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指导整体护理中入院评估表的设计与应用(共9篇)由网友“lzlsyfz”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整理过的考试指导整体护理中入院评估表的设计与应用,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欢迎大家分享。
篇1:考试指导整体护理中入院评估表的设计与应用
整体护理是要求护士要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框架,针对人的不同的身、心、社会、文化的需要,提供适合于个人的最佳护理。根据这个原则,我们设计了病人入院评估表以改变过去那种记录,深受护士们的欢迎。
(一)病人入院评估表的设计:入院评估是护士对病人在入院时和入院前一段时间的身体状况、心理状态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的评估。其目的是建立病人健康状况的基础资料,为分析、判断和正确做出护理诊断、提出护理问题提供可靠的依据,同时为护理科研积累资料、提供指引。
1.设计原则:①能系统、全面、准确地反映病人的情况。②有保存价值。③有法律依据作用。④力求操作简便,省时、省力。
2.评估表的内容:从整体护理的观点出发,护士对病人关心和解决的问题应是病人的健康情况以及其对目前健康问题的反应[1],因而收集资料应包括:①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籍贯、文化程度、职业、民族,以了解病人角色适应过程中的各种问题。②病人此次住院的入院时间、方式、初步诊断及主诉。③病人过去健康史、家族史及有无药物过敏史。④病人生命体征、身高、体重、意识状态、面色、体形、表情、皮肤及四肢活动度。⑤病人的饮食、食欲、睡眠、排便、嗜好及生活自理能力。⑥病人的情绪、心理感受、就业状态、住院有无顾虑、近期事件、对现实的态度、家庭对患者的健康需要是否满足、信仰。⑦病人专科情况资料,利于了解病人存在的专科问题。
(二)病人入院评估表的应用:
1.应用原则:①及时有效地记录(要求在当班内做出评估)。②真实、可靠、简明扼要。③文笔通畅,应用医学专用术语。④字迹清晰,无错别字、无涂改。⑤无漏项、无剪贴。⑥记录者签全名。
2.使用方法:首先,注意询问病史:询问病史是护士与病人相互交流的好机会。应着重于询问病人从发病到入院前出现的各种健康问题的反应。在询问病史前做好自我介绍,包括介绍自己的姓名,介绍此次询问的目的及大约所需时间,以取得病人的合作和信任。然后护士准备好需要了解的提纲,引导病人按顺序讲出来。一般从主诉开始再引向过去史、家庭史、文化、心理、社会方面情况,尤其要注意病人的生活、工作环境与条件,以及人际关系、经济状况等。这些生活中发生的各种事件,可能会引起病人的情绪变化,而情绪变化总是伴随着相应的生理反应,也就是说,社会因素将以其刺激的特殊性和强度,影响个体的心理,而心理的反应性和易感性又会通过所面临的刺激情景的认知、评价以及应对能力而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2],所以在收集病人资料时,要注意病人的心理、社会状况,以了解病人对所患疾病的心理适应程度,这些对护理诊断、问题的提出以及护理措施的制定都是十分重要的。
其次,做好护理体检:体检的方法是从头到足式,区别正常与异常,以生活能否自理、肢体活动度、感知为重点,要求护士以护理为焦点,找出支持护理诊断的阳性体征。
第三,通过询问病史及做护理体检进行资料分析,并确定病人的几个问题。①目前及过去的健康状况。②目前与过去的心理特征。③对目前疾病状态的反应。④对治疗、护理的反应。⑤确定病人潜在性危险因素。
根据所收集资料的线索做出判断,记录在入院评估表上,并订出相应的护理措施,然后按照这些措施实施护理活动。
3.临床应用后的效果:
一是有效地缩短了护士书写护理病历的时间。表格大部分用打“?”形式,少部分用文字表达,一能清楚阐述病情,二能将表格尽量浓缩集中,简明扼要,一目了然。省略了大量的文字叙述,护士使用起来方便。以前书写一份病人入院首页需10分~12分钟,现在填写入院评估表只需2分~3分钟。
二是大大增加了与病人接触的时间,密切了护患关系。原来护士在书写前可以不与病人接触(抄袭医师写的病历)或仅用2分~3分钟问病史,现在要写好评估表,就要与病人进行交谈,一般需20分~30分钟,这样不但提高了护士与病人沟通的技巧,并且让病人有时间、有机会向护士表达他们的需要和关注点,满足病人自尊的需要。
三是这种护理表格以便正确估计护理对象是否有现存的或潜在的其它健康问题。例如我们在询问一名35岁乳腺癌的女患者住院顾虑和近期事件时,她突然沉默并面露难色,这提示病人有心理方面问题,在以后的治疗护理中,我们对病人的细致关心,使病人感受到朋友间的关怀,慢慢地向我们讲述了她的一系列不幸:离婚、前夫去世、孩子远离自己、在本市无固定工作、经济窘困等,病人有生存的欲望,却不知如何承受目前的来自身体及经济上的不幸。由此,我们针对这个问题,制定了一系列的护理措施,进行了有效的护理。
四是可提高护士收集资料的能力,为运用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奠定坚实的基础。改变过去护士收集资料能力欠缺,不善于与病人交谈或收集资料简单,缺乏系统化、规范化的状况[3]。
