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捉泥鳅

时间:2023-03-28 08:11:48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大班科学:捉泥鳅(精选7篇)由网友“社交牛杂症”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大班科学:捉泥鳅,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科学:捉泥鳅

篇1:大班科学优秀教案《捉泥鳅》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捉泥鳅》

【活动目标】

1、尝试用不同的材质手套捉泥鳅,感知粗糙材料能防滑的现象。

2、敢于亲近泥鳅,体验捉泥鳅的快乐。

3、尝试用线条记录实验结果,并能用恰当的词汇进行描述。

4、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活动准备】

1、大地毯、泥鳅、盆、毛巾;塑胶手套、毛线手套;图文字卡(粗糙、光滑)

2、童谣歌曲《捉泥鳅》、ppt

【活动过程】

一、看看说说――大胆表达对泥鳅特性的了解。

师:(出示ppt)春天来了,冬眠的'小动物们都醒来了。最近在我们的自然角多了一个朋友,看看是谁?

提问:你了解泥鳅吗?你知道关于它的秘密吗?

小结:泥鳅是一种鱼,它身体细细长长的,身上有着一层滑溜溜的保护层――黏液。

二、捉泥鳅――在操作、比赛中发现捉泥鳅的方便与材料的关系。

(一)第一次空手捉泥鳅。

师:你们说泥鳅的黏液可以保护它不被抓住,真的吗?那你们想不想试试捉一捉泥鳅?(提醒幼儿卷起袖子)

1、请个别幼儿尝试捉泥鳅,问:你捉起来觉得怎么样?

2、请全体幼儿一起试试捉泥鳅,体验泥鳅的光滑,不易捉住。

(二)第二次戴手套捉泥鳅:

师:泥鳅浑身都是光滑的,要抓住还真费劲!所以,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两样秘密武器――两种手套,试一试,看看能不能来帮你们更容易捉泥鳅。

1、幼儿戴手套捉,要求:戴一只,用戴手套的手去抓。两种手套都试一试,比比哪一种手套更容易捉。

2、交流讨论:戴哪种手套容易捉?为什么?(丰富词:粗糙、光滑)

小结:用光滑的手套很难捉住光滑的泥鳅,而用粗糙的手套更容易捉住光滑的泥鳅,原来粗糙的东西能――防滑。

(三)第三次捉泥鳅比赛。

师:大家都觉得粗糙的绿手套捉泥鳅方便,那我们来一次捉泥鳅比赛,看看它是不是真的像你们刚才试的那样有防滑本领!

1、听清比赛要求:3人一组合作,2人抓,1人数。看哪队合作得好!给你们30秒时间,听到“叮”时间到,停止捉泥鳅。比比哪一队捉得多,数得最清楚。

2、交流:说说你们队一共捉到了多少泥鳅?为什么捉得多?

小结:看来除了有合适的防滑手套,还得有好的技巧和好的合作才能有更大的成功。

三、生活中的防滑――初步了解生活中的防滑措施和防滑用品。

师:今天捉泥鳅让我们发现了粗糙的手套更容易捉泥鳅,所以,粗糙的材料能防滑。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需要防滑的地方,看看――

1、(ppt照片出示)雨天,我们的大厅很湿滑,怎么办?

结冰的地面很容易让人摔倒,怎么防滑?

2、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要防滑?有哪些东西能防滑呢?

(ppt出现鞋子、浴室防滑垫)

延伸:在生活中还有很多需要防滑的地方和防滑的好办法,我们回去后再去找一找,记录下来好不好?

篇2:大班儿童科学捉泥鳅教案

教学目标

能用轻巧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捉泥鳅》,体会嬉戏的愉快情绪

认识四四拍,了解其含义及强弱规律。

重点难点

声音要富有弹性和童趣,附点音符的演唱

教学过程

一、课前发生练习

二、新歌学习

师:听一听,歌中的这些孩子在玩什么呢?

1、初次欣赏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揭题:捉泥鳅

师:这是一首由台湾著名的音乐人侯德建先生所写的童谣,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好听的歌。

2、再听歌曲。听听歌中提到了哪些景物?

