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经济带覆盖多少个省市(共6篇)由网友“一次”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长江经济带覆盖多少个省市,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长江经济带覆盖多少个省市
长江经济带覆盖多少个省市
长江经济带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11个省市,面积约205.2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21.4%,人口和生产总值均超过全国的40%。
长江是世界第三、我国第一大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冬雪山西南侧,干流全长6300余km,自西而东流经青海、四川、西藏、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注入东海。支流展延至贵州、甘肃、陕西、河南、浙江、广西、广东、福建等8个省(自治区)。流域面积约180万km2,约占我国国土面积的18.8%。
长江经济带意义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有利于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让中华民族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真正使黄金水道产生黄金效益;有利于挖掘中上游广阔腹地蕴含的巨大内需潜力,促进经济增长空间从沿海向沿江内陆拓展,形成上中下游优势互补、协作互动格局,缩小东中西部发展差距。有利于打破行政分割和市场壁垒,推动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统一融合,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有利于优化沿江产业结构和城镇化布局,建设陆海双向对外开放新走廊,培育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对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长江的地理位置
中国第一大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东的西南侧。干流自青藏高原蜿蜒东流,经青海省、西藏自治区、四川省、云南省、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苏省和上海市10个省、区、市,在上海市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流域面积180多万平方千米,占全国面积的1/5。主要经济发展区划分
长三角经济区、珠三角经济区、京津冀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区、成渝经济区。
第三次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
11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在南京开了一个座谈会——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这是长江经济带发展的第三次座谈会,也是十九届五中全会之后的第一次专题座谈会。“主战场”“主动脉”“主力军”……总书记为长江经济带发展赋予了新的使命。
三次座谈会:
从“推动”“深入推动”到“全面推动”
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的这三次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分别开在、、这三个重要年度,开在长江上中下游的重庆、武汉、南京三座城市,题目也从“推动”“深入推动”演进到“全面推动”。
201月5日的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是习近平在重庆调研期间召开的。总书记在会上全面深刻阐述了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推进思路和重点任务,鲜明提出“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204月26日,习近平在武汉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为了开好这次座谈会,总书记会前赴湖北、湖南实地了解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实施情况。在会上,总书记重点阐述了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需要正确把握的五个关系。
今年这次座谈会,是习近平在江苏考察结束后专门主持召开的。总书记在会上这样总结5年来的成就: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转折性变化,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面向未来,总书记指出,长江经济带生态地位突出,发展潜力巨大,应该在践行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跨越五年的这三次座谈会,成为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这一重大国家战略的重要里程碑。
