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地理复习提纲资料有哪些

时间:2023-10-04 07:33:03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人教版七年级上地理复习提纲资料有哪些(共6篇)由网友“红扇坊”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人教版七年级上地理复习提纲资料有哪些,仅供参考,喜欢可以收藏与分享哟!

人教版七年级上地理复习提纲资料有哪些

篇1:人教版七年级上地理复习提纲资料有哪些

第一单元 地球

第一课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1. 人类对地球的认识:①我国周代“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的盖天说

②我国东汉张衡提出的“浑天说”,认为“天之包地,如壳之裹黄”

③1522年,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成功;

④1961年,苏联宇宙员加加林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亲眼目睹地球是个球体的人.

2. 地球真正的形状: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不规则球体.

3. 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第二课 在地球仪上认识经纬网

1. ①北极——地轴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②南极——地轴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③地轴——假想的地球旋转轴;④赤道——地球表面与南、北极点距离相等且与地轴垂直的大圆圈.

2. 经线与纬线:在地球仪上,与赤道平行的圆叫做纬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与赤道垂直的半圆叫做经线,也称子午线.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在地球仪上经纬线可以画无数条.

3. 北纬:N;南纬S;东经:E;西经:W.

4. 赤道是划分纬度的起点,定为0°纬线;国际上规定,以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为0°经线,也称本初子午线.

5. 纬度:北半球:0°至90°N,南半球:0°至90°S.

经度:东半球:0°往东至180°,西半球:0°往西至180°.

6. 赤道把地球划分为南、北两半球.国际上习惯用20°W和东经160°E组成的经线圈把地球划分为东、西两半球.

经度划分与东西半球划分示意图:

说明:经度小于20°的西经在东半球,经度小于160°的东经也在东半球;其余的都在西半球.(小小在东,大大在西)

7. 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

8.普通经纬网的判读:

第三课 地球的自转

1. 地球绕着地轴旋转,叫做地球的自转.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在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自转的周期是24小时,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一天.

2. 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昼夜更替的原因是地球的自转.

3. 在同纬度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位置偏西的地点早看到日出,这样时刻就有了早迟之分,这种在东西方向上由于经度不同而形成的不同时刻,称为地方时.

4. 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昼夜更替,地方时.

第四课 地球的公转

1. 地球自转的同时还绕着太阳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也是自西向东的,周期为一年,约为

365天.

2. 地球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并且地轴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其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不同,受太阳光照射的情况也不同,从而形成了四季的变化,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相反.

3.关于二分二至日:

(1)回归线:太阳直射点在南北纬23.5°之间有规律地往返运动,所以称这两条纬线为回归线.23.5°N叫北回归线,23.5°S叫南回归线,它们是太阳直射点能够到达的最北和最南界线,一年有一次直射,而它们之间的地区一年有两次直射,它们之外地区没有太阳直射.

(2)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之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半球昼变长;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之后,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北半球昼变短,但依然昼长夜短;9月23日前后,太阳又一次直射赤道,全球又一次昼夜平分.之后,太阳直射点继续向南移动,北半球昼继续变短;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之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半球昼变长,但依然昼短夜长;直到次年春分,太阳直射点再次回到赤道,全球再次昼夜平分.南半球与北半球昼夜长短情况、出现极昼极夜情况、季节都相反.

(3)北半球的人们通常将3、4、5月作为春季,6、7、8月作为夏季,9、10、11月作为秋季,12月及次年1、2月作为冬季.由于回归线与极圈之间的中纬度地区,既无阳光直射、又无极昼极夜现象,所以四季变化最为明显.

4. 人们根据不同纬度受太阳光热的多少,将地球划分为五带(北寒带、南寒带、北温带、南温带、热带).热带地面获得的光热最多,终年炎热,有太阳直射现象;温带地面获得的光热比热带少,比寒带多,四季变化比较明显;寒带地面获得的热量很少,终年寒冷,有极昼、极夜现象.

5. 北半球夏季,大部分地区日出早,日落晚,昼长夜短,正午时分太阳高度大;冬季正好相反.

6. 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四季变化、地球五带的形成.

篇2:人教版七年级上地理复习提纲资料有哪些

第二单元 地图

第一课 地图的基本要素

1. 地图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2. 地图上判定方向的方法有三种:①通常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定方向.②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用指向标来确定方向.③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用经纬网来确定方向.

3. 比例尺:线段式,数字式,文字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单位要统一) .

4. 比例尺大小不同,表示的实际范围不同,表示的内容详略程度不同.当图幅大小相同时,比例尺越大,地图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表示的内容越详细.

