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在子宫内膜癌术前的检查意义分析

时间:2022-12-03 07:50:16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磁共振在子宫内膜癌术前的检查意义分析(共5篇)由网友“魔法烧鹅”投稿提供,以下文章小编为您整理的磁共振在子宫内膜癌术前的检查意义分析,供大家阅读。

磁共振在子宫内膜癌术前的检查意义分析

篇1:磁共振在子宫内膜癌术前的检查意义分析

磁共振在子宫内膜癌术前的检查意义分析

毕业论文是检验在校学习成果的重要文档,如何写好毕业论文也成为每个即将毕业的学子最关心的事情之一,可以参考一些优秀的论文范文

摘要:目的 探讨磁共振在子宫内膜癌术前的检查意义。方法 4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均实施磁共振检查,术后进行病理组织学分析。结果 磁共振检查结果其中诊断为Ⅰa 期、Ⅰb期、Ⅱ期、Ⅲ期及以上分别为10例、13例、9例和8例;病理检查结果其中诊断为Ⅰa 期、Ⅰb期、Ⅱ期、Ⅲ期及以上分别为9例、12例、13例和6例;磁共振的准确诊断共33例,总准确度为82.5%;病理检查总准确例数为34例,总准确度为85.0%,磁共振的总准确度和病理检查总准确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磁共振下宫颈受累共9例、不受累共26例,总准确例数为35例,总准确度为87.5%;病理检查下宫颈受累共4例,不受累18例,总准确例数为22例,总准确度为55.0%。磁共振下诊断宫颈受累情况优于病理检查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内膜癌术前进行磁共振检查有助于评估其分期和宫颈受累情况,有助于手术方式的选择,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关键词:磁共振;术前;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人群中的常见恶性种类类别,可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在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手段中,刮宫是其重要的检测手段,这种检测手段诊断结果确切,但对肿瘤的大小、肿瘤在肌层的浸润情况以及周围淋巴结是否发生转移等状况并不能作出评估[1,2]。本文选择本院收治的4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观察磁共振检查在此类患者中的检查意义。现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入选的4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均为本院1月~1月病例(均经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上述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阴道排液及阴道不规则流血等。所选病例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23个月,平均病程10.5个月。

1. 2 方法 本组病例均实施磁共振扫描,实施扫描前所有病例均取出子宫内相关节育器具等,术前检查的前1 d患者采用半流质饮食,在检查前的0.5 d服用缓泻药物(目的是减少胃肠蠕动)。患者在进行磁共振扫描前的6 h禁食。在检查前患者实施灌肠处理,膀胱处于充盈状态。采用GE HDE 1.5T磁共振仪对患者实施检查。患者取仰卧位,对患者进行冠状位、横断位和矢状位下扫描。而后通过肘静脉注射对比剂实施增强扫描。本组病例均实施手术治疗,手术后把手术切除的肿瘤及相关组织实施病理组织学检查,观察病灶所在的部位、病灶大小和形态、肿瘤对肌层的浸润程度,同时观察淋巴结转移情况、宫颈受累情况及远处转移等。

1. 3 病理分期标准[2] 病灶仅在宫体内,为Ⅰ期,又分为Ⅰa 期(病灶在宫体内但没有出现肌层浸润或肌层浸润程度<50%)和Ⅰb期(病灶在宫体内,但肌层浸润已经>50%)。肿瘤没有超出子宫但肿瘤达到宫颈间质为Ⅱ期。肿瘤在局部发生了扩散定为Ⅲ期,又分为Ⅲa 期(肿瘤发生了局部扩散已经扩散到了浆膜等)、Ⅲb 期(肿瘤发生了局部扩散已经使阴道受累或宫旁结构受累)和Ⅲc 期(除了发生的局部扩散外,在盆腔内出现的淋巴结转移)。当发生了膀胱转移或直肠转移及远端转移,定为Ⅳ期,又分为Ⅳa 期(发生了膀胱部位转移和直肠部位转移情况)和Ⅳb(肿瘤发生了远端转移状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2. 1 磁共振检查和病理检查对子宫内膜癌分期情况诊断结果比较 磁共振检查结果:其中诊断为Ⅰa 期、Ⅰb期、Ⅱ期、Ⅲ期及以上分别为10例、13例、9例和8例;病理检查结果:其中诊断为Ⅰa 期、Ⅰb期、Ⅱ期、Ⅲ期及以上分别为9例、12例、13例和6例;磁共振的准确诊断共33例,总准确度为82.5%;病理检查总准确例数为34例,总准确度为85.0%,磁共振的总准确度和病理检查总准确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 2 磁共振和病理对宫颈受累检查结果比较 磁共振下宫颈受累共9例、不受累共26例,总准确例数为35例,总准确度为87.5%;病理检查下宫颈受累共4例,不受累18例,总准确例数为22例,总准确度为55.0%。磁共振下诊断宫颈受累情况优于病理检查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三、讨论

