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科技大学校徽

时间:2022-11-08 08:16:52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陕西科技大学校徽(合集10篇)由网友“聋鸢”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汇总后的陕西科技大学校徽,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一起分享。

陕西科技大学校徽

篇1:陕西科技大学校徽

陕西科技大学校徽

陕西科技大学(Shaan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位于西安市未央大学园区,是“十二五”期间陕西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也是中国西部地区唯一一所以轻工为特色的多科性大学,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和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陕西省人民政府与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轻工集团公司共同建设的重点高校。

学校创建于1958年,时名北京轻工业学院,是新中国第一所轻工高等学校;1970年迁至陕西咸阳,改名为西北轻工业学院;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88所重点院校之一;学校划转到陕西省,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体制;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陕西科技大学;学校主体东迁西安。

截至3月,学校有西安和咸阳两个校区,总面积亩,建筑面积118.4万平米,其中西安校区占地面积1590亩;学校有专任教师1200多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近600人;有全日制各类在校学生22600多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近2400人;图书馆藏书210万册。

办学历史

学校创办于1958年,时名北京轻工业学院。

1970年,迁至陕西咸阳,定名为西北轻工业学院;。

1977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88所重点院校之一。

学校原隶属于轻工业部,19划转到陕西省,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体制。

20,经教育部批准,西北轻工业学院更名为陕西科技大学。

20,学校主体东迁西安。

文化传统

校训

至诚至博

“诚”和“博”是从中国古代前贤名句选取而来,体现了陕西科技大学的传统精神。“诚”是维系人类社会的最高道德规范,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诚”的含义包括诚朴、诚信、诚实,蕴涵朴实无华,以诚相待,取信于人。“博”是指学问渊博,是人生追求学问和事业的境界,含义是博大精深、经天纬地,又指胸怀宽阔,海纳百川。“至”是达到。“至诚至博”是人生的`追求目标,做人达到诚实守信,朴实无华;达到博学、知识丰富精深。诚实而博学,博学而求诚,诚实有德,博学有才。诚和博是师生共同遵守的道德和学问准则。[42]

校歌

《远航》

迎着祖国初升的太阳

我们从首都北京起航

渭水之滨,搏击风浪

三实作风放飞理想

回首往昔书写国计民生的篇章

面向未来锻铸中国轻工的辉煌

让我们扬起风帆满载人类幸福的梦想

远航远航远航……

肩负民族振兴的希望

我们在科学海洋荡漾

至诚至博,发奋图强

传承文明桃李芬芳

回首往昔书写国计民生的篇章

面向未来锻铸中国轻工的辉煌

让我们扬起风帆满载人类幸福的梦想

远航远航远航远航……

校徽

陕西科技大学校徽由图形和文字两部分构成,以蓝色为基调。蓝色给人以理性、宁静、深邃、无限之感,是科技的象征;图形以五条青色向上的波浪条形和蓝色的半圆相互交叉组合,象征“运动”和“发展”;文字采用郭沫若的手写体和英文的大写印刷黑体。

陕西科技大学校徽寓意深远,五条波浪代表数字“5”,蓝色半圆和白色半圆的组合代表数字“8”,暗含陕西科技大学创建于1958年;左、右两侧半圆分别代表东西文化,寓意陕西科技大学是融东西文化于一体的高等学府;五条向上的波浪代表陕西科技大学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将遵循至诚至博的校训,开拓进取,实现跨越式发展。五条青色的波浪和蓝色半圆交叉隐喻“青出于蓝胜于蓝”之义,代表陕西科技大学培养的高级技术人才将遍及五大洲。

校旗

陕西科技大学校旗由学校标准色、校徽和学校字体组成,设计简洁、大方。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电子科技大学求职简历封面

2.科技大学毕业生个人简历模板

3.中国科技大学校徽

4.华中科技大学校徽图

5.内蒙古科技大学校徽

6.青岛科技大学校徽

7.鞍山科技大学校徽

8.华中科技大学校徽

9.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校徽

10.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校徽

篇2:鞍山科技大学校徽

鞍山科技大学校徽

鞍山科技大学一般指辽宁科技大学

辽宁科技大学(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iaoning)简称“辽科大”,始建于1948年(戊子年),是新中国最早组建的冶金高校之一。1958年成立本科学院鞍山钢铁学院;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更名为鞍山科技大学; 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辽宁科技大学;同时成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

学校坐落于钢铁工业名城鞍山市,学校是一所面向全国招生,以工学为主, 涵盖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艺术学等七大门类的多科性综合大学。学校还是教育部和辽宁政府共同管理的高等院校,是辽宁省学分制管理试点高校。

根据8月学校网站,占地180余万平方米。本科、研究生在校人数21427人。

历史沿革

1948年鞍山工业专门学校;

1950年东北工学院鞍山分院,改建鞍山工科高级职业学校;

1952年鞍山工科高级职业学校更名鞍山工业技术学校;

1953年鞍山工业技术学校更名鞍山钢铁工业学校,1953年鞍山钢铁工业学校(部分)分建鞍山第二钢铁工业学校;

1953年鞍钢业余工业大学创建,鞍钢业余工业大学更名鞍钢夜大学;

1958年鞍钢夜大学、鞍山第二钢铁工业学校、鞍钢老干校、鞍山业余钢铁工业学校合并升格为鞍山钢铁学院;

1962年本溪钢铁学院(部分)、辽宁冶金学院(部分)并入鞍山钢铁学院;

1963年鞍山钢铁学院(原鞍钢夜大学部分)改建为鞍钢夜大学,现发展为鞍山钢铁集团公司职工大学;

1969年鞍山钢铁学院、鞍山钢铁学校、鞍山冶金运输学校、鞍钢技工学校等7所冶金工业部在鞍山大中专学校合并组建鞍山钢铁大学;

1978年鞍山钢铁大学更名鞍山钢铁学院;

1994年鞍山市高等职业专科学校并入(合署)鞍山钢铁学院;

8月辽宁省人民武装学校,正式并入;

2002年辽宁冶金工业学校、辽宁食品工业学校、辽宁省建材学校并入鞍山科技大学;

