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障者心理健康的研究历史及教育启示

时间:2023-02-02 07:41:54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听障者心理健康的研究历史及教育启示(精选7篇)由网友“changde”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听障者心理健康的研究历史及教育启示,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听障者心理健康的研究历史及教育启示

篇1:听障者心理健康的研究历史及教育启示

心理健康是一种个人的主观体验,不仅包括积极的情绪情感,也包括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即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等方面,而呈现一种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可以说个体的心理健康与其社会发展、学业发展、学习情景的表现及就业情形息息相关。广义的心理健康研究领域既包括对心理健康的研究,也包括对心理问题的研究。听障者由于从小缺乏听觉刺激、回馈与沟通,使其与周围环境隔离,从而进一步阻碍其认知、语言等心理的发展。再加上自幼开始的.听力损失,可能引起父母、兄弟姐妹及教师、同伴的特别态度,从而使其更易产生心理问题,进而影响其社会适应、学业成就、人际及将来的就业,甚至家庭婚姻等。基于心理健康对听障个体生活方方面面的重要影响,本文回顾并比较听障个体心理健康研究的历史,以期为当今听障者心理健康的研究,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听觉障碍者心理健康研究历史的回顾国外对听觉障碍儿童心理健康的关注是由对其认知与聋的关系研究开始,逐步发展到对其心理健康与聋的关系研究;我国对听觉障碍儿童心理的关注也经历了相似的发展历程。我们将以时间为线, 从听觉障碍者心理健康研究的内容,影响因素及有关心理健康的测量工具三个方面,回顾国内外听障者心理健康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一)听障者心理健康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听障者心理健康有关的心理研究主要有听障者个性特征的研究、听障者自我意识的研究及听障者心理健康状况等三方面。

1.听障者个性特征的研究个性是一种精神结构,在心理学中,通常是指个人整个稳定的、独特的心理面貌。即个体的个性特征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个体的个性会在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中有所改变,而很多的研究资料显示,听障者早年建立的个性特征可能终身不变。对听障者个性特征的研究可追溯至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据研究对象的不同可划分为前期(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和后期(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至现在)。前期的主要研究成果[1]: Pinter(1933)调查发现,较健听成人、听障成人情感不稳定,内向和顺从。随后,Pinter,Fusfeld和Brunswig(1937), Solo- man(1943)也得出类似的结论。Levine(1956)发现听障女性表现自我中心、不理智、冲动、易受暗示等个性特征。Rosen(1959)的研究结果也得出听障大学生存在个性功能异常。Altshuler(1963)总结了听障者的个性特征:自我中心、固执、冲动、缺乏独立和自省。后期的研究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扩大了研究对象。Chess等人(1971)认为学前听障儿童不成熟,冲动,较不自律,缺乏自制。十多年后,Meadow (1980)指出,听障儿童的个性表现刚愎、自我为中心、缺乏内在控制、容易冲动、易受暗示、缺乏同情心。近些年来的研究也显示了相似的结果。

王庆宝 指出,聋生,尤其是低年级的聋生,存在着自卑、固执、报复等特异心理[2]。张福娟()的研究表明,听觉障碍儿童容易产生固执,缺乏自我控制,冲动,挫折容忍力较低,易受他人暗示,但其良好个性品质随年龄增长而发展[3]。张海丛()研究结果表明听障大学生较健听大学生显示出忧虑、自卑、不自信等个性特征[4]。 2.听障者自我意识的研究自我意识是个性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个体的心理健康息息相关,其中自尊是心理健康的核心。所以学者们在关注了影响听障者心理健康的个性特征后,又将目光投向了对听障者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的自我意识。对听障者自我意识的研究,从早期直到现在产生了不少有价值的研究结论。 Schlesinger和Meadow(1972)发现,学前听障儿童常有自尊的问题。Garrison,Tesch和Delaro(1978)指出,听障成人有低的自我概念。国内王玲凤(2004) 的研究结果表明:自我概念对7-9岁听觉障碍儿童的心理健康有显著影响,二者呈显著的负相关,自我概念的总分对听觉障碍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有显著的预测作用[5]。朱业()的结果表明,听障学生缺乏自信心[6]。严吉菲等()指出,听障高中生整体自尊和具体自尊都显著低于普通高中生[7]。石彩秀等()的研究发现:初中聋生与普通学生自我意识水平差异显著,且明显低于后者,聋生自身间无显著差别[8]。且自我意识水平对其应付方式有一定的相关[9]。而张雪娇(2005)在听力言语障碍儿童与正常儿童的智力和自我意识水平比较研究中得出:两组儿童中(听力言语障碍儿童和正常儿童)自我意识总分及各分量表分数均在正常范围内,且差异不明显[10]。

二者研究结果不一致,其原因可能与被试的残疾类型及被试年龄有关。

篇2: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一、研究背景:

课程化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必然趋势,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与重视。然而,放眼当前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特别是在师资相对薄弱,教学理念相对落后的农村小学中,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认识往往比较孤立、狭义,只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显性课程,即每两周一节的心理健康教育课,而忽视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隐性课程,致使未能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综合效应。因此,笔者认为,在当前的农村小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应该只局限于几节看得见、数得清的心理健康教育课,而应该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显性课程的基础之上加大隐性课程的开展力度,开展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从而达到全面、深刻的教育效果,使学生能拥有一个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

二、研究构思:

1、概念界定:

显性课程:显性课程是指在学校教育中有计划的学科体系、教育目标、教育方法、教具设备、分班分组制度等,是教育者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地对学生施加影响的全部经验综合及其过程。

隐性课程:所谓隐形课程,是相对于显性课程而言的,是指在学校、班级的情境中,以无意识的方式对学生的知识、价值、行为规范、情感、态度等发生影响到全部信息的总和及其动态传递模式。它具有涉及范围的广域性、内容构成的繁杂性、影响方式的隐蔽性、发挥作用的非预期性、作用结果的深刻性等特点。

全方位心理健康教育:从心理健康活动课程、校园文化、学科渗透、独立设课以及家庭指导等方面进行研究,展现一种全面立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2、研究目标:

(1)通过开展全方位心理健康教育,更新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从认识层面上重视隐性课程的心理健康教育价值。

(2)通过开展全方位心理健康教育,切实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心理品质,帮助学生发现、解决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心理困惑与心理问题。

3、研究对象:

全校各班。

4、研究方法:

主要以行动研究法辅之观察法、 实践法 、案例研究、个案追踪法、经验总结法。

三、操作策略:

(一)年级互助,夯实显性的心理辅导课程。

心理辅导活动课是学校引导教师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切入点,它是一种以班级为单位,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运用心理辅导的理念和技术,对全班学生实施预防性和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由于师资欠缺,目前小学阶段基本由本班班主任兼任心理健康教师,我们知道,一节有效的心理健康活动课从选择主题、前期准备、预设方案到正式实施需要教师花费大量的精力,而班主任由于事务繁杂,常常不能保质保量地开展这一课程,有时甚至一个学期也上不了一节心理健康活动课。面对这样一种现状,我们采取同年级互助的模式来开展心理健康活动课,以此来保障心理健康活动课的正常开展。

1、课前交流,框定同年级备选主题。

儿童的心理发展具有较强的年龄特征,同一年龄段的儿童在心理发展上往往会出现相同或类似的问题,因此,担任同一年级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班主任在课前对本班学生的心理现状进行调查、交流,从而找出同一年级的儿童在相同的时期内所出现的心理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归类梳理,从而框定在当前一个时期内对这一年级的儿童有必要开展的心理辅导主题。

2、流动上课,实现课堂资源优化利用。

在前一阶段框定备选主题的基础之上,同一年级的班主任根据自身个性特点的不同,选择承担不同主题的活动设计和活动实施。即一位教师只需设计一个活动方案,就可对同一年级的几个班级进行团体心理辅导。这样不仅减少了一个教师设计、准备多个活动方案所需的精力投入,也让教师在多次实施的过程中不断完善活动方案,同时还保证了心理健康活动课开设的数量和质量,真正实现了课堂资源的优化利用。

3、课后研讨,打磨班级个性心理教育。

当然,同样的活动方案在不同的班级实施肯定会有许多不同的结果出现,对于不同班级所出现的各种不同的状况我们也不能搞一刀切,因此课后的交流研讨是必不可少的。上课的老师把在不同班级所遇到的不同问题及时地反馈给班主任老师,而班主任老师也应当多渠道、多层次地了解本班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状态,进行后续辅导和跟进,开展班级个性心理健康教育。对于需要进行个别辅导的学生,我们还借助学校的“绿苑”心理辅导站,进行进一步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以帮助学生化解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心理困惑和烦恼。 (二)学科渗透,打破僵化的心育学科限制

所谓学科渗透,是指教师在学科教学过程中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在授予学生一定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智力和创造力的同时,维护和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形成学生健全人格所采取的各种积极措施。那么,该如何有效而又不漏痕迹地进行学科渗透呢?

1、教导处干预,建立科学合理的学科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作为教学的方向和灵魂,决定着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从而直接影响教学全局。传统的教学目标只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承,忽视心理素质的培养,因此学生的心理问题不断积累。当然,对于这种局面的形成,我们不能归咎于教师不愿面对学生的心理状态,而是缺少相应的理论支持与专业指导,没有形成一种在自己的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也不知该如何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自己的学科教学中。因此,学校教导处从宏观的角度进行干预,在教学常规、学科计划等处体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从而帮助各科任教师端正教学目标,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其中,立足于主体性的学生观、发展性的教学观,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健康和谐的个性品质。

2、教研组探讨,挖掘学科蕴藏的心理辅导资源。

不同的学科蕴含着不同的心理辅导资源,但在进行学科渗透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学科教学的主要任务不是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因此它不是径直的、外露的、强加的,而只能是暗示的、隐形的。那么该如何挖掘本学科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又如何把握学科渗透的尺度呢?我们可以在任教同一学科的教研组层面开展专业的探讨与实践,帮助教师找准方向,把好尺度,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有机结合本学科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或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技术,相机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在无意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提高认识、情意和行动技能。

3、师生共发展,营造和谐宽松的课堂心理氛围。

心理学家巴班斯基说:“教师是否善于在上课时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重大作用。有了这种良好的气氛,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得特别富有成效,可以发挥他们学习可能性的最高水平。”的确,和谐的心理氛围是教学顺利进行的保证,也是学生良好心态和健全人格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必须树立师生共同发展的课堂意识,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关心爱护学生,提倡师生平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课堂上,师生都能注重感情投入,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以帮助学生良好心态和健全人格的形成。

(三)百变活动,打造阳光的心理成长天空

课外活动具有自愿参加、自主活动、形式多样、内容开放等特点,有利于开发智力、陶冶情操、塑造人格,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挖掘学生的心理潜能,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载体。

1、组建社团,点亮学生兴趣的火花。

发展心理学指出,能力水平、兴趣倾向和个性特点,是制约主题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不同能力、不同特长组建各类社团,如舞蹈兴趣组、航模俱乐部等等,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发展自我、展现自我的舞台,然后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特点、思维特点,有的放矢的渗透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以取得最优化的教育效果。

2、课间活动,释放学生堆积的压力。 学业的负担,父母的期望,同伴的竞争等等因素给现代的小学生造成了严重的心理压力,许多心理问题也随着这些压力而产生,那么如何帮助学生减压呢?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无疑会是最及时、最直接、最简单的减压方法。因此,学校从教师层面开始发动,倡导师生放下课本,走出教室,开展轻松有趣的课间活动,下雨天还发动师生一起在教室里跳跳健身操,下下棋,让上一节课的压力迅速消失在课间活动中,给下一节课准备一个阳光灿烂的心理氛围。

3、亲子活动,唤醒家庭沉睡的温情。

由于父母“望子成龙”的迫切心态,使得很多时候家长在孩子们心目中的形象就成了学习的监工,而家长又觉得孩子不能理解自己的用心良苦,于是彼此之间就产生了隔阂甚至是矛盾,使得家庭生活中缺少了些许温情。鉴于这样的现状,我们利用“家长开放日”、“家长学校”等层面的活动,开展一些有趣的亲子活动,让孩子和父母之间多些沟通,还孩子一个温馨的家庭环境,以利于学生个性品质的健康发展。

(四)三和文化,营造良好的校园心育氛围

校园文化具有强大的教育力量,它对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校园文化是无形的向导,在一所文化气息浓厚的学校里,学校提倡什么、崇尚什么、传承什么,学校成员就倾向于追寻什么、模仿什么、接受什么,因此校园文化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隐性课程开发的重要依托。当前,我们学校正大力开展以“三和文化”为核心的特色德育争创活动,这无疑是为我们营造了良好的校园心育氛围。

1、和美文化,倡导环境文化育人。

物质环境之中隐含的价值、观念、美感等,往往会以暗默的方式传递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信息,对学生的认知和审美情趣起到导向作用。而我们学校的“和美文化”,正是本着以环境育人的理念来进行校园文化建设。因此我们充分利用学校的展示橱窗、楼道标语、教室布置等载体,为学生营造一种融知识性、教育性、创造性于一体的校园环境,使学生身心愉悦,健康发展。