主战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在年1月的座谈会上,习近平指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定位。在年4月的座谈会上,总书记作了这样的阐释:“共抓大保护和生态优先讲的是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是前提;不搞大开发和绿色发展讲的是经济发展问题,是结果;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侧重当前和策略方法;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强调未来和方向路径,彼此是辩证统一的。”
在今年这次座谈会上,习近平首先就强调,要加强生态环境系统保护修复,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总书记指出,要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和流域系统性出发,追根溯源、系统治疗,防止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他还尤其提到,保持长江生态原真性和完整性。
前不久,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四五”规划建议强调,要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11月14日的座谈会上,习近平指出,长江经济带要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示范带。规划建议提出,要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总书记在座谈会上强调,要加快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让保护修复生态环境获得合理回报,让破坏生态环境付出相应代价。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已经走遍长江经济带覆盖的11个省市。仅今年以来,他就先后到云南、湖北、浙江、安徽、湖南、江苏六省考察,并在合肥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总书记始终强调的重点。在11月14日这次座谈会上,总书记更是鲜明提出,要使长江经济带成为我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战场。
主动脉: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
“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与时俱进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战略抉择,也是塑造我国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
长江经济带堪称中国的“黄金水道”。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长江经济带是我国经济中心所在、活力所在。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长江经济带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也有责无旁贷的使命。
在11月14日的座谈会上,习近平强调,要坚持全国一盘棋思想,在全国发展大局中明确自我发展定位,探索有利于推进畅通国内大循环的有效途径。总书记明确指出,要推进上中下游协同联动发展,要引导下游地区资金、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上游地区有序转移,留住产业链关键环节。他还强调,要构建统一开放有序的运输市场。
长江经济带是“一带一路”在国内的主要交汇地带。习近平在座谈会上强调,沿江省市要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找准各自定位,主动向全球开放市场。他提出,要统筹沿海沿江沿边和内陆开放,加快培育更多内陆开放高地,提升沿边开放水平,实现高质量引进来和高水平走出去。
主力军: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
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提出,要使长江经济带成为引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在今年的座谈会上,“生力军”升级成了“主力军”。
“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这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变化作出的科学判断。作为人口规模和经济总量占据全国“半壁江山”的长江经济带,无疑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在11月14日的座谈会上,习近平指出,长江经济带要加快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总书记强调,要勇于创新,坚持把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全面塑造创新驱动发展新优势。
总书记提出,要加紧布局一批重大创新平台,加快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强化关键环节、关键领域、关键产品的保障能力;要打造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打造自主可控、安全高效并为全国服务的产业链供应链。这些都是实现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关键之举。
今年8月19日,习近平在安徽马鞍山考察长江生态保护时说,要增强爱护长江、保护长江的意识,早日重现“一江碧水向东流”的胜景。在11月14日的座谈会上,总书记再次寄语:要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确保一江清水绵延后世、惠泽人民。
