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乎母亲心散文(集锦9篇)由网友“阿迪克斯”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整理过的顺乎母亲心散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欢迎大家分享。
篇1:顺乎母亲心散文
顺乎母亲心散文
黑龙江省兰西县王凯、王锐这对已年过六旬的兄弟,为了实现了八旬老母亲周游全国的心愿,他们自制“感恩号”人力房车,徒步拉着母亲去旅行,他们用坚实的脚印丈量祖国大地,用感恩的目光欣赏大河山川,完成了一段感恩的旅程。孟子说:“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王凯、王锐兄弟用实际行动对这句话做了最好的诠释,用旅行的方式为老母亲做了一件感天动地的事,铸就了中国孝子的典范。
如何践行孝道,赡养父母,其实“顺乎亲”是每个中华儿女都本该做到的,有时,也是儿女们最容易做到的。我一个平凡之人,没有为父母做出惊天动举,却也在“顺乎亲”中因“亲快乐”收获着自己的快乐。
当年,我羽翼丰满,远离父母的怀抱,飞翔到六百五十多公里之外,独自工作与生活。
当我离开家的时候,我从父母的笑容里感觉到父母的满心欢喜,虽然我走出去没有违背父母的意愿,但我还是从父母的泪眼里读出了父母的依依不舍。
孔子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很显然,我是一个不孝之人。因为当时,我仅仅能告知父母我的何去何从,我的所想所为,由于居无定所,所以不能明确告知父母我的所居之处,更不能告知父母我何日何时归来与之团聚,更不谈上承欢膝下,侍奉父母了。一走了之的我,留给了父母无尽的'思念和担忧。
好在孟子又说:“家穷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这句话成了我当时远离家乡、阔别父母的最好借口,也或多或少地抚慰了我对父母心存的愧疚之心。
在外打拼的头几年,我一心一意扑在工作上,以提高经济收入为首任,以改变物质生活为重任。一分耕耘,就有一分收获。通过几年的不懈努力,经济收入终于发生了量的巨变,引起了物质生活质的改变。我首当其冲为父母改建了住房,不惜给父母钱财,以便满足父母的日常生活开支。误以为有能力为父母提供丰厚的经济和物质,就足以减轻或者抵消“父母在,不远游”这句话所造成的心理上的愧疚感。全然忘却了有空回家看看父母这个起码的为人常识,甚至常年电话也和父母通不了几个,竟然连这个最低层次的孝也没有尽到。只在每年的春节回家一次,让父母享受年仅一次的天伦之乐。
天有不测风云,在一个天寒地冻的冬夜,凄厉的风从六百五十公里之外吹来了妈妈的哽咽声,我惊悉父亲去了天堂,从此与我阴阳两隔。父亲生前为了不影响我的工作,不打乱我的生活,居然和母亲串通一致向我隐瞒了他日益加重的病情。在父亲生病期间,我除了金钱和物质的给予,其他的我什么也没有为父亲做,导致了我在父亲弥留之际,竟然没有和父亲相互见上最后一面,造成了“子欲养,而父不待”至今令我无法磨灭的后悔自责的痛。
痛定思痛,父亲去世后,孤单的母亲在我的再三要求下,跟随我来到异乡,来到我工作的城市生活。因为城市里,身住单元楼的人们出入都有铁将军把门,邻里之间鲜有往来,我和妻子早出晚归忙于工作,白天,她一人独自呆在家中,实在无所事事,觉得更加孤单。一年后,母亲固执己见,强烈要求一个人在老家生活。“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想起孟子的这句话,我别无它法,只能顺从母亲意愿。
将近古稀之年的母亲单独一个人生活,我当然放心不下,除了拜托在家乡生活的发小时常帮我去看望母亲外,为了能更多的随时了解母亲的生活状况,我给母亲家里装上了电话,只要有空就给母亲打去电话,聊聊家长里短,聊聊柴米油盐酱醋茶。每一次与母亲通话,母亲的喜悦之情都溢于言表,这也大大地减少了我对母亲生活状况的担心。每一次通话时,母亲的快乐言辞也给了我许多安慰,平添了我许多快乐。
因为远在他乡,路途相距老家甚远,加上繁忙的工作,常回家看望母亲,就成了非常奢侈的事。我只能一有机会,就抓住机会回家看望母亲了。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回家看望了母亲。就是这次回家之行让我彻底懂得和坚信顺从母亲意愿是非常值得我去做且是我应该必须做的事。顺着迁就母亲,让母亲在乡下生活不失为明智之举。母亲只有在乡下生活,才有用武之地。看着满院子母亲侍弄的花花草草,我知道,因为劳动,操劳一生的母亲活得非常的充实;亲眼目睹母亲给小鸟喂食以及让通过劳动获得的果实与左邻右舍分享,我明白,因为母亲的仁慈之心和博爱之情母亲生活得非常的快乐。原来,“顺乎亲”亲才快乐啊!
