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再见了,亲人

时间:2022-12-25 07:40:51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五年级语文再见了,亲人(精选9篇)由网友“无名狗熊”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五年级语文再见了,亲人,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五年级语文再见了,亲人

篇1:五年级语文再见了,亲人

一、给带点的字选择的读音。

看(kānkàn)守一(yìyī)所房屋血(xiěxuè)泊(pōbó)

二、写出下列词的近义词。

刚强看守()

战役()温暖()

三、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的脚步()地等待

()地靠近()地记得

()地痛哭()的温暖

四、把反问句改称陈述句。

1.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水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

2.您为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加上标点符号,再回答问题。

1.是您()着全村妇女()着打糕()着炮火()过硝烟送到阵地上来给我们吃这真是雪中送炭啊

你从填写的词语中读懂了什么?“雪中送炭”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2.同志们伤心地()起来你却把脚一()嘴角()着()地说妈妈这个仇一定要报

小金花说这句话时心情是怎样的?

3.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

志愿军称呼谁是亲人?为什么这样称呼?

六、总结本课在写作方面值得学习的地方。

七、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树叶,我赞美你

树叶,我赞美你!

奉献。你将它作为生命的起点,又把它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中。你制造养料,让枝干粗壮,根系发达,花儿鲜艳,果实甜美;冬季到了,你为了让树木保持水分,安全过冬,甘愿牺牲自己,用生命换取树木生命的延续。你吸入的是废气,放出的是人与动物生存必需的氧气。在风沙、尘埃、噪音向人们袭来时,你们手挽手结成绿色屏障,带给世界以温馨宁静;在夏日炎炎灸烤大地时,你们肩并肩织成绿色伞盖,送给人们清凉。你的伟大蕴藏于平凡之中。

树叶,我赞美你!

花,果实、枝干、根虽都有奉献,但同你相比,花儿总有几分卖弄,比不上你朴实;果实虽好,却比不上你的牺牲精神;枝干有些桀骜不驯,比不上你的谦逊;树根难以跳出孤陋寡闻的小圈子,比不上你的豁达。

每当我看到你,就会想起那些为人民谋幸福舍身赴义的革命先烈,想起那些用热血保卫祖国的战士,想起那些勤劳、朴实、善良的母亲,想起那些在各条战线上为祖国“四化”大业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人们。

树叶,我赞美你!

1.这篇文章的优点是什么?

2.文章是想赞美树叶还是想赞美人的精神?为什么?

八、习作。

回忆一下自己在生活中学习中,哪些人、事、物使你感动、感激、难忘、喜爱,或受到启发、教育、鼓舞……从中选一个对象,以《××我对你说》为题写一篇习作,表达出你对他(她)或它的感情。

篇2:五年级语文再见了,亲人

习惯上,《再见了,亲人》一课的教学,教师经常让学生读读课文,然后选择自己最受感动的一部分认真读一读,最后交流感受。这次教学第一自然段时,反思以往的教学,我大胆创新教学方法,收到很好的效果。(下面是其中的教学片断)

师:大娘为志愿军做了许多事,文中列举两件(指板书),现在请同学们看这个句子――这真是雪中送炭呀!“雪中送炭”是什么意思呢?

生1:雪中送炭的意思是下雪天很冷,送去炭,可以帮助别人取暖。比喻在别人急需的时候,给予支持或帮助。

师:把这个词放在课文中,你是怎么理解的?

生2:这词在课文中是指在志愿军正急需粮食时,大娘为他们送去打糕。

师:当时,志愿军为什么急需粮食?

生3:因为志愿军叔叔空着肚子在阵地上已经跟敌人拼了三天三夜,非常需要粮食。

师:对!就在这时(出示句子:是您带着全村妇女,顶者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来给我们吃。)(学生齐读句子)。

师:请同学们想想当时的环境怎样?

生1:当时的环境很危险。

生2:当时的情况很恶劣。

师:对!当时炮火连天、硝烟弥漫,大娘怎样送来打糕?(学生齐读句子)。

师:哪些地方应读得快些?

生:是“冒着炮火,穿过硝烟”。

师:为什么?

