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和《日知录》文言文练习及答案(共9篇)由网友“臭臭淘猪油”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鱼我所欲也》和《日知录》文言文练习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鱼我所欲也》和《日知录》文言文练习及答案
《鱼我所欲也》和《日知录》文言文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小题。(17分)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乙】《五代史 冯道传 论》曰:“‘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善乎,管生(管仲)之能言也!礼义,治人之大法;廉耻,立人之大节;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人而如此,则祸败乱亡,亦无所不至;况为大臣而无所不取,无所不为,则天下其有不乱,国家其有不亡者乎?”然而四者之中,耻尤为要。孟子曰“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权术诡计)者,无所用耻焉。”所以然者,人之不廉而至于悖礼犯义其原皆生于无耻也。故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 (选自顾炎武《日知录》)
小题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A.故不为苟得也 /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B.则祸败乱亡 / 国恒亡
C.国乃灭亡 / 乃不知有汉
D.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 君将哀而生之乎
小题2:请找出与“立人之大节”中“之”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
A.悍吏之来吾乡B.寓之酒也
C.前人之述备也D.无案牍之劳行
小题3:、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只限两处。(2分)
人 之 不 廉 而 至 于 悖 礼 犯 义 其 原 皆 生 于 无 耻 也
小题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句子。(6分)
(1)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2)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
小题5:甲乙选文各用什么论证方法论证了什么观点?(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人之不廉/而至于悖礼犯义/其原皆生于无耻也
小题4:(1)死亡本是我厌恶的,可我厌恶的东西还有比死亡更厉害的,所以遇到灾祸也不躲避呀。
(2)羞耻对于人来说是很重要的,行巧诈之事的人,没有地方用得着羞耻。
小题1:试题分析:A.前一个“得”是取得的意思,后一个“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B.前一个“亡”的意思是死亡,后一个“亡”的`意思是灭亡,意思相同。C.前一个“乃”的意思“就”,后一个“乃”的意思竟然。D.前一个“生”是生命的意思,后一个“生”是生存的意思。
小题2:试题分析:“立人之大节”一句中的“之”是助词,“的”的意思。A. “之”是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的助词,无意义,不翻译。B.代词,代指山水之乐。C.助词,“的”的意思。D. 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
小题3:试题分析:“人之不廉而至于悖礼犯义其原皆生于无耻也”的含义是“一个人的不廉洁,乃至于违犯礼义,推究其原因都产生在无耻上”,根据句子含义,可以把这句话分解为“一个人的不廉洁、乃至于违犯礼义、推究其原因都产生在无耻上”,即“人之不廉/而至于悖礼犯义/其原皆生于无耻也”。
小题4:试题分析:翻译(1)时,要注意把“恶”(讨厌)、“辟”(躲避)这些字词翻译准确。翻译(2)时,要注意把“于”(对于)、“机变之巧”(巧诈之事)、“无所用”(没有地方用得着)这些字词翻译准确。
篇2:《鱼我所欲也》文言文练习及答案
《鱼我所欲也》文言文练习及答案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关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B.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C.此之谓/失其本心
D.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2.下列各组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屋舍俨然
B.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同舍生皆被绮绣
C.是亦不可以已乎 然胡不已乎
D.万钟于我何加焉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3.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字不是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B.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
C.乡为身死而不受
D.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结合具体事例,谈谈作者是运用什么论证方法(谈一种即可)来证明文章的.中心论点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D
2.C
3.B
4.(1)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只不过贤人能不丧失罢了。
(2)用脚踢着给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意对即可)
5.中心论点:舍生取义。本文主要运用了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来证明文章的中心论点,如将生比做鱼,将义比做熊掌,当二者不能兼得时,应舍生取义;又如作者举“一箪食,一豆羹” 的例子,告诉我们要不食嗟来之食,要不丧失人的“本心”,要舍生取义。
篇3:《鱼我所欲也》文言文练习附答案
《鱼我所欲也》文言文练习附答案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解释文段中加粗的词。
之:___________加:___________ 辩:___________已:___________
2.翻译画线句“此之谓失其本心”这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填空:作者用“一箪食,一豆羹”来进行论证,这属于_________的论证方法。文段中着重论述了“____________”比“____________”更重要,人应该保有本心的道理。
4.请任意写出文段中具有对比性的'一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之:结构助词,的。加:益处。辩:通“辨”。已:停止,放弃。
2.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恶廉耻之心(天性、天良)。
3.举例义生
4.“乡为身死而不受”与“今为官室之美为之”对比“乡为身死而不受”与“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对比“乡为身死而不受”与“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对比“一箪食,一豆羹”与“万钟”对比
篇4:鱼我所欲也练习及答案
鱼我所欲也练习及答案
《鱼我所欲也》是一篇经典的传统课文,出自《孟子》,相对于初中阶段的.其他古文,它在文字上有些难度,又是以议论为主,大家是否学习了呢?