2002年鞍山钢铁学院升级为鞍山科技大学;

2006年鞍山科技大学更名为辽宁科技大学。

校园文化

校训

“博学明德 经世致用”,体现的是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治学传统,体现的是学校的人才培养标准和特色,体现的是学校倡导并遵循的价值追求和教育宗旨。

博学:语出《礼记·中庸》,先哲告诫学子们,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是为学的几个递进阶段。博学之谓为学,首先要广泛地猎取,“博”还意味着博大和宽容,唯有博大和宽容,才能兼收并蓄,使为学者具有世界眼光和开放胸襟,真正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明德:语出《礼记·大学》。《大学》一开篇就提出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里的“明”即是“使彰明”,这里的“明德”,即是弘扬光大崇高的道德情操和理想追求,阐明学习的目的第一条就是明晓道理、修养品行和道德,做人有坚定的信念,执著,有节操。若懂得了做人的道理,也就能以服务于民生为乐事,也就能做事认真,追求真善美。经世:治理世事。经:治理。经风雨,见世面,不在书斋里读死书。“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留心”。做学问不是为了个人名利,而是为了服务于社会,造福民生,匡世济民。

致用:致,达到、为了。学以致用,学习的意义在于应用。理论联系实际,指导和服务于实际生活。

经世致用作为一种思潮和精神,发端于宋代,形成于明末清初,以王夫之、顾炎武为代表,后来的魏源、龚自珍、康有为、谭嗣同等也从中汲取精神力量,倡导变法。经世致用之学,即“实学”,就是“实习、实讲、实行、实用之学”,说实话、干实事、务实际、求实效。这就是经世致用,匡世济民。

半个多世纪的办学历程;学校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和教育风格,形成了自己的校园文化传统。辽宁科技大学是以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培养出的学生在做人上以诚实、朴实、踏实、务实著称,在业务上以应用型、技术型、工程型、实践型见长,这就是经世致用的基本体现。

博学明德,是古代先贤的治学明训;经世致用,是近代学者的务实作风。两者互相照应、互相补充,比较全面地把握了做人、做事、做学问三者间的关系。以“博学明德,经世致用”为校训,既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又突出了辽宁科技大学的文化内涵;既体现了时代精神,又突出了辽宁科技大学的办学特色。

校徽

设计名称:厚积薄发

设计者:张晓复(校工会)

创意理念:方案力求新、简、动、劲、健、美,充分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同现代文明的完美结合。设计说明:校标整体为圆形,它充实、平稳、大方,给人以厚重雄浑之感。外环部分采用深绿色,上方为“辽宁科技大学”专用字体,下方是校名全称的英文黑体写法,象征绿色校园。圆内的“1948”用阿拉伯数字黑体写法,标志学校的创建历史。

主体图形:图形的构成:初看是汉语拼音大写字母“K”,细看则是汉语拼音大写字母“K D”,这里的“D”是“K”的最后一笔,又是独立的汉语拼音大写字母“D”。

图形的寓意:图中的主体部分表示“钢花怒放,激情飞扬”,象征着“科大”的教育事业蓬勃兴旺,桃李芬芳;也好比苍劲的“雄鹰”扶摇直上,象征着辽宁科技大学新的崛起,腾飞于世界;又好比老师批阅时的“对号(√)”,象征着“科大”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还好比英文字母“V”,象征着“科大”的`教育事业不断取得胜利、成功和希望。图中的剩余部分,即“D”表示书籍,知识的基石,表示“钢包”源源不断地浇铸着栋梁之材,它象征着辽宁科技大学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也是对学校前身“钢院”的传承,体现了工科院校的特征。

色彩的运用:主体图形采用红色,“1948”用黑色;在白色底的衬托下,响亮、明快,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震撼力和动感,体现了民族精神、时代气息、科大人的精神风貌和阳刚之美,激励人们奋发图强,积极进取,厚积薄发。

校风

勤奋 向上 求实 创新

勤奋:勤能补拙,业精于勤,自强不息,刻苦钻研。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它一方面鞭策学子发奋图强,学业有成,另一方面激励教师严谨治学,敬业育人。

向上:朝气蓬勃,积极向上,锐意进取,追求卓越,它引导师生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不懈奋斗,超越自我,从而实现最大的人生价值。

求实:脚踏实地,求真务实,遵循规律,追求真理。求实是一种工作态度、一种学习态度,更是一种做人的品格。

辽宁科技大学冶铁文化墙

辽宁科技大学冶铁文化墙

创新:勇于突破,大胆改革,与时俱进,敢为人先。不断激发师生创新意识,不断培育师生创造性思维,勇于探索,勇于开拓,有所发明,有所创造,实现新发展、新突破。

以上八字相辅相成,既提出了对学生、老师的基本要求,又体现出学校的办学传统和特色;既有导向和激励作用,又能起到增强凝聚力的效果;既展示了学校的精神面貌,又展示了学校的良好作风。

半个多世纪以来,几代科大人秉承这一优良校风,耕耘不辍,奋斗不息,创造出了辉煌的业绩。今后,我们将继承和发扬这一优良校风,勤奋、向上、求实、创新,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做出更大的贡献。[18]

校歌

于景伦等 词

徐占海 曲

千山叠翠,辽河抒怀。

啊,辽宁科大,熔铸了我们心中的爱。

钢铁铸就创业史,科技推动新时代。

勤奋向上,求实创新,科教兴国展风采。

我们书写历史,我们激情满怀,我们书写历史,我们激情~激情满怀。

璞玉千琢,百炼成才。

啊,辽宁科大,鼓舞着我们奋发成才。

志存高远担重任,脚踏实地把路开。

博学明德,经世致用,云帆直挂济沧海。

我们憧憬明天,我们继往开来,我们憧憬明天,我们继往~继往开来。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建筑科技大学毕业求职简历模板