于是,我一发不可收,对母亲提出的任何意见和要求我都一切照办,尽心尽力的满足和实现母亲的一切意愿。心想事成的母亲也因此变得更加的幸福和快乐,而我也快乐着母亲的快乐,幸福着母亲的幸福。
篇2:母亲的心的经典散文
母亲的心的经典散文
师范毕业后,我被分到了一所离家三十里远的农村小学。两年后,女朋友抗不过她母亲压力,跟我分手了。我的世界陷入了一片昏暗。我形销骨瘦。其间,最担心我的人是母亲,我是看得出来的。
那个星期天的下午,天灰蒙蒙的,好像要下雨了,我得快点骑车到学校去。刚出门,正巧,母亲从姨娘家回来了。裤袋里装了三个微温的熟鸡蛋。她让我把这三个蛋带走,说当晚饭吃总比饿肚子强。我不想违逆母亲的心意,更何况她面色忧戚,眼睛里噙着泪花,便点了点头。拿什么装呢?母亲翻了几个抽屉,总算找到了一个旧敝的小网袋。她想了想,又寻了块破布头,掸了掸。布暗红,斑迹点点。母亲麻利地包好了鸡蛋,然后放到网袋里,挂在我车把上。我什么也没说,告别母亲时,眼眶有点儿潮。
世界上最土的“包”垂了下来,像一挂胆,像一团火,更像一颗心。途中,这颗“心”一直在跳着,晃着,一会儿撞在龙头上,一会儿碰到膝盖上。我的心一阵阵揪紧,却无可奈何。路上的人默默地赶着路,有的还瞟瞟我,瞅瞅我。我继续赶我的路。我知道他们想什么,他们却不知道我在想什么。从跨上车的那一刻,那三个鸡蛋就化作了母亲的心,孤悬着,晃动着,始终伴随着我,虽然粗糙,平凡,甚至老旧,然而,这是什么也无法替代的,它是我永远不灭的心灯。我的眼泪潸潸地下来了。
到校的.时候,天已经黑了。雨淅沥,人憔悴。我望着三个已破碎得不成样子的鸡蛋,一点食欲也没有。痴痴的,怅怅的,我进入了一种无可名状的恍惚之中。
猛然中,我想到了前几天看到的一则小故事:一个男人为了讨得妖女的欢心,在妖女的威逼和撺掇下,取了母亲的心,带去见妖女以成鸾俦。半路跌了一交,心被甩出去很远。这时,母亲的心说话了:“孩子,跌疼了吗?”
我趴在桌上呜呜地哭起来。我不知道哭了多久,抬起头,看了看窗外——那棵扶疏的栎树上,虚嵌着一枚心形的灯泡。不是太亮,却绝对是凄风苦雨中的人的信心和慰安。母亲啊,你为我们兄弟三人操碎了心,您的儿子已经二十几了,却依然让您担心,我真是太无用了!母亲啊,您歇歇吧,您的儿子已经长大了,他一定会让你扬眉吐气的。
这天晚上,雨没有停。这天晚上,我继续独守着一园的寂寞。这天晚上,我决定笑对苦难,报之以歌,不为别的,只为了——母亲的心!
篇3:母亲的心情感散文
母亲的心情感散文
煮沸了的水正等我下水饺的时候,我的手机突然响起。
“这么早的电话肯定是儿子打来的。”这是闪现在我心头的第一个念头。昨天晚上分别给他打了两个电话都没打通,儿女在父母眼里是永远长不大的孩子。昨天下午在江山至徐州的列车上为他送行,心里实在是依依不舍,要不是进来了两位小姑娘,我真想在400元一趟的软卧车厢里好好抱他一下。
“老爸,您昨天打我电话啦?”手机上是熟悉、很有质感的儿子的声音。“昨天晚上我睡去了。”
“到站了吗?”我问。因为昨天挥手告别时我曾叮嘱他:到站时给老爸打个电话。此时该是到站的时候了?!
