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孩子缺乏安全感的原因是什么?(精选6篇)由网友“在逃江湖骗子”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汇总后的导致孩子缺乏安全感的原因是什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一起分享。
篇1:导致孩子缺乏安全感的原因是什么?
宝宝缺乏安全感的原因
家庭生活不和谐,父母经常争吵。家庭成员之间融洽的关系,是孩子建立安全感的重要基础。对于孩子来讲,父母就是他的整个世界,是他生活的楷模。如果孩子经常看到父母间的冲突,孩子会感到极大的不安与畏惧。幼小的心灵会埋下阴影。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父母能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美好的婚姻,这会直接影响孩子安全感的建立,以及影响社会化、人际关系等诸多方面。
母亲没有足够的安全感,情绪多变。母亲是孩子最亲密的接触者,如果母亲经常怕这怕那,多愁善感,那么就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做事与生活态度。只有母亲本人的安全感和价值感足够时,才不会常常产生焦虑。而自信、稳定、成熟、理智的养育态度,既能减少妈妈不必要的内心消耗,同时也会带给孩子安全而平和的状态与气质。
孩子的心理营养未得到满足。在日常生活中,孩子没有得到行动上的自由、独立与正常情绪的释放。通常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成人很少考虑孩子的需求与愿望,孩子只能围着成人的指挥棒、“晴雨表”来转,孩子想去的地方、想玩的东西,经常被严令禁止,如:“太脏了”、“太危险了”等等。当成人高兴时,拉过孩子不管是否愿意,又亲又抱。不高兴时,又嫌弃孩子话多,不愿理睬。有时还会拿“再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等话语相威胁,有时还拿“许愿”来敷衍孩子。长此以往,就损伤了孩子探索新事物的动力,使孩子失去自我,对成人不信任,自身失去安全感。
家庭对独生子女的溺爱,使孩子畏惧困难。家庭温柔的陷阱,特别是隔代疼,把孩子保护得太好,为孩子成长的每一步,准备好了“清道夫”、“铺路石”,剥夺了孩子面对困难的机会,使孩子胆小、畏惧困难,自然自身也失去了安全感。
家长的怕输心理和处处都要孩子争“第一”。家长常常对孩子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目标要求。总让自己的孩子与别的孩子进行比较。当孩子不如别人或出现问题的时候,家长会非常着急,抱怨的话、情绪化的行为就会出现。经常不去考虑孩子的感受与能力。
孩子以自我为中心,只能听得表扬,听不得一点批评意见。孩子常常可以轻而易举地得到表扬,家长、幼儿园老师天天都是,“你真棒”,“你太聪明了!”等等,使孩子患了“表扬依赖症”,听不得一点反面意见,这样的孩子缺少抗挫折的体验和原动力,常常会情绪化,缺少安全感。
如何建立宝宝安全感?
不对孩子撒谎
诚如文章开头所举的例子一样,大多数家长对孩子撒谎的出发点都是善意的。而且由于家长自身也承受了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所以有时尽管家长明知对孩子撒谎不好,但还是会寻求这种看起来速效的方法来安抚孩子的情绪。但无论如何,如果家长经常使用撒谎蒙骗的方法来对待孩子,就会给幼儿人格的健全发展带来损害。幼儿对世界最初的、基本的信任感主要来自对父母教养行为的感知。如果幼儿感知到身边的父母是可信任的、安全的,那么幼儿就会将这种感知推及外在世界,推及他人。如果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在焦虑恐惧的状态下(例如害怕打针的状况)发现即使是最信任的父母也会骗自己,也是不值得信任的,那么幼儿对世界的基本信任感和安全感就会相应地受到损害。
全身心地关注幼儿
有些家长认为自己一天24小时几乎都和孩子在一起,孩子就应该安全感十足了吧?其实未必。度量幼儿安全感被满足的程度不能仅仅看家长和孩子呆在一起的时间总量,更应该看家长和孩子相处的质量。事实上,我们总能发现有些家长虽然和孩子相处的时间不多,但彼此仍能相互信赖,相处融洽。决定家长和孩子相处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家长要全身心地关注孩子,关注孩子的每一个举动,了解这些举动后面的心理意义。对孩子发出的每个信号都很敏感,这样的家长就会让孩子感到温暖、感到安全,亲子之间也会形成基于彼此信任的默契。
