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入口福建

时间:2022-11-07 08:25:09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入口福建(精选5篇)由网友“Mua700am”投稿提供,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过的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入口福建,欢迎阅读与借鉴!

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入口福建

篇1: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入口福建

点击登陆>>>福建省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入口

福建省厦门实验中学中小学教师招聘公告

厦门实验中学地处美丽的厦门环东海域之滨,是厦门市政府为实施“美丽厦门”战略规划、岛内外一体化、厦漳泉三地同城化而新建的一所集小学、初中、高中一体的市直属公办全寄宿制学校。学校具有花园式的校园环境,一流的办学条件。阳光、沙滩、红树林、马拉松跑道,身为厦门实验中学一员的你,可以漫步红树林公园栈道,欣赏飞鸟和鱼群,到彩虹湾人工沙滩、阳光五星级沙滩上尽情享受阳光亲吻和海水拥抱。

厦门实验中学与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国戏曲学院合作办学,学校秉承“惟精惟新”校训,通过吸取精华、开拓创新、放眼世界,利用国际视野来把握和发展教育,力图构建智慧教育育人模式,搭建智慧教育课程教学体系,实施智慧教育教学法,以涵养师生智慧,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并藉此打造出厦门一流、省内外知名的现代化、实验性、示范性、国际化的学校。目前正在筹建国际交流部,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学校拥有先进的教育理念、一流的教学设备、优美的育人环境,是有志于教育事业的你实现教育理想的摇篮。

现因学校发展和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拟面向全国六所教育部直属重点师范院校及各省属师范院校招聘各学科优秀应届毕业生。具体招聘岗位如下:

一、招聘日程

1. 10月10-13日,赴上海招聘,地点:华东师范大学

2. 10月13-16日,赴长春招聘,地点:东北师范大学

3. 10月17-20日,赴北京招聘,地点:北京师范大学

4. 10月20-23日,赴南京招聘,地点:南京师范大学

5. 欢迎省外师范院校优秀毕业生10月20日前自行前往厦门实验中学面试

二、招聘对象

全国六所教育部直属重点师范院校及各省属师范院校优秀应届毕业生(须于8月31日前取得教师资格证)

三、联系办法

邮箱:xmsyzxbgs@126.com

电话:0592-7208267 13959294878

联系人:陈老师

四、学校简介请登录厦门实验中学官方网站:www.xmsyzx.cn/

篇2:福建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入口【官网】

点击登入>>>福建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入口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

部署与启用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

根据国家教育信息化工作总体部署,为建立完善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教育部启动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教师系统)建设,先后实施了教师核心数据库建设、教师基础信息管理和业务管理系统开发和应用试点等工作。

目前,教师系统已开发完成,并在上海、江苏和甘肃开展了试点。

经研究,决定在全国部署与启用教师系统,现将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目标任务

教师系统是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的核心组成部分,具备教师基础信息管理和业务管理两项基本功能,旨在为各地各校进行教育决策提供信息服务,为推进教师工作管理信息化提供支持,进一步提升决策水平、优化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效率,更好地开展教师队伍建设工作。

教师系统建设与应用的核心任务包括三项:一是采集全国各级各类教师基础信息,实现联网运行,为每一名教师建立电子档案,确保教师“一人一号”;二是推动教师信息动态更新,确保信息准确有效;三是推进教师系统应用,实现基础信息管理、业务管理与教师工作的深度融合。

二、总体要求

(一)两级建设、五级应用。

教育部负责建设国家级教师系统,开发教师基础信息管理和核心业务管理软件系统,提供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使用;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依托国家开发的软件系统,部署本地区软硬件环境,建立省级教师系统。

两级系统互联互通,构成教师系统。

教师系统面向中央、省、市、县、校等五级用户,为其开展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提供服务。

