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和长汀古意散文

时间:2022-11-06 07:57:54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速度和长汀古意散文(锦集9篇)由网友“小墩墩”投稿提供,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速度和长汀古意散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速度和长汀古意散文

篇1: 速度和长汀古意散文

速度和长汀古意散文

(一)

坐在汀江的龙门前,想起源头、源头,这就是汀江的源头。每一股水流从这里流出,都是生命的细胞,孕育出一江的生灵。水里的鱼虾,河床中的石块,汀边的草树,岸上的田园,园边的人家。生存、繁衍,日日夜夜的星光和月华,明烛着汀江每一天生命的诞辰与消亡。

多少年,多少代,客家人的生力,以汀江水的流速,汇江入海,化雨飞洒,又落入苍茫大地,落土生根在五湖四海。历史长到与江河同流,地域宽广到与大地同宽。一根蜡烛一般的生命,我能阅读到汀州客家大典的几页呢?汀水蜿蜒,一村一G坞,一滩一平原,九曲十八弯,平平缓缓,水心风骨,静穆潇潇,天、地、人,和美自在。四季更迭是光阴,日月交辉是时辰。此情此境,火车、动车、高铁、微信,所有时代的速度,尤如一道道相机前的闪光,只能把这平静的某一瞬息,定格在自己阅读的空间,我能怎么阅读呢?过客,真正过客。

速度,赶的是行程,而品味这汀江的岸芷汀兰,只有一个念头,放下!放下速度,慢步行走,用自己的足音,去招呼当年跋涉而来客家先祖脚步的回声,用自己踽踽行走,到江水中去寻找那笃定而又谨慎带头人的身影。可惜我们行走的是栈道,双眼只在观光。汀州客家人迁徙的步履,不是这个节奏,不会这么短触而整齐,他们行走到这里时,脚步迟缓,立定生根的情愫在这里徘徊,左走右行,右行左走,用双脚踩出天地间的大锣盘,堪舆出这里就是跋涉脚步的归宿。鞋头的方向是前进,也是回家。他们在山前的一棵树头坐下,朝着自己来的方向,点燃一袋烟,心中默祷,“天苍苍,野茫茫,水流潺潺,人脉更长。”就在这里安家吧!迁徙千里身是客,此处安心即为家。

他们把双手插入汀江水里,用掌纹和指模与这方山水订下生存的契约。以手掬水,漾在自己脸上,清醒明目,一路风尘,随水濯尽。再捧起一捧,咕咚吞下,这水可以让我的女人淘米浣衣,这水可以养得女人更白更胖,生儿育女。他们拔起一根草芯,嚼出草汁的甘甜,就是这个味。草是土地生命的昭然,能长草就能长庄稼。有水、有地、有木、有草就有家。他们用跋涉的速度选中了汀江之滨,又用庄稼成长的速度安家立命,成了汀江的主人。

(二)

村夫野老总是追着太阳寻生计,赶着星月做大梦,白天流着汗水,夜里流着时光,流来流去在自己的身体上流出了一道道皱褶,成长、老去的速度都与自然合拍。

汀水一路而来,在这自然的流速中承载起官舟商船的速度,这些速度纵横穿梭,密密编织着长汀的丰富内涵。历史在这里停泊的码头便是各个朝代的建治,“州、郡、路、府、县”。自唐以来,长汀的城墙上旌旗在望,呼啦啦的长风吹起了一朝朝一代代兴衰更替的速度。长汀的光阴里处处投下朝代的影子,长汀的时辰中时时记下政治风云与风骚雅韵。“新罗城、临汀郡、汀州路、汀州府,长汀县”运时而易,而永远不易的是汀州的风采,就如宋朝太守陈轩将描述的:“一川远汇三溪水,千嶂深围四面城。” 依山沿河而建的城墙,把一峰突起的卧龙峰,紧紧相拥在城中,守护着客家人永不弥散的精气神。枕山临溪,田畴绿野,晨雾氤氲,白云窥宇,晚霞耀金,再配以“山清水秀,龙山白云、朝斗烟霞……”等八景,引无数迁客骚人,心神向往。他们或高楼煮酒,吟诗抒怀;或移居农舍,把酒桑麻;或江边引箫,渔歌晚棹。在长汀城生活的节奏里注入了曼妙的律动。张九龄登上谢公楼,品酒观景,兴来赋诗,诗魂文魄扶摇长空,引得天下文人墨客竞相而来,朱子、陆游、张籍、文天祥等等,个个争先恐后,生怕在汀州府缺席。民国时期大文人包树棠撰写的《汀州艺文志》中就收入文人500多名,著作书目900多部。

文人来多了,他们飘动的长衫,煽动着文风弥漫的速度,飘过府第,漫过汀州城,吹遍汀江两岸。科举脱胎,鲤鱼跃龙门,成了一家家的夙愿。代代秉承“君子质直好义,而恬于进取,小人愿U少文,而安于勤劳,人安朴素、士乐诗书”的乡风,耕读传家,英才辈出。明代汀江流域孕育出进士50名,举人259名,清代进士88名,举人557名 。明洪武年间的张显宗,清同治年间的丁绵堂,一个文盖当朝学子,一甲二名夺魁;一个武压群雄,得中状元。以一举成名天下知的速度,让汀州誉满天下。“诗、书、画”三绝的华岩,号称东海布衣的黄慎,则以一笔一画笔墨渲染的速度,弥香千古。以现代的速度扫瞄汀州历史黄页,我还嫌太慢太慢,感觉这仅仅触摸到汀州几公里城墙上的几块青砖与片瓦。

(三)

晚餐,我咀嚼着长汀豆腐干,有劲道,咸咸的,很适宜我的口味,豆腐,寻常百姓的佳肴。豆腐坊,打铁铺应该可称得上最草根的作坊。不过铁匠还冠以师傅之称,而做豆腐的仿佛没有这个称谓,足以说明做豆腐只是一个勤快辛苦的活。挑灯磨豆,闻鸡煮浆,早早上市。长汀以豆腐干闻名,这闻名是在磨坊中无数个夜晚推磨磨出的。我没听到磨坊中解闷的歌谣,但感受到转动的速度,浆液入桶的舳,吱吱吖吖、叮叮咚咚就是勤劳的咏叹,也就是这单纯泳叹调,让长汀城听到,让汀江两岸的人听到,让世界各地有缘的人听到,因此闻名遐迩。

“店头街”纪昀题写的“店头街”,中国历史文化名街。我在豆腐干的思味中去拜谒他。灯火辉映,牌楼、青石街道、木板铺面、大红灯笼、各种老字号的招牌,长汀古街在现代的流光中把古意流淌。街道的青石折射着今夜的光芒,就在这光芒里见到了千百年来的竹杖芒鞋,看到了长衫短褂。他们抓几服中药,称几斤盐,捎几盒洋火,打几两洋油,带肥皂……汀州的日子就是这样实实在在;坐到店里一碗面,一碗茶,一壶酒,几碟小菜,汀州的日子就是这样悠然自得,有滋有味。我抬头留意着一家家老字号,想找的就是那豆腐店。客栈、理发、陶醉楼、客家一品……三十六行仿佛都有,可就是没有豆腐店的招牌。我有点失望,但此时街中传来吵架声,原来是夫妻在拌嘴,他们就是经营豆腐干的。一些人在摇头,一些人在感叹,可我就喜欢,这才是活生生的日子。一位少妇以为我生奇,就说“不见怪,他们生意经营得挺好,就是爱拌嘴。”我不住地点头,实际上我喜欢这些声音,如同喜欢听到婴儿啼哭一样,这些声音有着原始的生机,有着生活的原味,就像豆腐干咸味一样的纯粹,不夸张,不参杂,发乎本性,自然流露。我得几分满足,心有了皈依的感觉,这是清明上河图中的繁华古街,是元宵灯会小姐遇到意中人的热闹老街,是打更者独行的寂静老街,也是我祖辈挑着山货以物易货的霍童老街。我借唐人的气宇,宋人的情调,当下人的速度走过的这里,长汀的古意新彩,让我活出别样的心情。

