贵族的奢侈享受,价格昂贵而且神秘十足,在药店、五金店和咖啡屋才能买得到,从伦敦英国王后的是为偷盗红茶不成而被处死的“红茶案”中可见一斑。
而汤姆斯·立顿,立顿品牌的创造者,却成功地将如此“不可亵渎”的红茶普及到中下层。怎么做的呢?还是改造自然迁就人。
1.降低价格
伦敦的茶叶批发商多次向经营食品店的汤姆斯提出由他们进货,但同姆斯为了获得最好的价格,亲自坐船去了斯里兰卡,在那里与斯里兰卡茶庄园主达成协议,为立顿公司供茶。同时,也在斯里兰卡最好的茶区康提买下了几座斯里兰卡茶园,少了中间商的层层盘剥,再结合成熟的拼配工艺,立顿才有可能大幅将茶叶价格降低。在汤姆斯以前,每一磅茶在英国,最低价要卖三先令以上,立顿茶的价格呢?他们用了这样一句口号:“质量最优的斯里兰卡茶,一磅只要一先令六分”,价格降低了至少一半!
2.改良包装
从前茶叶全都是秤重量出卖,但汤姆斯贴心地将茶分1/4磅、1/2磅、1磅等不同重量包装后进行售卖。这些手法如今看来实在太平凡无奇,但在那个时代却是不同凡响。如此,不仅方便卫生,又更好地保存茶叶风味,还可在包装袋上载明茶叶质量。从前只能看着一堆堆似乎没有太大差别的茶,并从中秤出一些,购买嫌麻烦旦怀疑的英国人,看到如此焕然一新的茶叶,旦价格完全可以负担,能不蜂拥而至吗?
3.产品开发
立顿在北美的征战就更显“迁就”的意味了。在19圣路易斯的世界博览会上,因为天气炎热,冰茶受到了极大的欢迎。博览会后,冰茶变得十分普及。精明的立顿公司立刻推出了适应于餐饮业冰茶制作的袋泡茶和速溶茶。
汤姆斯在1931年去世,但立顿公司继承了他的营销哲学。在20世纪50年代,当茶的市场停止增长之后,立顿公司没有就此停步,而是立即根据人们的需求开发了多种新型茶饮料。比如,根据美国人喜欢喝冰茶的习惯,公司开发出一种名叫“冷冲”的红茶。这种茶用冰水就能冲泡,而旦不会丧失颜色和口味,还省去了冰镇的繁琐,在美国卖得火热。
要泡好茶,请先认识茶
要泡好茶,请先认识茶
认识茶叶,是泡好茶的首要因素,也是在茶的世界中找到方位的基本功。
由于茶的名称五花八门,有的以地名称呼,如产在南投县冻顶山区的乌龙茶叫“冻顶茶”;有的又因产区出产的茶种不同而有不同的称呼,如软枝乌龙种,冠上产地名统称“冻顶软枝乌龙”。
对消费者而言,这种称呼具体而又笼统,常使人无法准确定位。
其实,同一地区产茶,光看茶命名,因为制茶者不同,或因揉捻、焙火的不同,也很难断定茶质,加上茶名称又可各自命名,未加统一的茶名便纷纷出笼。
于是,你买的`“冻顶茶”是南投县的正品,还是其他县市的产品而泛称的“冻顶茶”?况且,光是南投县就有“永隆”、“广兴”、“樟雅”等品类,与“民间”、“竹山”口味互异。
流通市场的茶,没有一套命名的标准,少了对茶的品牌的统一规制,就易混淆。就如同明明是很精致的品茗茶器,却被泛指为“老人茶具”,这就阻碍了消费者对茶的正确认识。
因此,光看茶的颜色,或是光听制茶工序,就来判断茶的品质,这是远远不够的。
不论你拥有多丰富的有关茶的知识,都得配合茶器、水,再加上亲自动手泡茶,才能真正掌握茶性,才能在茶海中找到一条正确的茶路。
外行人看泡茶,只是将茶放在壶内,注入热水就完成了;但借着这持续简单的行动衍生出来的与茶的对话,你掌握了几分?
你想要泡出一壶好茶,是否得先向茶叶问好?
茶的香气和滋味会因制作茶叶的过程不同而产生巨大的变化。通过制茶工序的不同,根据茶的颜色,我将全国的茶叶分为六类,希望对入门者或是迷失在茶阵中的人有所帮助!来自池宗宪的《我的第一本泡茶专书》
泡茶的水也有分级
泡茶的水也有分级,水质不同,可以导致茶的香气和滋味出现极大的差异。因此,水是茶之母。没有好水,便无法泡出好茶。
现代茶人常会在文献中看到古人品水的高明故事,这些故事有的至今仍在流传,成为品茶用水的圭臬。而古人几近神奇的识水能力,也成为现代人品茶之余的话题。
茶圣陆羽的《茶经》这样为水分级:“山水上,江水中,井水差。”陆羽所处的时代山涧无污染,水是活的,用集山地之灵气的水来泡茶,自然有无限滋味。而今,山地遭破坏,河水被污染,今人不能效法古人随意取水泡茶了。取用泉水泡茶时,也应留意水源是否遭到污染。
台湾的山之水、井之水都有人取回饮用。有些商家脑子反应快,取得自然水源后,经过适度的过滤处理,打出自家的品牌水而广受认同。
古代的文人按好坏来个评比,将适于泡茶的水源同时列名以供同好参考。唐朝的张又新曾写了《煎茶水记》,分了二十个等次的水源,可见品水之精,也反映了作者对水的用情之深。只是时过境迁,这些水源已成为历史名词,今日造访,怀旧意义恐大于饮用功能了。
宋朝大学士欧阳修也是识水专家。他写了一篇《浮槎山水记》,批评唐代张又新的《煎茶水记》评鉴得不客观,他还大力推荐庐州浮槎山的水。文人好水到这种地步,可说是极致了!
唐朝陆羽或是宋代王安石,都有着几近神奇的辨水能力。后人看到这些记录,更是望尘莫及,只好自叹识水功力不如古人!
