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七月十四是什么节

时间:2022-09-08 07:45:20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农历七月十四是什么节(精选7篇)由网友“今年一定拍到牌”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农历七月十四是什么节,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您。

农历七月十四是什么节

篇1:农历七月初七

农历七月初七是阳历8月20号 星期四 七夕情人节

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巧节或七姐诞,发源于中国,是华人地区以及部分受汉族文化影响的东亚国家传统节日,在农历七月初七庆祝。来自于牛郎与织女的传说。由于古代女子希望以织女为榜样。所以每逢七姐诞,她们都会向七姐献祭,祈求自己能够心灵手巧、获得美满的姻缘。这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

七夕是中国传统节日,又名乞巧节,每年这个夜晚,妇女们穿针乞巧,祈祷福禄,同时也求赐美满姻缘,但中国七夕渐渐少了“乞巧”的习俗。

2015农历七月初七

篇2:农历七月初七

农历七月初七

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的七夕节。七夕源于汉代,盛行于唐宋,在我国已有多年历史,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

中国农历七月初七俗称乞巧节、七夕节、女儿节。此外,它还有很多别称:双七(此日,月、日皆为七,故有此称,也称重七)、香日(俗称这天牛郎织女相会,织女要梳妆打扮,涂脂抹粉,以至满天飘香,故称)、巧夕(因七夕有乞巧的风俗,故称)、女节(七夕节以少女拜仙及乞巧、赛巧等为主要节俗活动,故称女节、也称女儿节、少女节)、兰夜(农历七月古称“兰月”,故七夕又称“兰夜”)。

七夕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姑娘、妇女们重视和喜爱的日子。

民俗专家表示,自古以来,七夕节一直就是国人十分喜爱的重要节日之一。传说牛郎织女每年都会在农历七月初七夜,即“七夕”相会。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始于汉代,七夕节当从汉代形成。七夕有很多节日习俗,如乞巧、晒书、晒衣、拜月、听悄悄话、储水等。

在中国,不管什么节日都离不开吃,七夕也不例外。在我国,七夕有吃巧食的风俗,巧食的内容为各种瓜果和各式面点,各地风俗不一。七夕晚上,人们一面欣赏璀璨的星空,假想牛郎织女鹊桥会的场景,一面吃着各种巧食,为的就是乞巧心智和财智,同时希望自己的婚姻、家庭美满幸福。

民俗专家认为,种种趣味盎然的七夕习俗,给我国的民间节日增添了丰富多样的色彩。

七夕源于古人对“七”的崇拜

农历七月初七,古人为何选择这一天作为节日呢?是巧合吗?

牛郎织女传说中最初没有“七夕相会”这一情节,但“七夕相会”是传说的精美之笔。古人选择七月初七绝非偶然,是人们对“七”有一种神秘感情,也与数字崇拜有关。古人对“七”的崇拜是一个非常普遍的文化现象。

据《太平御览》记载:“七月黍熟,七日为阳数,故以麋为珍。”“七月七日为良日”,故把它作为庆贺秋收的吉庆日子。汉魏时把这一天作为集会游乐的日子。这一天还是天宫神仙们聚会的日子。《续齐谐记》载“七月七,织女渡河,诸仙悉还宫”。但更多的是把这一天视为相爱之人会面的美好日子。以后牛郎织女的相会期,被王母亲自指定为“七夕”,实际是人们对“七”,更是对“七七”所包含美好意蕴的希望。

直到今日,七夕节仍是我国一个富有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尤其是为年轻人所喜爱,但遗憾的是不少习俗活动已弱化或消失,只有象征忠贞爱情的牛郎织女的传说和民间故事广为流传。

七夕节是唯一一个以女性为主角的传统节日

七夕又称乞巧节,是一个极富中华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也是唯一一个以女性为主角的传统节日。“七夕乞巧”,就是指在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趁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时候,年轻女子们向心灵手巧的织女乞求一双巧手和一副巧艺,求她传授给自己纺纱、织布、缝衣的手艺。

