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有道,教学有道

时间:2023-07-09 07:59:11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为学有道,教学有道(精选12篇)由网友“啊一”投稿提供,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过的为学有道,教学有道,供大家阅读参考。

为学有道,教学有道

篇1:为学有道,教学有道

为学有道,教学有道

为学有道,教学有道

文 王 颖

摘 要:作为教师,教学中也应该尝试去寻找一些有效的方法,不断改进教学的策略,来帮助学生走进语文,热爱语文。

关键词:教学;创新;策略

沪教版八年级(上)第六单元的主题是“为学有道”,篇目包括《孔孟论学》《勉学》《黄生借书说》《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和《问说》,几个篇目所选年代跨度很大,上至春秋,下达清朝,但都讲述的是中国历史上著名文学家的治学思想,可以说对当代青少年的学习包括思想认知,都存在着极大的教育意义。

知人论世,了解创作背景

孟子“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思想在今天的语文课堂上也是极其重要的教学手段。“背景分析”“作者介绍”这些词语在语文课堂上似乎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但是这些背景和介绍,往往浮于表面,不仅表述书面化,而且更难让学生真正走进作者本人极其所处的时代。

在教学本单元时,为了教学的方便操作,我的作者介绍一开始也是这样淡而无味的形式。如,教授《勉学》时,第一个班级我延续了以往的教法,介绍作者的内容是这样的:

颜之推,公元531―约595年以后,字介,原籍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县)人,世居建康(今南京市),生于士族官僚家庭。他早传家业,12岁时听讲老庄之学,因“虚谈非其所好,还习《礼》《传》”,生活上“好饮酒,多任纵,不修边幅”。他博览群书,为文辞情并茂,得梁湘东王赏识,19岁就被任为国左常侍。后投奔北齐,历,累官至黄门侍郎。公元577年,北齐为北周所灭,他被征为御史上士。公元581年,隋灭北周,他又于隋文帝开皇年间,被召为学士,不久以疾终。自叹“三为亡国之人”。传世著作有《颜氏家训》和《还冤志》等。

这样的作者介绍,初看囊括了作者一生的大致经历,似乎面面俱到,但这节课结束之后,我找了班级里几个学习基础和能力都不错的学生,问他们对颜之推的大致印象,发现他们不仅所述甚少,更谈不上对颜之推其人其事的课外研究热情与兴趣。

于是我开始反思自己的“作者介绍”,先不论作者的介绍应该出现在课堂的哪个环节,光是从语言表述上,这段话就来远远拉大了学生与古人的距离。类似颜之推这样的文学家,离我们的时代已经够久远的了,教师还是用这样类似“百科词条”的表述来拉开古人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试问学生怎么能走进古人的心灵世界呢?是不是应该让古人走到现实中,活在当下,让学生体会这些有思想的文学家们不是远离我们高高在上的群体,而不过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呢?于是在第二个班级教学时,我改变了一些表述的方式,对颜之推其人其事的介绍是这样的:

颜之推是个很有才华的人,他的一生可以用八个字概括――生于乱世、历经三朝,可是这样一个历经三朝的人,居然在每个朝代中都有官职,可见他的才华不仅被当时世人所认同,更受到了统治者的赞赏。正是因为他在为官之路上有所成就,所以,在家族中的地位必然也很高,类似一个大家长的地位。处于这样地位的颜之推,当然希望他们颜家能够长盛不衰,所以写了一本家训留给自己的子孙们。所以,这本《颜氏家训》的成就超出颜之推本人的预料,“出版”之后其他大家族也纷纷模范他的方法写“家训”,当然,盗版总不如正版的好,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中国历史上首部家训――《颜氏家训》。

这样口语化的语言,以及把颜之推作为一个我们身边普通人来描述的作者介绍,似乎受到了学生的青睐。在课后的调查反馈中,这个班级学生对颜之推本人的认知和《颜氏家训》的印象,明显比较深刻。在尝到甜头之后,我也依葫芦画瓢,用同样的方式来介绍本单元其他作家及作品,教学收效还是比较明显的。