刮宫和宫腔镜检查是术前子宫内膜癌的重要检查方法。上述两种检查手段虽然能够对子宫内膜癌相关性质属性方面做出诊断,但对肿瘤的肌层浸润、周围扩散和远处转移等情况不能做出诊断,再者,上述两种检查方法也不能对宫颈受累情况做出诊断[3-5]。所以不能根据上述检查方法来确定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手术方式。磁共振检查能够对人体的组织部位较好显示,与刮宫和宫腔镜检查手段相比,磁共振检查结果能够显示肿瘤所在部位,能够显示出肿瘤的大小和病灶范围,同时还能够对肿瘤的淋巴结转移情况提供相关资料,所以磁共振能够显示肿瘤的上述资料情况,所以能够为术前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依据,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6-8]。本文结果显示,磁共振下的子宫内膜癌分期诊断的总准确率和病理下的分期诊断总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磁共振下的子宫内膜癌分期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值得借鉴。再者,在宫颈受累方面,磁共振检查结果显著优于病理检查结果,这是磁共振在子宫内膜癌方面的诊断优势。

总之,子宫内膜癌术前进行磁共振检查有助于评估其分期和宫颈受累情况,有助于手术方式的选择,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 谢晴,雷小莹,邬小平,等. 超声造影与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Ⅰ期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的对比研究.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4(3):232-236.

[2] 安奇,杨靖,朱越.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及增强扫描在早期子宫内膜癌分期中的应用.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12,34(5): 486-491.

[3] 任翠,薛华丹,李烁,等. 磁共振成像在子宫内膜癌术前评估中的临床应用.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12,34(5):455-460.

[4] 李海梅,何悦明,丁宝枝,等. 磁共振不同成像序列检查子宫内膜癌的比较. 中国CT和MRI杂志,,12(1):94-97.

篇2:子宫内膜癌诊疗规范

子宫内膜癌为女性生殖道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20%~30%。高发年龄为58~61岁。近年来,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与子宫颈癌收治率比较,已趋接近甚至超过。由于对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相关因素、病理类型与分级、转移途径、预后相关因素等认识的深入,和子宫内膜癌手术-病理分期的问世,目前,子宫内膜癌的治疗也趋于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为提高子宫内膜癌诊治水平和5年存活率,提出以下诊治规范。

诊断

一、病史

不孕、未产或长期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或延迟绝经史;与雌激素水平增高相关的妇科疾病史(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粒层细胞瘤,子宫内膜增生等);使用外源性雌激素史;垂体功能失调相关疾病(糖尿病,高血压);家族癌瘤史,有多发癌及重复癌倾向(乳腺癌,卵巢癌)病史等。乳腺癌术后长期服用他莫昔芬史。

有以下因素者均应视为高危人群,若有症状可立即进行分段诊刮,送组织进行病理检查:(1)肥胖、不育、未产、延迟绝经(52岁后)。(2) 与垂体功能失调相关的疾病:糖尿病、高血压。(3) 与雌激素增高有关的妇科疾病等: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颗粒细胞瘤、有子宫内膜增生或不典型增生史和子宫肌瘤不规则出血者。(4)有使用外源性雌激素史者。(5) 有癌家族史、多发癌和重复癌倾向者(乳腺癌、卵巢癌等)。

二、症状

1.阴道出血:(1) 绝经后阴道出血:绝经后阴道出血,为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主要症状,子宫内膜癌患者中,70%~75%为绝经后妇女,90%以上有阴道出血症状,绝经时间愈长而出现阴道出血者,发生子宫内膜癌的机率愈高。(2)围绝经期月经紊乱:约20%的子宫内膜癌患者为围绝经期妇女。 40岁以下妇女月经紊乱或经量增多:约5%~10%子宫内膜癌患者为40岁以下的年轻妇女。

