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 黄土高原

时间:2022-09-18 09:13:01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第三课 黄土高原(合集9篇)由网友“Cynthia不知道”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第三课 黄土高原,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并能积极分享!

第三课 黄土高原

篇1:第三课 黄土高原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黄土高原的范围,成因及黄土高原的主要地形特征。

2、使学生初步了解黄土高原上人们居住的特点

3、 使学生知道黄土高原地区主要的农作物和丰富的煤炭资源。

4、使学生知道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方法,对学生进行保护环境的教育。

教学重点:

使学生知道黄土高原的范围,了解人民居住的特点,知道主要农作物和矿产资源。

教学难点:

对学生进行保护环境的教育,培养查找地图的能力。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知道黄土高原的成因、范围、初步了解人民居住特点。

教学重点:使其知道黄土高原的成因及主要地形特征及人民的生活情况。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为什么说我们是炎黄子孙?师讲述此传说。揭题:黄土高原

二、出示地图

生合作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及范围。

秦岭以北  山西 陕西 甘肃等省

三、结合高原地理位置和书中内容,请学生讲一讲黄土高原的形成

出示黄土高原的地貌,生描述有什么特点

选看近看

四、观察地图、根据你所学有关知识

小组研究

黄土高原气候特点,高原有什么问题不易解决,人们又是怎么样适应此环境进行生活的

生自由发言,汇报所学内容

五、结合读一读,了解传统的民居窑洞

特点:省共省料  冬暖夏凉

对学生进行革命历史教育和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教育。

六、质疑

全班合作,共同解疑

作业:

出谋划策,在黄土高原上如何进行生产生活?

板书设计:

黄土高原

一、风沙的“杰作”

1、 范围:秦岭以北,山西、陕西、甘肃

2、 成因:风沙沉积

3、 地形特点:存在问题

二、窑洞风情

特点: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知道黄土高原地区主要的农作物和丰富的煤炭资源。

2、 使学生知道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状况以及治理的方法,对学生进行保护环境的教育。

教学重点:

使学生了解黄土高原地区的主要农作物和丰富的矿产资源。

教学难点:

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的教育。

教学过程:

一、说一说你对黄土高原知道多少?

二、个人汇报

根据你所了解的情况,你觉得黄土高原上的人们是怎么样进行农业生产的?

读书并结合收集资料看一看是否如大家所想的

再次汇报

陡坡     坡缓

种粮     种树

谈一谈调整了农业策略有什么好处?

保持水土,防止流失,给人们带来财富

三、宝娃的爸爸是干什么工作的?

你怎样理解煤海的?

从那些地方你可以看出

陕西、山西、占全国煤储量的80%

查找:黄土高原地区由那些大煤矿。

提出论点:

这么多的煤我们可不可以随便使用,随意浪费呢?

讨论、交流、汇报

四、小结:

黄土高原是我国广阔大地的一部分,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如果你想知道更多,去收集资料,并介绍给大家。

五、板书:

篇2:第三课 黄土高原

一、因地制宜,保持水土

二、煤海

黑色的金子、工业的粮食

大同、神府、阳泉、西山

篇3:教案 第三课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出示字母:

d t n l i a u e

2.闪现声调符号,看谁读得又快又准。

3.大家拼读音节。

(1)出示dī、dí、dǐ、dì

(2)拼读ná、tí、dú

二、学习生字,朗读儿歌

1.出示“马路”“泥土”的图片,引导学生说说。

2.出示带有音节的生字卡片“马、土、不”,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3.指名领读带有拼音的生字。

4.教师出示不带音节的生字卡片,学生开火车读。

5.教师范读儿歌。

6.学生自由读儿歌,借助拼音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音节请教老师或同桌。

7.指2~3名学生朗读儿歌。

8.男女生对读儿歌。

9.齐读儿歌。

三、巩固练习

1.带学生到拼音乐园中去玩:学生找出音节,自己试着拼读。然后集体交流,熟练拼读。

2.学儿歌:

帮你学d t n l 分清n和l

d d d ,座钟笔筒摆成“的”。哪吒出关n n n ,

t t t ,时装表演当模“特”。小孩赶猪l l l 。

n n n ,杀出关门是“哪”吒。唱着歌,想着图。

l l l ,一根小棒竖直“了”。n 和l ,我会啦!

