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饮水工程建设中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分析

时间:2023-07-02 07:34:10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农村饮水工程建设中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分析(共4篇)由网友“无人知晓之处”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农村饮水工程建设中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分析,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您。

农村饮水工程建设中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分析

篇1:农村饮水工程建设中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分析

农村饮水工程建设中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分析

摘要:农村饮水工程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建设好坏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本文从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存在工程建设标准低、水源污染严重、工程维护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出发,提出了加强水源防护工作、加强水质检查与后期维护工作以及提高管理员自身综合素养的解决措施。

关键字:农村饮水工程建设;解决措施;问题

一、引言

农村特别是落后农村饮水不安全现象仍存在,一些隐患如介水传染病、水致地方病以及中毒性疾病还没有彻底根除,所以饮水工程安全建设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是促进农民健康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要确保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就要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应改变工程建设标准低、水源受污染严重、饮水工程建设规划不合理以及没有建立长久有效的运行维护机制等现状,不断结合现农村发展情况探索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策略,实现农民用水绝对安全的终极目标。

二、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工程建设标准低

目前我国部分农村饮水工程采用传统落后的分散式供水或小型集中式供水方式。由于政府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出现可供支配的资金不足现象,所以工程建设不仅标准设置较低而且结构形式十分简单。例如:净水消毒设备没有安装或者工作性能不稳定;饮水工程管线的埋深不满足国家规定使得冬季出现水结冻的情况。以上不良情况会导致饮水存在安全隐患或出现供水间断,将严重影响农民正常生活。

2.2水源受工农业污染严重

随着农村经济水平的提高,农村水源污染源越来越多,除了传统的畜牧养殖粪便、生活污水以及农药化肥等,还包括数量庞大的工业污水。相关统计资料表明截止底,我国城镇农村污水总量已经达到540.8多亿吨,其中农村污水排放量已经超过90亿吨,但是污水厂在城市覆盖面较广,在县城和农村的覆盖率严重不足。由于人民环保意识差、政府监督力量不够、企业社会责任感不足以及污水处理厂数量过少,大量污水不经处理直接排入地下或附近河流,导致许多地区水源污染过于严重出现细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严重超标而不能饮用的现象,加剧了我国水资源严重不足的现状。

2.3 饮水工程建设规划不合理

在如何选择合适安全的水源上,工程师很多时候仅凭经验或当地人民推荐方式,没有进行相关严格的抽水化验和实践考察,最后工程建设完成后出现供水能力与预期不匹配、季节性供水不足或出现地面坍塌等状况,水源不得不提前报废,不仅影响农村供水还浪费大量财力与人力。

饮水水源主要包括地下水和地表水,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比例根据具体工程而定,不同地区选择不同,例如沿长江流域的地区一般以长江为水源,而北方地区多以地下水为水源。地下水和地表水各有优劣,工程师应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地下水的优点是相比于地表水不易被污染,但具有水量不稳定、可能导致地面建筑沉降、含铁锰氟等过量元素后不易处理等不足;地表水更容易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污染,但其不仅水量较为稳定,而且有害物质处理方法相对简单、成熟以及低成本。

2.4没有建立长久有效的运行维护机制

运行维护机制不健全主要包括两方面,其一,维修经费不能得到基本保障,其二是维护管理制度不健全,饮水工程设备出现故障后出现上报故障不及时、维修周期过长以及长期不维修等情况。这些状况都极大地影响了工程效益,亟需进一步解决相关问题。

三、解决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问题的措施

3.1 加强水源防护工作

饮水工程不仅需严格保证净水质量还应保护水源地下水与地表水免受污染,先污染后治理是不科学的经济发展行为,所以重点是完善法律,防治水源污染。

首先工业污水是重要污染来源,污染企业将未处理的污水直接排除后应给予重大处理,同时政府应鼓励污染企业联合起来建立污水处理厂,政府应适当给予部分补助,整个污水处理厂的监控系统网络与环保部门和其它污水厂连接成广域监控系统,促进对出水的监督作用,减少污染源对水源的污染。

其次减少生活污水对水源的污染作用。一方面提高农民群众的水资源保护意识,防止群众将生活污水以及日常垃圾直接排入地表水,提倡不乱捕杀农作物益虫益鸟以及合理搭配种植各种农作物实现减少化肥农药使用数量的目的;另一方面,完善农村排水排污管道,有效处理生活垃圾,只有这样才会从根本上根除乱排生活污水乱丢废物垃圾的不良习惯。

