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角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合集10篇)由网友“谢耳朵的小火车”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区角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自信心,欢迎大家分享。
篇1:区角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自信心议论文
区角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自信心议论文
成功是人人向往的,而实现成功的根本在于人对本身价值的肯定,对自己的信心,区角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自信心。相信自己的能力是平衡和从容的关键,将会使孩子顺利地面对和跨越人生的各个阶段。因此,培养幼儿自信自己的力量的心理素质对其一生的发展都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这就是培养孩子树立自信的重要性所在。
注重个体探索使幼儿获得经验的区角活动是幼儿十分喜欢的游戏,同时它又是幼儿自主选择游戏内容、自主选择玩伴的游戏,因此它是最能流露其真实情感的时机。在区角活动中,我们不难发现有的幼儿充满自信主动积极地参与活动,但也有部分幼儿在操作活动中害怕失败,表现为当他们刚刚拿起笔的时候,有的迟迟不敢落笔,有的画一点用手遮挡一点,有的怯生生地要老师一再地帮她完成作品,还有的则是将自己建构好的作品隐藏于不显眼的地方。
这些现象都表明,这些孩子的自信心不足,而自信并非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品质,它是通过一定的环境,一定的条件而不断激发逐步形成的。那么在区角活动中又是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呢?
一、尊重与欣赏是培养幼儿自信的前提条件。
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尊重与欣赏,同样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赏识与信任。在被人肯定的.过程中孩子能体验到自己的能力,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例如在每一次的美工区活动开始的时候,我都用积极的态度关注孩子,用信任的目光去支持鼓励孩子,他们从老师的态度中感受到了信任,正是这种发自内心的信任激发了孩子自信的萌芽。看,一部分的孩子开始试探在纸上留下了浅浅的、小小的形象。这时我会及时地发现它,并以惊喜的目光去欣赏他,欣赏他的“作品”。“***,你好棒,我觉得你画得真漂亮,但如果你再多用点力把它画得更大一些,那它肯定会特别漂亮的。”教师的鼓励使孩子的心灵深处透进了希望的曙光,在下一次的尝试中,他就会把画画得更大一些,画面更清晰一些。有时,孩子们总是很努力地想把画画好些,但结果总是那么的不尽人意,弄得很糟糕。在“我与颜料宝宝作朋友”活动中,孩子们总习惯于作反复地涂抹,这样不仅没把水粉颜料的色彩涂到自己所想象的效果,还经常把画纸弄出一个个洞来。这时,孩子们会用怯生生的眼光搜寻老师的身影,等待老师的反应。遇到这种情况,我都会先稳定自己想发火的情绪,平静地说:“怎么了,哦,可能是颜料涂得太多了把纸浸透了,所以纸破了,你再去拿一张纸试一试好吗?”教师没有直接去责备孩子,而是用和蔼可亲的话语告知孩子问题的症结并鼓励他再试一次。因此,当幼儿自信心产生动摇时,老师千万不可以指责孩子的过失,因为此时此刻孩子最需要的是理解与安慰。
二、帮助幼儿获得基本技能是增强幼儿自信心的有效途径。
教师的尊重与欣赏是给予孩子自信心的外部动力。没有欣赏就没有教育。如何帮助幼儿从依赖外部动力转化为自发的、内心的对成功的向往呢?答案是帮助孩子获取能力,这是建立自信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径。试想当幼儿成功地完成一件作品或当他的作品得到别人的认可时,他的内心满足感是不可言喻的,他就会感到自己是有这个能力来完成作品的。因此,教师可以把技能溶于平时的活动中,引导孩子一步一步地积累,让孩子感到完成作品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幼儿在活动中不断地学习到新的技能与表现方法,也不断地体会到成功和自信。例如在建构区,我会让幼儿先认识积木的属性,了解一些基本的建构方法,学习搭一些简单的建筑(围墙等)或物品(xx等),对过平面图与实地参观,知道物体的空间摆设方位与前后遮掩关系等,循序见进,由浅入深,让幼儿在建构前有一个全方位的知识积累,这样在搭建时就不会有一种“无从下手、不知所措”的感觉。当然,在活动中也可以教给孩子一些与人合作的交往技能,让孩子们在活动中互帮互学创造出更加出色的作品。由此可见,在幼儿掌握技能的同时也逐渐地建立起一定的自信心。
三、创设机会与条件让幼儿展示自我,是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的关键。