2、和善文化,崇尚精神文化育人

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守则、规范和组织以及校风、学风、班风、人际关系等等因素,构成了校园精神文化,它通过暗示、感召、移情、认同、模仿、熏陶等方式逐步使学生的心理品质发生变化,达到常规教学所无法达到的效果。为此,我们充分利用学校“和善”文化所崇尚的“种植一颗善心,培植一串善举,播洒一份责任,改变一点行为”的文化背景,开展“三和之星”的评选,“书香班级”的创设,“一班一品”的推进等对学生心理品质的形成和行为方式的养成具有导向作用的系列活动,促使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心态。

四、 研究的成效

1、形成了民主、开放、自主、和谐的校园氛围。

在教改纲领的引领下,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逐渐形成了民主、开放、自主、和谐的校园氛围。全体教师形成了“人人都是心理健康工作者”的理念。校园环境的布置、团辅课的保证、心理辅导室的开放、知心信箱的等已成为学校的常规行为,全体师生精神面貌好,校园里形成了“尊师爱校,勤学守纪”的良好学风和“教学严谨,为人师表”的良好教风。

2、培养了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

通过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教师的心理健康素质得以提高。教师拥有较好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学校每学期都有心理健康团体辅导课的展示活动,重点研究心理健康的团体辅导,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我校徐丽红老师、孙君老师分别获得萧山区心理健康优质课评比一等奖。在心理健康教育的科研工作方面,学校每年都举办校级的论文评比,学校的心理健康氛围和工作也非常到位,所以学校的科研成果显著。

3、扎实稳步地推进了素质教育。

拥有健康的心理,学生才能和谐快乐的成长,才能在学到各种本领,锻炼自己的能力。我校的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表现出来的学习能力让许多来我校听课、借班的老师感叹,多年来学生在学科学习中的朗读、自学、探究、品析等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在社团活动、特长生展示等活动中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使学校真正成为了“教师发展的沃土,学生成长的乐园”。

篇3:视障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综合实践研究论文

视障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综合实践研究论文

摘要:视障学生有着先天视觉功能上的缺陷,这给他们的学习、生活以及工作都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同时也严重影响着视障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为了让这些视障学生能够得到很好的发展,就应该创设比较良好的生活环境,同时开设心理辅导,努力帮助视障高中生建立起健康的心理与健全的人格,本文就对视障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模式进行具体的分析与研究,希望能为以后该方面的工作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视障高中生;心理健康;综合实践;整合模式;分析

一、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教育问题也提起了高度的重视,关爱视障生多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帮助他们树立起自信心,使他们能够快乐的生活下去。近些年来,我国高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只有寻找到更有效的心理健康途径才能解决存在的问题。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有很多种,例如心理健康课程、心理辅导站等等,这让学生能够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取得良好的效果,尽管视障高中生的心理发展与普通学生相同,但是视障生表现出来的情绪要比普通生更加严重,这就需要引起广大特殊教育工作者的关注。

二、视障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模式

第一,促进视障生团结互助的能力。环境对一个人的性格形成以及能力都有很重要的影响。对于学生来说,他们生活与学习的环境都是学校,接触的最多的也是老师与同学们,而视障学生作为特殊的学生他们的心理十分脆弱,要比普通的学生更容易产生不良的情绪,因此作为这些视障高中生的老师与同学的言行要多注意,身边人的态度对视障生的影响很大,作为教师应该多给予视障生鼓励与帮助,从而为这些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创建更加民主和谐、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有序的学校管理、良好的校风与班风、和谐的氛围才能更有利于这些学生的心理健康,在这其中教师的作用是很大的,学生会在心理上受到更潜移默化的熏陶,教师要起到为人师表的作用,同时尊重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关心同伴,让学生养成团结互助的好习惯,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培养自身积极乐观的心态。第二,帮助视障生克服心理障碍。由于先天因素的影响,视障高中生与普通学生所表现出来的情绪有所不同,视障高中生通常会比较偏执、自私、敏感等,有的甚至会出现更加严重的心理问题。要想帮助视障高中生克服心理上的障碍就需要开设一些心理的辅导课程,或者教师可以利用班会的形式来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课程教学,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心理知识,从而提高视障生的自我意识与能力,充分开发出学生的内在潜能。知识是德育工作的载体,作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好这一资源,为学生营造出一种更加和谐、积极的学习氛围,这样更有助于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促进他们全面健康的成长。由于视障学生的视觉有所缺陷,因此在进行参观的时候不能亲自目睹周围发生的事情,对他们进行道德情感方面的培养时也就十分困难,作为特殊教育工作者应该坚持正面的教育,从而更好的促进视障生的道德进步。教师要多肯定与鼓励学生的做法,不要随意批评学生,多关心爱护视障生。第三,让视障生参与到实践活动中。让视障生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来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环节。由于视障生的自身特殊情况,因此视障生只能通过教师的讲解与自己的细心琢磨才能体会,教师也可以根据教材的情况来对视障生进行指导。由于视障生孤僻的性格,因此有很多的活动他们都不能融入进来,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多给视障生提供一些表现自我的机会,例如在课上多让他们发言并给予他们一定的鼓励,也能让视障生更加体会到自我的.价值,提高他们对学习的兴趣,让他们变得更加自信。教师在教学时也应该充分把握住视障生的心理特征,不要错过任何让视障生表现的机会,让他们积极的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在实践活动中可以锻炼他们的处事能力,以及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还可以对视障学生开设一些专项的心理辅导,多关注他们的心理需求,由于视障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比较大,因此需要做好视障生心理指导方面的研究工作,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出不同的心理指导方案。例如在班级中选出一部分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对于个别心理问题严重的学生可以制定出专门的个案计划,从而减轻视障学生心理中的消极倾向,促进他们的人格健全发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主要对视障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模式进行简要分析,可以看出,要想提高视障生的能力就要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以及实践活动能力。视障生也是被寄托着祖国未来的希望,因此要多关爱呵护视障学生,尤其是高中生学习压力比较大,作为家长与教师更应该有耐心有毅力的关爱这些孩子,不要让更多歧视的眼光来伤害他们幼小的心灵,让他们本就残缺的生命多一些生机,让他们的未来也能像正常孩子一样绽放光彩。相信在众多教育工作者的不断努力下,未来我国在该方面会取得更大的进步,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孩子。

参考文献:

[1]李海可,王凯娟.职业院校推拿专业视障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J].考试周刊,.

[2]杨卫东.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塑造残障学生健全人格[J].青年时代,2016.

