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安节传》文言文练习附答案

时间:2023-06-30 08:26:39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金安节传》文言文练习附答案(精选10篇)由网友“地瓜z”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金安节传》文言文练习附答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金安节传》文言文练习附答案

篇1:《孙坚传》文言文练习附答案

《孙坚传》文言文练习附答案

孙坚字文台,吴郡富春人,盖孙武之后也。少为县吏。年十七,与父共载船至钱唐,会海贼胡玉等从匏里①上掠取贾人财物,方于岸上分之,行旅皆住,船不敢进。坚谓父曰:“此贼可击,请讨之。”父曰:“非尔所图也。”坚操刀上岸,以手东西指麾,若分部人兵以罗遮贼状。贼望见,以为官兵捕之,即委财物散走。坚追,斩得一级以还,父大惊。由是显闻,府召署假尉。坚历佐三县,所在有称,吏民亲附。乡里知旧,好事少年,往来者常数百人,坚接抚待养,有若子弟焉。

中平元年,黄巾贼帅张角起于魏郡,自称黄天泰平。天下响应,燔烧郡县,杀害长吏。汉遣车骑将军皇甫嵩、中郎将朱儁将兵讨击之。儁表请坚为佐军司马,乡里少年随在下邳者皆愿从。坚又募诸商旅及淮、泗精兵,合千许人,与儁并力奋击,所向无前。汝、颍贼困迫,走保宛城。坚身当一面,登城先入,众乃蚁附,遂大破之。儁具以状闻上,拜坚别部司马。

边章、韩遂作乱凉州。中郎将董卓拒讨无功。中平三年,遣司空张温行车骑将军,西讨章等。温表请坚与参军事,屯长安。章、遂闻大兵向至,党众离散,皆乞降。军还,拜坚议郎。时长沙贼区星自称将军,众万余人,攻围城邑,乃以坚为长沙太守。到郡亲率将士,施设方略,旬月之间,克破星等。汉朝录前后功,封坚乌程侯。

灵帝崩,卓擅朝政,横恣京城。诸州郡并兴义兵,欲以讨卓。坚亦举兵。袁术表坚行破虏将军,领豫州刺吏。遂治兵于鲁阳城。卓兵见坚士众甚整,不敢攻城,乃引还。卓惮坚猛壮,乃遣将军李傕等来求和亲。坚曰:“卓逆天无道荡覆王室今不夷汝三族县示②四海则吾死不瞑目岂将与乃和亲邪?”复进军大谷,拒雒九十里。卓寻徙都西入关,焚烧雒邑。

初平三年,术使坚征荆州,击刘表。表遣黄祖逆于樊、邓之间。坚击破之,追渡汉水,遂围襄阳,单马行岘山,为祖军士所射杀。

(节选自《三国志卷四十六·吴书一》)

【注】①匏里:地名。②县示:悬挂昭示。

4.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非尔所图也 图:谋取,对付

B.儁具以状闻上 闻:使……听到

C.遣司空张温行车骑将军 行:兼摄,同时担任

D.表遣黄祖逆于樊、邓之间 逆:迎接

5.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卓/逆天无道荡覆王室/今不夷汝三族县示四海/则吾死/不瞑目/岂将与乃和亲邪?

B.卓逆天/无道荡覆王室/今不夷/汝三族县示/四海则吾死/不瞑目岂/将与乃和亲邪?

C.卓逆天无道/荡覆王室/今不夷汝三族/县示四海/则吾死不瞑目/岂将与乃和亲邪?

D.卓逆天无道荡覆王室/今不夷汝三族县示四海/则吾死不瞑目/岂将与乃和亲邪?

6.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坚年少有为。他十七岁当上县吏,在遇到贼人抢劫商人财物之际,独自上岸,以计吓退贼人,并砍掉一个贼人首级,他由此声名大显。

B.孙坚关心国事,积极卫国。在辅佐管理郡县之时他就招揽数百个好事少年,准备为国家效力,日后也成为孙坚讨伐黄巾军张角的中坚力量。

C.孙坚在汉朝立下功劳。中平三年他跟随司空张温平定凉州之乱,随后又在长沙太守任上打败了在此作乱的区星等。孙坚因功被封为乌程侯。

D.孙坚威风凛凛知晓大义。中郎将董卓趁机擅权,孙坚也跟随各地兴义兵讨伐董卓。董卓的军队很是惧怕孙坚的军队,孙坚也拒绝了董卓的和亲之念。

7.请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坚操刀上岸,以手东西指麾,若分部人兵以罗遮贼状。(5分)

(2)坚击破之,追渡汉水,遂围襄阳,单马行岘山,为祖军士所射杀。(5分)

