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过程综述 的范文

时间:2022-12-12 07:34:33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研究过程综述 的范文(精选15篇)由网友“长发之殇”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整理过的研究过程综述 的范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研究过程综述 的范文

篇1:个人研究过程综述

在这个经济腾飞的时代城市建设越来越快人们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但随之而来的是更多的生活垃圾,工业废水这些都影响着我们的生存的环境,为此我们小组于20xx年2月20日至20xx年6月20日展开这次研究性学习活动。

我们组分为5各小组,李小琴张文锦为第一小组;雷演杨希为第二小组;杨思莹胡蝶为第三小组;杨瑞冲陶婷为第四小组;我和胡天豪为第五小组。每个小组都有各自的任务,我们小组的任务是利用访谈法展开本次研究性学习活动,接到任务后我和胡天豪坐公交车顺着道路大致看了一遍,然后我们做了一个详细的交谈,商量本次活动应该如何开展经过详谈后我们已定好了几个问题,然后利用空间时间我们展开了本次活动。由胡天豪同学向受访者提问,我在一旁记录。

(普通居民)

1、您觉得您周围的环境怎么样?

答:我觉得周围的环境有点糟糕,地上的垃圾随处可见,且一些工业废水,废气也污染着我们的环境。

2、您觉得是什么导致这种现状呢?对待这种状况我们应该这么做?

答:我觉得是由于人们不重视环境造成的,可以开展环保宣传活动。让人们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政府也要对此提出解决方案。这样我们的环境才能得到改善。

(清洁工)

1、您对应城的环境有什么看法?

答:我觉得很糟糕,每天我总是工作个不停,但是道路上依旧有很多垃圾。且运垃圾的车每周只来一次,根本不够装。当然人们的乱丢是主要因素。

2、您认为该怎么解决环境问题呢?

答:我觉得应该在马路上多安置些垃圾桶,多植树。

(老师)

1、您认为你周围的环境怎么样?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环境?

答:我觉得很差,主要是由于人们的道德素质不高。也有些是因为生活的`习性吧,大人没带好头,他们的孩子也学着,形成恶性循环。

2、您觉得应该如何解决?

答:应多开展环境保护的活动,号召人们保护环境。也希望政府多关心环境。提出解决办法。

访谈结束后,我们将手上的资料进行整理,最后本组成员开会,将所有人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最后上传至网上。

篇2:个人研究过程综述

我参与的小分队研究活地点在应城二中,于20xx年02月20日开始,参与人员有郭玉琴、彭玉茹、刘文杰、程敬颐,由我们负责的研究内容是中学生的“衣食消费”,其活动计划安排如下:郭玉琴负责打印并分发问卷调查表,彭玉茹做好访谈记录,刘文杰、程敬颐统计结果并总结。选定的研究方法为问卷调查表、访谈法、一般活动记录表、文献法。我们分别在上晚自习前(18:00)到抽取班级分发问卷调查表,待分发完毕后,由郭玉琴与该班班主任协调商量监督同学们填写问卷调查表,并在上晚自习之前收回。与此同时,彭玉茹、刘文杰、程敬颐向鲁燕青老师访谈对中学生衣食消费方面的看法,程敬颐拿录音笔做好记录,待到18:30上课铃声响起后到本班教室集合,在上晚自习课间时讨论研究成果,一直到第三天得出结论。其中我们参考《应城二中中学生守则》及全高二年级花名册,在花名册中我们可以了解班级数及各班班级人数,还有男女生比例(方便研究穿衣);在《中学生守则》中我们可以了解衣着与消费之间的问题,便于设计问题用于问卷调查表。

通过这次调查活动,我们明白了不应该盲目、无选择、无安排性的消费,特别是针对于衣食消费方面,应有节制的去超市购物、淘宝等。衣着方面,不能过分追求华丽从而使消费额度增加,最重要的是内在涵养。作为本次活动的组长,应引导组员走正确的消费观与消费方向,从而影响身边的人也能有一个消费的好习惯。倡导同学们正确认识自己的消费观,树立良好的消费意识,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避免盲目消费及随大众心理。

篇3:个人研究过程综述

研究时间:20xx年9月30日,组内进行第一次会议。确定研究题目完成开题报告。

参与人:熊礼朋、熊敏、郑梦玲、汤敏、胡佳敏、李骥、宋敖、姚茜、陈嘉财、刘敏、陈龙。

研究内容:研究电视机所产生的辐射对人体的危害,以及怎样减轻电器的辐射,对当地居民进行简单的访问,看他们是如何看待辐射造成的危害的

研究计划:开题一星期后完个人研究综述,老师点评后进行总结。

我们这次研究的课题是电器辐射对人体产生的危害,组长要我们每个人选一种电器进行研究。我选的是电视机所产生的辐射,小组长写了初步开题报告,完成之后,交给老师审核,审核通过后小组开了一次小会。在这次会中我们确定了我们的研究对象,因为辐射这个东西是看不到摸不着的,所以我们只有上网查询资料,向老师询问,和小伙伴们互相讨论,对于这次研究,我总结了以下步骤:

1、确定了研究对象。

2、查阅关于辐射的有关资料和辐射对人体产生的危害。

3、对查阅来的资料进行初步整理。

4、对当地居民进行访问,看他们是怎么看待辐射的危害的。

5、根据访问资料、书面资料进行整合。

6、写出研究报告以及自己的体会和感想。

篇4:个人研究过程综述

关于此次的研究性学习,我们小组所选择的课题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国是古代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的四大发明对中国乃至全世界都有非常重大的影响。

选择这个课题的原因是为了让我们更深刻的了解中国文化,培养我们的创新思维。

课题定下来后,我和吴娇被分配到的任务是,在微机室查阅并保管资料。我和她对这个任务都非常满意。上微机课的时候,她负责查阅,而我负责记录。我们分工合作,不一会儿就将工作完成了。看着中国古代引以为傲的四大发明,我不禁升起了一股自豪感!正是因为有了它们,中国乃至全世界才能更快更好的发展。

我和吴娇将收集到的资料交给小组长时,我们同组的同学都非常高兴,这对我们接下去的工作会有很大的帮助。就我们所收集到的资料,我们小组同学展开了与课题相关的讨论。

经过讨论,由小组长发表该课题的开题报告,结合资料我们确定了该课题的背景及目的等问题,最后,在小组长的结题报告中结束。

对于这次的结果,我们非常满意。在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后,我们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进入微机室将所整理的资料输入研究性学习中。至此,这次研究性学习基本完成。

我们此次的研究性学习达到了预期的效果。通过这次的学习,我不禁感叹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国人民的智慧在那时便已有完美的体现,而我们作为中华文化的继承人,更应将这种博大精深的智慧发扬光大。让中华民族的未来散发着智慧的光芒。

篇5:翻译过程研究综述

翻译过程研究综述

翻译过程研究是翻译研究中极其重要的课题.通过对国内外翻译界提出的'种种翻译过程经验或模式的总结和简评,重点介绍从心理角度探讨翻译过程的理论模式,指出翻译过程不仅仅是语言层面的转换,更是一个认知心理活动过程.