陆羽的故事
湖州刺史李季卿叫人到南零取水煎茶,以供陆羽品茶之用。陆羽看了桶中的水,用杓摇来一试便说:“水是江水,却非南零水。”取水人辩称,他确实驾船前去取回;陆羽却说,只有下面半桶水才是。取水人万分惊恐,于是坦白:本来拿的全是南零水,半路船巅,水倒出来半桶,他才顺手由江边加满。
两种水质虽不同,但放在同一桶内应该混合了,而陆羽竟能分离识水,可见辨水功力之深。
宋代王安石也有类似的识水故事,传颂后世。
王安石的故事
王安石是宋神宗时期的宰相。皇帝赏赐他阳羡贡茶,他想用瞿塘中峡水泡饮以求药效,刚好苏轼赴黄州,王安石便请苏轼代为取中峡水。苏轼答应,前去取水,可是苏轼坐船坐过头了,从中峡到了下峡,于是就取了下峡的水带回。哪知王安石煮了之后竟对苏轼说:“瞿塘水性,出于《水经注》,上峡水性太急,下峡太缓,唯中峡缓急相半,此水烹阳羡茶,上峡味浓,下峡味淡,中峡浓淡之间,今见茶色半晌方出,固知为下峡水。”
王安石将了苏轼一军,取水没取对,想蒙混可没那么容易!来自池宗宪的《我的第一本泡茶专书》
泡茶心法
泡茶心法
《中国茶与功夫品艺》中提到功夫茶起源,据明清两代茶书所记,似是从明朝万历金沙寺僧捏宜兴紫砂壶时开始。其次明代许次纾所著《茶疏》中的三巡之说,其茶就是用紫砂壶冲泡。清代陆廷灿所著《续茶经》中,多次提及功夫茶。
功夫茶以讲究茶具闻名。《中国名茶》说明所谓“四宝”茶具玉书(开水壶)、潮汕烘炉(火炉)、孟臣壶(小茶壶)和若琛瓯(小茶杯)。用茶具泡茶的过程:先将水壶放上烘炉,把茶叶放入壶内(一百毫升水放约六克茶叶),待水沸腾时,冲泡入茶壶,吹去浮上来的泡沫,盖好壶盖,壶上用开水一淋,两三分钟后再倒入小茶杯品尝。
泡茶心法
观看安溪茶王赛中繁复的泡饮流程,了解其细腻的泡茶心法,可知铁观音的功夫实在深不可测。《安溪县志》载:安溪自清代已形成一套安溪乌龙茶茶道,在正式比赛时共有十八道程序。
1.山泉初沸:山溪泉水煮到“虾目”转“鱼目”的“一沸水”,宜于冲泡。
2.孟臣沐霖:烫洗茶壶或盖瓯。孟臣是指明代紫砂壶制家,后人把名贵茶壶誉为孟臣。
3.乌龙入宫:把乌龙茶放入茶壶或盖瓯,用茶量占茶具容量的五六分。
4.悬壶高冲:高悬盛开水的烧水壶,将水冲入茶壶或盖瓯,以使茶汤转动。
5.春风拂面:用壶盖或瓯盖轻轻刮去漂浮的白泡沫,使茶汤清新洁净。
6.孟臣重淋:用开水浇淋茶壶,既洗净茶壶外表,又提高壶温。
7.若琛出浴:烫洗茶杯。若琛,清初人,以善制茶杯出名,后人便把名贵茶杯称若琛。
8.玉液回壶:把泡一两分钟的茶水倒出,再反倒入壶,使茶水更均匀。
9.关公巡城:把茶水依次巡回注入并列紧靠的四个小茶杯。
10.韩信点兵:茶水倒到只剩最后少许时,将其一点一点滴到各个茶杯里,使浓淡均匀,香醇一致,也蕴含主人的深情厚谊。
11.三龙护鼎:用拇指、食指扶杯,中指顶杯,既稳妥又雅观。
12.鉴尝汤色:认真观看杯中茶水的颜色。
13.喜嗅幽香:静嗅乌龙茶的香气。
14.初品奇茗:观色嗅香后,开始品尝茶味,可谓“盛来有佳色,咽罢余芳香”。
15.再斟玉液:开水冲泡后,隔一两分钟冲第二道茶。
16.品啜甘霖:细致地品尝天真味道。
17.三斟石乳:开水冲泡后,隔三四分钟斟第三道茶。
18.领悟韵味:慢慢地领悟乌龙茶的风韵和味道。
好茶、好水、好壶带出真观音,当香气在舌尖流转时,是否曾有人细想过这一泡好茶的用心?
泡茶,当然得用热水,这是我们大家一贯的正确思维,但是你尝试过用冷水泡茶吗?用冷水泡茶的结果可想而知,水还是原来的水,茶叶还是原来的茶叶,茶叶发挥不了他的功效和作用,茶香更是无处可寻。
静静的泡上一杯茶,看着茶叶的翻卷会产生很多的感慨,茶,要经过沸水之后才能散发清香,我们的人生亦是如此,只有经历磨练才能更丰富更坦然,一瓣瓣的茶叶心状般在水中沉浮,有的茶叶在沸水的洗礼下翻卷着,跳跃着冲到最上边,成功的演绎一场绚丽的舞蹈,虽然这段舞蹈是短暂的,但这仅有的短暂时刻也足以用一生去换取,在美丽极致绽放之后才缓缓地退居杯底,完美谢幕。而有的茶叶在向上翻腾的过程中停下来了,它在向上冲的时候或许看不到距离前方到底还有多远,就向我们人一样,人最可怕的是看不到希望,感到累了,选择放弃,沉入杯底,虽然最终的结果都是一样,但是心境不可同日而语。就像我们的人生,感觉累的时候,你也许正处于人生的上坡路,坚持走下去,你就会发现你已经到达了人生的另一个高度.
