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识庐山真面目-不识庐山真面目的故事-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寓意-不识庐山真面目的意思

时间:2023-05-26 08:11:46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不识庐山真面目-不识庐山真面目的故事-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寓意-不识庐山真面目的意思(共9篇)由网友“安辰亦”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不识庐山真面目-不识庐山真面目的故事-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寓意-不识庐山真面目的意思,希望对大家的学习与工作有所帮助。

不识庐山真面目-不识庐山真面目的故事-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寓意-不识庐山真面目的意思

篇1:不识庐山真面目造句

不识庐山真面目造句

1、交易平台首批万名卖家入驻正式开始,这一酝酿长达一年之久的购物平台终于露出了它的庐山真面目。

2、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这部片子仅仅五星期就拍完,大部分场景设在一座办公大楼内,全片叙述一名谐星受雇冒充一位庐山真面目从未被员工看过的公司老板。

4、号称如‘海豚一般敏捷’(尽管看起来更像一头逆戟鲸)的私人潜艇,首次亮出了它的庐山真面目。

5、我们只能等待三星正式发布才能一窥其庐山真面目。

6、要不是朋友介绍真看不出来这位赫赫有名的千万富翁,低调的让人不识庐山真面目。

7、我们住在她那却不知庐山真面目。

8、对于这洞窟神秘的诡异传说,人人都想一窥庐山真面目。

9、中国有句谚语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0、如果你有足够的聪明或学会这些恋爱的方法或技巧,还是可以识破他们的不良企图或看穿他们的庐山真面目。

11、尽避老王百般掩饰,但他奸诈的庐山真面目依然被识破了。

12、如果他真是一个可怜虫的话,难道我们会要求他把自己的庐山真面目和盘托出吗?

13、但如果有一个严格预算约束,任何前往会场观看了其喜欢的球队的庐山真面目,看着他们在电视和欢呼他们到底是兴奋,而坐在迎来就软。

14、甚至有传闻称,为了试图阻止自己的出生证明文件被公诸于众,奥巴马已经花费了数百万美元“封口费”,甚至就连夏威夷州长也无法见识奥巴马出生证明文件的庐山真面目!

15、政府不想把纳税人的钱打水漂,给那些“僵尸”企业,()它们早就资不抵债只是还没有露出庐山真面目而已。

16、如今我才看清他阴险奸诈的庐山真面目。

17、这座雕像几经破坏,已经难见其庐山真面目了。

18、亚丁海勒酒吧的村民们曾经听说过新驻扎的'阿富汗军队,但是直到两个月前还从未见过部队的庐山真面目。庐山真面目造句。

19、百度网络交易平台“有啊”终于向网民露出其庐山真面目。

20、资产评估要再现“庐山真面目”佟咚目前,随着企业改制的深入推进,资产重组和产权流动进程的加快,资产评估已成社会各方普遍关注的焦点。

21、久闻阿里山的日出云海,今日一见卢山真面目,果然名不虚传。庐山真面目造句。

22、资产评估要再现“庐山真面目”。

23、直到现在,还没人能揭开库姆斯的庐山真面目(包括<华尔街日报>在内),尽管他要接班的是投资界最引人注目的职位之一。

篇2: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作者]  沈凌   江西

[内容]

――当今中学语文教学现状之我见

随着改革开放历史车轮的启动和进展,语文教学在教材编排、教学方法、阅读教学模式等方面具有突破性成果。然而当对教改的繁华表象作全方位深层次的观照时,就不难发现我们的语文教学患有一种严重的畸型发育症。一方面,教改喊声四起,百花齐放,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学趋势逐一代替现实教学中的种种陈规陋习;另一方面,“拿来”不善,矫枉过正,导致语文教学的变质与走味。后者具体表现主要有这么几点:教学实践中很多问题由于缺乏适合国情的理论指导而未求得完善解决的办法;各种教改范例所提供的答案令人莫衷一是,无所适从;课堂教学在不小范围内演化为一种舍近求远的理性分析课;知识型训练头绪繁杂、内容重复、劳而寡效。凡此种种,不仅从根本上拖了我们语文教改的后腿,导致其滞入“高原”胡同,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我国教育事业的高速发展。