2.科技大学毕业生个人简历模板

3.校徽:华中科技大学

4.校徽:河南科技大学

5.校徽-北京科技大学

6.校徽-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7.中国科技大学校徽

8.华中科技大学校徽图

9.青岛科技大学校徽

10.华中科技大学校徽

篇3:内蒙古科技大学校徽

内蒙古科技大学校徽

内蒙古科技大学(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Science&Technology)坐落在首批全国文明城市、美丽的草原钢城—包头,始建于1956年,最初为包头钢铁工业学校和包头建筑工程学校,1958年两校合并组建包头工学院,1960年更名为包头钢铁学院,隶属原冶金工业部,划归内蒙古自治区管理,成为中央与地方共建的高等学校。20内蒙古煤炭工业学校并入,与包头师范学院、包头医学院联合组建内蒙古科技大学,博士点建设顺利通过验收。

据201月内科大网站信息显示,学校占地11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8万平方米,馆藏纸本图书115万余册、电子图书215万种(册),中外文数据库检索系统60多个,中外文电子期刊5万多种;设有15个教学院系,开办64个本科专业;1700多名专任教师精心培育着23000多名全日制在校生。

历史沿革

建国初期为了发展钢铁工业,1954年国家在包头兴建钢铁基地—包头钢铁公司。

为适应形势的发展,1956年2月,重工业部决定在包头成立“重工业部包头钢铁工业学校”和“重工业部包头建筑工程学校”。

1957年4月,冶金工业部决定包头钢铁工业学校与包头建筑工程学校合并,成立“冶金工业部包头工业学校”。

1958年9月,冶金工业部决定,包头工业学校与包头钢铁公司大学筹备组合并成立了“包头工学院”。

1959年6月,包头工学院更名为“包头钢铁工业学院”。

1960年2月,冶金工业部决定,包头钢铁工业学院更名为“包头钢铁学院”,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陆定一亲自为学校题写校名。

1978年,恢复大学建制,恢复校名包头钢铁学院。

1985年,与北京科技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

1992年,硕士研究生自主招生。

11月,学院顺利通过国家教委组织的本科教学水平合格评估。

1912月,包头钢铁学院划归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运行体制。

年3月,内蒙古煤炭工业学校并入。

204月,与包头师范学院、包头医学院共同组建科技大学,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内蒙古科技大学。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将原内蒙古科技大学一分为三,原包头钢铁学院保留内蒙古科技大学校名。三校分开办学,成为独立的办学实体,为内蒙古科技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

9月,学校迎来建校五十周年校庆。

6月,学校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获得优秀。

,学校成为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

20,学校顺利通过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整体验收。同年,内蒙古科技大学及其冶金工程、矿业工程2个学科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和博士学位授权学科。至此,该校正式具有博士研究生招生资格。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新校徽以内蒙古科技大学的校名、校训、建校时间为设计元素,造型上以印章的形式体现,校训采用“经典繁印”篆刻字体,此字体方正、稳重、硬朗能充分体现出该标志的立意。

此标志外形为正圆形,圆形象征和谐、完美,也蕴含着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天圆地方的理念。环绕中心的分别为内蒙古科技大学的蒙文、中文和英文名称。这些字体在动静、虚实等方面相互映衬,形成较佳的'视觉效果。

校徽颜色采用正红色(在色谱中标值为C=0 M=100 Y=100 K=0),红色在中国代表着传统与喜庆,是中华民族最具有代表性和象征意义的颜色。同时红色还是炼钢高温钢水的颜色,深刻体现着百炼成钢的寓意。

精神文化

学校精神

自强不息,敢为人先

学校校训

百炼成钢

出自汉·陈琳《武军赋》:“铠则东胡阙巩,百炼精刚。”指该校师生不怕失败;经过长期刻苦的锻炼;意志才能坚强。

篇4:黄河科技大学校徽

黄河科技大学校徽

黄河科技大学一般指黄河科技学院

黄河科技学院位于河南郑州。学校创立于1984年10月;1994年2月,经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建立民办黄河科技学院,实施高等专科学历教育;3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在民办专科层次的基础上建立新的本科层次的黄河科技学院;20取得学士授予权;20通过国家教育部普通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年被教育部批准为“应用科技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单位”。并成为中国应用技术大学联盟的首批成员和河南省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高校;学校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学校“黄河众创空间”被科技部认定为全国首批众创空间,学校获批“河南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河南省首批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学校荣登首批“全国高校创新创业工作50强“榜单,学校大学科技园被认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学校获批“河南省创业孵化示范基地”“河南省省普通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先进单位”。,学校创业园获批“全国大学生创业示范园”,学校获批“河南省首批高校双创基地”。学校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敢为天下先的创新创业史,曾两次被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商学院写进教学案例,并被《人民日报》《华盛顿邮报》等中外著名媒体多次报道。

截至204月,学校在郑州市有两个校区,在济源市建有一个校区,总占地2800多亩,校舍建筑面积100多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价值2.4亿元,馆藏图书300万册;有全日制在校生30000余人。

历史沿革

黄河科技学院创立于1984年。

1994年,经国家教委批准实施专科学历教育。

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实施本科学历教育。

年,取得学士授予权。

年,通过国家教育部普通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2013年,被教育部批准为“应用科技大学战略研究试点单位”。

20,学校“黄河众创空间”被科技部认定为全国首批众创空间,学校获批“河南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河南省首批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

年,学校荣登首批“全国高校创新创业工作50强”榜单,学校大学科技园被认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学校获批“河南省创业孵化示范基地”“河南省省普通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先进单位”。

年,学校创业园获批“全国大学生创业示范园”,学校获批“河南省首批高校双创基地”。

文化传统

校徽

校徽释义:黄河科技学院,一轮喷薄欲出的太阳

一轮充满生机活力的朝阳

从一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上喷薄欲出

以其敢向历史挑战、敢向未来宣战、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胆略

昭示着黄河科技大学辉煌事业的`崛起以及无限壮丽的广阔前景

图中倾斜并列的三道线,所显示的光芒感、速度感

表现了黄科大人以数量求发展、以金钱为生命、奋力拼搏、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7]

