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仙游寺,过仙游寺卢纶,过仙游寺的意思,过仙游寺赏析

时间:2023-05-30 07:40:10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过仙游寺,过仙游寺卢纶,过仙游寺的意思,过仙游寺赏析(精选12篇)由网友“躺平快乐多”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过仙游寺,过仙游寺卢纶,过仙游寺的意思,过仙游寺赏析,供大家阅读参考。

过仙游寺,过仙游寺卢纶,过仙游寺的意思,过仙游寺赏析

篇1:过仙游寺,过仙游寺卢纶,过仙游寺的意思,过仙游寺赏析

过仙游寺,过仙游寺卢纶,过仙游寺的意思,过仙游寺赏析 -诗词大全

过仙游寺

作者:卢纶  朝代:唐  体裁:七绝   上方下方雪中路,白云流水如闲步。

数峰行尽犹未归,寂寞经声竹阴暮。

篇2:白居易和仙游寺

在周至县城南三十五里的黑水河畔,有一处衔山抱水、人文历史悠久的游览胜地,这就是自古以来吸引着无数文人墨客前来揽胜的仙游古刹。

若问起赫赫有名的仙游寺名字的由来,还得上溯至一千四百多年前的大隋开国皇帝杨坚,关于古刹的历史正是从那时候开始的。

据史料记载,仙游寺始建于隋文帝开皇十八年(公元5)十二月。一天,威风凛凛的隋文帝巡幸天下,自京师到麟游仁寿宫,过周至境内,文帝乍见此地风光秀美,人杰地灵,即刻下令大兴土木,敕造行宫,作为他消夏避暑之所,并让文武群臣为这座行宫拟了个好听的名字——“仙游宫”,仙游一名,便由此应运而生。

相传文帝在未即位前,自小养育在冯翊般若寺,长大后返回杨家时,有天竺沙门赠与他一包舍利子,云“大觉遗身”。等他即位后,曾与昙迁禅师数之,多次数却未能数得清。仁寿元年(公元6)六月十三这日是文帝的诞辰,皇帝为表对浩荡神恩的敬意,特下诏书《隋国立舍利塔诏》,令从京城分送舍利,于雍、岐、泾、吴、苏、虢等30州各立一塔供养。《诏书》曰:“朕皈依三宝,重兴圣教。思与四海之内一切人民,俱发菩提,共修福业,使当今现在爰及来世,永登善因,同登妙果。”并请高僧禅师三十余人各率侍者、官吏,配送熏陆香百二十斤,分运舍利于各州起塔。起塔之时,任人布施,但钱只限于十文以下。倘若不够,可役用正丁,取用库物。限十月十五日午时,三十州舍利同时置于石函内入塔。总管、刺史以下,县尉以上,息军机、停常务七日,专门办理建舍利塔之事。

当时安置舍利修塔一事,可谓声势浩大,举国上下云集响应。然而,世事无常。隋文帝建仙游行宫仅二十年,大隋朝就灭亡了。“树倒猢狲散。”先帝远去,只剩下一座豪华的殿阁孤独地闲置在那里。离这里仅三十多里的楼观台道士,见此处殿宇巍峨,景致极佳,闲置实在可惜,便闻风而动,迁居此处,每日诵黄庭经,以诚心修道为己任。于是,一时也有“仙游观”之称。此后,因唐代帝王嗜好礼佛,几次亲迎佛骨,于是举国礼佛修塔之行蔚然成风。刚住下时日不久的道士们见机不妙,只得动身“挪窝”。有的收起行囊又搬回了楼观台,有的身着道服飘飘若仙四海云游而去,留下的只有秃顶的沙门僧人,每日撞钟诵经,打坐参禅,几经辗转之余,道观又变回了寺院。

沦桑屡变,朝代更迭。到了明哲宗正统六年(公元1441年),仙游寺交由少数民族喇嘛桑加巴主持,此时规模更显宏大,改叫普缘寺。此寺殿内原有泥塑、铜铸和木刻佛像多尊,制作均精巧绝伦,匠心独运。一直到清康熙二年(公元1663年),才又复募修葺,恢复了仙游寺的原名。

如今保存完好的清代正殿,内有泥塑佛像,前檐东西两墙画有哼、哈二将,东西两侧有厢房二十余间,殿前遗留有明代铁铸大钟一口。在正殿的西北约60米处,有隋代修建的法王塔。俗话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此塔正是七层,逐层收分减高,叠涩出檐。

站在塔下,仰望着被斜阳直射而发出耀眼光芒的塔身,透过历经千余年风霜雨雪侵蚀而斑斑驳驳的砖缝罅隙,瞻仰这七级的浮屠,我仿佛看见了当年那悬挂在塔檐上的悦耳铜铃摇荡在薄雾缭绕的浮空与满天的云霞一道,听到的是梵呗赞响、晨钟暮鼓的空门之音,想到的是风流俊逸、才华出众的萧史吹着超凡脱俗的笙箫引来祥龙瑞凤与秦穆公之女弄玉双双结伴飞升而留下“乘龙快婿”的动人神话故事……

