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悠悠岁月,老范大叔(锦集12篇)由网友“骆明劼骆逾明”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散文:悠悠岁月,老范大叔,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篇1:散文:悠悠岁月,老范大叔
散文:悠悠岁月,老范大叔
老范大叔的家,在我家的前院,而且是斜对着。解放前的房子,距离都远。老范大叔家的门前叫三道街,我家的房后叫二道街,你看,整个隔了一道街的距离,够远的了。
那时候,家家的孩子多,我和住的近的孩子在一块玩,我没和老范大叔家的孩子玩过,所以,我不熟悉老范大叔家。多少年以后知道了,听母亲说 解放前是开浆汁馆的。早上买烧饼,大果子,豆浆,豆腐脑,中午,晚上,买炒菜。
规模,就是一间门市房,后屋不知道是多大。估计能容纳三十名客人吧。
母亲说,和老范大叔家不是很熟悉,没处过事。
XXXX年,父亲因故在监狱服刑,母亲一个人,拉扯着四个孩子,艰难的生活着。还要供孩子们念书,孤儿寡母的,穷日子难的没法说了。
XXXX年,十七岁的`大哥考上了大连工学院。几年的时光,日子穷的呀,母亲张嘴能要的,已经要遍了,张嘴能借的,已经借遍了,家里连个像样的行李都没有,怎么打发孩子上大学呀?母亲真的是作难了。
母亲找到了没有什么互相往来的老范大叔。母亲近乎乞讨的说,大兄弟,你大哥这几年不在家,我的日子过的挺难的。现在孩子考上大学了,我真的是没法打发孩子走了,看看兄弟你能不能帮帮,兄弟你可掂量好,你真的帮了,我也没能力还你,就得等孩子将来出息了,孩子还你。
老范大叔听了母亲的话,拿过来一个木头的钱匣子,老范大叔一张一张的数,多是毛票,一共是十九块零六毛,老范大叔说,大嫂,这是今天的流水,我都拿给你了。我大哥这几年不在家,你们家的日子一定过的难。咱们这一片人家,数你们家的孩子有出息,都知道你们家的孩子念书好,就你们家出了这么个大学生,多不容易呀,祖上有德呀,是个大好事呀,我能帮,现在就帮一把,别说以后还钱的话,孩子上大学了,这是我表示的一点意思,我随礼了。
母亲就用那笔钱打发大哥去读大学了
一九五四年的十九元零六毛啊,那是多少钱啊?
老范大叔故去几十年了,愿老范大叔在天有灵,祥登极乐。
老范大叔叫范连山。
篇2:老茶馆里的悠悠岁月散文
老茶馆里的悠悠岁月散文
茶馆是一段记忆的切片,细细咀嚼,历史就在杯盏间悄悄流走……跑堂人生“杯开,茶来!”很难想象坐在记者对面的老人已有85岁高龄了。
听到这中气十足的吆喝声,当老人在空中用力地比划着各种倒茶姿势时,我们被逗乐了。
汪之稳,人如其名,“跑堂的,特别是茶馆,稳是第一。
”老人这一辈子和茶馆结下了不解之缘,18岁那年,因家境贫寒,父母把汪之稳送进三河镇上一家范围较大的茶楼当学徒。
历史上,三河的古茶楼很多,旧时的上百家饭店中,有半数为茶楼。
比较出名的有兴华春、聚和春、天然楼等,这三家茶楼都在西街。
兴华春背靠圩河,一排三四十间,一半搭在圩埂上,一半柱子栽立在水上,一律的木格门窗,八仙桌。
人坐在茶房,推开后窗,就可以看到窗外的河水,水上的凉风吹来,十分清爽,凉润。
客人坐在茶楼上,就有一种浮在水上的感觉。
天然楼是高姓开的.,两层小楼,背靠小南河,本来楼好、茶好、点心好,在三河是最出名的茶楼。
而当时的跑堂就没茶馆那么风光了,不仅劳累,在旧社会还被视为“痞业”。
如果未婚女子干了跑堂,就很难嫁人了。
长嘴茶壶、黄盆、海碗还有一块大抹布,围裙口袋里揣了一把筷子,刚刚长大成人的汪之稳就这么一身装束,开始了自己的跑堂人生。
从学徒、三帮、二师傅、大师傅,汪之稳在八仙桌和长条凳间来回转悠了三年,终于出师了。
在外埠闯荡了几年,汪之稳已到而立之年,他又回到三河,开了一家属于自己的茶馆——汪和轩。
二十四卯朝天的八仙桌、已经被油腻染得乌黑光亮的大条凳、盆底有漏孔的盛点心的黄盆、三尺长壶嘴的大锡壶……回想当年的景象,汪之稳似乎又焕发了年轻时的那股闯劲。
如今他还留着不少当年的旧物,只是那几把锡壶遗失了,只能在影视剧里可以看得到了。
篇3: 老良大叔作文
老良大叔作文
就像一缕阳光,在早晨照亮大地时,便不断的发着光和热。老良用他的光照进了人们的心。
老良是个年近六十的大叔,就住在我家对门。他们一家是在去年才搬进我们小区的,可奇怪的是,老良和邻里的关系不久就变得十分熟络。
周末在家时,坐在沙发上就会听见楼上的朱奶奶喊:“老良,我家灯泡坏了,你能帮我修修不?”或是楼下的陈叔叔叫:“老良,能送送我去车站吗?”有时前栋的'住户也会来凑凑热闹。一天下来,要是你仔细数着,绝对会有不下十遍的老良传入你耳中。可无论是谁,什么时间,只要他有空,他能办到,他都会应下来,以最少的时间做好。却从不抱怨,总是笑着满脸的菊花。
邻里的灯泡坏了,借把梯子,总还是一下子的事儿,可老良摊上我家的事却需要他“持之以恒”――接孩子。
妈妈从去年开始就到了幼儿园上班,下班时间比妹妹的放学时间晚多了。那妹妹谁接呢?正当我们一筹莫展时,老良来了,说着他孙女上学也要接送,正好顺带着接妹妹。这么“顺带”着就是一年。每天下午,他都会在校门口等着妹妹出来,把她带回家。就算健忘的妹妹忘记书本,钥匙,需要麻烦他再一次骑车送妹妹回去拿,他也不会说一句,连个不高兴的表情都没有。他就这么默默的每天这么做着,也从不拿这事儿宣扬什么。
这种坚持放在我身上是肯定不行的,我没有那么耐心,也没有那么执着。
或许在老良看来这只是搭把手的事儿,因此每当妈妈和他讲起这事,说着感谢的话时,他总是显得那么不知所措,平时都上扬着的嘴角会露出一丝尴尬。
这就是老良,一个在遇到别人感谢时会不知该如何表现的大叔。就像一米阳光使天空变得湛蓝。
篇4:悠悠岁月流年香散文
悠悠岁月流年香散文
“悠悠岁月,欲说当年好困惑,亦真亦幻难取舍,悲欢离合都曾经有过,这样执着究竟为什么?漫漫人生路,上下求索,心中渴望,真诚的生活,谁能告诉我是对还是错?问询南来北往的客,恩怨忘却,留下真情从头说,相伴人间万家灯火,故事不多,宛如平常一段歌,过去未来共斟酌……。”此刻,《渴望》那首舒缓、流动、委婉的的乐曲萦绕在我的耳畔,让我那曾经多少对生活的遐想与向往,多少个梦想与追求,多少次的磨难与坎坷,多少次的失望与落寞的思绪在心底慢慢的翻卷……
