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舟记》《大道之行也》《三峡》导学案(八年级上册)

时间:2024-01-05 07:51:33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核舟记》《大道之行也》《三峡》导学案(八年级上册)(精选4篇)由网友“奋斗之子”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整理过的《核舟记》《大道之行也》《三峡》导学案(八年级上册),欢迎阅读与收藏。

《核舟记》《大道之行也》《三峡》导学案(八年级上册)

篇1:《核舟记》《大道之行也》《三峡》导学案(八年级上册)

《核舟记》《大道之行也》《三峡》导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上期末复习之课内文言文2

姓名            班级

23、《核舟记》

一、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能以径寸之木                        为宫室

尝贻余核舟一                        罔不因势象形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高可二黍许

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

鲁直左手执卷末                      如有所语

其两膝相比者                        佛印绝类弥勒

矫首昂视                            神情与苏黄不属

诎右臂支船                          左臂挂念珠倚之

珠可历历数也                        居右者椎髻仰面,

左手倚一衡木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其船背稍夷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二、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

1、技亦灵怪矣哉!

2、细若蚊足,钩画了了。

3、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

4、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5、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三、课文内容理解

1、作者              ,明末散文家。该篇选自清代              编辑的              。

2、“技亦灵怪矣哉”中的“灵怪”与开头的“            ”相照应,这叫首尾呼应。这句话表现了作者对                                                      的赞叹。

3、雕刻家把苏轼《赤壁赋》《后赤壁赋》中的名句分刻在船舱左右的小窗上有什么作用?

4、有人认为:最后一段把核舟上的事物、数量说得如此详细显得太罗嗦了。请谈谈你的看法。

24.《大道之行也》

一、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天下为公

盗窃乱贼而不作           矜、寡、孤、独

男有分                                         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                     是故谋闭而不兴

盗窃乱贼而不作                               故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二、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

1、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2、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3、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三、课文内容理解

1、《礼记》,            经典之一,相传为西汉            编纂。

2、文中“大道”“大同”分指什么?

3、文中“大同”社会有什么特征?寄托了作者什么思想?

26.《三峡》

一、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

沿溯阻绝                              绝t多生怪柏

哀转久绝                              乘奔御风

重岩叠嶂                             属引凄异               属:      引:

有时朝发白帝                         良多趣味

林寒涧肃                             略无阙处

二、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

1、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2、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3、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4、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5、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三、课文内容理解

1、作者         ,         时的地理学家,散文家。他的.著作最有名的是            ,

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                        。

2.文章花了大量笔墨,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直接描绘三峡的景物,而第四段中却写到“渔者歌曰”,这是采用的   描写手法,其作用是

3、分别概括三峡夏、春冬、秋三段时间三峡景物的美点。

①                    ②                    ③

4、作者为什么先写夏水?又为什么先写山,后写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徐秀形

篇2:《核舟记》导学案 (八年级上册)

《核舟记》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资料先知】

魏学ド于1566年,卒于1625年,其所得之核舟为王叔远1622年(天启壬戌年)所刻,为王氏晚年所刻。

当第一个中国明代科学家徐光启,(1562年生,1633年卒)在他的有生之年终于用洋人的望远镜观测到日食时,这也就标志着放大镜将给中国人的微雕艺术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然而,这样“贵值兼金价”的工具,是绝不会很快用在工匠艺人之手的。因此,微雕的真正意义上向“微小”的革命,当在放大镜普及之后。王叔远雕刻核舟时,没有使用放大工具,全仗目力。

【教学目标】

1、学习以空间方位为序,语言简洁、周密、生动。

2、认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工艺美术方面的卓越技艺。

【自主学习】

一、基础字词句  A级

1.初读课文扫清拦路虎:

(1)注意以下字的读音:

罔( ) 膝( ) 褶( )髻( )倚( )戌( ) 篆( )八分有( )奇( )  诎右臂支船( )

(2)注意以下句子的正确读法(用“/”划分朗读的节奏):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2.再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文句,把握文意。 (疑问写在下面)

3.翻译下列句子

(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2)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3)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4)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5)苏、黄共阅一手卷。 (6)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7)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8)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

(9)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10)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二、问题探究:B级

1.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本文重点在哪里?作者为什么要以这个作为重点?

