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七月半的优美散文

时间:2022-08-11 07:33:53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过七月半的优美散文(整理10篇)由网友“鵲踏枝”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汇总后的过七月半的优美散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一起分享。

过七月半的优美散文

篇1:过七月半的优美散文

过七月半的优美散文

七月的万里夜空,星月辉映,群星之中有不少闪闪烁烁的流动明星,在幽蓝的天空放射光芒。它们时而有火花耀眼,时而有响声盈耳,忽高忽低,忽近忽远,逐渐升上高空,最后融人茫茫星海,引人遐思。

那不是飞进大气层燃烧着划过长空的`流星,也不是按既定轨道匀速运行的人造卫星,而是人间放送星空消灾祈福的天灯。

放天灯是海南人过“七月半”一项激动人心的活动。天灯的制作,先用竹篾扎成圆环,用铁丝固定,再在圆环对称点之间拉铁丝,三四根铁丝交汇点正好在圆环中间。这里要捆绑浸而晒,晒而又浸过几道的油纸饼。然后,根据铁环的大小,用薄纸糊成尖顶,像谷仓一样圆的天灯。天灯小的用三四张大纸,大的用五六十甚至一百多张大纸做成。纸上画着神鬼像,或者写上祈福的语句。

放天灯时,先在铁环上对称挂好鞭炮、礼花和点燃炮竹礼花的生熟香,保证平衡。再烧起稻草,让浓烟鼓起纸仓。众人要扶好铁环、纸仓,等到天灯将要起飞时,指挥者一声令下,各个负责人同时点燃生熟香火和油饼。大家高呼“一、二、三、松手”。这时,锣鼓喧天,人声鼎沸,欢呼声此起彼伏,天灯冉冉升空,乘风而去。大大小小的天灯布满天空,越升越高,人们抬头仰望,分不清那是星星,那是天灯了。有时还能看到连环灯。那是做几个大小不等的天灯,用线连起来,成为一串连环灯。不过,技术要求高,大小要合理,要保持平衡,又要准时点火,依次放行,不易把握。

海南岛东边的文昌、琼海、万宁、陵水等市县都有放天灯的活动,叫做送鬼神出村。因此,千万不要让天灯掉到房屋顶上。万一掉到了,也要静悄悄地恭恭敬敬地放走。除此之外,初十至十五中的一天要祭自家祖宗。十五晚上在房前屋后环屋烧香,不让野鬼进屋,还要摆设水果、点香烛和烧纸钱给野鬼,这叫“施孤”。海口市老居民区也有此习俗。

琼海一带的人初一要吃鸡屎藤粿子。鸡屎藤叶和浸泡过的大米放在石臼中捣成粉,用水和匀,捏成莲子一般大小的粿子,放在滚水中煮熟,捞出盛碗,加入椰子奶或红糖,便成为一种诱人的爽口小食。鸡屎藤有清热、解毒、去湿、补血的功能,炎热的七月最适合吃用。十五要吃红薯粉做的“粿夹”。红薯刨片晒干捣粹和少许大米磨成粉,加水揉成一大团。然后扒出一小块,铺在“南霞叶”上按平,中间放入咸椰子丝,将叶子两边合成长夹,捏紧,不使松口,再放在锅里蒸熟,便可吃了。边剥叶子边吃,这叫剥鬼皮。

海南人把“七月半”称为鬼节,所以这么诚心地敬鬼神。其实七月十五是中元节,与正月十五上元节、十月十五下元节一样受人们重视。有人考证中元节源自印度教徒悼念祖先的盂兰盆节,梁代萧衍帝时传人我国,可谓源远流长。

篇2:七月半散文

七月半散文

小时候,七月半的这段日子,母亲反复叮嘱我们,晚上不要出去玩耍。为什么?母亲说,阴间的冤魂鬼怪都出来了,小孩儿火焰低,容易遇见不祥之物。而那个时候,胆子特别大而且十分顽皮的我,总在母亲不注意的时候,偷偷溜出去,想看看鬼怪到底长得什么样子。

叛逆总有那么些年,但从来没有看见三头六臂的妖,也没有看见牛头马面的怪。于是我怀疑这是不是母亲哄我们晚上不要出去玩的借口。我问鬼怪的来历,妈妈告诉我,妈妈的妈妈也曾疑问,也是妈妈的妈妈的妈妈告诉她的,已经数千年了。

晚上,没有发现怪物,却还是发现了异常。

这段日子的晚上,真的有些阴森,或许是立秋了,有些凉风习习的缘故。月儿似乎也有些害怕,躲到了乌云后面,黑漆漆的天尽头的那几点星星,就像秋后挣扎起来的萤火虫,有气无力地闪耀着若隐若现的亮光,也显得诡异起来。

朦朦胧胧的夜色里,由近到远摇曳幽幽的火苗,小溪里,纸船载着烛光,顺流而下,越来越弱,直到融化在星光里。在夜幕里,人影摇晃,或轻声抽泣,或默默祷告,一切都在及柔的的进行,深恐惊到阴间的鬼神。

慢慢懂事了,我知道了,灯火是用来给哪边人指路的。特别是河灯,肖红《呼兰河传》就说:七月十五是个鬼节;死了的冤魂怨鬼,不得托生,缠绵在地狱里非常苦,想托生,又找不着路。这一天若是有个死鬼托着一盏河灯,就得托生,亡魂得以超度,故去的亲友得以托生,善莫大焉!

