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教学高效课堂的构造方式(推荐12篇)由网友“限定菠萝包”投稿提供,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过的高中政治教学高效课堂的构造方式,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篇1:高中政治教学高效课堂的构造方式
高中政治教学高效课堂的构造方式篇三
“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面对我们神圣的使命,特别作为高中的政治教师,必须高扬新课改,共奏奋进曲,扎扎实实地坚持课改理念,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现就政治学科如何推进高效课堂,谈谈自己的浅见。
一、更新思想,做到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对政治老师而言,固有的、传统的教学行为习惯依然存在,“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仍然很有市场,这与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及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是背道而驰的。要打造政治“高效课堂”,必须摒弃这些制约因素。因为学生通过助学稿已经预习了,教师要有针对性的讲解,做到少讲、精讲。教学方式要灵活多变,提倡学生讨论,多采用对学、群学,甚至可以让学生去讲课,真正做到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转变老师教学观念具体做到: 第一,老师应努力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合作者、服务者;第二,要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促进者、激励者;第三,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关注、鼓励、尊重、赏识、爱护学生。
二、质疑探究,妙寻政治高效课堂的兴奋点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孩子提出的问题越多,那么他在童年早期认识周围的东西也就愈多,在学校中越聪明,眼睛愈明,记忆力愈敏锐。要培养自己孩子的智力,那你就得教给他思考。”我们要巧妙设疑,指导学生的创造思维活动;还要善于设疑,去撞击学
生思维的火花,进而激发学生创造思维的波澜。比如在讲解经济生活时,就可以提问:为什么大型的化工工厂走进开发区,带来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却遭到了人们的反对呢?这样就为学生设立了悬念,同学们通过质疑探究,自己找到了学习的兴奋点,有了学习的动力,便会自觉地投入学习。
三、注重多种教学工具的应用
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和作用,要求教师不要满堂灌,不能搞包办,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己寻找材料来证明原理不失为一个好的办法,而让学生到互联网上找材料,则能得非常有时效性的新材料。我在上“市场经济的四个基本特征”的时候,让学生操作电脑上网查找资料,学生很快找到有关美国钢铁关税案例、农业法案例、DVD大战案例,找到资料后,还可以借助小黑板,进行展示;在讲“市场的概念”的时候,让学生到网上“网易商城”等若干个市场上去感受一下,模拟购物,在不费过多口舌的情况下很容易地就让学生掌握了知识要领。
四、使教学形式回归生活,丰富教学形式
如果教学形式过于单一,就会造成高中政治课教学枯燥,脱离生活实际。教师如果只凭一张嘴,一支笔,机械地向学生灌输书本知识,这就容易造成高中政治课教学缺乏生机和活力,导致政治课堂教学效率低下。要解决好这一问题就要用生活化的教学形式丰富政治课堂教学,使教学形式回归生活。把音乐、诗歌、漫画、名言警句等引入课堂教学的方法。这些文艺形式都是学生们非常喜爱的,与单纯说理相
比有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教学中恰当的运用新方法,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这种方法既能丰富教学形式,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五、要优化教学环节
使政治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学科之一。优化教学环节关键是要抓好班级管理,政治老师要具备一定的驾驭班级、引领班级的能力,在学生当中要有较高的威信。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其次政治教学语言要通俗易懂、幽默风趣。有的政治教师不注重一些细节问题,如不用普通话讲课、语言粗俗以及语言表达不准确等问题。还有一些政治老师习惯于划知识点让学生背知识点,强调学生的机械记忆,却缺乏引导学生对知识点理解与运用。试问,学生对这样的政治课堂如何感兴趣?再次,政治教师要精讲精练,课堂环节要简短、有效。很多老师出一些训练题只看数量不看质量,针对性的练习题少之又少,使学生做了大量的无用功,这也会使学生很难对政治学科产生好感。
六、要巩固及时,练习到位
政治老师要把握好学情,准确找出学生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因此,教师要做好知识回馈、检查与总结,督促学生准确掌握基本的知识点。同时,教师还要出一些针对性的练习题,提高学生的做题能力。
七、要涉猎广泛、知识渊博
政治学科的特点决定了老师与学生都要掌握课堂以外的许多信息,如国内外的大事、要事以及焦点事件,这就要求教师要及时捕捉
大量有效的信息,学生也不能“双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要多看一些报纸、杂志等拓展知识面的刊物。比如我在讲政治生活《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这一框时,从网络上搜索了几段视频材料,这些材料反映的是一些国家由于地区冲突,造成了大量民众流离失所,无家可归的悲惨情境。另一段反映的是世界上贫困人口的可怜处境。这些内容看后一定会令人产生很大的触动。能使学生认识到在我们衣食无忧的幸福生活之外还有一部分人过着颠沛流离、食不果腹、衣不敝体的困苦生活。通过这些片段的展示,一方面使同学们了解了当今世界时事,弥补了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不足,另外也会使学生情不自禁的把自己与这些情境想比较,油然而生一种幸福感。从而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学生生活中去。从而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
总之,创设高效的高中课堂教学环境,是学生发展的关键,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就高中政治教师而言任重而道远。但是我相信这也是深化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在今后的政治教学中,一定朝这个目标前进。
篇2:高中政治教学高效课堂的构造方式
高中政治课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必修课。结合我校生源基础较差,学生偏科严重的情况,提高政治科目的课堂教学效率,将更多课外时间还给学生学习数学、英语等偏科显得尤为必要。我们经常可看到,在平常的政治教学中,教师们课前查阅了许多资料,上课时不停地讲,总以为要讲的知识点都讲透彻了才踏实,才对得起学生。但结果是教师讲得多,学生却听得昏昏欲睡,而在考试时却考得一塌糊涂。对此,不少教师都感叹:现在的学生不爱学习,实在难教。在这种情况下,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课堂教学模式,便成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为此我校兴起了打造高效课堂的新一轮课改。下面结合本人十多年的教学实践,就如何打造政治课高效课堂谈一谈自己粗浅的理解和看法。
一、高效课堂的内涵定位。
所谓“高效课堂”就是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快乐为根本,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具体来讲,应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是教师课堂教学效率要高。即在一节课内,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方面,受益率实现最大化。除此以外,高效课堂教学还应使学生“爱学习”和“会学习”。另一方面是学生课堂学习效率高。学生做到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积极思考,掌握知识牢固,实际运用能力强,成绩优秀。更重要
的是这种优秀成绩的取得是以“负担轻”为前提的,那种单纯地让学生死记硬背、大量做练习,搞“题海战术”而获得的高分,并非正的“效率高”。
二、高中政治课实施高效课堂的必要性。
1.高中政治课教学“减负新政”的要求。课改后,高中政治教学内容没减少,考试要求没降低,高考选拔、区分的性质没改变,只是减少了加班加点的时间,即补课的时间、训练的时间,这就必然要求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实效。
2.学生及家长的期盼。高中政治课比较深奥、枯燥乏味,学生希望每堂课有所得、有所悟,学生及其家长都希望老师的每堂课都使学生收获多多。
3.政治课堂教学的现状呼唤高效课堂教学。从高中政治课课堂教学的现状来看,低效课、无效课、乃至负效课很多。所谓低效课,就是大多数教师只是照本宣科,只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不能联系实际,恰当地提出问题,不懂或者忽视怎样培养学生的能力。所谓无效课,就是教师上与不上一个样,学生听与不听一个样,学生的情感和思维完全没有投入,学生一无所获。
三、打造高中政治高效课堂的前提
1.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由控制者向主导者转变。打造高效课堂,首先要求教师转变原有的教学观念。美国的教育界有这样几句话:告诉我的,我会忘记;给我看的,我会记住;让我参与的,我会理解。传统的教学方式强调以“教”为中心,教师是课堂的控制者,新型的教学方式则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强调以“学”为中心。教师的角色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教师成为了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指导者、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课程开发的研究者。作为教师,要从心理上适应这种角色的变化,并把教学观念的转变真正落到实处。
2.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在高效课堂中,学
生的学习方式也要转变,由被动学习转为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学习,不是“要我学”而是“我要学”。不是“苦学”而是“乐学”。学生一旦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活动对他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起来事半功倍。相反,“强扭的瓜不甜”,学习的效果可想而知。所以,作为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当然教师要在学习时间、方法、策略等方面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帮助,引导学生制定自主学习计划,帮助学生把自主学习变成一种愉快的生命体验。
