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阅读理解障碍分析及解决方法初探(共8篇)由网友“Dugkxg”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汇总后的高中英语阅读理解障碍分析及解决方法初探,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高中英语阅读理解障碍分析及解决方法初探
高中英语阅读理解障碍分析及解决方法初探
高中英语阅读理解障碍分析及解决方法初探一、研究设计
研究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是要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高中学生英语阅读理解中存在哪些障碍?
高中学生英语阅读理解障碍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根据这两个问题,就目前高中英语阅读理解的教学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研究对象
本研究对象是江苏省{庄中学中抽取六个班级,共计288名学生。
研究工具
调查问卷
调查问卷包括两大部分、十个方面共36个问题。问卷类型为封闭式,问题全部采用是否式。第一部分是语言障碍调查,内容涉及词汇、句法、语篇和文体,共3个方面,11个障碍。第二部分是非语言障碍调查,内容涉及认知心理――智力因素、认知心理――非智力因素、背景知识、语感、阅读目的、阅读技巧、阅读策略共7个方面,25个障碍。要求调查对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如实选择。
访谈
访谈的对象是①抽查班级的英语任课教师,共3人;②抽查班级的学生,每班2人,共计12人。访谈提纲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针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设计了5个问题;第二部分针对高中生英语阅读的现状设计了14个问题。
数据收集和分析
本次调查问卷共发放288份,回收288份,获得有效问卷260份。访谈采取一对一面谈的形式,笔者将访谈内容用笔记录下来。
二、结果与讨论
高中生英语阅读理解中存在的障碍
语言障碍
表一 词汇障碍
表一的数据表明:高中生在词汇方面存在三种障碍。障碍一:90.77%的学生遇到较多生词时就难以理解文章;障碍二:82.31%的学生遇到较多生词时就不想再阅读下去;障碍三:83.85%的学生遇到生词可以猜测,虽然不影响文章大意,但对细节理解有影响。以上说明词汇是影响英语阅读理解的首要因素。高中生在词汇方面存在很大的障碍,主要表现为词汇量不足,且不善于处理阅读中的生词。
表二 句法障碍
表二数据表明:高中生在句法方面存在四个方面障碍。具体为:1. 73.46%的学生遇到长句子时,不清楚句子结构二难以理解句意;2. 69.62%的学生在遇到较多复合句同时出现在一句话中时,难以判断句子成分;3. 79.62%的学生不理解句中的各种省略、倒装等句子结构;4. 68.46%的学生对文章中多种时态交错使用时,容易形成理解上的误区而影响对文章的理解。 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在英语句子结构、时态等方面的句法知识掌握不完善。
表三 语篇和文体方面的障碍
表三的数据表明:高中生在语篇和文体方面存在四个方面的障碍。具体为:1. 73.08%的学生在阅读时,常常只理解句子的字面意思而难以理解句子的深层内涵;2. 78.85%的学生在阅读语篇或者段落时,能基本读懂大意,但时常抓不住支撑句;3. 63.46%的学生不理解上下文的因果关系或者逻辑关系;4. 83.85%的学生在阅读不同文体或者题材的文章时,遇到的困难各不相同。 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在语篇的'文体等方面的遇到的困难要比其它方面的障碍大。
非语言障碍
表四 认知心理――智力因素障碍
表四的数据表明:高中生在认知心理――智力因素方面存在障碍。具体为:1. 56.92%的学生在阅读时不能高度集中注意力,不知所读的内容或者无法读下去;2. 43.85%的学生在阅读时,常常顾了后面却忘了后面,说明记忆力障碍; 3. 60.38%的学生因为英汉语言和文化差异导致英语阅读中对字词的认知、句法及篇章理解产生歧义,说明存在思维障碍的学生比例最高;4. 35%的学生在阅读时很难对文章内容形成大脑中的想象,说明阅读抽象思维想象存在障碍;5. 55%的学生难以将自身已有的知识运用于阅读过程,难以由此及彼地联想到其它事物,说明一半以上的学生有阅读联想障碍。