这样的日子,顽童是不懂得的。小儿竞把青荷叶,万点银花散火城。清代庞垲在《长安杂兴效竹枝体》里就描绘了中元夜儿童持荷叶灯结伴游乐的情景,从古至今,小儿懂事,恐怕就和顽皮的我一样,在民间一代又一代的不断影响下,慢慢熏陶下,潜移默化的传承。

我所知道的七月半,又叫中元节,是在王凯泰清)的诗里,爱好读古人诗词的我读到:道场普渡妥幽魂,原有盂兰古意存。却怪红笺贴门首,肉山酒海庆中元。(中元节有感,清,王凯泰),为了解诗意和写作背景,我查阅了很多资料,于是,知道了佛教的七月半的盂兰盆节,知道了中国民间鬼节中,七月初一为开鬼门,后人要祭祀他们;七月十五,为鬼节。过了七月十五,就关鬼门了,七月三十之前,如果有人还没有祭祀他自己的先人,他的先人一年就要游魂人间。

古往今来,人们总是在这样的日子,虔诚的`祭拜亡魂,从来不曾提出过疑问,或许,在人们那个小小的心里,平时放不下对先人惦记,一定是到了这个特定的时候,掏出自己的心来,去诉说哀思,去告诉人世的悲欢。

也许,习俗)存在的即是合理的,这个日子,给了后悔的人们提供了一个忏悔的机会;这个日子,给了未来得及倾诉的人一个讲述时间,而它,更是向先人汇报成绩的日子。

历史长河何曾停歇,少年放灯戏耍的中元节已经渐行渐远,而相信七月半是鬼节的信念越来越近,我们从对节日的好奇,走到了知道,走到了理解,走到了接受,或许还将成为节日的对象,这就是无情时间,这就是残酷的人生。规律如此,何须恐惧,我们尽管坦然面对。只是,在这样一个一个的节所组成的日子里,我们不曾愧对先人,我们也珍惜着他们离开的日子,真有那天,笑脸相逢。

传说,阴间到阳间的这一条路,非常非常黑,黑得找不到轮回。如果放灯是件善事,我会祈祷诸神,建一座灯塔,若灯塔缺少光明,我愿意做塔上那盏神灯!

篇3:七月半什么时候过

相传农历七月是鬼月。七月初一是鬼门关大开的日子,从七月初一鬼门关开启起,到三十日鬼门关关闭这段日子里,阴间的无主孤魂都会涌到阳间,徘徊于任何人迹可到的地方找东西吃。所以人们纷纷在七月里以诵经作法等事举行普渡以普遍超渡孤魂,恐防它们为祸社区,又或祈求鬼魂帮助治病和保佑家宅平安。

七月半什么时候过:公历(阳历)208月17日,农历(阴历)年七月十五,星期三。干支为:丙申猴年丙申月辛未日。

延伸阅读:七月半节日由来

古人于中元节放河灯,道士建醮祈祷,乃是中国传统民俗,佛教与道教对这个节日的意义各有不同的解释,道教强调孝道;佛教则着重于为那些从阴间放出来的无主孤魂做“普渡”。

中元节的源头,应与中国古代流行的土地祭祖有关。据说天官生日在正月十五日,称上元节。其主要职责是为人间赐福。地官生日在七月十五日,称中元节。其主要职责是为人间赦罪。水官生日在十月十五日,称为下元节。

其主要职责是为人间解厄。中元节,在农历七月十五日,俗称七月半。传说该日地府放出全部鬼魂,民间普遍进行祭祀鬼魂的活动。凡有新丧的人家,例要上新坟,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所以,它整个儿是以祀鬼为中心的节日,成了中国民间最大的鬼节。七月原是小秋,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一说:“中元前一日,即买练叶,享祀时铺衬桌面,又买麻谷巢儿,亦是系在桌子脚上,乃告先祖秋成之意。”七月小秋作物成熟,讲究孝道的中国人,例要向先祖报告,并且请老祖宗尝新,所以七月例行祭祀祖先。

荷叶灯传说地宫掌管地狱之门,中元节这一天地宫打开地狱之门,也是地狱开门之日,已故祖先可回家团圆,因此又是鬼节,所以民间要设道场,放馒头给孤魂野鬼吃,这一天要祭祖、上坟、点荷灯为亡者照回家之路。道观举行盛大法会祈福吉祥道场,内容是为死者的灵魂超度。

