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青诗歌文学中的悲剧精神(合集12篇)由网友“燕麦葡萄干”投稿提供,这里给大家推荐分享一些艾青诗歌文学中的悲剧精神,供大家参考。
篇1:艾青诗歌文学中的悲剧精神
摘 要:在中国新诗的发展史上,艾青是一位非常重要的诗人。
同时,艾青也是在郭沫若和闻一多之后起到了推动新一代诗风的诗人。
不仅在我国的诗坛占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在世界上还享有很高的声誉。
艾青的诗歌的风格是带有由于和悲剧的色彩的。
而在她的诗歌中这种摆脱不掉的忧郁也是构成艾青诗歌的艺术个性的基本要素。
这也被称为“艾青式”的苦难。
然而艾青的诗歌中为何充满了这种悲剧精神,我们将从本文中进行深入的分析。
篇2:艾青诗歌文学中的悲剧精神
一、悲剧精神来源的历史背景
在艾青的诗歌中最经常出现的基调就是悲剧色彩的,并且带有忧郁气质的。
在他的诗歌中会经常看到这样的意向和句子:“中国的苦痛与灾难,像哲学也一样广阔而又漫长啊”(《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薄雾在迷蒙着旷野啊……”,“你悲哀而旷达,辛苦而又贫瘠的旷野啊”(《旷野》),在这诗中浸透了诗人的灵魂中永远摆脱不掉的忧郁气质,同时这也是构成艾青诗歌艺术个性的基本要素之一,可称之为“艾青式”的悲剧精神。
艾青在回忆自己的人生的时候,艾青说道,他是在一位乳母的怀中长大的,这位乳母甚至溺死了自己的女孩,来专门哺育艾青。
因此,艾青一直觉得自己的生命是抢夺了另一个孩子的生命得到的。
因此,这件事一直令艾青感觉到非常的愧疚和痛苦。
正是由于这样一段的特殊的经历,所以在艾青很小的时候就感染了农民的忧郁和苦难的气质。
后来艾青经常徘徊在巴黎的街头,一直过着近似于流浪汉的生活,而与此同时他自己又置身于一个疯狂的、怪异的、陌生的资本主义的世界当中,内心中饱尝着异国游子的孤独寂寞的感情。
在这样的环境熏陶中,艾青难免会产生一些非常忧郁的情感以及不断涌来的失落感都将孤身一人在异国的艾青淹没。
当他的这种情绪铺天盖地而来的时候,正好这种浓厚的情绪与西方文学思潮很好的融合在了一起,因此艾青就在这样的情绪之中找到了归属感,这也就能很合理的解释为什么艾青早期的作品之中充满着一种流浪汉式的“漂泊的情愫”。
后来在抗日战争打响的时候,艾青又辗转的回到了祖国,当他真实的站到了祖国的土地上的时候,看到那被鲜血染红的大地,看到那被战争所折磨的人民,艾青从此时深刻的理解到了在那土地上痛苦的重压,这一切眼前所见到景象都与他忧国忧民的心灵产生了强烈的契合,因此,从小就在他的体内所孕育的那种农民的忧郁的苦难的气质得到了新的升华。
而这种苦难的精神和忧郁的气质是渗透在作者的骨髓和心灵里面的,所以在他进行创作的时候,这样的气质就自然而然的表现在了他的诗歌中。
在这苦难的精神中不仅包含着艾青自身忧国忧民的情绪,同时还有他对祖国无比深沉的爱和深刻的眷恋。
更表现了是人对生活的忠实与思索。
二、在艾青的诗歌中经常出现的几个苦难的意象
(一)芦笛:被喻为一支忧郁的苦难之歌
艾青的一生为了祖国人民的苦难而感到忧心忡忡,他曾经为那些在土地上痛苦挣扎的人民呼唤呐喊过,同时写过那澎湃于心中的热气。
他用自己的心声,用自己的诗句来表达对于人民悲苦不堪的日子的同情,同时也表达了对于太阳带以人民的温暖的感激,同时也渴求着黎明的到来。
作为诗人,艾青绝不仅仅是冷眼旁观着这一切,他想要和广大的人民一起同呼吸、共命运,希望自己的诗歌能够成为人们最真实的呼声。
因此,可以这么说,在艾青诗中所体现的苦难悲伤的情感,并不是为了自己感到悲伤,而是为了人民的痛苦生活而感到悲伤和苦痛。
他的欢笑也不是因为自己的欢乐,而是因为人民迎来了幸福的生活。
《大堰河――我的保姆》是艾青前期的苦难精神风格的代表作。
由于艾青在幼年时期缺乏来自家庭的关爱,少年时又饱尝了在异国他乡流浪漂泊之苦,并且还有三年的囚徒生涯让他感到悲愤万分,以及中华民族面临着巨大的苦难,人民每一天都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这所有的一切,就成为了艾青心中苦难的基调。
这些血泪以及控诉就自然而然的流露在他的诗歌当中。
在这首诗中,艾青用了大量细腻的笔触,用了丰富的感情和口语化的语言将这些经历以及蕴藏在心中深深的情感娓娓道来。
凄楚地叙写了自己的身世经历,并怀着虔诚而深切的情感,回忆了自己深爱的乳母大堰河生前的凄苦和死后的悲凉。
表现了诗人“对于母性的不幸的人的爱”,对自己家庭所属地主阶级和整个不公道世界的强烈不满和诅咒。
(二)土地:深沉而又悲伤的苦难恋曲
艾青诗中最让人感到震撼人心的部分,并不仅仅是他对于自身命运和社会不公所表现出来的单纯的忧郁和伤感,而更多的这种为了国家民族深切的关怀,为了人民所遭受的苦难而感觉到万分痛苦的精神。
与艾青之前的“土色的忧郁”与:农民式的忧郁“相对应的是对于时代的苦难和民族的苦难所表现出来的忧郁和伤感。
特别是在《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这首诗中,艾青多次吟诵,表达了对于国家民族命运的担忧,反复的倾诉着民族的苦难与不幸。
中国的路,
是如此的崎岖,
是如此的泥泞呀。
……
饥馑的大地,
朝向阴暗的天,
伸出乞授的
抖的两臂。
在这里,诗人用一种比拟的方式,表达出了一种对于现实深沉的哀思。
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引导人民的思考,他用极富暗示以及象征的手法先是铺陈了一个极其悲伤的基调,然后再带给人悲伤和暗示。
希望能用这种方式让那些还在沉睡的人民意识到现在生活的痛苦和苦难,让人民能够觉醒,来打破这样的局面。
并且在艾青的诗歌中还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让人们在这样的苦难之下仍然能看见未来的美好。
艾青这一时期的诗歌创作观点是“苦难比幸福更美”。
这种对苦难美的追求,正是一个伟大的人民诗人爱国深情、民族忧患意识的最终体现,同时这也是诗人面对苦难的时候的误会的选择。
他说,“最伟大的诗人,永远是他所生活的时代的最忠实的代言人;最高的艺术品,永远是产生它的时代的情感、风尚、趣味等等之最真实的纪录。”
参考文献:
[1] 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第二十五章,北京大学出版社,版。
[2] 艾青《诗论》,引自《中国现代诗论》上篇第361页,花城出版社1987年版。
[3] 艾青《艾青诗选》第13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4] 艾青《艾青诗选自序》,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艾青诗歌悲剧艺术的特点【2】
摘 要:艾青的诗歌悲剧形象具有“刚性美”。
这一美学大量地经常地体现在具有悲剧色彩的诗篇中,这种创作出来的抒情形象,常常是豪迈壮阔,具有时代英雄的豪气和魄力。
具有“立体感”。
艾青的抒情诗常常通过一个富有典型性的生活片段,或一个场景,甚至只是一个人物的肖像,把悲剧冲突表现出来。
具有“理想化”。
艾青作为一个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诗人,其笔下的悲剧性抒情形象,更多地被涂上了理想主义的色彩。
关键词:艾青诗歌;悲剧艺术;刚性美;立体感;理想化
读艾青的诗,常常会产生一种神圣的崇高感,情不自禁地要为艾青诗中所表现的献身精神和乐观主义深深感动,从而产生一种与艾青诗中的抒情形象一起慷慨悲歌,或者为光明,为事业,为理想而赴汤蹈火的高尚情感,得到一种心灵的净化和感情的升华。
本文就此,对艾青诗歌的悲剧艺术作一初浅探讨,看看他的诗歌悲剧艺术有哪些特色。
一、诗歌悲剧形象的“立体感”
艾青在用抒情诗表现悲剧时,常常通过一个富有典型性的生活片断,或一个场面,或一个情景,甚至只是一个人物的肖像,把悲剧冲突表现出来。
这实际上是借用绘画和雕塑的一些艺术手段。
艾青早年学画,他非常懂得“仅用一人特征,一句话,就能够把你写上十来本书也无法表现的东西生动而充分地表现出来” 的道理。
他说“一首诗是一个心灵的活的雕塑。”他正是借用了姐妹艺术的一些长处,在抒情诗中表现悲剧的。
他主要用如下三种方法达到悲剧形象的立体感。
1.善于用富有典型性的生活片断来表现悲剧冲突。
《吹号者》是很能说明问题的例子。
这首诗作者没有详细地具体地写吹号者的一生,而只写了“他”在一天中的战斗生活以及他渴望战斗、忠于职守,最后殉身于崇高事业的一个片断。
这个片断是用一种浮雕的手法来体现:
我们吹号者
以生命所给与他的鼓舞
一面奔跑,一面吹出了那
短促的,急迫的,激昂的
在死亡之前决不中止的冲锋号
……
他被一颗旋转过他的心胸的子弹打中了!