表五 认知心理――非智力因素方面的障碍
表五的数据表明:高中生在认知心理――非智力因素方面存在障碍。具体为:1. 61.92%的学生缺乏阅读的动力和内在需求;2. 51.54%的学生因为对英语阅读不感兴趣,所以很难投入到阅读中;3. 80%的学生开始时能够积极投入,但阅读遇到困难时往往难以坚持下去;4.40.77%的学生在阅读时有紧张、焦虑感,影响其阅读信息的吸收理解;5.41.54%的学生阅读时对自己缺乏信心而不敢读或者不愿意读;6.23.46%的学生常对自己的英语老师教学感到不满意而产生抵触情绪,影响了阅读理解能力;7.71.15%的学生遇到不合自己口味的文章就毫无兴趣;8. 53. 85%的学生在阅读时会读出声音、指读、重复读、依赖字典读、边翻译边读等等现
《高中英语阅读理解障碍分析及解决方法初探》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篇2:高中英语阅读理解高分技巧分析
高中英语阅读题怎么做
做英语阅读题目时,首先要通读一遍全文,理解一下这篇短文讲的是什么,然后再重点去读首尾段以及各段首尾句,这样更能快速的理解一篇文章的大意,也就是说即使通读全文没读懂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这种方法猜测文章主旨,比较准。
做题时,把问题重点语句标注出来,读文章时遇到答案相关点也划线,再去精读,确定答案。一般英语阅读题在原文中都能找到答案,而且出题顺序一般都是与各段对应的。
做阅读理解有什么方法
高考阅读理解题常考题型一般就那么几种,除了熟悉这些题型及答题套路外,大家还要学会根据上下文去找答案。一般锁定目标单词后,答案就会出现在上下句中,除了要认识基本的单词外,还需要懂得英语语法和汉语语法的区别,也就是汉语把修饰的东西放在前面说,英语放在后面,了解了这一点做题就容易多了。
英语其实技巧性的东西只能帮我们判断答案的位置,要想最终确定选项,还需要我们平时对单词和语法知识的积累,才能真正提高英语阅读理解分数,因为我报过班,学到的技巧性东西还是没用上,词汇量太少了。
英语要验证阅读理解对错也容易,高考不会连着几个选同一个选项,高考各选项答案会分布的很均匀,根本不可能出现连续一样的3个的A或其他。
篇3:高中英语阅读理解高分技巧分析
1、细节题解题技巧
细节题的命题方法很多,如可能是对某个细节用同义结构转换后进行考查、也可能是将文章中的几个细节(通常是四个)放在一起要求考生判断是非(选出正确的一项或选出错误的一项)或对几个细节进行排序等。解答这类试题时,一个常用的方法就是运用定位法,即根据题干或选项中的线索词从原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与选项进行比较从而确定答案(此时要特别注意一些常见的同义转换)。
(1)、关键信息定位法。这个主要是细节题,如涉及到数字(日期、时间、价格等),就可以在文章中快速圈出数字,再找出目标数字及相对应的细节作息,还有人物姓名、地点名词等等,其他的还包括一些提示情节发展,或条纲性关键字眼,如First, Next, Finally等等。
(2)、同义定位法。英文中可以用Paraphrase表示。同义定位就是指问题所用的关键词和文中的不一致,但属于同义性质,同义转换其实是在关键间的基础上拐个弯。
2、推理题解题技巧
推断题定义:在理解原文字面意思的基础上,通过对语篇逻辑关系的分析和细节的暗示,做出一定的判断和推理,从而得到文章的深层意义及隐含意义的过程。
出现特征:在考题中经常出现的词有infer, imply, indicate, conclude, learn from, probably, most likely, prove /according to等。
3、主旨大意题解题技巧
(1)、要在阅读原文基础上,仔细考虑选项是否与文章主题有密切联系;
(2)、再看选项对文章的概括性或覆盖面如何;
(3)、要注意题目是否过大或者过小;
(4)、要避免下列三种错误:概括不够(多表现为部分代整体,导致范围过小)、过度概括(多表现为扩大范围)、以事实、细节代替抽象概括的大意。
篇4:高中英语阅读理解高分技巧分析
1.立足课文教学,训练阅读思维
通过以上对高考英语阅读理解题的分析,可以看出高考英语命题的趋势是“突出能力,侧重思维”。着重考查学生的观察、分析、对比、联想和判断等思维能力。所以,教学中我们应充分利用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训练,提高其阅读能力。包括对文章中字词句的表层理解(包括辨认词义、句法结构等)以及对文章的结构、主旨进行分析与逻辑判断。从而深刻理解全文,并在此基础上引导站在新的高度上再读课文,领会文章中事件的背景和结局、主要人物的评析和作者的观点意图等。
2.拓宽英语阅读空间