(二)分级管理、属地运行。

教育部负责国家级教师系统的运行与管理,根据国家教师宏观管理工作需要,从省级教师系统提取全国教师核心信息,组织开展中央部门所属高校教师信息采集,指导各地各校开展系统建设与应用。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省级教师系统建设与管理,组织开展本地区幼儿园、中小学校、特殊教育学校、中等职业学校、高职(专科)院校和省属本科院校等各级各类学校教师信息采集工作,推进系统建设与应用工作。

(三)统一规划、地方定制。

教师系统统一规划各地上报的教师核心信息指标,并研制较为全面的教师基础信息指标,提供各省选用。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在系统启用前,认真研究各项信息指标,在上报国家的核心信息基础上,选定本地区采集的教师基础信息指标,并可根据需要进行研制拓展。

根据工作需要,教育部先行开发支持教师培训学分(学时)、教师变动和教师交流轮岗等的核心业务管理功能模块,提供各省使用,同时,鼓励各省基于教师系统开发其他业务管理功能。

三、组织管理

教师系统部署与应用工作涉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覆盖各级各类学校,工作专业性强、环节复杂、参与部门众多,各地各校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管理制度,强化队伍建设,落实系统建设、培训与运维经费,建立系统良性运行的工作机制,确保工作部署有力、信息采集准确全面、应用不断深化。

要高度重视信息安全工作,建立安全制度,明确安全责任主体,做好应对预案,强化管理保障和技术保障,确保系统运行安全、确保教师信息安全。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由教师或人事管理、发展规划、财务、教育信息化等相关管理部门组成联合工作组,相关负责人任组长,教师或人事管理部门牵头,发展规划部门负责教师信息与教育事业统计数据的衔接,财务部门负责落实经费,教育信息化部门负责技术支持和日常运维。

各中央部门所属高校要整合相关部门力量,成立联合工作组。

请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中央部门所属高校于8月10日前将《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联合工作组名单》(附件2)纸质及电子版报送至教育部。

四、工作安排

(一)制定工作方案。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部署与启用工作方案》(附件1)要求,制定本地区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与重点,确定系统部署、人员培训、信息采集、管理应用等核心工作环节的具体安排,确保系统部署与启用顺利推进。

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于208月10日前将本省教师系统部署与启用工作方案纸质及电子版报送至教育部。

(二)明确工作时间节点。

教育部将于2016年8月中下旬对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中央部门所属高校相关负责人进行专项培训。

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应于9月底前完成市、县教育部门和本省高校相关负责人的培训工作,指导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完成学校相关负责人培训,及时启动信息采集,做好指导督促工作。

各省、中央部门所属高校要确保在2016年12月底前完成信息采集审核工作,并在此基础上推进信息定期更新和系统应用工作。

(三)加大工作推进力度。

落实信息采集责任。

实行“谁填报谁负责、谁审核谁负责”,确保信息采集及时、全面、准确。

强化督查通报。

定期对各地各校工作进行督查通报,确保工作进度,按时完成教师系统部署与启用各项工作。

实行工作月报制度,从2016年9月开始,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央部门所属高校要于每月1日将《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部署与启用月报表》(附件3)报送至教育部,于12月底前将教师系统部署与启用工作总结报告报送教育部。

教育部将对各地各校工作进展情况进行通报。

积极推进系统应用。

将教师系统与教师管理工作相结合,通过大数据分析、业务管理功能使用,不断探索系统应用的路径与机制,确保系统可持续运行。

篇3:福建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子系统入口

点击登入>>>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子系统登录福建入口

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做好全省教师管理信息系统

部署与启用工作的通知

各市、县(区)教育局,平潭综合实验区教育局,各高等学校,省属中等职业学校、中小学、幼儿园:

根据国家教育信息化工作总体部署,为建立完善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教育部启动了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教师系统”)建设。

为做好全省教师系统启用工作,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部署与启用工作的通知》(教师厅〔〕3号)要求,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建立教师系统的重要意义

