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影像的散文((精选8篇))由网友“sqaf”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儿时影像的散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篇1:儿时影像的散文
儿时影像的散文
紫秋树在我童年时就已消失,而那小小的、淡紫色的紫秋花却在我的梦里开了几十年,那丝丝的清香在我梦醒之后,久久不散。
不记得紫秋树的样子,它长在我们的屋后,只记得春天里满树的花遮住了我们的屋顶,只记得满院的清香随风弥漫,只记得一个小姑娘怯怯地来我家拣拾花朵。她是邻居家的亲戚,离这儿很远很远。我也是因为她才喜欢这精致的、小巧的、淡紫色的花朵。我们一起拣了好几天的花呀!后来,花没了,小姑娘也没了。她走的那天,我哭了。
奶奶说,小孩子玩熟了。
那是我第一次品尝离别之痛。直到现在我也不知道那小姑娘是谁?我有没有在哪儿见过她?但她小小的身影如那小小的紫秋花一样,在我心里开了几十年。
奶奶的纺车
我家老屋的两墙上,奶奶的纺车还在那儿挂着,像奶奶的老照片,那是她老人家唯一的遗物了。
嗡嗡嘤嘤的声音穿过四十年的时空,在我的耳畔萦绕。昏暗的煤油灯光里,奶奶左手摇车,右手扯线,嘴里不停地讲着牛郎织女。而我双手托着下巴,坐在小草墩上,那真叫聚精会神啊!
纺车的影子在屋顶上飞转,我童年的梦啊,随着纺车的影子,飞上屋顶,飞出屋子。飞上了天空,去寻那“牛郎织女”的灯笼。
纺车还在那儿挂着,像奶奶的肖像,温柔而又慈祥。
童年的小花猫
我的宝贝——白底黑花的小猫,在那个黎明,在我梦醒的时候,死在了我怀里。
我以为她还在做着梦呢,没敢叫醒她。
我起床后,还给她盖了盖被子,还骂了声:小懒猫。
奶奶叠被子时,说身子都硬成劈柴块子了呀!我的心骤然凉了我哭了,直到把童年的泪都哭干了。
在东地里,我选了一块松软的基地。用一个小纸箱把她装着,埋了一个小巧而精致的.坟,坟前,摆上她还没吃完的半个鸡蛋,还有她啃了多遍的一丁点骨头。
自己的电影
每个傍晚,夕阳总把我小小的影子映在东墙上。那是个只半截的土墙——我的银幕。我是唯一的演员,观众也只有我一个。
在那儿,我跳着自编的舞,欣赏着银幕上的自己。我说着自个儿的话,听着自个儿的歌。我天生会用肢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欢乐和忧伤。那墙上的小小人儿,俨然成了我的另一个自己,同时又是我最忠实的伙伴。
夕阳慢慢收起昏黄的光,银幕慢慢变成土墙。我怅然若失,期盼着明天。
篇2:童年影像散文
童年影像散文
生活的艰辛和快乐伴随我们一生。显而易见,它们都是我们人生的一部分,你无法只取其一。快乐是这样一种东西,它无处不在。只要你善于发现,总能找到它。尤其是童年时代,那种快乐,自然而然,天经地义。
儿子小时候,最喜欢干的事情是看“达达”。所谓“达达”,就是汽车、拖拉机、摩托车等等机动车辆,大大小小,各式各样,不管是路上跑着的,还是街上院里停着的,都喜欢看,怎么看都看不厌。那是九十年代初,也多亏了私家车大量涌现,有的是车看。只要被他发现了这些机动车辆,他就非要让你带他去看。为此,我和他妈常常带他去看“达达”。于是,村里村外大路上,宽敞的院落里,人们总能看到,一个小屁孩让大人牵着小手,注目那些黑乎乎的铁家伙,要逗留很长的时间。围着一辆辆停在那里的汽车拖拉机,儿子转来转去,从各个角度细细地瞅。他每看一回,都像是看第一回似的,专注地打量,问这问那,还用小手去摸一摸,甚至指着驾驶室,咿咿呀呀地叫,想坐进去玩。尤其是拖拉机,看得非常上瘾。看上一回还不够,还要再去看一回,然后再去看一回。你都不耐烦了,他仍然兴致不减,嘴里“达达”“达达”地叫着,眼睛里闪烁着毫不厌倦的光芒,小手使劲拉拽着你的手臂,急切的样子无可形容。反正是与机动车相关的,他都十分留意。那时我穿着一件半袖上衣,儿子动不动就指着上衣左胸部位的一个酷似拖拉机的图案对他妈妈说:“爸爸衣服上有个达达。”说着话,笑意便漫溢在儿子可爱的小脸上。看着这副笑脸,我就醉了。所以我很乐意带儿子去看“达达”。看的过程里,我能充分领略到小家伙那份自心而起的快乐。而小家伙一快乐,我也就快乐了。毫无疑问,他的快乐是真实的,我的快乐也是真实的。
这些天,一到早晨,村里大喇叭里总传来《十送红军》的歌声,是用电子乐器伴奏的女声合唱,既激情,又深情,悠扬而婉转,带给人十分愉悦的享受。很自然的,就想起了上世纪七十年代马玉涛唱的那首《看见你们格外亲》。
那还是大集体时代,如今的村民委员会过去叫大队,村民叫社员。一个村分成4个小队,各小队社员们每天集体出工,集体收工。记得一大早,村头大喇叭里一唱“小河的水清悠悠,庄稼盖满了沟……”,就说明社员们要上地了;到了中午,喇叭里又响起这熟悉的歌声,就说明社员们该收工回家了。下午上地和收工时候也一样,村子上空都会响起这悠扬激越的旋律。
不管置身村子的什么地方,小伙伴们玩得正兴起呢,听到这洪亮的女高音,我们中的一个就会情不自禁说一声:“噢,‘小河的水’唱了,咱该回家啦。”“哦,就是,要不妈妈会骂了。”“对,咱回哇。”小伙伴们你一言,我一语,说着话,在大喇叭里高亢激情的歌声笼罩下,噼里啪啦地各自往各自的家里跑去。
“小河的水”就是这首歌的'名字。这是我们给它起的名,具有正宗的民间自主风格,至于这首歌正儿八经的名字叫什么,由谁唱的,十来岁的我们才不管哩。
大喇叭里歌声还在悠扬着,小伙伴们都一蛙声跟着唱:“小河的水清(个)悠悠,庄稼盖满了(那个)沟……”,我们故意在“清悠悠”和“盖满了沟”中嵌进去“个”“那个”等等字眼,然后异口同声唱一声“解——放——军——”,绕上几个弯子,才接上唱“进山来……”。我们嘻嘻哈哈,摇头晃脑,大唱特唱,尽管把这首歌唱得支离破碎,七零八落,但是满肚子的欢喜是真切的,肆无忌惮的笑声遍布大街小巷,惹得坐街的老婆婆老汉汉们一个劲数落我们:这些娃子们啊,害了个害(害,即方言,淘气的意思)。