仙游寺自隋朝建宫,至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它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古迹。颇有小雁塔密檐式建筑风格的法王塔,线条柔和优美,是屈指可数的唐代风格的古塔。历代著名诗人、书法家、画师,如王勃、卢纶、白居易、韩翃、吴道子、岑参、苏轼等都到过这里。“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他们在此吟诗作画,舞文弄墨,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和扣人心弦的轶闻趣事。不仅如此,唐末黄巢起义、明末农民起义、清末太平天国起义等军队都曾驻扎于此,凭着秀色可餐的风光景致、氤氲缭绕的谷间烟雾和奇峭险峻的山势地形,无形之中,又给仙游寺笼罩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我也时常涉足其中,苦思冥想仙游寺有那么大的魔力吸引游客的原因所在。但我想,游人旅游参观的原因多半还是出于对历史和人文的憧憬向往。倘若单是一处风景秀美的旅游景点,而缺乏它应有的文化元素,游人最多也只是作为一个慕名赏玩的过客而已,而不会孤注一掷,倾其精力回头再赏。仙游寺只不过是悠悠历史古迹长河中的一个零星石子罢了,它之所以能久久沉淀于历史古迹的长河而永不陨灭,我想这其中的原因多半还是更多地保留了人文气息于其中,以至于能流芳至今。而这其中,与时任盩厔(今写为周至)县尉的白居易不无瓜葛。

“上方下方雪中路,白云流水如闲步。数峰行尽犹未归,寂寞经声竹阴暮。”(卢纶《过仙游寺》)唐宪宗元和元年(公元820),34岁的白居易在由皇帝主持选拔人才的特科考试中,因所作的“策目七十五门”锋芒太露不为朝廷取悦;到了四月的“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试中入四等,但出言大直,不得为朝官,而补任周至县尉。时值青春年少、衣衿飘飘、春风得意的白居易,到任后一时被周山至水的缭绕烟雾、潺湲流水所吸引。他第一次公务之佘,就迫不及待地要去仙游寺游览。因初来乍到,爱民心切的白居易不愿扰民,不曾带任何侍从,就独自骑马南驰,直奔黑水河畔的仙游寺,体味卢纶诗中描写的那行云流水、经声竹韵的人间仙境。

喜出望外的白居易到达时已夜幕降临。只见夕阳从狮山断崖上敛去了最后一抹余晖,西边的天空,尚留有丝丝残霞,但在习习的晚风送来的阵阵凉爽中,又很快褪去了绯红。近处滔滔的黑河流水声,在静谧的夜空听起来分外空旷、清幽。成群结队的沙鹤站在寺院的台阶上,沐浴着晚霞最后赏赐的宁静和安逸。寺院中传来了僧人虔诚执着的诵经声,在撞起的鏜鞳噌吰的钟声中越发觉得清晰悦耳。明月朗朗,银辉倾泻,整个仙游寺的山石、竹林、庙宇都像罩了层薄雾似的轻纱,越发飘渺、空灵而勾人魂魄。一入其地,白居易恍入仙境,不禁感慨喟叹:“仙游寺,仙游寺,名不虚传,名副其实,人游若仙,快哉乐哉,不枉此夕,不虚此行!”

这时,寺中灯火通明。白居易捏手捏脚叩开了寺中住持的房门,只说自己是来此拜佛进香的庶民,想借此讨教佛法,敬请禅师点化一二。住持还礼道:“岂敢,施主但说无妨!”

少时,白居易便以隋代高僧智顗的学说为题,请教道:“敢问禅师,何谓‘一心三观’?”住持答道:“‘一心三观’,即是在同一时间于一心中观有空、假、中三种实相。此三种实相,亦称为‘三谛’。”接着,白居易又问道:“且闻‘一心三现’又名‘圆融三谛’,此说何解?”住持见眼前的这位年轻人出言不凡,想必绝非等闲。于是,老禅师先请他落座饮茶,然后,毕恭毕敬地答其所问:“佛教之‘法’,是轨持之意;‘持’,乃一定范围内的法体;‘轨’,即让人产生的一种理解。一切‘法’,都具有‘三轨’,即真性、观照、资成;‘三轨’分别配合成空、假、中;空、假、中三者并非次第关系,而是同时存在、互无妨碍,故而称为‘圆融三谛’。”

白居易本来就颇为留心禅理,且造诣不浅。原以为在这山野之寺,不会有高僧解悟佛理,没想到,老禅师的一番侃侃而谈,深入浅出的论述,让他大为欢喜。他这才表明自己的真实身份,愿与住持结为益友,切磋学问,共赏美景。住持欣然答应,二人击掌为盟。随后二人一问一答、一唱一和,乐在其中,不分昼夜,大有“相见恨晚”之感。末了,寺中留宿,白县尉也答应暂宿厢房。

熄灯之后,白居易仍毫无倦意,总觉意犹未尽,回味当初造访仙游寺的经历,终究心绪难平,于是便在昏黄的烛光下持笔疾书《仙游寺独宿》一首:“沙鹤阶上立,潭月当户开。此中留我宿,两夜不能回。幸与静境遇,喜无归侣催。从今独游后,不拟共人来。”

这次夜游的经历,让白居易对仙游寺兴致大增。虽想再游,但总因繁忙琐碎的公务而未能摆脱。一次,他要去骆峪办理公务,刚好从仙游寺旁路过,恰好邂逅挚友王质夫,便与他一同携游。

这回的白居易看到的却是白天的仙游寺,虽说违背了“独游”的初衷,却与他成莫逆之交的王质夫同往,仍显得心旷神怡。

午后的秋日,天高云淡。排排大雁从头顶一呼而过,只剩下眼前画卷一般的山色,由深至浅,绵延不绝。他们二人策马扬鞭,欣喜若狂,迫不及待要赶往仙游古寺。

解鞍下马,渡过芒水,往西,便是一片金色的稻田。几个农夫正在田中精心耕作,一位垂钓的老翁手持钓竿,悠然自得,专心致志,一心只顾垂钓,漫随天上云舒云卷,一副镇定自若的神情。这时,白居易还约来了好友陈鸿,他们三人一起到仙游寺中畅饮。