语文教学面临着进一步深化的问题,需要解决的深层次矛盾涉及方方面面,这里笔者仅对中学语文教学最直接的线性过程:上课―训练―考试作一粗浅分析,供同行指正。

上课。新时期的语文课堂教学一改过去从时代背景、作者介绍、段落大意到中心思想、写作特点的八股式方式为主谋篇布局和语言特色的比较分析的理性规范方式。很多教师拿到一篇精彩的课文,常常要肢解成鸡零狗碎的一段段、一块块,从行文的“起、承、转、合”到句子的深层意蕴作精雕细刻的理性分析,抑或是按“知识点”的条条框框和思考题的模式逐一分析、解答、落实。如此不厌其烦地分析来分析去的结果是:学生似懂非懂,真所谓“你不说我倒还明白,你越说我越糊涂”。难怪有许多学生说,先前不懂这么多谋篇布局的知识,作文总是能顺当地写好,现在学了这么多写作方法和遣词造句之类的东西,作文反而很难写出来了。究其原因,就是教师们所作的`那些高度理性、高度规范的分析限制,扼杀了他们的思维品质和表达能力。

根据学生自身的语言规律和教材范文的个性特点,语文课堂教学的正道应该是:在老师点拨指导的前提下,学生自行去阅读、品味、领悟、熟记,从而把握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的真正意蕴和表现手法。而不是靠教师喋喋不休的先入之见去诱导学生作机械的被动的理解、模仿。事实证明:指导和要求学生阅读、领悟、熟记课文是提高语文教学水准十分有效的途径,它不仅有助于学生阅读和写作水平的提高,而且有助于学生道德休养和文化素养的培育。试想,老师们身边那些作文优胜者、高考语文尖子有哪一位不是在阅读、熟记大量范文的基础上产生?历史上开一代诗风的曹植,十岁左右就能背诵诗词歌赋十万余言;现代著名作家茅盾熟读《红楼梦》,有些章节竟能一字不差地背诵下来;文坛泰斗巴金少年时就能背诵《古文观止》;革命导师马克思的著作中经常出现海涅、歌德、莎士比亚、但丁、塞万提斯等作家作品中的名言诗句。这些古今中外伟人的成就素养无疑与他们青少年时刻苦攻读并大量积累语言材料有关。“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十遍、其义自见”等至理名言说的也是这一道理。

让学生多多阅读、领悟、熟记课文的教学方法并非笔者的创举,而是我国古已有之的传统教学思想。它和“死记硬背”有着本质的不同,这一教学思想既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遗忘规律,又能比较客观公正地接受各类课文丰富的教育要义,是“教育心理学”和“接受美学”首肯认同的科学教育方法。对此土生土长的优秀教学经验,我们的中学语文界没有足够的认识,不能不说是我们民族的悲哀!无论怎么说,我们都应当发扬这一古代诵读教学传统,在课堂教学中少作些说教,多一些阅读、熟记,让学生确确实实在认真读书上下功夫。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出更好的教学业绩来。

训练。现行中学语文课内课外的训练可谓纷繁复杂、五花八门,从字、词、句、篇到语、修、逻、文的读写听说训练,每一项都有自己的体系和知识点。学生除了上课就是埋头于题海中,其结果多半食而不化、事倍功半,就是考试中得高分的学生也往往高分低能。这种不良倾向虽然引起一些有识之士的重视,但改进的收效微乎其微。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读写能力的形成和提高是否一定需要那么多知识点的训练?对此,我实不敢苟同。其实,会不会分析词语中的语素意义与能不能正确运用词语没有必然的联系;会不会区分借代和借喻与能不能写出绝妙的借代和借喻语句同样没有多大关系。根据我国的教育方针和新的教学大纲的精神,大可删掉那些繁琐、艰深、无用的基础知识点的训练,把语文教学的重心由漫无边际的各类知识训练中转移到多读多写上来。

为什么要多读多写?这是由语文学科的性质和任务决定的。语文课主要是能力课,提高语文能力的基本途径是语文实践,即在阅读中练习阅读,在写作中练习写作。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能的获得,不可能一次完成,必须是要经过多次反复的训练,只有具备一定“量”的语文训练才有一定的“质”。如果语文读写训练的数量过少,教法再好也难以求得较高的质量。