校训

厚德博学,砺志图强

厚德,道德情操和理想追求, 学校教育为本;德智体美为先。出自于《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博学,学识广博,即宽厚的基础理论、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娴熟的基本技能;文理兼黄,百科兼收,专业领域游刃有余,高质量、复合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砺志,磨砺坚强意志,志向专一,坚忍不拔、知难而进,迎难而上, 注重陶冶学生的人文精神。

图强,发奋图强是人的信念及精神。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建筑科技大学毕业求职简历模板

2.电子科技大学求职简历封面

3.科技大学毕业生个人简历模板

4.校徽-北京科技大学

5.华中科技大学校徽图

6.内蒙古科技大学校徽

7.青岛科技大学校徽

8.鞍山科技大学校徽

9.华中科技大学校徽

1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校徽

篇5:北京科技大学校徽

北京科技大学(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Beijing,USTB)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为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院校,入选“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设有研究生院,是北京高科大学联盟成员。

学校于1952年由原北洋大学、清华大学等6所国内著名大学的矿冶科系组建而成,初名北京钢铁工业学院,1960年更名北京钢铁学院,是全国首批成立研究生院的22所高校之一。1988年定名北京科技大学,5月,学校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行列。,学校成为首批“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项目高校。20,入选国家“2011计划”。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科为主,工学、理学、管理学、文学、经济学、法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研究型重点大学。

历史沿革

北京钢铁工业学院

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各条建设战线百废待兴,人才奇缺,国家钢铁产量每年只有十几万吨。为了迅速培养冶金人才,发展壮大钢铁工业,中央决定在京津地区分别建立钢铁、地质、采矿等独立的专门学院。

1952年,经过中央政府教育部与重工业部磋商,决定以北洋大学、唐山铁道学院、山西大学、北京工业学院、西北工学院、清华大学等六所著名院校的有关采矿和冶金系科为基础,成立了中国第一所钢铁工业高等学府——北京钢铁工业学院。[2]

北钢院由以下六所院校的矿冶科系组建而成:

1、北洋大学冶金系、采矿系金属矿组(现天津大学,1895年成立);

2、唐山铁道学院冶金系(现西南交通大学,18成立);

3、北京工业学院冶金、采矿和钢铁机械专业(现北京理工大学,1940年成立);

4、西北工学院冶金系(现西北工业大学,1938年成立);

5、山西大学冶金系(19成立);

6、清华大学采矿系金属组(19成立)。

1952年4月22日上午,重工业部钢铁工业局抽调陈琅环、柏华、丘玉池、李瑞震震等19位同志举行了筹建北京钢铁工业学院第一次筹备工作会议。欣闻新中国钢铁学府的诞生,胸怀钢铁强国的梦想,魏景昌、魏寿昆、张文奇、胡庶华、章守华、赵锡霖等大批名师巨擘从天津、唐山、西安、太原乃至世界各地汇聚而来,从此,一所承载着新中国“钢铁强国”梦想的最高学府在这片古老的“满井村”安营落户。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正是一口“满井”(在今学校南门附近)的井水供养着全校几千人的生活,更是建筑施工用水的全部来源。初创时期的校园建设以莫斯科钢铁学院为蓝本,主配楼虽然没有苏联建筑标志性的木制大尖顶和红五星,但仍是典型的苏式建筑风格,方正而简约。

由此,诞生了新中国第一所钢铁工业高等学府,根据教育部安排,学校成立之初暂在清华园办学一年。1953年9月23日,学校迁入现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校址。

20世纪50、60年代,北京地区流传着一句“北大、清华、钢老三”。被誉为“钢老三”的北京钢铁工业学院自建校之初就得到中央的重视和大力支持,作为国家钢铁工业的最高学府,学校的发展与新中国的发展紧密相连。

1954年至1958年,周恩来总理三访钢院,对学校的发展倾注关怀。

1958年周总理第三次来访时,西哈努克亲王(柬埔寨国王)也随行视察。在当时学校的金工厂实习基地,一片热火朝天的炼钢现场中,西哈努克亲王聚精会神地盯着一个小炼钢炉子看了半天。这个炉子就是“电渣炼钢炉”,产出的都是如母舰主板等特种军工用钢,直到现在仍是世界上先进的工艺之一。

北京钢铁学院

1960年2月4日,北京钢铁工业学院经冶金部和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北京钢铁学院;同年学校被批准为全国重点大学。

1969年10月,随着林彪“第一号令”的下达,北京钢铁学院和周边兄弟院校都面临着被外迁的命运。但周总理告诉毛主席:“华北有许多钢铁工业,不能没有钢铁学院,北京钢铁学院要继续留在北京办学”。周总理的特殊关怀让钢院永远留了下来,继续在这片古老土地发展壮大。

20世纪80年代,随着国家的发展战略转变,学校也相应进行了变革。在新时代的风云变幻里,学校不断探索着新的定位和目标,延续光辉,展望未来。

1984年,经国务院批准,学校成为国家首批试办研究生院的22所高校之一。

北京科技大学

1988年,北京钢铁学院在建校36周年的日子里,更名为“北京科技大学”,并确定英译名“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BEIJING”,缩写为“USTB”,沿用至今。

19,学校成为国家首批“211工程”建设高校。

学校原隶属于冶金工业部,划转教育部直属,同年,北京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并入。

进入21世纪,李鹏、李岚清、贾庆林等党和国家领导曾先后来校视察,对学校的蓬勃发展饱含期许。建校五十周年大会上,北京市市长、北科大校友刘淇在贺词中说:“北京科技大学为国家造就了一大批卓有成就和声名远播的治学大师、兴业伟才与治国栋梁,取得了丰硕的科学研究成果,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20,学校成为国家首批“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985平台)建设高校。

,学校筹建“国家材料服役安全科学中心(NCMS)”,成为首个承建国家级大科学中心的高校。

,学校成为国家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

年,学校牵头的“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入选国家“2011计划”。

2017年,学校筹建“北京精准医疗与健康研究院”(下设六个研究中心),聘请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建筑科技大学毕业求职简历模板