别过亭台楼榭,登上了“惠吉门”的大城楼,步步拾级,一级一天地,我喜欢登到最高处,借此把自己矮小的身躯举高,赢得平日里所没有的视野。看汀江:灯光焕彩映汀水,浮光耀金似天河。看城墙:蛟龙托体护苍生,青砖为鳞胜铁甲。看城楼:金字殿宇气昂扬,历朝烽火化檀烟。夜色中的轮廓灯把城墙、城楼的雄伟勾勒得淋漓尽致。

有了城墙与城楼,就有了城里城外,虽然同饮一江水,但就有了城里人与城外人的区别。城里人拖着长衫,在店头街踱步,精挑细选,指着一担柴,让城外的人挑到家。城外的人,急匆匆把自己肩上山货,找个角落落足,守候着买家。一张一弛,在城门开与闭的速度里,进进出出的`秩序里,流淌出汀州府的繁华,守住了富足。时代的变迁,历史责任的担当,这里成了中国红军的一块福地。

“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诗词中那热热闹闹场景,是长汀城逶迤的城墙守下坚实的物质基础与长汀人革命激情的喷发,缴获武器,缴获军饷,缴服装厂。4000套的灰蓝色的军装成了长汀城最美最有力量的风景,打开城门,大步前进,从此中国革命打开了新的局面。怪不得朱总司令在延安时,向前来采访他的美国女记者、作家艾特尼丝.史沫特莱时会说:长汀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根据地、中央苏区的“红色小上海”。“在长汀的意外战果,这是革命发展的转折点。”

汀水向南奔腾不息,诉说着长汀永远道不完的故事,城楼巍然屹立,高高昂起长汀永远的骄傲。

(四)

溪流有多曲,山路就有多弯,通往丁屋岭村的山路蜿蜒到有点刻薄的程度,但山路的就是这味,山里人的生存道路就是这样。道路曲折艰难,行走在这里的人只能有简单执着的心念,攀爬向前。丁屋岭,我喜欢这个村名,按笔划排列永远排在前头的姓氏,以一横为天,一勾当足,立定于天地之间。屋与房比邻,虽不比大宅大院,但又比起草寮茅舍坚实可靠,屋是百姓的厝,百姓的家。丁家的屋落土在岭头,村子取名丁屋岭,简单三个字,把这个村地理、人脉、村居都道了出来。

村子在一个山坳间,青山黛瓦,在蓬勃的生机里栖下一片安宁;玄石木楼,在坚实的基石挺立着满满烟火色的温馨。一块块,一片片细石垒起的基座,每一条的缝隙里都透着丁氏家族的脉络。行走在村中,看看村中的井,看看道边椴木凿出储水槽、洗菜洗手盆,看着路边店里的箬叶斗笠和许多竹制品,让我窃笑现代工业速度的可悲,它们一定是在爬向丁屋岭村长长石岭时打滑,落在了山脚下。我在木制洗盆里洗了洗手,感觉特别沁人心脾,不用招呼,不用进家门,在村弄边就能这样清粼粼的濯洗,这就是古道热肠。漫长茶盐路,一路挑货客,一捧水就是一片情,一瓢饮就是一股透心的关怀。丁屋岭的人把濯洗盆安在家门外,就是把这片情怀留在道中,我深深向这木制的水盆作揖,向丁屋岭人作揖,向客家人作揖。

我用洗净的双手,在自己脸上{了几把,从头到脚的清爽在这里潜生暗长。看过丁氏祠堂,看过戏场子,还登上村中最高一座木屋,让目光掠过全村的屋顶。此时,感觉来过这里。是的,就是来过,那是一次的梦境,梦境中一切都如当下,走村穿弄,登上木屋,一览全村。我惊讶自己,惊讶自己的梦,惊讶自己三生之缘的奇境。

村前小坡觅食的那群鸡归t了,路边悠然啃草的牛回栏了,一群昂首阔步赶着狗在跑的鹅也归圈了,只有牵挂在藤萝上两个大冬瓜还守在路边等着夕阳西下。一个下午的时光太短太短,不管凭多快的速度,在这样样都流淌着远古气场的空间里,也只能如进村的车速不断地换着档位在爬行。

农家的灯亮了,我们聚集在观景楼上,一边一用餐,一边客聊,再一次沐浴山风古韵。观景楼四面通透,想象里该有飞蛾扑火,可这里灯下浩浩然,不见蚊子,不见飞蛾。才让我记起这是无蚊子村,村子里的蚊子都被山腰那只神力化石的大青蛙吃尽。合情合境的传说,让丁屋岭充满神奇。神奇是魅力的泉眼,人文是魅力的丰姿,丁屋岭,它与花布蓝裤披块头巾的姑娘,穿着绣满各种纹饰图案褡裢的小伙子一样迷人。

一道道山里的菜,都有着一个个故事,一对来自北京客人喊着,“够了,够了,菜要停了。”客家人节省的是自己,那舍得对客人的小气。一道“麒麟脱胎”考倒全桌,还是那位北京小姑娘说,她做过功略,这是道名菜,是为求子食用。丁屋岭,山坳间的小山村,到底还藏匿有多少东西,我真无法读透。

夜色浓浓,夜游的一切充满诗意,陆游就是在夜行长汀时写过一首《长汀道中》“晚过长汀驿,溪山乃尔奇!老夫惟坐啸,造物为陈诗。鸟送穿林语,松垂拂涧枝。凭鞍久忘发,不是马行迟。”这样的夜,这样的景致,不需要现代的速度,而要得是陆游那种“凭鞍久忘发”的自我陶醉。

篇2:长汀的芊芊阙歌散文

长汀的芊芊阙歌散文

去福建长汀,与其说是一场旅游,不如说是一次心灵的圆梦。

新西兰女作家路易·艾黎说过:中国最美丽的小城:凤凰和长汀。有一年,我的新年小期盼,就把这两个地名写在粉红色的心意卡上,然后轻轻地藏在心底,这两个地方,早已经在我心里订了位,今天,两个地方全兑了现,心情有说不出的飘逸和满足。

长汀又名汀州,其实,看了她的古城墙、古街、古宅、古树,在心里,更愿意把她喊做“汀州”,也更愿意把汀州直呼用“她”。长汀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客家首府,著名的八闽汀州故地,也是福建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她的周身,充满母性。