四、如何打造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一)、要求师生建立起真正教学相长关系
在传统的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就是教师,学生只是学生,教师仅担当教书的职责,学生的任务只是学习知识。师生在教学活动中彼此孤立、机械,教师很难判断其教学效果,学生很难反映自己的困惑,往往导致教师为传授知识而传授知识,学生为识记知识而被动听。现实中的“书呆子”不绝于耳,也势必造成教师和学生拉长战线,加重负担,教学效率可想而知。而打造高效课堂,要求师生在教学活动中适时地转换彼此的角色,做到该为师时做教师,该为“生”时做学生;学生做到该为生时做学生,该为“师”时当老师。彼此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及时地转换角色,共同参与,合作探究,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二)、优化备课,精心备课,为提高课堂效率作保障。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备好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备课的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课堂效率的高低。,要实现课堂高效,必须下足课前准备功夫,备课的过程不仅要吃透教材,明确教法,还要设计合理、有效的情境引入,这样,才能确保课堂教学高效的进行。我认为
高中政治课的备课过程要做到“二备”:
1、备好教材。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依据,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条件;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教师要充分地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就必须了解并熟悉教材,把教材“吃透”。一定要在备课过程中把握好教材的体系结构,明确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还要综观全局,抓住主线。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我非常注重知识的总结,高考考什么,怎么考,做到心中有数,并将一本书的考点以问答题的形式印发给学生,这样就会节省时间,做到有的放矢。高中政治教材学完了,学生就会形成对整个高中政治课程的整体把握。
2、备好学生。“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是新课程改革的宗旨。高中生正处在青春期,课堂上跃跃欲势,逆反心强,课堂上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的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课堂上要真正能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使新课程的理念真正落实到每一天的课堂上来,备课要做到了解学生的年龄特
点、学习基础、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等情况,做到 “以学论教”和“因材施教”。
篇3:高中政治教学高效课堂的构造方式
高效课堂是以最小的教学和学习投入获得最大学习效益的课堂,基本特征是“自主建构,互动激发,高效生成,愉悦共享”。衡量课堂高效,一看学生知识掌握、能力增长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程度;二看教学效果是通过怎样的投入获得的,是否实现了少教多学;三看师生是否经历了一段双向激发的愉悦交往过程。因此面对今天的学生已不能用传统的教育方法(满堂灌、教师主讲),应该更多的教给学生的不是课本的知识点,而最重要的培养其能力和情感道德,而提升教育质量的载体在课堂,因为教学的“根”在课堂。只有打造高效课堂,才可能提高教学质量。
一、理论依据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也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而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学生的主体性发展的最高表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为了实现这一目的,为了创造出师生在教与学中的最佳组合方式,使教师主导作用的功能,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功能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优势互补,提高课堂效益。我们把 “自主合作、优质高效、精讲点拨、强化训练”的指导思想和我们高中政治学科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对新授课课堂模式进行研究,形成了我们自己的”精讲善导”新授课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二、教学目标(三维目标)
三、新授课课堂教学模式基本流程介绍:
精设学案,自主探究——创设情境,温故导新——交流互动,合作探究,释难解疑——针对训练,矫正落实——总结反思,自主构建,交流提高
四、新授课课堂教学模式具体流程及操作
(一)、精设导学案,自主探究。
本环节属于课堂前延部分,主要利用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首先教师需要精心备课、认真钻研教材、熟悉学情、集思广益的基础上编写学案。编写学案时注意四点:(1)设计”真问题”贯穿始终,既启发学生思考又激发学生探究兴趣。(2)安排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活动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避免仅为搞形式无谓浪费课堂时间,降低课堂效率。(3)针对重难点、考点、易错易混点等精选习题并体现层次性,这样既达到训练落实的效果又贯彻了素质教育。(4)学案上要设计疑难问题展示卡,有助于老师在批阅学案时集中学生预习过程中发现的疑难问题,这样使备课、讲课更具有针对性。
其次,教师要善于指导并敢于放手给学生利用学案结合课本自主预习探究。蔡元培先生就说过:”最好使学生自己去研究,教员竟不讲也可以,等到学生实在不能用自己的力量了解功课时,才去帮助他。”通过自主探究让
学生在”自学”中充分暴露思维、暴露问题,提高老师上课的针对性。老师如果怕学生出问题而不让学生”自学”,就会使学生养成了一种思维惰性,学到的知识也是假知识、死知识。 学习的效率自然也高不了。
再次,学生应该利用自主学习时间,按照老师指导的方法结合学案自主探究新课知识,完成自主探究相关问题,并把预习过程中发现的疑难问题如实填在展示卡上。
(二)、创设情境,温故导新。
创设情境是导入新课的基本要求。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原有的知识背景,在原有的知识背景中寻找到学生的新知识生成的最佳结合点结合学生身边的事例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教师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情境,渲染气氛,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要善于运用学过的知识切入问题并对新知识形成感性认识。这样的情境既达到巩固原有知识的目的又启发学生对新知识有所思考激发求知欲,也就是既温故又导入新课,同时因为是贴近学生的情境有利于理论和实际相结合。
(三)、交流互动,合作探究,释难解疑。
本环节通过生生合作、师生合作共同完成既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有两步:
1、学生交流展示自主探究成果,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这些成果,相互评析去粗取精;并作简洁评价同时指导学生总结归纳形成正确的观点。
2、合作探究,释难解疑。老师首先要根据学情对班级学生进行分组,提出合作探究问题(来源一是学生疑难问题展示卡出现比较集中并比较典型的问题,二是老师为了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而设计的问题);其次,各小组分工明确进行讨论。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在学生相互质疑问难、辩驳解疑过程中提高学生辨析能力,同时在过程中学生可以借助同学的观点来纠正或完善自己的观点达到”兵教兵”的效果。老师在该过程巡视检查参与到小组的活动中去了解学生的思维找准问题所在。最后,各小组把本组达成的一致意见交流共享,小组之间相互补充、相互辩论。在交流结束后老师要做准确、客观鼓励性的评价,并对出现的疑难、重难点精讲点拨,对知识、能力、方法进行总结归纳,使学生实现对本堂课知识的升华。
(四)、针对训练,矫正落实。
本环节让学生限时完成学案设计的针对性训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层次的练习题,完成后,老师展示答案,小组成员互批,错点当堂反馈。老师对发现的问题针对讲评点拨,及时矫正,甚至可以对错点变式训练达到巩固的效果,提高课堂效率。
(五)、总结反思,自主构建,交流提高。
本环节是在完成新授课之后,给学生几分钟让其在知识、方法、能力认真总结反思的基础上构建知识树,感悟自己本堂课的收获。学生之间对自己的知识树及收获进行交流,老师对学生的交流作简洁评价指导学生总结完善,既系统的掌握知识又搞清知识之间的联系,达到升华提高。
四、实现条件
第一、教师要改变陈旧的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适应政治新课程教学的需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努力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
的转变。教师应改变“满堂灌”,板着“棺材脸”授课法,传统授课方式扼杀了学生们的思维空间,对培养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是不利的。因此教师应切切实实做学生的启发者、引导者及帮助者。坚持精讲多练,多启善导。例如,在实际教学中,可将全班同学分为若干学习小组,每组学生好中差搭配好,然后让他们一起讨论问题。形成一致的意见,真正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第二、学生要学会课前预习。学生学习政治的方法不正确,许多学生对政治课学习动机缺乏,而且也没有形成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这些不良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势必影响高效课堂进展,因此要想使高效课堂顺利高效进展学生必须要学会课前预习。
而教师也应教会学生自主学习政治的方法。(高效课堂以学生为主,因此学生必须学会课前预习这是高效课堂能够顺利进行的保证)(1)要求学生按照课本提示的“如何阅读这本教材”进行学习;(2)教学生运用划分句子成分的办法,提高学生阅读政治课本的能力,全面把握政治概念,理解政治课本知识的策略和方法;(3)教学生抓住关键词和知识重点。注意最、决定、第一、首要、前提、基础、基本、关键、核心、主要、主导、实质、本质、根本、根源、标志、目标、目的、原则、源泉,等等“关键词”。 提醒学生在学习中可以采用在课本上对关键词划上点、线、圈、勾等着重号,或用彩色把关键词加以突出;(4)教学生注意区分易混词、近义词、对应词、反义词正确全面地理解知识点;(5)要求学生注意前后两课之间的联系;(6)要求学生在学习中,不能忽视各种标题,在各种标题下做重点符号。复习时,把各种标题有机的“串”起来;(7)提醒学生阅读政治课本时,必须把每句话同前后句、前后段、前后节、前后课的内容联系起来。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等问题进行学习复习;(8)教学生运用逻辑推理方法理清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构建起知识网络,便于对知识的记忆;(9)要求学生联系实际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文;(10)要求学生在学习中,对类似容易混淆的知识进行归纳、辨别,并进行练习;(11)要求学生在 “咬文嚼字”地把课本读准、联系“实际”地把课本读活、读“厚”的前提上,把教材“化繁为简”。从而达到便于理解、记忆的效果;(12)教学生会使用配套工具书等等。