“下一站就是徐州。”儿子轻松的语气我听了心里有一股暖流在流动。“火车晚点了半个小时。”
“可以整理一下随身携带的东西了,不要把东西忘记在车上。”虽然我知道这已是多余的话,但我还是再说了一遍。
“好的。”听儿子口气显然没有一点点“嫌烦”的`意思。我心里很清楚,要是刚才的话出自他妈妈的口,这小家伙肯定会说一句:“烦不烦?!”嫌他妈妈又在罗索。昨天下午在列车上母子俩就又赌气了一番。
“有话对妈妈说吗?”我问。
“没有。”回答很干脆。看来这家伙对妈妈昨天的“叨唠”还没放下。
“等下,”不容儿子是否愿意,我自作主张,将手机送到他妈妈面前。“让妈妈接电话。”
“我没话说!”看来这做妈妈的对儿子的“讨厌”也没有放下。“别给我。”她说着推开我递给她的手机。我可依不得她,把手机硬放到她的耳边。
“车子晚点了?!”尽管心里还有气,但此时从她的嘴里吐出的每一个字还是暖暖的。“记住,下车时不要把东西忘记在车上。”还是“老调头”。只是此时儿子回话的声音我听不到。但我想此时此刻在儿子听到妈妈的这句话,心里肯定也是暖暖的。儿是娘心上掉下的一块肉,她(们)的心是想联的。
吃着我煮好了的水饺,她突然嘟哝出一句:“不知道那边有没有下雨?刚才忘了问他一下了。”昨天出门时她一边要儿子带上雨,一边又责怪他两把雨伞放在学校也没拿回来。
“你不是说没话对他说吗?”我笑着对儿子他妈妈说。
篇4:母亲的心叙事散文
母亲的心叙事散文
在春寒料峭的三月,带着对母亲的思念和她生日到来的祝福,我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故乡。坐落在村头的那片带院落的红瓦房便是我曾经温暖的家,远远地看见了母亲早已站在家门口,翘首期待着,望着风中母亲那飘动的白发,我不禁鼻子一酸。
对于我的到来,母亲难以掩饰心中的欣喜,精神状态极好。平日里母亲患有高血压病,严重的头晕让她行动不便,医生劝她不能乱动。可她此时不顾自己身体的不适,不停地忙碌着,拿出她为我准备好的各种各样的食物,堆放在我面前,并不停地催促着我多吃。嫂子在一旁打趣着:“知道你回来,老早就把你喜欢吃的都留起来,不让我吃。”母亲说:“你们都离我近,见得多,可她呢,离我那么远,几年才回来一趟,我心里多想她。”是呀,我理解母亲的心,这是她疼爱女儿的一种方式,也似乎用这种方式表达着她对我的牵挂和照顾。就象几日来,母亲在我耳边反复唠叨的一句话“家中你最小,没想到长大后你走的最远”语气里包含着复杂的感情。
我珍惜着和母亲相聚的日子,家长里短的和她聊这聊那,倾听她的故事,她曾经的挨饿和受苦,她曾经的风光与荣耀,她喜欢沉浸在往事的回忆中。她惊喜于我的变化,说我变得懂事和更善良了。其实对母亲的`言行,我是给予更多的理解,对更多的事情,是站在她的角度出发。不再像以前年轻时喜欢顶撞她,不再以现代人的观点标准去衡量那一代人的所思所想,毕竟所走过的路不同。因为我明白,她所做任何事的心的出发点都是好的,尽管有时候她用的方式在你眼里有些不习惯。
在家的几日里,我时刻感受着母亲对我的爱护和照顾。每晚睡觉之前,她迟迟不肯离去,只等我睡下后,她帮我盖好被子,掖好被角,方才安心离开,一如小时候对我的照顾。睡梦中,也隐约感觉到她又来到床前,再次为我掖被,这让已进中年的我感受着儿时母亲的温暖。的确,在母亲的眼里,我永远都是长不大的孩子,也敢怪几日来母亲总把我和侄女混叫一气,对着我叫侄女的名字,对着侄女喊我的名字。倒不是说她真的糊涂了,而是在她的思想深处,对我总处于一种小时候的感应,这种感觉让她一时还无法立刻转变过来。尽管自己已经老大不小,也不再是她眼中娇惯的小女孩了,可她依然宠着你。为你做点什么,也许这样对她来说很开心,这就是母亲。