答案解析:

4.D(逆:迎战)

5.C

6.B(“招揽少年,准备为国家效力,成为中坚”之说不准)

7.(1)孙坚手持大刀登上岸去,用手向东向西指挥着,好像分派部署人马来拦截贼人的样子。(5分。“以”“东西”“分部”“罗遮”各1分,句意1分)

(2)孙坚进攻打败了黄祖,追击他渡过汉水,于是包围了襄阳城,单人匹马前往岘山(或:在岘山上行进),被黄祖的军士射箭杀死。(5分。“之”“遂”“行”“为所”各1分,句意1分)

篇2:《范成大传》文言文练习附答案

《范成大传》文言文练习附答案

范成大,字致能,吴郡人。绍兴二十四年,擢进士第。授户曹,监和剂局。隆兴元年,迁正字。累迁著作佐郎,除吏部郎官。言者论其超躐(越级升迁),罢,奉祠。

起知处州。陛对,论力之所及者三,日日力,日国力,日人力,今尽以虚务耗之,上嘉纳。处民以争役嚣讼,成大为创义役,随家贫富输金买田,助当差者,以轻其役。其后入奏,言及此,诏颁其法于诸路。处多山田,南梁天监年间,詹、南二司马作通济堰于松阳、遂昌之间,引溪水四十里,溉田二十万亩。堰岁久坏,成大访故迹,叠石筑防,置堤闸四十九所,上中下溉灌有序,民食其利。

除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乾道中,《令》以绢计罚金,估价轻而论罪重,成大奏:承平时绢匹不及千钱,而估价过倍。绍兴初年递增五分,为钱三千足。今绢实贵,当倍时直。上惊日:是陷民之苛政。遂增为四千,而轻刑矣。

隆兴再讲和,失定受书之礼(金宋最初的受书礼为君臣之礼,极尽屈辱,隆兴议和后改为叔侄之礼,但没有具体讨论接受国书的礼仪),上尝悔之。迁成大起居郎,假资政殿大学士,充金祈请国信使。国书专求徽钦二帝灵柩。上面谕受书事,成大乞并载书中,不从。金迎使者慕成大名,至求巾帻效之。至燕山行宫,密草奏,具言受书式,怀之入。初见金主,词气慷慨,金君臣方倾听,成大忽奏日:两朝既为叔侄,而受书礼未称,臣有疏。捂笏出之。金主大骇,日:此岂献书处耶?左右以笏击而欲起之,成大屹不动,必欲书达。金庭纷然,太子欲杀成大,越王止之,竞得全节而归。

除中书舍人。初,帝书崔蹇《政论》赐辅臣,成大奏日:御书《政论》,意在饬纲纪,振积敝,而近日大理议刑递加一等此非以严致平乃酷也。上称为知言。张说除签书枢密院事,成大草诏,留诏七日不下,又上疏言之,遂罢。

除敷文阁待制、四川制置使,白水砦守将王文才私娶蛮女,常导之寇边,成大重赏檄群蛮使相疑,俄禽文才以献,即斩之。凡人才之可用者,悉致幕下,不拘于小节。

召对,除权吏部尚书,拜参知政事。两月,为言者所论,奉祠。起知明州,奏罢海物之献。会岁旱,奏移军米二十万振饥民,减租米五万。以病致仕,进资政殿学士。绍熙三年,加大学士。四年薨。

(《宋史范成大传》,有删节)

9.下列各句加点字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A.估价轻而论罪重评定

B.假资政殿大学士代理

C.上面谕受书事告诉

D.意在饬纲纪损伤

10.下列各项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而近日大理议/刑递加一等/此非/以严致平乃酷也

B.而近日大理议刑/递加一等/此非以严致平/乃酷也

C.而近日大理议刑/递加一等/此非/以严致平乃酷也

D.而近日大理议/刑递加一等/此非以严致平/乃酷也

11.下列各项对文段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A.范成大颇有政治才能,在管理处州时做了两件于民有利的事情,一个是创建义役来减轻百姓的徭役压力;二是疏通年久失修的通济堰,来灌溉农田。