中元法事是为亡魂赦罪,但是绝对不能完全解除罪孽,只是减轻了一些,希望他们早日安息。在法事中,他们不单只超度亡魂,而且更为无主孤魂和那些为国捐躯,战死沙场的死难者施予救侪。而在法事中得的香油钱,主要是用作购买祭品之用。

按佛教典故,关于“盂兰节”的起源,有着以下一个典故:相传佛祖释迦牟尼在世时,收了十位徒儿,其中一位名叫目连的修行者,在得道之前父母已死,由于目连很挂念死去的母亲,就用了天眼通去察看母亲在地府生活的情况,原来他们已变成饿鬼,吃的、饮的都没有,境况堪怜。

目连看了后觉得很心痛,于是就运用法力,将一些饭菜拿给母亲吃,可惜饭菜一送到口边,就立即化为火焰,目连看到这种情境后非常心痛,就将这个情况告诉释迦牟尼,佛祖教训他说,他的母亲在世时,种下了不少的罪孽,所以死后就堕入饿鬼道中,万劫不复,这孽障不是他一人能够化解的,必须集合众人的力量,于是目连就联同一众高僧,举行大型的祭拜仪式,以超渡一众的亡魂。

后来,这个传说一直流传后世,逐渐形成一种民间习俗,每年到了农历七月中,人们都会宰鸡杀鸭,焚香烧衣,拜祭由地府出来的饿鬼,以化解其怨气,不致于遗害人间,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鬼节的风俗。

[七月半什么时候过]

篇4:过月半散文

过月半散文

“年小月半大,神鬼也歇三天驾。”这俗谚说的就是土家月半节。在土家地区月半节是最大的节日,比过年还要隆重。而且月半节的时间很长,从农历的七月初一到十五均叫月半节。月半节又叫鬼节。据先人们传说,农历七月初一到十五新老亡人的灵魂都要回家探望亲人。七月初一,庙里开始撞钟,以召唤那些新老亡人和孤魂野鬼。初五备酒醴,烧香纸,迎接亡人。初七为放河灯,各家各户事前用纸糊篾扎做成彩灯,灯底涂上桐油,放于清江河中。同时抛“鬼粑”于江中。初十则为迎接老亡人。

土家乡俗“年是拜,月是接”意思就是说,过年的习俗兴上门拜年,而月半则是将亲人接回来团聚。临近月半的时候,嫁出去的姑娘和远离家乡的游子都要回来团聚。因此俗谚里才说:“姑娘回娘家,腿子像扬叉。”月半节里,出嫁的姑娘们要穿上最好的衣服,携带夫君和子女高高兴兴地回到娘家,与亲人们团聚,吃几天母亲亲手做的饭菜,同亲人们叙说分别后的情况,讲讲收成,一起烧香纸,祭祖宗,迎亡人,沉浸在融融的温馨之中。

月半期间也有许多禁忌。飞进屋中的青虫,不能动它,比如青蚂蚱等等,据说这是亲人的魂魄归来。另外就是未满12岁的小孩子不能剃光头,说是怕被亡人认错带走。今天看来这是迷信,但山里的土家人则一直将这种习俗保存至今。

在我的家乡,农历七月十五有过月半的习俗。小时候,听村里的.老人说,从七月初一开始,鬼门关就开了,一些亡魂可以回到生前的家里探望,晚上常常有亡魂四处活动,小孩或老人火气低,晚上不要出门,否则就会碰到鬼,要出门,千万别回头看,否则会招来晦气。让胆小的我们那时真的是有点怕了,一到晚上钻被窝里不敢露出头。只是我至今没有见到过鬼。只是听人说多了,让七月份的夜晚增添了几分寒意。

月半那天,人们起床后浩浩荡荡的祭祀队伍,提着大包小包的冥币,香,蜡,食物向坟地进发。我家也不例外,带着那份哀思去上坟,坟地上下烛香弥漫,烛焰,清香在墓前烧起,纸钱烧的火就作风势快速的化成灰色的蝴蝶在阴森森的坟地里飘散,虔诚的叩首,浇酒,每一堆火招引的是阴间的每一家人,数不清望不尽的火堆该迎来多少先辈,多少孤零零的游魂,四处乱窜的游魂该有多么寂寞和凄凉,简单的祭拜后清香缭绕的山上坟地更加清寒。

有关过月半的记忆是从母亲那里获得的。一大早,母亲就洒扫了庭院,采摘了瓜果,开始操办茶饭。母亲除了把精心保藏的老腊肉、腊香肠和盘托出外,还特地将收的新谷,做了新米饭来供奉祖先。让祖先们品尝第一口新米饭是别有用意的,一是向祖先汇报今年的收成,告慰他们的在天之灵,二是企盼祖先们和老天爷一道,继续保佑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一到中午亲人都到齐了,上菜添饭,酌酒,并把筷子放在碗上,在桌子下烧纸钱,在屋外放鞭炮,母亲一边烧钱化纸,一边念念有词,请亡人上桌喝酒吃饭,当然,列祖列宗都不敢怠慢,都会一一请到。仪式过后家人亲人才能上桌吃饭。