尽管与以往相比,目前高中英语教科书所提供的阅读量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但离大纲的要求还相距甚远,仅限于课文的阅读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教师要精心选择、补充阅读材料,以拓宽阅读内容视角,增加阅读量。选择体裁多样(如叙述、描写、应用、说明、议论等文体皆可)、题材广泛(如社会政治经济、日常生活、史地常识、科普文章等)、篇幅适当、内涵丰富、难度适中的阅读材料。特别是具有时代感,异国文化背景浓厚的作品、科技动态、时事新闻等方面的文章,以获取新信息,增长新知识,形成新思维,以有利于语言知识的运用和阅读理解分析题的解答。
3.讲究阅读方法,掌握阅读技巧
高考阅读理解题内容多,时间紧,不仅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而且还需要较快的阅读速度。所以,阅读的方法和技巧就显得非常重要。依据前面对高考英语阅读理解题的分析,我们在平时的教学和训练中,必须重视阅读的方法和技巧的生成。如引导学生寻找主题句;养成辨认和记忆具体事实、重要细节的习惯;学会运用构词法、语境等推测关键词义;利用语法过渡词、语气转折词及时态等,把握文章脉络,进行逻辑推理和判断等。
高中英语学习的误区
第一误区就是把五种技能学习变成单一的看懂。大家知道我们习惯上把英语学习分解成五项技能,听说读写译。这样分解是否科学,在此暂且不论,有不少学习者往往把是否看懂当成学习的标准。比如说,拿到一本口语教材,翻开几页一看,都看懂了,就认为人简单了,对自己不合适。这里的错误是把看懂代替了会说。看懂不等于会说。练习口语,内容不能难,目的是通过一些能看懂的内容来操练“上口”。也就是说,目的是让学习者通过练习,自己能说出书中相关的内容。口语教材的优劣首先要看语言是否能学到,是否地道。
第二误区是把知识当成技能。打个比方,假如你想学骑自行车。我给你一本题目叫“如何骑自行车”的书,把书从头背到底,甚至倒背如流。这时你有了专家级的关于如何骑自行车的知识。但是你肯定不会骑。原因是骑自行车不是简单的知识问题,它首先是一项技能。要学会一项技能,核心问题是练,光有书本知识是不行的。学外语当然比学骑自行车要复杂得多,但它首先也是一项技能,光看语法书、默背单词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练,要把知识变成技能。知道不等于知道怎么做。知道怎么做不等于实际上会做。从知道怎么做到实际会做中间有个反复练习的环节,也就是苦功夫。学技能所遵循的原则是“做中得学”。
第三个误区是速成心理。必须认识到,要想学好英语,非得下一番苦功不可。世界上没有一个外国成年人不下苦功就能学好英语的。所谓的“速成”纯属无稽之谈。学好英语没有捷径,只有方法的好坏。比如记英语单词,低着头拼着命地默写,这就不是一个好办法。好的方法是大声地朗读,反复训练发音器官和耳朵,把声音铭刻在脑子里。这样既可以提高听力,又可以改进口语发音,还记了单词。默写只是训练了眼睛和手,可是它们不能替你听和说,尤其是留学英语。
第四个误区是通过汉字记音。现在有人推广通过汉字来记英语发音,如“古帝拜”记good-bye.甚至把这种做法作为成果出版请奖。这是极其错误的,后果也是极其严重的。大家千万不要这么做。错误的道理在本文有限的空间里无法讲清楚。
第五个误区是重结果不重过程。应试教育是重结果,带来的后果是整天做模拟题,找出打勾的规律。这是教育的大敌。质量和学习效果取决于学习过程。大家一定要遵照学习的规律,一步一个脚印地真学。只要学习对路,好的结果自然会有。
第六个误区是对教师的依赖。大家要仔细揣摩我们常说的一句话:师傅领进门,修行在各人。这句话点出了学习的本质。任何一种学习,归根结底是在学生自身,而不是在老师。
第七个误区是缺乏系统性。现在市场上学英语的材料是铺天盖地。这是好事,但处理不好也会带来不良的后果。今天用这个教材、明天换另一个教材,学习便失去了系统性。我不是说我们不换教材,不好的教材,不适合的教材就是要换。但不能总是换个不停。好的做法应该是选中一套教材,以它为主,其余材料都作为补充材料。
篇5:高三英语阅读理解障碍分析及对策论文
高三英语阅读理解障碍分析及对策论文
摘 要:本文通过对高三学生进行英语阅读理解障碍的调查与研究,找出了可行的教学对策,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应试能力。
关键词:英语阅读 理解障碍 教学对策
一、问题的提出
国内莫名英语教学法专家胡春洞先生在其与戴忠信合著的《英语阅读论》一书中特别指出:“英语阅读不仅是英语学习的目的,而且是英语学习的手段和途径。”因此,英语阅读及英语阅读教学的研究已成为广大英语教学工作者重要的研究课题。高三的状况比较能反映出高中生英语阅读的各种障碍与英语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所以我就以我校高三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二、阅读理解障碍调查与研究