五是增加心理、社会方面的内容,既能体现新的护理模式,又避免了护士不与病人交流、不问病史,抄袭医师所写病历就可完成入院评估的弊端。
4.应用表格需要注意的问题:①对不同病人应有不同的沟通方式:注意性别、年龄、职业。例如老年病人在评估中,护士应注意了解他们在饮食、睡眠、休息、活动等方面的习惯,以便在制定护理计划时,尽量支持和维护他们的习惯,提高老年病人对疾病和住院的适应能力。②针对不同病情的患者应把握询问时机。③对病人敏感性问题可在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后再向病人询问。
入院评估表在临床应用过程中,还需不断地修改和完善,使其更具科学性和实用性,真正成为护士评估病人的标准和指南。
篇2:整体护理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
整体护理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
整体护理是伴随“整体”观念的出现而产生的一种护理观,为适应时代的.发展和护理专业的发展需要,护理教育必须接受多方面的挑战.整体护理是指以人为中心,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基础框架,并且把护理程序系统化地运用到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中的指导思想.
作 者:潘彦彦 郝庆娟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卫生学校,黑龙江,哈尔滨,150036 刊 名:硅谷 英文刊名:SILICON VALLEY 年,卷(期): “”(12) 分类号:G71 关键词:整体护理 护理护 理教育篇3:考试指导之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的整体护理
目的 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使病人得到系统的、完整的护理,并观察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整体护理效果。方法 运用现代护理程序,对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实施整体护理。结果 整体护理使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及其家属在治疗和康复的过程中积极参与,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结论 整体护理在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的临床应用中收到良好效果。
上消化道大出血是消化内科常见的急救病证之一,临床上以呕血和(或)黑粪为主,多伴有急性周围循环衰竭。整体护理是继1994年美籍华裔袁剑云博士系统化整体护理之后发展起来的护理工作模式,其核心是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框架,以病人为中心,根据病人身、心、社会、文化需要提供优质护理。[1]二0我院开展了整体花护理,在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经验,收到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至八月共收治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98人次,其中男性78人次,女性20人次。年龄28~76岁,平均年龄48岁。经药物治疗仍有9人出血未得到控制,有3人采用了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 6人转外科治疗。
2 方法: 运用护理程序,对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实施整体护理
2.1护理评估:
2.1.1心理评估: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往往表现为恐惧、忧虑的心理反应。
2.1.2 出血的评估:
呕血和黑便是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特征性表现,出血部位在幽门以下[1]者,可仅表现为黑便;幽门以上者,往往伴有呕血。呕血与黑便的颜色、性质,取决于出血量、速度、血液与胃酸的作用及在胃肠道停留时间。 成人每天出血量大于5~10ml,粪便隐血试验阳性;每天出血量50~100 ml, 可引起黑便;胃内积血量在250~300 ml可出现呕血;一次出血量不超过400 ml,可不引起全身症状,出血量超过400~500 ml时,可出现全身症状,如头晕、乏力、心悸、出汗等;短期内出血量超过1000 ml或全血量20%时,可出现周围循环衰竭。上消化道大出血的部分血液可贮留于胃肠道内,且呕血与黑便分别混有胃内容物与粪便,因此,不能对出血量做出精确的估计。[2]急性大量出血可引起急性周围循环衰竭,临床表现为头晕、乏力、心悸、出汗、口渴、晕厥、精神萎靡、烦躁不安、甚至反应迟钝、意识模糊、脉搏细速、血压下降、尿少或尿闭以及甲床、巩膜 、口唇黏膜苍白、皮肤湿冷。