第三、努力创设思想政治课自主学习的氛围环境。(1)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营造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教师在课堂上不但要有亲和力、感染力,而且要参与到学生中去,成为学生的朋友,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和想象力,使整个课堂成为自主、热闹有序的学堂。(2)尽量留给学生一定的自主学习空间,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自主学习、探究中去。要留给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品质习惯。
五、教学评价
(1)、教学目标
1.符合课程标准要求(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2.与学生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相适应,关注学生的差异
(2)、学习条件
1.学习环境的创设(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2.导学案处理(学习内容的选择和处理科学)
(3)、学习活动的指导与调控
1.学习指导的范围和有效程度(为每个学生提供平等参与的机会;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根据学习方式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
2.教学过程调控的有效程度(能够根据反馈信息对教学进度、难度进行适当调整;合理处理临时出现的各种情况)。
(4)、学生活动
1.学生参与活动的态度(参与活动积极主动)
2.学生参与活动的广度(学生参与活动的人数较多;学生参与活动的方式多样;学生参与活动的时间充足)
3.学生参与活动的深度(能提出有意义的问题或能发表个人见解;能够按要求正确操作;能够倾听、协作、分享)
(5)课堂气氛
1.课堂气氛的宽松度(学生讨论回答问题得到鼓励;学生的质疑问题得到鼓励;学习进程张弛有度)
2.课堂气氛融洽程度(课堂气氛活跃有序;师生、生生交流平等、积极)
(6)、教学效果
1.目标达成度(基本实现教学目标;多数学生能完成学习任务;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
2.解决问题的灵活度(有些学生能灵活解决教学任务中的问题)
3.师生的精神状态(教师情绪饱满热情;学生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愉悦;学生有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篇4:如何构造高效课堂?
课堂对教师来说,就是教学方式。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过程,倡导学生自主性的探究性学习模式。高效课堂,不仅是达成高效率的课堂,更是教育教学形式的巨大变革。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导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在一节课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高效收获、高效提高、高效进步。作为教师,是课堂改革的最直接的一环。所以,我认为以下几个方面来打造高效课堂:
一、教师要处理好角色、观念的转变
教师角色、观念的转变是关键。教师的角色应由知识的灌输者、守护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本,依学定教,学生可以用自己的心灵去领悟,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让学生自主发展的舞台。要做到这一方面,教师首先要及时转变观念,真正实现从传统到高效课堂的意识转变。师生关系的转变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决定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真心热爱学生,赢得学生的信任,这是建立朋友式的师生关系的前提。只有让学生感到你爱他,学生才能信任你,你讲的话才有感召力,你的愿望才能得以实现。利用课余时间,尽量去了解学生,充分的接触是建立朋友式师生关系的基础。利用课间的休息时间作为了解学生的最佳时机,这样可以向学生指出他的错误或提出自己的建议。因为学生的自尊心都很强,所以应针对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方式向他指出错误或提出好的建议,学生极易接受。
二、高效课堂需要充分的准备
紧盯教学内容是教师准备的一方面。“不打无准备之仗”,课堂要高效,教师就要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出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业。备好教学对象。课前备课必须充分,特别是“备学生”要落实到位。这节课你虽然设计得很精彩,但是必须符合你这个班学生的认知水平,如果不符合,就必须修改,因为这是关系到我们所讲的这节课是否能引起大部分学生兴趣的一个关键之所在,而学生的学习兴趣正是我们提高课堂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高效课堂需要活跃的课堂状态
教师要善于根据具体教学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成为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者,精心设计调动学生课堂学习主动性的方法。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教师要重视课堂民主平等氛围的营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独立思考、自由表达、愉快合作,让学生在心理上处于兴奋和抑制的最佳状态,让学生充满求知的愉悦感,调动起学生的良好情绪,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主题意识和主题精神。课堂要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课堂节奏要随着学生学习节奏变化而变化。课堂要面向全体学生。为此,我们还应该端正一种认识――培优补差不是课后的工作,而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我们不难发现,利用课余补课的学生的成绩并不比不补课的学生成绩好。因此,加强课堂教学中的培优补差工作,尤其是补差工作值得我们重视。
四、教师课堂结构、知识结构的重新构建
高效课堂需要科学的学法指导。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打造高效课堂的今天,教师应该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更应该指导学生拥有科学的学习方法。传统的教学重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的讲授不易打动学生,导致教学的实效性差。应重视学生之间的互动学习,而这些学习方法离不开教师的指导。课堂教学要坚持以学为主,以练为主。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提高学习的整体效果。这个过程中,教师始终都是教学的主导,以点拨启发为主,通过合适的形式使学生完全动起来,积极参与到学习之中,让这种主动的学习成为自己的一种习惯。课堂上学生的练习是主线,练习的形式多种多样,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教师仅起主持人的作用,环节的导入、时间的控制、争议的评价等都可能是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一种途径。这个环节教师应当视具体情况给予学生合理的评价,以练习去强化课堂的互动,并通过这种练习达到课堂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以便更好地把握学生对本课学习目标的掌握情况。
五、调整学生位置
学生的位置对学生的学习影响很大。比如,很多教师喜欢把一个学习成绩很好的同学和一个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同学放在一起,让他们结对学习。其实这样的方式恰恰伤害了成绩不理想的同学的自尊心。我认为学习成绩差不多的同学在一起能更好的促进学习,而且在我的班级中调位效果很明显,他们能够互相攀比着学习,成绩提高较快。
六、放手简单内容
在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可能会一堂课完不成,甚至有的时候一堂课匆匆忙忙完成了,学生掌握的效果也很差。这时就需要我们放开手,不要“胡子眉毛一把抓”。简单内容,学生自己一看就懂,一学就会的就让学生通过预习或者自学弄明白了。比如3-6年级的语文中生字,词语,我们完全可以放手给学生。
七、师生共解难题
学生把简单问题解决完了,我们是不是就可以开讲了?肯定不行,每堂课剩下的难题就那么一点点,我们得让学生弄明白,那就需要每个同学参与进来,一起讨论,一起研究,这样,才能使得每个学生学会这节课的知识。怎么讨论,怎么研究,我们就需要设计好不同的情境,比如数学中的三角形内角和180°,我们就要让学生动动手,把每个角剪下来拼一拼,困难就在活动中解决了。
此外,高效课堂当然离不开学生的有效合作。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按照不同的层次搭配划分学习小组,让学生结成学习小组,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总之,高效课堂无论是学习还是借鉴,都在于领会先行学校的精神,而不在于形式。高效课堂虽然不是一种具体的模式,但它的目标是明确的,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虽然与传统教学模式的目的有一致的地方,但它的具体要求已经超越传统,作为教学主导者的教师必须首先改变自己,才能真正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的目标。
篇5:浅析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造
浅析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造
刘宝亮
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就要深刻理解新课程理念的精神实质,灵活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搞好“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效整合,提高驾驭新课堂的教学能力。那么,怎样才能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落实新课程理念,构建和谐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效率与教学质量?