怎样进行多读多写?这里所说的多读多写不是过去语文教学中那种死记硬背、生搬硬套的简单陈旧方法,而是要讲启发,讲学生心理特征和接受能力,讲合理设计和科学安排的阅读和写作的方法论。其核心可归结到“数量”和“层次”两大方面。阅读数量不能只局限于每学期30篇左右的课文,要大大增加;阅读层次除了课内课外两大层次外,还可以从阅读方式方法等角度继续分层,诸如“教读”、“助读”、“自读”,“配合阅读”、“自由阅读”等等。写作的量同样不能只满足于每学期六七篇的单元性作文,要大量增多;写作的层面同样可以多样化:可以课内作文和课外练笔相辅相承;可以规矩文和放胆文相得益彰;还可以是书本理论和社会服务相得其所……不论哪种层次的作文,都要以培养学生自改能力为宗旨,以达到既不增加师生的负担又能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目的。

考试。考试是最灵验的教学指挥棒,能自觉不自觉地领导教学新潮流。多少年来,我们的语文教学从内容到形式几乎是一种应试教学。课文和语文知识成为各级考试固定不变的目标和对象,考试的内容和形式从小学到初、高中差异无几。因之,语文教学的诸多环节也就变成一种纯技术性的操作。为了应付考试,教师拼命用考试的题型、题目去训练学生,师生均陷入题海而不能自拔;一些教改试点的班级也因为考试的缘故而不得不中途鸣金收兵,甚至半途而废。这样为考而学、为考而考的结果,从学的方面看,学生往往是高分者而低能力;从教的方面看,教师大都蜕变成不敢越“教参”雷池半步的教书匠。

为了我们民族的未来、国家的前程,我们的教育应迅速从应试型向素质型转轨。这得首先从“考试”上“转轨”,在这方面,近两年的高考似是开了个好头:由原来的知识型考试转向了能力型考试。但似乎又做得不够,不够彻底,不够解放。如果各级语文考试能摒除所有语文知识和课文而代之以“阅读”和“写作”两大部分――阅读主要考学生的认读能力(迅速把握语言材料的要点)和欣赏能力;写作主要考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认识能力(对社会生活的观察、想象、感受),这未尝不是对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学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好举措。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国当今的语文教学“洋为中用”有余,“古为今用”不足。不少语文工作者以洋教条为时尚,生吞活剥,对传统教育理论的精华不屑一顾,从而导致语文教学非驴非马的面目全非和语文教改的举步维艰,得不偿失!痛定思痛,我们的语文教学及改革不仅要“洋为中用”,更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唯有如此,才能找到符合国情的适应我们的现代化需要的中学语文教学的真正门径。

篇3:不识庐山真面目造句

不识庐山真面目造句

1、这个产品看起来并不显得光彩夺目,但功能却是相当的齐全,真是有点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味道。

2、用力学的理论分析它,才会露出它的庐山真面目。

3、要不是朋友介绍真看不出来这位赫赫有名的千万富翁,低调的让人不识庐山真面目。

4、最近一直在听人推荐这本书,现在终于可以一见其庐山真面目了,呵呵!非常感谢!

5、当老师看到我们正在读书时,老师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但这并不是我们的“庐山真面目”。

6、最终,我们将第一次从量子理论中揭开时空的庐山真面目。

7、这样的人很难看清自己的庐山真面目。

8、中国不愿意展示其潜艇的庐山真面目。

9、记者趁此机会,终于得见这位“房地产大鳄”的庐山真面目。

10、我先生和我两人吃力地爬上山,才得以一窥这种大名鼎鼎花朵的庐山真面目,不过,辛苦是值得的。

11、基因塑造出我们的庐山真面目。

12、两战两胜不丢球,但始终有人坚持认为荷兰还没露出庐山真面目。

13、我在知识的海洋中,真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篇4: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作者]  沈凌   江西

[内容]