自主思考,研读思想精华。作为一名当下的普通学生,经常可以通过电视媒体、网络或者学校了解到很多“学习方法”,甚至每当考试之前,班主任及任课教师也会让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交流,那么离我们这么远的古人们,他们“为学”的思想精华到底在什么地方,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教给学生怎样的中华治学之道呢?着眼点很多,我在课堂上发现,这个单元5个篇目中有4篇都有一点可以让学生思考分析――先人们的人文关怀。围绕这一点,我在课堂上都设计了相关的提问。

这些问题,主要是让学生自主思考回答的,当然,必要时教师还要补充相互的背景或者进行适当的引导。总而言之,不论是孔子孟子,还是颜之推、袁枚、郑燮,都关注到了他们针对的对象,真正从这些人的真实需要出发,来进行为学方法的阐述。孔子孟子针对的是学生,力求语言之简洁明了;颜之推针对的'是自己的后世子孙,所以讲的是真情实感,是真期望真要求;袁枚针对的是和自己有一样经历的年轻后辈,恨不得把自己的一腔认知和体会灌输给他;而郑燮针对的是自己的弟弟,写的又是家书,所以讲话简单明了……这样讲解后,学生不会认为古人所述做学问的方法是枯燥的,反而觉得,他们的讲述,是合理的、感情充沛的,这比今天很多喊口号的学习方法,真实可爱得多。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让学生自主思考几篇课文的思想精华与价值所在,我发现以前貌似枯燥的教学,渐渐变得更有味道起来。

除上述两点之外,我们还可以对照生活,开掘现实意义;比较学习,归纳文体特征这都将有助于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古人为学有道,而今天作为教师,教学中也应该尝试去寻找一些有效的方法,不断改进教学的策略,来帮助学生走进语文,热爱语文。我想只有教师更加“教学有道”,学生才能在面对离自己这么久远的古人时,认真揣测他们写作的真实初衷,体会他们写作的真实情感,进而感悟中华文化的魅力与精髓!

(作者单位 上海市西渡学校)

篇2:为学有道教学有道教师论文

为学有道教学有道教师论文

摘 要:作为教师,教学中也应该尝试去寻找一些有效的方法,不断改进教学的策略,来帮助学生走进语文,热爱语文。

关键词:教学;创新;策略

沪教版八年级(上)第六单元的主题是“为学有道”,篇目包括《孔孟论学》《勉学》《黄生借书说》《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和《问说》,几个篇目所选年代跨度很大,上至春秋,下达清朝,但都讲述的是中国历史上著名文学家的治学思想,可以说对当代青少年的学习包括思想认知,都存在着极大的教育意义。

知人论世,了解创作背景

孟子“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思想在今天的语文课堂上也是极其重要的教学手段。“背景分析”“作者介绍”这些词语在语文课堂上似乎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但是这些背景和介绍,往往浮于表面,不仅表述书面化,而且更难让学生真正走进作者本人极其所处的时代。

在教学本单元时,为了教学的方便操作,我的作者介绍一开始也是这样淡而无味的形式。如,教授《勉学》时,第一个班级我延续了以往的教法,介绍作者的内容是这样的:

颜之推,公元531—约595年以后,字介,原籍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县)人,世居建康(今南京市),生于士族官僚家庭。他早传家业,12岁时听讲老庄之学,因“虚谈非其所好,还习《礼》《传》”,生活上“好饮酒,多任纵,不修边幅”。他博览群书,为文辞情并茂,得东王赏识,19岁就被任为国左常侍。后投奔北齐,历20年,累官至黄门侍郎。公元577年,北齐为北周所灭,他被征为御史上士。公元581年,隋灭北周,他又于隋文帝开皇年间,被召为学士,不久以疾终。自叹“三为亡国之人”。传世著作有《颜氏家训》和《还冤志》等。