他毅然地倒下去
没有一个看见他倒下去
他倒在那直到最后一刻
都深深爱着的土地上
然而,他的手
却依然紧紧地握着那号角
――《吹号者》
这种立体感就非常形象地体现了悲剧冲突,以吹号者为代表的正义和勇敢倒毙在敌人的邪恶的子弹下。
2.善于用一个场面或一个情景来表现悲剧冲突。
这种手法在艾青诗中可以说俯拾即是。
请看脍灸人口的《礁石》:
一个浪,一个浪
无休止地扑过来
每个浪都在它脚下
被打成碎沫、散开……
它的脸上和身上
象刀切过的一样
但它依然站在那里
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这首诗描绘礁石面对海洋的狂暴而巍然屹立的情景,是惊心动魄的。
艾青在写礁石的这种悲剧性格时,并未展开大海和礁石之间的矛盾冲突,仅用一个电影特写般的.镜头,就把礁石的这种悲剧性格充分地立体化了。
3.善于用人物的肖像来体现悲剧冲突。
大堰河的肖像是为人们所熟知的,再如描写乞丐:
在北方
乞丐用固执的眼
凝视着你
看你在吃任何食物
和你用指甲剔牙齿的样子
在北方
乞丐伸着永不缩回的手
乌黑的手
――《乞丐》
这是一幅出色的肖像画,它把乞丐饥饿、困顿、卑琐的悲剧性格用那只“伸着永不缩回的手”来体现。
这种用质感很强的肖像画体现悲剧性的手法,在艾青是相当娴熟的。
二、诗歌悲剧形象的“理想化”
艾青是一个很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诗人。
艾青笔下的悲剧性抒情形象,更多地被涂上了理想主义的光彩。
他们个性中英雄的、崇高的因素被提到了首要的地位,而人的性格的个别特征被推到了次要的地位。
在这些悲剧形象身上体现出来的战斗性和乐观主义精神,正是作为革命的现实主义者艾青的人格的体现。
他把自己的献身精神和乐观主义精神完全糅合进他笔下的悲剧形象中去了。
他自己曾这样评价《吹号者》:“《吹号者》是比较完整的,但这好象只是对于‘诗人’的一个暗喻,一个对于‘诗人’的太理想化了的注解。”这首诗的最后一节充分体现了乐观主义精神和追求理想的执着信念:
篇3:杜甫诗歌的悲剧精神
杜甫诗歌的悲剧精神
杜甫的一生经历坎坷,他的诗歌真实地反映了人民的苦难和国家的不幸,体现出了浓厚的悲剧美学精神。
杜甫诗歌以忧国、忧民、忧己的现实主义诗篇居多,他的诗歌真实的反映了人民的苦难和国家的不幸,抒写了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体现出浓厚的悲剧意蕴。这种悲剧精神成就了诗人浓郁顿挫的艺术风格,使其成为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本文从杜甫的悲剧性人生入手,探讨杜诗中浓郁的悲剧精神。
杜甫一生经历了唐代由盛到衰的过程,他的人生与悲剧结下了不解之缘,这就决定了他的悲剧性命运,并体现在他的诗歌中。杜甫诗歌以忧国、忧民、忧己的现实主义诗篇居多,他的诗歌真实的反映了人民的苦难和国家的不幸,抒写了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体现出浓厚的悲剧意蕴。这种悲剧精神成就了诗人浓郁顿挫的艺术风格,使其成为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叶燮在《原诗》中曾说:“千古诗人推杜甫,其诗随所遇之人、之境、之事、之物,无处不发其思君王、忧祸乱、念朋友……”。渗透于杜甫诗中的悲剧精神,让我们看到了时代的艰难苦恨和作者忧国伤时的情怀。杜甫将自己一生的愁苦融入到诗歌中,渗透着浓浓的悲剧情感,形成了独特的风格,蕴含着强烈的悲剧精神。杜甫的悲剧性人生是当时社会的产物,我们要探讨杜甫诗歌的悲剧精神,必须了解杜甫的悲剧性人生。本文从杜甫的悲剧性人生入手,探讨杜诗中悲剧精神的体现。
一、杜甫的悲剧性人生
人生的悲剧总是与特定的时代、抒情主体的经历纠结在一起。杜甫是一个悲剧人物,他青年时有着积极地入世愿望,致力于追求功名,安史之乱后客居秦州、同谷,辗转飘零的经历、坎坷的命运、政治的失意使他承受太多的痛苦,形成了他的悲剧性人生。但造成诗人人生悲剧的主要原因在于政治理想与命运的冲突。一直以来,中国知识分子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为人生信条,他们常面临入世、出世的选择,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使他们经历出世、入世,或者反复的入世、归隐等,他们在理想得不到实现的情况下用出世的方式寻求心灵的慰藉。但杜甫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一生都没有在出世、入世之间寻得平衡,并贫困交加一生,所以他的人生充满了悲剧性色彩。
1.政治理想的渐次幻灭
杜甫出生在奉儒守官的家庭,儒家思想对他产生了深刻影响,使他从小就立下了远大理想。成年后他把修身、齐家、治国作为自己安身立命的原则,形成“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但事情的发展远非杜甫所料,他两次参加科举都没有考中,此后一直寻找入仕的机会,到处求人援引,但都没有结果,直到天宝十四载,才获得一个小官,可是上任没多久,就爆发了安史之乱。此后他的人生命运悲凉、仕途坎坷。儒家倡导的是积极入世,追求理想的人生和完善的人格,但现实社会的残酷造成大量有志之士的仕途坎坷,理想与现实形成强烈的冲突。面对不公的命运、悲惨的人生,如果以耿直的人格面对现实,必会与现实政治相悖,这就使得一些正直之士的仕途不可避免的带有悲剧色彩,建功立业的理想大都会成为泡影,最后在诗文中抒发感慨来自我安慰。
2.遇合无期的悲惨命运
杜甫为人正直、他的际遇与大多数古代知识分子相契合。他有着远大的志向,早期的作品就充满着自信,如《望岳》中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了他坚忍不拔的性格和远大的理想,有着强烈的自信,充满着乐观精神。他理想的终极目标是辅佐君王、安邦定国,伴随着对盛世的憧憬,他踏上了入仕的道路。但这条道路是坎坷不平的,科场失意导致他报国无门,造成理想与现实的强烈反差。杜甫长期处在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中,他越是追求理想,越是感到现实的巨大压力,由此产生的失意、悲怨、伤感等情感都通过诗歌表现出来,使之具有了悲剧精神。因此诗人觉得“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杜甫在求仕中看到了官场的黑暗,体会到人情的冷暖,世态的炎凉。盛世憧憬的消失与理想的破灭,使诗人产生强烈的困惑,也使他的'人生带有了悲剧色彩。杜甫一生致力于追求理想,但时运不济,这实在是一出悲剧。生活的艰辛、仕途的坎坷,都没有磨灭他忧国忧民的情怀,这使得杜诗的悲剧精神更具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
杜甫也曾向皇帝表明自己的才能、胆识,指出当时大臣的尸位素餐,希望得到明君的任用。但皇帝的召试并非是真爱人才,而是为了粉饰天平,再加上奸臣当道,召试也就不了了之。杜甫多方奔走,到处找人援引,直到四十多岁才谋得了一个县尉的小职。安史之乱中,杜甫冒着生命危险才进入仕途。他一生不懈的追求功名,在逆境中表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道出了中国知识分子在逆境中执着追求的性格特征。安史之乱后,他把对盛世的憧憬转变为对现实的抨击,忧心于国家的命运和前途,这使他的诗歌充满了悲凉的基调,蕴含着悲剧精神,如《壮游》中的“上感九庙焚,下忧万民疮。”
二、杜诗中的悲剧精神
1.时事诗与怀古诗的悲剧意蕴
时事诗表现出对现实的关注,展示了作家忧国忧民的情怀,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杜甫一生充满着悲剧色彩,他以自我的生活体验为基础,创作了“三吏”、“三别”等著名的现实主义诗篇,真实的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谱写了一曲曲时代的悲歌。杜甫深切关怀着满目苍凉的社会现实,表现出对人民的同情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注,通过抒写时事表达自己的见解,蕴含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悲剧色彩。如“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兵车行》)诗中生死离别的场景,奠定了全诗悲凉的气氛。“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咏怀五百字》)则揭示了当时巨大贫富差距,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夕的生活,表达了对国家与百姓命运的关注。“不眠忧战伐,无力正乾坤”(《宿江边阁》)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杜甫不仅在时事诗中追求悲壮美,在晚年创作的诗篇中也张扬深沉的忧患意识,如“我多长卿病,日夕思朝廷”(《同元使君春陵行》),“抱病排金门,衰容汽为敏”(《赠郑十八贲》),“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登高》)。在这些诗句中表达了自己的远大理想和对现实的愤恨,他将对政治的忧患和生命的悲哀都渗透在诗篇中,其忧国忧民的意识超越了社会功利,使其诗歌蕴含着强烈的悲剧精神,显示出独特的魅力。
杜甫的怀古诗也有着浓郁的悲剧精神。诗人借助历史人物抒情言志,如他的《咏怀古迹五首》,通过历史环境的描写来隐喻现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杜甫一生命运坎坷,常借助历史寄寓对现实及自身遭遇的感怀,如“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杜甫一生常自比稷与契,但远古的稷与契只在想象中,他只能用历史上的英雄反观自身,抒发功业无成的感慨。如“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诗人用诸葛亮来表现自己的生不逢时,抒发现实的感受,从而使诗歌具有了深沉的悲剧意蕴。
2.写景诗生命意识的悲剧体现
我国古代诗人多用诗表达生命主题,杜甫也继承了这一诗歌传统,使他的诗歌具有了强烈的生命意识和悲剧体验,这可以从他的写景诗来看。杜甫在景物描写中常寄托生命体验,凸显人的生命价值与现实人生的冲突。儒家的生命价值观在杜甫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其诗中的生命意识是通过对痛苦的超越体现出来的。杜甫在诗中有退隐想法,但他未真正行动起来,而是致力于追求现实人生价值。我们读杜甫的诗,很容易感受到悲伤情绪。诗人从生活的艰辛中感叹自己的衰老,如“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登高》),在感叹命运的同时,表现出一种强烈的生命意识。