B.范成大出使金国,在宋金受书礼的外交争议的大背景下,坚持自己的立场,争取恢复相对公平的两国关系,没有因为受到威胁而放弃,展现了自己的骨气。

C.皇帝想要任命张说为签书枢密院事,但是范成大反对,于是便趁自己负责起草诏书的机会,压下任命诏令七天不下达,又上疏弹劾,于是皇帝收回任命。

D.四川白水砦的守将暗中与边境土著勾结,不仅娶了当地的土著女子,而且引导他们入侵宋国边境,范成大先设计让守将和土著内讧相争,然后一举擒拿。

篇3:高中金安节文言文阅读训练附答案以及解析译文

高中金安节文言文阅读训练附答案以及解析译文

金安节,字彦亨,歙州休宁人。资颖悟,日记千言,博洽经史,尤精于《易》。宣和六年,由太学擢进士第,调洪州新建县主簿。迁殿中侍御史。韩世忠子彦直直秘阁,安节言:今彦直复因父任而授,是自废法也。不报。任申先除待制致仕①,安节劾其忿戾,乞追夺。秦桧兄梓知台州,安节劾其附丽梁师成,梓遂罢,桧衔之。未几,丁母忧②去,遂不出。桧死,起知严州,除浙西提刑。

迁礼部侍郎。迁侍讲、给事中。金主亮犯淮,安节陈进取、招纳、备守三策,而以备守为进取、招纳之本。杨存中议省江、淮州县,安节言:庐之合肥,和之濡须,皆昔人控扼孔道。魏明帝云:先帝东置合肥,南守襄阳,西固祁山,贼来辄破于三城之下。孙权筑濡须坞,魏军累攻不克,守将如甘宁等,常以寡制众。盖形势之地,攻守百倍,岂有昔人得之成功,今日有之而反弃之耶?且濡须、巢湖之水,上接店步,下接江口,可通漕舟,乞择将经理。存中议遂格。

孝宗嗣位,龙大渊、曾觌以潜邸③旧恩,隆兴改元,大渊、觌并除知阁门事,时台谏相继论列,奏入不出,上意未回,安节与给事中周必大奏:陛下即位,台谏有所弹劾,虽两府大将,欲罢则罢,欲贬则贬,独于二臣乃为迁就讳避。臣等若奉明诏,则臣等负中外之谤;大臣若不开陈,则大臣负中外之责;陛下若不俯从,则中外纷纷未止也。上怒,安节即自劾乞窜,上意解。潜邸旧人李珂擢编修官,安节又奏罢之,上谕之曰朕知卿孤立无党。张浚闻之,语人曰:金给事真金石人也。

与秦桧忤,不出者十八年,及再起,论事终不屈,人以此服之。拜兵部侍郎。逾年,权吏部尚书兼侍读。乾道六年卒,年七十七。有文集三十卷、《奏议表疏》、《周易解》。

注:①待制致仕:待制,官名;致仕,交还官职。 ②丁忧:遭父母之丧。 ③ 潜邸:皇帝即位前的住所。

4.下面对加黑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A.博洽经史 洽:广博

B.梓遂罢,桧衔之 衔:抓住

C.存中议遂格 格:被搁置

D.上怒,安节即自劾乞窜 窜:放逐

B。解析衔:心中怀恨

5.以下句子中,具体表明金安节心志坚定、忠贞于国的`一组是(3分) ( )

①任申先除待制致仕,安节劾其忿戾,乞追夺 ②未几,丁母忧去,遂不出 ③庐之合肥,和之濡须,皆昔人控扼孔道 ④ 陛下若不俯从,则中外纷纷未止也 ⑤上怒,安节即自劾乞窜 ⑥潜邸旧人李珂擢编修官,安节又奏罢之

A.①③④ B.②⑤⑥ C.①④⑥ D.③④⑤

C ②在家服丧;③分析形势,只是间接的;⑤当皇帝发怒时金安杰的自救表现。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金安节认为韩世忠之子凭借韩世忠的官位而将被授官直秘阁一事不符合国家法度,而未将此予以向上报请。

B.金安节嫉恶如仇,因与奸臣秦桧政见不合,于是弹劾在台州任职的秦梓,秦梓最后被罢官。

C.金安节在金主完颜亮率军侵犯淮河流域之际,反对杨存中放弃长江、淮河流域各州县的建议,并呼吁派驻强将防守庐州、和州等地。

D.宋孝宗即位后,时任给事中的金安节与同僚劝谏孝宗广纳雅言,亲贤臣,却因此遭致孝宗的不满,而有的朝中官员赞誉他是心志坚定、忠贞不贰的人。

B 解析弹劾秦梓的原因是秦梓依附梁师成,而不是因为与秦桧不和

篇4:《高适传》文言文练习附答案

《高适传》文言文练习附答案

高适者,渤海蓨人也。……天宝中,海内事干进者注意文词。适年过五十,始留意诗什,数年之间,体格渐变,以气质自高,每吟一篇,已为好事者称颂。宋州刺史张九皋深奇之,荐举有道科。时右相李林甫擅权,薄于文雅,唯以举子待之。解褐汴州封丘尉,非其好也,乃去位,客游河西。河西节度哥舒翰见而异之,表为左骁卫兵曹,充翰府掌书记,从翰入朝,盛称之节上前。