轻轻摇动手中的那茶杯,看淡绿色的茶叶忽上忽下,簇拥着,嬉笑着,沉沉浮浮,变换着不同的位置,周围的一切都是静谧的,心境也随之平和,远离喧嚣和吵杂,静享这短暂而曼妙的时刻。
篇4:小时候我们冬天玩什么散文
小时候我们冬天玩什么散文
一
有了电子产品,孩子们在野外玩的时间就越来越少了,也难怪报纸上屡次会说的中国孩子体质是越来越弱了。
说到冬天会玩什么,我想起一些小时候我在玩什么,回首起来能忆起许多的嬉闹片段。第一个想起的就是爬犁,现在不少孩子不愿意在大冬天再玩起它了。首先在实用上已经过时了,记得小时候办理年货的时候,一箱苹果,若干肉猪需要绑在爬犁上,要从街里拉到家中。现在只有花点钱,打个出租车,既省力又快;其次,电脑、MP5、平板电脑和各种CD的诞生,每年都是可以让它们更新换代,动漫,大片,不用出户就可以在室内舒服地欣赏。孩子们也不用在室外顶着寒冷的天气去找一些娱乐设施,大一点的孩子,除了一起吃一顿,最多到歌厅里唱着那当年的流行的歌谣。
我想如果80后有了孩子,恰巧你又生活在东北,你多少要领着孩子在操场里玩玩爬犁,这是一种接近的大自然的方式,又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唱着“铃儿响叮当”。
雪橇适合是平原地区,谈不上一眼望不到边,至少道理相对的平稳,几只狗拉在前面,也可以用马用牛,坐着上面的样子却是很悠哉;我们山沟里,道路迂回曲折,山地起伏不定,适合用爬犁。小时候去奶奶家过年,我走累的时候,父母拉着一条绳子在前,我坐在爬犁上手里拉着各种年货,路基就是这样走出来。在没有机械车的时候,爬犁才是最适合的交通工具。
爬犁进入娱乐视野,也用不同的玩法,可以在林间小道,也可以在街面的大上道。只要隆冬到来,雪满天地,即便你爬犁下放嵌着的铁条已经上绣,在雪地里拉着的几个来回就可以磨的光滑了,这个地方我们叫它辕子,弓形铁条镶嵌在爬犁下方的左右两侧。玩爬犁,不要在过于陡峭的路面,选着坡度比较平缓的路面,你或坐或趴,用脚也可以用手去把握方向,借着路面的坡度,从高处滑向低处,不过上来的时候需要步行。
现在玩爬犁不宜在街道上了,因为车辆日益增多。我小时候那时候也没有私家车,小镇里到了四点以后楼下几乎就没有车辆了。那孩子如同被放飞的五彩气球,一下子涌到路面,拉着各式各样的爬犁,那场面真叫热闹。
二
还有一种玩具也逐渐的消失眼帘了,我们土话叫它“冰猴”。“冰猴”有铁制的,也有木制的。我小时候玩的大多数是木制的,上面用油漆刷的五颜六色,也具有观赏性。它上面是圆柱形状,下面是扁形的圆锥体。在锥点处,东北话就是那突出的疙瘩处,镶嵌一个圆珠。这样看如同一个陀螺状,有圆珠它下端接触冰面在才能旋转起来。如果要旋转起来还需要鞭子,手拿着鞭子抽打,它才能旋转的起来,这个玩法叫“抽冰猴”。
可以一个人玩,也一个几个人玩。几个人玩,可以分伙,中间画出楚河汉界。一边选手用鞭子将“冰猴”抽到界那边,那边选手在抽打回去。要保持它的转动,还要抽过线。
这种玩具,只适合在冬天玩,应该属于雪文化。小学时候常玩,中学就没有接触过了。现在更成了一种记忆里的游戏。其实它也是一种竞技游戏。你如果转的好,就不能让它停下来,时间越长越是高手。
现在到市场里看到一些杂货铺子,看着琳琅满目的玩具,就是没有“冰猴”。玩“冰猴”不分性别,男女生都可以,只有一处空地,都可以在里面大展身手。这个玩具精巧也便捷,如果经过改良,其实在水泥地上也可以转动起来。我希望80后的父母,应该带着孩子去“抽冰猴”了。
三
还有一种玩法在冬天特别的盛行,那就是脚蹬子。脚蹬子的做法很多,有的用木板子,在接触地面的地方铆进两条铁丝,也相当于辕子。仿佛一只拖鞋下面有两条铁线,铁线在雪地上接触,保持平稳的滑动。你只需,一只脚踏上,另一只脚瞪着地面,给以弹簧式的缓冲力度,这样让你如同滑旱冰一般,有一种飞一般的体验。
还有一种做法更为简单,直接踩上铁线,这个铁线比较粗,类似“U”形状,在弧度处弯起,在脚面踏上的时候有一个空槽,你的鞋面依旧如同镶嵌了两条铁线。玩法也一只脚踮起,另一只脚踏着脚蹬子,在山间小路,或者街道路面如滑板一样滑起。它不似爬犁体积比较大,你坐着爬犁上控制方向其实也需要更多的技巧,而玩脚蹬子只要能勇敢的摔几个跟头,那么掌握方向也是熟能生巧。
这个玩具现在来看不宜到街上玩,躲路上的行人不说,车也很多。如果楼下的路面都被你滑的有硬又亮,老爷爷老奶奶出门就容易摔跤,这个玩具适合在一个特定的场地内,几个人也可以相互比试看谁滑的'更厉害。
爬犁在城市确实不在时宜,它是属于冰天雪地山沟里人的工具;但是“冰猴”只要有一块空地,就可以让你玩的不亦乐乎;脚蹬子,其实只要你能保证脚下套住的东西在,在路面行驶光滑,也可以玩的不亦乐乎。
四
在城市里,孩子如果不接触数码,尤其是冬天,玩一些体育活动都显得特别奢侈。除了所谓的学习压力,冬天足球一个人踢的没有意思,篮球又太冻手,去个少年宫还得办理会员卡。在偏远山区的我,记忆里的那些游戏,既免费又好玩,还接地气,更有大自然的呼吸。
随着一项又一项的儿时游戏,慢慢的被时光淘汰,我的心情会有一些失落。冬天,现在孩子们也少有在户外活动。如果说年味的消失,是自己成长中的心态落差;那么孩子们冬天热闹的情景,慢慢地无影无踪,可能是时代变了。
有的时候我会情不自禁的到楼下堆个雪人,或者卖弄一把做个雕塑。这不是娱乐,其实在寄情过往,那一去不复返的孩提时代。
现在的孩子们,这个冬天你们玩什么了呢?