幼儿:池塘、雨、田野、泥鳅;

泥鳅:泥鳅是最为常见的鱼类,常生活在水田、池塘、沟渠的静水底层淤泥中。浑身滑溜溜的,身上布满黑色小斑点,小小的眼睛,嘴的周围长着5对触须。 个头虽小,能耐却很大,泥鳅的生命力极强,即使在干旱季节,水源涸竭的情况下,它能钻入泥中照样不死;泥鳅肉质鲜美,富含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营养丰富,并具有药用价值,深受人们所喜爱。纠正“了”—liao

3、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师:野外这么美,小伙伴们玩得真高兴呀。你们想不想跟着这些小伙伴一起去捉泥鳅?——出发吧!

4、跟琴练唱歌曲。

(1)找一找:歌中的乐句你都会唱了吗?你觉得哪一句学习时有困难?

——练习。(可请会唱的学生教唱)

(2)注意点。

a、附点节奏——轻快、开心

b、同音反复处——口齿清晰、音高一致

c、后半段乐句——心情急切

5、完整演唱歌词。

注意歌曲的情绪、速度。

师:同学们的歌词唱得很棒,精彩的歌词加上美妙旋律会更棒,让我们一起去感受歌曲美妙的旋律吧!

师:接下来让我们开动脑筋,捋捋袖子、卷起裤管,一起来“捉泥鳅”吧!

6、音乐游戏:捉泥鳅

三、延伸 表现歌曲

导:这么好听的歌曲它是几拍子呢?

1、了解四四拍含义,板书,标出强弱规律。

师:让我们用四拍子的动作来拍一拍吧!

2、声势训练。

(1)动作:跺脚、拍腿、拍手、拍肩

(2)为歌曲伴奏并合唱捉泥鳅。

篇3:大班儿童科学捉泥鳅教案

活动目标

1.感知并了解泥鳅的主要特征,体验抓泥鳅的乐趣。

2.在探究活动中发现粗糙材料易抓泥鳅的现象,激发幼儿探索身边科学现象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幼儿已初步了解了鱼类知识。

2.泥鳅、盆、棉手套和塑料手套等。

3.介绍泥鳅主要特征及黏液作用的相关录像。

活动过程

1.观察感受泥鳅,了解泥鳅的外形特征。

师:请小朋友仔细看看泥鳅是什么样的,有没有特别的地方或有趣的事情,待会儿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为便于幼儿观察,事先在几个大脸盆中放若干泥鳅和水)

幼儿观察后自由讲述自己的发现。

幼:眼睛小小的。

幼:嘴边有胡须。幼:背上有鳍,尾巴上也有,游起来很灵活。

师:是呀,这一点和谁一样啊?

幼:和鱼一样。

师:是的,因为它也是鱼家族中的一员啊。你们有没有发现泥鳅有趣的事情呢?

幼:它身上很滑。

幼:它滑溜溜的,老从我手里滑走。

幼:它身上很粘。

师:这些滑滑的、粘粘的是什么呀?

幼:叫黏液。

师:这些黏液对泥鳅有什么好处?

幼:能帮它逃走。

幼:因为很滑,别人不容易抓住。

师:除了帮它很快逃脱,黏液还会有什么好处呢,你们猜一猜?(幼儿可能回答不上来),好吧,老师请你们看一段录像,看了就知道了。

看录像,梳理有关泥鳅的知识。

师:刚才我们说的,录像中都说到了。现在你们知道了吧,泥鳅的黏液还有什么作用呀? 幼:能帮它的皮肤呼吸。

幼:能帮它在泥地里很快地行走。

师:黏液对泥鳅的好处真不少啊。

2,尝试体验、比较发现粗糙材料易捉泥鳅的现象。 幼儿徒手尝试捉泥鳅后集体交流。

师:刚才小朋友说泥鳅身上滑滑的,不好捉。现在你们去试一试,是不是真的很难捉。

师:你捉到泥鳅了吗?你怎么捉的?