一、文学常识
孟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 ,是 学派的代表人物。本文选《 》,该书
在宋朝时被朱熹列为《四书》之一。
二、为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一箪食( )一豆羹( )蹴尔( )勿丧( )( )苟得( )所恶( )不屑( )不为苟得( )为宫室之美( )
三、找出各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通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通
3、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通
通
4、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通
四、解释下列各组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得 二者不可得兼( ) 则 弗得则死 ( )
得之则生 ( ) 则凡可以得生者 ( )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 万钟则不辩礼义 ( )
而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
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 )
于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
为 为宫室之美为之( ) 呼尔而与之( )
向为身死而不受( ) 与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
何不为也 ( )
五、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1)二者不可得兼 (2)故不为苟得也
(3)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4)贤者能勿丧耳
(5)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6)此之谓失其本心
六、翻译句子
(1)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2)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3)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4)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5)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6)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鱼我所欲也〉
鱼,所欲 熊掌,亦我所欲
(比喻论证)
(论点)
生、义不可兼
1、正面阐述人们能够“舍生取义”的道理得,舍生取义
2、反面指出不贪生、不避死之心,人皆有之
3、举例说明不舍礼义,宁死不食“嗟来之食”
4、不辩礼义而受万钟,谓之失其本心
运用对比逐层深入地阐明论点
篇5:鱼我所欲也练习答案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4分)
(1)故不为苟得 (2)故患有所不辟
(3)蹴尔而与之 (4)是亦不可以已乎
16、下列加点词语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2分)
A、得之则生 B、蹴尔而与之
C、呼尔而与之 D、行道之人弗受
17、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译文: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译文:
18、按要求填空。(4分)
①这段文字先设喻引出论点 ,然后从 两面论证论点。
②文中所说的“甚于生者”指的是 ,“甚于死者”就是 。
19、文章阐明了“义”的重要性,你认为今天还有坚持“义” 的必要吗?为什么?(2分)
答案:
15、因此,所以 通“避”,躲避 用脚踢 停止
16、D
17、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可以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 不只是贤人有这种思想,人人都有,只不过贤人能不丢掉罢了。
18、参考答案:①舍生而取义者也 正反 ②义 不义
19、答案示例:.“义”是正义,是有利于人民、民族、国家的大义。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坚持人民(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所以我们应该坚持。
篇6:文言文练习之《鱼我所欲也》
文言文练习之《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孟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小题1】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1)故患有所不辟也 (2)二者不可得兼
(3)蹴尔而与之 (4)此之谓失其本心
【小题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小题3】课文开头没有直接进入议题,而是先从生活中人们可能遇到的事情写起,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2分)
【小题4】为了阐明自己的观点,作者在文中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至少写出两种。(2分)
【小题5】在几千年前,孟子就提出了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问题和应当舍生取义的观点,那么在我们现代社会,面对愈来愈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当作出怎样的选择呢?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3分)
答案【小题1】(1)通避,逃避 (2)同时得到 (3)用脚踢(踩踏) (4)天性、天良 10、(1)假使人们所追求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 (2)高位厚禄不分辨是否符合礼义就接受了,(这样)高位厚禄对于我有什么好处呢?
【小题1】使所要论述的道理通俗易懂,形象具体,为下文议论正题做好铺垫。
【小题1】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举例论证(写出两种即可)
【小题1】观点正确、结合实际、表述流畅即可
篇7:鱼我所欲也文言文
一词多义
1.而
呼尔而与之。修饰“与”,表修饰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表转折,却
2.于
所欲有甚于生者,比
万钟于我何加焉, 对
3.是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这种
是亦不可以已乎。这种做法
4. 得
二者不可得兼 得,得到,拥有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通“德”恩惠,这里是感谢的意思
故不为苟得也 取得
5.为
向为身死而不受。情愿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鱼我所欲也评课稿
2.鱼我所欲也名句理解默写
3.鱼我所欲也朗读我
4.鱼我所欲也出自哪里?
