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划分朗读节奏

时间:2023-05-18 07:27:44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醉翁亭记》划分朗读节奏(锦集5篇)由网友“芳心灭火犯”投稿提供,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醉翁亭记》划分朗读节奏,希望大家喜欢,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醉翁亭记》划分朗读节奏

篇1:醉翁亭记朗读节奏

醉翁亭记朗读节奏

环滁(chú)/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hè)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láng yá)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chán)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zhé)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fú)/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xué)暝(míng),晦(huì)明/变化者,山间/之朝(zhāo)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yǔ)偻(lǚ)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liè);山肴野蔌(sù),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hān)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gōng)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yì),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篇2:桃花源记朗读节奏划分

引导语:《桃花源记》 描写了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恬静,人人自得其乐的社会,在字里行间,我们都能体会出那种悠然安乐的情调。那么,怎么才能更好的读出这篇文章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桃花源记》朗读节奏。

何为朗诵?

诵读技巧是指诵读过程中运用声音表情达意的技术和能力,诵读的基本技巧包括:停顿、重音、语调、语速。诗歌属于四大文学体裁之一。其内容集中而概括,感情强烈且想象丰富;形式上,语言精练而表现力强,具有一定的节奏和韵律,富于音乐美。

本文语言简练生动、通俗流畅,教师可指导学生朗读、背诵。朗读,首先要读得清楚,即句读分明,节奏合理;其次要读得流畅,语句流利,音韵铿锵。本文有许多对偶句和四字句,还应注意读出对称感来。

篇3:桃花源记朗读节奏划分

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翻译

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把捕鱼当作职业。有一天他顺着溪水划船走,忘记了路程有多远。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树紧靠着溪流两岸生长,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其他的树,花草鲜艳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渔人对此感到诧异。再往前走,想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

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于是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隐隐约约里面好像有光亮。(渔人)就离开小船,从洞口进去。开始洞口很窄,仅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的景物)。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那里面的人们来来往往耕田劳作,男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都悠闲愉快,自得其乐的样子。

(桃源中人)看见渔人,竟大吃一惊,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详尽地回答了他。他就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摆酒杀鸡做饭菜。村子里的人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前代祖先为了躲避秦朝时候的战乱,带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没有再出去过,于是和桃花源以外的世人隔绝了。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这渔人一个一个地为他们详细说出自己知道的情况,那些人听罢都感叹惋惜。其他的人各自又邀请渔人到自己的家中,都拿出美酒和饭菜来招待。渔人在这里停留了几天,告辞离去。这里的人告诉他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说啊。”

渔人已经出来,找到了他的船,就沿着旧路回去,一路上处处作了标记。回到(武陵)郡里,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这些情况。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前去,寻找先前做的标记,竟然迷失了(方向),而不能再次找到(通往桃花源的)那条路了。

南阳人刘子骥,是个高尚的名士,听到这件事,高高兴兴地计划前往。没有实现,不久因病而终。后来就再没有问路探访(桃花源)的人了。

篇4:化石吟划分朗读节奏

化石吟划分朗读节奏

《化石吟》是一首科学诗, 写的是化石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科学家通过它,能给我们展示出亿万年前地球上的奇异画面。

《化石吟》

最早的/鱼儿/怎么没下巴?

最早的/鸟儿/怎么嘴长牙?

最早登陆的鱼儿/怎么没有腿?

最早的树儿/怎么不开花?

逝去万载的世界/可会重现?

沉睡亿年的石头/能否说话?

长眠地下/刚苏醒的化石啊,

请向我一一讲述那/奇幻的神话。

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

描绘出/一幅幅/生物进化的/图画;

你/否定了/造物主的/存在,

冰冷的骸骨/把平凡的真理/回答。

肉体/虽早已腐朽/化为乌有,

生之灵火/却悄然潜行/在地下,

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

为历史/留下一串珍贵的/密码。

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

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

海枯,石烂,日转,星移……

生命的航船/从太古不息地/向近代进发。

复原的恐龙、猛犸仿佛在引颈长吼,

重现的远古林木/多么葱茏、幽雅,

啊,你——令人叹服的/大自然,

高明的/法师,卓越的/雕刻家!

逝去万载的世界/又重现,

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话。

长眠地下刚苏醒的/化石啊,

你讲的故事多么令人神往、惊讶!

