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西义隐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时间:2023-07-25 08:16:31 阅读答案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关西义隐传文言文阅读答案(精选8篇)由网友“七安”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关西义隐传文言文阅读答案,欢迎大家收藏分享。

关西义隐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篇1:关西义隐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关西义隐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会朝廷有旨,凡民年高有德者,入觐计议。公①在行中,廷见,条治安十余事上之,不报,遂告.

病归乡。先时尝涉海适辽,占边域形胜阨塞②,及得敌人虚实之情,因慨然曰:“边务多有可建者,“或为丈夫者,安能坐受敌人之诡伪③乎?”将图上方略④。劝之曰:“计若遂,“恐公筋力非少壮之任矣。.⑤

幸审之。”乃抚膺叹曰:“计城晚矣。累在桑榆“矣。”遂绝口不复言。每良辰暇日,登高指顾山川,见长云飞鸟之势,感刘豫州髀里肉生之叹⑥。因以杖击石,长啸而歌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此曹孟德之诗也耶。乃与水北山人徐某究《五纬》《河》《洛》《之书,以耕钓自将终焉。

(选自《江西古文精华丛书·传记卷》《)

指杨焕文。②阨塞:险要之地;险阻要塞。③诡伪:诡诈虚伪。④方略:方法与谋略。[注]①公:

⑤桑榆:比喻人的晚年。⑥刘豫州髀里肉生之叹:引用刘备的典故来自慨久居安逸,壮志渐消,不能有所作为。

1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 )((2分) 及得敌人虚实之情

A.及/得敌人虚实之情 B.及得敌人/虚实之情 C.及得敌人虚实/之情 D.及得敌人虚实之/情

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会(正好,恰好)

(2)或(正好,恰好)

3.翻译下面句子。(2分) 为丈夫者,安能坐受敌人之诡伪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写到杨焕文歌唱曹操的诗句,这有什么用意?((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杨焕文最终以耕钓终此一生,这说明了什么社会现实?((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2分)

2.(1)正好,恰好((1分) ((2)有的人((1分)

3.身为大丈夫,怎么能坐等敌人诡诈虚伪得逞呢?((2分)

4.杨焕文想有所作为,报效国家,却屡屡不为统治者所采纳,他歌唱曹操诗句,表达心中的愤慨之 情。(2分)

5.封建统治者不重视人才,不听取百姓忠告,让那些人才终生没有施展才华的机会。(2分)

说明文的阅读考查要点

(1)能够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对科技说明文中的关键词能正确理解、判断及阐释。

(2)理解文中重要的句子。准确把握重要句子在文中的意义及作用。

(3)能够辨别、筛选并整合文中重要的信息。

(4)能够分析归纳文章的内容要点,通过阅读对文章的观点、说明对象等能够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

(5)能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合理推断和想象。

阅读理解技巧顺口溜

一般可以概括为下列六个步骤:

看标题信息,揣摩记叙类型;

抓记叙要素,了解大致内容;

理行文线索,分清段落层次;

辨叙述方式,领会布局特点;

挖中心思想,理解作品意义;

析表现手法,以供习作借鉴。

篇2:关西义隐传阅读答案

关西义隐传阅读答案

(十二)关西义隐传((10分)

会朝廷有旨,凡民年高有德者,入觐计议。公①在行中,廷见,条治安十余事上之,不报,遂告.

病归乡。先时尝涉海适辽,占边域形胜阨塞②,及得敌人虚实之情,因慨然曰:“边务多有可建者,“或为丈夫者,安能坐受敌人之诡伪③乎?”将图上方略④。劝之曰:“计若遂,“恐公筋力非少壮之任矣。.⑤

幸审之。”乃抚膺叹曰:“计城晚矣。累在桑榆“矣。”遂绝口不复言。每良辰暇日,登高指顾山川,见长云飞鸟之势,感刘豫州髀里肉生之叹⑥。因以杖击石,长啸而歌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此曹孟德之诗也耶。乃与水北山人徐某究《五纬》《河》《洛》《之书,以耕钓自将终焉。

(选自《江西古文精华丛书·传记卷》《)

指杨焕文。②阨塞:险要之地;险阻要塞。③诡伪:诡诈虚伪。④方略:方法与谋略。[注]①公:

⑤桑榆:比喻人的晚年。⑥刘豫州髀里肉生之叹:引用刘备的典故来自慨久居安逸,壮志渐消,不能有所作为。

56.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 )((2分) 及得敌人虚实之情

A.及/得敌人虚实之情 B.及得敌人/虚实之情 C.及得敌人虚实/之情 D.及得敌人虚实之/情

57.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会(正好,恰好)

(2)或(正好,恰好)

58.翻译下面句子。(2分) 为丈夫者,安能坐受敌人之诡伪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9.选文写到杨焕文歌唱曹操的诗句,这有什么用意?((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0.杨焕文最终以耕钓终此一生,这说明了什么社会现实?((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56.A((2分)