作 者:李芳 LI Fang  作者单位:湖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410128 刊 名: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NAN FINANCIAL AND ECONOMIC COLLEGE 年,卷(期): 24(2) 分类号:H315.9 关键词:翻译过程   经验   认知   心理  

篇6:个人研究过程综述

个人研究过程综述

①活动时间:2月20日~6月20日

地点:应城市第二高级中学一带

参与人员:第6社会实践小组成员

陈毅能 李沐源 李人杰 吕文艳 刘伦 刘仁 汪丹 蒋璐 田慧 欧阳益

② 这次社会实践研究主要着重研究在我们学习工作中最常被我们忽视的“健康”,主题为“运动与健身”,看起来貌似“运动”与“健身”是同一个方面,不过也确实是一样的。在现在这个社会环境中,有很多在奋斗的有志青年都在以身体来换取金钱,等到老了以后又再用金钱来换身体。极大可能性是在学生时代由极大的'学习压力而导致没有养成一个好的身体,每天能够坚持健身的同学有多少?接下来,我们小组将进行一系列的调查,方法就很多了“问卷调查法”

“访谈调查法”,接下来将对“运动与健身”展开一系列的研究。

③ 这次我的研究方法主要是用访谈法来调查,由于这次访谈当然是以常规的面对面的交谈,所以拒绝回答的人就相对较少了,因此回答率很高。也有个别现象,不接受此次访谈,但从中便可得知对此问题的态度并得出判断,这样也比较真实,比较靠谱。本文信息来源于大学生个人简历网。请注明。

④ 有关于研究的活动过程及获取的信息资料记述:因为为了确保十分有效的进行研究,我们小组有着明确的分工,我主要负责访谈,开始我先利用休息时间对应城二中的一部分学生进行访谈,大家也都十分配合,访谈也是十分顺利。从访谈中我得知有很多个子不高的男同学想要通过运动与健身达到增长身高的目的,也给自己制定了一些运动健身的计划如“每天下午四点跳绳30分钟,晚上跑步30分钟”,然后,我给他的建议是“注意早晚休息睡眠,调节饮食营养健康”。

⑤ 在网络上收集的资料表明,肥胖青少年偏头痛比例高,因为长期不运动,生活不规律极容易导致肥胖,所以一定要坚持运动健身。规律运动健身,规律三餐均衡,并保证充足睡眠。

篇7:研究综述:李清照

研究综述:李清照

李清照是宋代首屈一指的女性作家,她以其女性身份和卓越的艺术成就,而成为20世纪宋词研究中仅次于苏轼的第二大研究“热点”。—两年间有关李清照其人其作的研究论文多达60余篇。本文试就两年来李清照研究中值得关注的情况综述如下:

一、对李清照创作的女性文化观照

近年来,以女性的视角对女性作家及其作品进行文化观照已成为文学研究的一种新动向,这种新动向突出地反映在李清照研究之中。罗斯宁《李清照与宋代女性词》(《中山大学学报》第1期),从女性文学的角度考察了李清照的词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作者认为:宋代女性词具有女性自我意识觉醒、自尊自强的要求、自恋自怜的情结等思想感情特色,在艺术上多委婉情深、率真自然、浅白通俗。李清照词集宋代女性词之大成,成为宋代女性词的杰出代表。由于李清照深厚的文化修养和过人的抱负,故而其词具有了一种超乎女性词的“丈夫气”。这种丈夫气表现为:(一)芬馨神骏,柔中见刚。(二)意境沉博,大家风度。(三)感性与理性并重,自然而尖新。这样便对兼有女性词与士大夫词之长的“易安词”有了比较全面的体认。

杨海明《凄清孤寂:李清照词所表现的女性情怀》(《文史知识》20第8期),认为李清照词之所以能卓然自成一家,一个颇为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她以女性特有的视角和笔触去感知人生和抒写感情。这种女性特色体现在词中便是那一种凄清孤寂的情怀。接着他从社会背景、婚姻家庭生活和个性气质等方面阐述了这种情怀产生的原因。文章最后结合朱淑真和魏夫人这两位女性词人的生平与创作,指出哀怨心绪和孤凄情怀是宋代女性词人所共有的“时代病”。

张忠纲、綦维《李清照的女性意识》(《文史哲》第5期),对李清照这位生活在男性本位文化传统社会中的女性文学家的心态进行了细致而又深入的剖析。作者认为,李清照追求男女平等,刚强洒脱,但又不失女性之柔美。她厌恶俗世,心志高洁,深受隐逸思想的影响,甘心“隐于闺阁”,以其独特的方式实现着辅君报国的人生价值。她真诚地对待爱情婚姻,既隐忍大度,极尽为妻之道,又勇毅决绝,断不与无耻小人苟且为伍,这些都充分展示了李清照的女性意识。透过作者的分析,我们看到了李清照身上折射出来的聪慧典雅、柔婉坚韧的东方女性美的光辉。

二、对李清照主体情感和个性气质的探寻

对李清照主体情感和个性气质的研究与探讨,一直是李清照研究的重要内容。莫惊涛《李清照的情感世界及其表现形式》(《理论学刊》2000年第2期)、苏建新《从李清照的词看她一生的情感历程》(《孝感学院学报》20第5期)、李淑芬、廖雄飞《闺阁情·丈夫气·家国思:李清照思想性格特征浅论》(《南昌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王树荣《李清照的人格魅力》(《西部社会》2001年第5期)、李卫东《易安词的心路历程及其独特风格》(《南通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等数篇论文,即是对李清照主体情感和个性气质的继续探讨。其中莫惊涛一文是值得关注的一篇。作者认为李清照词作“无论是表现少年的天真活泼,还是反映初嫁的夫妻温情;无论是抒发离别的绵绵情思,还是展示晚境的凄凉悲苦,都渗透着一个‘情’字”。进而对其情感的表现形式进行了概括:内容上,以李清照的爱情词为观照对象,指出李清照的爱情是建立在知己之爱基础上的,她对于夫妇爱情生活的抒写纯洁高尚,艺术品位较高;表现技巧上,易安词善于移情于物、融情入景,审美体验摇曳多姿;语言上,作者认为李清照以惊人的才华,创造出明白如话、清新自然、音律和谐的诗词语言,淋漓尽致地传达着她内心的情感。苏建新一文谈到了李清照词对苏轼“自是一家”(即抒发真实性情)的继承,人们可以从李词中清晰看见她一生各个阶段欢快、幸福、相思、自信、悲凉的情感历程。李淑芬、廖雄飞一文则从社会环境、政治背景、个人遭遇和对李清照诗、词、文论作品的具体分析入手,充分展示了李清照既有女性柔婉的闺阁幽情,又有丈夫的倜傥豪迈之气以及慷慨激昂的家国之思的多重人格魅力。

三、关于李清照的比较研究

李清照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极不平凡的女性作家,她之所以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除去其自身非凡的才华、渊博的学识之外,还与她善于学习和吸收前人的艺术经验有关。吴帆《论李清照词及〈词论〉对李煜创作的继承与借鉴》(《社会科学战线》2000年第2期),就探讨了李煜对李清照的影响。首先,二李词都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性。这种概括性表现为拓开了词的时空跨度与容量。其次,二李词都善于以独特的抒情手法塑造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最后是李清照《词论》对李煜《书评》的借鉴与继承。它表现为:1、两文的论证形式十分相似。2、两文俱敢于大胆揭露评析前贤,语势咄咄逼人,风格遒劲而有魄力。3、两文皆善用比喻,形象而逼切。谢皓烨《论李煜和李清照后期词作中悲剧体验的差异》(《泰安师专学报》2001年第1期)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将二李后期词的情感特质进行了研究,以二李后期词带有浓郁的悲剧性为着眼点,指出由于个人经历和思想意识的不同,二李词在传达生命感受和生命体验方面的差异性:李煜置身于生命无常的视点,仰视宇宙自然的永恒,表现了生命的现实悲剧性;李清照则置身于日常生活的视点,直面社会自然的变幻不定,传达了一种生活层面的悲剧性体验。

此外,还有一些研究者注意到了李清照对其它作家的学习与借鉴。王爱玲《纤细幽微显个性:秦观李清照词异同比较》(《河北学刊》2000年第4期)一文从风格、题材内容、语言及艺术表现几个方面论析了秦观与李清照词作同中见异的美学特征。陈祖美先生《〈香奁集〉和〈漱玉词〉》(《文史知识》2000年第12期)一文考察了韩偓《香奁集》对李清照词创作的影响,并以之为“窗口”,对待字少女李清照的心灵世界作了一番窥探。