过月半是个古老的节日,自然少不了一些古老的习俗。比如,供奉祖先的菜谱里不能有南瓜和苦瓜。这样,后世子孙才不会长出“南瓜肚”、“苦瓜脸”之类的丑样。再如,碗碟虽说不一定精致,但必须完好无损,至少不能有缺口或裂缝,否则,难保后代中不会生出豁嘴兔唇之类的怪相。

如今家乡人仍常规过月半,只是程序被减化,重点是家人亲人团聚,外出工作的儿女子孙也借过月半的机会回家看看老人,但吃饭前先敬祖先的仪式没减。阴历的七月,弟弟做了亲梦,说是去世的婆婆爷爷说,孙子要来看我们了。我们是在婆婆爷爷那儿长大的,对他们特别有感情,听弟弟这么一说,心里也是酸酸的。特地买了些纸钱做给他们送去。

万千的火焰,飞舞的纸钱,香喷喷的酒宴,是生者对死者诚挚的接待,这不是迷信和鬼神的敬畏,这是人心中的信仰,这是中华文明所特有的浓烈的崇拜情节,感恩的情怀,这是一份爱,一种传统文化的传递。

篇5:七月半联想散文

七月半联想散文

所谓七月半,也就是七月十四或十五那两天之称。自古流传至今。又有“中元大会之期”之说。传说:各家亡故的祖人在七月初一就已回家探亲,一直延续到十四、十五。他们回家之后,在家乡可以游山玩水,了解家乡多少年的变化发展;他们可以托梦或者显灵,关照家族里的子孙后裔;他们等待着后世子孙给他们包袱封礼,发盘缠路费;十四或十五下午午时之后,他们必须离家早点坐船去参加中元大会。。。。。。

所以历史流传这一习俗后,每年从七月初一开始,家家户户都要准备印钱纸、包袱子、呈供果,放于各家中堂案桌上供着,等待回归探亲的祖人核实查收。具体发放钱纸、包袱子的数量多少由子孙们各人意愿自行掌握。据说阴间也有银行、汇兑机构,大额纸币那里也可开户、转帐、汇兑、支取等等。到了七月十四或十五下午午时之后,后世子孙们都要将包袱、供献、香烛、鞭炮拿到后山脚下,先铺好谷草,然后将包袱按祖人长幼顺序铺好,供献放于前面,再燃香拜奠,点火烧袱子。那一阵阵青烟飘去,人们都说祖人已领金钱而去了!数额巨大的还请了力夫、车夫护送到站,而且也要给力夫、车夫封礼,发路费、力资等等。当然有些亲戚朋友亡故了的,也可以包袱子,注明关糸,单独在旁边烧袱寄送而去!

也正是我写作的灵感---《七月半有感!》吧!:

中元之期至,魂牵梦绕长!

子女寄哀思,追悼祖宗亡!

焚香呈供果,双足跪地忙!

金钱被袱包,多烧也无妨!

在天之灵验,保佑儿孙强!

四季皆平安,户纳百千祥!

到了晚上,会看到许多小孩边烧钱纸边唱歌谣:“月半夜,烧野钱,大鬼小鬼来收钱!”这是针对那些阴间没有依靠、没有管理的孤魂野鬼而言的,他们也可怜,也要钱用呀!

今年七月半又至,人们继续筹备着:印钱纸、包袱子、呈供果于大厅中堂案桌上,等待孝敬回家的.祖人;到了十四或十五那天,人们都忙碌着将那些包袱连同谷草一起烧了!

由于时代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思想意识与敬祖尊祖的档次也提升了,花点钱财也无所谓!有的买大额冥币包装分发焚烧;有的买真实烟草烧给自己的亲人、朋友;有的说过去祖人住的是老式土砖屋、茅棚子,现在是高楼大厦、别墅,所以就七月半这个机会烧灵屋给祖人;有的烧字牌、纸麻将给原来喜欢玩乐的祖人;有的烧纸车、纸船,甚至纸飞机给祖人,希望他们去旅游,休闲;有的烧纸手机、电脑。。。。。。!

现在连晚上小孩烧玩的钱币和歌词也升级改版了:原来是打印的几串铜钱,现在都是大额冥币,反正多丢多烧点给那些孤魂野鬼也无所谓!他们边烧边丢边唱:“月半夜,烧野钱,大鬼小鬼来收钱;自从今晚领钱去,庇佑一方永太平!”

说到这里,我还是将古人的传说举几个例子给大家分享一下吧?!