篇4: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总结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知识经济的来临,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日益加剧,人们心理压力增大,心理问题增多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突出问题,心理卫生运动在世界范围内展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其重要和紧迫。

洛阳市涧西区芳华路小学决定在上学期至上学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途径与方法课程改革实验研究,本课题有我校校长孙玲玲为组长,负责该课题研究的理论研究与指导,由孙素萍,石娜,史存存,孙炎,袁亚静,何美霞老师参与。该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心理困惑和预防心理疾病,提高全校师生的心理素质。同时也是为促进和推动两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及校风学风和教研工作。

为了达到预期的实验效果,20上学期一开学就组建了组课题研究队伍。开始了课题实验研究工作。

一年下来,大家的辛勤劳动谈不上硕果累累,但也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至少在几个方面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一、进修专业知识,储备课题资源

孙玲玲校长在我们学校做了六次讲座:

第一次:课题《研究计划》与《实施方案》

第二次:新的健康概念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第三次: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咨询方法

第四次:心理学研究方法

第五次:心理健康教育实施问题研讨

第六次:课题研究成果的总结与论文的投稿

我们认识到: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二、找准研究方向,明确课题目标

根据实验纲要确定研究方向,根据各班的实际情况确立子课题,我们采用教师自选与分配相结合的办法明确课题研究的具体分工。

1、专职心理咨询与辅导方面:暂时石娜担任心理医生角色。要求积极报考心理咨询师,建立心理咨询室,逐渐使用正规的心理测验和专业技术,建立心理观察档案,协调各班班主任辅导工作。还可以开展亲子教育活动,组建家庭教育网络等。

2、学习方面:由孙炎班主任负责。重点是学生学习兴趣的引导、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行为的训练及矫正、应考心理辅导。学习方法包括阅读记忆方法、自学策略等。进行智力测验和学习能力测验。

3、纪律方面:由孙素萍副校长负责。主要是对学生进行道德认识的教育、纪律教育、自律自控能力培养。

4、生活自理方面:由和美霞老师负责。主要是教孩子们学会时间管理(时间观念、活动安排、自我控制)、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保证8小时、入眠习惯、睡眠质量等)以及适应能力和自立能力(生活自理、家务劳动)的培养。

5、交往方面:由袁亚静老师负责。主要是对学生的交往态度(理想、友谊、搭档、帮手)、交往范围(同学、伙伴、小团体、网络)交往方式、(学习、共同兴趣爱好、吃玩开销)交往原则与技巧(相处问题:人际冲突,孤独)等方面的指导。

6、卫生习惯的养成方面:由史存存老师负责。重点是从卫生习惯的养成入手,保证和促进学生身体与心理的健康。

7、其他方面:由孙玲玲校长全面负责。主要是研究脑科学发展动态与课程改革方向,重点是学生潜能开发、创造力培养。

当然,各方面的研究并不是单行的,有跨项研究,需要全体课题组协同与合作,这是我们能大面积进行实验研究的基础。

三、教学科研并行,落实课题计划

以实验探索为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对比传统教育方法与现代咨询方法的效果,辅以调查、问卷、观察、个案研究、讨论和文献研究等方法。

两学期来,完成了课题的理论讲座、实验方案、实施计划的总体设计,进行了多次心理问卷调查,开始进入干预学生学习活动的实验阶段。

课题研究中,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实验过程中也存在着许许多多不足的地方,改革教学,积极探索寻找出实验中的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实验方案。使课题实验扎扎实实地进行下去。

篇5: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优秀论文

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优秀论文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辅导员职业功能的重要内容,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体实施者的辅导员,主要利用常规班会、主题班会、专题讲座培训,以班级团体辅导形式开展面向全班学生具有预防性、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在这些基本的教育活动中,同样以全体学生为对象的晚点名,便可突破清点人头的简单操作流程及确保学生安全在校的直接目的,以此为契机设计出符合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主题鲜明的班级团体活动,让晚点名制度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载体。

一、班级团体辅导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

随着大学生心理健康受关注程度的提高,近年来各大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热情也空前高涨。不少学者也都致力于积极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通过回顾团体辅导在国外、港台地区及内地的发展,阐释团体辅导的理论基础、作用机制等内容,研究高校团体辅导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实务应用等方面,表明团体辅导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具有教育、预防、发展等积极功能,是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方式及有效途径,也是具有中国特色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一)班级团体辅导的涵义

团体辅导,一种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形式,与小组辅导、集体咨询、团体咨询概念相同。是以团体为对象,运用团体服务的理念和方法,在团体情景下进行的辅导活动。成员通过团体交往互动中的体验、观察、学习来认识自我,获得情感支持,发展良好人际,学习新知识和行为,增强社会适应,促进自我成长。团体辅导具有预防、治疗及发展等功能。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中,团体辅导活动主要是用来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其主要内容包括适应性问题、人际交往、个人发展与职业选择、情绪管理、青春期辅导等。在主题的选取方面,需要考虑大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符合他们身心发展特点,适合该班级学生普遍面临的问题,大家所共同关心、感兴趣的主题。使用的方法有讨论、情景模拟、体验分享等。班级团体辅导符合团体辅导的范畴,但却有其特点,它是以整个班级的全体学生为对象,不加以筛选,团体人数取决于行政班级人数,规模大小不一,开展班级团体辅导的策划人、实施者、领导者就是班级辅导员,团体性质为心理教育团体。班级团体辅导在辅导员班集体构建、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职业生涯规划及发展、危机事件处理等方面可得到广泛的应用。

(二)利用班级团体辅导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及优势

大学生由于身心发展特点及所处校园环境影响,往往面临一些共同的心理问题,所以大学生集中校园和班级是最适合团体辅导的场所,并且团体辅导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究其作用而言,主要是促使大学生重建认知体系,进行自我探索,自我思考、自我教育,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提高大学生的社交技巧,促进班级内学生交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班风;培养交往能力,获取社会支持。以班级团体辅导的形式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其独特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班级团体辅导感染力强,影响广泛。在一个彼此熟悉的、有凝聚力和归属感的互动情境下,班级学生可通过团体交互作用,达到相互支持、学习、发展等目的。第二,班级团体辅导费时少、效率高。辅导员选定一个时间,将自己管理的.学生集中起来,确定一个班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并且感兴趣的主题,以全班同学为对象进行团体辅导活动,可以节省邀请心理辅导专家及招募筛选同质性成员花费的大量时间和精力。第三,团体显著、易巩固。班级学生在类似日常生活的真实情境下进行交往、学习、练习,使在班级团体辅导中思想和行为发生的改变,延伸到团体之外的现实生活中,得到不断的内化和强化。