杜甫写景诗中表达生命意识的另外一种形式是通过对客观物象的描写,表达自己的人生感悟,寄寓身世感怀。如“秋虫声不去,暮雀意何如。寒事今牢落,人生亦有初。”(《除架》)“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秋兴八首》)诗人追忆盛时的京华往事,感慨生平遭遇,抒发暮年时的凄凉之情,蕴含着深沉的情感。另外还有《江汉》、《旅夜抒怀》、《登高》等诗,尤其是《登高》诗,情景交融,既概括了诗人的坎坷经历,又表达出常年漂泊的内心情感,流露出内心的痛楚,将诗人的漂泊、悲情、怀乡、垂暮、哀饼等充分体现出来,既有身世的悲凉,又有家国之恨。正是由于杜甫与命运的抗争,使他的诗歌具有了巨大的艺术感染力,才成就了感人泪下的悲剧美感。
总之,杜甫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儒家建功立业、积极入世的思想使他具有强烈的忧国忧民的情怀。同时杜甫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他把爱国之悲、忧民之愁的情感融入到一首首诗歌中,使他的诗歌呈现出一种绵绵不尽、挥之不去的悲剧精神,成就了他独特的写作风格。
杜甫《梦李白》二首赏析
其一
死别已吞声,生别赏恻恻。
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
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寒黑。
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
其二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告归赏局促,苦道来不易。
江湖多**,舟楫恐失坠。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赏析:
这是杜甫听说李折流放到夜郎后积思成梦的诗篇。杜甫诗中有十余首为表现李杜深交之作:“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是彼此觉深情厚谊的写照;“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是对李白真才实学的咏赞;“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是对李坎坷一生的不平呐喊。
第一首,着重写对李白安危的无比关切与深深的怀念。
第二首,哀叹李白坎坷一生的不幸,极为深沉地体现诗人诚挚炽热的友情。
篇4:杜甫诗歌的悲剧精神
杜甫诗歌的悲剧精神
杜甫的一生经历坎坷,他的诗歌真实地反映了人民的苦难和国家的不幸,体现出了浓厚的悲剧美学精神。
杜甫诗歌以忧国、忧民、忧己的现实主义诗篇居多,他的诗歌真实的反映了人民的苦难和国家的不幸,抒写了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体现出浓厚的悲剧意蕴。这种悲剧精神成就了诗人浓郁顿挫的艺术风格,使其成为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本文从杜甫的悲剧性人生入手,探讨杜诗中浓郁的悲剧精神。
杜甫一生经历了唐代由盛到衰的过程,他的人生与悲剧结下了不解之缘,这就决定了他的悲剧性命运,并体现在他的诗歌中。杜甫诗歌以忧国、忧民、忧己的现实主义诗篇居多,他的诗歌真实的反映了人民的苦难和国家的不幸,抒写了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体现出浓厚的悲剧意蕴。这种悲剧精神成就了诗人浓郁顿挫的艺术风格,使其成为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叶燮在《原诗》中曾说:“千古诗人推杜甫,其诗随所遇之人、之境、之事、之物,无处不发其思君王、忧祸乱、念朋友……”。渗透于杜甫诗中的悲剧精神,让我们看到了时代的艰难苦恨和作者忧国伤时的情怀。杜甫将自己一生的愁苦融入到诗歌中,渗透着浓浓的悲剧情感,形成了独特的风格,蕴含着强烈的悲剧精神。杜甫的悲剧性人生是当时社会的产物,我们要探讨杜甫诗歌的悲剧精神,必须了解杜甫的悲剧性人生。本文从杜甫的悲剧性人生入手,探讨杜诗中悲剧精神的体现。
一、杜甫的悲剧性人生
人生的悲剧总是与特定的时代、抒情主体的经历纠结在一起。杜甫是一个悲剧人物,他青年时有着积极地入世愿望,致力于追求功名,安史之乱后客居秦州、同谷,辗转飘零的经历、坎坷的命运、政治的失意使他承受太多的痛苦,形成了他的悲剧性人生。但造成诗人人生悲剧的主要原因在于政治理想与命运的冲突。一直以来,中国知识分子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为人生信条,他们常面临入世、出世的选择,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使他们经历出世、入世,或者反复的入世、归隐等,他们在理想得不到实现的情况下用出世的方式寻求心灵的慰藉。但杜甫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一生都没有在出世、入世之间寻得平衡,并贫困交加一生,所以他的人生充满了悲剧性色彩。
1.政治理想的渐次幻灭
杜甫出生在奉儒守官的家庭,儒家思想对他产生了深刻影响,使他从小就立下了远大理想。成年后他把修身、齐家、治国作为自己安身立命的原则,形成“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但事情的发展远非杜甫所料,他两次参加科举都没有考中,此后一直寻找入仕的机会,到处求人援引,但都没有结果,直到天宝十四载,才获得一个小官,可是上任没多久,就爆发了安史之乱。此后他的人生命运悲凉、仕途坎坷。儒家倡导的是积极入世,追求理想的人生和完善的人格,但现实社会的残酷造成大量有志之士的仕途坎坷,理想与现实形成强烈的冲突。面对不公的命运、悲惨的人生,如果以耿直的人格面对现实,必会与现实政治相悖,这就使得一些正直之士的仕途不可避免的带有悲剧色彩,建功立业的理想大都会成为泡影,最后在诗文中抒发感慨来自我安慰。
2.遇合无期的悲惨命运
杜甫为人正直、他的际遇与大多数古代知识分子相契合。他有着远大的志向,早期的作品就充满着自信,如《望岳》中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了他坚忍不拔的性格和远大的理想,有着强烈的自信,充满着乐观精神。他理想的终极目标是辅佐君王、安邦定国,伴随着对盛世的憧憬,他踏上了入仕的道路。但这条道路是坎坷不平的,科场失意导致他报国无门,造成理想与现实的强烈反差。杜甫长期处在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中,他越是追求理想,越是感到现实的巨大压力,由此产生的失意、悲怨、伤感等情感都通过诗歌表现出来,使之具有了悲剧精神。因此诗人觉得“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杜甫在求仕中看到了官场的黑暗,体会到人情的冷暖,世态的炎凉。盛世憧憬的消失与理想的破灭,使诗人产生强烈的困惑,也使他的人生带有了悲剧色彩。杜甫一生致力于追求理想,但时运不济,这实在是一出悲剧。生活的艰辛、仕途的坎坷,都没有磨灭他忧国忧民的情怀,这使得杜诗的悲剧精神更具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
杜甫也曾向皇帝表明自己的才能、胆识,指出当时大臣的尸位素餐,希望得到明君的任用。但皇帝的召试并非是真爱人才,而是为了粉饰天平,再加上奸臣当道,召试也就不了了之。杜甫多方奔走,到处找人援引,直到四十多岁才谋得了一个县尉的小职。安史之乱中,杜甫冒着生命危险才进入仕途。他一生不懈的追求功名,在逆境中表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道出了中国知识分子在逆境中执着追求的性格特征。安史之乱后,他把对盛世的憧憬转变为对现实的抨击,忧心于国家的命运和前途,这使他的诗歌充满了悲凉的基调,蕴含着悲剧精神,如《壮游》中的“上感九庙焚,下忧万民疮。”
二、杜诗中的悲剧精神
1.时事诗与怀古诗的悲剧意蕴
时事诗表现出对现实的关注,展示了作家忧国忧民的情怀,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杜甫一生充满着悲剧色彩,他以自我的生活体验为基础,创作了“三吏”、“三别”等著名的现实主义诗篇,真实的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谱写了一曲曲时代的悲歌。杜甫深切关怀着满目苍凉的社会现实,表现出对人民的同情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注,通过抒写时事表达自己的见解,蕴含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悲剧色彩。如“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兵车行》)诗中生死离别的场景,奠定了全诗悲凉的气氛。“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咏怀五百字》)则揭示了当时巨大贫富差距,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夕的生活,表达了对国家与百姓命运的关注。“不眠忧战伐,无力正乾坤”(《宿江边阁》)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杜甫不仅在时事诗中追求悲壮美,在晚年创作的诗篇中也张扬深沉的忧患意识,如“我多长卿病,日夕思朝廷”(《同元使君春陵行》),“抱病排金门,衰容汽为敏”(《赠郑十八贲》),“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登高》)。在这些诗句中表达了自己的远大理想和对现实的愤恨,他将对政治的忧患和生命的悲哀都渗透在诗篇中,其忧国忧民的意识超越了社会功利,使其诗歌蕴含着强烈的悲剧精神,显示出独特的魅力。
杜甫的怀古诗也有着浓郁的悲剧精神。诗人借助历史人物抒情言志,如他的《咏怀古迹五首》,通过历史环境的'描写来隐喻现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杜甫一生命运坎坷,常借助历史寄寓对现实及自身遭遇的感怀,如“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杜甫一生常自比稷与契,但远古的稷与契只在想象中,他只能用历史上的英雄反观自身,抒发功业无成的感慨。如“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诗人用诸葛亮来表现自己的生不逢时,抒发现实的感受,从而使诗歌具有了深沉的悲剧意蕴。
2.写景诗生命意识的悲剧体现
我国古代诗人多用诗表达生命主题,杜甫也继承了这一诗歌传统,使他的诗歌具有了强烈的生命意识和悲剧体验,这可以从他的写景诗来看。杜甫在景物描写中常寄托生命体验,凸显人的生命价值与现实人生的冲突。儒家的生命价值观在杜甫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其诗中的生命意识是通过对痛苦的超越体现出来的。杜甫在诗中有退隐想法,但他未真正行动起来,而是致力于追求现实人生价值。我们读杜甫的诗,很容易感受到悲伤情绪。诗人从生活的艰辛中感叹自己的衰老,如“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登高》),在感叹命运的同时,表现出一种强烈的生命意识。
