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册第5课

时间:2023-06-26 07:50:47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第三册第5课(精选5篇)由网友“国际驰名双标”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第三册第5课,欢迎大家分享。

第三册第5课

篇1:新概念英语第三册第5课:The facts

Lesson 5   The facts 确切数字

Listen to the tape then answer the question below.

听录音,然后回答以下问题。

What was the consequence of the editor's insistence on facts and statistics?

Editors of newspapers and magazines often go to extremes to provide their reader with unimportant facts and statistics. Last year a journalist had been instructed by a well-known magazine to write an article on the president's palace in a new African republic. When the article arrived, the editor read the first sentence and then refuse to publish it. The article began: 'Hundreds of steps lead to the high wall which surrounds the president's palace'. The editor at once sent the journalist a fax instructing him find out the exact number of steps and the height of the wall.

The journalist immediately set out to obtain these important facts, but he took a long time to send them Meanwhile, the editor was getting impatient, for the magazine would soon go to press. He sent the journalist two more faxes, but received no reply. He sent yet another fax informing the journalist that if he did not reply soon he would be fired. When the journalist again failed to reply, the editor reluctantly published the article as it had originally been written. A week later, the editor at last received a fax from the journalist. Not only had the poor man been arrested, but he had been sent to prison as well. However, he had at last been allowed to send a fax in which he informed the editor that the he had been arrested while counting the 1,084 steps leading to the fifteen-foot wall which surrounded the president's palace.

参考译文

报刊杂志的编辑常常为了向读者提供成立一些关紧要的事实和统计数字而走向极端。去年,一位记者受一家有名的杂志的委托写一篇关于非洲某个新成立共和国总统 府的文章。稿子寄来后,编辑看第一句话就拒绝予以发表。文章的开头是这样的:“几百级台阶通向环绕总统的高墙。”编辑立即给那位记者发去传真,要求他核实 一下台阶的确切数字和围墙的高度。

记者立即出发去核实这些重要的事实,但过了好长时间不见他把数字寄来,在此期间,编辑等得不耐烦了,因为杂志马上要复印。他给记者先后发去两份传真,但对 方毫无反应。于是他又发了一份传真,通知那位记者说,若再不迅速答复,将被解雇。但记者还是没有回复。编辑无奈,勉强按原样发稿了。一周之后,编辑终于接 到记者的传真。那个可怜的记者不仅被捕了,而且还被送进了监狱。不过,他终于获准发回了一份传真。在传真中他告诉编辑,就在他数通向15英尺高的总统府围 墙的1,084级台阶时,被抓了起来。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 生词和短语

editor

n.   编辑

extreme

n.   极端

statistics

n.   统计数字

journalist

n.   新闻记者

president

n.   总统

palace

n.   王宫;宏伟的住宅

publish

v.   出版

fax

n.   传真

impatient

adj. 不耐烦的

fire

v.   解雇

originally

adv. 起初,原先,从前

Notes on the text课文注释

1  go to extremes,走极端。

2  provide ...with…作“向...提供…”解。

3  to write an article on,写一篇有关……的报道。

4  lead to…作“通往…”、‘导致...”解释。

5  go to press,付印。

6  Not only had the poor man been arrested, but he had been sent to prison as well.这是not only ...but...as well 引导的并列句子,如果将not only置于句首,后面主谓语应采取倒装结构。

Lesson 5   课后练习和答案Exercises and Answer

篇2:第5课《看电视》教案

第5课《看电视》教案

5、   看  电  视

教学目标:1、认识14生字,会写6个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知道大家在生活中应该相互的关爱

教学重点:认识生字,会写6个生字,能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知道全家人在生活中应该相互关爱

第一课时

一、教学过程

( 一)、导入、提题

我们都有一个温暖的家。每天我们全家人都看电视。提题:看电视

能谈谈你的家的成员都喜欢看什么节目?

但是,小明家看电视真有些奇妙。奇妙在哪里呢?打开课文《看电视》

二、教学新课

(一)初读课文

读准字音,想想课文中什么事很奇妙呢?