老人传说一例:地方有个王姓的老人叫王寿,他80岁时,儿孙满堂,福禄双全。那年七月初十那天,他突然倒地死了过去,儿孙们慌着一团,给他穿寿衣、烧钱纸......左邻右舍的人、亲戚朋友都赶来拜奠他!等待几天就是七月半了,人们传说着,说他修到了,可以直接赶去参加中元大会,不受阴间任何痛苦和刑罚!奇怪的是就在笫五天早晨辰时准备将他入棺时,他突然叹了一口气,活了过来。他醒后,神奇地说出了那五天他到阴间地府的来龙去脉:他回忆那天突然有两个牛头、马面般的差役将他锁去,经过了奈何桥,喝过孟婆汤,去过阴山,看到了冥府地狱的种种刑罚器具......第五天早晨只见判官在冥君阎王那里拿着一纸公文,急匆匆的跑到王寿面前宣布:王寿,由于你在阳间行善积德,救过几人性命,功德无量,根据生死薄的晋升晋级表现记录和冥君阎王的审核,我们给你加了十年阳寿,你还是返回阳间去吧!你还是继续告诫你的子孙们多多行善吧!......刚刚宣布完毕,王寿醒了,全身衣服湿透了,这才回到那天辰时的一幕!据说王寿真的是十年之后---九十岁那年寿终正寝的。

老人传说二例:我们地方有个叫李小三的年轻人,平时身强力壮,从来没有患病。也是七月半那天晚上,小孩子们烧丢钱纸,边唱着歌谣,谁知有个小孩无知,随便把歌词改了:月半夜,烧野钱,李小三来收钱!其他的小孩也跟着唱。这样一人传十,十人传百,大家都跟着唱,而且钱纸越烧越多!哈哈!不得了,只听说那李小三突然起病,寒颤发热不止,呼爹喊娘,说自己累死了,背上背的包袱太重了,受不了!。。。。。。可怜李小三折腾一夜,全身汗湿,眼窝深陷,呼吸微弱,庵庵一息之境!怎么办?据说李小三父母找医生诊治,医生无从下手,说是从来罕见的怪病!无奈之下,又去找本地道师询问究竟,道师好灵:你的小孩李小三是由于那些阴间钱纸收得太多了,导致的!只有我去做改,安其心神,挽回魂魄!......好险!李小三这才好转过来!

老人传说三例:有个叫陈春的人,那天晚上做了一个梦,说是看到他死去三年的母亲回来了,梦里说:春儿,娘住的房子有个大漏子,天下大雨时,娘睡的房间都漏湿了,不能休息!你有办法吗?!于是陈春把母亲托梦的事说与父亲听,父亲回忆后,说出了真相:有这么回事,前年烧灵屋给你的母亲时,帮忙的人不小心用竹杆子把纸屋房顶压破了一个大洞,当时没有想到这么灵验呀!只有在今年七月半烧袱子时再烧一栋新式楼房给她吧!......据说陈春后来说梦里母亲收到了新屋!

......每年七月半,人们印钱纸、包袱子,买肉打酒,家家忙碌着!多数年都下雨,人们抢在下雨前烧袱子,害怕雨淋湿了,祖人收不到钱,误了赴会的期限呢!

总之,自古流传至今的习俗,千百年来,人们模仿着、遵守着,每年都要开展这么一次大型活动。虽说那些传说没有人去考究它的真实性和灵验性,但是既然是民间习俗、风土人情,也就让它传承下去吧!与此同时,也看到了我们中华民族敬祖尊老、扶贫助弱的优良传统美德呀!

篇6: 叙事散文之七月半

叙事散文之七月半

小时候,七月半的这段日子,母亲反复叮嘱我们,晚上不要出去玩耍。为什么?母亲说,阴间的冤魂鬼怪都出来了,小孩儿火焰低,容易遇见不祥之物。而那个时候,胆子特别大而且十分顽皮的我,总在母亲不注意的时候,偷偷溜出去,想看看鬼怪到底长得什么样子。

叛逆总有那么些年,但从来没有看见三头六臂的妖,也没有看见牛头马面的怪。于是我怀疑这是不是母亲哄我们晚上不要出去玩的借口。我问鬼怪的来历,妈妈告诉我,妈妈的妈妈也曾疑问,也是妈妈的妈妈的妈妈……告诉她的,已经数千年了。

晚上,没有发现怪物,却还是发现了一些异常。

这段日子的晚上,真的有些阴森,或许是立秋了,有些凉风习习的缘故。月儿似乎也有些害怕,躲到了乌云后面,黑漆漆的天尽头的那几点星星,就像秋后挣扎起来的萤火虫,有气无力地闪耀着若隐若现的亮光,也显得诡异起来。

朦朦胧胧的夜色里,由近到远摇曳幽幽的火苗,小溪里,纸船载着烛光,顺流而下,越来越弱,直到融化在星光里。在夜幕里,人影摇晃,或轻声抽泣,或默默祷告,一切都在及柔的的进行,深恐惊到阴间的鬼神。

慢慢懂事了,我知道了,灯火是用来给哪边人指路的。特别是河灯,肖红《呼兰河传》就说:“七月十五是个鬼节;死了的冤魂怨鬼,不得托生,缠绵在地狱里非常苦,想托生,又找不着路。这一天若是有个死鬼托着一盏河灯,就得托生”,亡魂得以超度,故去的亲友得以托生,善莫大焉!