-01-23
篇5:那一年,我们走过冬天散文
那一年,我们走过冬天散文
那一年,被时光留在半个世纪前,你迎接我在风雪小站。进站那一刻,我从车门的玻璃向外看,鹅毛大雪下得正酣。
从车上下来,人都纷纷走远。你依然站在站台的`边缘,雪人儿一样,只露出雾凇遮了一半的双眼,微笑地盯着我看。
那是咱们的第一次约会。那时,你在故乡,我在省城,已经分别了一年半。
冬天里的春
县道上,铺了一层厚厚的雪。也许那时我们太年轻,走在雪上一点也不觉得冷。也许当时我们太激动,一年半没见面了,多么难得的相逢。不知道说什么,只是心里都一样地高兴。东一句,西一句,雪白的哈气,呼个不停。冻不冻脚啊?你问我;冻不冻脚啊,我问你。心里刮着暖哄哄的春风。
冬天是一串冰糖葫芦
一个百户人家的屯子,供销社门口有卖冰糖葫芦的。你立刻买了两串,递给我一串。好长时间没得这个口福了,又酸又甜又脆,咬一口有说不出的惬意。惬意的不仅是冰糖葫芦,还因为是你买的!那时,你已经在小学代课了,有了些许收入,而我还在读书。雪还没停,我们边走边吃冰糖葫芦。
篇6:分手后我们就没必要再见心情散文
前,我的初恋盛开在风景如画的校园。
毕业时,学历远远高于我的他去了北京一家著名学府教书,对于我的将来,他没有一丁点的安排和表示,于是我选择了来到深圳。
见面、通长途都很不容易。两年里,我拒绝了许多优秀男子的示爱,一心等着他娶我。而他,偶尔也会邀请我去北京看他;但是他从来不会让他的同事、朋友们知道我。
慢慢的,他会在电话中告诉我,因为他的才华,因为他的帅气,校长甚至要将自己的侄女介绍给他。而他,却全然不顾我的心在哭泣、流血。我明白,拥有计算机博士学位的他,是很想去以IT著名的美国去留学的;而普通家庭出身的我,没有钱,也没有过人的才华。
我明白,他要离开我了。我迅速地消瘦,但是也暗下决心,辞去技术内的工作,改行做业务。因为我需要很多的钱。
慢慢的,我很少再给他电话;而他,也乐得没有我的“纠缠”。从其他渠道里,我知道他的校长并没有将自己的侄女介绍给他;而他,似乎也忘记了出国的`向往,只是不断的交往女孩子,也许他是要找一个陪伴自己终身的妻子了。毕竟,他是大我6岁的。
终于,心死了。彻底不再关心他的一切消息,但是手机号码一直没有更换。
四年过去了,业务越做越好,房子、车子也都有了,出国留学的费用也不再有任何负担,只是自己不再有这种欲念。每天依旧是忙,经常天南地北的飞,北京是常飞的一站。
分手几年后,偶尔会收到他的短讯,懒得看,直接cancel掉。
又要飞北京了,这次竟然在诺大的北京,熙攘的人群中偶遇了他。不可以当作视而不见,于是在分手四年后我第一次见到了他。
他比四年前瘦了,西装袖子那似乎少了一粒纽扣,隐约觉得他妻子应该是一位不太居家的女人。Coffeeshop里,他给我展示他儿子的照片,很可爱的两岁小孩。这么说,他和我分手后,很快就结婚生子了。我平静的心再次被深深刺痛了。
很想看看他太太的照片,很想知道是个多么优秀漂亮的女子,才可以让他如此毅然决然的放弃了我们5年的恋爱。
他说他正准备和她离婚,当年他掉入了她的陷阱,结婚后才知道她其实是个邋遢、不求上进的人。虽然是北京人,可是她的父母却穷到家里三代人挤在一个 30平米的小房子里。结婚几年来,她一直没有在某一家公司长做过,一直都是他在供养她。他和她的婚姻早就名存实亡。他还说,这些年,他一直想着我;现在,他决定和我重新来过。在温柔的音乐声里,他动情地回忆起我们初恋时的种种。
我心底的柔软就在瞬间被打开。我悲哀地发现,他依然如同我的亲人。5年的恋爱,不是说忘记就可以忘记的。
客户开车过来接我了,于是我离开了Coffeeshop。很快,他的短讯和电话频繁地追踪了过来,约着今晚或者明天再见面。
我陷入了两难境地。说真的,一瞬间,往事如烟,我似乎又回到了我们甜蜜的过往;可是,一想到自己一个人孤苦伶仃在深圳的打拼,对我的不管不顾,那时候的他,在哪里?甚至于,我恳求他娶我,他那无言的沉默,这么多年,想起来依旧痛彻心髓。
清冷的风吹过,我的神色决绝。
我对他说,分手了就别来找我,我们回不去了。
篇7:再不相见我们真的就老了散文
再不相见我们真的就老了散文
不敢照镜子,因为眼角层层叠叠的鱼尾纹太浓密;不敢晒自拍,因为两鬓斑白的头发太显苍老。不知道什么时候,岁月是如此地无情,任我百般留恋,终是阻挡不了时光的流逝。
朝如青丝暮成雪,时间就是一把雕刻刀就是一把美工刀。她总是无情地剥夺属于我们的青春年华,转眼一月转瞬一年,只在一眨眼间就是人到中年。那种上有老下有小的滋味,恐怕只有中年人才可以理解和体会得到。冥冥之中,一切上天自有安排。那些年我们一起哭一起笑,那些年我们一起跑一起跳,那些年我们一起疯一起闹。
那些年叫做高中岁月,我们叫做高中同学。
我知道,这些年在我身边来来去去的人很多,那么能够留下来的我都会好好珍惜。年华向晚,岁月沉香,唯有积淀下的是至真至纯至善至美。我也知道陈酿的滋味,虽然我滴酒不沾,但是那种鼻息里呼吸到的醇香是深入心肺和骨髓的。向来不喜欢人多,本来事情就多,我非常珍视每一次的朋友同学相聚。
人的感情有许许多多,亲情爱情友情是绝对不可或缺的。那种同学之间的感情就如清冽的甘泉拂过干枯的心田一般,心灵也是需要滋润的。我捡拾起那种种情感只在正月这几日里了,马不停蹄地跑上几天,只为这几天的相聚。每一天都是那么充实,虽然很累但是很开心。
这一天,我们五个相聚:我,小伟,军彦,小芳,幸娟。
“能凑到一起真的不容易!”我们坐在一起异口同声地说。是的,我们是克服万难聚到一起来的,信不信?小芳的婆婆今天从乡下来,她本应该在家陪老人的;小伟是和别人调班的;军彦本来该陪孩子去平山的;幸娟本来和老家的人约好要回老家的;我本来该在家带孩子的……不管怎样,我们还是聚到一起了。那种开心和愉悦,不用我细说,单是看我们拍下来的照片,就可以看到每一个人脸上都是开心的笑。这一天,我们一直在说在笑。人生难得是相聚,这一刻的体验是如此美妙!情感的愉悦程度来自于心理的舒适程度,所以人与人的交往更侧重于“舒适”,那么,我与你,就在不远不近的距离。
回忆与展望,孩子爱人与老人是我们女人亘古不变的话题。
回首那年那月,总是有牵扯不断的话题,我不知道为什么高中三年生活在人生中会留下那么多刻痕。现在才明白,正是那些年,也正是高中岁月,我们的心智在走向成熟,爱恨情仇是非对错刚刚区分清楚,所以往事就历历在目了。我们很快回忆起当年的事情:谁和谁的八卦,谁和谁是同桌,谁在哪里读书谁在哪里工作,谁现在又怎么样了……说实在的,读书求学时我是个特别省心的人,她们谈到的好多事情我都不知道,说起长辫子的军英,我已经全然不记得她的面貌了,同学们说她额头长着一颗显眼的'美人痣,这个还依稀记得。屈指算来,我们已经分别二十余年,那些年那些事情怎么还会留下深刻的印象?不禁内心有一丝丝隐痛,为什么人会遗忘?如果经历过的事情都牢牢记住,那该多好!