2.1.3.发热的评估: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病人多在出血后24小时出现低热,一般不超过38.5℃,持续3~5天。
2.1.4辅助检查:
包括血、尿常规、粪便隐血试验、肝功、肾功能检查、胃镜检查、x线钡餐检查、胃管抽吸胃液检查、吞线试验及中心静脉压测定。
2.1.5健康史
了解病人的原发病史、用药史以及此次引起上消化道大出血的诱因、症状、呕血和(或)便血的量和次数。
2.2 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效果评价
2.2.1体液不足:与上消化道大量出血、液体摄入不足等有关。护理措施:①绝对卧床休息,取平卧位,呕血时头偏向一侧。②协助病人去除污染衣物。③立即采血,做交叉配血。④建立两条静脉通路,按医嘱给药,一路给予5%葡萄糖500ml加思他宁3mg ,首次以120滴/分的速度快速输入5分钟,以后改为41.6毫升/小时持续24小时静脉输入。另一路给予输血、补液、给予其他常用药物。⑤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引起的急性大出血药物治疗无效者,给予三腔管压迫止血,并做好相应的护理:即保持三腔管通畅,有效牵引;定时监测气囊的压力;三腔管使用24小时应放气 ,5分钟后再注气加压,以免压迫时间过长引起胃肠道黏膜坏死;抽吸胃液以判断上消化道大出血是否停止;三腔管放置48至72小时后,先将气囊放气,观察 12 小时,如无出血,给予石蜡油30ml口服,10分钟后拔管。⑥在输血输液纠正体液不足时应避免因输血、输液过多、过快引起急性肺水肿和激发再出血的可能;肝硬化病人宜输入新鲜血,以免引起肝性脑病。⑦密切观察病人的神志、脉搏、呼吸、血压、尿量、皮肤和甲床的色泽、肢端温度、周围静脉的充盈度,呕血和黑便的颜色、形状、气味、频率以及量的多少,必要时行心电监护,测定中心静脉压。效果评价:经输血、补液、止血等治疗,92例患者体液得到了及时足量的补充,无肺水肿和肝性脑病发生,6例患者经内科治疗无效,转为外科治疗。
2.2. 2 恐惧、忧虑:与消化道出血生命受威胁有关。护理措施:通过沟通了解病人及其家属产生恐惧、忧虑的原因,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指导,使患者和家属情绪稳定下来,在坦然、平静的心绪中接受治疗。效果评价: 76例患者1天消除了紧张、恐惧心理,12例患者2天消除了紧张、恐惧心理,4例患者3天消除了紧张、恐惧心理,6例患者因失血过多需外科治疗仍存在恐惧、忧虑心理。
2.2.3 体温过高:与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伴有贫血有关;与机体抵抗力下降合并感染有关。护理措施:①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变化,体温超过37.5℃测四次温,体温平稳3日后改为二次温。②体温超过38.5℃应立即报告医生,根据医嘱合理使用物理降温、药物降温。③及时檫干汗液、更换衣服、床单、被单以免着凉,④注意观察降温效果。⑤加强口腔护理、皮肤护理。效果评价:98例患者中体温过高者76例,经过3~7天的抗炎、输液、物理或(和)药物降温体温恢复正常。
2.2.4 活动无耐力:与血容量减少有关。护理措施:① 遵医嘱给予静脉输血、输液。②观察病人的脉搏、血压、呼吸、心率、尿量、神志、皮肤、口唇黏膜的色泽、肢端的温度,判断病人的血容量恢复情况。效果评价:98例患者中有68例患者出现活动无耐力, 62例血容量得到补充,活动耐力恢复,6例未恢复转外科治疗。
2.2.5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上消化道大出血血液丢失过多;限制饮食,营养摄入不足有关。护理措施:①小量出血者应鼓励病人进食温凉的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流食或半流食,避免进食生、冷、硬、热、辛辣、凉拌、粗糙等刺激性强的食物,并指导进食者细嚼慢咽,少食多餐,病情平稳后改为软食。②急性大出血、频繁呕吐不能进食者给予静脉补充营养,必要时给予静脉高营养。效果评价:98例患者中有56例出现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35例病人的营养失调症状的于上消化道大出血症状缓解后通过饮食调节得到缓解,15例病人辅以静脉输液得到改善,6例病人因严重的频繁的呕吐而采用了静脉高营养,病人的营养状态良好。
2.2.6 腹泻:与消化道出血刺激肠蠕动加快有关。护理措施:①注意观察粪便的颜色、性质、形状、量及排便的次数,做好记录。②及时清除粪便,保持肛门周围皮肤清洁、干燥,防止皮肤感染。③根据医嘱正确留取粪便标本及时送检。效果评价:98例患者中有59例出现了腹泻,3~7天后 排便恢复正常。
篇4:整体护理在急诊优质护理中应用的效果
整体护理在急诊优质护理中应用的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急诊优质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和观察组(行整体护理),每组60例。对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在急诊优质护理中实施,可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是实施急诊优质护理重要切入点,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关键词】整体护理;护理质量;急诊护理