相聚的日子总是短暂的,我该离家而返回单位了。母亲凄然地说“又要走了,你回来的时候,我是那么开心地盼着,走了以后,我这心里空落落的,很长时间都安定不下来。”我安慰着母亲“我在外面一切都好,请放心,我常回来看您。”寒风中我走出家门,再次回头,又看到了年迈的母亲站在大门口,不停地向我挥手,我再也克制不住的泪水涌出眼帘。
回单位后,我立即打电话向母亲报平安,接电话的是嫂子,她向我诉说着母亲的情况:“咱妈的高血压又加重了,正在打着吊瓶,并且有一只耳朵突然失去了听力,就是在你离开家时,咱妈从外面回到房里的一瞬间,一只耳朵就什么都听不见了。”“怎么会呢?我走的时候她还好好的”我惊奇道。嫂子仍自顾说着“她这种情况,据医生分析,可能是受突发的刺激,高血压引起,有可能是暂时性的失去听力,待慢慢恢复,也可能是永久性的。情况看来,咱妈很可能是看到你离家后,心里有些不平静,导致血压上升而出现的毛病。”可怜天下父母心,嫂子的一番话,让我陷入深深的不安之中。
篇5:母亲的心的情感散文
母亲的心的情感散文
我是独生子,从小父母就对我非常疼爱,但决不是溺爱。由于异地求学,我成了父母唯一的牵挂。每次家里打来电话,母亲都要千叮咛万嘱咐一番。其中母亲最常说的一句就是一定要我吃饱,千万不要给家里省钱。母亲还说她和父亲都很好,工资也可以,让我安心读书,不要挂念她们。其实,母亲的病一直没好过,在很早之前就得了肺气肿。前几年,母亲开始剧烈咳嗽,甚至越来越严重,到了不得不去医院的时候。可是当症状略微减轻后,母亲立即停止了治疗。她隐瞒了病情,她说病已经彻底好了,不用再去医院了。我知道母亲是为了省下这笔钱,来供我读书。她为了整个家不停奔波劳累,在半夜常常能听到母亲剧烈的咳嗽,每次听到母亲重重的咳嗽声,我都担心得要命,母亲却强打精神说不要紧,没什么大碍。每念及此,心中更是充满了酸楚,觉得有愧于母亲。
我是通过补习才考上大学。在补习那一年,在我最艰苦最难熬几乎快要放弃的时候,总会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支撑着我,我想这种力量就是母亲背后对我的鼓励。母亲从不给我任何压力,高考的`那天,母亲对我讲:一定要放宽心,不要有什么负担,轻装上阵,高考并不是唯一的出路,考不上也无所谓。
高中的宿舍条件不是太好,冬天宿舍冷得像冰窖一般,晚上睡觉常常被冻醒。有一次,我给母亲说被子太短,盖住脖子会露出脚。当时只是随便一说,但这句话却在母亲心中深深扎了根。她特意去棉被加工厂,为我订做了一床两米长的被子,而且还特意加厚了,用了很多棉花,母亲说这是她特意叮嘱工厂师傅做的。我知道这厚厚的棉被里面包裹的是一个母亲对儿子深深的爱。
在同学眼中我无疑是最幸福的了,家中若是有什么好吃的,母亲总是为我留着,等我周末回家再吃。如果东西不能放太久,母亲会亲自给我送到学校。她每次都要把东西分成八份,因为我们宿舍共有八个同学,每人一份。
上了大学之后,回家是母亲最大的期盼,也是母亲最高兴的日子。但每次坐车,却成了母亲最焦急的时刻。无论车次有多晚,母亲都要来接我,一路上也是母亲每隔几分钟打来电话问我到哪了。她会像个小孩子一样缠着父亲一遍又一遍地问我怎么还没到。每次回到家,母亲总会把我爱吃的提前买好,让我吃的饱饱的。
在家的日子,我是最幸福的。母亲会竭其所能,做我想吃的饭菜,我有什么小要求,母亲也会迁就我。她总是说:学校食堂的饭菜肯定没什么营养,也吃不饱,到家里来就得给我好好补一补。每当我大块朵颐的时候,母亲是最开心的。父亲则在一旁说:“你看你,就你最疼你的儿子!”母亲会反驳道:“是我儿子,难道不是你儿子?我的儿子不疼,疼谁的儿子?”一句话出来,全家都被母亲逗乐了。
在家里,母亲会叫我猪仔子,这似乎是专属于母亲对我的称呼。她也总是不无自豪地说“还是我家猪仔子能吃!”