这样的作者介绍,初看囊括了作者一生的大致经历,似乎面面俱到,但这节课结束之后,我找了班级里几个学习基础和能力都不错的学生,问他们对颜之推的大致印象,发现他们不仅所述甚少,更谈不上对颜之推其人其事的课外研究热情与兴趣。

于是我开始反思自己的“作者介绍”,先不论作者的介绍应该出现在课堂的哪个环节,光是从语言表述上,这段话就来远远拉大了学生与古人的距离。类似颜之推这样的文学家,离我们的时代已经够久远的了,教师还是用这样类似“百科词条”的表述来拉开古人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试问学生怎么能走进古人的心灵世界呢?是不是应该让古人走到现实中,活在当下,让学生体会这些有思想的文学家们不是远离我们高高在上的群体,而不过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呢?于是在第二个班级教学时,我改变了一些表述的方式,对颜之推其人其事的介绍是这样的:

颜之推是个很有才华的人,他的一生可以用八个字概括——生于乱世、历经三朝,可是这样一个历经三朝的人,居然在每个朝代中都有官职,可见他的才华不仅被当时世人所认同,更受到了统治者的赞赏。正是因为他在为官之路上有所成就,所以,在家族中的地位必然也很高,类似一个大家长的地位。处于这样地位的颜之推,当然希望他们颜家能够长盛不衰,所以写了一本家训留给自己的子孙们。所以,这本《颜氏家训》的成就超出颜之推本人的预料,“出版”之后其他大家族也纷纷模范他的方法写“家训”,当然,盗版总不如正版的'好,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中国历史上首部家训——《颜氏家训》。

这样口语化的语言,以及把颜之推作为一个我们身边普通人来描述的作者介绍,似乎受到了学生的青睐。在课后的调查反馈中,这个班级学生对颜之推本人的认知和《颜氏家训》的印象,明显比较深刻。在尝到甜头之后,我也依葫芦画瓢,用同样的方式来介绍本单元其他作家及作品,教学收效还是比较明显的。

自主思考,研读思想精华。作为一名当下的普通学生,经常可以通过电视媒体、网络或者学校了解到很多“学习方法”,甚至每当考试之前,班主任及任课教师也会让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交流,那么离我们这么远的古人们,他们“为学”的思想精华到底在什么地方,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教给学生怎样的中华治学之道呢?着眼点很多,我在课堂上发现,这个单元5个篇目中有4篇都有一点可以让学生思考分析——先人们的人文关怀。围绕这一点,我在课堂上都设计了相关的提问。

这些问题,主要是让学生自主思考回答的,当然,必要时教师还要补充相互的背景或者进行适当的引导。总而言之,不论是孔子孟子,还是颜之推、袁枚、郑燮,都关注到了他们针对的对象,真正从这些人的真实需要出发,来进行为学方法的阐述。孔子孟子针对的是学生,力求语言之简洁明了;颜之推针对的是自己的后世子孙,所以讲的是真情实感,是真期望真要求;袁枚针对的是和自己有一样经历的年轻后辈,恨不得把自己的一腔认知和体会灌输给他;而郑燮针对的是自己的弟弟,写的又是家书,所以讲话简单明了……这样讲解后,学生不会认为古人所述做学问的方法是枯燥的,反而觉得,他们的讲述,是合理的、感情充沛的,这比今天很多喊口号的学习方法,真实可爱得多。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让学生自主思考几篇课文的思想精华与价值所在,我发现以前貌似枯燥的教学,渐渐变得更有味道起来。

除上述两点之外,我们还可以对照生活,开掘现实意义;比较学习,归纳文体特征这都将有助于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古人为学有道,而今天作为教师,教学中也应该尝试去寻找一些有效的方法,不断改进教学的策略,来帮助学生走进语文,热爱语文。我想只有教师更加“教学有道”,学生才能在面对离自己这么久远的古人时,认真揣测他们写作的真实初衷,体会他们写作的真实情感,进而感悟中华文化的魅力与精髓!

篇3:“和”要有道

乍一想,“协作与进步”,还真觉得生硬许多。仿佛二者都是社会高层和深层的体制。转念,人生行走社会,怎能单从层面看问题?