3.本文篇幅较长,怎样才能较快地背诵出来?

4.本文名为“记”,是不是记叙文,为什么?

5.同学们朗读文章第一段和第六段,概括段意。

6.开头结尾的两节文字可以看出,说明的对象是什么?要说明核舟的什么特征?

7.怎样表现奇巧、灵怪?

8.来看看雕刻家在这小小的核舟上雕刻了哪些物,分别有什么特征。

9.雕刻者在核舟上刻了多少人?他是如何精当巧妙地安置这些人物的?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出对这些人物的介绍。抓住船头三人的神情态度,说说雕刻者是要竭力渲染他们此时此地的什么样的心态?

【片段品味】C级

一、阅读第(2)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1.这段文字具体介绍“核舟”的形状、构造等情况。请用简练的词语概括出这段文字介绍的内容。(不超过12个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段文字的第一句所用的说明方法是( )

A.列数字 B.打比方   C.作比较 D.分类别

3.第2至3句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

4.这段文字中描写核舟上交代舟上人游览的地点以及周围景物、环境的句子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二、阅读第(3)段,回答问题

1.下列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

A.峨冠guān   B.手卷juàn   C.不属shǔ   D.矫jiāo首昂视

2.字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绝类弥勒(绝):很 B. 历历数也(历历):清清楚楚

C.如有所语(如):比如 D.勾画了了(了了):线条简单

3.下列字词的用法与其他三个不同的一项是( )

A.诎右臂支船(诎) B.左臂挂念珠倚之(倚)

4.与“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启窗而现,雕栏相望焉。 B.中轩敞者为舱

C.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D.其人视端容寂

5.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苏、黄共阅一手卷 译文:(苏、黄在一起共读一横幅的书画。)

B.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译文:(这是挑选了桃核中修长的刻成的。)

C.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译文:(他们的膝盖互相靠近着,都隐藏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

D.同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译文:(都能就着木头原来的样子模拟那些东西的形状,各有各的情态。)

6.这段文字介绍了核舟的主体部分_______________,本文段的结构方式是                      ;从表达方式看,侧重                     ;以______________为说明顺序。语言上生动,人物情态栩栩如生。

三、阅读全文,回答问题

1、找出通假字,并分别写出本字。

⑴诎右臂支船          (        )通(        )

⑵左手倚一衡木        (        )通(        )

⑶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        )通(        )

2翻译下面句子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译文:

⒊选文中最能体现王叔远构思巧妙、技艺精湛的话是什么?(用文中的话回答)

4苏轼《赤壁赋》《后赤壁赋》中的名句分别刻在船窗左右的小窗上有什么作用?

5核舟雕刻的“苏、黄共阅一手卷”这一画面,表现出了画中人物怎样的神情?

6从什么地方看出船是顺流而下的`?

【小结】

1.通假字:

诎右臂支船 (           )

左手椅一衡木 (            )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          )

约八分有奇 (            )

为字共三十有四 (            )

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                        )

2.一词多义

奇: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

有: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  ”。

为:为宫室、器皿、人物 --  。

中轩敞者为舱 -- 。

可:高可二黍许--       。      珠可历历数也--

端:东坡右手执卷端--            其人视端容寂--

3. 其他

O篷覆之中的“O”,与“箬”读音相同、意义相同,本文中用“O”。

4.词类活用:

卧右膝卧: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峨冠:

居右者椎髻仰面 椎髻:

【作业】

1、背诵2、3、4段

2、课后题三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A级

二、基础知识巩固A级

1、语音

ィyī) 皿(mǐn)贻(yí) 罔(wǎng)黍(shǔ)

髯(rán) 椎(chuí)髻(jì)神情与苏、黄不属(zhǔ)