这是什么样的日子,顽童是不懂得的。“小儿竞把青荷叶,万点银花散火城。”清代庞垲在《长安杂兴效竹枝体》里就描绘了中元夜儿童持荷叶灯结伴游乐的情景,从古至今,小儿懂事,恐怕就和顽皮的我一样,在民间一代又一代的不断影响下,慢慢熏陶下,潜移默化的传承。

我所知道的七月半,又叫“中元节”,是在王凯泰(清)的诗里,爱好读古人诗词的我读到:“道场普渡妥幽魂,原有盂兰古意存。却怪红笺贴门首,肉山酒海庆中元。”(中元节有感,清,王凯泰),为了解诗意和写作背景,我查阅了很多资料,于是,知道了佛教的七月半的盂兰盆节,知道了中国民间鬼节中,七月初一为开鬼门,后人要祭祀他们;七月十五,为鬼节。过了七月十五,就关鬼门了,七月三十之前,如果有人还没有祭祀他自己的先人,他的先人一年就要游魂人间。

古往今来,人们总是在这样的日子,虔诚的祭拜亡魂,从来不曾提出过疑问为什么这么做,或许,在人们的`那个小小心里,平时放不下对先人惦记,一定是到了这个特定的时候,掏出自己的心来,去诉说哀思,去告诉人世的悲欢。

也许,(习俗)存在的即是合理的,这个日子,给了后悔的人们提供了一个忏悔的机会;这个日子,给了未来得及倾诉的人一个讲述时间,而它,更是向先人汇报成绩的日子。

历史长河何曾停歇,少年放灯戏耍的中元节已经渐行渐远,而相信七月半是鬼节的信念越来越真,我们从对节日的好奇,走到了知道,走到了理解,走到了接受,或许还将成为节日的对象,这就是无情时间,这就是残酷的人生。规律如此,何须恐惧,我们尽管坦然面对。只是,在这样一个一个的节所组成的日子里,我们应该不曾愧对先人,我们也要珍惜着他们离开的日子,真有那样一天,笑脸相逢。

传说,阴间到阳间的这一条路,非常非常黑,黑得找不到轮回。如果放灯是件善举,我会祈祷诸神,建一座灯塔,若灯塔缺少光明,我愿意放弃所有的轮回,只为做塔上的那盏神灯!

篇7:又到一年七月半散文

又到一年七月半散文

早晨起来的时候,随手翻了一下日历,眼前豁然显示:壬辰年七月十四。我内心忽然一阵涌动,今天该是给先人烧包袱的日子啊。

马上给妈打电话。妈说,黄纸都买好了,你爸正在包呢。我说,今年的七月半我回不去了,要上班,叫爸多包几个。扯了一会儿家常挂了电话,我的内心又是一阵涌动。

每年的农历七月十四,家家户户都是要买黄纸包包袱烧给先人的。据说,先人们会在这一天,摸索着回到家来,回来看看后人,回来领钱。

在乡下,农历七月半一直也是个传统的节日,跟清明节一样,是对先人的`缅怀。

又到七月半了,虔诚的人们又开始忙活起来。买来黄纸,用百元大钞在上面压几下,反面再压几下,算是印制的冥钱。然后用白纸包好,把包袱印章涂上丝瓜叶的汁,在包袱的正面加印。再在上面写下先人的辈分和名字以及敬献包袱的后人的辈分和名字。最后在反面写上一个“封”字。一个包袱就做好了。准备好包袱,接下来就是烧包袱。烧包袱一般在傍晚时分,在屋场空旷的地方,铺好厚厚的一层稻草,把包袱整齐地摆放在稻草上,点火焚烧。同时,还要点燃一挂鞭炮,给先人提提醒。为了避免孤魂野鬼来打劫,还要在火堆四周烧点零散的黄纸,以供孤魂野鬼去抢。火光冲天,纸灰飞扬,那些远去的先人,此刻仿佛就在火光中。

以前,爷爷在世的时候,包袱都是他在准备,他准备的包袱相当的多,一直敬献到祖宗八代去了。烧的时候,布置的柴草要特别的厚,不然,足足有两箩筐的包袱还真烧不透。烧不透,先人就领不到钱了。

爷爷成为先人后,每年的七月半烧包袱就由父亲忙活。父亲是个比较懒的人,但是对于这个事情从不含糊。父亲不像爷爷那样弄得那么多,他只敬献到上四代。包包袱的时候,有时由我来写,有时我只封包和加印。一篮子的包袱,饱含一家人的虔诚。

今年,我在外,回不去,我很无奈。此时此刻,身在城市的我,看见那些角落里有人在烧纸焚香,内心一阵涌动。

先人啊,请原谅我的疏忽,原谅身在这个紧凑时代的我的忙碌,原谅我这空空的表面的虔诚。你们要是有什么旨意,请托梦于我。作为后人,我不曾忘本忘根,我只想沿着你们走过的路,走得更远。

先人啊,请给我保佑。保佑在外的我,保佑我在外的兄弟,保佑我的下一代,保佑活着的亲人们。保佑我们健康,保佑我们平安。

先人啊,也愿你们泉下安康!