眼看着,年就要过完了,但那渐行渐远的烟火,还有那稀疏的爆竹声,依稀之中还在耳边萦绕 ,有些伤感轻轻袭来……自己默默的坐在窗前,有思考,有感叹,无奈之时,将自己深深的埋在那些泛着墨香的文字里。总以为,能在文字里忘却了红尘的烟火,总以为能在温馨的文字里找到心灵的慰藉,可提起笔,却无言。
笔悬在空中,久久的不肯落下,是舍不得这留不住的时光,还是在呼唤着那些美好的光阴重现,不敢回眸,可一切都消逝得无影无终。随着时间的围困,我的步伐越来越沉重缓慢,时间仿佛把我逼到了死角,让我陷入了绝地,我无力挽回些什么,只有忍着痛,步履维艰地一步一步往前走…… 有人说,这是节日综合征,这些症状勾起了自己身心的懒惰,打击了自己上班的积极性,使自己感到颓废和失落。我觉得还是有些道理的,这不,自己现在的思想的确是一种游离的状态,浑浑噩噩的,没有一点生活的激情,仿佛生命都开始变得沉重了,淡然无味,厌倦了一切的追逐,厌倦了这没有生气的生活,心里空落落的寂寥。只有那缕缕的沧桑还在滋润着我,让我一个人在渐行渐远的年华里静静地感受着时光的流逝……
时光葱郁,岁月流逝,不经意间会蓦然回首,一幕幕的`回忆涌上心头……小时候常盼着过年,因为在那个物质困乏的年代,觉得过年真好,看着放在枕边的新衣服,心中充满喜悦,然后换上它,整个人都是新鲜的;看着全家人围坐在桌前,满桌子好吃的,小心翼翼地吃饭玩耍,生怕把自己的新衣服弄脏;挨家挨户地给邻居叔叔阿姨拜年,欢天喜地的拿着大人打发的压岁钱,虽然只有一到两元钱,但那是一种快乐和幸福的情怀;兜子装满了小鞭炮,拿上一根香,当把鞭炮捻子点燃,听到呲呲响动即将要引爆时,赶紧扔在空中,叭的一声响,无数次收获着响炮带来的欢喜……总之,小时候和大人们一起感受过年带来的祥和喜气,氛围特好,那是一种沐浴着浓浓亲情之中温馨和满足的过年气氛,那是我们那一代人的那种特有年代的记忆快乐。
如今,依然是过年,却再没有儿时的感觉,已经感受不到过年带来的新奇和满足,就连我们的孩子同样也感受不到过年的新奇和满足感,因为他们已经生活在一个富足的年代,体会不到没有知足的快乐……于我们,岁月把人操练的日渐成熟,却满目沧桑,太多的感慨,太多的感伤。过年把人过老了,现在害怕起了过年。每过一年,意味着自己将又老一岁,不想服老,可是却无力扭转现实的局面,一年又一年。都说“人到中年万事休”,而现实是人到中年万事忙,因为中年时代的“上有老,下有小”,从而肩上承担起了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中年人成了家中的支柱,成了家人的天,无论有多大的困难都要承担,都要撑起这个家。就拿过年来说吧,过年,我们要让老人笑逐颜开,象哄孩子一样哄他们开心快乐;过年,我们要让孩子感到父母的爱心,让他幸福愉快。过年了,我们要让他们吃的好,心情好,让他们体会到家的温馨,爱的温暖,不管自己有多少烦恼,有多少困难,我们都要笑对自己的家人。总之,感觉中年的自己身心都承受着比较大的压力。事情再增多,身体在滑坡,感觉就是身心都累。
不过,在感觉累的时候,想想父母原来也是这样过来的,那时父母从没有让我看到过他们脸上的忧愁,我看到的总是和蔼可亲的面容,父母给了我一个温暖的家,温暖的港湾,让我无忧无虑的长大,尽管家很清贫,可我依然感觉很幸福……今天,人到中年的我也明白,春节是中国人以续亲情、以报亲恩、以示孝顺的传统观念和特有的文化情缘。想到这些,于是也加入到一批又一批,一波又一波,刮起的购物狂风中,成为了各大商场的每个角落,大街小巷的车流,人流,物流海洋中的一份子。尽管自己很忙,很累,身心疲惫,可也心甘情愿,无怨无悔,我要让老人和孩子过一个快乐的春节,因为他们开心,我就快乐,因为我爱我的父母,我爱我的孩子,我要给他们一个温馨的家,一个温暖的港湾,让爱传承,让亲情延伸!
深深浅浅的岁月痕迹里,走过了青葱年华,阅历了人世沧海,不经意间染上了风霜,染上了世故,也染上了岁月的霜华。悠悠岁月流年香,岁月的那一点五味杂陈,生活的那一些世情薄凉,忽然间便让人懂得了:无论岁月如何匆匆,流年怎么流逝,别忘了给时光一个浅浅的回眸,给自己一份从容的微笑。收获是一种幸福,付出又何尝不是一种快乐。于是,走在季节的未稍,携一坛岁月的甘露,浇灌心灵的聘婷,让芬芳温馨每一段岁月,让心香醺染每一位亲人。如此,念起,也温暖;逝去,也释然。
窗外,风轻云淡,心中,阳光暖暖。这一刻,时光已然慢下来,慢到可以聆听心灵的声音,曾经的疏离,得到与失去,收获与付出,镜花水月的沧桑,都已是拈花一笑的释然。今天的我,只有静好的时光,清简如水的日子,喜欢这样的感觉,有盈盈的浅笑,有温润的心境,我知道,那便是幸福的味道。于是,今日,心为笔,写下满笺素心浅事,不求浮华,只求安然;今日,心作尘,用绵长的时光,写下一份浅淡,缓缓落墨,轻轻收笔。
篇5:悠悠岁月,知己难寻散文
悠悠岁月,知己难寻散文
还记得上中学的时候,我们的课本里有一些古诗,老师都要求熟读,并背诵下来。那时候很认真,担心背不下来会挨老师骂。语文里的诗词都很有正能量,一般都是孝顺父母,节约粮食一类,还有就是朋友之间的送别诗。比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等。
那时年少,只知诗意,不知真情。
后来接触的诗词多了,更偏爱伤春悲秋之作,对于古人与朋友临别伤怀的诗嗤之以鼻,认为朋友送别并不是件大事,何必无病呻吟?难道是为了写诗刻意应景吗?
一次,看电视换台的时候,正播放到一位妃子,她弹琴念了一段宋词,这时,恶毒的皇后带着随从出现了,打断了琴声,并责怪这位妃子说:“只会唱这些浓词艳曲迷惑陛下,堂堂皇族,整日靡靡之音不绝于耳...”
当时的我自然气愤,词怎么被形容的这么不堪了?靡靡之音不是用来形容妓院才最妥当吗?这个坏女人!
我的文学造诣不高,不敢评判这些。那个年纪的我,情窦初开,细腻的情感表达更能牵动我的心,也最容易被打动。父母、朋友,对我来说他们自然而然的在哪里,我不知道怎么得到的,也从来没有失去过。
唯有情,我从未遇见,却知道它的存在,因为它存在,而我却得不到,思量日久,忧思难遣,所以当宋词里写的,相思之情、离别之苦出现时,我的心思得以抒发,情感有了寄托之地。
我沉浸在这忧愁中,用我十几岁懵懂的心憧憬着爱情,偶尔也模仿着写上几首。那时候没有微博,没有简书,我把它们发到空间里,有个人在下面评论中写道:少年不识愁滋味!