2.电子科技大学求职简历封面

3.科技大学毕业生个人简历模板

4.校徽:河南科技大学

5.校徽-北京科技大学

6.校徽-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7.华中科技大学校徽图

8.内蒙古科技大学校徽

9.青岛科技大学校徽

10.鞍山科技大学校徽

篇6:陕西师范大学校徽

陕西师范大学校徽

陕西师范大学(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简称“陕西师大”、“陕师大”,坐落于陕西省西安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六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之一,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大学,入选“111计划”、“2011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卓越教师培养计划”高校,“中俄教育类高校联盟”成员,国家师范生免费教育试点院校,是国家培养高等院校、中等学校师资和教育管理干部以及其他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被誉为中国西北地区 “ 教师的摇篮 ” 。

学校是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首批试点高校,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创建于1944年,前身是陕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和国立西北大学文学院的教育学系,1954年定名为西安师范学院。1960年,与陕西师范学院合并成立陕西师范大学。1978年,划归教育部直属,成为中央部属高校,现已发展成为一所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综合性一流师范大学。

截至2月,学校建有雁塔、长安两个校区,占地面积2800亩。有1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有国家重点学科4个,ESI 1%顶尖学科4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国家级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有专任教师1550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88% ,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67% 。有全日制本科生17600余人,研究生17400 余人,继续教育和网络教育学生41500余人,外国留学生1100余人。

办学历史

1944年,创办陕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 著名教育家郝耀东先生出任陕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校长。

1945年,建立国立西北大学文学院教育学系。

1949年8月,根据西安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命令,以陕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为基础,归并西北大学教育系,成立西北大学师范学院。

1952年,西北军政委员会决定将西北大学师范学院独立设置,学院开始在西安市南郊吴家坟村附近选址建校,是年年底已基本建设完全。

1954年,再次合并为西北大学师范学院。

1954年8月,西北大学师范学院更名为西安师范学院。刘泽如任校长,学校进一步发展扩建,国家、地方领导人曾多次来院视察。陕西省人民政府为进一步发展中等教育,在陕西省中等教育师资训练班的基础上,扩建成立了陕西师范专科学校。

1956年8月,陕西省政府在陕西师范专科学校的基础上,整合西安师范学院化学系和生物系,建立陕西师范学院,学校与名闻中外的大雁塔为邻,总建筑面积达66000平方米,占地面积38.7公顷。它的诞生,对中国中等教育的发展尤其对陕西基础教育的发展和全民文化素质的.提高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1960年春,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决定:“将西安师范学院(前西北大学师范学院)与陕西师范学院合并成立陕西师范大学。”

1978年2月,国务院批准学校由陕西省管理划归教育部直接管理,陕西师范大学成为教育部直属的六所重点师范大学之一,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高度关注。

1981年8月,李先念等中央领导会见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代表,学校校长李绵出席会议。

12月,陕西师范大学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

文化传统

校徽

学校校徽包括徽志和徽章。

学校徽志由同心双圆构成,内圆上方为篆书“陕”、“师”、“大”三字的变构组合,下方为“1944”字样,代表建校时间;外圆为双廓线,圆内上方为鲁迅手稿集字“陕西师范大学”字样,下方为英文大写的校名全称。

学校徽章是由学校徽志和校名组成的长方形证章。

以前的老校徽是以中心的蜡烛和左右各七行斜线为主题构图,寓意蜡烛光芒和雄鹰展翅,外围环以学校英文名称。

20以后的新校徽以篆书“陕”与“师”二字为基础,进行艺术化变形、演化及组合而成。校徽左侧部首创意为一面旗帜,寓意学校扎根西北高擎师范教育大旗,右侧部首创意为人立于鼎抬头望天,寓意师范教育具有筑根基、培育人才的重要作用。后将新校徽红白二色底调整为纯白底。

改正了版校名中“陕”字的繁体字形,由从二“人”的“陜”(同“峡”),改正为从二“入”的“陕”,使字形的使用合乎文字学规范。并进一步将校徽中的中文校名调整至构图上方,英文名调至构图下方,更显典雅美观。

旧版校徽

2004-2014

2004以前

校训

2004年前版本:敬业,修德,求是,创新。

2004年后现行版本: 厚德,积学,励志,敦行。

校歌

《桃李香满园》

作词:卫东 继凯

作曲:王林

终南幽幽,

陕西师范大学校歌

陕西师范大学校歌

雁塔相伴,

是我美丽的校园。

周秦故地,

炎黄精神贯古今;

黄河中流,

千年文明薪火传。

关中沃土播希望,

长安学坛硕果繁。

啊——我心中的陕西师大!

桃李香满园。

厚德积学,励志敦行,

是我心灵的箴言。

春华秋实,莘莘学子志高远;

妙手文章,煌煌伟业铁肩担。

三尺讲台写人生,百年大计开新篇。

啊——我心中的陕西师大!放歌明天。

校旗

校校旗旗面的标准色为“中国红”或白色,旗面正中上方是学校徽志,下方是学校中英文全称。校旗的基本规格为240公分×160公分。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师范大学英语专业简历范文

2.师范大学个人简历封面

3.师范大学生空白简历表格

4.校徽-北京师范大学

5.师范大学校徽图片

6.天津师范大学校徽

7.西华师范大学校徽

8.四川师范大学校徽

9.华中师范大学校徽

10.南京师范大学校徽

篇7:陕西科技大学章程

序 言

陕西科技大学是新中国第一所轻工高等院校,1958年创建于北京,时名北京轻工业学院;1970年迁至陕西咸阳,改名为西北轻工业学院,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院校;学校划转陕西省,更名为陕西科技大学;学校主体东迁西安;陕西省政府与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轻工集团公司签订协议共建陕西科技大学。学校是我国西部地区唯一的以轻工为特色的多科性大学,为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建设高校,被陕西省委、省政府确定为全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

历经“三次创业、两次搬迁、一次划转”的奋斗与辉煌,陕西科技大学坚持扎根西部、自强不息,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精神,以建设高水平有特色教学研究型大学为奋斗目标,遵循“教学为主、质量为本、突出特色、创新发展”的办学理念,注重实践、崇尚创新,以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孕育出“专业基础厚实、工程训练扎实、思想作风朴实”的“三实”作风,培养了一大批为我国行业建设发展和区域经济腾飞做出重要贡献的杰出人才,在国内外轻工领域享有良好的学术声誉和社会声望。