绕城而过的汀江,是客家人的母亲河。一川远汇三江水,千障深围四面山,琢古鎏今,我隔着时光打量着古老的汀州,汀州也透过岁月,看着我这个远方的来客。

来长汀,一直就想看看客家古民居,放下行李,顾不上旅途的疲惫,背起相机,我像嗅觉灵敏的猫咪,穿行在宽宽窄窄,弯弯曲曲的小巷里。

长汀保存了不少宋、明清时期的客家民居,古民居继承了中原的府第式建筑风格,沿中轴线两边展开,前后左右对称,层层递进,布局严谨。高高的大门,一般不对街,总是稍微歪一点。我笑着问在门口卖豆腐饺子的白发老伯,他也笑着说:“老辈人做房子、起院子就是这么讲究的,一般门口对着街,对着墙的,怕太冲,要避让一下,也有辟邪纳福的意思。”

得到允许,我们就进了他家参观。当“吱呀”“吱呀”厚重的木门开启时,我再一次惊奇:大门后面,是四块雕花的屏风,屏风下面,是雕刻精美的如意图案。屏风上有花鸟鱼虫,飞禽走兽,人物环境,看木质屏风,既像是欣赏一件艺术品,又像是与远去的时光对视,让人恍惚而迷离。

跨进大门,两边对称的是两个厢房,屏风后面,是起了青苔的天井。雨天,房屋的雨水全部从天井流下,有“肥水不流外人田”之意思。四周的下水道口是古代铜钱的图案,寓意深远。

我们微笑地和坐在堂屋的老婆婆打着招呼,感觉就像闺女回娘家。老婆婆慈眉善目,干净利落,她坐在同样雕刻精美的椅子上,用一串系着红绳子的钥匙,在悠闲地逗着一只小花猫。暖暖的阳光,从天井处斜射下来,旋即成了一幅温馨的图画。

客家房屋可容纳几十户人家居住,前设门楼,后有闺阁绣花楼,并建有“美人靠”弧形栏杆座椅,十分典雅别致。在这里,我看到了雕有梅花和荷叶的“美人靠”,厚重的木质,透着时光微凉的味道。遐想着,当年的太太小姐们可能还有“漠漠轻寒上小楼,淡烟流水画屏幽”的惆怅意境哩。客家民居的建筑,和客家土楼一样,是客家人聚族而居的“家族城寨”。

老婆婆家是三进院子,上面还有三层木楼,我们后来也去了好多家民居,感觉就算她家保存的最好。先人的灵位,供奉在堂屋的正中间,祭祀的香烛,散发着浓郁的檀香味道。二楼和三楼的阳台正对面,是一处开了一个大口子的石灰墙,从建筑上来看,此民居既有大包容,又有开拓和展望未来的意思,很是喜欢。

一处老屋,包涵了多少大智慧,单从视觉上看,我们只能是略知一二。“灯火夜深书有味,墨花晨湛字生光”,我们只是匆匆的过客,庭院深深,清宵梦酣,旧时光里,蓦然回首,感觉岁月的份量和深远。

另一处民居“大夫第”,跨过高高的门槛,推开吱呀的木门,就像是邻居串门,我们的到来,惹来在院子里捉迷藏的孩子,陌生又好奇,其中有一对姐弟,睁着大眼睛,一直跟着我们参观。庭院里种的花草,起着厚厚的青苔,鱼缸里的小乌龟,托着厚厚的壳,这里是十几家住在一起,大门一关,就是一大家人。

“没有客家先民,就没有汀州”,这绝对不是一句大话,正是客家先民如潮水般涌入汀州,带来中原一带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科学文化,繁衍生息,才有了历史厚重,文化鲜明的汀州。

汀洲古民居,私下里,我一直这样理解,从中原迁徙过来,一路的颠簸流离,一路的担惊受怕,先人们疲惫而无助,于是,寄宿汀州,抱团取暖,合住而居,利用集体的力量,来共同面对天灾和人祸,以求平安吉祥。大包容,大和谐,大安详,大幸福,大思想,使得他们的生活平和而淡泊。

悄悄地穿行在小巷,静静地在古城墙上抚摸着垛口,数数古桥上的莲花墩和小狮子,我想把古汀州,全都放在心窝里。

网上看到一位朋友这样说:长汀的美只能觅到,不要指望她自己跳进你的视野里;长汀的美只能细细品味,而不能一口气吞下去;长汀的美,在于静止,而不在于流动;长汀的`美,凝聚在不起眼的角落里,所以没有耐心的人,觅不到她的美。品读古城,寻访古韵,就如同品味一壶香茗,她的纯粹,她的芳香,她的气息,她的山抹微云的娇,她的水驿春回的媚,她的疏钟淡月,她的盈盈笑语,在悄然而逝的时光里,又好像立于光阴的外面,让人有一种“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的况味。

数着古城墙的百家姓的大红灯笼,逐一找着自己的姓氏,此时,汀州是我的,我也属于汀州。蓝天白云古城墙,老树古藤伴夕阳,这一刻,心静如水,桨声帆影里,一切都是遥远,一切又都是现在。

说起古城墙,不得不说一群老人,是他们,长汀的老愚公,多年来一直在为修复古城墙而不懈地努力着,“汀州古城墙文物古迹修复协会”会长游炳章说:有生之年,让具有1200多年历史的“观音挂珠”修复完整,重现当年汀州古城墙的古貌雄姿,好让后辈人看看。正是这种“滴水穿石,人一我十”的长汀精神,才有今天的古城的新貌。

立于古桥,对面,是淡淡的远山,近处,厚重的城墙,高高的古树,静静的汀江水,泛着夕阳的微光,有妇人在河里洗衣服,衣杵拍打石头的节律声,亲切入耳,放学的孩子在河里捉小鱼小虾,几只白鸽在汀江上翻飞,古桥的条石栏杆上,晾晒着大红大紫的棉被,自行车的铃声,顺着风一路飘来,身临其境,体会着原汁原味的客家生活,忘记了尘世和纷争,享受着这份宁静,真好。

舌尖上的长汀美味多多,短短三天,吃了簸箕饭,芋子饺,煎薯饼,汆猪肉,豆腐丸等十余种美食。因时间宽裕,我们还搭乘公交车,前往长汀三洲乡三洲村去看古民居群。在这里,还有走进了“聊可自娱”民居。这栋清代古民居,建房者非官非宦,而是一般的殷实人家,却把房子建得非常有文化底蕴。最有看头的是用木条拼制的对联“宜交尽鸿儒,丰待无白丁”,还有很多的名言名句等,也隐藏其中,时不时,我会情不自禁地双手合十,既是对建造这栋老房子先人充满无限敬意,也是对上面的木雕石雕叹为观止。抚摸着雕花的轩窗,红石的石窗,锈迹斑斑的门环,青苔隐隐的砖块,褐黑色的香炉,雅暗的粉彩花瓶,恍惚穿越了流水般的时空,走走停停,停停走走,舍不得离开。

在“聊可自娱”民居的厅堂里,现在老房子的主人,穿着一件廉价的T恤衫,驼着背,吐着烟圈,正眯着眼睛用心地编制着竹团箕。他说两个儿子都发财了,在城里有房有车,也都很孝顺,多次说接他到城里享清福,可他不想搬走,也不能走,屋子要有人住,没人住,刮风下雨,老屋就坏得快。在这里住了快七十年了,他就想一天天守着老房子,里面有他家的祖宗哩。