在区角活动中,要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必须激起他们对共同游戏的兴趣和参加游戏的愿望。为此,我习惯于观察幼儿的操作过程与细节,了解幼儿的游戏情况,并注重与孩子进行个别谈话,通过谈话了解他们在区角里玩什么内容,喜欢操作什么材料,做什么游戏,再让他们在集体面前交流自己的游戏经验。事实证明,大多数缺乏自信心的孩子在多次的展示后,他们的胆子大了许多,自信了许多。例如:班上有部分相当聪明的孩子,他们能迅速地探究出材料的内在奥秘,偶尔也能兴冲冲地拿自己的作品请老师欣赏,但更多时候他们选择默默地将操作材料与结果一并结束于游戏。其实,我们知道,有时他们向老师展示作品是为了得到肯定与表扬,而老师一句“嗯,好样的!”这一简单的敷衍之词根本无法满足他们渴望被更多人认可的心,处于期待肯定的孩子刚刚燃起的自信之火倾刻间被老师惯性的评语无情地熄灭了。而老师不假思索地肯定孩子的作品很有可能是老师流于形式地鼓励,还不太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更不了解孩子行为的真正涵义,教师一句简单的话很有可能将大大削弱幼儿想表现的欲望。因此,为幼儿创设各种条件与机会让幼儿与同伴分享游戏的经验,交流游戏的体会对于幼儿来说是非常有益的。一方面,可以锻炼展示者的胆量,增强他的信心;另一方面,展示者的行为将会在一定程度上激励更多的同伴加入到这个开放的团体当中。从中使老师可以进一步发现孩子的长处、肯定孩子的成功、保护孩子的自信心,使幼儿在园得到理解,都能淋浴在温情的环境与氛围中。
总之,区角角活动对孩子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能让孩子在不断的自我探索与操作中获得知识与能力,而在这一过程中,孩子总是在不断地接受外界(包括教师、家长和同伴)的暗示。积极的暗示可以使孩子不断地上进,增强自信心;消极的昱暗示可以让孩子产生挫败感,严重的可以导致自卑。因此,作为幼儿的教育者与引导者的我们都应该来爱护孩子的自信心,帮助孩子树立更强的自信心,让孩子在区角活动及教育的各个领域体验到成功,建立自信心。
篇2:活动区中培养幼儿的自信心论文
活动区中培养幼儿的自信心论文
一个人是否有自信心,对其一生有着深远的影响。当他有了充分的自信后,就会形成对自己周围事物和环境积极乐观的态度,促进个性健康发展。因此,在一个人自我评价能力形成的重要时期——幼儿阶段,教师有必要及时的给予幼儿帮助和引导,使他们建立起自信心。
培养幼儿的自信心的途径方法很多,而活动区的活动因其独特的教育作用使这一目标得以较好的实现。
一、利用幼儿对活动的浓厚兴趣培养自信心
活动区活动多数是自选活动,老师根据本班幼儿的活动特点设置多种活动区:科学发现区,美工区,数学活动区,表演区,阅读区等,幼儿按照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在活动区活动过程中,幼儿情绪愉快全身心的投入,促使他们更多地获得与同伴交往的经验,体验到成功感和自豪感,从而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二、利用活动区提供幼儿被重新认识的机会
活动区活动的规模通常较小,三五个人一组,增加了幼儿自我表现的机会。教师应引导幼儿在活动中投入地与同伴交往,了解同伴,了解自己在同伴眼里的评价,感受同伴对自己的喜爱与欢迎。
三、教师因人而异地帮助个别幼儿建立自信
在集体教学中,教师面对的是全班的幼儿,在精力分配上不可能面面俱到,而活动区的`指导就不一样了。教师在活动区中有机会同每一个小朋友交往,有的放矢地给予指导。每个幼儿并不都有机会成为某一区里能力最强的人,只有他们喜欢活动区活动,尽管在所有区里表现都平平。针对自信心较弱的幼儿,教师应以积极的态度参与他们的活动,关心他们的活动内容,使他们感受到老师的爱,知道老师喜欢他,使他们产生自信心。
在我们班,有一个叫王秀雨的小朋友,性格内向,不爱举手发言,常独自坐在那里闷闷不乐,我知道这对他以后的成长极为不利。我试着在活动时多给他发言的机会,但不见成效。在一次的手工活动中,我让小朋友捏小兔子,小朋友都高兴地动起手来。王秀雨兴致很高,不一会就捏出了一个可爱的小兔子,他高兴的欣赏自己的作品,多好看的小兔子:大大的眼睛,带笑的三瓣嘴,小头微向后仰,还很神气呢。他向四周看了看,别的小朋友都还没有做完。他小眼珠一转,又拿起剩下的橡皮泥捏了一个小狐狸,他把兔子和狐狸放在一块,喃喃自语。我立刻抓住这一时机,悄悄地走到他身边说:“王秀雨,你捏得真快,真好看。”我又拿起小狐狸:“呀!还捏了一个小狐狸呢,真好看!它们之间发生了一个很好听的故事对吗?”他咬着小嘴唇点点头。我又问:“那你愿意把你的故事讲给小朋友们听吗?”他小声的说:“老师我讲不好。”我鼓励他说:“没关系的,小朋友都愿意听你讲的故事。”他轻轻的点了点头。我把这件事告诉了小朋友,小朋友都高兴的鼓起掌来。我微笑着示意他不要害怕,王秀雨受到我和小朋友的鼓励终于讲了起来:“我讲一个《兔子和狐狸的故事》,从前有一只狡猾的狐狸……”他边讲还边拿着他捏的小动物表演起来,生动极了。小朋友们都听得入迷了,故事讲完了,小朋友们都高兴地鼓起掌来,都说太好听了,王秀雨激动得小脸发红,兴奋地看着我,我大大的表扬了他。以后我多给他机会让他发言,慢慢的他变了,上课爱发言了,也开朗了,他变成了一个自信的小朋友。
四、在活动区中利用成功教育对幼儿的自信心进行培养
“成功教育”必须符合每个幼儿的实际,适合幼儿的性格和爱好,让其跳一跳才能摘取成功果实的效果更好。在体育活动区中幼儿跳绳时,我发现桑乐小朋友非常害怕跳绳,明明带了绳子到幼儿园却说没带,跳绳就在她的书包里,可她就是不拿出来,我耐心地对她说:“老师带你一起跳好吗?”结果当绳子悠过来时,她马上把双眼紧紧的闭上,我与她谈心,了解到她怕绳子打着她。我同她一起观察其他小朋友跳绳,解除了她的恐惧心理后,她却又说不会,我慢慢的教,并分解动作:第一拍将绳子从头上悠过,第二拍双脚跳起,同时双手将绳子从脚下由前向后悠过。就这样分拍练习大概两个星期左右,她能独立的连续完成几个完整的动作,还能和小朋友一起边跑边跳,那种高兴劲真是难以形容,她发自内心的高喊:“老师我学会了!我成功了!”后来在其他的活动中,她都能克服困难,积极参与。由此看来,幼儿自信心的培养需要时间,需要正确的方法和耐心的坚持。
五、活动区活动能帮助幼儿从内部建立自信心