最后要安排具体工作人员在水源保护区对水源进行严格保护。水源保护区旁应适当设立明显标志牌,起到警示作用,并定期或不定期巡视,解决水源保护工程中各种隐患,并且落实每个员工的责任区域,避免员工工作不认真或出现推脱责任的行为。

3.2加强水质检查与后期维护工作

卫生行政部门与饮水工程相关部门合理沟通建立完善的水质监测中心,确保定期定时对供水水质进行严格监测,对大规模的供水网都进行定期抽查,对小规模的分散型供水工程也不能忽视,供水、质检工作人员应持有健康证和上岗证,质检部门做到对供水安全状况了如指掌,将不安全因素扼杀在摇篮,为群众饮水安全严格把关。供水要求不达标时,应督促饮水工程企业提高设备装置的净化水性能或改善水源。

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包括多个环节,每一个环节都要做到滴水不漏才能保证最终效果好。任何设备都是有工作年限的,性能再好的设备也会有出现故障的可能,设备的后期维护工作是影响农村饮水工程安全建设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要完善设备管理与后期维护制度,操作人员有自己负责管理的机器,定期对自己所管设备的工作状态进行详细记录,避免机器带故障使用,以延长机器的使用寿命增强经济效益,一旦机器需要维修需及时上报维修部门进行维修。同时定期对机器进行全面检查,保证群众供水连续性。

3.3 提高员工综合素质

应严格选择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员工,他们不仅需具备相关的`净化水、操作机器以及维修设备等专业知识,还应具有社会责任感,严格遵守各规章制度,最终不做损坏群众利益的事情。企业应定期为员工提供进修的机会,向相关方面的优秀人才学习理论与实践知识增加专业素养;举行各种操作技能赛,鼓励员工积极学习工作技能,争当某一方面的能手,给予获得胜利的员工物质与精神两方面的奖励;要建立合理的奖罚机制,提高员工的积极性,避免出现消极怠工行为和混日子心态;建立合理的管理员工机制,员工具体编制人数在经过实地情况考察后由各县市区确定。

篇2:农村群众文化建设中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农村群众文化建设中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摘要]基于农村群众文化建设中的问题及应对策略之研究,首先要明确建设农村群众文化过程中存在缺少群众类的文化人才、过于落后的文化设施以及农民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较低的这几点问题。然后结合以上问题,对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应对策略进行分析,进而得出了使农村群众文化吸引力提升、使农村群众文化感染力增强以及使农村群众文化的渗透力加强,得出加强农村群众文化的吸引力、感染力以及渗透力,能够使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现如今存在的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

[关键词]农村;群众文化;文化建设

近些年在党和政府对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下,农村群众文化的建设的发展局面已经呈现出了一个好的趋势,尤其是在进一步的发展农村教育文化之后,许多各具特色的衍生文化载体出现,譬如文化日和文化室等等。这些精彩纷呈的活动使农民参与活动的热情尤为高涨,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农民的文化素质,为推进和谐社会进程以及形成乡村文明新风尚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与此同时根据多方数据显示,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发展依旧处于艰难的上升阶段,而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发展相比较城市中现如今的文件化水平讲依旧落后严重。

1、建设农村群众文化过程的几点问题

1.1缺少群众类的文化人才

群众类的文化人才是指群众中爱好文艺的人才,多指乡村居委会以及乡镇的工作人员,就现如今的情况来讲,农村群众类文化人才队伍普遍有年龄过大、专业度以及文化程度较低的现象存在。村民居委会的工作员工人员对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工作的认识并不全面,导致其工作思路狭窄,不够明朗开阔,在农村群众文化需要某一方面时便捉襟见肘。在这种情况下,还有一种更难处理的局面,文化人才过于缺乏,导致农民群众在对文化活动有需求的时候,没有能够进行指导与培训的人才与环境,热情与高涨的参与度也就无法持续。

1.2过于落后的文化设施

目前来说,农村群众文化设施没有基础的经费保障。农村群众文化设施其实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比如小康活动室、阳光书屋以及体育中心等等。虽然组织以及政府已经逐渐增加了投入农村群众文化设施建设的资金,但是依旧无法满足广大群众对文体活动的需求与需要。因为国家给予扶持与优惠政策的缺少,社会资金对于投资文化产业的积极性也比较低,基本无法使农民群众的娱乐生活得到满足,因此,资源文化的共享以及局面的社会多方投入的局面难以形成。

