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氏当国》读书笔记精选

时间:2023-05-23 07:36:45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袁氏当国》读书笔记精选(推荐15篇)由网友“吃云”投稿提供,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袁氏当国》读书笔记精选,希望大家能够受用!

《袁氏当国》读书笔记精选

篇1:《袁氏当国》读书笔记精选

年初购此书,当即读完,颇为作者的行文和观点折服。唐德刚先生文体自成一家,半文半白,如行云流水,挥洒自如,可读性极强。前此读过其《晚清七十年》即有所感,比大陆史家博雅多多。

此书多为袁氏回护,看来还算客观。盖形格势禁,不得已也。同时唐先生再次强调中国转型期的2历史三峡观点,不相信革命会毕其功于一役。此观点抛弃所谓阶级斗争的学说,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立论,颇能得人心。

近日从网上下载了作者另一著作《民国前十年》,发现《袁氏当国》即是《民国前十年》的一部分,前者在大陆出版时个别地方有删节,主要是大陆忌讳的地方。而后者可能是港湾版,联系大陆的议论之处均直言不讳,比读《袁氏当国》更全面有力一些。大陆版是经过重新编辑,截取一段成书,但并未说明,也许是经过作者同意的吧。

吾人记忆力大减,年初读此书,现在电子版重读,竟未发现读过,直到发现有错字,检查此书核对,才发现原文几乎相同。还好,一年内两读,增强记忆了。

篇2:《袁氏当国》读书笔记精选

近读唐德刚先生的史学力作《袁氏当国》,颇有些感慨,袁世凯其人,本为一个平常不过的封建官僚,后来因为形势动荡,时局变幻,终于被历史推到了前台,并最终当上了民国初期的第一任大总统,真可说是时势造英雄。然而,袁氏骨子里终究是一个旧式官僚,其帝王思想可谓是根深蒂固,再加上身边杨度之流的一干损友的煽风点火,终于导致最后改弦易辙,搞起了帝制复辟,可是历史的车轮终是袁氏等人所无法阻挡的,民主政治的潮流如长江大河,汹涌向前,袁氏等人的复辟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细品袁氏的政治生涯,其实可以以一言以精辟概括之:成也时势,败也时势!

袁氏从当初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发展到最后手握重兵,权倾朝野的大员,其中固然有自身的努力,但实在也离不开当时革命党的“帮助”,特别是在满清后期,若没有神州大地风起云涌的革命运动,清政府国乱思良将,不得已才把已经被闲置一边的袁氏启用出山,则袁氏的命运也许就是终老山林,更加谈不上什么出将入相了,至于后来,这股革命的潮流更是被袁氏加以利用,作为与朝廷要价的砝码,并最终借此成就了其权倾当朝的举足轻重的地位,造就了一代乱世奸雄。真可谓是时势造英雄也。

等到袁氏当国以后,本来如果他能够顺应历史潮流,坚定地沿着民主政治的道路走下去,那么他也许将成为名载史册的一代开国元首,并最终功成名就,但可惜的是,囿于其自身的局限,他最终无法看清这一点,再加上他的根深蒂固的封建意识,以及身边的一大帮败事有余,成事不足的损友的推波助澜,终于走了回头路,玩起了帝制复辟,与历史大潮相悖逆,最后导致功败垂成,身败名裂。真是败也时势,造化弄人!

虽然我们常说历史是人创造的,有时候人也真的能够改变历史,但那往往得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特定的社会环境下面,因势利导,才能够真正实现,离开这一点,则一切无从谈起。而如果不明白这个道理,硬要以一己之力,逆流而上,与澎湃向前的历史潮流相对抗,最终只能落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袁氏的失败,在于他以及他身边的一干智囊们根本不懂这个道理,看不清当时的形势,不懂得民主政治进程的不可阻挡,而强要与历史唱对台戏,那么最终的失败也就在意料之中了。

可以说,袁氏的一生,正是成也时势,败也时势的生动写照。

篇3:《袁氏当国》读书笔记精选

最近在看一本书,是唐德刚写的《袁氏当国》,还没看完,大致写的是辛亥革命,袁大头称帝那个阶段的历史。

看到现在,感触最深的,就是当年袁世凯邀请公共管理学的先驱,美国的古德诺老先生来中国研究专制和共和哪个更好的问题。

这位老学究研究了一六十三招,得出的结论——纯学术性的——是对当时的中国社会来说,专制比共和更合适。

于是,袁世凯大人找到了理论依据,顺理成章地登了基,高高兴兴地当上了他的袁大脑袋。苦了的是古德诺,再怎么开记者招待会也没用了,本来有希望当上美国总统,这回全没戏了,还背了一个硕大的历史黑锅——支持复辟帝制。

真挺冤。

但接着往下看,发现当时有很多人是赞成恢复帝制的,而且听听“六君子”蔡元培、胡适之……这些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喝过洋墨水,智商绝对不低于180.

想想有点不明白了,按照中学历史教材的权威记载,辛亥革命一声炮响,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怎么还有人不明白这么浅显的道理。

再接着往下看,发现当时的民主真搞得不太明白,古老的中国社会,向着民主共和的方向努力,但也的确和民主共和的状态有着太多的矛盾和冲突。

老百姓百分之八十的文盲率,比现在的印度还牛,根本不知民主为何物,没有能力参与到用投票决定自己和国家命运的工作中。那认字的百分之二十,各种党派山头林立,把民主党成了科举的替代形式,入党想的是当官,当大官。就是真正的兴中会、国民党员,也是脑袋一热就把枪掏出来——宋教仁案还没有定论(其实到今天也不能肯定地说,是袁世凯指使的,最有可能是传统政治模式的牺牲品),就开始“二次革命”——黄兴等人极力劝阻,无奈是党内少数派,于是他们就用民主的形式,践踏了自己制定的宪法。

有人认为二次革命是**,我认为起码不理智,不是民主政治的方法。

看到这里,感到,有的时候,变革太剧烈了,变革的力量向原子弹爆炸一样无法控制,任由变革本身推动社会的发展是不现实的,反而会毁灭社会。

这样的例子很多,像法国大革命,那还是思想准备了几百年,也是从头乱倒底,吉伦特牌、雅各宾派……愿望都是好的,决策也都是民主的,但脚底下是一片片的人脑袋。

直到出了一个拿着破轮的拿破仑,自己当了皇帝,才解决了问题。

篇4:《袁氏当国》读书笔记精选

辛亥百年,往事并不如过眼云烟。站在更自由、更开放、更文明的21世纪,回首1前由“帝制”转入“民治”,可谓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清末民初那段风雨飘摇的时光里,出现了两个影响历史发展的重要人物,一是孙中山,一是袁世凯。惶惶恓恓,沧海桑田,对两人的评价却是亘古不变,前者流芳万世,后者遗臭万年。无异乎唐德刚先生在《袁氏当国》结尾说的:“自民国有史以来,吾尚未见一本、一篇甚或一页对袁有正面评价之书。”,由民国九年走到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的大师尚且如此,何况吾辈?