前面四点是根据活动区的活动特点帮助幼儿从外部建立自信心,如何才能使幼儿内心产生愿望,让外来的动力内化呢?幼儿在活动区的活动促使能力的发展,能力提高了,幼儿就会感到自己的价值,这种良好的感觉是以内部信心为基础的。
1、活动区为幼儿提供了大量的活动机会,教师应充分调动幼儿参与活动区的布置,按自己的意愿摆放物品,构思活动,使他们增强主人翁意识。
2、用活动区的设计活动帮助幼儿逐步提高能力。活动区具有灵活性和可变性,在一个主题结束时,看幼儿的实际需要和学习情况,删除已达到的目标,代之以更高的要求,使幼儿在阶梯式的学习中一次次的体验成功,从而大大加强自信心,争取更大的进步。
心理学家认为,自信心不足的幼儿对其心理的发展是个障碍,会抑制他们的好奇心,影响智力的发展,作为幼教工作者更应在更多的课程中探索培养幼儿的自信心的途径,促使幼儿个性健康,让幼儿茁壮成长。
篇3:活动区中培养幼儿的自信心的学科论文
活动区中培养幼儿的自信心的学科论文
一个人是否有自信心,对其一生有着深远的影响。当他有了充分的自信后,就会形成对自己周围事物和环境积极乐观的态度,促进个性健康发展。因此,在一个人自我评价能力形成的重要时期――幼儿阶段,教师有必要及时的给予幼儿帮助和引导,使他们建立起自信心。培养幼儿的自信心的途径方法很多,而活动区的活动因其独特的教育作用使这一目标得以较好的实现。
1.利用幼儿对活动的浓厚兴趣培养自信心活动区活动多数是自选活动,老师根据本班幼儿的活动特点设置活动区:科学发现区,美工区,数学活动区,表演区,阅读区等,幼儿按照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在活动区活动过程中,幼儿情绪愉快全身的投入,促使他们更多地获得与同伴交往的经验,体验到成功感和自豪感,从而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2.利用活动区提供幼儿被重新认识的机会活动区活动的规模通常较小,三五个人一组,增加了幼儿自我表现的机会。教师应引导幼儿在活动中投入地与同伴交往,了解同伴,了解自己在同伴眼里的评价,感受同伴对自己的喜爱与欢迎。
3.教师因人而异地帮助个别幼儿建立自信在集体教学中,教师面对的是全班的幼儿,在精力分配上不可能面面俱到,而活动区的指导就不一样了,教师在活动区中有机会同每一个小朋友交往,有的放矢地给予指导。每个幼儿并不都有机会成为某一区里能力最强的人,只有他们喜欢活动区活动,尽管在所有区里表现都平平。针对自信心较弱的幼儿,教师应以积极的态度参与他们的活动,关心他们的活动内容,使他们感受到老师的爱,知道老师喜欢他,使他们产生自信心。我还发现,在活动区中,教师还应充分利用活动区中幼儿相对较少的有利条件,寻找幼儿身上的闪光点,发现他们的进步和成绩。恰如其分的给予表扬,常使幼儿得到积极的评价,甚至在幼儿虽没有取得成绩,但已很努力时,教师也给予鼓励,使每个幼儿都认识到自己是努力上进的,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从而更加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在我们班,有一个叫王秀雨的小朋友,性格内向,不爱举手发言,常独自坐在那里闷闷不乐,我知道这对他以后的成长极为不利。我试着在活动时多给他发言的机会,但不见成效。在一次手工活动中,我让小朋友捏小兔子,小朋友都高兴地动起手来,王秀雨兴致很高,不一会就捏出了一个可爱的小兔子,他高兴的欣赏自己的作品,多好看的小兔子:大大的眼睛,带笑的三瓣嘴,小头微向后仰,还很神气呢。他向四周看了看,别的小朋友都还没有做完。他小眼珠一转,又拿起剩下的橡皮泥捏了一个小狐狸,他把兔子和狐狸放在一起,喃喃自语。我立刻抓住这一时机,悄悄地走到他身边说:“王秀雨,你捏的真快,真好看。”我又拿起小狐狸:“呀!还捏了一个小狐狸呢,真好看!它们之间发生了一个很好听的故事对吗?”他咬着小嘴唇点点头。我又问:“那你愿意把你的故事讲给小朋友们听吗?”他小声的说:“老师,我讲不好。”我鼓励他说:“没关系的,小朋友都愿意听你讲的故事。”他轻轻的点了点头。我把这件事告诉了小朋友,小朋友都高兴的鼓起掌来。我微笑着示意他不要害怕,王秀雨受到我和小朋友的鼓励终于讲了起来:“我讲一个《兔子和狐狸的故事》,从前有一只狡猾的狐狸……”他边讲边拿着他捏的小动物表演起来,生动极了!小朋友们都听得入迷了,故事讲完了,小朋友们都高兴地鼓起掌来,都说太好听了,王秀雨激动得小脸发红,兴奋地看着我,我大大的表扬了他。以后我多给他机会让他发言,慢慢的他变了,上课爱发言了,也开朗了,他变成了一个自信的小朋友。
4.在活动区利用成功教育对幼儿的自信心进行培养 “成功教育”是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幼儿自信心最有效的途径。让幼儿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体会快乐,培养其自信心和进取心。“成功教育”必须符合每个幼儿的实际,适合幼儿的性格和爱好,让其跳一跳才能摘取果实的效果更好。在体育活动区中幼儿跳绳时,我发现乐乐小朋友非常害怕跳绳,明明带了绳子到幼儿园却说没带,跳绳就在她的书包里,可她就是不拿出来,我耐心地对她说:“老师带你一起跳好吗?”结果当绳子悠过来时,她马上把双眼紧紧的闭上,我与她谈心,了解到她怕绳子打着她。我同她一起观察其他小朋友跳绳,解除了她的恐惧心理后,她却又说不会,我慢慢的教,并分解动作:第一拍将绳子从头上悠过,第二拍双脚跳起,同时双手将绳子从脚下由前向后悠过。就这样分拍练习大概两个星期左右,她能独立的连续完成几个完整的动作,还能和小朋友一起边跑边跳,那种高兴劲真是难以形容,她发自内心的高喊:“老师我学会了,我成功了!”后来在其他的活动中,她都能克服困难,积极参与。由此看来,幼儿自信心的培养需要时间,需要正确的方法和耐心的坚持。我们幼儿园还经常创造能让幼儿展示能力的机会,每月有“小舞台”,让每个小朋友都有机会上台为全园小朋友表演节目,赢得喝彩,培养其胆量以形成健康的心理。举办画展每个幼儿都有作品展示,培养其自信心。在活动区中活动时,教师的积极评价是非常重要的,如“你做得真好”、“你画得很出色”、“你的`想象力真丰富”、“不要怕,勇敢些”、“你一定能学会”等积极鼓励的语言,使幼儿能有一种信念牢记心中,形成一种我会做得更好,我是很能干的等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有了这种健康心理状态,就为幼儿成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活动区活动能帮助幼儿从内部建立自信心前面四点是根据活动区的活动特点帮助幼儿从外部建立自信心,如何才能使幼儿内心产生愿望,让外来的动力内化呢?幼儿在活动区的活动促进能力的发展,能力提高了,幼儿就会感到自己的价值,这种良好的感觉是以内部信心为基础的。