这是新时代的长江宏图。
篇2:长江经济带发展报告(~)
长江经济带发展报告(~)
《长江经济带发展报告(2011~2015)》2016年12月发布,指出长江经济带产业分工与区域合作呈现4个新趋势:一是对外开放平面化,二是产业集聚板块化,三是产业结构调整趋同化,四是商务成本梯度化。
长江经济带是横贯我国东中西、连接南北方的经济走廊,在全国经济呈现下行趋势的新常态和国家实施长江经济带战略和“一带一路”构想的背景下,如何深化长江经济带东中西各区域板块、各省市之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是贯彻落实国家长江经济带战略,促进各区域板块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重要任务。
这四个新趋势是:
对外开放呈现平面化趋势。长江经济带的对外开放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上海浦东开发开放,然后从沿海逐步沿江而上。这些年随着沿海出口导向型工业加速向内地转移,有力推动了中西部板块的对外开放,从出口加工区、保税区建设到国家级新区建设、“一带一路”对接战略,从被动开放到主动开放,从加工贸易开放到服务贸易开放,外向型经济程度明显提高,对外开放需求与沿海地区趋于接近,长江经济带各区域对外开放呈现平面化趋势。
产业集聚呈现板块化趋势。虽然各地产业结构存在一定同构性,但也出现了各种类型的专业化集聚,有的产业集聚已经形成较大的影响力。如上海的大型装备制造集聚、合肥的家用电器集聚、重庆的笔记本电脑集聚、浙江的`轻纺产品板块经济等,都已在全国占据相当份额。
产业结构调整呈现趋同化趋势。各地都在积极消化过剩产能,寻找新的增长动力,但采取的产业结构调整措施仍有较大相同性,大多选择了培育服务经济与互联网产业。从各地“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看,基本都是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都基本对应了国家提出的重点推进目录,这也可能带来新一轮的同构化趋势,甚至新一轮的产能过剩。
商务成本呈现梯度化趋势。上海市商务成本不断高企,与周边地区都已存在较大落差,而延伸到中西部,东中西部地区之间、中西部省会城市与一般城市之间也都存在明显的梯度性。在近期出现的新一轮房价上涨中,一线城市房价继续上扬,二、三线城市房价基本停滞,同时一线城市更加追求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也助推了人力资源成本的上升,更加凸显了商务成本的梯度性。
实施长江经济带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准确把握时代变革大趋势、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科学谋划中国经济新棋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目前关于长江经济带发展的系统性研究刚刚起步,为了更加系统地总结长江经济带的建设进程和成效,更加深入地研究长江经济带战略的重大问题和创新举措,及时将最新的研究成果系统地向社会发布,在上海社会科学院长三角发展智库创新团队的牵头组织下,正式启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报告的研究和撰写工作。
《长江经济带发展报告(2011~2015)》是长江经济带蓝皮书系列的第一部报告。这部报告以长江经济带区域整体发展为研究对象,分为总论篇、经济篇、社会篇和环境篇四大部分,共17个报告,重点对“十二五”期间长江经济带的经济、社会、环境等发展状况做一个比较全面的梳理,结合统计数据和调研报告对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社会、环境发展,包括制造业、服务业、农业、旅游业、交通运输业等重点行业进行深度整理、挖掘、提炼、分析,独家、权威、系统地介绍长江经济带的最新发展状况和变化规律。
相关亮点:
亮点一: 安徽力促产业结构优化
安徽是长三角辐射内陆的前沿区域,也是长江中游地区东向发展的必经要道。安徽又是传统工业大省,沿江分布着钢铁、有色、石化等重工业。
在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安徽把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作为重要任务,坚持高端引领、做大做强产业集群,强化创新驱动、推进产业融合发展,用好资本市场、疏通产业发展血脉,努力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新突破。
亮点二:湖南与长三角跨区域合作
为推动湖南与上海等长三角园区跨区域合作共建,促进湖南承接长三角园区产业转移,2016年8月,湖南-长三角园区合作共建对接会在上海举行,湖南、上海、浙江、江苏四省(市)的35家园区和18家企业负责人参加对接。湖南宁乡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江苏泗阳经济开发区、湖南怀化经济开发区与浙江绍兴袍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园区等分别签署了园区合作协议。
篇3:长江经济带是指什么
长江经济带是指什么
1、长江经济带
长江经济带是指沿江附近的经济圈。长江经济带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11省市,面积约205万平方公里,人口和生产总值均超过全国的40%。横跨中国东中西三大区域,具有独特优势和巨大发展潜力。改革开放以来,长江经济带已发展成为我国综合实力最强、战略支撑作用最大的区域之一。
9月,《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印发,确立了长江经济带“一轴、两翼、三极、多点”的发展新格局。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明确要求充分发挥长江经济带横跨东中西三大板块的区位优势,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引领,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推动长江上中下游地区协调发展和沿江地区高质量发展。