1解决初中入高中课堂教学的过渡问题
初中物理知识与高中物理知识相比是相对简单的,在学生升入高中时,教师不应该一开始就给学生加压,加学习难度。比如高中开始就学习受力分析、动力学、力的矢量运算运动规律等等这些有难度的物理问题,学生会感觉高中物理很难,面对问题束手无策。鉴于此,教师不可操之过急,可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在第一学期或者利用一两个月的时间,按照实际要求先培养学生的理解、识记以及一些简单应用的能力,并且还要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刚刚进入高中阶段的学生,自学自控能力相对较差,布置的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任务总是很难落实,这样,教师就要根据实际情况和课文内容,在课堂上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文本的时间,同时,教师要随时给予指导,长此以往,就会培养学生阅读文本、愿意预习的良好学习习惯。为了杜绝课堂呆板不活跃的场景,教师要适时地采用启发、演示、讨论等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此外,为了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教师布置一些课堂作业,让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速算的能力。
2引导学生课前海量阅读,小组自主合作探究,提高课前预习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调动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使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从而使学生和谐地发展。学习过程是否有效,是课堂教学是否高效的关键,而学生的学习过程需要教师的巧妙引导。因此,物理课堂教学应该多给学生一点思考的时间,多给一点活动的余地,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教师只需要适当引导和点拨。
3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物理学习的兴趣
皮亚杰说过:“兴趣,实际上就是需要的延伸,教学要以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个耐人寻味的恰当的教学情境可以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因此,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情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探究“影响液体沸点的因素”时,笔者当堂表演了如下魔术:水沸腾后把烧瓶从火焰上拿开,水会停止沸腾。迅速塞上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结果,烧瓶中的水又重新沸腾。“哇!”学生当即被眼前的情景惊得目瞪口呆!“这是怎么回事?”“真奇怪啊”……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用冷水来降低物体的温度,而学生经常认为只有提高温度才能使停止沸腾的水重新沸腾起来。而在此实验中,给停止沸腾的水浇上冷水后,水会重新沸腾起来。由于这个实验现象与日常观察到的现象相悖,打破了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平衡状态,使学生充满热情地投入思考,一下子把学生推到了主动探索的位置上。
4注重实验教学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具有科学性、直观性、趣味性、实践性等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地利用实验教学可以使学生掌握物理知识,更好地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还能培养学生实战技能。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将物理实验教学特别重视起来。
首先,用实验可以突破教学难点
由于物理学科的独特性,物理学中的难点较多,很多问题比较抽象难懂,在教学中单凭教师的口头讲解学生是很难理解和掌握的,即便是现实中经常遇到的现象,学生只是认识一个事物的表象,无法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一个模型,这样接受物理新知识就有有很大困难。对此,教师利用实验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这样的教学不仅实现了新课标中要求将传授式教学变为探究式教学的原则,而且学生也比较容易接受,在实际操作中将难点突破。诸如学习重力在斜面上这个知识点时,教师可以找一个比较光滑的薄板作为斜面,把一个重物放在这个斜面上,发现重物下滑并压弯了板,这说明重力的作用效果就是压斜面和沿着斜面下滑。当然还要说明,在不同的实际情况下,重力的作用效果是不同的,让学生试着做一些实验,亲身去感受,这样的实验教学,就会帮助学生很快掌握重力的作用效果分别是什么,对实际问题进行受力分析时也会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进行。
其次,利用实验分析物理过程
物理教学是一个传授知识、接受知识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能得出结论的过程。这就是物理教学探究性的特征。利用实验教学把一些物理过程展示在学生面前,让他们根据实验现象分析过程,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比如,学习“压缩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加”时,可通过用打气筒对篮球打气的实验演示体验这个物理过程。
5灵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有许多摸不着、看不到的现象,学生对那些抽象的概念和现象缺少丰富的感性认识,很难理解和掌握,更谈不上什么创新。而物理教学中大量的内容又是实验无法直接向学生提供的。例如:天体运动、大型船闸、航天发射、磁场、电流方向等,这些学生都难以见到的、有重要物理意义的教学内容。可利用电视录像或多媒体课件,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把所讲的对象化小为大、化远为近、化虚为实、化静为动、化快为慢、化繁为简,从而把看不见、看不清的东西通过多媒体变成看得见、看得清,抽象的东西变成具体的,遥远的东西变成眼前的,使事物的形、声、色直接付诸于学生感官,从而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创新活动提供了大量感性材料和时空环境,学生见其形、闻其声、观其色,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领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加深认识,形成映像,深刻地理解抽象和复杂的教学内容。灵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有力地激发了学生积极的思维,使教学难点得到了较好的突破。
高中阶段的物理教学,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实现对知识的很好掌握,又要不违背新课标的要求,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性合作学习的目标。
篇6:浅谈思维方式与高中政治教学
浅谈思维方式与高中政治教学
浅谈思维方式与高中政治教学口王守武
思维与教学的关系问题一直是教育科学研究领域里的重要课题。正确处理好二者的关系,不仅是当前我国学校教学改革的切入点,而且是我国实施素质教育战略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许多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都从不同角度对此进行了探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本文拟对三种基本的思维方式:逻辑思维、创新思维、形象思维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举例论证,提取己见,以求教方家。
一、逻辑思维是引进理论园地的向导
所谓逻辑思维,是人们在认识过程中借助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它是人的认识的高级阶段,即理性认识阶段。逻辑思维的形式有概念、判断、推理;主要方法有分析与综合、分类与比较、归纳与演绎、抽象与概括等。
而高中思想政治课从内容上看,分为四大模块:《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哲学与生活》。从形态上看,各部分都自成体系,即是理论体系的高中政治。不言而喻,学习理论、掌握理论,就得运用理论思维,就要运用逻辑思维。可以说离开逻辑思维,高中政治课教学,几乎寸步难行。现举例说明如下:
【例一】高中《经济生活》是从商品概念导人理论大厦的。教材把商品定义为“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用12个字定义商品,言简意赅,不可替换增删。学生首次接触这一概念,还真是有点陌生,正如马克思所说的样:“商品这个东西,千百万人看它,用它,但是熟视无睹。……”(教学论文 )要让学生建立这一概念,教师就必然要运用逻辑思维的分析与综合的方法。
首先是分析:凡是商品必须符合两个条件:①必须是劳动产品,②必须是用于交换。这里的两个必须就是将商品概念一分为二的过程,体现了分析的思维方法。其次是综合:只有上述两个条件同时具备,既是劳动产品,又是用于交换的才是商品。这里的既是…又是…,就是将分解开来的两个方面综合为一个事物的过程,体现了综合的思维方法。为了加深对商品概念的理解,教师有必要进行举例说明,虽然“举例”不是逻辑思维的方法,但在举例说明的过程中,必然运用逻辑思维的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