5.1活动区为幼儿提供了大量的活动机会,教师应充分调动幼儿参与活动区的布置,按自己的意愿摆放物品,构思活动,使他们增强主人翁意识。
5.2用活动区的设计活动帮助幼儿逐步提高能力。活动区具有灵活性和可变性,在一个主题结束时,看幼儿的实际需要和学习情况,删除已达到的目标,代之以更高的要求,使幼儿在阶梯式的学习中一次次的体验成功,从而大大加强自信心,争取更大的进步。心理学家认为,自信心不足的幼儿对其心理的发展是个障碍,会抵制他们的好奇心,影响智力的发展,作为幼教工作者应在更多的课程中探索培养幼儿的自信心的途径,促使幼儿个性健康,让幼儿茁壮成长。
篇4:幼儿区角活动方案
操作区——花发夹
一、材料提供:
各式发夹
二、活动玩法:
模仿成人梳头发,尝试用各种发夹夹住头发,发展手部小肌肉动作。
三、操作层次:
1、能将发夹打开并夹住头发。
2、能完整夹住头发并有一定装饰美感。
篇5:幼儿区角活动方案
敲一敲
一、材料提供
a.用纱布、棉花等制作的不同大小的“拓”;
b.稀释和调配好的各种水粉颜料(以备蘸拓之用);
c.教师在白纸上绘制各种简单的白色蜡笔画(以供幼儿拓印背景之用);
d.不同大小尺寸的白板纸、铅画纸、或其它吸水性能较好的无画面的纸,白色、金色、银色的蜡笔;
e.其它保持清洁的物品,如抹布、盘子、幼儿工作服等。
二、操作层次建议
第一层次:幼儿随意在白色蜡笔画上拓印背景,对被拓印出来的画面感兴趣。
第二层次:探索用一种颜色较均匀地在白色蜡笔画上拓印背景。
第三层次:会试着自己用蜡笔画简单的画,并拓印背景。
第四层次:尝试用二种或多种颜色较有层次地拓印背景(如:从里到外、从外到里、从左到右、从右到左等等),并感受不同背景的美。
第五层次:根据自己的意愿拓印画面,初步知道空间小,用小“拓”,空间大,用大“拓”。
三、提示
对幼儿而言,“拓”即敲。
首先,提供大“拓”,二、三种颜料及教师绘制的白色蜡笔画,让幼儿随意“拓”,并共同欣赏
“作品”。感受拓印之后白色蜡笔画的轮廓在彩色背景下所叠现出来的美,以吸引更多的幼儿都去试一下。在幼儿随意拓阶段,教师要留意拓得较均匀的作品,将其展现在表现区内,便于幼儿更多地用视觉去感知均匀的美,而不是教师用言语强调出来的“要敲得均匀,不要有空出来的地方”……用同样的方法也可对其余操作层次进行处理,要注意多用比较法。视幼儿操作情况,在适当范围内鼓励幼儿谈谈自己的经验和作品。其它材料在幼儿进入第二操作层次之后再逐步投放。
篇6:幼儿大班区角活动方案
一、材料提供
勺子(大、中、小)“躺着的”娃娃脸、托盘、红枣、腰果、白扁豆、赤豆、米等。
二、操作层次建议
a.用大勺勺红枣、腰果。(娃娃口大)。
b.用大、小勺勺白扁豆、赤豆(娃娃口中)。
除小肌肉练习,还尝试用大小勺哪一把更方便。
c.用大、中、小勺勺米或小彩珠(娃娃口小)。
除小肌肉练习外,还探索大中小勺喂小口娃娃哪一把更适合。
三、提示
观察重点:
a.幼儿能否手眼协调地操作,是否能控制手的稳定。
b.哪些幼儿还无法熟练运用勺子,易洒落。
指导建议:
a.“躺着的”娃娃脸恰恰可以变为“站着的.”娃娃脸,以增长距离,提高难度。
b.还可以改用筷子、大小夹子:筷子也从夹有凸凹形状的物体(如腰果)开始,从大到小,从粗糙到光滑。 夹子也可探索大、中、小夹子,夹不同物体。
篇7:幼儿大班区角活动方案
活动目标
1、能按意愿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区域,遇到问题能进行协商,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
2、活动中能遵守游戏规则,愉快游戏。
3、能大胆地在集体面前评价自己地游戏过程。
活动准备:
各区游戏材料。美工区增添装饰拖鞋地各类材料,如包装带、邹纹纸、双面胶等。
活动过程:
一、了解活动区域及内容。
1、请幼儿自由观察各区游戏内容。
益智区:打牌、下棋。
数学区:完成作业、自编题目。
语言区:拼诗歌、复习汉字
美工区:设计拖鞋。
生活区:穿鞋带。
建构区:建造游乐场。
钓鱼:看谁钓得多。
2、请幼儿提出不清楚地地方,和不会玩的地方,教师正对幼儿提问介绍玩法。
二、提出游戏注意点。
1、安静游戏,小声商量。
2、不争抢玩具,相互谦让。
3、遵守各区游戏规则。
三、幼儿自选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1、帮助引导幼儿合理选择区域。
2、鼓励幼儿有始有终地完成游戏。
四、结束活动。
1、在音乐声中集中幼儿,请幼儿介绍自己的游戏情况。
2、教师小结游戏。
篇8:幼儿区角建设活动方案
目的:
按贝壳的颜色排序,复习10以内的数字,比较数的大小,学习数的组成。
准备:
贝壳若干(其中凸出的一面分别涂上红、黄、绿色,凹的一面分别写上1~10的数字)。
玩法:
1.按贝壳的颜色排序,如一个红贝壳,一个黄贝壳,一个红贝壳,一个黄贝壳……
2.按数序排列贝壳。
3.比大小。两个幼儿同时翻出一个贝壳,比比谁的数字大,大的可以吃掉小的,最后比比谁赢得多。
4.撒贝壳,练习数的组成。看看正面朝上的有几个,反面朝上的有几个,然后说出几可以分成几和几,几和几合起来是几。