2、通假字

诎右臂支船

左手倚一衡木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3、词类活用

卧右膝 卧: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峨冠:

居右者椎髻仰面椎髻:

4、一词多义

5、重点词语解释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奇巧:         能以径寸之木径寸:

为宫室、器皿、人物 为:

罔不因势象形 罔:无,没有因:       象:

尝贻余核舟一贻:

盖大苏泛赤壁云泛: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 可: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徐:           兴: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髯:                其两膝相比者 比:

佛印绝类弥勒 绝:  类:

舟尾横卧一楫楫:                其人视端容寂 端:

其船背稍夷背:                  夷:

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甫:

钩画了了了了:                                  其色墨墨:

其色丹丹:                     为人五;为窗八 为: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曾:               盈: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修狭:

6、特殊句式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判断句

7、朗读节奏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明确:本文是从整体到部分,又从部分到整体,按照核舟各部分的位置和人、物的主次,依次加以描述的。文章以概述起头,用归纳作结,中间主体部分的描述,按船仓、船头、船尾、船背的顺序加以描述。

明确:重点在第二段的第二层(第3节),这一层中,又以苏东坡为中心,因为这是核舟雕刻的主题所在,这说明,写文章一定要紧扣题目,围绕中心,突出重点。

明确:理解记忆比机械记忆的效果更好。就本文来说,应当先抓整体,即首尾两段为总说,中间四段为分说。至于每一节,也有背诵的规律可循,掌握了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快地背诵出来。这一点,放到讲每一节时再来提示。

这是一篇介绍事物的说明文。题目中的“记”在这里是描述、摹写的意思。文章全面而如实地描述了雕刻在核舟上的人和物,活灵活现,使人能领会神奇的刻工。

第一段:总介王叔远极工微雕(引王说明对象--核舟)

第六段:综说核舟“容量”,极称其技。

[雕刻技艺的奇巧、灵怪]

对比:核舟之小--容量之大(雕刻人、物之多)、刀法精细;气韵生动。

窗八:刻有对联,可以开启。(精细灵巧)箬蓬。

楫,炉、壶、手卷、念珠(历历可数)。三十四个字(勾画了了,细若蚊足)。

从“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右手指卷,若有所语”和佛印的“矫首昂视”可以看出,雕刻家的意图是要表现他们豁达、放旷的胸襟,说明他们在山光水色的掩映之中完全忘记了现实的烦恼,而陶醉在眼前画卷的美好意境里。

参考答案:一、1.舟长、高、舱、窗、雕栏、窗上的刻字 2.A、C 3.从中间到旁边。 4.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二、1.D 2.B 3.A 4.B 5.D 6.船头(或舟首) 总分  描写 空间顺序 三、1、 2.(他)曾经送给我一个用果核雕成的小船。 3.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4. 这十六个字是前、后《赤壁赋》中的名句,与上段“大苏泛赤壁”相照应,切题,而且可以启发读者联想舟外赤壁景色。作者真切地描述官们,足以见构思的巧妙。 5、和谐、专注  6、大苏泛赤壁,说明是在泛游赤壁 (220.171.122.175)"

诎右臂支船 (诎--“屈”,弯曲。)

左手椅一衡木 (衡--“横”,横着)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简--“拣”挑选)

约八分有奇 (有--“又”,用在整数和零数之间)

为字共三十有四 (有--“又”,用在整数和零数之间)

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通“父”,对男子的美称,多附于字之后)

3一词多义

奇: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 奇异、罕见、(手艺)奇妙。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 零数,馀数。  有: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 有。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 通“又”。  为:为宫室、器皿、人物 -- 雕刻成。

中轩敞者为舱 -- 是。  可:高可二黍许--大约。 珠可历历数也--可以

端:东坡右手执卷端--名词,“右端” 其人视端容寂--形容词,“端正、正”

4 . 其他

O篷覆之中的“O”,与“箬”读音相同、意义相同,本文中用“O”。

第二课时

三、检查背诵

四、基础知识巩固

语音

ィyī) 皿(mǐn)贻(yí) 罔(wǎng)黍(shǔ)