教师系统是当前教育管理信息化的重要建设内容,是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支撑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管理教师业务工作的核心系统。

教师系统具备教师基础信息管理和业务管理两项基本功能,建立教师系统有助于全面准确掌握教师动态数据,为各地各校进行教育决策提供信息服务,为推进教师工作管理信息化提供支持,有利于提升决策水平,优化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效率,更好地开展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服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

二、把握建立教师系统的核心任务

教师系统建设与应用的核心任务包括三项:一是采集全省各级各类教师基础信息,为每一名教师建立电子档案,确保教师“一人一号”;二是推动教师信息动态更新,确保信息准确有效;三是推进教师系统应用,实现基础信息管理、业务管理与教师工作的深度融合。

教育部已建设国家级教师系统,并开发了教师基础信息管理和核心业务管理软件系统,提供给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使用。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依托国家开发的软件系统,建立省级教师系统。

两级系统互联互通,构成教师系统。

教师系统面向中央、省、市、县、校等五级用户,为其开展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提供服务。

1.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做好建设与应用整体规划,确定教师基础信息指标体系和业务管理功能使用路径,开展市、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和省属学校教师系统培训工作,组织福州实验小学、福州一中、省属中等职业学校、高职院校和本科高校(含行业部门所属学校,以下简称省属学校)教师信息采集和系统应用工作,审核省属学校上报的教师信息。

2.各设区市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指导所辖各县(市、区)按时完成本地域学校教师管理数据采集工作,组织市属幼儿园、中小学、特教学校、中等职业学校、高职院校和本科高校(含行业部门所属学校,以下简称市属校)教师信息采集和系统应用工作,审核市属校上报的教师信息。

3.各县(区)教育局具体负责组织本地域内所属幼儿园、中小学校、特教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含行业部门所属学校)进行数据采集,审核学校上报的教师信息。

4.学校(不含教育部和其他部委所属高等学校)统一填报信息,或组织每位教师分别填报个人信息。

5.独立学院按省属学校操作,相关教师信息报省教育厅。

其他民办学校,省、部属高校附属幼儿园、中小学以及其他部门举办的幼儿园、小学,按属地原则归口管理。

三、主要工作内容

(一)明晰采集范围

1.学校范围。

由政府、企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依法举办的幼儿园、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高等学校。

2.教师范围。

学校在编教职工和签订一年以上合同的教师岗位、其他专业技术岗位和管理岗位教职工,离退休教职工信息不采集。

3.信息范围。

根据学校类别不同,相应采集教师基本信息、学习经历、工作经历、岗位聘任、教育教学、培训研训等方面的基础信息。

(二)做好前期准备

1.建立各地各校用户账号。

教师系统分别为中央、省、市、县、校等五级用户设立账号。

同级用户根据职责和权限不同,设系统管理员、信息管理员和信息查询员账号,由相关负责人管理使用。

系统管理员负责管理本级用户及下级系统管理员的账号权限和账号密码等。

信息管理员负责管理本级及下级单位教师信息录入、审核和上报工作。

信息查询员可查询本级及下级单位教师基础信息及相关统计信息。

各地各校的用户账号将由省教育厅分发至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地各校设系统管理员账号1个、信息管理员账号1个、信息查询员账号2个。

2.确定教师账号权限。

省教育厅在选定教师基础信息指标时,已按学校类别设定可由教师个人填报的信息指标。

为确保信息准确,教师考核结果、待遇、师德和专业技术职务等信息由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填报。

(三)开展部署与培训

省教育厅负责组织市、县教育行政部门,省属学校相关负责人专项培训,培训时间另行通知。

各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应于10月中旬前完成所属学校相关负责人培训。

(四)信息采集流程

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学校统一填报信息或教师上线填报信息的方式,进行信息采集,具体流程如下:

1.生成教师账号。

学校系统管理员通过录入本校教师姓名、性别、出生日期、身份证号码等4项基本信息,为教师生成账号。

教师可使用账号登录系统,填报、查询个人相关信息。

2.录入教师信息。

学校信息管理员负责录入本校教师信息,可采取批量导入信息表或在线填报方式进行。

信息录入后,学校负责人对信息进行审核,确认无误后报至上级教育行政部门。

3.审核教师信息。

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本地学校上报的教师信息进行审核,信息审核无误后确认生效。

4.做好监控管理。

市、县级信息管理员要有效利用系统,及时掌握下级单位数据采集情况,做好督促监管工作,确保信息采集按进度开展。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确保在2016年11月30日前完成全省信息采集审核工作。

5.及时更新信息。

教师信息生效后,如发生变化应及时更新。

新信息添加可由教师本人操作,经审核后生效;变更已有信息需由学校信息管理员提交申请,经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后变更。

6.有效应用信息。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按权限开展信息查询、统计分析、生成报表等方面的应用工作。

(五)业务管理应用流程

教师系统先期开发了教师变动管理、交流轮岗管理和培训学分(学时)管理等业务管理功能模块,各地各校要结合工作实际,积极推动业务管理功能应用,具体流程如下:

1.教师变动管理。

教师在教育系统内调动或教师在职情况发生变化时,各地各校应按如下流程进行变动管理。

(1)关于教师在教育系统内调动。

由调入校提起申请,经主管教育行政部门确认后发出,由调出学校及其主管教育行政部门确认后,调入学校进行调档,完成调动。

如教师调动属于交流轮岗,则在交流轮岗管理功能模块中进行操作。

(2)关于在职情况变动。

对离开教育系统、离退休等情况的教师,学校信息管理员应及时对其在职情况进行变更。

2.交流轮岗管理。

交流轮岗如不变更人事关系,由派出学校发起申请,经派出学校主管教育行政部门确认后完成。

教师交流轮岗如变更人事关系,则在此功能模块中按教师调动流程操作。

3.培训学分(学时)管理。

教师培训学分(学时)管理实行分级管理。

具体流程如下:

(1)项目登记。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先在系统录入本级教师培训项目及培训机构,确定学时学分转化规则,生成培训计划。

校本研修项目登记需经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审核确认。

(2)考核评价。

培训机构对教师参训情况进行考核评价,项目结束后及时将考核结果提交至系统。

(3)学分确认。

项目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对培训机构提交信息进行审核后,确认教师参训学分。

国家级教师培训项目培训学分确认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系统将培训机构提交的考核结果分发至各省按本省学时学分转化规则确认培训学分。

校本研修学分和教师自主研修学分需经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后确认。

四、有关进度安排

1.9月下旬,完成全省教师系统信息工作部署。

2.10月15日前,各设区市教育行政部门、省属学校报送工作组名单。

3.11月20日前,所有学校完成教师系统数据采集与报送。

幼儿园、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特教学校、高职院校、本科高校按隶属关系将数据报送所在市、县(区)教育局;省属学校将数据报送至省教育厅。

4.11月30日前,市、县(区)教育局完成辖区内教师数据审核并上报省教育厅。

5.12月15日前,完成全省各级各类学校教师数据审核并上报教育部。

五、工作要求

(一)做好组织保障

各地各校要高度重视系统部署与启用工作,加强组织领导,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做好统筹协调和督促监管工作,有力推进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各市、县(区)教育局要建立相关领导任组长,教师管理、发展规划、财务、教育信息化等相关部门人员参加的联合工作组,相关责任人任组长,教师管理部门牵头,发展规划部门负责教师信息与教育事业统计数据的衔接,财务部门负责落实经费,教育信息化部门负责技术支持和日常运维。

各省属学校要整合相关部门力量,成立专门工作小组,具体负责该项工作。

各设区市、省属学校须于10月15日前将工作组名单(附件1-2)传真至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传真:0591-87832554)。