见我们不相信,他搬来楼梯,从阁楼里拿下来祖宗的画像,摊开在厅堂的干燥处,轻轻地拂去画像上的尘埃。也许,上面那个“尘满面,鬓如霜”的老人,是他爷爷的爷爷的爷爷,他和画上的祖先,尽管相顾无言,相逢不识,可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用心守护和传承,就是最好的祭奠和怀念。

在长长短短的古巷里,寻觅着,那一刻,我已经不是旅人,而是一个小女子在找寻回家的路。

当月亮爬上厚重的古城墙,当三元阁的彩灯亮起,当惠吉巷的家狗守着自家的大门,当临街的店主悠闲地喝着茶,小城安歇了。我也悄悄地回味着一天之中看到的、听到的、悟到的,久久睡去。

明月记得相寻处,城锁东风十五桥。在梦里,我轻轻踏着石板路,在宽宽窄窄的小巷里,寻找着汀州的芊芊阙歌,陶醉其中。

篇3:松阳多古意散文

松阳多古意散文

在中国现代化、城镇化迅速推进的今天,一说“怀古”似有些不合时宜。然而,在丽水松阳,面对着众多的古树古塔,古村古道,古街古坊,古山古寺,我感到了中国传统力量之伟大,之亲切,之美好,像一个巨大之怀抱拥抱着我。

松阳多古物,散发着幽幽古意,它们是历史留下的陈迹和脚步,也是民族留下的心灵色彩和精神形状。我们每个个体的人都可以从那里找到自己的出发原点以及归宿感。因此,面对它们,思考它们,也就是思考我们今天的行为和每个人自己。

松阳为何多古物,多古意?这也可能与它的地理环境和文化传承有关。

在浙西南,却见绵绵群山,状如波浪,到了这里后忽然就矮了下去,矮成一片宽阔的平原,矮成了这里有名的“松古平原”,或称“松古盆地”。这里四面环山,山中多古寺奇松,像四面绿色墙壁,围成一个相对封闭的小世界,坦荡如砥。湍急明亮的松阴河穿境而过,滋润着这片富绕而美丽的土地,然后注入瓯江。这里气候温和,阳光充足,自古乃鱼米之乡,弦歌之地,钟鸣鼎食,礼仪之邦。宋代诗人沈晦有诗云:“惟此桃花源,四塞无他虞”。将松阳称之为“桃花源”,可见这里自古少有兵灾刀光,乃一安闲富足之乡。因此,从魏晋、唐宋到近代,屡屡有中原人、福建人等为逃避战乱至此,成了理想的避难之所,这里也就成为了中原文化与吴越文化的交融汇合之处。我在一古村落的旧匾上就看到“南阳旧家”字样,因为我出生在河南南阳,看到此匾就感到亲。

由于群山隔阻,文化习性使然,近百年来,松阳又处于浙江文化圈的边缘处,较少受到各种现代文化浪潮的冲击和破坏。所以,众多的古迹、文物才能得以完好地保留。

时至壬辰年底,一踏进松阳境,我就感到这里的阳光特别明亮干净,好像经过松阴河水洗过了似的。依依墟里,暧暧远村,风也湿润,甜味丝丝。细雨里有着绵绵古意漫天撒来,沁人肺腑,这些古意让我浮躁的内心有些安静下来。

在县城,我见到了当地年轻的散文家、民俗家鲁晓敏,他是个松阳通。初次见面,就感到似曾相识,像个老友似的。他的言谈像河水一样清晰,明亮,温和,人也长得端正,内敛。他身上的松阳味很浓,这种“松阳味”是什么,我也说不清,但我可以感觉得到,它就在那里,像一个明亮的存在。我读过他的文章,晓敏虽然是一个现代人,由于他的好学,知识多,他的内在气息与这里的古代文脉是接通的,简直是某种延伸,从他的话语和微笑里能够感到这里的山川、草木背后的隐秘和呼吸。

既然是朋友,鲁晓敏建议我先到他住过的老宅上看看。

晓敏的老宅在明清一条街上,这条街很是热闹。自唐以来,明清一条街就是松阳商业贸易的中心,至民国,达到鼎盛,号称五里长街。明清一条街坐落在县城西屏镇,虽然历经沧桑和岁月磨历,古街仍然站着,向南北方敞开,环抱着这里的晨昏和人民琐碎的生活,日日年年。临街两旁一幢幢泥木结构楼房连绵逶迤而去,俨然像当代的“清明上河图”。只是街道、门窗,檐瓦,有些破旧,不再有光彩,但依稀能看到当年繁复的彩绘和花鸟虫鱼精细的木雕,古风依旧。街道上的铁匠铺、金银铺、炭烛铺、锡箔铺、裁缝铺,棺材铺、草药店、修篾店、剃头店、钉秤店等,店铺连连,小茶棺,小旅店,刻字店,平添了几分悠闲。铺前的石阶都已磨损,长着青苔,铺后隐约可见高瓦悬窗,亭台楼阁。我们在草药店里停下来,看到这里的草药不像内地的中药店,由众多的柜子和抽屉组成,这里的草药是刚从山上采下来的,都是成大捆的,没有加工过的。一捆一捆堆在一起,一直挨着天花板,等待买主。民国时期的电影院、邮政局已改它用,只剩下斑驳的门面,凝滞而落漠。

明清一条街,虽是窄了些,不能走汽车,只能人行,倒也安静了许多。繁华不喧嚣,宁静不冷清,一派江南古镇风貌,古朴典雅,自然气息浓郁。在明清街上走,人会产生一种亲切感,归宿感,这些街道和建筑风格,因为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的,是从我们血液中流淌来的,所以就有一种文化上的认同。而不像现在中国内地的县城,一样宽宽的十字街,一样方方的楼房,一样灰灰的街道,一样粗线条的门窗。你走进100个县城也是一个样,没有任何个性和特点。近百年来,实用主义流行,民族的个性和文化底色在乡村和城市建筑物上逐渐隐去,不再展现。建筑物不再艺术,不再文化,不再个性,这也说明了现代人生活的紧张和窘迫,不再从容和优雅。长此以往,我们这个民族的面目也许就会模糊起来,人们也许会忘记了历史和来路。

晓敏之所以有意安排让我去看他的老宅,目的是让我看看这条老街,他以此街道荣。

走在明清一条街上,他的神情是那么地安闲自得,不时地与熟人打着招呼。用自豪的口气为我介绍这条街上的古建筑和名人典故,或一个石狮子的来历,或一个雕刻的寓意。走过烟草弄,我们来到一个不大的门楼前,拱形的门楼顶端写着“税局”字样,字迹模糊,似乎就要散去,钻进历史的尘烟。晓敏说:“这是民国时期的税局,全丽水地区的烟叶税都要在这里征收,当时这里异常繁忙。这条街从明清一直到民国,都是丽水地区有名的繁华地,富贵乡,温柔梦。”

我们拐进一个窄长的胡同,看到两边的墙很高,你从胡同里只能看到头顶上窄长的蓝天。从胡同底向右拐,又是一个卧着两个石狮子的大门,跨过木头门栏,是一个方方小院,清幽明亮。虽是冬季,小院里各种花木仍在放绿,小院的一侧,厅堂洞开。江南的旧宅一般都是入门较小,入得门来,便看到一天井小院,对着小院即是敞开的厅堂,所有摆设在厅堂里尽收眼底。厅堂靠内墙处,摆一八仙桌,桌两旁各置一古旧木椅。一只白猫正卧在古旧木椅子上打瞌睡。