为此,我特意去查了这句话的.完整版,并记到现在: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辛弃疾《丑奴儿》
这句话当时大有讽刺意味,笑我年少,不经世事,又怎么会明白什么是愁,什么是爱而不得的无可奈何。我同样笑他,轻蔑他什么都不知道就妄自评断。年少轻狂,大概就是形容那个年纪的我吧。
后来毕业,进入社会工作,身边的朋友也是换了一批又来下一批,常联系的还会常联系,不联系的也就再没有见过。
社会,不只教人苟且,还让我学会了珍惜身边对自己好的人。因为,全球数以万计的生灵,几十亿的人口,十几亿的国人,上千个同窗,几百号亲朋,几位至亲。在乎自己的,始终就那么几个人。每失去一位亲朋,都要在上面的数字上减下去一位。
失去,并不表示可以再次拥有,这是我十八岁那年第一次体会到的。
那年春节,一家人都聚在一起,她们谈论起一位女孩的病情,从她们的话中,我知道这个病很严重,已经危及生命,我的姐姐和她是好朋友,两家是前后院,经常去看她,回来之后眼睛红红的,我不知道她为什么哭。有一次她们打车到城里去看她,说是重了。
我当时就坐着听,心里并没有感触,她们的紧张与忙碌让我觉得有些滑稽。
没过几天,前院传来消息,说是“走了”。我明白是什么意思,只是不相信。才二十岁!二十岁的人怎么可能死呢?!当我渐渐明白这是一个事实之后,我开始重新给死亡下定义。死!就是任何人都有可能随时离你而去,就是再也没可能见到,但又一点办法都没有。
如今,我学到了更多的知识,经历过生离死别,开始理解古人与好友分别时,那种惺惺相惜的感情。
有时候,我也疑惑,杨贵妃要吃荔枝,不是八百里加急,一天就到了吗?为什么古人分别就好比生离?“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多好的一句诗啊,哪里就讽刺了?
后来,知道古代的交通和现代无法相比,为了一盘新鲜的荔枝,累死了人,跑死了马。
所以,古代与好友话别,那份痛惜与不舍,并不是无病呻吟。因为人的一生,知己好友实在太少,为官的为官,游学的游学,被贬的,也是从一个地方,去到另一个地方,想要见一面实在太难。三五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更多的时候可能就是见不到了,怎么能不伤感嗟叹。
相比现下,有最快的交通工具,有最便捷的联系方式,但是朋友反而越来越少了。人们每天都会见到很多人,在树木耸立的马路上,人流不断的地铁里,行色匆匆上下班的人。每天遇见这么多人,始终遇不到良师益友。
我困惑,是什么原因,让我经常喟叹人心不古,知己难求呢?
篇6:装卸工大叔散文
装卸工大叔散文
逐渐步入中秋的江南,慢慢冷却了夏季那狂热的温度。宛如一位风情万种的少妇,别有一番韵味浸在这如诗如画的山水中。
这次我们奔赴的地方是著名的水乡绍兴,人游走在画中似的,每到一处都是别样的风景。你看那青山绿水的深处,偶见一位撑着花伞的美人乘着一叶小舟,在碧绿的河面上悄然划过,留下一道亮丽的水痕。我们无心看风景,一路辗转终于在一处仓库的驻扎地“落脚”。此时这家仓库的主人还没有来,我们只得在仓库外的台阶上落座。这里的仓库占地面积很大,像一座城池。你看那一排排一模一样的平顶房纵横交错着,你若从这端走到那端的尽头,就像走迷宫,你需步行很久。此时那轮朝阳已经冉冉升起,将洁净的柏油路照得明晃晃发亮。我们疲惫地喝着豆奶,看着这道锈迹斑驳的大门出神。
“丫头,你们是在48号仓库卸货吗?”忽然很磁性的声音传来,我抬起头看到一位老者正笑吟吟地站在眼前。只见他穿得很朴素,一身藏蓝色的工作服,一双洗得发白的运动鞋,有意思的是老人家的上衣口袋里竟别着一支钢笔和一个烟盒大小的小本子。老者已近古稀,但依旧神采奕奕。只见他白皙的皮肤,慈眉善目,高挑的身材。“是的,大叔。”我敷衍着点了下头,依旧想着心事。“哈哈,缘分哦,我也是在这家做装卸工的。”老人嘿嘿地笑着,一屁股坐在我身旁,只是提前在台阶上铺了一层报纸。嗯,南方人就是矫情,一个装卸工都这样洁癖。我用眼角瞥了眼老者,“叔,今年高寿?还做装卸工?”我很三八地盘算着,恐怕老爷子有一肚子的“血泪史”?
“到年就七十了,在家闷得很,一辈子做惯了,闲着就发慌。”老爷子浅笑着,“丫头,比起那些装卸工,我还是蛮年轻的哩。”他憨憨地笑着,一脸的褶皱绽放成一朵晚菊花。“嗷嗷,比我老爸小几岁。”我点点头,于是爬上车取下两个红彤彤的苹果,随手递给老者:“都洗过的,大叔吃吧!”他连连摆手,“丫头,大叔的牙口不好。”他道了声谢,依旧望着朝阳出神。“哈哈,还叫丫头那?我的女儿都上高中了。”我咬着嘴唇,满脸绯红。“哈哈,傻丫头,我的儿子都和你差不多大,你很年轻的嗷。”他大笑着。是啊,和您比,我还算抓住了青春的“尾巴”。我暗自盘算着,不觉有点凄凉,不知不觉间人生已近中途,叹息间真不晓得时间都去哪了?
“老杨来了。”很苍老的声音传来,只见几位大叔已经聚拢开来。这几位大叔中最年轻的那位六十岁左右,最年长的恐怕有七十多岁了吧,此时的他已满脸的老年斑,甚至走路都有些蹒跚。“老杨,你原来在哪干?昨个才看到你来这儿。”那几位老者彼此寒暄着,你看他们依旧老当益壮,个个腰板笔直,只是他们着装有点邋遢,甚至有的衣服还很破旧,不是露着胳膊肘子,就是磕破了裤腿儿……“我一直在城北的仓库干,那几个仓库活多。”和我聊天的那位老者一脸浅笑着。“丫头,我姓杨,叫我杨叔就好。”他忽然转过身,露出雪白的牙齿。“哈哈,杨叔好,我叫晶儿。”我很喜悦地点着头,缘分真有趣,只一盏茶的功夫我和杨叔竟像对忘年交。“愣着干嘛,快卸货……”忽然有人高喊着,久违的乡音竟如此亲切。
原来这家仓库的主人是个山东人,矮墩墩的个子、肥胖的身材,头颅很大,一脸横肉。你看他四十多岁,小眼狡猾地眨着,叼着一支烟,一步三摇地走来。只听得“吱哑哑”一阵声响,那两扇大门被其艰难推开,顿时一股棉纱特殊的馨香扑面而来。“老哥哥们快卸,一会天就热了。”他的嘴巴很甜,一口一个老哥哥叫着。然后这老板一脸堆笑地走近我:“弟妹,一会他们若问你多少吨棉纱,你就少说两吨嗷,记得别‘穿帮’了……”他的笑容如此丑陋。爱人缄默地点了下头,我鄙夷地瞟了他一眼,“哼,这老板竟像黄世仁,真是个讨厌的‘武大郎’”。我心里狠狠地骂着。我不敢多话,从此心里却沉甸甸地像压了一块巨石。
我抬眼望去,只见这些老者中最年长的那位已经踩着厚重的木板走上了车排,那货很高,足有四米的高度。只见老者颤颤巍巍地爬上棉纱的顶端,将一包包棉纱丢了下来。而那些年轻些的大叔,彼此“一二”喊了声口号便将棉包扛到肩上,然后喘着粗气、小心翼翼地走下木板,再走进黑乎乎的仓库并将货物摆放齐整。他们像一组分工明确的工蚁:有来回扛包的、有堆放棉纱的、还有则站在车排上将棉纱“发给”扛包大叔的肩上的……他们配合地相当默契,彼此照应着,那最年长的大叔工作量明显减少很多,甚至其余的弟兄都默许他歇歇脚。我呆呆地看着杨叔站在车排上挥汗如雨,那位最年长的大叔更是气喘吁吁,那些搬运棉纱的大叔们已被汗水浸湿了衣衫……而在我们老家,这些古稀之年的老者大多退居了“二线”,有些玩世不恭的人总调侃人家叫什么“等死队”:你看他们会在冬季都晒着“太阳浴”―在阳光明媚的日子,他们会靠着墙壁闭着眼睛享受太阳的恩泽;或在其他季节,他们躲在树荫里打着扑克,或下着象棋;或者他们三三两两地聚在街头巷尾,谈着天、听着收录机或品着茶悠然自乐……
此时那位仓库的老板―称其“武大郎”或许更贴切些,他正坐于阴凉处一边喝着清茶,一边悠哉悠哉地吸着烟。我猛然回首已寻不到爱人的影踪,这家伙跑哪去了?