四、关于《词论》的研究

李清照的《词论》是我国词学批评史上出现较早的一篇论词专文。它不仅描述了当时词坛的创作情况,还根据作者的审美观念提出了对词体艺术的规范,因而受到历来研究者的重视。近两年的《词论》研究在前人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拓展。顾易生《关于李清照〈词论〉的几点思考》(《文学遗产》2001年第3期)一文,对旧著(1981年版《中国文学批评史·中册》)中曾批评李清照《词论》“片面强调音律”、反对“以诗为词”的观点进行了反思,认为:李清照对词的音律提出严格要求,也展示了词律有其自由宽松的一面,并为以声律服务于抒情写景作出示范。从苏轼突破词律某些束缚到李清照强调音乐特征是合于历史进程的辩证发展,宋词文学性与音乐性结合的经验值得借鉴。在李清照对南唐君臣以及晏几道等词的评说中,反映出她的审美兴趣非常宽广,力图兼采众美,以诗赋散文的表现手法来充实开拓词境。

王昊《论李清照〈词论〉的女性主义话语立场》(《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第2期)一文,以女性意识作为李清照《词论》话语立场的基点,强调《词论》是词体建构发展至该阶段对词体内部音乐性和文学性这一矛盾的一种共时性把握,其词体本质论的思想基础也正是女性意识。文章列举了今人对《词论》话语立场两种截然相反的阐释取向:“主旋律”论和“市民同调”论,并对此进行了剖析与反驳,认为:正是个性心理、家庭和时代文化氛围诸因素的综合作用,方能产生妇女文学史上李清照“这一个”特出的女词人及其空前绝后的理论建树——《词论》。

此外,还有文章涉及李清照的再嫁问题。这个问题,历来学者众说纷纭,近年来学者似乎已基本形成共识,认同李清照改嫁的事实。这两年马瑞芳先生连续发表《李清照再嫁之谜》(《文史知识》2000年第7期)和《李清照的两次婚姻》(《山东文学》2000年第8期),力图揭开李清照再嫁之谜。作者认为,因赵明诚曾纳妾,李清照与之有感情裂痕。赵去世后,李清照极端孤独,渴望温情,其时张汝舟明为爱“才”而实图“财”,李清照不幸落入张汝舟的圈套。前此虽已有人揭开此秘,然马先生以她女性特有的敏锐善感和优美的文笔,结合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深入到李清照的心灵深处,对其心理与性格进行分析,故读来仍有兴味。

总体上看,这两年李清照的研究有了长足的进展。但选题大量重复,论者只管自己立论而不顾已有研究成果的现象仍很严重。有些文章观点看似新颖,其实早有人道,只是没有去查阅前人的成果。本是陈词滥调,却自视为石破天惊之论。希望今后的李清照研究包括整个古代文学研究,论者在发表文章前,最好查查已有的成果,看看自己的“新见”是否有人“先获我心”。如果是“英雄所见略同”,最好是别开蹊径,何必浪费自己和读者的宝贵光阴。

篇8:郑观应研究综述

郑观应研究综述

郑观应是中国近代著名的维新思想家和实业家。其生平活动与近代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密切相关;其著述涉及政治、经济、哲学、军事、外交、文学、教育、法学、新闻等诸多领域。曾对康梁、孙中山、毛泽东等人都产生过巨大影响,也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迄今出版、发表了一大批有关研究郑观应生平和思想的专著、论文和资料。本文拟对1949年以来郑观应研究的概况,分门别类,进行简要的介绍,以期对进一步深化郑观应的研究有一定的帮助。

一、专著、文集

1981年,夏东元出版了第一部研究郑观应的专著《郑观应传》。,作者又在原书基础上补充、修订成《郑观应》。[1]作者立足于丰富翔实的历史资料,揭示出郑观应思想体系和实践活动的历史进步意义。作者指出,郑观应思想体系的核心是:欲攘外,亟须自强;欲振工商,必先讲求学校,速立宪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该书认为,郑观应把“攘外”作为救国的头等大事,把“振工商”作为富强的根基,把“速立宪法”作为达到富强的政治保证。这一思想体系,在19世纪下半期的历史条件下是符合时代要求的。作者运用历史学和经济学相结合的方法,从社会经济形态变革的历史背景中去把握郑观应的思想发展脉络,进而从郑观应的思想体系框架内探究其社会实践的动机和意义,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线索将郑观应的思想和活动穿联贯通,揭示历史人物性格演变的内在逻辑,论证了郑观应思想和实践的历史进步性。从而作出郑观应是中国近代最早具有完整维新思想体系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是揭示民主与科学序幕的启蒙思想家的历史评价。,易惠莉出版了《郑观应评传》,[2]对郑观应的思想和生平,作进一步深入的分析和研究。2000年,邓景滨出版了《实业诗人第一家――郑观应诗歌研究》,[3]为第一部专门研究郑观应诗歌成就的著作。

文集方面,1982年和1988年,夏东元编辑出版了《郑观应集》上、下册,[4]收录《救时揭要》、《易言》、《盛世危言》、《南游日记》、《西行日记》、《盛世危言后编》、《罗浮待鹤山人诗草》、《罗浮待鹤山房谈玄诗草》、《待鹤山人晚年纪念诗》、《香山郑慎馀堂待鹤老人嘱书》等书。该书收罗宏富、校勘精良,为研究郑观应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基础。此外,尚有1995年邓景滨编的《郑观应诗选》。[5]

二、郑观应生平与思想的综合研究

1957年发表的王炳义的《郑观应的改良主义思想》[6]和1958年发表的王永康的《郑观应其人及其思想》,[7]是较早对郑观应生平与思想进行较全面研究的文章。王炳义的文章指出,作为从洋务派中分化出来的改良主义者,郑观应认为要使中国真正富强,必须进行变法维新。其改革方案归根结底都是围绕着“振兴商务”,进行“商战”,从发展中国资本主义民族工商业出发。经济上,主张实行保护贸易的关税政策,准许民间自办企业,并且要求朝廷加以保护;发展机器工业;开采矿产,举办近代交通事业;发展农业生产等。政治上,主张设立商务公所,以保护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学习西方议会制度和创立宪法;革除原有政治机构的腐败、贪污、冗官太多等弊端。在文化教育、社会等方面也提出改革措施。作者指出郑观应的思想代表着自19世纪60年代以后到戊戌变法以前改良主义的思想。其思想的基本精神是“主以中学(君主),辅以西学(立宪)”,是一种君主立宪论。他提出变法维新的主张,并与封建统治阶级进行思想上的斗争,打击清政府的君主专制政体。同时在国难当头的时候,他极力呼吁自强救国。因此其改良主义思想具有反侵略的爱国主义精神,反映了当时广大爱国人民的要求,对以后的改良派产生一定影响,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但郑观应的思想也存在着对封建统治的依赖、对帝国主义的幻想、理论上落后和复古主义”倾向等局限性。王永康的文章认为,郑观应是一个商人出身的知识分子,具有较多的民族资产阶级的特性,所以他在经济上特别提出“商务”、“护商”和“商战”的主张,在政治上也强调议院政治的重要性,他所反映的资产阶级要求是较同时代的人更为迫切的。郑观应从中国儒家唯心思想体系出发,提出“中学其本也,西学其末也,主以中学,辅以西学”。实际上,就是要在政治上维护封建传统,在经济上发展资本主义。这就是他的改良主义思想的基本依据。郑观应在经济上,从振兴商务的角度出发,要求发展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财政金融业,不但强调商品流通,而且注意商品生产;在政治上,主张在中国实行议院政治;在外交上,主张依照国际公法,修改或废除中国与外国侵略者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在文化教育上,主张改革科举制度,推行实用教育与普及教育。作者还分析了郑观应与顽固守旧派在经济上、政治上、体用关系上的矛盾与斗争,强调郑观应的改良主义思想的进步意义和局限性。