急诊为医院收治危重症患者的科室,是医疗纠纷发生率最高的科室之一,护理风险高,护理工作量大,因此,实施护理服务及管理也提出更高的要求。为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患者安全性,向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护理方案。整体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方案,其安全性高,临床适用性较强[1,2]。在本组研究中,将整体护理应用于急诊优质护理中,具有较好效果,现作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月~3月收治的60例患者为对照组,男38例,女22例,年龄25~58岁,平均年龄(41.5±5.6)岁,发病至就诊时间3~74h,平均时间(21.5±3.6)h。204月~5月收治的60例患者为观察组,男36例,女24例,年龄22~56岁,平均年龄(40.6±5.9)岁。发病至就诊时间2~78h,平均就诊时间(17.6±5.6)h。纳入标准:18~60岁者;语言交流无障碍者;理解能力正常者;排除标准:昏迷者;存在严重生命安全者;精神病患者;严重器官衰竭者。两组患者性别及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观察组实施一般急诊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整体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2.1排班制度排班时需要与APN班、白班、弹性班结合。白班为8:00~18:00,A班是早上7:30~13:00;P班15:30~22:00;N班为22:00~8:00。治疗护士与办公室护士等均为白天上班,两种班次更换1次。
1.2.2工作制度责任组长主要负责护理质量安全、专业技术及病房管理,对护士进行治疗,作护理质量的监督及考核,及时予以质量改革及反馈,从而促使护理工作质量不断提升;建立责任护士制度后,需要责任护士每日查房,加强与医患双方进行交流,促使责任护士能够更加了解患者病情,并掌握护理相关重点,及时了解病情变化,促进医患配合[2]。考核方式:临床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考核结果,与评职称及晋升有关,为有效调动护士积极性,将考核成绩与绩效挂钩,采取多劳多得的制度,从而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3]。
1.3评价标准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问卷总分为100分,主要有5个模块,主要内容为病区管理、健康教育、工作能力、关爱及沟通、主动性、服务态度等方面。护理质量是主要经过急救药品器材、病区管理及分级护理、护理文件等方面进行评价。总分为100分。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满意度评分观察组住院患者满意度为(49.35±5.60)分,出院患者满意度(22.54±2.65)分、健康教育实施评分(25.65±1.84)分;对照组住院患者满意度为(38.35±3.25)分,出院患者满意度(18.56±1.65)分、健康教育实施评分(18.42±1.63)分。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护理质量分析观察组病区管理(97.82±5.32)分,分级管理(97.54±5.14)分,消毒隔离(96.85±4.65)分,急救药品器材(97.41±5.11)分;护理文件(96.81±5.21)分;对照组病区管理(90.11±4.15)分,分级管理(89.18±4.26)分,消毒隔离(88.75±4.12)分,急救药品器材(90.48±3.11)分;护理文件(86.47±4.36)分。观察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篇5:整体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护理中的应用观察
整体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护理中的应用观察