我四处张望,却发现这个心善的家伙竟站在棉包的顶端,帮着最年长的`大叔将棉纱一包包的丢了下来,只见那棉包划着优美的弧线恰到好处的落到大排的边缘。“老弟还真实诚,‘南蛮子’是不买你的‘人情’的,他们也不会分给你一分钱……”。“武大郎”感慨着,他依旧吸着烟,烟雾一圈圈蔓延开来遮住了那张扭曲的脸。此时阳光变得很刺眼,远处的青山依旧清晰可见,蔚蓝的天空下一层薄薄的云彩像只展翅翱翔的雄鹰。温度逐渐上升,只见这些老人们逐渐脱去汗衫,甚至有人赤裸裸地光着膀子。尽管如此,人们依旧汗如雨下。我的心隐隐作痛,看着这些弯着脊梁扛着棉纱的老人,不知是震撼还是伤感?我沿着那厚重的木板攀上高高的棉纱垛。此时杨叔显然力不从心,他气喘吁吁地涨红了脸。“杨叔,你老歇会,晶儿帮你。”我胆颤心惊地站在那里,腿开始发抖。“哈哈,丫头恐高嗷?”杨叔笑着,他坐在一旁歇息了一会。我看到杨叔的确和其他装卸工大叔不同,一是他的体制明显不如人家,二来人家的手都生有厚厚的老茧,而他的手却如此纤细……你看棉包在人家手里这般轻松,在我手里咋就这么重那?难为了这些大叔,将五十斤的棉纱摆弄得如同玩偶,真是看事容易做起来难嗷!
不一会,我亦汗流浃背,呼呼地喘着粗气。“丫头,一看你就没干过这活,记住丢棉纱不能靠蛮力,你要用‘丢’劲顺势把它抛出去。而你每次把它抱起来,多重啊?”杨叔笑了,他的满头
白发在阳光下闪烁着银色的光芒。“歇歇再干吧!”一位大叔看似他们的队长,一声令下所有的老人就地歇息。只见大叔们有的捶捶背,有的捶捶腿,有的则大口大口的喝着水,甚至有的坐在墙角阴凉处闭目养神。“杨叔,你渴不渴,我车上有热水?”我紧随着杨叔坐下。“不用,丫头。”他笑得很优雅。“你们给华丰纱厂供棉纱?”他问得有点专业。“嗯,我不知道,我是吃凉不管酸的。”我羞涩地说着。没想到杨叔也大笑起来:“哈哈,和我一样嘛!”“杨叔,晶儿有句话不知……”我一时脑残,话出一半便支吾起来。“说!”他一愣,像位将军下着令。“你们干嘛这么大岁数还做装卸工……”我的话还没说完,忽然感觉肩膀被谁扭得生痛,我猛回头见爱人正白着眼、黑着脸。
“好个心善的丫头,干体力活的人未必是家里揭不开锅嗷。”他笑得流出眼泪,见到我一脸愕然依旧不紧不慢地说着:“生命的意义在于体验,在于运动,正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他的眼闪烁着光芒。“再说我们和棉纱打一辈子交道了,若一天不闻闻它的味道,我们心里就有点发慌。只有干点活,才感觉自己不是一个老废物。哈哈,贱骨头吧?你们年轻人不会懂的……”杨叔大笑着。是的,这些走在暮年的老人竟有如此心胸,我还有什么怨天尤人的理由?“还聊什么,快干活吧。”“武大郎”像一个奴隶主放开喉咙怒吼着。俗话说得好:“眼是懒汉手是好汉,就怕不干”,也就一个小时吧,那堆小山似的棉纱垛被搬运一空。“老哥哥们,过来领装卸费。”“武大郎”咳嗽一声把一沓钱递给最年长的大叔。那大叔颤颤巍巍地接过来,如数分给手下这六位弟兄。“武大郎”做贼心虚似的,不敢抬头,哈着腰看着他那身笔直的西装或弹着被擦得锃亮的皮鞋上那星星点点的尘土。
“不对,年轻人,你是不是少算了八十包?”杨叔接过钱,一脸的困惑。“哪能那?哥哥。”“武大郎”大手一挥,“老哥几个回家歇着吧。”杨叔真神,他竟算起账来:横着几包竖着几包,一层多少,共多少层……掐指一算竟不差分毫,恰似诸葛孔明。“嗷嗷,你看看我这脑子?整天记吃不记打,不好意思啊再给你们三十,多亏了老哥提醒哈!”“武大郎”像一只滑溜溜的泥鳅,很圆滑地自圆其说。“年轻人,你疏忽大意一点倒没什么,只是别忘了做人要把心放正才好。”杨叔的话像一巴掌在“武大郎”的脸上,只见他的脸青一阵紫一阵的……
“丫头,这是我的电话号码,我签了名字。有困难给我打电话,记住啊,丫头?”他一脸浅笑的拿出纸笔,从烟盒大小的小本子上撕下一页纸递给我,“嗯,也可以没事的时候来找我,我陪你转转,这里名胜古迹很多的。”杨叔笑得很灿烂。我出于礼貌接过那页纸,不觉有点好笑:杨叔哎,晶儿即使有困难找你有什么用那?“嗯,好的,杨叔。”我们挥手而别,竟有丝眷恋难以言表。
“哎呀,这个矫情的老家伙,真是一只老狐狸。他竟能算出他们卸了多少货……”“武大郎”很尴尬地骂着,感觉白天见了鬼似的。“你再说一遍试试看?”此话刚罢,忽然有人一拳击在“武大郎”一脸的横肉上。
“武大郎”被打得满地找牙,他长大嘴巴刚想破口大骂,一看来者不善这家伙顿时低头哈腰起来:“杨,杨老板,你亲自来的?”我们被眼前情景惊得慌了手脚,才注意身后那辆奔驰R600已经停放很久了。“妈的,小子,你敢骂老爷子,活腻了?”这是一个看似老板的家伙,一身名牌,气宇轩昂。“怎么会?”“武大郎”一脸惶恐。
“这家伙是谁?这么猖狂?”我一脸茫然,此时那辆奔驰已经没了踪影。“华丰集团的老总,今真见鬼哎!”“武大郎”垂头丧气地回答,“
弟妹,你和那老头认识?听你叫他杨叔?”我猛然想起什么,把那页纸递给他,只见他的手开始颤抖起来:“喔噻,怪不得嗷,这位杨维建就是杨总的老爹嗷!”“武大郎”一屁股坐在地上,半天不再言语......