细心的母亲可以分辨出婴儿因为饥饿、困倦或疼痛所发出哭声的细微不同,进而准确地识别、满足婴儿的需要,获得婴儿对自己的信任。而婴儿不管因何发出的哭声,在粗心的母亲耳朵里都是同一种声音,这样的母亲只能靠猜测来满足婴儿的需要,时间长了亲子之间就会缺少基于信任而形成的默契。想要获得孩子的信任,帮助幼儿建立安全感,家长只需和孩子相处时把自己的眼睛、耳朵及其他所有的感官都用在孩子身上,全神贯注地对待孩子,就可以敏感地捕捉到孩子发出的信号。
不拿幼儿当出气筒
如埃立克森所述,幼儿需要得到来自主要照料者的一贯的、可靠的爱,才会形成对外在世界的基本信任感和安全感。但有些家长在处理幼儿顽皮行为时会习惯说:“你如果再……,我就不喜欢你了(我就不要你了)。”这种方法的长久使用会使幼儿对家长给自己的爱产生怀疑,因为担心父母真的不要、不爱自己而感到焦虑,进而引发安全感的降低。
篇2:让孩子缺乏安全感的话
让孩子缺乏安全感的话
“你如果再……,我就不喜欢你了(我就不要你了)。”
虽然这只是你的一句气话,但对于思维刚开始萌芽的`宝宝来说,因理解力有限,他分不清这话中的真假,他会信以为真,害怕你不要他了。
教育提醒:这种方法长久使用会使宝宝对你给他的爱产生怀疑,担心你真的不要和不爱他而感到焦虑,进而引发安全感的降低。
“你不是妈妈生的,你是捡(抱)来的。”
宝宝都很好奇自己是从哪儿来的?有的妈妈被宝宝问烦了,或不知道如何回答,往往会以这样的方式随意回答。
教育提醒:殊不知,这对小宝宝来说也是一种伤害。细心的你只要仔细观察一下,宝宝在听完这个回答以后经常会有闷闷不乐的表情。
“你如果再……,看我不打你,把你关在门外。”
宝宝不听话时,你总会很烦恼,若经常用这句话来吓唬他,虽然一时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对宝宝的心理是一种伤害,他会害怕你真的不要他而没有安全感。
教育提醒:宝宝是妈妈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若真要你下手打反而会舍不得,时间长了宝宝就会不怕这句话了,甚至开始对着生气时的你嬉皮笑脸,让你哭笑不得。
“我说不行就不行,你这孩子咋那么让人烦呢?”
你可能由于工作或个人情感受挫而积蓄了消极情绪,有时这些负面情绪会有意无意地传递给宝宝。最常见的情况就是在心情不好时,你拿宝宝当出气筒。
教育提醒:这时宝宝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但就是惹得你不高兴,甚至招来严厉的惩罚。这种不确定性会让宝宝茫然失措,进而损害他已经形成的对你、对外在世界的基本信任感和安全感。
“天黑了,不能出去,外面有坏人(大灰狼、老虎等)。”
宝宝活泼好动,一刻不闲,即使天很晚了,仍然想出去玩,可是忙碌了一天的父母感觉太累,就骗宝宝外面有大灰狼,会吃小朋友。
教育提醒:这虽然遏制了宝宝出去玩的冲动,但也让他对黑暗萌生了恐惧情绪,很可能会做恶梦、不敢独自一人入睡了。
篇3:缺乏安全感怎么办
承认自己内心的不安全感
首先,你要承认自己的内心,承认自己存在着需要人关心,需要人陪伴的需求,只有先承认了它的存在,才有办法弄清楚它的原因,也才能有办法对它进行处理,缓解这种不安感。
学会面对内心的感受
尝试着去面对自己内心的感受,去感受它,去和它共处,慢慢地或许你会发现,那些感受其实并没有那么可怕。内心的感受,当你选择去面对,去了解它的时候,它也会开始发生变化,如果总是逃避害怕,它也就只会一直跟随着你。
学会表达,让对方知道
你可以向对方表达,让对方知道你内心的不安全感,让他知道你的一些表现其实只是源于这些不安全感,那么,一方面,对方可以更加理解你的情绪和行为,另一方面,对方也可以帮助你一起去面对和处理这些感受。而在表达的过程中,也正是处理这些感受的过程,在你表达出来以后,你的内心也会觉得舒服许多。
练习更有效的沟通方式
有时候这种不安感会让你变得有些焦虑和多疑,你要分清,并且尝试去识别这些感受。那样在你一味地吃醋或者是电话短信追个不停的时候,你才能意识到,这是你内心的感受在作祟,在意识到之后,你需要学会的是,用更有效的方式去和别人沟通,去表达,而不是去埋怨或者找麻烦。
学会给自己空间
尝试留出一些时间和空间给自己,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去享受一个人的时候,如果没什么喜欢的事情,那就去找,去发现,总会找到的。你现在心里想到了什么,那就去做,当你投入在一件事情当中的时候,当你能够享受这件事情的时候,生活对你而言会变得更加有趣。
充实自我能量
缺乏安全感的人通常都因为自己内心的自我能量不足,所以你需要努力让内心的能量不断充实,你要学会爱自己,了解自己,善待自己,跟着自己的心一点一点去成长,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地你的内心会变得更加强大,这种不安感也会随之变淡,而你也会懂得如何更好地处理你的各种感受和想法。
[缺乏安全感怎么办]
篇4:宝宝缺乏安全感怎么办?