袁老辣,孙天真

且让我们回到19初,民国成立,清帝尚未退位的时候。袁世凯同时对付清廷和革命派的套路是“先养敌、后逼宫、再摊牌”.“养敌”是袁世凯放纵革命派壮大,实力却又在自己的掌握之中,好让自己有本钱同时和两方面谈判;“逼宫”好比曹丕逼迫汉献帝刘协“禅让”,袁世凯将年幼的溥仪和垂帘听政的隆裕太后紧紧握在手里,瞎编革命军三头六臂上天入地云云,恐吓清帝退位;“摊牌”是孙中山承诺过,清帝退位之时,便是袁世凯接任大总统之际。

“摊牌”一项并非袁世凯威胁恐吓革命党,当时天下推举袁世凯为总统的呼声甚高,我认为其原因大概有三:一是他拥兵自重,北洋六师是正规军,怎可与革命军这种杂牌军相比;二是袁世凯的中国式“光荣革命”,他可以不费一兵一将覆灭清廷;三是他声称上任后会推动民主共和政体的发展。这时他站在共和政体这边,或许是出自真心实意,或许是静观其变,至于他后来为什么开倒车复辟帝制,那是后话了。

一战期间,日本先下手为强,逼迫袁世凯签订丧权辱国的“五号、二十一条”.袁世凯深知自己不是日本的对手,若是不肯弯腰就被毁灭。因此他故意将“二十一条”公之于众,让忙于一战的列强回过头来制衡日本,尽力将损失降到最低。如今看来,五四运动被骂为国贼的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等人实在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他们也有自己的难处啊,若非国弱,谁愿意向列强低头?总而言之,袁世凯是推翻清朝,维护民国初年安定局面的唯一一人,他的功绩不该被淹没。说孙中山推翻清朝、推翻封建制度,纯粹是自欺欺人,“孙大炮”根本无此实力。

“孙大炮”究竟有多“大炮”、多天真,我们权且可以当做笑话听听,“国父”的圣光还是不该磨灭的。第一件事,孙中山没有直接参与武昌起义,起义爆发时他正在美国科罗多拉州的一家中国餐馆打工为生,接报之后火速赶回上海。长年在外宣传革命活动的他,回来的时候却是两手空空,坦言“我一个钱也没带回来,我给你们带来了革命精神”,真是辛苦了浴血奋战的黄兴等人啊。第二件事,袁世凯担任总统之后,“宋案”发生之前,是孙袁二人的“蜜月期”.孙中山不是认为“三民主义”就剩下民生主义还没完成么,袁世凯为了“安抚”孙中山,便按照他的意思派他去“修铁路”了。“孙大炮”脑子一热,就立志在民国初年延长铁路20万里(一说是10万英里)。截至,中国铁路总里程才12万公里左右,想必袁世凯当时心里就发笑。第三件事,二次革命后孙中山改组中华革命党,入党宣誓词就有“服从先生,再举革命”,党内高级干部均由党魁直接指派等等,给人的感觉怎么这么像独裁?

法治法治,先法后治

“宋案”发生之后,国内的舆论矛头直指袁世凯。其实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可以通过此案向中国人灌输欧美的法治精神。虽然黄兴咬定是袁世凯做的,但他还是主张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可是孙中山一拍脑门就要兴兵伐袁,这不是让法律成为一纸空文,让司法部成为花瓶么?唐德刚先生说:“中山是个现代政治家,尚且如此轻视法治,袁氏是个落后的老官僚,不动声色地调兵遣将,来个兵来将挡,那就更顺理成章了。”,即便是民国刚刚建立,百废俱兴,可这法治也不能说一套做一套吧,能让别人对共和体制不寒心么?

法治法治,先法后治,无法又哪里谈得上治?若说袁世凯上台前制定法律的工作在正常运行,那么袁世凯上台后,制定法律更像是为他个人服务了。当然,其中也有成为后世立法蓝本的法律条文,例如森林法、出版法、国籍法、著作权法等等,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功过理应折半。

虽说袁世凯称帝前,将政府部门“打扮”得漂漂亮亮,俨然一副民主共和的气象,然而细看其人员安排、权力制衡等各方面,不过是一出“披着共和外衣的中央集权”的小把戏。在当年袁政府中,官吏贪赃枉法逾500元便可判处死刑,虽说这是中央权力高度集中的要求和体现,但与当下风气相比,我们还是要反思一下。

袁臭孙香,命哉时哉

按照唐德刚先生的意思,孙袁等人的命运决定于民国初年那个“烂摊子”,这是个无人可以收拾的“烂摊子”.孙中山、黄兴等人半路转手,没有继续打理这个外表是“胜利果实”,实质是“烂摊子”的中华民国,才免于一场千古骂名的浩劫;袁世凯是进退两难,最终因开历史的倒车而车毁人亡。

为什么说民国初年是个“烂摊子”,我认为唐德刚先生的“历史三峡论”可以加以说明。由帝制转入民治,中国走的太快了。几千年的封建王朝存留下来的不仅仅是政治制度的问题,还有社会问题、思想问题等等,这些是不可能在短短的几个月内“咔擦”掉的,转型需要一个长久的时间。大胆的说,我们现在还在这个转型期里面。这没什么可怕的,英国、法国走了几百年的路才有今天的高度;美国是移民国家,一开始就有实行民主共和政体的“土壤”,它没有君主、没有过去、没有思想残留等等束缚。因此,民国只是一个初生的,长得像外国人,却留着中国血的婴儿,稍有不慎,便会夭折。

孙中山晚年和中国共产党合作,在撒手人寰之前留下一句“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加之他之前的辉煌事迹,这一切怎能不让我们对他产生遐想和同情。 “孙大炮”始终是个理想主义者,他生搬硬套外国体制,不懂得结合国情,这样的改革多半是要人仰马翻的。若是没有袁世凯,谁知道他会不会成为“袁世凯”?