篇7:老范这个人的散文
老范这个人的散文
老范今年快六十岁了,他身材高大魁梧,四方大脸,见了人总是笑眯眯的,一幅和事老的样子。
老范是从教育战线上退休的老教师,他现在在方圆几十里都做礼宾先生,熟悉他的人都说他的生活十全十美,老范听了哈哈哈的大笑,能看得出,他对自己的现状还真的是很高兴,很知足的。
老范在校时是初中的数学老师,当年任教时他的目地就是把自己的课上好,让他的学生都喜欢他所代的这门课就行啦!他容不得班里有不好好学习的学生,当有学生不完成他布置的作业时,他会把这个学生叫到他的办公室里去训得让你流泪悔过为止。他对学生说:“父母供给我们衣食住行,老师给我们传授知识,我们必须努力学习才对得起他们,当学生者应以不好好学习为耻!”
老范在校教书众口皆碑,是个名副其实的好老师,但他却不去追求自己有个一官半职,当同事们都在为自己升职的事儿请客送礼时,老范却在家享受天伦之乐,他呀,正在家给他三岁的儿子教唐诗呢?“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看着自己的孩子会背一首首唐诗,甭提老范多高兴了!
老范兄弟三人,他为老二,上有一个哥哥,下有一个弟弟,小时候,他的母亲很忙,正在上小学的老范就帮着母亲做家务活,一个男孩学会了所有的家务,择菜,做饭,洗锅,扫地,洗衣服,更有甚者是看见母亲纺线挺忙的就帮母亲纺线。惹得众亲邻都夸他懂事儿。他的哥哥和他是同胞,却对母亲的忙碌视而不见。常常是不吃饭不回家,母亲再唤也没用。有人戏虐老范:“老二到这儿忙呢,老大在那玩呢?老二是不是亲生的啊?可能不是亲生的吧!”老范却说哥哥爱玩,他爱干活。人们又说:“那玩好还是干活儿好?”老范说玩好,但他心疼他妈,所以要干活儿。人们听了都哈哈哈大笑。老范说的这话就在方圆村里传为佳话,人们都说一个十来岁的娃就知道心疼大人了,这娃长大了可了不起!
老范从小就心中有他人。老范上学了,他的弟弟还小,老范一回家,就抱起弟弟哄的弟弟很开心,弟弟三岁了,老范就把弟弟放到炕上,以窗户为黑板,给弟弟教儿歌,教数数,教拼音,在弟弟上学前,他给弟弟教了许多知识,他弟弟能把数从一数到一百了,还教会了他拼写,老范给窗扇上写个a,弟弟就学写个a,写一个o,弟弟就写一个o,一个一个拼音都是在窗扇上学会的。他还教弟弟做手工,给弟弟读课文,由于老范的引导,他的弟弟入学后就成了班里的优秀学生,学生字,学算术都很快,在后来弟弟的学习中老范一直做着陪同监督,并伴着弟弟一起复习功课,最后老范考上了当地师范学校,他的弟弟也成了北京大学的学生。他的母亲说,他弟弟的成才,老范功不可没。
老范不仅是个好哥哥,他还是个好丈夫。老范的媳妇娶进门时,是个高中刚毕业的学生,不会做家务,不会在地里劳动,那时村里刚办起了一个幼儿园,幼儿园缺老师,老范打听村上正在寻找幼儿老师的事后,就主动找村长,给村长求情让把他的媳妇放到幼儿园教书,村长也知道这个媳妇是个刚毕业的学生,所以就答应了,媳妇刚进幼儿园,不会管教小孩子,已经成为老师的老范就帮助媳妇,教导媳妇怎样去教学生。在老范的引导下,媳妇慢慢的学会了所有的教学过程,后来由于媳妇敬业被提到小学去教书,在招教考试的时候,老范又帮助媳妇复习考试知识,最后媳妇成了一名合格的小学教师,他给人说:“他常常是在晚上指导媳妇写教案,教媳妇怎样的设计板书,设计教学环节。”媳妇真是他一手教出来的“学生老师。”在老范的家庭里,没有和媳妇闹过任何矛盾,因为老范上孝敬父母,下呵护弟弟,在和媳妇相处的日子里,他既是丈夫又是老师,媳妇对他也是尊敬之极。
老范是村里有名的孝子,他的父亲去世早,母亲一人很孤单,老范就让他的大儿子晚上陪伴母亲,大儿子上高中了,二儿子继续陪同,最后俩孩子都上学了,他每周陪母亲一次,和母亲说说心里话,有时他也让媳妇陪伴母亲,每年到了春季,一家带上母亲定时去春游,母亲常常说:“你们带娃去,妈老了,照在像上都煞风景,妈不去?”老范急了:“妈,我们在外工作,出去逛的机会挺多的,就是为了能和您在一起,我们才出去逛的,你不去,我们逛着有啥意思?”说的母亲只好去了。
老范的母亲今年已八十多岁了,他兄弟三人,大哥一人在外工作,家里三孩子,日子过得比较紧张,所以母亲有个病儿灾儿的,大哥从没有关心过问过,倒是母亲常常牵挂大哥的几个孩子,每逢过年过节,老范都要买些礼物给大哥家送去,并说:“这是咱妈让送的',看着你们吃了咱妈才高兴。”老范的弟弟一家都在城里,离母亲较远,平时照顾母亲的任务就落到老范家两口子身上,可老范从来没有在人面前抱怨过自己一人养老人的事儿。
由于老范是个很重视启蒙教育的人,所以他的俩孩子在他的正确引导下都考上了名牌大学,亲邻都为他自豪。有人问他:“老范,你说是先人能行还是后人能行,老范眼睛一睁说这还用问,当然是先人能行了,先人在那饥饿的年代把我们兄弟三人都拉扯成人,还供我们读书,真的是了不起?我们和先人相比可差远了,我们要敬重我们的先人!”
老范可以说把自己的点滴精力都用在了正当的事儿上,(他不,不抽烟,不喝酒,不结帮搭派胡游浪逛)老范没有任何不良习惯,童年时一直帮母亲做家务,照管弟弟,青年时教导自己的妻子,中年了又陪着俩孩子给他们辅导功课,直到俩孩子上了名牌大学。
最近老范退休了,他要和妻子一起照顾腿脚不便的老母亲。老范寂寞吗?不!他从不寂寞,他有空儿了还在家练毛笔字呢。他还利用农闲时间给村里村外的乡亲们做礼宾先生呢。
因为老范在村里写的一手好毛笔字,而且他是个乐善好施的人,给亲邻写字都是免费的,所以村里谁家有个婚丧嫁娶的事儿都离不开他。
有人开玩笑说:“老范是个宝,家里家外离不了!”
哈哈哈,愿所有的男士都能如老范那样,做一个好儿子,好丈夫,好哥哥,好父亲。
向老范学习!向老范致敬!把祝福送给老范!