杜甫写景诗中表达生命意识的另外一种形式是通过对客观物象的描写,表达自己的人生感悟,寄寓身世感怀。如“秋虫声不去,暮雀意何如。寒事今牢落,人生亦有初。”(《除架》)“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秋兴八首》)诗人追忆盛时的京华往事,感慨生平遭遇,抒发暮年时的凄凉之情,蕴含着深沉的情感。另外还有《江汉》、《旅夜抒怀》、《登高》等诗,尤其是《登高》诗,情景交融,既概括了诗人的坎坷经历,又表达出常年漂泊的内心情感,流露出内心的痛楚,将诗人的漂泊、悲情、怀乡、垂暮、哀饼等充分体现出来,既有身世的悲凉,又有家国之恨。正是由于杜甫与命运的抗争,使他的诗歌具有了巨大的艺术感染力,才成就了感人泪下的悲剧美感。
总之,杜甫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儒家建功立业、积极入世的思想使他具有强烈的忧国忧民的情怀。同时杜甫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他把爱国之悲、忧民之愁的情感融入到一首首诗歌中,使他的诗歌呈现出一种绵绵不尽、挥之不去的悲剧精神,成就了他独特的写作风格。
杜甫《梦李白》二首赏析
其一
死别已吞声,生别赏恻恻。
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
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寒黑。
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
其二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告归赏局促,苦道来不易。
江湖多**,舟楫恐失坠。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赏析:
这是杜甫听说李折流放到夜郎后积思成梦的诗篇。杜甫诗中有十余首为表现李杜深交之作:“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是彼此觉深情厚谊的写照;“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是对李白真才实学的咏赞;“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是对李坎坷一生的不平呐喊。
第一首,着重写对李白安危的无比关切与深深的怀念。
第二首,哀叹李白坎坷一生的不幸,极为深沉地体现诗人诚挚炽热的友情。
杜甫为何被称为“悲情诗人”?《石壕吏》中所体现出的时代悲歌
杜甫在唐朝诗坛的地位与李白不相伯仲,但相对于李白的浪漫主义诗歌而言,杜甫所创作的诗歌往往都具有一定悲剧色彩。虽然杜甫的年纪仅比李白小十一岁,但他生活的时代正处于,唐朝由盛转衰的关键时期。
所以我们在读杜甫诗歌的时候,总是能够从中感受到王朝衰落的凄凉,以及黎民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中的悲痛之情。这位忧国忧民的著名大诗人,一生都处于政治不得志,以及生活困苦的挣扎之中。
在这种社会大环境以及个人遭遇的影响下,他的诗歌作品中不仅充斥着,处于唐朝社会底层人士的悲凉,同时也饱含“上下而求索”的政治诉求。纵观杜甫的一生除了在诗歌上有所成就之外,在政治以及其他方面都未有过高峰时刻。
杜甫一生历经盛唐和中唐两个时期,他亲身感受到了唐朝由盛转衰的整个过程。所以杜甫的诗歌多以,“家国情怀”和百姓生活为主题。既体现出了他的忧国忧民思想,又蕴含着无能为力的无奈和悲哀。
在杜甫五十九岁的人生中,写下了不计其数的经典诗歌。虽然《杜工部集》中辑录了约有1500首诗作,但这只是他众多诗作中的冰山一角。虽然杜甫在世的时候,其人其诗并未声名显赫,而且也没有得到主流文学的欣赏。
但在其去世之后的百年内,人们终于领悟到了杜甫诗歌的文学魅力。不仅将其称为“诗圣”,同时将他所创造的诗歌也誉为“诗史”。人们充分地肯定了杜甫其人,以及其诗歌的艺术成就和文学地位,同时还将他与“诗仙”李白并称为“李杜”。
虽然这种肯定和赞誉来得稍晚一些,但是这并不影响杜甫在中国诗坛上的重要地位。他和他的诗歌不仅名垂千古,同时杜甫这位以创作悲情诗歌而闻名的大诗人,他的文学魅力对后世诗人的诗歌创作,都起到了无法比拟的借鉴作用。
杜甫悲情人生形成的契机
杜甫生于公元712,这个时期正处于唐朝的强盛时期。根据物极必反的哲学原理来看,无论是一个强大的王朝,还是一件普通的事情,当达到一定高峰之后,肯定会出现一次触底反弹。杜甫出生的时候其实大唐王朝,就已经显现出了衰败的迹象。
在杜甫成长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其实这也是杜甫悲观人格产生的外部原因之一。如果从杜甫幼年时的家事背景来看,实际上完全可以用家庭优越来形容。从这里我们貌似可以看出,杜甫其实是一个富家子弟。如果按照这种逻辑发展下去,相信也就不会有悲情的一生。
笔者认为在“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的社会大背景影响之下,杜甫在成年之后有过一段颠沛流离的生活。将其年少之时的优渥生活,与因战乱而四处流浪的境遇相比较,这种天地之别的差异,其实也是杜甫悲情人生形成的重要因素。
1.少时优越,七岁能诗
很多人对杜甫以及“杜诗” 的了解都十分片面,从现有的史料记载中我们可以得知。杜甫其实出于名门他的远祖,是汉武帝时期的酷吏杜周,而祖父杜审言则是唐高宗时期的咸亨进士。
在这种家庭背景的影响之下,杜甫小时候其实过着非常富裕的生活。所以他才有机会博览群书,并在七岁之时就能够作诗。“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就是对幼年杜甫的极致赞誉。
小时候的杜甫不仅勤奋好学,而且志向也十分远大。“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就是他幼时曾立下的宏愿。这样的人生经历对杜甫长大之后,形成忧国忧民的诗歌情怀都具有重要影响。
2.多次出游经历,奠定诗歌创作基础
杜甫十九岁出游郇瑕二十岁游览吴越之地,此时其实正处于性格定型的关键时期。他在出游的过程中不仅看遍了名山大川,而且也亲眼目睹了世间百态。这对其诗歌创作风格,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影响。
眼界开阔之后思想和胸襟也会更宽广,丰富的出游经历为杜甫诗歌创作,提供了十分重要的素材。虽然他在参加“乡贡”时落第,但这并未影响他的生活。在这段时期,他还创作出了脍炙人口的《望岳》。
诗中末尾两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不仅成为杜甫早期诗歌的经典诗句,同时也是杜甫年少轻狂之时的远大抱负。但是这种远大的理想和政治抱负,只有通过“科举取士制度”才能实现。
3. “野无遗贤”,再次落榜
杜甫在唐朝天宝年间曾赶赴长安应试,但由于科举考试时出现了“野无遗贤”的闹剧,杜甫和同期一起考试的举子们全部落榜。两次科举落第令杜甫心灰意冷,但他内心中的求仕理想依然没有破灭。
为了能够早日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他不得不攀权附贵。这对于一个文人尤其是诗人来说,不仅深深的打击了自尊心,同时也体现出了杜甫不得不向现实低头的境遇。这些遭遇其实都是杜甫悲剧人生,以及悲情诗歌出现的重要契机。
尽管杜甫有满腹的才情,但由于没有施展的平台和途径,他也能治自怨自艾寻求机会。为了能够在政治上有所发展,他在长安不断奔走献诗献赋,但由于没有人欣赏他的诗歌作品,杜甫不得不客居长安长达十年之久。
在长安寻求政治发展的杜甫,由于没有实现自己的愿望,不仅精神上郁郁不得志,他的身体健康也每况愈下。“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 就是对这一时期杜甫境遇的真实写照。
4.安史之乱爆发被叛军俘虏
公元75年玄宗祭祀太清宫、太庙和天地,杜甫在此时向玄宗献《大礼赋》,玄宗看后甚是赏识他的文学才能,于是命其在集贤院待命。但由于唐朝时“科举取士”制度非常严格,在奸相李林甫的操控之下,杜甫入仕的愿望再一次落空。
虽然在四年之后杜甫被授予“河西尉”,但由于官职过小杜甫坚辞不受。随后上书并被提为“右卫率府兵曹参军”。但也就是在这一年杜甫幼子早殇,仕途失意、生活贫苦、家门不幸,让杜甫的悲观性格达到了顶点。
尤其是在安史之乱爆发之后,杜甫为了避难只身北上投奔灵武,但却被叛军所俘虏。虽然杜甫因为官职过小躲过一劫,但在国家动荡、民不聊生之时,他的忧国忧民之情愈加剧烈。但面对日薄西山的大唐王朝,以及满目疮痍的社会现状,杜甫的悲剧人生至此达到了高峰。
篇5:建安时代文学中悲剧意识探源
建安时代文学中悲剧意识探源
【摘要】建安时代是社会**和政治黑暗的时代,但也是“人的觉醒”与“文学自觉”的时代,士人出于对无序、残酷的现实的感伤以及对自身生命的悲悼,创作出了许多沉郁慷慨、洋溢着浓重的悲剧气氛的诗文,深为后世推重,笔者认为这种悲剧意识以下三种来源:一是哲学思想方面的突破所带来的“人的觉醒”;二是文学的自觉;三是现实的生存环境的影响。
【关键词】建安士子;悲剧意识;推源
建安是我国文学十分辉煌的一个时期,通常所所谓的“建安风骨”主要就是在那个时期的文学作品中所表现出的风格特点,对这种文学风格刘勰在《文心雕龙・时序》里有一段很精彩的论述,曰:“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由此可见,建安时代的文学作品中,蕴涵着强烈的悲剧情怀。笔者认为,这种悲剧意识主要有以下三种来源:一是人的觉醒;二是文学的自觉;三是现实的生存环境的影响。以下详述之。
一、人的觉醒
钱志熙先生在《魏晋诗歌艺术原论》中有过这样的论述:“建安时期在思想史上介乎汉和魏晋之间,是由汉末经学和子学向魏晋玄学转化的过渡期;也是朴学向思辨哲学、浪漫哲学发展的过渡期。”,自汉武帝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思想被确立为汉代的统治思想。这套思想体系不但使人不敢对统治者的合法性提出质疑,而且堵塞了人自由思考的空间,使人的存在真相被遮蔽,而抒发性情的文学精神同样遭到了长期压抑。
由正统意识形态所倡导的经学凭借皇权的大力支持,在汉代得到了长足乃至畸形的发展,终至演变为一种死板繁琐的哲学,但到东汉,它自身的痼疾便明显表现了出来,虽经统治者大力提倡,已难挽其江河日下的颓势。儒生们不再因循前言,自身从意识形态的枷锁里也得到了或多或少的解放,传统上与儒教相对立的道教也趁机抬头,“随着经学的繁琐化和经学意识形态的逐步衰微,道家思想为多数士人所接受”道教中蕴含的对功名利禄的蔑视,对道德教条的猛烈批判,对人自身生命的深切关注,对于日渐陵夷的意识形态无疑是种剧烈的震荡与瓦解。