在我的印象中,母亲总是那么年轻,那么乐观开朗。可是无意中看到了母亲的白发,却着实吓了我一跳。我知道母亲也喜欢年轻,所以她染了黑发。但没过几天,那银色的发根就全露出来了。母亲终究还是老了,岁月把她最美好的东西带走了。
返校是母亲最不愿意看到的,母亲会叮咛我把该拿的东西拿好了,千万不要落下。在夜里,母亲会搂着我,让我陪她多说会话。我却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不愿意被她搂。母亲也没有埋怨过我什么。她说已经好久没搂过我了。
返校的那天,母亲会远远地望着我,等我坐的车开动以后才会离开。母亲给我说过,每次我坐上车的那刻,她总是感觉心里像是缺了什么东西一样。
母亲喜欢读书,这是她从小养成的习惯。因为家境的原因,刚读初中就辍学了,但母亲还是喜欢书,无论什么书,母亲都会拿来看。小时候我喜欢听母亲讲故事,她也总有讲不完的故事。母亲教会了我很多,尤其在做人方面。我身上所有优良的品性都深受母亲的影响。
回想起过去的一些事,点点滴滴都饱含母亲对我的爱。全天下再也没有像父母这样无私的爱了,有一个深爱着你的父母,你应当是是知足的,是幸福的。
篇6: 母亲的心感人散文
母亲的心感人散文
(一)母亲的心
当母亲听老师说儿子已有两天没在校上课,心一下子揪起来了。
前几天,邻居告诉她,儿子打来电话让她准备一百元钱,说是买复习资料。丈夫刚刚病逝,自己又下岗多年,全家全靠她摆个卖茶叶蛋的小摊子勉强维持生计,一百元,无异于天文数字!好在天无绝人之路,这两天生意还不错,她又厚着脸皮借了邻居二十元钱,总算凑够了一百元。她怕儿子急用,就匆匆步行了二十多里路来到了学校,准备亲手交给儿子。可是儿子不在校,她就把钱交给了老师代为转交……母亲没有告诉老师自己的真实身份,因为她凌乱寒酸的穿着,儿子一直不愿意她来学校找他,嫌她丢他的面子。
再次见到老师,母亲有些羞愧,一是因为自己上次那不得已的谎言,二是因为儿子这次的无故失踪。老师安慰着可怜的母亲,让她先去找儿子,其他的事以后再说。
母亲告别了老师在学校里茫然地走着,此时正值放学,校园里满是学生,母亲企图在熙熙融融的孩子们中间发现那个熟悉的面孔,可是她失望了。儿子班里的一个学生看到她焦急的样子,悄悄告诉她:她的儿子可能在网吧上网
母亲开始沿着大街,一个网吧接一个网吧地寻找,有的网吧老板一开始根本不让她进门,但她憔悴的面孔和辛酸的泪水终于引起了他们的同情,母亲就这样进去――出来,出来――进去……?
天渐渐晚了,本不应属于母亲这个年纪的一头花白的头发在夜风中被吹得凌乱不堪,母亲眼里没有泪水,心里却比数九寒天的冰还要凉:儿子,你到底在哪儿呢?
往事一点点浮上母亲的心头:因为家境贫寒,儿子自幼就很懂事,从来不和其他孩子比吃比穿,穿的衣服很多是亲戚朋友们送的旧衣服。可儿子学习成绩一向名列前茅,初中毕业时,孩子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这所市重点中学,靠亲朋好友的援手好不容易凑齐了学费,儿子才得以顺利进入学校就读。儿子是全家人的希望,可是就在这颗希望之星正缓缓升起的时候,父亲却倒下了,家庭的重担全部落在了瘦弱的母亲身上。母亲无怨无悔,她像燕子衔泥似地挣着每一分钱,然后把一角角零钱换成一张张大票子送给在校寄宿的儿子。
几年来,母亲不舍得买一件新衣服,不舍得买一斤肉,即使每天卖几百个美味的茶叶蛋,自己也不舍得吃一个,她含辛茹苦,省吃俭用,却一点也不觉得委屈。为了老公临终前的托付,为了全家人的希望……可是就在这颗希望之星即将冉冉地升上天空的时候,它开始变得暗淡起来,母亲的心也开始没了着落母亲累了,也饿了,还是早上在家喝了一碗稀饭,可她感觉不到饿,站在街头只觉得心里空荡荡的。
母亲走进这条街最后一家网吧,她暗想:如果儿子还不在,她就不找了,或许是儿子真的有什么事,她既希望儿子在网吧里又害怕儿子在里面……她拖着酸涩沉重的脚步,走进了网吧。
和其他网吧一样,屋内暗暗的,烟雾缭绕,只能看到一张张被电脑屏幕映出的或绿或蓝的面孔,母亲一个一个地挨着辨认,在房间的最里面,她发现了一张似曾熟悉的面孔。
可这是自己那个曾经让她引以为傲的儿子吗?长长的头发几乎遮住了半个面孔,苍白、疲惫的脸色,还有嘴里叼着的烟卷……他是那么专注,丝毫没有发现她的到来,好像与那个虚拟的网络世界已经完全融为了一体。
母亲彻底绝望了,她眼前一黑,软绵绵地倒在了地上,在倒下的那一刻,她分明听到了“啪”地一声脆响,好像一个彩色的'肥皂泡被风吹破的声音,她知道,那是自己心碎的声音。
(二)断齿的木梳
我的婆婆是一位个子矮小、慈祥可亲的小脚老太。
婆婆从小生活颠沛流离,受尽艰辛,所以晚年的她十分满足于现在的生活,保持着勤俭节约的习惯,许多衣物都是缝了又缝,补了又补,也不舍得扔掉,有时我把她的一些实在不能用的物什偷偷扔掉,她发现后还要捡回来宝贝似地珍藏起来,并埋怨我的“浪费”,让人哭笑不得。
比如说,她的那把破木梳。
那是一把普通的桃木梳,由于时代久远而变得乌黑发亮,上面的齿已断了一半,我给她扔掉两次,她愣是从垃圾堆里捡回来两次;我给她买了一把新塑料梳子,她说粘头发不好使;我又给她买了一把檀木梳子,想着她终于可以“更新换代”了吧,谁知她还是不肯扔掉那把破木梳,并神秘地对我说:“这是我的陪嫁,有纪念意义的,桃木梳子避邪的,不准给我扔掉啊!”我无可奈何,心里想:外人看了我让婆婆用这么破旧的木梳,一定以为我吝啬而不孝,我真的比窦娥还要冤啊!