1、阅读过程中对词的理解障碍。它大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生词障碍。据学生反映,在所读文章中出现较多的生词,尤其在关键性的句子中出现的生词,往往影响到学生对文章的部分内容甚至是整体内容的正确把握。2、词语搭配的障碍。在词语搭配中,某些固定的词组或短语就其组成的单个词而言,学生在理解时不会有太大困难,但当它们在文章中以习语的形式出现,且以前没有学过这类词组,就会影响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2、阅读过程中对句子理解的障碍。1、对复合句结构理解的障碍;2、对某些简单句理解的障碍。例如,各种不同现象的省略句、替代句、反诘句等都有可能影响学生对句子真实含义的理解。究其原因,是学生的语法知识不牢固。
3、阅读过程对语篇理解的障碍。1、对语篇表层含义理解的障碍。它主要是由于学生对词汇、句子结构、文章中具有典型意义或转折关系的细节等方面的理解障碍而导致了他们对整篇大意把握方面的障碍。2、对语篇内在涵义的理解障碍。究其原因是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均不足。
4、阅读过程中对检测题题意理解的障碍。一是学生对文章后检测题中主题干设计方面的障碍;二是学生对主题干下可供选择的四个支题干的'理解不全面。究其原因,仍与前文所提到的学生词句知识及知识的灵活运用、推理能力有关。
5、其他障碍。除了以上主要阅读理解的障碍外,人名与地名(专有名词)的理解、文化差异及生活阅历(知识面)的丰富程度、做题方法和心理素质(阅读习惯和心态)、文体的结构、教材与试题难度脱节等,都有可能影响到学生的阅读理解。
三、关于减少高中学生阅读障碍的教学对策研究
1、强化学生生词与习语的记忆。
在平时的阅读教学、阅读测试中,教师要培养学生阅读后有意识地记忆生词的习惯,指导学生有意识地、自觉地记录阅读过程中所遇到的生词与新的习语,并不断巩固记忆效果,逐步扩大其词汇量。 2、重视基础语法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应有的地位。(1)认真完成规定的高中英语语法项目的教学任务,使学生掌握必须掌握的基础语法知识。(2)重视平时阅读教学中典型例句的示范分析。通过阅读材料中某些长句、难句的示范分析可让学生相对容易地搞清楚复合句中不同成分的功能,进而深入了解课文。(3)教会学生独立分析句子结构的方法。
3、认识判断语篇体裁,指导学生学会正确理解阅读文章主旨大意的方法。研究表明,阅读时人们会求助于大脑中原有的语篇体裁框架,如果所读语篇的体裁相吻合,理解就容易得多,反之理解就会发生困难。熟悉特定的体裁框架,可以帮助学生迅速依据标题或图片等对文章内容作出预测。
4、注重丰富、激活“跨文化意识”和背景知识。许多专家都认为文化意识、背景知识对理解的影响大于语言知识。缺乏跨文化意识和背景知识会造成理解障碍,具备相关的背景知识但不会运用也会造成阅读理解障碍。
四、测试与结果
通过一段时间的专题训练,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速度有所提高,特别是对阅读的畏难情绪减小了,开始主动在课外增加阅读量。我们在调查中按照高三学生的学习特点与英语水平,由有经验的高三英语教师编制了一套高三英语阅读测试题,试题采用客观命题的形式,用以检测我们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结论
从测试结果看,1班的总成绩稍优于其他三个班,在性别差异上女同学对语言的兴趣要高于男同学。在对题干的理解上,细节题学生得分率较高,推理判断题、猜词意题、主旨大意题得分率较低,这真正反映了学生在阅读理解中存在的障碍。
高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决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它既需要教师的科学指导,又需要学生大量而认真的阅读,并加以及时总结记忆,灵活应用阅读技能,只有这样,学生的阅读能力才会不断提高。我们将继续加大阅读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参考文献
1、胡春洞戴忠信《英语阅读论》。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2、赵晓军《从阅读过程提高英语阅读能力的方法》。内蒙古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3、陈炎英《高中英语阅读策略与教学》。福建教育学院学报,05期。
篇6:高中英语阅读理解学习方法
高中英语阅读理解学习方法
一、读不完文章,做不完题,为什么?