建安文化正发轫于固化的意识形态的崩溃之后,在思想领域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个人的主体性得到了空前的彰显。李泽厚先生在《美的历程》里提出“人的觉醒”说便是个明显的例证:“从东汉末年到魏晋,这种意识形态领域内的新思潮即所谓新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和反映在文艺――美学上的同一思潮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呢?简单地说来,就是人的觉醒。”伴随着人的觉醒,建安士人得以从两汉时期的神学迷雾里走出来,重新审视现实与人生。人不再是虚幻的“天数”所推演而成,“天人感应”下的一个机械的感应器,而是一个深知寒热,且歌且哭,面对现实和生命的苦难有彻骨之痛的活生生的个体。如果不能从意识形态的罗网里挣脱出来,认为一切都合情合理,任何苦痛不过是服从一道永恒的主宰一切的天命,建安士人恐绝难发出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人生自有命,但恨生日希。”;“悟彼下泉人,喟然伤心肝。”等沉郁雄壮的悲凉之音了。
二、文学的自觉
在汉代由于思想的钳制,文学长期以来都是作为统治者教化的工具,为统治者歌功颂德,鼓吹皇权。即便有抒发性情,仗义执言的'作品,也是寥若晨星。两汉之际,伴随着统治秩序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危机的出现,士人思想取得了一定的发展空间,在文学方面也发表了一些异乎正统的见解。但是这一时代的文学精神并未得到完全解放,“一直到东汉末年,许多文学家都在自觉自愿地以文学来为国家服务”。他们只是以批判的眼光看待文学,以“求实”的态度要求文学。比如“杨雄早年对汉大赋很热衷,仰慕司马相如,‘每做赋,常拟之以为式’(《汉书》本传),但晚年认识到赋无益于讽谏,就悔其早作,并发表了一些对赋的批评意见,如说辞赋是‘童子雕虫篆刻’‘壮夫不为也’;又说:‘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法言・吾子》)”,这显然是是从儒家的实用立场来看待文学作品的。
直到建安时代,文学观念才获得了决定性的突破。“在文学观念上,曹丕突破了儒家‘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的传统的诗教观念。”他在《典论・论文》中提出“文以气为主”“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比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陈琳称赞曹植的文章:“清辞丽句,焱绝炳焕”应认为艺与德紧密相连,君子应当兼而有之。对文学的特质均有较为清醒的认识,与之相应,他们的创作都能抒发一己的真实性情,王粲在《登楼赋》里刻骨铭心的乡愁:“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遭纷浊而迁逝兮,漫逾纪以迄今。情眷眷而怀归兮,孰忧思之可任?”曹操面对无限浩瀚的宇宙,在《步出夏门行》对短暂的生命和渺小的个体的深切悲悼:“神龟虽寿,犹有尽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只有文学精神得到解放,作家们才能写出如此富于悲剧意识的作品。
三、现实的生存环境的影响
东汉末年政治黑暗,时局动荡,跌经党锢之祸和黄巾起义的汉王朝统治秩序已然崩溃,迄至建安时代,天下已共苦战乱久矣。军阀的连年混战不但使社会凋敝,底层民众生灵涂炭,流离失所,就连“文人士子也命如蝼蚁,朝不保夕,难得自全。这种严酷的社会现实激发了曹魏统治阶层内心之慷慨悲凉。”,以便把自己的才华与哀思倾注其中,如陈琳的《饮马长城窟行》中的名句:“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便真实地描写了汉末人民的劳役苦难,王粲在《七哀诗・其三》中的:“百里不见人,草木谁当迟?登城望亭燧,翩翩飞戎旗。行者不顾返,出门与家辞。子弟多俘虏,哭泣无已时。”等都是由目睹了战乱的惨毒,对生灵所抱有的同情而寄托在作品中的哀思。
再则长期的战乱使文籍散佚,礼乐流散。至于远涉偏远地区避难的文人学者就更多了,正如刘勰所形容的那样:“自献帝播迁,文学蓬转。”“面对这种景象,作为文化的中坚力量的士人群体,他们心理上所受的刺激,是后世人所难以想象的。”身处如此险恶的生存环境,这些深刻体验到心灵痛苦的建安士人唯有创造出与之相对应的艺术,才能摆脱掉精神上的重负,驱散弥漫在眼前的悲苦的愁云,因为“创造艺术是促使人们活下去的人生的补充和完成。”明乎此,那种深蕴在建安诗文中的悲剧意识在我们眼里便显得顺理成章了。
【参考文献】
[1] 刘勰. 文心雕龙[M]. 周振甫, 注.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2] 钱志熙. 魏晋诗歌艺术原论[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
[3] 王鹏廷. 建安七子论述[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
[4] 李泽厚.美的历程[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4
[5] 孙明君.汉魏文学与政治[M] .商务印书馆,
[6] 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教研室. 中国哲学史(第二版)[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
[7] 吴云. 建安七子集校注[M]. 天津: 天津古籍出版社, 2005.
[8] 傅亚庶. 三曹诗文全集译注[M]. 长春: 吉林文史出版社, .
[9] 尼采. 悲剧的诞生[M]. 桂林: 漓江出版社, .
篇6:简析柏拉图哲学思想中的悲剧精神
简析柏拉图哲学思想中的悲剧精神
悲剧精神是欧洲思想文化中的精髓,是欧洲繁荣发展的理论基础.本文拟从悲剧精神在柏拉图哲学中和欧洲思想史上的.地位、柏拉图哲学中的悲剧表现以及柏拉图哲学悲剧精神带给我们的启示入手,简析柏拉图哲学中的悲剧精神.
作 者:李银兵 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政治教育学院,四川,成都,610068 刊 名:宜宾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YIBIN UNIVERSITY 年,卷(期):2003 3(3) 分类号:B502.232 关键词:柏拉图 悲剧精神 二重世界篇7:散文:精神成长中的文学记忆
散文:精神成长中的文学记忆
在网络论坛上,我认识了一位名叫“雨在风中飘”的作者。她的文笔总是以新奇和细腻的气息吸引和感染着读者,并且以版主的身份影响和繁荣着网友的精神生活。她,就是身居湖北十堰地区的年轻才女李冬梅。
《一个人的风景》,是作者前几年的一本文集。它分为“散文篇”、“小说篇”和“诗歌篇”三辑共56篇文章。这些篇章,大多是篇幅短小文字简练的千字文,但是,蕴含其中的思想含量和文学韵味,却是值得读者品味和体悟的精神佳肴。
一个人的成长,不仅仅是指一种身心的逐渐成熟和练达,更是其对自我的认知深度和对世界的理解程度。本来,一个人的成长是一种必然,但是,成长过程中的速度和质量,却是因人而异的。它往往受到生活环境、社会制度、家庭条件、情感氛围、命运机遇、个人秉性、努力程度等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和调控,也有被动与主动之分、自发与自觉之别、糊涂与清醒之鉴,因而也就出现了世俗社会中人的命运际会的千差万别局面。古今中外的无数事实证明,在一定条件下,作为个体的人的成长经历,是否能够获得一种圆满的期待和舆论的肯定,根本的起决定作用的因素,还是主观的内心的精神上的成长。
作者的文集就是这种精神成长的回顾和记录,就是以女性的视角诗意的眼光观察并对话于世界的感动和感悟。从其内容上看,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对个人生活履历的点滴扫描和理性反思,是精神成长过程中的必备环节。一般来说,处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去做这件事,似乎有点作秀之嫌和不能承受之轻。因为阅历资历才是值得咀嚼和回味过去的资格,可是,作者却做到了这一点,尽管有些勉强和肤浅。比如,对校园生活中老师和同学情趣、闹剧、友情的记忆;对年少时一人坐火车到玉林的流浪梦的新奇与破灭;对和尚化缘行为的理解与思考;对武当山石阶上拄着拐杖搬运沙子的民工所赋予的同情与怜悯;对“三省一条街”(河南、陕西、湖北)上的民风世俗的考察与体验;对网友和同事突然去世消息的惊愕与感叹;对童年纯真生活的美好追忆……这些身边所发生所经历所感受的一些小事、琐事、凡事,都是一种很好的精神营养剂,具有一种强筋补钙的作用,是不可多得的无价之宝。
对大自然风物的诗意发现和诗性写作,是精神成长的外在熏陶和灵性感染。你看,对四季风华特点的体验和感受,作者是以一种触摸和拥抱的姿态介入的。寻春的旅游途中,农妇的善良和淳朴为春意普洒增添了艳丽的`色彩;紫竹林中,邂逅挖掘紫竹入药却主动付钱的妇人,那份感动化为美好人格的升华;秋日下读书,追踪阳光脚步的情趣和遐思;雨夜漫步中,与纳兰诗情的对接和共鸣;冬日黎明中,追寻一份心情的宁静和纯洁,感受雪花飘舞的浪漫和自由;两颗向日葵的籽粒不同,领悟出“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哲理……这些以物言志、借景抒情的篇什,大多是以独白的形式自抒心灵,并且在景物的美好熏陶中发现和衬托出人性的闪光点。这样的写景散文,能够与社会人生融入一体,与真善美的审美意蕴结合起来,就使得文章的感染力略胜一筹了。
对亲情、友情、爱情的追忆和感恩,是精神成长的内在定力和激励魔力。看看她的文章标题吧:“母与子”、“老与小”、“一路上有你”、“相见不如怀念”、“相逢不语”、“花香满衣”、“三朵玫瑰”、“谁的手拭你的发”、“那永远的炮竹”、“红玫瑰和白玫瑰”、“品酒,读自己”、“东北水饺”、“温暖”、“邻居”、“我的山东网友”、“小妹”等等,都是一种真爱的柔情似水的表达,一种唯美理念的潜意识流露,一种怀念与感恩并重的情操演练。亲情,总是在日常生活的细微言行举止中储存发酵,在夜深人静或身心疲惫的时候才能品味出其真正的滋味;友情,只有在坦诚交往中相互尊重与宽容,才可能懂得质朴和诚信的价值;爱情,只有在两颗心的激情碰撞与相互提升中,才可能获得灵与肉的无缝对接和情感的抚慰。作者的感受,总是通过具体的事件和亲历的人事,在沉淀和回味中寻找到一种心灵的慰藉与反省的超越。因而,作者在不动声色的描述中,往往会给读者一种春风化雨的快意和静观彩霞的禅意。
成长的话题,是每一个人所不可回避的,是理性的探讨,也是感性的体验。作者的文集使我们看见了“这一个”成长的身影和标本。由于成长中的局限和条件所致,作者文集中,其内容的视野还比较狭窄,题材的选择囿于个人生活的小圈子较多,因而影响了文本的社会价值提升;另外,有感而发,急就成篇,固然是一种写作状态,但是,有些主旨的提炼和情感的抒发,还是需要时日的沉淀打磨和艺术的修炼升华的。如此,才能为文学舞步的亮相少留下一些遗憾。
祝福年轻的文学写作者(或准作家),在成长的道路上化蛹成蝶、翱翔万里!