社会应该是一个整体,是层层相连、层层相约束的。要想社会稳定、水平向前,那么“和”便在这其中起着“心脏”的作用。

或许,有人会问为什么说“和”而不说“合”呢?依我个人见解来讲,很简单:“和”有“谐调”、“和谐”之意。社会倘能达到“和”的境界,那么,这就是最大的“合”了。是凝聚、是世间最伟大的“协作”。如此造诣,社会安能不稳定、不进步、不向前?

然而,社会中的事形形色色,没有绝对的完美。但求“美”求“和”的心是存在的。所以,从“十全十美不存在”的角度去看,这样的情境还是令人欣慰的。

“和”是根本,是“存在”的根本。从浅显方面讲,社会就是一个“人杂居”的夸张的“家”,要把日子过好,少个好会计是不行的。如果用“钱”举个通俗的例子。那么,能挣、懂得储存、懂得计划还不够,还要“能花”!中国有句俗语“旧得不去,新的不来”。“新”钱也好,“旧”钱也罢,模样都是差乎其微的,但它们存在的意义就不同了。用到生活中,这叫“突破”叫“流动”。让生活的动起来,这才能叫“活着”。

这样的生活是一种抽象的“和”。

细往深处研究,社会是生命之外的生命。不言而喻,这两个“生命”是共存的。就像电脑的硬件和软件一样,缺一不可。倘若人只能自私的海关或完全丢掉“之外的生命”,那便同山崖边被猎人追杀的独特没什么两样,结果都一样。所以,人活着至少要活在两个世界一是本能的世界,二是客观的外源。每天都能在这两个世界的穿梭中获得新的营养,当能力足够时,要学会平衡平衡得失,平衡生命与生命之间的关系。不放过一点一滴,哪怕一个简单的微笑。

这是一种升华的“和”。

社会的“和”是大“和”,个人的“和”是小“和”。社会是由个体构成的整体,大和便是小和的群聚,协调自我就是协调社会是发展的根。

所以说,“和”要有道。

篇4:为学有道作文初二

进入初中,人际关系也变得尤为重要,在这个如同一个小社会的学校,学会相处也是一项必不可少的能力。说到相处,最多的也就是同学之间发生的事儿,虽是小事,却也给人很大的启发。

由于是住校制,又为了教室的整洁,每个人都准备了一个收纳箱,箱子就放在座位后。中午午休后我来到教室,一眼便看到箱子倒翻在地,里面的书本也凌乱地摊在一旁,再一回神,发现那竟是我的箱子。先是一诧,再仔细看箱子的把手已经扳烂。对于一个像我这样追求完美的人,这完全不能忍受,加之我最近心情不好——学习方面总是有那么些难题;从未独立生活,而如今却住校,十分念家。一下子怒火噌噌直涨,为什么会遇到这么倒霉的事啊?嗬,就算弄倒了,至少也要扶起来吧?掉了的那块把手、、、、、、心中是不尽的抱怨,心想一定要找到那个人好好算账,责备他的行为、、、、、、嗯,就是这样!可是,到底又是谁这么干的呢?我是坐在最后一排的,好像有看到过几个男生在后面踢足球、、、、、、我问了好几个人,他们都把矛头指向了同一个人,而当我质问那位“凶手”时,他却面不改色,极力否认。我当然是相信那么多人说的话,心中对于他这种“不乱阵脚”的强大心理素质叫绝,可是他越是狡辩,我越是觉得可笑、气愤!