关于“乞巧”的起源,东晋葛洪在《西京杂记》中写道:“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褛,人俱习之。”这是目前我们在古代文献中所看到的,关于“乞巧”的最早记载。

乞巧节是女子的节日。古时候,人们对一年一度的乞巧习俗很重视,各种内容和形式也很有趣。乞巧的方式,历朝历代花样不断翻新,不同地方的风俗习惯也各有不同。“卜巧”之俗,就是卜问女子将来是笨还是巧。流传最广的当数“对月穿针”“穿针乞巧”,也叫“赛巧”。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于汉代。即女子比赛穿针,她们结彩线,穿七孔针,谁穿得越快,就意味着谁乞到的巧越多。穿得慢的称为“输巧”。“输巧”的人要将事先准备好的礼物送给得巧者。

此外,判定乞巧者巧拙的“卜巧”方法,还有“投针验巧”“喜蛛应巧”“巧菜”等。

[农历七月初七]

篇3:农历七月初七

农历七月初七

农艺七月初七在阳历208月2号,也就是星期六。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七夕节。因为此日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少女,而节日活动的内容又是以乞巧为主,故而人们称这天为“乞巧节”或“少女节”、“女儿节”。

七夕节不是“中国情人节”而是“中国爱情节”

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七夕,不少人都习惯将这个节日称为“中国情人节”。民俗专家表示,七夕节不是“中国情人节”而是“中国爱情节”。

七夕源于一个凄楚动人的神话故事,说的是天上的织女与人间的牛郎互相爱慕,结为夫妻,后来却被狠心的王母娘娘拆散,二人化成牛郎星、织女星,分隔在天河两岸,只能每年农历七月初七在天河上的鹊桥相会。

七夕节是一个以牛郎织女的民间传说为载体,以爱情为主题,以女性为主角的节日。按照民间传说,牛郎和织女都是“已婚人士”,而且还有了孩子,七夕节表达的是已婚男女之间“不离不弃”“白头偕老”“忠贞不渝”的一种情感,恪守的是双方对爱的承诺,不是表达婚前情人或恋人的情感,这是在不同人生阶段的两种感情。

将七夕节称为“中国情人节”,其实是不自觉地将它和西方的情人节对立起来,这是没有道理的。如果外来的节日可以丰富我们的情感,丰富我们的生活,就应该接受它。实际上我们现在过的好多节日都是“舶来品”,如国际劳动节、三八妇女节、母亲节等。中华文化其实就是不断吸收外来文化,并加以消化、融合,使自身变得越来越饱满、越来越丰富的一种文化。

七夕节是唯一一个以女性为主角的传统节日

七夕又称乞巧节,是一个极富中华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也是唯一一个以女性为主角的传统节日。“七夕乞巧”,就是指在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趁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时候,年轻女子们向心灵手巧的织女乞求一双巧手和一副巧艺,求她传授给自己纺纱、织布、缝衣的手艺。

关于“乞巧”的起源,东晋葛洪在《西京杂记》中写道:“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褛,人俱习之。”这是目前我们在古代文献中所看到的,关于“乞巧”的最早记载。

乞巧节是女子的节日。古时候,人们对一年一度的乞巧习俗很重视,各种内容和形式也很有趣。乞巧的方式,历朝历代花样不断翻新,不同地方的风俗习惯也各有不同。“卜巧”之俗,就是卜问女子将来是笨还是巧。流传最广的当数“对月穿针”“穿针乞巧”,也叫“赛巧”。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于汉代。即女子比赛穿针,她们结彩线,穿七孔针,谁穿得越快,就意味着谁乞到的巧越多。穿得慢的称为“输巧”。“输巧”的人要将事先准备好的礼物送给得巧者。

此外,判定乞巧者巧拙的“卜巧”方法,还有“投针验巧”“喜蛛应巧”“巧菜”等。

[2014农历七月初七]

篇4:农历七月初六

七夕前的一天,你会在干什么呢?是忙碌碌地在家准备晚上的祭祀品还是想着那数不胜数、甜滋滋的水果呢?

