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工程学院校徽(精选7篇)由网友“Ruby在画画”投稿提供,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南京工程学院校徽,希望您能喜欢!
篇1:南京工程学院校徽
6月,南京机械高等专科学校与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南京工程学院。
3月,原核工业部直属南京工业学校并入南京工程学院。
,南京工程学院江宁大学城主校区开工建设。
11月南京工程学院与南京艺术学院举行老校区置换协议签字仪式,从此南京工程学院石头城下时期结束。
8月10日,江苏省省委党校正式接管南京工程学院东校区。
,南京工程学院成为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
10月,南京工程学院正式获批为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单位,在机械工程、电气工程两个领域开展工程硕士招生录取工作。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工程学院个人简历模板
2.工程学院个人简历表格
3.建筑工程学院个人简历范文
4.工程学院求职简历范文
5.个人简历封面:长春工程学院
6.长春工程学院简历封面
7.青岛建筑工程学院校徽
8.北京信息工程学院校徽
9.浙江工程学院校徽
10.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校徽
篇2:长春工程学院校徽
长春工程学院校徽
长春工程学院(Changchu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位于吉林省长春市,是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普通本科学校,入选“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3月,教育部正式批准长春建筑高等专科学校、长春工业高等专科学校、长春水利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长春工程学院。
据2月学校网站显示,学校有湖东校区和湖西校区两个校区,占地总面积45.8万平方米,校舍总建筑面积46.3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8.7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8亿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50.25万册;共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4679人,教职工1260人;设有17个教学单位、44个本科专业和21个专科专业。
历史发展
三校并立
长春建筑高等专科学校
1951年4月,长春土木建筑高级职业学校创建,隶属于东北政府工业部。
1952年11月,长春土木建筑高级职业学校更名为长春土木建筑工业技术学校,隶属于中央政府重工业部。
1953年4月,长春土木建筑工业技术学校更名为长春建筑工程学校。
1953年9月,长春土木建筑工程学校更名为中央政府重工业部长春建筑工程学校。
1955年6月,更名为重工业部长春建筑工程学校。
1956年7月,重工业部长春建筑工程学校更名为冶金工业部长春建筑工程学校,隶属于冶金工业部。
1958年10月,冶金工业部长春建筑工程学校更名为长春冶金建筑专科学校。
1963年5月,长春冶金建筑专科学校更名为长春冶金建筑学校。
1969年5月,长春冶金建筑学校隶属于吉林省冶金局。
1978年6月,长春冶金建筑学校隶属于冶金工业部。[2]
1983年9月,长春冶金建筑学校隶属于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
1984年10月,长春冶金建筑学校更名为长春建筑专科学校。
1992年4月,长春建筑专科学校更名为长春建筑高等专科学校。
,被教育部遴选确定为全国示范性高等工程专科重点建设学校。[2]
长春工业高等专科学校
1952年8月,长春测量地质技术学校创建,隶属于东北政府工业部,11月改隶属于中央政府重工业部。
1953年9月,长春测量地质技术学校更名为中央政府重工业部长春地质学校。
1955年6月,中央政府重工业部长春地质学校更名为重工业部长春地质学校。
1956年7月,重工业部长春地质学校更名为冶金工业部长春地质学校,隶属于冶金工业部。
1958年10月,冶金工业部长春地质学校更名为长春冶金地质专科学校。
1963年5月,长春冶金地质专科学校更名为长春冶金地质学校。
1969年5月,长春冶金地质学校隶属于吉林省冶金局。
1978年6月,长春冶金地质学校隶属于冶金工业部。
1985年1月,长春冶金地质学校更名为长春冶金地质专科学校。
1992年4月,长春冶金地质专科学校更名为长春地质高等专科学校。
1993年5月,长春地质高等专科学校更名为长春工业高等专科学校。
19,被教育部遴选确定为全国示范性高等工程专科重点建设学校。
长春水利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1953年7月,长春水力发电工程学校创建,隶属于燃料工业部。
1953年10月,长春水力发电工程学校更名为长春水力发电学校。
1955年7月,长春水力发电学校隶属于电力工业部.