57.(1)正好,恰好((1分) ((2)有的人((1分)

58.身为大丈夫,怎么能坐等敌人诡诈虚伪得逞呢?((2分)

59.杨焕文想有所作为,报效国家,却屡屡不为统治者所采纳,他歌唱曹操诗句,表达心中的愤慨之 情。(2分)

60.封建统治者不重视人才,不听取百姓忠告,让那些人才终生没有施展才华的机会。(2分)

篇3:文言文花隐道人传阅读训练及答案

文言文花隐道人传阅读训练及答案

花隐道人传

[清]张潮

道人姓高氏,名昽,字公旦。其先晋人也,商于扬,家焉。至道人,贫矣,徙商而读。顾读异书,不喜沾沾行墨①,能以己意断古今事。见世窃儒冠目瞆瞆然者,弃去羞与伍。慕朱家、郭解②为人,尚侠轻财,急人困。然砥行,慎交游。里中少年有不逞者③,始畏道人知,既事蹶张,则又求道人。道人予其自新,亦时援手,故扬人倾心。四方贤豪来者,闻道人名,多结欢焉。

甲申,知乱将作,移家避南徐。时阃帅④鳞集江上,争罗致道人幕下。道人知事不可为,蠖伏自污,卒得以全。乙酉,扬中兵祸惨,民鸟兽散。道人独先众入城访亲知,吊死扶伤,阴行善多。

然道人是时感念深矣。自以遭时变乱,年壮志摧,流离困折,无复风尘驰骤之思。乃筑室黄子湖中,弃其鲜肥素习,衣大布衣,箨冠草履,曳杖篱落间。挽渔父牧儿与饮,饮辄醉,放歌湖滨,湖水为沸扬,似鸣不平者。

未几,岁大涝,居沉于水。道人曰:未闻巢父买山而隐,独支遁⑤见讥耶?古之大隐,有隐市者,吾何为不然?爰走扬城东南隅,卜地宅之,躬荷锸⑥拨瓦砾,结庐数楹。一几一榻,张琴列古书画。携一妻二子婆娑偃息其中,陶陶然乐也。

宅旁筑匡墙,围地数亩,值⑦菊五百本。一仆长须赤脚,善橐驼之术,道人率之艺植灌溉。始自蓓蕾以及烂熳,其列也如屏,散也如星,叠也如锦;其色如玉,如金,如霞,如雪;其味如元酒;其香如檐卜。道人洞开其门,门如市,堂如肆。往来如织,观者如堵。不见主人,见其扁额曰花隐,咸谓之花隐道人,若忘其昔之为高公旦者。

(节选《虞初新志》卷五,有删节)

[注]①行墨:文字或诗文。②朱家、郭解:古代著名侠士。③逞者:捣乱闹事的人。④阃帅:地方上的军事统帅。⑤支遁:东晋高僧、佛学家、文学家。传说他曾派人购买仰山小岭,欲为幽栖之处。⑥锸: 铁锹,掘土的工具。⑦值:通植,种植。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至道人,贫矣,徙商而读 徙:改变

B.吊死扶伤 吊:慰问

C.弃其鲜肥素习,衣大布衣 衣:穿

D.爰走扬城东南隅,卜地宅之 卜:选择

2.下列句子中,全部直接表现花隐道人崇尚侠义的一组是()(3分)

①道人予其自新,亦时援手

②知乱将作,移家避南徐

③吊死扶伤,阴行善多

④挽渔父牧儿与饮

⑤携一妻二子婆娑偃息其中,陶陶然乐也

⑥道人洞开其门,门如市,堂如肆

A. 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④⑥ D. ③⑤⑥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花隐道人没有继承祖业做生意而去读书,且只读奇异书籍,能凭自己的`见解判断古今事。

B.花隐道人不屑功名,仰慕朱家、郭解的为人,注重品行,崇尚侠义,很受扬州人的喜欢。

C.花隐道人经过战乱后,感慨万端,万念俱灰,意志消沉,决定遁世隐居过悠然的生活。

D. 花隐道人热衷种菊,用心种植灌溉,品种丰富,盛开时异常美丽,许多人慕名前来观赏。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四方贤豪来者,闻道人名,多结欢焉。(3分)

(2)古之大隐,有隐市者,吾何为不然?(3分)

参考答案:

1.(3分)B(祭奠)

2.(3分)B(②讲的是花隐道人有先见之明,⑤表现的是花隐道人对隐居生活的满足)

3.(3分)C(万念俱灰,意志消沉的说法有误)

4.(6分)

(1)(3分)天下贤人豪杰来这里,听说道人声名,大多喜欢与他结交。

(意思对、语句通顺1分,结欢、焉 译对各1分)

(2)(3分)古代称得上大隐的人,有隐居在闹市的,我为什么不这样呢?