后人对于袁世凯的最大诟病在于他的野心。没错,谁不想做皇帝,可他的野心最后也吞没了他自己。然而其它因素的推泼助澜也是必需的,例如“太子”袁克定的宣传吹嘘,假造《顺天时报》,说日本人赞成袁世凯称帝;古德诺教授的言论被误解,弄巧成拙成为推崇帝制的先锋;筹安会“六君子”、“十三太保”等人都是幕后推手。正如曹操晚年,位极人臣,朝内大臣竟罔顾龙椅上的汉献帝,奏表让曹操称帝。可惜袁世凯不做曹操偏要做曹丕,这骂名自然是他咎由自取的了。

《袁氏当国》一书提及蒋介石的《告国民书》,里面有这样一句话:“可战而不战,以亡其国,政府之罪也。不可战而战,以亡其国,亦政府之罪也。”,对待历史理应如此,了解透彻细节和利弊,方可作自己的结论,不可将绝对结论推而广之束缚大众。史实有时候会蒙蔽自己的双眼,例如这次“再论孙袁”,实在是颠覆了很多认知。唏嘘之余,不禁感慨,真历史往往比假小说更精彩。

篇5:《袁氏当国》读书笔记精选

近期拜读唐德刚老先生的《袁氏当国》一书,感觉受益良多。盖唐氏应是多为欣赏袁氏,同情袁氏,但也批评袁氏。赏袁氏之才,叹其传统政治手腕之老辣成熟,也认为其是“治世之能臣”;惜袁氏生不逢时,偏生与他那时个社会转型的乱世,令他成一个“乱世之奸雄”;也批其狭隘,不识唐氏所谓之的“历史三峡”之局,悍然打起称帝的大旗,终受各路“口诛兵伐”,而落一个连退而当大总统也不允的悲剧下场,颇似当年秦二世临终的“三求”,真所谓“偷鸡不着蚀把米”!

仔细想想,笔者以为袁氏经历颇与法国路易·波拿巴相似。路易也是当了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总统,没多久便也复辟帝制,当起了法兰西第二帝国皇帝(拿破仑三世),而那个短命的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在一场激烈革命(“二月革命”推翻七月王朝)中诞生。这些颇与中华民国诞生于辛亥革命,而民国不久,袁氏又要闹做皇帝这一路线相似。这不由得令笔者想起马克思的经典著作《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觉得袁氏亦有自己的“雾月十八”.

然而,袁氏又毕竟不是路易·波拿巴,袁氏的“雾月十八”远没有像路易那样取得成功,袁氏这个“洪宪皇帝”每当几天,就在全国的一致讨伐下与他那个“中华帝国”一起见鬼去了。唐氏在其书中,他给出了很多角度的剖析解释,其中给出了一个历史学家的角度(注意,是历史学家的角度而非政客、军阀的角度)的解释,即其“历史三峡”论。

袁氏当国的历史,是中国社会历史正在发生巨变和社会转型剧烈的历史,这个转型,用唐氏的话来说即是从“帝制时代”到“民治时代”的转型,又或者用另一个角度来说是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近代化转型。需要注意的是,这个转型非从袁氏当国开始,而是早在鸦片战争后就已开始慢慢展开了,因为这个转型是多层面的(经济的、政治的、思想文化的、外交的、军事的、社会阶层和生活的······)而非单一的领域,正如唐氏说所,

民治时代不只是一种政治现象,它是一种囊括全民族的新的民族生活方式(a new way of life for the whole nation),它是和传统生活方式完全不同的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是中华民族史的发展过程中一个新的阶段和形态。政治生活只是比较敏感的一环而已。

就中国历史而言,中国明末清初以李贽和三大思想家(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为代表的知识界便已经开始泛起了反专制主义的涟漪,只是应者寡寡罢了,而他们的思想也被视为“异端”而受到压制。自鸦片战争后,中国在内忧外患下开始了自己艰难的近代化路子,这里面有西方影响,也有中国文化自身的营养。就这样,中国历史也翻开了近代历史的篇章。“袁氏当国”就是这个近代化转型时期的一个重要部分。作为中国近代化转型的一部分,自然不应该脱开中国近代化转型的大局来看。

在这个近代化大潮中,笔者十分赞同唐氏的“历史三峡”论——社会历史向前推进,没有开倒车的余地,从“帝制时代”走向“民治时代”这个方向不可逆转,民治时代终将到来,这个就叫做“客观实在”.

只是在这个“客观实在”面前,袁氏何以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悍然扛起了复辟帝制的大旗?唐老先生应该是从很多角度进行了阐释,如袁的个人因素,袁的身旁人鼓动的因素等等。但值得一提的,应该是那时的“社会存在”(笔者有意区分“客观实在”和“社会存在”两者,事实上,唐氏所讲的“客观实在”是一种规律性的东西,即一种真实存在的规律和趋势,信奉的人会将其视为真理;而“社会存在”即现实存在的东西,换个说法也叫作“国情”,它也是物质性的东西,但却没什么信奉与不信奉之说)

那时的“社会存在”是什么呢?笔者认为无非这么四个:

1.共和国体(现代的政治术语应该称为“共和政体”,在此笔者沿用唐氏的叫法);

2.军阀政治

3.沉默的多数(silent majority)和吵闹的少数(a quarreling minority)

4.内忧外患

当然,除了这四点外应该还有别的,例如“黑金政治”等等,但这些都可视为其中的衍生之物。

基于这些社会存在,“书呆子”古德诺写下了《共和与君主论》,认为在当时的中国,君主制优于共和制,继承式的寡头制优于非继承式的寡头制。唐氏认为,古德诺的这篇谬论“还不算太缪。他的缪,是谬在他老学究的政治天真(political naivety)”唐氏还提到:

古氏对袁世凯作上述分析时,他也留了个但书:那就是这个反转型政体(从个人独裁,立正向后转,再来搞帝王专制)必须:(一)要全民认可,不得稍有反对的**出现;(二)列强,尤其是日本,对中国的反转型政体没有异议;(三)要真正落实君主立宪的具体计划。三者缺一不可也。

看来古德诺也是向袁世凯推销“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呀!要全民认可,不就像路易得到法国小农的认可,然后又得到国会通过,恢复帝制吗?

唐氏认为古德诺的理论“不算太缪”,但却忽略中国的政治实际。唐氏书中这样评论道:

他(古德诺)不知道,民国之所以能顺利建立,实在是在中国试行君主立宪(戊戌变法)而彻底失败的结果。如今改到实行共和,虽是困难重重,但没有彻底失败。此时要舍“辛亥”,而返“戊戌”,岂非庸人自扰?