下了晚自习后,我和妈妈通了电话,说明了这件事,把我心中的不平发泄出来。妈妈很平静地告诉我,他是有做错的地方,但我们更多的是要学会宽容别人,原谅别人快乐自己、、、、、、听了这番话,我的心绪平静了许多,谁不会犯错呢,他也应该不是有意的,这件事就过去了吧。

第二天,我再次找到他,平和地说:“我不需要你赔偿我的箱子,只是希望你能对自己的行为有担当,赔予我一个真诚的道歉、、、、、、”他皱了眉,眼睛盯着地板,咬着嘴唇,过了一会,他终于开口向我道歉。那一刻,我觉得心中舒坦了许多,原来懂得了宽容别人就是如此的感觉。

相处之道便是如此,学会宽容也是相处时所需注意的。“退一步海阔天空”,“宰相肚里能撑船”这不也都是想告诉人们要学会宽容吗?每当看到那个箱子,我心中便会感到敞亮

篇5:相处有道作文

我小时候是一个说话直来直去的人,我只顾着自己说,从不考虑听者的感受。小学初,我有很多朋友,对他们我也是直来直去,有时话说得不是很漂亮。渐渐地,朋友们都开始疏远我,与我说话时,恨不得把耳朵捂得严严实实的,那时我还不知究竟。

后来,我的好朋友只剩下那么几个。我对于朋友数量急剧减少这种情况很是不悦,经常向我的好朋友发牢骚,说谁谁真是不重友情,他们也不知该说什么好,都不出声。

有一回,我数学考得很好。在与好友交谈时,我禁不住炫耀了一番:“这次我数学考得很好,你们呢?”突然,小沈爆发了,冲着我发脾气:“喂,能不能不要炫耀啊?你知不知道,听你说话的同学中有些没有考好啊?他们听了很不舒服,你知道吗?告诉你,我这次就没考好,比你低很多,你满意了吗?”他就像休眠火山一样,一直憋着这口气,而今天他又复苏了过来,爆发了。我听了他的话,一时竟答不上话来。“还有,你平时也是这个样子,有些话就像刀子一样,深深刺痛了我的心,如今一刀切断了我们的友情!”他转身离开,走时还撂下一句话:“你好自为之吧。”随后扬长而去。我彻底懵了,像一尊雕塑一样站在那里。我周围的朋友也渐渐走开,只留下我孤身一人站在原地。

那天体育课上,我把所有的气全都撒在了篮球上面。我重重地将篮球砸在篮板上,篮球弹出去了很远很远,我努力去追,可篮球滚动的速度太快,我只能呆呆地望着。这篮球就像我的友情一般,渐行渐远,望尘莫及……

下课,体育施老师让我留了下来,我有些不知所措,是我课上的表现不好吗?他问我:“你今天怎么了,不开心吗?”

“没有。”我装作很坚定的样子回答他。

“不要瞒着我,我刚刚看见你用篮球发泄的情景和你上课时一副心不在焉的状态了,你一定遇到什么问题了。”

我见瞒不住了,就把这件事一五一十地讲给了施老师听。施老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你是应该改变一下你的做法了,你这种与人相处的方法很冲,别人听了难免会觉得不舒服的。你以后说话之前稍微思考一下,说这句话别人是不是会不舒服,让别人不舒服的话就不要说。如果你能改变,我相信你能把你失去的友情赢回来,并且拥有更多的朋友。”我点了点头。

在回家的路上,我反复默念着施老师的话,让自己记得牢一些。

自那以后,我说话前总是会先考虑听者的感受,说的话也不再那么冲了。果然,我的好朋友都回到了我的身边,我也收获了更多的友谊。

与人相处方式的改变,让我重新收获了友情。如果人与人之间都相处有道,那么这个社会是不是会少一些纷争,多一些和谐呢?

篇6:相处有道作文

天空掠过燕影,风儿吟唱林梢;山高月小,明月流云,天地万物都以不同的丰姿勾勒和谐的画面:“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鲜花,因有了绿叶的烘染才显得清纯、鲜润;天空,因有了白云的点缀才显得静穆、安详;大地,因有了万物的依偎才显得平和、温馨。生命与自然相融,美得和谐,美得永恒。和谐让每个生灵不再孤独,和谐让美丽的自然永驻。