5.将贝壳拼成各种图案,并说出结果。如:“我用7个贝壳拼了一朵花。”
篇9:浅谈幼儿区角活动的指导
摘 要:通过对幼儿区角活动的指导策略研究,针对难点、结合实际,对区角活动中原本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有效的控制和解决,探索区角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的指导策略,保证区角活动朝着顺利、有序的方向发展,努力使区角活动成为教育活动(或者说是课程)的重要形式,体现以幼儿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同时根据幼儿的差异,个别化地进行指导,给幼儿提供更多的创造发展机会,使区角活动有利于幼儿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努力体现“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观念,让每一个幼儿受到全方位的良好影响,促进幼儿全面健康的发展。
一、综述
所谓区角活动,简单地说就是小组或个别活动。也就是教师根据教育目标,有意识地将整体活动范围分割成小区角活动空间,有目的、有计划地投放材料,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活动内容和活动伙伴,主动地进行探索和交往。其最大的特点在于:它给予了幼儿自由的游戏空间和自主的游戏氛围,是幼儿自我学习、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活动,同时它具有灵活多样的活动方式,能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是实施个别化教育的有效形式。通过区角活动,教师能更直接地接触幼儿、观察了解幼儿,针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进行指导,让幼儿更多地感受教师的关注,增进双方感情的交流,形成积极的自我形象。
但是在具体的区角活动中,我们往往会遇到许多问题。诸如:准备了许多材料,孩子们却不去理会;有的老师在孩子进行摆弄的过程中急于指导,要求孩子这样做,那样做,结果让孩子自主探索的机会悄然流失,使孩子顺着老师的思路进行活动,使区角活动丧失了应有的价值;有的老师采用放羊式的指导方式,对孩子的发现漠然处之,使智慧的火花自然泯灭… 诸如此类的问题确实在区角活动中存在。
如何使区角活动真正体现孩子的自主学习,让孩子真正会学而不仅仅是学会,我认为关键在于我们老师。区角活动这一实践模式,对教师本身的教育技能特别是指导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
二、区角活动中所存在的具体指导问题探讨
(一)、对指导教师而言所存在问题(指导误区):
1、回避指导,无所事事:教师看到幼儿操作中的问题,但又不指导,怕指导不当或不知道如何指导。
2、指导不了;
A、指导似蜻蜓点水:其原因是抓不住活动的重点与难点。
B、指导时手忙脚乱:其原因是师生交流不够,教师指导机会把握不准。
C、指导时干预过多:其原因是不相信幼儿。
(二)、幼儿因缺乏正确的指导所产生的问题(实践误区):
1、幼儿有时不愿参与操作活动。其原因是活动本身缺乏趣味性,单调枯燥,操作活动难度大,同时教师教学语言较平淡。
2、操作马虎,不能反复尝试操作,甚至游离活动。其原因是材料重复次数过多,幼儿已无兴趣;或者活动规则与要求简单,幼儿很快掌握;或者幼儿急于尝试新材料、新活动。
3、幼儿不愿用语言表达操作过程和操作结果。其原因是幼儿缺乏有意识记忆,对操作目的和操作行为不理解,单纯模仿,缺乏与之相对应的语言。
4、幼儿有时不能独立思考,在区角活动中易受同伴操作方式或操作过程影响。其原因是幼儿自己不会,对操作要求及方法均不懂,此外,也可能是缺乏自信,没有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5、幼儿不太关注活动的指导。其原因为教师指导方法模式化,不能吸引幼儿;或者幼儿参与少,此外幼儿已感疲劳也会不太关注活动的指导。
(三)、对区角活动指导问题的解决方法
对于第一部分所提出的具体问题,可以有以下解决办法。
问题1:回避指导,无所事事;对策:正确理解“幼儿自主性”,充分认识教师在区角活动中进行指导的必要性,掌握一定的指导技巧,在活动前主观上要周密计划和安排,发现问题能理解问题的原因予以有的放矢的指导。
问题2:指导似蜻蜓点水;对策:分析把握活动的重难点,加强活动的条理性。
问题3:指导时手忙脚乱;对策:重视幼儿的反馈,观察幼儿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思路,加强与幼儿的交流。
问题4:指导时干预过多;对策:保证幼儿自主操作的时间、空间。
问题5:幼儿有时不愿参与操作活动;对策:增加活动的趣味性,把握操作活动难度并加强教师教学语言的生动性、趣味性。
问题6:操作马虎,不能反复尝试操作,甚至游离活动;对策:适时地调整活动材料;区角活动规则与活动要求应适度;强调活动规则,提供充足的新活动材料。
问题7:幼儿不愿用语言表达操作过程和操作结果;对策: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帮助幼儿记忆、理解,引导幼儿用简单语言讲述。
问题8:幼儿有时不能独立思考,在区角活动中易受同伴操作方式或操作过程影响;对策:教师首先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帮助幼儿理解,其次鼓励幼儿独立操作,另外还要培养幼儿良好的操作习惯。
问题9:幼儿不太关注活动的指导;对策:针对幼儿实际,采用指导方法多鼓励幼儿参与指导,同时注意观察幼儿,调整指导的方法与时间。
三、教师在幼儿区角活动的宏观指导中应当注意的几个方面