篇8:成熟大叔范个性签名有哪些
成熟大叔范个性签名有哪些
1.如果你放不下那个错的人,那么你永远也找不到那个对的人。
2.好的生活就是不瞎想,做得多,要得少,常微笑,懂知足。
3.时间就象一张网,你把网撒在哪里,收获就在哪里。
4.欲望以提升热忱,毅力以磨平高山。
5.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耻。
6.无所畏惧,坚持到底,决不放弃。
7.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
8.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只不过是愈来愈发觉自己的无知。
9.这个世界,没有偶然。
10.知我者为我心忧,不知我者问我何求
11.成长,带走的不只是时光,还带走了当初那些不害怕失去的.勇气。
12.感觉自己什么也不缺,仔细想一想又什么也没有
13.日久不一定生情但一定见人心
14.忘掉失败,不过要牢记失败中的教训。
15.所有目标都是黑暗的,只有行动才与光明相伴!
16.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17.留下的与带走的全都是自己的
18.要替别人着想,但为自己而活。
19.态度决定状态,状态决定心态
20.用感性感受生活,用理性思考人生!
21.多么美妙的生活,值得我们好好珍惜。
22.汗水和泪水的成分相似,但前者能为你赢的成功,后者却为你换来同情。
23.最美丽的心不是毫无损伤的完整性而是对别人的爱。
24.错误,狠多时候都能作爲我们认知美好的一个助力,吃一堑长一智
25.人经不住千言,树经不住千斧。
26.放弃了就不该后悔,失去了就不该回忆。
27.心,会隐藏我们不能说的东西,但眼睛,能说出我们试图隐藏的东西
28.人生就是在做一道道选择题,很多时候我们没有选择,就只能顺其自然
29.希望是火,失望是烟,生活总是在一边点着火,一边冒着烟。
30.三角形在图形中是最稳定的而在人际关系中是最不稳定的
31.人生如同故事,重要的并不是有多长,而是在有多好
32.象有永生一样梦想,象明天就会死去一样生活。
33.与其憧憬未来,不如把握现在
34.如果你看到面前的阴影,别怕,那是因为你的背后有阳光
35.每个人的心都有一道墙,推开就能看见天堂
36.不是人生如此悲剧,而是你就是以悲视悲。
37.每一条通向理想的途径,都充满了艰辛与汗水……
38.生命是终将荒芜旳路口,连莪们都是自己过客。
39.人生最大的遗憾,莫过于错误的坚持和轻易的放弃。
40.人生有两种境界,一种是痛而不言,另一种是笑而不语。
41.记忆、像是倒在掌心的水,不论你摊开还是紧握,终究还是会从指缝中,一滴一滴流淌干净。
42.给我你的爱与耐心,我会抱以感激的微笑。
43.解释永远是多余的,因为懂你的人不需要它,不懂你的人更不需要它。
44.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包括爱情在内。可以简简单单。但是不能随随便便
45.微笑和沉默是两个有效的武器:微笑能解决很多问题,沉默能避免许多问题。
46.世界是公平的,忘记一份回忆,你就会懂得一份珍惜。
47.不保留的,才是青春。不解释的,才是从容。不放手的,才是真爱。不完美的,才是人生。
48.过去事,过去心,不可记得;现在事,现在心,随缘即可;未来事,未来心,何必劳心。
49、人人都会错过,人人都曾经错过,真正属于你的,就永远不会错过。
50、在你还没学会低调的时候,请把高调玩的优雅些
篇9:感谢悠悠岁月大姐赠书散文
感谢悠悠岁月大姐赠书散文
一砚淡墨香尘,独坐临窗的电脑前,用指尖敲打在电脑里,那些对悠悠岁月大姐的感慨情谊都归结于指尖。
感谢网络让我认识了悠悠岁月大姐姐。在这个陌生而又熟悉的世界里,虽然我们不曾相识,却彼此有了真诚的祝福,有了脉脉的馨香。日子随着无数的心事渐渐地逝去,可姐妹缘分让我们彼此在键盘上敲打的轨迹中,有了这份情感的霞光。
当有一天大姐说赠书给我时,我好激动,感觉是那样的亲切。在这里我把感谢化作祝福的信笺寄予悠悠岁月大姐一生幸福美好。感谢让我分享了您流年岁月的坎坷和创业的辛酸,忧伤和快乐。
当我在邮局拿到悠悠岁月大姐姐寄来的书《含泪的选择》,我就急不可耐地打开了,跃入眼帘的是书名《含泪的选择》,作者曹钟菊著,大致翻了看看,有前言,她的大哥写的《生命的强音》,以此来对妹妹曹钟菊生活坎坷而且又有人生丰富底蕴的生命强音的透析。就赶紧回家看。
“心素如笺,人淡如菊”,当我看完这本书时,真的很敬佩悠悠岁月大姐竟能把自己的.心境幻化成如此高的境界。
先后被评为:为南通市劳动模范;
江苏省劳动模范;
全国三八红旗手;
启动市人大代表;
南通市人大代表;
江苏省妇联候补执委。
在悠悠的岁月里,大姐把月携星霜,漫过季节的旅程:坎坷的身世,人与人的联系,爱的牵连,创业中的事业,就像大姐生命里的元素一样缺它不可,同时用爱,包容,蕴含着“忍”的积淀。用脚印把岁月磨去了棱角,把夕阳从天边裁下,做成美丽的舞裙,舞出了四季轮回的岁月之歌。把曾经的苦痛,演绎成静水深流的沧桑,浮云散去,留下的只是岁月沉淀后的恬淡和安宁。
大姐用她的智慧度过自己养鸡事业上的前行。艰难坎坷的生活道路。生活的波折反而更加激进她在事业的荆棘道路上,踩出一条崎岖不平的道路及高尚人格的魅力。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行如故。
同时也为逆境中前行的大姐有一个呵护她的丈夫感到高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深情。清浅流年,尽管每个日子都是那样的波澜,但始终润暖着幸福的味道,知足者常乐。
《含泪的选择》它不仅仅是大姐的艰难的历程,也是那个疯狂时代带给人们命运的改变和不平等的待遇,同时也折射出整个时代的变迁,真的很希望大家都能看到悠悠岁月也就是曹钟菊大姐姐励志的篇章《含泪的选择》一书。她诠释了人生美丽的乐章,叮咚成一首永恒的歌,让人受益匪浅。
在这飘着雪花冬的日子里,最后我用带着余温的指尖寄去我祝福的花瓣:祝大姐姐新的一年事业更加辉煌,生活健康,快乐,睦家幸福!
谢谢您我的大姐!