生1:因为志愿军急需粮食。

生2:因为大娘想快点把打糕送到阵地上给志愿军吃。

师:环境这样恶劣,这就是慈母给儿子的爱,也是慈母给儿子送去的温暖。我们再读这个句子。

反思:“将这个词放在课文中,你是怎么理解的?”引发了学生原有知识、经验和情感,引发了学生更贴近语境的表达,并在师生以文本为中介的对话中,得以修正完善。可以看出,这就是一个对话语言的生成过程,更是一个对“雪中送炭”感性化的过程。感性是为了唤起形象、激发情感、沉积语感;感性是为了更鲜亮地把握和运用语言。教师这样的`“放”,激活了“雪中送炭”的磁场。而后的环境想象、激情朗读,正因为有了这个“场”,想象渐入佳境,真切动人;而学生的朗读,又恰倒好处。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到的是一份浓浓的雪中情,同时在造句训练中也充分证明了他们对“雪中送炭”已能正确地运用。

篇3:再见了“亲人”

再见了,“亲人”我永远不会忘记你们对我的大恩大德,来生我加倍报还,回想我的一生:即像天边的的朝阳,那么红红火火,在奋勇搏杀的战场,我们挺胸向前,又像这一湖净水,平平淡淡。二十六年前,恩人把我救上岸,使我逃过了死神的魔掌,自从那一刻起,你们,就是我的亲人!我想,曾经和我一起浴血奋战的战友们都在战场上牺牲了,我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无能为力。现在,灵堂的们向我敞开着,我在水边被恩人抬上岸,这便注定我没有和你们一起死亡的权利,我也只能用我体内的能量来守卫我们的家园。你们走了,二十六年前,我却活了下来,这不是幸运,对我来说而是一种莫大的耻辱,因为,我没有和伙伴们同甘共苦,无限的悔恨,和羞愧。

我,就快离开这个美好的世界了,我相信上天,会善待你们这些善良的,勤劳的人们。

这里的流水,这里的朝阳,这里的卵石,这里的礁石……这里的一切一切,都记载了我和同伴们的拼搏,都沾满了我与我的战友的血迹。

我们为了保护我们的家人,家属;为了保卫我们的民族;为了保卫打洛江畔;为了保卫西双版纳;为了保卫我们的家园;为了保卫我们的民族;为了保卫我们的国家;我们在战场上与日寇浴血搏杀,与他们进行了殊死搏斗,立下的战功赫赫。

漫漫长路,死神正在向我招手,战友们,我来了,我终于可以溺补我的罪过,和你们在一起,亲爱的伙伴,我即将离开这个美好的世界去另一个世界找你们了。我没有忘记我们当年立下的山盟海誓;我没有忘记我们一起并肩作战的默契;我没有忘记我们当初共同的使命,任务;更没有忘记我们深厚的友谊……再见了,美好的世界,我亲爱的朋友们。我敬爱的战友们,我们将会永远在一起的!再见了,波农丁,再见了,村民们,谢谢你们二十六年来对我的照顾,永远,永远……

六年级:雨蔓

篇4:再见了,亲人

再见了,亲人

一、看拼音写词语。

zàn shí è hào shū cài zhēn chá yuán xuè pō

( ) ( ) ( ) ( ) ( )

二、组词:

偷( ) 嫂( ) 付( ) 侦( )

愉( ) 瘦( ) 府( ) 贞( )

暂( ) 蔬( ) 硝( ) 阻( )

崭( ) 疏( ) 消( ) 组( )

三、给加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暂时(zàn zhàn) 血泊(pō bō) 友谊(yí yì)

四、写出下列词语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情谊( ) 看守( ) 刚强( )

反义词:噩耗( ) 暂时( ) 付出( )

五、填空:

篇5:再见了,亲人

2.课文通过对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依依惜别情景的描述,赞扬了__________人民用__________________的伟大友谊。

六、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1.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

2.这美丽的景色怎能不使我留恋?