(一)、树立幼儿是区角活动主体的观念:
“幼儿是活动的主体”这一思想是当今课改的指导思想,也是幼儿园学前教育纲要的指导思想之一,在幼儿园学前教育纲要总则中第五条作了明确阐述:“儿童是活动的主体,儿童是独立的发展着的个体,只有在自主活动的过程中,儿童才能充分体验自身的存在与价值,更好地获得发展…”,强调幼儿是在与同伴及环境的交往、实践活动中不断发展的,区角活动也是影响幼儿发展的中介,教师必须要给幼儿以自我发展的机会,要注重对活动中的指导,同时要保证幼儿在区角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1、给幼儿留出充分探索、质疑的时间和空间。
区角活动氛围要宽松,形式要多样,幼儿可自由选择玩什么和怎么玩,在没有压力的环境中获得经验,体验成功和愉悦。因此在区角活动中,活动的整个过程主要是一个幼儿自发生成、合作探究、自主建构、自由想象、积极创作和大胆表现的过程,体现在时间、空间、内容、活动方式和组织形式等多方面是开放的、多元的,培养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不是教师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幼儿主动建构认知结构的过程。幼儿不是被动的受教者,而是主动的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主动的信息建构者,通过亲身实践、体验构建知识经验是幼儿阶段的重要学习方式。幼儿正是通过自己的实际操作,培养探索欲望和兴趣,养成自主学习、敢于尝试创造的习惯和解决问题能力。
2、在活动中给予积极的期望 (“皮革马利翁”效应)。
“皮革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教师的积极鼓励会使孩子朝着教师期待的方向发展,因此在区角活动中教师应注意创设宽松的心理氛围,适时适度用鼓励、微笑等定性的言语、动作、表情鼓励孩子大胆探索,进行发现学习。
3、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合理介入,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给予适当的指导。
幼儿区角活动中的指导行为充分地体现着幼儿教师教育工作的科学性、艺术性和创造性。对于教师来说,在区角活动过程中的现场指导是一个开放性的与幼儿互动的过程。这种互动过程,要求教师应掌握一定的技巧或策略,并具有较强的随机应变的能力,在实践中能够灵活机动地运用。在区角活动的教育指导过程中,教师的教育意图要借助于各种不同的影响媒介来传递。依据传递教育意图的影响媒介的不同,幼儿区角活动的教育指导策略可以分为三大类:以教师自身为影响媒介;以活动材料为影响媒介;以幼儿活动同伴为影响媒介。
以教师自身为影响媒介的教育指导是指在教师亲身介入幼儿区角活动过程,并对幼儿直接施加教育影响的指导策略。实践表明,一般可有以下三种方式。
a.平行活动方式:教师在空间距离上接近幼儿,并与幼儿用相同的活动材料从事同样的活动,但不与儿童发生直接相互言行交往,不直接介入幼儿的活动过程,利用自身行为的榜样示范的暗示作用,对幼儿的自由活动进行指导。这种指导方式往往用于幼儿的建构造型、科学探索、欣赏阅读、角色表演等活动现场中,效果较明显。平行活动方式充分运用暗示原理,使儿童在无意识中接受指导,最大限度地避免了指导成为干扰的可能。
b.合作活动方式:它是指当幼儿专注于自己自由活动时,教师以活动合作者的身份加入幼儿的自选活动过程,以施加教育影响,但仍然由儿童自主掌握活动的进程。合作活动方式常常运用于幼儿自选的扮演活动过程中。合作活动方式不是老师传授游戏的方法,而是以暗示的方式引导儿童合理展开游戏情节。因而,应避免直截了当的指令,尽量防止儿童放弃游戏主动权而服从于教师的“调遣”。合作活动的关键在于把握介入游戏的契机。
c.领导活动方式:是由教师提议或事先设计一个活动,并在指导活动时扮演一个关键的角色,至少部分控制活动的进程。这种指导方法常常传授一些新的规则和玩法,一般常用于幼儿自选的角色表演和有规则的游戏过程中。领导活动方式与合作活动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教师处于控制地位。
以活动材料为影响媒介的教育指导是指教师可以通过提供或改变设备与材料的方法来影响幼儿,潜移默化地影响和规范着孩子的活动行为,支持和引导偶尔在活动中的学习和发展。
以幼儿活动同伴为影响媒介的教育指导是指在区角自由活动中,幼儿与成人的互动固然重要,但是,它不能代替或取代幼儿与幼儿伙伴之间的互动。区域中的自由活动是幼儿与幼儿之间相互了解、学习、交流、沟通的重要场景。教师要有意识地充分利用幼儿伙伴互动这一因素,支持和引导幼儿的自选活动的有效开展。例如建议儿童结成小组,共同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者让能力强弱不同的幼儿合作进行某区域里的活动,达到以强带弱的活动效果,也可培养能力强的幼儿帮助其他幼儿的品质。
由此可见,在区角活动中,教师既不能高高在上进行灌输,也不能自由自在放手不管,对能力差、反应慢的孩子要多提供一些探索的时间,要允许孩子出错,不要急于求成。那种认为区角活动中教师可以“轻松”“解放”的观点是不正确的,教师应成为站在幼儿背后的慈爱、沉静的指导者,真正从观察中获取准确的信息,注意从“面”和“点”两方面着手。在“面”上,要观察的是幼儿兴趣点(喜欢什么区的游戏、喜欢的游戏内容有哪些、哪些材料是幼儿最喜欢的等等)以及需要帮助、游戏中产生一些有必要老师介入的情况等等。在“点”上,要观察的是幼儿在游戏中的语言、行为、交往方式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以便为指导幼儿作好充分准备。