摘要: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7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 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 各39例。对照组采用术后常规护理方法, 治疗组在其基础上给予术后整体护理干预。分析比较两组干预后的并发症和后遗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0.3%,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6.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后遗症总发生率为7.7%,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3.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整体护理干预, 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降低术后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发生率,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应用效果;整体护理
高血压脑出血是临床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 好发于中老年群体。该病起病急、发病快、临床病死率较高, 是临床治疗的难题和挑战, 及时的诊断和治疗是目前临床成功抢救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关键所在[1]。随着临床手术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死亡率得到明显降低, 但患者术后仍存在较高的致残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院对201月~1月收治的7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给予术后整体护理干预,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年1月~201月收治的`7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 其中男48例, 女30例;年龄45~76岁,平均年龄(55.7±7.2)岁。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 每组39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术后常规护理方法, 治疗组在其基础上给予术后整体护理干预, 具体包括:①加强心理护理: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因术后需长期卧床休息, 易产生多种不良心理, 护理人员应多给予患者心理疏导, 减轻患者心理压力, 加快患者康复进程[2]。②严密监测病情变化:术后应严密监测患者意识状态、瞳孔大小等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 严格控制血压[3], 给予患者吸氧的同时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 采取积极措施预防患者出现电解质紊乱及颅内压增高症状。③加强引流管护理:患者术后应将引流管置于头部约2~3 d, 密切观察引流液的日流量及颜色、性质, 定时检查引流管是否有脱落、堵塞及折叠现象[4]。④再出血预防护理:护理人员进行任何护理操作时都应保持动作轻柔, 对于治疗依从性较差引发血压升高患者应给予冬眠治疗法。将各种可能引起血压升高及颅内压增高的危险因素予以消除, 以防止术后再出血事件的发生。⑤并发症护理:定时帮助患者做翻身动作, 避免出现压疮。翻身动作要轻柔, 避免引起血压升高。导尿管的插拔工作必须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范, 避免发生泌尿系统感染。
1. 3 观察指标 经护理干预后, 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术后后遗症的发生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2. 1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组发生压疮2例, 肺部感染和泌尿系统感染各1例, 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0.3%;对照组发生压疮7例, 肺部感染6例, 泌尿系统感染5例, 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6.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术后后遗症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组发生关节强直2例, 静脉血栓0例, 肌肉萎缩1例, 后遗症总发生率为7.7%;对照组发生关节强直7例, 静脉血栓5例, 肌肉萎缩5例, 后遗症总发生率为43.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篇6:考试大特编中医护理学:如何深化中医科整体护理