喝茶,聊天。茶香在瓷杯子里漫开,在灰灰的木制天花板上环绕,又从繁复的花鸟木雕中散开去。鲁晓敏从小就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长大,他爱这里,虽然已经搬走多年,但还是常回来看看。他性格安静、典雅、内敛,可能就是并受其环境影响的缘故。老宅和古街的古意已经渗入他的生命和写作中。在与晓敏交谈中,他告诉我松阳古物很多,短时间看不完,比如:通济堰、古市老街、黄家大院、兰溪会馆、松阳古道、延庆寺塔、法昌寺等,但最值得看的还是古村落。“我们这里的古村落是群,成规模的,我自己闲来无事时,就喜欢到古村落里转。一听说古村落,我的兴趣就来了,执意要他陪我去看看。”

由于我的行程安排紧,时间不多,晓敏就为我选了一个离县城最近的山下阳村。

山下阳村位于松阳县城西北10公里处。因为地势平坦,从远处望,看不到特别之处,只有走到近处,在村边选一高处,向村中望去,却见马头墙高低起伏,错落有致,拱形屋顶经过几百年风雨浸袭,上面的瓦片灰白与浅黑相间,一拱连一拱,连绵而去,密密一片。祠堂、水井、民居、堰渠、石桥、碑刻散落村中各处。闽南、浙南、徽派、西式风格的历史建筑鳞次栉比,勾勒出村庄古老的历史轮廓。这简直就是一个历史风俗博物馆,令人惊讶。过去我只见过山西的乔家大院,以及河南巩义的康百万庄园,虽是气势不凡,但那只是过去某一个财主或资本家的庄园。像松下阳村这样,整个的村庄都是清初之建筑,我还是第一次看到。

记得有一次在北方的某个平原上行车四、五个小时,几百公里,竟没有看到一棵像样的大树,更不要说古树,没有看到一处老式房屋,更不要说古村落。所有的树几乎都是只有碗口粗,所有房屋几乎都是新式的,像个临时的居住点。不免让人感慨,我们这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古国,这里的历史遗迹为何如此之少,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为什么断裂如此严重?为什么这些树,这些房屋都如此年轻,仅仅只有数年或几十年的历史。历史老人在哪里?我们满眼看到的只是现在,现在,建筑物没有历史感,人也没有了历史感。

村庄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点,是一个民族文明的`出发地,中华五千年农耕文明,村落是遥远的源头和根据地。那里保存着我们的风俗习惯,俚语方言,乡规乡约,建筑风格,是我们遥远的家,每个人心灵的家。这个家没有了,民族的记忆也就没有了。而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山下阳村,则是一幅活的历史,活的雕像,活的记忆。这就是我们的根呀,我相信每个中国人都会在这里找到心灵的感应。

鲁晓敏说:像这样的古村落,我们松阳县有上百个,成规模的也有50多个,而且大都是明清建筑。这样的古村落群在浙江省甚至在全国也是不多见的。说它是活的历史,因为它们至今还居住着人,传统还在这里延续着。

然而,这些古村落已是经年,大多数破旧衰败,村里年轻人又少,修缮不力,有不少房屋正在倒塌和流逝。我在山下阳村就看到一座房屋墙壁倾斜,屋梁断裂,屋顶上有一个大洞还漏着天,雕花木匾散落在地上。问其原因,当地说这家人都在外地打工,没有闲暇回来修缮房屋。

晓敏说:“看到有些古村落古民居的消亡,做为一个松阳人的后代,我心疼,着急。多年来,我们一直在为保护古村落鼓与呼。我们县有十几个志同道合的民俗爱好者聚在一起,自筹经费,组建成了一个“古村普查队”,利用节假日,沿着松阴河流域考察,跑遍了全县的古村落,整理出一百多个村庄的建筑、民俗文字资料,还有300多个村庄的照片,共计100余万字的详细资料和3万多张照片,出版了《村居录》等多本关于松阳文化的书籍。此事,得到了地方政府的表扬和肯定。”

而鲁晓敏就是这个“古村普查队”的领头人。

听了鲁晓敏的讲述,我理解和读懂了眼前的这个年轻人所作所为。他是近年来冒出来散文家,他的散文集《辛亥江南》《江南之盛》在读者中影响很大。但从他发表的全部散文中我读出了两个字:古意。他的文字总是沾满了蛛网、剑锈、和历史的深处的尘烟。他对老旧事物偏爱,对古村落、古匾额、古墓碑、古塔、古寺的流连,对即将失去的事物的挽留,是因了他对故乡松阳的爱恋。

晓敏对我说,他有好几次去大城市生活的机会,但他舍不得松阳,原因是这里的古物太多,宝贝太多,他爱它们。而松阳的古村落,若不及时保护,就会有逐渐消失的可能。他说他在这里要做的事情太多,所以哪里也不愿去了,松阳就是他的家。他说:“当浙江步入工业文明之后,工业化地带的古村落多有毁坏或不存在了,而松阳的古村落就成了浙江最后的领地之一,保护松阳的古村落,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我们要把松阳的古村落打造成江南的文化名片。”

而眼下的山下阳村,由于鲁晓敏等人呼吁,引起了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重视,把山下阳村确定做为古村落加以保护,已经得到了政府的第一批修缮资金。

进得村来,晓敏与这里的村民都很熟悉,不时地与人打着招呼。他说他也记不清楚来这里多少回了。他为我讲述里的一房一屋,一匾一额,如数家珍。

山下阳村,起自清康熙三十年,张性人祖先自福建迁入,在这里结舍筑庐,开荒种地,并将中原的烟叶种植生产技术带到此地,以此发了家。几百年,繁衍生息,艰苦创业,方成此地旺族。此村确有不凡之处,让人留连,这里的老宅鳞次栉比,一座座看似建筑独立,却又有相连,高矮相间,像亲兄弟一样,手牵着手,臂挽着臂,像是在抵御着什么。众多的巷弄密布,像村庄的脉络纵横交错,逼仄而幽深,弯弯曲曲,断处有连,连处有断,像迷魂阵,初来的人,一进来就迷失方向。奇怪的是村庄里没有一个十字路,全都是丁字路,陌生人在这里走着走着,往往会迎面遇到一堵墙挡住了去路。晓敏解释说,丁字路在这里有两个用途,一是防贼盗窃,二是取个吉利,人丁兴旺的意思。整个村庄是按照中国传统五行相生相克的风水布局,其中隐含着无限的玄机和神秘,而不是像现代建筑那样一览无余。这足以显示了张性祖先们超凡的智慧。美国著名建筑学家吉。戈兰尼说:“在历史上,中国十分重视资源保护和环境美,中国的住宅、村庄和城市设计,具有与自然和谐并且随大自然的演变而演变的独特风格。”这也只是真对中国的古建筑而言。

村庄以月池为中心,各式建筑从月池向四周延伸开去。正前方庞大的张氏祠堂,最为恢弘,后方是张氏香火堂,周围林立着古朴典雅的清代大屋、中西合璧的民国洋楼。间或有马头墙兀地矗起。我们在村中遇到一位老人,他说,最初村子周围建有高高的围墙,还有村门,巷门,以防兵匪,只可惜现在已不复存在。村中家家都矗有门楼,不论贫富贵贱,门楼上皆有石刻和砖雕,扁额字体隽丽飘逸,多是些吉利话,其中“南山抱翠”、“南山拱秀”、“光华丽日”、“蕴玉怀珠”、“兰室”据多。书法风格饱满温润,端庄大方,多由颜体化来。