1.3农民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较低

相对来讲,农民对于娱乐文化的认同意识不是很强,认同意识即为能够使农民群众人心能够凝聚的基础性的东西。但是因为受到传统以及历史因素的影响,大部分的农村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向来不高,造成了农民群众缺少坚固的文化心理建设基础。

2、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应对策略

为使在农村群众文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得到解决,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2.1使农村群众文化吸引力提升

现如今,仅有将农村群众文化精准定位,进一步让其文化品味得到有效的提升,才能够将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的魅力逐渐提高。首先要从始至终的将对农民群众的服务当作初心,使用访问以及问卷调查等等的形式,来对农民群众生活水平、喜欢以及热爱的文化活动进行分析与调查。有针对性的进行各类文化活动的开展。欣赏大型演出的阳春白雪,也欣赏农村群众的'自娱自乐,雅俗共赏,使群众在文化方面的需求得到满足。然后,是要清楚结合的重要性。如果是单纯的做农村群众文化活动,不仅有很大的困难,而且容易事倍功半。因此,在举办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的时候,可以适时的与当时的热点进行结合,比如时政以及每年教育活动主题,来进行对应的宣传,如此一方面宣扬了党的政策与方针,另一方面又更能够丰富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与时下最热门的,农民群众最感兴趣的话题相结合,同时开展与实际生活贴近的特色趣味文化活动。最后需要因地制宜,依据农村当地的人文风俗来进行特色文化的发展。也可以通过传统文化活动,来吸引更多农民群众参与到各式各样多彩的活动里来。有效的调动起群众的热情与参与度,营造出热烈的节日气氛。

2.2使农村群众文化感染力增强

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的举办与开展,有时候会有“自作多情”的状况出现,这时就须把可以与农民群众产生共鸣的事情找出来。不停地使群众的内涵得以丰富,使群众文化的感染力得以提升。首先,要给予农民能够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所谓“高手在民间”,创立一个属于农民的文化节,使其将属于农民自身的光彩全部展现出来,各显其能,自得其乐。这个系列的文化活动需与农民的日常生产生活有关,让农民群众一方面觉得有新鲜感,另一方面又觉得亲切温馨。然后则需要明确在建设农村群众文化的过程中,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尤为重要,在村子里建造活动场地以及安装文化器械是必要的。在建设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注重老年人,也需要在村子里建造一些适合年轻人的活动室,农村群众文化设施需要覆盖不同年龄段的农民群众,才能为村庄带来勃勃生机。最后可以将农闲充分的利用起来,由村民居委会工作人员来进行各类竞赛的开展。例如,“农民歌手”、“最佳农民画家”以及“农民书法家”等等文化类竞赛,来将农民群众的热情调动到最热烈的程度。

2.3使农村群众文化的渗透力加强

目前若是想将农村群众文化的渗透力加强就需将重点放在文化队伍的组建以及层面拓宽上。首先是使市县区文化团体的作用的搭配充分的发挥。第一,专业的工作人员需要认真体验农村的生活,在基层扎根,来创作出能够淋漓尽致的体现出农村近些年来翻天覆地变化,以及农民思想不断前进的艺术精品。要不断地向农村输送更多的缤纷多彩的文艺面貌,培训一批甘愿加入群众类文化人才的热心人,全方位的、整体的进行指导培训,成为从排练直到演出都无可挑剔的主力军。然后需要将学校以及乡镇企业的资源充分的发挥出来,来进行文化、娱乐、体育活动的组建,完成农村校园、乡镇企业以及村落文化互相推进与渗透的农村群众文化局面的构建。学校可以乡镇企业文化节以及农村校园文化。

2.4农村群众文化的发展市场和展示平台

农村群众文化建设之初至今,已然取得不斐的成效,但距离建设全国农村群众的目标依旧遥远,贫困农村的温饱问题逐渐得到解决的之后,发展全国范围的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势在必行。提供给农民群众足够大的展示平台,若真有身怀绝技的农民群众,也许会再出现一个“大衣哥”,从农村走向春晚,从农村群众文化设施走向最大的舞台。除却吸引农民群众来参加娱乐活动,还可将表演队伍走到农民家门口去,来让更多的农民群众一起参与各类活动,真正使农村各行各业大联欢得以实现。

3、结语

总而言之,一个民族的灵魂与精神支撑就是文化,文化是使民族和国家能够发展振兴的强大力量,而群众文化又是作为精神财富能够直接让农民群众参与以及创造的,是组成社会主义文化的一个重要的部分,群众文化的繁荣与否与社会主义的发展与建设有着直接的关系。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社会主义大背景下,精神、政治以及物质文明的需求,为使和谐社会能够更好地发展,农村群众文化建设不容忽略。

[参考文献]

[1]李强.论当前农村群众文化发展的困境与解决对策[J].大众文艺,(09).