1.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有些同学做题左顾右盼,无法马上进入考试紧张状态,时间浪费在了考试以外的事情上。
2.是心态不好,考场氛围紧张,考生更紧张。总盯着其他同学做到哪里了,听到翻卷子的声音就非常紧张,更别提做题了。
3.是没有好的做题方法,对阅读理解题分析不够。
解决方案:
1.平衡心态。考试对心态要求很高,既要紧张又不能过分紧张,既要自信又不能妄自菲薄。
2.做题方法。这里只强调做题顺序,大家更倾向于哪种呢?是A→Q→A(A=Article,Q=Question),即先从整体去阅读文章,后看问题,还是Q→A→Q,即先把整个问题快速看一遍,然后带着问题在文章中找答案?选用前者的学生是心里原因在作怪,总觉得不读文章就看题好像肯定做不对似的,心里很不踏实。
这里建议大家选用后者。根据效率原则和目标原则,首先要求学生加强具有目的性的训练,我们要的是什么,通过什么途径可以达到,而且更快更好的达到。此种方法最大的特点就是节省时间,而且针对性很强,如果问题是事实性的和细节性的,那准确率也是比较高的,但它的缺点就是在解决具有推理判断或是综合性的问题时效果就不太明显了。这样大家要灵活运用两者方法,寻找适合自己的解题技巧。
二、如何应对高中英语阅读中的长难句?
近年来,英语阅读解题加强了对长,难句的考察,阅读材料中出现了不少省略句,复合句和特长句,给正确理解全文造成了很大困难。实际上,一般情况下,不在长难句中设题。文章难,题不难。一旦考到长,难句,大家也不要心慌。
应对长难句的解题技巧:
1.利用还原法恢复句型的原貌。例如:Betty shrugs. Talk? Were friends.(全国,C)
该句为省略句,根据上文Harold对妻子长时间跟女友谈话而感到纳闷的情况,该剧课补充还原为:Betty shrugs. Why are we talking so long? Were friends.
2、成分分析法。这是较常用的方法。
三、高中考试前如何进行实战操练才最有效
做到每天五篇,养成考场习惯。每天保证阅读量,最好是一天一套5篇阅读。并根据自己的情况,设定时间完成,逐渐缩短阅读时间。可以按照,50分钟,45分钟,40分钟,35分钟的规律递减。摸索阅读速度,确定阅读方法,保持做题惯性。考前模拟,创造黑马。
临考一天:
完成五篇一天任务,总结一周阅读技巧。当你拿出一周的50篇阅读文章时,相信你的内心一定是充满了喜悦感,成就感。好!保持这种感觉!你便可突出重围!
总结五篇阅读,回答几个问题:
1.每篇阅读是什么题材?(记叙,应用,说明,议论)。
2.每道题是什么题型?(事实细节,主旨大意,推理判断,猜测词义)。
3.题目做错是粗心导致,还是方法使用不当?并把错题归类,哪一种类型是自己的弱项。
4.对应错误再重新阅读本篇指导。做到这些,考场上的你一定如虎添翼!阅读理解满分绝不是幻想!
你必须知道的阅读理解解题方法!
