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简介

时间:2023-03-06 07:46:39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陆游简介(精选8篇)由网友“恭口夏卓”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整理过的陆游简介,欢迎您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陆游简介

篇1:陆游简介

陆游简介

陆游(1125-1210),南宋著名爱国诗人,一生勤学不息,写下不少教育子女的美丽诗篇,有着爱国的赤子之心。他出身于一个由“贫居苦学”而仕进的世宦家庭。陆游的高祖是宋仁宗时太傅陆轸,祖父陆佃,父亲陆宰。 当时正值宋朝腐败不振、屡遭金国(女真族)进犯的年代。出生次年,金兵攻陷北宋首都汴京,他于襁褓中即随家人颠沛流离,因受社会及家庭环境影响,自幼即立志杀胡(金兵)救国。

封建家庭虽带给陆游良好的文化薰陶,尤其是爱国教育,但也带来婚姻上的不幸。他20岁时与表妹唐婉结婚,夫妻感情甚笃,可是其母却不喜欢唐氏,硬逼他们夫妻离散,唐氏改嫁赵士程,陆游亦另娶王氏为妻。离婚后陆游非常伤痛,绍兴二十五年31岁游经沈园时,偶见唐琬夫妇,陆游在沈园墙上写了〈钗头凤〉词以寄深情,此后屡次赋诗怀念,直至75岁时还写了有名的爱情诗《沈园》。唐氏读了陆游的钗头凤后悲痛欲绝,和了一首钗头凤,不久便去世了。

陆游“年十二能诗文”,学剑,并钻研兵书。29岁赴临安省试,名列第一。次年参加礼部考试,因名次居于主和派权臣秦桧的孙子之前,又因不忘国耻“喜论恢复”,要求“赋之事宜先富室,征税事宜覆大商”,为秦桧所黜。桧死,绍兴二十八年出任福州宁德县主簿,绍兴三十年,召除敕令所删定官。孝宗继位,赐进士出身。后因力劝张浚北伐,发生部下将领不合的情况,再加上主和派阻饶,朝廷立即动摇,而陆游亦被冠上“交结台谏,鼓唱是非,例说张浚用兵”之罪名而遭免职。六年,起通判夔州。

乾道八年(1172年)主战将领王炎聘陆游至幕中襄理军务,使陆游的生活发生很大的变化。军旅生活使他的'怀抱不禁为之一开,写出了许多热情奔放的爱国诗篇。“飞霜掠面寒压指,一寸丹心唯报国”可说是他这一时期生活和心情的写照。虽然陆游满怀报国赤诚,但因朝廷腐败,只求苟安无意进取,他复国的壮志一直无法得到伸展的机会。

淳熙二年(1175年),范成大邀陆游入幕僚,为成都路安抚司参议官。陆与范素有诗文之交,因此不甚拘守官场礼数,以致引起同僚讥讽;又因复国抱负和个人功名长久无法得到伸展的空间,故常有较放纵轻佻的行为,被同僚指责为“不拘礼法,恃酒颓放”。于是陆游索性自号“放翁”,并在诗中自我嘲解。淳熙五年,提举福建路常平茶盐。淳熙六年,改提举江南西路[7]。淳熙十三年,知严州[8]。淳熙十五年,担任军器少监。

之后历经多次升降官职,在光宗绍熙元年(1190年)之后的二十余年,长期蛰伏在山阴老家农村,家居时“眼明身健何妨老,饭白茶甘不觉贫。”因为养生有术,嗜食薏米和木耳,到了晚年,依然耳聪目明。期间虽仍有向朝廷提出抗敌作战的主张,但始终遭受非议。最后于在嘉定二年(12)十二月二十九日(阴历日期,阳历为公元121月26日)抱着未见国土收复的遗恨与世长辞,享年86岁。

【传世佳句】

0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

02、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临安春雨初霁》

03、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临安春雨初霁》

04、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临安春雨初霁》

05、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示儿》

06、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07、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金错刀行》

08、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金错刀行》

09、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书愤》

10、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愤》

11、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病起书怀》

12、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病起书怀》

13、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4、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15、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冬夜读书示子聿》

16、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剑门道中遇微雨》

17、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梅花绝句》

18、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夜泊水村》

19、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关山月》

20、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沈园二首》(其一)

21、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沈园二首》(其二)

22、玉骨久埋泉下土,墨痕犹鏁(锁)壁间尘。《十二月二日夜梦游沈氏园亭》(其二)

23、砧杵敲残深巷月,井梧摇落故园秋。《秋思》

24、云影忽生鸦蔽日,雨声不断叶飞霜。《庵中晚思》

25、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观大散关图有感》

篇2:诗人陆游简介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人。南宋爱国诗人。父亲陆宰是个具有爱国思想的知识分子。家庭的教育,使陆游从小就树立了忧国忧民的思想和杀敌报国的壮志。他自幼好学不倦,“年十二能诗文”,他还学剑,钻研兵书。二十五岁左右,向具有爱国思想的诗人曾几学诗,受益不浅,从此确定了他的诗歌创作的爱国主义基调。

绍兴二十三年(1153),他到临安应进士试,因“喜论恢复”,受到秦桧的忌恨,复试时竟被除名。直到秦桧死后三年(1158)才出任福州宁德县主簿。宋孝宗即位之初,他被召见,赐进士出身。历任镇江、夔州通判,并参王炎、范成大幕府,提举福建及江南西路常平茶盐公事,权知严州。光宗时,除朝议大夫,礼部郎中。后被劾去职,归老山阴故乡。他“身杂老农间”,为农民送医送药,与农民结下浓厚的情谊。嘉定二年(1210),八十五岁的老诗人,抱着“死前恨不见中原”的遗恨,离开人世。他生当民族矛盾尖锐、国势危迫的时代,他怀着“铁马横戈”、“气吞胡虏”的英雄气概和“一身报国有万死”的牺牲精神,决心“扫胡尘”、“靖国难”,但在政治斗争中,屡遭朝廷投降派的排挤、打击,可是,他始终不渝地坚持自己的理想。

他一生创作了大量作品。今存诗,将近万首,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还有词一百三十首和大量的散文。其中,诗的'成就最为显著。前期多为爱国诗,诗风宏丽、豪迈奔放。后期多为田园诗,风格清丽、平淡自然。他的诗最鲜明的特色是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词,多数是飘逸婉丽的作品,但也有不少慷慨激昂的作品,充满悲壮的爱国激情。毛晋《放翁词跋》说:“杨用修(慎)云:‘放翁词纤丽处似淮海(秦观),雄慨处似东坡。’予谓超爽处更似稼轩耳。”的他的散文成就也很高,被前人推为南宋宗匠。所写的政论、史记、游记、序、跋等,大都语言洗炼,结构整饬。

陆游是爱国主义诗派的一个光辉代表。他的作品以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卓越的艺术成就,在中国文学史上获得了重要地位。他继承并发摺了古典诗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优良传统,在当时和后代的文坛上产生了深刻影响。

有《渭南文集》、《剑南诗稿》、《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传世。本文选其诗十一首:《游山西村》、《剑门道中遇微雨》、《病起书怀》、《关山月》、《夜泊水村》、《书愤》、《临安春雨初霁》、《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沈园二首》、《示儿》;其词五首:《卜算子》(驿外断桥边)、《夜游宫》(雪晓清笳乱起)、《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鹊桥仙》(茅檐人静)、《钗头凤》(红酥手);其文一篇:《游小孤山记》。

陆游古诗

浪淘沙(丹阳浮玉亭席上作)

绿树暗长亭。几把离尊。阳关常恨不堪闻。何况今朝秋色里,身是行人。

清泪浥罗巾。各自消魂。一江离恨恰平分。安得千寻横铁锁,截断烟津。

定**(进贤道上见梅赠王伯寿)

_帽垂鞭送客回。小桥流水一枝梅。衰病逢春都不记。谁谓。幽香却解逐人来。

安得身闲频置酒。携手。与君看到十分开。少壮相从今雪鬓。因甚。流年_恨两相催。

南乡子

归梦寄吴樯。水驿江程去路长。想见芳洲初系缆,斜阳。烟树参差认武昌。

愁鬓点新霜。曾是朝衣染御香。重到故乡交旧少,凄凉。却恐它乡胜故乡。

南乡子

早岁入皇州。尊酒相逢尽胜流。三十年来真一梦,堪愁。客路萧萧两鬓秋。

蓬峤偶重游。不待人嘲我自羞。看镜倚楼俱已矣,扁舟。月笛烟蓑万事休。

满江红

危堞朱栏,登览处、一江秋色。人正似、征鸿社燕,几番轻别。缱绻难忘当日语,凄凉又作它乡客。问鬓边、都有几多丝,真堪织。

杨柳院,秋千陌。无限事,成虚掷。如今何处也,梦魂难觅。金鸭微温香缥渺,锦茵初展情萧瑟。料也应、红泪伴秋霖,灯前滴。

满江红(夔州催王伯礼侍御寻梅之集)

疏蕊幽香,禁不过、晚寒愁绝。那更是、巴东江上,楚山千叠。_帽闲寻西瀼路,亸鞭笑向南枝说。恐使君、归去上銮坡,孤风月。

清镜里,悲华发。山驿外,溪桥侧。凄然回首处,凤凰城阙。憔悴如今谁领略,飘零已是无颜色。问行厨、何日唤宾僚,犹堪折。

感皇恩(伯礼立春日生日)

春色到人间,彩_初戴。正好春盘细生菜。一般日月,只有仙家偏耐。雪霜从点鬓,朱颜在。

温诏鼎来,延英催对。凤阁鸾台看除拜。对衣裁稳,恰称_纹新带。个时方旋了、功名债。

感皇恩

小阁倚秋空,下临江渚。漠漠孤云未成雨。数声新雁,回首杜陵何处。壮心空万里,人谁许。

黄合紫枢,筑坛开府,莫怕功名欠人做。如今熟计,只有故乡归路。石帆山脚下,菱三亩。

好事近(寄张真甫·十二之一)

_雁未成归,肠断宝筝零落。那更冻醪无力,似故人情薄。

瘴云蛮雨暗孤城,身在楚山角。烦问剑南消息,怕还成疏索。

好事近(十二之二)

风露九霄寒,侍宴玉华宫阙。亲向紫皇香案,见金芝千叶。

碧壶仙露酝初成,香味两奇绝。醉后却骑丹凤,看蓬莱春色。

好事近(次宇文卷臣韵·十二之三)

客路苦思归,愁似茧丝千绪。梦里镜湖烟雨,看山无重数。

尊前消尽少年狂,慵著送春语。花落燕飞庭户,叹年光如许。

好事近(十二之四)

岁晚喜东归,扫尽市朝陈迹。拣得乱山环处,钓一潭澄碧。

卖鱼沽酒醉还醒,心事付横笛。家在万重云外,有沙鸥相识。

好事近(十二之五)

华表又千年,谁记驾云孤鹤。回首旧曾游处,但山川城郭。

纷纷车马满人间,尘土污芒_。且访葛仙丹井,看岩花开落。

好事近(十二之六)

挥袖别人间,飞蹑峭崖苍壁。寻见古仙丹灶,有白云成积。

心如潭水静无风,一坐数千息。夜半忽惊奇事,看鲸波暾日。

好事近(十二之七)