席间,他们突然谈起了先皇唐玄宗与杨贵妃骊山享尽人间无数奢华的往事,而一代国色天香的杨贵妃却最终落得马嵬坡撒手人寰的悲惨下场,跌宕起伏的爱情故事如同史诗一般壮丽凄美,值得让人思考。爱情与战争漩涡的交织,让一代红颜照青,究竟谁是谁非,世说纷纭,喋喋不休。一个单薄的红尘女子绝恋于兵荒马乱与国破家亡之间,让人感慨万千!王质夫借机对白居易说:“夫希代之事,非遇出世之才润色之,则与时消没,不闻于世。乐天深于诗,多于情者也,试为歌之,何如?”(陈鸿《长恨歌传》)后来,白居易就在寺内居住数十日出色地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的《长恨歌》,同时陈鸿作《长恨歌传》。正由于此,仙游寺更是声名大振。广为流传、气贯长虹的《长恨歌》成就了仙游寺不朽佳话的美名,仙游寺成了骚人墨客吟诗作赋、畅咏抒怀的绝佳境地了。

据史书记载,在任期间的白县尉时常只身行走乡间,体恤民情。元和二年(公元8年),芒种已到,金丝柳上荡漾的黄鹂亮出婉转动听的歌喉,歌唱着丰收的喜悦。白县尉策马直奔马召南岗,来到正挥汗如雨的农民收割队伍中间,看到一家老小全部上阵繁忙劳作的情景,有感而发,写出了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作《观刈麦》:“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一夜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元和二年十一月五日,因卓尔不群的白居易受命入朝拜翰林学士,此后的时日,他始终不忘周至的山水和往日的一点一滴,这种复燃的旧情饱含在《寄王质夫》一诗中:“忆始识君时,爱君世缘薄。我亦吏王畿,不为名利著。春游仙游洞,秋上云居阁。楼观水潺潺,龙潭花漠漠……旧游疑是梦,往事思如昨。相忆春又深,故山花正落!”

毕竟时光荏苒,那时的佳话也只能当作人们茶言饭后的谈资说说罢了,再美好的事物也总不会千年万年始终不变。尽管自将“仙游寺法王塔”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可它还是不得不让道于现代社会城市文明的改造。因黑河引水工程修拦河坝,法王塔不得不动迁。按照佛教礼仪,前天晚上八时举行法王塔动迁礼佛会,各界信众两百多人前来参加。据说,当晚的气氛异常庄严肃穆,人们的心情彼此都很沉重。

礼佛会一开始,鞭炮声在幽静的山谷喧天动地。临时赶做的供奉着释迦牟尼佛的神龛,旁书“峰冠紫气灵塔易地国宝光耀万代,川纳祥瑞古寺乔迁先佛永保平安”,横批“佛光普照”。随后由寺院主持果性法师焚香、化表、叩头。住持虔诚礼毕,那个曾雄踞于黑水河畔一千四百多年的法王塔从此易地,而仙游寺原址也只能在黑河水底销声沉默了。

“终南阴岭秀。”仙游寺法王塔的搬迁,印证了终南秀美的灵气。拆迁过程中,文物考古者在法王塔的二层发现三枚舍利,后又在地宫中发现十枚舍利和石碑。碑石一面为隋代《舍利塔下铭》,镌刻碑文曰:“维大隋仁寿元年岁次辛酉十月辛亥朔十五日乙丑,皇帝普为一切法界幽显生灵,谨于雍州周至县仙游寺奉安舍利,敬造灵塔……”另一面为唐朝《仙游寺舍利塔铭》,碑文曰:“此塔即大隋仁寿元年十月十五日置也。”足见法王塔建造年代,毋庸置疑。

千百年来,博大精深的佛法,使威名远扬的仙游寺完整保留了凛然正气;与它相距不远处的楼观台因老子高深莫测的“道”的稳固,使仙游寺生生不息的人文精神和交织融合的三教灵脉得以永久传承,它们就是活着的无价“双璧”,永远那么耀眼夺目。

一千四百多年过去了,每次走到仙游寺,我总会久久驻足,思索着那个让人魂牵梦萦的仙游寺,思索着诞生于此的伟大诗作《长恨歌》,它留给了我们太多的印记需要慢慢去挖掘。然而,唯一不变的是滔滔不绝的黑河,它始终在向前奔流的进程中不断刷新着人们的记忆。

篇3:仙游寺独宿,仙游寺独宿白居易,仙游寺独宿的意思,仙游寺独宿赏析

仙游寺独宿,仙游寺独宿白居易,仙游寺独宿的意思,仙游寺独宿赏析 -诗词大全

仙游寺独宿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  体裁:五古   沙鹤上阶立,潭月当户开。

此中留我宿,两夜不能回。

幸与静境遇,喜无归侣催。

从今独游后,不拟共人来。

篇4:白居易在仙游寺写出了《长恨歌》

长恨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代表作,白居易的诗三千首,尤以《长恨歌》和《琵琶行》两首叙事诗最佳,换言之,就算白居易一生只写过这两首诗,亦足以奠定其在唐代诗坛的地位。《长恨歌》叙述了唐明皇与杨贵妃跌宕起伏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小时候第一次读到“汉皇重色思倾国”心中就满是狐疑,明明写的唐明皇,为什么却是“汉皇”,后来才知道这叫“为尊者讳”,以汉代唐,为了避讳,正如在古书中看到人们写到父亲名讳的时候,也会故意漏掉一笔,写成错别字,也是“为尊者讳”的一种体现。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流传千古妇孺皆知,我也不再赘述,作为一个把家搬到西安的深度城市旅行者,我介绍下诗中涉及到的一些景点,供大家出游参考。

1、“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华清池景区

华清池的温泉发现在30前的西周时代。西周的周幽王曾在这里建离官。秦、汉、隋各代先后重加修建,在这里建造帝王贵族的行宫别墅。到了唐代又数次增建。名曰汤泉宫,后改名温泉宫。唐玄宗时又大兴土木,治汤井为池,环山列宫殿,此时才称华清宫。因宫在温泉上面,所以也称华清池。1936年12月12日,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就发生在这里,这次事件直接引起了第二次国共合作,是中国抗战史上重要的转折点。