说实话,那时候的生活很清苦,但是我们自有办法让日子里充满快乐。我们打三角,弹弹子,滚铁环,藏猫猫,打仗,并且,在“小河的水”日日的相伴中,接受着原始的音乐熏陶,以至于在近四十年后的今天,听着那亲切的时代意味十足的《十送红军》时,我不由自主就想起这熟悉的歌声:“小河的水清悠悠……”,觉得那洪亮激越的女高音在记忆的深处一点儿也没变样,仍然灌满耳鼓,激荡着心田……
母亲第一次离开她的老家定襄砂村到州府所在地忻县(忻县,即现在的忻州。忻县旧城现在还有,位于忻州城区南部。)时,才6岁。那是1948年冬天,姥爷骑着自行车带着母亲,走了60多里坎坷不平、尘土飞扬的石子路(那时候还没有洋灰路,更别说柏油路了),才来到忻县城。大腊月的,路上可把母亲给冻坏了。姥爷把他的小皮袄脱下来,把母亲的脚套在两只袖筒里扎紧,把皮袄裹在母亲的身上,就那也把母亲冻得够呛。没办法,半路上跑到一个村子里,找了户人家,给母亲暖了暖身子,主人家还让爷儿俩喝了两大碗稀饭,肚子里热乎乎的,身上也暖和多了。事隔60多年,母亲想起来,还感叹不已:好人哪!多亏了人家,要不的话不知要把我冻成甚样哩。
母亲说,当年忻县街面上铺着鹅卵石,沿街净是做买卖的栏柜,还有一些住户。一开始,她还忸怩怕生呢。呵呵,能理解的,那时候,母亲是第一次从村里去忻县嘛,感觉就是到了大地方,看见什么也稀罕。几天后,她就这里那里疯跑开了。一条街上小孩子很多,母亲很快就跟他们玩熟了。
当时姥爷在忻县大街上开着一个小栏柜,做刻字、画像生意。母亲记得,自家栏柜这边,是一家点心铺,那边是四合头房的住户,再挨着,是一家剃头铺。有一回,母亲到剃头铺玩,看见常常和她一起耍的一个小男孩正在剃头。让母亲奇怪的是,男孩怀里抱着一只小小的柳条簸箕。她问剃头师傅这是为啥。剃头师傅说,剃下的头发正好落在簸箕里,省得打扫了。嗯,这办法倒是挺新鲜,挺实用。母亲赶紧跑回去,把这个新发现兴奋地告诉了她爹。姥爷摸摸她的头,爱抚地说:嗯,做甚也有窍门儿哩。
每天清早,从街上会传来“卖豆腐——卖豆腐——”的吆喝声;每天晚上,又会传来“莲花豆儿——莲花豆儿——”的吆喝声。母亲至今记得,一个老汉一手提着一只竹篮子,竹篮子里是莲花豆,一手提着放在一个木头条盘里的煤油灯,那油灯,四面有玻璃罩着,他一边慢吞吞地走,一边慢悠悠地吆喝:“莲花豆儿——莲花豆儿——”惹得一帮半大孩子嘻嘻哈哈地跟在他后头跑,一边跑,一边学说道:“莲花豆儿——莲花豆儿——”老汉也不恼,扭后头来看着他们哈哈的笑。慈眉善眼的个好老头。母亲由衷地说着,脸上泛起了亮亮的光彩。
那么冷的大冬天,母亲跟小伙伴们要在街上玩到很晚,就是冻了脚也不回家——他们是稀罕街上的路灯呢。一直到差不多9点来钟,路灯灭了,孩子们才依依不舍地跑回家去。
母亲7岁那年,就又回到村里去了。80年代,趁到忻州的机会,母亲和父亲到忻县旧城转了转,变化很大,已经找不到当年姥爷的栏柜所在位置了。
现在,70岁的母亲回忆着这一切,笑容挂在沧桑的脸庞上。我望着,心里的感慨无可尽言。
生命是个神奇的过程。其中的酸甜苦辣,让人意会到了丰盈深刻的内涵。而某种不可忽视的东西,让人会心的东西,则由此衍生。这种东西是如此让我凝视,联想,心热。由此,我无比怀念牵着儿子的小手到处看“达达”的日子;无比怀念自己和小伙伴们疯跑着唱“小河的水清悠悠……”的日子;无比怀念母亲和她的小伙伴们在忻县大街上疯玩的日子。怀想起那些日子,我的心里就弥满了柔和的感觉,清新的感觉。这是真情荡漾,温暖人心的日子。虽然艰难忧伤并没减少,但是心中充满温馨,一切皆是风景,都是丰盈我们生命历程的美好源泉。
-9-20
篇3: 乡村影像散文
乡村影像散文
一、藏在豆角架下
仲夏午后的田野,沉浸在金色阳光的倾情照射中,畅想着丰硕的果实。田间小渠里的水,悠悠地流淌。七星河边草滩上的老牛静静地反刍着,头顶偶尔掠过一两只鸟儿,发出清脆的鸣叫,它停止咀嚼,侧耳细听时,却没了声息。
一阵清风吹过,翻滚的麦浪激情跌宕,快意地扬花授粉,孕育沉甸甸的希望。这个季节是麦子的节日,庄稼人是不会去惊扰它们的。田野里一派浓重的墨绿,像个大秘密。这时节,我最大的乐趣便是拎着小竹筐,穿过田间小路,侦探一样地钻入麦地深处繁茂的豆角架下摘豆角。比我高出一头的豆角架,一行一行地搭成一面面茂绿的墙。豆角嫩绿柔韧的藤蔓交错缠绕,椭圆的叶片逸生在枝蔓上,仿佛给精溜溜的枝蔓穿上了罗裙。那如少女纤纤玉指般的豆角,垂挂在叶蔓间,等待我去摘取。
当然,我迷上摘豆角决不仅仅是迷上摘豆角本身,就像醉翁之意不在酒一样。我隔三岔五急切地往豆角架下钻,是为了藏在豆角架下去窥探田野里的秘密,以满足我稚嫩的好奇心,丰富我最初的情感。
那是一个日头毒辣辣的正午,我拎着精巧的竹筐,穿过浩荡的麦地,没入豆角架下。蹲在架阴里,太阳光调皮地从架上漏了下来,轻盈地滴在我的小衫上。一缕清风拂过脸庞,我畅意的呼吸融入豆角藤蔓生长的快乐里。抹了一把汗,捋了捋羊角辫,我猫起腰,正准备摘豆角,忽然发现不远处的西红柿地里有一个小男孩。只见他趴在西红柿架下的垄沟里,紧张的直往进缩身子,脸蛋憋得通红,两只眼睛怯生生地向前瞅着。见状,我赶紧藏起身来,顺着他的视线望去:看西红柿的丁老汉一脸警觉地从田埂上张望着走过来。我心里顿时明白了:小家伙是来偷吃西红柿的,正在想方设法地躲过丁老汉的眼睛。眼看丁老汉就要走近小男孩了,我的心也跟着提到了嗓子眼。“干啥哩,小兔崽子!”啊,小家伙被逮住了!我在心里惊叫了一声。望着小男孩惊惧的样子,我替他捏了一把汗。我屏住呼吸,睁大眼睛看着丁老汉朝小孩走过去。只听“哇”地一声,小男孩吓得大哭起来。接下来的情景,大大地出乎我的意料之外。你猜怎么着?丁老汉一看小家伙哭了,竟慌了手脚,急忙摘几个大西红柿塞给小男孩,忙不迭地说:都怪爷爷不好,把我娃吓着了。说着,扶起小男孩,爱怜地抚摸着他的头,把他领出西红柿地。