1964年,邵循正发表《论郑观应》[8]一文,对郑观应的生平活动和思想的若干问题作进一步的探讨。在郑观应与买办的关系上,通过比较郑观应与买办唐廷枢、徐润经历、思想的异同,指出郑观应首先是一个爱国忧时,不满社会现状的封建知识分子。他虽然寄身买办阶层,但和一般买办并不气味相投。在郑观应和洋务派关系上,指出他们既存在合作共事,也存在观点上鲜明的冲突。关于郑观应向西方学习及其失败的问题,作者是认为《易言》和《盛世危言》分别代表郑观应19世纪六七十年代和八九十年代向西方学习的见解。在《盛世危言》中,郑观应主张更广泛地学习西方的“天学、地学、人学”,主张设立议院。但甲午战争以后,其思想日趋保守。他以中国民智未开,力主不可亟开议院,反映了改良主义者向外国资产阶级学习的愈来愈没有出路。作者还分析郑观应和盛宣怀集团分歧和合作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对郑观应政治思想的迅速退化以至反动的影响。

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有关郑观应思想的研究出现了一个高潮。夏东元连续发表《郑观应思想发展论》、[9]《论郑观应的一身四任――再论郑观应》、[10]《郑观应是揭开“民主”与“科学”序幕的思想家》[11]等文章,对郑观应的思想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在《郑观应思想发展论》中,作者指出,郑观应思想的精髓,首先是他的变法救国和重点防俄;其次是注重兵战,更注重商战。作者还通过郑观应兴办企业所采取的形式,反映郑观应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抵制的一面,也有依靠的一面。关于郑观应与盛宣怀的关系,作者认为由于两者在经济利益上密切联系,因而在诸多政治、经济问题上,观点一致。但由于郑观应毕竟是一个要反对侵略以救世为志并身体力行的思想家,故在实行立宪、设立议院等问题上,与盛宣怀又有分岐。对于郑观应不同时期的设议院行立宪主张的评价问题,作者指出甲午以后,郑观应主张缓行立宪,这与康梁等人为了避免维新运动的阻力把设议院暂不提到日程的思潮以及迎合江苏藩司邓华熙的意见有关。而1900年郑观应又力主速行立宪,这固然与维护风雨飘摇的清政府有关。但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郑观应的立宪以收民心,也有一定的可取之处。《论郑观应的一身四任――再论郑观应》,通过对郑观应既是外国洋行的买办、又是民族资本家和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并兼任洋务企业的重要职务等四种交叉身份的剖析,指出买办可以变为自己的对立物民族资本家和改良主义者,而民族资本家、改良主义者同洋务派也有着同一性。郑观应能从一个买办变为民族资本家和改良主义者,主要是由于他

在青年时就有较为强烈的爱国思想。至于郑观应参与洋务运动,则是民族资本家和改良主义者参与洋务活动来实现其富强救国的主张的。作为主导面,郑观应是民族资本家和改良主义者。《郑观应是揭开“民主”与“科学”序幕的思想家》则通过对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对救国道路的探求的勾勒,以及郑观应“富强救国”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的分析,指出郑观应把君主立宪的政治制度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以发展近代工商业,作为达到“富强救国”的两根杠杆。这两根杠杆实际上就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提出的“民主”与“科学”的两面旗帜的胚胎。

吕杰的《一部资产阶级的福音书――郑观应和他的〈盛世危言〉》[12]认为,郑观应的思想包含:倡言商战以卫国,为本国资本主义辟路;学习外国经验,促进本国资本主义发展;主张政治改革,为资产阶级争取参政权。作者指出,郑观应的思想尽管有诸多的局限,但它对摧毁封建顽固思想的堡垒,传播爱国主义,争取民主和社会进步,促进新生产关系的产生起了很大的作用,并且在19世纪末的思想界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在近代史上,郑观应的改良主义思想闪耀着特有的光彩。汪熙的《论郑观应》[13]指出,就思想格局而言,郑观应继承了鸦片战争以来有识之士的“变局”思想,主张以西学培养人才,否定以孔孟之道为基础的封建科举制度;提倡议会政治,否定封建君主专制;鼓吹既学习西学的“长技”,也学习西方的人文科学,包括资产阶级上层建筑的政法制度,从而达到他的前辈和同辈所未能达到的认识高度。以这种体、用观为基石,郑观应提出了他的政治和经济纲领,那就是在君主立宪的体制下的民富和国强。关于郑观应与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关系,作者指出郑观应在戊戌变法时期,对康梁的关系是冷淡的,甚至有点敌意,证明他是立宪派的右翼。辛亥革命前夕,郑观应反对保路运动,说明他已成了时代的落伍者,关于郑观应抵御外侮思想,作者认为郑观应对国际形势的分析,对瓜分危机的估计,对清廷投降政治的揭露以及抵抗外侮的政策建议,是比较有远见、有胆识和中肯的。他在这一方面的著述和活动启迪过很多人,不愧为强调抵御外侮的爱国主义者。关于郑观应与发展资本主义的关系,作者认为发展资本主义是他的“民富”与“国强”的灵魂。其最大功绩是向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进行猛烈的批判与揭露,并提出了自己的方案,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呐喊开路。他把发展中国的资本主义同抵抗外国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问题直接联系起来,把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作为国家生死存亡的问题提出来,这在当时是很突出的,称得上是鼓吹发展资本主义的理论家和实践家。此外,作者还对郑观应与盛宣怀的关系、郑观应的晚年际遇进行分析和介绍。

90年代以后,夏东元发表了《郑观应与中国近代化及其超前意识》,[14]指出郑观应所处时代的中国近代化,就是引进和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来发展本国的资本主义工商业,并相应地进行政治、军事、文化教育等一系列改革,其中尤其是变封建专制为民主制即君主立宪议会制的改革。郑观应的思想不仅与此潮流相吻合,且有不少超前设想。具体体现在集抵御外侮、振工商、改良政治于一体的思想体系;突出“商战”的重要地位,主张“大开门户”,兴办“万国公共商场。”胡波的《同光时期郑观应民本思想初探》,[15]认为郑观应的政治思想,既具有民权民主思想的倾向,又带有浓厚的民本思想特征。他不仅自觉地运用儒家民本思想去解读西方民主政治的历史文化和思想学说,而且有意地借用民本思想的话语来为民主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和民主政制在中国的推行,保驾护航,指出议院、立宪、君民一体,是西方各国富强之本,主张在中国设议院、行立宪、伸民权、实行君民共主。民本思想既是他接受民权认同民主的基础和衔接点,又是他追求富强救国的精神助力,但同时还是他维护清王朝专制统治、抵制革命的借口,其思想认识水平一直停留在民本和民主之间。姜义华的《郑观应与近代中国启蒙运动发端》,[16]则通过郑观应《易言》和《盛世危言》所体现的思想主张的深入分析,指出郑观应是近代中国最早全面触及启蒙思潮各项基本问题的启蒙运动前驱。贺立华的《书生人格的现代转型――论郑观应的当代价值》[17]从人格转型这一新角度切入,认为郑观应的“商战”思想,首次打破中国人传统的思想模式,将商品经济观念提升到“富国强兵”的重要地位;同时他又是“商战”出色的实践者,其行动本身对中国长于“务虚”“论道”的书生人格具有大于话语启蒙的价值。他的“君主立宪”、“设议院”等改革主张,矛头直指封建专制独裁,其中的西学参照,打开了他世界性的文化视野,提升了他跃入工业文明的思想境界;但同时他又是一个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底蕴深厚的人,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浸润了他的人格精神,也给了他“商战”行动的智慧。作者指出,郑观应是中国书生人格真正完成现代转型的启蒙思想家和先行者。易惠莉的《郑观应与他的家族》[18],则通过对郑氏家庭的详细介绍及其对郑观应思想活动影响的深入分析,指出过多的家庭责任和义务的承担,除了消解他事业的成果,还必然异化他对其事业蕴涵着的社会责任和义务的承担;同时也必然异化着他的个性。这也是他的事业在获得一定成功后即开始走向失败的原因之一,也是他在复出后不得不完全依赖盛宣怀的原因之一。家庭传统既是辅助他事业成功的翅膀,同时也是他事业成功的沉重负担。此外,丁凤麟的《论郑观应和薛福成思想的“相与呼应”》、[19]李德超的《郑观应与王韬》、[20]李志刚的《郑观应与中外基督教人的交流及对传教的主张》[21]等,在题材的拓宽和分析的深入方面,也颇见新意。