[2]周健.当前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大众文艺,(13).

[3]刘洪斌.浅谈农村群众文化的问题和发展[J].农民致富之友,2015(11).

作者:张彩霞

篇3:农村小学课外阅读现状分析及应对策略

【内容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课外阅读能让拓宽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开发学生的智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学生的阅读行为是具有个性化的自主行为,仅仅靠课堂教学来进行是远远不够的。但在广大的农村,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制约,学生的课外阅读状况不容乐观。鉴于此,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总结了我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并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针对如何解决我村小学生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  农村小学,课外阅读,现状,应对策略

课外阅读是指学生在课外的各种独立的阅读活动,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形式。《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说到“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和“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加强课外阅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语文课内外衔接、培养语文能力的教学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的课外阅读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国家《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背诵优秀诗文160篇(段)。然而,农村小学由于受办学条件的限制,社会家庭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课外阅读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为此,我在学校开展了语文课外阅读现状调查,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试图探求出有效的课外阅读课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一﹑ 当前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

(三)造成现状的原因

审视我们的教育教学,有如下原因造成了“农村孩子课外阅读”不良现状:

1、课业负担过重。虽然“减负”的呼声一直没有停止过,但在应试教育制度下的教师、家长、学生都把分数和成绩看作教学评价唯一标准。有些教师甚至为了自己的教绩,除了教材内容和教学辅导书以外,不让学生去读任何书籍,而且这样的做法也常常波及和影响到学生的家长,这样的“双管齐下”情况导致的学生想读书也无从读起。最终导致学生用大量的重复练习去换取高分数。课外作业挤占了学生大量的课下时间,活动时间都很少,更何况是读书乎!

2、书籍来源少。这也是影响农村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原因。书籍来源少是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的最大区别,也是最让农村教师头痛的。城区学校图书馆、阅览室藏书丰富,学生家中也有不少藏书,而农村却很欠缺。农村学校的图书馆、阅览室的藏书数量太少。加上农村学生的家长文化程度不高,对课外阅读不够重视,他们认为的课外书“应该”是作文书、教材辅导书、配套习题册,其它课外书是“闲书”,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孩子学好课本知识考出高分才是最重要的。甚至在看到孩子在课余时间看“闲书”时,他们就会反对,取而代之的是让孩子帮忙干农活。再则大多字数的农村家庭经济并不是很充裕,没有太多的钱用来买课外书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书源匮乏,当然就影响大量地进行课外阅读。

3、电视节目和电子游戏的干扰。如今,农村家家户户都有了电视,镇上也开设了不少游戏室、网吧。电视的直观性和电子游戏对小学生充满了诱惑,自制力差的他们面对这些常常深陷其中,无法自拔。很大一部分学生沉迷于游戏,更多的学生把课余时间花在看电视、或看从小摊买的廉价低质的漫画等通俗读物上。作家徐小斌曾十分感慨地说:“这一代孩子基本是在电视机,计算机前长大

的,他们更热衷于那些图像式的东西,对文学的迷恋程度大大降低了。阅读的启蒙教育太晚了,看书并不是为了领略文字世界的精湛,而是图消遣,寻开心。”国外学者将这一现象称为“文弃”,久而久之,将会导致一代人的知识贫乏,思维贫乏,文学修养贫乏。电视、游戏及通俗读物成了占取学生课外阅读时间的最大干扰项。

4、缺乏阅读方法的指导。社会上的种种压力导致教师队伍严重缩水,这种情况导致本就师资水平较差的农村教师队伍更加的参差不齐。很多教师选择农村教学是迫于生活和工作的压力,本身素质就不高,阅读量不足,无法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有效的指导。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又不能积极地向课外拓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都清楚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也意识到不能让学生的读书成为“放羊式”,任期发展,不管不问。但在如何指导上还没有总结出科学的、系统的、有效的方法。特别是农村学生读物极少,要想有效指导学生阅读需要全班学生同时拥有同一本读物,这一点在农村小学很难做到。