最新统计显示,长江经济带沿线11省市,20共实现生产总值402985.24亿元。在经济平稳发展的同时,11省市在的政府工作报告和地方两会上纷纷提出新的举措,其中金、绿、蓝三种“色彩”尤为引人关注。
2、长江经济带意义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有利于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让中华民族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真正使黄金水道产生黄金效益;有利于挖掘中上游广阔腹地蕴含的巨大内需潜力,促进经济增长空间从沿海向沿江内陆拓展,形成上中下游优势互补、协作互动格局,缩小东中西部发展差距。
有利于打破行政分割和市场壁垒,推动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统一融合,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有利于优化沿江产业结构和城镇化布局,建设陆海双向对外开放新走廊,培育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对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3、长江的地理位置
中国第一大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东的西南侧。干流自青藏高原蜿蜒东流,经青海省、西藏自治区、四川省、云南省、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苏省和上海市10个省、区、市,在上海市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流域面积180多万平方千米,占全国面积的1/5。
4、主要经济发展区划分
长三角经济区、珠三角经济区、京津冀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区、成渝经济区。
篇4:支撑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地质调查报告
支撑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地质调查报告
在12月11日召开的长江经济带地质工作研讨会上,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李金发作了《支撑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地质调查报告》。《报告》紧密结合长江经济带发展地质工作需求,对支撑长江经济带发展有利的资源环境条件进行了初步评价,对重大地质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据了解,7月以来,中国地质调查局会同长江经济带十一省(市)国土资源部门,系统梳理了长江经济带以往地质调查成果,编制《支撑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地质调查报告》。有关专家全面研究了长江经济带耕地、地热、页岩气、锂矿等资源能源条件以及岩溶塌陷、地面沉降、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和活动构造、地震等问题,提出了长江经济带建设需要关注的四大有利资源环境条件和四个重大地质问题。
《报告》指出,支撑长江经济带发展具有四大有利资源环境条件。一是区内耕地总面积6.8亿亩,已开展1∶25万地球化学调查耕地面积5.4亿亩,其中无重金属污染耕地4.5亿亩、绿色富硒耕地1836万亩,有利于发展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二是页岩气可采资源量15.5万亿立方米,占全国62%,继重庆涪陵建成我国第一个页岩气商业化开发基地之后,近期又在湖北宜昌远安取得页岩气勘查重大突破。这些地勘成果有利于打造绿色能源产业带。三是地热资源丰富,每年可利用地热能折合标准煤2.4亿吨,相当于燃煤量的.19%,有利于促进城市节能减排和地热相关产业发展。四是战略性矿产资源储量大,稀土、钛、钒等矿产储量占全国80%以上,锂、钼、钨、锡等矿产储量占全国50%以上,四川甲基卡发现亚洲最大的能源金属锂矿床,有利于推进新材料、高端制造、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发展。
《报告》同时指出,长江经济带地质条件复杂,活动断裂、岩溶塌陷、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地面沉降等地质问题突出。调查表明,区内主要活动断裂带94条,岩溶塌陷高易发区23.5万平方公里,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隐患点10.7万余处,地面沉降严重区约2万平方公里。《报告》建议进行过江通道规划时,针对地质问题开展进一步地质勘查,合理确定通道位置和过江方式;穿过地质问题易发区的沪昆高铁线段,建议加强地质问题监测预警与防控;加强城镇地质安全风险评价,科学规划城镇布局;加强重点地区耕地和地下水保护和污染修复,推进矿业转型升级和绿色矿山建设。
有关人士称,《报告》紧密结合长江经济带发展地质工作需求,突出资源环境条件保障与地质问题预防,对长江经济带优势资源利用和产业转型升级、基础设施和重大工程建设以及新型城镇化发展中地质安全保障、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廊道建设将起到积极的地质支撑和决策参考作用。
篇5:长江经济带工业资本结构调整的区域差异研究——来自长江经济带工业上市公司的