二、辅导员工作引入班级团体辅导可行性

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团体辅导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辅导形式,是学生工作的重要方式,也是辅导员职业能力之一。团体辅导本身是一种异于说教生动有趣的,符合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能引起学生兴趣的体验式活动形式及教育方式。第一,成员特征的相似性。班级体和辅导团体这两个团体中,成员都具有一定的同质性。班级学生在年龄、身心发展阶段、文化水平等方面基本一致,且面临如人际交往、学业压力大、择业就业等共同的需求和问题。第二,辅导员和团体领导者角色的相似性。高校辅导员以学生为本,引导帮助大学生解决学业、人际交往、职业发展等一系列问题,通过鼓励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团体辅导中领导者需要创造融洽的气氛,引导成员参与互动,在活动中解决学业困难、人际交往障碍、职业规划等方面问题,在团体中发挥潜能,获得成长。可见,高校辅导员与团体辅导的领导者的目的都是引导成员在团体中成长与发展。另外,辅导员也是班集体的策划者、领导者、引导者和实施者,两者的多重角色不谋而合。第三,辅导员具备开展团体辅导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辅导员对于自己管理的学生有足够了解,能更好的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普遍存在问题、关注焦点及需求等,进而选取合适的教育主题。其次,辅导员在学生中具备一定权威,学生在团体辅导过程中能认真对待,积极参与。最后,辅导员作为团体辅导的策划者、组织者、领导者,单个人开展工作便利,在召集学生、协调时间方面更加便利。

三、以晚点名为载体加强大学生思想健康教育

(一)晚点名概述

晚点名制度,是在高等教育扩招,学生人数不断上涨,管理难度增加的背景下,为加强对大学生的管理及教育,强化学生安全纪律观念,各高校陆续实行晚点名制度。晚点名作为高校学生工作的基本制度和管理手段,自实行以来,管理学生、维护校园秩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谓晚点名制度指的是辅导员清点自己所带的年级学生人数向学生工作干部汇报本年级在校人数和不在校学生人数、去向及其他学生事务的一种制度,它要求辅导员具有很强的责任心和处理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目前,全国高校所实行的晚点名制度,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主要由学生干部点名,辅导员抽查,在每天规定的时间内或每周星期天、节假日收假返校当天对学生的在校情况进行清点上报的制度。二是指周末晚点,辅导员在每周日、节假日收假学生返校时,在固定的时间和场所,对所带班级进行点名,在保证学生安全在校的前提下,通过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各种主题教育的管理制度,让学生的思想、纪律、心理健康等方面都有所提升,帮助学生的成长成才。本文中的晚点名制度就是属上述第二种类型。

(二)晚点名制度实施的现状

就单纯的清点学生人数而言,高校晚点名制度就执行情况总体是好的,大多数辅导员都能够尽心尽职,做到及时、准确的记录汇报。但也存在辅导员认为没有必要,对于点名让学生清点,自己不出面,或者自己减少点名次数,偶尔点、抽查点,上报时靠自己的估计,不及时、不准确。也没做好相关记录,仅仅是口头记忆通知,一旦发生事情,无法拿出真凭实据,无从下手。晚点名除了清点人数外,辅导员也会利用这个时间给学生通报一些事情,主要是人身财产安全方面注意事项,选修课、报名缴费、教学检查等事务的传达,学校各种规章制度的宣讲等。在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主题教育方面有所欠缺,要不是没有主题教育,要不然是几句话带过,没有深入的讲解。基于辅导员时间精力有限,不愿意在这方面花费太多时间,学生也不想听等因素,对于晚点名的主题教育,仅流于形式,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三)实施晚点制度对于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

晚点名制度在确保学生安全、维护校园稳定等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样,也对于大学生教育起着重要作用,它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良好的平台,要以此为载体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一,晚点名教育是课堂的延伸,是学生素质教育的有益补充。晚点名是没有纳入教学计划的学生教育课堂,通常每周一次,主要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分阶段分主题地对学生进行相对集中和系统的教育,如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目标培养教育、热爱生命教育等,这些在课堂教学里涉及较少的内容,以及其他高校发生、本校临时发生的需要解决的思想问题、心理问题等,在晚点名课堂上都可以做补充,让教学内容更加丰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长成才。第二,及时性案例、针对性教育让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题适宜、讲解生动。晚点名制度让大学生与辅导员保证每周一次的见面,这加深了彼此的沟通了解,让辅导员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中存在的问题,把危机化解于萌芽中,不至于因没有发现或拖得太久而造成不良后果。各高校案例的讲解,很具有时效性,及时给学生以正确的引导。另外,辅导员对本年级、本班学生各方面的情况都比较了解,都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主题、丰富的案例进行讲解,有理有据的教育,也避免了空洞的说教。第三,轻松的氛围及灵活的形式让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更佳。辅导员与学生接触较多,彼此熟悉且更加容易沟通交流,学生在团体辅导的互动中也更加放得开。一些专家、教授通常采用老师讲、学生听,最后专家答疑正式的讲座形式,这并不能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而辅导员的课堂教育形式并不那么正规,相对来书比较灵活,可以提前布置,学生准备,在晚点名课堂上以分组讨论、情节模拟、电影观摩等形式开展教育,更能调动学生积极性,达到教育效果。

四、晚点名制度与班级团体辅导结合,加强大学生思想健康教育

(一)晚点名制度与班级团体辅导相契合

从时间上来说,晚点名是周末或重点节假日收假时,这时学生全部到场,聚集在一起,因为放假,各种问题也更容易出现,这便是一个好的开展各种教育的时机。班级团体辅导也是在整个班级学生到场的情况下开展的,所有正好可以利用晚点名的时间,根据主题进行辅导;从实施地点来看,晚点名制度,是在高校在扩招后,辅导员管理难度加大的基础下应运而生的,因而其实施地点是在高校。虽然,团体辅导并不一定在高校开展,可以是心理咨询中心、社工服务中心,但是高校是非常重要的实施平台,很好的联结了学生群体和心理教育工作者;从对象来看,晚点名的对象是大学生,团体辅导对象不一定针对的是青年或者学生群体,但他们正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确实是需要服务的重要群体;从服务对象的特征来看,晚点名教育针对的是该年龄段、本学习阶段、本校、本班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班级学生具有较强的同质性,而团体辅导,也是将问题相似的成员聚集,开展辅导;在主题方面,晚点名和班级团体辅导由于对象皆为在校大学生,设计的主题也以他们共同面临的问题、关心的话题为依据。

(二)晚点名与班级团体辅导结合,加强大学生思想健康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学生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晚点名制度与班级团体辅导有契合之处,可以将二者结合起来,服务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虽然,晚点名制度为思想健康教育提供了时间机会、辅导员人员配置、教育任务等,团体辅导为大学生思想健康教育的实施模式。但是,很多学校,很多辅导员都只是走过场,并未真正落到实处,以至于大学生思想健康教育仍然欠缺,这就需要学校的重视和支持,辅导员的努力,学生的配合,将晚点名时间充分利用起来,改进说教的方式,引入班级团体辅导的形式,切实提高大学生思想健康教育水平,帮助大学生形成健全人格,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作者:欧阳明月

篇6:试析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论文摘要: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正面临挑战,分析当前高校学生自身心理特征,完善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论文关键词:高校学生;心理教育;心理健康

一、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型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型,招生数量和办学规模都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与此同时,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凸现,有心理障碍和问题的学生在高校学生群体中所占的比例不断提高,严重的还导致了恶性事件的发生。我国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因此,研究高校学生的心理特征,加强高校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研究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二、高校学生心理特征