藏在豆角架下窥见的这一幕,让我日后一想起来就在心底里发笑。尤其在我被周遭的冷漠和无情包围时,想起这一幕,就像春天的花朵陡然开放在心里,美好的情愫油然而生。
那年盛夏,稍大一些的我,总盼望豆角架上的豆角能像七星河边的泉水一样,一刻也不停地往外冒。若能这样,我就能以摘豆角为由,天天往豆角架下钻了。我如此迫切地要去豆角架下,是因为有一天,我在豆角架下又发现了一个秘密,而且这个秘密不是“一幕”,它是如同豆角藤蔓一样缠绵的“连续剧”。我只窥视了序幕,便已上瘾,欲罢不能。
那天,我摘完了豆角,刚准备返身回去时,邻近的玉米地里传出了窃窃私语声。我惊出了一身冷汗:这时节的玉米地已没什么活儿可做了,只等着秋后掰玉米了,怎么还会有人呢?莫非是越南派来的特务?他们是不是已经发现了我,在商量怎样哄骗我?跑!快跑!可转眼又一想,他们若是没有发现我,我这一跑,岂不是暴露了自己?左右为难又极度恐慌之际,我听到了一阵嬉笑声,仔细分辨,是一个小伙和一个姑娘混合在一起的嬉笑声。我心里忽然明白了七八分。果然,小伙子用激动的声音说:香香,我早就看上你了,只是一直没敢对你说。接着,是姑娘吃吃的笑声。然后,几束玉米猛烈地摇晃起来。我不由得心跳加速,脸颊发烫。豆角架上的花蝴蝶飞到我的眼前,扇动着翅膀,似在好奇地打量我。我有些害臊,想离开却挪不动腿。就在这时,我突然又听到了姑娘嘤嘤的哭声。她边哭边说:我爹已收下了人家的聘礼,说人家家大业大,嫁过去有享不尽的福,小伙子傻点不算啥。说着,姑娘哭得更伤心了。小伙安慰道:香香,你先别着急,我不会眼看着你往火坑里跳,实在扭不过,我亲自上你家说去,说不通,我就带你走,天无绝人之路!姑娘听后止住了哭声说:强子哥,我听你的,明天我还在这里等你。
于是,强子和香香的事悬在了我的心上。他们相约玉米地的时间,便是我钻入豆角架下的时间。尽管母亲一再提醒我,豆角用不着摘那么勤,它长不了那么快,但我依然按时“赴约”,从不间断。
也许,刚开始强子和香香的事只是让我觉得新鲜。但逐渐地,我意识到他们的事是对村里延续了不知多少年的包办婚姻的抗争。因而,我准时钻入豆角架下藏起来静听他们的事态发展,似乎成了一种使命。
令我欣慰的是,强子的努力没有白费。那是玉米快要成熟的时候,我依照香香和强子约定的时间,钻入豆角架下。这次我听到的情况已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先是唰唰唰,杂沓的脚步声响起,接着香香撒娇似地嗲声喊道:强子哥!紧接着,那几束玉米秆拼命地摇晃起来,不时地发出断裂的咔嚓声。招得豆角架上的蝴蝶都争先恐后的飞过去,想要探个究竟。一场暴风骤雨平息后,香香柔声说:真有你的,我爹还真得让你给感动了,他已经跟人家退亲了。听到这里,我心花怒放,差点欢呼起来。强子显然是高兴得不知所措,惊叫一声:真的!就又把玉米秆弄得没命地摇晃起来。
秋后,豆角架即将扫秧时,强子用崭新的手扶拖拉机把香香娶回了家。我跟着母亲去吃宴席时,看见香香好看的瓜子脸笑成了花。
这是我藏在豆角架下,用耳朵见证的一场成功地步入婚姻的自由恋爱。
许多年来,藏在豆角架下的见闻,如诗歌一样粲然地愉悦着我的心灵。
二、打谷场
打谷场,是村里人总结农事的露天会场,与收获紧紧连在一起。土地在打谷场上向农人兑现承诺。无论夏收还是秋收,村里人都会将自己辛勤耕耘一年所获的劳动成果,汇集在这里参与评估。
打谷场,就像村里人的脸庞,在收获的季节里,微笑荡漾。因此,它或圆或方,总是被收拾的光光亮亮,阳光铺在上面,黄灿灿地耀眼。怀想故乡,最先闪现在眼前的往往就是那亲切的打谷场。
当七星河第一声解冻的春雷响起,大地蓦地被惊醒,它禁不住兴奋地喜叹一声,呵,春天来啦!在它怀抱里熟睡的一冬的万物听到后,打个哈欠,开始萌动,你挤我,我挤你,挣扎着钻出地面。这时,我和小伙伴们纷纷跑出家门,潮水般涌向敞亮的打谷场。很快,场院里这儿一堆,那儿一伙,跳绳的、斗陀螺的、踢毽子的、滚铁环的、摔纸牌的……欢声笑语传遍空旷的原野,春意从打谷场上闹开了。
家乡是黄河的宠儿。从秦汉铺展而来的万亩良田,依偎在黄河两岸,倍受滋养,肥的流油,插根筷子也发芽。人们变着样儿在田里种满农作物。清明过后,庄稼被土地催促着,一个劲地生长。转瞬,田野里碧浪汹涌,溢出田埂。放眼望去,无边的绿色中,独独空出一块白亮的打谷场,给人们对丰收的想象留出了足够任意驰骋的空间。这时节的打谷场,盛放着人们心中无限升腾的希望。
与土地打了半辈子交道的母亲,正在离打谷场不远的责任田里劳作。她抬头望了望渐渐暗下来的天色,放下了手中的活儿,扛着锄头到打谷场上锄了锄杂草,捡了捡柴棒,为打谷场洗了一把脸。
仲夏的太阳眨眼间将一地的麦子煮熟。村里人抑不住巨大的兴奋,神经也进入高度紧张状态,犹如临战的士兵。割麦的通知一下,他们拎着镰刀,迈着快得能擦出火星的脚步,从四面八方“开”进麦地。这时,屋院里吃过上好豆料的老黄牛,正在树阴下慢慢地反刍,目光里满含着对主人优待的感动。它暗下决心,一定要使出浑身的力气,替主人把一车车麦子稳稳当当地运送到打谷场。
人畜齐心合力,在田野通往打谷场的黄土小路上往返奔波了三天后,打谷场上的麦垛堆成了高低起伏的山岭。此时的打谷场完全是一位神情严肃的考官,即将审阅农人呈交的答卷。而牵着套好了碌碡的牛,准备碾场的.村里人,则像马上进考场的考生,心里忐忑不安,没个底。不知是谁对牛“哞”地吆喝了一声,牛拉着碌碡迈开了脚步,碾场开始了。牛倌儿一扬手中的鞭子,那牛便加快了步子,在麦场上绕着牛倌转圈儿。干爽的麦粒儿在碌碡的碾压下,纷纷脱离了麦穗壳,哗哗啦啦地落下去。场里的男女老少都抡了叉把,迅速地抖麦草、腾麦粒、垛麦草。忙乎一天,场就碾完了。傍晚时分,人们站在场院里,大声地谈笑,互相比较着各家麦粒堆的大小。可实行责任制这年,家家高产,哪家的麦粒堆都是山一样的大,比较半天也比较不出来。记得奶奶掰着手指数完装满麦子的蛇皮袋后,瞪大了眼睛,惊讶地叫道:老天爷呀,整整五十袋!我活了六十岁,咱家头一次收成了这么多麦子!说着,眼里竟涌出了激动的泪水。