及翰兵败,适自骆谷西驰,奔赴行在,及河池郡,谒见玄宗,因陈潼关败亡之势。玄宗嘉之,寻迁侍御史。至成都,八月,制曰:“侍御史高适,立节贞峻,植躬高朗,感激怀经济之略,纷纶赡文雅之才。长策远图,可云大体;谠言义色,实谓忠臣。宜回纠逖之任,俾超讽谕之职。可谏议大夫,赐绯鱼袋。”适负气敢言,权幸惮之。二年,永王璘起兵于江东,欲据扬州。初,上皇以诸王分镇,适切谏不可。及是永王叛,肃宗闻其论谏有素,召而谋之。适因陈江东利害,永王必败。上奇其对,诏与江东节度来瑱率本部兵平江淮之乱,会于安州。师将渡而永王败,乃招季广琛于历阳。兵罢,李辅国恶适敢言,短于上前,乃左授太子少詹事。

未几,蜀中乱,出为蜀州刺史,迁彭州。剑南自玄宗还京后,于梓、益二州各置一节度,百姓劳敝,适因出西山三城置戍。代宗即位,吐蕃陷陇右,渐逼京畿。适练兵于蜀,临吐蕃南境以牵制之,师出无功,而松、维等州寻为蕃兵所陷。代宗以黄门侍郎严武代还,用为刑部侍郎,转散骑常侍,加银青光禄大夫,进封渤海县侯,食邑七百户。永泰元年正月卒,赠礼部尚书,谥曰“忠”。适喜言王霸大略,务功名,尚节义。逢时多艰,以安危为己任,然言过其术,为大臣所轻。累为藩牧,政存宽简,吏民便之,有文集二十卷。而有唐已来,诗人之达者,唯适而已。

参考答案: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海内事干进者注意文词 干:要求

B.适负气敢言,权幸惮之 幸:侥幸

C.玄宗嘉之,寻迁侍御史 寻:不久

D.李辅国恶适敢言,短于上前 短:诋毁

解析:选B。幸:受宠幸的人。

6.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高适“负气敢言”的一项是( )

①宋州刺史张九皋深奇之

②因陈潼关败亡之势

③谠言义色,实谓忠臣

④初,上皇以诸王分镇,适切谏不可

⑤适因陈江东利害,永王必败

⑥适喜言王霸大略,务功名,尚节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③④⑥

解析:选B。①高适受到张九皋的赏识;⑤高适有谋略,善看问题;⑥从政方面的事迹。排除这三项即可。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高适擅长写诗,又有过人的才识,因而受到赏识,做了刑部侍郎等官,是自唐以来在政治上发迹高升的唯一一位诗人。

B.高适忠心耿耿,直言敢谏,招致李辅国等权贵的忌恨,故由谏议大夫一职降为太子少詹事职务。

C.高适有政治远见,曾判断永王叛乱必定失败,肃宗下诏命高适和江东节度使来瑱率本部兵一起平定江淮的叛乱,结果轻而易举地打败了永王。

D.高适为人喜欢谈王霸之道的大方略,把国家安危作为己任,又讲究节义,但是他的言谈超过了他的实际本领,所以为大臣所轻视。

解析:选C。永王不是他率兵打败的。

8.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解褐汴州封丘尉,非其好也,乃去位,客游河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适练兵于蜀,临吐蕃南境以牵制之,师出无功,而松、维等州寻为蕃兵所陷。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他脱去平民衣服开始做官,做的是汴州封丘县尉,这个官不是他乐于做的,于是辞去职位,客游于河西地区。

(2)高适就在蜀中练兵,军临吐蕃南境,来牵制其进逼京郊的兵力,但师出无功,而松州、维州等地不久被吐蕃所攻陷。

参考译文:

高适,是渤海蓨县人。……天宝年间,海内各地凡是拜谒要求上进的人都很注重文词。高适年纪已超过五十岁,才开始留心于诗歌,几年内,他的诗歌的体例风格渐渐发生变化,以气质取胜,自己也因此自豪。他每吟一篇,便被诗歌爱好者所传颂和赞美。宋州刺史张九皋认为高适是一位奇才,举荐他于有道科。当时右丞相李林甫擅权专政,不重视文雅之士,只按一般的.举子对待他。他脱去平民衣服开始做官,做的是汴州封丘县尉,这个官不是他乐于做的,于是辞去职位,客游于河西地区。河西节度使哥舒翰见到他,认为他有异才,便上表举荐他做左骁卫兵曹,在哥舒翰幕府中做掌书记,曾跟随哥舒翰入朝,哥舒翰在皇帝面前把高适大大夸奖了一番。