门票售价:旺季150元/人,淡季120元/人

春暖花开的3~5月和秋高气爽的9~11月是到西安旅游的最佳季节。说实话,我还没去过华清池,所以具体怎么美,无法表述。

2、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马嵬驿

马嵬驿,在今陕西兴平县西,为杨贵妃缢死的地方。天宝十五载(756)六月,安禄山叛军攻破潼关,危及长安,玄宗仓皇出逃。经过马嵬坡时,扈从部队因怨愤而哗变,自行处死奸相杨国忠,并要求玄宗杀死杨贵妃。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马嵬之变。

马嵬驿民俗文化村位于马嵬办事处李家坡村,依托黄山宫独特的历史资源顺势而建,将现代生活与历史文化完美结合,为马嵬构筑起一道美丽的风景线。项目总投资5180万元,占地600亩,以古驿站文化为核心,集文化旅游、民俗文化展示、休闲体验、旅游观光为一体。该项目主要包括驿站文化广场、民俗文化展示区、民族小吃文化街、垂钓区、家禽生态养殖区、百果林采摘园等八大功能区。

3、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贵妃墓

贵妃墓其实只是杨贵妃的衣冠冢,位于咸阳市兴平县马嵬镇西500米处,距西安60公里。墓呈半球形,冢高3米,整座墓冢都用青砖包砌,墓后有一座高约6米的杨贵妃大理石塑像。

当地每逢农历三月初三,成群接队的姑娘们来到这里游玩,临走时都要在贵妃墓上抓把黄土带走,回家后与面粉搀和,名曰“贵妃粉”,擦了以后可以使皮肤变白容貌变的更美,这样年复一年,墓冢不断变小,为了保护这个已有1200年历史的遗迹,人们便用青砖将墓冢包了起来.历代文人曾留下大量的关于唐明皇的爱情故事,使杨贵妃墓闻名于世,墓冢周围雕刻有历代文人骚客的题咏。

4、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大明宫、太液池

太液池,位于唐长安城大明宫的'北部,是唐代最重要的皇家池苑。遗址现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地处龙首原北坡下的低地上。大明宫是唐帝国最宏伟壮丽的宫殿建筑群,也是当时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宫殿建筑群,是唐朝的国家象征,大明宫初建于唐太宗贞观八年,毁于唐末,面积3.2平方公里。

门票信息:成人票60元。

我只在春暖花开的季节去过两次大明宫,空旷的公园绿地,是放风筝的好去处,在里面跑步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我们跑团的小伙伴每周都会去大明宫跑步。太液池位于收费景区之内,初春时节,池边的垂杨柳长出嫩绿的新芽,千万条柳枝随着和煦的春风轻轻的摇啊摇,仿佛姑娘们纤细的腰肢摇曳,万种风情,妩媚多姿,看得你整个心都融化掉了。小鸟站在柳树梢轻声地歌唱,自然的美唤醒你沉睡了一个冬季的听觉、触觉、视觉,所有的烦恼都消散殆尽。

据说秋天的大明宫也很美,要不下周去看看?

篇5:白居易在仙游寺写出了《长恨歌》

白居易 (唐代)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

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

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

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昨天晚上跟好友聊天,原来我们都喜欢唐诗,并且约好下次一起聊天,所以今天开始做功课,上午听老师讲了李白、杜甫、白居易,对《长恨歌》感触颇深,故作读书笔记一篇。原来比翼鸟是残疾鸟,两只鸟分别只有一只翅膀一条腿,一左一右,只有并在一起,同步拍打翅膀,方可比翼齐飞。连理枝本来是两棵树,因为挨得太近,年常日久树枝长到了一起。

篇6:题仙游寺,题仙游寺朱庆馀,题仙游寺的意思,题仙游寺赏析

题仙游寺,题仙游寺朱庆馀,题仙游寺的意思,题仙游寺赏析 -诗词大全

题仙游寺

作者:朱庆馀  朝代:唐 石抱龙堂藓石干,山遮白日寺门寒。

长松瀑布饶奇状,曾有仙人驻鹤看。

篇7:仙游寺有龙潭穴、弄玉祠,仙游寺有龙潭穴、弄玉祠李华,仙游寺有龙潭穴、弄玉

仙游寺(有龙潭穴、弄玉祠),仙游寺(有龙潭穴、弄玉祠)李华,仙游寺(有龙潭穴、弄玉祠)的意思,仙游寺(有龙潭穴、弄玉祠)赏析 -诗词大全

仙游寺(有龙潭穴、弄玉祠)

作者:李华  朝代:唐 舍事入樵径,云木深谷口。万壑移晦明,千峰转前后。

嶷然龙潭上,石势若奔走。开拆秋天光,崩腾夏雷吼。

灵溪自兹去,纡直互纷纠。听声静复喧,望色无更有。

冥冥翠微下,高殿映杉柳。滴滴洞穴中,悬泉响相扣。

昔时秦王女,羽化年代久。日暮松风来,箫声生左右。

早窥神仙,愿结芝X友。安得羡门方,青囊系吾肘。

篇8:宿仙游寺望月生峰,宿仙游寺望月生峰薛能,宿仙游寺望月生峰的意思,宿仙游寺

宿仙游寺望月生峰,宿仙游寺望月生峰薛能,宿仙游寺望月生峰的意思,宿仙游寺望月生峰赏析 -诗词大全

宿仙游寺望月生峰

作者:薛能  朝代:唐 公门身入洞门行,出阱离笼似有情。

僧语夜凉云树黑,月生峰上月初生。

篇9:王维《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解:

1、薄暮两句:因寺旁空潭而想到毒龙的故事;安禅:指心安然入于清寂宁静之境;毒龙:这里是机心妄想的意思。

译文:

早闻香积寺盛名,却不知在此山中;

入山数里,登上了高入云天的山峰。

这儿古木参天,根本没有行人路径;

深山中,何处传来隐隐约约的寺钟。

俯听危石的'流泉,轻轻地抽泣哽咽;

山高林密不透日影,松荫寒气犹浓。

日已将暮,我伫立在空寂的清潭边,

有如禅定身心安然,一切邪念皆空。

赏析:

这是一首写游览的诗,主要在于描写景物。题意在写山寺,但并不正面描摹,而用侧写环境,来表现山寺之幽胜。“云峰”、“古木”、“深山”、“危石”、“青松”、“空潭”,字字扣合寺院身分。最后看到深潭已空,想到《涅?经》中所说的其性暴烈的毒龙已经制服,喻指僧人之机心妄想已被制服,不觉又悟到禅理的高深。全诗不写寺院,而寺院已在其中。构思奇妙、炼字精巧。“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历代被誉为炼字典范。

篇10:王维过香积寺

《过香积寺》是唐代大诗人王维的代表作之一。这是一首写游览的诗,主要在于描写山中古寺之幽深静寂。题意在写山寺,但并不正面描摹,而侧写周围景物,来烘托映衬山寺之幽胜。最后看到深潭已空,想到佛经中所说的其性暴烈的毒龙已经制服,喻指只有克服邪念妄想,才能悟到禅理的高深,领略宁静之幽趣。全诗不写寺院,而寺院已在其中。诗歌构思奇妙、炼字精巧。“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精妙绝伦,历代被誉为炼字典范。

【原文】

《过香积寺》

作者: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解】

①香积寺:今名风穴寺,又名千峰寺,位于汝州市 区东北9公里的中岳嵩山少室山南麓风穴山中。风穴山口,两山夹道,万木葱茏,流水潺潺。迤俪北行3华里,方能发现寺院,确有“深山藏古寺”“曲境通幽处”的诗情画意。

②入云峰:登上入云的高峰。

③钟:寺庙的钟鸣声。

④咽:呜咽。

⑤危:高的,陡的。“危石”意为高耸的崖石。

⑥冷青松:为青松所冷。

⑦薄暮:黄昏。

⑧曲:水边。

⑨安禅:指身心安然进入清寂宁静的境界。

⑩毒龙:佛家比喻邪念妄想。见《涅磐经》:“但我住处有一毒龙,想性暴急,恐相危害。”

【韵译】

早闻香积寺盛名,却不知在此山中;入山数里,登上了高入云天的山峰。

这儿古木参天,根本没有行人路径;深山中,何处传来隐隐约约的寺钟。

俯听危石的流泉,轻轻地抽泣哽咽;山高林密不透日影,松荫寒气犹浓。

日已将暮,我伫立在空寂的清潭边,有如禅定身心安然,一切邪念皆空。

【翻译】

不知香积寺在此山中,行来数里身入云峰。无人的石径旁丛生古树,深山里是何处响起钟声。流泉声咽,穿过峭立的崖石;日色清冷,照着浓荫的青松。暮色降临空潭侧畔,入定的禅心制服了邪念妄想。

【评析】

香积寺:唐佛寺名,在今陕西长安县南神禾原上。

香积:佛教传说众香国的佛名。

王维的诗,不只是“诗中有画”,而且往往“诗中有道”。特别是在他晚年,沉缅在佛家的空寂心境之中,诗中的“道”,即禅理、禅趣尤浓。这首诗描写深山古寺环境景色:古木、云峰,渺无人迹的山径,被危石阻遏的幽咽泉声,照在深苍松林上的凄冷日色,还有空寂曲折的潭岸,都是那么萧瑟暗淡、幽冷阒寂,给人以远离世间尘嚣之感。这既是诗人赴寺途中实见实闻的景物,也是他那消极出世的禅寂心境的写照。

诗人正是要一步一步地引领读者进入他所企求的无烦扰的寂静禅境。历代的一些诗评家,从唐代的司空图到清代的王士禛,称王维为“诗佛”,竭力推崇王维的这一类诗,认为“字字入禅”,最有神韵。清人吴汝伦就称赞这首诗“幽微夐邈,最是王、孟得意神境”(《唐宋诗举要》引)。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这首诗构思精妙,写景技巧高超。从构思说,前四句写赴寺道中山景。首联写他在云雾弥漫的高山中行走了数里,还不知道香积寺在哪里。落笔就以“不知”二字,表现出一种迷惘的心境。次联写只见古木夹道,寂无人迹,忽闻钟声自林霭传来,却仍不知寺在何处。这两笔生动地表现出山的深幽。“何处”既与“无人”对偶,又遥应开篇的“不知”,将一种幽远深奥、缥渺莫测、令人迷惘讶异的意境氛围渲染得越来越浓。因此清人赵殿成说:“此篇起句超忽,谓初不知有山寺也;迨深入云峰,于古木森丛人迹罕到之区,忽闻钟声,而始知之。四句一气盘旋,灭尽针线之迹;非自盛唐,未易多靓。”(《王右丞集笺注》五六句,再进一步借泉声的幽咽和日色的凄冷,渲染山寺远离世间烟火、俗人难以接近的氛围。结尾两句才写到寺,但仍然不写寺中景物,而写寺外清漂的空旷幽寂,潭岸的曲折深僻,僧人的安禅入定。安禅:佛家语,指佛徒安静地打坐,身心安然入于静思凝虑万念俱寂之境,制毒龙,佛家故事,说西方的一个水潭中,曾有一条毒龙害人,被佛教高僧以无边佛法制服,这里比喻佛法可以克制人心中的一切世俗杂念和妄想。由此可见,全诗写寺,不从正面直接描绘,而只是由低处到高处、由远处到近处地从各个侧面烘托山寺的深幽。近人俞陛云说:“ 常建过破山寺,咏寺中静处;此咏寺外幽景,皆不从本寺落笔。”(《诗境浅说》)正是借助于这种巧妙的构思,诗人由浅及深地创造了超脱尘俗和忘我入禅两个境界,使外在景物与内蕴的禅境相互映照。