三、郑观应与戊戌维新运动

夏东元的《略论郑观应在戊戌维新运动时期的矛盾表现》[22]指出,郑观应对于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维新运动的态度,同一贯主张相左,表现了多方面的矛盾。其一,政治改革方面言论本身的矛盾。他行立宪的意志是坚定的,矛盾主要表现在有时说马上设立,有时说等到开民智之后。其二,言与行的矛盾。郑观应把行议院制度作为救国关键,却在行议院制提到实践日程的时候退缩不前。其三,发展经济的进取性与内政改革的消极性的矛盾。郑观应在戊戌维新运动中的经济活动特别积极,是一个爱国者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情况下挽回利权的强烈反映。他与康梁变法所要达到的这方面的目的是一致的。然而,郑观应在政治改革的实践上却是消极的,同康有为甚至是背道而驰的。其原因是郑观应是企业经营家和思想家,而不是政治实践家;在经济活动中与洋务运动骨干盛宣怀利害与共;政治思想理论与康有为相同,而在行动上跟着盛宣怀转。作者还对郑观应向盛宣怀报告梁启超行踪的问题加以说明,认为称郑观应陷害维新人士梁启超仍然论据不足。因为盛宣怀接到郑观应密告时并无协捉康梁的任务;英日等国对康梁维新派采取庇护态度;郑与康梁政治观点相同,不致于“落井下石”;盛宣怀本人对梁启超也颇为欣赏。武曦的《郑观应与梁启超、经元善――兼评其对戊戌变法的态度》,[23]则通过郑观应对梁启超和经元善的密告事件的考察,指出郑观应只是一位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理论家、思想家,并非改良主义实践活动家。他诬蔑康有为为“叛逆”,向盛宣怀密告正在追捕中的“奉旨要犯”梁启超、经元善。其作为与写《盛世危言》时如出两辙,被人齿冷。作者认为郑观应要置梁启超于绝境,内因表现在对戊戌变法的态度;外因反映在他与盛宣怀的关系,而归根结蒂是不赞同康

梁的变法。对于郑观应在戊戌变法时期的倒退表现,作者指出主要原因在于郑观应名曰改良主义,但他毕竟是从买办、洋务派中过来的,除有资产阶级的局限性,还夹杂着买办、洋务派的劣根性。两者驱使他成为一个极端的利己主义者。而多年的宦海生涯,也使他成为一个于封建不舍汲汲的功名迷。李向东的《浅谈郑观应的两次不义之举》,[24]也认为郑观应对梁启超和经元善的密告事件,是他人生的两个污点。吴雁南的《郑观应的变法观与心学》,[25]则着重探讨他在中日甲午战争以前其变法维新思想与心学的关系。作为维新思想的先驱,郑观应借用心学把变法维新说成是“天心”,圣人之心,强调“天之心在民”的思想主张,以“天心仁爱”,指斥时弊,要求改革,呼吁揣摸仁爱之天心,实现世界大同。传统心学的影响,对于他陶铸变法维新思想理论起了相当大的作用。此外,作者指出,在郑观应的变法维新主张中有两点值得重视:其一,在中西文化碰撞与融合中,郑观应取兼容并蓄,吸其精华的方针;其二,爱心学的影响,郑观应把便民得民心作为变法维新的出发点和归宿。

四、郑观应与孙中山和辛亥革命

钟卓安的《郑观应与孙中山》[26]认为,在兴中会成立之前,郑观应以爱国为根本,商战为核心,开议会、立宪法为精髓的思想,无论在深度和广度方面,还是在系统完整性方面,都为孙中山所不及,不愧为早期改良主义思想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但是,随着兴中会成立后孙中山接二连三的惊世骇俗的表演,郑观应的历史地位便相形见绌。辛亥――壬子年间,孙中山终于以革命家和胜利者的形象矗立于世,这更是郑观应所不能比拟的。但郑观应始终不改爱国初衷,一生致力实业救国事业直至生命最后一息还在为教育救国而努力的品德,仍然十分值得后人肯定和纪念。黄明同、张冰的《郑观应与孙中山经济思想的历史承传》,[27]则从商务与商战、税制改革、农业与垦荒、货币与银行和交通建设5个方面,探讨郑观应与孙中山经济思想的历史承传关系。

夏东元的《辛亥革命前后的郑观应》,[28]深入剖析郑观应在辛亥革命前后思想上的矛盾发展。作者指出,当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兴起以后,郑观应的思想核心虽然是富强救国,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但在政治上的君主立宪主张,则是与时代不相适应甚至是背道而驰的。他镇压会党起义;积极拥护清政府的假立宪,极力反对保路运动和辛亥革命,沦为政治上的落伍者。但是,作者又认为,由于郑观应一生是坚定的以学习西方科学技术致中国于富强之境为出发点的爱国主义者,因此,他在政治上落伍的同时,经济主张上仍有积极的意义,这主要表现在赎回粤汉路权和商办集股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同时,在政治上也有可取之处,表现在民国初年对共和制的赞同和对北洋军阀专制独裁极端仇恨的态度。

五、郑观应的经济思想和经济活动

作为近代杰出的维新思想家和实业家,郑观应的一生中绝大部分时间与实业、经济密切相关,其理论中涉及经济的成份最多。特别是他提出的“商战论”,在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上更占有重要的位置。因此,在郑观应研究中,有关其经济思想和经济活动的研究成果最为丰硕。早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有关郑观应综合研究的文章里,已有专节对其经济思想进行研究。而对郑观应经济思想为题的专文,较早的则是1980年史全生发表的《论郑观应的经济思想》,[29]作者指出,两次鸦片战争以后,郑观应及时地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思想主张,以资本主义挽救国家的危亡,初步提出救国和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两大基本任务,切中时弊,适应当时中国的客观要求,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意义。他对帝国主义侵略的认识比他的先驱者们更前进了一步。特别是他的“商战”口号喊出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心声。为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郑观应提出了通过发展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促进生产,充分发挥商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桥梁作用等一系列经济理论,基本上反映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具有一定的科学因素。1981年,汤照连发表《郑观应学习西方发展民族经济的思想》[30]指出,郑观应是近代经济思想史上承前启后的进步思想家。他相当完整地提出了学习西方,建立和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改革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揭露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抨击李鸿章等洋务官僚在洋务运动中实行官督商办,压制和排挤民族工商业的行径,主张在政治上、经济上采取有利于发展民族经济的政策措施;要求以商业为中心全面发展国民经济,并对商、工、农等各经济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作了初步论证。其见解和主张,可以说是对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代表新兴民族资产阶级利益的经济思想所作的全面总结,并为稍后戊戌变法运动中维新派的经济纲领奠定基础。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有进步意义的。

对郑观应“商战论”的研究,是众多学者关注的热点。1984年,常汝琪的《郑观应的商战论》[31]指出,郑观应经济思想的主要特点就是提出了“商战论”。其“商战论”有下列几个特点:主张跟外国资本主义国家进行针锋相对的商业竞争,抵制外国侵略;强调“以商立国”,发展资本主义的国民经济;提倡西学,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经济制度。“商战论”的进步意义体现在:它始终贯穿着反抗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而主张富强救国这一爱国主义思想主张;符合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商品生产发展的客观规律,推动民族经济的发展,为以后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奠定一定的思想理论基础,而且影响过以后许多杰出的爱国者和革命者。同年,郑学益的《郑观应的商战论》[32]也认为,为反抗西方列强的侵略,郑观应不但提出加强国防力量,以“兵战”防御外国的军事侵略的主张,而且还要求大力发展中国的资本主义生产和流通以增加“商战”能力,有效抵抗外国的经济侵略,并且强调要把“商战”放在首位。郑观应的“商战论”并不局限于单纯的狭义的商业范围中同资本主义列强进行斗争,而是要求以商业尤其是对外贸易为中心,在国民经济各主要部门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为扫除“商战”的障碍,郑观应的“商战论”把限制和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和洋务派官僚垄断政策作为商战的首要前提。1992年,王相钦发表《中国近代重商思想的杰出代表――郑观应》,[33]在分析、介绍郑观应重商思想的形成、发展、特点、内容的基础上指出,郑观应的重商思想,突破了中国几千年来重本抑末,重农轻商传统经济思想的束缚,对中国近代商业思想政策的转变和自然经济分解,商品经济发展起了积极推动作用,在中国经济思想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特别是他最先明确提出了商战思想,以辨证的关系论述商战与兵战之间的关系,这种抑制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的商战思想,适应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步潮流,不但反映新兴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的要求,而且也符合当时中国人民维护民族独立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共同愿望。从而,也对中国近代经济思想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进步产生了重大的影响。1994年,程连升的《郑观应“商战”思想新论》[34]则强调,郑观应“商战”思想是一个旨在采用资本主义方式全面发展国民经济的纲领,其中心含意是通过增强中国近代实业及其市场竞争力来战胜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用富强救国代替单纯的兵船救国,而绝非纯粹的重商主义或贸易立国论。2001年,汤照连的《郑观应:近代“商战论”的代表者》通过对中国近代“重商”思潮发展演变的考察、分析以及郑观应“商战论”的主要内容的系统介绍,