推开门,家家的厅堂上方,或屋梁处,或瓦檐下,或柱础,或窗棂,皆有彩绘、石雕和木雕,且多以民风、民俗等内容为主题,惟妙惟肖,密布着浓郁的历史信息。这里简直就是一个木雕和石雕的艺术长廊,以八仙过海、四君子图、松下问童子、耕种归樵为多,雕刻手法细致入微,线条流畅。这些书法和雕刻反映了农耕生活的悠闲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晓敏对这些书法和雕刻很熟悉,随便一个都能讲出一些曲折动人的故事来。

即使不下雨,也能处处闻水声,水声潺潺,似音乐敲击着人的心弦。原来山下阳村的地下有一个巨大而科学排水系统,按照北高南低决定水的走向,水流从家家门前和巷子里的水道经过,曲折回环,然后汇入村子四周人工开凿的溪水中,溪水绕村而过。溪流之上,石板为桥,桥上偶有村民通过。溪岸以大块青石垒砌,溪底以卵石铺底。时有三、两个农妇在溪水里洗衣,水且清冽,浪花飞溅。水使山下阳变成一座流动的村庄,张姓的祖先们正是以水的流动象征着山下阳村的后代人生生不息。

小雨初霁,我走在村中的小巷,脚下的卵石路面湿湿的,长满了青苔。村中年轻人都出外打工去了,只剩下老人和孩子,静寂无声,偶尔从门窗里传出昆曲我委婉的唱腔,甜甜的,像江南全部的诉说和柔情,抚摸着我。

篇4:伏尔加速度散文

伏尔加速度散文

老表这个人牛气。县里召开“万元户”表彰大会,老表作为发家致富的带头人,县长给他披红戴花之后,握住他的手问,你是如何来的?老表说,我是坐伏尔加来的。县长十分惊奇,说你小子,买轿车也不招呼一声,散会后带我兜兜风去。老表脸上乐开了花,连连点头说行行。县长说,这次我们奖励你一辆凤凰牌自行车,你都有伏尔加了,这自行车咋办?老表愣了一愣,随即便笑眯眯地说,那——你给我捐了吧,折钱,捐给村里学校。县长说,行啊,你小子,觉悟高,要争取早日入党。

老表连连应答是是。县长几步走到话筒前,大声说,同志们,告诉你们一个喜讯,老表他已买了辆伏尔加,今后,这小子更会远远地跑在我们前头。刚才,他还表示,要将奖励的自行车折款捐给村里学校,这是发家不忘大家的善举,了不起呀!党说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领大家共同富裕,看来确实英明哪!同志们,我们要以伏尔加速度,在发家致富的道路上前进——!县长有力地打了一个向前进的手势,结束了讲话。

会议散后,县长找到老表,说兑现诺言吧。老表挠挠头,为难地说,这,县长……县长说,耍滑是吧,不行,走。老表迟疑一下,说那——走吧。老表去了车棚,一会儿推来一辆除了铃铛不响、其他什么零件都响的自行车。县长愣怔一下,说你的伏尔加呢?老表说,就是它。县长严肃起来,说你小子玩我,这是什么伏尔加!老表一脸坏笑,说双手扶住车把,骑上两腿一夹,这就是“扶而夹”呀!县长哈哈大笑,眼泪都飞溅出来,捂着肚子说,你小子更高尚,车破得这样,还把凤凰捐出去!老表骗腿儿上车,对县长说,走吧。县长一屁股墩到后架上,说兜风去!

人们都知道老表跟县长特铁。但没想到县长肯坐上他的破“扶而夹”兜风。于是,“平民县长”的形象一下子出了彩。从此,咱这一带管自行车叫开了“扶而夹”。

当伏尔加在前苏联大地流成小轿车的名字时,中国大地上自行车潮流滚滚。1980年代,人们以能买到天津的“飞鸽”、上海的“凤凰”为骄傲。买来之后,用花花绿绿的彩纸加以装饰,真不亚于美丽的公主。骑上它,“叮呤呤——”一按车铃,洒下一路脆髦(固始方言:外表讲究而且时髦之意)。

老表虽然捐出了自行车,但他并不后悔。他此时已娶了表嫂,江南女人的那一份优雅,让他无须再用自行车招惹闲花野草,何况老表骨子里是十分唯物和讲究实际的男人。他认为自行车绝不同于女人。女人是来温暖和柔化男人的情感的,非有万种风情不足以作心灵的慰藉;自行车就是用来行路的,再破旧的自行车只要能驮着自己在人生路上奔波,就和崭新的自行车没有什么两样。

说起这辆自行车,得来没让老表怎么破费。那时老表天天在城关跑生意。有一天,他发现古城墙边遗弃下一辆自行车,后来连续几天他打那儿经过,看见那自行车仍然躺着。那年月,拣破烂还没风行天下,所以自行车也就仿佛没有动。第五天夕阳西下时,老表从它旁边经过时动了心。他扶起自行车仔细看看,才发现它已坏得没法儿骑,大梁有些弯,前叉断裂,后轮车条断有不少根,没支架,关键是没有车座。老表前瞅瞅后瞅瞅,左看看右看看,看着瞅着,不光夕阳灿烂,老表的`笑脸也灿烂了。他将自行车往肩上一扛,吹着口哨回了家。

没几天,他把断的叉焊上,断的条换下,仿照模样,用木头削了个车座,外包一层海绵,下安一截钢管,高低合适地焊到大梁上,该补的补补,该上油的上些油,将自己的一个小铜铃系到车把上,需要开道时摇摇,谁说没支架,树和墙是多么好的支架。

有了这辆自行车,老表做生意发家致富的速度明显加快。他驮着一两百斤重的货物奔驰在生意道上,车轮滚滚,财源滚滚,没两年,他的腰变粗了,气足了。他开始跑长途,批发衣服。闲下来的时候,他还骑上这辆“扶而夹”,一路铜铃,一路“吱吱纽纽,叮叮铛铛”,一路口哨一路歌声地到处游荡。看到的人背后总说,这小子,装穷!

等老表把生意做大做强,开了服装厂,并创下自己品牌后,为工作方便,老表换了坐骑。他想买伏尔加,但转念一想,觉得作为炎黄子孙,还是坐本国的车好,就买了桑塔纳。但此时,老表坐老板椅的时间多了,户外跑腿的时间少了。这桑塔纳他并不怎么坐,倒是业务经理等属下坐得多。

那辆功勋卓著的“扶而夹”,老表并没有遗弃。小楼盖起后,他将它放进车库里,不时擦擦,保养保养。

最近,已做了副省长的那位平民县长来咱这儿视察,非要到老表家里撮一顿。两个老朋友开怀畅饮,酒酣耳热之际,他问老表,还坐“扶而夹”?老表说,不坐了,但没丢!他将副省长带到车库,让他看看纤尘不染的“扶而夹”。副省长眼圈儿红了,说老表:

“你是可以深交的人哪!”