当前,整体护理如何进一步向纵深发展,如何把握好其发展的目标及内涵,已引起护理界的广泛关注。无疑,严格护理管理,完善护理程序,强化护士的责任心等都是不可缺少的促进要素。然而,贯穿这些要素其中的人文思想是最为重要的,它始终是整体护理发展的内在动力和灵魂。
整体护理的人文观,整体观是区别于以往任何护理模式的最鲜明和最重要的特征。因为,临床护理工作直接面对的是倍受疾病因扰和折磨的病人,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和健康,人性的关怀,人格的尊重,人道的服务是首先强调的。从实施责任制护理到整体护理的深化,我们认为是一个持续的护理专业理念与行为升华的过程,也是一个追求高品质的护理服务的过程,这种变革过程不可能一步到位,要通过研究与临床实践的结合来逐步实现。
随着整体护理的不断深入,我院整体护理工作质量不断提高,中医科是医院第二批实施整体护理的科室。我科是一个拥有32张病床的科室,由于护理人员缺乏,任务繁重,从功能制护理转化到整体护理,我们在工作中不断克服困难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工作方法,使我科的整体护理工作日趋完善化。整体护理如何在中医科更好地深化,是值得我科进一步探讨的课题。我们的做法如下:
1 强化整体护理的观念和内涵即强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观念,转变以往以疾病为中心的思想观念。
2 按照护理程序实施整体护理工作
3 开展健康教育3.1 针对性教育3.2 对各种不同疾病发展演变过程进行阶段性教育。
通过将今三年整体护理的实施,我科的护理工作水平又上了一层新台阶,增强了护士对患者的整体服务意识,提高了护士的自身素质及业务水平。进一步掌握了护士与病人沟通的技巧,缩短了护患间的距离,提高了护理质量,得到了患者的认同和赞誉。出院患者满意率问卷调查统计由原来的95%上升到99%以上,体现了护士的自身价值和整体护理的优越性。
篇7:康复指导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的论文
康复指导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的论文
摘要:目的:分析消化性溃疡护理中针对性护理干预的实施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经我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60例(2013年8月到2015年8月)。根据随机方法划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和研究组各30例(采用针对性护理方法)。对两组最终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给予不同的护理方法之后,研究组的护理总体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护理总体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讨论:对消化性溃疡护理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方法,效果显著,患者满意度高,值得在临床医学上大力推广使用。
j关键词:骨科护理;康复指导;应用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康复医学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骨科术后给予患者康复指导,对患者的功能恢复有重要作用,可加速患者恢复速度,使致残率大大降低。对患者进行康复指导时,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本组研究针对本院60例骨折手术患者进行术后康复指导,效果较好,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120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17-56岁,平均(30.4±3.6)岁,上肢骨折41例,下肢骨折19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40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18-54岁,平均(31.2±3.1)岁,上肢骨折39例,下肢骨折21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本组患者术后未进行康复指导,仅给予基本护理干预措施,由患者自然恢复。观察组本组患者在基本护理干预的基础上给予康复指导。具体措施如下:(1)康复护士选择。护理学领域内,临床护理及康复护理都属于重要分支,其理论基础是相同的,但护理目标有差异,护理方法也不同[1]。因此,对康复护士选择中,首先以骨科临床护理经验丰富的护士为主,对其进行康复技能和知识的培训,使其具备康复指导护理的能力。(2)物品准备。骨科患者进行肢体功能锻炼中主要包含被动锻炼与主动锻炼两部分,除了自身肢体活动外,还可借助不同的锻炼器具。所以,在向患者进行康复指导中,还应该为患者提供床上拉环、握力器、床位拉带、上肢拉力器及沙袋等器具,便于患者进行功能锻炼[2]。