在阅读理解题上得分的多少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英语的总成绩。而且,阅读量有逐渐扩大且阅读速度进一步提高的趋势;选题多种多样,涉及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日常生活各个领域。“阅读理解题”旨在全面检测考生从语段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依据对近些年的各省高考阅读理解题的分析、对比得知,从其设计和内容上看,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概括整个语段主旨大意以及事实和细节;能准确理解句子字面和深层含义;能准确理解具体的事实和抽象的概念。题型上主要有主旨大意题、词义猜测题、事实细节题、推理判断题等。
1.主旨大意题
任何一篇文章都有自己的中心思想,所以,文章通常是围绕该中心思想展开的。要领悟文章的中心思想,就要具备归纳和概括方面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又常是要考查的重点。很多文章在全文或各段的开头便展示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它主要通过主题句(Topic Sentence)来体现。一般来说,文章的主题或中心都在第一段或最后一段表明。某一段的主题句也常出现在段首或段尾,而且常有一些表归纳关系的信号词,如in short, In a word, in brief, to sum up, to conclude等。其常用提问方式主要有:What is the main idea/topic of the passage? The central point of the se-lection is that. The author is mainly concerned with. The passages mainly about等。
2.语义猜测题
该题型主要测试考生利用上下文判断单词、词组或句子在特定语言环境中确切含义的能力。常见的提问方式有:The word“…”in the context means. The word“…”could be best replaced by…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earest meaning to? The word“…”probably refers to.这不仅需要学生准确理解上下文,还要掌握或认识较多的课外词汇。并通过构词、语法等线索确定词义。
3.细节理解题
该题型主要测试学生对文章(或某一段落)中某一些特定细节或文章的`重要事实的辨认能力,分直接辨认和间接辨认两种。直接辨认细节型一般只要求学生能从阅读材料中直接获取、记住信息,然后能快速地将他们回忆出来;而间接辨认型不仅要求读者能从阅读材料中直接获取信息,还要将获得的信息进行各种转换,为阅读材料中某些词汇、短语及句型等找到正确的英语释义。如排序、图文转换、数字转换、同义(反义)转换等。常见的提问方式有: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included(mentioned)in the passage?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is NOT true?
4.推理判断题
这种题型主要考查考生根据已知信息做出合理的推断或判断的逻辑思维能力,包括要求考生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意图等。常用提问方式有:We can infer/learn from the(last) paragraph that. It can be concluded from the passage that. The pas-sage implies/suggests that. What can be concluded from the passage? The authors purpose of writing the passage is.这需要学生读懂原文,完全理解文中的细节信息,对其进行分析、推算,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四、破解高考英语阅读理解难题策略
1.立足课文教学,训练阅读思维
通过以上对高考英语阅读理解题的分析,可以看出高考英语命题的趋势是“突出能力,侧重思维”。着重考查学生的观察、分析、对比、联想和判断等思维能力。所以,教学中我们应充分利用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训练,提高其阅读能力。包括对文章中字词句的表层理解(包括辨认词义、句法结构等)以及对文章的结构、主旨进行分析与逻辑判断。从而深刻理解全文,并在此基础上引导站在新的高度上再读课文,领会文章中事件的背景和结局、主要人物的评析和作者的观点意图等。
2.拓宽英语阅读空间
尽管与以往相比,目前高中英语教科书所提供的阅读量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但离大纲的要求还相距甚远,仅限于课文的阅读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教师要精心选择、补充阅读材料,以拓宽阅读内容视角,增加阅读量。选择体裁多样(如叙述、描写、应用、说明、议论等文体皆可)、题材广泛(如社会政治经济、日常生活、史地常识、科普文章等)、篇幅适当、内涵丰富、难度适中的阅读材料。特别是具有时代感,异国文化背景浓厚的作品、科技动态、时事新闻等方面的文章,以获取新信息,增长新知识,形成新思维,以有利于语言知识的运用和阅读理解分析题的解答。
3.讲究阅读方法,掌握阅读技巧
高考阅读理解题内容多,时间紧,不仅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而且还需要较快的阅读速度。所以,阅读的方法和技巧就显得非常重要。依据前面对高考英语阅读理解题的分析,我们在平时的教学和训练中,必须重视阅读的方法和技巧的生成。如引导学生寻找主题句;养成辨认和记忆具体事实、重要细节的习惯;学会运用构词法、语境等推测关键词义;利用语法过渡词、语气转折词及时态等,把握文章脉络,进行逻辑推理和判断等。