(二)做好经费保障

各级教育部门要落实学校相关人员的培训经费,为系统建设与应用提供有力保障。

(三)做好安全保障

各地各校要高度重视系统信息安全工作,建立数据质量安全责任追究制度,严格遵循数据录入、审核、报送的流程规定,做到“谁填报谁负责、谁审核谁负责”,确保责任到人,保障数据质量和安全。

(四)加强督查督办

本次采集以周报制度监督推进工作进展,自10月17日开始,各设区市教育行政部门、省属学校严格按《福建省教师系统数据采集工作进度报表》(附件2-1、2-2)规定的时间节点报送教师系统数据采集工作进展情况。

对于进展缓慢的单位,将予以通报。

(五)建立技术支持服务

建立教育厅、设区市、县(区)三级技术支持服务体系。

省教育厅建立 “福建省教师管理系统”QQ工作群(281209899),及时上传相关政策文件及操作流程,为省属学校、市、县(区)教育局业务管理和技术人员提供政策解释和技术支持。

因容量有限,每个市、县(区)限定3位、省属学校限2位人员加入QQ群。

各市、县(区)教育局应建立由相关部门业务骨干组成的工作指导组和QQ工作群,积极为当地学校采集教师基础信息和今后教师管理系统的日常应用工作答疑解惑,确保各学校按时完成好相关工作。

工作中有关技术性问题可与省教育管理信息中心联系(联系人:陈奕飞,电话:0591-87091391);

有关政策性问题时可与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联系(联系人:崔彦,电话:0591-87091309)。

篇4:江西省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入口

点击登入>>>江西省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入口

4月29日下午,省人社厅、省教育厅召开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工作部署电视电话会议,确定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任务书、路径图、时间表。根据国家统一部署,结合我省实际,省人社厅、省教育厅研究制定了我省实施意见及《关于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人员过渡的通知》、《江西省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办法》、《江西省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资格条件》三个配套文件,将用两年的时间推进。今年完成人员过渡和首次评审,明年实现常态化评审,新制度完全入轨。社会力量举办的中小学校可参照执行。

全省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主要包括四大方面内容

一是健全制度体系。将原来相互独立的中学教师职务系列与小学教师职务系列统一并入新设置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系列。设置了从正高级职称到员级5个等级。

二是完善评价标准。对原中、小学教师水平评价的基本标准条件进行了修订,改变了过分强调论文、学历的倾向,新的评价标准适应实施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新要求,充分体现中小学教师职业特点,着眼于中小学教师队伍长远发展,重师德、重能力、重业绩、重贡献。

三是创新评价机制。注重遴选教育专家和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师参加评审,继续探索社会和业内认可的实现形式,采取说课讲课、面试答辩、专家评议等多种评价方式,增强评价结果的公信力。

四是与事业单位岗位聘用制度相衔接,实行“评聘结合”。职称评审严格在核定的岗位结构比例内进行,不再进行与岗位聘用相脱离的资格评审。中小学教师竞聘上一职称等级的岗位,由学校在岗位结构比例控制范围内推荐符合条件的教师参加评审,并按照有关规定将通过职称评审的教师聘用到相应的教师岗位。出现岗位空缺,教师可以跨校评聘,以利于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和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

新制定的《江西省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资格条件》在职称评审时重点向特别优秀教师、一线教师、农村教师适当倾斜。呈现出五个特点。

一是重师德。把师德提到首要位置,明确师德考核与年度考核一样,在任现职以来至少各有1次优秀才有资格申报,并对师德不过关,实行一票否决。

二是重实绩。改变过分强调论文、学历的倾向,把教书育人的工作实绩作为评价的重要依据,将论文改为选项条件,降低了对论文的数量要求,如在一级教师资格条件中把撰写学术论文、经验总结、科研报告、交流材料等纳入评价条件。同时把公开课作为申报各层级职称的必要条件之一。