幼:我捉了很长时间才捉到两条。

幼:真不好捉啊,我先用一只手没捉到,后来用两只手才捉到的。

师:泥鳅在你手里是怎样的?

幼:我刚把泥鳅捉到,它就马上从我手里滑走了。

幼:它在我手里时拼命扭动,要从我手里逃走。

师:泥鳅这么难捉,是什么在帮它的忙啊?

幼:是黏液在帮忙。

师:哦,有了黏液,泥鳅真不容易捉啊。刚才我还看见几个小朋友用老师给你们擦手毛巾在捉掉在地上的泥鳅呢,这个办法也挺好。老师也准备了一些材料,请你们用这些材料试试捉泥鳅。

出示材料,交待要求:每一样都试一试、抓一抓,看看有什么有趣的事。幼儿尝试、比较、发现不同。

师:用这些材料捉泥鳅,你们有没有发现有趣的事情呢?

幼:用棉手套好捉,我捉了好多呢。

幼:我觉得塑料薄膜手套太滑,捉不到泥鳅。

幼:我用毛巾把泥鳅身上的黏液吸掉就好捉了。

师:为什么棉手套捉泥鳅容易些,塑料手套捉就不容易?棉手套和塑料手套有什么不同? 幼:棉手套粗糙、塑料手套光滑。

师小结:粗糙的棉手套捉泥鳅时,阻挡泥鳅滑走的力量变大了,泥鳅就不容易滑走了。塑料手套自己也是滑滑的,它捉泥鳅时,阻挡泥鳅滑走的力量还是很小,所以不容易捉到泥鳅。

3.联系生活,知道如何用粗糙材料防滑。

师:刚才我们捉泥鳅,把地板弄得很湿。瞧,地板变滑了,为什么我们在湿湿的地板上没有滑倒?谁在帮忙?

幼:我们穿了鞋子。

师:为什么穿了鞋子就不滑了?

幼:因为鞋底有花纹,很粗糙的。

师:这个道理和我们用棉手套捉泥鳅是一样的。还有没有其他方法让滑滑的地板变得不滑呢?

幼:可以铺些纸板。

幼:放块地毯。

幼:放块厚棉布。

师:生活中还有好多地方是滑滑的,有些危险的,请小朋友回去找一找,然后想想办法解决吧!

评析

我根据中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立足于泥鳅主要特征的观察和感知,在活动一开始,就让幼儿自由观察泥鳅的外形特征,了解外形特征与其生活环境的密切关系。在这个环节中,我让幼儿带着“泥鳅长得什么样?他有什么有趣的地方?等问题进行探究,活动中始终让幼儿处于一个宽松、和谐、自由的观察氛围,不要求幼儿获得完整知识,只要是幼儿有自己的观察与发现就行了。在观察感知的基础上,再让幼儿将自己的发现与同伴、老师交流,让幼儿在活动中主动地建构相关知识,而教师此时只是一位积极的引导者、支持者与合作者。在幼儿描述自己的发现时,我们针对“黏液”这一难点展开分析、设疑,让幼儿自己发现、猜想,而后在操作实践和观看录像中得到答案。

孩子们对活生生的泥鳅不易抓是抱有浓厚探究兴趣的,我始终从幼儿的兴趣出发,在活动中以抓为主线,在抓的过程中发现泥鳅因为黏液的帮忙而容易逃脱的现象。在此基础上,材料的出现使探究活动又上升了一个层次。在这个过程中,我重在让幼儿比较粗糙材料与光滑材料捉泥鳅的不同现象,只有发现奇特的现象,才能激发幼儿探究的欲望,让幼儿发现事物间的关系,获得新经验。在活动中,幼儿在亲自操作和体验中自然地发现了棉手套易捉泥鳅的现象,同时,幼儿认识了两种材料的特点,发现了材料特点与捉泥鳅难易程度的关系,从而让他们自发地建构起粗糙的材料具有防滑作用的经验。在这一过程中,我的任务是观察孩子用材料尝试捕捉泥鳅的过程,提供适时的帮助,引导幼儿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发现,共同探究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有助于幼儿重新思考自己的探究过程和发现,促进概念和思维水平由低到高的不断发展。