身为在家里的唯一闲人,准备祭祀品的功夫我可不能袖手旁观。下午就开始忙碌起来,先是煮凉粉,这可是一桩难事,不仅需要把粉和水的比例估算好,而且还要看好炉子。首先,把凉粉掉入一盘水中,然后我就要献出我的小娇柔手啦!就像把水泥粉掉出来一样,呛得人无法呼吸。开始,要把它和水融于一体,就如油与水一样,怎么也混不着。喜欢看外国片的我在这样严肃谨慎的工作都没好好收敛一下,结果,下个惨剧收场。炉子没看好,它也没好好安守本分,一霎间,就像火山爆发,毫无预言、警告,就哗啦啦地溢了出来。要不是我耳朵灵,整锅都没戏了。下一个镜头放在本人的超级小吃里!

终于收好一烂摊子了!我也该慰劳一下自己,为肚子谋一私利了。看!雪白白的粉卷,要变成津津有味的小吃,也得有一位厨艺独特创新的佼佼者来下手。油把粉卷炸得哒哒地翻个漂亮的转身,一打捞上来,美色就把我那馋性毫不掩盖得暴露出来。灯光洒在它身上,显得金灿灿,再也不能忍了,一口要上去,香脆的外皮包裹着软黏黏的糯米,让人望而垂口涎。

我不能不说小吃是美女蛇,外表的魅力吸引着让人忘记了它的本性是怎样恶毒的,晚上发现一个泡泡附在粉嫩的'口腔里,难道今晚我跟情人——水果无缘?谁也不能阻止爱情的存在,更不能把我们这对情人给活活拆散,所以我坚忍着疼痛,开怀地把水果们与我的胃相亲相爱。

听说,盐可以去口腔泡泡,我为了更好地收纳美食,坚决尝试了一番。妈妈叫我涂十分钟就行了。可我这么一个“伟大”的美食家,在这件事上是严于律己的,也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就连我的嘴唇也发麻了才舍得放手。事实上,我认为不管干哪件目标明确的事,都应该像我涂口腔泡泡一样,需要坚韧的毅力和热爱忠诚的心,才能取得差强人意的结果。

明天是七夕,听说那天的水特别圣灵,这样的事,怎么会缺少我的参与呢?明天,天下的情人都抱在一起,我呢,我的情人——水果也逃不掉这个厄运啦!想起明天,将看见太阳从地平线升起,心情激扬,一起去追寻梦想吧!我的小伙伴们!

篇5:农历七月十四是什么节

农历7月14/15日是阴间最大的节日――鬼节,又称中元节或盂兰盆节,是我国三大冥界重要节日之一。民间有阳间过元宵节阴间过鬼节的传说。据说,当日阎王也会披着盛装和鬼众们共度佳节,并且让我们活着的人一起为他们祝福,祝愿另外一个世界的人们心想事成,快乐享受人间没来得及享受的幸福。因此,我国许多地方界时将举办祭祀、参佛、净墓、回顾、赏花、垂钓等活动以示庆祝。

七月十四/十五,鬼门关大开之日。不管是烧纸钱送祝福,还是捧雏菊寄哀思,或者互联网上祭先人,或者是放河灯,今天活着的人一起思念过去的人,共同送去对先人的祝福,是人灵性的自发,是感情的延伸,是最基本的信仰。而且同时“活着的人要好好珍惜活着的每一天,不要愧对社会和朋友,不要愧对了已经永远离去的亲人。

关于中元节的说法

一,道教的说法∶ 「中元节」原来是道教的说法,农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是天官赐人升官,发财的赐福日;十月十五日为「下元」,是水官解厄日,解厄是什N 像车祸,生病,破财都是厄;解厄即成天求神拜佛,解运免除祸害.七月十五日为「中元」,是地官赦罪日,地官大帝在这一天来到凡间,考察众人,分别善恶,因此在这天,民间都有祭祀地官大帝的仪式,而这一天也是一般人家祭拜祖先,祈求祖先庇福的日子.这是中元节成为民俗节日的主要原因.