在打谷场上,村里人于第一时刻感受着收获的喜悦,体验着作为一个农人最朴素的骄傲。
夜晚的打谷场上,一片静谧。如水的月光,无声无息地流泻在麦秸上,微风过处,送来阵阵麦香。几个半大的孩子躺在软乎乎的麦草上,眨巴着星星一样的眼睛,静听看场老汉讲着神秘而又遥远的故事……
深秋的田野,空旷而辽远。生命在收获的时辰过后,渡入虚无。这时候的打谷场歇息了,迎着缕缕清风,安然地静享休闲的假日。场院四角堆放着六七个被人遗忘的草垛,在夕阳里悠悠地拉出或长或短的影子。村里消闲下来的女人,手里握着纳了一半的鞋底,腋下夹了小板凳,向打谷场走来。身后跟了一群小鸡,碎碎地叫着。走近打谷场一角的草垛,女人们坐下来,穿引针钱,打开话匣子。小鸡们迫不及待地刨起谷草,趁着这一天最后的时光,寻找谷粒儿。
隆冬的大雪无声地覆盖了偌大的打谷场,抹去了村里人往昔所有得失成败的记录。此时的村里人,正在积蓄一冬的力量,准备来年从头开始,大干一场,到打谷场上验证自己不凡的耕作实力。
侍弄了半辈子庄稼的母亲,在打谷场上屡次摘取“产粮能手”的桂冠。打谷场,记载着母亲作为一个成功农民的荣耀。离开村子的那天,母亲仔细地把打谷场打扫了一遍,就像精心擦试自己的荣誉证书。
打谷场置身于土地里,是浓缩了的土地。农人在打谷场上种下的是期望。收获,让打谷场的存在具有了永恒的意义。
世代以土为命的乡人,对打谷场的守护,一如信徒对宗教的守护。如今,村里什么都改变了,唯有打谷场这神圣之地,仍旧光达达的,敞开如初。
打谷场,敞亮在乡村的历史深处,敞亮在乡村的现在和将来,敞亮在乡村人的心上。
三、守望麦地
又到麦收的季节,母亲明显的沉默了,她慢慢的揉着手中的面,目光游离到了遥远的地方,沉浸在自己的回忆中。她又思念家乡那片青青的麦地了。
绿油油的麦苗,是一袭披在土地身上的羽衣。一阵清风吹过,它在田野里如涌动的潮,翻滚的浪,此起彼伏。这时候,到麦地走一趟,一定会让你激情跌荡,心情澎湃。河沟对面的剜豆花开得正旺,同花朵一样繁多的蝴蝶在紫色的花海里,翩翩起舞,舞之忘情。辛勤采花的蜜蜂没有那么多的闲情,扑动着翅膀,采完一朵接一朵,不时的触一下蝴蝶的翅膀,蝴蝶迅疾收拢舞动的翅膀,不解的睁开眼看看,很快又张开翅膀沉迷于这催发万物生长的夏的旋律中。有一些娇气的蝴蝶千金很是不满蜜蜂的莽撞,便三三两两结伴离开花丛,飞向这边的麦地,在青青的麦浪上空自由飞舞。孟夏里的麦苗,像发育期的少年,在土地的滋养和阳光的照耀下,使劲的蹿个儿。
青山边的青草已被羊群啃秃了。牧羊人放下手中的鞭子,歇在山阴下,吧嗒了一锅子旱烟,羊群就散漫的摇摆到麦地旁的渠沿边,啃噬水嫩的青草。牧羊人一转头看见了,一脸惊慌,四下张望,见麦地里没有人,便松了气,睁只眼闭只眼由它们去吃。领头的公羊用长着胡子的大嘴揪了几撮稀疏的青草,很不过瘾,抬起头贪婪的望着大片的苗,迟疑了一下,终于没能抵住诱惑,跳过小渠,进入麦田。其它的羊原本安心的啃食青草,一看头羊进了麦地,也放心大胆的进去了。它们正大口大口的美餐,一个戴草帽的汉子扛把锹从田间小路走来了,看见啃食麦子的羊群,就张口大骂起来,他在骂放羊的人缺德,把羊放到了麦地里。牧羊人听见了急急的赶过来,也张口大骂起来,他在骂这些贪嘴的羊不知好歹,庄稼也敢吃,看以后不把你这些鳖儿子养的圈起来饿死。见牧羊人骂羊骂的这般凶,过路的汉子倒又劝起牧羊人来,说消消气吧老哥,以后看紧点就行了,哪能跟牧畜一般见识。说着,两人一齐赶羊回家。羊们挨了骂,低眉顺眼的走在小路上,心里还想着那甜嫩可口的麦苗,忍不住又扭过头看了两眼绿油油的麦苗。
母亲是爱土地的人,她勤于耕种,她把庄稼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精心侍养。麦苗长到了没膝高,最是精神,像亭亭玉立的少女。清晨,母亲迎风站在田埂上,脸上写满了自豪,她仿佛在对人们说,快来看啊,看我家这整爽的麦子。麦田里没有闲人来观赏,母亲就喜滋滋的自己端详起来,一行一垅,这片那片。都是她起早贪黑锄了三锄的麦苗,一块僵土,一棵杂草,都别想跳过她的眼睛。她的眼睛像梳子一样把整个麦苗梳理了一遍,偶尔发现,靠近地头的一角,麦行宽窄不匀。她疑心是那长得跟麦苗很像的稗草占了麦行,于是沿田埂找过去,走近一看,哪里是什么稗草,是播种的时候,播种机拐弯慢了,种子没撒匀淤积的。母亲不禁有些懊恼,怨自己没把好春播关,心里暗暗记下这个经验教训,来年一定多加注意。太阳无声无息的偏向西边,母亲仍没有回家的意思,尽管麦地里的杂草已经拔除的很干净了,她心里还是放不下,嚼了两块干粮下了地,在麦苗间仔细寻觅,唯恐放过一棵杂草,抢了她心爱的麦苗的肥料。暮霭从西边沉沉洇过来,已经看不清地里的麦苗了,母亲轻叹一声,嘟哝着说,天咋这么短,活儿还没做完呢。她恋恋不舍的爬上田梗,摸黑回到家,