篇8:文学世界中有趣的诗歌
1、一名大乔二小乔,三寸金莲四寸腰。买得五六七包粉打扮八九十分俏。
2、一去二三里,炊烟四五家。门前六七树,八九十枝花。
3、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芦花总不见。
4、一身平价布,两袖粉笔灰,三餐吃不饱,四季常皱眉,五更就起床,六堂要你吹,
七天一星期,八方逛几回,九天不发饷,十家皆断炊
5、一别之后,两地相思,只说是三四月,却谁知是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般怨,千般念,万般无奈把郎怨。
万语千言道不尽,百无聊赖十凭栏。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榴花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黄,我欲对镜心意乱,急匆匆,三月桃花随流水,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叹叹叹,一朝离别永生恋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
6、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7、十年寒窗,进九八家书院,抛却七情六欲,苦读五经四书,考了三番两次,今天一定要中。
8、柳絮飘飞,万朵入云间,一去无归期,
千般情不舍。望断天涯,魂随魄也依,
百转盼回归,,寝无言,食厌味,倚门伫立,
怎奈十月雪花漫天舞,不见伊人归,空叹息,
重阳九,赏菊桂,登高远眺,形影孤单独自泣
眼看八月中秋,叹,月圆人残缺,遥对蟾宫祷佳期
七巧之期时,牛郎织女亦相会,便我独饮相思泪,谁怜惜?
炎炎夏至六月心,心寒不觉身子温,只字片影无踪迹,一片忧伤没法医。
五五端阳划龙舟,江上游客皆成对,思念化作江水流,欲诉衷肠无知已。
转眼四月采桑节,忙里偷闲问鱼雁,可带佳音归?雁无语,振翅飞,鱼我声,潜水底。
看,三月桃红柳绿时,春色好,我心更劳累,枉费了一片心机,
莫不是,二人相携漫步路,一切随风吹?犹自瞎猜疑
忽听喜鹊啼不住,望君,笑挥手臂,
喜孜孜,欲笑泪先滴!
1.以文学为题的诗歌
2.徐志摩文学诗歌
3.古代文学中对秋天的解读和诗歌汇总
4.古代诗歌散文文学常识练习题
5.初一中文英文作文学习
6.高一中文英语作文学习
7.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就业方向
8.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是哪首诗-诗歌赏析
9.国考职位要求中,汉语言文学和中国语言文学怎么界定?
篇9:《平凡的世界》中的奋斗精神与悲剧意识
《平凡的世界》中的奋斗精神与悲剧意识
路遥以其独特的视角,敏锐的洞察,深邃的主题,现实主义的创做方法,创造出了不少感人至深的作品,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平凡的世界》是一部具有内在魅力和激情的现实主义力作。”{1}他创造的典型人物形象孙少平、孙少安,更富有丰富的内涵与永久的艺术魅力。
“不能说《平凡的世界》是一部史诗性的作品,但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是作家追求赋予了这部作品以史诗性的品格”。{2}它以1975至1985年中国广阔的社会生活为背景,以黄土高原上的历史为主流,描写了中国农民的生活和命运,是一幅当代农村生活全景性的图画。也从中透露出作者对中国农村和中国社会现状的历史、现在和未来的焦灼的关切之情。作品看起来写的都是一些普通平凡的事情,而实际从总体上构筑了一个有拼搏和抗争、有胜利的喜悦有悲欢离合的极不平凡的艺术世界。
《平凡的世界》质朴、真切,格调严峻,苍凉,语言风格是细腻中显出凝重。它所具有的审美力量虽不是惊心动魄,富有刺激性,但却透漏着温馨动人的情素,很能触动普通人纯洁、高尚的情感。而这些在很大程度上是透过鲜明的人物形象、生动的故事情节所展现给读者的。“城乡交叉地带”的生活,是一个充满着矛盾的五光十色的世界。有矛盾就有苦难,有苦难就有抗争,同样会有生活和爱情的悲欢离合。这一串串闪亮的音符,构成了路遥小说的生命之歌。
一、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
《易传》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路遥是一个具有自觉的精神追求的作家,他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往往具有自强不息、不甘屈服于苦难顽强抗争的精神特征,使其作品具有了恒久的艺术魅力。
在谈到路遥《平凡的世界》里的孙少平时,我们不得不将其与《人生》的的高加林加以对比。高加林是处在一个能呼吸到城市文明之风却又保留着古老落后习俗的城镇交叉地带的农村,他有年轻人的朝气和理想,有年轻人的魄力和闯劲,他有一颗不安分的心。时代前进的步伐促使他前进,但地高气盛的他却在生活中饱受折磨,在追求新生活的过程中弥漫着强烈的`个人色彩。注定了他在顺境时如鱼的水,逆境时则颓败消沉。所以,最终高加林成了一个“遗弃了故乡却又被城市所遗弃的人”。{3}
孙少平与高加林一样都是有着知识的现代青年,他们都属于奋斗型人物,渴望在更广阔的天地中展示自己,成就一番作为!但孙少平与高加林不同的是少了一份虚狂,少了一分浮躁,而增了一分稳重,显示了新一代农民的出路。与高加林不同的孙少平虽家境贫寒,但从不鄙视的家庭出身。他给妹妹的信中说:“我们出身于贫困的农民家庭—永远不要鄙薄我们的出身,它给我们的好处将是一生受用不尽;但我们一定要从我们出身的局限中解脱出来,从意识上彻底摆脱农民的狭隘,追求更高的生活意义。”孙少平是农民的儿子,是在苦难和饥饿中长大的。他不怕艰难的社会现实,并且勇于同苦难做斗争。求学期间饥饿时时折磨着他,褴褛的衣衫使他在女生面前不体面,苦涩、凄楚,心中郁结着难言的悲愤,但是他挺过来了,以清醒的思考,以男子汉的豁达平静地接受着这一切。但是摆脱狭隘的农民意识,追求具有人生价值的精神生活这种崇高的意念却从未在他的心中停止过。“路遥擅长在对生活的细腻刻画中纤毫毕露地呈现生活的艰难与人性的压抑”。{4}如《平凡的世界》中描写孙少平背石头的那一段文字,由此更能体现出孙少平与生活的抗争中不服输的奋斗精神与其本身的鲜明的个性。他在城市闯荡人生,自觉勇敢地挑战困难。他不贪图和哥哥合办砖窑的收入,而离开温馨的家庭,赤手空拳地闯入陌生城市,去开辟新的空间。先去黄原当揽工汉,后又去铜川当煤矿工人,种种煅狱般的生活锻造出了他坚韧的意志和顽强的拼搏精神。他不但主动承受苦难,而且勇于抗争苦难和超越苦难,从而使他的人格和操守在苦难的铁钻上得到最坚实的考验,获得崇高与自豪的心理感受。他的奋斗史中贯穿他的思想主线是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其间少平尝尽生活的艰辛,饱受命运、生存环境之苦。然而他却从未屈服,从未放弃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追求。正是他深深体会到的苦难意识,给了他富足的精神家园,使他具有了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让人深刻体会到一个平凡世界里的不平凡人生!