(意思对、语句通顺1分,隐市、然译对各1分)

[参考译文]

道人姓高,名昽,字公旦。他的祖先是晋人,到扬州做生意,(后来)定居在那里。到了道人(这一代),家庭贫穷,道人没有做生意而去读书。(道人)只读奇异的书籍,不喜欢阅读诗文,能凭自己的见解判断古今的事情。(他)看到世人为了取得功名而读书以致眼睛昏花,鄙弃而离开他们,羞于与他们为伍。(他)仰慕朱家、郭解的为人,崇尚侠义看轻钱财,能急人之困。(他)又注重品行,谨慎交游。乡里那些爱捣乱闹事的少年,起初害怕道人知道,等到出了事情难以勉力支撑,却向道人求助。道人给予他们自新的机会,也不时施以援手,所以受到扬州人的喜爱。天下贤人豪杰来到这里,听说道人声名,大多喜欢与他结交。

甲申年,知道战乱将发生,(他)就把全家迁移到南徐避乱。当时地方上军事统帅像鱼鳞一样密集在长江上,都争着招致道人到自己幕下。道人知道这种事情不可以做,就像蠖一样藏伏并弄脏自己的(声名),最终得以保全。乙酉年,扬州城中战祸惨烈,百姓像鸟兽般逃散。道人先于众人独自进城探访亲人故旧,祭奠死者扶救伤者,暗中做了很多善事。

然而道人这时感念很深。自从遭遇时世变乱,自己已大志向受挫,经受流离失所困顿挫折,再也没有了驰骋疾奔世上的想法。于是在黄子湖中建造房子,不再吃鲜肥鱼肉,形成崇尚素食的习惯,穿大布衣,戴竹皮帽穿草鞋,拄着拐杖在篱笆之间行走。经常挽留渔父、牧童跟他一起喝酒,喝醉就在湖滨放歌,湖水为之起伏,好像替他鸣不平。

不久,发生了大水灾,居住的房子被水淹没。道人说:从没有听说过巢父买山隐居,难道要像支遁那样被人讥笑吗?古代称得上大隐的人,就有隐居在闹市的,我为什么不这样呢?于是到扬州城的东南角落,选地建宅,亲自挖土挑土挑瓦砾,建造几间房子。(安放)一张桌几一张床,摆放古琴排列古书画。携带一个妻子二个儿子闲散自得地在这里休养,乐陶陶的样子很满足。

住宅的旁边建起围墙,围地几亩,种植五百棵菊。有一位仆人留着长须光着脚,擅长种树的技术,道人带领他种植灌溉。从结蕾到烂熳开花,它们的排列像屏风,散开像星星,层层叠叠像锦缎;它们的颜色像玉,像金,像红霞,像白雪;它们的味如刚开封的酒;它们的香味如檐卜。道人打开房门,门庭若市,厅堂如市场。来往的人如织,观看的人拥挤如堵。(人们)看不见主人,只看见房子扁额写着花隐,人们都称呼他为花隐道人,像忘了他以前叫做高公旦。

篇4:新唐书崔隐甫传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新唐书崔隐甫传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新唐书崔隐甫传

崔隐甫,贝州武城人。解褐左玉钤卫兵曹参军,迁殿中侍御史内供奉。浮屠惠范倚太平公主胁人子女,隐甫劾状,反为所挤,贬邛州司马。玄宗立,擢汾州长史,兼河东道支度营田使,迁洛阳令。梨园弟子胡雏善笛,有宠,尝负罪匿禁中。帝以他事召隐甫,从容指曰:就卿丐此人。对曰:陛下轻臣而重乐工,请解官。再拜出,帝遽谢,与胡雏,隐甫杀之,有诏贳死,不及矣。赐隐甫百缣。孙佺败绩于奚,擢隐甫并州司马护边,会兄逸甫疾甚,未及行,诏责逗留,下除河南令。累拜华州刺史、太原尹,入为河南尹。居三岁,进拜御史大夫。初,台无狱,凡有囚则系大理。贞观时,李乾佑为大夫,始置狱,由是中丞、侍御史皆得系人。隐甫执故事,废掘诸狱。其后患囚往来或漏泄,复系之厨院云。台中自监察御史而下,旧皆得专事,无所承谘。隐甫始一切令归禀乃得行,有忤意辄劾正,多贬绌者,台吏侧目,威名赫然。帝尝诏校外官岁考。异时必委曲参审,竟春未定。隐甫一日会朝集使,询逮检实,其暮皆讫,议者服其敏。帝尝谓曰:卿为大夫,天下以为称职。张说当国隐甫素恶之乃与中丞宇文融暴其过说赐罢然帝嫉朋党免其官使侍母岁余复为大夫 累封清河郡公,卒,赠益州大都督,谥曰忠。始,帝欲相隐甫也,谓曰:牛仙客可与语,卿常见否?对曰:未也。帝曰:可见之。隐甫终不诣。他日又问,对如初。帝乃不用。子弟或问故,答曰:吾不以其人微易之也,其材不逮中人,可与之对耶?隐甫所至挈介自守,明吏治,在职以强正称云。(选自《新唐书崔隐甫传》,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梨园弟子胡雏善笛 善:擅长 B.始置狱 狱:案件