唐氏的这一番评论开始时令笔者感到疑惑,在书的前篇,唐氏分明提到“二次革命的爆发,却标志着这个美国模式的彻底流产。”但细细想来,却也可以理解。美国模式的彻底流产,另一共和大国——法国的模式呢?早在唐绍仪内阁的倒台也表明其不适合中国当时国情。那怎么办?走自己的路,创自己的共和模式。这或许是唐老先生的所谓“虽是困难重重,但没有彻底失败”吧。基于这点,唐氏赞成袁氏的“可继承式总统制”,做一个“皇帝总统”;但反对撕开总统外衣,复辟帝制,偏要带上那个虚衔,这就成了在“历史三峡”的洪流中中逆流而上的愚蠢行为,自然也就被一片痛骂了。

然而,若就“历史三峡”论来看,何以路易·波拿巴能成事?这岂非与“历史三峡”论相悖?唐氏书中有一篇章“历史史实与历史哲学”.唐氏说:“历史哲学离开历史史实便是空话······历史事实如果没有足以解释它的历史哲学来加以说明,那这个故事也就是一篇‘官场现形记’而已。”显然,历史哲学与历史史实是需要结合在一起的。而以“历史三峡”论解释袁氏的“雾月十八”,通;解释路易的“雾月十八”,不通。何也?笔者愚见,以为纯历史学家角度不能解释一切的“雾月十八”现象,因为事情的发生毕竟不是为了历史学家的研究而发生,单纯的历史哲学也不能完全解释一切历史史实,又或者说微观的具体历史史实难以用宏观的历史哲学来解释(例如“历史三峡”论,笔者赞成这一观点,但这是一个大局的趋势,是宏观的;而袁氏也好,波拿巴也罢,都是具体微观的历史现象,而历史最终由“历史三峡”论来书写,无论是何种模式、何种道路、是何过程,都不能改变这一趋势,这回过头来看就是所谓的“客观实在”了。这正应了那句话,历史是波浪式前进的)。这也或许为何唐氏要多层面来剖析袁氏为何失败吧。

篇6:袁氏当国读后感

刚跟老姐说,我发现我写东西真是越来越快了,今天先是做了一个方案,然后写一篇贴一篇,虽然都很垃圾,但是赫胥黎还是哪个说,速度,可以弥补任何缺点,我又圆满了。

因为阿寐,才开始对民国感兴趣的,越看越觉得不得了,这个时候居然这么多牛B人物。民国史,太敏感,因为很多人还健在,因为很多影响还在,说不得,不好说,不敢说,没法说。但是正因为他离我们太近,所以看起来,才有意思,觉得历史不是书上的符号,而是刚刚发生过的生活。

《袁氏当国》是小小的一本,正适合在上下班路上的地铁里面看。刚开始翻的时候,知游说,你要是对这段历史不太了解,最好不要以看唐德刚的书为开始,他的书,偏见太多,且很多都是孤史,很多事情都是他一个人在说,也不知道真假。我不以为意,然后看到书的开始说,从***年开始的夏朝,我就傻眼了,夏商周的断代是多么宏伟的历史课题,您就直接标年份了。

所以,打算看这本书的GGMM们还是留点心眼,在后面这样的地方很多,不过唐先生是大家,我就不乱说了,估计麻烦又要出来揪我辫子了。

这本书写的是从19民国建立到1935年袁世凯升天期间的历史,围绕袁的生平,叙述了在中国这段重要的历史时期发生的故事。这段是《袁氏当国》的内容简介,摘自当当,我就不献丑了。

上自孙文缔造共和肇始,下逮蔡骋护国运动兴起,寥寥数年,此乃袁世凯当国之年,国可谓不兴,民可谓不幸。袁世凯如何在晚清政府和国民革命军政府之间养敌自重以觊觎总统宝座,宋教仁刺杀案的历史谜团到底暗示了什么背景,孙中山的个性对他改造国民党以谋求革命有何影响,袁氏当国时期的内政外交如何复杂多变,筹安会 “ 六君子 ” 与袁氏政府之间的关系到底如何,不该遗忘的古德诺教授的政治理念是什么 …… 唐 先生凭借其一贯的学者气节,不依风附草,不人云亦云,坚持论从史出,坚持言必有据。

书的内容大家自己去看,我就不多说了,还得再看一遍,好多地方不记得。

我的感觉就是,唐表现出了对孙极明显的好感以及对袁不清不楚的暧昧,至于筹安会等小丑,他是深恶痛绝,我很不忿,其他不说,杨度,是我们湖南人里面拿得出手的人物,凭什么受他唐德刚这种气,在当时的社会情况下,谁知道真正的路该怎么走?您推崇的孙中山不也建了啥中华革命党吗?

对于宋教仁,却有了很具体的认识,若说孙是一个浪漫的理想主义者,宋却是一个有着卓绝能力的实干家,国民党的党务和政务都是在他手上慢慢梳理,当年轻拢慢捻,就把国民党打造成了国会第一大党,这个,不是只有理想才能做到的。所以,袁不怕孙中山,不怕黄兴,利用传统的政治手段就可以解决,但是他怕宋教仁,所以只能选择暗杀。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地方,是唐先生对第一任临时国民政府内阁成员的分析,流畅、巧妙,那个成员表分析清楚,当时的政治生活基本可以了解一个大概。每一届政府,一定是各种力量互相博弈和权衡的结果,国民党在第一任临时政府里,有权无名,后来慢慢败落,让人唏嘘。

还有,唐先生有个地方要不得,谁跟你吃过饭你就说谁好,哪里能这样?

篇7:袁氏当国读后感

刚刚读过《袁氏当国》一书,颇有耳目一新之感,原来历史也可以这样写啊。说实话,我爱读历史,但是不爱读连本大套的历史,更不爱读现代所谓历史学家或者研究者编写的历史书籍,不为别的,只是感觉匠气太浓,书象是为写而写的,这样读来就没什么意思了。最近一个时期,所谓的另类历史写作开始出现,用不那么严肃、不那么匠气的手法来写历史,虽然精品不多,但总是多了一种厕上读书的选项,聊胜于无吧。在这些作家或者学者里,一直比较关注几个人:如吴思、如谭伯牛等人,现在又多了一个唐德刚。

这些学者、作家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用通俗的语言来还原历史,让人从文字中窥到历史的原貌或者说最大限度的还原历史的原貌。和那些机械、冰冷、教条的文字与观点相比,这些人从来都不会给出你一个肯定的观点和答案,结论是由你自己得出的。

最近一直在想,为什么会对这种类型的历史书籍感兴趣?大概是对过去所学、所接触到的知识和教育的颠覆吧,随着年龄的增长、了解到的事实、史料也比原来多了许多,才发现过去自己所受教育是多么狭隘和片面,原来历史是这个样子的,史书是可以这样写、这样读的。()想想觉得颇好笑,上学的时候学历史、学哲学,要求人们用科学的、历史的、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可我们过去所学者,无一不违反此要求、原理,更有甚者,因为所谓阶级分析的观点要求,连最基本的史实都敢弃之如敝履,甚至连帝王时代的史官都不如,好歹人家还有秉笔直书的勇气和精神。就冲这一条,我们有什么脸面去抗议日本人篡改教科书、毒害下一代?