湓口放船归,薄暮散花洲宿。两岸白苹红蓼,映一蓑新绿。

有沽酒处便为家,菱芡四时足。明日又乘风去,任江南江北。

好事近(登梅仙山绝顶望海·十二之八)

挥袖上西峰,孤绝去天无尺。拄杖下临鲸海,数烟帆历历。

贪看云气舞青鸾,归路已将夕。多谢半山松吹,解殷勤留客。

好事近(十二之九)

小倦带余酲,淡淡数棂斜日。驱退睡魔十万,有双龙苍璧。

少年莫笑老人衰,风味似平昔。扶杖冻云深处,探溪梅消息。

好事近(十二之十)

觅个有缘人,分付玉壶灵药。谁向市尘深处,识辽天孤鹤。

月中吹笛下巴陵,条华赴前约。今古废兴何限,叹山川如昨。

好事近(十二之十一)

平旦出秦关,雪色驾车双鹿。借问此行安往,赏清伊修竹。

汉家宫殿劫灰中,春草几回绿。君看变迁如许,况纷纷荣辱。

好事近(十二之十二)

秋晓上莲峰,高蹑倚天青壁。谁与放翁为伴,有天坛轻策。

铿然忽变赤龙飞,雷雨四山黑。谈笑做成丰岁,笑禅龛榔栗。

鹧鸪天(送叶梦锡·七之一)

家住东吴近帝乡。平生豪举少年场。十千沽酒青楼上,百万呼卢锦瑟傍。

身易老,恨难忘。尊前赢得是凄凉。君归为报京华旧,一事无成两鬓霜。

鹧鸪天(葭萌驿作·七之二)

看尽巴山看蜀山。子规江上过春残。惯眠古驿常安枕,熟听阳关不惨颜。

慵服气,懒烧丹。不妨青鬓戏人间。秘传一字神仙诀,说与君知只是顽。

鹧鸪天(七之三)

梳发金盘剩一窝。画眉鸾镜晕双蛾。人间何处无春到,只有伊家独占多。

微步处,奈娇何。春衫初换麹尘罗。东邻斗草归来晚,忘却新传子夜歌。

鹧鸪天(七之四)

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

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鹧鸪天(七之五)

插脚红尘已是颠。更求平地上青天。新来有个生涯别,买断烟波不用钱。

沽酒市,采菱船。醉听风雨拥蓑眠。三山老子真堪笑,见事迟来四十年。

鹧鸪天(七之六)

懒向青门学种瓜。只将渔钓送年华。双双新燕飞春岸,片片轻鸥落晚沙。

歌缥渺,舻呕哑。酒如清露鲊如花。逢人问道归何处,笑指船儿此是家。

鹧鸪天(薛公肃家席上作·七之七)

南浦舟中两玉人。谁知重见楚江滨。凭教后苑红牙版,引上西川绿锦茵。

才浅笑,却轻颦。淡黄杨柳又催春。情知言语难传恨,不似琵琶道得真。

蓦山溪(送伯礼)

元戎十乘,出次高唐馆。归去旧鹓行,更何人、齐飞霄汉。瞿唐水落,惟是泪波深,催叠鼓,起牙樯,难锁长江断。

春深鳌禁,红日宫砖暖。何处望音尘,黯消魂、层城飞观。人情见惯,不敢恨相忘,梅驿外,蓼滩边,只待除书看。

蓦山溪(游三荣龙洞)

穷山孤垒,腊尽春初破。寂寞掩空斋,好一个、无聊底我。啸台龙岫,随分有云山,临浅濑,荫长松,闲据胡床坐。

三杯径醉,不觉纱巾堕。画角唤人归,落梅村、篮舆夜过。城门渐近,几点妓衣红,官驿外,酒垆前,也有闲灯火。

木兰花(立春日作)

三年流落巴山道。破尽青衫尘满帽。身如西瀼渡头云,愁抵瞿唐关上草。

春盘春酒年年好。试戴银_判醉倒。今朝一岁大家添,不是人间偏我老。

朝中措(梅)

幽姿不入少年场。无语只凄凉。一个飘零身世,十分冷淡心肠。

江头月底,新诗旧梦,孤恨清香。任是春风不管,也曾先识东皇。

朝中措(代谭德称作)

怕歌愁舞懒逢迎。妆晚托春酲。总是向人深处,当时枉道无情。

关心近日,啼红密诉,剪绿深盟。杏馆花阴恨浅,画堂银烛嫌明。

朝中措

冬冬傩鼓饯流年。烛焰动金船。彩燕难雪前梦,酥花空点春妍。

文园谢病,兰成久旅,回首凄然。明月梅山笛夜,和风禹庙莺天。

临江仙(离果州作)

鸠雨催成新绿,燕泥收尽残红。春光还与美人同。论心空眷眷,分袂却匆匆。只道真情易写,那知怨句难工。水流云散各西东。半廊花院月,一帽柳桥风。

蝶恋花(离小益作)

陌上箫声寒食近。雨过园林,花气浮芳润。千里斜阳钟欲暝。凭高望断南楼信。

海角天涯行略尽。三十年间,无处无遗恨。天若有情终欲问。忍教霜点相思鬓。

蝶恋花

桐叶晨飘蛩夜语。旅思秋光,黯黯长安路。忽记横戈盘马处。散关清渭应如故。

江海轻舟今已具。一卷兵书,叹息无人付。早信此生终不遇。当年悔草长杨赋。

蝶恋花

水漾萍根风卷絮。倩笑娇颦,忍记逢迎处。只有梦魂能再遇。堪嗟梦不由人做。

梦若由人何处去。短帽轻衫,夜夜眉州路。不怕银缸深绣户。只愁风断青衣渡。

钗头凤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清商怨(葭萌驿作)

江头日暮痛饮。乍雪晴犹凛。山驿凄凉,灯昏人独寝。

怨机新寄断锦。叹往事、不堪重省。梦破南楼,绿云堆一枕。

水龙吟(荣南作)

樽前花底寻春处,堪叹心情全减。一身萍寄,酒徒云散,佳人天远。那更今年,瘴烟蛮雨,夜郎江畔。漫倚楼横笛,临窗看镜,时挥涕、惊流转。

花落月明庭院。悄无言、魂消肠断。凭肩携手,当时曾效,画梁栖燕。见说新来,网萦尘暗,舞衫歌扇。料也羞憔悴,慵行芳径,怕啼莺见。

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潮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秋波媚

曾散天花蕊珠宫。一念堕尘中。铅华洗尽,珠玑不御,道骨仙风。

东游我醉骑鲸去,君驾素鸾从。垂虹看月,天台采药,更与谁同。

采桑子

宝钗楼上妆梳晚,懒上秋千。闲拨沈烟。金缕衣宽睡髻偏。

鳞鸿不寄辽东信,又是经年。弹泪花前。愁入春见十四弦。

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沁园春(三荣横溪阁小宴)

粉破梅梢,绿动萱丛,春意已深。渐珠帘低卷,筇枝微步,冰开跃鲤,林暖鸣禽。荔子扶疏,竹枝哀怨,浊酒一尊和泪斟。凭栏久,叹山川冉冉,岁月骎骎。

当时岂料如今。漫一事无成霜鬓侵。看故人强半,沙堤黄合,鱼悬带玉,貂映蝉金。许国虽坚,朝天无路,万里凄凉谁寄音。东风里,有灞桥烟柳,知我归心。

沁园春

一别秦楼,转眼新春,又近放灯。忆盈盈倩笑,纤纤柔握,玉香花语,雪暖酥凝。念远愁肠,伤春病思,自怪平生殊未曾。君知否,渐香消蜀锦,泪渍吴绫。

难求系日长绳。况倦客飘零少旧朋。但江郊雁起,渔村笛怨,寒_委烬,孤砚生冰。水绕出围,烟昏云惨,纵有高台常怯登。消魂处,是鱼笺不到,兰梦无凭。

沁园春

孤鹤归飞,再过辽天,换尽旧人。念累累枯冢,茫茫梦境,王侯蝼蚁,毕竟成尘。载酒园林,寻花巷陌,当日何曾轻负春。流年改,叹园腰带剩,点鬓霜新。

交亲。散落如云。又岂料如今余此身。幸眼明身健,茶甘饭软,非惟我老,更有人贫。躲尽危机,消残壮志,短艇湖中闲采莼。吾何恨,有渔翁共醉,溪友为邻。

忆秦娥

玉花骢。晚街金辔声璁珑。声璁珑。闲_乌帽,又过城东。

富春巷陌花重重。千金沽酒酬春风。酬春风。笙歌园里,锦绣丛中。

汉宫春(张园赏海棠作,园故蜀燕王宫也)

浪迹人间。喜闻猿楚峡,学剑秦川。虚舟泛然不系,万里江天。朱颜绿鬓,作红尘、无事神仙。何妨在,莺花海里,行歌闲送流年。

休笑放慵狂眼,看闲坊深院,多少婵娟。燕宫海棠夜宴,花覆金船。如椽画烛,酒阑时、百炬吹烟。凭寄语,京华旧侣,幅巾莫换貂蝉。

汉宫春(初自南郑来成都作)

羽箭雕弓,忆呼鹰古垒,截虎平川。吹笳暮归,野帐雪压青_。淋漓醉墨,看龙蛇、飞落蛮笺。人误许,诗情将略,一时才气超然。何事又作南来,看重阳药市,元夕灯山。花时万人乐处,_帽垂鞭。闻歌感旧,尚时时、流涕尊前。君记取,封侯事在,功名不信由天。

月上海棠(成都城南有蜀王旧苑,尤多梅,皆二百余年古木)

斜阳废苑朱门闭。吊兴亡、遣恨泪痕里。淡淡宫梅,也依然、点酥剪水。凝愁处,似忆宣华旧事。

行人别有凄凉意。折幽香、谁与寄千里。伫立江皋,杳难逢、陇头归骑。音尘远,楚天危楼独倚。宣华,故蜀苑名。

月上海棠

兰房绣户厌厌病。叹春酲、和闷甚时醒。燕子空归,几曾传、玉关边信。伤心处,独展团窠瑞锦。

熏笼消歇沈烟冷。泪痕深、展转看花影。漫拥余香,怎禁他、峭寒孤枕。西窗晓,几声银瓶玉井。

篇3:陆游的简介

陆游的简介

陆游(1125年—12),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嘉泰二年(12),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人物生平

家世背景

陆游出生于名门望族、江南藏书世家。陆游的高祖陆轸是大中祥符年间进士,官至吏部郎中;祖父陆佃,师从王安石,精通经学,官至尚书右丞,所著《春秋后传》、《尔雅新义》等是陆氏家学的重要要典籍。[1]陆游的父亲陆宰,通诗文、有节操,北宋末年出仕,南渡后,因主张抗金受主和派排挤,遂居家不仕;陆游的母亲唐氏是北宋宰相唐介的孙女,亦出身名门。

宣和七年(1125年)十月十七日,陆宰奉诏入朝,由水路进京,于淮河舟上喜得第三子,取名陆游。同年冬,金兵南下,并于靖康二年(1127年)攻破汴京(今开封),北宋灭亡(靖康之耻),陆宰携家眷逃回老家山阴。[2]建炎三年(1129年),金兵渡江南侵,宋高宗率臣僚南逃,陆宰改奔东阳,家境才开始逐步安定下来,时陆游年仅四岁。