C.隐甫执故事 故事:旧例 D.多贬绌者 绌:罢免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说当国/隐甫素恶之/乃与中丞宇文融暴其过/说赐罢/然帝嫉/朋党免其官/使侍母/岁余/复为大夫/

B.张说当国/隐甫素恶之/乃与中丞宇文融暴其过/说赐罢/然帝嫉朋党/免其官/使侍母/岁余/复为大夫/

C.张说当国/隐甫素恶之/乃与中丞宇文融暴/其过说赐罢/然帝嫉朋党/免其官/使侍母/岁余/复为大夫/

D.张说当国/隐甫素恶之/乃与中丞宇文融暴/其过说赐罢/然帝嫉/朋党免其官/使侍母/岁余/复为大夫/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崔隐甫执法严正,无所回避。惠范倚仗太平公主的权势胁逼他人,崔隐甫检举揭发他;针对胡雏一事,崔隐甫欲辞官抗命,最终说服玄宗杀了胡雏。

B.崔隐甫能力突出,精通吏治。担任御史大夫时,整顿吏治,革除了以往专断独行的作风,使官吏谨慎奉职。

C.崔隐甫处事敏捷,毫不拖沓。外官考核,以往整个春季都不能考核完毕,崔隐甫却仅用一天就完成了,被皇帝称赞。

D.崔隐甫志节高尚,刚直不阿。崔隐甫因鄙薄牛仙客的才能,没有遵循玄宗要其会见牛仙客的指示,因而错失拜相的机会。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1)会兄逸甫疾甚,未及行,诏责逗留,下除河南令。

(2)吾不以其人微易之也,其材不逮中人,可与之对耶?

参考答案:

1.B(应解释为监狱)

2.B(原文标点为:张说当国,隐甫素恶之,乃与中丞宇文融暴其过。说赐罢,然帝嫉朋党,兔其宫,使侍母。岁余,复为大夫)

3.A(据原文隐甫杀之,有诏贳死,不及矣,可见崔隐甫立刻杀了胡雏,皇帝下诏免他一死,等诏书下达已经来不及了,所以A最终说服玄宗杀了胡雏有误)

4.

(1)恰逢他的哥哥崔逸甫病重,未能及时启程,皇帝下诏斥责他逗留延误,贬为河南令。(会下除各1分,语意准确连贯3分)?

(2)我并不是因为他地位低而看不起他,只是他的才能还不及普通人,能和他交谈吗?(易不逮各1分,语意准确连贯3分)

【参考译文】

崔隐甫,贝州武城人。初任左玉钤卫兵曹参军,后来升任殿中侍御史内供奉。僧人惠范倚仗大平公主胁逼人家子女,崔隐甫检举揭发其罪状,反遭排挤,贬为邛州司马。玄宗即位,升任汾州长吏,兼任河东道支度营田使,又升为洛阳令。梨园弟子胡雏善于吹笛,得宠,曾经负罪躲藏在皇宫。玄宗用别的事由召见崔隐甫,缓缓对他说:我就请你宽免这个人。崔隐甫回答:陛下看轻臣子而重视一个乐工,请辞官。 拜了两拜之后走出皇宫,玄宗立刻道歉,把胡雏交给他,崔隐甫杀了胡雏,玄宗下诏免他一死,等诏书下达,已经来不及了。赏赐崔隐甫一百匹绢。孙佺与奚人作战失败,皇帝升迁崔隐甫为并州司马,让他守护边陲,恰逢他的哥哥崔逸甫病重,未能及时启程,皇帝下诏斥责他逗留延误,贬为河南令。后历任华州刺史、太原尹,后入朝担任河南尹。过了三年,升为御史大夫。当初,御史台里没有牢狱,凡有囚犯,都关在大理寺。贞观年间,李乾佑担任大夫之职,开始设置牢狱,从此,中丞、侍御史都可以关押犯人。崔隐甫根据过去的例子,废除了台里的牢狱。后来,又担心囚犯往来可能会发生泄密,又把囚犯关在厨院内。台中自监察御史以下,以前都专断独行,有事不向上级报告请示。从崔隐甫开始,一切事情都必须禀报以后才能施行,有违背皇帝心意的就即刻改正,很多官吏被贬谪罢黜,于是台吏们都小心谨慎,崔隐甫威名赫然。皇帝曾下诏命令崔隐甫去主持外官每年一次的考核。过去,都要反复研究议论,整个春天都不能考核完毕。崔隐甫一早上把被考核者都集中起来,询问后即刻核实,到晚上就考核完了,评论者都佩服他的敏捷。皇帝曾经对他说:你任大夫一职,天下人都认为是称职的。张说执政,崔隐甫一向讨厌张说,于是与中丞宇文融一同揭发他的过错,张说被罢相位。但皇帝也不喜欢厌大臣联结为党,罢免了崔隐甫的官,让他回去侍奉母亲。一年多以后,又召回任大夫。多次封爵直到被封为清河郡公。死后追赠益州大都督,赐谥为忠。当初,皇帝有任命崔隐甫为宰相的意思,对他说:可以和牛仙客一起谈谈,你常见到他吗?崔隐甫说:没有见过。皇帝说:可以去见见他。但崔隐甫始终没去拜访牛仙客。过了些日子,皇帝又问崔隐甫去与牛仙客谈过话没有,崔隐甫的回答与前一次一样。皇帝于是决定不用他为相。崔隐甫的子弟中有人问为什么不去见牛仙客,他回答道:我并不是因为他地位低而看不起他,只是他的才能还不及普通人,能和他交谈吗? 崔隐甫每到一处,都清廉耿介,坚持操守,精通治理之道,在职时以强正闻名。