髯(rán) 椎(chuí)髻(jì)神情与苏、黄不属(zhǔ)

四、通假字

1、诎右臂支船 诎通屈,弯曲

2、左手倚一衡木 衡通横

3、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有通又,放在整数与零数之间

4、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简通拣,挑选

五、古今异义词

六、词类活用

1、卧右膝 卧: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平放

2、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峨冠:戴着高高的帽子

3、居右者椎髻仰面 椎髻:梳着椎形发髻

七、一词多义

八、重点词语解释

1、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奇巧:特殊的技艺

2、能以径寸之木径寸:直径一寸,用来形容圆形物的细小

3、为宫室、器皿、人物 为:做,这里指雕刻

4、罔不因势象形 罔:无,没有 因:根据,依据象:模拟

5、尝贻余核舟一 贻:赠送

6、盖大苏泛赤壁云 泛:乘船浮行

7、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奇:jī零数

8、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 可:大约

9、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徐:缓缓地 兴:起

10、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髯:两腮的胡须,这里泛指胡须

11、其两膝相比者 比:靠近

12、佛印绝类弥勒 绝:极 类:像

13、舟尾横卧一楫 楫:船桨

14、其人视端容寂 端:正

15、其船背稍夷 背:这里指船底 夷:平

16、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甫:古代男子的美称,多附于表字之后

17、钩画了了 了了:清清楚楚

18、其色墨 墨:黑

19、其色丹 丹:朱红色

20、为人五;为窗八 为:刻

21、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曾:尚,还 盈:满

22、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修狭:长而窄

九、特殊句式

1、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判断句

十、朗读节奏

1、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2、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十一、理解性默写

十二、重点语句翻译

1、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王叔远)(或“他”)曾经赠送给我一只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原来)刻的是苏轼游赤壁。(关键词:贻泛)

2、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打开窗看,雕刻着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或“雕刻着花纹的栏杆相对着”)。(关键词:启望)

3、嘻,技亦灵怪矣哉!

*啊,技艺真是太奇妙了!

十三、课文内容理解

1、本文通过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了核舟的精致(精细,精巧),赞美了雕刻家的奇巧技艺(或“古代艺人的技艺精湛”)

杨柳

篇3:《大道之行也》学案 (八年级上册)

《大道之行也》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课型:新授  主备:陈胜       审核:郭春华       时间:. 9 .11

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1.掌握相关文言词,翻译并背诵课文。

2.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文章脉络,尽快形成背诵思路,提高诵读能力。

二.课前预习

1、《礼记》,儒家经典之一,亦称《小戴礼》或《小戴礼记》,相传为西汉戴圣编纂。有别于戴德的《大戴礼》,故称《小戴礼》。全书包括《曲礼》《檀弓》《王制》《月令》《礼运》《学记》《乐记》《中庸》《大学》等四十九篇,除有关我国古代社会情况和各种礼节制度的记述外,还包括了孔子及其门人言行的一些小故事,有一定的思想意义,如流传很广的“苛政猛于虎”,就出自《礼记檀弓》篇。《礼记》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情况、儒家学说和当时文物制度的参考书。《礼记》的语言也简洁生动,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

2、解释“大道”、“大同”、“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3、熟练朗读课文,划分停顿节奏,不会的.做标记。

三.课堂自学

1、朗读课文,读准节奏和字音。

2、对照注解独立解决以下词语的意思。(括号前的词或加横线的词语)

A.大道(                    )之行(       )

B.选贤与(        ) 能

C.讲信修睦(          )

D.故(           )人不独亲(      )其亲

E.矜(          )

F.皆有所养(              )

G.男有分(             )

H.货恶(            )其弃于地也

I.不必藏(             )于己

J.谋闭(         )而不兴(        )K.盗窃乱贼(         )而不作(     )

L.故外户而不闭(     )

四.合作研讨

把文章划为三个层次,概括层意。

第一层:

第二层:

第三层:

五.试背全文

六.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了解古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理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课前预习】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选贤与能(     ) 矜寡孤独(         ) 男有分(     )

2.通假字。

选贤与能: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3、解释加粗字:

不独亲其亲:①亲:                   ②亲:

不独子其子:①子:                   ②子:

4、出自本文的成语 :

5、翻译下列语句。

⑴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⑵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⑶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课堂自学】

1、“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是什么?请找出相关语句,并作讲解。

2、那么文章中从那几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呢?