母亲是爱土地的人,她喜于收获,她把麦子当作一项事业来完成。眨眼间,麦地就变成金色的原野了。水渠边茁壮的柳苗依旧翠绿,像给这高贵的金色原野做了别出心裁的点缀。收麦的通知传达下来,母亲激动的一夜没合眼,拂晓时分,手握明晃晃的镰刀,进入收割的队列。母亲拢过一行行的麦子,镰刀喳喳喳的下去,不大工夫,身边就躺平一排排齐整的麦匍子。麦收的动作快的很,两天不到,田野里己剩下精光的麦茬了。是大白馍在人眼晃的紧,还是要在称麦的大秤上见个高低呢?大集体时,人们对麦子一直不太在意,在人们眼里,麦子就是麦子,春绿夏黄,收割进场,碾压入仓,没有什么稀奇的。“单干”后,人们对麦子像是一夜之间有了新的认识。人们发现,这一家一家的麦子长势都不一样,有的旺,有的乏。就像各家生养的娃娃,有的俊,有的丑。对此母亲早就发现了,她不但发现了麦子的长势不一样,还深谙其中的奥妙。她熟练应用促使麦苗生长成熟的技巧,使收获季节的麦穗颗儿个个饱满鼓涨,她因此心里自信的很,料定麦子能打出个好斤数。果然,那堆成小山样的金黄色麦粒儿装入麻装,过了秤,得出亩产一千斤的惊人数字,迅速震红了全大队,成为名副其实的“种麦能手”。为此,闲置下来的大队院子又被队长放上一张木桌,摆出扩音器,布置成露天会场。不过这次扩音器前的位置不是留给曾对社员发号施令的队长,而是留给向大家介绍经验的“种麦能手”----我的母亲。只见母亲拢了拢黑亮的齐耳短发,拽了拽了衣襟,神情庄严的走上前去,坐在扩音器前,清了清嗓子讲话了,她说:“我种麦这些年,麦子长势喜人,连年丰收,主要是摸透了它的习性。种麦关键是要懂麦,种麦子和领娃娃一样,要操心它吃,操心它喝,要知它冷知它热,还要时时守护它不受病害的侵拢。心操了,苦下了,它自然长的旺,得一个好收成”。母亲用朴素的语言说这些时,很从容,就像人民代表作报告。坐在下面听的人,很专注,像在听人民代表作报告。庄稼给她带来的荣誉,让她感到自豪和骄傲。那时候的母亲,在我眼里是个了不起的人,她对农事的那份投入,让我觉得她真的是在做一项伟大的事业。
母亲是个农民,半生都在侍弄庄稼,同土地已血脉相连。她不曾想过要搬离这块土地。然而后来,“农转非”的政策下来了,母亲不得不离开她的土地,带领我们随父亲进了城。
一个农民失去土地,犹如一个母亲失去孩子,那是一种揪心的痛啊。母亲向队里交出麦地的那晚,四肢无力的躺在炕上,辗转反侧,不能入睡,月光从木窗格透进来,照见了母亲脸上的泪痕。
很快,父亲单位搬家的大卡车来了,母亲站在村口,久久的望着那片麦地,不愿离去。这时,她就想变成一株麦子,驻守在麦地里。在我们再三劝说下,她才上了车。出村的时候,母亲流泪了,车驶出很远了,她还在抹着泪回头。
离开家乡这些年,母亲没有再做别的事,只是从早到晚的操持家务,把心血倾注在了我们几个子女身上。她变得寡言少语,时常站在阳台上,对着窗外匆匆过往的人流叹息。她难过的说在这个城里自己是个多余的人。我理解母亲失落的心情,她是个庄稼人,四十多岁,离开故土,离工她的庄稼地,形同干了半辈子工作,到头来又失业的人,况且母亲曾是一个多么出色的庄稼人!我无法宽慰母亲,除非再让她回到她的土地上去。
母亲人虽在城里,可心却无时不在惦念家乡。当有乡亲来到家里,她就会不住的打听家乡的情况,每每叹息不能和乡亲们一同耕种庄稼,奔好日子。
如今,农民的日子更有奔头了,母亲又在感念那句不知重复了多少遍的话:当个农民多好啊!
篇4:时光影像散文
时光影像散文
今天,和闺女去看了一部电影“熊出没之夺宝熊兵”,本来觉着是为了满足闺女的心愿,一直没领着去电影院看过这个动画片。今天看着闺女高兴的样子,我心里暖暖的。闺女一直看得津津有味,我只是时而抬头看一下,里边多了个小家伙挺逗的。可是到最后展示亲情的那一段,让我似乎感受到了什么,虽然闺女并不知道,此时坐在她身边的妈妈已经随着电影的图像回到了以前。
最早的记忆是母亲留着的几十张老照片,母亲在民兵连和战友照的相,英姿飒爽,那么年轻漂亮;再一张是和父亲的结婚照,父亲带着军帽,两人穿着黄军衣照的,我感叹那时他们那么年轻;再后来就是母亲抱着三岁的我,她已经显得苍老了,是因为生我没有了工作,而这时也是我们家开始最困难的时候了,我扎着两个小辫,现在的闺女和我那时是一样一样的。可当时我肯定是不懂母亲的委屈,也不知道我的到来竟然会有这样的结局。
可是母亲和我说,当接生婆告诉父亲是个女孩,他高兴地不得了,我不知道当时父亲有多高兴,但是我能想象到,我的到来对于已经失去过两个孩子的父母来说是多么幸福。时间在慢慢的延续着,父亲母亲也跟着顺其自然地的进行的生活的演变。在老家,母亲是能干的人,父亲脾气不好,但是就这样我和哥哥长大了,全家很少照相了,偶尔的有父亲母亲的相片,现在却没有珍藏起来,只记得他们的容颜逐渐变老,而身上没穿过什么像样的衣服。依稀的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挨过骂,闯过祸,可是在没有成家之前我真的没有深刻体会到父亲母亲会变得很老,会生病,会对我们有很多默默的依恋和思念。
现在有闺女了,我真的是体会到了,我有多长时间没有真的关心父母了,没有握过父母的手,没有和父母交流,没有和父亲开玩笑,没有和母亲撒娇,没有了解父亲心里装着什么事,没有体会母亲被女儿顶撞的滋味,……太多了,我似乎只顾着往前走,找自己想要的,创造自己的生活,却忘了一直陪在身边的人。我只记得父亲暴躁的`脾气,母亲不在理的唠叨,却忘了这些亲人的需要。爱和温暖我给了谁,是我太自私了,还是因为长大了,有家了,有另外一种生活了忘了曾经自己也是这样,在父亲身上骑大马,在母亲怀里哭泣,和父亲要钱买书本,和母亲撒谎成绩没考好,我似乎看到我过去那一幕幕父母和我一起生活的影子,时光啊,你过得真快,现在都已经六十花甲的父母,和我一起经历了我的成长,我的喜怒哀乐,我的成功失败,而我却不再深刻的体会父母的情感。
现在,这一刻,我竟然写着流泪了,我想起了许多,但不是放不下,而是把这些记忆珍藏起来,是自己的宝贝,人生的经历竟然是这样,我三十三年的经历竟然是这样,要说二十五岁之前是父母帮我选择地路,那二十六岁开始是我自己走出来的路,父母没有太多干涉,只是从我的只言片语中知道我在干什么,可是这八年中,我忽视了一个而其实我最应该在乎的东西,家庭的温暖,我没有呵护,也没有维护,有时体会到属于自己的温暖让我感觉真的是该关心我所爱的人了,我所依恋的家了。人不会晶莹剔透的在社会中生存,但你在乎的家能包容你,你在乎的人能看懂你,知道你,是莫大的幸福。
我这一刻又笑了,我明白了我该做的,我想要的,我积极努力,用自己的阳光灿烂照亮我周围,爱我的家人,爱这个世界赐给我所有的一切,这种爱的付出不用言语而只有接受了的人能懂。一个自信的、虞而不愚、明而自知的家伙,开始了新的生活!