七、把下列词语分成三类,分别填在横线上。

愉快 凝神 思考 慈祥 愤怒 羞愧

朗诵 厌恶 悠然 惊喜 喜欢 报告

表示动作的

表示心情的

表示神情的

八、结合句子内容,给划线的词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序号填入( )里。

谢:①表示感谢。②表示道歉或认错。③辞去、拒绝。④凋落、衰退。

(1)这种花已经谢了。( )

(2)谢谢你替我买了电影票。( )

(3)施工现场谢绝参观。( )

九、修改病句:

1.老师耐心地不厌其烦地帮助学习差的同学。

2.小青在课堂上提出了一个幼稚可笑的深奥的问题。

十、为下面的句子加标点:

1.他除了爱看水浒传 三国演义 等文学书外还爱看 科学画报 科学故事等科普读物

2.看了白求恩 这部电影 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

十一、阅读:

在火车上

假期,爸爸带着我和弟弟到吉林去看望爷爷奶奶。刚上火车,有一位叔叔带着两个小女孩,对我爸爸说:“请您帮助照顾一下,她俩的爸爸在吉林接站。”随后又嘱咐那俩女孩:“你们要听这位叔叔的话啊!”

火车开动了,我拿出《儿童时代》、《中国儿童》给她俩看。弟弟怕她俩闷得慌,就有声有色地讲起故事,逗得两个小女孩哈哈直笑。

车厢里人很多,空气不好,突然小一点的女孩吐了起来。爸爸忙拿出手帕,给她擦嘴,弟弟端过白开水,我寻找墩布擦地。爸爸又从列车员那里找来两片药,给小女孩服下去。过一会儿,小女孩不吐了,苍白的脸色也红润起来了。火车向前奔驰着,跨过大桥,穿过山洞,离吉林越来越近了。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火车进了吉林站,人们按着顺序走出了车厢。爸爸带着我们和两个小女孩下了车,刚到出站口,一位大个子叔叔就迎了上来,两个小女孩高兴地叫:“爸爸,爸爸!”这位叔叔握着爸爸的手连声感谢。爸爸却说:“谢什么,互相帮助是应该的。”

1. 写出下列各词的近义词。

照顾――( )嘱咐――( ) 次序――( )

2. 给短文分段,在段首用“△”标出。

3. 写出第二段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归纳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答案】

一、看拼音写词语。

zàn shí è hào shū cài

( 暂 时) ( 噩 耗) ( 蔬 菜 )

zhēn chá yuán xuè pō

( 侦 察 员 ) (血泊 )

二、组词:

偷(偷窃) 嫂(大嫂) 付(付出) 侦(侦察)

愉(愉快) 瘦(瘦弱) 府(政府) 贞(坚贞)

暂(暂时) 蔬(蔬菜) 硝(硝烟) 阻(阻击)

崭(崭新) 疏(疏通) 消(消灭) 组(组织)

三、给加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暂时(zàn√ zhàn) 血泊(pō√ bō) 友谊(yí yì√)

四、写出下列词语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情谊(友谊) 看守(看护) 刚强(坚强)

反义词:噩耗(喜讯) 暂时(永久) 付出(索取)

五、填空:

1.《再见了,亲人》的'作者是魏巍

2.课文通过对志愿军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情景的描述,赞扬了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

六、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1.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

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不能忘怀。

2.这美丽的景色怎能不使我留恋?

这美丽的景色真能使我留恋。

七、把下列词语分成三类,分别填在横线上。

愉快 凝神 思考 慈祥 愤怒 羞愧

朗诵 厌恶 悠然 惊喜 喜欢 报告

表示动作的:朗诵 思考 报告

表示心情的:愉快 厌恶 惊喜 愤怒 羞愧 喜欢

表示神情的:凝神 悠然 慈祥

八、结合句子内容,给划线的词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序号填入里。

谢:①表示感谢。②表示道歉或认错。③辞去、拒绝。④凋落、衰退。

(1)这种花已经谢了。(④)

(2)谢谢你替我买了电影票。(①)

(3)施工现场谢绝参观。(③)

九、修改病句:(略)

十、为下面的句子加标点:

1.他除了爱看《水浒传》《三国演义》等文学书外,还爱看《科学画报》《科学故事》等科普读物。

2.看了《白求恩》这部电影,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

十一、阅读:

在火车上

△假期,爸爸带着我和弟弟到吉林去看望爷爷奶奶。刚上火车,有一位叔叔带着两个小女孩,对我爸爸说:“请您帮助照顾一下,她俩的爸爸在吉林接站。”随后又嘱咐那俩女孩:“你们要听这位叔叔的话啊!”