史观、史论也许是有阶级性的,但是史实没有。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

篇8:唐德刚《袁氏当国》读后感

唐德刚《袁氏当国》读后感

一直以来,我都对民国史非常感兴趣,因为我觉得那是中国近代的一个转折期――是所谓古代的终结,是所谓现代的开始。那个时代出现了一大批政治家、文学家、艺术家,是一个风云激荡,充满自由气息的时代。  近来阅读唐德刚的《袁氏当国》,这是一本很薄的小册子,但是内容并不单薄。书中多有史论,与当今史学界掉书袋的写作多有不同。史论就是文章中的精华,古人常云,读史可明智,想来让人明智的应该是有智慧的东西了。而这种智慧又不是常人随随便便就可以窥探到的',所以才需要史学家的存在吧。   史论本是史学家写史的一个重要部分如果史学家噤声于一切之禁区,有怎能启民智开民化呢?所以由此看来,史学研究者是最需要勇气,最有意义的职业了,同时也是最想要坚持的职业。

篇9:袁氏山庄散文

袁氏山庄散文

星期天,和泽人弟去平甸,在袁世凯曾经隐居的龙口,看烂漫的桃花已如如星星般遍于薄壁山的峭崖上。但于阴郁的天色里,才有了星星点点淡淡的喜色。

袁氏山庄没有想象的气派,只是有两栋石头房的`小院,不同的是位置好,南临万丈深渊,后靠千层石嶂,对于袁世凯这样心有帝王抱负,而又暂时遭遇挫折的晚清重臣来说,符合安全,雅致,而有便于让清廷知晓退归山林的逸念。

坐在山嶂边的石磨前,看山下阡陌纵横,鸡鸣狗吠,妻梅子鹤。我不晓得这个具有帝王思想的一代枭雄想了什么。

我只知道自己在这里,真心的生出来了归隐的念头。

天各一方,地划一野。晨钟暮鼓,自得其乐。

山下风云,关我何事。

想批评但没有说出来的话。

你太自我的为自己活,以至于影响到其他人的正常生活,完全成了自私而非标榜的自我。

世界是围绕你转的吗?肯定不是,你认为应该是,所以你身边一个人都没有了。

总想把自己的风光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别人痛的时候抽身一走,你和风光就会掉下来。很疼的,但按你的思维,你还是会骂别人,以为这都是别人造成的。

没有思想,就是再涂多少的涂料,身体也不会发光。

有些飞扬跋扈,坑得都是自己人。轻易地就可以原谅别人,但就是不原谅自己人。

心太小的人,你叫它学会包容,那简直就是奢望麻雀搬走一块石头。

思想的不正确,时间一长,就会慢慢看出来结果。

爱别人就是爱自己,太爱自己就是不爱别人。

社会是条河,你想过,先给别人当铺路石,然后别人再给你铺路石,最后大家都过来了。

有时候,谁都不想先铺路,都准备只享受成果,谁都过不去。

篇10:“袁氏”精心策划再造品牌先锋

一、前言

目前的药品市场销售中,除了消炎类,感冒类等药品销量巨大外,治疗中风病(西医上称之为脑血管病,即脑出血,脑梗塞,脑栓塞)引发的半身不遂,偏正头痛,手足麻木等药品的销量也在逐年增加,导致该领域群雄并起,竞争十分激烈。既有大品牌割据一方,又有诸多新品来势汹汹。面对残酷的市场淘汰率,只会使得强者更强,弱者更弱。黑龙江哈高科佳木斯中药有限公司生产的愈风丹,做为新药上市为了不步人后尘,重蹈他人覆辙,能够在此类药品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经过多方考察决定力邀具有多年实战经验的西安袁氏企划公司为愈风丹做市场推广策划。

二、强势竞争的市场

在新产品上市初期,有必要对市场进行一定深度的调查,便于摸清市场的销售态势,对新产品的推广销售会有很好的指导意义。经过公司项目组的讨论后,决定兵分几路对市场进行了一个月的深入调查,发现竞争激烈,不仅市场趋于饱和状态,而且消费者比我们想象中的要理性的多。

〈一〉前有劲敌,后有追兵。

通过调查项目成员都觉的市场形势异常严峻,一方面是几个如:脉络通,丹参片等老品牌,经过多年来市场历练,无论从功效宣传还是终端维护做的都十分完善,并且有着垄断市场的趋势,忠实地消费群体毕毕皆是,对于新产品愈风丹来说这便是劲敌;一方面是每年又有不下50种新药上市,且大都利用广告大肆宣传疗效、机理、承诺、证言、买赠活动,来提高产品知名度推动销量,对愈风丹构成了强大的威胁,可谓是追兵吧!

愈风丹的确身陷前有劲敌后有追兵的境地中,如何才能使愈风丹摆脱这种两难的地步?成了萦绕在项目组成员心里的最多的问题。

〈二〉市场消费稳增,潜力巨大。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到来,中老年人群越来越庞大,而引起的各类中老年疾病发病人群递增。据统计偏正头痛、手足麻木、半身不遂三大中风后遗症一直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是我国人口死亡和致残的首要原因,

卫生部信息中心4月发布的“全国卫生事业发展情况会报”中指出,我国因病死亡人口中,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中风导致死亡率居第二位,初发中风一年内死亡的约占15%—20%。据推算,我国中风年发病例数可能达500—600万,其数目相当惊人。其中有40%的病人因肢体,语言功能和智能的、丧失,致使生活不能自理。

通过一组组数据,表明市场销售潜力巨大,且每年平均以约10%的人数增加,这一领域终将成为众多药企争夺的对象,但“鹿死谁手”还尚不能下定论,因此比的就是谁的产品功效好,宣传策略强,谁就有可能分得一杯羹,要么再所难免会被踢出局葬身于市场混战之中。

〈三〉理性消费,是喜亦是忧。

市场上形式各样的广告,充斥着人们的视听,一次次广告风暴后消费者变的越来越理性,越来越有了自己的判断能力,不会盲目冲动的去购买产品。尤其是中老年人,他们见多识广往往凭借多年的生活经验来评价一种产品的优劣,比年轻人更理性,更讲究实用性。这种现象的出现既让厂商喜,又让厂商忧。

消费者理性了就能够辨别出产品的优劣真伪来,对于那些依靠大量虚假广告,短期速销,捞一票后推出市场的炒作药品来说将无市场空间;而对那些以广告为先导,通过广告建立起鲜明的疗效认识与品牌偏好,加之有完善的终端渠道的品牌药品,来说它的忠实顾客群将会一步步扩大,自己的品牌将成为引导消费的先锋,这是让有实力,有品牌的厂家欣喜的一面。

也正是消费者理性了,对于疗效好,价格公道的品牌药品信任度极高,一般情况下不会轻意改换药品。因此对于刚上市的新产品不具备功效,品牌宣传上的优势,成为让新品厂家忧虑最多的一件事。