篇5:吴隐之传阅读及答案

吴隐之传阅读及答案

吴隐之传(选自《晋书》)

吴隐之,字处默,濮阳鄄城人。美姿容,善谈论,博涉文史,以儒雅标名。弱冠而介立①,有清操,虽儋石无储②,不取非其道。事母孝谨,及其执丧,哀毁过礼。与太常韩康伯邻居,康伯母,贤明妇人也,每闻隐之哭声,辍餐投箸,为之悲泣。既而谓康伯曰:“汝若居铨衡③,当举如此辈人。”及康伯为吏部尚书,隐之遂阶清级④,累迁晋陵太守。在郡清俭,妻自负薪。迁左卫将军。虽居清显,禄赐皆班⑤亲族,冬月无被尝浣衣乃披絮,勤苦同于贫庶。

注:①介立:孤高独立②儋石无储:家中一无积蓄。③铨衡: 指主管选拔官吏的职位。④清级:清官 。⑤班:分。

9.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

善谈论( ▲ ) 及其执丧( ▲ )

辍餐投箸( ▲ ) 妻自负薪( ▲ )

10.下列各组加点字用法或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弱冠而介立 泉香而酒洌

B.以儒雅标名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C.为之悲泣 当余之从师也

D.勤苦同于贫庶 受地于先王

11.用现代汉语说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汝若居铨衡,当举如此辈人。

12.用“/”为下面句子划分两处停顿。(2分)

冬 月 无 被 尝 浣 衣 乃 披 絮

13.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吴隐之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参考答案:

9.(4分)擅长 到了 停止 背

10.(2分)B

11.(2分)(1)你如果掌管国家官吏的任用权,应当推举像这样的人。

12.(2分)冬月无被/尝浣衣/乃披絮

13.(3分)善于谈论、博学多才、孤高独立、操守清廉、孝顺尊长(每点1分,任答三点得3分)

译文:

吴隐之,字处默,是濮阳鄄城人。吴隐之容貌很美,善于谈论,广泛涉猎文史,以儒雅著名。他年少时就孤高独立,操守清廉,虽然家中一无积蓄,但绝不拿取不合道义而来的东西。他事奉母亲孝顺谨慎,到他为母亲守丧时,哀伤的表现超过礼制的规定。吴隐之与太常韩康伯是邻居,韩康伯的母亲是一位贤良聪明的妇人。她每次听到吴隐之的.哭声,就放下筷子不再吃饭,为之悲痛流泪。后来,她对韩康伯说:“你如果掌管国家官吏的任用权,应当推举像这样的人。”到韩康伯担任吏部尚书时,吴隐之遂被任用为清官,累官做到晋陵太守。吴隐之在郡清廉俭朴,妻子自己出去背柴。后调任左卫将军。他清廉,虽有高官显职,但俸禄赏赐都分给自己的亲戚及族人,冬天没有被子。他曾洗衣时,没有替换衣服,只好披上棉絮,他生活勤苦得与贫寒的庶民一样。

篇6:菊隐记文言文阅读答案

菊隐记文言文阅读答案

①君子之处世,不显则隐,隐显则异,而其存心济物,则未有不同者。苟无济物之心,而泛然杂处于隐显之间,其不足为世之轻重也必然矣。君子处世而不足为世人轻重,是与草木等耳。草木有可以济物者,世犹见重,称为君子,而无济物之心,则又草木[甲]不若也。为君子者,何忍自处于不若草木之地哉?吾于此,重为君子之羞。草木与人,相去万万,而又不若之,[乙]虽显者亦不足贵,况隐于山林邱壑之中者耶?