5.孟子鱼我所欲也的翻译
6.鱼我所欲也朗诵
7.《鱼我所欲也》写作特点与结构分析
8.鱼我所欲也重点词解释
9.鱼我所欲也考点
10.鱼我所欲也作者资料
篇8:《鱼我所欲也》同步练习及答案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一、基础知识
1、本文出自 ,作者 , 时期鲁国人, 是 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还学过他的文章 。“四书”: 。
2、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所恶( ) 一箪食( ) 一豆羹( )
蹴( ) 苟得( ) 不屑( )
3、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说明其词义:
⑴ 乡为生死而不受。
⑵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⑶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⑷ 故患有所不辟也。
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字词:
⑴ 二者不可得兼
⑵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⑶ 此之谓失其本心
⑷ 贤者能勿丧耳
⑸ 故患有所不辟也
⑹ 呼尔而与之
⑺ 蹴尔而与之。
⑻ 万钟于我何加焉!
⑼ 故不为苟得也
⑽ 是亦不可以已乎
⑾ 乞人不屑也
⑿ 万钟于我何加焉
⒀ 妻妾之奉
5、解释下列多义词:
⑴ 与: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蹴尔而与之
⑵ 于:
所欲有甚于生者
万种于我何加焉
⑶ 是: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是亦不可以已乎
⑷ 而:
呼尔而与之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者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的用法不同的项是( )
A、此之谓失其本心
B、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
C、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D、退而甘食其土之有
7、下列“而”字用法不同类的一项是( )
A、舍鱼而取熊掌也
B、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C、乡为身死而不受
D、呼尔而与之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得”含义相同的两项是( )和( )
A、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B、得之则生,弗则得死。
C、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D、因得遍观群书。
9、选出与成语“得过且过”中“得”意义相同的句子( )
A、故不为苟得也
B、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C、则齐荆之欲不得行于二国矣
D、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10、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⑴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尔。
不仅有道德的人有这种信念,而且人人都有,只是有道德的人能不丧失罢了。
⑵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与我何加焉。
对于优厚的俸禄如果不问他合不合礼义,就接受它,那么优厚的俸禄对我来说有什么益处呢?
⑶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就舍弃生命而选取正义了。
⑷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以前宁肯死亡,也不接受,今天却为了我所认识的穷苦人感激自己而接受它。
⑸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假使人们追求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宝贵的,那么一切能够用来逃避祸患的手段,有哪一种不能采用呢?
二、理解课文
1、填空:
⑴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中的“是心”是指指“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⑵ “此之谓失其本心。”中的“此”指指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及“所识穷乏者得我”而受“万钟”。
⑶ “鱼”与“熊掌”在文中分别比喻什么?文章以鱼与熊掌设喻的目的是什么?
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3、文中能概括全篇大意的句子是:生,亦无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开头以“鱼”和“熊掌”为喻,巧妙地回答了这个问题,请写出原句: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4、《鱼我所欲也》中出现的成语有:舍生取义、嗟来之食;由此我们可联想到与本文观点相关的孟子曾说过的三句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5、《鱼我所欲也》中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6、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7、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8、在孟子看来,什么情况下,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的?
9、不辩礼仪的接受万钟是为了:
10、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11、文中所指的比生命更可贵的东西是指道义,比死亡更可怕的东西是指丧失道义。
12、本文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试举例。
13、文中多次使用对比这种手法,请举例说明。
14、写“鱼”和“熊掌”“不可得兼时?”取“熊掌‘的用意是什么?
三、拓展应用
1、本文孟子用“舍生而取义”来表现他的人生追求(选择),文天祥《过零丁洋》中体现这种追求的诗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请写出历史上在人生中有正确选择的人。例如:岳飞精忠报国,文天祥选择忠义守节,布鲁诺选择坚定信念。
2、本文所强调的“义”与市场经济下的“利”有无矛盾,由此会引发一点什么样的启示,请简要谈谈。
不矛盾,在市场经济下也要讲诚信、讲道德,不做违法乱纪的事。
3、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用自己的青春热血和宝贵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曲“舍生取义”的正气歌,请概述一个这样的例子。
如抗洪英雄李向群为保一方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誓斗洪魔,以身殉国。
4、本文主要阐述了“舍生取义”的道理。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你怎样理解这个“义”字?