3.学生自己尝试编儿歌。

四、拓展作业

1.和父母一起做游戏,看看谁读得准确。

2.自己挑拣写得稍差的字母练写。(自选)

板书:

d t n l

d-e→de d-弧d d-i→di d-u→du

t-u→tu t-弧t t-i→ti t-e→te

n-u→nu n-弧n n-e→ne n-i→ni

l-u→lu l-弧l l-e→le l-i→li

篇4:教案 第三课

教学内容:

《ie üe er》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复韵母er,整体认读音节ye,能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会读它们的四声。

2.过程与方法:学会拼读带有复韵母er的拼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看图说话,根据音节拼读词语和句子。

教学重点:

学会复韵母er,整体认读音节ye。

教学难点:

使学生能够区别er和ye。

教学准备:

拼音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上节课内容。

二、学习新课

(一)教学ye

出示ye,引导读ie。但已经变成整体认读家族的成员了,跟他打个招呼吧。指名读,齐读,分组读。带调读,并选择其一联系生活说话

(二)教学特殊韵母er

猜谜引出er的教学

1.猜一猜。

左一片,右一片,隔着山头看不见。指名说(耳朵)

2.出示er,耳朵的“耳”读第一声就是他的名字。教师范读er,出示特殊韵母er,讲解它是由e和r合在一起,但不是复韵母,它发音时舌头要往上卷。

指导学生跟读,练读,指名读,正音,开火车读。

3.教师重点说明er很特别,他不像其他韵母喜欢跟声母交朋友,他喜欢独来独往,人们都叫他特殊韵母。瞧,他带着帽子走来了。带调读er的四声。并选其一联系生活说话。

4.变化指导读er,练习er的四声。ér(儿童)ěr(耳朵)èr(第二)

5.小结:er发音时舌头往上卷,是个卷舌音。它只能单独做音节,不和声母相拼,用法很特别,所以叫它“特殊韵母”。

三、巩固练习

1.出示:ie ue er ye yue 开火车读,齐读。

2.比一比,读一读。

ie---ei ei--er iu---ui ie---üe

3.做个小游戏,比一比谁聪明。打乱次序认读带调ie üe ye yue

4.读一读,用音节口头组词。

yē椰子 yé爷爷 yě田野 yè树叶

ér儿童 ěr耳朵 èr一二三四

5.游戏:“看谁听得清,找得快”。拿出自制的复韵母卡片,老师找一位同学读韵母,看谁找得又快又准。

四、总结

这几节课我们ie ue er ye yue,同学们要多读多练。学会正确书写和发音。

五、作业

课后练习读写复韵母er

板书设计:

ēr ér ěr èr

篇5:第三课荷花淀..

第三课荷花淀..

孙梨

一、教学目标 :

1、通过拟标题,迅速理清小说的情节;

2、通过对情节和环境的分析,对小说语言的品味,鉴赏小说的人物和主题,领会在民族存亡的大背景下,农村妇女既温柔多情,又坚贞勇敢,迅速成长的性格和精神,感受夫妻之情、家国之爱和纯美的人性,崇高的品格。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鉴赏小说的人物语言;

难点:领会在民族存亡的大背景下,农村妇女既温柔多情,又坚贞勇敢,迅速成长的性格和精神,感受夫妻之情、家国之爱和纯美的人性,崇高的品格。

三、教学方法:

1、自读指导法

2、讨论法

四、教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 :

1、导入  新课:

今天我们来学习孙梨的一篇小说《荷花淀》。这篇小说写于抗日战争时期,是一部表现抗战时期中国普通妇女品格和精神的小说,也是一部表现抗战时期妇女在硝烟中成长的小说。

2、迅速理清小说情节:

这篇小说自然划分为三个部分,速读小说,给三个部分各拟一个小标题,并复述小说情节,指出矛盾冲突及其发展的几个阶段。

学生合作讨论。教师加以点拨

标题:夫妻话别  探亲遇险  上阵杀敌

送夫参军  寻夫遇敌  助夫歼敌

(注意,拟小标题必须注意角度的统一,这三个题目都是从水生嫂和妇女们的角度命名的)

小说的矛盾冲突是夫妻之情、家国之爱与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之间的矛盾。小说的主人公们,荷花淀的妇女和男人们,爱家、爱国,但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正在践踏着我们的土地,于是,这些淳朴可爱的人们,不得不舍小家,顾大家,上阵杀敌,以求和平安稳的日子。在这一矛盾冲突中,体现了人物的性格、精神和品质。

开端是:夫妻话别

发展是:探亲遇敌

高潮是:上阵杀敌

结局是:战胜成长

3、抓住情节、环境尤其是语言,鉴赏人物形象。

(1)夫妻话别

学生齐读前三段,讨论:这一部分前三段写水生女人编席,也有对自然环境的描写,请问:这两块描写意在表现什么?

明确:写水生女人编写,月亮高照,空气凉爽,苇眉子“在她怀里跳跃”,“她象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象坐在一篇洁白的云彩上”,勾勒了一副优美的劳动图画。表现了人物的勤劳、劳动的优美。自然环境的描写和对人物劳动场面的描写互相融合,突出了白洋淀人们的勤劳、灵巧。

读前三段,就有一种沁人心脾的美感。如湘西的边陲小镇,景美人更美。而景物的美也同样是为衬托人物的美服务的。

分角色朗读其余部分,结合有关情节和句子,谈谈水生和女人的形象。

参考:水生――干练、简朴、积极、向上、关爱家人,胸怀国家。

水生嫂――勤劳、善良、温柔、体贴、深明大义

讲解和练习:要注意一些细节描写,课后第二题。

如水生说明天要到大部队去,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女人的温柔、对丈夫的关心)、水生说县委决定成立地区队,他第一个报了名,女人低着头说“你总是很积极”(传统妇女的贤惠,同时又深明大义,欣赏和支持丈夫做积极向上的事情)、女人要水生嘱咐她几句,直到水生说“不要叫敌人汉奸捉活的。捉住了要和他们拼命”时,女人才流着泪答应了(夫妻深情,坚贞不愉)。这些细节最能表现人物真实的内心,要注意体会。

(2)探亲遇险

这一部分是情节的发展,写妇女们探亲遇险。给我们塑造了白洋淀妇女的群体形象。写得有情趣,又很紧张。请大家找一些很又表现力的句子读读,说说,情趣表现在哪里,表现了妇女怎样的性格?紧张的情节又是什么,表现了妇女们怎样的形象?

参考:水生嫂――冷静、沉着;其他妇女――依恋丈夫,各有托词。

紧张的情节――表现了妇女们的沉着、能干、有谋略。妇女们在抗张的背景下,既保持着传统的美德、青春的多情,又正在一步步成长。

这一部分有基础环境描写,说说它们在文中的作用?

“几个女人羞红着脸告辞出来,……水像无边跳荡的水银。”(作者暗示遇敌的遭遇)

“她们奔着那不知道有几亩大小的荷花淀去……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有作者纯粹抒情的意味,表达作家对白洋淀人民打走鬼子的信念;也包含着作者对白洋淀人民勇敢抗日的赞美)

(3)上阵杀敌

这一部分写女人们在荷花淀里遇到了丈夫们,男人们打退了敌人,收获了战利品,又急匆匆的走去。女人们见到了丈夫,欢天喜地,却

篇6:第三课教案

第三课教案

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设计思想】:

发挥教师、学生的“主导、主体”作用,通过师生互动,及时反馈,从而使学生获得知识,增强总结归纳能力,提高思想觉悟。

【学习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资源和环境现状,认清其严峻形势。坚持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基本国策。

2、能力目标:通过教学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辩证的观点综合分析问题能力,使学生能够较客观全面地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及相关现象。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自学能力,信息的收集、处理和运用的能力,独立思考能力。

3、德育目标:通过国情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树立并强化资源、环境问题的忧患意识,强化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自觉保护资源和环境。