2.阴道不正常排液:可为浆液性或血性分泌物。

3.下腹疼痛及其他症状:下腹疼痛可由宫腔积脓或积液引起,晚期则因癌肿扩散导致消瘦,下肢疼痛等。

应重视阴道出血、排液等症状。有以上症状妇女均应考虑有无子宫内膜癌的可能性,并应及时进行妇科检查。

三、检查

1.全面查体:注意有无糖尿病,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

2.妇科检查:排除阴道、宫颈病变出血及炎性感染引起的排液。早期盆腔检查多正常,晚期可有子宫增大、附件肿物、贫血及远处转移的体征。

四、辅助检查

1.细胞学涂片:阴道细胞学涂片(阳性率低),宫腔细胞学涂片(阳性率高)。

2.阴道B超检查:了解子宫大小、宫腔内有无赘生物、内膜厚度、肌层有无浸润、附件肿物大小及性质等。

3.分段诊刮:确诊或排除子宫内膜癌的重要方法,并可作为子宫内膜癌临床分期的依据。应将宫颈管刮出物及宫腔刮出物分别送活检。

4.宫腔镜检查:近年来,宫腔镜检已广泛应用于宫内膜病变的早期诊断。接触性宫腔镜和放大宫腔镜下,可直接对可疑部位进行活检,提高诊断准确性,避

免常规诊刮的漏诊。因使用膨宫剂时有可能引起子宫内膜癌的扩散,在选用进行辅助诊断时应予注意,以经阴道B超检查子宫内膜无明显增厚和病变;或经诊刮后活检阴性,仍有反复阴道出血的患者为宜。

5.MRI、CT、淋巴造影等检查:有条件者可选用MRI、CT和淋巴造影检查及血CA125检测。

五、诊断步骤

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步骤, 根据分段诊刮、病理检查结果等作出诊断。分段刮宫时,应注意子宫内膜腺癌浸润、腺癌掉入宫颈管和宫颈腺癌的区别。根据病理检查结果,配合其他辅助检查进行术前临床分期。

分期

一、临床分期

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1971年)规定,于1989年10月以前,对子宫内膜癌按1971年的规定进行临床分期,见表7。对无法手术,单纯放疗者现仍采用1971年的临床分期。

子宫内膜癌临床分期

期别 肿瘤范围

Ⅰ期 癌瘤局限于宫体

Ⅰa 子宫腔长度≤8cm

Ⅰb 子宫腔长度 >8cm

Ⅱ期 癌瘤累及子宫颈

Ⅲ期 癌瘤播散于子宫体以外,盆腔内

(阴道,宫旁组织可能受累,

但未累及膀胱,直肠)

Ⅳ期 癌瘤累及膀胱或直肠,或有盆腔

以外的播散

注:根据组织学病理腺癌分级:G1(高分化腺癌),G2(中分化腺癌,有部分实质区域的腺癌),G3(大部分或全部为未分化癌)

二、手术-病理分期

FIGO于1988年10月推荐使用子宫内膜癌的手术-病理分期法(1989年后全面应用于临床)。

有关分期的几点说明:

1.由于子宫内膜癌现已采用手术分期,以前使用的分段诊刮以区分Ⅰ期或Ⅱ期的方法不再使用。

2.少数患者首选用放疗,仍使用1971年FIGO通过的临床分期,但应注明。 期别 肿瘤范围

Ⅰ期

Ⅰa(G1,2,3) 癌瘤局限于子宫内膜

Ⅰb (G1,2,3) 癌瘤浸润深度<1/2

肌层

Ⅰc (G1,2,3) 癌瘤浸润深度>1/2

肌层

Ⅱ期

Ⅱa (G1,2,3) 宫颈内膜腺体受累

Ⅱb (G1,2,3) 宫颈间质受累

Ⅲ期

Ⅲa (G1,2,3) 癌瘤累及浆膜和

(或)附件和(或)腹

腔细胞学阳性

Ⅲb (G1,2,3) 阴道转移

Ⅲc (G1,2,3) 盆腔淋巴结和(或)

腹主动脉淋巴结

转移

Ⅳ期

Ⅳa (G1,2,3) 癌瘤侵及膀胱或直肠

粘膜

Ⅳb (G1,2,3) 远处转移,包括腹腔

内和(或)腹股沟淋

巴结转移

注: 组织病理学分级: G1:非鳞状或桑葚状实性生长类型为≤5%; G2:非鳞状或非桑葚状实性生长类型为6%~50%; G3:非鳞状或非桑葚状实性生长类型为>50%

3.肌层厚度应和癌瘤浸润的深度同时测量。

有关病理分级的注意事项:

1.细胞核呈明显的非典型性,病理分级时应提高一级。

2.对浆液性腺癌、透明细胞腺癌和鳞状细胞癌细胞核的分级更重要。

3.伴有鳞状上皮化的腺癌,按腺体成分中细胞核的分级定级。

病理分型

按国际妇科病理协会(ISGP,1987年)的规定,进行病理分型, 子宫内膜癌的病理组织学类型

类别 病理类型

子宫内膜样腺癌 粘液性癌

乳头型 浆液性癌

分泌型 透明细胞癌

纤毛细胞型 鳞状细胞癌

腺癌伴鳞状上皮分化 未分化癌

鳞状上皮化生(棘腺癌) 混合型癌

鳞腺癌

手术-病理分期步骤和治疗

一、手术目的和术式的`选择

1.目的:(1)进行全面的手术-病理分期; (2)切除子宫及癌肿有可能转移或已有转移的病灶。

2. 术式选择依据: (1)术前临床分期; (2)术中探查,腹腔冲洗液细胞学检查,剖视子宫检查及冰冻切片检查结果; (3)结合患者年龄,全身健康状况,有无内科合并症等具体情况,决定术式或手术范围。

二、手术分期(staging laparotomy)(临床Ⅰ期)

三、治疗选择

(一)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

治疗中应重视患者年龄和内膜非典型增生的程度(轻、中、重度);年轻、未生育或要求保留子宫者,可采用激素治疗,密切随访;对40岁以上无生育要求者,若为中或重度非典型增生可切除子宫,轻度非典型增生可选用黄体酮(10~30 mg/日),安宫黄体酮(8 mg/日),于经前7~8天周期性用药;中度以上非典型增生则应用大剂量孕激素持续治疗(甲地孕酮160 mg/日, 2个月;己酸孕酮500mg/日, 3个月;或18-甲基炔诺酮3~4 mg/日,3个月),定期诊刮,检查内膜对治疗的反应,决定是否继续激素治疗或改用手术治疗。

(二)子宫内膜癌

目前,子宫内膜癌的治疗趋于以手术治疗为主,辅以放疗、化疗和激素等综合治疗。应结合患者的年龄、全身状况和有无内科合并症等,综合评估选择和制定治疗方案。

1.临床Ⅰ期: (1)开腹后冲洗盆腹腔(NS 200ml):冲洗液进行细胞学检查。

(2)术式:经腹次广泛子宫切除术及双侧附件切除术,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或)取样术。(3)有关手术范围及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①次广泛子宫全切除术应包括宫颈旁组织,阴道穹窿各2 cm。②因临床I期中,多数转移为组织学转移,故如果无明显增大的淋巴结或淋巴结取样冰冻切片阴性者,原则上应进行系统淋巴结清扫术或分多区域淋巴结取样。若腹膜后淋巴结有明显增大,疑有转移可取样或进行细针抽吸检查,以明确诊断。③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范围为,上界:十二指肠2、3段,跨腹膜后血管处肠系膜下动脉分支水平;下界:腹主动脉分支处。包括:右、前、左侧及骶前4组淋巴结,共15~20个。④术中剖视子宫检查:癌瘤大小、部位、肌层浸润深度,宫颈峡部及双侧附件有无受累等(均应有冰冻检查结果)。

(注:癌组织应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ER/PR和FCM检测)

2.临床Ⅱ期: (1)术式: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双侧附件切除术、盆腔、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2)术后治疗:根据手术分期及病理检查结果,综合评估若为高危组,术后可辅以腔内照射、外照射,或化疗、激素治疗。(3)合并症治疗: 对老年、过度肥胖、严重内科合并症,或宫颈癌瘤过大患者,可采用放疗与手术联合治疗。先放疗后再行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此可缩小手术切除范围,减少术中危险及术后并发症。此类患者分期按1971年分期(见放疗部分)。

3.临床Ⅲ期(或以上): 治疗应以综合治疗为主,一般首选放疗,或经放疗后癌灶缩小后再手术;部分患者可首选手术。 (1)手术目的:确定诊断,行肿瘤细胞减灭术(cytoreductive surgery ),尽可能切除肉眼可见的癌瘤,达到镜下水平。(2)术后应用放疗,化疗和激素综合治疗:术后可立即应用化疗,防止远处转移,消灭盆腹腔残留病灶。对特殊类型子宫内膜癌,如浆液性乳头状腺癌(SPEC)等,或已有腹主动脉淋巴结转移者,更应重视应用化疗。 (3)术后放疗:消除残留病灶,预防盆腔复发及阴道断端复发。 (4)激素治疗:孕激素可大剂量,长时间应用,对受体阳性者效果好。 抗雌激素治疗可应用三苯氧胺。 (5)肝、肺等单个脏器远处转移,可酌情进行介入治疗。