篇5:萤火微光,古意犹存散文

萤火微光,古意犹存散文

不经意间回到了老家,岁月划过了门上的一切,留下了斑斑驳驳的痕印,销蚀了朱红色的门漆,朽蚀了高悬的房梁。叩门的手在一瞬间停留,不知道该还是不该,进还是不进。

踏入门院,那棵高大的槐树依旧挺立着,张扬着,绿色的阴影。眼前仿佛浮现了儿时的情景,那是一个古老悠远的梦,触不可及,我轻轻地笑了,我看到,奶奶坐在摇晃的藤椅上,与爷爷外公聊家常,古今时事。妈妈坐在长椅上,轻轻地踮起脚尖,“吱呀吱呀”的声音伴随着沙沙的树叶声随风而来。我则坐在秋千上,一晃一晃的荡着,银铃般的笑声回荡耳际。

手指轻轻叩响古老的墙,发出微弱又厚实的声响,如同钢琴键那样温柔的声响,古墙苍老的脸上青苔掠过,平添了许多皱纹。我无不记得,古墙借青苔之手替我写下一笔一划的思念。

转身拐入小院,古槐还在,恍惚间我看见星星点点的光芒在古老深邃的巷口点燃,一点点的照亮巷口,照亮我们,照亮夜空。一切腐朽化为乌有,星星点点的火光映衬着我们的脸庞,我看到,奶奶悠闲的坐在槐树底下纳鞋,旁边萤火虫飞舞,暗曳的灯光照亮了她满脸的`皱纹。我看到,母亲用期盼的目光坐在窗口,等待着晚归的父亲。我看见,我穿着雨披和雨鞋,轻巧的在青石板上,踏出一个又一个的音律,一朵又一朵的水花。萤火虫是黑夜的信使,只要向她许愿就一定会实现!我闭上眼睛,回想当初的心愿:愿一家和谐,美满,愿时光流逝,人亦不老。

我抚摸着一张又一张泛着檀香的桌椅,抚摸过他们身上的痕迹,那是不曾停留的岁月,带给我们最清晰的回忆。

如今站在这已人去楼空的房子里,我依然清晰的感觉到,家的温暖。那是无法磨灭的印痕,是岁月无法洗刷的刻印。它被刻在墙上,那斑驳的青苔就是证明;它被刻在槐树上,那生生不息的生命就是证明;它被刻在桌椅上;那永不明灭的痕印就是证明。

我无法割断自己的思念,但我能明白,这就是家,是永不熄灭的圣火,是黑暗时的灯,是漂泊时的彼岸。微亮,亦温暖。

我的家,我的故乡,用我的一切,换你永不老去……

篇6:女人的速度散文

女人的速度散文

有三件事情不适合反复考量:看展览,购物,恋爱。

赤濑川原平在《名画解读》里说:“一眼看上去美的,就是真正的名画。”

他建议看任何展览都要速战速决,30分钟内一扫而过——“这是一个直面自己内心的好方法,因为时间有限,你的眼睛才会特别尖,直觉也会特别灵敏。如果每幅作品都需要花一定的时间去‘鉴赏’,反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少年时和老师打游击战,将课外书掩在一抽一屉里,老师转身在黑板上写字时,就低头在课外书上快扫一眼。一目十行就是这样练了出来。祖父曾经很怀疑我的阅读速度,拿了一张报纸让我浏览,再收走报纸考问内容。测验结果耐人寻味——我有兴趣的东西都看在了眼里,没兴趣的那些干脆我都不知道它们的存在。祖父认为我应该放慢读书的速度,但是事实上,这不是速度的事儿,那些我喜欢的文字会在第一时间跳出来找我,没兴趣的那些哪怕是一个字一个字地读出声来都不能在脑中留下痕迹。

成年后慢慢发现有趣的事情,不管工作、生活、爱情、购物、饮食,但凡我略有犹豫,一定会有差池。那件犹豫了半天买回家的衣服,果真会在衣柜里闲置很久不知道如何搭配出街;那场迟疑了很久的恋爱,果然不等开场就已告结束;那档忐忑不安的节目,的确做了一段时间便会夭折……经历这养份渐渐养肥了直觉这个小精灵,年纪越大,它越难失手。

女人的直觉都很灵敏,如果很清楚自己是谁、想要什么,基本上就可以放胆任凭感觉走——快速逛商场,漂亮的衣服会在平庸的衣服中主动跳进眼里;扫一眼菜单按直觉点餐,你身体需要的食物就是不假思索不用靠经验、常识、分析、环境而得出的.那道;遇上爱情,不必刨根问底将对方的身世、经历和心思弄出详细答案,只需要听心的召唤来决定靠近还是躲闪……

可惜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女人都清楚自己是谁、能成为谁、想要什么、能要什么,而糊涂的女人又和清醒的女人一样每天都需要做出大大小小的决定。参考时尚编辑们购物原则吧——犹豫的东西不买,或者犹豫的东西先预留一周再决定是否购买。

预留原则我也常用,只是预留期内我基本不会再去思考这件事情,而是在最后一刻依照自己的第一反应做决定——预留期不是拿来思考,而是用来让大脑安静冲动平息,像将一杯混浊的水静置,浊物慢慢沉淀,清澈自然呈现。

篇7:教师关于阅读速度散文故事

一定有个大人物伤害过你!

今天下午一个女生找到我问:“老师,我阅读速度总是很慢怎么办?”

“练习吧!”

“怎么练习啊!”

“每种文章都有不同的阅读方法。比如说散文,你可能需要一句话一句话的看。但是小说一般来说只要抓住重点的场面描写就好了,因为人物、情节什么的都在里边。”

“可是我怎么知道哪里是重点啊?”

“你怎么会不知道哪里是重点呢?主要人物啊!那些人物的浓墨重彩的事件啊,这些不都是重点?!”我承认我有一点着急了,我下意识地努力平复自己的情绪。

“就是不知道啊!”

“多看,多练,就会了!”

“怎么练啊?”

“我刚才不是跟你说了吗?抓住重点啊!详略得当你知道吗?”

“哦,那古诗呢?”

“古诗就那么几个字,还能怎么慢啊?”

“就是很慢啊!我看不懂,翻来覆去看就慢了。”

“古诗你不可能一个字都读不懂啊,不会的字我们不是说了吗?过!碰见翻译不同的就打散,重新组合!”

“哎哟,反正我就是做事慢。干什么都慢,不光是阅读。”

“大姐!你不能这样!”我是真忍不住了,“你的态度怎么能这么消极呢?你不知道要问我,我给你指出来方法,你试都不试就直接假设情境证明它不可行。要你这样说,能怎么办呢?就这样了不是吗?那我们还要想什么办法呢?”

我继续说:“你这样,不仅学习态度会消极,生活态度也会消极的。长期这样下去,不仅你不快乐,你身边的人也不会快乐的。”

“嗯嗯!”她的同桌点头赞同道。

“看见了吗?别人是有这种感受的。”之前我已经劝导过她好多次了,但都不见成效,这次索性就来个毒的,“你一定被一个大人物伤害过!虽然你不承认,但事实一定是这样的。就算你忘记了,但是,你一定被伤害过。”

“什么伤害?”她竟然有些茫然。

“说你不好,或者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你身上,都会深深的伤害你。”

“重男轻女算不算?”她同桌抬头问道。

“当然算啊,否定你的价值嘛!”我心里还是吃了一惊:这年头还有重男轻女的家庭啊!