等到哥舒翰打了败仗,高适从骆谷向西逃走,奔赴皇上所在的地方,到了河池郡,拜见唐玄宗,于是陈说潼关一战失败的情况。唐玄宗嘉奖他,不久便升为侍御史。车驾到了成都,八月,唐玄宗下诏说:“侍御史高适,忠贞立节,身正品高,胸怀经国济世的谋略,腹有雅丽高赡的文才。他善于谋长远之计,有合于国之大体;正直敢言,义形于色,实在是一位难得的忠臣。适合当回转纠远的职务,而使他任讽谕的官职。任命他为谏议大夫,赐绯鱼袋。”高适正气凛然,敢于直言,权贵佞臣,都很害怕。至德二年,永王李璘起兵向东进发,想占领扬州。起初,太上皇李隆基以诸王分镇各道。高适极力进谏,认为此议不可行。及至永王反叛,肃宗听说高适曾经劝阻诸王分镇事,于是召他来谋平叛事。高适便陈述江东的利与弊,并判断永王必败。肃宗感到他的对答不平常,下诏命高适和江东节度使来瑱率本部兵一起平定江淮的叛乱,在安州会师。大军即将东渡,而永王已兵败如山倒,于是招降叛将季广琛于历阳。平叛战争结束后,李辅国很忌恨高适的正直敢言,在皇上面前说他的坏话,于是降职授予太子少詹事职务。

没多久,蜀中兵乱,高适出任蜀州刺史,转为彭州刺史。剑南地区自从玄宗回长安京都后,在梓州和益州二州各设置一节度使,百姓负担太重,劳顿疲惫,高适于是出西山三城设置戍卫。代宗即位后,吐蕃攻陷陇右,渐渐逼近京城长安郊外。高适就在蜀中练兵,军临吐蕃南境,来牵制其进逼京郊的兵力,但师出无功,而松州、维州等地不久被吐蕃所攻陷。代宗便用黄门侍郎严武取代高适的职务,让高适返回朝廷,任刑部侍郎,转散骑常侍,加银青光禄大夫,进封渤海县侯,食邑七百户。永泰元年正月死,追赠礼部尚书之职,谥号为“忠”。高适喜欢谈霸王之道的大方略,以追求功名为务,又讲究节义。他生逢国家多难,常把国家安危作为己任,然而他的言谈,超过他的实际本领,所以被大臣轻视。历任地方州牧郡守,为政从宽从简,官吏和人民都感到方便。有文集二十卷。自唐以来,诗人在政治上发迹高升的,只有高适而已。

篇5:《王祎传》文言文练习附答案

《王祎传》文言文练习附答案

王祎,字子充,义乌人。幼敏慧,及长,身长岳立,屹有伟度,以文章名世。睹元政衰敝,为书七八千言上时宰。危素、张起岩并荐,不报。隐青岩山,著书,名日盛。太祖征江西,祎献颂。太祖喜曰:“江南有二儒,卿与宋濂耳。学问之博,卿不如濂。才思之雄,濂不如卿。”太祖创礼贤馆,召置馆中。累迁侍礼郎,掌起居注。同知南康府事,多惠政,赐金带宠之。太祖将即位,召还,议礼。洪武元年八月,上疏言:“祈天永命之要,在忠厚以存心,宽大以为政,法天道,顺人心。雷霆霜雪,可暂不可常。浙西既平,科敛当减。”太祖嘉纳之,然不能尽从也。明年修《元史》,命祎与濂为总裁。祎史事擅长,裁烦剔秽,力任笔削。书成,擢翰林待制,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奉诏预教大本堂,经明理达,善开导。召对殿廷,必赐坐,从容宴语。五年正月议招谕云南,命祎赍诏往。至则谕梁王,亟宜奉版图归职方,不然天讨旦夕至。王不听,馆别室。他日,又谕曰:“朝廷以云南百万生灵,不欲歼于锋刃。若恃险远,抗明命,悔无及矣。”梁王骇服,即为改馆。会元遣脱脱征饷,胁王以危言,必欲杀祎。王不得已出祎见之,脱脱欲屈祎,祎叱曰:“天既讫汝元命,我朝实代之。汝爝火馀烬,敢与日月争明邪!且我与汝皆使也,岂为汝屈!”或劝脱脱曰:“王公素负重名,不可害。”脱脱攘臂曰:“今虽孔圣,义不得存。”祎顾王曰:“汝杀我,天兵继至,汝祸不旋踵矣。”遂遇害。 (节选自《明史王祎传》)