长江经济带工业资本结构调整的区域差异研究——来自长江经济带工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摘要:本文以长江经济带沪深A 股上市的594 家工业企业—2015 的年度财务数据为样本,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对工业资本结构调整的区域差异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工业资本结构调整速度的区域差异明显,表现为上、中、下游递增的趋势。根据实证结果,本文认为应该在上游地区大力发展金融市场,以提升其资本结构调整速度。
关键词:长江经济带;区域差异;资本结构;调整速度
一、引言
长江经济带是全球重要的内河经济带,覆盖我国四川、云南、贵州、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浙江、江苏、上海共11个省市,人口和经济总量占全国40%以上,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3月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同印发了《长江经济带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方案》,方案重点提出了“打造工业新优势”的任务。长江经济带是我国重要的工业集聚区域,已形成了“工业走廊”的格局,其中先进轨道交通装备、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等产业已具备较强的国际竞争力。然而,长江经济带的工业企业却面临着企业财务杠杆较高等问题。财务杠杆越高,企业所面临的负债越大,破产风险就越大。在目前宏观经济下行的背景下,国家“十三五”规划指出,企业要提高直接融资比例,实现“去杠杆”的目标,这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一步。在公司金融领域,如何优化企业杠杆实际上就是如何优化资本结构的问题,而资本结构的优化必然要经历资本结构的调整过程。因此,对长江经济带工业资本结构调整的研究,对优化工业资本结构、提高资本配置效率、实现工业企业“去杠杆”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长江经济带共11 个省市,横跨中国东中西部地区,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较大。因此,本文试图从区域经济的视角,探讨长江经济带的工业资本结构调整速度的区域差异。根据本文的实证结果,对长江经济带工业企业如何“去杠杆”以及如何转型升级提出可供参考的措施与建议,为工业企业制定融资方案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文献综述
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企业存在最优的资本结构,以使得企业价值最大化。由于企业内部因素与外部融资环境的不确定性,企业最优资本结构并非固定不变。因此,为了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决策者会根据内外部环境,对资本结构进行动态调整。
在国外的研究文献中,Leary和Rob?erts认为,因为实际资本结构偏离最优资本结构以及调整成本的存在,决策者会不断地将实际资本结构向最优资本结构调整,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Flannery和Rangan认为公司存在最优资本结构,并且资本结构调整速度的大小取决于资本结构调整成本的大小。在资本结构调整成本的影响因素研究中,Cook和Tang认为,宏观经济的发展状况对调整成本影响显著,在经济繁荣时期,资本结构的调整成本较低;在经济衰退时期,资本结构的调整成本较高。
在国内的研究文献中,闵亮等学者从宏观经济的角度出发,其认为宏观经济冲击对资本结构调整速度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其他学者分别从市场化进程、法律环境、产品市场竞争、高管股权激励等角度,考察了其对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市场化进程、法律环境、产品市场竞争、高管股权激励均对资本结构的调整有显著影响。此外,也有学者从区域差异[1]和区域因素[2]的角度,考察了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调整速度的区域差异,结果证明,中国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调整受区域因素影响显著,不同区域的资本结构调整速度具有显著差异。张春景和马文超[3]着眼于制造业在经济发展中的特殊性,利用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数据考察了资本结构调整。上述文献对我们了解最优资本结构以及调整成本的影响因素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主要考虑到长江经济带工业转型发展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从区域经济的视角,研究长江经济带工业资本结构调整速度的区域差异。
1. 模型选择与估计方法
⑴模型选择。在有效市场假说的条件下,调整公司资本结构没有成本,此时,公司能够立即将资本结构调整至目标资本结构,以保证公司价值最大化。但有效市场假说的多数条件是无法得到满足的,公司资本结构的调整面临着较高的成本约束。以往的研究文献表明,由于调整成本的存在,当决策者发现实际资本结构与目标资本结构发生偏离时,并不能立即进行调整,普遍存在逐步动态调整效应。为了更精确地描述资本结构调整的动态行为,参考以往学者的实证模型,本文使用部分动态调整模型来估计资本结构的调整速度。
为了描述公司资本结构的调整速度,设计模型如(1)式所示:
LEVi,t -LEVi,t -1 =δ(LEV *i,t -1 -LEVi,t -1)+μi,t (1)
其中LEVi,t 为i 公司t 年资产负债率,LEV *i,t -1 为i 公司t -1 年的目标资产负债率,μi,t 为残差项。δ 为公司资本结构的调整速度,反映了公司从t -1年至t 年的资本结构调整快慢,δ 越大表示资本结构的调整速度越快,反之越慢。事实上,由于存在调整成本,δ ∈(0,1) 。在估计δ 时,由于目标资本结构LEV *i,t 不可观测,模型(1)实际上是不可行的,因此我们必须先设法估计出公司目标资本结构。