有这么一群人叫高中同学。我所接受的教育是“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在高中同学中感谢那些年那些人,在我写就长篇小说《趟过》时无私的付出,谁给了我莫大支持,谁帮我做文字校对,我都不会忘记,此生铭记!感谢生命中最美的相遇,在最美的年华里总有相识相逢相遇相知!
回忆起往事来,我们总有说不完的话语。
那年那月我们一起分吃一个烧饼,掰开来,你吃大块的我要小块的,还记得吗?
那年那月我们吃完饭后,就着那黑红色的老咸菜喝白开水胜过世间最美的饮品,还有印象吗?
那年那月我们穿过柔姿纱脚蹬裤,还回忆起来吗?
那年那月我们有一件军大衣就是奢侈,还有回忆吗?
那年那月我们头抵头,为一道几何题争的面红耳赤!
那年那月我们用别人的东西就像用自己的一般随随便便!
那年那月就是曾经记忆中最为深刻的日子,就是晚上睡觉考数学而试题不会做急醒的日子,就是青春的萌动就是同甘共苦的日子。
那时的岁月永远都是值得大书特书的。感恩岁月,在最美的年华遇到最美的人,一生难忘!生活不是用来回忆和珍藏的,眼光应该放的更长远,以后的日子里有你有我有他更美好!
聚餐之后,幸娟有事回家了。我们四个人带着三个孩子漫步在公园的太平河畔。中午的日光是那么的温和,让你感觉到春天的气息,不是吗?后天就立春了!
太平河蜿蜒曲折,河中间和河北面的冰块已经消融,春水荡漾波光粼粼,河南面还有大片大片雪白的冰晶覆盖住河岸,于是一半碧绿一半雪白,色彩很是柔和。还有我们四个的欢笑三个孩子的跑跳和玩闹,瞬间公园里热闹了许多。我知道虽然现在树木枯黄,但是那种生命的暗流在无声无息地涌动。那河畔的垂柳长枝拂地柔梢披风,已经有了朦胧的绿意。迎春花的枝条柔嫩娇黄,也有了春天的姿态。碧蓝的天空中,喜鹊和麻雀时不时的掠过天空,“唧唧嚓嚓”之声不绝于耳。孩子们永远是不知道疲倦的,就是柳树枝条都可以玩出花样来玩出水平来:可以当鞭子挥打,可以跳绳,可以拔河……是了,春天到了,老树在吐出新芽,一年又一年,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再过十年,不,五年,他们也许会和我们一般高了,他们再也不会在我们的身边跑来跑去了。真的感觉岁月不饶人,我们所恋恋不舍念念不忘只是对于已经逝去的岁月,已经逝去的青春年华的回忆。生活还在继续,只是希望在千万种忙碌之中,还能够抽出时间来相见。
再不相见我们真的就老了,因为青春不在因为岁月流逝!再不相见我们真的就老了,因为人事变迁因为物是人非!再不相见我们真的就老了,因为时空距离因为岁月无痕!
篇8:如果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的今天的散文
如果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的今天的散文
赵朝刚讲给女同学
如果没有父母
我的生活将不再富裕
没有多余的钱,去买漂亮的衣服
没有钱去挥霍
也没有钱去生活
如果没有父母
我将会我的生活费,学费而四处奔波,去找工作
为了一点生活费而省吃俭用
如果没有父母
我不在可以睡在沙发上
吃着空调吃着好吃的西瓜
如果没有父母
我不再有机会去抱怨父母
给她零用钱太少
不在可以说,谁谁谁,给我买昂贵的衣服
而自己却没有
如果没有父母
我们将会失去生活的支柱
仿佛小草失去了太阳
仿佛鱼儿离开了水
将没有疼爱和关爱
所以,在父母给我们创造优越条件的时候,
情怀这一个感恩的心
去对待一个辛勤劳动的父母
去对待每一个对自己有过帮助的人
或激励过你的人
当爸爸妈妈下班回到家后
我们端上一杯热水
为他们揉揉肩膀
用极微小的`力量,做的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事情
都请用自己的真心
去感谢所有帮助过你的人
特别是真心疼爱你的爸爸妈妈
所以在看到他们的时候
你要用力地告诉他们
爸爸妈妈,我爱你,谢谢!