②吾友朱君大泾,世精疡医,存心济物,而自号曰“菊隐”。菊之为物,草木中之最微者,隐又君子没世无称之名。朱君,君子也,存心济物,其功甚大,其名甚著,固非所谓泛然杂处于隐显之中者,而乃以草木之微与君子没世无称之名以自名,其心何耶?盖菊乃寿人之草,南阳甘谷之事①验之

矣,其生必于荒岭郊野之中,唯隐者得与之近,显贵者或时月一见之而已矣。而医亦寿人之道,必资草木以行其术,然非高蹈之士,不能精而明之也。是朱君因菊以隐者,若称曰:“吾因菊而显”。又曰:“吾足以显夫菊”,适以为菊之累,又何隐显之可较云。余又窃自谓曰:“朱君于余,友也。君隐于菊,而余也隐于酒。对菊命酒,世必有知陶渊明、刘伯伦②者矣。”因绘为图,而并记之。

注:①南阳甘谷之事:相传南阳甘谷生长的菊花能使人延年益寿。②刘伯伦:刘伶,字伯伦,西晋竹林七贤之一,性嗜酒。

1.作者认为作为君子最重要的标准是“ ”。(2分)

2.对第①段的论述,以下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一个人如果随波逐流的去追求显和隐,就不会被世人看重。

B. 在世上,一个人如果不被他人看重,就连草木都不如。

C. 一个人如果连草木都不如,是值得羞愧的。

D. 一个人显隐之间全无自觉,会在纷纭世间消声没迹。

3.作者将隐者与显贵之人与草木的关系远近对比,是为了强调 (2分)

4.对朱君,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他并非官位显赫的贵介,而是一个隐于民间的君子。

B.他自称“菊隐”,包蕴了内心孤高清芬的意味。

C.他因为疲于治病而深受其累,所以不愿意出仕。

D.他与菊之间的共同之处在于都对他人有益。

5.唐寅在《桃花庵歌》写到“若将显者比隐士,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花酒比车马,彼何碌碌我何闲。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本文却说“隐显则异,而其存心济物,则未有不同者”,这两种观点是否存在矛盾?请联系全文加以分析。(4分)

答案:

1.(2分)存心济物

2(3分)A

3.(2分)只有隐士才能精通这些草木,明白延年增寿的学问。

4.(2分)C

5.(4分)第一句将显和隐鲜明对比,强调了做官的忙碌和隐居的闲适自由,表达了看破官场的豁达洒脱。第二句表达了不论隐居和做官,提倡要存心济物,都要对世人有补益,即使避世逃名,但也要独善其身。

所以两者并不矛盾,第一句中作者鲜明地强调了归隐的观点,从“隐又君子,没世无称之名”可以看出唐寅仍然提倡归隐。本文是将归隐后的做法更加具体化了,强调了归隐后仍要有所作为,即使归隐,仍然胸怀济物之心,超越了隐居和做官的表面。

阅读理解修辞手法答题方法

1、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2、拟人:化物为人,拉近距离,亲切自然;便于对话,交流情感。

3、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

4、夸张: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5、对偶:便于吟诵,易于记忆,使词句有音乐感;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6、排比: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语气强劲,抒情强烈。

7、反复:突出思想,强调情感;承上启下,层次清晰;多次强调,增强感染力。

唐代和宋代文学知识点

(1)、诗歌到了唐代,体裁完备,有古诗、律诗、绝句等等。李白的诗,嘲弄庸俗世态,反抗权贵,充满了追求理想的浪漫主义精神。他歌颂祖国壮丽的河山,歌颂自由生活,对于社会现象的不合理和自己才能的不得施展,表示强烈的愤慨。杜甫生活饱经忧患,比较接近人民,他的诗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和人民生活的痛苦,他用“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样的诗句揭露封建社会的贫富悬殊。他的诗富于现实主义精神,发扬了诗经、楚辞、乐府的优良传统,给后来的诗人开辟了宽广的道路。李、杜以后的大诗人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他写了十首《秦中吟》和五十首“新乐府”,意在揭露当时政治的黑暗。还有像《长恨歌》和《琵琶行》等一些久为传诵的诗。

(2)、到宋代,盛行配乐歌唱的词,词发展到极盛时期。柳永和苏拭的词,对于词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南宋的辛弃疾和陆游是两个爱国诗人。这两位诗人的词,在我国文学史上评价很高。

(3)、唐代和宋代的散文也很发达。唐代的古文运动,是一次重要的文体改革运动。这个运动的倡导者韩愈和柳宗元,主张废弃六朝以来浮华的骈俪文,写作切合实用的质朴的古文。他们的文章,平正通达,虽然号称“古文”,实际上是新体散文。到了宋代,欧阳修、王安石、苏拭等继续提倡这种古文。以后,“唐宋八大家”的古文就成为我国长期流行的文体。

(4)、唐代和宋代以刻画人物为中心的有较为完整的故事情节的小说也发展起来了。唐代最有名的小说是“传奇”。《柳毅传》就是唐代传奇中的佳作之一。这些小说;大都着力刻画人物形象,并且有离奇的情节和完整的结构。到了宋代,小说有了新的发展。由于都市的发达,市民阶层的扩大,这个时期出现了“平话”。