5、学校对课外阅读的态度不够重视,组织不力。在知识经济的冲击影响下,政府对教育的投资力度逐年递增。学校的硬件设施也逐年增强,尤其是学校图书馆(室)的大量藏书给学生开拓了一片摄取知识的新天地。但是部分学校,对图书馆(室)的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大量图书没有及时借发给学生,无形的影响着知识的有效传播,造成了文化知识的浪费。有的学校对于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态度只限于口头提倡,很少采取实际行动,积极组织开展课外阅读活动的学校少之又少。有的学校不但不提倡课外阅读,反而担心课外阅读的增加影响学生的成绩分数反而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加以限制。

6、小学生自身的原因。由于农村家庭环境的影响,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虽然也知道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但本身就对课外阅读提不起兴趣。一旦有了空闲时间,就会泡在电视机前,或者沉迷于电子游戏。

二﹑应对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策略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相差甚远,面对这种状况,教师应如何发挥作用呢?通过几年的农村基层教学,在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后,我逐渐摸索出了一些方法。

(一)营造家庭环境

学生课外阅读,很多时间应该是在家庭完成的。所以,家庭环境,家庭的影响至关重要。因此,教师要借助各种方式比如开家长会、发校讯通等方式,向家长介绍阅读给学生带来的好处,向家长介绍辅导孩子读书的方法,向家长推荐适合学生读的课外书。转变家长眼里只有分数的观念,取得家长的配合。让家长给学生营造更好地家庭阅读环境。因为农村的家长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对学生读书的指导意识不强,想要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只有从家长入手,教师要积极耐心的做好家长的工作。再者,家长都能认识到学生成绩的重要性,教师可从课外阅读对提高学生综合成绩综合能力的益处入手,开展对家长在阅读方法上的指导。要求家长多带孩子到书店、图书馆帮助孩子选择合适的图书。一般说,低年级学生以拼音读物为主,中高年级学生逐渐过渡到纯文字。选择读物要做到:①内容要健康,因为不好的阅读材料会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②符合儿童年龄特点。③类型要多样。古诗、儿歌、童话、寓言、小说、历史故事、科普知识等都涉及,阅读面要广。让家长努力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和孩子一起制定阅读计划,共同阅读,或者在孩子读完一部书后,给自己讲主要内容,或者家长和孩子比赛读书等。

(二)阅读方法指导

提高学生阅读水平,首要条件是有书可读,其次是方法指导。首先是教师先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沉下心来搞教学,掌握系统的阅读方法,然后就可以授之以渔了。

叶圣陶先生说:“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之转化为习惯,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地运用,好像出于本能,一辈子受用不尽。”。所以,在阅读方面教师必须教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即边读边查,边读边想,边读边划,边走边读的好习惯。遇到不懂的问题要及时查工具书或资料;对文本中的疑点、重点、难点、特点展开思考;划出中心句或精彩的词句,及时写下自己的感想。生活中包含着许多知识,如街上的标语、精妙的广告词、幽默诙谐的群众语言,商场中商品的名称和价格,及春节的对联等。平时要引导学生多注意生活环境中出现的字、词、句,让学生记在脑海里,“边走边读”,加深对生活的理解感悟,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

其次,课外阅读笔记指导。作阅读笔记,一可帮助记忆,二可锻炼思维能力,三可做资料积累,四可引发新的思考,产生新的创见。常见的对小学生适用的阅读笔记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圈点式。碰到重要的观点,精彩的描绘,关键性的词语,精辟的论述,发人深省的警句,或是有疑问,都可以用不同的颜色不同的符号,圈圈点点,勾勾画画,标示出来。这种方法简便易行,节省时间。划线,可划单线、双线、直线、曲线,粗线、细线。疑问处可作问号,赞叹处用叹号,特别引起注视处可作圆圈、着重号等。画记号,要告诉学生不要过密,过多,如果通篇都是圆点或线条,会使人眼花缭乱,而且也看不出重点来。

卡片式。对于好词好句、重要的资料、观点、心得等,可指导学生及时抄在小张的纸片上,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习作极为有用。卡片有词语卡片、知识卡片、心得卡片等。教学生注明资料的出处,书名、篇名、作者名,出版单位。出版年月日,页码,期数等,歌德说:“我在这一点上就象一个人在年轻时积累了许多银币和铜币,年岁愈大,这些钱币的价值也愈提高,到了最后,青年时代的财产在他面前块块都变成纯金了。”

心得式。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把体会、收获、感想、疑问、评价,成篇地写下来,就是心得笔记,这是提高认识,强化记忆、提高习作能力的好方法。这种方法比较适合中高年级的学生。心得笔记最常用的就是写读后感,即写读后的感受和体会,要求学生处理好“读”与“感”的关系,要做到有感而发,突出重点。