8.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危素、张起岩并荐,不报(答复) B.多惠政,赐金带宠之(重用)

C.祈天永命之要(恳求) D.法天道,顺人心(效仿)

9.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王祎有非凡胆识的一组是

①为书七八千言上时宰 ②雷霆霜雪,可暂不可常 ③浙西集平,科敛当减 ④裁烦剔秽,力任笔削

⑤亟宜奉版图归职方 ⑥ 天兵继至,汝祸不旋踵矣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③④ D.④⑤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祎兼有堂堂仪表和雄健才思。他自幼聪明而有才智,成人之后伟岸而有风度,明太祖将他与当时的名儒宋濂相提并论,还认为他在才思方面胜过宋濂。

B.王祎凭借自己的才干和政绩受到朝廷礼遇。明太祖创建礼贤馆,将他招至馆中,后又升迁为侍礼郎;有时太祖虽不能完全听从他的建议,但也会褒奖他。

C.王祎具备很高的史学家素养和教育才能。编撰《元史》时,他与宋濂同为总裁,书成后任国史院编修官;奉命讲授国史,能充分说明道理,善于开导学生。

D.王祎出使云南时采用了恩威并施的策略。他先是晓谕梁王,朝廷怜惜云南百姓,不想动用武力;继之又警告梁王,若倚仗险远、抗拒朝廷,将后悔无及。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会元遗脱脱征饷,胁王以危言,必欲杀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既讫汝元命,我朝实代之。汝爝火馀烬,敢与日月争明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王祎)

8、B(宠:以……为宠,把……作为宠信) 9、B(②是一个比喻;④是编修《元史》,文采好;⑤劝说梁王归顺的'话) 10、C(“奉命讲授国史”文中无据)

11、(1)适逢元朝派遣脱脱征集粮饷,拿故意吓人的话威胁梁王,一定想要杀死王祎。

(2)上天已经要终结你们元朝的命,我们明朝确实要取代你们。你们(元朝)就像火把将要烧完,怎么敢和太阳月亮(一样的明朝)争夺光明呢!

【解析】(1)注意“会”“遗”“必”“胁王以危言(状语后置)”的翻译。(2)注意“既”“讫”“实”“馀烬”“敢与日月争明”的翻译。文言文翻译要严格执行

篇6:《桃花源记》文言文练习附答案

《桃花源记》文言文练习附答案

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用“∣”为下列句子划分朗读停顿。(每句停一处)

⑴忘 路 之 远近

⑵太 守 即 遣 人 随 其 往

2.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

⑴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___________________

⑵阡陌交通,鸡犬相闻___________________

⑶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___________________

⑷闻之,欣然规往___________________

3.翻译下列句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原文语句回答问题。

⑴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描写了桃花源的'美景。

⑵“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则表现了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

5.村中人为什么要嘱咐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⑴忘∣路之远近;

⑵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2.⑴不要说,(更)不必说;

⑵交错相通;

⑶与人世隔绝的地方;⑷计划,规划。

3.(村中人)看见了渔人,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

4.⑴“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直属。”

⑵“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5.害怕外人知道后会来扰乱这里宁静祥和的生活。

篇7:文言文选段练习附答案

文言文选段练习附答案

阅读下面甲、乙两个文言文选段,完成第1——5题。

【甲】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选自《唐雎不辱使命》)

【乙】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 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选自《曹刿论战》)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

(1)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

(2)公将鼓之( )

(3)虽千里不敢易也( )

(4)今日是也( )

2、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作用相同的一组是( )

A、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B、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C、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安能辨我是雄雌

D、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庭中

3、下列语句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此庸夫/之怒也

B、.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C、臣未/尝闻也

D、下视/其辙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而君逆毒人者,轻寡人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虚报(2)击鼓进军(3)交换(4)这样

2、B

3、B

4、(1)可你违背寡人,(是因为)轻视寡人吗?