――当今中学语文教学现状之我见

随着改革开放历史车轮的启动和进展,语文教学在教材编排、教学方法、阅读教学模式等方面具有突破性成果。然而当对教改的繁华表象作全方位深层次的观照时,就不难发现我们的语文教学患有一种严重的畸型发育症。一方面,教改喊声四起,百花齐放,先进的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理论和教学趋势逐一代替现实教学中的种种陈规陋习;另一方面,“拿来”不善,矫枉过正,导致语文教学的变质与走味。后者具体表现主要有这么几点:教学实践中很多问题由于缺乏适合国情的理论指导而未求得完善解决的办法;各种教改范例所提供的答案令人莫衷一是,无所适从;课堂教学在不小范围内演化为一种舍近求远的理性分析课;知识型训练头绪繁杂、内容重复、劳而寡效。凡此种种,不仅从根本上拖了我们语文教改的后腿,导致其滞入“高原”胡同,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我国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事业的高速发展。

语文教学面临着进一步深化的问题,需要解决的深层次矛盾涉及方方面面,这里笔者仅对中学语文教学最直接的线性过程:上课―训练―考试作一粗浅分析,供同行指正。

上课。新时期的语文课堂教学一改过去从时代背景、作者介绍、段落大意到中心思想、写作特点的八股式方式为主谋篇布局和语言特色的比较分析的理性规范方式。很多教师拿到一篇精彩的课文,常常要肢解成鸡零狗碎的一段段、一块块,从行文的“起、承、转、合”到句子的深层意蕴作精雕细刻的理性分析,抑或是按“知识点”的条条框框和思考题的模式逐一分析、解答、落实。如此不厌其烦地分析来分析去的结果是:学生似懂非懂,真所谓“你不说我倒还明白,你越说我越糊涂”。难怪有许多学生说,先前不懂这么多谋篇布局的知识,作文总是能顺当地写好,现在学了这么多写作方法和遣词造句之类的东西,作文反而很难写出来了。究其原因,就是教师们所作的那些高度理性、高度规范的分析限制,扼杀了他们的`思维品质和表达能力。

根据学生自身的语言规律和教材范文的个性特点,语文课堂教学的正道应该是:在老师点拨指导的前提下,学生自行去阅读、品味、领悟、熟记,从而把握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的真正意蕴和表现手法。而不是靠教师喋喋不休的先入之见去诱导学生作机械的被动的理解、模仿。事实证明:指导和要求学生阅读、领悟、熟记课文是提高语文教学水准十分有效的途径,它不仅有助于学生阅读和

[1] [2] [3]

篇5: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什么意思

苏轼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篇6:不识庐山真面目-不识庐山真面目的故事-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寓意-不识庐山真面目的意思

【成语】不识庐山真面目

【拼音】bù shí lú shān zhēn miàn mù

【简拼】bslsz

【感情色彩】褒义词

【成语结构】复句式

【成语解释】庐山:山名,江西九江市南面的一座山。比喻认不清事物的真相和本质

【成语出处】宋・苏轼《题西林壁》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成语用法】复句式;作谓语、分句;形容不识事物的本质

【例子】革命家,终会在大风大浪中,辨明方向,分清歧路;怎能够--只见长江滚滚来,不识庐山真面目! 郭小川《万里长江横渡》诗

【英文翻译】fail to see what lushan really looks like--fail to see the real appearance of person or a thing

【成语故事】庐山因周武王时期高人匡俗结庐而居而得名,它三面临江,山势十分雄伟,山清水秀,风景奇丽。它临江靠水,山上烟雾缥缈,人们很难看清它的真实面貌。苏轼写《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产生年代】古代

【常用程度】常用

篇7:六字以上成语故事:不识庐山真面目

【注音】bù shí lú shān zhēn miàn mù

【成语故事】庐山因周武王时期高人匡俗结庐而居而得名,它三面临江,山势十分雄伟,山清水秀,风景奇丽。它临江靠水,山上烟雾缥缈,人们很难看清它的真实面貌。苏轼写《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出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宋·苏轼《题西林壁》诗

【解释】比喻认不清事物的真相和本质。

【用法】作谓语、分句;形容不识事物的本质

【示例】革命家,终会在大风大浪中,辨明方向,分清歧路;怎能够--只见长江滚滚来,不识庐山真面目! 郭小川《万里长江横渡》诗

篇8:不识庐山真面目杂文随笔

不识庐山真面目杂文随笔

教师作家郭军平写全国2卷高考作文之一:不识庐山真面目(986字)