二,佛教的说法∶ 七月十五日是所谓的「盂兰盆会」,这个日子的由来与道教的中元普渡不太相同.「盂兰盆」,本是印度话「乌兰婆」原音的转变,为「救倒悬」的意思,人生的痛苦有如倒挂在树头,苦不堪言,为免众生免於「倒悬」之苦,佛家便在庙中诵「盂兰盆经」,并且布施食物给孤魂野鬼.至於这种风俗,相传是起源於「目连救母」的传说.

三,民间的信仰∶ 中元普渡,除了佛,道所说的目连救母,在七月十五普渡亡魂外,后来民间又绘声绘影的增添了七月一日鬼门关开门的传说.据说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一,地府会打开鬼门关,让无人奉祀的孤魂野鬼到阳间来享受人们的供祭,一个月内,左邻右舍轮流祭拜,有人拜初一,有人拜初二,直到七月的最后一天,才会关上鬼门关,这批孤魂野鬼才又回到阴间,所以农历七月又叫做「鬼月」. 目连是个既孝顺又很有慈悲心的人,从小就诚心向佛,后来出家当了和尚.他虔心习佛,修行日渐高深,甚至具有神通眼的能力. 有一天,他透过神通眼看到了自己的母亲混在饿鬼群里,饿得不成人形,备受痛苦. 目连赶紧用钵盛了饭端给母亲,不料,饭一到她口中立即化成火炭,根本无法下咽. 目连看著自己的母亲受煎熬,内心真是痛苦不堪,便立刻求佛祖指点他营救母亲脱离苦海. 佛祖说∶「你母亲生前自私刻薄,不做善事,所以才会有这种报应.要救她,不是你独自一人办得到的,你必须在七月十五日当天,为各地的出家人准备百味五果,供养他们.这样,集合了所有僧侣及众神的威力,不但可以救你的母亲脱离苦海,早日投胎,也可以解救别人的父母,让他们也脱离苦难.」 目连照著佛祖的指示去做,终於解救自己的母亲,并普渡了别人的父母亲;佛教称为「盂兰盆」法会. 这种习俗一直传下来,就成为现在这种中元普渡仪式了.

篇6:农历七月初七被称为什么

在我国,农历七月初七就是人们俗称的七夕节 ,至今已有多年历史。七夕节又称“乞巧节”“女儿节”“双七”“香日”“星期”“巧夕”“女节”“兰夜”“小儿节”“穿针节”等,这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七夕节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晴朗的夏秋之夜,天上繁星闪耀,一道白茫茫的银河横贯南北,争河的东西两岸,各有一颗闪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遥遥相对,那就是牵牛星和织女星。

七夕坐看牵牛织女星,是民间的习俗,相传,在每年的这个夜晚,是天上织女与牛郎在鹊桥相会之时。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妇女便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也少不了向她求赐美满姻缘,所以七月初七也被称为乞巧节。

人们传说在七夕的夜晚,抬头可以看到牛郎织女的银河相会,或在瓜果架下可偷听到两人在天上相会时的脉脉情话。

女孩们在这个充满浪漫气息的晚上,对着天空的朗朗明月,摆上时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女神能赋予她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让自己的针织女红技法娴熟,更乞求爱情婚姻的姻缘巧配。过去婚姻对于女性来说是决定一生幸福与否的终身大事,所以,世间无数的有情男女都会在这个晚上,夜静人深时刻,对着星空祈祷自己的姻缘美满。