三是重学生管理工作。把班主任经历、循环教学经历作为申报职称的必要条件之一,根据不同层级对担任班主任的年限作了不同的要求。

四是重教育均衡发展。对申报副高以上职称的义务教育学校教师,要求从教以来必须有1年以上乡村学校交流任教经历,以引导和鼓励城市中小学教师到农村学校、薄弱学校任教。

五是重农村教师。农村教师评聘职称(职务)时,课题、论文等不作刚性要求。资格条件中对在乡村学校任教30年且现仍在乡村学校任教的教师,申报评审高级教师职称或在乡村学校任教且现仍在乡村学校任教的教师,申报评审一级教师职称时要求只需具备相应的教育教学方面或教研科研方面或示范引领方面所列条件中的一项,以稳定和吸引优秀教师在边远贫困地区农村学校和教学点任教。

,我省在新余、上饶和吉安三市开展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得了显著成绩。一是把握了中小学教师职业特点和成长规律,形成了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为中小学教师聘用提供了统一规范的依据,稳定了中小学教师队伍。二是进一步激发了中小学教师工作积极性,激励更多优秀人才长期从教。评审了31个正高级中小学教师,使中小学教师与其他系列专业技术人员有了同样的职称上升通道,让广大中小学教师感到从事基础教育事业工作更有动力、更有奔头。三是完善了中小学教师评价标准,树立了正确的用人导向。改革引导教师更加注重师德素养,更加注重教育教学业绩,让广大教师潜心教育教学工作,形成了一股讲师德、比业务的良好风气。四是提高了评价结果的公信力,进一步营造公平公正的选人用人环境,得到了广大教师的肯定。

更多

篇5: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入口江西

点击进入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

拓展阅读:江西教师资讯

2016江西南昌市计信学院临时用工招聘公告

学院根据工作需要,经学校人事处同意,现公开招聘一名临时工。

一、应聘条件

1.思想品德好,作风正派,遵纪守法,服务意识与服务能力强。

2.五官端正,身体健康,男性年龄为55周岁以下。

3.同等条件下,优先聘用本校下岗职工的应聘人员。

二、岗位职责与工资待遇

1.工作地点在计信学院博学楼;

2.保障博学楼安全;轮流在门卫室值班(两班倒),负责大楼开关门;

3.负责外来人员登记;

4.负责值班期间所分配卫生区的清洁卫生工作;

5.学院办公室交办的其他工作;

6、工资待遇按照《江西农业大学临时用工管理办法》执行。

三、招聘程序与时间安排

1.报名时间:即日起至2016年9月26日下午5:00止,面试时间另行通知。

2.报名地点:博学楼计信学院一楼办公室;联系电话:83813461;联系人:乔老师。

3.应聘者请携带户口本和身份证原件,并提交身份证复印件等相关证明材料,应聘者所提供的材料必须真实,经查实弄虚作假的,将不予聘用。

4.学校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应聘人员进行遴选,对入选人员进行试用,试用期为6个月,试用合格后签订正式劳动合同。

原标题:计信学院:临时用工招聘公告

江西农业大学计信学院

2016年10月12日

更多

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湖北自助子系统

河南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自助子系统

江西省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入口

录取通知书查询入口

宁波春季教师资格认定时间安排

福建初级会计考试准考证打印入口即将关闭

海南省海南教师资格考试两学成绩查询通知

超星学习通登录入口在哪?

局长办公会议纪要精选

服装陈列学习心得

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入口福建
《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入口福建.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入口福建(精选5篇)】相关文章:

谈乡土地理与地理教学结合论文2022-11-26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教师资格认定工作问题的通知2022-09-05

领导在工作动员大会上讲话2023-11-16

营销活动策划2023-11-30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村工作职责2024-01-20

庆典活动策划书2023-01-07

各省上半年教师资格证笔试成绩查询时间2023-08-07

电梯更换报告范文2023-09-25

国华计划书系统入口2023-09-16

保险活动策划基础方案2023-03-13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