陆游出生于两宋之交,成长在偏安的南宋,民族的矛盾、国家的不幸、家庭的流离,给他幼小的心灵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初入仕途

陆游自幼聪慧过人,先后师从毛德昭、韩有功、陆彦远等人[6],十二岁即能为诗作文,因长辈有功,以恩荫被授予登仕郎之职。

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陆游进京临安(今杭州)参加锁厅考试(现任官员及恩荫子弟的进士考试),主考官陈子茂阅卷后取为第一,因秦桧的孙子秦埙位居陆游名下,秦桧大怒,欲降罪主考。次年(1154年),陆游参加礼部考试,秦桧指示主考官不得录取陆游。[9-11]从此陆游被秦桧嫉恨,仕途不畅。

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秦桧病逝,陆游初入仕途,任福州宁德县主簿,不久,调入京师,任敕令所删定官。[14]陆游进入朝中后,应诏上策,进言“非宗室外戚,即使有功,也不应随意封加王爵”[15];高宗酷爱珍稀玩物,陆游认为“亏损圣德”,建议皇帝严于律己。[16]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陆游以杨存中掌握禁军过久,权威日盛,多有不便,进谏罢免杨存中,高宗采纳,降杨存中为太傅、醴泉观使,升陆游为大理寺司直兼宗正簿,负责司法工作。

北伐献策

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宋孝宗赵昚即位,任命陆陆游西安石刻像[19]游为枢密院编修官,赐进士出身。陆游上疏,建议整饬吏治军纪、固守江淮、徐图中原。[22]时孝宗在宫中取乐,并未重视,陆游得知后告诉大臣张焘。张焘入宫质问,孝宗遂罢陆游为镇江府通判。

隆兴元年(1163年),宋孝宗以张浚为都督,主持北伐。陆游上书张浚,建议早定长远之计,勿轻率出兵。张浚派大将李显忠、邵宏渊领兵出击,收复灵壁、虹县,进据符离,因李邵不睦,宋军大败(符离之战),偏安之论随即甚嚣尘上。张浚上疏领罪,被贬为江淮宣抚使。

隆兴二年(1164年)春,陆游在镇江任上结识张浚,献策出师北伐,张浚赞扬为“志在恢复”。四月,“隆兴和议”将签成,陆游上书东西两府,进言说:“江东之地,自吴国以来,莫不以建康为都城。临安频临大海,运粮不便,且易受意外袭击,皇上驻扎临安,只能作为权宜之计。合约签订之后,皇上应驻扎建康、临安,金朝来使,或到临安、或到建康,这样以来,可以争取时间建都立国,而不令金朝生疑。”[25]时龙大渊、曾觌掌权,陆游就对枢密使张焘说:“曾觌、龙大渊利用职权,广结私党,迷惑朝廷,今日不除,后患无穷。”张焘闻言奏报朝廷,孝宗大怒,贬陆游为建康府通判。[26]

乾道元年(1165年),陆游调任隆兴府通判。[27-28]有人进言陆游“结交谏官、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朝廷即罢免了陆游的官职。

军僚幕府

乾道五年(1169年)十二月,朝廷征召已赋闲四年的'陆游,任为夔州通判陆游,主管学事兼管内劝农事,陆游携家眷由山阴逆流而上,采撷沿路风土民情,作《入蜀记》。

乾道七年(1171年),王炎宣抚川、陕,驻军南郑,召陆游为干办公事,陆游得书甚为欣喜,只身前往南郑,与张季长、阎苍舒、范西叔、高子长等十余人同在南郑幕府任职。王炎委托陆游草拟驱逐金人、收复中原的战略计划,陆游作《平戎策》,提出“收复中原必须先取长安,取长安必须先取陇右;积蓄粮食、训练士兵,有力量就进攻,没力量就固守”。

陆游到王炎的军幕后,常到骆谷口,仙人原,定军山等前方据点和战略要塞,并到大散关巡逻。时吴璘之子吴挺代父掌兵,骄傲放纵、多次因微小过失杀人,王炎不敢得罪。陆游建议用吴玠之子吴拱代替吴挺掌管兵权。王炎认为“吴拱胆怯、缺少智谋,遇到敌人必败”,陆游反驳说:“吴挺遇敌,又怎能保证他不败?如果吴挺立有战功,更难驾驭。”至韩侂胄北伐时,吴挺之子吴曦叛敌,陆游的话果然得到验证。

十月,朝廷否决北伐计划的《平戎策》,调王炎回京,幕府解散,出师北伐的计划也毁于一旦,陆游感到无比的忧伤。大散关一带的军旅生活,是陆游一生中唯一的一次亲临抗金前线、力图实现爱国之志的军事实践,这段生活虽只有八个月,却给他留下了终生难忘的记忆。

蜀中生涯

乾道八年(1172年),陆游被任为成都府路安抚司参议官,官职清闲,陆游陆游半身像[40]骑驴入川,颇不得志。次年,改任蜀州通判;五月,经四川宣抚使虞允文举荐,陆游又改调嘉州通判。

淳熙元年(1174年)二月,虞允文病逝,陆游又调回蜀州通判。再任蜀州期间,陆游深入考察地方风土民情,并先后造访翠围院、白塔院、大明寺等当地名胜,愈发爱上了这块天府之地,并萌发出“终焉于斯”的念头。

三月,参知政事郑闻以资政殿大学士出任四川宣抚使,陆游大胆上书,建议出师北伐,收复失地,未被采纳。五月,陆游主持州考,杨鉴夺得第一名,取得参加秋试的资格,陆游写诗以资鼓励。八月,陆游在蜀州阅兵,作《蜀州大阅》,抨击南宋养兵不用、苟且偷安。十月,陆游又被派到荣州代理州事。

淳熙二年(1175年),范成大由桂林调至成都,任四川制置使,举荐陆游为锦城参议。范成大统帅蜀州,陆游为参议官,二人以文会友,成莫逆之交。南宋主和势力诋毁陆游“不拘礼法”、“燕饮颓放”,范成大迫于压力,将陆游免职。陆游就在杜甫草堂附近浣花溪畔开辟菜园,躬耕于蜀州。

淳熙三年(1176年),为回应主和派攻击他“颓放”、“狂放”,陆游自号“放翁”,进行反击。六月,陆游奉命主管台州桐柏山崇道观,以“祠禄”维持家人生计。淳熙四年(1177年)六月,范成大奉召还京,陆游送至眉州,恳请范成大回朝后劝皇帝“先取关中次河北”、“早为神州清虏尘”。

宦海浮沉

淳熙五年(1178年),陆游诗名日盛,受到孝宗召见,先后任命为福州、江西提举常平茶盐公事。

淳熙六年(1179年)秋,陆游被任为江西常平提举,主管粮仓、水利事宜。次年,江西水灾,陆游号令各郡开仓放粮,并亲自“榜舟发粟”。同时上奏朝廷告急,请求开常平仓赈灾。十一月,陆游奉诏返京,给事中赵汝愚借机弹劾陆游“不自检饬、所为多越于规矩”,陆游忿然辞官,重回山阴。

淳熙十三年(1186年),陆游闲居山阴五年之后,朝廷才重新起用他为严州知州。陆游入京向孝宗辞行,时陆游诗名大胜,孝宗于延和殿勉励陆游说:“严陵山青水美,公事之余,卿可前往游览赋咏。”陆游在严州任上,“重赐蠲放,广行赈恤”,深得百姓爱戴。闲暇之余,陆游整理旧作,命名为《剑南诗稿》。

淳熙十五年(1188年)七月,陆游任满,朝廷升为军器少监,掌管兵器制造与修缮,再次进入京师。

淳熙十六年(1189年)二月,孝宗禅位于赵惇(宋光宗),陆游上疏,提出治理国家、完成北伐的系统意见,建议“减轻赋税、惩贪抑豪”;“缮修兵备、搜拔人才”,“力图大计”,以恢复中原。

绍熙元年(1190年),陆游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66],再次进言光宗广开言路、慎独多思,并劝告光宗带头节俭,以尚风化。[68]由于陆游“喜论恢复”,谏议大夫何澹弹劾陆游之议“不合时宜”,主和派也群起攻之,朝廷最终以“嘲咏风月”为名将其削职罢官。陆游再次离开京师,悲愤不已,自题住宅为“风月轩”。

编修国史

绍熙五年(1194年),太上皇赵昚病故,宋光宗赵惇称病不肯居丧,满朝哗然。知阁门事韩侂胄与知枢密院事赵汝愚等密谋,废除赵惇,立太子赵扩为帝,是为宋宁宗。[71-72]韩侂胄是赵扩妻韩氏的叔父,把持朝政,独揽大权,贬朱熹、斥理学,专权跋扈,陆游便写诗谴责韩侂胄。

嘉泰二年(1202年),陆游被罢官十三年后,朝廷诏陆游入京,担任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一职,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并免去上朝请安之礼,不久陆游兼任秘书监。

编修国史其间,因韩侂胄主张北伐,陆游大力赞扬和支持,给予种种合作,并应韩侂胄之请,为其作记题诗,勉励韩侂胄抗击外侮,为国立功。

嘉泰三年(12)四月,国史编撰完成,宁宗升陆游为宝章阁待制,陆游遂以此致仕,时年七十九岁。

临终示儿

嘉泰三年(1203年)五月,陆游回到山阴,浙东安抚使兼绍兴知府辛弃疾拜访陆游,二人促膝长谈,共论国事。辛弃疾见陆游住宅简陋,多次提出帮他构筑田舍,都被陆游拒绝。

嘉泰四年(12),辛弃疾奉召入朝,陆游作诗送别,勉励他为国效命,协助韩侂胄谨慎用兵,早日实现复国大计。

开禧二年(12),韩侂胄请宁宗下诏,出兵北伐,陆游闻讯,欣喜若狂。[81]宋军准备充分,出师顺利,先后收复泗州、华州等地。但韩侂胄用人失察,吴曦等里通金朝,按兵不动,图谋割据。陆游诗翰多次催促,吴曦不理。不久,西线吴曦叛变,东线丘崈主和,韩侂胄日益陷于孤立。

开禧三年(12)十一月,史弥远发动政变,诛杀韩侂胄,遣使携其头往金国,订下“嘉定和议”,北伐宣告彻底失败。陆游听到这些不幸的消息,悲痛万分。

嘉定二年(12)秋,陆游忧愤成疾,入冬后,病情日重,遂卧床不起。十二月二十九日(1210年1月26日),陆游与世长辞,享年八十五岁。[85]临终之际,陆游留下绝笔《示儿》作为遗嘱:“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篇4:陆游的简介及其生活

陆游的简介及其生活

陆游(1125 -1210)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陆佃之孙。以荫补登仕郎。绍兴中试礼部,以语触秦桧,被黜。绍兴二十八年(1158),始仕福州宁德县主簿,调福州决曹,迁大理司直。孝宗即位,除枢密院编修官兼编类圣政所检讨官。史浩、黄祖舜荐以“善词章、谙典故”,赐进士出身。隆兴元年(1163),张浚北伐,陆游为镇江通判。乾道元年(1165)改隆兴府通判。二年免归,卜居镜湖之三山。乾道五年差通判夔州。八年,四川宣抚使王炎辟为傒办公事,改成都府安抚司参议官,历蜀州通判,摄知嘉州、荣州事。淳熙二年(1175),四川制置使范成大延置幕僚,宾主唱酬,人争传颂。因人讥其颓放,自号放翁。淳熙五年东归。七年,奉祠归。十三年,起知严州,历除军器少监,迁礼部郎中。光宗即位,兼实录院检讨官,旋即罢归山阴,闲居十馀年。