《化石吟》课文教案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把握内容,体会感情。

2、理清结构,展开合理联想和想象。

3、增强求知欲,培养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教学重点】

体会诗歌表达的丰富感情,学习朗读并体会诗歌的韵律美,发挥联想和想象,认识科学的神奇与人类的伟大。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可利用网络或书籍查阅有关化石的资料并指导学生搜集有关资料,或参观调查有关自然、有关化石的内容,进一步了解生物进化的过程,为学习文章做铺垫。

【教学步骤】

一、精心导入

1、可采用多媒体电教手段用大屏幕展放有关化石的图片并配以音乐旁白解说,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

2、也可用音乐导入:《木鱼石的传说》“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精美的石头会唱歌……它诉说善良……它讲述美好……”同学们听了歌曲,也会想象到,精美的石头怎么会唱歌呢?它怎样讲述着善良和美好呢?有诗歌写道:“逝去万载的世界可会重现,沉睡万年的石头能否说话?长眠地下刚苏醒的化石啊,请向我讲述那奇幻的神话。”石头真的能向我讲述神奇的故事吗?让我们共同研读一首科学抒情诗《化石吟》。吟,是古典诗歌的一种名称,这里是赞颂的意思。

出示并板书课题。

课题:《化石吟》张峰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把握内容,体会感情。

2、理清结构,展开合理联想和想象。

3、增强求知欲,培养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以上内容用多媒体大屏幕出示,学生朗读或默记目标内容。)

二、感知内容

1、在听读前,检查预习练习“读一读,写一写”:

葱茏〔cōng lóng〕奇幻〔huàn〕潜行〔qián〕裹〔guǒ〕雅幽〔yōu yǎ〕藏〔cáng〕海枯石烂〔kū〕骸骨〔hái〕猛犸〔měng mǎ〕引颈长吼〔jǐng〕月转星移

篇5:河中石兽朗读节奏划分

河中石兽朗读节奏划分

方法:

一、根据句子的结构成分按照“主/谓/宾”的原则进行划分:对文言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的第一步,我们必须先分析这个句子各成分间的关系。第二步就是按照主语与谓语之间停顿,谓语与宾语之间停顿的原则进行划分,这样一个句子最明显的朗读节奏就划分出来了。

二、按照“动宾/动宾”的形式划分:有些句子有主语、谓语、宾语,组成了主谓结构,但有些句子没有主谓结构怎么办?那就再分析,采用第二种“动宾/动宾”的方法进行划分。那长一点的句子怎么划分呢?还是按照“动宾/动宾”的原则划分。

三、按照“而前则前”的原则划分:除了主谓结构的句子,动宾结构的句子外,还有一些表示意思转折的句子,就可以采用第三种划分朗读节奏的方法:按照“而前则前”的.原则进行划分。按照“而前则前”原则进行划分的句子,它的内容必须是两层或两层以上的关系,它的前后两层意思必须同时出现,这样它的节奏划分才有可能是正确的,否则,这一原则就不是正确的了。

四、凭借语感,根据句意进行划分:还有些句子,以上三种方法都不可划分,那就只好采用凭借语感、根据句意的方法进行划分了。这是我提出的第四种划分方法。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 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zhào/)数小舟,曳/(yè)铁钯(pá),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fèi),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yān)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niè)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yì)断欤(yú)?

1.一讲学家设帐(于)寺中 省略句

2.求之(于)地中 省略句

3.(僧)棹数小舟 省略句

4.求石兽于水中(状语后置) 倒装句

5.如其言,果得于数里之外(省略句)“得”后面省略了宾语“之”

6.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为”表被动) 被动句这些个都要注意。可以上网查下翻译,根据翻译再读文章才会更通顺!

《醉翁亭记》优秀教案

《醉翁亭记》《丰乐亭记》阅读题

《醉翁亭记》原文及导学教案教学设计

《醉翁亭记》的教案

《醉翁亭记》公开课教学设计

差异导学教学设计

《醉翁亭记》教学方案设计

《卖油翁》教案

《故宫博物馆》初二语文教案设计

初中语文文学精选醉翁亭记教案设计

《醉翁亭记》划分朗读节奏
《《醉翁亭记》划分朗读节奏.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醉翁亭记》划分朗读节奏(锦集5篇)】相关文章:

《醉翁亭记》教学设计62022-12-08

丰乐亭记 阅读答案2022-08-22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怀疑与学问》教案精选2024-01-15

部编版初中七年级卖油翁教案2023-07-30

《醉翁亭记》的文学价值2023-03-22

丰乐亭记阅读答案2023-08-29

白杨礼赞说课稿2022-07-29

理想的教学方案设计2023-05-02

梨酒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2023-08-09

初中语文教案设计2023-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