1958年7月,长春水力发电学校更名为吉林省长春水利电力学校,隶属于吉林省水利厅。
1958年11月,吉林省长春水利电力学校隶属于吉林省长春水利电力专科学校。
1960年5月,吉林省长春水利电力专科学校更名为吉林水利水电学院。
1962年8月,吉林水利水电学院更名为长春水利电力学校,隶属于水利电力部。
1970年5月,长春水利电力学校更名为吉林省水利电力学校,隶属于吉林省水利局。
1979年12月,吉林省水利电力学校更名为东北水利水电学校,隶属于水利部。
1982年3月,东北水利水电学校,隶属于水利水电部。
1985年7月,东北水利水电学校更名为东北水利水电专科学校。
1988年6月,东北水利水电专科学校改隶属于能源部。
1992年4月,东北水利水电专科学校更名为长春水利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1993年3月,长春水利电力高等专科学校隶属于电力工业部。
1995年1月,长春水利电力高等专科学校隶属于东北电力集团公司。
年,被教育部遴选确定为全国示范性高等工程专科重点建设学校。
合并发展
年3月,教育部正式批准长春建筑高等专科学校、长春工业高等专科学校、长春水利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长春工程学院,隶属于吉林省。
2月,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和教育部批准,学校成为全国具有国防生招生资格的七十所大学之一。
209月,学校被教育部正式批准为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
年10月,学校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确定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开展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单位,开始在水利工程、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
篇3:北京信息工程学院校徽
北京信息工程学院一般指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Beijing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简称信息科大,坐落在中国首都北京,是一所以工管为主体、工管理经文法多学科协调发展,北京市重点支持建设的高校,是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建设高校。
截止9月,有小营、健翔桥、清河、金台路、酒仙桥5个校区,占地500亩,校舍建筑面积33.17万平方米。学校总用地规模1183.6亩的新校区已于20正式开工建设,固定资产总值8.72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02亿元;图书馆藏书102.88万册,电子图书15.79TB;设置有12个学院,36个本科专业;现有在校生15478人,其中,硕士研究生1154人,本科生10556人。
历史沿革
学校前身
北京机械工业学院
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原隶属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
1937年,北平市立高级商业职业学校设立;1946年,国立北平高级工业职业学校设立。
北京机械工业学院的前身北京机械学院于1958年成立。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历史发展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历史发展
1972年,该院迁往陕西与陕西工业大学合并组建了陕西机械学院,还有一部分以印刷专业为主在北京黄庄成立了北京印刷学院。
1986年,陕西机械学院北京研究生部和北京机械工业管理专科学校合并成立北京机械工业管理学院。
1990年11月,学校更名为北京机械工业学院,隶属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
,学校划转北京市管理。
篇4:北京信息工程学院校徽
北京信息工程学院原隶属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
北京信息工程学院的`前身是1978年第四机械工业部1915所举办的北京大学第二分校。
1985年,学校更名为北京信息工程学院,隶属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
1985年1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北京信息工程学院。
,学校与电子工业管理干部学院、北京成人电子工业学院合并。
,学校划转北京市管理。
合并之后
8月21日,北京市委、市政府决定由原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和北京信息工程学院合并组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5月18日,教育部批准筹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3月26日,教育部批准正式设立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计算机函授学院校徽
2.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校徽
3.湖南科技学院校徽
4.襄樊学院校徽
5.浙江林学院校徽
6.西安财经学院校徽
7.新疆石油学院校徽
8.西安工业学院校徽
9.杭州师范学院校徽
10.湖南理工学院校徽
篇5:青岛建筑工程学院校徽
青岛建筑工程学院校徽
青岛建筑工程学院一般指青岛理工大学
青岛理工大学(Qingdao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是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土木建筑、机械制造、环境能源学科特色鲜明,理、工、经、管、文、法、艺多学科协调发展,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的多科性大学的省属重点大学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入选国家“111计划”。