(二)自读课文

1、再读课文找出生字,生字多读几遍

2、记住生字字音(检查生字情况:分节读,正音)

(三)生字教学

1、合作学习生字,交流记字方法

2、出示词语巩固生字

(四)写字教学

“   全家”两字教学

(五)读懂课文

1、 再读课文,读懂后让你上来排顺序

爸爸和我―――足球迷

奶奶―――京剧              听的入迷

篇3:第5课交通运输网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的交通运输方式有哪些。

2、了解我国铁路运输的重要性,掌握我国主要的铁路干线和铁路枢纽。

3、了解我国公路运输的发展和主要的高速公路。

4、了解我国水运的分类和主要的海港和河港。

【教学重点】

我国主要的铁路线和铁路枢纽

【教学用具】

中国铁路运输网

【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随着社会的发展,交通运输越来越重要,今天了解一下我国的交通运输的发展和各种运输形式的概况。

2、读课文总结我国的交通运输方式的类型。

讲解:现代运输方式共有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管道五种,对于我国来说最重要的是铁路运输。

板书:一、铁路干线和铁路枢纽

读这个铁路运输网图,找出我国主要的南北和东西铁路干线。

小结:东西干线:京包-包兰线

陇海-兰新线

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

南北干线:京哈线

京广线

京九线

焦柳线

宝成-成昆线

主要的铁路枢纽有:北京,徐州,郑州,兰州,株洲,成都。

补充:注意铁路枢纽处通过的铁路的名称和方向。还要结合以前学习的省级行政单位的中心城市。

板书:二、公路网和高速公路

读中国公路网图,找出我国主要的高速公路,看分布特点。

讲解:我国公路遍及全国,高速公路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在西部,特别是青藏地区,公路运输还是主要的方式。

板书:三、水上运输

找出我国内河运输的主要地区和港口。

回忆我国的河流分布,找出松花江、长江、珠江等河流和哈尔滨、天津、上海、广州等港口。

总结:我国内河运输主要在南方地区,以长江和珠江为主,北方是东北的松花江。重点掌握既是河港又是海港的城市:天津、上海、广州。

我国海洋运输发达,港口众多,在图上找出我国的主要港口。

讲述:我国沿海航线分北方和南方,主要港口有上海、大连、广州和香港。远洋运输主要有上海、大连、天津、秦皇岛、青岛和广州为中心。

我国的航空运输以北京,上海,广州,香港为中心。

【作业设计】

描画我国铁路运输网图,并填注主要铁路线的名称。

篇4:八年级上教案(第5课)

八年级上教案(第5课)