指出薛福成、马建忠的“重商”观点,特别是王韬的“兵力商力并用论”,是郑观应“商战论”的先行思想材料。郑观应的贡献是在此基础上明确提出“商战论”这一新概念、新思想,而且作了较充分的论证。他既做到兼容,又做到创新,难能可贵。

此外,关于郑观应经济思想中的官督商办观、市场观和时代特点等,也是不少学者颇感兴趣的课题,1984年,徐元基发表的《从〈商务叹〉看郑观应对官督商办的态度》[36],通过对《商务叹》不同版本的异同和郑观应从事官督商办企业经营活动的深入细致的分析,指出1900年以前,郑观应基本上是赞成官督商办的,并始终为官督商办企业尽心效力,仅对官督商办制度的弊病作了一定程度的批评;而1900年以后,开平、电报、招商三局相继发生一系列重大变更,郑观应也蒙受打击,于是他先后指责“官夺商权”、“官督商办势如虎”,表示了极度的愤慨。而《商务叹》抨击的具体对象,系指袁世凯及其亲信杨士骧、邮传部以及张翼等人。郑观应并没有停留于就事论事,而是提高到对官督商办制度的批判,并进一步提出了对封建专制政体的指控。1995年,李坚的《郑观应的市场观》[37]认为,郑观应建立在商战理论之上的市场观是以正视中国历史进程发生巨变的“变局观”为出发点,反映了他为使新兴的资产阶级在国内、国际市场拥有一席之地所做出的积极探索和认真思考,为近代中国参与国际社会,加入市场竞争奠定了思想基础。19刘仁坤发表的《略论郑观应的市场经济意识》[38]认为,郑观应破除传统观念,提出了“国以商为本”的思想主张,进而提出了建立上至“商部大臣”,下到各级“董事”的完全独立于政治体系之外的自成体系的商务管理体制,并就改进股份制、市场竞争、市场营销提出具体的新设想,为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增添新的内容。,杨华山的《论中国近代早期经济思想的时代特点――郑观应个案研究》,[39]指出郑观应的经济思想,具有比较鲜明的时代特点和个性特征。第一,政治功利。郑观应身为近代企业家,他经营企业的主要目的不是谋求个人经济利益,而是将振兴工商、富强国家以与世界各国争强竞胜置诸首位。第二,借鉴创新。中国早期的现代化是对列强的学习和模仿,郑观应的经济思想始终结合中国实情,择取各国优势,有针对性的引进创新,甲午战后则更注意对日本经验的吸纳;同时他又以弱小国家的反面教训为中国的镜戒。郑观应经济思想的特点反映了近代早期中国社会的过渡特质。2000年,杨华山又发表《郑观应近代经济思想的时代特点探论》,[40]认为郑观应的近代经济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是对西方先进文化和思想的引进,西方经济思想和经济方式与中国古代的经济、理财思想是郑观应形成近代经济思想的两个重要出发点,郑观应的经济思想正是中西圆融的结晶。2001年,张泽洪发表的《买办郑观应的爱国意识和民族资本家的本质》,[41]则从买办的角度切入,通过对郑观应长达的买办生涯的考察,指出郑观应具有强烈的爱国意识,其买办生涯一直是积极向上和进步的;郑观应是中国近代化前驱之一,他“集投资者与管理者于一身”,推动步履维艰的中国近代化迈出了不可或缺的一步。

对于郑观应的经济活动,也有不少学者撰文研究。杨华山的《郑观应与汉阳铁厂》、[42]颜廷亮、赵淑妍的《黄世仲和一九○六年的反郑风潮》、[43]黄逸平的《郑观应与中国棉纺织业近代化》、[44]戴鞍钢的《郑观应与晚清漕运改革》、[45]顾柏荣的《郑观应与上海机器织布局》[46]等,对了解郑观应的实业实践,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帮助。

六、郑观应的哲学思想

1986年,朱光甫发表的《郑观应哲学思想简论》,[47]较早对郑观应的哲学思想进行专门的论述。作者指出《道器》、《〈盛世危言〉自序》等篇,是郑观应哲学思想的代表作。郑观应通过对西方近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管理科学的吸收,从事借用中国某些传统形式来变革中国传统哲学尝试,因而使自己的世界观具有若干近代哲学的特征,为中国哲学史增添新内容。在本体论方面,郑观应首先提出带有西方近代自然科学色彩的“道”范畴,并把“道”归结为物质性实体,从而闪烁着机械唯物主义的光芒。同时他又把伦理道德规范的“中”作了非科学的抽象,并把这个抽象化了的“中”也规定为“道”的内涵,因而其哲学变革还深受着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的束缚。在认识论方面,郑观应对我国传统的名实关系、知行关系等理论,赋予了西学的内容,主张学以致用,行而后知。在发展观方面,郑观应提出了具有新学内容的人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常与变等问题。他从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出发,认为人既能改造自然,也可仿行西法,从事于对社会的改造。在常与变问题上,郑观应提出“以西学化为中学”的命题,在发展观上具有着质变的意义,但是,郑观应最终还是肯定了“器可变,道不变”,从而在方法论上陷入形而上学。总之,郑观应的发展观是一种承认渐变乃至承认突变,而又歪曲突变的渐变论。这是资产阶级既要求改造封建生产关系,而又妥协于封建等级制的形而上学的一种特殊形态。它反映了中国近代哲学在机械唯物论的倾向中,包含有联系、发展的思想特点。作者认为,就哲学史而论,郑观应哲学是中国资产阶级哲学发展圆圈的开端,在中国近代哲学中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并对后来的严复、康有为、谭嗣同、孙中山产生直接的影响。

1992年,方志钦发表的《郑观应〈道器〉平议》,[48]则认为郑观应以《道器》作为其代表作《盛世危言》一书的首篇,实为点缀门面以防御顽固分子攻击之作;《道器》篇虽然反映了郑观应世界观中保守的一面,但与其诸种改革主张并无直接联系。作者指出郑观应不是卫道者而是改革者,郑观应主张国家富强之本,在开议院,中国应仿效英、德两国议院之制,实行君主立宪,其余各种兴革都不过是末。作者认为不应把郑观应的哲学观点与政治观点混为一谈,指出郑观应的世界观非常复杂,并从思想来源、哲理、践履等方面分析造成郑氏世界观与社会政治观自相矛盾的原因。作者强调郑观应服膺“道不可变,器可变”的传统观点,写了区区一篇《道器》,不过重复前人学说,并无创造发明,实为表达之作而已,对《盛世危言》全书主旨无实质性影响。不管郑观应认为书中提供变的是“道”还是“器”,总之是希望把中国变成资本主义的君主立宪国家,这才是变的实质。