赵朝刚讲给男同学
如果没有父母
我必须要独自面对自己的人生
必须要靠自己的女里奋斗
来改变自己的人生
必须要承担自己多变的人生
如果没有父母
我也许会活得很辛苦
因为没有父母的关爱
我的生活将会很糟糕
我心中的苦闷
又能向谁去倾诉
如果没有父母
我的未来可能会是一片空白
因为现在的我对此很茫然
没有父母的帮助
我不知道自己能走多远
如果没有父母
别人也会对我冷眼相待
没有良好的家教
我会被人看不起
甚至会被大家抛弃
如果没有父母
我会失去父母的教育
失去父母的关心
失去父母对我们的爱
失去太多太多……
所以,我们一定要爱惜自己的父母
那是因为,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的今天
篇9:一开始,我们就忽略了很多散文
一开始,我们就忽略了很多散文
今天对我和我的家人来讲都是个特别的日子,姥爷的七十岁生日。也许在以前,这一天对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周三,照常上班亦或是照常上学,之所以知道这天是姥爷的生日,是小姨前段时间告诉我的。姥爷病重躺在病榻上的时候,所有人都担心他是否能坚持到七十岁生日过后。我曾打算在生日这天给姥爷买一个大蛋糕,让从来没有尽过孝心的我多点心安理得。结果天不如我所愿,姥爷没有等到这一天就走了。姥爷是上周五走的,那天我在上班,妈妈打来电话说姥爷去世了,刚开始听到这个消息我很木讷,也没有眼泪,就哦了一声,然后告诉妈妈我下午回家。挂掉电话后眼泪就掉了下来,想想周末回家看到躺在病床上的姥爷还能和我们说话,还不断催我去摘葡萄吃,一阵心酸涌上心头,眼泪就不住的往下流,上班是上不下去了,向负责人请完假后就坐车去了姥姥家。那天的太阳特别大,大巴车开到沙湖大道(通往姥姥家的路)已是中午,湖面上一丝风也没有,小路上静的有点吓人,一路没见到一个人,我走的很快,不知不觉就到门口,门外停着两辆车,大门口站着很多我不认识的人,没有打招呼就进去了。在姥爷家那不大的院子里搭着一个白色的帐子,下面有人在嘀咕说话,我也没看都是谁,就径直往客厅走去,到客厅门口被人拦下来,说我不能进去,我没怎么吭声就去了偏房。姥姥坐在凳子上,枯瘦的双手拦着小姨家那一岁多的小孩,三姥姥坐在房门口,姨姨在给姥爷印纸钱,看到我来了她们都呆了一下,然后继续各自忙活。姥姥问我吃饭没?吃不下去只能说我吃过了。看着姥姥,她没有流泪,只是看着怀中那不懂事的小孩发呆,我知道当时她比谁都想哭,可是一直忍着。过了一会,就听到客厅里嘶吼的声音,不用说就是小姨和妈妈的声音,姥爷的尸体停在客厅,按照我们这里的风俗习惯,村子里的人来探访,作为孝子都要在尸体旁哭,表示对老人的哀悼。小姨的声音几乎沙哑,就能听见抽泣的声音,妈妈哭的撕心裂肺,我的眼泪在眼睛打转就是没有流下来,站在姥姥旁边,我一直忍着眼泪,即使我知道姥爷走的很安详,疾病没有让他在病榻上受折磨,这对于我们来说都是值得庆幸的事。我一直以这样的语言在心理自我安慰,不能哭,姥姥比谁都想哭,我不能让姥姥看着我哭。就这样,我们几个人在房子里静静的呆着,谁也没说话。只听见院子里各种噪杂声,哥哥招呼着村子里的人准备着葬礼的事,无论是厨房要用的东西还是葬礼要用的东西,他几乎都是一个人在忙里忙外安排。除了小姨夫之外,哥哥算是姥姥、姥爷身边最亲近的男人,他们作为邻居一起照应生活了好多年,也相处了好多年,他知道姥姥、姥爷对他和他家人的好,他也知道去做力所能及的事回报这对没有儿子的老人,将姥爷家的事情当成自己家的事情来做。
说起儿子,就想起让姥爷姥姥这对白发人送走的黑发人――舅舅,舅舅是十几年前得病去世的,当时姥姥家搬家没几年,从贫瘠的山村移居到大武口,作为农村人,他们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舅舅很小就没有上学,十几岁在外面打工,家里只有小姨一个人上学,姥姥家搬家以后小姨就住我家里。从此就只能看见小姨却再也没见过舅舅和姥爷,姥姥有时候会回来看看我们,妈妈也偶尔去转娘家,因为离得远,车费对于那时我的家庭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因此我和弟弟都从来没去过,在我的脑海中,那个地方比我们村里好很多,应该比较富裕。不知道过了几年,小姨毕业了,她去搬的新家那里上班,那一年,姥姥带着舅舅来我们家,当时的舅舅病情已经很严重了,现在想想,估计是姥姥想让他回老家看看。那是姥姥家搬家后我第一次见舅舅,骨瘦如柴,眼睛里充满红血丝,苍白的脸上失去了血色。晚上,舅舅和姥姥在我的房间里睡,由于家里没有多余的客房,我也和他们挤在一起,夜深时,就听见舅舅呻吟的声音,姥姥问是不是很难受,舅舅说一会就好了。我听着他们的对话也插不进去话,听着听着就睡着了。舅舅和姥姥在我家住了两天就走了,当时妈妈哭的很厉害,不知内情的我也不知道如何去安慰。一周以后,有一天中午放学回家,妈妈没有做饭,坐在台阶上一直哭。那天,舅舅走了,那天,姥姥的头发一夜变白了,那天,姥爷家了没了顶梁柱,那天,姥爷和姥姥开始捡破烂、拾煤渣……
初中毕业,我才有机会跟着妈妈去姥姥家,我们搭的夜车,到姥姥家已经是凌晨两点多,姥爷和小姨在路口等着接我们,到家里,姥姥早就准备好了饺子,妈妈晕车到家就躺着休息了,我吃了一点点,也准备睡觉。进卧室一看,我顿时没有了瞌睡。两米宽的炕上放着两床黑黑的被子,床单上全是煤灰,枕头也黑的发亮。姥姥拿来刷子扫了一下,让我睡边上,虚伪的我打着哈欠还说着自己不瞌睡,慢慢的从炕头移到一个还算干净的椅子上坐下(小时候我一直有洁癖)。姥姥看我不去睡觉,就让我和她去厨房,她洗碗,我陪她说话,姥姥每一句话都离不开舅舅,看着她头上一夜变白的头发,我也不知道怎么去安慰。过了一会,小姨拿来了一个干净的床单换上,我才肯爬上炕去睡觉,可能是妈妈告诉小姨我不愿上去睡觉的原因,她才找来的新床单。第二天,姥爷想带我去外面玩,让妈妈帮姥姥打扫屋子,姥爷骑着捡破烂的脚踏车,走到半路我就不去了,忘记了什么原因只记得当时姥爷脸上失望的表情,从那以后姥爷再也没有叫我一起出去转,直到我长大,直到姥爷去世,这永远成为我的'遗憾,可是再也来不及去弥补。
在那之后,小姨工作慢慢转正,日子比以前好了很多,以前住的房子被征了,让他们都搬进了新修的房子。小姨招了上门女婿并且有两个小孩,姨夫也能尽到做女婿的义务照顾姥姥姥爷,他们盘了一块果园,每年有可观的收入。姥姥家院子里也搭起了大棚,里面种着葡萄,姥爷和姥姥在家养了好多小动物,带小孩之余还能喂喂小兔子和鸡鸭,苦日子终于熬过去了姥爷却走了。走的无声无息,走的像个孩子一样,直到最后一口气咽下去时还打着吊针。他的尸体被装进水晶棺材里面,停在客房,任凭妈妈和小姨歇斯底里的哭喊,他却再也听不见。即使我良心发泄想去陪陪他逛街,想用自己挣来的钱给他买爱吃的水饺,他却再也不给我机会。两天后的一个清早,姥爷的尸体被送走,那天早上,姥姥再也忍不住眼泪,终于哭出了声,好多人去安慰,连小姨家一岁多的小弟弟也凑上去,看着姥姥哭他也大声哭,许久之后,姥姥才停下来,可是谁知道她的内心一直没有停止哭泣。姥姥告诉我,姥爷走的那天,让她照顾好弟弟,照顾好家,让小姨姨夫能好好挣钱,让弟弟妹妹可以一直过着家人疼爱,不缺钱花,不愁衣食的日子。
在我的世界里,曾经不理解舅舅走后姥爷捡破烂的艰辛日子,因为我没有目睹过他们怎么一路走来的,我也没有过过缺一少食的日子。我觉得姥爷大可不必担心后人的衣食。相反的,作为孩子,我们是否也为老人想过?是否担心他们的衣食?