【合作研讨】

文中的“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那 个“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

【展示交流】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自主学习、合作研讨中的问题。

【检测延伸】

1. 根据所给的意思用文中的词语回答

老而无子的人。(     ) 老而无夫的人。(     )

老而无妻的人。(     ) 幼而无父的人。(     )

2.给加点字注音并解释。

①选贤与能(    )________________。

②男有分,女有归(    )________________。

③货恶其弃于地也(    )________________。

④陶后鲜有闻(    )__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语句: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给上题语句划分节奏。

4.(一)语段点将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________,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1.用课文原话填空。2.翻译划横线的语句。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用了________、________等修辞手法。

4.本文选自《________》,是________家经典之一,大约是________末年或________之际儒家学者托名答问的著作。

(二)迁移过关

管仲、隰明①从桓公伐孤竹②,春往冬返,迷途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行山中无水,隰明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而水③。”乃掘地,遂得水。

[注]①管仲、隰(xí)明:两人都是齐桓公的大臣。②孤竹:指孤竹国,在今河北卢龙。③蚁壤一寸而仞有水:据说蚁封(蚁穴周围防雨水的高出地面的浮土)高一寸,其下八尺之下便有水。

1.解释下面句中加粗的词。

①从桓公伐孤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蚁冬居山之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翻译。春往冬返,迷途失道。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的前一段是一个成语的出处,请写出该成语。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后记】

陈胜

篇4: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短文两篇(核舟记)导学案

李冬梅

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1我能积累一些文言词语、句式,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2 我能了解我国古代艺人高超的雕刻技艺。

3我能品味语言,真切感受本文观察细致、描写生动的特点。

学习重点

11、重点文言词语的积累

2 2、学习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形式,以空间位置和物、人的主次为说明顺序,有重点地说明事物的方法。

二、自主学习

(一)知识链接

11、认识微雕: 微雕,是微型雕刻的简称,是一种以刀代笔,以精小细微为特征的独具风格的艺术形式。雕刻时肉眼看不见,凭感觉运刀,靠经验完成创作,因而人们又称之为“神刻意雕”,作品具有“微中藏世界,石上读华章”之妙趣。           2

2、掌握“记”的知识: “记”是古代散文的一种文体。 这种体裁出现得很早,至唐宋而大盛。它可以记人和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故又称“杂记”。写法上大多以记述为主而兼有议论、抒情成分。本文是一篇说明性的文章。

(二)检查预习

11、结合注释和工具书,朗读课文,力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22、文学常识:本文作者           (约1596--1625),字子敬,      (朝代)嘉善人。选自《              》,本书是由     代       编辑。

33、下列字你会读吗?试着给它注音

罔(    )  贻(     )    箬(      )    糁(       )

髯(    )  褶(     )    诎(       )    髻(       )

44、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1)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2)盖大苏泛赤壁云

5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罔不因势象形(      )  尝贻余核舟一(        )盖大苏泛赤壁云(        )

三、合作探究

11、找出通假字,并分别写出本字。

诎右臂之船:                  手倚一衡木: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22、翻译下列句子(ABC层)

(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2)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3)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4)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33、课文各自然段写了什么?

4、作者是按照怎样的结构顺序来写的?

5、课文如此细致地介绍核舟这雕刻品的艺术形象,说明了什么?