△火车开动了,我拿出《儿童时代》、《中国儿童》给她俩看。弟弟怕她俩闷得慌,就有声有色地讲起故事,逗得两个小女孩哈哈直笑。

车厢里人很多,空气不好,突然小一点的女孩吐了起来。爸爸忙拿出手帕,给她擦嘴,弟弟端过白开水,我寻找墩布擦地。爸爸又从列车员那里找来两片药,给小女孩服下去。过一会儿,小女孩不吐了,苍白的脸色也红润起来了。火车向前奔驰着,跨过大桥,穿过山洞,离吉林越来越近了。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火车进了吉林站,人们按着顺序走出了车厢。爸爸带着我们和两个小女孩下了车,刚到出站口,一位大个子叔叔就迎了上来,两个小女孩高兴地叫:“爸爸,爸爸!”这位叔叔握着爸爸的手连声感谢。爸爸却说:“谢什么,互相帮助是应该的。”

1.写出下列各词的近义词。

照顾――(照料) 嘱咐――(叮嘱)次序――(秩序)

2.给短文分段,在段首用“△”标出。

3.写出第二段段意。

答:写在火车上,我们无微不至地照顾两个小女孩。

4.归纳短文的主要内容。

答:短文写假期,爸爸带着我和弟弟去看望爷爷奶奶。在去吉林的火车上,我们一家无微不至地照顾两个无人陪伴的小女孩。

5.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答:短文表现了我们一家人助人为乐的品质。

篇6:《再见了,亲人》

《再见了,亲人》

广东佛山九小 黄艳碧

实录

教学过程 :

一、从课题引入新课

师:课题中的“亲人”指什么人?

生:“亲人”在课文中是指大娘、小金花、大嫂,也就是指朝鲜人民。

师:说得对!(板书:大娘 小金花 大嫂)

篇7:再见了,亲人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封锁、暂时、打糕、情谊、混进、争吵、大嫂、阻击战、捣米谣、侦察员、雪中送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理解课文的内容,懂得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4.了解课文重点语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课文记叙了1958年最后一批志愿军战士离开朝鲜回国时,同朝鲜人们依依惜别的情景,赞扬了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课文以志愿军对送别的朝鲜人民谈话的口气写的,追述了许多难忘的往事,赞颂了中朝两国人民比山高比海还深的情谊。

课文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前三个自然段)各段结构基本相同:开头讲述送别的情景,而后回忆几个人或几件事,最后抒发感情,用反问作结。这部分是教学重点。每个自然段分别具体介绍了一位人物的感人事迹。这三个自然段用有代表性的典型人物的感人事件,充分说明了志愿军为什么称朝鲜人民为“亲人”,在送别时与朝鲜人民难舍难分的眷恋之情。

第二部分(后三个自然段)描写了列车开动时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告别的动人场面,表达了志愿军战士对朝鲜人民依依不舍的深情。

课文的语言感情真挚强烈,抒情性强,通俗易懂。

教法建议:

1.紧紧扣住“情”,以读体会“情”。教学中,应抓住课文以事感人,借事抒情,以情动人的特点,以“读”为突破口,把“读”贯穿于教学的始终,使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中,懂得“亲人”的含义及分量,比较准确地把握课文所表达的.情感。可以教师的范读激起学生的情感,初步感受中朝人民的友谊。在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时,引导学生抓住动情之处,通过朗读,品味生动的语言,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在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比较准确地把握了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之后,还应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从浓郁的感情、洋溢的情义中去感受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

2.指导朗读时,可以借助课文的插图和有关的录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还可以进行配乐朗读。值得注意的是,课文中有不少抒发感情的反问句,要注意通过比较性的朗读体会它们的意思与作用,切忌用较多的时间进行分析讲解。

教学设计示例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封锁、暂时、打糕、情谊、混进、争吵、大嫂、阻击战、捣米谣、侦察员、雪中送炭。

2.通过读课文,初步感悟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能说出朝鲜人民为志愿军做了哪些事, 志愿军为朝鲜人民做了哪些事。

教学重点:读懂全文,理清文章的结构。

教学难点 :感受文章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

(一)揭示课题导入

齐读课题,说说课文中谁称谁为“亲人”?