嘉泰二年,诏权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预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寻兼秘书监。次年归。居于山阴。嘉定二年卒,年八十六。陆游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为中兴四大诗人,其为中兴之冠,人呼为小太白。有《剑南诗稿》八十七卷、《渭南文集》五十卷、《南唐书》十八卷。词二卷,载于《渭南文集》。淳熙十六年(1189),自编词集成,作《长短句序》云:“予少时汩于世俗,颇有所为,晚而悔之。然渔歌菱唱,犹不能止。”此后未尝绝笔,刘克庄《后村诗话续编》云:“放翁长短句,其激昂慷慨者,稼轩不能过,飘选高妙者,与陈简斋、朱希真相颉颃。流丽绵密者,欲出晏叔原、贺方回之上。”

陆游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杨慎谓其词纤丽处似秦观,雄慨处似苏轼。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

史籍记载

陆游字务观,越州山阴人。年十二便能诗文,荫补登仕郎。锁厅荐送第一,秦桧孙埙适居其次,桧怒,至罪主司。明年,试礼部,主司复置游前列,桧显黜之,由是为所嫉。桧死,始赴福州宁德簿,以荐者除敕令所删定官。

时杨存中久掌禁旅,游力陈非便,上嘉其言,遂罢存中。中贵人有市北方珍玩以进者,游奏:“陛下以‘损’名斋,自经籍翰墨外,屏而不御。小臣不体圣意,辄私买珍玩,亏损圣德,乞严行禁绝。”

应诏言:“非宗室外家,虽实有勋劳,毋得辄加王爵。顷者有以师傅而领殿前都指挥使,复有以太尉而领阁门事,渎乱名器,乞加订正。”迁大理寺司直兼宗正簿。

孝宗即位,迁枢密院编修官兼编类圣政所检讨官。史浩、黄祖舜荐游善词章,谙典故,召见,上曰:“游力学有闻,言论剀切。”遂赐进士出身。入对,言:“陛下初即位,乃信诏令以示人之时,而官吏将帅一切玩习,宜取其尤沮格者,与众弃之。” 和议将成,游又以书白二府曰:“江左自吴以来,未有舍建康他都者。驻跸临安出于权宜,形势不固,馈饷不便,海道逼近,凛然意外之忧。一和之后,盟誓已立,动有拘碍。今当与之约,建康、临安皆系驻跸之地,北使朝聘,或就建康,或就临安,如此则我得以暇时建都立国,彼不我疑。”

时龙大渊、曾觌用事,游为枢臣张焘言:“觌、大渊招权植党,荧惑圣听,公及今不言,异日将不可去。”焘遽以闻,上诘语所自来,焘以游对。上怒,出通判建康府,寻易隆兴府。言者论游交结台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免归。久之,通判夔州。 王炎宣抚川、陕,辟为干办公事。游为炎陈进取之策,以为经略中原必自长安始,取长安必自陇右始。当积粟练兵,有衅则攻,无则守。吴璘子挺代掌兵,颇骄恣,倾财结士,屡以过误杀人,炎莫谁何。游请以玠子拱代挺。炎曰:“拱怯而寡谋,遇敌必败。”游曰:“使挺遇敌,安保其不败。就令有功,愈不可驾驭。”及挺子曦僭叛,游言始验。 3lian.com

范成大帅蜀,游为参议官,以文字交,不拘礼法,人讥其颓放,因自号放翁。后累迁江西常平提举。江西水灾。奏:“拨义仓振济,檄诸郡发粟以予民。”召还,给事中赵汝愚驳之,遂与祠。起知严州,过阙,陛辞,上谕曰:“严陵山水胜处,职事之暇,可以赋咏自适。”再召入见,上曰:“卿笔力回斡甚善,非他人可及。”除军器少监。 绍熙元年,迁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嘉泰二年,以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及三朝史未就,诏游权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免奉朝请,寻兼秘书监。三年,书成,遂升宝章阁待制,致仕。 (《宋史·陆游传》)

篇5:现实主义诗人陆游简介

现实主义诗人陆游简介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陆游是愤青,换在今天,他肯定会去砸方正县的所谓日本开垦团纪念碑的。淮河以北那片从未谋面的山河让他梦牵魂绕,“逆胡未灭心未平,孤剑床头铿有声”,每到深夜,他床头的佩剑便会调整为振动,振荡出他内心深处报国杀敌的信息。

然而,悲愤没有任何改变现实的能量,那个浮在西湖烟波上的王朝,依旧歌舞几时休。

悲愤到62岁了,也该实现能量转换,往干实事的方向转。机会似乎来临:早春二月,他来到杭州,宋孝宗接见了他。然而,精英接见愤青,只讲山水,不提山河。孝宗说:“你去严州当官,那里山水好呀,可以从事文学创作。”第二次接见,谈文学:“你笔力很好。”领导跟你谈文学,谈山水,意味着打算不给你什么事做。

陆游累了,感叹人世的味道,像薄纱一般薄,明知如此,却还要骑马来京城做客。是谁让他觉得凉了?是南宋高层对整个国家失去责任心的那一份麻木。这个政权已经在南方完全本土化,完全忘却了它对整个国家应有的一份责任感。

无情的雨无情的杏花

心凉的人对深夜的雨特别敏感,碎的雨,碎的声,碎的心,纠缠一夜。雨却无情,让听雨的人伤心一夜,自己却做出一份绚烂的.答卷:杏花。真是无情的雨,无情的你,无情的杏花。

深巷响起“卖杏花啰,雨后杏花啰”的吆喝,愤青陆游不能杀敌,只好写字、品茶,用短纸书写斜斜的草书,茶水上泛起白乳般的泡沫。草书与爱国不相干,茶乳与江山没关系,陆游似乎要脱离愤青的角色,与现实妥协,要玩文化了。

现实是什么呢?是一片污浊的风尘。灵魂是什么呢?是他身上尚未染尘的白衫素衣。首都空气风气都污浊,哎,我洁白的衣裳,我洁白的灵魂,我们不在这里漂了,趁着清明还未到,回家吧。不肯在污浊中沐浴,陆游仍然是愤青。

篇6:陆游简介 陆游名人传记

陆游简介 陆游名人传记

○陆游的生平

陆游(1125—1210) ,字务观,晚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他生长在一个富有学术和文学氛围的仕宦之家,曾祖陆?、祖父陆佃、父亲陆宰,在经学或文学方面,都有很深造诣。

陆游降世时,正值金军灭辽后南下攻宋的**时期。他的父亲做到淮南计度转运副使,在卸任回京的途中,陆游出生于淮水之滨。尚在襁褓之中,他便随着家人流寓荥阳。次年,金兵攻陷北宋国都汴京。陆游的父母带着他自中原 “渡河、沿汴、涉淮、绝江,间关兵间” ,归山阴(《诸暨县主簿厅记》)。金兵过长江后,又逃到东阳(今浙江东阳) ,直到他九岁时才重返山阴,他的童年是在 “儿时万死避胡兵” 的颠沛流离中度过的。

陆游的父亲陆宰,是一个具有爱国思想的人,他所结交的多是一些爱国志士。父辈交往中的言谈对陆游思想有着深刻的影响,陆游在他晚年所写的《跋傅给事帖》里回忆当时的情况说: “绍兴初,某甫成童,亲见当时士大夫相与言及国事,或裂眦嚼齿,或流涕痛哭,人人自期以杀身翊戴王室,虽丑裔方张,视之蔑如也” ,在他的幼年时期,就已经萌生了忧国忧民的思想, “少小遇丧乱,妄意忧元元” (《感兴》) ,青年时代便立下报国的壮志。

陆游以荫补登仕郎,绍兴二十二年(1152) ,陆游被荐参加锁厅试,即在职考试,第二年,他参加礼部考试。当时秦桧因孙子秦埙被降低名次发怒,加以陆游又 “喜论恢复” ,“语触秦桧” ,因此陆游竟遭黜免。从此陆游返归乡里,一面致力于诗歌的写作,一面研读兵书,学习剑法。秦桧死后五年,绍兴二十八年( 1158) ,陆游才去福建宁德县任主簿,后改授敕令所删定官,绍兴三十一年(1161)被罢归乡里。这时,曾几也住在会稽。陆游十八岁就从曾几学诗,这时来往更密切, 他说, “无三日不进见,见必闻忧国之言。 ” (《跋曾文清公奏议稿》)孝宗即位,朝廷中主战的老将张浚被起用,准备北伐。陆游迁枢密院编修官兼编类圣政所检讨官。据《宋史》本传记载,这一年 “史浩、黄祖舜荐游善词章,谙典故” ,被孝宗召见,皇帝称赞 “游力学有闻,言论剀切” ,遂赐进士出身。这时陆游乘机提出了许多有关军政方面的建议,我们从他所写的《论选用西北士大夫?子》和《代乞分兵取山东?子》两个奏折里可以看出他的政治军事见解。陆游积极支持张浚北伐。此后,由于陆游议论孝宗皇帝宠信的龙大渊、曾觌 “招权植党,荧惑圣听” , 激怒了孝宗,遂被放出为建康通判。乾道二年( 1166) ,陆游又被以 “交结台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 的罪名,被免除了隆兴通判的职务,返归山阴。[名人故事] 乾道五年,宣布陆游为夔州(治所在今四川奉节县)通判。次年五月,他自山阴启程,溯江而上,沿路游览山水,凭吊了李白、白居易、苏轼、屈原、杜甫等大诗人的遗迹,“道路半年行不到,江山万里看无穷” (《水亭有怀》)。到夔州以后不久,他被任命为四川宣抚使司干办公事兼检法官。四川宣抚使王炎,是以副丞相名义任此职,积极准备收复失地,大军进驻南郑(今陕西汉中市)。陆游从夔州到南郑,终于走上了当时的军事前线。从此他不断来往于前线和南郑中间,有时射猎深山,有时戍守要塞,亲身感受了这里的爱国民众迫切希望抗击敌人的热情,考察了南郑一带地理形势,并为王炎出谋献策,提出了经由周至县西南骆谷直取长安的路线。这时期从军的豪迈生活,报国的战斗热情,必胜的坚定信念,对他以后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自己也认为南郑的生活使他获得了 “诗家三昧” 。后来为了纪念这段有意义的生活,他把自己的诗集题名《剑南诗稿》。但是由于南宋统治者的怯懦,根本无心北伐,他虽在前线,却不能出兵杀敌。王炎被调离川陕后,陆游也被调回成都,任成都府路安抚使司参议官。他怀着壮志难酬的悲愤心情,吟诵着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此身合是诗人未 ? 细雨骑驴入剑门” (《剑门道中遇微雨》)的诗句,问自己是否算一个诗人,抒发了他报国志愿不得实现的忧愤。