这首诗最精彩的一联是:“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上句写所闻,下句写所见。山中危石耸立,流泉受到阻挡,只能缓慢地、时断时续地流淌。它们在嶙峋的危石间艰难地穿行水流声音变得细小了,低沉了,暗哑了,仿佛是在痛苦地幽咽。“咽”字下得极准确、生动、传神。深山青松树密荫浓,日光照射在松林间,因为受到阴暗的环境影响,而现出寒冷的色调。诗人以“冷”字形容日色,更新奇绝妙。这十个字,把泉声、危石、日色、青松四个意象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使日色之凄冷与泉声的幽咽相互衬托,深僻冷寂之境界全出。赵殿成评论说:“下一‘咽’字,则幽静之状恍然;著一‘冷’字,则深僻之景若见。

昔人所谓诗眼是也。”(《诗境浅说》)

“日色冷青松”一句,还巧妙地运用了“通感”的手法。“日色”是视觉意象,诗人却用触觉感受的“冷”来形容它,使视觉向触觉转移,从而相互交通,这就更深刻更奇妙地表现出幽僻的感受。在唐代诗人中,王维是比较早地并且成功地将通感运用于诗歌创作的。

【鉴赏】

诗题《过香积寺》的“过”,与《过故人庄》的“过”相同,意谓“访问”、“探望”。既是去访香积寺,却又从“不知”说起:“不知”而又要去访,见出诗人的洒脱不羁。因为“不知”,诗人便步入茫茫山林中去寻找,行不数里就进入白云缭绕的山峰之下。此句正面写人入云峰,实际映衬香积寺之深藏幽邃。还未到寺,已是如此云封雾罩,香积寺之幽远可想而知矣。

接着四句,是写诗人在深山密林中的目见和耳闻。先看三四两句。古树参天的丛林中,杳无人迹;忽然又飘来一阵隐隐的钟声,在深山空谷中回响,使得本来就很寂静的山林又蒙上了一层迷惘、神秘的情调,显得越发安谧。“何处”二字,看似寻常,实则绝妙:由于山深林密,使人不觉钟声从何而来,只有“嗡嗡”的声音在四周缭绕;这与上句的“无人”相应,又暗承首句的“不知”。有小径而无人行,听钟鸣而不知何处,再衬以周遭参天的古树和层峦迭嶂的群山。这是多么荒僻而又幽静的境界!

五六两句,仍然意在表现环境的幽冷,而手法和上二句不同。诗人以倒装句,突出了入耳的泉声和触目的`日色。“咽”字在这里下得极为准确、生动:山中危石耸立,流泉自然不能轻快地流淌,只能在嶙峋的岩石间艰难地穿行,仿佛痛苦地发出幽咽之声。诗人用“冷”来形容“日色”,岂不谬哉?然而仔细玩味,这个“冷”字实在太妙了。夕阳西下,昏黄的余晖涂抹在一片幽深的松林上,这情状,岂能不“冷”?

诗人涉荒穿幽,直到天快黑时才到香积寺,看到了寺前的水潭。“空潭”之“空”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什么也没有”。王维诗中常用“空”字,如“空山不见人”、“空山新雨后”、“夜静春山空”之类,都含有宁静的意思。暮色降临,面对空阔幽静的水潭,看着澄清透彻的潭水,再联系到寺内修行学佛的僧人,诗人不禁想起佛教的故事:在西方的一个水潭中,曾有一毒龙藏身,累累害人。佛门高僧以无边的佛法制服了毒龙,使其离潭他去,永不伤人。佛法可以制毒龙,亦可以克制世人心中的欲念啊。“安禅”为佛家术语,即安静地打坐,在这里指佛家思想。“毒龙”用以比喻世俗人的欲望。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王维晚年诗笔常带有一种恬淡宁静的气氛。这首诗,就是以他沉湎于佛学的恬静心境,描绘出山林古寺的幽邃环境,从而造成一种清高幽僻的意境。王国维谓“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这首诗的前六句纯乎写景,然无一处不透露诗人的心情,可以说,王维是把“晚年惟好静”的情趣融化到所描写的景物中去的了。因此最后“安禅制毒龙”,便是诗人心迹的自然流露。

诗采用由远到近、由景入情的写法,从“入云峰”到“空潭曲”逐步接近香积寺,最后则吐露“安禅制毒龙”的情思。这中间过渡毫无痕迹,浑然天成。诗人描绘幽静的山林景色,并不一味地从寂静无声上用力,反而着意写了隐隐的钟声和呜咽的泉声,这钟声和泉声非但没有冲淡整个环境的平静,反而增添了深山丛林的僻静之感。这就是通常所讲的“鸟鸣山更幽”的境界吧。(唐永德,原载:《唐诗鉴赏大辞典》)

【读后感】

修身养性的生活是我现在的理想追求,我对长安城的香积寺已经慕名已久,那是心灵深处的一座家园,那是超脱尘世的一片乐土。我决定去寻找我的家园,我的乐土,不知该何去何从,一边寻找一边前进,行不数里,便来到云雾缭绕的山峰之下。那就是我一直在寻找的乐园吗?我被眼前这方景象惊呆了,古木参天的丛林中,茂密的丛林盖过了外面的世界,偶尔从树叶的缝隙中透露点点太阳的影子,这茫茫的绿色之中,杳无人迹,在这空灵之中耳边却传来隐隐淡淡的钟声,让我兴奋,令我惊奇的是这钟声非但没有冲淡环境的幽静,反而增添了几份“鸟鸣山更幽”的僻静。