一天早上,婆婆在梳头,我发现她有些异常,动作缓慢、沉重,突然她用手使劲掰断了一根梳齿,我被她的举动惊呆了:“娘,你怎么了?”婆婆眼中流出了泪水:“我昨晚梦见我儿子出事了!”我忙说:“娘,你别怕,梦是反的,说明他要交好运了!”婆婆的泪水不停地流:“我听人家说,梦见不好的事把自己用的木梳齿掰断一根,灾难就会化解了……”噢,我明白了,婆婆破木梳上的齿是怎么一根根断掉了。
婆婆继续喃喃着:“如果有可能,就让我承担一切灾难吧,只要你们好好的,反正我是快要入土的人了……”我的心里酸酸的,强忍住即将流下的泪水笑着对婆婆说:“娘,我们不会有事的,你也会活到一百岁的……”一霎那,我明白了母爱的无私和伟大。
婆婆破木梳上的梳齿继续在减少,公公重病住院、公公去世、我突患重病,甚至儿子的一次小小的感冒都会让婆婆彻夜难眠,恶梦连连,终于有一天,那把木梳的齿被折完了。
婆婆生日那天,我拿出新买的一把桃木梳,送给了婆婆:“娘,这把梳子是我找了好久才给你买的,和你以前用的很像,我也有一把,让我们一起为我们的亲人祈福吧!”婆婆笑了,接受了我的礼物。
元旦之夜,我夜不能寐,思念出门在外打工的儿子,夜深了,我沉沉睡去,却梦见儿子不知何故被人追打。清晨醒来,仍觉心惊肉跳,忙给儿子打电话,儿子说平安无事并让我不要胡思乱想。
梳头时,我用力掰断了一根梳齿……
篇7:散文:母亲
散文:母亲
―― 作者“如歌女人”
青春会逝去;爱情会枯萎;友谊的绿叶也会凋零。而一个母亲内心的希望比它们都要长久。 ――题记
我的母亲就是一辈子把所有的爱都给了我们兄妹的人!
如今,母亲己年近古稀,头发花白,脊背褴褛,站在我面前矮了半截,平时做事也不像过去那样雷厉风行了,常常是做了这个忘记那个,看到如今的她,真的不得不承认母亲真的老了,心中不免有几许淡淡的忧伤,我们长大了,她却老了。
母亲现在年龄大了,常常和我们回忆他们小的时候。母亲兄弟姐妹十个,她是老二,大姨视力不好,所以妈妈早早就干家务活,她只上了两年的学,所以每次提起这事还是很遗憾。大点就开始照顾弟弟妹妹,她从小就勤劳节俭,家务活样样精通。母亲自己没有文化就想找个有知识的人,嫁给父亲时,她知道父亲是中专生,可是爷爷家境贫寒,一个人照顾六个儿女,家里负担非常重,母亲进门后就担当“嫂娘”的角色。父亲是一个很有才的.人,用过去老人的话说是能描龙能画凤,唯独对农活是不灵通,因此全部的生活压力都在母亲那并不宽大的肩上,母亲一边照顾一家老小,一边操持家务,本来并不高大的身影越来越矮小了!