科学活动应来源于生活,更应回归于生活。本次活动的延伸也是继续探索的起点,正如《纲要》中说的,孩子们在科学活动中所面对和需要解决的是有关周围事物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通过解决这些问题的探究活动,孩子们不仅能学会学习,还将发展在社会生活中所必要的能力和行为。所以,我从捉泥鳅的现象中生成活动,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让幼儿知道之所以探索这个现象,探讨这个问题,是为了帮助我们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是为我们的生活所服务的,为幼儿理解科学对人们生活的实际意义提供了直接经验和实践背景。

篇4:大班科学《捉泥鳅》活动设计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大胆亲近动物,在捉泥鳅中体验快乐。

2、引导幼儿感受泥鳅光滑的特点,发现不同材质的手套对捉泥鳅的影响。

3、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操作,并大胆设想去解决问题。

活动准备:

1、泥鳅若干

2、脸盆、各种材质的手套、擦手毛巾等。

一、幼儿观察,了解泥鳅的主要特征。

1、盆子里有什么?让我们一起去和泥鳅玩玩,看看会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发生。

(1)、幼儿自由捉玩泥鳅,教师巡回参与及指导。要求幼儿大胆地去捉弄泥鳅。

( 2)、幼儿观察后讲述自己的发现。

(3)、幼儿徒手尝试捉泥鳅。

2、第二次玩泥鳅:

(1)、教师提出探索重点:试试怎样才能用手捉住泥鳅,不让它滑落。

(2)、幼儿自由尝试,教师鼓励幼儿大胆探索捉泥鳅的方法,并及时请成功者介绍并及时请成功者介绍并展示徒手捉住泥鳅的方法,如捏紧、贴脸盆壁移动、两手捉等。

(3)、教师再次提出捉玩泥鳅时的观察重点:泥鳅这么调皮,它身上有什么秘密让我们难以捉住它?大家来找一找。

二、戴手套捉泥鳅,比较感知不同材质的手套对捉泥鳅的影响。

1、出示手套,幼儿了解不同材质的手套。

2、幼儿选择一种自己认为比较容易捉泥鳅的手套进行尝试。

3、幼儿交流不同材质手套捉泥鳅的感受。

4、幼儿戴手套自由捉玩泥鳅,教师巡回,鼓励幼儿捉得又快又多。

5、请几名幼儿进行戴手套捉泥鳅比赛,最后比比谁多谁少,并找找原因:大家都戴一样的手套,为什么捉的数量又不一样呢?(鼓励幼儿在捉泥鳅时要胆大心细,眼捷手快。)

三、活动延伸

1、  让幼儿说说泥鳅是属于哪一类动物.这类动物有哪些相同的特点。

2、周末请爸爸妈妈带着你们到小河里捉泥鳅,周一带到幼儿园放在自然角饲养。

篇5:大班科学活动《捉泥鳅》的教案

大班科学活动《捉泥鳅》的教案

目标

1.了解泥鳅外形特点及与生活环境的关系,对自然生物感兴趣。

2.愿意用各种材料进行操作,感受光滑与摩擦。

3.敢捉、玩泥鳅,体验快乐。

活动准备

1.在班级的自然角中饲养泥鳅,开展事先的观察活动。

2.关于泥鳅黏液知识介绍的视频。

3.泥鳅若干,养在几个大盆中。

4.捉玩泥鳅的工具与材料:煤灰、沙子、抹布、手套等。

活动过程

一、徒手玩泥鳅,感知泥鳅的外形特征

1.第一次玩泥鳅:

教师引出活动主题:让我们一起去和泥鳅玩玩,看看会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发生。

(1)幼儿自由捉玩泥鳅,教师巡回参与及指导。

重点:教师引导部分胆小、怕脏的幼儿逐渐敢于触碰和捉玩泥鳅,并鼓励幼儿间用语言交流、描述玩泥鳅的感受。

(2)玩泥鳅后,师生共同分享趣事。重点突出:幼儿自我感受泥鳅的特性,学习相应的词句,如滑溜溜、很黏、调皮地逃来逃去、不停地滑落等。

2.第二次玩泥鳅:

(1)教师提出探索重点:试试怎样才能用手捉住泥鳅,不让它滑落。

(2)幼儿自由尝试,教师鼓励幼儿大胆探索捉泥鳅的方法,并及时请成功者介绍并及时请成功者介绍并展示徒手捉住泥鳅的方法,如捏紧、贴脸盆壁移动、两手捉等。

(3)教师再次提出捉玩泥鳅时的观察重点:泥鳅这么调皮,它身上有什么秘密让我们难以捉住它?大家来找一找。

集中反馈观察信息,请有相关知识的幼儿进行介绍,并结合看知识光碟进一步了解黏液的形态及作用。

(本节重点:让幼儿在看、玩、捉的过程中了解泥鳅不易捉住的原因,如泥鳅的体型细长、身上的黏液湿滑等,并能用形象化的语言进行描述,为下一环节尝试用各种材料增加摩擦力捉住泥鳅打下铺垫。)

二、使用材料捉泥鳅,感知光滑与摩擦

1.幼儿叙述经验:生活中,大人们是怎样捉住泥鳅的。

2.出示各种材料(沙子、煤灰、抹布等),教师介绍,幼儿指认。

3.幼儿分散自由试用材料,教师巡回了解信息。

4.交流梳理:说说用了哪种材料或工具,怎样使用这些 工具捉住泥鳅的,为什么能捉住。(让成功者演示)

5.比较所使用的材料及捉的方法,了解摩擦力的现象。(使用材料,增加了摩擦,就比较容易捉住泥鳅。)

6.借鉴别人的方法,再自由使用材料捉捉、玩玩,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本节重点:让幼儿在使用各种材料与工具时,感觉到手感不像先前那样光滑,似乎变得粗糙,这就是增加了摩擦力。意在通过运用材料捉泥鳅.感知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摩擦力以及摩擦力给人带来的便利。)

三、戴手套捉泥鳅比赛

1.教师出示劳动手套,幼儿说说为什么要戴手套捉。

2.幼儿戴手套自由捉玩泥鳅,教师巡回,鼓励幼儿捉得又快又多。

3.请几名幼儿进行戴手套捉泥鳅比赛,最后比比谁多谁少,并找找原因:大家都戴一样的.手套,为什么捉的数量又不一样呢?(鼓励幼儿在捉泥鳅时要胆大心细,眼捷手快。)

(本节重点:戴相同的手套提泥鳅,但捉住的数量却不一样,由此引导幼儿思考,除了使用增加摩擦力的材料,还有其他很多因素影响捉泥鳅的效果,比如胆量、运气、灵敏度等。知道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除了运用合适的工具与材料,还要依靠自己的胆量、睿智等。)

四、活动结束

让幼儿说说泥鳅是属于哪一类动物.这类动物有哪些相同的特点。(幼儿经验反馈,教师不作评述。)

(本节重点:让幼儿凭借对泥鳅的认识,自由说说泥鳅的类别。教师重在了解幼儿对动物归类的原有经验,为下次继续认识泥鳅,并与其他相类似动物进行比较、归类打下铺垫。)

科学小百科:

泥鳅的身体表面没有鱼鳞,但却有黏黏、滑滑的黏液。泥鳅、鳝鱼、鳗鱼这些表面有黏液的鱼类,一般都是没有鱼鳞的,从这点我们就可以知道和推测,这种黏液肯定是取代鱼鳞成为了它们的保护层。泥鳅很不容易被抓住,特别滑。黏液可以让它们在泥土和水中减少阻力,也便于逃生。其次,这种黏液也起到隔离细菌的作用。所以泥鳅身上的黏液就像软的防身服一样。(浙江省湖州市实验幼儿园卞娟娟)