篇8:七月半是什么节

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为“盂兰盆节”,“盂兰盆会”,也称“中元节”(一定意义上讲,中元节归属道教,盂兰盆节归属佛教),有些地方俗称“鬼节”、“施孤”,又称亡人节、七月半。“鬼节”,俗称“七月半”(有些地区,尤以华南为十三或十四,相传是宋代末年蒙古人入侵某地,居民为逃难而提早一天过节)。俗传去世的祖先七月初被阎王释放半月,故有七月初接祖,七月半送祖习俗。依照佛家的说法,农历七月十五日这天,佛教徒举行“盂兰盆法会”供奉佛祖和僧人,济度六道苦难,以及报谢父母长养慈爱之恩。

中元节是道教的说法,中国古代以一、七、十月之十五日分称上元、中元、下元:上元是天官赐福日,中元为地官赦罪日,下元为水官解厄日。所以会在中元时普渡孤魂野鬼。中元节――农历7月15日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中元节”。在南方,亦称“鬼节”。也有说法中元节是在农历7月14日。节日这天,人们带上祭品,到坟上去祭奠祖先,与清明节上坟相似。在封建时代,地方官府还命令寺庙的和尚道士设孤魂道场,以祭奠阵亡的军士,中元节时,人们要焚烧大量的纸钱。它的另一叫法即盂兰盆节。

来源

佛教徒庆祝中元节的仪式称为“盂兰盆会”,庆祝中元节不仅是为了拜祭死去的亲人,对佛教徒来说,这也是纪念目莲的日子,藉以表扬他的孝道。

目莲救母的故事是出自《大藏经》(由印度传入的佛理〕,根据《大藏经》的记载,目莲在阴间地府经历千辛万苦后,见到他死去的母亲刘氏四娘受一群饿鬼折磨,目莲用钵盆装菜饭给她吃,菜饭却被饿鬼夺走。目莲向佛主求救,佛主被目莲的孝心感动,授予盂兰盆经。目莲按照指示,于七月十五日用盂兰盆盛珍果素斋供奉母亲,挨饿的母亲终于得到食物。为了纪念目莲的孝心,佛教徒每年都有盛大的“盂兰盆会”。

道教徒相信,从农历七月初一起,阴间打开鬼门,放出孤魂野鬼到人间来接受奉祭。人间为了免受鬼神的干扰伤害,便在七月十五日设“中元普渡”,供奉食品及焚烧冥纸以安抚那些无主孤魂。

节日相关

湖湘川陕一带以七月十四(许多地区以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又称“月半节”,主要是祭祀祖先,所以又叫鬼节。供品中西瓜必不可少,因而又称瓜节。

“中元”之名起於北魏,中元节称“鬼节”。根据五杂俎的记载:“道经以正月十五日为上元,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十月十五日为下元。”修行记说:“七月中元日,地官降下,定人间善恶,道士於是夜诵经,饿节囚徒亦得解脱。” 佛教也在这一天,举行超渡法会,称为“屋兰玛纳”(印度话ULLAMBANA)也就是孟兰会。孟兰盆的意义是倒悬,人生的痛苦有如倒挂在树头上的蝙蝠,悬挂著、苦不堪言。为了使众生免於倒悬之苦,便需要诵经,布绝食物给孤魂野鬼。此举正好和中国的鬼月祭拜不谋而合,因而中元节和孟兰会便同时流传下来。有关中元节的传说很多,最主要的传说是,阎罗王于每年农历七月初一,打开鬼门关,放出一批无人奉祀的孤魂野鬼到阳间来享受人们的供祭。七月半时(也有说是最後一天),重关鬼门之前,这批孤魂野鬼又得返回阴间。所以七月又称鬼月。还有一个重要的传说是目莲救母的故事,源自佛教传说:目连(目连为佛教人物,释迦十大弟子之一)的母亲坠入饿鬼道中,过著吃不饱的生活。目犍莲於是用他的神力化成食物,送给他的母亲,但其母不改贪念,见到食物到来,深怕其他恶鬼抢食,贪念一起食物到她口中立即化成火炭,无法下咽。目连虽有神通,身为人子,却救不了其母,十分痛苦,请教佛陀如何是好。佛于是讲述了《盂兰盆经》,嘱咐他七月十五作盂兰盆供养僧众以祭其母。近代献瓜果、陈禾麻以祭先祖,固然有尝新的含义,也是盆祭的遗风。

从有关中元节的传说中,可深切体认到中元节的祭祀具有双重的意义,一是阐扬怀念祖先的孝道,一是发扬推已及人,乐善好施的义举。这全是从慈悲的角度出发,是很有人情味的,所以“中元节”在当前崇尚“和谐社会”的今天,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

篇9:七月半是什么节?