(3)功能锻炼计划制定。对患者进行准确评估,对患者住院时、术后的功能情况进行评价,如肌力、关节活动度、疼痛、肢体肿胀情况等[3]。手术医生查房时,跟随医生对患者手术方案及治疗效果进行了解,对翻身、肢体关节活动、站立、行走等最佳时机进行确定,针对不同患者制定不同的功能锻炼计划。(4)康复训练指导。①康复知识讲解及方法指导。骨科患者由于石膏固定、牵引、外固定架等,肢体处于制动状态,患者对如何锻炼也不了解,甚至认为锻炼对骨折愈合有不良应,应该安静休养。所以,护理人员应该结合患者评估情况,将功能锻炼知识及方法讲解给患者及陪护人员,让患者了解康复锻炼的目的.,并且掌握正确的锻炼方法。②提供骨科康复护理资料。向患者及家属提供康复护理读物,让患者树立起良好的康复医师,对训练的方法能够科学的掌握,积极的参与到康复锻炼中。③协助患者完成每日训练内容。对于骨折患者而言,尽管其对康复锻炼的重要性完全了解,但是由于患者存在体力不支、疼痛、认识不到位或情绪不佳等因素的影响,康复锻炼很难坚持,往往没有强度、没有规律。护理人员应该对患者每天锻炼情况进行监督,敦促患者完成康复锻炼内容,对患者进行鼓励,让其能够克服懒惰、怕痛的心理,按质按量完成锻炼任务。④体位护理。骨科康复护理中,体位护理是重要内容之一。由于骨折患者需要长时间卧床休息,且肢体活动受限,不同部位、不同手术对肢体摆放及体位要求都不同,在康复过程中,应该借助人体力学原理[4],对患者肢体位置及生理曲度对功能的影响注意检查,采取舒适位、功能位及良肢位,尽量让患者保持身体放松,避免对患肢进行压迫。可对肢体畸形有效预防。
1.3疗效评价。治愈:未出现关节僵硬、关节活动受限、肌肉萎缩等并发症;无效:有轻度、中度、重度关节僵硬、关节活动受限、肌肉萎缩等并发症发生。
1.4统计学方法。对所有患者资料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用百分比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护理,观察组中58例患者痊愈,2例患者有轻度关节活动受限,康复率达到96.67%,对照组中49例痊愈,11例出现轻度并发症,其中6例关节活动受限、3例关节僵硬、2例肌肉轻度萎缩,康复率为81.67%,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骨折患者术后康复治疗中,采用康复指导护理方法,要求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心理状态也要充分了解,与患者多沟通,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在此基础上,向患者介绍康复锻炼的原理、方法等,并为患者安排好锻炼的内容,让患者积极接受康复治疗,促进其肢体功能的恢复。此外,护理人员要具备责任心,注重自身业务能力和素质的提升,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知识,培养自身良好的职业能力,目的是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康复护理。本组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护理中应用康复指导,康复率达到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骨科患者术后康复锻炼,对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效果明显,加快了患者恢复的速度,提高了治疗的效果,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高金宝,石晓云,张沉冰,等.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在骨科患者术后快速康复中的应用价值[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31(03):3520-3522
[2]赵红,史新春,王淑勉.预见性护理指引模式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外医疗,2015,03(16):147-148+151
[3]谭放花.康复护理在骨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1,17(22):1529-1530
[4]李俊明.护理指导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探索[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30:264-265
篇8:基于项目教学法的健康评估课程整体设计理念与思路
基于项目教学法的健康评估课程整体设计理念与思路
健康评估是护理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是连接护理基础课程和临床专业课程的桥梁课程,本课程以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为基础,为后续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等临床课程奠定基础.