为了发展学校教育事业,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定本章程。

第一章总 则

第一条学校名称为陕西科技大学,简称“陕科大”;英文名称为Shaan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简称“SUST”。

第二条学校法定注册地为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大学园区,设有未央校区、咸阳校区和太华路校区。

第三条学校为公办非营利性事业组织,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依法享有办学自主权,独立承担法律责任。

第四条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致力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

第五条学校实行中国共产党陕西科技大学委员会(以下简称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第六条校长是学校的法定代表人。

第七条学校实行校院(部)两级管理体制。

第二章 举办者与学校

第八条学校的举办者是陕西省人民政府。

第九条举办者享有下列权利:

(一)依法决定学校的设立、变更和撤并;

(二)依法对学校进行管理,指导学校事业科学发展;

(三)监督并组织评估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第十条举办者的义务:

(一)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确定学校的管理体制,支持学校依法自主办学、自主管理;

(二)支持学校依法履行职能,保证学校教育经费的稳定投入并逐步增长;

(三)依法保护学校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四)支持学校开展人才培养、队伍建设、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等活动;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

第十一条学校享有下列权利:

(一)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依照章程自主管理;

(二)自主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

(三)制定招生方案,自主调节系科招生比例;

(四)根据学校实际需要,自主确定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和人员配备;

(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评聘教师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职务,调整工资及津贴分配;

(六)自主开展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服务;

(七)依法自主开展与国(境)内外机构之间的科学技术文化交流与合作;

(八)对国有财产、受捐赠财产依法自主管理和使用;

(九)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第十二条学校应当承担如下义务:

(一)保障教育教学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二)接受教育行政部门及其委托的其他机构对学校办学水平、教育教学质量的监督、评估和指导;

(三)依法维护受教育者、教职工的合法权益;

(四)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科学使用,严格管理学校经费,财务活动依法接受监督;

(五)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交流,积极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六)完善学校内部监督机制,实行校务公开,实施民主管理;

(七)积极改善教职工和学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条件;

(八)履行法律规定的其他义务。

第三章 学校功能与教育形式

第十三条学校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坚持以人为本,崇尚学术自由,按照教育规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保障人才培养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第十四条学校主要教育形式为全日制学历教育。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根据社会需要和学校实际适度开展其他教育形式。学校的学科门类以工学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

第十五条根据国家相关规定、社会需求和办学实际,确定办学规模,制定招生章程。

第十六条学校以学科建设为引领,按照科学定位、分类建设的原则,依照相应程序,合理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促进整体办学实力的提升。

第十七条对达到规定条件的学生颁发学历证书或学业证书,或出具学习证明。执行国家学位制度,依法对达到规定条件的学生授予相应的学士、硕士、博士学位。

第十八条学校建立健全质量保障体系,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第四章 组织与结构

第一节 学校组织机构

第十九条学校根据需要设置组织机构,决定其职权职责配置。

第二十条学校党委是学校的领导核心,统一领导学校工作,支持校长依法独立行使职权。

学校党委的领导职责主要是:

(一)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依靠全校师生员工推进学校的改革和发展,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领导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

(三)讨论决定学校改革发展稳定以及教学、科研、行政管理中的重大问题;

(四)讨论决定学校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负责干部的选拔、教育、培养、考核和监督;

(五)领导学校的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等群众组织和教职工代表大会;

(六)做好统一战线工作。对民主党派在校内的基层组织实行政治领导,支持其按照各自的章程开展活动;

(七)保证以培养人才为中心的各项任务的完成。

第二十一条学校党委根据工作需要,设立相应工作机构,赋予其相应职责。

第二十二条学校党委实行民主集中制,遵循“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凡属重大事项通过党委会集体讨论后作出决定。

第二十三条中国共产党陕西科技大学纪律检查委员会是学校的党内监督机构,在学校党委和上级纪委的领导下,维护党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检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的执行情况,协助学校党委加强党风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保障和促进学校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第二十四条校长依法全面负责学校的教学、科学研究及其他行政管理工作。校长向教职工代表大会报告工作。

校长行使下列职权:

(一)拟订学校发展规划,制定具体规章制度和年度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二)组织开展教学活动、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国际合作与交流,部署协调全校行政工作;

(三)拟订校内组织机构的设置方案,根据有关规定和程序,推荐副校长人选,任免学校内部行政组织机构负责人;

(四)聘任与解聘教职工,对学生实施学籍管理;按照法律和学校规定对教职工和学生实施奖励或处分;

(五)拟订和执行年度经费预算方案,保护和管理学校资产,积极筹措办学经费,维护学校的合法权益;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权。

第二十五条学校行政工作实行校长领导,副校长、总会计师分工负责、职能部门组织实施的工作机制。学校实行校务公开。

第二十六条校长办公会是校长行使职权的基本形式。校长或受校长委托的副校长主持校长办公会,组织实施校党委有关决定,讨论处理学校教学科研等重要问题及决定有关重要事项。

副校长根据分工主持召开专题会议,处理有关事项,向校长负责。

第二十七条学校设立行政职能部门,履行相应行政职能。

第二十八条学校设立公共服务单位,为教学、科研、管理提供服务支撑。

第二十九条学校设立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单位,依法按照其章程运行和管理。

第三十条学校设立学术委员会。

学术委员会是学校学术事务的咨询、论证、审议和决策的最高机构,依照《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开展工作。学术委员会成员由有较高学术成就的校内专家学者组成。

第三十一条学校设立学位评定委员会。

学位评定委员会是履行学校学位评定、授予等学位事务的决策机构,依照其章程开展工作。学位委员会成员由学校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有关规定聘任。

第三十二条学校设立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委员会。

学校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委员会是学校对教职工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进行评审的机构,依据学校有关规定开展工作。