四、辅助治疗选择

五、放疗

分为单纯放疗,术前放疗及术后放疗。单纯放疗主要用于晚期或有严重内科疾患、高龄和无法手术的其他期患者,可按临床分期进行放疗。术前放疗,主要是为控制、缩小癌灶创造手术机会或缩小手术范围。术后放疗是对手术-病理分期后具有高危因素患者重要的辅助治疗,或作为手术范围不足的补充。

手术-病理分期 辅助治疗

低危组

Ia期(G1)腺癌 无或激素治疗

Ib期(G1)

中危组

Ia期G2、G3腺癌

Ib期G2、G3腺癌 受体阳性者,激素治疗或全身化疗或腔内照射(阴道) 高危组

Ic期、Ⅱ期其他病理类型

Ⅲa期盆腔内病变

Ⅲb期盆腔淋巴结转移 盆腔放疗加化疗和激素治疗

Ⅲc期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 盆腔加腹主动脉旁放疗、激素治疗和化疗 Ⅲa期腹腔冲洗液阳性 腹腔化疗和激素治疗

注:孕激素受体(PR)阳性者可加用激素治疗;中、高危组和G3者可加用静脉化疗

1.单纯放疗:(1) 腔内照射(后装)高剂量率:A旁及F旁总剂量为45~50 Gy,每周1次,分6~7次完成。(2)体外照射:40~45Gy,6周完成。

2.术前放疗:(1)全剂量照射:腔内加体外照射同单纯放疗,于完成放疗后2~3个月手术(行单纯全子宫及附件切除术)。(2)腔内照射:腔内照射45~50 Gy,完成照射后8~10周手术;部分性腔内术前放疗:A旁及F旁总剂量不低于20 Gy,分2~3次完成,每周1次,放疗后10~14日手术(切除子宫及双侧附件)。(3)术前体外照射:不利于腔内照射者(如子宫大于10~12周,或有宫腔以外播散者)。盆腔外照射剂量20Gy, 2~3周完成;或A旁及F旁剂量20Gy,每周1次,分3次完成。

3.术后放疗:(1)术后全盆腔照射:总剂量40~50Gy, 4~6周完成。(2)腹主动脉旁扩大照射区:总剂量30~40Gy,3~4周完成。照射前行肾扫描定位,并加以保护(若术前已行体外放疗,应减少术后照射剂量)。(3)术后腔内放疗:手术范围不够;有癌瘤残存,或疑有癌瘤残存者,可于手术后2周行腔内放疗,总剂量10~20 Gy,2~3周完成。

子宫内膜癌的化疗方案

方案 药物组成 每次剂量 途径 用药间隔时间

CA CTX 500mg/m2 静脉注射 3周

ADM 30~50mg/m2 静脉注射

CAP CTX 500mg/m2 静脉注射 3周

ADM 30~50mg/m2 静脉注射

DDP 50mg/m2 静脉滴注

CAF CTX 500mg/m2 静脉注射 3周

ADM 30~50mg/m2 静脉注射

5-FU 500mg/m2 静脉注射

六、激素治疗

为辅助治疗之一,多用于晚期或复发患者,以高效药物、大剂量、长疗程为好,4~6周可显效。对癌瘤分化良好、PR阳性者疗效好,对远处复发者疗效优于盆腔复发。治疗时间目前尚无统一看法,但至少应用药1年以上。

1.孕激素: (1)甲孕酮(MPA): 口服, 100mg/日;肌内注射,每日1次,

每次400 mg,7日后每周3次,显效后每月1 000 mg长期维持。(2)甲地孕酮(MA):口服;每日80~160mg。(3)氯地孕酮:口服;每日 20~40 mg。(4)己酸孕酮:肌内注射;每日 500 mg,1个月后改为每日250 mg。

2.抗雌激素药物治疗: 三苯氧胺为非甾体类雌激素受体竟争剂,有抗雌激素作用,低浓度时也可刺激肿瘤内生成,使PR水平上升,有利于孕激素治疗。口服每日20 mg,数周后可增加剂量,或先用2~3周后用孕激素,可提高孕激素治疗效果。

七、化疗

1.多用于特殊病理类型:癌瘤分化差,PR、雌激素受体(ER)阴性患者;或为晚期复发癌的辅助治疗。常用药物有5-FU, 噻替哌(TSPA), CTX, DDP和ADM等。单一药物的有效率为25%~37%。目前,单一用药已被联合用药取代。