宝宝缺乏安全感怎么办? -资料
安全依恋感建立于一岁半前
饿了有得吃,渴了有得喝……从孩子一出生,养育者就会尽量满足他们的需求,这种“有求必应”的状态一直持续,就会使孩子对养育者形成基本的信任感,据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研究,建立基本信任感是一岁半前的婴幼儿必须完成的任务,在此基础上安全依恋感(即寻求与保持和养育者之间身体亲密联系的倾向)才会随之而来。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养育者都能满足宝宝的需要,在某些时候可能产生误读,譬如宝宝因为饿而哭闹,养育者却以为他要拉尿,这就会使宝宝产生一些不信任感。“需求”和“满足”之间存在小小分歧其实是恰当的,过于周到的照顾对宝宝反倒没有好处。但若分歧较大,譬如有些年轻妈妈不懂得照顾宝宝,或者因为身心疲惫、压力大而无心顾及,又或者对宝宝的态度一会亲热一会冷淡,都会导致宝宝产生不安全感,具体表现为喜欢啼哭、不敢探索、语言及行动发育缓慢、看到陌生人紧张等,
资料
应对不安:陪伴,但不骄纵
那么,是不是当宝宝啼哭、不愿和其他孩子一起玩时,父母就应该表现顺从的态度呢?专家认为,对婴幼儿不安全感的表达和单纯的`撒娇耍赖还是要区分对待。
首先要强调的是,从出生到一岁半内,宝宝是需要父母或养育者陪伴的,这种陪伴应该是让宝宝一直处在自己的视线范围内。而这个时期的孩子即使会和父母耍赖,一般也不要求作严格的纠正。但是,父母应该注重培养宝宝在正常时期独立性的培养。除非是宝宝生病了,打针吃药让他们产生强烈的不安,需要父母的呵护抚慰,此时多抱一抱很有必要。否则随着孩子渐渐长大,如果父母还成天抱着哄着,久而久之就会使孩子养成不好的习惯。
父母应该在陪伴的前提下鼓励宝宝多探索新事物,尤其对于依赖性强的宝宝,更应该通过玩具、游戏以及与其他宝宝的互动制造感官刺激。或许有的宝宝适应力比较差,可以慢慢引导,不用心急。但如果宝宝只是一味耍赖,切记不能骄纵,应采取“在场不关注”的方式,虽然陪伴但不理睬,甚至可以表现出不高兴的模样,让宝宝“知难而退”。
篇5:缺乏安全感的诗
关于缺乏安全感的诗
我是一个极度缺乏安全感的女人。
敏感,自卑,低下。
很多时候,连自己也唾弃自己。
我是个神经病。
从未尝试红色的高跟鞋。
只是在心里偷偷告诉自己,那只适合在出嫁的那天。
可是色彩越是鲜艳,是不是代表我的内心就越是寂寞苍凉。
好想有一天自己变成天上的鸟儿。
飞离这片世俗之地。
是不是只有世界颠倒了才发现自由自在。
我在别人期待的目光中渐渐长大。
收敛了所有青春的不安和尖锐。
只是怕自己的某个动作会让喜欢的人皱一下眉。
很容易不安。
无论因为什么,即使一点点小事。
或许我一个人,我也可以载着梦想,远行。
即使没有了你。
我连自己都不能相信。
所以更无法相信别人。
所以辜负了那个一直相信我的人。
有时候会想,这个世界只剩自己一个人多好。
没有孤独,只有陶醉。
有什么事就想逃避。
假装没有发生过一样。
我就这样。
为了怕受伤,所以自己先否定掉自己。
即使躺在自己安全的小窝里,也有会被强盗闯进来的错觉。
自己让自己恐惧,每天都是。
我时常在半夜里醒来。
只是我恐惧自己会像萎靡的植物一样失水而死。
这,也是我每天上演的故事。
走在某个路标旁边,会觉得脖子凉飕飕。
每次都害怕它会掉下来砸到自己。
想听恋爱的他对自己说一些承诺的话。
即使知道有些承诺不过戏言。
但只要能听到心就会安定一些。
哪怕是别人无意的一个眼神。
有时也会给自己带来很长时间的烦恼。