【例二】物质概念是哲学大厦的基石。高中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首先要树立正确的物质观,下面是考查对物质概念理解与运用的一道习题:影子是不是物质,为什么?请说明之。这道题不少学生会做错。为了正确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是做判断,影子是不是物质,然后对判断进行推理。具体回答过程如下:
第一,判断:影子是物质现象。第二,推理:因为“物质是不依赖于人意识,能被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①。影子是光线被物体挡住而形成的阴影,从其成因光与物体的关系上看,是客观实在的;从其结果上看,形成的阴影也是客观实在的,都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能被人的意识所反映的②。所以,影子是物质现象③。上述回答是完整的推理过程。其中,①是前提,②是推理陈述,③是结论。如此逻辑推理,学生会茅塞顿开。
【例三】高中《政治生活》中,教材在不同章节,用比较大的篇幅陈述了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政府的有关知识。但不少学生在考试做题时,常常出现政党与政府混淆不清的情况,或用政党的知识来回答政府的问题,或用政府的知识来回答政党的问题。为了把中共与政府这两个不同主体搞清楚,在课堂教学中,就得借助于“分类与比较“的思维方法。
所谓比较,就是将两类或两个事物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行对比,以更好地认识事物的本质的方法。要弄清政党与政府的区别,教师可从以不同点与相同点两个方面进行比较。
中共与我国政府的异同比较如下:
(1)不同点
①产生不同:中共是应新民主主义革命运动而诞生,中共的执地位是历史的选择和人民选择。而我国的各级政府是由对应同级的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
②性质不同:中共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先锋队。而我国政府是人民意志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
③地位不同:中共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我国的政府则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
④作用不同:中共对国家和社会生活实行政治、组织和思想领导,对经济社会发展起领航和把舵作用。而我国的政府要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对国家和社会生活进行管理和服务。
⑤组织机构不同:中共由它的各级委员会组成。而我国政府由各级人民政府组成。
(2)相同点(略)
通过上述比较,学生在做题中能从根本上区别中共与政府两个不同政治主体了。
在上述三例中,例一用到了分析与综合的逻辑思维方法,例二用到了判断与演绎推理的逻辑思维方法,例三用到了分类与比较的逻辑思维方法。由此可见,逻辑思维是引进理论园地的向导。
二、创新思维是解答应用问题的灵魂
以逻辑思维为向导,让学生掌握了高中政治基本理论,这只是达到了高中政治教学的第一层次目标,而不最高目标。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是三维目标,其中特别重要的是能力目标,即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目标才是最高目标。当然,理论应用有两个领域,一个是实践领域,这是最根本的领域,就是将理论直接用于指导实践,取得改造世界的成果。一个学研领域,就是用理论指导对问题的学习与研究,从文本上回答新问题。学研领域是为实践领域服务的,学研领域回到实践领域中去才有最终意义,但实践领域也离不开学研成果的应用,学研领域应用已经走到了实践领域应用的入口处。
高中生学习理论的目的也在于应用,从长远看,是为应用于实践,改造客观世界;从眼前看,由于身处学校,以读书为己任,不言而喻,这种应用主要是在学研领域中的应用。诚如高中试卷中设计的:“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说明XX问题”,“你认为如何解决XX问题”之情景下的运用,这种在“分析”、“认为”层面上解决问题,是纸上谈兵式的应用。
虽然是纸上谈兵式的应用,但已不是纯粹的理论问题,而是属于应用问题了,对它的回答需要运用理论做指导,但不能简单地运用几个概念、判断,进行一番推理就可完成任务的。解答这类问题的核心在于创新,也只有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学生才能答好这类问题。现举例说明如下:
湖南高考文综试题第38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略)
材料二:
我国某企业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已经完全掌握了发动机、变速器、底盘三大核心的产生和创造技术,创建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两大发动机品牌,截止申请专利4000件,获得授权专利2412件,在国内汽车行业中遥遥领先。先后通过IS09001、ISO/TSI6949等国际质量体系认证。该企业整车销售达50万辆,连续9年蝉联中国自主品牌汽车销售冠军,连续7年成为中国最大的乘用车出口企业。来,该企业已经让100多万消费者实现了轿车梦。
(1)(略)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自主创新对企业发展的作用,假设你是企业的经营者,你该采取哪些措施来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14分)
这里要回答的问题具有的特点是:①实践性,是实践中提出来的问题。②时代性,自主创新是当前的时代重大课题。
这类问题答案特点是:①开放性,答案角度没有规定,比较宽泛。②多元性,答案要点不一而足。③探究性,这是高考题,书本找不到现成答案,老师平时也没讲到过,复习资料上也未曾见到过的。
上述特点说明,回答这个问题,不能完全依赖逻辑思维来完成,关键要靠创新思维。因为逻辑思维与创新思维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二者的特点和适用领域是有区别的。逻辑思维是从概念出发,依靠现成的理论定论,通过分析、比较、判断、推理等形式而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因此,它适用于学理研究领域。创新思维则是从事实出发,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着力于研究新情况、提出新课题、寻找新思路、确立新方案、解决新问题,因此,它适用于现实应用领域。上述题中情形,完全适合采用创新思维,也只有创新思维才能回答好这样的问题。参考答案如下:
第一层问题:自主创新对企业发展的作用
答:①有利于开发产品,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打造自主品牌;②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企业竞争力,扩大产品销路;③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企业利润。
第二层问题:你该采取哪些措施来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答:①加大开发研究投入;②创造条件吸引优秀技术人才;③鼓励员工参与企业创新活动;④通过奖金、股权等方式激励科技人员;⑤与大学、科研机构进行合作;⑥积极申请专利,保护知识产权。上述答案虽然是命题人早已设计好了的,但对于考试生来说,是未曾见过的,且阅卷时,又不仅仅局限于上述答案,超出上述给定答案之外的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也可获分。
考生只能以所学某些知识或理论为基础,着眼于问题,结合试题中给出的材料,进行独立性、探究性、多向性、新颖性、辩证性、超越性、建构性思维。发别人之所未发,表别人之所未表,想自己前所未想,答自己前所未答,才能拟出前所未有的答案。这种答题的过程就是创新思维的过程。如果考生不能进行创新思维,而是一味地去回忆老师讲过的原理,一味地去再现资料上看过的答案,一味地去复制教材上陈述的观点,抑或重复“上课做笔记、下课背笔记、考试默笔记”的笔记主义思维,应对考试,其结果必将一无所答,一字无成。可见,创新思维是解答应用问题的灵魂。
三、形象思维是驱散理论云雾的阳光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理论如何掌握高中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呢?这又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开头部分论证了逻辑思维是掌握基本理论的拐杖,但实践证明,简单地、重复地、纯粹地运用逻辑思维,进行概念、判断、推理,学生会产生枯燥感、厌倦感。然而,“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是常青的”,这诗句就给我们一个重要启示:要让学生饶有兴趣地学习、掌握理论,不能过度地运用逻辑思维,而要把学生带进生活的常青树下,吸收生活的新鲜空气,欣赏现实的美丽风景。具体方法就是常运用经典故事、生活事例、时政要闻、图表漫画等形象素材,来揭示深奥、抽象的政治道理。引导学生在形象思维中理解、记忆抽象的政治理论,在引人人胜中驱散理论的云雾,洞悉真理的光芒。举例说明如下:
【例一】在高中《经济生活》中,必须要学生懂得的一个重要经济理论是:合理的分配制度是分配公平的制度保障。这一道理如果用逻辑思维方法,很难说明。因此我就引用了罗尔斯的分粥故事。
罗尔斯把财富比作一锅粥,一群人来分。那如何分呢?罗尔斯罗列了五种分粥法:
方法一:拟定一人负责分粥事宜。很快大家就发现这个人为自己分的粥最多,于是换了人,结果总是主持分粥的人碗里的粥最多最好。结论: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绝对腐败。
方法二:大家轮流主持分粥,每人一天。虽然看起来平等了,但是每个人在一周中只有一天吃得饱且有剩余,其余6天都饥饿难耐。结论:资源浪费。
方法三:大家选举一位品德尚属上乘的人还能基本公平,但不久他就开始为自己和溜须拍马的人多分。结论:毕竟是人不是神!
方法四:选举一个分粥委员会和一个监督委员会,形成监督和制约。公平基本做到了,可是由于监督委员会经常提出多种议案,分粥委员会又据理力争,等粥分完,早就凉了!结论:类似的情况政府机构比比皆是!