【学习重难点】:

我国资源和环境的现状及其严峻形势。

【教学模式】:

目标导向为主的综合教学模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创新素质培养措施】: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让学生自己分析材料,自己得出结论。

【教学设计的几点想法】:

(1)本节课的教学力求体现“以学生主动发展”的教学理念,贯彻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原则,尊重学生,从学生的学习心理活动特点及知识内在规律出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挖掘他们的思维潜能,导向他们的行为。

(2)本节课采用诱思---讨论---归纳的教学模式,具体地说,在导入新课后,给学生一个似曾相识的模糊的感性认识,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对具体事例的分析讨论,归纳出艰苦奋斗的含义及重要性,从而实现学生主动掌握知识,陶冶品质,提高素质的教学目标。

(3)问题的设计,教师的启发力求从学生的实际角度出发,由表及里,由浅到深,突出政治教学中结合学生实际、导行的原则。

(4)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加强直观教学,巧妙突破教学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教师用多媒体播放新闻录像剪辑:春席卷大半国土的沙尘暴)

师:这次沙尘暴,许多城市受到了袭击,今天我们就来探索沙尘暴现象背后的本质问题。

◆讲授新课:

展示画面:(多媒体显示)我国的资源和环境问题

◆师生互动:

师:有人说我国既是“资源大国”,又是“资源小国”?请依据课本予以分析说明。(意在检查学生对课本预习情况,发现学生预习中存在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并据此调整教学策略)

生:答(略)

师:请根据你的理解谈一谈,我国资源优势是怎么转变成了资源劣势的呢?(意在引导学生联系“人口国情”来分析理解“资源国情”)

生:答(略)

师:(如果学生只答“人口因素”则进一步追问)除了人口因素外,还有其他因素吗?(意在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生:答(略)

师:以水资源为例,谈谈:当地存在哪些浪费水资源的事例。请你为改善些现象提几条建议。(意在诱导学生密切联系自身实际和社会生活实际,加强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

生:答(略)。

师:请结合了解到的时政资料谈一谈:我国目前的资源形势如何?(意在鼓励学生关心时政、培养综合运用课本知识分析说明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思辨能力)

生:答(略)

师:(小结)同学们知道得可真不少,做到了“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很好!

(多媒体投影本框知识结构图表第一部分,并据此小结第一目内容。图表见本课时最后,此处略)

◆(围绕“我国面临严重环境问题的十个方面的主要表现”,整理材料并出示。意在使学生学会归纳、演绎思维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多媒体展示)

材料一:

师:些图表说明什么问题?应采取什么措施?

生:答(略)

材料二:建国初期,我国水土流失面积为116万平方公里。50年代,我国水土流失面积为160万平方公里。1992年,我国水土流失面积为179.4万平方公里。目前,水土流失面积累计达55亿亩,占国土面积的38.2%。

师:材料二说明我国存在什么问题?

生:答(略)

材料三:

1、我国植物物种约有15%~20%处于濒危状态,仅高等植物中,濒危植物就高达4000~5000种。

2、70年代,草原面积退化率为15%。80年代中期,已达30%以上。全国草原退化面积达10亿亩,目前仍以每年多万亩的退化速度在扩大。

师:材料三反映了哪些问题?

生:答(略)

师:材料一、二、三共同说明什么问题?为解决此问题请你提几条合理化建议。

生:答(略)

师:造成我国环境问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课本仅举了两个主要的方面。除此之外,还有其他造成环境问题的因素吗?(意在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各抒己见,从多方面剖析,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能力,从而深化学生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只要学生言之有理,哪怕答案包含在课本中所讲的“两个方面”中,也要予以肯定和赞赏)

(多媒体展示)

据国家权威部门综合信息,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国生态恶化发展趋势得以减缓,局部地区或某些特定领域生态环境得以改善,具体表现在:

最近10多年来,全国水土流失总面积减少11万平方公里,局部地区水土流失状况明显好转,基本禁止住了发菜、甘草、麻黄草等固沙植物的滥挖,一些地方治理沙漠化取得成功。全国林木年净增长量为4.6亿立方米,年均消耗量为3.7万立方米,继续呈现长大于消的趋势。大熊猫等一些濒危动物种群开始扩大。90年代后期,城市工业废水排放量呈下降趋势。全国大城市大气恶化趋势有所扭转。S平均值在1994年以后开始下降,如沈阳、北京的S02浓度和西南酸雨区的降水酸度、酸雨频率有所减缓。总悬浮颗粒物及降尘污染稳中有降,逐步好转。一些大城市的某些环境质量指标好转,一些沿海城市环境继续改善。

篇7:黄土高原地表特点

黄土高原属大陆性季风气候

黄土高原地理位置处在沿海向内陆,平原向高原过渡地带,自南而北兼跨暖温带、中温带两个热量带,自东向西横贯半潮湿、半洪涝两个干湿区。高原东部、南部属于暖温带半潮湿区,中部属于暖温带半洪涝区,西部和北部属于中温带半洪涝区。

篇8:黄土高原的特点

黄土高原东西长1000余千米,南北宽750千米,包括中国太行山以西,青海省日月山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区,位于中国第二级阶梯之上,海拔高度800~3000米。黄土高原属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大地构造单位主要包括陕北陇东地台、华力西褶皱带、太平洋式燕山褶皱带、陇西地块、中条山地块、吕梁山地块和汾渭下游沉带等,并以秦岭地轴和鄂尔多斯地台为南北二大界线。

黄土高原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黄土颗粒细,土质松软,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养分,利耕作,盆地和河谷农垦历史悠久。除少数石质山地外,黄土厚度在50~80米之间,最厚达150~180米。黄土高原之上孕育了黄土地独特的.文化,产生了以“窑洞”为代表的民居和以信天游、安塞腰鼓为代表的民间文艺。

篇9:《黄土高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形成原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严峻现实、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及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搜集分析资料得出结论,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以及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环保意识及可持续发展观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及千沟万壑的地形特征

难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教学方法】讨论法、归纳法、对比法、启发引导法

【教学准备】

教师:

1、关于反映黄土高原地表特征的图片和资料等、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与地表植被的关系演示实验器材、

3、课前把全班同学分成六个小组、

学生:提前收集有关黄土高原的图片、资料文字等信息、

【课件设计思路】

课件内容主要包括黄土高原的概况视频,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图,黄土高原景观图片,黄土形成的原因材料,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以及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图及原因分析、课件设计原则是简单、精要、实用、力图通过直观形象生动的画面让学生在获得感性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上升到理性认识、重在重点知识和重点图片的分析和归纳、在应用时根据学情灵活、有选择性的利用、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多媒体屏幕上依次出现四段描述,都是关于我国的一个著名地形单元,大家一起猜一猜、(可以随时抢答)

1、从飞机上看下去,褐黄色的原野,几乎看不到一丝绿色、

2、从出发地看目的地并不远,但车子上坡下坡,绕了好几道梁子才到、

3、这里的人们因地制宜,挖了窑洞居住,冬暖夏凉、

4、我国科学家刘东生因毕生研究黄土成因取得巨大成效而获得200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被称为“黄土之父”——(黄土高原)

教师:黄土高原是教材中涉及到的第一个跨省区域,同时也是教材重点分析的我国唯一一个地形区、(帮助同学复习一下中国的地形区)

活动一:信息交流——黄土高原知多少

学生:一一说出涉及到黄土高原的知识(学生个人以及小组之间回答,对表现好的给以表扬鼓励。)

教师讲解:黄土高原概况 展示图片:黄土高原景观图。;

学生:根据讲解和图片组内讨论交流形成对黄土高原的整体认识。

教师引导:积极鼓励思考快而正确的同学在班内展示成果、(倡导以强带弱,追求课堂效率、) 教师:难怪美国记者斯诺在《西行漫记》中写到:“有的山丘像巨大的城堡,有的像成队的猛犸,有的像滚圆的大馒头,有的像被巨手撕裂的岗峦,上面还留着粗暴的指痕?”