(能见义勇为、为正义事业而献身、做与国与民与人有益的`事等。社会上的哥们义气是与小团体个人私利相关的江湖义气与本文的“义”不同。)
5、你认为孟子“舍生取义”的观点在现实社会中还有无意义,请谈你的看法。
不能见利忘义,所以舍生取义仍有现实意义。
篇9:《鱼我所欲也》同步练习及答案
一、基础知识
1、《孟子·告子上》 孟子 战国 思想家、教育家 儒 《得到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论语》《大学》《中庸》
2、wù dān gēng cù gǒu xiè
3、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说明其词义:
⑴ 乡通向;从前。
⑵ 得通德;恩惠,此作感激。
⑶ 辩通辨;辨别。
⑷ 辟通避;躲避。
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字词:
⑴ 同时占有
⑵ 假使,假如
⑶ 天性、天良
⑷ 贤遗失、丢掉
⑸ 祸患、突难
⑹ 助词
⑺ 用脚践踏
⑻ 古代的一种量器
⑼ 苟且偷生
⑽ 停止
⑾ 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⑿ 有什么益处
⒀ 侍奉
5、解释下列多义词:
⑴ 与:
句末语气词,表反问。
给。
⑵ 于:
介词,表示比较。
介词,引出动作的对象。
⑶ 是:
批示代词,这个,这样。
这样看来,由此看来。
⑷ 而:
连词,连接修饰语和中心语。
连词,连接主语和谓语,含有却的意思。
6、(C)
7、(B)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得”含义相同的两项是(B)和(C)
9、(B)
10、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⑴ 不仅有道德的人有这种信念,而且人人都有,只是有道德的人能不丧失罢了。
⑵ 对于优厚的俸禄如果不问他合不合礼义,就接受它,那么优厚的俸禄对我来说有什么益处呢?
⑶ 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就舍弃生命而选取正义了。
⑷ 以前宁肯死亡,也不接受,今天却为了我所认识的穷苦人感激自己而接受它。
⑸ 假使人们追求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宝贵的,那么一切能够用来逃避祸患的手段,有哪一种不能采用呢?
二、理解课文
1、填空:
⑴ 指“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⑵ 指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及“所识穷乏者得我”而受“万钟”。
⑶ “鱼”比喻“生”,“熊掌”比喻“义”。文章以鱼与熊掌设喻,其目的是引出舍生取义的命题,同时暗含“生”与“义”孰轻孰重的关系。
2、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3、生,亦无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4、舍生取义、嗟来之食;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5、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6、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7、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为宫室之美而受之;为妻妾之奉受之;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8、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9、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 穷乏者得我与?
10、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11、文中所指的比生命更可贵的东西是指道义,比死亡更可怕的东西是指丧失道义。
12、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用“鱼”和“熊掌”作比喻论证对生与死的抉择;用“一箪食,一豆羹”和“万钟”的事例论证“义”重于“生”的观点;用“乡”与“今”对待“一箪食,一豆羹”的不同做法进行对比论证;用讲道理来论证为何要“舍生”。
13、鱼和熊掌对举 生与死对举 向与今天比较等
14、意在说明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需要选择的事,在两者不可兼得的情况下,人们会选取价值更高的东西,用此事情来比喻“舍生取义”的道理。
三、拓展应用
1、例如:岳飞精忠报国,文天祥选择忠义守节,布鲁诺选择坚定信念。
2、不矛盾,在市场经济下也要讲诚信、讲道德,不做违法乱纪的事。
3、如抗洪英雄李向群为保一方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誓斗洪魔,以身殉国。刘胡兰,朱自清病危之际拒绝吃美国救济粮等。
4、能见义勇为、为正义事业而献身、做与国与民与人有益的事等。社会上的哥们义气是与小团体个人私利相关的江湖义气与本文的“义”不同。
5、不能见利忘义,所以舍生取义仍有现实意义。
★ 《日知录》教案
★ 古代文学教学
★ 厚德录阅读答案
★ 古代文学读书笔记

【《鱼我所欲也》和《日知录》文言文练习及答案(共9篇)】相关文章:
蜀道难反复咏的教学设计2023-10-23
顾炎武的名言2023-08-17
适合班级诵读笔记内容心得2022-04-29
课文《蜀道难》教学设计2023-07-31
今古奇观读书笔记2022-05-04
读书笔记参考格式2022-05-06
读书笔记的范文2022-05-04
读书笔记模板2022-05-08
《蜀道难》优秀教案设计2022-09-13
读书笔记三百字2022-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