而孙少安则是一个心地善良,情操高尚,善于思考,勇于奋斗的农村先进青年的饿典型,是农村发展的希望所在。孙少安的发展立足与他的现实性和农村实践的基础上。他是结合了农村的现实情况之后求发展的,他没有空想,他身上同样具有同苦难抗争的奋斗精神。而“当他具有了一定的经济积累是精神匮乏,反映了农村文化经济统筹发展的现实性和迫切性。”{5}孙少安是农村青年中华扬弃了传统意识和道德标准,对生活采取现实态度较为典型的奋斗者形象。他只想通过自己拼命的劳动改变自身贫困的“世事”,无论他的搞分担包产,亦或是后来的半砖厂无一为了摆脱苦难,一家人能过上安适幸福的生活。作者对孙少安坚强地承受各种各样的痛苦和磨难的品格和令人荡气回肠的道德情操,倾注了深情的赞美。《平凡的世界》地二部42章写到:“什么是人生?人生就是永不休止的奋斗!只有选定了目标并在奋斗中感到自己的努力没有虚掷,这样的生活才是充实的,精神也会永远年轻!”“这是作家思想的具体体现,同时又是对孙少安创业奋斗精神的由衷赞美。”{6}也许正应为有了苦难体验,使路遥作品中主人公自强不息精神有了发生的土壤。不在苦难中爆发,就在苦难中灭亡!孙少安不甘于贫困和落后,奋发图强,终于过上了好日子。这种积极昂扬的生活姿态,这种坚强不屈的奋斗精神,是任何一个时代的读者都需要的,具有激荡人心的伟大力量。
生活中的矛盾,对人来说意味着困难。再矛盾冲突中不避艰险,战胜困难,才更显人格的伟大。作品细致而突出地展示了他在改革的大潮推动下表现出的英勇和信心、思考和追求,以及那种为改变自己的生存条件而焕发出来的“失败了再干”的“挣命”精神。作品正是从主客体、人和环境的尖锐冲突中,显示了孙少安的刚强性格和抗争精神,具有崇高的社会价值和审美价值。
二、理想与现实反差作用下的悲剧情结
路遥小说的悲剧意蕴来自作家的悲剧审美意识和特定时期的现实生活,正是在主体与客体的相互契合中,孕育出苍凉、悲壮的人生况味和沉雄、崇高的悲剧美。路遥笔下的爱情悲剧,既是社会悲剧,也是性格悲剧,在他们身上或多或少都有挣脱不掉的悲剧性格。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巨大惰力,理想与现实的反差,以及地位、身份的各种不同作用,最终酿成了他们的悲剧情节。
生活的平凡而个性气质的不平凡,赋予了两兄弟深受女性的崇敬。在高中读书期间,少平不凡的气质,就受到出生高级干部家庭的田晓霞青睐。晓霞从小爱读书,善思考,对事物常有超出年龄的不凡见解和独立分析判断能力,长大后逐渐养成了豪爽、洒脱的男孩子性格。后来碰到打工的孙少平,从另外一个角度认识到仍是衣服破烂的孙少平没有被生活同化,言谈举止间都表明他已经是一个对生活有独到见解的人,随着交往建立起了一般人难以理的超凡脱俗的爱情。田晓霞在日记中写道:“我放纵我的天性,相信爱情给予人创造的力量。我为我的掏碳丈夫而感到骄傲。是的,真正的爱情不应该是利己的,而应该是利他的,是心甘情愿与爱人一起奋斗,并不断自我更新的过程,是完全溶合在一起的共同斗争。”{7}可见,田晓霞对孙少平的爱之深,爱之切,以完全上升到一种新的境界。“他们破陈旧的爱情观,以最纯真的感情演绎并推动着现代意识的发展,追求的是心有灵犀,平凡的人格及自我尊严,他们的爱情是一种既给予又获取并在给予与获取的征途上实现自身、肯定自身、持正自身价值的共享状态”。{8}
然而,社会现实是残酷的:田晓霞,一个省委书记的女儿,省报记者;孙少平,一个普通农民的儿子,煤矿工人。在世俗的眼光看来,在当时的条件下,他们的结合无异与天方夜谭。路遥作为一个忠于生活的作家,从现实主义出发,迫于无奈含泪安排了悲剧结局—田晓霞在抢救落水儿童的英勇献身,令人惋惜。从而这个晶莹剔透的爱情故事在读者心中留下了永久的艺术魅力,也为整部作品笼罩上了更深一层的悲剧色彩。细读我们会发现孙少平是一个毫无爱情支配能力的弱者,他对爱情很无奈,他很清楚天晓霞对他只是一个青春童话,离开他是最终的必然,然而他又害怕,不愿晓霞离他而去,他爱的很懦弱!这就是社会以及性格所酿成的悲剧!正如恩格斯所言“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冲突”的产物。
那么少安和润叶呢?恋爱时男女双方都具有清醒理智的头脑,他们关注的更多是婚后具有现实意义的世俗生活。即使热恋中,也只是悄声细语中进行情感的交流,他们的爱情就是一幅宁静温馨的家庭生活画面!但是,因为城乡差别、家庭环境的制约,少安性格的压抑,以及少安小农意识的局限,不可避免地造成了时代的悲剧—相爱的人不能相爱,却只能能擦肩而过!少安“真找个没人的地方,一个人抱头痛哭一场!他多么幸福,亲爱的润叶竟然给他写了这样一封信;可他又多么的不幸,他不能答应和这个爱他的也是他爱的人一块生活!”留给读者的只是无尽的叹息。后来娶了秀莲以后,生活便取代了爱情,一切平淡了,生活便是真实的生活了。亲爱的秀莲和少安一块经历了生活的种种苦与乐,帮少安跨过了生活的一道道坎坎。正当少安的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突然一个晴天霹雳,秀莲因过度操劳而倒下了,再也不能和少安携手相依直到了老去了。从另一个层次,加深了全书的悲剧氛围。
路遥笔下的少安、少平两兄弟的爱情悲剧真实地反映出生活的艰辛与痛苦,表现出作家的清醒冷静及其悲壮情怀。
三、结语:生命的交响乐
读《平凡的世界》,使我们感到一颗洋溢着真情的心灵的震撼和悸动,他笔下人物的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变迁中所经历艰难曲折的道路。在平凡的世界里,蒸腾着不平凡的真情,一群普通人演绎着奋斗的悲壮人生。虽然有太多的无奈与遗憾,太多的感伤,但又是如此的真实,如此的有血有肉。他们默默地承受,不懈追求,用他们的倔强与拼搏,演奏着生命的交响乐,让我们感受到光辉的人生意义,从而让我们体会到平凡的世界中的不平凡人生!
篇10:浅谈席慕容诗歌中的游戏精神
摘 要:爱情、亲情、乡愁、时间和生命是席慕容诗歌中的五大主题,她的诗歌可以让读者得到一种满足和愉悦,这正是因为她有着超脱自在的心态和率真自然的感情,形成了清丽唯美的风格,隽永而耐人寻味,宛如一泓明丽清澈的泉水,从读者的心间缓缓流过,让读者从中体验到爱的温暖,生命给予的喜悦和感动,正如席勒游戏说里所启发人们的:“只有当人充分是人的时候,他才能游戏,当他能游戏的时候,才能是一个自由本真的人”。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探讨席慕容诗歌中的游戏精神,即率真自然的情感、超脱自在的心态、唯美空静的意境和行云流水的语言。
篇11:浅谈席慕容诗歌中的游戏精神
中国五四新文学以来,一直有两大派别,一是以茅盾、鲁迅等人为代表的“为人生派”作家,即要求文学必须发挥其社会作用,我们可以称之为“重文学”其风格凝重而深刻;而另一派则是以周作人、林语堂等作家为代表的“为艺术派”作家,这个流派的作家并不赞成文学必定要起到拯救社会的功能,文学可以是一种无用的艺术,我们把其称为“轻文学”。这一派作家追求的是一种轻松游戏的人生,他们用开放的视野,轻松的语调去调侃人生,去游戏人生,体验生活的趣味和情调。曾经,这种“轻文学”受到了鲁迅等作家的指责,认为是风花雪月没有艺术价值的作品,但是,到今天文学发展的多样化来看,这些作品倒是能给读者更多的感动和领悟。所以,我们这里谈论的游戏精神应该是一种不受物质需求压迫的自由的自我生命力的表现,伽达默尔的游戏艺术理论也曾提到,自由的奥秘在于游戏,而“游戏是自足的休闲娱乐活动。”[1]席慕容的诗歌正是以这种游戏的心态、轻松的心情去感悟人生,品读人生。
一、率真自然的.情感
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情感是文本的灵魂,没有真情实感的作品只能像纸花那样华而不实,李贽的童心说里也提到了真情实感的重要性:“夫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为不可,是以真心为不可也。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2]这就说明了作家在创作时需要有一颗“真心”,对生活,对人生的率真的情感,拥有这种“童心”的作家才能使得自己的作品有渲染力和思辨性,古代说的“文如其人”大概就是要求作家真实的表达自我的情感,不虚伪,不造作。在《白鸟之死》中,她更是将内心的情感与爱坦荡荡地流露出来,她将那爱的执著演绎得精美绝伦,动人魂魄:
“我”宁可被“破空而来”的箭“射入胸怀”,也不再躲闪,“我”对爱的诠释是以生命作为赌注,为爱,为情,可以忍受“爱人”射出的箭,忍受爱情的伤痛,但是“我”却依然躲闪。席慕容把女人那脆弱的胸怀交了出来,任由一切伤痛来蹂躏,为的不是痛,而是为爱的那份执着,为爱的那份真,在这里,席慕容无疑是把内心的伤与痛的经历直接化成诗句,让悲伤带上浪漫的色彩,让人性的率真与坦诚通过诗歌表达出来,这也是席慕容诗歌游戏精神中的一大特征。
二、超脱的心态
“人心是艺术的基础,就好像大地是自然的基础一样。”[3]席慕容的诗通常以亲情、友情、爱情、乡情为主题,以“情”动人,以“情”贯穿她的诗歌创作。真实、平常、富有生活气息,是席慕容诗歌的主要基调,她总能用悲而不伤,哀而不怨的诗句贴近读者,满足了读者在现代社会对情感的饥渴,说出读者那些被隐藏在心底的苦楚,但却不足以让人泪流满面。席慕容总是吟唱生活中的各种情感,总是在书写着一个又一个咏叹调,但是读过之后,你能感受到的不是真正的叹息,而是一份释然。就犹如这首《咏叹调》:
“不管我是要哭泣着,或是微笑着与你道别,人生原是一场难分悲喜的演出”这是种超越现实繁琐生活的坦然,她把人生的悲喜看做生命的常态,不去计较那些为情而流的眼泪,不去抚慰那为爱而伤的心,只是静静的看着,看着人生的演出,一种超脱自在的心绪表露无遗。而即使是注定分离,“我”也是会在微笑或哭泣中“庆幸曾与你同台”,“情”与“爱”在席慕容这里不再是付出与得到,不是多与少,不是“爱与恨”的冲撞,而是一种常态,一种超脱,一种顺其自然的情感经历。