五  哦!冬夜的灯光 【教学目标】 1.认真朗读课文,借助圈划、批注、质疑等学习方法,体会文章运用的环境描写,联想与想象等写法手法,逐步领悟作者的写作意图,感悟文章的思想内涵。 2.整体感知作者笔下所表现出的美好情感:温暖、友谊和乐观。  说明: 《 哦!冬夜的灯光》是一篇字里行间洋溢着真挚情感的文章,教师在教学时不必首先直面于对文字的解读,可先创设一种情境:用以“爱”为主题的音乐作为教学导入的背景音乐,以“爱”为主题的生活实录故事作为教学的开场白。然后教师可抓住情节线和情感线,引导学生用朗读、圈划、批注的学习方法,从文字里感受着医生和农家们的平凡。学生的眼前会逐一呈现一幅幅揪心又动人的画面:一个荒凉偏僻的小镇,一个寒风呼呼的夜晚,一个充满爱心的医生,一群富有爱心的农家们演绎着人间一段最真、最善、最美的感情。随后学生继续在教师的引领下,通过质疑,进一步体味文字背后的思想感情,感受医生和农家们一举一动中所透射出的朴实,一种想别人所想的最真挚的朴实,正是因为这种朴实的平凡,才孕育了这般爱的伟大,从而使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感知作者笔下所表现出的美好情感:温暖、友谊和乐观。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在用朗读、圈划、批注的学习方法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通过个人质疑、小组讨论、集体交流的教学形式,体会文章字里行间所表现出的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的美好情感。   2.难点:体会作者是如何运用环境描写,联想和想象等写法手法,表现文章的思想内涵。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情景创设 揭示课题   同学们,在这个地球上,每天都在演绎着一段段感人的故事:“他,过滩涉水,越岭翻山,用一个人的长征传邮万里,用的跋涉飞雪传心的邮递员王顺友”;“从看到失学儿童的第一眼到被死神眷顾之前,他把所有的时间都给了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甚至不惜向生命借贷的丛飞”;“她提着篮子在田垄里行医,一间四壁透风的竹楼,成了天下最温暖的`医院,一副瘦弱的肩膀,担负起十里八乡的健康的大山里第一位赤脚医生李春燕”……这些都是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中的其中几位。(展示多媒体课件) 在英国作家莫里斯・吉布森的作品里,有这样一位医生,有这样一群农家们,他们同样在用自己的爱心演绎着一段浓浓的真情!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哦!冬夜的灯光》。(板书课题及作者) 观看多媒体课件 创设情境,让学生从一段段感人的故事中,唤醒已有的情感积累,为课文的学习作铺垫。 朗读课文 整体感知 1.学生有感情地自由散读课文。 2.借助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 3.请学生用一、两句话谈谈阅读后的感受。 4.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请学生在文中圈划出相关的语句,并在相关语句的旁边进行批注。 1.集体散读课文 2.扫除文字障碍(容易写错的字):偏僻,厉害;引擎,熄灭,碾雪 3.谈感受 4.圈划 感动理由可能会有: 一、平时一入夜,荒野漆黑一片,当医生半夜开车去求医的人家时,沿途农家灯全部打开了; 二、平时农家用灯很节约,但给医生引路,他们把灯全部打开; 三、当医生给孩子看完病开车回家时,沿途农家的灯仍然开着,人们用自己的灯光护送医生,医生的车每驶过一家,灯光随后就熄灭了,而前面的灯光还闪亮着; 四、平时,医生不管多么晚也肯出诊; 五、医生在给孩子看完病后完全可以留下来,等天亮再回去,但是他没有,他心里想的是:说不定还会有病家来求诊。 在朗读的基础上,扫除文字障碍,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圈划、批注,使学生更好地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品读质疑小组交流 你在阅读时,对文中哪些地方产生过疑惑?请写出你所质疑的问题,并在四到六人的学习小组中进行交流。   学生可能有的疑惑: 1.文章第四小节具体写病家告诉“我”他的家怎么走,而且病家认为很容易找,“我”却给他搞得糊里糊涂,路真的容易找吗?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不容易,表明去农家的路难认,突出灯光的作用。) 2.文章第八节为什么要写“平时一入夜,荒野总是漆黑一片,因为那时侯的农家夜里用灯是很节约的?”(用农家平时用电的节约更能突出西部农家的互助、温暖、友谊。) 3.文章第十小节 中写到:“我就发现我的恐惧和忧虑是多余的”,句中的“恐惧”和“忧虑”分别指什么?(“恐惧”指外面已经下大雪了;“忧虑”指复杂的乡村,乡路,不认得路回去。) …… “学贵有疑”,学生在自我感知、体验的过程中生成的问题,是真正属于学生自己的问题,他们更愿意由自己、伙伴、老师共同来解决属于他们的问题。   筛选信息 集体探究 每个学习小组筛选出最具价值的问题,进行全班交流。 学生可能有的疑惑: 1.为什么偏僻、寒冷、荒凉的小镇在“我和我的妻子”心中充满了温暖、友谊和乐观?(文章写小镇的荒凉,实际是为了和小镇上人们的热情形成对比,在对比中突出文章的主题。本文对环境的描写主要是突出环境的“冷”与人情的“热”形成鲜明的对比,而“暗”又更加突出了深夜中灯光的“亮”。) 2.作者在文章结尾处用阿瑟查普曼的诗,其用意是什么?(从内容上说,阿瑟查普曼的这几句诗,截取了“握手”与“笑容”两个意象,非常简洁、有力的传达出了西部地区人们品质的善良与淳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任、支持与关爱。 从结构上说,诗中所说的笑容的“长久”,握手的“有力”,与第一段中“这里有的是温暖、友谊和乐观”一脉相承。 从表达效果上说,文章至此戛然而止,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引发读者的思考。 3.文章以“哦!冬夜的灯光”为题,有着怎样的含义?(本文以“哦!冬夜的灯光”为标题,蕴含两方面意义:一是指在一个风雪冬夜,农家们为医生出诊指路照明的一盏盏灯光;“冬夜”又喻指黑暗、寒冷,“灯光”象征光明、温暖。在那个荒凉、偏僻的小镇,真诚、淳朴、关爱的友情,深深打动了寒夜里出诊的医生,驱走了冬夜的黑暗、寒冷,让人由衷地发出感叹:哦!温暖、明亮的冬夜灯光。) …… 师生共同参与从学习小组中筛选出来的最具价值的问题,在集体中进行讨论,使学生完成“自我感知”―――“小组讨论”―――“集体探究”的三步教学体验,形成了浓浓的“自我教育”的氛围。   再次朗读 深层领悟 请学生自由朗读文中最打动自己的地方,加深情感体验 学生有感情的畅读 进一步体验文字表面和文字背面的含义,让感动久久地烙在心里。 练口训练能力迁移 在我们的身边,每天也都在演绎着一段段感人的故事,请大家一起来说说最感动你的身边人是谁?为什么? 在教师以“爱”为主题的背景音乐下,讲述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一个个感人的故事。 使学生发现身边的美,感悟身边的美。 课后作业 1.请在课外查找、收集有关 “爱”的歌曲,“爱”的诗歌,“爱”的故事。 2.自选题:(1)继续发现身边的“感人”故事,并把它写下来,作交流。(2)悄悄为他人做一件令自己感动的事,并把它写下来,作交流。 按照要求,自行选择完成作业,实现阅读和实践相融合。 发现“爱”,感受“爱”,更需“传递”爱