学校兴学始源19德国人卫礼贤创建的礼贤书院,办学发轫于1931年礼贤中学开设的'高级工程科,创办于1952年12月发文筹建、1953年正式成立的“山东省青岛建筑工程学校”, 是山东省最早设立土木专业的学校。1953年6月由山东省划归中央人民政府重工业部领导。1960年6月升格为“山东冶金学院”,开始招收本科生。此后,学校隶属关系几经更迭,办学层次几起几落。1978年更名为“山东冶金工业学院”,恢复本科招生,隶属冶金工业部。1985年9月更名为“青岛建筑工程学院”。199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1月划转山东省领导,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管理体制。205月更名为“青岛理工大学”。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
截至1月,学校有辖市北、黄岛、临沂三个校区,设有18个教学院部,拥有59个本科专业,占地面积约186.8万平方米,普通本专科生28910人。研究生教育涵盖了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艺术学七大学科门类,在19个一级学科内培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
历史沿革
礼贤书院
1900年5月,德国新教传教士卫礼贤在胶州街(今胶州路)开办了一所学校,称之为“德华神学校”(Deutsch―chinesische Seminar)。后来,该校得到德国基督教组织“同善会”的资助,定名为礼贤书院。
196月20日,礼贤书院开学,学制为七年(初中三年,高中四年)。初创的礼贤书院只收中国学生,首届学生只有21人。德文全名为:Hoehere Knabenschule des Allgemeinen Evangelisch-Protestantischen Missionsvereins(普通福音新教传教协会高等男童学校)。
19,礼贤书院正式移至小鲍岛东山(今上海路),有讲堂、宿舍数十间,招收学生近70人,增设德文高级班,其余按清政府钦定高等学堂课程授课。
19,改称礼贤甲种商业学校。学制三年。
1922年,中国政府收回青岛主权后,正式命名为礼贤中学校,由清学部侍郎(相当于现在的教育部长)、书法家刘廷琛题匾,另一面题“礼门义路”。这一年卫礼贤去北京任德国驻华使馆顾问、北京大学教授。
1923年,改名为礼贤中学,设初高中,下设高级小学。
1924年,向北洋政府教育部正式注册“青岛私立礼贤中学”,学制为四二制。
1928年,向南京教育部以“私立礼贤中学”备案,学制改为三三制。
1931年,刘铨法在礼贤中学成立高级工程科(后改称土木工程科)。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3年,相当于中等专业学校。工程科课程除国语、英语、物理、化学等课程外,还开有房屋工程学、测量学、力学、机械原理、工程绘图等课程。
1935年,设高级德文科及初级制图科。高中设普科、工程科、德文科。与同济大学签订教育协议,优秀毕业生直接升入同济大学。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工程科招收两个班,报考生源踊跃,又培育出众多人才,礼贤中学向教育部申报,呈请成立青岛礼贤土木工程专科学校(大专),原礼贤中学作为附属中学。
青岛建筑工程学校
1952年12月,青岛市人民政府正式接管,土木科成立山东省青岛建筑工程学校,原礼贤中学更名为山东省青岛第九中学。
1952年,华东工业部山东工业干部学校(部分)并入山东省青岛建筑工程学校。
1953年,山东省济南工业技术学校(土木科)改建为青岛土木建筑学校。
1953年6月,山东省青岛建筑工程学校更名为中央重工业部青岛建筑工程学校。
1953年,中央重工业部青岛建筑工程学校更名为中央人民政府重工业部青岛建筑工程学校。
1954年,青岛土木建筑学校并入中央人民政府重工业部青岛建筑工程学校。
山东冶金工业学院
1960年6月,学校升格为“山东冶金学院”,开始招收本科生。
1963年,山东冶金学院改建为青岛冶金建筑学校。
1969年,青岛冶金建筑学校更名为青岛钢厂五七冶金红校。
1970年,青岛钢厂五七冶金红校改建为山东冶金工业局冶金试验厂。
1972年,山东冶金工业局冶金试验厂改建为山东省冶金学校。
1978年,山东省冶金学校升格为山东冶金工业学院,恢复本科招生,隶属冶金工业部。
1984年,山东冶金工业学院(冶金系)改建为冶金部青岛冶金矿山职工大学。
青岛建筑工程学院
1985年9月,山东冶金工业学院更名为青岛建筑工程学院。
1993年,学校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19,冶金部青岛冶金矿山职工大学并入青岛建筑工程学院。
1911月,划转山东省领导,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管理体制。
青岛理工大学
年5月,学校更名为“青岛理工大学”。
20,学校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
,学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
,学校获得应届本科优秀毕业生推荐免试读取研究生资格。
,学校被国家教育部列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学校被山东省列入首批7所应用基础型特色名校”省版211工程“。
20,青岛理工大学的“海洋环境混凝土技术创新引智基地”入围“111计划”。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建筑工程技术毕业求职简历模板
2.建筑工程验收师求职简历模板
3.建筑工程类简历封面下载
4.建筑工程管理人员求职简历模板
5.建筑工程资料员个人简历模板
6.建筑工程造价电子简历模板
7.建筑工程简历模板
8.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求职简历模版
9.建筑工程师应聘个人简历范文
10.建筑工程造价与管理个人简历模板
篇6:南京医科大学校徽
南京医科大学(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简称南医大,学校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六朝古都南京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江苏政府三方重点共建大学,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
学校创建于1934年,时名江苏省立医政学院。1957年,由镇江迁至南京,更名为南京医学院。1962年,被列为全国首批六年制医药院校。1981年,学校被批准为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3年,学校更名为南京医科大学。