作 者:姜涌 孙永杰 作者单位:辽宁中医药大学职业技术学院,辽宁,沈阳,110101 刊 名:卫生职业教育 英文刊名:HEALTH VOCATIONAL EDUCATION 年,卷(期): 27(7) 分类号:G423.02 关键词:健康评估 项目教学法 课程整体设计篇9:基础护理:舒适护理在无创呼吸机患者整体护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 舒适 护理
舒适护理模式是使人在生理、心理、灵性、社会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于2004年3月~2005年10月,我们把舒适护理模式与应用无创呼吸机患者整体护理相结合,使患者愉快地接受无创呼吸机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4年3月~2005年10月,我科共有应用无创呼吸机患者52例,男49例,女3例,年龄19~83岁。其中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47例,矽肺伴肺间质纤维化3例,溺水急性肺损伤1例,急性酒精中毒伴呼吸衰竭1例。应用无创呼吸机2~18天,每天最长12h。白天应用41例,夜间应用11例。
2 护理
2.1 无创呼吸机治疗前的舒适护理
2.1.1 心理舒适护理 特别是初次使用无创呼吸机的患者,给患者讲解无创呼吸机的目的、方法、治疗过程中如何配合、可能出现的情况,以使减轻紧张、恐惧等心理压力,达到主动配合的目的。
2.1.2 帮助患者采取舒适的体位 根据患者需要,选择高枕卧位、半卧位、坐位或侧卧位。在无创呼吸机治疗中,应满足患者不同的体位,保证接受治疗中的舒适感觉。
2.1.3 与患者建立非语言交流渠道 由于在无创呼吸机治疗中,患者需戴上面罩而影响语言交流,教会患者与医务人员交流的具体方法,如击掌、打手势、点头、摇头或传呼器呼唤医务人员来描述不适或需要,使患者感到安全。
2.1.4 选择舒适的梦幻面罩 面罩作为呼吸机与患者之间的界面,与患者直接接触,在舒适治疗中举足轻重。我们使用的是沙利文多功能双水平无创呼吸机(vpapⅱst-apⅰ-level)的梦幻面罩,内层硅胶三点软化处理,外层硅胶软垫,贴紧面部,面罩角度可调节,并配柔软的硅胶、额垫,使患者感到舒适。
2.2 无创呼吸机治疗中的舒适护理
2.2.1 舒适的治疗环境 病房应保持整洁、安静、空气流通,配备冷暖空调,一般室内温度控制在22℃~25℃,湿度在60%左右,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感到冬暖夏凉。
2.2.2 做好生理舒适护理 在吸氧的状态下,以五点的固定方式戴好面罩,要松紧合适,并垫好额垫。不同的患者,一次治疗的时间不同,特别是初次治疗的患者更不适应,一般连续治疗时间1~4h'qd或bid;也可以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渐近达到治疗时间。满足他们治疗过程中的生理需要,如更换体位、咳痰、饮水、排便等。
2.2.3 尽量减少治疗中的不舒适感[1] 使用呼吸机前,准确测量呼吸、脉搏及血氧饱和度,选择适合患者的通气模式:s/t或s模式、r频率、ipap、epap,按对照表参考值来选择ipapmax,升压时间500~900ms,打开湿化器,无创呼吸机运转正常时连接面罩。要注意观察患者的感受及主诉,在第一个小时要守候于患者身边,每5~10min调节参数一次,特别是ipap,一般情况下从5~8cmh2o开始上调至感到舒适止(保证血氧饱和度在90%以上),并注意检测漏气量及潮气量。
2.2.4 做好治疗中的心理护理 copd患者大多数存在有焦虑、悲观、急躁、恐惧等心理状态,根据不同的患者采取不同的心理护理,给予理解、同情、关心体贴患者,鼓励其家属配合,尽量降低患者的内心苦闷,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2.2.5 治疗过程中注意观察病情变化 根据患者情况在床旁备气管插管包、吸痰包、急救车;注意观察患者呼吸情况,如呼吸困难、发绀加重、烦躁等。若呼吸道分泌物增多时即使协助患者咯出。
2.3 无创呼吸机治疗后的舒适护理 无创呼吸机治疗结束后,帮助患者取舒适体位,吸氧改为低流量2~3l/min,测量脉搏、呼吸及血氧饱和度,必要时鼓励患者咳嗽排痰或协助拍肩咳痰,适当饮水。作好面罩及呼吸管路的消毒处理或专人固定使用,清水冲洗,治疗完毕,再作彻底消毒处理。
【参考文献】
1 杨春蓉,张卫霞,张华丽.病人因素对无创呼吸机应用影响分析及对策.实用护理杂志,2004,20(1):7-8.
★ 临床路径总结分析
★ 临床路径工作总结
★ 护理专业毕业论文
★ 论文书写格式
【考试指导整体护理中入院评估表的设计与应用(共9篇)】相关文章:
护理论文格式2023-02-11
手术室实习生带教总结2022-08-21
护理毕业论文范文2022-08-10
护理的毕业生论文2023-10-08
双管法在流动儿童健康管理的效果论文2022-05-02
接种门诊个人月工作计划2023-12-24
优质护理工作总结2023-01-11
外科护理小组护理小组工作计划2024-02-04
护理部实习工作总结2022-05-07
优质护理范文2023-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