篇7:高中英语阅读理解教案
1. 过词汇关
1.1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词汇只有存在于特定的语境中,才能在上下文中明确具体的意义。因此,我经常有意识地创设与学生将要学习的课文有关的情景,引入当堂课要教授的生词。学生可以通过语境猜测词义。例如在讲授drown这个单词时我先给例句:Hedrowned himself last night.然后写出词组drown one’s sorrow in drink和looklike a drownedrat让学生猜测,学生们很快根据语境猜出意义。
1.2学以致用,学用结合
在运用中掌握,在使用中深化。每次讲完单词,我都要设计一些练习题,如口头笔头的翻译句子,句型转换等,让学生在学中用,用中学。我还鼓励学生们自主出题、讲题,培养学生学习词汇的能力。
2. 借助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高中英语新教材阅读材料题材广泛,所以,我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以激发学生对阅读材料的兴趣。如在教授“Living withdisease”这篇课文时,提前布置作业,让他们在网上找有关艾滋病的相关知识,视频等。我也在网上找了一些,课上我和学生们就自己找到的资料进行讨论,学生们积极参与,讨论热烈,大大提高了学生阅读的兴趣,此时进行课文的阅读可谓水到渠成,事半功倍。想方设法让学生对所学的材料感兴趣,能取得最佳的阅读效果。
3. 培养学生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3.1指导学生对阅读材料的体裁进行分析
不会辨别文章体裁往往使阅读带有盲目性。每次讲课文,我都指导学生按照文章的表现形式进行阅读,使阅读的方向更加明确,思路更加清晰。
3.2训练学生通过文章标题或首句,尾句推测文章大意
标题是课文主题的反映。教会学生通过分析标题,首句,尾句来预测课文内容,从而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思想倾向,以便更好的了解阅读材料。
3.3指导学生分层次阅读
我在平时的阅读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
3.3.1略读
略读只要求学生整体感知文章,粗略的阅读文章。我设计的阅读任务多是找出文章中心或是每一段的段落大意,也有找出全文可分几大部分或针对课文设计的几个与文章内容有关的“Yes or No”的较简单问题。这是掌握文章梗概方法。
3.3.2查读
这种阅读方法适合于寻找某些特点的细节,而不涉及到文章的整体。如First aid一文中的2个课后习题都非常适合查读时解答。
3.3.3精读
精读是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仔细阅读文章中的细节,精读前,我先布置任务,题型有填写表格,针对文章内容的问题等,让学生在精读中寻找答案,促进学生对文章细节的理解。
3.4注重读写相结合
根据课文的内容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改写,这样既有利于对课文的整体理解,又有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有时我还将课文内容编成完形填空,短文改错等题型,有利于巩固、深化对语言材料的理解,提高正确使用语言的能力。
3.5帮助分析长句和难句
长句和难句中包含较多的从句和较复杂的语法结构,是理解中的难点,阅读后,我都要结合语法教学,通过分析句子结构对新出现的语法现象进行详细地说明,进行整体理解,不断章取义,帮助学生搬开这些阅读中的绊脚石。
4. 加强课后的阅读训练
我经常从《新概念英语》或《21世纪报》上选取合适的小文章对学生就某一种阅读技巧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文章多短小精炼,贴近生活,符合学生的心理,易于引起学生的兴趣,训练的效果很明显。
总之,阅读教学是高考的重头戏,所以要狠抓长抓,通过不断积累、强化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尤其是阅读理解能力一定会得到提高。
篇8:高中英语阅读理解论文
高中英语阅读理解论文
解决高中英语阅读理解长句分析难题的意见建议覃春妮
(崇左市扶绥县扶绥中学)
摘 要:根据历年英语科高考考试大纲说明,对考生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考查中,读写能力最能体现考生的英语水平。针对高中英语阅读理解长句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高中生长句分析障碍的意见建议。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理解;长句分析;文化背景知识
英语新课标要求:“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体现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文化意识、情感态度和学习策略的有机结合上。”这五维目标成为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价值体系,为解决高中英语阅读理解长句分析难题指明了方向。为解决长句教学观念滞后、教学方式单一、语法知识薄弱、长句教学针对性不强等难题,我们应采取端正教学态度、强化技巧训练和注重英语文化知识积累等措施。
一、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为化解长句分析难题提供合理的思想引导
端正教与学的态度,增强动力机制。导致长句分析困难是由老师和学生两面原因造成的,因此,要转变思想观念,强化目的性教育,端正教与学的态度。老师一方面要优化教学观念,充分认识长句分析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另一方面又通过案例分析和经典试题等方式,引导学生充分认识长句分析不仅是高考英语成败的关键因素,还是学好英语的重要途径,从思想、行动上都重视长句分析的学习与训练。