她的眼里接着闪出了泪花。

“好在你已经长大了,懂得用自己的头脑去判断是非了。当然这种心理的感觉你有可能一辈子都消除不了,但是,就让它在那里好了。你要用你的理智去做事。当然,这种用理智做事的成就感多了,也许你这种感觉能消除。所以,我特别希望你能增加这种成就感,不择手段地增加这种成就感。矫枉必须过正,我甚至希望你能特别自负、特别自私,这样有一天你才能慢慢回到平衡的状态。你现在明白了吗?”

她闪着泪花点点头。

她的同桌禁不住拍手说:“老师,你太厉害了!”

也许,是因为,她不知道,我的生活里也曾经有一个大人物吧……

篇8:速度就在那里散文赏析

速度就在那里散文赏析

小王有一辆很旧自行车,踩起来很费力。每次骑它去哪里,心理都不爽。

有一天小王,小李,小张一起去游玩。小李没有自行车,小张自行车比较好,载着他一起走。

一路上,有说有笑,而且骑得很快。其实,小王有点吃力地。诶,前面正好赶上一个小斜坡,心生欢喜,加大力度,骑了上去。到了斜坡顶端,回头看小张隔一段距离,还很吃力的`骑着。

“诶,你们俩快点,怎么两个人都没有一个人快呀!”小王兴致冲冲的喊着。

不一会儿,小张赶了上来,和载着的小李一起说道:“你太有速度了!”说完坏笑着下坡了。

下坡时候,小王就悲剧了,怎么踩都加不了速度,没办法车子是这样。小张载着小李跟小王渐行渐远。小张此刻正是一直被追赶,从未被超越,迎着风,飞扬的很。更可恨的是他一直都没有踩,小王猛踩猛踩还是赶不上。

过了良久,终以会合了。

“怎么那么没速度呀,是不是不屑于追赶呀。”小李看小王赶上来了笑着说到。

“不管加速还是不加速,速度在那里,不增不减。”小王深情的说着,惹得小张和小李都笑到不行。

篇9:孩子的成长速度有快有慢散文

孩子的成长速度有快有慢散文

许多妇女相信,孩子一出生,母爱就会像打开水龙头的水一样源源不尽地流淌。然而,甚至就在孩子出生的二三天之后,她们在孩子身上体验到的就不是类似爱的东西了。因此,这对她们来说的确是个不小的打击。对这个依赖她们的小生命,她们可能会对他体贴和爱护,但是没感受到强烈的、有义务的爱,这很正常,一点也不奇怪。爱通常会在一周或许两周后滋生出来,这时爱会集中表现在对孩子的确确实实的喜爱上;你会永远适应孩子挨着你皮肤的感觉;当你鼻子挨着他脖子的皱痕时,你会喜欢孩子的气味;当你把手指放在他的小手上,你会感到他牢牢地握着它。

然而,有时母爱也迟迟不来,不知什么原因,母亲会发现她不喜欢、忿恨、拒绝她的新生儿。有时。这样的母亲和孩子会被儿童心理学家称为“一对糟糕的组合”,他们俩谁都不适应谁。在这种情况下社会通常会指责母亲,认为她没有能力适应孩子的需要与个性。但是,现在我们知道,事实并非如此。女人天生就是伟大的母亲,她有种照顾孩子、服侍孩子的本能,她褐望去爱他,她愿意为孩子做任何事情,而不愿意缺乏母爱。现在,人们已经认识到孩子的错与母亲的错同样严重,他们是“糟糕的一对”。若母亲发现她对孩子缺乏爱心时,她应该去咨询医生,因为不仅她需要帮助,她的孩子也同样需要。

不愿与人来往的成年人往往沉默寡言,不愿意交往。和这样的成年人一样,也有一些孩子很孤僻。那些孩子很少笑,别人同他们说话时,他们爱理不理。他们不喜欢做游戏,不喜欢别人拥抱他。另外,若是把他们放在童车或摇床里不管他们的话,他们就会啼哭;他们很容易发怒和焦躁不安;他们会哭个不停,吃起饭来又慢又费劲。即使他疲劳时,也躁动不安,不愿意睡觉。对你而言,无法做任何事情使他高兴起来,你可能会感到你慷慨地奉献着你的爱,却得不到回报,你的付出好像毫无价值。

这类孩子遇到的可悲的事情是他们不懂什么叫做善有善报。那些常常微笑、使人快乐的孩子会获得友谊、爱、陪伴和帮助,而那些使人难以忍受或冷漠的孩子却什么也得不到,对他来说,生活毫无幸福可言,他也许会成长为一个很不快乐的人。作为父母,你应该尽最大的努力确保孩子不要成长为情感消极的人。即使你会感到这样做很难,但是你应该努力使孩子注意你,倾听你的讲话,对你微笑。只要你能做到这种程度,孩子就会对你的努力有所反应,那么你和他之间的不快将会过去。

孩子的成长速度有快有慢,很难辨别发育是否正常和智力异常。若是你感到孩子真的与同龄孩子一般的发育水平不一致,那么你应咨询医生。然而,微小的缺陷可能在头几个月里表现不出来,这样就要凭你的感觉了。如果你怀疑孩子发育不正常,就要及早地寻求帮助。治疗得越早,治愈的可能性就越大,也会使孩子、家庭、你和你的丈夫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痛苦。

除交往能力发育迟缓之外,如果孩子身体也发生异常,那么照料孩子的'担子将异常沉重。事实上,父母必须像照料新生儿一样地照顾他,满足他的任何需要。这样,家里就会笼罩着阴郁的气氛。在这种情况下,你必须寻求帮助,和处境相似的人们交谈会令你宽慰,那是很有益处的。所以,建议你查一查当地的团体姓名通讯录,与国内的有关机构联系一下。

在孩子快满1岁时,一些孩子喜欢用脑袋撞击小床的栏杆。这并不说明发育异常,只是有可能撞伤脑袋,更重要的是,孩子会很快克服这个毛病。然而,你应该在小床的两边绑上一些软布,尽量避免发生危险,如果想避免撞击的声音,可以让小床离墙远点。在孩子入睡前,最好给他洗个热水澡,并长时间地拥抱他 (一些心理学家认为这种孩子也许需要更多的身体上的爱护和刺激)。从一个活动物体或收音机里传出的音乐也可能会给他以安慰。如果孩子一连几个月不断地用脑袋撞东西,那你就应该同医生谈谈有关情况。

客家的文化诗歌

清心是不老的阙歌散文

品味常德的美味叙事作文

方寸田园阅读答案

情诗——《长安古意》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核舟记》《大道之行也》《三峡》导学案(八年级上册)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及反思

表示时过境迁的诗句

《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观后感

速度和长汀古意散文
《速度和长汀古意散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速度和长汀古意散文(锦集9篇)】相关文章:

《智子疑邻》原文赏析2024-05-11

学长征精神,做红色传人主题征文2022-11-01

党员活动心得体会2022-06-08

高中语文知识点2022-09-28

流浪的心情散文2023-06-04

空山寂寂水流花开的散文2023-03-31

天赐我福记叙散文2023-03-20

流苏呀流苏散文2022-08-18

铜奔马正名阅读理解附答案2023-12-15

医生的职责和使命2023-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