篇5:第5课故乡(九年级上)

第5课故乡(苏教版九年级上)

第5课故乡

教学内容

小说以“我”回乡的见闻感受为线索,描写了旧时代中国农民的生活遭遇与精神病苦。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了解在记叙中运用议论的作用。2.学习本文用生动的肖像描写和对比方法刻画人物、突出中心的写法。3.了解本文以“我”回故乡的见闻感受为线索安排情节的方法。过程与方法1.分析人物形象,体会其作用及描写方法。2.揣摩抒情意味的语言特色,背诵积累精妙的描写段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理解作者憎恨旧社会、同情劳动人民、渴望创造新生活的思想感情。2.感悟作者的情感脉络及探求人生新路的执着信念。

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

重点

1.学习本文用生动的肖像描写和对比方法刻画人物、突出中心的写法。

2.了解本文以“我”回故乡的见闻感受为线索安排情节的方法。

3.理解鲁迅先生憎恨旧社会、同情劳动人民、渴望创造新生活的思想感情。

难点

1.以中心事件为线索结构文章。

2.最后三个自然段的深刻含义。

◇教学突破

1.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重点进行对比朗读。

2.通过比较,使学生认识到闰土从少年到中年、杨二嫂从青年到老年,肖像、语言、行为、思想、性格诸方面的深刻巨大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的社会根源。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1.课前查阅相关资料。2.布置学生预习课文。毒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2.在预习的基础上复述故事情节。

教学步骤

(第1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流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结合创作背景,导入新课。    1.结合作者介绍进入新课。

2.设置问题,讨论第一部分。    2.讨论交流,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3.指导学习课文第二三部分。    3.讨论交流,学习第二三部分

一、导入新课(约  分钟)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1.导入新课:同学们都知道鲁迅是我

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今天我们来学习他写于 1921年的一

篇小说《故乡》。    ,

2.板书课题并讲解:“故乡”这一题目,

不仅交待了事件发生和发展的具体

地点,而且为人物活动提供了特定

1.回忆以前学过的鲁迅的课文,想象

鲁迅笔下的故乡是什么样子。

2.听教师讲解。

的场所和环境。

3.提问:题目还有更深一层的含义,同

学们知道是什么?提示:对于一般人

来说,故乡总是美好的,亲切的,值得

怀念的。但是在“我”眼中“故乡”却

不同。

4.给予鼓励。然后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点名让两三位学生复述故事情节。

3.浏览课文,思考教师提问。明确:

“我”眼中“故乡”却是如此衰败、萧

条,让我感到悲凉、生疏,令“我”寒

噤。

4.被点到的学生复述故事,其他学生

听复述,然后补充。

二、学习课文第一部分(约    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讲解:小说按时间顺序,写了“我”回

