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物质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

时间:2022-12-09 07:39:38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决定物质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精选3篇)由网友“喵酱”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决定物质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决定物质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

篇1:决定物质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

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

原子中的质子数不同及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分子构成不同;

原子排列不同;

离子不同

由同种物质构成不同的物质化学性质是不同的

分子结构不一样。不同原子化学性质相同

决定物质化学性质的 要素是该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

若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那么化学性质可能相同

如同位素,同位素,氕氘氚

原子结构

原子非常小,以碳(C)原子为例, 其直径约为140pm(皮米),但通常以半径记录,在以毫米(mm)为单位的情况下,直径为1.4X10^-7mm,是由位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一些微小的电子组成的,这些电子绕着原子核的中心运动,就像太阳系的行星绕着太阳运行一样。并且原子与宇宙任何黑色粒子相同。原子核的最新研究表明,原子核中的质子或中子可能由内外两种平衡力构成的球型振动能量层。利用此原理可以利用不同大小的能量堆层构造出各种各样比较稳定的原子核。

①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②质子数=核电荷数=原子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注意:中子决定原子种类(同位素),质量数决定原子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核电荷数)决定元素种类;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决定整个原子显不显电性,也决定着主族元素的化学性质。

原子模型

简介原子中除电子外还有什么东西,电子是怎么待在原子里的, 原子中什么东西带正电荷,正电荷是如何分布的, 带负电的电子和带正电的东西是怎样相互作用的等等一大堆新问题摆在物理学家面前。根据科学实践和当时的实验观测结果,物理学家发挥了他们丰富的想象力,提出了各种不同的原子模型。19法国物理学家佩兰(Jean Baptiste Perrin,1870-1942)提出的结构模型,认为原子的中心是一些带正电的粒子,外围是一些绕转着的电子,电子绕转的周期对应于原子发射的光谱线频率,最外层的电子抛出就发射阴极射线。

中性原子模型

19德国物理学家勒纳德(Philipp Edward Anton Lenard,1862—1947)提出了中性微粒动力子模型。勒纳德早期的观察表明,阴极射线能通过真空管内铝窗而至管外。根据这种观察,他在19以吸收的实验证明高速的阴极射线能通过数千个原子。按照当时盛行的半唯物主义者的看法,原子的大部分体积是空无所有的空间,而刚性物质大约仅为其全部的10-9(即十万万分之一)。勒纳德设想“刚性物质”是散处于原子内部空间的若干阳电和阴电的合成体。

实心带电球

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发明家开尔文(Lord Kelvin,1824~1907 )原名W.汤姆孙(William Thomson),由于装设第一条大西洋海底电缆有功,英政府于1866年封他为爵士,并于1892年晋升为开尔文勋爵,开始用开尔文这个名字。开尔文研究范围广泛,在热学、电磁学、流体力学、

原子内部结构的示意图光学、地球物理、数学、工程应用等方面都做出了贡献。他一生发表论文多达600余篇,取得70种发明专利,他在当时科学界享有极高的名望。开尔文1902年提出了实心带电球原子模型,就是把原子看成是均匀带正电的球体,里面埋藏着带负电的电子,正常状态下处于静电平衡。这个模型后由J.J.汤姆孙加以发展,后来通称汤姆孙原子模型。

枣糕模型

葡萄干蛋糕模型(枣糕模型)汤姆逊(Joseph John Thomson,1856-1940)继续进行更有系统的研究,尝试来描绘原子结构。汤姆逊以为原子含有一个均匀的阳电球,若干阴性电子在这个球体内运行。他按照迈耶尔(Alfred Mayer)关于浮置磁体平衡的研究证明,如果电子的数目不超过某一限度,则这些运行的电子所成的一个环必能稳定。如果电子的数目超过这一限度,则将列成两环,如此类推以至多环。这样,电子的增多就造成了结构上呈周期的相似性,而门捷列耶夫周期表中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重复再现,或许也可得着解释了。汤姆逊提出的这个模型,电子分布在球体中很有点像葡萄干点缀在一块蛋糕里,很多人把汤姆逊的原子模型称为“葡萄干蛋糕模型”。它不仅能解释原子为什么是电中性的,电子在原子里是怎样分布的,而且还能解释阴极射线现象和金属在紫外线的照射下能发出电子的现象。而且根据这个模型还能估算出原子的大小约10^-8厘米,这是件了不起的事情,正由于汤姆逊模型能解释当时很多的实验事实,所以很容易被许多物理学家所接受。