在动物世界中,和谐相处无处不在。凶猛的非洲犀牛有自己的鸟类朋友――犀牛鸟。

原来,犀牛的皮肤虽然坚厚,可是皮肤皱褶之间却又嫩又薄,一些体外寄生虫和吸血的蚊虫便趁虚而入,从这里把它们的口器刺进去,吸食犀牛的血液。犀牛又痒又痛,可除了往自己身上涂泥能多少防御一点这些昆虫叮咬外,再没有别的好办法来赶走、消灭这些讨厌的害虫。而犀牛鸟正是捕虫的好手,它们成群地落在犀牛背上,不断地啄食着那些企图吸犀牛血的害虫。犀牛浑身舒服,自然很欢迎这些会飞的小伙伴来帮忙。

除了帮助犀牛驱虫外,犀牛鸟对犀牛还有一种特别的贡献。犀牛虽然嗅觉和听觉很灵,可视觉却非常不好,是近视眼。若是有敌人逆风悄悄地前来偷袭,它就很难察觉到。这时候,它忠实的朋友犀牛鸟就会飞上飞下,叫个不停,提醒它注意,犀牛就会意识到危险来临,及时采取防范措施。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来自《孟子》的名言更是体现了和谐相处的重要。和谐相处不仅存在于动物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互助能产生的力量更是巨大。

战国时期的蔺相如多次立功,并使完璧归赵,被赵王重用。担任赵国宰相时,廉颇将军居功自傲,十分不服气,并处处刁难。蔺相如为了国家的利益,对廉颇处处相让。在廉颇明白了蔺相如的初衷后,非常惭愧,亲自到宰相府负荆请罪。他们在处理国家事务中精诚合作,是赵国日渐兴旺,将相和被传为历史佳话。如果不和谐相处,哪来的国家兴旺?

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的身边,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更是无处不在。

比如:进入新的学习环境,我们会遇到很多同学,我们在与同学的相处中,能主动热情、真诚、平等待人、尊重他人,正确认识和处理同学间的竞争与合作,就能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同学关系,创造一个和谐,愉快的班级氛围,和同学一起在集体快乐地成长。和新老师一起交流,和周围的人一起分担自己的忧愁,这些都是我们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

“独木不成林,只有千树万树唇齿相依,才有那阵阵松涛。一花不成香,只有千朵万朵压枝低,才有那满园春色。”是的,和谐相处很重要――犀牛和犀牛鸟在和谐相处;廉颇和蔺相如在和谐相处;我们也在和谐相处。所以,朋友们,学会和谐相处吧,因为和谐相处就是力量――和谐之道。

篇7:相处有道作文

新学期开学了,天真来到了一个新的班级,他决心,一定要交到一个好朋友。

在全班做自我介绍的时候,小天真就注意到,那个小胖子人特别外向,性格开朗热情。天真想:“胖子那么热情,跟他做朋友肯定很容易。”于是他开启了对胖子的无比热情模式:“小胖你好!我叫天真,交个朋友吧!”“哦呵呵呵,好啊好啊,新朋友天真~”听到胖子的回答,天真开心极了,他觉得胖子已经认同他了,于是更加的热情。胖子有什么东西忘带了,他第一个借给他,自己没有就向后桌闷油瓶借了再给胖子;胖子想吃东西他第一个给他去买;跑完步把别人递给他的水直接给了胖子……这样一直持续了几个星期,天真虽然累,但他想,胖子一定会被他所打动,然后和他成为最好的朋友哒!直到有一天,胖子对天真说了一些话,他说:“天真,我知道你想和我做朋友,一起玩儿,但是我觉得你太热情了!你一直一直跟着我,那么帮我,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回报你,朋友…不该是这样吧……”胖子说完走了,留下天真在原地,就像是当头一棒,天真懵了,我太热情了?这么久的努力就白费了吗?朋友,朋友应该怎么样呢……