七、郑观应的文学思想

尽管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曹思彬就已发表《郑观应的反美诗歌》,[49]对郑观应的诗歌进行初步的介绍,但直至80年代之前,人们对郑观应的研究基本停留在政治、经济诸方面。80年代之后,研究的触角开始深入到郑观应的散文、诗歌领域,在诸多有关中国近代文学史的著作中,对郑观应的散文成就和地位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曹思彬的《爱国诗人――郑观应》,[50]也较早对郑观应的诗歌创作进行初步的探讨。

90年代以后,邓景滨先后发表《郑观应的诗歌创作观》[51]和《实业诗人第一家――郑观应诗歌研究》,[52]作者先全面阐述了郑观应的诗歌创作观,指出郑观应在诗歌与社会关系方面,主张“直记时事”、“寓意规谏”;在诗歌与感情关系方面,主张“吟咏性情”,“畅叙襟期”;在诗歌与形式关系方面,主张“不拘格调”、“不取法古人”;在诗歌与语言关系方面,主张“力扫靡词”、“文字尤贵显浅”。在近代诗歌口语化和白话化的道路上,郑观应确乎比颇负诗名

的黄遵宪迈进一大步。其次,对郑观应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归类,指出其中以实业诗最负盛名,它反映了振兴实业的目的、内容、措施和保障。最后,论述郑观应诗歌的特色和价值,指出郑观应诗歌的风格既有慷慨激昂、豪气干云的一面,又有恬淡清和、温醇朴实的一面。其诗具有“不立崖岸,不尚修饰,随事隶词,称情而言”的特点。认为郑观应诗虽以直抒胸臆为主,但亦不乏形象生动、富有诗意的描绘。其诗歌在题材的开拓、触觉的敏锐、思想的深度诸方面,堪称走在同时代诗人的最前列。郑观应诗歌中最具特点、最有价值的是实业诗,其价值在于展现了中国近代创业史筚路蓝缕的艰辛历程,揭示中国近代振兴实业的一系列宝贵经验,开拓了旧体诗题材的新领域。此外,《郑观应诗选》精选了郑观应各类诗歌的代表作,有助于了解郑观应诗歌的概貌。《实业诗人第一家――郑观应诗歌研究》分“图像篇”、“研究篇”、“评议篇”和“资料篇”四部分。其中以“研究篇”和“评议篇”为全书重点,最富学术价值。“研究篇”以《郑观应的文学地位》为开卷,提纲挈领地点出郑观应在散文、诗歌和小说三类文体上的成就,确立其作为文学家的历史地位。接着对郑观应的诗歌创作进行全面而深刻的研究,阐述了郑观应的诗歌创作观、特色和价值,并且还对郑观应关于澳门和邓世昌的诗作进行论述。“评议篇”则收录10多位学者对《实业诗人第一家》及《郑观应诗选》的评论文章。

郑红群的《诗情如杜甫,雅韵若青莲――试论郑观应的诗作》,[53]也对郑观应诗歌丰富的思想内容和鲜明的艺术特色进行论述,指出其诗歌具有革弊自强与忧民自怜的文学精神,慷慨激昂与恬淡清和的文学风格、不事雕琢、质朴无华的语言特色。李文初的《关于郑观应诗歌的评价问题》,[54]则在肯定郑观应诗歌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尤其大量反映工商实业的作品,拓宽了诗歌的表现领域;诗中洋溢着抵御外侮,忧国忧民的爱国热情的同时,分析了其诗歌在艺术上的缺陷及其原因。

此外,还有学者对郑观应的军事、外交、法律、教育、文化、新闻、人才、养生、医学思想等进行专门的探讨,发表了一批有关的论文。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50多年来,有关郑观应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就研究成果的数量而言,据不完全统计,50余年间共发表专著、文集、论文、资料达249篇,可谓硕果累累;就成果的时间分布而言,其中50-60年代为13篇,70-80年代为43篇,90年代以后为193篇,呈不断推进的势头;就涉及的领域而言,包括郑观应的政治、经济、哲学、军事、外交、法律、教育、文学、人才、新闻等诸多方面,可称题材广泛。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首先是资料的搜集、整理,有待完善。郑观应一生勤于思考、勤于著述,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著作、书信、手稿等。夏东元的《郑观应集》,收罗宏富,为目前研究郑观应最有价值的资料集。但该书所不收的《陶斋志果》、《修真四要》、《中外卫生要旨》等著作,在价值和影响上虽不及《盛世危言》等书,但它们对读者全面研究郑观应的思想仍有帮助。此外,散落在各图书馆等机构的郑观应书札,未被《郑观应集》所收者,数量也不少。这些资料对研究郑观应的内心世界无疑更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值得认真整理出版。其次,研究领域有待拓宽。郑观应一生交流广泛,其上司、同僚、朋友,对其思想、活动的影响巨大。将郑观应与其交际圈中的重要人物进行比较研究,无疑有助于郑观应研究的深化。此外,除经济思想外,对郑观应的研究在不少方面尚显薄弱,这些均有待广大学者的继续努力。

收稿日期:-07-30

【参考文献】

[1] 夏东元.郑观应[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2] 易惠莉.郑观应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3] 邓景滨.实业诗人第一家――郑观应诗歌研究[M].澳门:澳门近代文学学会,2000.

[4] 夏东元.郑观应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1988.

[5] 邓景滨.郑观应诗集[M].澳门:澳门中华诗词学会,1995.

[6] 王炳义.郑观应的改良主义思想[J].历史教学,1957,(10).

[7] 王永康.郑观应其人及其思想[J].历史教学,1958,(1).

[8] 邵循正.论郑观应[N].光明日报,1964-04-22.

[9] 夏东元.郑观应思想发展论[J].社会科学战线,1979,(2).

[10] 夏东元.郑观应的一身四任――再论郑观应[J].学术月刊,1979,(8).

[11] 夏东元.郑观应是揭开“民主”与“科学”序幕的思想家[J].江海学刊,1982,(4).

[12] 吕杰.一部资产阶级的福音书――郑观应和他的《盛世危言》[J].南开史学,1981.(1).

[13] 汪熙.论郑观应[J].历史研究,1982,(1).

[14] 夏东元.郑观应与中国近代化及其超前意识[J].社会科学,1992,(11).

[15] 胡波.同光时期郑观应民本思想初探[A].郑观应诞辰16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澳门,2002.

[16] 姜义华.郑观应与近代中国启蒙运动发端[A].郑观应诞辰16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澳门,2002.

[17] 贺立华.书生人格的现代转型――论郑观应的当代价值[A].郑观应诞辰16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澳门,2002.

[18] 易惠莉.郑观应与他的家族[A].郑观应诞辰16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澳门,2002.

[19] 丁凤麟.论郑观应和薛福成思想的“相与呼应”[A].郑观应诞辰16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澳门,2002.

[20] 李德超.郑观应与王韬[A].郑观应诞辰16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澳门,2002.

[21] 李志刚.郑观应与中外基督教人的交流及对传教的主张[A].郑观应诞辰16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澳门,2002.

[22] 夏东元.略论郑观应在戊戌维新运动时期的矛盾表现[J].天津社会科学,1984,(6).

[23] 武曦.郑观应与梁启超、经元善――兼评其对戊戌变法的态度[J].近代史研究,1983,(1).

[24] 李向东.浅谈郑观应的两次不义之举[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3).

[25] 吴雁南.郑观应的变法观与心学[J].江海学刊,1993,(6).

[26] 钟卓安.郑观应与孙中山[J].岭南文史,1994.(4).

[27] 黄明同,张冰.郑观应与孙中山经济思想的历史承传[A].郑观应诞辰16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澳门,2002.

[28] 夏东元.辛亥革命前后的郑观应[J].辛亥革命丛刊,1980,(2).

[29] 史全生.论郑观应的经济思想[J].南京大学学报,1980,(2).

[30] 汤照连.郑观应学习西方发展民族经济的思想[J].经济研究,1981,(12).

[31] 常汝琪.郑观应的商战论[J]

.学术研究,1984,(5)

[32] 郑学益.郑观应的商战论[J].经济科学,1984,(2)

[33] 王相钦.中国近代重商思想的杰出代表――郑观应[J].北京商学院学报,1992,(6).