四、当堂检测

11、翻译下列句子:

(1)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AB层)

(2)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ABC层)

22、在《核舟记》中一文中,作者从哪三方面表现了王叔远的“手巧”? (A层)

答案(第一课时)

1、魏学洢 明末 虞初新志 清  张潮

3、wǎng yí  ruò  sǎn  rán  zhě  qū   jì

4、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2)盖/大苏/泛赤壁/云

5、模拟,仿照   赠送   原来是

三1、通“屈”变屈  ; 通“横”;   通“捡”挑选  ;    通“又” ;

2、(1)而且无不按着木头的原形来雕饰模拟物态,因而雕刻得各有各的情趣神态。

(2)他曾经赠送我一只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刻的是苏东坡泛舟游览赤壁的情景。

(3)中部高起而宽敞的地方是船舱,上面覆盖着箬竹船篷。

(4)那个人目光注视茶炉,脸色平静,好象在凝神倾听茶水烧煮的声音。

这原是挑选狭长的桃核雕刻成的。

第1段,概括介绍雕刻艺人王叔远的精湛技艺,点明“核舟”主题--大苏泛赤壁。

第2段,说明核舟大小,结构布局,依次写了船舱、船篷、小窗、栏杆和对联。

第3段,介绍船头部分,着力表现苏轼、黄鲁直和佛印三人的动作、神情。

第4段,介绍船尾部分,着重刻画了撑船人的动作、表情。

第5段,介绍船背上的题名和篆章。

第6段,总结说明了核舟上所刻的人、窗和其他物品的数量,以及所刻文字的字数。

顺序:按“总--分--总”结构,空间顺序

介绍核舟部分是空间顺序:

先整体后局部--先写舟的尺寸大小,后写船舱、船头、船尾。

3、说明雕刻家构思的巧妙,显示出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者的高超技艺。

四 当堂检测、(1)东坡露出右脚,鲁直露出左脚,各微侧着身体,他们紧靠着的两膝,各隐现在手卷底下的衣服皱褶中。他平方右膝,曲着右臂支撑在船板上,左腿曲膝竖起,左臂挂着念珠靠在左膝上,念珠可以一粒一粒清楚地数出来。(2)桨两旁各有一个船夫。右边那个梳着椎形发髻,仰面朝天,左手靠在一根横木上,右手扳住右脚趾头,象嘬着嘴唇在吹口哨的样子。

2、核舟体积虽小,但表现的人、物、字的数量很多;通过其他相关事物巧妙暗示核舟的主题;核舟上的人物栩栩如生。

第二课时

一、学习目标:

11、我能品味语言,真切感受本文观察细致、描写生动的特点。

22、我能在掌握文言字词含义及用法的基础上,初步学会结合注释译文言语句。领会和掌握一些实词的意思

33、我能理解难懂字词,品味有关语句,赏析核舟雕刻之巧与文章说明之妙。

重难点:

14、品味语言,真切感受本文观察细致、描写生动的特点。

25、学习以空间位置和物、人的主次为说明顺序,有重点地说明事物的方法。

二、自主学习

11、注意以下句子的正确读法(用“//”划分朗读的节奏):

(1)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2)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22、结合语境解释加点字的含义

(1)奇: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

(2)为:为宫室、器皿、人物(      )中轩敞者为舱(        )

(3)可:高可二黍许(        ) 珠可历历数也(         )

(4)端:东坡右手执卷端(        )其人视端容寂(         )

(5)而: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

(6)以:能以径寸之木(       ) 以至鸟兽、木石(       )

(7)语:如有所语(       ) 此中人语云(        )

(8)盖:盖大苏泛赤壁云(      )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

三、合作探究

(一)词类活用

1 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

2 石青糁之(                                                )

3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

4 卧右膝,诎右臂支船(                                       )

(二)深入感知

1.第二段说明的顺序什么?主要采用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2.作者在写船头三人时,重点写的是谁?为什么?

3.课文在说明舟尾的情况是怎样布局的呢?

4.文章写苏东坡、黄庭坚、佛印时在描写方面有哪些特点?

5.本段描写舟子的神情动作,渲染了一种什么氛围?