篇5:儿时过年散文
写过好多文字,或诗歌,或随笔,也曾填词赋诗,临摹过了唐风宋雨。多少心情与人生感悟尽释其中,多少离愁别绪或是痛楚氤氲于纸,墨泪成殇,笺里宿醉。也有过清欢,如网海邂逅,如心与心地碰触,又如际遇,就那么一见如故,并不是风光雪月般惟吾德馨,彼此的感动,也不因前世五百年缘份,善良与感恩最是让人心动,不相逢,就这么隔着山水两两相望,相守无涯,文字的对话,产生共鸣,胜却任何甜言蜜语……
一一题记
如今,我重新执笔,用青涩的文字描述过年,或悲或喜,亦或清浅浮躁,素墨如心,不为显著,只为浮生的记忆作一次回顾:
篇6:儿时记忆散文
儿时记忆散文
兴许是过了不惑之年的缘故,心中时常泛起丝丝恋旧的情结,特喜欢回忆起儿时的些许往事。
一、染布
小时候居住的偏远小山村,交通不便,生活条件也不是很好。曾祖父、曾祖母他们都还保留着穿长袍大褂的习惯,衣服是一色的青色洋布做成的。这种布是经过人工染色而成。每年秋收过后不久,山外集镇上就会有一位精瘦的老人,挑着一担家什,来到我们那个小山村里染布。还在村口,老人“染布啰、染布啰……”的吆喝声就会悠悠的传来。秋后的暖阳懒懒地照在屋场前的空地上,染布老人把家什放下,支起一个大铁锅。曾祖父、曾祖母热情地招呼他坐下,捧上一碗清凉的茶水。大叔婆和三叔婆则从自家里抱出一把柴草,小叔公挑来一担清水,大家七手八脚地把一大锅水烧得热气腾腾。接下来的活就看染布老人的了。只见他从布袋里掏出一个小纸包,把里面墨绿色的粉末倒进铁锅里,一边用一根木棒使劲地搅,一边大声地喊:“后生们,快添柴啊。”看看火候已到,染布老人把大家拿来的白洋布放进铁锅里,继续使劲地搅动。大约半个小时以后,他把布捞出来,凉在竹杆上,染过的青色洋布随风飘荡在小山村里,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用染色的布做成的衣服,容易褪色,越洗越白,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渐渐地也就从人们的视野里消失了。我在想,染布这门手艺也许会就此失传了吧。
二、打铁
老家祖祖辈辈种田垦山,生产生活中少不了犁耙、锄头、斧头、镰刀、菜刀之类的铁器东西。每年这些生产生活工具都需要添置或者翻新。深冬农闲时节,外乡的铁匠师傅就会准时地来到小山村里,上门为农户们“打铁”。铁匠师傅来了以后,村里的乡亲们首先要安排好每家每户“打铁”的排序日期,大户人家一打就是几天,一些劳力少的就只能凑起来,几户人家合打一天。排好日期以后,铁匠师傅会根据各家居住情况,决定从哪家打起,最后在哪家结束。碰到特殊情况,编排好的日期也许会作稍稍调整。之后,各家各户纷纷准备好铁坯料、需要翻修的旧农具和做燃料的木炭等,或到集镇上采购一些荤菜,等待着铁匠师傅来给自家打铁。“铁匠师傅”一般有三个人,年长的是师傅,总是拿着一把小铁锤,指引着徒弟们往哪儿打;年纪稍轻一点的彪形大汉是“帮锤”,一般是师傅的亲人或亲戚什么的,帮助师傅把守质量、看管钱财;最年轻的小伙子是徒弟,徒弟是没有工钱的,只管吃住,他好像有使不完的力气,抡着一把最大的铁锤,在师傅的指引下,重重地锤击着烧红了的铁块。最累最苦的也就要数这位徒弟了,挑家什、拉风箱、上木炭,什么杂活都得干。“打铁”最有意思的是用来烧红铁块的木炭不是直接倒在火炉里烧,而是要事先在菜地里挖一个一米见方的小坑,灌满泥浆水,把木炭倒在水坑里搅匀、浸湿,捞起来再放到火炉里燃烧,风箱一拉,呼呼作响,火苗直往上窜,把黝黑的铁块烧得通红通红的。打铁时,师傅和帮锤都会在胸前挂一个竹帘子,一直拖到地上,用以阻挡四溅的铁花。可徒弟一般却很少挂这个帘子,问他为什么,他总是笑而不答。铁匠师傅一般在小山村里都要呆上个把月时间,轮到要打铁的东家一天要管三餐饭,外加上午的一顿点心。点心在早餐和中餐的中间进行,大概是打铁实在是太累了,上午时间又长一点,所以中途要补充一下体力。吃的东西一般是自家亲手做的油炸米果,还有花生、豆子之类的食品。品着香甜的'浓茶,铁匠师傅聊着山外的新鲜事,说的绘声绘色,听的津津有味。
如今,宽敞的马路就在村前经过,乡亲们已不再叫铁匠师傅上门打铁了,而是到集镇上的铁器铺里购买铁器工具。那种从每家每户里传出来的“叮叮当当”打铁声再也听不到了。
三、弹棉花
小时候记忆中,家里经常会请弹棉花的师傅上门弹棉被。弹棉花的师傅不像铁匠师傅那样有三人,而是一般只有两人,一师一徒而已。弹棉花的家什工具也不像打铁的那么多,那么复杂,那么沉重,而只是肩上扛一把木制的弹弓,手里拿一面木制的磨盘就可以给东家开工弹棉被。有一年冬天,外面下着鹅毛大雪,弹棉花师傅在我家里翻滚着雪片似的棉花,那场景真是天地融合,浑然一体,令我记忆犹新。父亲把凭票购得的几卷用草纸包好的新棉花交给弹匠师傅,弹匠师傅仔细问过要弹的棉被大小尺寸之后,把棉花摊在门板上,腰扎一根红布带,后背插上一根细竹杆,挑起那张弹弓,左手把住弓,右手拿一个小木棰不停地敲打弓弦,使得靠近棉花的弓弦不停地震动,一遍一遍地撕扯着那雪白的棉花。弹匠师傅背着弹弓,扭动着腰肢,迈着轻盈的步伐,忽左忽右,忽上忽下,伴随着弓弦发出悠扬悦耳的声音,那情景就是一曲美妙的探戈舞曲。等到把一大堆棉花撕碎、膨松之后,师徒俩人来回牵着棉线,纵横交错地把棉被包裹起来,接下来的活就全交给那位徒弟了。年轻的后生徒弟使劲地用磨盘一遍一遍地把棉被磨平、压实,一床崭新的棉被就这样大功告成了。有时候师傅还会用红绳子在棉被的正面,摆上大红的“喜”字,博得东家的一片欢喜。
如今,市场上各色各样的羽绒被、丝棉被层出不穷,又轻薄,又保暖,手工弹制的棉被渐渐地被人们疏远了。弹匠师傅身背弹弓奏响美妙音符的场面,也就很难看到了。
篇7:儿时趣事散文
儿时趣事散文
我们屯子西边有个很大的荒草甸子,甸子中间有几个大水泡子。我常常和小伙伴们在那里抓鱼、洗澡、摔泥泡、打水漂……如果说那里是我童年的乐园一点儿都不过,