第三十三条学校设立教学指导委员会。

教学指导委员会对学校本科教学建设、改革和教学管理工作中的重要问题进行研讨、咨询、审议和监督。教学指导委员会由教学工作经验丰富的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组成。

第三十四条教职工代表大会是全体教职工行使民主权利、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监督、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基本形式。在学校党委领导下按照《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规定》和有关制度,履行职责,行使职权。

第三十五条工会是教职工代表大会的工作机构,承担教职工代表大会的相关职能,完成教职工大会委托的其他任务。

学校建立校院(部)两级工会组织。学校工会在校党委、上级工会组织领导下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和《中国工会章程》开展工作,履行工会职责。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组织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提高教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第三十六条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陕西科技大学委员会在校党委和上级团组织的领导下,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维护学生合法权益、提高学生素质等方面的组织、引导作用。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共青团章程开展活动。

第三十七条学生代表大会是学生在学校领导下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

学生会是学生代表大会的执行机构和日常工作机构,依其章程开展活动。

第三十八条学校支持校内各民主党派组织及社会团体按照各自章程开展活动,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第二节 学院(部)

篇8: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校徽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校徽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简称“西建大”,坐落于古都西安。是中国“建筑老八校”之一,原冶金工业部直属重点大学,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重点大学,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首批“卓越计划”及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创新院校。

1956年全国第三次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时,学校由原东北工学院、西北工学院、青岛工学院和苏南工业专科学校的建筑、土木、市政类系(科)合并而成,时名西安建筑工程学院。1959年和1963年,先后易名为西安冶金学院、西安冶金建筑学院,简称西冶。1994年3月,经原国家教委批,更名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9月设立研究生院。

截至5月,雁塔校区、草堂校区和产业园区总占地4300余亩;有在校学生40000余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18900余人,研究生7600余人,留学生70人;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其他类在册学生14400余人。

办学历史

1895年,即清光绪的北洋大学土木系,并校于 1952年的青岛工学院土木系 (其前身是始建于 19的山东大学堂土木系) ,以及创建于19的江苏省立苏州工业专科学校的土木科、建筑艺术科( 中国专科教育史上的第一个建筑学专业)合并而成,并校初期定名为西安建筑工程学院。

1956年全国第三次院系调整时,由创办于1923年、1928年的东北大学土木系和建筑系( 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第一个本科建筑学系 ),并校于 1938年的西北工学院土木系( 西北工学院是抗战初期,由迁至陕西的北洋大学工学院、北平大学工学院、东北大学工学院和焦作工学院合并而成)。

1959年,更名为西安冶金学院。

1963年,易名为西安冶金建筑学院。

1994年3月8日,经教育部批准第三次更名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19,学校划转陕西省人民政府管理。

,入选国家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名单。 入选全国50所工程硕士教育创新院校。

年9月,试办研究生院。

文化传统

校风宗旨

校风

为人诚实 基础扎实 作风朴实 工作踏实

办学宗旨

传承文明 开创未来 育才兴国 科技富民

校歌

高举着民族复兴的伟大旗帜

作词:徐德龙

作曲:赵季平

浩浩荡荡兮 南北东西

汉韵唐风兮 群贤毕至

建大建大中华民族的优秀学科

崛起崛起崛起崛起共和国的栋梁之才

啊育才兴国科技富民

我们高举起民族复兴的.伟大旗帜

前进 前进 与时谐进 前进 前进 与时谐进

自强笃实兮 行键不息

求源创新兮 致用经世

建大建大中华民族的优秀学科

崛起崛起崛起崛起共和国的栋梁之才

啊 诚实 扎实 朴实 踏实

我们高举起民族复兴的伟大旗帜

诚实 扎实 朴实 踏实

我们高举起民族复兴的伟大旗帜

前进 前进 与时谐进

前进 前进 与时谐进

前进前进

社团

学校社团中种类上涵盖了理论学习类、学术科技类、文化娱乐类、公益服务类和体育竞技类等类别。为促进社团活动蓬勃开展,激发社团的活力,团委每年安排“社团风采展示月”、举办“科技文化艺术节”,为社团活动搭建平台。每学年举办“校园十佳社团”评比,表彰活动开展好、影响力大的精品社团,为社团树立榜样。经过建设和发展,一些社团如勤工助学会、西建大就业协会、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百度百科俱乐部、唐华诗词社、鼎亚武术协会、梦想自行车协会、博毅义务家教社、补天环境保护协会、熊宁爱心社、红十字会、馨火文学社、夏文学社、已发展成校内外有较高知名度的学生社团。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电子科技大学求职简历封面

2.科技大学毕业生个人简历模板

3.校徽:华中科技大学

4.校徽:河南科技大学

5.校徽-北京科技大学

6.中国科技大学校徽

7.华中科技大学校徽图

8.内蒙古科技大学校徽

9.青岛科技大学校徽

10.鞍山科技大学校徽

篇9:校徽-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Xidian University)简称“西电”或“西军电”,是中央部属高校,直属教育部,工信部共建,是1959年中央确定的首批20所全国重点大学,国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011计划”(牵头建设信息感知技术协同创新中心)、“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重点建设高校,56所获批设立研究生院的重点大学之一,我国最早的2所国防工业重点军校之一(哈军工、西军电并称),中国电子信息领域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核心基地,中国雷达、信息论、密码学、电子对抗、微波天线等学科的发源地。

学校电子信息特色鲜明、优势显著,为民族电子工业的创建和发展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是中国电子信息领域、邮电领域唯一的“2011计划”牵头高校,先后入选首批2所国家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基地、首批5所科技部拨付专项经费的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首批9所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首批35所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北京高科大学联盟创始成员[1-2] 。

学校坐落于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古都之一的十三朝古都西安,前身是1931年诞生于江西瑞金的中央军委无线电学校,历经中央军委工程学校、解放军通信工程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电信工程学院等历史时期。[1]

建校80余年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20万电子信息领域的高级人才,产生了120多位解放军将军,成长起了17位两院院士(其中恢复高考以来毕业生中有9位当选两院院士),为国家建设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历史沿革