每个时期的高校学生都带有其特定的时代气息,在他们身上能够折射出社会大环境对他们心理成长的影响。当前的高校学生主要有以下心理特征:

1.自卑心理与自负心理的矛盾

来自不同家庭的高校学生既存在自卑心理又存在自负心理。家庭条件相对一般的学生往往受经济条件的影响,在学习、生活过程中表现出自卑心理,存在孤独感。而家庭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学生往往心理上比较乐观,容易产生不切实际、盲目乐观的自负心理。家庭环境是影响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最直接因素。

2.渴望被认同的心理

高校学生充满奇思妙想,敢想敢当,敢于实施,很多学生希望自己能在学生群体中崭露头角,得到周围同学和教师的认可。如果在尝试的过程中受到挫折,容易产生失落情绪,会认为自己的才能被忽视了。高校学生有着强烈的被社会认同的心理,一旦出现不被认可的情况,无法及时有效地进行自我心理调节。

3.反叛心理

在传统管制型教育模式下,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是不对等的。学生处于从属地位,教师有着明显的话语权。学生长期处于这种压抑环境中,造成了他们的反叛心理。进入高校的他们,学习上已经不存在太大的压力,向往自由的高校学生对传统的管制教育比较反感,希望学校能够给予一定的自由度。自由和纪律本身就是矛盾的,这就在无形中对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造成了一定的隔阂,给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带来一定的困扰。

4.恋爱价值观

恋爱是大学生永恒的话题,对于高校学生来说,他们渴望恋爱。但高校学生心理上并没有完全成熟,缺乏恋爱经验,在遇到感情纠葛时,往往采取过激行为。这也是困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道难题。高校学生应当正面直观的面对恋爱问题,树立正确的恋爱价值观,既要有追求爱情的勇气,又要具备承担爱情责任的能力。

5.人生目标茫然

进入高校的大学生随着学习压力的陡然剧降,出现了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学习动力、生活目标随波逐流等问题,常有生活无意义感,人生目标茫然。古语有云“预则立,不预则废。”从迈进大学校门的那一刻起,学生就应该了解自己所处的这个时代、这个社会为自己提供了怎样的发展空间,自己的人生坐标又在哪里,以朝着这个坐标不断地调整自己前进的方向。

三、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制的对策研究

1.加强高校心理咨询工作人员的培训

虽然在高校中已经普遍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或建立了心理咨询中心,但很多从事高校心理咨询的工作人员主要由辅导员或德育工作者担任,他们并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心理学培训,缺乏心理学的专业知识,专业素养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是高校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心理咨询工作人员的培养教育没有纳入到正轨。高校要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就必须对心理咨询人员开展系统化、有针对性的培训。

2.利用网络等新形式及时进行辅导

很多的高校学生在心理咨询中心或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上,不敢或不愿完全敞开自己的心扉。这就导致了心理咨询工作人员无法对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做出准确的分析和判断,以致于无法科学合理的“对症下药”。网络技术的普及以及网络世界的开放性、虚拟化等特点,使得高校学生可以在不暴露自己真实身份的前提下无所顾忌地敞开心扉,释放自己心中积压的苦恼与烦闷,通过网络尽情地倾诉与宣泄,从而使心理压力得到释放和缓解。对于从事心理咨询的工作人员来说,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这一资源,准确及时地把握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研究,使得心理咨询工作开展的更有效果。

3.建立朋辈聊天室等资讯途径

随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大力宣传,学生也逐渐摆脱了对心理咨询的种.种误解。但是高校学生中能够走进心理咨询中心,对心理咨询工作人员敞开心扉接受咨询的学生并不多。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学生在选择倾述对象时更倾向于向同龄人倾述。而在高校中建立朋辈聊天室,是缓解不愿走进心理咨询中心的学生的心理压力的一种有效途径。高年级学生作为朋辈咨询员,可能不具备一定的心理学教育理论,但是他们可以通过自身的学习生活实践经验去与那些需要咨询的学生进行沟通,使得需要咨询的学生摆脱向心理咨询工作人员进行心理咨询就是接受思想教育的心理阴影。

4.加强学校、家庭、社会和学生的良性互动

影响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因素很多,既有来自社会、家庭、学校等方面的外在因素,也有学生个体生理、心理等方面的内在原因。首先,家庭是学生心理成长的最初也是最直接的因素。从家庭生活不美满的环境中走出来的高校学生往往行为比较偏激,因此,父母在关心子女生理健康的同时,也应当关心子女的心理健康。不少家长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不够重视,有的家长甚至与子女基本上没有沟通。其次,学校在传播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同时,也在向学生传播着心理健康知识、心理变化规律。第三,社会是高校学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主要实践场所,同时社会也通过各种媒介影响着高校学生的成长。因此在面对就业这样的实际问题时,家庭应该鼓励支持,高校应开设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进行引导,社会则应该提供就业、创业机会。另外,学生这一主体也应该深刻了解自己,明确自己的职业取向,端正职业态度,创造自身条件。因此,只有学校、家庭、社会和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才能发挥积极效应,学生才能取得职场的成功。

5.开展校园文化活动

高校学生的课外空余时间相对较多,且他们往往对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充满了兴趣。学校可以经常性的组织一些针对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也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心理健康研讨会、社会公益活动等。通过心理健康课外活动让学生体验、反思和反馈思想情绪的变化。与此同时,学校也应该建设好校园文化氛围,办好宣传栏、做好宣传广播等,使学生时时处处接受熏陶。

6.建立和完善心理健康评价、预防及治疗体系

针对高校学生的心理特征,建立和完善心理健康评价及治疗体系已迫在眉睫。很多高校在新生入学阶段会通过新生问卷调查等方式来建立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通过该措施,可以对学生的心理状况有个大致的了解,也可以从中发现心理问题严重的学生,从而对其进行有效的预防及有针对性的治疗。对高校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评价,不仅有利于掌握高校学生总体的心理变化趋势,也有利于把握学生个体的心理变化历程,针对个体学生的心理特点,制定个性化的培养目标。

四、结束语

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个人的成长,关系到学生家庭的利益,也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因此重视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针对高校学生的心理特征,建立和完善心理健康评价、预防及治疗体系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

篇7: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近年来,社会各界,特别是教育部门都十分关注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若干意见》中也明确指出“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的需要。”心理健康教育是新时期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治、思想、道德教育的基础,因此,我们要改变传统的德育模式,拓宽工作途径,丰富德育工作内容,使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学校德育工作中,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房山区教委的关注与领导下,在房山区教师进修学校教科室的指导下,我校于2003年9月,根据区级课题《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与方法的研究》,确定了子课题《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把三年级全体学生做为研究的对象,把课堂教学当作主渠道,加强学生心理辅导,采取相应措施,及时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因此,我们一手抓学科渗透,一手抓心理辅导,各种方法之间相互作用,使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全方位展开,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