第二课 地图的判读

1. 海拔是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也称作绝对高度.相对高度是一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2. 地球表面各种各样的形态,总称地形.常见的地形有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

3. 在地图上,将海拔相同各点连接成的线叫做等高线,用等高线表示高低起伏的地图叫做等高线地图.将水域中深度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的线,叫做等深线.

4. 不同地形的等高线特点:

山峰:中间高,中间低,等高线闭合.

陡崖:等高线重叠在一起.

鞍部:两个山峰之间的低地为鞍部.

山脊:中部高,两边低,等高线向低处突出.

山谷:两边高,中间低,等高线向高处突出.

缓坡、陡坡:坡度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坡度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

第三课 地图的应用

地图家族新成员:影像地图,电子地图等.

篇3:人教版七年级上地理复习提纲资料有哪些

第三单元 海洋与陆地

第一课 海陆的分布

1. 陆地:29%,海洋:71%.三分陆地,七分海洋.无论怎么划分,地球上任何两个面积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2. 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包围、分隔,其中面积广大的陆地称为大陆,面积较小的称为岛屿,大陆与其附近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全球陆地分为七个大洲.

3. 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大洲面积从大到小排列)

4. 亚洲与欧洲大陆连为一体,称为亚欧大陆.

大洲之间的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和大高加索山脉——亚、欧两洲的分界线.亚非两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直布罗陀海峡——欧、非两洲分界线.白令海峡——亚、北美洲分界线.德雷克海峡——南美、南极洲分界线.

5.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大洋面积从大到小排列)

第二课 海陆的面貌

1. 各大洲地形的主要特点:

亚洲:地形复杂多样,中间高,四周低,以高原、山地为主.

欧洲:地形以平原为主.

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被称为“高原大陆”.

大洋洲:地形分为三部分,西部是高原,中部是平原,东部是大分水岭.

南北美洲:西部是山地,往东是平原和高原.

2. 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亚洲);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南美洲);

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南美洲);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南美洲);

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非洲); 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亚洲).

3. 地球最低处:地处太平洋西岸的马里亚纳海沟(-11034米);

最高处:珠穆朗玛峰(8844.43米).

4. 海底地形类型:大陆架、大陆坡、洋盆、海岭、海沟.

第三课 海陆的变迁

1. 促使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力,一种来自地球内部,如地壳运动、火山运动、地震等;另一种来自地球的外部,如流水、风力、海浪等.

内力:地壳运动形成喜马拉雅山脉;火山喷发形成长白山天池;火山作用形成五大连池.

外力:流水侵蚀形成的长江三峡;风力侵蚀形成的塔里木盆地的风蚀地貌.

2. 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漂移学说:2-3亿年前,地球上只有一块大陆(联合大陆);以后大陆逐渐解体、分裂,漂移到现在的位置,形成了目前海陆分布的格局.

3. 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板块构造学说将全球划分为六大板块,板块内部相对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比较活跃.

4. 六大板块: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非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以海洋为主.

5. 板块运动,有的地方表现为张裂,有的地方表现为挤压.张裂——形成裂谷和海洋;挤压——形成高山、岛弧链或海沟.

6. 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下列现象:红海不断扩张(处在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张裂边界)、喜马拉雅山不断长高(处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挤压边界)、地中海不断缩小(处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的挤压边界)、大西洋扩张(处在美洲板块和非洲板块的张裂边界).

7. 全球90%以上的地震和火山分布在环太平洋沿岸地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世界火山、地震带主要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

篇4: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资料

1、世界人口的增长

(1)世界人口总数:3月,世界人口总数已达65亿。

(2)人口的增长速度是由出生率与死亡率决定的。出生率减去死亡率就是自然增长率。(A、一般来说,发达国家和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就高。B、人口的增长速度在世界各洲是不同的,非洲是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大洲,其次是南美洲,欧洲的人口增长速度最慢。)

2、世界人口的分布

(1)世界上人口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人口的疏密可以用人口密度来表示。

人口密度=总人口/总面积,既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

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等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是人口稠密地区。

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或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了困难,是人口稀疏区。

3、人口问题

(1)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

A)交通堵塞、B)居住条件差、C)就业困难、D)饥饿贫困。

(2)人口停止增长或不断减少带来的问题:

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人口老龄化等。

(3)措施:人类必须控制自己,做到有计划地生育,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4、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原因:

1)乡村人口增长造成劳动力过剩;