方法五:每人轮流值日分粥,但是分粥的人最后一个领粥。结果呢?每次7只碗里的粥都是一样多,就如科学仪器量过一样。
讲完这个故事后,问学生,“这个故事说明一个什么经济学道理?”不少同学都点头微笑,示意明白:合理的分配制度是分配公平的保障。
【例二】用一个故事揭示多个哲学道理,是哲学复习教学常用的方法。一次,我引用了“蚊子的成与败”的故事。不费说教之功,学生就明白了其中哲学之理。故事内容如下:
一只蚊子向一头狮子挑战,蚊子吹着喇叭冲过去,叮得狮子满头是包,狮子气得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蚊子得胜后,得意地哼着歌回家,不料却被蜘蛛网粘住了。蚊子临死时悲哀地说,我连最强大的敌人都战胜了,却死在小小的蜘蛛手里。
听这个故事中,学生兴趣盎然,听完故事后,接着发问学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哪些哲学道理?”然后,教师因势利导地点拨,学生明白如下哲理:
①人们要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有所建树,必须充分而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②矛盾着的事物各有其特点,要求我们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③要做到百战百胜,就必须认真分析不断变化的形势,研究敌我双方的优劣所在,就是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例三】在高中《政治生活》中,民主政治是全书的主题,而民主与选举有直接联系,因为民主共和制政体与君主制政体的显著区别之一,就是政权是否由选举产生和移交。这样一来,在不少人的眼中,认为凡是以投票选举活动为权力来源的,就一定是真正的民主,这样的国家一定是充满民主阳光的国度。权力由选票决定,于是产生了“选票崇拜”。为了克服这种“选票崇拜”的错误观点,走出“选票决定论”的误区,我选择了下面拟人化的“自白”――“选票的自白”的录音,播放给学生听。内容如下:
我是一张选票。在我们纸类家族中,据说最尊贵的就是我和我的同门兄弟“钞票”――他负责经济,我负责政治。我用的是很普通的纸浆,他用很高级的纸质且有金银内脏,我不能直接走向市场,但很多人煞费苦心就是为了赢得我的青睐。有人说我是人类政治文明的象征,有人说我浑身上下都写满了“虚伪”;有人已经对我失去了兴趣,把我扔进垃圾箱,有人对我充满渴望,但穷其一生也没见过我……
学生听了这个录音后,表情由惊异转向沉思,可见,这个小小的“自白”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动摇了“选票崇拜观”。
为什么一个故事,一个“自白”,胜过一场说教?原因是它不仅能够引起学生强烈的兴趣,更在于它能化抽象为形象,化艰涩为幽默,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形象,借助形象去思考,在形象的涌动下,直觉理论奥妙;在想象猜测的情趣中,拨云见日,顿悟理论秘义。可见,形象思维是驱散理论云雾的阳光。
诚然,逻辑思维、创新思维、形象思维三者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成功的政治教学,离不开三种思维方式。逻辑思维奠定理论基础,形象思维直觉理论奥妙,创新思维实现能力提升。因此,我们既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思维方式,又要着眼于政治教学的整体目标,综合运用三种思维方式,实现三者的交融互动,将其融入高中政治教学的全程之中,把高中政治教学推向素质教育的轨道,在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作者单位:湖南省双牌二中)
篇7:关于专升本的课堂高效学习方式
顾得上听讲,就顾不上思考,其根本原因就是没有充分地课前预习,课前可虽然累一些,但是却能换来种爽快与自由感。
预习必不可少
正确的预习应该这样展开:
要分类预习
预习从时间和内容上可以分为三类:一是课前预习,二是章节预习,三是阶段,课前预习,就是在上新课前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章节预习,就是用较长,较多的时间预习一章或多面的内容。阶段预习,就是在各阶段结束时,展开预习下一阶段的内容,这三种预习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的,每个学生应该在学习的空闲时间自觉地分类预习。
选择好预习时间
这里所指的预习时间是课前预习,课前预习最好安排在做完当天习题后的剩余时间,根据时间的多少来确定预习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当然,也可以安排在其他课外时间也可,在时间上紧迫的情况下,抓紧时间在上课前几分钟把马上要讲的内容快速流览一遍,也比一点不预习好得多。
迅速浏览新课
预习时,先把要预式的内容快速浏览一遍,使自己对新内容心中有数,初步知道新内容中哪些是一看就懂的,哪些是看不懂的,然后带着这些问题细读第二遍。
带着问题细读第二遍
通过第一遍对新课文的快速浏览,自己对新内容已有了初步了解,然后带着第一遍浏览时发现的问题,认真细读第二遍,阅读第二遍时,速度要放慢一些,一边细读,一边思考与理解,遇到不明白的地方,要停下来反复思考,对不懂的知识点要立即查工具书搞明白,实在搞不懂的问题,就把它记下来带到课堂上,听课时再去解决。
要边阅读边记笔记
第二遍阅读的时间,就是做笔记的时间,预习笔记有两种,一种是记在书上,另一种是记在本上。在书上做笔记,就是边细读,边在书的空白处或有关内容下圈点或批注,在笔记本上做笔记,就是一边细读,一边把重点和不懂的内容纲要记在本上。
要找出重点和疑点
预习中,一定要把新课内容的重点和疑点找出来,然后把重点和疑点带到课堂上去,当老师讲到自己所找的重点和疑点时,一定认真的一边听、边思考,听出老师讲解的思路。经老师讲解后,有些问题仍不明白,就要抓紧时间和机会向老师发问,直到把预习中找出的疑点弄明白为址。
独立思者发现问题
顾习成败的关键,就是能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预习中要先思后查资料先发现问题后提问题,先看清意思,然后再做笔记
不要全面预习
预习时,不要一下子全部展开,全面预习不现实。一是时间难保证、二是精力难保证、三是质量难保证。
不同学科采用不同的方法
不同的学科要采用不同的方法预习,抓不同的要点。预习偏理科的知识,要把重点放在数学的定理、定律、公式、概念和原理上,预习偏文科的重点放在概念、理论、词汇上。
特别注意两点
预习不等同于提前学习,它的直接目的是为了给高效上课作好铺垫,因此不必耗费大量精力时间彻底接清一切,很多同学在养成预习惯的开始往往出现此类情况,以至不堪重负很快放弃,学习的主阵地在于听讲,万不可因为课前预习,对课上知识有一定了解就洋洋得意,松心懈息,否则与舍本逐末有什么不同呢?
有效的听课方法
老师是经验丰富的传道者,对知识的脉络、疑问难点都很清楚,讲的内容也比较系统,所以,课上集中 精力听课,是掌握知识的捷径。
听讲时,思想上必须与老师讲解的思路保持致,听老师对事物是怎样分析推理。
听老师解决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技巧,听老师对问题有哪些提问和解释,这样才能把握住听课的重点。
听讲中,要把自己在预习中的理解,和老师讲解的相比较,看自己和老师有那些相同点和区别点通过这种比较、一是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一是加强自己的思考、认识与提高,三是能发现自己在预习中的错误原因。
专升本的方法与技巧
1、集中注意,专心听讲。如何才能做到集中注意,专心听讲呢?实践证明,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必须将获取知识的主要希望寄予课堂。由于课堂学习在中学阶段具有时间长、效率高等突出优点,因此,我们要努力向课堂四十五分钟要质量,力求通过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来减轻课下的负担。基于这样的认识,上课才能做到全神贯注而不至走神。
2、积极思考,努力把握获取知识的主动权。课堂是积极思考的王国。能不能开动脑筋,积极思考是课堂学习的关键。因此,我们在课堂上不能只是张着嘴巴等老师“喂”知识,而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能力。具体来说,就是对教师所讲的知识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去分析和理解,将问题进行加深和拓宽。只有这样,才能将知识真正把握,从而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3、要理清教师的讲课思路,抓住学科特点和教师的讲课特点来学。一般来说,教师常用的方法有分析综合法、归纳演绎法、比较分类法等,常用的思维规律有形式逻辑学中的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以及辩证逻辑学中的对立统一的思维规律、量变到质变的思维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等。从一定意义上讲掌握了科学的思维规律和思维方法,也就掌握了最根本的学习方法。同时,由于每个教师的讲课特点不同,我们的听课方式也应灵活机动。如有的教师语言简练、重点突出,很少重复,这就要求我们听课时要特别集中;有的教师板书整齐条理,这就应将教师的板书及时记下来;有的教师课堂上的导语和下课前的小结往往都是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这就应对他的导语和小结予以高度的重视。总之,只有把握住各个学科的不同特点和每个教师的教学风格,才能有的放矢,才能于重点处下功夫,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4、不钻牛角尖,做好课堂笔记,争取当堂掌握所学内容。课堂上,教师总是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地往上讲。有时,我们会遇到些听不懂的问题,这时,也不要中断听讲而去死钻“牛角尖”,而应先将暂时不懂的问题记下来,留到课后去解决,以保持听课的连续性。否则,如果中断听讲而去死抠某个问题,就会使课堂的整体性遭到破坏。待到你从“牛角尖”中醒悟过来时,老师已经又讲到其它问题上去了。这样就会因一步掉队而步步被动,甚至造成整堂课都听不懂的严重后果。所以,上课时一定要紧跟老师的思路,不走神,不掉队,不钻“牛角尖”,始终保持思维的灵活性和听课的连续性。
篇8:打造高效课堂的方式有哪些
1、亲身体验是最好的学习方式。
生活是最好的素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体验是最好的学习方式。因此,我们一线教师要结合校情、学情,选取孩子们感兴趣的话题,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编制出符合学生特点,针对性强、实用性强的校本教材,能够让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真正了解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将自己所学的文本知识结合自身的理解运用到解决具体生活问题之中,在思考问题、探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知识的重要性,体悟生命的重要意义,实现知识与技能、情感与价值观的共同提升,为孩子们愉悦学习、快乐成长、幸福生活、终生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天地。
2、互动交流是最好的思想沟通方式。
高效课堂的特征之一,就是“还给”学生说话的权利、表达的权利,展示为学生提供了这样的平台。课堂因学生的展示而精彩,因学生的展示而焕发生命活力。展示即暴露,展示即发表,展示即自信,展示即勇敢,展示即担当。黑板是媒体,发表是情感活动。展示是课改的精髓,课堂展示是学生学习交流的平台,既包括小组讨论后学生在黑板上的书面展示,也包括学生登台讲课和学生互动质疑过程中的各种展示活动。学生在展示时,思维活跃,全神贯注,课堂妙趣横生,质疑生成,亮点不断,尽显生命狂欢。展示使学生有了快乐,有了自信,有了尊严;展示激活了学生的求知欲、表现欲,使学习变成一种自觉。
只有教师的“放手”,才有学生的“创造”;只有教师的“信任”,才有学生的“发挥”。“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是高效课堂走向成熟的根本理念。
3、学生存在是丰富的学习资源。
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下,学生理所当然要成为学习的主体,课堂的主体,教育的主体、学校的主人。面对一个个独特的、充满个性的、潜力无限的、独一无二的学生,我们必须明确这样一个观点——学生是最好的学习资源。树立了正确的学生观,我们的课改才能“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才能有法可依,有据可循。在当下新课改的教育教学理念背景下,我们除了关注学生的学习,同样还要关注他们的生命成长。