那个那年生长在农村的孩子,虽然上学相对晚,大约八九岁才开始上学,但六七岁时就开始学做家务了。把自家的猪赶到草甸子上放,就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活儿。如果猪跑到生产队的地里祸害了庄稼,一旦被护青员抓住,到秋后分口粮时就会挨罚,这是我们放猪时候最担心的一件事。
一个炎热的下午,我和几个放猪的伙伴在大泡子边看猪们热得跑进大泡子里打泥。猪打泥,就是猪在泥水里打滚,以此起到降温解暑的作用。这时,小锁子发现他家的老母猪陷进泥里,正在挣扎着。怕猪出不来,我们边喊便捡土块打那猪,生产队的放牛倌也过来帮忙。大家用小土块打猪,大土块砸水,被激怒的猪终于一用力拔出了泥沼。
猪出来后,牛倌手里还有一个土块,他就打了个水漂,只见那土块箭一般地在水面飞驰跳跃,发出悦耳的“啾啾啾”地声音,水面上立时出现几点构成一线的水痕。我们觉得很好玩,也模仿着牛倌,但都没有牛倌打出的水漂多。当我能打出三四个起落时,就已经很满足了。但牛倌有一次竟打出十几个起落,直到那土块飞出去很远,那水漂打得漂亮极了。
于是大家就让牛倌教我们打水漂,他告诉我们,要选择一块扁平结实土块或石块,大小要适中,太大飞不起来,太小又没有冲力。再就是入水的力量,要用拇指和中指握住土块,但最后要靠食指用力。投掷的角度也要掌握好,太陡就直接砸进了水里,太平会弹起太高,飞起来步伐太大就没有几个落点了。
我们练了一会儿,就张罗起比赛了。成绩以土块在水面上弹跳的次数多少为依据,次数越多越好。偶尔有的人会打出一排漂亮的水漂在水面上滑行,赢得伙伴们的赞叹。
后来我在百度里获知,“打水漂”是最古老的游戏之一,据推测,这个游戏从石器时代就已经开始了。
无论把水漂打出去多远,跳跃多少次,最后掷出去的土块或石块都要落入水里,一去不回。因此人们常常把投入钱财之后而没有收获回报比喻为打水漂。
俗话说:“三春不如一秋忙。”
每年一到收获的时节,无论是生产队里,还是家家户户,都会有着做不完是活儿。就在此时此刻,大山里也有太多太多的东西诱惑着我们。然而秋天庄稼院里的活儿多,家长不允许我们去山里玩儿。一天放学路上,我们全屯的男女生约定,到家就和家里说学校明天有劳动,放学要晚,然后我们就可以趁放学后的时间一起进山。
第二天放学后,我们挎着早晨从家偷偷带来的筐来到山上。女孩子们眼尖手快,主要负责采蘑菇,还可以遇到喜欢的野菜。男孩子能爬树,专门负责采核桃,顺便还可能遇到鸟窝,淘到鸟蛋。
我们商量好,临回家时,把核桃和蘑菇平均分给大伙,每人的筐里都先装上核桃,然后再厚厚地放上一层蘑菇。这样挎回家,就说学校组织劳动回来时路过山里采的蘑菇,家长见了便以为是采了一筐蘑菇,也就不至于受到家长的教训了。
开刚刚来到山上不久,铁蛋儿就张罗散伙,想自己单独行动。原因是他嫌我们贪玩,因为男孩子中数他最能上树,是个采核桃的能手。
“你自己单独走,会遇见狼的。”有人吓唬他。
“哼!老虎我也不怕。”说完调头就走了。
就在我们玩儿得正尽兴的时候,山那面不远处还真的传来了铁蛋儿的嚎叫声。我们立刻出溜溜地从树上滑下来,不顾一切地奔跑过去。
不好,原来铁蛋是碰上了蜂子窝了。
我喊他:“赶紧趴下。”
由于我们已经跑到了铁蛋附近,蜂子已经向我们袭击过来。我们有的人知道趴下会好一些,也有的人不懂,就折了一把树枝子,上去就是一顿乱抽,一部分蜂子被打死了,剩下的也就四处逃遁了。
幸好铁蛋趴下得及时,只被蛰了两三处。
在与蜂子较量时,差不多人人都挂了一两处彩,可连女孩子们都没有喊疼。
铁蛋连忙把筐拿过来。嗬!这么一会儿他竟采了一大筐核桃。
他把核桃交给我们,一边抹着泪一边不好意思地说:“是我不好,今后我再也不跟大家分心眼儿了。”
多年以后,我曾听乡下来的人说,铁蛋现在发财了,成了养蜂专业户。于是我想,这家伙的命里肯定和蜜蜂有缘!
同样是农村长大的孩子,我却迟迟不会使用农具,不会做农活儿,更不敢接触牲畜。
那年暑假里逢集日的一天,我将积攒了半年的钢镚拿出来数了又数,打算去10里外的供销社买小人书。然而前一天夜里下了大雨,道路泥泞不堪。正当我站在家门前一筹莫展的时候,生产队的放马倌骑着马,带着一大排马过来,说是去赶集。我说我也想去,但我没骑过马。
马倌说,刚刚下过雨没法干活,队长给生产队的马也放了一天假,正好再溜溜马,你想去集上,就上马跟我去吧。说着他跳下马过来,扶我上另一匹马。
这是我第一次骑在马背上,感觉整个心都悬空起来,紧张得浑身哆嗦。
马倌刚一离开,我胯下的`马就尥起蹶子,吓的我一边喊叫一边摔下马,摔了我一身的泥,还差点被马给踩着。
这便是我当年第一次骑到马背上,可谓惊心动魄的一幕啊!那天我们要赶上集,小人书没有买到手,倒是挨了母亲一顿骂。
后来我一直不敢骑马。大约十年后,我遇到过三匹惊马拉着一挂大车疯跑在乡村土路上,不远处有几个孩子在路边玩,很危险。我一边喊他们躲开,一边我从自行车上下来,迎着马车张开双臂做拥抱状,喊着“吁——、吁——”。心里在计算着,如果它们不停下来,我该在关键一刻撤开。好在离我十几米的地方它们还真就站下来,但我也没敢上前,一直等到车老板拿着大鞭子,从一里多远的后边赶上来,他已经累得气喘呼呼。
拉车的马一旦惊了就十分危险,极容易伤害到路人。那个车老板吓得够呛。他拉紧车闸后,给领头的惊马一顿大鞭子。我骑车走出好远,还听到他那“啪啪”抽鞭子的声音。
又过了十年,我们单位组团到承德旅游。上棒槌山时有马夫过来招揽生意,说可以骑马。我说我不敢骑马,没有一点儿骑马的经验。人家就一直跟在一旁,说给我牵马到山上,这总算是消除了我对骑马的紧张和恐惧。
那马也异常地老实,我人高,骑的马并不大,在别人眼里肯定很不协调。途经沟沟坎坎,我就紧紧抓住马鬃。一路上,马夫始终都在牵着马,陪我闲聊,不一会儿,就来到了山上。
至此,我总算有了一次骑马的经历了!
事隔几十年,童年的趣事仍然记忆犹新,每每回忆起来,都会给我增添无尽的欢乐,童年的时光真好!