板书:大娘  小金花  大嫂

为什么称他们为亲人呢?带着问题听老师范读课文,读后让学生说说初步感知的情况。

(二)检查预习

1.介绍有关抗美援朝的资料

2.读本课的生字词:封锁、暂时、打糕、情谊、混进、争吵、大嫂、阻击战、捣米谣、侦察员、雪中送炭。(自读、指名读、齐读、两人赛读)

3.学生互相提示易读错、易写错的字

暂时:z4n

友谊:y@

血泊:p#

“捣”和“谣”的字形

4.解释不懂的词

打糕:朝鲜人民喜欢吃的一种食物,用糯米做成,与我国的年糕相似。

噩耗:指亲人或敬爱的人死亡的消息。

捣米谣:朝鲜人民捣米时唱的一种歌谣。

雪中送炭:比喻在别人急需的时候给以帮助。

(三)通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1.默读课文,给文章分段。

2.提问:为什么朝鲜人民和志愿军互称“亲人”?说说朝鲜人民为志愿军做了哪些事,志愿军为朝鲜人民做了哪些事?

3.提出不懂的问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的内容,懂得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了解课文重点语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1.了解课文重点语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2.体会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是用鲜血凝成。

教学过程 :

课前两分钟,用多媒体播放配有当年抗美援朝画面的《志愿军战歌》

(一)创设情境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1950年10月25日,志愿军就是唱着同学们刚听到的雄壮的《志愿军战歌》出国参战的,今年刚好是志愿军赴朝参战52周年。他们回国时与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感人情景仿佛历历在目。这节课,就让我们与志愿军老战士一起追忆那动人的告别场面,去听一听离别时他们对朝鲜亲人都说了些什么?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二)读书思考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哪几位亲人?志愿军回忆了哪些往事?

板书:大娘      缝补衣服   送打糕  救伤员

小金花    救老王

大嫂      挖野菜

(三)重点学习第一自然段,学生用同样的方法自学后两自然段。

1.默读思考: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说明中朝两国人民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学生边读边思考边画批)

2.然后交流,教师点拨。

板书:几夜不眠  昏倒路旁  失去孙孙

牺牲妈妈

失去双腿

3.这些事情为什么让志愿军难以忘怀呢?从这些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默读3分钟后,学生在小组里讨论。抓住“几夜没合眼、冒着炮火、唯一、同归于尽、噩耗、代价”等词语体会。

点拨:“雪中送炭”是谁在什么情况下送去什么?

小结:是在别人最困难、最需要帮助时给与帮助。体会大娘确实像慈母一样,关心帮助志愿军,想志愿军所想,急志愿军所急,这真是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4.用相同的方法理解体会2、3自然段。同时加强感情朗读的指导。

5.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师注意指导。体会这三个自然段的开头和结尾在表达上的特点。(个人读、师生对读等形式)

(1)朗读时要注意把握感情基调:对大娘如对长辈慈母,应怀着敬重的情感朗读;对金花,如对下辈女儿,应怀着亲切的情感朗读;对大嫂,如对同辈亲属,

篇8:《再见了,亲人》

生:中国人民志愿军说“再见了,亲人!”

师:为什么志愿军称朝鲜人民是亲人呢?我们今天认真学习课文便会知道了,请打开书本。

〔留下悬念,让学生抓住主要问题学课文〕

二、讲读课文

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并回答:大娘、小金花、大嫂都为志愿军做了哪些事?

〔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

生:大娘在志愿军叔叔急需粮食时,冒着生命危险为战士们送打糕;还丢下小孙孙,救志愿军的伤员;小金花和妈妈救志愿军的侦察员;大嫂为志愿军挖野菜。

师:对!讲得很好!现在请同学们根据刚才这位同学的发言,用小标题来概括出大娘、小金花、大嫂所做的事,然后写下来。

(请一同学出来写,其余同学在笔记本上写)

〔让学生既动脑,又动口,再动手,还训练其概括能力〕

(那学生在黑板上板书:送打糕 救伤员 救侦察员 挖野菜)

师:写得对!现在我们来学习这个句子(打出幻灯片1“八年来,您给了我们多少慈母般的温暖,您为了我们花了多少心血!”)句中的“您”、“我们”在课文中指谁?

生:“您”在课文中指大娘,“我们”在课文中指志愿军。

师:对啦!那“多少”的意思呢”

生:“多少”的意思是数不清,很多、很多。

师:好!谁能改换人称来说说这个句子的意思?