截至9月,学校建有五台、江宁两个校区,设有23个学院(部)和1个独立学院,在江苏、上海、浙江、山东等地拥有24所附属医院和50多所教学医院,在校生总数1.4万多人,在职教职工1700多人。在教育部第三轮学科评估中,学校的基础医学一级学科位列全国第7,口腔医学位列第6,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位列第3,护理学位列第8。年,我学校获得26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数位居独立设置医科大学第1位。
历史沿革
1934年,江苏省立医政学院;
1938年,因抗战迁至湖南沅陵,合并南通学院医科,改名国立江苏医学院,胡定安任院长。
1939年,迁至重庆北碚。
1946年,迁回镇江。
1957年,学校由镇江迁至南京,正式更名为南京医学院;
1962年,学校被列为全国首批改为六年制的医药院校之一;
1970年,南京医学院合并组建江苏新医学院;
1972年,扬州卫生学校并入(独立办学)江苏新医学院,并改建为江苏新医学院(扬州分院);
1976年,江苏省镇江地区卫生学校并入(独立办学)江苏新医学院,并改建为江苏新医学院(镇江分院);
1978年,江苏新医学院撤销;
1978年,江苏新医学院(原南京中医学院部分)改建为(恢复)南京中医学院,现发展为南京中医药大学;
1978年,江苏新医学院(原南京医学院部分)改建为(恢复)南京医学院,现发展为南京医科大学;
1978年,江苏新医学院(扬州分院)更名为南京医学院(扬州分院)后发展成为扬州大学医学院(扬州医学专科学校);
1978年,江苏新医学院(镇江分院)更名为南京医学院(镇江分院),后发展成为江苏大学医学院(镇江医学专科学校,镇江中医专科学校);
1981年,南京市第四人民医院并入南京医学院;
1993年,南京医学院更名为南京医科大学;
年,南京市雨花医院并入南京医科大学。
月,南京医科大学列入省部共建大学。
5月,成立转化医学研究院
学术研究
科研成果
至年,学校的科研水平不断跃升,承担了多项国家“863”、“973”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不断实现新突破,发表的`SCI论文数量及论文影响因子迅猛增长。,该校获得239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连续四次被评为“江苏省科技工作先进高校”。经费超过1.25亿元,名列全国高校第23位。发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SCI论文1200多篇。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2项。
科研机构
根据2015年1月学校网站显示,学校拥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部级重点实验室、1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
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医科大学生殖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现代毒理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卫生部重点实验室
卫生部抗体技术重点实验室
卫生部活体肝脏移植重点实验室
其他部委实验室
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生殖医学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心血管病分子干预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恶性肿瘤生物标志物与防治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神经退行性疾病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现代病原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生殖医学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应用毒理学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人类功能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异种移植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江苏省基因表达工程研究中心
江苏省区域卫生信息化工程中心
江苏省基因药物技术中心
其他科研机构
江苏省医药动物实验基地
江苏省医药、农药、兽药安全性评价与研究中心
篇7:南京医科大学校徽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于1956年,月刊,ISSN1007-4
368,CN32-1442/R,连续进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3、4、5、6版,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同时被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Ulrich's Periodicals Directory )、波兰《哥白尼索引》(IC)、《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中国文献数据库》(JSTChina)等著名检索工具收录。
★ 国立阳明大学校徽
★ 湘潭大学校徽
★ 河北工业大学校徽
★ 大连理工大学校徽
★ 陕西师范大学校徽
★ 西南民族大学校徽
★ 华中师范大学校徽
★ 商丘旅游口号
★ 贵州师范大学校徽

【南京工程学院校徽(精选7篇)】相关文章:
东莞理工学院什么专业最好2023-08-18
新疆财经学院校徽2022-05-08
上海交通大学新生开学典礼2023-05-20
河北大学党课教材2022-07-21
西安翻译学院怎么样2023-06-25
陕西科技大学校徽2022-11-08
上海交通大学自荐信范文2023-07-13
交通大学工作总结2023-03-11
伦敦印刷学院的印刷专业课程目录2022-04-30
蒙牛集团捐资设立北京印刷学院大学生创业基金2023-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