当天晚上,天真就查了资料,他看到网上说,和朋友相处要若即若离,让朋友知道你并不是只有他一个人可以一起玩,他就会更珍惜你这个朋友了。“哦~”天真若有所思。第二天去学校,他跟这个打打,那个闹闹;和小花一起去吃午饭,又和小黑一起回来,还愣是和潘子玩儿了半天摔跤。最后累得不行还是被后桌同学抬回去的。那天放学,小天真故意很慢很慢地收拾书包,他想:“今天我和那么多人玩,而且我还那么友好!那么热情!肯定会有人等我一起回家哒,哈哈~”想到这里,他兴奋的抬起头――却没一个人影。“什么?没人?”天真觉得不可思议,他冲到窗边,看向下面,胖子和潘子,小黑和小花……他们三三两两一起回家,没有人注意到那个努力和朋友相处的天真。教室里空荡荡的,夕阳斜射进来只有天真一个单薄的影子。天真感觉心里空落落的,眼睛里像有什么东西掉下来。这时候,一个影子慢慢靠近,最后在天真身边停了下来,天真抬头,是一个他想不到的人,闷油瓶!他平静地望着他,然后拉起他:“走吧,放学了。”

这么久,天真讨好胖子,又和那么多人疯玩,今天等他的却只有闷油瓶,那个一直被天真认为有些“面瘫”,不说话的闷油瓶。是啊,他怎么没想到,当他忘带什么东西或是要借给胖子自己没有时,是闷油瓶借给他;跑完步是闷油瓶把水给了他;他摔跤累得走不动还是闷油瓶抬他回去……

原来,真正的朋友默默关心,是真诚的相处,不用刻意热情,亦无须努力逢――就像一杯温水,恰到好处地滋润你的心田。

篇8:相处有道作文

大黑,六岁黑牛,高大健壮,从农场长大后被主人买回家,耕地拉套的好手,但身体有些笨重。小白,三岁白马,身手敏捷,从杂技团退役以后被主人买回家,能在村外崎岖不平的石桥上行走,不会耕地拉套。两个原本陌生的人被主人牵到同一草棚下,开始他们“一家人”的相处生活。

初次相见

“我喜欢吃青草,青草鲜嫩,营养丰富。”小白说。

“我喜欢吃干草,干草耐嚼,利于饱腹。”大黑说。

“既然喜欢吃枯瘪的干草,生活品味真低下。”小白鄙夷地想,然后不屑地“嘶――”了一声。

“真够小资的,吃草还要吃鲜嫩的青草!哼!还不是得和我一样干农活。”大黑不满地想,它撇撇嘴,“哞――”了一声。两人各怀心思不满地躺在了自己的地盘上,说不清为什么,初次见面的他们,觉得对方有那么一点点讨厌!

集市卖粮

大黑和小白各驮一石粮食到集市上去卖。走到布满大大小小石洞的石桥上时,小白欢呼雀跃着,敏捷地左绕右跳,很快就过了石桥。

“嘿,大黑牛,你倒是快点呀!”小白站在桥另一端催促大黑。

“唉,小白马,哪能跟你比啊,我从小就是耕地的出身,身体笨重,你可是杂技团里退役的啊,身手矫健,过石桥是你的强项,我可不行。”大黑不满地讽刺小白。

“啊!”一个不小心,大黑的一只蹄子陷进了一个石洞,怎么也拔不出,小白赶紧跑到他眼前,帮它拔出了蹄子。

“谢谢!”大黑说。

“不用,”小白说,“我们现在同在一个草棚下,就是一家人。”不知为什么,两人看彼此竟然顺眼了一些。

田间耕地

“你倒是快点呀!”大黑催促小白。

“我,我实在是耕不动了,我以前没干过这活,我只会耍杂技。”小白有气无力地说,身体瘫软在地上。

看着小白满脸疲惫的样子,大黑心软了。“来,跟着我,我使劲你也使劲,我放松你也放松,步伐要跟我一致,来,开始吧!不然,主人的鞭子可要落下来了。”

慢慢地,小白学会了耕地干活,地耕完了,小白亲昵地顶了顶大黑的头:“大黑,谢谢你啊!”