学生:根据课件内容简单说明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的特点

(增强印象,培养学生的数据整理能力,以检验课堂学习效果)

教师:(首先赞扬学生认真观察和思考的学习态度)有人曾经形容如果将黄土高原上的'黄土做成1米宽和1米厚的黄土墙,则能从地球到月球一个来回、

课件:展示中国地形图、黄土高原在全国的位置图和跨越的省区图

活动二:学生分小组找出黄土高原的位置和具体分布范围?(培养学生概括和总结的能力、)

学生:

1、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至秦岭,北抵长城、(落实到地形图上)

2、包括:陕西、山西、甘肃东部和宁夏大部分地区(落实到政区图上)

活动三:分小组讨论黄土高原的成因。

教师:关于黄土高原的成因,许多科学家已经在我们前面做了很多研究工作,其中“风成说”是得到广泛支持的观点、我们可以客观地对这一学说进行分析。

学生:从教材P27找出哪些“风成说”的证据,并思考说明的问题。

(学生小组分析讨论;教师穿插其中,及时解难答疑并了解学情、培养学生依据资料分析问题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学生:个人或小组发表不同的意见或见解、(教师对学生发表的见解给以正确的评判,对有创新性的见解加以表扬、鼓励和推广。)

1.“黄土的厚度均匀”说明黄土是从上空吹来的,而不是流水冲来的。

2.“从西北向东南颗粒越来越细”说明带来黄土的方向是自西北向东南。

3.“黄土高原黄土的矿物质成分与堆积地方的基岩的矿物种类极不相同,却与中亚、蒙古等地戈壁、沙荒的矿物成分相同、”说明黄土不是本地产生,有可能是从中亚、蒙古一带而来。

4.“黄土中有随地形起伏的多层古土壤”说明黄土不是当地岩石风化逐渐形成的,而是外来的。

教师:介绍获得200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黄土之父”——刘东生院士的研究黄土成因的感人事迹、(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课件:投放关于黄土地貌的图片和资料、(塬、梁、峁、林、柱等)

教师:既然“风成说”认为是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那么黄土应该是均匀覆盖在现在的黄土高原地区,为什么形成沟壑纵横的景象呢?

学生:严重的水土流失。

活动四:分小组讨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学生:据图6、32归纳

1、自然原因(地形、气候、土壤、河流、植被等)

2、人为原因(毁林、开荒、开矿)

教师引导:思考并讨论各因素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对困难问题逐一通过分析和结合实验,帮助学生理解,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1)地形:地面破碎平地少,斜坡多易造成水土流失、(结合物理知识)

(2)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易造成水土流失、

(3)土壤:土质疏松易溶于水、(对比黄土和岩石的溶解性)

(4)植被:数量多少影响水土流失的强弱、(P29活动题1的实验)

总结:看来黄土高原沟壑纵横的地形特点与自然要素密切相关,同时人类活动也会产生

很大的影响,并且使区域的特点发生变化。

活动五:结合P69活动题2的对话,谈谈你的看法。

学生:植被的减少会造成水土流失,形成千沟万壑,而地表的破坏又会加剧水土流失、 关系如下所示:

课件:中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分布图

教师总结:发生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具备的条件:A、地形条件:地表坡度较大的山区 B、降水条件:降水量大或是降水的季节性差异大。

小结:因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使黄土高原成为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如此严重,会带来什么后果呢?我们下节课再学习。

Unit 3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第三课

人教版七年级上地理复习提纲资料有哪些

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作业本答案

人教版八上历史与社会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历史与社会教学计划

美,就在你身边作文700字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总复习资料

历史与社会课常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

美就在你身边五年级作文600字

第三课 黄土高原
《第三课 黄土高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第三课 黄土高原(合集9篇)】相关文章:

8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计划2024-04-25

描写美就在你身边的作文2023-02-04

初二历史教案设计2023-09-17

2022学生团员寒假十课答案2023-05-13

地理学习方法2022-10-22

请节约用纸作文2022-12-06

学生团员寒假十课答案2022-08-08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工作总结2023-02-03

学生团员寒假十课正确答案2023-10-25

初中历史老师的自我介绍2022-04-30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