看到这个考题,我忽然想起了苏轼先生的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啊,我们常常遇到事情、遇到问题,总会容易犯困,执着于一念,而不能走出事情问题的困境。

这常常让我们会蒙受很大的损失,因此,解决事情、解决问题我们不妨来个反思,能不能跳出事情问题的圈子,换个角度来思考问题呢?也许,正是古人所云:“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当我们跳出了问题的本身,说不定我们常常会眼前一亮,茅塞顿开,豁然开朗。

材料中的沃德,并不是专业的军事家。作为一个门外汉,他是搞统计学的',但是对战机防护的方案,他力排众议,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他不迷信众人,不人云亦云,而是换了一个角度看问题,结果问题明朗了。事实证明,他的分析是正确的。

那么,为何作为一个门外汉或者非军事专业人员就能洞若观火、明察秋毫呢?就是因为他善于思考,善于反思,他看到了问题的关键:不是战机弹痕多的地方防护要紧,要紧的是那些弹痕少的部位如果遭受重创,就要机毁人亡了。他抓住了“牛鼻子”,问题的关键,正如打蛇要打七寸一样,他分析的很准。这种独到的见解源于他的深刻观察与数据统计。可见,他是践行了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而不是盲目跟风,盲目趋同。

盲目跟风,盲目趋同是生活中大多数人的表现。他们或许懒于思维,或许害怕标新立异受到众人非难等。于是,他们就选择了趋同跟风。别人说好,他也说好;别人说坏,他也说坏。其实这是一种很常见的惯性思维,它不利于创新思维的发展,更不利于问题能够得到多方面妥善的解决。

因为趋同,因为跟风,缺乏异见,这就容易让我们解决思维的方案或方法减少,更容易让我们陷在迷局里,看不到问题的症结危害。于是,我们的视野就狭窄了,心胸就狭隘了,解决事情问题的方法或方案就少了。这样,可能在重大工程或者重大国计民生规划中就要多走些弯路,甚至产生不可挽回的损失。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这是古人留下的智慧警语。当我们陷在问题困境之中时,我们是否转换一下思维,调整下方案,说不清就常常能让我们获得一个意想不到的收获和惊喜。

“谁无暴风劲雨时,守得云开见月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只要转化思路,转换角度,不执迷于一念,我们在苦苦思索,苦苦寻觅中最终会获得一个圆满的结局,就像苏轼爱妾朝云对他的提醒一样,一语点醒梦中人。从此,苏轼在创作上走出了迷局,开创了一个柳暗花明的新局面。

篇9:不识庐山真面目的成语故事

【汉字书写】:不识庐山真面目

【汉语注音】:bù shí lú shān zhēn miàn mù

【成语出处】:宋.苏东坡《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成语语法】:复句式;作谓语、分句;中性成语;形容不识事物的本质。

【不识庐山真面目的意思】:庐山:江西九江市的一座山。不知道庐山真正是个什么样子,比喻不认识事物的真相。

【不识庐山真面目的.近义词】:不明真相、一无所知、雾里看花、疑团莫释、不得而知;

【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反义词】:了如指掌、一清二楚、洞若观火、一目了然;

《题西林壁》说课课件

题西林壁课件

题西林壁板书设计

苏轼《题西林壁》课堂实录

题西林壁的古诗怎么读

苏轼《题西林壁》读后感

题西林壁

苏轼题西林壁的意思

题西林壁 赏析

题西林壁的作者

不识庐山真面目-不识庐山真面目的故事-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寓意-不识庐山真面目的意思
《不识庐山真面目-不识庐山真面目的故事-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寓意-不识庐山真面目的意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不识庐山真面目-不识庐山真面目的故事-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寓意-不识庐山真面目的意思(共9篇)】相关文章:

苏轼题西林壁2023-05-17

题西林壁教案2023-02-22

赏析苏轼《题西林壁》2023-04-08

古诗《题西林壁》阅读训练及赏析2023-05-18

题西林壁古诗2023-06-28

题西林壁古诗的图2022-10-08

题西林壁古诗情景鉴赏2024-03-09

题西林壁古诗的原文2023-12-22

题西林壁的大班古诗主题2024-03-03

小班题西林壁教案设计2022-04-29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