陆游调回成都以后,相继在蜀州(治今四川崇庆)、嘉州(治今四川乐山)、荣州(治今四川荣县)等地供职。嘉州是唐代边塞诗人岑参作过刺史的地方。陆游这时写下不少回忆边防前线生活的诗歌。他在《观大散关图有感》一诗里说: “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二十抱此志,五十犹癯儒。 ” “偏师缚可汗, 倾都观受俘。上寿大安宫,复如正观初。

丈夫毕此愿,死与蝼蚁殊 !” 诗人认为如果能够完成杀敌报国的志愿,即使死了也是有意义的。同时写的《金错刀行》 “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 更进一步表达他复国的决心。这时期调遣频繁,陆游颇不如意。淳熙二年(1175 ) ,诗人范成大来成都,节制四川军事,以陆游为参议官。他们二人本来有文字之交,这时更是往来频繁,诗酒交欢,又因陆游不拘礼法,言官说他 “燕饮颓放” ,他干脆自号为 “放翁” 。

淳熙五年(1178) ,由于他的作品 “寄意恢复,书肆流传” (《四朝闻见录》) ,受到朝廷注意,被召回临安,先后担任提举福建常平茶盐公事,江南西路常平茶盐公事。淳熙十三年(1186) ,权知严州。淳熙十五年(1188 )除军器少监。次年,光宗立,除朝议大夫礼部郎中。他针对当时弊政提出的建议,非但没有被接受,反而被罢斥,退居山阴。

从光宗绍熙元年( 1190)开始,到他去世的二十年间,除去约一年的时间到临安主修孝宗、光宗实录以外,他的晚年生活基本上都是在山阴三山村度过的。这时期,他的生活清苦平静,如《贫甚戏作绝句》其八: “?米归迟午未炊,家人窃闵乃翁饥。不如弄笔东窗下,正和渊明乞食诗。 ” 陆游也写有和陶诗,注意学习陶渊明,如《自勉》诗中说 “学诗当学陶” 。诗风也趋平淡。诗中不时流露出消沉的心境,但爱国热情并未消退,如 “一闻战鼓意气生,犹能为国平燕赵” (《老马行》)。直到临终之际,还写了著名的《示儿》诗: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

○陆游诗歌的思想内容

陆游是一个具有多方面创作才能的作家,他的作品有诗、词、散文。著作除《剑南诗稿》八十五卷以外,尚有《逸稿》二卷,《渭南文集》五十卷(包括词二卷、《入蜀词》六卷) ,《南唐书》十八卷,《老学庵笔记》十卷。陆游以诗著称,他从十二岁起开始学诗,到八十四岁时仍是 “无诗三日却堪忧” ,所以他自称 “六十年间万首诗” 。陆游的诗歌内容十分丰富,差不多涉及了南宋前期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突出的是反映了当时的民族矛盾,作品里洋溢着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愿望和请缨无路、壮志未酬的悲愤,表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名人故事] 陆游生活在南宋前期,南宋统治者偏安江南,屈膝事敌,这种妥协乞和的政策与行为,激起了当时广大人民和爱国志士的愤慨,他们强烈要求收复中原,统一祖国。这一时代的呼声构成了陆游诗歌的基本主题。所以,前人说他的作品 “多豪丽语,言征伐恢复事” (见《鹤林玉露》)。《夜读兵书》是诗人早期的诗歌,写于绍兴二十六年(1156 ) ,当时中原沦落于金朝之手,南宋政权置失地于不顾,而陆游个人参加礼部考试,又被秦桧黜免,诗人在这样的形势下,返回家乡,努力研读兵书,希望能有机会施展抱负,杀敌报国:

孤灯耿霜夕,穷山读兵书。平生万里心,执戈王前驱。战死士所有,耻复守妻孥。成功亦邂逅,逆料政自疏。陂泽号饥鸿,岁月欺贫儒。叹息镜中面,安得长肤腴。

这首诗大气磅礴,表现出作者不计个人安危得失,不畏牺牲的英雄气概。绍兴三十一年(1161) ,金主完颜亮率金兵大举南侵,曾一度逼近南京附近,并攻占瓜州镇。陆游听到消息心急如焚,写下了《送七兄赴扬州帅幕》:

初报边烽照石头,旋闻胡马集瓜州。诸公谁听刍荛策,吾辈空怀畎亩忧。急雪打窗心共碎,危楼望远涕俱流。岂知今日淮南路,乱絮飞花送客舟。

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局势的忧虑不安。乾道六年(1169 )十二月,陆游被任命为夔州军州通判,次年五月自山阴登程入蜀时,他在《投梁参政》一诗中表达了自己献身报国的决心: “游也本无奇,腰折百僚底。流离鬓成丝,悲咤泪如洗。 ” “但忧死无闻,功不挂青史” 。

他一面希望南宋能有像霍去病率领的那样善于作战的军队,出兵打击敌人,一面表示自己也要投身抗敌的斗争: “士各奋所长,儒生未宜鄙。复毡草军书,不畏寒堕指” 。

入蜀以后,陆游生活在宋金交界的前线,满怀高昂的斗志,写下了许多热情洋溢的爱国诗篇。《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是陆游于乾道七年( 1173)在成都任参议官时写的一首诗:

前年脍鲸东海上,白浪如山寄豪壮。去年射虎南山秋,夜归急雪满貂裘。今年摧颓最堪笑,华发苍颜羞自照。谁知得酒尚能狂,脱帽向人时大叫。逆胡未灭心未平,孤剑床头铿有声。破驿梦回灯欲死,打窗风雨正三更。

抒发了诗人誓死讨伐入侵敌人的心愿。乾道九年( 1175) 写的《八月二十二日嘉州大阅》:

陌上弓刀拥寓公,水边旌旆卷秋风。书生又试戎衣窄,山郡新添画角雄。早事枢庭虚画策,晚游幕府愧无功。草间鼠辈何劳磔,要换天河洗洛嵩。

从自己主持秋操检阅说明自己并不是不能打仗的文弱书生,只是苦于没有抗战立功的机会。十月,诗人又写了《观大散关图有感》和《金错刀行》,这些诗同样抒发了诗人的抗战理想和为国立功的誓愿。陆游对复国斗争充满信心。又如诗人在第二年写的《书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名人故事] 这是书写胸中愤慨的诗篇。诗人一生主张用军事力量收复中原,到六十多岁,仍是壮志难酬,满腔愤懑。首联写年轻时的雄心。早年哪里懂得世界上的事情是多么艰难险恶,没有考虑有多少障碍,北望中原 “气涌如山” ,豪气磅礴,信心很足。表面上看来好象自愤当年不知世事,实际上是为世上有这么多邪恶的东西感到愤慨。接下去颔联是回顾自己在抗敌斗争中值得回忆的事迹。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 陆游任镇江通判时,曾经为加固防线,添置战舰尽力,后来陆游还因 “力说张浚” 免职。陆游也曾戍守大散关,还曾提出 “进取之策” 。这些在诗人心中都是永远不能忘记的,然而又都是未能实现志愿的恨事,回忆起来愈增愤慨。自己的志向未能实现,空有自比为国家长城的雄心,镜中照见自己的两鬓已经花白了。南朝时刘宋的名将檀道济北伐有功,被人诬陷,临死时说: “乃复坏汝万里长城。 ” 词句充满英雄暮年难平的愤慨。诗的尾联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 诸葛亮真足以名扬后世,虽然世事充满艰难,他却毫不动摇坚持北伐,千年以来谁能和他相比呢 ? 借史咏怀,更是对南宋无人坚持北伐的现实无比愤慨。庆元三年( 1197)春天,诗人在他所写的《书志》里更痛快淋漓地唱出他为国复仇的决心: “肝心独不化,凝结变金铁。铸为上方剑,衅以佞臣血。匣藏武库中,出参髦头列。三尺粲星辰,万里静妖孽。 ” 诗人表示自己死后要把心肝凝成金铁,铸为利剑,去为国雪耻。在另一首《书愤》中,又表示死后要变厉鬼,痛击侵略者: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陆游杀敌报国的雄心,至死不衰。在他八十二岁的高龄时,又写下了“蹈海言犹在,移山志未衰,何人知壮士,击筑有余悲” (《杂感》其三)的诗句,炽热的爱国热情不减当年。 ”

由于陆游对祖国有着强烈的爱,所以对那些腐败无能、妥协投降的统治者自然表现出无比的憎恶。他在许多作品中都愤怒地谴责了南宋统治集团苟安误国的罪行。陆游在诗里不只一次地揭露了和议的恶果。如《关山月》是一首反对统治当局不抵抗政策,以及揭露与金人订立和约罪行的著名诗篇: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这一首七言乐府古诗,全诗十二句,四句一韵。开头四句: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 宋孝宗隆兴二年,张浚恢复无功,又值金世宗刚刚即位,不准备用兵,所以达成和议。南北讲和后,金朝金世宗注意内治,宋朝宋孝宗也注意休养生息。南北三十多年无战事。陆游写这首诗时距和议时间共十四年,说十五年是约数。诗人对宋孝宗下求和诏书以后不思恢复的局面不满。将军长期不战,徒然驻守边境,忘记了抗击敌人的责任。贵族的深宅大院内按节歌舞,沉迷声色之中,忘记了偏安的局面。战马在马房内养得肥死,弓长期不用都断了弦,荒废了战备。

中间四句: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 接着写戍边战士的苦闷心情。在戍楼上听着敲起刁斗的声音,一遍一遍地催着月落,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也由壮而老,已是白发苍苍。谁知道笛曲 “关山月” 所传达的壮士的心志呢 ? 明月徒然照着留在沙场上的征人的尸骨。难道把这些都忘了吗 ? 最后四句是: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 “逆胡” 是对外族的蔑称。中原的**从古以来也曾有过,但是这些政权岂能长久 ? 中原的人民忍受着痛苦盼望着恢复,今夜不知多少地方的人民在落泪。人民希求恢复的愿望何时实现呢 ?