篇8:儿时过年散文
儿时的年很美好,美好到单纯,没有半点奢望,但年味浓郁,幸福也很羞涩,一身新衣,一挂鞭炮,一盏花灯,一脸稚嫩的微笑……
记得当时过年情节,每到腊月初七,就开始编织着过年的氛围,并付诸于行动。把糖精放到开水中溶解,搅匀,放凉,等晚上放在屋外,冻成腊八冰。奶奶和母亲同样忙碌着,挑红豆,(把有虫的豆和沙粒去掉)洗米,(小米,洗净,滤沙)把红豆用开水泡好。
腊八粥。是温馨的,美味的,也是祥和的。因为,是年的初始,象征家庭的美好吧!做粥,必须要早,腊八粥最早出锅,预示一家人勤奋,若,太阳爬上来时吃粥,要红眼的(大概红眼病的人就没早吃腊八粥)。粥出锅,先挟一块供窗外,供神,祈愿安康。菜,是干菠菜,土豆条。(有连年有余之说。)做菜不用肉,不用荤素搭配,年的第一餐是素食,麻油爆锅,素炒,加水煮。所以,妈妈和奶奶每到腊八,四点就起床了,勤俭以养德,并不为过吧……
腊八冰,是我们的美味小吃,如冰棒一样甜。冰棍是奢侈品,我们兄妹很少尝到,腊八冰无疑是最能解馋的替代品。而且,腊八早上吃冰,祈求无灾无病,一年不肚子疼,多美好的幻想呵,也乐在其中。
过年很忙碌
一入腊月,奶奶最先为过年做准备。记得那个时侯,家里很贫困,过年的衣服,每一件都是奶奶亲手缝制。奶奶为主,母亲为辅。一家人千层底的鞋,都是奶奶一针一线的暖意。自从我有记忆时,过年的新裤子,是到公销社扯上白洋布,买好黑膏,烧好水,把黑膏放锅里,然后放进白洋布,煮到色泽均匀为止,捞出,晾半干时,用烙铁烫平整,奶奶才裁剪,母亲来缝。一件衣服要好多工序,可想而知,一家人的过年新衣,无不是奶奶和母亲的心,青油灯下,连夜赶制。至今,想起来都满含热泪。
千层底的鞋
奶奶剪鞋样,母亲照鞋样打衬纸,(也就是在麻纸上,把平时积攒的碎布头,用浆糊一层一层粘贴,用板压干,为干的快,压炕头上)用鞋样比划好裁剪,面,是黑灯芯绒布,密密地缝针,为结实,黑布沿边,鞋邦就做好了。千层底,自不必说,能想象的到,一层层,都是祖辈,父辈的心血。
剪窗花
剪窗花是母亲的拿手戏,她剪窗花精细,自己会花样,窗花上,年年有余,字在旁,鱼在中央,那鲤鱼,剪的活灵活现,有生气,活蹦乱跳。母亲的巧妙,是邻里都羡慕的!
忙碌中,眨眼到腊月二十三,小年。
小年杀鸡,增加年味,贫穷的日子,有鸡肉吃,实在是人间美味。一只鸡,全家七口人,上有祖父,祖母,父亲,母亲,还有我们仨兄妹。若说,每人半碗,是我们祖孙仨,奶奶,母亲,妹妹两个,只有俩三块鸡肉,半碗鸡汤。小年吃黄糕,就是栗子碾米,磨成面,蒸糕,说蒸黄糕,寓意蒸蒸日上。(因为平时没有黄糕吃,都是红高梁糕)母亲舍不得吃鸡肉,二妹从小体弱多病,母亲把碗里的鸡肉夹给她两块,母亲只吃一块,用鸡汤就着吃糕。奶奶也舍不得吃,亲孙孙,命根根的思想作祟,先分给我,她和母亲一样的,含辛茹苦。至今想起来,暖暖的溺爱,心愧着,常常辜负。
灯笼
灯笼,喜庆的氛围。最初,是父亲扎灯笼,我蹲着细瞅,学习着,揣摩着,很想自己扎一个灯笼。在父亲的熏陶下,潜移默化中,我的灯笼终于扎好,西瓜灯。西瓜灯做法简单,也要细密筹划,五个圈,用竹条做成,三大,两小,必须把三个大圈先扎成三角形,顶部,底部的小圈才有尺码,竹骨扎成,用纸糊三大圈红纸,顶部下部用绿纸,小圈不用糊,上部冒烟,下部通风,然后用墨画瓜皮,瓜瓤,一个西瓜灯就成功了。高兴劲也不甭提了,一个字,美。
春联
当时的'春联,说家乡话,叫对子。
写对子,必须的有才,穷乡僻壤的村子,能写对子的文化人真不多,父亲拿着裁好的红纸,去找文化人写对子,还排队,早排早写,写好了给盒烟,官厅。(官厅,水库名,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地区,张市制烟厂出,取名官厅)
除夕
除夕是年味最浓的。辞旧迎新,洒水,扫院,贴对子,忙得不亦乐乎。贴完对子放鞭炮,噼噼啪啪的响声,夹杂着儿时的欢呼雀跃,开心的笑容,彰显脸上,过年,真好。
年夜饭
除夕下午,就把猪头早早下锅,煮猪头。虽然穷,年年有猪头吃,母亲说:有猪头,才是年的味道!那,扑鼻的肉香,是年,原滋原味。年夜饭,是饺子,大队部领白面,每人二斤。省吃俭用,也要吃好年夜饭,是奶奶的持家有道,母亲也延续着这样的持家之道,一直未变。
守岁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这句古诗写的恰到好处。守岁,守着今年的美好,想着来年的幸福!而我,先在村子里的场上看电影,《小花》。唐国强,刘晓庆,陈冲……妹妹找哥泪花流,不见哥哥心忧愁……战争年代,亲情,亲人,乃至爱情,相聚多么不易!回家守岁,一家人,团圆年,是幸福的,幸运的,亦是先烈用鲜活的生命换来的。
初一,拜年
不禁想起二人传,大年初一头一天,和我五哥哥来拜年,一进门,把腰弯,左手拉,右手搀,哪呼咦哟嗨……
当时拜年,为赚压岁钱。后来才懂,拜年,是礼节,尊敬长辈,因为压岁钱,却很少去亲戚家拜年,给祖父母拜,给父母拜,最高的礼遇,尊敬。
十五,元宵节
吃元宵,闹花灯,看社火,踩高跷,扭秧歌,划旱船,看烟火……过年快接近尾声,更显隆重,火树银花,烟花灿烂,花样层出不穷。把一年的美好,在隆重的节日气氛中,希冀,盼望,畅想,渴求……
儿时过年的美好,至今,记忆犹新。今天是小年,想起亲人,已经物是人非,泪光莹莹中,爷爷,奶奶,父亲,你们在另一个世界过的还
好吗不禁,心碎,泪飞。
我,还奔波在外,客乡的思念,夜不能寐。好想母亲,过小年了,我还没有从乡下接她到小城,我的家。养儿为防老,可是我为人父,亦为人子,心中好愧疚。在世俗中,劳累。在烟火中,打拼。为了钱,那所谓的物欲攀比,为了下一代的生活美好,婚姻幸福,我又责无旁贷。对母亲,尽不到一个做儿子的责任,及孝心。子欲孝时,亲不待。树欲静而风不止。
你脆弱的身体,两鬓如霜,所有辛劳都刻在饱经沧桑的脸上,每一道皱纹,是每一次痛楚,岁月重复着春夏秋冬的变迁,而我的母亲,我为你祈福,祈祷吧!在您有生之年,好让儿多陪你几年,把亲情的份额悉数重演,鸟懂返哺,我尽薄心,孝行天下。
★ 乡村动物记散文
★ 喜有此李散文
★ 故乡散文的范文
【儿时影像的散文(精选8篇)】相关文章:
故乡的狮子舞的叙事散文2022-06-03
随笔作文再见故乡2023-07-10
《阿勒泰的角落》读书心得体会2022-04-30
《阿勒泰的角落》读后感2023-12-27
母亲节里的怀念散文2023-05-13
冯骥才《时光》初中散文阅读训练及答案2022-06-21
扇摇曳情依依散文2022-10-05
冰心感恩母亲的诗2023-04-07
描写雪的抒情散文2023-10-13
晚风摇曳中的乌鲁木齐散文2022-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