我校的目标是:以提高全体学生心理素质为核心;以对心理问题预防补救为辅助;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一、科学的管理是课题研究取得实效的基础——课题研究作为实现学校办学目标的一个突破口

我们认识到心理素质是其他素质的基础,课堂教学是实施德、智、体、美、劳各项教育的基本载体,教学过程就是对学生进行综合教育的过程。因此,工作中我们不断实践以科研促进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以课堂为实验主阵地,把课题《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的研究作为实现学校“以服务升品位,以质量求发展”这一办学理念的一个突破口,使得课题研究服务于学生,为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服务。工作中我校广大干部教师积极探索,重点加强三个模式的研究,把对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贯穿于每个模式的各环节,各个细微之处:

1、备课模式的探索

使用“集体全册(单元)备课——个人分课细备——组内交流讨论——个人逐课复备”的备课方式,其中研究的一个重点就是心理品质形成的教育渗透点,使得心理品质的培养从备课第一个环节就入手,教师们分析挖掘教材,汇编了《各学科心理教育渗透点集锦》,各学科教师在备课时参考使用,并在使用中不断改进完善,为教师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品质服务。

2、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实践“课前预习探究—课上主动探究—课后延伸探究”的上课模式。整个过程注重学生未来发展,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动机,兴趣等,使良好的心理品质得到培养。

3、教研模式的探究

坚持“备课—说课—上课—讨论—评课—再实践”的教研模式。这一模式为教师在课堂上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搭建了交流学习的平台。

二、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1、在课堂教学中全方位注重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

(1)课前挖掘利于学生良好心理品质形成的因素

我校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的老师们,认真学习心理健康教育有关理论和方法,在工作中大胆探索,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

例如教学语文《落叶》一课,教师在课前从教学内容、学习方式、教师自身的教学魅力等方面做了充分的准备。教学内容上,老师选择了四幅画秋天的画面做为课前引入,目的是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感受秋天的落叶,丰富感知。同时尊重学生真实的、不同的情感体验。挖掘教材“信”字的认知特点,准备引导学生从诚信角度的认识这个字。于是创造出“一个人(イ)说话(言)讲诚信的内涵。学习方式上,老师在识字的过程中渗透心理教育,力求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在主动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竞争意识、合作能力,学会尊重他人、欣赏他人,体验成功、增强自信。请学生自主选择词语领读、组织学习生字、选择最想读的段落朗读、同桌交流记字方法、开火车读卡片、朗读评议、识字游戏等环节的设计安排,使学生在主动参与中释放出巨大的学习潜能,从而让语文教学成为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成为师生心理健康成长的过程。运用教师的教学魅力深深地影响学生,注意积累激励性评价语言,并研究如何使用得恰到好处,探索自学时教师如何关注学生,培养自信,如何尊重和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等等。

(2)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①在课上创设情境,营造民主氛围,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

在教学中教师热爱、信任学生和理解学生,学生尊重和敬仰教师,可以形成积极向上,愉快、活跃、和谐的课堂学习气氛。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每一位教师坚持用鼓励性的、商量式的语气说话,例如“请你继续讲”“你的分析是不是这样”“请听听我的想法”“我想做一点补充”“如果这样说是不是更全面”等。学生在得到老师尊重的同时,自己也学会了运用,如:“我给某某同学补充”“某某同学读得很好,如果,把这里读的再重一点就更好了。”这样的话语来尊重别人,培养了学生尊重他人的心理品质。

②利用渗透法,将心理教育渗透到小学各科教学中,形成渗透序列

小学各科教学作为实施心理教育的途径,在课堂教学渗透的过程中既有共同的特点,也有各自的优势。任何一门学科的良好的学习心理品质都包括了兴趣、需要、动机、态度、意志等,这些心理品质的教育,渗透在小学各个学科的教学中。

③创设学习情境,培养积极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各科的教学过程中,各科的任课教师都能够有意识地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学习情境,使学生保持积极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积极地情绪体验中学到知识,锻炼能力。这种情境的创设紧紧围绕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感受到真实可信,能够很快地被这种情境所感染,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例如:张进霞老师在《守规则》这节课中,一开始就创设了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情境;李增广老师让枯燥的数学进入学生的生活;美术张德秀老师利用课件,创设了漫画创作王国的情境,学生进入漫画王国,每一个人都积极参与其中。这些情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边的学习创设了良好的学习动机,也使学生更加热爱学习。这是各个学科之间共同的特点。

④结合教学内容,巧设教学环节,在课堂教学的过程和方法上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我们知道在各个学科当中,像语文、品德与生活等学科,就其内容本身而言,就是对学生心理的一种渗透。如:语文课文文质兼美、思想性强,本身就是对学生的一种爱和美的教育。品德与生活课更是不用说。但像数学、美术、体育等学科,教师更加注重在过程和方法上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渗透。如音乐、美术等,它的内容是艺术形象和关于艺术形象的知识,所涉及的心理品质是对于艺术美的感受力和创造力,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及时地设计展示环节,让美的、好的作品展示在大家面前,促进了形象思维品质发展与美感道德感的发展。体育课它能锻炼小学生的意志品质,因此教学中教师设计比一比的环节,让学生在比赛中,在同学和老师的激励中坚持到底,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得到培养。再比如数学课《百分数的意义》,老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你能一眼就看出哪个班最好吗?”学生:“不能”,教师:“想想有什么办法,可以一眼就看出哪个班最好?” 学生在经过短暂的思考后回答出“计算平均分”在这个教学环节中,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地进行探究,学生的探究心理得到培养。在得到老师的肯定后,学生成功的喜悦之情油然而生。学生的自信心理也得到相应的培养。

(3)课后良好情绪延伸,使良好的心理品质得以强化

“课后延伸”这是教学改革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将课本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的实践活动。在充分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规律的前提下,把心理健康教育在课后延伸环节中渗透,我们努力做到:重学生间的合作,重家长的参与,重走向生活,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促使学生全面、主动、和谐、健康地发展。

①重学生间的合作,促生生心理沟通

学习完《颐和园》这篇文章后,老师以“迎奥运,赞北京”为主题,布置了学生搜集资料、制作壁报的作业,设计的主要栏目有:

万寿山介绍

长廊一线图册

旅游相册

珍藏品展

耕织图文化图片

老师让同学自愿组合结对子,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搜集资料在壁报上展示,没有电脑的同学到有电脑的同学家里一起搜集,既学到了知识,又交了朋友。一位家长说:“孩子是独生子女,不善于交际,很孤独,这次为了完成作业,第一次到同学家去合作学习,这是一个崭新的开始。”另外,以往我们让孩子搜集资料,学生们搜集了很多,兴致勃勃,结果由于时间关系,有的孩子的资料没有机会展示,学生很失望,久而久之,他们就没兴趣积累资料了。利用课后延伸展示学生们共同合作搜集的资料,可以更好地激发他们合作学习的热情,喜悦的情绪得到了延续。这次作业让孩子们浏览了丰富的资料,感受到颐和园文化的魅力,产生了热爱北京的情感,真是一举多得。