作者在他七十七岁时写的《追感往事》诗里,更尖锐地指出 “诸公可叹善谋身,误国当时岂一秦 !” 苟安投降的罪责不只在秦桧一人,而是整个统治集团。他大胆地揭露了他们的罪行: “公卿有党排宗泽,帷幄无人用岳飞” (《夜读范至能揽辔录……》) ,悲愤地控诉了 “诸公尚守和亲策,志士虚捐少壮年。 ” (《感愤》)锋芒毕露的诗句中流动着诗人沸腾的爱国热情。

但是,由于陆游的报国理想,长期遭到冷酷现实的扼杀,因此他的诗歌在回荡着昂扬斗志的同时又多充满了壮志未酬的愤懑,带有浓厚的苍凉、沉郁的色彩;另一方面,由于破敌卫国的宏愿在现实中难于实现,诗人便通过梦境或醉酒的幻化境界来寄托他的报国理想。清赵翼《瓯北诗话》谈到陆游的纪梦诗时说: “核计全集共九十九首,人生安得有如许多,此必有诗无题,遂托之于梦耳。 ” 其实诗人是借助梦境来表达在现实中不可实现的向往。如《九月十六日夜梦驻军河外,遣使诏降诸城,觉而有作》,是诗人于乾道九年( 1173)在嘉州时写的一首诗。这首诗所写都是梦境中发生的事情,于梦境中表现了诗人在现实中不可能实现的立功万里的决心。 “昼飞羽檄下列城,夜脱貂裘抚降将。 ”

“更呼斗酒作长歌,要遣天山健儿唱” 。《楼上醉书》诗人写自己醉中如一员猛将,跃马高呼,斩将夺关: “三更抚枕忽大呼,梦中夺得松亭关。 ” 淳熙七年( 1180) ,陆游在抚州(江西临川)所作《五月十一日夜且半,梦从大驾亲征,尽复汉唐故地,见城邑人物繁丽,云:西凉府也。喜甚,马上作长句,未终篇而觉,乃足成之》:[名人故事] 天宝胡兵陷两京,北庭安西无汉营。五百年间置不问,圣主下诏初亲征。熊罴百万从銮驾,故地不劳传檄下。筑城绝塞进新图,排仗行宫宣大赦。冈峦极目汉山川,文书初用淳熙年。驾前六军错锦绣,秋风鼓角声满天。苜蓿峰前尽亭障,平安火在交河上。凉州女儿满高楼,梳头已学京都样。

诗中说,自从唐代天宝之乱以后,直到南宋孝宗淳熙年间,五百年来,北庭安西地区一直没有收复。而他在梦中却看到了偏安的皇帝实现了收复失地的盛事。特别是全国一心,只要大军一出,各地纷纷响应,很快平定了辽远的北方,通用南宋王朝 “淳熙” 的年号。各地群众都为太平盛世而欢呼,边境的妇女梳头打扮也学着京都的式样。诗人向往着 “尽复汉唐故地” 一统天下的太平景象。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的愿望,只有在梦境里去寻求。嘉定元年( 1208)六月,陆游在《异梦》一诗里叙述了自己见到的奇异的梦境,他梦到自己身穿铠甲去作战,收复了中原: “山中有异梦,重铠奋雕戈;敷水西通渭,潼关北控河;凄凉鸣赵瑟,慷慨和燕歌。 ” 表达了作者收复失地的迫切愿望和为国奋战的决心。

陆游的爱国热情,渗透在他的全部生活之中,日常生活中的一切事物,无不可以引起诗人的联想,或游圣地,或凭吊古人,或读古书,或看地图,或闻雁声, 或赏雨雪,或睡梦,或醉酒,无不使他浮想联翩,感慨万千。正如清赵翼在《瓯北诗话》里所说: “凡一草一木,一鱼一鸟,无不裁剪入诗。 ”

反映南宋农民生活,描写农村风光的诗,在陆游诗集中占有相当的位置。其中有同情劳动人民疾苦的诗篇,如《农家叹》:

有山皆种麦,有水皆种?,牛领疮见骨,叱叱犹夜耕,竭力事本业,所愿乐太平。

门前谁剥啄 ? 县吏征租声。一身入县庭,日夜穷笞榜,人孰不惮死 ? 自计无由生。

还家欲具说,恐伤父母情。老人倘得食,妻子鸿毛轻。

全诗写出了农民的辛勤劳动,以及县吏们对他们的掠夺。《秋获歌》: “数年欺民?凶荒,转徙沟壑?相望,县吏亭长如饿狼,妇女怖死儿童僵。 ” 写出了残暴官吏对人民的剥削压榨。《太息》其三,更为我们如实地描绘了一幅农村的惨景,农民在豪吞暗蚀的迫害下,成批逃亡: 北陌东阡有故墟,辛勤见汝昔营居。豪吞暗蚀皆逃去,窥户无人草满庐。

开禧二年( 1206)七月陆游写《书叹》,斥责了封建政权对人民的掠夺: “有司或苛取,兼并亦豪夺;正如横江网,一举孰能脱 !” 诗人把统治阶级的剥削与掠夺比喻为横截江河的大网,使人民无法逃脱厄运,揭示了南宋社会严重的阶级矛盾。陆游在《上殿?子》里曾经指出: “今日之患,莫大于民贫,救民之贫,莫先于轻赋 !” 又说: “赋敛之事,宜先富室,征税之事,宜核大商,是之谓至平,是之谓至公。 ” 然而现实与他的意见截然相反。因此诗人以极大的不平,揭露了 “公子皂貂方痛饮,农家黄犊正深耕 !” (《作雪寒甚有赋》) “富豪役千奴,贫老无寸帛 !” (《岁暮感怀》)的贫富悬殊的现象。

陆游还是写景咏物的能手,他擅长刻画各种风物,描绘出丰富多样的生活画面,如《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当地农村的淳朴民风、习俗与风光,表现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挚情。又如《牧牛儿》:

溪深不须忧,吴牛自能浮。童儿踏牛背,安稳如乘舟。寒雨山坡远,参差烟树晚。闻笛翁出迎,儿归牛入圈。

只是寥寥数笔,就把牧童的形象勾勒出来。[名人故事] www.zhlzw.com 中华勵志網 名人传记

陆游晚年写的《沈园》是为悼念他的妻子唐琬而作: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陆游大约二十岁时和唐琬结婚。陆游的母亲不喜欢唐琬,迫使他们离婚。但陆游对唐琬的爱情始终如一,离婚后曾在山阴城东禹迹寺南的沈园相遇。几十年后重游沈园,感情仍是那样深沉。

陆游也擅长填词。刘克庄说: “其激昂感慨者,稼轩不能过” (《后村诗话续集》)。晚年写的〔诉衷情〕。概括了诗人壮志未酬的悲愤。又如〔鹧鸪天〕一词:

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

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极写放达闲适的生活,却掩饰不了才不得施的悲辛。他的咏梅词〔卜算子〕也为大家所熟悉。

○陆游诗歌的艺术成就

陆游诗歌出自江西诗派,开始学诗吕本中,他在《吕居仁集序》中说:

某自童子时,读公诗文, 愿学焉。稍长, 未能远游,而公捐馆舍。晚见曾文清公,文清谓某: ‘君之诗渊源殆自吕紫微,恨不一识面’ ,某于是尤以为恨。

从这里可以看出陆游对这位江西派诗人的倾慕和他当时的诗风。他直接师事曾几,多次谈到从曾几学诗的情况,在《追怀曾文清公呈赵教授》诗中说: “忆在茶山听说诗,亲从夜半得玄机。 ” 但是中年以后,他否定了自己从吕本中、曾几所学的东西。他自己删定诗稿时,按照中年以后的标准去取,以至我们今天几乎看不到他早期受江西诗派影响所写的诗篇了。当然,模拟的痕迹虽抹去了,但却不能完全去掉已完全溶化到自己技法中去的艺术传承。他诗歌中的炼字炼句、工致的对偶,乃至善于用典,都是这种影响的表现。正如赵翼《瓯北诗话》所说: “无意不搜而不落纤巧,无语不新亦不事涂泽” ,“才气豪健,议论开辟,引用书卷,皆驱使出之,而非徒以数典为能事。 ”

陆游还熟读了屈原、陶渊明、王维、岑参、孟浩然、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林逋、梅尧臣、苏轼等人的作品,宋以前的作家,他最尊崇屈原和杜甫。屈原、杜甫都是忧国忧民的爱国诗人,他们在思想意境与表现手法方面,都给陆游以深刻的影响。杨万里在评陆游诗时说: “重寻子美行程旧,尽拾灵均怨句新。 ” 既说明了陆游所师承的诗歌传统,又指出了陆游的创作特色。宋代诗人中,陆游与梅尧臣无论是就其所生活的时代,还是他们的出身与遭遇,都有许多相似之处,从生活时代看,都是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空前尖锐的时代,而这些矛盾,在他们的作品中都得到了充分的反映,他们都比较关心人民的疾苦。因此陆游也最推重梅尧臣,并不断地向梅尧臣学习。最终在成就上远远超过了梅尧臣。陆游不是向前人乞求残余,而是把各家熔铸在自己的`诗歌创作之中。

陆游的诗风更与他的生活经历直接相关。他在绍熙三年( 1192)写的《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

我昔学诗未有得,残余未免从人乞。力孱气馁心自知,妄取虚名有惭色。四十从戎驻南郑,酣宴军中夜连日。打癆筑场一千步,阅马列厩三万匹;华灯纵博声满楼,宝钗艳舞光照席;琵琶弦急冰雹乱,羯鼓手匀风雨疾。诗家三昧忽见前,屈贾在眼元历历。天机云锦用在我, 翦裁妙处非刀尺。世间才杰固不乏, 秋毫未合天地隔。放翁老死何足论 ? 广陵散绝还堪惜。

他认为自己悟到 “诗家三昧” 是到达南郑后的变化。正是生活实践使他突破了江西派的樊篱,走出自己的路。他的杰出的成就是他所生活的那个南宋时代赋予他的。他置身于时代的洪流之中,生活在人民群众中间,他有饱满的爱国热情,渴望杀敌报国,再加上他善于向前代和同时代的诗人学习,他的诗歌终于具有了自己的内容与风格。

陆游的诗歌广泛地反映了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的社会面貌,真实而又深刻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主要矛盾,从这方面来看,他的诗很接近杜甫的风格,因而获得一代 “诗史”的称誉。陆游善于抒写自己对现实的主观感受,而很少对客观现实生活去做具体的铺叙与细致的描绘,把复杂丰富的现实内容经过高度概括,凝聚在简炼的诗句之中,着重写出自己的感情,抒情味道浓厚。如 “诸公可叹善谋身,误国当时岂一秦 ? 不望夷吾出江左,新亭对泣亦无人 ? ” (《追感往事》) “公卿有党排宗泽,帷幄无人用岳飞” (《夜读范至能揽辔录……》)等诗句,都犀利的揭露了投降派的本质。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 凝炼而又概括的诗句,表现了诗人深沉而又丰富的感情。陆诗中很少有像杜甫 “三吏” “三别” 那样的叙事诗。也没有白居易那样的夹叙夹议的讽刺诗。陆游的诗具有概括性强、抒情性强的特点。

陆游诗浪漫主义特色也十分浓厚,尤以七言古诗更为突出。这些诗多侧重于抒写诗人的理想、抱负,和为祖国献身的豪情壮志,慷慨激昂,乐观自信,表现出诗人执着的追求,热情的向往。古体诗的形式,平仄束缚少,韵脚自由,也适于表现热烈奔放的激情。如《醉歌》、《楼上醉书》、《醉中下瞿塘峡》、《江楼吹笛饮酒大醉中作》、《对酒歌》、《神君歌》等等,从构思到表现手法, 都带有浓重的浪漫主义的色彩。他在嘉州时写的《醉歌》:

我饮江楼上,阑干四面空。手把白玉船,身游水精宫。方我吸酒时,江山入胸中。肺肝生崔嵬,吐云为长虹。欲吐辄复吞,颇畏惊儿童。乾坤大如许,无处著此翁。何当呼青鸾,更驾万里风。

诗人在江天空阔的高楼之上饮酒,醉后神游看到祖国大好河山遭到侵略,顿生无限激愤之情。最后两句写出诗人热情的憧憬,他希望能收复失地,乘青鸾驾万里风在祖国的江天自由遨游。这首诗想象丰富,气魄宏伟,有气吞山河,神游天外的气势。又如《江楼吹笛饮酒大醉中作》:

世言九州外,复有大九州。此言果不虚,仅可容吾愁。许愁亦当有许酒,吾酒酿尽银河流。酌之万斛玻璃舟,酣宴五城十二楼。天为碧罗幕,月作白玉钩,织女织庆云,裁成五色裘。披裘对酒难为客,长揖北辰相献酬。一饮五百年,一醉三千秋,却驾白凤骖班虬,下与麻姑戏玄洲。锦江吹笛余一念,再过剑南应小留。

这首诗是淳熙四年( 1177)陆游在成都时写的,诗人从古代神话故事中吸取素材,发挥他瑰丽奇幻的想象,抒发了沉积在胸底的浓郁的愁闷感情,他永远怀念在蜀中前线的戎马生活,希望能驰骋战场杀敌立功,拯救被侵略的家园。即使自己能如传说中人物一样,化仙而去的时候,仍然有一个念头不能放下,那就是再过剑南时,要稍作停留,不忍立即离去。 “锦江吹笛余一念,再过剑南应小留。 ” 诗人对国家、对理想怀有何等深沉炽烈的热情 ! 从这些作品中,我们又看到李白诗风对陆游的深刻影响,难怪在当时有人称他为“小李白” 了。[名人故事] 陆游写诗兼及各种体裁,无论古诗、律诗或是绝句都有佳作,尤以七律为佳。沈德潜在《说诗癇语》中说: “放翁七言律,对仗工整,使事熨贴,当时无与比埒。 ” 他写诗重锤炼,清赵翼《瓯北诗话》说他 “或者以其平易近人,疑其少炼,抑知所谓炼者,不在乎奇险诘曲,惊人耳目,而在乎言简意深,一语胜人千百。此真炼也。放翁工夫精到,出语自然整洁,他人数言不了者,只在一二语了之,此其炼在句前,不在句下,观者并不见其炼之迹,乃真炼之至矣。 ” 对诗句的锻炼决定了陆诗的语言特色,即晓畅平易,精炼自然,圆转流畅。刘熙载在《艺概》中也说: “放翁体明白如话, 然浅中有深,平中有奇,故是令人咀味。 ” 这些评论,都非常贴切地指出了陆游诗歌语言方面的特点。

陆游是南宋一代杰出的爱国诗人,他的诗歌无论在思想上与艺术上都取得了高度的成就,无论在当代或者对后世,都发生了深远的影响。元明时期,陆游作品广泛流传,许多人向他学习,王世贞在《艺苑卮言》里称之为 “广大教化主……于南渡后得一人,曰陆务观,为其情事景物之悉备也。 ” 到了清代,许多人为他写诗话, 编年谱,选印他的作品,高度赞扬、肯定陆游爱国诗歌的成就。陆游的爱国诗篇一直教育和鼓舞着后人。

篇7:爱国诗人陆游简介

爱国诗人陆游简介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生平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陆游出身于一个由“贫居苦学”而仕进的官宦家庭,陆游的高祖是宋仁宗时太傅陆轸,祖父陆佃,父亲陆宰,他诞生于宋金战争的烽火之中,从小饱尝了颠沛流离的痛苦,同时也受到了父亲陆宰等士大夫爱国思想的熏陶,形成了忧国忧民的思想。他十余岁就熟读了陶潜、王维、岑参和李白的诗篇,有“我生学语即耽书,万卷纵横眼欲枯”的好学精神,12岁便能诗文,有“小李白”之称。17岁便有诗名。25岁左右向具有爱国思想的曾几学诗,确定了他爱国诗歌的基调。二十九岁那年,赶赴临安应试,因名居秦桧孙子秦埙之前,触怒秦桧,遭到黜落,秦桧死后三年才被启用。

他始终坚持抗金,1158年(绍兴二十八年)入闽任宁德县主簿.据《宁德县志》卷三《宦绩》中记载:“陆游,字务观,即放翁也┅┅绍兴二十八年任邑薄,有善政,百姓爱戴”。在宁德的南漈山上建有陆游塑像。浙江绍兴的鉴湖村内也有陆游塑像。曾任镇江隆兴通判。1170年(乾道六年)入蜀,任夔州通判。1172年(乾道八年),入四川宣抚使王炎幕府,后官至宝章阁待制。 陆游在政治上,主张坚决抗战,充实军备,要求“赋之事宜先富室,征税事宜覆大商”,一直受到投降集团的压制。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

文学成就

他的诗集中现存诗9300余首。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期是从少年到中年(46岁)入蜀以前。这一时期存诗仅200首左右,作品主要偏于文字形式,尚未得到生活的充实。

第二期是入蜀以后,到他64岁罢官东归,前后近,存诗2400余首。这一时期是他充满战斗气息及爱国激情的时期,也是其诗歌创作的成熟期。

第三期是长期蛰居故乡山阴一直到逝世,亦有20年,现存诗约近6500首。诗中表现了一种清旷淡远的田园风味,并不时流露着苍凉的人生感慨。“诗到无人爱处工”,可算是道出了他此时的心情和所向往的艺术境界。另外,在这一时期的诗中,也表现出趋向质朴而沉实的创作风格。

在陆游三个时期的诗中,始终贯穿着炽热的爱国主义精神,中年入蜀以后表现尤为明显,不仅在同时代的诗人中显得很突出,在中国文学史上也是罕见的。陆游的诗可谓各体兼备,无论是古体、律诗、绝句都有出色之作,其中尤以七律写得又多又好。在这方面,陆游继承了前人的经验,同时又富有自己的创作,所以有人称他和杜甫、李商隐完成七律创作上的“三变”(舒位《瓶水斋诗活》),又称他的七律当时无与伦比。在陆游的七律中,确是名章俊句层见叠出,每为人所传诵,如“江声不尽英雄恨,天意无私草木秋”(《黄州》);“万里关河孤枕梦,五更风雨四山秋”(《枕上作》)等。这些佳作佳句,或壮阔雄浑,或清新如画,不仅对仗工稳,而且流走生动,不落纤巧。除七律外,陆游在诗歌创作上的成就当推绝句。陆游的诗虽然呈现着多彩多姿的风格,但从总的创作倾向看,还是以现实主义为主。他继承了屈原等前代诗人忧国忧民的优良传统,并立足于自己的时代而作了出色的发挥。

陆游的许多诗篇抒写了抗金杀敌的豪情和对敌人、卖国贼的仇恨,风格雄奇奔放,沉郁悲壮,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称,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坛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 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陆游的著作有《放翁词》一卷,《渭南词》二卷。《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存词130余首。他的名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等一直被人民广为传诵。

陆游的名篇《书愤》、《示儿》、《游山西村》等选入中小学生语文课本,并在高考中出题频率较高(例如全国课标卷)

陆游不仅工诗,还兼长词。由于他对这种诗体不甚注重,所以词作不多,现存词共有130首。他的词也风格多样并有自己的特色。有不少词写得清丽缠绵,与宋词中的婉约派比较接近,如有名的“钗头凤”即属此类。而有些词常常抒发着深沉的人生感受,或寄寓着高超的襟怀,如“卜算子”“驿外断桥边”、“双头莲”“华鬓星星”等,或苍远,或寓意深刻,这类词又和苏轼比较接近。但是最能体现陆游的身世经历和个性特色的,还是他的那些写得慷慨雄浑、荡漾着爱国激情的词作,如“汉宫春”“箭箭雕弓”、“谢池春“”“壮岁从戎”、“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夜游宫”“雪晓清笳乱起”等,都是着一片报国热忱的雄健之作。这类词与辛弃疾比较接近。

陆游在散文上也著述甚丰,而且颇有造诣。其中记铭序跋之类,或叙述生活经历,或抒发思想感情,或论文说诗,最能体现陆游散文的成就。同时也如在诗中一样,不时地表现着爱国主义的情怀,比如《静镇堂记》《铜壶阁记》《书渭桥事》等。

美食

人们都知道陆游是南宋著名的诗人,但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是一位精通烹饪的专家,在他的诗词中,咏叹佳肴的足足有上百首,还记述了当时吴中(今苏州) 和四川等地的佳肴美馔,其中有不少是对于饮食的独到见解。

陆游的烹饪技艺很高,常常亲自下厨掌勺,一次,他就地取材,用竹笋、蕨菜和野鸡等物,烹制出一桌丰盛的宴席,吃得宾客们“扪腹便便”,赞美不已。他对自己做的葱油面也很自负,认为味道可同神仙享用的“苏陀”(油酥)媲美。他还用白菜、萝卜、山芋、芋艿等家常菜蔬做甜羹,江浙一带居民争相仿效。

陆游在《洞庭春色》一诗中说,有“人间定无可意,怎换得玉脍丝莼”的句子,这“玉脍”指的就是隋炀帝誉为“东南佳味”的“金齑玉脍”。“脍”是切成薄的鱼片;“齑”就是切碎了的腌菜或酱菜,也引申为“细碎”。“金齑玉脍”就是以霜的后白色的鲈鱼为主料,拌以切细了的色泽金黄的花叶菜。“丝莼”则是用莼花丝做成的莼羹,也是吴地名菜。陆游在诗中称赞的`这些菜肴,在当时确实都是名菜。陆游,是一位不亚于苏东坡的业余烹饪大师。在他的诗词中,咏叹烹饪的有上百首。例如记录他会做饭(面)菜(羹)的诗句就有“天上苏陀供,悬知未易同”即是说自己用葱油做成的面条是天上苏陀(即酥)一样。他在《山居食每不肉戏作》的序言中记下了“甜羹”的做法:“以菘菜、山药、芋、菜菔杂为之,不施醢酱,山庖珍烹也。”并诗日:“老住湖边一把茅,时话村酒具山肴。年来传得甜羹法,更为吴酸作解嘲。”“今日山翁自治厨,嘉肴不似出贫居,白鹅炙美加椒后,锦雉羹香下豉初。箭出脆甘欺雪菌,蕨芽珍嫩压春蔬。平生责望天公浅,扪腹便便已有余”。由此可见,陆游是很会烹饪,又爱烹饪的。

正是因为陆游欣赏这些家乡名菜名点,所以当他宦游蜀地之时,不时要通过怀念家乡菜点来抒发他的恋乡之情,写出了“十年流落忆南烹”的诗句。

感情生活

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一生遭受了巨大的波折,他不但仕途坎坷,而且爱情生活也很不幸。

宋高宗绍兴十四年,二十岁的陆游和表妹唐琬结为伴侣。两人从小青梅竹马,婚后相敬如宾。然而,唐琬的才华横溢与陆游的亲密感情,引起了陆母的不满(女子无才便是德),以至最后发展到强迫陆游和她离婚。陆游和唐琬的感情很深,不愿分离,他一次又一次地向母亲恳求,都遭到了母亲的责骂。在封建礼教的压制下,虽种种哀告,终归走到了“执手相看泪眼”的地步。

真相:根据陆游自己在晚年的诗作(《剑南诗稿》卷十四)是因为唐琬不孕,而遭公婆逐出。

陆游迫于母命,万般无奈,便与唐琬忍痛分离。后来,陆游依母亲的心意,另娶王氏为妻,唐琬也迫于父命嫁给同郡的赵士程。这一对年轻人的美满婚姻就这样被拆散了。

十年后的一个春天,31岁的陆游满怀忧郁的心情独自一人漫游山阴城沈家花园。正当他独坐独饮,借酒浇愁之时,突然他意外地看见了唐琬及其改嫁后的丈夫赵士程。两人互相寒暄了几句 。唐婉和丈夫便走了。

尽管这时他已与唐琬分离多年,但是内心里对唐琬的感情并没有完全摆脱。他想到,过去唐琬是自己的爱妻,而今已属他人,好像禁宫中的杨柳,可望而不可及。

想到这里,悲痛之情顿时涌上心头,他放下酒杯,正要抽身离去,这时唐婉命下人送来一壶酒和她亲自做的陆游爱吃的四碟小菜,陆游看到唐琬这一举动,体会到了她的深情,两行热泪凄然而下,一扬头喝下了唐琬送来的这杯苦酒。然后在粉墙之上奋笔题下《钗头凤》这首千古绝唱:

钗头凤陆游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陆游在这首词里抒发的是爱情遭受摧残后的伤感、内疚和对唐琬的深情爱慕,以及对他母亲棒打鸳鸯的不满情绪。

陆游题词之后,又深情地望了唐琬一眼,便怅然而去。陆游走后,唐琬孤零零地站在那里,将这首《钗头凤》词从头至尾反复看了几遍,她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便失声痛哭起来。回到家中,她愁怨难解,于是也和了一首《钗头凤》词:钗头凤唐琬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询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唐琬不久便郁闷愁怨而死。

此后,陆游北上抗金,又转川蜀任职,几十年的风雨生涯,依然无法排遣诗人心中的眷恋,他六十三岁,“偶复来菊缝枕囊,凄然有感”,又写了两首情词哀怨的诗:

采得黄花作枕囊,曲屏深幌闷幽香。

唤回四十三年梦,灯暗无人说断肠!