故乡搬家的所见所闻。请同学们以

“我”回故乡――“我”在故乡――

“我”离故乡为线索,将课文分成三

部分,并概括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2.提问:第三自然段只有一个句子。这

个句子的结构形式有什么特点?应该

怎样理解它的含义?联系上下文,这

个句子起什么作用?提示:由于故乡

的荒凉出乎“我”的意料,因而产生怀

疑,但又的确是自己的故乡,对怀疑加

以否定,这不仅反映了“我”复杂的思

绪和沉重的心情,也为下文故乡的对

比作了铺垫和暗示。

1.浏览课文,讨论交流。明确:第一部

分(开头到“搬家到我在谋食的异地

去)写故乡的萧条景象以及“我”的

悲凉的心情,交代“我”回故乡的目

的;第二部分(“第二日清晨我到了

我家的门口了”到“已经一扫而空

了。”)写“我”在故乡的所见、所闻、

所忆、所感、重点写了闰土的变化,

插入对杨二嫂的描写,作为衬托;第

三部分(“我们的船向前走……”到

全文结尾)写“我”离开故乡的心情

和感受。

2.思考问题。分析、明确:这个句子采

用了否定形式的疑问语气这种结

构。“这不是”是否定,句末加问号

再否定,是否定之否定。

3.补充讲解:在文章结构上,它承上启

下,转换自然。提问:第四段开头写

道“我所记得的故乡全不如此。我

的故乡好得多了。”按照一般写法,

下文应该写故乡“好”在哪里。可是

下面却用“但”字一转,说故乡的'“美

丽”、“佳处”“却又没有影象,没有言

辞了”这是为什么?提示:这要联系

全文来看。后面写记忆中的故乡,

只是少年时代的“我”眼中的故乡,

“时时记起的”也只是少年眼中故乡

的局部的“神异的图画”,没有也不

可能要求一个少年对故乡的全貌进

行整体的深刻的概述。由于他的注

意力集中在闰土身上,因而他“时时

记起的”只能是闰土与他所到之处。

同时在这二十余年里,中国始终处

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

之下,故乡不会有什么令人难忘的

美好记忆。

4.给3分钟时间,让学生自读这部分

课文。巡视课堂。

3.展开讨论,最后明确:故乡如此的荒

凉又与少年时代的记忆产生了很大

的矛盾,“我”刚刚回到故乡,在未了

解到原因之前,就只能从自身的角

度加以解释了――“本没有什么好

心绪”。这样在结构上自然地转入

下文,点出此次回故乡的目的。

4.自读课文第一部分,还有其他疑问

提出来讨论交流。

三、学习课文二、三部分(约    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讲解提示:这一部分是全文的主体,

主要采用了对比的写法。指导学生

找出描写闰土的段落,对比人物前

后的变化。

1.找出这些句子:“非常难。第六个孩

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

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

有定规……收成又坏。种出东西

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

不去卖,又只能烂掉……”“多子、饥

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

一个木偶人了。”等等。

2.鼓励学生:同学们找得非常好。让

学生对比思考:为什么闰土变成“木

偶人”了呢?

3.提问:对杨二嫂这个人物,我们应怎

样认识?在文中杨二嫂起什么作

用?指导学生找出描写杨二嫂的语

句,并概括。提示:在小说中,

高中第三册二单元作文:武侠小说不可以沉迷

高中第三册二单元作文:武侠小说不宜读-650字

高中第三册四单元作文:心中的校园-400字

高中第三册一单元作文:幸福从何而来_900字

高中第三册二单元作文:中学生是否该看武侠小说

高中第三册二单元作文:中学生要不要读名著-650字

高中第三册第一单元作文:家乡的环境

高中第三册五单元作文:驳-1000字

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五单元作文:读《写在人生边上》有感

第三册《诗经》

第三册第5课
《第三册第5课.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第三册第5课(精选5篇)】相关文章:

第三册第二单元《秋游》教学反思2024-05-21

小学语文第三册《我们的玩具和游戏》教学设计22024-04-11

小学数学第三册第四单元试题2022-05-06

小语第三册(国标本)《识字三》2022-12-26

高中第三册三单元作文:心中的窗户-450字2022-12-05

小学语文第三册《风》2022-08-13

小学数学第三册第四单元测试题2022-05-07

小学语文第三册《王冕学画》教案2024-01-18

高中第三册一单元作文:中学生打工利弊谈6900字2022-05-07

学年度第1学期语文第三册教学计划工作计划2022-12-17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