爷爷是陪伴在我生活中多年的老人,他和姥爷一样,事事都为家人着想,很多时候却在为难着自己。他怕麻烦儿女,宁可一个人呆在空空的屋子里,也不去儿女家里受人照顾。每次给爷爷打电话都问他吃什么,我也知道顿顿离不开面,爷爷从来不吃肉,自己一个人自然也不会做米饭吃。他怕花钱,每顿面里面的菜只有韭菜。他喜欢吃野生的苦苦菜,小姑给他挖来一些放在冰箱,有了苦苦菜他就不去买韭菜。有时叔叔会给他买很多菜,但是习惯了吃一种菜的他就忘记了冰箱里还有更多种类的菜,还是平常那样吃着。早餐在外面买个馒头能吃两顿。上次打电话我问他吃什么,他说自己烙的饼子,很好吃。我还信以为真,认为爷爷在外面天天买的馒头吃腻了偶尔自己做点饼子吃挺好。周末回家,在厨房做饭无意间发现爷爷烙的饼子,我有种想哭的冲动。饼子是韭菜馅的,外面黑黑的,干的和石头一般,就这样的饼子爷爷吃了一周,还舍不得扔,第二天继续吃。我要扔掉他硬是不让我扔,最后发现里面酸的不能吃了才屈服。周末在家待了两天,走的时候爷爷让我交电费,和我说话无意中说漏嘴,我才知道他没钱买馒头吃自己才烙饼。爷爷每个月只有几十块钱的养老补助金,以前在老家有爸爸妈妈,他把这些钱都攒着,现在爸爸妈妈在老家,叔叔小姑偶尔给他钱,他从来不要,还说自己有的花。我知道,他的养老补助都零零散散的给了弟弟妹妹们,当然我也不例外。现在一个人在家,什么都需要钱,他一直用自己赞下来的钱,很少问儿女要。我问他为什么不向爸爸叔叔他们要,他说爸爸他们辛苦挣的钱还要给弟弟上学用,自己在家有吃有穿也很少花钱。我知道很多东西不是他不喜欢吃,只是怕花钱舍不得吃。周末弟弟打来电话,问爷爷的身体,他告诉弟弟苦苦菜吃的他腿上都有肉了,我很想笑,又觉得很心酸。周末走时留给爷爷一些钱,还是好久才塞到他手中。
爷爷、姥爷、姥姥是所有父母的影子,他们宁可为难自己也不去难为儿女,我以前不理解大街上很多的乞讨老人,就像我不理解爷爷从不开口向爸爸他们要钱一样。长大了慢慢的知道了他们的苦衷,为了父母,为了我们,他们一直为难着自己。也许多年以后,我也会变成今天的他们,也许那时,我也会和他们一样为难自己。但是作为孩子,一开始,我们就忽略了很多……
篇10:再不努力,我们真的就老了散文
人生如果按1算,一共可活36500天。
如果你已20岁,还有29200天。
如果30岁,还有25550天。
如果40岁,还有21900天。
如果50岁,还有18250天!
算下来,感觉时间还挺多的吧,但问题是能活到100岁的有几个呢?
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人均寿命为:男性74岁,女性77岁。
如果按这个年龄来算,20岁,还有19710天。
40岁,还有12410天。
这样来看,是不是觉得快进入以千为单位的计算范围了。
这是前几天我和一个朋友聊天时计算过的数据。
人生就这么短短几十年,真的没有太多时间去虚度。
曾和一个名企的BOSS交流过,谈到人生,他的感慨是:只有不断拼搏的人生才有意义。
现在,金钱对他来说只是一个数字,但他始终在努力和拼搏。
他说,要想自己的老年生活过得有尊严,年轻时就得努力,因为春天不耕耘,秋天哪能丰收呢!
听了他的话,突然觉得,人生就这么几十年,我真怕当我白发苍苍时。
回望自己走过的足迹,有虚度光阴的追悔,那时真的只能发“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感叹。
一个朋友和我聊到他以前的一个小学同学,他说,多年不见,有一天突然发现某电视剧里出现了她的影子,他惊愕,一个小学都没毕业的人,怎么能混得这么好。
人家的回答很简单,我一直在努力呀,努力陪导演睡,陪编剧睡,陪各种睡。
她反问,你有这方面的能力吗?
一个人偶然成功的概率几乎为零,所以不要羡慕别人的成功。
我们会说,刚出生,其实每个人的机会都是均等的。
那为什么结果往往会有天壤之别呢?
那是因为过程中别人用的是百米冲刺的速度,而你却习惯了蜗牛爬行甚至停滞不前。
所以,不要只看见别人光鲜的一面,别人在背后的付出你永远看不见!