篇10:悠悠岁月浓浓米香散文
悠悠岁月浓浓米香散文
端午快要临近的时候,上党这座千年古城的大街小巷里,时常会飘散出一股清甜的粽米香味来。每逢这个时节,我总会自觉不自觉地回想起岁月里那些曾有的端午情怀。
记得,小时候农村里的那些端午节,母亲总会紧前紧后地忙活上一阵子。捡红豆、簸黍米、拔艾叶、拾柴火。可是那个年代,我从来没有吃过糯米包的粽子,我也不晓得在这个世界上,有糯米这种食材。记忆当中,每逢端午节,母亲总是做上一大锅黍米饭(这种米饭,在我们当地称为蒸米)。
在农村,做蒸米是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传统习俗,每个人都会做些,可是那时候,却没有几个人讨论这件事情,对于端午节的由来,我也从来没有去思考过这一天为什么叫端午,从长辈那里知道和屈子有关,再后来方知端午节其实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种信仰,一种文化传承……或许是那时的纯朴与简单,反而在生活里让我得到的快乐和幸福才会更多些吧。
黍米性平味甘,能补中益气,安神助眠,据《民医别录》中记载,它除热,止烦渴,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同时还能补充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虽然在制作时,于程序上稍有繁冗,但是经常看到母亲做着来吃,时间长了我也在心里记下一两个步骤来:第一步需要用凉水把黍米浸泡,大约需要一整天。第二步准备两个沙锅,上下对接,然后再用箅子隔开,再找一些玉米糊糊把中间的接缝封严,箅子下面放些水,水不可多,留些安全空间即可。第三步用白纱布轻轻铺展,然后把米一层一层摊开、放平。待这些做好之后,便可以用坐在火上蒸煮了。
那时候,左邻右舍的大伯大婶从田里干活回来,路过我家的门前时,他们经不住蒸米熟时那种味道的诱惑,于是推门进来。母亲见是他们到来了,便会倒上几碗凉茶,他们坐在我家院子的石墩上呷着茶,农人的专用话头就如一个被拆开的信封,一句句交心的话源源不断地讲了出来。
他们聊起庄稼,聊起年景,聊起艾叶,聊起百索子,聊起自家的孩子。见他们聊天,我就站在旁边看着、听着。院子里的那些杏树,椿树,槐树,榆树,好似也能体会到一种特有的幸福感觉,于是它们在风中哗哗作响,兴奋地来迎合着这种欢乐的气氛。
母亲做得蒸米马上就要出锅了,她拿起围裙垫住锅耳,慢慢地从铁火上端下来,待冷却几分钟之后,找来几个瓷碗盛给大伯大婶们品尝,他们倒也不推脱,接过之后,就立刻吃起来。许是做农活把身子累饿了,一刻钟未到,立马见了碗底,好吃!真好吃!这是他们吃完蒸米之后的一致评价。然后,他们把碗筷往旁边的石头上一搁,便又夸奖起母亲的手艺。
说母亲是一个非常勤快的人,把日子过的井井有条,熨熨帖帖,并且做什么饭都那么可口。接着又夸奖我与弟弟是既聪明又听话的两个孩子,并且还大胆预测,不久的`将来必然是有用之材。虽然在当时,我不晓得这些话真正的意思,但是有一个直觉告诉我,这些话,都是长辈们给孩子们的由衷鼓励,因此,我很喜欢他们来我家走访,特别是许多人一起聊天的那种感觉,真的是一种难得的幸福。
母亲不喜欢别人当面恭维,想着法子又把话题绕在了蒸米上来。母亲说着,还要再盛给他们,可是这些大伯大婶,怎么都不肯接受了。大伯大婶开玩笑地说,我们若要再吃,你们家可真没得吃了。一整缸黍呢,母亲指着窑洞里的大缸笑着说,最后,大家哈哈地笑了起来……
大伯大婶就要起身回家,他们没走几步,又回过身子说,随后让小胖(弟弟的小名),来我们家拿些白糖,配着糖吃这蒸米的味道才会更好,母亲应着。而此时,我的手指早已经吮吸在了嘴里,好像已经提前尝到了糖的味道。
清楚地记得,有一年过端午节,那天早上,我从睡梦中刚醒来,母亲便悄悄地在我和弟弟的手上、脚上,以及脖子上戴上了五颜六色的百索子,这些百索子是母亲亲手编织的,是她赶在端午节的前一夜,精心地把那些彩色的细线绳,一根一根地从线砣上缠下来,再一根一根地穿插编织在一起,量好尺寸,把两头系好,再给我们每个人分开。母亲做好百索子,给我们戴得紧紧的,深怕我们会偷偷摘掉,让她的祈盼失去灵性。或许是那时候,我们少不更事,不懂的母亲一番心思,所以偶尔也会尝试用小剪刀偷偷地剪断,然后,把它抛进我家对面那条幽静的河里。我不知道当时为什么总喜欢那样去淘气,也不明白那时候的幻想力为啥会那样的丰富。我幻想着会像一只鸽子传信那样,把童年里的信息一条一条带到某个遥远的地方,然后再得到一个意外的惊喜。小时候,母亲常讲,只要人们戴上了百索子,那些夏蝉就会有所感知,它们寻着五彩的绳子悄悄地从土里钻出来。又或许是对母亲所编织的那些故事着了迷。因此,我总是充满着期待,期待着我是第一个在夏季里捉到蝉儿的人。
岁月更替,时过境迁。如今的端午节,包粽子、绣香囊、赛龙舟、赏诗画,可谓有声有色,丰富多彩。可是时代好了,我的父母亲也已到了花甲之年,这无法改变的时光,和那些无法重现的往事,如每个人与自己的影子那般深深重叠,印在了那个特定的记忆里。那些记忆时刻警醒着我,让我懂得父母的关爱,生活的艰辛,岁月的蹉跎,也让我更加懂得珍惜和平年代里所拥有的一切,永远向着美好的未来,迈出幸福的脚步。
篇11:大叔,我错了散文
大叔,我错了散文
早春四月,乍暖还寒。晚上七时,天黑透了。呼啸的风挟着夜的寒意,吹得人举步维艰。
超市的草莓卖光了。我来到路边的小市场。暗黄的路灯下,“一”字排开的摊位排得很远。虽然摊位前少有顾客,但摊主们却用他们日日苦练的执着,固守着摊儿,固守着打烊的时间。
我来到水果摊前,问了几家,都说卖完了。只剩一家了,惊喜地发现他的.摊前有草莓。
卖主是个年纪五十多的大叔,草莓6元钱一斤。我请大叔称两斤,一共12元钱。打开包,我先找出10元钱,又找了2元钱,递给大叔。我跟大叔要我的草莓,可是大叔却指着他摊前的2张一元钱大声说:“你只给了我两元钱,还差十元钱。”“怎么可能?我明明先找了十元钱给你呀。”我边说边翻找包里的钱,刚刚折卷在一起的那张十元钱确实不见了。我再三向大叔声明,并让大叔仔细找找,是不是钱落在了他摊位的边边角角里。大叔却一口咬定我只给了他两元钱。
我感到有口难辩,异常委屈。这时,旁边一个年轻的摊主说话了:“这个大爷摆摊摆了好多年了,不会骗你十元钱的。”我也认识这个大叔,以前也曾买过他的东西,但是,那十元钱难道会不翼而飞吗?