2.常用的联合化疗方案:经临床观察,疗效可达50%~60%。见表11。 疗程根据患者病情、全身状况和术后是否放疗等确定,一般可应用3~6个疗程。

3.腹腔化疗: 若有子宫以外播散或仅腹腔冲洗液为阳性者,可选用5-FU、DDP和TSPA等进行腹腔化疗。 5-FU每次1 000 mg,或DDP每次50 mg/m2,或TSPA每次20~30mg,NS 1 000~1 500 ml,均于腹腔内输入,每月2~3次,以术后2个月内完成4~6次为好。 若同时应用全身化疗时,应从联合用药方案中减去相应的同类药物(即腹腔化疗用DDP时,全身化疗则不用DDP;腹腔化疗选用TSPA时,全身用药则不用CTX静脉注射)。

子宫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癌

子宫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癌(UPSC)较少见,为子宫内膜癌的特殊亚型。其病理形态与卵巢浆液性乳头状癌相同,以含砂粒体的乳头状结构为其诊断特征。恶性程度高,分化低,早期可发生腺管浸润,盆腹腔淋巴结转移,深肌层受累,盆腹腔转移。预后差,Ⅰ期复发转移率达31%~50%;早期5年存活率为40%~50%,晚期则低于15%。

诊治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严格进行手术-病理分期:诊刮病理检查一旦诊断为UPSC,无论临床诊断期别早晚,均应进行全面手术分期(包括盆腹腔冲洗液细胞学检查、盆腹腔多处活检、腹膜后淋巴结切除等)。

2.手术治疗: 同卵巢癌细胞减灭缩瘤术,应尽可能缩瘤,包括大网膜切除等。

3.重视术后辅助化疗:因该类肿瘤多数分化不良,盆腹腔早期播散,故辅助治疗中激素治疗多无效。术后化疗中以铂类为主,常选用与浆液性乳头状瘤相同的方案,如CP或CAP等(CTX 500 mg/m2, DDP 50 mg/m2或CBP 300 mg/m2静脉注射,3~4周1次;ADM 50 mg/m2静脉注射)。有子宫外癌变者术后应采用腹腔化疗。

4.与卵巢浆液性乳头状癌鉴别要点: 若卵巢与子宫均受累,但主要病灶在子宫,卵巢内病变仅为卵巢门淋巴管瘤栓;若盆腹腔内有病变,卵巢皮质仅有镜下皮质受累,则可诊断为本病。

随访

完成治疗后应定期随访,及时确定有无复发。随访时间:术后2年内,每3~6个月1次;术后3~5年,每6个月至1年1次。随访检查内容包括:(1)盆腔检查(三合诊);(2)阴道细胞学涂片检查;(3)胸片(6个月至1年);(4)期别晚者,可进行血清CA125检查,根据不同情况,可选用CT、MRI等。

篇3:子宫内膜未分化癌

【摘要】 子宫内膜未分化癌(EUC)较罕见,恶性度高,治疗困难,预后差。

本文就EUC的发病机理、临床诊治等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子宫内膜未分化癌(endometrial undifferentiated carcinoma, EUC)较罕见

,恶性度高,治疗效果不满意,预后差。包括小细胞型、梭形细胞型、大细胞型[

1],Abeler等将EUC分为小细胞/中间型细胞癌、大细胞癌[2]。小细胞癌(sma

ll cell carcinoma, SCC)属神经内分泌性肿瘤,文献中也称为内分泌癌、燕麦细

胞癌、神经内分泌癌或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EUC占子宫内膜癌的1%~1.6%[2]