有一个同学,现在是某企业的二当家,拿着50+的年薪,他却每天都还在拼命。
在班级群里,只要你需要他,似乎随时都能@到他。
有次我出差,凌晨1点多还在修改第二天下午产品推介会的PPT,对这个PPT所有内容都满意,唯独对两张在网上找的图片不满意,因为图片的正中央印有某网站的LOGO。
我在群里问了一句,谁会P图,没超过30秒,他立马私我,发来。
发给他以后,我就关机睡觉了,想着第二天如果他P好了我就换,没P好就不换了。
我刚躺下,就收到他的短信:“已修改好,邮箱查收。”
躺下的我,立马起床,打开电脑,把他修改好的图片更换了。
关机的那一刻,我终于知道了他比我优秀的原因。
《真心英雄》里有句歌词是这么唱的:“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是啊,不努力怎么能随随便便成功呢。
小A是高中同学,多年不见,现在的她已是两个孩子的`妈妈。
第一个孩子出生,她就辞去了工作,做起了全职太太。
如今,老二都上幼儿园了。
脱离工作岗位5、6年,她说,她感觉自己和外界已经失去联系了,因为很久没有感受过做成一件事后的那种兴奋和喜悦。
我说,教育好两个孩子不就是你最大的成功。
她说,看似如此,但效果不一样,她总想做点什么,但没那个勇气。
我说,就从你自己熟悉和你身边现有的资源开始着手做吧。
思来想去,最后,她开了一家网店,专门卖老家的老火腿。
由于品质好,信誉好,服务好,不到一年的时间店就做起来了。
上周,收到她寄给我的一块火腿,惊奇的同时,我笑了。
对一个从未接触过互联网的人来说,能把网店打理得如此好,生意做得这么红火,可想她在背后所花的功夫。
最后她说,感谢我的鼓励。
我说,这些都是你努力后应得的。
人的一生,我们不能控制生命的长度,但我们却可以延伸生命的宽度。
宽度有多宽,最终又取决于你的努力程度。
前久,书评群里说,要和土豆姐约书的,可能要等一段时间了,因为她回家生小孩去了。
当时也没在意,心想,不能约就先不约呗。
然而月初,土豆姐又开始在群里活跃了,并告知:“约书的小伙伴快快来吧”。
一打听才知道,土豆姐刚生完小孩就开始投入到工作中了,别说约书,人家现在一周依然还保持三、四篇的速度在更新文章呢。
看了土豆姐的故事,我只想说:!你!们!都!这!么!拼! 让!别!人!怎!么!活!呀!!
震惊的同时,我为平时的懒惰感到羞愧。
今年,我32了,按照世卫组织男性平均寿命74的数据测算,我还能活15330天。
32,虽然早已过了做梦的年纪,但在这一万多天的时间里,我想我应该好好奋斗一番,给自己的未来一个保障,一个依靠,一个交待。
篇11:当冬天与我们擦肩而过散文
当冬天与我们擦肩而过散文
尽管刚刚还大雪飘飘,也难挡住春天的到来。温暖的太阳已经融化了堆积的冰雪。悄然而至的春意在微风里涌动。
我常常用漫长的冬天来表达我对冬天寒冷的无奈。可是当冬天就要远去的时候,我发现冬天和任何一个季节一样,都是擦肩而过。我体会的冬天是从穿上第一条绒裤开始的。天气渐渐的由凉变冷,直到一个萧瑟的冬天的降临。我童年的印象里,每年的十月开始收获,冬天还远。可是长大后住在楼房里,才知道十月中旬就要供暖,过早的进入冬天使我对冬天产生了畏惧。从十月到第二年的五月,有八个月在冬季,或者准冬季里,我们要受到什么样的.煎熬啊。
所以我认识的很多的东北人开始向南方移动。以山海关为界,直到海南,一路上星罗棋布着逃避冬天的东北人。在选择上,一些人以只要比东北暖和就行的原则,择地而居;一些人以把冬天变成夏季的魄力,直接到海南居住。现在只要出门离开黑龙江,就会在外地遇见老乡。他们已经在所居住地过上了安稳的生活,成为当地一分子。我就常常接到海南朋友的电话,他们在那边穿着背心裤衩沐浴着海风给我讲他们的幸福,我在这边棉袄棉裤冰天雪地里咝咝哈哈的回应着对方的提问。天南海北,一冬一夏,成为两个世界。
冬天最痛苦的不是居住而是旅行。如果我们到南方去,我们就要开始穿着棉衣,半路换上单衣,然后把棉衣放进旅行箱里,光朗朗的拖着箱子行走在火车站或者飞机场。如果在南方住的时间长,我们就这么永远的拖着箱子,箱子里装着一个季节,和冬天的影子一起跟随在我们的身后。所以我冬天不喜欢出门。我宁可在冬天的包围里面喂养着痛苦的心情,也不麻烦的背着冬天在身上去寻找亚热带的阳光。
心态的变化是两极的。我们关在冬天的笼子里想出去,南方人却想钻进北方冬天的笼子里。这几年黑龙江对冬天的冰雪宣传的很猛,南方的人就羡慕着。我曾经遇到一伙从深圳来的旅游团队,他们刚上飞机就兴奋异常。他们细数着冰雪上玩乐的项目,冰灯,雪雕,马爬犁,我一听心里就冻得呲牙咧嘴的冻天冻地,他们却高兴的以为正走进一个美丽的童话世界。人不是动物而是怪物,一半生活在现实里,一半生活在想象里。
冬天就要过去的时候,才发现真正的冬天并不长久。从进入冬天到走出冬天,就好像越过时间的隧道,睁开眼睛已经是春暖花开了。比起人生的长度,季节就是擦肩而过。冬天在人的肩膀上停留的长一些,春天短一些。美好总是一瞬间的,幸福总是稍纵即逝的,只有追求的过程才是漫长的。我喜欢季节的变化,因为只要追求,无论风雨还是冰雪,都挡不住季节的到来,但是要是追求人生的快乐和美好,即使一路坦途,达到的也不一定是自己需要和满意的。
正月十五的月亮象煮透的元宵一样在天空漂浮着,还有很多沉落的象星星一样的元宵在锅底里挣扎。夜空如锅,鞭炮和礼花正翻炒着节日里最后一道菜肴。冬天就要过去了,我就感到绷紧的心松弛了很多,好像往远处望一望,树红柳绿的春天已经在那里了。
★ 校园冬景遐想散文
★ 悠悠槐花情散文
★ 悠悠铁路情散文
★ 托物言志的散文
★ 初冬色彩散文
★ 家乡的小院散文
★ 夹竹桃教学设计
【送走冬天我们就种花-散文(精选11篇)】相关文章:
初冬的散文2023-08-29
春去春又回作文2022-09-24
旧日同窗散文2024-03-05
散文:父亲就是我的骄傲2022-08-02
他和她作文650字2022-07-22
陆青小院的散文2023-07-19
关于初冬夜晚的散文2022-06-01
初冬阳光里的遐思经典散文2022-10-13
春的作文初一2023-04-08
春初一作文2023-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