我完全淘醉于这天籁之音中,可是随即却又被迷茫笼罩了,这钟幽幽扬扬的钟声又是从哪儿传来的呢?何处会传出这来自天籁的声音呢?我是多么急切的想要去捕捉着让我痴狂沉醉的声音啊!幽远深奥、缥渺莫测、令人迷惘讶异的林霭如在眼前。溪水之中危石耸立,流泉自然不能轻快地流淌,只能在嶙峋的岩石间艰难地穿行,仿佛痛苦地发出幽咽之声。

夕阳西下,昏黄的余晖洒在一片幽深的松林上,冷色的青松,使照在上面的日光仿佛也变冷了。泉声的幽咽和日色的凄冷,使我感觉置身于山寺,远离世间烟火、俗人难以接近的氛围。此情此景只能让我用“冷”来形容往日激情如火的太阳,幽幽的落日余晖点点滴滴涂抹在一片幽深的松林上,这情状,岂能不“冷”?我涉荒穿幽,直到天快黑时才到香积寺,看到了寺前的水潭。

暮色降临,面对空阔幽静的水潭,看着澄清透彻的潭水,聆听着寺内修行学佛的僧人的悠扬的诵经声,我不禁想起佛教的故事:在西方的一个水潭中,曾有一毒龙藏身,累累害人。佛门高僧以无边的佛法制服了毒龙,使其离潭他去,永不伤人。我这才遁悟,原来佛法可以制毒龙,亦可以克制世人心中的欲念啊。尘世见的烦恼在这隐隐约约的经声中化为乌有,显得那么渺小,那么不堪一击。原来那天籁之音竟来自这深山寺庙,这就是我心中的最终故土啊!没有烦扰的寂静禅境,深幽超尘。洗净铅华,看透红尘。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阅读理解】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诗眼”分别是“咽”、“冷”。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咽”、“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色(意境)。

【作者介绍】

王维(701-761),字摩诘(mo jie) ,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原籍祁(今山西 祁县),迁至蒲州(今山西 永济),崇信佛教,晚年居于蓝田辋川别墅,汉族。其诗、画成就都很高,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著有《王右丞集》,存诗400首。善画人物、丛竹、山水。唐人记载其山水面貌有二:其一类似李氏父子,另一类则以破墨法画成,其名作《辋川图》即为后者。可惜至今已无真迹传世。传为他的《雪溪图》及《济南伏生像》都非真迹。王维在唐诗的范畴显然有更高的成就,他是唐代山水田园派的代表。开元进士科第一(即状元)。任过大乐丞、右拾遗等官,安禄山叛乱时,曾被迫出任伪职,后两京收复,降职为太子中允,复累迁至给事中,终尚书右丞。 王维青少年时期即富于文学才华。开元九年(721) 中进士第,为大乐丞。因故谪济州司仓参军。后归至长安。开元二十二年为中书令。王维被擢为右拾遗。其时作有《献始兴公》诗,称颂张九龄反对植党营私和滥施爵赏的政治主张,体现了他当时要求有所作为的心情。二十四年 (736)张九龄罢相。次年贬荆州长史。李林甫任中书令,这是玄宗时期政治由较为清明而日趋黑暗的转折点。王维对张九龄被贬,感到非常沮丧,但他并未就此退出官场。开元二十五年,曾奉使赴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幕,后又以殿中侍御史知南选,天宝中,王维的官职逐渐升迁。安史乱前,官至给事中,他一方面对当时的官场感到厌倦和担心,但另一方面却又恋栈怀禄,不能决然离去。于是随俗浮沉,长期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

他原信奉佛教,此时随着思想日趋消极,其佛教信仰也日益发展。他青年时曾居住山林,中年以后一度家于终南山,后又得宋之问蓝田辋川别墅,遂与好友裴迪优游其中,赋诗相酬为乐。天宝十五载(756)安史乱军陷长安,玄宗入蜀,王维为叛军所获。服药佯为□疾,仍被送洛阳,署以伪官。两京收复后,受伪职者分等定罪,他因所作怀念唐室的《凝碧池》诗为肃宗嘉许,且其弟王缙官位已高,请削官为兄赎罪,故仅降职为太子中允,后复累迁至给事中,终尚书右丞。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王维长年在京师做官,又多与亲王贵主交接往来,文名盛极一时,被公认为开元、天宝时期的文宗。他擅长五言诗,又因他精通音乐,故其所作五言诗容易合乐,传播既广,声名亦高。王维写的近体诗,严守声律,意态豪放,他写的风景诗多是情景并胜。殷璠评价他的诗说:“维诗辞秀调雅,意新理惬,在泉为珠,着壁成绘,一字一句,皆出常境。”王维在写诗的技巧上有着很高的成就,但由于他有消极遁世的思想,在其不少诗篇中,含有逃避现实的消极因素。因此,在文学史上称他与孟浩然同为“隐逸诗派”的代表人物。唐代宗对王维的诗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在《批答王缙进集表手敕》中说:“卿之伯氏,天下文宗,经历先朝,名高希代,时论归美,诵于人口。”到了唐朝末年,梨园弟子仍相沿唱王维绝句,足见其影响之深。