蒙台梭利说:“教育就是激发生命,充实生命,协助孩子们用自己的力量生存下去,并帮助他们发展这种精神。”作为教师,我们的使命就是创造条件,用心灵唤醒心灵,用热情点燃热情,用智慧启迪智慧,用生命滋养生命。我们在成就一批批学生的同时,学生们同样也成就了我们
4、教师的存在是为学生更好地学习服务。
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要让学习真正发生在学生身上,教师只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多帮助的“优生”,是教室里的“第51名学生”,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引领者和参与者。
课堂的核心是:注重学生的思维训练和能力培养,追求着把学习的权利充分交给学生,把主持课堂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彻底弱化到服务于学生的地步。本节课,我遵循了“相信学生、解放学生、依靠学生、发展学生”的课改理念,大胆放手,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在课堂上尽情地讨论和展示,说出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的意见、构思本组的展示方式、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做“真正的自我”,不必害怕同学的不满,不必担心老师的批评,没有顾虑、没有担忧,因为“你”就是课堂的主人,“我的课堂我做主”。教师的存在,不再是传统课堂上高高在上的说教者,也不再是知识的权威和答案的唯一。教师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教师的存在不是“品头论足、指手画脚”,而是“耐心倾听、答疑解惑”。我个人认为我找准了自己的角色,摆正了自己的位置,做到了适时引导、适度点拨,推动课堂流程的有序进行。
5、课堂重点在于学生的思维训练和能力的培养。
课堂的是:把学习的权利最大限度地还给学生,把问题设计的权利最大限度地还给学生,学习工具使用效果的最大化,思维训练、能力培养的最大化,知识的规律、方法、技巧让学生最大化掌握,给学生最大发展空间。由“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的转化,训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是基于学生生存的需要,是生活的需要,是社会的需要,更是时代的需要,生活的、生态的、生命的、智慧的、灵动的、创造的是“能本大课堂”的显著特点。课堂实质是“提出问题——分析体验——方法总结——解决问题”的程序化过程。因此,作为教师,要把课堂对学生的思维训练和能力培养放在首位,以此为依据设计课堂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的检测。
6、情感体验和品质提升是课堂的灵魂。
课堂是基于问题的解决,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此,导学案中“习题问题化、问题情境化、问题探究化、问题层次化”是对课改初期教师的严峻挑战。没有任何问题的课,不是一节好课;不能解决问题的课,是一节没有意义的课;不能引发学生思考的课,是一节没有价值的课。
作为教师,“教书育人”是我们的神圣职责,“引人向善”是我们的做人原则。新课改提倡的三维教学目标是非常重要的,融情感态度价值观于课堂教学之中也是很有必要的。问题的引领是孩子们积极探究的前提,思维的碰撞是孩子们合作交流的意义,而情感的体验与升华则是孩子生命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千个人眼中会有一千个不同的哈姆雷特。面对课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心中的理想课堂是“和谐的氛围、自信的表情和幸福的笑脸”。
篇9:高效课堂的学习方式有哪些
1.民主推选小组长。
小组长是一个组的核心人物,小组工作开展的是否顺利和小组长的带领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在选举小组长时必须由学生推选,只有选出自己合意的组长,才能树立榜样的作用。
2.明确组长职责。
当小组长确立以后,教师就组织召开组长会议,使每位组长明确他们的职责。职责主要包括:组织小组成员取好小组名称,提出小组口号,将小组成员进行细致的责任分工,维持小组纪律,对小组成员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等等。
3.使每个学生都动起来。
一堂课中有几个甚至十几个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并非难事,这在传统意义上的课堂中也不少见,但要使课堂上每个学生都生动活泼地主动学习却并非易事。怎样才能使每位学生都动起来呢?基于学习小组的建立和小组内外的互动、合作、交往,由学生问学生、学生教学生、学生帮学生、学生影响学生、学生评价学生、学生检查学生,学生才会真正意义地动起来。例如:在老师的帮助下,小组长将自己组的成员都分配了一定的工作任务,有的是检查员,负责检查学生的课前准备,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有的是资料员,负责搜集课堂所用的资料;有的是纠错员,专门找学生课堂或者作业中出现的错误并给学生改正等等。通过给每个人分配任务,这样学生就有事可做,也达到了课堂无闲人,课堂无闲时的目的。
4.面向每个学生的认知差异
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不仅能顾及到不同学生的情感需求,也能最大限度地顾及到学生的认知差异。认知差异最主要的是学生学习认知前提(经验、智力、能力等)的差异,这些都表现为学习中遇到问题的不同。学习认知前提实质上是学习的起点,学习从每个学生的学习起点开始是保证学习顺利进行的基本前提;学习中随时解决属于学生自己的问题是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生自信的必要条件。自信是一个人的生命活力之源,学生缺乏了自信就失去了生命活力,必然导致学校生活质量不佳,生命活动质量下降,其主动发展也就成了一句空话。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自信和兴趣,因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质是基于他们自身已有的经验重建和意义生成,学习中的问题可以随时通过互助、交流、共享和思维碰撞进行解决。面向学生的认知差异,还包括有效反馈矫正策略。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以其特有的自主互助组织形式和学习方式保证了频繁反馈和及时矫正。在自主学习阶段既有学生之间随时地交流互助,也有集中地反馈矫正;在交流合作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揭示问题、解决问题;在展示提升阶段除了展示成果还要展示问题;在达标反馈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独立完成和集中反馈矫正。这些都说明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已经建立了有效的教学反馈矫正系统。
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面向学生的认知差异,保证了教学从每个学生的学习起点开始,适应不同学生的不同认知需求,并把反馈矫正落到实处,使一大批学生,增强了自信,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和质量。学习上的后进生减少,优秀率明显提升,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得到有效发展。
高效课堂的模式
教学方法
从某意义上讲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工作方法和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
从这里可以看出,教学方法既然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就包括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教师确定了具体教学内容,完成教学任务,运用何种教学方法来解决实际教学任务,就是一个非常值得深思问题。
教学模式
如果说教学方法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那么教学模式就可以理解成一定教学方法(教学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
不同的教学模式会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为了能更好完成教学目标,一种教学模式里可以参差几种教学方法,以达到把握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内部的关系和功能。
高效课堂
可以说高效课堂是有效课堂的最高境界,是很多教师追求的教育目标之一。
高效课堂基于高效学习。如何达成高效学习,那么我们在选取何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篇10:高效课堂的学习方式有哪些
教师的第一项工作是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
学生如果真正有了学习激情,才能真正实现学习发生在学生身上,才能真正做到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那么我们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想方设法地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激情如何点燃,这是个教师个人素质和教育艺术的问题。没有千篇 一律的方法,但总得原则就是用真情点燃激情,用创设情境的方法点燃激情。
教师的第二项工作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
学生厌学其根本原因就是学不会。学不会的根本原因是不会学,那么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就是教师的根本任务。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特点和规律,作为教师必须让学生知道如何学习本学科,知道了学习方法,学生就能够自主学习,就会产生学习兴趣,学习才会高效。
教师的第三项任务是给学生搭建一个攀登知识高峰的梯子。
教师必须按照学生认知规律和知识本身发展的逻辑规律编制一个导学案,每个学生拿着这个导学案,在课堂上都能够获得自己需要的东西。导学案就是学生登高的梯子,所以要设计好高度坡度和跨度,导学案不是习题集,千万不能把导学案变成束缚学生学习的新的霸占课堂的工具,有原来教师讲霸占课堂变成导学案霸占课堂。
教师的第四项任务是教会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解决不了的。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任务是进行学情调查,必须知道学生在那些方面不会,那些是个性问题,哪些是共性问题,而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教师的任务是,组织,引导,点拨,让学生学会自己不会的东西。
教师的第五项任务是构建班级的学习小组和竞争文化。
高效课堂必须以小组学习为组织形式,小组建设是高效课堂的核心词。包括如何分组,如何建设小组,如何建立小组竞争竞机制,如何构建小组文化,如果没有小组建设做保证,高效课堂就是一句空话。所以教师必须把这些事情设计好,实现民主管理班级的目标。
教师的第六项任务是整合教材。
有许多教师说,教学任务完不成,其实我们现在的教师有许多人都是按照教科书和教学大纲的要求,一步一趋的讲,我认为,教材只是素材,教师必须根据学科思想,学科结构,学科内容,学科研究方法进行整合,可以打破学时,打打破顺序进行教学。这样才能高效。
教师如果在高效课堂上做好了这六项工作,课堂就会高效,你可以想一想,这六项工作都必须讲吗?所以我们不是讲不讲的问题,必须让教师知道究竟应该做什么。知道了做什么,才能知道不做什么。课堂才能高效。
篇11:高效教学课堂实施方案
高效教学课堂实施方案