【七夕的由来】

“七夕”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天象的崇拜。早在《诗经》时代,人们就对牛郎织女的天象有所认识,在东汉时就出现了人格化的描写:“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当然,人们对星星的崇拜远不止牵牛星和织女星,先民们甚至把天上的每一颗星星都想象为一位神仙,对人们的生活能起到支配作用,并且和人们的自身生活都有关联。

七夕乞巧,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唐朝王建有诗说“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据《开元天宝遗事》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这一习俗在民间也经久不衰,代代延续。

宋元之际,七夕乞巧相当隆重,京城中还设有专卖乞巧物品的市场,世人称为乞巧市。宋罗烨、金盈之辑《醉翁谈录》说:“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车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在这里,从乞巧市购买乞巧物的盛况,就可以推知当时七夕乞巧节的热闹景象。人们从七月初一就开始办置乞巧物品,乞巧市上车水马龙、人流如潮,到了临近七夕的时日、乞巧市上简直成了人的海洋,车马难行,观其风情,似乎不亚于最盛大的节日--春节,说明乞巧节是古人最为喜欢的节日之一。

“七月初七”作为节日源于古人对数字和时间的崇拜

古代民间把正月正、二月二、三月三、五月五、六月六、七月七、九月九这“七重”列为吉庆日。在这些“重日”中,不难看出古人对数字的崇拜,如九与五是重要的数字,九五至尊是地位的象征。而“一”是万物起始之意,是成就、地位和尊荣的象征。“七”是算盘每列的珠数,浪漫而又严谨,给人以神秘的美感。“七”与“妻”同音,于是七夕在很大程度上成了与女人相关的节日。

此外,“七夕”还来源于古人对时间的崇拜。“七夕”月逢七、日逢七。在古代,中国人把日、月与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七”在民间表现为时间的阶段性,在计算时间时往往以“七七”为终结。以“七曜”计算现在的“星期”,在日语中尚有保留。“七”又与“吉”谐音,“七七”又有双吉之意,是个吉利的日子。

篇7:农历七月初四是什么节日?

狮子座(7月23日―8月22日)

性格独主及火爆的你,浑身上下都散发着迫人的气焰,在众人面前,你会毫不犹豫地担起大旗,独个儿表现自己的长处。你不能忍受别人对你作出任何挑战或不敬,即使对方是你的父母、教师或者朋友,也得跟从你的意愿。因此,你变得有点自大自恋,特别容易闯祸。

优点:多才多艺、有活力、不做作。

缺点:脾气暴躁、充满敌意、冷漠。

历史上七月初四发生的大事件

1850年8月17日 南美独立战争领袖圣马丁逝世

1877年8月17日 左宗棠奏请在新疆设行省

1945年8月17日 印度尼西亚八月革命爆发

1958年8月17日 全民大炼钢铁运动

1958年8月17日 北戴河会议举行

1982年8月17日 中美“八・一七”联合公报发表

1992年8月17日 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成立

1996年8月17日 日本成功发射两颗卫星

有关七月作文《今天是七月十四》

农历七月十五是什么节日

七月十四钦州的“鬼节”习俗,你造吗?

七月十四号是什么节日

7月半鬼节习俗

节日由来

七月十五是什么日子

七月七是什么节日

农历正月初九祝福语

八一建军节是国家法定节日吗

农历七月十四是什么节
《农历七月十四是什么节.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农历七月十四是什么节(精选7篇)】相关文章:

七月十五中元节的由来2022-04-30

社区七夕节活动总结2024-03-31

节日传说的作文2022-07-27

有关于五一国际劳动节的由来及习俗的发展历史2022-11-22

过七月半的优美散文2022-08-11

什么时候入团2023-02-09

鬼节的传说2022-09-26

有关元旦起源由来介绍2023-06-28

母亲节日是哪天2022-10-22

湖南中元节习俗2023-05-27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