少日曾题菊枕诗,囊编残稿锁蛛丝。

人间万事消磨尽,只有清香似旧时!

在他六十七岁的时候,重游沈园,看到当年题《钗头凤》的半面破壁,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又写诗感怀:

枫叶初丹桷叶黄,河阳愁鬓怯新霜。

林亭感旧空回首,泉路凭谁说断肠。

坏壁醉题尘漠漠,断云幽梦事茫茫。

年来妄念消除尽,回向蒲龛一炷香。

诗人七十五岁时,住在沈园的附近,这年唐琬逝去四十年,“每入城,必登寺眺望,不能胜情”,,重游故园,挥笔和泪作《沈园》诗:(其一)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其二)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飞绵。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烟雨沈园中,恍恍惚惚间,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诗人,正缓步踱过伤心桥,踯躅在满地落叶中。已无蝉声,也无画角,只有一个默然凝望断墙柳絮的老人。

诗人八十一岁,又作梦游沈氏园亭诗,写下了两首诗:

其一是:

路近城南已怕行,沈家园里更伤情。香穿客袖梅花在,绿蘸寺桥春水生。

其二是:

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见梅花不见人。玉骨久成泉下土,墨痕犹锁壁间尘。

这两首诗以梅花作为主要意象关联到一起,既表达自己的情操“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老而弥坚,至死不变,也寓示唐琬高洁的品行,坚韧的节操,更表现出两人的爱情,尽管经历了尘世风霜,天荒地老,但不变依旧。

诗人八十四岁,离逝世只一年,再次重游沈园,怀念唐琬,此情至死难忘。

《春游》诗云:沈家园里花如锦, 半是当年识放翁。

也信美人终作土, 不堪幽梦太匆匆。

自知不久于人世,仍然念念不忘当日眷侣,这一梦长达五十年——半个世纪,虽然仍自感匆匆,却赢得了天长地久,这正是诗人高尚的情操与崇高的精神境界。

从那首脍炙人口的《钗头凤》词、传说中唐琬的唱和开始,加上他几十年后陆续以沈园为题悼念唐琬的几首诗,陆游用自己的一生写下了一段流芳百世、凄婉感人的爱情悲剧。

陆游以梅花自喻,然而城南小陌的那株梅花,难道不是他情系一生的唐婉吗?她心如日月,情比金坚,似一朵高洁清雅的白梅,为情而落。这朵白梅,就落在陆游的心里,从此,不再寂寞无主,不再黄昏独自愁。就这样,为了一段承诺,他活到白发苍苍,只为守护那株清冷、冰洁的梅花。

篇8:陆游与朱熹简介

陆游,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祖父陆佃,徽宗时官至尚书右丞,后被罢知亳州。父陆宰,官朝请大夫,直秘阁。陆游出身于一个由“贫居苦学”而仕进的世宦家庭。他诞生和成长的年代,正当宋王朝腐败不振、屡遭金国(女真族)进犯的时候。陆游诞生的第二年,金兵即攻陷宋朝首都汴京(今河南开封),他随父陆宰向南逃亡,在“经旬不炊”和夜闻金兵马嘶中,历尽艰辛,逃至寿春(今安徽寿县),后又逃归故乡山阴。饱经丧乱的生活感受,群情激昂的抗敌气氛,给童年时代的陆游留下难忘的印象,并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他后来曾这样回忆道:“绍兴初,某甫成童,亲见当时士大夫相与言及国事,或裂眦嚼齿,或流涕痛哭,人人自期以杀身翊戴王室,虽丑裔方张,视之蔑如也。”(《跋傅给事帖》)

陆游自幼好学不倦,自称“我生学语即耽书,万卷纵横眼欲枯”。青年时代曾从江西派诗人曾几学诗,得到不少启发,但他并未受其束缚,又从前代大诗人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岑参等人的诗作中汲取滋养。

封建家庭虽然给陆游以良好的文化熏陶,特别是爱国教育,但也给他带来婚姻上的不幸。他20岁时与唐氏结婚,夫妻感情甚笃,可是母亲却不喜欢唐氏,硬逼著他们夫妻离散。离婚后,陆游非常伤痛,曾在10年后的一次偶然相遇中写了[钗头凤]词以寄深情,此后多次赋诗怀念,直至老年还写了有名的爱情诗《沈园》。

陆游29岁时,赴南宋首都临安(今杭州)应锁厅试,名列第一,但因居于投降派权臣秦桧的孙子之前,又因他不忘国耻“喜论恢复”,于是受到秦桧忌恨,竟在复试时将他除名。秦桧死后,孝宗即位,起初颇有抗金之志,主战派受到重视,陆游方被起用。他积极向朝廷提出许多抗敌复国的军事策略和政治措施。但由于张浚举兵北伐,部下将领不和,再加投降派掣肘,抗战终于受挫。宋朝廷立即动摇,又走上屈服求和的老路;陆游也被加上“交结台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的罪名,罢黜还乡。

陆游在故乡山阴镜湖之滨闲居4年,屡次上书求职,最后才于乾道五年(1169)得一个夔州(今四川奉节)通判小官,其时已45岁。他迫于生计,不得不于次年远行入蜀就任。由于位卑职微,再加僻处山城,感到无所作为,但任期满后“归又无所得食”,不得不又上书求“捐一官以禄之,使粗可活”。乾道八年(1172)主战将领四川宣抚使王炎聘他为干办公事,延至幕中襄理军务。这使陆游的生活发生很大变化,他换上戎装,驰骋在当时国防前线南郑(今汉中)一带。铁马秋风、豪雄飞纵的军旅生活,使陆游的怀抱不禁为之一开,写出了许多热情奔放的爱国诗篇。“飞霜掠面寒压指,一寸丹心唯报国”,可算是他这一时期生活和心情的写照。特别是当他看到川陕地势险要,民气豪侠,觉得可用关中作根本,以谋反攻收复失地。于是便向王炎陈进取之策,提出一些经略中原、积粟练兵的战略。他充满胜利的信心,认为“王师入秦驻一月,传檄足定河南北”。可是陆游的这一片报国赤忱,并不能实现。腐败的宋朝廷,只求苟安,无意进取,致使将士闲置前线,“报国欲死无战场”。不久,宋朝廷将王炎召回,随即罢免,陆游也改任成都府安抚司参议官。他只好抱著「不见王师出散关”和“悲歌仰天泪如雨”的激愤心情,眼看著收复中原的希望破灭。此后,陆游又在蜀州、嘉州、荣州代理通判、知州等职,自称“身如林下僧”,抗战复国的壮志一直得不到伸展的机会。

淳熙二年(1175),范成大镇蜀,邀陆游至其幕中任参议官。陆与范素有诗文之交,因此不甚拘守官场礼数,以至引起了同僚讥议;又由于陆游的复国抱负和个人的功名事业长久得不到伸展,常以“脱巾漉酒,拄笏看山”为自得,甚至在琵琶腰鼓、舞衫香雾中寻求精神遂又麻醉,被同僚指责为“不拘礼法,恃酒颓放”。于是陆游索性自号“放翁”,并在诗中这样解嘲道:“名姓已甘黄纸外,光阴全付绿樽中。门前剥啄谁相觅,贺我今年号放翁。”从此,“放翁”便和他的诗名同著于世。

陆游在川陕 9年,祖国的山川形势、风土民情丰富了他的生活体验。特别是在南郑前线,他接触到许多边防战士和“忍死望恢复”的“遗民”,使他的精神境界不禁大开,并将许多富有生活实感的爱国激情倾注于诗。这是他创作上收获最多的时期。陆游对这一创作阶段很珍视,觉得“诗家三昧忽见前”,于是将全部诗作题名为《剑南诗稿》。

淳熙五年(1178)春,陆游诗名日盛,受到孝宗召见,但并未真正得到重用,孝宗只派他到福州、江西去做了两任提举常平茶盐公事。在江西任上,当地发生水灾,他“草行露宿”,不辞辛苦,亲到灾区视察,并“奏拨义仓赈济,檄诸郡发粟以予民”,不料却因此触犯当道,竟以“擅权”罪名罢职还乡。

陆游在家闲居6年,已经62岁,才又被起用为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州。他赴京受命,写了有名的七律《临安春雨初霁》,其中“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两句,得到孝宗的激赏,但孝宗并不了解陆游的真正抱负,只叫他到严州后,“职事之暇,可以赋咏自适”。新职虽然不合陆游素志,但他还是勤勉从事,正如诗中所说:“忧民怀懔懔,谋己耻营营。”他在任上,力求“宽期会,简追胥,戒兴作,节燕游”,因此得到当地人民的爱戴,为他立碑,并为他曾经作过严州太守的高祖陆轸立祠,以纪念他们祖孙二人

表达爱国的承诺书

冬日作,冬日作裴说,冬日作的意思,冬日作赏析

《示儿》教学设计

《卜算子?咏梅》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六年级语文《卜算子咏梅》的教学设计

示儿古诗

《示儿》、《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优秀教学设计

《卜算子咏梅》诵读教学设计

卜算子·咏梅的教学设计教案

冬天的傲骨梅花诗句

陆游简介
《陆游简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陆游简介(精选8篇)】相关文章:

《卜算子·驿外断桥边》陆游宋词注释翻译赏析2024-04-17

读书心得体会示2022-08-18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的小学古诗词鉴赏2023-06-14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2024-01-21

《游园不值》古诗赏析2023-07-12

游沈园有感:爱国诗人陆游2022-07-22

关于端午节的诗句——《建宁重五》2023-03-21

游园不值古诗故事作文2022-12-29

陆游《秋夜将晚出篙门迎凉有感》古诗翻译赏析2023-10-31

故里,故里陆游,故里的意思,故里赏析2022-05-08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