2)城乡差别---城市的就业机会相对多、城市的物资生活条件较乡村好、教育等条件比乡村优越。

5、不同的人种

(1)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人类可以分为白种、黄种和黑种三个主要人种。

(2)人种的分布:白种人主要人布在欧洲、北美洲、大洋州;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东亚;黑种人主要分布在非洲、大洋州和美国。

(3)三大人种分布特点:三大人种在世界上既有大范围的集中分布区,又有小范围的零星分布。

(4)人种政策:世界上的所有人种都是平等的,没有优劣之分。

篇5: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资料

1.亚洲东濒太平洋、北濒北冰洋、南濒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州相望。

2.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 ①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

3.亚洲地形三大特征:②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 ③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4.欧洲地形以平原为主。

5.每个1个时区,时间相差1小时,东边的时间早于西边的时间。

6.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是青藏高原; 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号称“地球之巅”。 世界上最深的湖泊——贝加尔湖; 世界上最大的湖泊——里海;

7.亚洲地跨寒、温、热三带,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外,世界上的各种气候在亚洲都有 ①类型多样; 分布,气候特征: ②大陆性显著; ③季风气候突出。

8.欧洲气候海洋性特征显著,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分布典型。

9.亚洲的东北部的小镇奥伊米亚康是北半球的“寒极”。

10.亚洲最长的河流是长江,湄公河在我国境内称澜沧江,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一条国际河流。

11.欧洲最长的河流——伏尔加河。

12.亚洲河网分布的两大特点:①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②内流区面积广大。

13.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亚洲。

14.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欧洲。 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非洲

15.国家最多的大洲——非洲。

16.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

17.非洲大陆高原面积广大,被称为“高原大陆”;气候炎热,被称为“热带大陆”。

18.非洲最高的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号称“非洲屋脊”。 非洲最高的山峰——乞力马扎罗山。

篇6: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资料

1.目前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分布在除南极洲以外的各大洲。

2.从陆地面积看,最大的是俄罗斯,中国位居世界第三位。

从人口来看,最多的是中国,印度居世界第二。

3.世界各国的政治制度主要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

4.一些还没有获得独立的殖民地和属地,叫做“地区”。目前世界上有30多个地区。

5.国界主要依据山脉、河湖、海洋、经纬线来划分。

6.国界范围以内的领陆、领水和领空,总称领土。

7.目前,世界上有20多个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亚洲的日本也是发达国家

8.目前,世界上有150多个发展中国家,大部分是二战后新独立的国家,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

9.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组织是联合国,正式成立于1945年,总部设在美国纽约,其基本宗旨是“促进国家发展,维护世界和平”。

10.在国际上,习惯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称为“南北对话”;把发展中国家的互助合作称为“南南合作”。

(1)影响民居

A、南半球:房屋坐南朝北,门口朝向有阳光的北面

B、北半球:房屋坐北朝南,门口朝向有阳光的南面

C、低纬度地区楼房间距小,中、高纬度地区楼房间距大。

(2)影响服饰

A、生活在热带的人们,一年四季只穿单衣;

B、生活在寒带的人们,一年四季都要穿厚厚的衣服;

C、生活在温带的人们,穿衣服的多少要随季节变化。

(3)影响人民的饮食习惯

南方人喜吃甜;北方人喜吃咸;山西人喜酸;四川人喜辣;藏民喜欢吃糌粑;

(4)影响农业生产

决定农作物的种植制度:我国东北平原农作物耕作制度是一年一熟;华北平原是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淮河以南是一年两熟;海南岛是一年三熟。

决定农业生产方式和农作物种类:北方以旱地为主,农作物有小麦、玉米、大豆等;南方以水田为主,农作物有水稻、甘蔗、油菜等。

七上地理总结教学

七年级上地理教学计划-中学地理工作计划

初中七年级上地理教学计划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复习提纲

高一地理必修一复习提纲

七年级地理复习提纲

七年级下册地理期末复习提纲

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写作:怎样选材 教学设计

《恐龙的灭绝》 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

人教版七年级上地理复习提纲资料有哪些
《人教版七年级上地理复习提纲资料有哪些.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人教版七年级上地理复习提纲资料有哪些(共6篇)】相关文章:

地理八上人教版农业教学设计2023-08-02

七年级地理教学计划2022-08-15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有哪些2023-02-22

八年级地理上教学总结2023-11-11

恐龙的灭绝教学计划2023-07-28

高一地理必修一课件2023-11-16

七年级下册地理提纲人教版2023-07-13

人教版七年级下地理复习提纲有哪些2024-01-01

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期末复习提纲资料2023-05-04

地理必修一复习提纲2023-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