为深化新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贯彻、落实《山东省中小学教学常规》,提高教学效率,打造龙家圈乡小学教育精品、实现高位运行;为矫正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重形式轻内容、重数量轻质量、重教法轻学法、重训练轻反馈、重进度轻效度等偏差和不足,真正实施“高效课堂”,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关于在全县小学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构建高效课堂的实施意见》文件为指导,结合我乡工作实际,全面落实新课程理念,积极探索自主、高效、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真正实施“高效课堂”,从而切实提高教学准备、教学过程、训练检测、课后辅导、教学评价的有效性。
二、实施内容和策略
1.提高教学准备的高效性。
高效的课堂教学,必须有高效的教学准备环节,否则,谈不上有效的课堂教学,更谈不上高效的课堂教学。
教学准备指的是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时所要做的工作,包括教学目标的设定、教材的处理、方法的选择、教学组织形式的确定、教学环节的设计以及教学方案的形成等。
(1)备内容
要把教材看作是一个范本,努力做到入乎其内,吃透教材,把握重点、难点,同时又要把教材看作是一个例子,不唯教材,力图出乎其外,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要与课本对话,引导学生感悟文本的内在意蕴。要精心设计教学流程,提炼出简练而有效的教学主线,层层推进。
(2)备学生
教师在课前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需求,根据“学情”有的放矢地进行备课。
(3)备训练
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精心选择和设计课堂练习,下发训练教材,教师必须先做,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要做到讲练结合、精讲精练、当堂训练、快速反馈,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意识,调动学习积极性。
具体策略:
抓实集体备课。首先做到“四到位”:时间到位,地点到位,内容到位,备课主讲人到位。其次完善集体备课常规:一人主备、教研组内讨论、集体修改,真正将集备制度落到实处。
2.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课堂是教师实现“高效课堂”活动的主阵地,也是关键环节。学生的成长依赖的是每一堂课的积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当务之急。
(1)提高教学内容的`高效性。
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发展的需要,依据教学目标,确立重点,优化选择。在强调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同时,不能忽视知识教学,应切实保证知识教学的有效性。
(2)提高教学活动的高效性。
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就是按照有效学习的目标,从学生的发展出发,从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上考虑,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科学安排。新课导入、情境创设、迁移过渡、操作安排、练习设计、活动组织等都应精心准备,周密布置,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背景,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增强学生学习的乐趣和信心,使创设的情境达到内容鲜活化、过程活动化、解题探索化、交流互动化、思维多样化、体验高效化,从多个层面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3)提高教学方法的高效性。
优化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必须致力于“导”,服务于“学”,要依据特定教学目标的实现来选择特定的教学方法。要从教学内容出发,扬长避短地选用各种方法。要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致力于把外在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内在的学习需求,把启发思想贯穿于教学方法选用的整个过程,不能脱离学生原有基础,坚持教学方法选用的求实思想,充分反映学生主体性的要求。
(4)提高教学交流的高效性。
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积极创设和谐、激情的课堂氛围,增强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要改变教师与学生之间单向的教学互动,寻求建立一种有效的双向或多向的师生教学互动,通过师生、生生之间多层次的富有成效的互动、交流,让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师生间的互动交往不追求形式上的热闹,而应追求实实在在的质量和效果。
4、备课组要密切联系,及时反馈“高效课堂”的实施情况,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工作思路及活动方案,进一步优化高效课堂教学管理的的水准。
篇12:初中地理教学论文:改变教学方式打造高效课堂
初中地理教学论文:改变教学方式打造高效课堂
摘 要:《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中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地理课程改革必须转变‘学科本位’‘知识中心’的教育观念,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地理问题的学习情境。”也就是说,在素质教育下,教师若想充分发挥地理的真正价值,就必须改掉以往简单的教学思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促使学生获得更大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地理;生活实际;问题情境;评价机制
地理课是中学生认识地理环境、形成地理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必修课程。然而,以往简单的知识传授,只是加深了学生对地理是“副科”、“豆芽课”的认识,导致学生对地理学科越来越不重视。所以,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要改变以往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为地理高效课堂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所以,在授课的时候,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创设与生活有关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逐步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例如,在教学《河流和湖泊》时,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理解相关的地理知识,也为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在授课的时候,我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一些黄河、长江被严重污染的图片,并借助多媒体让学生明确了这些污染源都是来自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不在意的举动,让学生明确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同时,我还让学生了解长江洪灾、黄河泛滥、凌汛、断流等带来的危害,从而,让学生树立人地协调的观念,并让地理知识为学生以后的生活带来方便。
二、创设问题情境,提高探究能力
有人曾经说过: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能够使学生对知识本身发生兴趣,进而产生认识需要,产生一种要学习的倾向,从而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对于初中生来说,该阶段的学生精力旺盛,求知欲强,所以,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可以让学生在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找到探究地理的乐趣,挖掘地理的魅力。最终,让学生在自由探究的过程中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例如,在教学《土地资源》时,本节课的知识目标是使学生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和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初步理解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差异的形成原因。所以,在授课的时候,我引导学生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土地资源属可再生资源还是非可再生资源?
(2)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有哪几种类型?
(3)耕地、林地共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是多少?引导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完善评价机制,重拾学习信心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地理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习结果,也要关注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行为的变化。实现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手段多样化、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举、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创设一种‘发现闪光点’‘鼓励自信心’的激励性评价机制。”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完善评价机制,要让地理课堂面向全体学生,要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感受到教师的关注,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而且,需要注意的是,在评价的过程中,不论是教师评价还是学生间的自主评价,都要从优缺点两个方面展开,这样有助于学生的自我认识,从而,帮助学生重拾学习的信心,以促使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更加轻松地掌握地理知识。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从而为高效地理课堂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单力.关于地理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J].新课程:教师,2010(12).
[2]高峰.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地理教学反思[J].学周刊:A, 2012(02).
★ 教学教研工作计划
★ 建筑行业职称论文
【高中政治教学高效课堂的构造方式(推荐12篇)】相关文章:
关于中职班主任工作的计划2023-01-31
校长续聘竞职演讲稿2023-11-15
教务处个人工作总结精选2022-05-06
如何做好中职班主任的工作计划2022-06-03
新课程改革下的高效课堂教学初探2024-01-02
如何写中职班主任工作计划2022-11-29
高中生地理的教学论文2023-09-15
提升新闻媒体舆论引导能力的调研报告2022-10-15
小学音体美教研组的工作计划2022-09-05
310_10_地理教学论文2023-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