篇6:捉泥鳅

捉泥鳅650字

回到老家,我躺在床上和小姐姐一起冥思苦想,终于想出一个好玩法,那就是捉泥鳅。我和小姐姐一人带个夹子,提个篮子,蹦蹦跳跳的出发了。

到了河边,小姐姐教我:泥鳅是在一些石头间的小缝里,当你看到它时,先慢慢靠近它,然后猛的夹住它放进篮子里。我点点头,心想:这捉泥鳅还真不简单呀!头手都要用。哎,别想了,快去捉吧!我跟着小姐姐轻轻的,小心翼翼的寻找。小姐姐找到了!“啊!找到了,找到了!”我高兴的一蹦三尺高,立刻去夹泥鳅。咦?不在了?“肯定是被你惊天动地的声音吓跑了!”小姐姐笑弯了腰,什么嘛?我的声音没那么大吧?我们继续找起来。呀!我找到了。这次一定不要出错啦!我全神贯注的靠近。不料老天不作美,没让我看到脚下的大石头。只听本人“扑通”一声,摔了个狗啃泥了。“呜~~~,不好玩,不玩了”着嘴坐在大石头上。“妹妹,可不能半途而费哦……。”小姐姐开始教育我了。经过一翻嘴枪舌战,虽然小姐姐牺牲了她的得力战将――嘴皮。但我终于同意继续捉泥鳅了。呀!我和小姐姐同时发现了一条泥鳅,小姐姐示意让我去。我慢慢的走过去。飞快的'将泥鳅夹住。放进篮子里。捉到了!我松了一口气。又和小姐姐一起捉了起来。经过我们的团结合作。有了许多的战利品,我们提着子高高兴兴的回家了。

家里,我看着我的战利品,心中充满了自豪,也暗暗的下定决心:这次我的本领还不够好,下次练练,肯定能捉到更多的泥鳅的!同时也明白了一个道理:我们不管做什么事,只要坚持不懈,永不放弃就会获得成功!

篇7: 捉泥鳅

春日的早上,阳光洒满广阔的大地,洒在美丽的校园里,洒在我们的笑脸上。学校组织二年级学生去惠州古石龙农场研学一天。

我们出发了,在车上,导游姐姐给我们介绍了研学的活动内容:捉泥鳅、插秧、植树、滚铁环……真是丰富多彩,我最期待的就是捉泥鳅。

到达农场后,我们脱掉鞋袜,换上短裤,提着小水桶,光着脚丫飞奔到水田里。水田里的水凉凉的,真舒服呀!小泥鳅看见我们来了,吓得四处逃窜,东躲西藏,有的钻入泥土里,有的躲进草丛中,跟我们玩起了“躲猫猫”的游戏。水田里的水被我们搅得很浑浊,要用火眼金睛仔细地看才能发现泥鳅的身影。泥鳅滑溜溜的很难抓住,有的同学索性把太阳帽当作捞鱼网,这下真的抓住泥鳅了。我们脸上都绽放着灿烂的笑容,欢声笑语在空中回荡,好像一首动听的歌曲。

捉泥鳅结束了,我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水田,同学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笑作一团,因为大家都成了名符其实的“泥娃娃”啦!

这次研学活动有趣又好玩,我非常喜欢,期待下次的研学日。

大班科学《捉泥鳅》活动设计

泥鳅大班科学教案

大班科学凉爽活动教案设计

咯噔蹬的好朋友幼儿园科学教案

《捉泥鳅》的教学反思

幼儿园文艺汇演主持词

六一晚会主持稿

六一主持稿演讲

童年里的美好记忆350字作文

六一儿童晚会主持稿

大班科学:捉泥鳅
《大班科学:捉泥鳅.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大班科学:捉泥鳅(精选7篇)】相关文章:

六一文艺晚会主持稿2022-08-27

幼儿园母亲节的活动方案2023-12-29

母亲节教案2023-03-14

六一儿童晚会主持稿2022-11-22

六一的主持稿2022-12-14

家乡的小溪优秀抒情作文2023-07-13

冲浪记作文2023-06-17

那片消失的回忆初中作文700字2024-01-15

企业庆元旦的主持词2022-12-27

三八节亲子活动感想-活动感想2023-07-23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