王维的大多数诗都是山水田园之作,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流露出闲居生活中闲逸萧散的情趣。王维的写景诗篇,常用五律和五绝的形式,篇幅短小,语言精美,音节较为舒缓,用以表现幽静的山水和诗人恬适的心情,尤为相宜。王维从中年以后日益消沉,在佛理和山水中寻求寄托,他自称“一悟寂为乐,此生闲有余”(《饭覆釜山僧》)。这种心情充分反映于他的诗歌创作之中。过去时代不少人推崇王维此类诗歌,一方面固然由于它们具有颇高的艺术技巧,一方面也由于对其中体现的闲情逸致和消极思想产生共鸣。明代胡应麟称王维五绝“却入禅宗”,又说《鸟鸣涧》、《辛夷坞》二诗,“读之身世两忘,万念皆寂”(《诗薮》),便是一个明证。雪景 传为王维作 王维其他题材的作品,如送别、纪行之类的诗中,也经常出现写景佳句,如“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送綦毋潜落第还乡》)、“山中一半雨,树杪百重泉”(《送梓州李使君》)、“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送邢桂州》)、“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等,都是传诵不衰的名句。

以军旅和边塞生活为题材的《从军行》、《陇西行》、《燕支行》、《观猎》、《使至塞上》、《出塞作》等,都是壮阔飞动之作。《陇头吟》、《老将行》则抒发了将军有功不赏的悲哀,反映了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一个侧面。《观猎》生动地描写了打猎时的情景。《夷门歌》歌咏历史人物的侠义精神。《少年行》四首表现侠少的勇敢豪放,形象鲜明,笔墨酣畅。这些作品一般认为是王维早期所作。还有一些诗歌,如贬官济州时所作《济上四贤咏》以及《寓言》、《不遇咏》和后期所作《偶然作》六首之五《赵女弹箜篌》,对于豪门贵族把持仕途、才士坎坷不遇的不合理现象表示愤慨,反映了开元、天宝时期封建政治的某些阴暗面。《洛阳女儿行》、《西施咏》则以比兴手法,寄托了因贵贱不平而生的感慨和对权贵的讽刺。还有抒写妇女痛苦的《息夫人》、《班婕妤》等,悲惋深沉,也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一些赠送亲友和描写日常生活的抒情小诗,如《送别》“山中相送罢”、《临高台送黎拾遗》、《送元二使安西》、《送沈子福归江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相思》、《杂诗》“君自故乡来”等,千百年来传诵人口;《送元二使安西》、《相思》等在当时即播为乐曲,广为传唱。这些小诗都是五言或七言绝句,感情真挚,语言明朗自然,不用雕饰,具有淳朴深厚之美,可与、的绝句媲美,代表了盛唐绝句的最高成就。

【英汉对照】

篇11:王维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 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 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 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 安禅制毒龙。

TOWARD THE TEMPLE OF HEAPED FRAGRANCE

Wang Wei

Not knowing the way to the Temple of Heaped Fragrance,

Under miles of mountain-cloud I have wandered

Through ancient woods without a human track;

But now on the height I hear a bell.

A rillet sings over winding rocks,

The sun is tempered by green pines....

And at twilight, close to an emptying pool,

Thought can conquer the Passion-Dragon.

篇12:王维——《过香积寺》

【年代】:唐

【作者】:王维——《过香积寺》

【内容】: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听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作者】

字摩诘,河东人。工书画,与弟缙俱有俊才。开元九年,进士擢第,调太乐丞。坐累为济州司仓参军,历右拾遗、监察御史、左补阙、库部郎中,拜吏部郎中。天宝末,为给事中。安禄山陷两都,维为贼所得,服药阳喑,拘于菩提寺。禄山宴凝碧池,维潜赋诗悲悼,闻于行在。贼平,陷贼官三等定罪,特原之,责授太子中允,迁中庶子、中书舍人。复拜给事中,转尚书右丞。维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宁薛诸王附马豪贵之门,无不拂席迎之。得宋之问辋川别墅,山水绝胜,与道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笃于奉佛,晚年长斋禅诵。一日,忽索笔作书数纸,别弟缙及平生亲故,舍笔而卒。赠秘书监。

【注释】:

香积寺:中国佛教著名古刹。唐神龙二年(706)建于长安神禾原(在今陕西省长安县南)。寺内建有十三层大塔一座,今昔对比尚存十一层,通称为善导塔。

制毒龙:佛家比喻邪念妄想。见《涅磐经》:“但我住处有一毒龙,想性暴急,恐相危害。”

【赏析】:

全诗没有一字写寺,而寺院已在字里行间。所写的都是寺外的环境,更见古寺的幽深。卒读之余,令人不禁陡然想起绘画中“深山藏古寺”的名典。

宿仙游寺望月生峰,宿仙游寺望月生峰薛能,宿仙游寺望月生峰的意思,宿仙游寺

400字小学生游记作文

三明仙游记散文

白居易为什么写长恨歌

春天的鲤子湖作文300字

王质独饯范文正公答案

九仙游记作文

石镜寺,石镜寺卢照邻,石镜寺的意思,石镜寺赏析

长恨歌赏析

题峰顶寺,题峰顶寺李白,题峰顶寺的意思,题峰顶寺赏析

过仙游寺,过仙游寺卢纶,过仙游寺的意思,过仙游寺赏析
《过仙游寺,过仙游寺卢纶,过仙游寺的意思,过仙游寺赏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过仙游寺,过仙游寺卢纶,过仙游寺的意思,过仙游寺赏析(精选12篇)】相关文章:

白居易《长恨歌》的赏析2022-08-25

河南洛阳游记作文2023-07-19

描写九鲤湖的作文2023-07-20

游九鲤湖作文600字2023-04-20

小学《唐诗》赏析2022-08-12

美丽的大九湖作文2023-11-05

关于感恩的往事回忆故事:恩人2023-02-10

长恨歌教案2024-01-05

寒食古诗韩翃2023-02-06

长恨歌 教案2023-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