[34] 程连升,郑观应“商战”思想新论[J].兰州商学院学报,1994,(4)

[35] 汤照连.郑观应:近代“商战论”的主要代表者[J].岭南文史,2001,(3).

[36] 徐元基.从《商务叹》看郑观应对官督商办的态度[J].历史研究,1984,(5).

[37] 李坚.郑观应的市场观[J].新疆大学学报,1995,(3).

[38] 刘仁坤.略论郑观应的市场经济意识[J].北方论丛,1996,(3).

[39] 杨华山.论中国近代早期经济思想的时代特点――郑观应个案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4)

[40] 杨华山.郑观应近代经济思想的时代特点探论[J].社会科学辑刊,2000,(4)

[41] 张泽洪.买办郑观应的爱国意识和民族资本家的本质[J].株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4).

[42] 杨华山.郑观应与汉阳铁厂[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3).

[43] 颜廷亮,赵淑妍.黄世仲和一九○六年的“反郑风潮”[A].纪念郑观应逝世8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澳门:澳门历史学会、澳门历史文物关注学会,2002.

[44] 黄逸平.郑观应与中国棉纺织业近代化[A].郑观应诞辰16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澳门,2002.

[45] 戴鞍钢.郑观应与晚清漕运改革[A].郑观应诞辰16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澳门,2002.

[46] 顾柏荣.郑观应与上海机器织布局[A].郑观应诞辰16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澳门,2002.

[47] 朱光甫.郑观应哲学思想简论[J].湘潭大学学报,1986,(2).

[48] 方志钦.郑观应《道器》平议[J].史林,1992(4).郑观应诞辰16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M].澳门,2002.

[49] 曹思彬.郑观应的反美诗歌[N].南京日报,1964-05-16.

[50] 曹思彬.爱国诗人――郑观应[J].南风,1983-12-15.

[51] 邓景滨.郑观应的诗歌创作观[J].岭南文史,1995,(2).

[52] 邓景滨.实业诗人第一家――郑观应诗歌研究[J].许昌师专学报,1999,(1-2).

[53] 郑红群.诗情如杜甫,雅韵若青莲――试论郑观应的诗作[A].纪念郑观应逝世8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澳门:澳门历史学会、澳门历史文物关注学会,2002.

[54] 李文初.关于郑观应诗歌的评价问题[A].郑观应诞辰16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澳门,2002.

篇9:攻击行为研究综述

攻击行为研究综述

在学校、幼儿园、家庭,攻击行为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行为,经常发生在青少年儿童中.暴力行为者通常是高攻击性行为者,攻击行为对于以后的暴力行为有一定的预兆警示作用.攻击行为较频繁的环境对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不利,有攻击行为的儿童青少年在这样的'环境中可能会招来更多的攻击而成为被攻击者,这势必会导致攻击行为的加剧;而本身不具有攻击行为的儿童青少年,在频频受到攻击的情况下,要么会产生悲观厌世的消极情绪,要么奋起反击而成为一个有攻击行为的人,从而可能导致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儿童青少年以后出现暴力的高发生率.

作 者:曾玲娟  作者单位: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公共课部,湖南株洲,41 刊 名: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ZHUZHOU TEACHERS COLLEGE 年,卷(期): 6(3) 分类号:B848.4 关键词: 

篇10:宗白华研究综述

宗白华研究综述

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宗白华研究进行回顾和评价,可以分为90年代和新千年以来两个时段.其中宗白华研究的热点问题主要有意境、宗白华美学思想的生命美学特征及宗白华美学思想开创现代美学的新范式等等.

作 者:王进进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中文系,浙江,杭州,310028 刊 名:云梦学刊 英文刊名:JOURNAL OF YUNMENG 年,卷(期): 25(6) 分类号:B83-06 关键词:宗白华   宗白华美学思想   意境   生命美学  

篇11:《吕氏春秋》研究综述

《吕氏春秋》研究综述

本文对20世纪关于<吕氏春秋>的研究状况作了比较系统的述评.文章对<吕氏春秋>研究中的不同学术观点,作了客观的'描述和简要的评说.文章述及的主要内容有:<吕氏春秋>的成书年代及作者、学派属性与思想倾向、哲学思想、社会政治思想、思想特点、与<淮南子>的关系、历史评价.

作 者:陈宏敬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 刊 名:中华文化论坛  PKU英文刊名:FORUM ON CHINESE CULTURE 年,卷(期): “”(2) 分类号:B2 关键词:<吕氏春秋>的知识脉络' >  杂家   学派属性   综述  

篇12:应激研究综述

应激研究综述

国内外对应激理论进行了研究,包括应激的含义,应激的生理机制以及应激发展过程中的'几种主要理论模型:刺激理论模型、反应理论模型、CPT理论模型、系统理论模型.以往应激研究中还存在着问题,今后的研究还须努力解决.

作 者:王明辉 张淑熙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心理学系,河南,开封,475001 刊 名: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XINYANG TEACHERS COLLEGE(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 23(1) 分类号:B845 关键词:应激   应激源   理论模型  

篇13:乌桕研究综述

乌桕研究综述

乌桕是一种集能源、药用、材用、观赏为一体的多用途树种.该文从资源现状、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与利用价值等方面对乌桕的特性进行了阐述.总结了播种育苗、无性繁殖及人工林培育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探讨了乌桕栽培、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利用等方面应解决的问题.

作 者:李冬林 黄栋 王瑾 金雅琴 LI Dong-lin HUANG Dong WANG Jin JIN Ya-qin  作者单位:李冬林,LI Dong-lin(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江苏南京,211153)

黄栋,HUANG Dong(青岛四方区园林绿化总公司,山东青岛,266071)

王瑾,WANG Jin(青岛北洋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山东青岛,266071)

金雅琴,JIN Ya-qin(金陵科技学院园艺学院,江苏南京,38)

刊 名:江苏林业科技 英文刊名:JOURNAL OF JIANGSU FORESTRY SCIENCE & TECHNOLOGY 年,卷(期): 36(4) 分类号:Q949.753.5 关键词:乌桕   生物学特性   生态学特性   资源培育   开发利用  

篇14:自我概念研究综述

自我概念研究综述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关于自我概念的研究及发展状况.

作 者:鞠红霞 JU Hong-xia  作者单位: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广西,柳州,545006 刊 名: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UZHOU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年,卷(期): 2(1) 分类号:B842.2 关键词:自我   自我概念  

篇15:自我概念研究综述

自我概念研究综述

自詹姆斯1890年把自我概念引入心理学至今,心理学对自我概念的研究曾几度兴衰.在行为主义出现之前,心理学对自我概念的研究兴趣浓厚,但随着行为主义的兴起,自我概念的研究逐渐被忽视.后来人本主义的出现,特别是罗杰斯对自我概念又进行了深入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后,认知流派对自我概念的研究也很重视.在研究自我概念时,由于认识、方法、人性观及研究取向上的差异,不同学派的心理学者之间同中有异,侧重点有所区别.

作 者:孙灯勇 郭永玉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刊 名: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GANNAN TEACHERS COLLEGE 年,卷(期):2003 “”(2) 分类号:B84-06 关键词:自我概念   自我图式   多维层次模型  

大学研究性论文范文

研究性论文

小课题讲座心得体会

浅谈研究性学习中的问题探究(教学论文)

高中研究性学习论文

研究性学习的实践和探索研究论文

高中语文教学研究性学习论文

研究性学习论文

研究性学习计划

数学研究性学习的评价论文

研究过程综述 的范文
《研究过程综述 的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研究过程综述 的范文(精选15篇)】相关文章:

研究性学习心得体会2022-10-09

论文研究方法有几种2023-01-25

教学研究型论文2024-02-05

四年级数学课堂有效性研究的开题报告2022-10-05

高中研究性学习心得体会2023-07-17

党校研究性学习心得体会2024-03-14

人文地理学实施研究性教学的实践探索论文2023-02-07

课题培训心得体会2023-05-12

高中研究性学习范文2024-03-29

数学小课题论文开题报告2023-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