〔学生们纷纷举手〕

生:这个句子的'意思是:八年来,大娘给志愿军很多慈母般的温暖,大娘为了志愿军花了许多心血。

〔既理解了句子意思,又为本组的作文改写训练作了准备〕

师:读着这个句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引导想象,加深理解,学生思考片刻便纷纷举手〕

生:我仿佛看见老大娘正为志愿军叔叔洗衣服,好像母亲一样关心志愿军叔叔。

生:我看见老大娘戴着老花镜正在细心地为志愿军叔叔缝补衣服。

生:我看见老大娘与全村妇女冒着炮火、穿过硝烟,给志愿军叔叔送打糕。

生:我仿佛看见老大娘正把志愿军的伤员背进防空洞。

生:我看见大娘正在给志愿军叔叔包扎伤口。

〔学生发言很热烈,老师抓住时机,用激动的语调再加以强化〕

师:是啊!整整八年,大娘象慈爱的母亲一样,为志愿军做了许多事,关心志愿军,帮助志愿军,使志愿军感受到慈母般的温暖,所以志愿军对大娘

生:(齐讲)十分感激。

师:对!我们读这句话时,就应把这种感情表达出来!(老师范读,学生朗读)

〔这时师生的感情与作者的感情融为一体,因而读得很有感情。〕

师:大娘为志愿军做了许多许多事,文中只列举了两件(指板书)现在请同学们看这个句子,(打出幻灯片2“这真是雪中送炭呀!”)“雪中送炭”是什么意思?

生:雪中送炭的意思是:下雪天很冷,送去炭,可以帮助别人取暖。比喻在别人正急需的时候,给予支持或帮助。

师:把这词放在课文中,你是怎样理解的?

生:这词在课文中是指在志愿军正急需粮食时,大娘为他们送去打糕。

师:当时,为什么志愿军急需粮食?

生:因为当时志愿军叔叔空着肚子在阵地上,已经跟敌人拼了三天天夜,非常需要粮食。

师:对!就在这时。(打出幻灯片3“是您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来给我们吃。”)(学生齐读句子)

师:请同学们想想当时的环境。

生:当时的环境十分危险。

生:当时的环境很恶劣。

师:对!当时炮火连天,硝烟弥漫,大娘怎样?

生:(齐读这句子)

师:哪些地方应该读得快些?

生:是“冒着炮火,穿过硝烟。”

师:为什么?

生:因为志愿军急需粮食。

生:因为大娘想快点把打糕送到阵地上给志愿军吃。

师:对!我们再读这个句子。

〔同学们齐读句子,比刚才读得好多了。这样指导朗读,切合学生实际。〕

师:这就是慈母给儿子的爱,也是慈母给儿子送去的温暖。(让学生读幻灯片3、2的句子。)

师:敌机来了,志愿军伤员有危险了,该怎么办呢?在这紧急关头,大娘怎样做?

生:大娘丢下自己的小孙孙,把伤员背进了防空洞。

师:这也是慈母给自己儿子的爱。结果(打出幻灯片4:“您为我们失去了唯一的亲人。”)

生:(齐读这句子)

师:“唯一”的意思是什么?

生:“唯一”的意思是只有一个,独一无二。

师:“唯一”的亲人是指谁?

生:是指大娘的小孙孙。(齐读句子)

师:为了志愿军宁愿失去自己唯一的亲人小孙孙,这是什么情谊?

生:这是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

师:(打出幻灯片5:“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会忘记?”老师范读)对“高”、“深”要读得重些,句子用反问的语气来肯定志愿军不会忘记这种情谊,我们要读出反问的语气。(老师再范读)

生:(齐读句子后“开火车”读:“我们怎么会忘记?”)

〔同学们读得一个比一个好,要珍惜中朝人民之间的伟大友谊的思想自然地渗入学生心中。〕

师:中朝人民之间的情谊确实比高还高,比海还深,现在要分别了,志愿军和大娘都是依依不舍的,尽管大娘年纪大,而且为志愿军洗补衣服已经几夜没合眼了,现在又赶来送行了,那志愿军应怎样呢?