好在付出总有回报,生活越来越好了,我们兄妹也渐渐长大了,大哥高中毕业,二哥和我都是中专毕业,家里只有父亲一个人的工资,求学时家里的拮据可想而之,母亲总是精打细算,生活也算过得去。
等到我们都成家后,生活的磨难再次降临到我们身上,大哥夫妻离异,从九岁起大侄儿一直跟着父母生活,再成家的大哥生活更加困难,大嫂心脏病大手术,二嫂癌症两次治疗,手术化疗花去了高额的医药费,二侄儿上大学时的经济负担,家里的琐碎事情太多,无形的让母亲更加苍老了,这么多年母亲为儿孙付出了很多,无论精力还是钱财。每每看到母亲的背影我便相起了生活的点点的滴滴,忘不了侄儿求学时的担心;忘不了二嫂癌症两次手术复发时的多日陪伴;忘不了白发人送黑发人时的悲伤;忘不了这五年来每天中午母亲准备好饭菜等待我们母女,那一幕幕仿佛回到眼前,不禁让我潸然泪下!
母亲也是一个爱美的人,有段时间她常念叨就喜欢项链,就是有点舍不得,听到她的话,我想了许久,儿女有需求几万块钱她二话不说就拿出来,等到用在她自己身上别说买项链了,就是生病打点滴都舍不得。后来我给她买了一条项链,看到爱不释手的样子,看到她戴在脖子上美得合不拢嘴,我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其实母亲为我们付出的太多了,我们能为老人做点事是多么幸福的事!
你把我养大,我陪你变老,如今我们能做的就是陪伴,让我们多关心一下你的身体,常回家看看,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珍惜母亲在的每一天,别留任何遗憾让自己悔恨!
微友 如歌女人 /文
篇8:母亲散文
母亲散文250字
那是我最无助的时候,
母亲常握住我的手,
抚弄着我的头发,
把我用于怀中。
母亲是那雨中的伞,
母亲是那暗中的灯。
忘不了那如水般的眼神,
忘不了那阳光般的怀抱。
当我上学后,
母亲不辞辛劳接送我,
风雨不改。
回家时第一句话总是问我是否开心。
上班时第一个想的人也总是我。
都说儿女是父母的开心果,
其实父母是儿女快乐的源泉。
都说儿女是父母最珍贵的,
其实父母才是儿女独一无二的'。
儿女的一个问候能使父母感动流泪,
儿女的一个吻能让父母感受到温暖。
所以,
爱你们的父母吧!
篇9: 母亲散文
有关母亲散文
原本这个构想,是我早年的一位同学,在酒后如诗的吟唱,而今已成为大名编辑的他,不知是否还能记起这些琐屑小节。我的母亲去世多年了,随着时间地推移,她老人家的音容笑貌,在我记忆里渐渐模糊成淡墨山水般的风景。静神凝思,尘世的喧嚣和工作的忙碌,抑或有意使我淡忘过去的一切。阴历七月十五,我回到故乡去祭拜母亲,在老屋后面,又看到了那棵极尽衰老的杏树,抚摸着那粗糙的树皮,仿佛抚摸着母亲因整日劳作而干裂的双手。我的脑际豁然开朗――我童年的记忆,骤然复苏了。
小时候,我体弱多病,听母亲说,有好几次差点送了命。五岁时,和我一起玩耍的几个大孩子都上学了,我哭着也要去,父亲起初不同意,后来母亲说:“反正家里也没人照看,让他玩上两年算了。”
我就去了学校。那时候,父亲在村里当干部,母亲不仅要在生产队里下地干活,还要料理一大家子的家务。为了解决我们姊妹几个的温饱,母亲在劳动的间隙里做裁缝活。每做好一件衣服,有时能挣几毛钱,有时换回几个鸡蛋,也有在母亲的工分薄上记些工日的。母亲做裁缝活,大部分是在晚上,我们一觉睡醒了,母亲还在昏黄的煤油灯下做衣服。当我背着母亲用各色碎布片拼制的花书包到学校,同学们别提有多羡慕了。
就这样,母亲用她超负荷的劳作,换来了一家人的丰衣足食。在七十年代,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是多么地不容易啊!我至今还清晰的记得,由于经常为衣服打包边,母亲右手的食指中间,磨下了一道深深的“小河”。
在我家的屋后,有一颗杏树。整个春夏两季,它是我最好的伙伴。早春三月,杏树刚打花骨朵,我便爬上屋顶,折几枝杏枝,插在盛满水的瓶子里,放在向阳的窗台上,提前观赏杏花。那心中涌动的融融春意,让我一闭上眼睛,就能看到满树的杏儿。当杏子才有羊粪蛋大小时,我们几个小淘气就开始行动了,一直吃到杏子成熟下树。甜杏核在当时可以算是“美味佳肴了”,至于苦杏核,孩子们先在地上挖一个窝,每人在窝里埋下相同数目的杏核,再用一个较大的杏核去打窝子,打出的杏核就归自己。也有人砸核取仁卖到药店的,但因为价钱太低,卖不了多少钱。