剪贴式。把在报纸刊物上读到的好文章、好图片及剪裁下来,分好类,粘贴在过期的杂志上或本子上,前边写上分类目录,后边注明出处。经常这样做,不仅为学生的习作积累了资料,也是一种有趣的工艺劳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加强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对于名篇和其他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需要精心细读,体会作者立意、构思,揣摩布局谋篇、欣赏妙词佳句,把书中的知识变为自己的营养。略读是课外阅读的基本方法。只有略读才能增加数量,扩大视野,丰富见闻。指导略读,第一要培养阅读时先看序文、提要、编辑大意和目录的习惯,以了解全文性质、内容和规模;第二要掌握阅读全文章节标题及段落首句和尾句的方法;第三要学会浏览全文,综观大意的阅读。速读也是能表明课外阅读特点的阅读方式。一个学生在同样的时限内,能够用高于他人的速度阅读同样的内容,那么他一生的阅读量就会大得多。因此,作为教师有充分的理由要求在课外阅读中加强训练速读,使阅读方式趋向科学化。

书海,犹如一座光辉灿烂的圣殿。作为教师,应该以引领学生敲开书海之门,去尽情阅读为己任,使我们农村的学生也能亲近书本,乐于阅读,让阅读也能伴着学生学习、生活,让他们的岁月也会因书的陪伴而书香萦绕,雅致温馨!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2、《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问卷调查表》

3、《农村小学课外阅读的现状及对策》/邳州市八路镇中心小学  李秀平

4、《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分析及对策浅论》/   教育学院   胡丹莹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学记》

5 、《新形势下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指导全书》  

6、《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报告》/武进区湖塘桥实验小学  周艳霞

7、《由一份“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调查问卷”想到的》/溧水县和凤小学   刘  花

[农村小学课外阅读现状分析及应对策略]

篇4: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课堂问题行为应对策略分析

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课堂问题行为应对策略分析

聚焦课堂行为促进有效教学――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课堂问题行为应对策略分析

严利平

(浙江省淳安县威坪镇唐村中心学校)

摘 要: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课堂中学生的问题行为也是层出不穷,这些课堂问题行为不仅影响正常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还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针对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学生的问题行为展开讨论,分析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同时提出了一些应对策略。

关键词:课堂问题行为;应对策略;有效教学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所有教师的期望,如何提高却是大家的困惑。而信息技术学科具有教学内容的发展性、实践性、可操作性和教学过程的协作性、自主性等特点。如何根据信息技术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上好信息技术课,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课题。

一、什么是课堂问题行为

说到课堂问题行为,首先要了解问题学生。所谓问题学生,是指由于人格适应不良而通过各种类型的问题行为来满足他们种种需求的学生。人格适应不良的问题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环境,对人对事表现出消极的乃至破坏性的行为倾向。课堂问题行为是由问题学生在课堂中实施的不良行为。它不但妨碍了问题学生自己的学习,而且有时还干扰教师的教学和其他同学的学习,直接影响课堂的教学质量。课堂问题行为的出现不仅只限于问题学生身上,优秀生也同样会出现问题行为,只是频率和严重程度不及问题学生,或表现形式不同。总之,只要学生在课堂中产生了给教学活动和自身学习带来负面影响的行为都可视为课堂问题行为。

二、课堂问题行为的若干表现及成因分析

课堂是教学的主要阵地,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必须重视课堂教学。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时常会遇到一些扰乱课堂秩序、影响正常教学的行为。这些课堂问题行为主要表现为:(1)学生游戏屡禁不止;(2)不愿意耐心倾听;(3)破坏性行为。在我们的信息技术课堂中,学生的这些课堂问题为什么会如此普遍存在,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还是要从教师、学生、信息技术课硬件环境着手分析。

(一)学校的信息硬件设施影响着课堂实效

由于我校是一所农村学校,硬件条件还不是很完善,全校仅2个机房,新机房是拥有25台电脑,但没有大屏幕。像七年级一个班有40多个人,基本上只能两位学生合用一台,人多机少严重影响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往往有部分学生充当了观众的角色。没有多媒体让学生缺少了直接感知,从而影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校硬件设施严重地影响着课堂实效。

(二)学生的信息认知水平影响着学习效率

由于农村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差异较大,导致在同一个教学班里学生的信息知识素养水平参差不齐,再加上多数学生对信息技术课停留在“信息技术是副课,学不学不会影响升学”的认识水平上,学生把注意力过度集中在了五门主要的.学科上,而将非考试学科的信息技术课堂作为放松、消遣时间的学科。学生抱着玩的心态来上课,甚至是奔着网络、游戏而来。