篇7:《范式传》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范式传》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范式字巨卿,少游于太学,与汝南张劭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搞(请假)归乡里。式谓元伯曰:“后二年当还,将过尊亲。”乃共定期日。后期方至,元伯俱以白母,请设馔(酒食)以候之。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信之诚也?”对曰:“巨卿信士,必不违约。”母曰:“若然,当为尔酿酒。”至其日,巨卿果到,升堂(登上大厅)拜饮,尽欢而别。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

(1)乃共定期日( )

(2)尔何信之诚也( )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

(1)巨卿信士,必不违约。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然,当为尔酿酒。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范式与张劭成为好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相约见面

(2)真实

2、(1)巨卿是一位守信用的人,一定不会违约。

(2)如果真像你说的那样,我就替你们酿酒喝。

3、他们成为好友的根本原因是一个“信”字。(意对即可)

篇8:张之洞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张之洞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张之洞,字香涛,直隶南皮人。少有大略,务博览,为词章,记诵绝人。年十六,举乡试第一。同治二年,成进士,延对策不循常式。六年,充浙江乡试副考官,旋督湖北学政。所取 士多俊才,游其门者,皆私自喜得为学途径。之洞以文儒致清要,遇事敢为大言。俄人议归伊犁,与使俄大臣崇厚订新约十八条。之洞论奏其失,请斩崇厚,毁俄约。疏上,乃褫崇厚职治罪。

之洞耻言和,则阴自图强,设广东水陆师学堂,创枪炮厂,开矿务局。疏请大治水师,岁提专款购兵舰。复立广雅书院,武备文事并举。

会海军衙门奏请修京通铁路,台谏争陈铁路之害,请停办。翁同龢等请试修边地,使用兵;徐会沣请改修德州济宁路,利漕运。之洞议曰:“修路之利,以通土货、厚民生为最大,征兵、转饷次之。今宜自京外卢沟桥起,经河南以达湖北汉口填。此干路枢纽,中国大利所萃也。河北路成,则三晋之辙接於井陉,关陇之骖交于洛口;自河以南,则东引淮、吴,南通湘、蜀,万里声息,刻期可通。其便利有数端:内处腹地,无虑引敌,利一;原野广漠,坟庐易避,利二;厂盛站多,役夫贾客可舍旧图新,利三;以一路控七九省之衢,人货辐辏,足裕饷源,利四;近畿有事,淮、楚精兵崇朝可集,利五;太原旺煤铁,运行便则开采必多,利六;海上用兵,漕运无梗,利七。有此七利,分段分年成之。”得旨报可,遂有移楚之命。大冶产铁,江西萍乡产煤,之洞乃奏开炼铁厂汉阳大别山下,资路用,兼设枪炮钢药专厂。由是湖北财赋称饶,土木工作亦日兴矣。

时国威新挫,朝士日议变法,废时文,改试策论。之洞言:“废时文,非废五经、四书也,故文体必正,命题之意必严。否则国家重教之旨不显,必致不读经文,背道忘本,非细故也。今宜首场试史论及本朝政法,二场试时务,三场以经义终焉。各随场去留而层递取之,庶少流弊。”

二十八年,充督办商务大臣,再暑两江总督。有道员私献商人金二十万为寿,请开矿海州,立刻罢之。德宗暨慈禧皇太后相继崩,醇亲王载沣监国摄政。议立海军,之洞言海军费绌,可缓立,争之不得。移疾,遂卒,年七十三,朝野震悼。赠太保,谥文襄。

之洞短身巨髯风仪峻整莅官所至必有兴作务宏大不问费多寡。爱才好客,名流文士争趋之。任疆寄数十年,及卒,家不增一亩云。

[注释]井陉、洛口,皆地名,当时最繁华的商业集散地。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成进士,廷对策不循常式 廷: 朝廷

B.南通湘、蜀,万里声息,刻期可通 声息:音信消息

C.以一路控七九省之衙,人货辐辏 辐辏:集中

D.少有大略,务博览,为词章,记诵绝人 绝人:超过

2.全部表现张之洞“遇事敢为大言(独到的见解)”的一项是( )

①之洞论奏其失,请斩崇厚,毁俄约

②修路之利,以通土货、厚民生为最大

③朝士日议变法,废时文,改试策论

④故文体必正,命题之意必严

⑤有道员私献商人金二十万为寿,请开矿海州,立刻罢之

⑥之洞言海军费绌,可缓立

A.②③⑥

B.①③⑤

C.④⑤⑥

D.①②④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之洞力主修筑铁路,以运送货物,发展经济。建议修筑一条贯穿南北的枢纽干道,并充分论证了修筑这条铁路的效益及有利条件。