鼓励学生坚定信心,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提高长句分析能力是脚踏实地、循序渐进的过程。在点点滴滴的进步中收获喜悦,增强学生的决心和信心,逐渐摆脱畏难怕苦的心理障碍,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养成学英语用英语的好习惯,提高“我要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
二、注重长句分析策略和技巧训练,为化解长句分析难题提供良好的技能支撑
把好阅读理解的训练关,掌握“抓主干”(主谓宾)、“握重心”(中心词句)、“解枝叶”(从句、修饰成分)的分析策略。根据长句的各种情形,通过针对性、系列化的指导和训练,特别是讲解和练习全国各地的历年高考试题,让学生深刻学会活用长句分析的策略和技巧,这是破解长句的密码。比如:This one consists of a long chain of compounds called cresol groups linked in a polymer. Cresol contains reactive components that make it highly unstable in its polymeric form,a feature…(2012全国高考江苏卷)由过去分词短语called cresol groups和linked in a polymer做后置定语,分别修饰a long chain of compounds 和cresol groups;定语从句that make it highly unstable in its polymeric form修饰reactive components,补充说明Cresol特性。
把好长句拓展的训练关,形成多层次运用语法知识的分析技能。为提高学生长句分析和读写能力,根据教学目的进行多方面的简单句、并列句和复合句拓展训练。比如,Many students study hard.拓展为In order to improve their English,many students study so hard in the classroom that they forget to go out after class. 把The 2012 Olympic Games were held in London. 扩展为The 2012 Olympic Games,which was a great success, were held in London.或转变成强调句型It was in London that the 2012 Olympic Games were held.
三、突出英语文化知识的积累,为化解长句分析难题提供有利的思维方式
精心挑选阅读材料,丰富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为弥补学生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的不足,按照内容与教材相关,又要适当延伸的要求,认真精选富有知识性和趣味性的`阅读材料,选取西方风土人情、文化习俗、社会热点、宗教信仰和生活方式等内容的材料,涉及日常对话、新闻报道等丰富多样的题材,熟悉英语习语、谚语、典故等多种习惯表达方式。比如,As for ANWR’s impact on the California power crisis, environmentalists point out that oil is responsible for only 1% of the Golden State’s electricity output and just 3% of the nation’s. 假如了解美国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的“淘金热”,学生就知道“Golden State”指的是加利福尼亚州。
区分汉英文化思维的差别,使学生形成英语思维能力。通过专项教学与训练、自学等方式,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汉语重意合,英语重形合;汉语语义重心常在后,英语语义重心常在前;汉语的思维方式为螺旋式,英语的思维方式为直线式等区别,并主要以词汇、句型、语法、语篇等形式表现出来。在长句分析的过程中,让学生逐渐摆脱汉语式思维的束缚,排除母语“负迁移”的干扰,培养良好的英文语感,以英语思维看懂弄清阅读材料的内容,把握材料的主题、关键词和细节等。比如,英语注重形合,常以一个主谓结构为主干、层层拓展,并以动词的不同形式使句子结构更严谨分明。In my view,I would be very happy if we could see over night a situation in which all homes in the U.K. were cabled to receive extra services.主句是I would be very happy,主干后接if引导的状语从句,if从句中又带一个由in which引导的定语从句。即“依我看来,要是能一夜之间看到英国家家户户都能收看到额外的电视节目,我会很高兴”.
参考文献:
[1]谭小梅。汉英句式差异比较[J].考试周刊,2011(46)。
[2]王建。高中生英语阅读理解的障碍及对策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09(27)。
★ 英语学法初探
★ 教学论文的题目

【高中英语阅读理解障碍分析及解决方法初探(共8篇)】相关文章:
关于作文教学的论文题目2024-04-21
小学教学论文题目精选2023-05-21
小学线上教学论文题目2022-05-06
德育教学论文题目2024-02-15
高中文言文教学的五大原则论文2023-02-06
英语专业网络阅读教学模式初探2023-12-27
高中文言文教学的板书设计论文2022-09-20
英语专业教学论文题目2023-04-29
关于拼音教学的论文题目2022-05-06
关于小学语文教学论文题目2024-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