(三)教师信息素养影响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信息技术课堂问题行为看上去是学生的问题,实则有些问题行为的产生原因也与教师有关。例如,有些教师自身对信息技术课认识不足,认为信息技术课不重要,上课时教师只注重讲授不注重课堂管理,对学生的问题行为听之任之,这也助长了课堂问题行为的产生。同时,教师教学方法缺乏创新,有些信息技术课任课教师课前不认真备课,上课仓促应战,教学内容随意性大,上课思路不清晰,步骤不当或教学方法单一枯燥,教学语言平淡无味或含糊不清,讲课速度过快、过慢,(本网网 )都会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进而诱发课堂问题行为发生。

三、信息技术课堂问题行为的应对策略

所有这些信息技术课堂问题行为都是与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相违背的,都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培养。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笔者认为:要在硬件不完善、学生信息素养参差不齐的农村学校,有效防止课堂上学生出现这些问题行为,让学生在我们的课堂上真正地参与进来,化被动为主动,就必须相应地从环境、学生、教师三方面下功夫,着手进行教学。

(一)环境方面

开展信息技术课程教学,需要较高水平的软、硬件环境支持。然而对于硬件条件不够完善,人多机少及缺少多媒体大屏幕的直接感知等问题,我们就要在网络教室及其他软件进行下功夫,解决学生在课堂中的问题。

硬件条件在信息技术教师没有能力改变的情况下,我们要利用软件改变现状。比如,我校学生机房没有多媒体大屏幕,那我们就努力研究网络教室,利用网络教室软件来演示,让学生也能直接感知。又如,我校人多机少,在课堂中要两三个学生一台机子,针对这种情况,我对学生进行了分组。分组前对学生要充分了解,避免出现部分学生只是旁听者、观众的现象,努力做到互帮互带,共同讨论,利用“小老师”及时辅导、及时解决问题,从而解决两极分化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学生方面

1.学生要明确规则,以制度促效率

规则是一种指引或约束,制订课堂规则的目的是确保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信息技术课大多是在机房上课,特殊的教学环境必定产生许多其他课堂所没有的问题,因此,明确信息技术课堂规则显得尤为重要。

(1)课前,学生列队出发

上课前3分钟,班级整队为男女两列出发,由信息技术课代表负责纪律,路上做到轻声慢步。至机房门口后再次整队,安静等待教师许可后才能按序进入机房。

(2)课中,学生固定座位

每位学生在计算机房的座位是固定的,不能随意调换,每台计算机上都有明确的编号,开学初将名字与编号固定成册存放在机房。每位使用者都必须对自己的计算机负责,必须清楚登记计算机的使用情况,学期中期及期末进行检查,并将其结果纳入期末成绩评定中。

(3)课后,学生整理座位

每学期的始业教育课中,教师会对学生课堂规则进行明确,其中学生耳熟能详的是离开机房的“四步曲”,可解释为“一关,一写,一整,一摆”,安全关闭计算机,填写计算机使用情况手册,整理桌面,摆放凳子。每班如此,确保了下一个进入机房的学生能感受到整洁、明亮的氛围。

2.学生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学生的学习习惯是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本能。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而且有利于自学能力的培养。在我们课堂中由于学生存在一些不良的学习习惯,如有的学生不善于倾听、有的学生不善于合作……导致学生难以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为此我们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全程参与课堂,积极、好学,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1)学会倾听

由于我们平时对养成教育不够重视,学生没有完全养成倾听的习惯,导致我们的课堂由于学生没有仔细倾听而对学习任务不够明确,对老师的讲解、分析不够明白,为此,我们要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例如,在我们的课堂中,学过一个知识点之后,可以请学生亲口说一说他的收获;如在布置完一个任务后,可以请学生来重复一遍。在这种“及时反馈”的压力下,使学生时刻保持认真听讲的学习态度,教师也可以从学生的及时反馈中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有问题可以及时解决,从而为提高课堂实效作保证。

(2)学会合作

面对信息素养参差不齐的学生及人多机少的现状,要对学生合理分组,要合理搭配同桌,选择合适的小老师,让他们在合作交流中去思考、去质疑、去辨析、去释疑,直至豁然开朗。例如,在教学《我的风采》“自定义动画”的方法时,有的学生无师自通,老师没教就会了,这时我让这部分学生充当“小老师”来指导学生,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在一个“小老师”的带领下,会涌现出更多的“小老师”,在他们完成所有自定义动画任务之后,鼓励他们去帮助那些还不会操作的同学。