因为摘杏子而挨母亲的打,我还是第一次。当时,我偷偷地爬上房,上到树上去摘杏子,不料树枝断了,要不是书包挂在枝头拉住我,那可就惨了。母亲叫人从树上放下我,拿起一截断枝,狠狠地教训了我一顿。当时,我年幼无知,不理解母亲的良苦用心,只认为母亲小气,还生了她好一阵子气呢。现在想来,母亲只是为我的安危着想,另一方面也心疼杏树罢了。
1980年,农村刚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许多学生小学毕业后,家长就不让读书了,可母亲却谆谆告诫我们兄妹四个,一定要好好学习。几个叔叔婶婶,在母亲面前泼冷水:“朝里没名字,头急成个蒜槌子。”然而,母亲仍然义无反顾地供我们上学。更为可敬的是,母亲对儿子和女儿平等对待,我的姐姐和妹妹,也一样读完了初中。当我拿到师范学校的`录取通知书,母亲高兴得哭了:“平儿,我总算没有白养你。”她买了新布和新棉花,为我做了新被褥,还一再坚持要亲自送我去城里上学。
在我上师范的三年里,母亲老怕我吃不好,村上有人进城,她总要给我带些烙饼。她知道我爱吃杏子,每逢杏熟季节,总要让妹妹捎杏子给我。寒假回家,我还能吃上母亲晾晒的杏干,那香甜味,至今让我难以忘怀。记得在师范临毕业的前一天晚上,几个同学聚在一起,酒酣耳热之际,离情别绪便洋洋洒洒地抒发出来。有“小不点诗人”雅称的一位同学喝醉了,他抒情地大声吟唱着:“母亲/你是一颗杏树/你把挺直的脊梁给了我/留给大地佝偻的身影……”
当时,我哭了。是啊,母亲老了,她一生辛勤劳作,岁月在她身上刻下了深深的烙印。由于长期在昏暗的煤油灯下缝纫,母亲的视力衰退了,肺部也被黑烟熏坏――她得了严重的哮喘,一出重力便上不来气了,须仰起头休息一阵才行。
走上教师岗位后,我为母亲配了一副老花镜,每月还给她买两瓶乳白鱼肝油。她逢人就夸我有孝心,这使我在村子里着实荣光了一阵子,也使叔婶辈们羡慕不已。关于我找对象的事,母亲态度很明朗:“社会兴自由恋爱,儿子说了算。”我结婚以后,妻子在供销社上班,孩子只好由母亲照料,直到孩子四年级才转到城里。
母亲信仰佛教,每有佛经中不认识的字词,就会问我。我也替母亲抄过几本佛经,印象最深刻的,要数《佛说阿弥陀佛经》了。洋洋洒洒近四千字的经文,母亲竟能背得滚瓜烂熟。凭着还算扎实的古汉语基础,我也时常为母亲解释经文,这使她在同行的居士中,享有很高的威信,就连我也倍受尊敬。母亲的乐善好施远近闻名,她常常周济那些生活贫穷的人们――尽管我们本身并不富裕。
那年冬天,母亲病倒了,腿脚肿得无法走路。住院治疗了一个时期,仍不见好转。我们拗不过她,只好把她送回老家休养。春节回家,母亲的身体有点好转,居然能拄着拐杖下地走路了。她风趣地说:放心,我死不了。元宵节过后,因为学校开校,我得去上班了,没想到,那竟是我和母亲的永别。
母亲走了,她用一生的辛劳,为子女们换来童年时代弥足珍贵的幸福生活。如果说,积劳成疾的母亲有什么功德的话,那就是他的子女们依旧过着幸福的生活,而母亲也带着佛教徒虔诚的灵光,到另一个世界去了。依照母亲生前的愿望,我们把她安葬在了故乡亥母寺对面的山坡上。
谨以此文遥祭一如杏树的母亲――愿母亲在九泉下安息。
★ 孝心优美散文
★ 心情女人散文
【顺乎母亲心散文(集锦9篇)】相关文章:
成功孝敬长辈的名言2024-02-04
苏东坡传每章读书笔记2022-06-07
社会协同论初探2023-09-13
题山中故静禅师,题山中故静禅师刘得仁,题山中故静禅师的意思,题山中故静禅2022-06-01
孝敬老人的名言导读2023-11-10
五句孝敬长辈的名言2022-11-01
孝心的名言2023-03-24
风杨绛阅读题的答案2024-04-08
泥土阅读及答案参考2023-03-20
孝顺名言警句2023-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