农历7月15日是阴间最大的节日――鬼节,又称中元节或盂兰盆节,是我国三大冥界重要节日之一。民间有阳间过元宵节阴间过鬼节的传说。

七月半鬼节的来历!

关于鬼节的来历,传说地藏菩萨,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阎王爷],他的母亲去世后来到阴朝地府,被关在牢房里少不得受十八层地狱的种种折磨,地藏菩萨是个孝顺的儿子,看到母亲受罪心中不忍,在七月十五这天竟恂私情,让看守牢房的小鬼偷偷把牢门打开放他母亲出来,谁知这一开牢门不要紧,牢房中的小鬼们蜂拥而出跑到人间为害百姓,所以就有了“七月半,鬼乱窜”之说。那些跑回故乡的鬼纷纷向家人索要钱财以便回去用来生活和打通关节希望早日托生。后来人们把这一天就定为[鬼节].

鬼节的禁忌有哪些呢?

农历七月,中国习俗上称它为鬼月,谓此月鬼门关大门常开不闭,众鬼可以出游人间。七月十四,是鬼月中阴气最重的一天。传说这一天的子夜时分,停留于荒郊野外会看到百鬼夜行的奇观,所以在鬼节的时候大家还是要谨慎一些,你知道鬼节的禁忌有哪些吗?毕竟是个特殊的日子,还是多注意些,那么这里为您介绍下鬼节的禁忌有哪些,希望您能避开这些细节!

鬼节的禁忌有哪些呢?

鬼节的禁忌一:

不要累了就靠在冰凉的墙上休息,因为那是鬼鬼好朋友的栖息之地;不要把筷子插在饭中央,这样只会让鬼鬼好朋友误会你想邀他们一同进餐……

鬼节的禁忌二:

不要在床头挂风铃,风铃容易招来那个,而睡觉的时候是最容易被”入侵″的时刻。

鬼节的禁忌三:

不要喊人的名字,夜游的时候千万不要叫出名字,尽量都以代号相称,以免被那个记住你的名字。

鬼节的禁忌四:

不可去危险水域戏水,传说中“水鬼”会找人当替死鬼,以便投胎…,不可偷吃拜拜的忌品,与鬼争食,恐遭来厄运…

篇10:七月半是什么时候?

农历7月15日是阴间最大的节日――鬼节,又称中元节或盂兰盆节,是我国三大冥界重要节日之一。民间有阳间过元宵节阴间过鬼节的传说。

2015农历七月十五正好是阳历8月28日,是阳历年的第240天(闰年是241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25天。这一天是民间祭祖的日子,后定为地宫圣诞,而地宫掌管地狱之门,这一天地宫打开地狱之门,也是地狱开门之日,已故祖先可回家团圆,因此又是鬼节,

七月半鬼节的来历!

关于鬼节的来历,传说地藏菩萨,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阎王爷],他的母亲去世后来到阴朝地府,被关在牢房里少不得受十八层地狱的种种折磨,地藏菩萨是个孝顺的儿子,看到母亲受罪心中不忍,在七月十五这天竟恂私情,让看守牢房的小鬼偷偷把牢门打开放他母亲出来,谁知这一开牢门不要紧,牢房中的小鬼们蜂拥而出跑到人间为害百姓,所以就有了“七月半,鬼乱窜”之说。那些跑回故乡的鬼纷纷向家人索要钱财以便回去用来生活和打通关节希望早日托生。后来人们把这一天就定为[鬼节].

《过小孤山大孤山》《庖丁解牛》教案 收集

精美的散文阅读

初一散文诗歌:平凡之路900字

松下漫步优美散文

关于青春成长的散文

小孤山的原文翻译

描写初秋的优美诗句

小孤山原文及赏析

记忆里的美-回忆散文

夏天的遐想优秀散文

过七月半的优美散文
《过七月半的优美散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过七月半的优美散文(整理10篇)】相关文章:

高二作文一路安好2022-06-22

关于中元节的优秀作文600字2022-10-17

教育部:今年全国新改扩建校舍5166万平方米2022-06-15

关于中元节祭祀活动2023-07-17

学生开学写事周记500字2022-05-06

听听那冷雨网络散文2023-11-03

离人小学作文2022-08-28

认识钟表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上册第六单元)2023-07-01

八年级下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2023-01-17

新校舍三年级作文2022-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