土星模型

日本物理学家长冈半太郎(Nagaoka Hantaro,1865-1950)1903年12月5日在东京数学物理学会上口头发表,并于19分别在日、英、德的杂志上刊登了《说明线状和带状光谱及放射性现象的原子内的电子运动》的论文。他批评了汤姆生的模型,认为正负电不能相互渗透,提出一种他称之为“土星模型”的结构——即围绕带正电的核心有电子环转动的原子模型。一个大质量的带正电的球,外围有一圈等间隔分布着的电子以同样的角速度做圆周运动。电子的径向振动发射线光谱,垂直于环面的振动则发射带光谱,环上的电子飞出是β射线,中心球的正电粒子飞出是α射线。

这个土星式模型对他后来建立原子有核模型很有影响。19他从α粒子的电荷质量比值的测量等实验结果分析,α粒子就是氦离子。19,瑞士科学家里兹(Leeds)提出磁原子模型。他们的模型在一定程度上都能解释当时的一些实验事实,但不能解释以后出现的很多新的实验结果,所以都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数年后,汤姆逊的“葡萄干蛋糕模型”被自己的学生卢瑟福推翻了。

篇2:元素的化学性质由什么决定?

化学性质是什么意思

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所属物质类别的化学通性:酸性、碱性、氧化性、还原性、热稳定性及一些其它特性。

篇3:命令决定意见不同

1.命令(令)的概念

命令(令)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领导人发布的指挥性和强制性的公文。它“适用于依照有关法律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嘉奖有关单位及人员”。

2.命令(令)的种类

有:公布令、行政令、嘉奖令、任免令等。

(二)文体结构

1.标题

命令(令)的标题形式有:制发机关(作者)加文种;制发机关、事由加文种;“授予”式标题。

2.发文字号

有两种,一是完全式写法。二是发文字号专用。一般领导人名义发布的命令不按照年度编号,而是从任职开始到卸任为止依次编号。

3.主送机关

发布令、行政令因其面向政府所辖范围内的全体成员,故不用主送机关。嘉奖令有主送机关。

4.正文

正文是公文的主体。有三种形式:

(1)单层次式□发布令多数采用单层次,其内容为发布什么法规和施行日期。

(2)二层次式□行政令多采用二层次,第一层次的内容是发布该令的目的,第二层次的内容为命令事项。

(3)三层次式□嘉奖令多数为三层次,第一层次写嘉奖的缘由,主要写明嘉奖对象的功勋和业绩,其中时间、地点、事情、原因、结果要交代清楚,此段最后要给功勋业绩定性。第二层次写嘉奖的目的及嘉奖的内容。嘉奖内容有授予荣誉称号的、记功的、晋级的、给予奖金的。第三层次写嘉奖希望,写明对受奖者的勉励与要求,或向有关方面人员提出希望。

5.附件

颁布法规文件的命令,均以随令公布的法规文件作为附件,在正件中需简要说明批准法规文件的机关、文件标题与正式施行、生效日期以及对文件执行的要求等。在正文下方需注明附件的标题与件数。

6.落款

在正文右下方标注发文机关领导人的姓名,姓名前要冠以职务。以机关名义发布的命令,也可以不签领导人的姓名。

7.成文时间

有两种标法:一种是标在标题之下;另一种是写在文尾署名的下方。

(三)写作要求

(1)注意“命令(令)”的适用范围

①“命令(令)”的作者具有限定性。

②命令用于任免人员,仅限于任免部长级以上的官员,而一般官员不用命令任免;命令用于嘉奖,也仅限于嘉奖具有重大影响的人或事,普通表彰不用嘉奖令。

(2)文辞庄严、准确。

(3)结构严谨、平直。

九年级化学中考复习提纲

九年级化学下册《金属材料》教学设计

初中化学人教版教学设计文库

初三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教案

初中化学课本人教版教学设计

沪教版初三下学期化学的教学计划

人教版初三下金属材料教学设计

化学反应速率教学设计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复习提纲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

决定物质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
《决定物质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决定物质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精选3篇)】相关文章:

高一化学碱金属元素教案2023-02-18

高二生物教案2023-07-25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教案2023-04-02

化学反应原理教案2023-06-15

碱金属说课稿2023-08-30

初三化学月考知识点2023-08-01

初中化学学习方法总结-初中化学总结2023-02-04

初中生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2023-10-05

高中化学怎么学?怎样提高高三化学成绩?2023-04-10

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教案2022-04-30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