②重家长的参与,和谐氛围中促学生自信

沟通能使孩子经常保持心情愉悦,并解决一些心理困扰。五年级有一个女生数学成绩不好,不善言谈,并且她非常惧怕他的父亲。老师与她的父亲交流,了解到她的爸爸平时不爱说话,所以孩子觉得他冷漠。怎样缓解他们之间的关系呢?老师多次设计了课后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完成的数学题,使他们找到了交流的话题。她的父亲多次参予她的学习活动,俩人关系逐渐融洽了,她学习上得到父亲的帮助,逐渐增强了自信。

③重走向生活,愉悦身心

据调查城市的学生由于环境问题,容易焦虑,所以引导学生走向多彩的生活,愉悦心情尤其重要。学习完《乡下人家》一课时,利用周六周日老师让学生去良乡周围的农村看看,或到亲戚家看看,用相机或DV记录下眼中的乡下人家的生活。孩子亲自观察,拍出了田园味道十足的照片。在走进生活的时候学生是快乐的,找到了生活的乐趣,促进了知识的积累。

课后延伸对课堂教学是个强有力的补充,使学生能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课前、课中探究和课后延伸”的改革还有更为广阔的空间等着我们发挥聪明才智。只要我们心中时刻记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就一定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使学生的才能和心理得到最充分的发展。

3、心理辅导——温馨的课堂

在课堂上加强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同时我们针对不同情况进行专题心理辅导。如:有的孩子不和群,没有合作意识,杨金怡老师在《什么是合作》的主题班会上,让学生试一试一根手指能不能拿起一支铅笔?一只手能不能系鞋带?体会所有手指合作才能完成这些工作。学生体验、尝试了合作,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慢慢学会了合作。

4、知心小屋——心灵的港湾

学校积极投资,设立知心小屋、知心信箱,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温馨的环境,老师知心的交流,使得一些心理有问题的孩子,放下了包袱,快乐地迎接每一天。

三、充分发挥学校网络中每一个教育因素的作用

心灵需要服务,心灵需要拓展。良好的人文环境是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必要条件,在校内形成人人有责的教育氛围,形成全方位的心理服务网络。

当学生思想上有问题时,我校三十多名党员成为知心交流的大伙伴,为他们导航,进行心与心的知心交流。

当班级中任何一位同学心中郁闷时,任何一位任课教师都会蹲下来真心了解情况,为他们解忧。

当学生有悄悄话时,“知心小伙伴”活动,为他们提供了交流的空间。

如此温馨的环境,如此浓浓的和谐氛围,孩子们感受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真情,感受到的是友善,感受到的是快乐、是自信与自强。

四、学校、家庭教育的一致性,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让心理辅导走进生活,使综合素质得到强化培养。学校的教育不应是孤立的,学校、家庭应该携起手来,父母和其他长辈的言行都直接影响到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所以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充分挖掘资源,发挥优势,家校形成教育合力。

1、家长课堂——合力的加油站

为了让家长了解到孩子在校情况,我们在家长会上,对家长进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希望他们对心理健康教育引起重视,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为孩子营造和睦的、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家庭环境。家长的教育意识和能力得到提高,学生的心理状态发生改变,我们开展了孝亲敬长系列活动,如和父母说知心话、做家庭会议的主持人等活动,增进了孩子与家长的感情,同时提高了孩子的综合能力。

2、《心心桥家教报》《家长手册》——心灵沟通的桥梁

为家长们提供教育经验,使得一些有困惑的家长从中找到适合自己教育孩子的办法,同时我们倡导家长积极投稿,也为家长们搭建了一个互相交流的平台,为家长提供了解学校的信息。

五、我们的收获

1、学生在变化

有一句教育名言是这样说的:要让每个孩子都抬起头来走路。“抬起头来”意味着对自己、未来、对所要做的事情充满信心,赋予更高的热情。任何一个人,当他昂首挺胸、大步前进的时候,在他的心里有诸多的潜台词——我能行、我的目标一定能达到。我们欣喜地看到学生综合素质不断增强:

(1)教学效率有明显提高。实验年级的学生在抽测中,成绩比实验前有明显进步。

(2)实验年级各项比赛居学校榜首。刘韵争同学在区级数学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胡庄秀同学在作文竞赛中获全国奖、于哲源同学书法比赛获全国三等奖。

(3)我们的教育面向全体同学,使得每个班级中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健康的精神风貌。

2、教师在变化

教师们的育人能力,科研意识不断提高,能够用科研的方法解决问题。在2004年全国第三届“健康杯”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成果评选活动中,我校被评为先进学校。教师写出了有价值的论文,如张玉杰校长撰写的论文获房山区论文评选一等奖;许艳兵老师的论文《克服畏惧心理,帮学生建立自信》,获得全国健康杯优秀论文奖; 2004年张进霞老师的论文《送给学生一缕阳光》获全国一等奖,张玉杰、刘会文老师撰写的研究报告获全国二等奖,还有多名教师的论文获全国三等奖。

课堂教学永远是培养学生各种良好品质的主渠道,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随着课题的不断研究与实践,我们将进一步使课题向纵深发展,为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形成健康的人格做出努力。我们面对的是一颗颗稚嫩的幼小的心灵,这一颗颗幼小的心灵需要阳光,需要温暖,需要交流,就让我们的教育,我们的服务走进学生的心灵,使学生的心灵得到拓展,得到温暖,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全全国爱耳日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方案的参考

冲突与和谐”多维钻探话题作文

朗读者观后感作文800字左右的

2022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

人燕共处七年间作文

心理教育应用于学校德育的意义、原则与路径论文

人类和动物和谐共处作文

人与动物和谐共处作文赏析

哪里有电大小教教育实践范文?

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论文

听障者心理健康的研究历史及教育启示
《听障者心理健康的研究历史及教育启示.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听障者心理健康的研究历史及教育启示(精选7篇)】相关文章:

朗读者观后感500字2023-12-20

“医教结合”背景下听障儿童康复教育的实践与思考2023-07-13

特殊教育教学技能总结2023-08-05

特殊教育教师个人年度总结2023-07-03

六年级朗读者观后感2023-03-14

特殊教育的教学反思2022-05-02

浅谈小学高年级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培养2023-08-28

关于高一《朗读者》观后感2022-10-25

朗读者12期青春观后感2023-01-02

朗读者观后感初三作文2024-01-19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