最终,我从包里又找出十元钱,拿走了草莓。临走前我跟大叔说:“我确实先拿了十元钱出来,这是我拿的第二张十元钱。”大叔满脸的困惑,将草莓递给了我。
那张蹊跷消失的十元钱也让我困惑不已。回到家,我再次翻找我的包,细细翻找,竟然找到了那张消失的钱。一定是自己把十元钱放在手里,再找两元的时候,这十元钱掉进了包里。一定是这样的!而我,却认定自己将10元钱交给了大叔。想起自己跟大叔的争执,内疚无比。
我的第一个念头就是给大叔道歉。两天后,我又到了大叔的摊前,诚恳地给大叔道了歉,大叔嘿嘿乐了:“闺女,我还纳闷那十元钱哪里去了,说实话,当时你说的那么肯定,我感觉错的好像是我呢。你这么说开了,我这心里也舒坦了。”
生活中,许多误会就是这样产生的吧。事情其实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样的。当我们固执地以为是别人错了的时候,错的,可能恰恰就是我们自己。
篇12:老院经典散文
老院经典散文
好久没有回去了,那座闲置了已久的老院子。
一扇竹制的栅栏被一把生了绣的老锁挂着,故作声势地锁住满院子颓的败和故事。
没了棱角的青砖房子,杵在一棵老槐树的后面,两扇看不出颜色的门板,用一条红绣铁环半虚掩的拧在一起,门槛和门脚处的两个石墩,也早被土埋的找不到影子,从窗口望一眼,斑驳的墙皮和潮湿的青砖地面,幽幽地回荡着的一股阴冷的气息。
所以一个人去的时候,竟然有些不敢走进个院子。
可每次回去的时候,又觉得有那么多的亲切,一些回忆,会在心头慢慢堆积,最后汇成一股暖意。
墙脚下,有半截被丢弃的残旧陶罐,不知哪个年岁,自生了荒草,房子的砖缝里,也横竖着暗绿的苔痕,它们随着时光的更迭,绿了黄,黄了又绿。看一眼,是荒凉意,再看一眼,又满眼妥帖的温情。
记起有日,烈阳还在纠缠,妈妈着半袖薄衫站在柿子树下,我对她说,给你照张相吧。诶咦,都这个年纪了,还照什么相,你看,头发都白完了。可她仍然略有难为情的用蒲扇半遮着头,不自然的,给了我笑容。她的笑,摇摇晃晃,挂了满树。那时,她旁边泥缸里的橘子正在鼓肚,柿子还青。
如今,树上仍挂着过年时候的灯笼,经了日子,颜色斑驳做旧,但掩盖不了它喜气洋洋的红。
肥圆的柿子像槑头槑脑的小胖子,沁过一滴滴秋露后,日日飘红,看一眼,汩汩欢喜袭上心来,再看一眼,又没了主意,柿子和灯笼,到底是哪个,红的更浓?老家前后院里,如今,只剩下三棵柿子树,一棵在前院水井旁,两棵在后院,西窗户口一棵,东门门阶旁一棵。猫崽子时不时地爬上去打盹睡觉,几只麻雀,还有别的不知道什么鸟,也把那当成了家,从屋檐,到电线之间,不停的追逐打闹,累了,回到树上抱枝小憩。
偶尔闲时,我正在老家,后院还是比较安静,所以每次回去,喜欢睡在后院。是夜,一些黄色的小雏菊,从虚掩的花苞里扑出来花香,托起整个月夜,月光穿过老槐,紧紧地裹着老院,孤独,大片大片地躺在蒲公英上,躺在窗台上,斜斜地躺在倚窗的土炕上。
墙角的蟋蟀,把秋唱黄,几声晚蝉,把秋水叫凉。睡不着,总想着去做些什么,要不要踩着一条小径,去敲故人的门,门缝里出来暖黄的灯光,散落的叶子铺在他的门边,墙角靠着稀松的扫帚,却不去动它,任由叶子像一朵朵自由行走的花,落下来,满院都是,恍惚中,会觉得,那位故人便是风,这里,是它的居所。
喜欢夏季的老院,父亲和母亲把老院捣鼓成满院的绿色,院墙边上的前仆后继地爬满了青藤,鲁莽的蝴蝶楞想在这整片绿中寻得一朵红来,金黄的南瓜挂在半坡,墙角的几颗丝瓜,爬上了窗棱,又顺着竹竿漫上屋顶,刚刚好掩住屋顶上打盹的老猫。雨来了,又走了,所有的颜色都新鲜了,鹅黄的仍然鹅黄,青绿的更是青绿,屋顶,檐下,墙角,灰瓦片,滋生出青苔,把光阴凝成一把老绿,滴答的足音,是深情的诉说。
大雨过后,闷热重兜了老院,我自阑珊的午后,推窗把卷,亲执汪老的.《人间草木》,纸张已经发黄,宕出淡淡朽霉的气味,一阵阵倦意慢慢卷过来,便把册子合抱于怀中,头歪向一边,眯了眼睛小憩,有风从窗子小隙挤进来,抚过额头的发,又把发间的清香轻轻送入鼻孔,每一个瞬间,都带着慵懒的气息。
在漠漠的黄昏,在斜过来的灯光里,挥毫一幅人间草木的无心写意想念这些的时候,半月,正悬在离那些日子最近的距离。
老院老了,已经多年没有炊烟,忙碌的,只有那些蝴蝶和蜜蜂,还有,藏在蒲公英里的几声蛐蛐叫,只剩下父母偶尔去栽种,收割,除草浇水,来回转动的身影。春来后,父亲栽种的两棵玉兰花开了,一样的白,一样的素,一样的清,一样的寂,只是左边的落在地上,墙头上,房顶上的花瓣更多了一些,但仍然掩盖不住房顶上自生的荒草,和光阴流转的痕迹。
一口粗制的瓷缸,和一些农具靠在南墙根下,由于放置很久,又经了雨,底部沾满了溅起的泥沙,缸里屯了半缸雨水,由于闲置过久,水里竟繁生了小时候见过的跟头虫,上下翻腾。一直对这口缸有着一股莫名的钟爱,我问母亲要了来,她怪嗔一句,竟要些破烂的闲家物,也不再拦我。父亲和我把它搬到水井旁进行清理,南墙根儿地上,烙了一个凹凸有致的圆圈,周围散布着雨点子落下时砸出的坑痕,?旁边,安生着自生自灭的马生菜和狗尾草。雨水倒进树坑里,轻轻弹去外面的泥沙,再加上粗劣的釉料,摸上去竟有些扎手,母亲还在那念叨,我却自生欢喜。她哪里明白,我是那么贪恋它泛出的凉意,和旧。
在缸里填些泥沙和水,又从村头的荷塘折来一整棵莲藕,莲藕上带着荷叶和莲蓬,父亲和母亲在身后指引着我,折那一枝,那个莲蓬大,还有那枝,叶子还没破。搬进城里,搁在屋子一角,?荷叶和莲蓬,随意的放进缸里,粗大的缸口,歪斜支楞着四五闲枝,看是孤单,又是千山万水的风情。和生活略不搭调,又安然自得,回味怡然,一颗清净心显映。
这个世界仿佛什么都在变,唯有堆砌这小院的一砖一瓦,一门一窗,从那些荒草葳蕤满院,一直等到每一颗开到荼靡,它像仍然没有学会飞翔的固执的鱼,一切,都还是最初,蠢蠢的样子和静清寂。
看着它静默,仿佛只要坐在门墩上,一直听着那吱吱呀呀的开门声,和光阴微笑着走路的声音,就够了。
老院老了,老得让我的记忆有些模糊。自从父亲走后,老院,再也嗅不出父亲的味道。
★ 好人老郭散文
★ 《汉家寨》读后感
★ 1942观后感
★ 范伟经典语录
【散文:悠悠岁月,老范大叔(锦集12篇)】相关文章:
1942电影的观后感作文2024-03-29
接受自己热爱平凡话题作文2023-08-01
新课标全国卷作文范文2023-01-22
高中记叙事类作文素材积累2024-01-10
立德树人成就最美演讲稿「小学教师」2022-04-30
课外阅读理解题目及答案2023-07-22
雕花烟斗阅读答案2023-10-24
写温暖的初一700字作文2023-10-02
立德树人成就最美教师征文2023-03-30
夜宿十八步岛散文2023-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