在中国资本市场,国内学者研究发现,区域特征以及公司特征是资本结构的重要影响因素[2]。为了估计出目标资本结构,本文假设目标资产负债率LEV *i,t 是反映区域特征的指标向量Areai,t 以及反映公司特征的指标向量Firmi,t 的线性函数,如模型(2)所示:
其中κ 表示常数项,β 、γ 表示系数向量,ηi,t 则表示残差项,模型(2)有效地解决了目标资本结构不可观测的问题。将模型(2)带入模型(1),得到本文的实证模型(3):
⑵估计方法。本文使用的是面板数据,为了使模型估计更为有效,本文对使用固定效应还是随机效应进行了豪斯曼检验(Hausman)。豪斯曼检验的原假设为“H0:随机效应模型为正确模型”。如果原假设成立,则使用随机效应比固定效应的估计模型更为有效;如果原假设不成立,则随机效应模型估计不一致,应当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检验结果显著拒绝原假设。因此,本文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系数估计。
2. 变量选择
(1)区域特征变量。①经济衰退期。研究表明,宏观经济衰退期的加入对资本结构的调整有显著影响,本文借鉴闵亮和沈悦[4]的研究思路,采用虚拟变量定义中国的宏观经济衰退期。观察2005 年—20我国GDP的增长率,可以发现,在此期间我国分别经历了和2015年两个宏观经济衰退期,本文将20和2015年设为1,其他年份为0。②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其资本市场相对发达,公司的融资成本较低,具有明显的融资和资本结构调整优势。本文借鉴金桂荣[2]的变量选择方式,以人均GDP描述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为避免因变量数量级差异导致模型估计偏误,人均GDP的单位取万元。另外,由于上市公司财务年报均未剔除通货膨胀因素的影响,为了保证估计的一致性,本文采用人均名义GDP作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代理变量。
(2)公司特征变量。国内大量实证研究表明,公司规模、成长性、盈利能力、资产有形性、行业虚拟变量、年度虚拟变量均显著影响公司资本结构。鉴于本文主要研究工业资本结构调整速度的区域差异,单个行业并无行业差异,不考虑行业变化的影响。因此,本文选取公司规模、成长性、盈利能力、资产有形性四个变量作为公司的特征变量,同时控制年度差异。本文所涉及的变量定义如表1所示。
3. 样本筛选
已有研究表明,在研究资本结构调整速度差异的问题上,数据的观测区间越长,研究结论越有效[5],因此,本文选择2005—2015年共长江经济带沪深A股工业上市公司的年度财务数据为初始样本。参照已有文献,本文按照如下原则对初始样本进行筛选处理:剔除ST、PT类上市公司;剔除同时拥有B股或H股的上市公司;剔除模型中关键变量数据缺失的观测样本;剔除观测数据样本连续少于2年的上市公司;按省级注册地将公司样本分类;剔除资产负债率大于1或者Tobin’s Q值大于10的公司样本。按照地理区域划分标准,将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划分为上游地区(四川、云南、贵州)、中游地区(江西、湖北、湖南、重庆)、下游地区(安徽、上海、江苏、浙江)。最终得到长江经济带594家工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其中上游地区95家,中游地区165家,下游地区334家。
本文的所有数据均来自国泰君安数据库(CSMAR),数据全部采用Stata MP14.1软件进行处理。
三、实证分析
1. 变量的基本统计量
变量的基本统计量如表2 所示。为了避免异常值导致模型估计偏误,本文将公司规模、盈利能力、资产有形性三个变量进行了5‰的双边缩尾处理,并通过了正态检验。从表中可以看出,除TOBINQ以外,其他变量的均值与中位数的差别均在可接受的范围内。TOBINQ描述的是公司成长性,数据表明,50%的工业上市公司成长性在1.95 以下,低于行业均值2.41,说明工业行业大多数公司的成长性不足,这与工业行业产能过剩的现状相对应。
2. 长江经济带区域内的估计结果对比
长江经济带区域内估计结果对比如表3所示。本文对该分组样本间估计的系数进行了严格的假设检验,检验结果均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了“H0:组间估计系数不存在差异”的原假设,故我们认为分样本的估计系数存在显著差异。
从表3可以看出,对工业资本结构调整速度的影响因素中:(1)区域经济发展水平(RGDP)对长江经济带下游工业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这与金桂荣的实证结果一致[2],但其他区域样本则不显著。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下游区域,金融市场越发达,企业更偏向于以股权融资,从而降低了负债率。(2)经济衰退期(CY?CLE)对工业资本结构的影响并不显著。闵亮和沈悦的研究结论表明,经济衰退期对融资约束型公司的资本结构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对非融资约束型公司的资本结构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4]。本文仅对长江经济带的工业行业样本进行了研究,相当于闵亮和沈悦研究样本的子样本,与其研究结论对比发现,经济衰退期对长江经济带的工业资本结构的影响并不显著。(3)公司规模(SIZE)对工业资本结构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与资本结构的权衡理论相符合,规模越大的企业其破产成本与融资成本越低,融资信誉度越高,更容易融得资金,因而资产负债率越高。(4)公司成长性(TOBINQ)仅在长江经济带上游地区的影响显著为正,中下游地区则不显著。其原因可能是因为上游地区的资本市场不发达,企业外源融资主要来源于银行贷款,从而导致资产负债率较高。(5)盈利能力(PROFIT)对工业资本结构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这与融资优序理论相符合。外部融资成本高于内部融资成本,以至于高盈利性企业由于内部资金充足,会优先考虑内部融资,此类融资不体现在账面负债上,故负债率较低,国内外的实证研究均支持这一结论。(6)资产有形性(TANG)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实际上,当公司破产时,有形资产的.价值最大。某种程度上,公司的有形资产越多代表公司的信用越高,从而越容易通过负债的形式融入资金,因而负债率较高。