4、在区角活动中,既把幼儿看做是区角活动中表现能动性、目的性和创造性的主体,也把教师看作是区角活动中的认识、实践主体。通过以教师指导为中介的同伴互动、与环境及材料的互动来引导和培养幼儿的主体性,让幼儿积极动手,动脑,主动探索、追求、表现,实现创新素质的向前发展。这时,幼儿彼此间地位平等,他们可以毫无拘束地自由交流、讨论。在这样的交流互动中,幼儿既放松,又保持了独立性,这是教师直接指导所不能达到的,它不仅对幼儿区角活动有一定的支持作用,而且还拓展了幼儿学习的途径和方法,并在实践中学会相互协调和帮助。
(二)、教师对幼儿区角活动的指导定位要合理
区角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作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对幼儿进行指导、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必须从显性的主导地位退至适时、适当的隐性的引导地位。
1、注重指导对象的广泛性、顺应性。幼儿的学习活动主要是由兴趣和需要维持的,他们还不具备为适应教师的教学方法来主动调节自己的学习方法的意识和能力。当前倡导的素质教育的主要特征,就是使幼儿主动、活泼地学习,强调的是幼儿在学习与发展中的主体地位,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只有这样幼儿的内部潜能和个人能力才能充分发挥出来。即教师与幼儿的互动必须建立在当前的活动上,指导不以主观判断为依据,不试图让幼儿根据教师的意图去行动,不脱离幼儿的实际,增加引导型应答行为。以物质环境的丰富,开放为条件,心理环境的宽松、安全为背景,在宽容、理解的温暖气氛中,优化区角活动的氛围,关注幼儿活动的进展、动态,准确的判断,不要出现表面上的应答或处理。在幼儿需要帮助时及时地介入,在幼儿专注于自我表现时,适时地退出,适时、适度地运用有效的'指导策略。所谓“适时”即教师何时介入指导。所谓“适度”即老师指导应留有余地,把握指导的“度”,老师在指导中注意适时、适度将有利于孩子在区角活动中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主性地发挥,以此唤起幼儿的主体意识,让他们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方法参与活动,寻找乐趣,获得发展。
2、注重指导效果的双重性、层次性。我们要始终用发展的眼光来纵观孩子的昨天、今天与明天,不能盲目进行横向比较,而是看幼儿在原有基础上努力了几分、进步了多少。所以,区角活动目标制订的要适度,要关注幼儿的发展需要,制定适宜的长远目标,以免因目标过高使幼儿失去信心、或因目标过低而压抑幼儿创造力的发展。
我们的区角活动所追求的并不是一种即时效果,而是为幼儿发展提供适宜的环境和条件,促进幼儿各方面能力的综合发展。因此教师在制定区角活动的目标时,要能够关注到幼儿的发展需要,发现孩子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亟待解决的新问题。此外,幼儿从开始接触材料到操作、探索、讨论、得出结论是有一个过程的,要给幼儿发现问题、运用已有经验探索、解决问题的时间,相信幼儿有一定的能力;对于幼儿的疑问、争论,不急于解答或给出定论,而是教给幼儿查找资料、寻找答案的方法、途径,学会获取知识的方法。并且,允许有不同意见和看法的存在。因为对幼儿来讲,没有唯一正确的知识,只要是幼儿探索出来的,都应被视为合理的。最后,不能急于用自己心目中的游戏水平做标准去要求幼儿、幼儿在游戏中应有自由选择与自主决定的权力与可能。教师要认识到游戏过程是幼儿探索和发展的过程,给幼儿自由选择与自己决定的权利,使我们组织的活动成为幼儿“真正的游戏”,而不致使游戏失去“灵魂”。
3、注重指导方法的新颖性、开拓性。在区角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是形成自信的基础,自信的核心自我,幼儿在主动的、积极的自我表现中形成自信,幼儿在集体活动中由于个体差异的存在和时间的限制,不可能允许每个幼儿充分地自我表现,而区角活动以其个别、独立的性质,公平地敞开胸怀,包容所有的孩子,让他们在克服困难,解决力所能及的问题中,依据自身的发展特点,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尝试和操作,增长各种能力,获得成功,发展自信心。所以,在整个活动中,教师要态度认真,接纳、包容幼儿,以极大的热心去体会幼儿内心的感受;允许幼儿犯错误,允许幼儿宣泄情绪;要有强烈的观察意向和科学的观察态度,要以欣赏、忍耐、研究的态度去观察幼儿,要有一种开放性的心态,充分了解幼儿,会解读幼儿的行为,理解幼儿的行为。
4、注重指导过程的综合性、丰富性。正如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一样,我们面对的每一位孩子都是不同的,他们都有各自的个性特点,所以,教师要提供丰富的活动材料,让幼儿根据个体需要选择适宜环境,以个体特有的方式与环境相互作用,从而有效地促进幼儿个性化的发展。同时,要学会等待,要耐心地等待孩子的发展,允许幼儿的暂时落后,要让区角活动着眼于幼儿自我价值的体现,将幼儿想知道的问题、想做的事、怎么做的、结果怎样都通过“公布栏”的形式展示出来,让幼儿的思维、探索具体可见。这不仅便于幼儿对信息进行归纳、整理,而且便于教师了解幼儿思维的整个过程,从中发现可以进一步探索的问题,让孩子每一次“我的成功”都变成“我们的成功”,为孩子进一步的自主学习,奠定了稳定的心理基础。在区角活动的评估上,应体现目标的多元化、方法的多样化,实行个别化的、客观性的关注幼儿内在变化和情感体验的指导。以“绩效”为主,因为活动效果以及动手能力,主要是看幼儿对各种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创新能力所产生的成果。