,发生率极低,多为个例报道,国外报道了77例[2-16],其中小细胞癌52例,

大细胞癌25例,国内尚未见报道。

1 EUC的发病机理

小细胞癌的发病机理目前尚不清楚。最初有学者认为,它来自神经脊的胚胎分

化或内胚层[3,8],但这种假说不能解释神经内分泌性肿瘤与子宫内膜肿瘤同时

发生的现象。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及应用,有学者提出,小细胞癌可能来源

于子宫内膜内未被检测出来的罕见的神经内分泌上皮细胞(这种细胞在子宫内膜、

分化好的腺癌中已检测出),由子宫内膜癌细胞和神经内分泌细胞杂交形成[8],

癌形成过程中遗传基因编码受阻[3,8];常见子宫内膜癌细胞向神经内分泌细胞

分化或内胚层的多能干细胞分化,在癌中神经内分泌细胞和其它类型的癌细胞同时

存在更支持这一假说,这也与恶性细胞的'多能分化特性一致[3,17],如在乳腺

、唾液腺中没有神经内分泌细胞,却出现了内分泌肿瘤[18、19]。

大细胞癌通过研究证实来源于上皮细胞[16]。

2 EUC的临床表现

2.1 发病年龄 EUC的发病年龄比常见的子宫内膜癌晚。除4例分别为23岁、

30岁、31岁、37岁外,余者为43~86岁,平均64岁。

2.2 症状 与常见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症状相似,其中阴道异常出血占首位

,其次为腹部包块、腹疼等。小细胞癌属于神经内分泌性肿瘤,偶然伴有异位激素

综合征(ectopic hormone syndrome),也称为副瘤综合征(paraneoplastic syndro

mes),这是由于肿

[1] [2] [3] [4] [5] [6]

篇4:子宫内膜癌病患心理护理的作用论文

子宫内膜癌病患心理护理的作用论文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术后化疗可提高病人的5年生存率[1],但化疗是一种较强的心理应激源,超过90%肿瘤病人初次化疗都会出现恶心、呕吐、疲乏等不良反应,致使病人的负性情绪明显增加,甚至对治疗产生绝望悲观情绪[2],严重影响治疗效果。为减轻病人用药后的反应,保证化疗的顺利进行,对子宫内膜癌术后化疗病人进行阶段性心理干预,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3月—2012年3月在我院妇科住院的子宫内膜癌病人87例,按入院日期单双号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对照组41例;年龄40岁~65岁,平均51.2岁;两组病人年龄、文化、治疗方式、病理分期、焦虑、抑郁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实施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化疗前、化疗期间、化疗后阶段性心理干预。

1.2.1化疗前心理干预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让病人获得安全感。以诚恳、同情、关怀、体贴的态度对待病人,鼓励病人表达内心世界,了解其心理需要,帮助病人建立自我调节心理的能力。邀请治疗成功的病人现身说法,说明化疗的重要性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使病人有一定的心理准备,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向病人明确积极向上、乐观的情绪可以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有利于获得最佳疗效。

1.2.2化疗期间心理干预

1.2.2.1认知疗法

通过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改变其不良认知,纠正不利于健康的观念,建立新的认知模式。应用良好的语言和态度消除化疗的紧张情绪,引导病人保持轻松的心情,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化疗。

1.2.2.2放松疗法

协助病人取得舒适体位,如坐位或卧位,在柔和音乐伴随下,指导病人放松,在深吸气后,缓缓呼气,同时从上至下全身肌肉随意放松。病人在全身放松的情况下,闭目养神,进行意识和想象,一种是想象快乐、平静、美好的景象,感受全身各个器官健康舒适的状态;一种是想象自己的免疫系统杀伤肿瘤细胞的情景。每日3次,每次10min~15min。

1.2.2.3音乐疗法

保持病房环境安静,在病人房间内播放旋律柔和、富有节奏或病人喜欢听的音乐,音量控制在40分贝以下,能创造愉悦的环境。每日2次或3次,每次60min。

1.2.2.4注意力分散法

在病人的房间内提供报纸、书刊、杂志、电视等,有条件者可自带MP4或电脑,鼓励病人阅读、看电视,转移注意力,以减轻不适症状。

1.2.2.5创造舒适的环境

人的心理活动与环境条件是相互协调的',环境可直接影响病人的心理状态,因此,护理人员应为病人提供一个阳光充足、空气流通、安静、整洁、舒适的病房,以利于疾病的恢复。同时以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心去关心病人,在病人情绪不良时,从内心深处关心体贴他,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让病人有一个发泄的语言环境,帮助病人适应角色。对病人提出问题耐心解答,提供正确的信息。病人对治疗方案信任,对医务人员的服务满意,会使压抑、恐惧的心理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

1.2.2.6化疗药物副反应的护理

恶心、呕吐给病人带来很大的痛苦,常常影响化疗的顺利进行,指导病人进食一些营养丰富的流质,少吃多餐,避免甜品、油腻和产气食物,指导吸入柠檬片气味减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必要时给予胃动力药物和促消化药物[3]。脱发是化疗常见的反应,脱发造成了病人形象的损害易产生自卑心理,护士要关心病人,让病人知道一般停止化疗后头发会逐渐生长,出现脱发者可以介绍病人使用假发或戴帽子,减轻病人的精神压力和心理负担。保持床铺清洁,随时扫去落发,以减少对病人的不良刺激。白细胞减少是化疗常见的副反应之一,加之病人的免疫力下降,很容易引起感染[4]。严格执行保护性隔离,每日洗澡,清洗外阴,勤换内衣,维持皮肤的完整性。指导病人选用软毛牙刷刷牙,保护牙龈。