(2)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明察,也一定以实情判断。

篇8:《陈胜吴广起义》文言文练习附答案

《陈胜吴广起义》文言文练习附答案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1.解释下面加粗词的词义。

广故数言欲亡 亡:________

尉果笞广 笞:________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并:__________

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十六七:______

从民欲也 欲:__________

2.翻译下面的.句子。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吴广是个有勇有谋的人,请你说说在杀死将尉的过程中,他的智谋表现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逃跑 用鞭打 一起 十分之六七 愿望

2.何况(再说)大丈夫不死则已,死就要干出一番大事业啊。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吗?(意对即可)

3.抓住时机;故意使自己受辱(使用激将法),激怒众人。

篇9:桃花源记文言文练习附答案

桃花源记文言文练习附答案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口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恰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本文作者是 时期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 (填人名)。

2、解释下列句中加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缘溪行 忽逢桃花林 落英缤纷

欲穷其林 土地平旷 便要还家

设酒杀鸡作食 延至其家 此中人语云

处处志之 诣太守 便扶向路

寻向所志 欣然规往 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3、解释下列词语在本文中的意思。

缤纷: 开朗: 阡陌:

交通: 俨然: 怡然:

妻子: 邑人: 绝境:

外人: 间隔: 无论:

不足: 未果: 问津: 垂髫:

4、文章第一段中间几句富有诗意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5、文章第二段写渔人初进桃花源所见,写出了桃花源的哪些特点?

6、听了渔人的讲述,桃花源里的人为什么“皆叹惋”?

7、“咸来问讯”、“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中的“咸”“ 各”“ 皆”有什么作用?

8、由《桃花源记》诞生了一条成语是什么?现在人们常用这个成语比喻什么?

9、为什么说桃花源是封建社会中人们心中的理想社会?

篇10:文言文练习阅读附答案

文言文练习阅读附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19分)

马周字宾王,博州茌平人。少孤,家窭(jù,家贫)狭。嗜学,善《诗》《春秋》。资旷迈,乡人以无细谨,薄之。武德中,补州助教,不治事,刺史达奚恕数咎让,周乃去,客密州。赵仁本高其才,厚以装,使入关。留客汴,为浚义令崔贤所辱,遂感激而西,舍新丰,逆旅主人不之顾,周命酒一斗八升,悠然独酌,众异之。至长安,舍中郎将常何家。

贞观五年,诏百官言得失。何,武人,不涉学,周为条二十余事,皆当世所切,太宗怪问何,何曰:此非臣所能,家客马周教臣言之。客,忠孝人也。帝即召之,间未至,遣使者四辈敦趣。及谒见,与语,帝大悦,诏直门下省。明年,拜监察御史,奉命称职。帝以何得人,赐帛三百匹。

周善敷(陈述)奏,机辩明锐,动中事会,裁处周密,时誉归之。帝每曰:我暂不见周即思之。岑文本谓所亲曰:马君论事,会文切理,无一言损益,听之,令人忘倦。苏、张、终、贾正应比耳。然鸢肩(两肩上耸)火色(面有火色),腾上必速,恐不能久。俄迁治书侍御史,并知谏议大夫,检校晋王府长史。十八年,迁中书令。时置太子司议郎,帝高其除。周叹曰:恨吾资品妄高,不得历此官。帝征辽,留辅太子定州。及还,摄吏部尚书,进银青光禄大夫。帝尝以飞白书赐周曰:鸾凤冲霄,必假羽翼;股肱之寄,要在忠力。

周病消渴(消渴病)连年,帝幸翠微宫,求胜地为构第,每诏尚食具膳,上医使者视护,躬为调药,太子问疾。疾甚,周取所上奏章悉焚之。曰:管、晏暴君之过,取身后名,吾不为也!二十二年卒,年四十八,赠幽州都督,陪葬昭陵。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不正确的一项的是( )

A.乡人以无细谨,薄之 薄:接近

B.为浚义令崔贤所辱,遂感激而西 感激:内心愤怒不已

C.遣使者四辈敦趣 趣:通促,催促

D.时置太子司议郎,帝高其除 除:官阶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周乃去,客密州 /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B.帝以何得人,赐帛三百匹 /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C.岑文本谓所亲曰 /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D.逆旅主人不之顾 /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6.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马周年轻时曾任州助教,不善处理人际关系,但得到赵仁本的赏识,于是被资助到了长安。

B.马周替中郎将常何写了一篇切中时务的奏章,深得太宗赞赏,太宗于是下诏马周入值门下省,并赏赐 他三百匹丝帛。

C.马周善于陈述奏章,且能切中要害,处理问题周密,当时有很高的.声誉。岑文本认为他论事切合情理,文采洋溢,使之听之忘却疲倦,并把他比作苏秦、张仪、终军、贾谊。

D.马周患病多年,太宗经常派御医前往看护,并亲自为他调药。马周感激涕零,临终把所有奏章焚毁,不愿以此博取身后的名声。

7.把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赵仁本高其才,厚以装,使入关。(3分)

(2)周为条二十余事,皆当世所切,太宗怪问何。(4分)

(3)管、晏暴君之过,取身后名,吾不为也!(3分)

参考答案:

4、A (薄:看不起)

5、D ( A 乃,连词,于是;副词,竟然。B 以,连词,表因果;连词,并列关系,又。C 所,所字短语,表示的人;与者构成固定结构,表凭借。D 之,都是代词)

6、B (三百匹丝帛是赏赐给常何的)

7、(1)赵仁本认为他才气高,给他准备了很多行装,让他进关。(重点词语:高、厚、装)

(2)马周为他列举了20多件事,都是切中时务的,太宗感到奇怪,便询问常何。(重点词语:条、切、怪)

(3)管仲、晏子显露君主的过失,博取身后的名声,我不做这样的事。(重点词语:暴、过、名)

参考译文:

马周字宾王,是博州茌平人。幼年丧父成为孤儿,家里贫穷拮据。他十分喜爱学习,精通《诗经》《春秋》。性格开朗豪迈,乡里的人都认为他不讲究小节,看不起他。武德年间,他被补任做了州里的助教官,人事关系处理得不好,刺史达奚恕常常责怪他,马周于是离去,客居到密州。赵仁本推崇他的才气,给他准备了很多行装,让他进关。马周途中客住汴州时,被浚仪县令崔贤侮辱,于是心中悲愤不已,又向西走,住在新丰,旅店的主人不照顾他,马周就要了一斗八升酒,悠闲地在那儿自斟自饮,众人对此都感到奇怪。他又到了长安,住在中郎将常何家中。

贞观五年,唐太宗下诏百官谈论朝政得失。常何是一个武将,没有什么学问,马周为他列举了20多件事,都是切中时务的,太宗感到奇怪,便问常何,常何说:这不是我所能想出来的,家中的门客马周教我这样说。这个门客,是个忠厚孝义之人。唐太宗就召见马周,过一段时间还没到,太宗接连派使者去敦促了四次。等到马周前来拜见,与他谈话,太宗非常高兴,下诏让他入值门下省。第二年,又拜马周为监察御史,马周接受了命令,并且很胜任这一职务。唐太宗因为常何而得到马周这个人才,就赐给常何三百匹丝帛。

马周善于陈述奏章,机敏、辩证、清晰、深入,切中要害,处理问题周密,当时有很高的声誉。太宗常说:我一时不见马周就想他。岑文本对他亲近的人说:马周论事,文采洋溢,切合情理,没有一字可以增删,听起来洋洋洒洒,能使人忘却疲倦。苏秦、张仪、终军、贾谊正是这样啊。然而他两肩上耸,面有火色,向上升官一定很快,只是恐怕不能活得长久。没过多久,马周升任治书待御史,兼谏议大夫职务,代理晋王府长史。贞观十八年,他又升官做了中书令。当时设置太子司议郎,唐太宗抬高了此官的官阶。马周感叹道:只遗憾我资质、品格不够,不能当上这个官职。唐太宗远征辽东,留马周在定州辅佐太子。等到太宗回来,马周又担任吏部尚书,晋升银青光禄大夫。唐太宗曾经用飞白书赐给马周,上面写着:鸾凤直冲霄汉,一定要凭借羽翼;辅佐所要寄托依靠的,关键在于尽忠尽力。

马周患消渴病多年,太宗亲自到翠微宫去,寻找好地方为他建造宅第,经常让御厨为他备饭,御医前去看护,唐太宗又亲自为他调药,太子也前去探视。病更重时,马周就把原来上的奏章全部烧掉,并说:管仲、晏子显露君主的过失,博取身后的名声,我不这样做。贞观二十二年,马周去世,年仅48岁。唐太宗追赠他为幽州都督,陪葬在昭陵。

高中金安节文言文阅读训练附答案以及解析译文

《宋史》阅读题答案及译文

《晋书·卷二十八》阅读题答案及译文

《大唐新语·卷四·执法第》阅读题答案及译文

信件结尾

信件结尾的祝词

宋史洪咨夔传阅读理解及答案

多形式教育投入产出关系分析-非参数检验方法

《我国建筑今后新表现的趋势》阅读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顺颂商祺范文

《金安节传》文言文练习附答案
《《金安节传》文言文练习附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金安节传》文言文练习附答案(精选10篇)】相关文章:

公司信件往来范文2022-04-30

信件祝福语2023-10-17

向画家学构图教学设计2023-06-24

安徽特岗教师招聘计划2023-03-02

辞职报告落款怎么写2022-11-24

藤县特岗教师招聘计划2022-06-06

乡镇学生资助工作自查报告2023-03-02

信件格式范文2023-09-11

初中英语作文信件模板2022-09-10

学前资助工作自查报告2022-07-19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