1931年中央军委无线电学校。

1949年华北军区电讯工程专科学校改建为中央军委工程学校。

1952年大连工学院电讯系、西南通信学校工程系并入,升格为解放军通信工程学院。

1960年解放军通信兵学院更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电信工程学院(西军电)。

1966年解放军军事电信工程学院更名西北电讯工程学院。

1988年西北电讯工程学院更名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教育部、信息产业部、西安市(副省级)三方签署共建西电协议。

,教育部、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签署共建西电协议。

,教育部、国防科工委、陕西省三方签署共建西电协议,教育部积极支持学校整合国防特色优势平台,国防科工委积极支持学校承建国防科技国家实验室。[1]

20,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和教育部继续共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成为全国仅有的两所连续三轮入选国防科工局与教育部共建的重点院校之一。[4]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历史是与中国革命史紧紧相连在一起的,被誉为党中央、中央军委的“千里眼”和“顺风耳”。红色的电波传遍大江南北,为夺取全国的胜利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战争年代,她自强不息,坚韧不拔;长征途中,处处都留下了她创办现代工程教育的足迹;和平时期,她打破西方对我国的技术封锁,首创了我国电子与信息技术领域许多学科和专业,撑起了新中国电子工业的脊梁,在中国电子高等教育史上谱写了绚丽篇章。[5]

建校八十余年来,学校始终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是国家“一五计划”重点建设的项目之一,1959年中央批准的首批20所全国全国重点大学之一。毛泽东曾先后两次为学校亲笔题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艰苦朴素”。

学术研究

科研成就

学校“十五计划”以来先后承担了“863”、“973”、创新工程等1600余项重点项目,产生了一批标志性的研究成果,获中国级科技奖励12项。

学校在密码学方面创立了“肖—梅西定理”,研制出中国第一台气象雷达、第一套流星余迹通讯系统、第一台可编程雷达信号处理机、第一台ATM交换机,第一台毫米波通讯机,第一个相控阵雷达系统,第一台雷达干扰机,第一套电磁孤立子实验系统,第一炉单晶锗以及中国解放军通信装备史上第一部“塞绳电报互换机”、第一台“塔型管空腔振荡器”、第一套“三坐标相控阵雷达”等。

国防科研

西电在国防科研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震动世界的标志性成果,例如被誉为“杀手锏武器”的新体制雷达、用于空警等预警机的 “空时二维信号处理技术”、应用于深空探测和主力战舰火控雷达的大型天线与电子装备机电耦合技术等。

百篇优博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至共诞生了7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获奖论文(另有11篇获提名奖),在国内电子信息类大学中稳居榜首,集中反映了西电出色的人才培养质量。

7月1日数据显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工程学(Engineering)和计算机科学(Computer Science)学科进入ESI全球学科,标志着该校这两个学科已经进入世界一流学科行列。

据ESI统计,该校工程学学科近十年发表SCI论文总数为2033篇,总被引次数为6365次,篇均频次3.13;计算机科学学科近十年发表SCI论文数总为788篇,总被引次数为1090次,篇均频次1.38。在ESI评价的所有22个学科中,该校近十年共发表SCI论文4621篇,篇均被引频次2.62。这些数据反映出西电科大工学学科整体水平显著提高,建设成效显著,为该校进入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7]

学术期刊

主要刊登通信工程、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电工程与自动控制、微电子学、物理电子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无线电物理、密码学、应用数学等方面的有创见有参考价值的学术论文。中文核心期刊,被国内外多家著名检索刊物或数据库固定收录。

篇1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Northwest A&F University)简称“西农”或“西北农大”,坐落于农科城杨凌,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32所副部级建制的重点大学之一,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教育部“援疆学科建设计划”40所全国重点大学之一,“111计划”,“2011计划”成员。由教育部与中国科学院、农业部、水利部、国家林业局等16个部委和陕西省共建。同时是中国西北地区现代高等农业教育的'发源地。其中葡萄酒专业稳居全国第一。

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34年的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及后来相继在杨陵建立的相关科教单位。1999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同处杨凌的原西北农业大学、西北林学院、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水利部西北水利科学研究所、陕西省农业科学院、陕西省林业科学院、陕西省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等7所科教单位合并组建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校校园面积5652亩,建筑面积95.67万平方米。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双聘院士11人;有全日制本科生21868人,各类研究生8923人。

办学历史

西北农业大学

前身是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创建于1934年。

1932年秋,“筹建建设西北专门教育委员会”成立,于右任等人为筹备委员,同年十二月,该委员会改名为“建设西北农林专科学校筹备委员会”,于右任、张继、戴季陶3人被共推为常务委员,朱家骅、杨虎城、邵力子、辛树帜等十五人为筹备委员,学校筹备工作开始。

1933年3月,筹备委员会共推于右任先生为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校长。

1934年4月20日,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7层教学大楼奠基,这标志着中国西北地区第一所高等农业学府成立。

1936年7月,筹委会结束工作,辛树帜被任命为校长。

1938 年7 月, 奉教育部令, 与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农学院、河南大学农学院畜牧系合并,成立国立西北农学院。国立西北农学院解放后更名为西北农学院。

1949年5月20日,王震将军率部解放武功,学校又回归人民的怀抱。

1985年经原农牧渔业部批准,学校更名为西北农业大学。

西安欧亚学院寒假放假时间

南京工程学院校徽

校徽-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西安翻译学院怎么样

河南大学民生学院校徽

陕西师范大学校徽

华东冶金学院校徽

大连理工大学校徽

兰州石化技术学院校徽

河北工业大学校徽

陕西科技大学校徽
《陕西科技大学校徽.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陕西科技大学校徽(合集10篇)】相关文章:

宝鸡文理学院寒假放假时间2022-06-20

商丘旅游口号2023-01-16

交通大学工作总结2023-03-11

贵州师范大学校徽2023-09-16

学术论文征集启事2023-04-26

成都大学请假条2024-05-09

答辩ppt模板范文2023-05-15

参观博物馆心得体会相关优选2022-10-20

参观辽宁省博物馆心得体会2023-02-16

校庆高中征文2024-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