(让学生朗读第一段开头那个“告别”片断,体会这种深厚的情谊。)

〔老师通过导语 创设情景,加上有上述感情基础,所以,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朗读中便自然地流露出来。〕

师:请同学们看下一段课文,先默读课文,后做填空。(打出幻灯片6“小金花的妈妈为救志愿军的侦察员而与敌人〖CD#4〗”)

生:应填“同归于尽”。

师:“同归于尽”在课文中指什么?

生:“同归于尽”在课文中指小金花的妈妈与敌人一起被炸死。

师:也就是说――

生:小金花的妈妈为救侦察员老王而牺牲了。

师:对!这件事是怎样的?

生:(一学生复述这件事)

〔以事激情〕

师:妈妈牺牲了,小金花有没有哭?

生:(齐答)没有!

师:为什么?

生:因为她说:“妈妈,这个仇我一定要报!”

生:因为她把悲痛化为仇恨,她是个刚强的孩子。

生:因为她把悲痛化为对敌人的仇恨,所以小金花没有哭。

师:对!对这,课文是怎样讲的?谁来读读!

(学生纷纷举手)

(一女同学有感情地朗读“同志

[4]

篇9:《再见了,亲人》

一、揭题激发兴趣

1.每个同学都在爱的海洋里成长,最关心你、与你最亲的人是谁?他们是怎样关心爱护你的?

这些有血缘关系、关系亲密、给了你无限帮助的人,我们都称之为“亲人”。

2.我们中国人民与邻国的朝鲜人民跨越国界,并无血缘关系,可是当年,我们的志愿军战士却把朝鲜人民称为至亲至爱的亲人,分别时情真意切地说“再见了,亲人”,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一起学习魏巍写的《再见了,亲人》。(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学生简介时代背景,教师作适当补充。

二、初读感知大意

1.提出初读要求:

(1)请大家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词及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思考:课文中“亲人”指谁,想想他们的哪些事感动了你?

2.学生初读课文,教师巡视,适时指导。

3.反馈、交流

(1)教师抽读生词,强调“妮”(ní)、“谊(yǐ)”、“耗”(hào)等生字读音,注意“噩”、“嫂”的写法。

(2)学生汇报:课文中的“亲人”有――大娘、小金花、大嫂

用课文的语句说出她们为志愿军战士所做的感人的事。

三、品读感悟亲情

1.是什么使不是亲人的两国人却比亲人还亲呢?带着这个问题学习最使你感动的小故事,划出让你特别感动的内容,抓住词句说说体会,并把自己的体会用朗读表达出来。

2.学生交流,抓重点词句感情亲情:

(一)“志愿军与大娘”之情:

(1)句子:记得五次战役的时候,由于敌机的封锁,……这真是雪中送炭哪!

A.引导学生抓住“带着”、“顶着”、“冒着”、“穿过”等词语,想象当时这样做的危险和艰难,从而体会大娘为志愿军不顾生命危险的精神。

B.抓住“雪中送炭”这个成语来体会,先理解字面意思,再理解成语的含义,接着联系句子具体谈谈这个成语“雪”、“炭”分别指什么,最后想象“雪”――志愿军当时的困境及困境会给他们带来的后果,从而进一步体会大娘想志愿军所想,急志愿军所急,为他们而将自己生命置之度外的品质。

C.感情朗读:朝鲜大娘愿意为志愿军付出生命,给了志愿军及时的帮助,她把志愿军看成比自己还要重要的人,能不算“亲人”吗?读出你的感动吧!

(2)句子:我们还记得,我们的一个伤员在您家里休养……您为了我们失去了惟一的亲人。

A.引导学生抓住“惟一”、“丢”、“背”等词来体会,先理解“惟一”的意思,再谈谈“惟一的亲人”对大娘意味着什么,接着体会大娘这一“丢”丢下的是什么,“背”起的又是什么,从而理解大娘对志愿军的感情胜过亲人。

B.感情朗读:朝鲜大娘为救志愿军不顾最亲最爱的小孙孙,这能不算“亲人”吗?