三、隽永的禅意
如果说席慕容的诗只是一种超脱心态的诠释,那多少缺少某种深刻性。所以,席慕容拒绝肤浅的平淡,她要在平淡中诠释人生的哲学,在平淡中的劈出一片富有禅意的宁静世界。席慕容善于把这种禅学的思想融合于诗学之中,给人有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感。所以席慕容诗中的“禅”大约就是处在妙悟的大道里,例如《禅意》:诗中酝酿的轻柔和宁静,不染一丝尘埃、不食人间喧嚣,这是一种梦境,“生命在不断受伤与复原,”世界,却仍然是一个温柔等待着我成熟的果园、蓝天和绿树。诗中的禅意,如花的芬芳,轻盈、飘逸,不可名状,在不知不觉中感染着读者。诗中那个成熟的果园正是象征着超越尘世喧嚣的宁静的空间境界,禅意就从这里散发出来,她的诗就是这样表现出一种“一幅幅经过禅宗哲学与美学净化过的日常生活画面,它们没有多少人间烟火气,而是禅意盎然”。席慕容自己所感受的禅境、所领悟之禅意与自然、社会的哲理融合起来,渗透到诗的意境中,既含蓄隽远、神韵超然,又平淡质朴、深入人心,给读者以深远的启示。
席慕容的诗歌,就是这样一句句如情话般温暖地打动着年轻的心,给豆蔻年华的青年以力量和勇气去追寻自己的幸福,同时,也正是这种游戏的精神:自由和超脱,使得她的诗歌散发出一股淡雅的“七里香”的香味。
注释:
[1]董虫草:艺术与游戏,人民出版社,7月,第289页
[2]李贽:《童心说》,载郭绍虞、王文生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三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117页
[3][法] 雨果:《论文学》,柳九鸣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版,第100页
参考文献:
[1]曾苗.试论席慕容爱情诗中爱的禅意,长沙大学学报[J].7月,第23卷第4期.
[2]林平乔.席慕容爱情诗歌的话语策略,广西社会科学[J].第5期.
[3]罗红玲,席慕容诗歌特色初探,大学时代下半月[J].209月.
[4] 高云.忧伤的画意——席慕容诗歌品评,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第1期.
篇12:杜甫诗歌中的艺术精神
杜甫诗歌中的艺术精神
杜甫一生写了一千四百多首诗,他的诗歌在艺术上有着独特的个性,社会现实与个人生活的密切结合,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统一是杜诗最显著的特点。
艺术精神是人文精神的一部分,是人文精神的美的展现,是从生命个体的心灵深处自由开放的花朵,它表现人的精神生活,表达人的内心世界,引导人性升华,为人性建立高远而辽阔的苍穹,给人性一个“美”的形式。
一、杜甫诗歌创作的艺术精神对我们的启示
杜甫是一个十分重视诗的艺术性完美的诗人,一个对自己的创作要求十分严格乃至苛刻的诗人。当然,他并不是片面地追求艺术性。和一般诗人不一样,杜甫非常诚实,他绝不装腔作势,自命不凡,他常常现身说法,毫无隐讳地谈出自己的创作甘苦。这对我们有很大启示,体现了他对艺术的创作精神:“辛勤劳动外,没有什么天才。谁要是迷信天才,谁就会断送自己。”杜甫对一首诗的艺术要求竟这样严格:“毫发无遗憾!”(《敬赠郑谏议》),这样严格要求的目的,自然是为了加强诗的感染力,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也就是能“惊人”,乃至“惊风雨”、“泣鬼神”。杜甫取得高度艺术成就的原因,主要是学习,学习成就了杜甫,而任何时代学习都是成就自我的途径。
二、杜诗中所体现的艺术精神
“文以载道”是儒家的一贯主张,这里“文”可以理解为“艺术形式”,而“道”则是儒家关于人生和政治伦理的种种主张。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一生的创作是和他的时代息息相关的,他的诗不仅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政治倾向,而且充满了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和不惜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杜甫诗歌反映现实生活的深度和广度,是任何一个古代诗人都无法比拟的。自唐以来,他的诗被公认为“诗史”。杜诗中的艺术精神就体现在他的诗不仅表达了自己对亲人、朋友、邻里的深情,更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当时多灾多难的广大下层人民。“杜甫的艺术精神就是蕴涵在杜甫全部诗文及其体现在他立身行事中的基本思想感情,主要指他的忧患意识、民本思想、及其自觉的社会良知与道德感,在杜甫理想的社会蓝图里始终贯穿着社会和谐的思想观念”。
(一)反映人民苦难的艺术精神
艺术是形式的,但形式里蕴含了意义。大凡是有凡心,正义感的思想家、艺术家在他们思想的天空中,无不是由个人的艰难苦境联想到其他人的艰难处境,从而使自己的思想得到升华。杜甫一生不管穷与达,安与危都始终充满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当时多灾多难的广大下层人民,表达了对他们的极大同情。““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他的“三吏”“三别”生动的再现了当时广大人民遭受的苦行,深刻反映了人民内心的痛苦。”
杜甫现存诗1400多首,深刻的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前后20多年的社会全貌,杜甫并非客观的叙事,而是在深刻、广泛反映社会现实的同时,通过独特的艺术手段表达自己的`独特感情,达到情、景、与事实的交融。杜甫的诗充分表达了他对人民的深切同情,揭露了封建社会剥削者与被剥削者之间的尖锐对立,杜甫的诗歌是唐帝国由衰转弱的艺术记录,杜甫以积极的入世精神、勇敢、忠实、深刻的反映了极为广泛的社会现实,无论在怎样一种险恶的形势下,他都没有失去信心,在我国悠久的文学史上,杜甫诗歌反映当时人民苦难的这种伟大艺术精神在历史上的教育作用和审美作用是非常强显的。
(二)反映自己理想社会的艺术精神
杜甫是一个具有远大政治抱负的诗人,这就决定了他的现实主义是有理想的现实主义。杜甫一生断断续续做过几年小官,政治生活也颇为短促,作为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时时关心着政治,关心着社会,关心着人民,有“诗圣”之称。[4]安史之乱给社会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杜甫的诗歌却因此而辉煌,他用极严峻的态度,描绘那苦难时代的社会现实,抒发自己内心无限深广的忧愤,尽管世间疮痍满目,他也不放弃对理想的追求,表现出一种积极进取、顽强乐观的崇高精神。
杜甫的忧患意识和批判意识都是源自儒家仁政思想,杜甫的理想政治模式仍是儒家的政治模式,即德政。从他的诗歌中可以看到杜甫是中国古代诗人中受中国和谐文化的影响最深的,和谐文化精神在杜甫的思想和诗歌中均有强烈体现,并对后世产生了强烈影响,其对理想世界的追求也正体现于此。
(三)反映国家战争的艺术精神
759年是安史之乱爆发的第五年,虽然两京业已收复,但战乱并未平息,国家仍未安定,人民还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以忧国忧民为己任的杜甫时时关注着平叛战争,将消耳战乱一直牢记于心,在西行秦州前夕,他先写下了《洗别马》,“三吏”“三别”等关注平叛战争的诗篇,对国家走向复兴表示了喜悦之情,对战乱中百姓所受的兵役之苦深表同情,用诗歌反映战争的残苦,表达作者对战争的批判,表达了杜甫希望国泰民安的心愿。
三、在当代认识杜甫艺术精神的意义
杜甫是个感情特别丰富的人,他把强烈的感情贯注于他的每一首诗。他常把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和博大精深的思想感情浓缩在极其简练的诗句中,语言分外精辟凝练,他的诗句艺术性极强,而研究他的艺术精神就是分析他这种写诗的情思和手法,从而把握中国文化的基本特质,并对民族的文化心里结构和传统的哲学思想精神作出动态考察。
作为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为民精神是杜甫诗歌艺术精神的核心,即诗人的诗魂所在,诗人最伟大的特点在于他的“热”。即对祖国、对人民、对家人故旧,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满腔热血,满怀热望。
★ 高中语文精选教案
★ 诗的读后感
【艾青诗歌文学中的悲剧精神(合集12篇)】相关文章:
高一语文文学常识练习题及答案2022-05-06
艾青诗选读书笔记2023-01-16
《大堰河――我的保姆》的“强烈感染力”试解2022-05-07
小学生文学常识题及答案2023-01-13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023-02-20
高中语文必修五文学常识2023-10-29
高中语文现当代文学文学常识2022-04-29
李白诗选读后感2023-06-19
读《艾青诗选》体会和感悟初中作文600字2023-05-01
我爱这土地以及乡愁诗的课后同步练习2023-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