5、注重指导活动的团队配合。在区角活动的对象上,教师应引导幼儿注重转团队之间的配合。因为现在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强调的是团队学习,如果个人智商都很高,为125,但团队整体的智商却只有65,这个团队肯定要失败的。因而在今天,高素质的团队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集思广益、相濡以沫、配合默契的团队才能战胜对手,取得成功。所以,必须要让幼儿从小学会反思活动,讲究互动行为,面对意见冲突时,发掘出原先不曾注意的活动潜力,由此通过区角活动的信息反馈、经验交流,最终达到团队信息共享的目的,使区角活动变为互相启发、互相激励的互动过程,让幼儿个人的知识、智能逐渐递升为团队、集体的知识和智能。
(三)、及时的分析和反思
区角活动的指导是一种双向交流,提供幼儿交流各自的经验,展示自己作品的机会,分享同伴的快乐。指导的方式、内容以幼儿年龄而异。协调地处理教师(指导者)和幼儿(被指导者)之间的关系,变紧张的指导气氛为融合,可以使指导主体与指导客体放松情感,更客观的解决实际问题。在实际运用中,必然要改革传统的指导方法,指导由统一性向多元性发展,协调幼儿产生的不同观点,考虑幼儿多元智能的发展,保护幼儿活动的积极心态,从而使幼儿始终感受到区角活动是快乐的活动,乐于参与区角活动。此外,教师应该及时的分析和反思, 在观察和指导的基础上,做好及时的观察纪录和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在这其中,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老师这头:环境创设是否适宜;布局是否合理;材料提供上是否要作调整;游戏中的介入行为是否及时、适时,对幼儿的游戏是否有推动作用。二是幼儿这头:孩子的兴趣在哪里,有没有什么变化;游戏中需要幼儿积累怎样的经验,幼儿是否已经具备;幼儿在游戏中的交往、合作等达到怎样的水平,还存在什么问题,需要怎样的帮助等等。有了分析、反思才能体现指导的价值,帮助我们不断发现区角活动的价值,促进幼儿在这样的自主游戏中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同时,还可以进一步将主题活动与区角活动有机结合、互相渗透,使主题在区角中生成和发展,使区角在主题背景下丰富和深入,体现出课程内容的整合性,促进了幼儿整体性的发展。
主要参考资料:
1、《学前游戏论.》丁海东 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江苏教育出版社3月
3、《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江苏教育出版社,4月第一版。
4、《中国学前教育史》唐淑、钟昭华人民教育出版社
5、《幼儿教育心理学》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6、《论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游铭钧著浙江教育出版社
7、《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 皮亚杰
8、《教师与儿童发展》庞丽娟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3月
9、《幼儿游戏》 林茅主编 华东师范在学生出版社
篇10:幼儿区美工角活动教案
教学目标
1、尝试用蚕豆、树枝进行拼插,制作出自己喜爱的物品。
2、在活动中大胆想象、创作,体验美工活动的乐趣。
教学准备
PPT课件、蚕豆、小树枝若干,盘子,篮子等。
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师:小朋友们,你们吃过过蚕豆吗?蚕豆不仅可以用来食用,还可以做出很多有趣的东西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出示PPT,引导幼儿观察各种蚕豆造型,了解其制作方法。
师:老师给你们准备了这么多不一样的蚕豆造型,小朋友看一看,说一说他们是怎么做成的呀。(教师逐一出示图片,引导观察,了解制作方法)。
3、教师示范并讲解蚕豆小人的制作过程,幼儿观察。
4、操作活动:幼儿使用篮子中的自然材料,辅助材料和制作工具,充分发挥想象,制作自己喜爱的物品:小狗、小猫、帆船、男孩、女孩、火箭、汽车等。
5、展示作品并讲述。将幼儿作品用投影仪放映出来,供大家欣赏。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和兴趣都很高,活动过程中,大部分孩子能大胆的发挥想象、创作出自己喜爱的蚕豆造型。但是孩子们的作品都大同小异,有的小朋友也只是临摹其他幼儿,并没有真正的发挥想象创造,可能是我在活动中还没有做好引导作用。另外,有的幼儿力气较小,树枝折不断,我想可以提供小剪刀。如果在幼儿操作时播放些舒缓、柔和的背景音乐就更好了!
★ 区角游戏开场白
★ 大班区角教研计划
★ 托班主题活动计划
【区角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合集10篇)】相关文章:
《区角》活动反思2023-05-08
区域活动心得体会优秀2023-02-13
教育随笔:区角材料的再加工过程2022-11-16
幼儿园区域活动总结2022-09-21
区域活动总结2023-01-14
小班区角活动教案30篇2023-06-27
蒙氏教育教学总结2022-04-30
关于美工区域环境创设教育随笔2022-04-30
小班生活区区域表范文2022-08-23
对幼儿园区域活动总结2024-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