觉得自己是不是做错了什么。
事后,总觉得心里很累。
没心肝的迷糊下去会是解决办法吧。
对自己说过很多次,不要想多,不要敏感。
可是没有用。
经常假装不敏感。
让心里诸多不愿皆沉寂。
只因你说你喜欢阳光乐观的`女孩子。
我还想像个孩子一样想笑就笑想哭就哭。
可是我还是穿起我的球鞋永远面带微笑不让谁看穿我的软弱。
喜欢的人离开了之后。
绝望的想,你看,我就是这样一个不值得爱的女人。
阳光那么亮,我的心那么凉。
我低头的那一瞬,看见自己的倒影很孤单。
没有你。
即使世界很美很安静,我依旧很纷乱。
谁能给我一个温暖的拥抱?
我常常在想。
那散落在天地间触手不及的,是不是就像我对你的思绪。
漫无目的,却又急着想在你芳草萋萋的心间。
找到属于我的归宿。
然而,你的世界总是那么的凌乱。
而你又要我如何地把你握紧?
我奔走着,只为找寻人群之中的你的笑颜。
我追寻着那个适合我的梦,却发现梦境终究是梦。
有时候我想自虐,我是多么的害怕我什么都没有。
原谅我,只是一个小女子。
事实上,我恨不得撕开我自己的伪装。
可是我不得不的成熟,我胆怯的不安全。
摊开双手,如今,什么都没有留下。
我的世界,始终是空空的,只有我。
寂寞的掌纹深处,没有人可以触摸。
篇6:母婴交流不够多孩子缺乏安全感
母婴交流不够多孩子缺乏安全感
上海市人口计生委的最新调查显示,妈妈和0至3岁婴幼儿每天在一起少于8小时的占到26.7%。专家提醒,母婴之间缺乏足够交流,很可能使孩子在成长中缺乏安全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孩子生长、发育。年轻妈妈可通过以下方式与宝宝多相处:
1.适当延长母乳喂养时间。母乳完全可满足新生儿从出生到6个月以前生长发育的需要。母乳喂养不但能增强孩子的抵抗力,还能促进母婴之间的亲子交流;
2.善于利用“边角”时间交流。可以在送孩子去幼儿园的途中找些话题与他聊天、回答他的.问题;临睡前,应陪孩子上床,讲些小故事或生活常识;
3.分配给孩子一些家务活。做晚饭时,鼓励孩子在厨房帮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比如剥毛豆等,不但可以边干活、边陪孩子聊天,还能够锻炼孩子的手指灵活度;
4.节假日以孩子为核心。节假日、双休日不妨暂时放下手中的工作,带孩子去参与一些亲子活动,比如亲子班等,在活动中促进与孩子的交流;
5.“亲子交流”父亲也可参与。孩子的成长中,父爱也不可忽视。如果妈妈们实在忙得抽不开身,爸爸们就应挑起亲子重任了,与宝宝多多交流。
★ 留守儿童论文
【导致孩子缺乏安全感的原因是什么?(精选6篇)】相关文章:
农村基层留守儿童状况调研报告2023-05-09
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状况的调研报告2022-07-29
四川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调查报告社会关系2024-04-04
留守儿童问题调查报告2022-09-07
小议中小学生的厌学心理论文2023-04-18
关于留守儿童社会实践报告经典2023-03-09
大学生农村留守儿童的调查报告2024-04-29
农村留守学生教育现状研究报告2023-07-10
学校留守儿童的调查报告2023-10-16
留守儿童的社会实践报告2024-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