B.张之洞主张科举取士,反对废除“四书”“五经”,认为如果不读经典,必然导致国家教育背离正道,这显示了他思想上的保守。

C.张之洞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为官数十年,颇有作为,清正廉洁,不治家产,而且保护人才,在名流文士中有良好的口碑。

D.张之洞致力于国家主权的独立,坚决制止了崇厚与俄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军备防务和文教事业同时并举,谋求国家的强盛。

4.把原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所取士多俊才,游其门者,皆私自喜得为学途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河北路成,则三晋之辙接於井陉,关陇之骖交于洛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给文中加粗的一句话断句。

之 洞 短 身 巨 髯 风 仪 峻 整 莅 官 所 至 必 有 兴 作 务 宏 大 不 问 费 多 寡

答案

1.A

2.D

3.B

4.(1)所录取的人士很多是杰出的人才,被他录取,成为他门生的人,都暗自高兴能够从他那儿获得做学问的途径。

(2)一旦黄河以北铁路建成,三晋的道路就可以和井陉连接,关中、甘肃的车马货物就可以聚集到洛口。(意对即可)

5.之洞短身巨髯/风仪峻整/莅官所至/必有兴作/务宏大/不问费多寡

语文文言文答题技巧

1.看看选文的特点

高考文言文阅读想要得到突破,首先看看文言文选文的特点。文言文大致可分为史传文和散文两大种,文章相对完整,相对独立,偏饭在李白到七百字之间。史传类文章无非记人和记事两类。前者的结构特点是:人、简历、特点特点、事件,后者结构特点是:事件,原有,人物。所以根据文言文的选文她点,大致就能知道该如何去思想了。

2.做前注意读题

高考文言文阅读得到突破,读很重要。首先要通过文章,了解大概文章说得是什么意思。理清层次,把握主要内容,这样做分析概括类的题目就不会太难,同时也有助于对重点语句的理解。解答翻译、短句和实词、虚词的理解这类题,还需要对文章理解得更加精准。在读的时候一定要断对句,句子断不对,理解的意思就会有偏差,这就是为什么。文章就一篇而已,而每个人的理解却不一样。

3.翻译文言文的意思

想要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得到突破,翻译很重要,小伟不知义就会把意思弄错误。翻译是文言文的重头戏,在大概了解文章大意之后,在对文章进行一步的细致翻译,准备了解文章意思,才能更好的有助于答题。文言文翻译应该掌握五字诀:留、删、增、调、变。掌握了这五字要诀之后,对于文言文阅读更加简单一些,从而增加了阅读水平的提高,所以大家可以实施。

高考文言文阅读如何突破?对于这个问题相信不用做过多的节水,有的人有了自己的看法,而有的人有了自己的方法,如何去做好突破,对于任何人来说都不困难,只要自己能够很好的去做好知识的积累和复习就可以了。

做语文阅读题的方法和技巧

1概括文章段意是做阅读题的方法和技巧

初中生在做阅读题时,首先要通读一遍文章,然后大致概括出文章的段落大意。这样能为初中生节省出很多答题时间。初中生要抓住关键词,可以根据问题大致了解考点在哪一段落出现,然后再重点分析那一段,找出问题答案。

2分析语文阅读题的题型

初中语文以叙述性散文为主,以下是小编给大家举例的常见的阅读题的题型,分析某句话在文中的含义,这类题型,初中生可以抓住句子的中心词语,结合上下文分析作者想表达的深层意思。

分析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这类题型要看这句话在文章中的具体位置,然后结合表现手法进行作答。一般在文章开头初中生可以参考这几种回答方式:开门见山、开篇点题、为下文……做铺垫、渲染……气氛等。在文章中间:承上启下、点名文章某事件、抒发作者思想感情等等。文章末尾:升华主题、首尾呼应、使结构更完整等。

文言文花隐道人传阅读训练及答案

菊隐记文言文阅读答案

檄,檄李峤,檄的意思,檄赏析

文言文杨震拒礼全文及翻译

《杨震暮夜却金》的扩写作文

《隋书》阅读答案及译文

《新唐书吕文仲传》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

杨震暮夜却金 教案教学设计

杨震字伯起,弘农华阴人也文言文阅读答案

《北史·崔浩传》阅读理解及答案

关西义隐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关西义隐传文言文阅读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关西义隐传文言文阅读答案(精选8篇)】相关文章:

初中七年级语文教案2023-06-08

《鲁亮侪掷印》阅读答案附翻译2022-06-12

《汉书·韩延寿传》阅读答案及译文2022-08-17

妇人夫饰的阅读答案附翻译2022-09-28

名著《水浒》阅读试题训练和参考答案2023-10-16

管同灵芝记阅读答案附翻译2022-11-21

九年级上册语文水浒传知识点2022-05-06

传妙道,传妙道马钰,传妙道的意思,传妙道赏析2023-02-14

水浒传第三回读后感900字2023-03-07

初一语文第三单元作文2022-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