[这两句教学不一定按以上顺序,根据学情而定。学生还可能谈到大娘洗补衣服几夜不眠、大娘八年来像慈母般地关心战士们等情节让人感动,老师都要予以肯定。]

(3)朗读比较,体会反问句的表达效果:

师引:大娘为志愿军所做的一切,怎么能不感人呢?难怪志愿军对大娘说一一

“这比山还高比没得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会忘记?”(出示句子)

A.请学生改成陈述句。

B.比较两句话,哪句更能体现志愿军战士和朝鲜人民的深情?

C.情境引读:

师:在五次战役的时候,是大娘带着全村的妇女送打糕,所以――生接读

师:在敌机来的时候,大娘把伤员背进了防空洞而丢下了自己的小孙孙,所以――生接读

[设计理念:比较反问和陈述的语气,指导朗读反问句的语调,采取不同形式反复有感情地朗读这个反问句,体会反问句在表达情感上的作用。]

(二) “志愿军与小金花”之情:

(1)句子:你回来以后,焦急地等待着妈妈,可是……小金花,你是多么刚强呀!可是今天,跟志愿军叔叔分别的今天,你怎么落泪了?

A.引导学生抓住“把脚一跺”、“嘴角抽动两下”、“狠狠地说”等词句体会小金花内心失去妈妈的悲痛。

B.感情朗读,演读。

C.“妈妈牺牲不落泪”,可“跟志愿军告别却哭成泪人”,你感受到什么?

D.再读句子。

(2)朗读体会反问句的表达效果(方法同上)。

(三)“志愿军与大嫂”之情:

(1)句子:我们清楚地记得,那是1952年的春天,……伤好以后,您只能靠着双拐走路了。

A.可抓住三个“挖”来理解它们的不同背景,再想像这三个“挖”字背后,大嫂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挖的,从而理解大嫂不顾生命危险为战士们挖野菜的可贵品质,感人至深。

B.感情朗读

(2)朗读体会反问句的表达效果(方法同上)。

3.朗读体会惜别深情

(1)师引:现在志愿军就要同她们分别了,此时此刻,战士们是怎样抒发自己那依依惜别之情呢?从课文中找出有关语句来读一读,想想怎样读出句子中的感情。(生自由读)

(2)评读。(注意体会与大娘告别的不舍,对小金花的疼爱,对大嫂的不忍心。)

4.感情朗读1-3自然段,升华情感

(1)选择自己体会最深的一个自然段朗读,注意表达出志愿军的思想感情。

(2)激情配乐朗读:

A.在这分别的日子,当我们想到大娘为我们洗补衣服几夜没合眼,想到大娘为给我们送打糕累得昏倒在路旁,想到大娘为我们失去了唯一的亲人时,我们再也忍不住了,动情地对大娘说DD(配乐齐读第一自然段)

B.当我们看到泪流满面的小金花,想到她说要为妈妈报仇时的情景,禁不住对小金花说:DD(配乐齐读第二自然段)

C.当我们面对拄着双拐,背着孩子,走过崎岖的山路,送了我们几十里的大嫂,想到她为了给我们挖野菜而倒在血泊里的情景时,我们再也忍不住了,深情地对大嫂说DD(配乐齐读第三自然段)

四、抒情赞颂亲人

1.前来送行的人只有三个吗?课文为什么只写这三个人呢?

2.这三个人代表着千千万万的朝鲜人民。光她们三个就为志愿军战士做了那么多的事,付出了那么多的血汗,可想而知,当年的朝鲜人民为志愿军付出了多少代价,怎么不令人感动呢?说出你们的感动,说出心中的赞扬,最好能合适地选用反问句。

五年级语文说课稿再见了亲人

五年级语文下册《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之七

《再见了亲人》教后反思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回顾《拓展四》教案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的方案

五年级语文课堂教案

《再见了,亲人》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六年级语文上册《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教学反思

《再见吧,冬天》教学反思

五年级语文再见了,亲人
《五年级语文再见了,亲人.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五年级语文再见了,亲人(精选9篇)】相关文章:

六年级上册《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的教学反思2022-08-23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2022-04-30

依依惜别情小学生作文2024-01-23

《再见了,亲人》优秀教案2022-04-30

唐山市语文素养大赛听课心得体会2022-10-08

给四川小学同学一封信小学作文2022-10-16

那一年,你,我作文2023-02-20

毕业了为题写的六年级学生作文2022-11-16

六年级作文题目精选2023-02-14

送走迎接牛年初中作文2022-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