(三)教师方面

1.以趣激趣志高远

引人入胜的课堂教学环节直接决定了一堂课的教学效果。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力求每节课都用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来引导他们,激发其学习兴趣。如,教学“电脑绘画”时,先通过电脑演示几幅精美的电脑图画,当学生边欣赏边赞叹时,教师趁机插入:“同学们,这些图画美不美啊?它们都是通过电脑画出来的。只要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也能画出一幅幅漂亮的图画。”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被激发出来了。如,教学“指法”这一内容时,教师演示一个叫做“警察抓小偷”的指法练习游戏,让学生在感受“紧张”气氛的同时,兴趣大增。好的导入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一半,这为讲授新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借境生情情更浓

信息技术课堂需要通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利用所学的知识进行信息技术知识的综合运用,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的使用和创作能力,最终完成教师的教学目标,充分体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在教学“Word自选图形的设置”中,先出示两张对比图片,找不同点,让学生通过比赛,尽快找出两张图片之间的区别。当学生找出图片的不同后,再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自选图形的工具功能让两张图片变得相同,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自主探究自选图形的旋转或翻转、调整与变形、叠放顺序和组合等命令按钮及工具的功能。这一情境的设置,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能够在兴奋状态下进行自主与探究学习,比起教师重三叠四的讲解要好得多,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3.寓学于乐乐无穷

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有许多学科专业知识和基本的专业操作技能是十分枯燥乏味的。教学中,教师如果直接让学生接受这些学科专业知识和基本的专业操作技能的话,他们很快便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要抓住学生爱玩游戏这一特点,充分利用电脑独具的人机交互性和媒体的多样性特点,在“学中玩,玩中学”,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譬如,教师可利用“宠物连连看”“小熊回家”等小型的Flash游戏练习鼠标的操作;利用“金山打字通”中的“打地鼠”“青蛙过河”等游戏让学生练习键盘操作,提高打字速度。这样,使学生从轻松愉快的游戏中获得知识,从知识中体会到学习乐趣,获取学习的内在动力,真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4.依托结果增效果

如果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活动中不时看到自己的学习成果,会激发出强烈的继续学习的愿望,学习兴趣也就越来越浓厚,这也正是学生痴迷网络和游戏的主要原因。在教学过程中,假如我们能适时采用即学即用的方法,不但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而且在应用的过程中,可以充分肯定学生自身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总感觉到有新的挑战、新的兴奋点,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形成良性循环,以保证学习效果。如,教学用“搜索引擎”查找资料时,学生利用关键词查找到“动画英语”后,兴奋都写在脸上。然后把资料的查找延伸到语文、科学等学科,既丰富知识,又激发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作为教师,还可以有意识地拓展这一效果,当某个学生的作品比较完美时,就可借助多媒体广播的优势,向全班同学展示,并给予表扬和鼓励。

总之,问题行为是影响课堂教学的重要因素,处理问题行为时应客观看待,应注意从问题行为的本质原因入手。解决问题行为的策略有很多,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教师教学艺术,可以减少问题行为,从而提高课堂教学和学习效率。作为信息技术教师,需充分关注学生学习,加强教学探索,才能使课堂教学得到有效保证。

参考文献:

[1]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0.

[2]栾文娣。课堂问题行为心理分析及应对策略。现代中小学教育,2006(10)。

[3]吴松年。有效教学艺术。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05.

西部农村小学校长总体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论文

选题的研究现状范文

供电专业实训室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矿井通风与安全生产的关系研究论文

健康水机市场销售计划一

疾控中心人员年终工作总结

水安全保护问题及防治措施论文

饮食饮水卫生安全应急预案

疾控中心个人工作总结

农村有线电视建设的调查分析论文

农村饮水工程建设中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分析
《农村饮水工程建设中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分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农村饮水工程建设中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分析(共4篇)】相关文章:

个人年度述职报告ppt范文2023-12-27

城市环境保护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2023-10-31

个人年终述职报告2024-04-21

个户疾病扶贫申请报告范文2022-09-01

个人述职报告范文2024-01-07

融资年度工作报告2022-04-29

述职述廉报告2023-02-04

活动进展报告范文2023-12-01

可行性研究报告公司2023-01-27

石家庄地区农产品价格的调查报告2022-05-14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