愈风丹作为治疗中风后遗症的国家中药保护品种,虽说在药物成分(中药)上占有一定的优势,而在功效诉求,品牌诉求上,还处在刚刚起步阶段,仍然在新产品范围之列。面临着和其它新品一样的市场推广问题。经过多次与黑龙江佳木斯重要有限公司决策层的接触,项目组认为这是一个有着将市场做大,做强,有长远发展目标和力主品牌打市场的企业,不同于那些只做炒作药品的厂家。因此无论市场如何变化,无论消费者如何理性,愈风丹都会以不变应万变的心态坦然面对市场挑战。

篇11:袁氏世范原文和翻译

【原文】人之至亲,莫过于父子兄弟。而父子兄弟有不和者,父子或因于责善,兄弟或因于争财。有不因责善、争财而不和者,世人见其不和,或就其中分别是非而莫名其由。盖人之性,或宽缓,或褊急,或刚暴,或柔懦,或严重,或轻薄,或持检,或放纵,或喜闲静,或喜纷拏,或所见者小,或所见者大,所禀自是不同。父必欲子之强合于己,子之性未必然;兄必欲弟之性合于己,弟之性未必然。其性不可得而合,则其言行亦不可得而合。此父子兄弟不和之根源也。况凡临事之际,一以为是,一以为非,一以为当先,一以为当后,一以为宜急,一以为宜缓,其不齐如此。若互欲同于己,必致于争论,争论不胜,至于再三,至于十数,则不和之情自兹而启,或至于终身失欢。若悉悟此理,为父兄者通情于子弟,而不责子弟之同于己;为子弟者,仰承于父兄,而不望父兄惟己之听,则处事之际,必相和协,无乖争之患。孔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无怨。”此圣人教人和家之要术也,宜孰思之。

【译述】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最亲的莫过于父子和兄弟。然而,父子与兄弟有相处不融洽,不和睦的。父与子之间,或者因为父亲对孩子求全责备,要求太过苛刻,兄与弟之间,或者因为相互争夺家产财物。有的父子之间、兄弟之间并没有求全责备、争夺财产,却很不和睦,周围的人看见他们不和,有的便从这种不和中分辩是非,最终仍找不到任何有说服力的理由。大概人的性情,有的宽容缓和,有的偏颇急躁,有的刚戾粗暴,有的柔弱儒雅,有的严肃庄重,有的轻糜浮薄,有的克制检点,有的放肆纵情 ,有的喜欢闲雅恬静,有的喜欢纷纷扰扰,有的人识见短浅,有的人识见广博,各自的禀性气质各有不同。父亲如果一定要强迫自己的子女合于自己的脾性,而子女的脾性未必是那个样子;兄长如果一定要强迫自己的弟弟合于自己的性格,而弟弟的性格也未必如此。他们的性格不可能做到相合,那么他们的言语与行动也不可能相合。这就是父与子,兄与弟不和睦的最根本的原因。况且大凡面临一件事情的时候,一方认为是正确的,一方认为是错误的;一方认为应当先做,一方认为应当后做,一方以为应该急,一方以为应该缓,观点不同竟然是这个样子。如果彼此都想要对方和自己的性格、脾气、观点相同,必然会导致争吵与论辩,争吵、论辩不分胜负,以至于三番五次,更至于十次八次,那么不和自此就会产生,有的竟到了终其一生失去和睦的地步。

如果大家都能领悟到这个道理,做父亲和兄长的对子女与弟弟通情达理,并且不苛责子女与弟弟与自己相同;做子女和弟弟的,恭敬地追随着父兄,却并不期望父兄只听取自己的意见,那么在处理事情的时候,必定相互和协,没有乖离争论的祸患。孔子说:“对待父母,屡次婉言劝谏,看到自己的意见不被采纳,还必须恭恭敬敬,不违背父母,仍然在做事的时候无怨无悔。”这就是圣人教给人们和家的最重要的方法,我们应该认真地思考。

【评析】性不可以强合,在现代人看来是一个极其平常的观点。任何人都不可以将自己的看法强加于他人,即使是父之于子,兄之于弟,也同样不可如此。然而,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父父,子子,君君,臣臣”都有严格的界限,父为子纲,君为臣纲,不可越雷池一步。如此开明的观点出现在宋代,足见袁采在父子兄弟观念上的超前意识。这种超前意识在魏晋南北朝思想活跃的时代里曾经有过表现。《世说新语。言语篇》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钟毓兄弟俩小时候,一次正碰上父亲白天睡觉,于是他俩一块儿偷药酒喝。他父亲当时已睡醒了,姑且假装睡着了,来看他们怎么做。钟毓行过礼才喝,钟会只顾喝,不行礼。过了一会儿,他父亲起来问钟毓为什么行礼,钟毓说:“酒是完成礼仪用的,我不敢不行礼。”又问钟会为什么不行礼,钟会说:“偷酒喝本来就不合于礼,因此我不行礼。”钟毓、钟会两兄弟从小时候起,便有对同一事物的不同看法。行礼与不行礼,本是截然相反的观点,兄弟二人各有自己的理由。其父分别询问了各自的理由,足见他也并不是希望二人观点相同,性不可以强合,恐怕钟氏兄弟之父认识已比较清晰了。

然而可悲的是,当历史发展到清代时,《红楼梦》中的贾政依然固守着迂腐的君臣父子观念,充当了一个切切实实不折不扣的封建卫道士。他在儿子贾宝玉身上贯彻了可怕的封建法西斯主义。宝玉本来“顽愚怕读文章”,最讨厌沽名钓誉的国士禄蠹之流。当薛宝钗劝谏他走仕途时,他便道:“林妹妹若是这样,我早和她生分了。”从小喜欢在脂粉堆里混,谈到功名便萎糜不振的贾宝玉无论如何也不能理解父亲的所作所为。而贾政从他自身出发,怎么也理解不了宝玉为何这般“没有出息”。性不可以强合,可惜的是贾政与贾宝玉都没理解到这一点。父子本是两代人,上一代的固有思想在下一代看来无法理解,下一代的叛逆在上一代看来简直是大逆不道。思想冲突的直接后果便是:宝玉越来越对自已的生存环境感到厌倦,贾政越来越对儿子的不求上进求全责备,最终结果是儿子纵然按照父亲的意愿,考取了功名,却并没有“接续香火”,重振家业,而是遁入空门,以求得真性的复苏,灵魂的止泊。人性是复杂的。刘再复《性格组合论》对这个问题作了深刻的阐释,即便是同一个人,其身上的几种性格特征也会发生矛盾,而况不同的人,不同年代的父子兄弟之间呢?倘若贾政真能用客观的眼光打量一下宝玉的话,说不定对他心灵深处的纯洁会欣赏不已,倘若宝玉能对父亲的苦心做一番刨根问底儿的话,也不至于对父亲视若仇敌。至少能增添一丝怜悯,唤醒真切的父子亲情,或许结果也不至于太惨。