对比各组的资本结构调整速度可知,长江经济带工业资本结构的调整速度为44.66%(1-0.5534),上游的调整速度为39.53%,中游的调整速度为46.04%,下游的调整速度为46.57%,表现为上、中、下游工业资本结构调整速度递增的特征,这与麦勇和胡文博的研究结论一致[5]。上游地区的调整速度与长江经济带整体调整速度相比慢5.13%,比中游地区慢6.51%,比下游地区慢7.04%,差距较大,这与西部地区不发达的金融市场相对应。麦勇和胡文博以西、中、东的区域划分方式对全国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调整速度进行研究,采用同样的估计方法,得出资本结构调整速度的估计值分别为西部32.3%、中部35.4%、东部44.3%。由于长江经济带横跨东中西部地区,可以将长江经济带上游、中游、下游看作全国西部、中部、东部的子样本。进一步对比可知,上、中、下游的调整速度比西、中、东部平均调整速度分别高7.23%、10.64%、2.27%。究其原因可能是长江经济带的多数工业企业为国有企业,容易获得国家的政策支持。
四、结论与建议
本文采用2005—2015年长江经济带工业A股上市公司的年度财务数据,建立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固定效应模型,对样本按区域分组进行估计,并将结果进行对比。实证研究表明:(1)长江经济带工业资本结构的调整速度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呈现出由上、中、下游的递增趋势,且上游与中下游工业资本结构调整速度的差距较大。(2)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对经济发达的下游地区的工业资本结构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对区域经济水平较低的中上游地区影响不显著。(3)工业企业成长性对资本结构的影响程度有限,在成长性较高的工业企业中具有显著影响,在成长性较低的工业企业中影响不显著。
根据以上研究结论,本文认为应该着力发展上游地区的金融市场,尤其是资本市场。研究表明,上游地区的工业资本结构调整速度远低于中下游地区,调整成本较高,其直接原因是由于金融市场的资本市场不发达。由于长江经济带上游地区(云南、贵州、四川)金融市场相对不完善,主要以银行的间接融资为主,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不发达,阻滞了区域内工业企业资本结构的动态调整。由此加速完善云贵川地区的金融市场制度,大力发展区域性股权市场,积极实施债转股,可提高区域内企业资本结构调整速度。
参考文献
[1]麦勇,胡文博,于东升.上市公司资本结构调整速度的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沪深A股上市公司样本的研究[J].金融研究,(07).
[2]金桂荣.区域因素影响下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研究[J].中国软科学,(07).
[3]张春景, 马文超.基于企业经营预期下的资本结构调整——来自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 会计研究, (08).
[4]闵亮, 沈悦. 宏观冲击下的资本结构动态调整——基于融资约束的差异性分析[J]. 中国工业经济, 2011(05).
[5]盛明泉, 张春强,王烨.高管股权激励与资本结构动态调整[J]. 会计研究, 2016(02).
篇6:论沿长江交通干线推进西部大开发与长江上游经济带建设
论沿长江交通干线推进西部大开发与长江上游经济带建设
沿长江交通干线推进西部大开发是以非均衡发展和生产力布局理论为依据,以交通和城市为指向,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以资源开发和结构调整为手段,以推进西部大开发为目标的生产力布局运动。其结果将是在现代交通意义下构建起新的长江上游经济带。因此,以长江航道、主要公路和铁路干线为纽带,以城市为依托,沿长江交通干线统筹安排生产力布局,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带动和辐射周围地区的`发展,对于推动西部大开发和建设长江上游经济带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和现实意义。
作 者:邓玲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64 刊 名: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GUIZHOU COLLEGE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年,卷(期):2001 “”(6) 分类号:F127 关键词:长江交通干线 西部大开发 经济带★ 推进会讲话稿
★ 讲话稿范文分析
【长江经济带覆盖多少个省市(共6篇)】相关文章:
市场监管年度总结2022-12-27
“万名干部进万村洁万家”活动工作总结2023-05-26
南水北调优秀作文2022-04-30
探析南水北调工程中的土方平衡论文2022-12-12
挂牌仪式上的领导讲话稿2023-08-24
激励初中生奋进的演讲稿2023-03-08
传统商贸企业转型升级调研报告2022-10-31
三峡大坝导游词2022-05-06
新闻发言稿格式2022-12-13
全县防汛抗旱工作会议讲话稿2022-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