四、当堂检测

1、古今异义

(1)卧右膝:古意(                  )

今意(                 )

(2)其两膝相比者:古意(            )

今意(                )

(3)高可二黍许:古意(                 )

今意(                  )

(4)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简,古意(            )

今意(          )

2课文分说部分不是按从头到尾的顺序,而是按船的中部、船头、船尾、船背的顺序描述“核舟”上的景物。作者从船的中部写起,有什么好处?

3仿照本文的写法,选取一工艺品,作简要介绍,写成一篇短小说明文。

答案(第二课时)

11、(1)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2)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22、奇异、罕见   ;零数;雕刻;是;大约;可以 ;末端;正;连词,并且;

转折,但是;用;甚至;说话;告诉;大概;原来是

三、(一)箬篷:名词作状语,用箬篷;石青:名词作状语,用石青。糁:名词用做动词,涂染;峨冠:名词用作动词,戴着高高的帽子;卧: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平放。诎:通“屈”,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弯曲;

(二)1、作者先说了船舱的顶部的情况,又描写了船舱两旁有些什么,从此可以看出是按照空间顺序来说明的。

这段主要运用数字说明的方法。使读者对核舟体积大小,船舱部分雕刻了多少东西,都各有其数,读来一目了然。

2、重点写了苏东坡。因为在三人中,苏轼居中,,因核舟的雕刻主题为“盖大苏泛赤壁云”,所以苏轼应为主要人物。

33、主要运用了总--分结构。先说“楫左右舟子各一人”而后分说“居右者”和“居左者

44、(1)、以形显神。东坡“峨冠而多髯”饱经世事好执著,“左手扶鲁直背”“共阅一手卷”东坡钟情诗画,笃于情谊;鲁直“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与友同读,倾襟吐言;佛印“袒胸露乳,矫首昂视。”“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现出超凡脱世的神情,宛然弥勒。三人栩栩如生。(2)对照鲜明。苏东坡才高情笃的诗杰,佛印超凡脱俗的名僧,对照鲜明。(3)笔触细微。“卷底衣褶”的皱纹都可见到,“念珠”粒粒清楚分明,“可历历数也”。

5、一舟子“若啸呼状”,显得悠然自得;另一舟子“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显得从容自若。两舟子共同营造了一种愉悦、轻松、自由自在的气氛。加上舟尾横卧的舟楫,更加暗示了有楫同无楫,有舟子同无舟子差不多的一种放任自流的悠闲境界。

四、(1)古意(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平放 )今意(躺下,躺着的样子 )

(2)其两膝相比者:古意(靠近)。 今意(两个事物进行比较)

(3)高可二黍许:古意(大约)。  今意(可以 )

(4)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简,古意:(通“拣”,挑拣) 。今意:(简单,容易。)

2、先写船中间的船舱部分,叙述它的窗子数量、位置,特别点明右窗扇上刻的是苏轼的《后赤壁赋》中的“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两句,左窗扇刻的是《前赤壁赋》中“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两句,和第一段末句的“大苏泛赤壁”相照应,突出了雕刻品的主题。

雷真民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短文两篇(核舟记)导学案]

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计划

八年级语文上教学计划

八年级上语文教学计划

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八年级上册《枣核》教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八年级上学期语文老师的工作计划

生命之舟 教案教学设计(语文版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人教版

八年级上第三单元写作教案――合理安排文章的结构

《核舟记》《大道之行也》《三峡》导学案(八年级上册)
《《核舟记》《大道之行也》《三峡》导学案(八年级上册).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核舟记》《大道之行也》《三峡》导学案(八年级上册)(精选4篇)】相关文章:

八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复习提纲2022-07-28

八年级教师工作计划2023-01-17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复习提纲2023-04-17

七年级下册文言文一词多义2023-07-30

八年级语文工作计划2022-12-21

八年级上第二十四课第二课时教案2022-05-06

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2023-01-21

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2023-02-28

《核舟记》的反思性教学2022-10-08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教学设计方案2023-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