篇12:袁氏世范原文和翻译

【原文】自古人伦,贤否相杂。或父子不能皆贤,或兄弟不能皆令,或夫流荡,或妻悍暴,少有一家之中无此患者,虽圣贤亦无如之何。譬如身有疮痍疣赘,虽甚可恶,不可决去,惟当宽怀处之。能知此理,则胸中泰然矣。古人所以谓父子、兄弟、夫妇之间人所难言者如此。

【译述】自古以来的人伦关系,贤达和不肖相杂。有的父子不能够都做到贤达,有的兄弟不能够都做到美好,有的丈夫随便放荡,有的妻子悍厉粗暴,很少有一家中能免此患。即使圣贤之人也无可奈何。正如身上生有创伤和脓疽疮痛,虽然甚为可恶,却不能够除去,只应该以宽怀之心来对待。如果能知道这样一个道理,那么对待此事就会非常坦然。古人所谓父子、兄弟、夫妇之间难以言说的就是这些。【评析】“大度能容,容天下之事。”这是弥勒佛的风度。人们往往对他羡慕不已。那似乎有点“傻”气的笑容,令无数人拜倒。人伦关系最难处理,俗语说得好:清官难断家务事。于家庭问题的处理上,最好学学弥勒佛的精神。处家确实需要宽容。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的缺点有如生长于身上的附赘悬疣一样,无法除掉,却又深恶而痛绝之。家庭中,如果彼此不能够容忍互相的缺点,就会使家庭不和。退一步海阔天空,凡事以宽容之心对待之,其实什么事都很简单。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时代,尽寇那个时代是思想活跃的时代,各种思想允许并存。然而,在陶渊明身上所体现出的主导思想依然是儒家思想,很注重子继父业,有所成就。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他虽有五个儿子,却没有一个可以值得称道的,都不喜欢读书。大儿子十六岁,懒惰无可匹敌;二儿子虽已是“志学”的年龄,却也并不爱好文术;三儿子十三岁,只懂得寻找梨与栗去吃,毫无一点喜欢读书的意思。小儿子不知怎样,渊明没有说,恐怕除了吃以外,也不会对读书感兴趣。在这样的情况下,渊明确实痛苦过,但是对无可奈何之事一味痛苦下去,非但是徒劳的,且是有害的。他便以宽容之心对待之:“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既然上苍让我这样,我只能喝酒聊以自X。结果渊明的家庭生活还是很和谐的。

曹氏兄弟却没有认识到“宽容”的重要性。曹操在死后,曹丕极力诸杀同门兄弟,尤其对曹操生前较偏爱的曹植迫害尤深。曹植在一首诗里抒发了自己的忧愤:“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兄弟相互猜忌,迫害,实是人生中极为难奈之事。夫妻关系更是需要彼此的宽容,才能使整个家庭机器正常运转。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里,有一首叫《氓》的弃妇诗,其中所反映的一切就说明了这个道理。开始时一个叫“氓”的男子,以买丝为由,向女子传达了自己的爱情。氓着急得连良辰吉日都等不到,信誓旦旦,骗取了女子的感情。然而,女子嫁过去之后,受尽劳累,为维持家庭生活日夜操劳,以至于面容再也没有从前那样娇嫩了,此时氓开始嫌弃女子,不能以大男子的精神宽容地对待自己的妻子。最终导致了家庭的破裂。中国古代社会以男权为中心,男子将女子看作是自己的私有财产,很少能以平等的态度审视一下身边妻子的喜怒哀乐。即便这样,遭抛弃的女子依然大有人在。宽容哪里去了?

现实社会中,离婚日渐成为“时代潮流”,以至于使每一个人在这扇大门面前都诚惶诚恐。很难想象昔日花前月下,海誓山盟的情侣有朝一日大打出手,分崩离析,视同路人。这是情感悲剧,也是人生中最难以忍受的精神危机。因为这种危机任何东西都无法补救。黄金有价,情义无价,一旦付出之后,便应小心谨慎地去维系它,这就需彼此的宽容之心。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从对方的角度出发去看待他所做的一切,不易发生误会,坦诚相待,也不易出现情感危机。

篇13:袁氏世范原文和翻译

【原文】慈父固多败子,子孝而父或不察。盖中人之性,遇强则避,遇弱则肆。父严而子知所畏,则不敢为非;父宽则子玩易,而恣其所行矣。子之不肖,父多优容;子之愿悫,父或责备之无已。惟贤智之人即无此患。至于兄友而弟或不恭,弟恭而兄不友;夫正而妇或不顺,妇顺而夫或不正,亦由此强即彼弱,此弱即彼强,积渐而致之。为人父者,能以他人之不肖子喻己子;为人子者,能以他人之不贤父喻己父,则父慈爱而子愈孝,子孝而父亦慈,无偏胜之患矣。至如兄弟、夫妇,亦各能以他人之不及者喻之,则何患不友、恭、正、顺者哉8译述】过于慈祥的父亲容易造就败家子,儿子的孝顺有时却并不被父亲所觉察。大概依平常人之性情来说,碰到强大的事物就会回避,遇到软弱的事物就会大肆放纵。父亲严肃,儿子知道自己该畏惧什么,那么就不敢胡 作非为;父亲宽缓,儿子对一切事物都持轻视态度,因而放纵自己的行为。对于儿子的不肖,父亲多宽容;对于儿子的谨慎诚实,为父的有时责备不已。只有贤达充满智慧的人才没有此种祸患。至于那些兄长友爱弟弟,弟弟却不敬重兄长的,弟弟尊敬兄长,兄长却并不爱惜弟弟的;丈夫正派,妻子却不和顺,妻子和顺而丈夫不正派的,也是由于一方强大了,另一方就很弱小;一方弱小,另一方就会强大,这是由逐渐积累而形成的。做父亲的,如果能将他人的不肖子与自己的儿子作比较;做儿子的,如果能将他人不贤达的父亲与自己的父亲相比,那么父亲慈祥和顺,儿子就会愈加孝顺;儿子孝顺父亲就会更加慈爱,这样就避免了偏颇的隐患。至于兄弟、夫妇之间,如果也各各都能以他人的缺点与自己亲人的优点去比较,那么还怕自己的亲人对自己不友爱,不恭敬,不正派,不和顺吗?