1.2.2.7争取家属支持

加强与家属沟通,鼓励亲友探视、陪护,使病人在生活上得到充分的关心、照顾和鼓励,心理上得到满足,消除孤独感。1.2.3化疗后心理干预化疗后注意营养及休息,护士可以根据病人爱好,选择各种活动,如陪病人聊天,帮助病人取舒适体位,提供报纸、书刊、杂志或听喜欢的音乐、看电视等,鼓励病人增加社会交往,根据自身实际及兴趣专长,参加适宜的文娱活动,丰富精神生活,减少对疾病的过分注意。

1.2.4评估工具及方法

护理前后应用Zung编制的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问卷调查[5],由专人向病人逐条解释,让病人充分理解条目内容并独立完成,由专人计分,50分以上评定为焦虑或抑郁。

1.2.5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数据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分析,结果采用t检验。

2结果

3讨论

恶性肿瘤的发生与情绪有直接关系,恶劣情绪可以降低和抑制免疫能力,减弱免疫系统识别、清除恶性细胞的作用,从而使突变的细胞得以增殖。子宫内膜癌病人是一组特殊的病人,他们承受着来自手术、化疗以外的心理压力,担心术后化疗脱发会引起自我形象的改变,影响家庭关系,病人心理因素对癌症发生、发展、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病人产生焦虑、抑郁心理与年龄、性格、文化水平、社会地位、经济收入等有关,针对病人的因素,准确评估病人心理状态,针对不同的病人进行心理干预[6]。

心理因素是一种巨大的力量,积极的心理因素有利于治疗和减少病死率。子宫内膜癌病人经历了手术、化疗、预后、经济等心理压力,需要有一个较长时间的治疗和康复期,因此要树立战胜癌症的信心和具备同癌症做斗争的毅力。心理因素与病人的生存质量息息相关,不良心理状态的病人生存质量也差。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成为医疗护理工作中新的主题,心理护理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子宫内膜癌病人的焦虑、抑郁情绪,减轻化疗不良反应,使病人较好地度过化疗期,提高病人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篇5:KAI1/CD82 在早孕小鼠子宫内膜组织的表达研究

KAI1/CD82 在早孕小鼠子宫内膜组织的表达研究

目的:观察KAI1/CD82 mRNA和蛋白在小鼠妊娠D1-D8子宫内膜组织的表达.方法:以胚胎与肿瘤同源性为理论基础,胚胎植入与肿瘤侵袭转移相似为切入点,采用免疫组化和RT-PCR技术.结果:KAI1/CD82 mRNA和蛋白在早孕子宫中,KAI1/CD82 mRNA的表达渐增多,蛋白表达的量和范围也渐增强.结论:KAI1/CD82 mRNA和蛋白在早孕子宫组织中的动态表达,提示它在胚胎精确侵袭子宫内膜的.调节中发挥作用,是滋养层细胞精确侵袭调控的分子机制之一.

作 者:何明忠 王焕英 谭冬梅 谭毅 HE Ming-zhong WANG Huan-ying TAN Dong-mei TAN Yi  作者单位:重庆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重庆,400016 刊 名:四川动物  ISTIC PKU英文刊名:SICHUAN JOURNAL OF ZOOLOGY 年,卷(期):2006 25(4) 分类号:Q95 关键词:KAI1/CD82   早孕   子宫内膜  

乳腺癌护理体会

探讨胃癌肠梗阻病患的护理论文

妇产科疾病治疗中米索前列醇的运用论文

妇产科护士自我鉴定

护士妇产科自我鉴定精选

会计上岗证考试题库

产科实习的自我总结

妇产科护士工作自我鉴定短文

CT医师大型设备上岗证考试真题及答案

心脏直视手术的术前心理护理

磁共振在子宫内膜癌术前的检查意义分析
《磁共振在子宫内膜癌术前的检查意义分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磁共振在子宫内膜癌术前的检查意义分析(共5篇)】相关文章:

会计上岗证试题2022-10-24

护师专业实践能力模拟试卷Ⅱ及答案2023-08-16

ca125高的原因有什么2023-02-03

妇产科的知识点总结2022-09-21

产科实习生总结2023-12-08

妇产科医师工作计划格式2024-03-15

乳腺癌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2022-10-01

妇科护士自我鉴定的评语2023-01-30

妇产科实习自我鉴定2023-03-18

实习护士自我鉴定2023-03-19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