【评析】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正妻顺,恐怕是从孔子时代便开始的关于家庭伦理的最高境界。然而有所谓父慈子不孝,兄友弟不恭,妻顺夫不正,或者相反。在袁采看来,出现这种事与愿违的不平衡现象,实是由于父与子、兄与弟、夫与妻之间没有真正理解到彼此的价值与优点所导致的。

如果双方都能从彼此的言行中发现值得赞许的一面,意识里便有了尊重人性的平等观念。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正妻顺便也顺理成章了。当然棍棒底下也会出孝子,可在严父的棍棒下,儿子“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这种孝子很大程度上是表面上的“孝”,形式上的“孝”,并没有发自内心的对父亲的尊敬。贾宝玉在父亲贾政的威逼之下,不得不学习“四书五经”,不得不去应考,内心的反叛很少敢与父亲发生面对面的冲突,但他却根本不是孝子,甚至连父子之间最纯洁的父子亲情在宝玉身上也无明显表露。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并没有多少威严令司马迁战战兢兢,但父亲没有棍棒并不等于父亲纵容他。早年,父亲支持他学习,支持他漫游,使他变得见多识广。临终之际,父亲留下遗言,一定要司马迁完成《史记》。司马迁对于父亲的遗愿从不敢懈怠,“李陵之祸”使他遭受了不应有的官刑,这对司马迁来说,简直是奇耻大辱,比死还难以忍受。然而,他没有死,他不能辜负父亲的一片丹心,他希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他活了下来,为了父亲,也为了事业。这种孝是有沉重的历史内容包含在其中的。

篇14:袁氏世范原文和翻译

【原文】人之父子,或不思各尽其道,而互相责备者,尤启不和之渐也。若各能反思,则无事矣。为父者曰:“吾今日为人之父,盖前日尝为人之子矣。凡吾前日事亲之道,每事尽善,则为子者得于见闻,不待教诏而知效。倘吾前日事亲之道有所未善,将以责其子,得不有愧于心1为子者曰:“吾今日为人之子,则他日亦当为人之父。今父之抚育我者如此,畀付我者如此,亦云厚矣。他日吾之待其子,不异于吾之父,则可以俯仰无愧。若或不及,非惟有负于其子,亦何颜以见其父?”然世之善为人子者,常善为人父,不能孝其亲者,常欲虐其子。此无他,贤者能自反,则无往而不善;不贤者不能自反,为人子则多怨,为人父则多暴。然则自反之说,惟贤者可以语此。

【译述】在社会生活中,父与子之间,有的彼此不思虑自己的职责,却责备对方,这是导致父子不和的最重要的原因。如果父与子各各都能反思一下自己,那么就会相安无事。做父亲的应该这样说:“我现在做人的父亲,从前曾经是别人的子女。大凡我原来奉事父母的原则是每事求尽善尽美,那么做子女的就会有所闻见,不等做父亲的去教导他们,他们就会明白怎样去对待父母了。倘若我过去侍奉父母未能尽善尽美,却去责备孩子不能做到这些,难道不是有愧于自己的良心吗?”做儿子的应该这样说:“我今天做为别人的儿子,日后肯定会成为他人的父亲。今日我的父亲这样尽心尽力地抚养培育我,并且为我付出许多心血,可以称得上是厚爱了。日后我对待自己的子女,只有做到与我父亲待我的程度一样,才可以无愧于自己的良心。如果做不到这些,不仅仅有负于子女,更无颜面去见父亲。”世上的人善于做儿子的,常常也很善于当别人的父亲,不能够孝事其父母双亲的,也常常想虐待其子女。这其中没有别的道理,贤达的人能够自己反省自己,那么就会做事稳当少出差错。不贤达的人不能够反省自己,做儿子多怨恨,做父亲多暴戾。那么自己反省自己的道理,只有贤达的人才可以谈论。

【评析】“上有老,下有斜是中年人对于生活劳累的感慨。大凡有头脑,有德行的人总是尽自己最大的所能,让父母在有生之年生活得幸福,总是想方设法抚育培养自己的子女,希冀他们有所成就。这种人生来就懂得反思,作为人子,能切身体会到父母抚养孩子的呕心沥血,因此他待父母尽心,待子女尽力。他的这种尽心尽力的做法,上得之于父母的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对下又成为子女的楷模与榜样。

《世说新语。德行篇》:“谢公夫人教儿,问太傅:‘那得初不见君教儿?’答曰:‘我自教儿。’”这个故事是说谢公的夫人在教导儿子时,追问太傅谢安为什么从来不见他教导儿子,谢安回答说他是以自身言行来教导儿子的。

谢安的作法就是促使儿子反思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的。儿子从父亲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揣摩出为人之子应怎样做,为人之父应怎样做。日常生活中,父子不和甚而至于分崩离析,仇敌相对。这其实是一种极为不明智的举动。父亲不明白自身当以身示范,儿子也不能够从父亲身上得到一丝一毫的启示。

篇15:唐诗《题袁氏别业》的内容

贺知章 《题袁氏别业》

主人不相识,

偶坐为林泉。

莫谩愁沽酒,

囊中自有钱。

二月春风似剪刀,想起狂客贺知章。

贺知章自号“四明狂客”,但全国的小朋友都不太理解这个称呼。在小朋友心里,贺知章一向是一个慈祥的老爷爷,一提起他的名字,就会想起《咏柳》和《回乡偶书》。

不过,加入“小学语文课本”群是最近几十年的事,在唐朝,贺知章可是“吴中四士”群和“饮中八仙”群里的大V。杜甫《饮中八仙歌》里头一个说的`就是他——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这首《题袁氏别业》是贺知章的“自画像”,描绘出一个心无拘检、行迹洒脱的酒客形象。话说贺知章出门瞎逛,在林泉佳处看到一间屋子,也不管跟主人认不认识,进屋就坐,还要酒喝。一边还嚷嚷着,别担心酒钱,我有。

貌似贺知章是在扮“土豪”。其实,他不是“有钱”,而是“有钱就喝”。

春节偷闲读好书

三国演义摘抄

三国演义读后感精选摘抄

集资倡议书

房玄龄文言文翻译

易中天品三国读书笔记

关西义隐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题别业,题别业欧阳詹,题别业的意思,题别业赏析

介绍信的介字怎么填

贾复简介

《袁氏当国》读书笔记精选
《《袁氏当国》读书笔记精选.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袁氏当国》读书笔记精选(推荐15篇)】相关文章:

读《易中天品三国》有感2023-07-28

三国演义梗概范文350字2022-08-18

小学家风家训的作文2023-08-04

石扬休的文言文阅读理解附答案2023-03-26

读《三国演义》有感优秀作文2023-04-11

关于家风的国旗下讲话集合2022-04-30

关于把自己变得更优秀作文合集2022-07-01

北齐书崔昂传阅读练习及答案翻译2023-05-07

《三国演义》好段摘抄2024-01-28

镜花缘作文800字2023-05-27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