“咱们是一家人嘛,没什么好谢的。”大黑说。它们肩并肩,哼着歌儿,回到了家,同在草棚下吃草、歇息。

相依相偎

夕阳照着草棚,同在一草棚下,“小白,这是我特意给你驮回来的青草,快吃,还带着泥土的味道呢!”“大黑,我今天也特意给你驮了一捆干草,你快吃吧,还带着阳光的味道呢!”“小白,你真好!”“大黑,你也真好!”夕阳西下,远远望去,他们互相依偎的影子倒映在地上,融于天地间,成为这世间最美丽的风景。

他们至今有分歧,也有摩擦,但最终,他们懂得了“同一草棚下,就是一家人”的道理,它们学会了互相谅解、互相帮助、互相爱护的相处之道。

篇9:“裁”亦有道

你揉着惺忪的睡眼走进办公室,却接到来自首席财务官的邮件:“公司决定紧缩开支,明年预算支出减半,高级经理的期权红利冻结,”不过这还不是最糟糕的,在你的办公桌上还摞着一大捆黄色档案袋和一封董事会的最新决议:“两周内,请挑选解雇30%的员工。”作为一名深受下属爱戴的产品研发部总监,昨天你刚刚带领自己的团队熬夜拿出了一份新产品的开发计划。但今天,当你走过楼道,却发现有人空洞地向你微笑后迅速走开,有人心神不宁地打翻咖啡,有人聚在一起低声交谈。在这个不景气的年头,公司要渡过难关,却又不能打击早已低迷的员工士气,的确并非易事。

近日,斯坦福大学管理学教授、《论浑人》一书作者鲍勃。萨顿以《怎样在经济低迷时期做个好老板?》为题撰文,提醒低迷时期的管理者们:裁员问题的焦点并不仅仅在那些被裁撤的员工身上。

萨顿发现,很多身边担任企业高管的朋友在低迷时期都会面临因裁员、减薪等问题带来的精神压力。他援引了来自心理学领域的“有害关联”原则分析认为,对于权力不等的两方而言,人们往往会忽略那些权力不如自己的人的需求与行动。例如,首席执行官会将更多的功夫花在董事会成员身上以求弄清现状与前景,而不那么关心下属们的反应与举动。大量的研究结果也表明,当下属开始关注老板的一举一动,他们心中往往会做出最坏的假设。这样一来,上司那里的一些原本微不足道的信号就会被无限放大,导致人心浮动。

因此在人心惶惶之际,老板们首先要明确的一点是,裁员决定所影响的并非只是那些最终被裁撤了的人,更主要的是那些留下来继续跟随你渡过艰难时期的员工,

对即将离职的员工表现出什么态度,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老板在留任员工心目中的形象。当目送昔日同事离去时,留下来的员工们最需求的是什么?只有了解了这一点,才能在艰难时期依然保持一个好老板的形象,而萨顿认为,秘诀就是理解、预测、控制和同情。

心理学界的一项研究表明,当人们知道自己是安全的时候,某种压力所带来的破坏性要远远小于当人们认为自己正受到威胁的时候。萨顿以他认识的一位NGO组织的负责人为例,当他的员工发现外界的捐款额持续下降,而公司的股票投资组合也不断下跌时,就会非常紧张。但这时只要负责人告诉他们,在未来的两个月之内不会采取任何裁员或减薪的行动,员工们就不会每天提心吊胆地等待噩耗的降临,而无心工作了。这种适度的承诺一方面可以给员工某些心理上的安全感,同时也让他们知道该如何正确地担心自己的处境。

早年在宝洁计划关闭旗下的数家工厂时,萨顿曾为其主持过高层管理者的系列研讨会。从宝洁的经验中萨顿认识到,当企业宣布裁员或减薪决定时,必须告诉员工为什么作出此决定,向他们提供具体的计划、步骤,并给予他们各种能够掌控的出路选择。宝洁曾经采取的一项成功的措施是,向被裁撤的部门主管和员工表达出真诚的关怀,这为他们留住了更多优秀的员工。企业在裁员时所遭遇的最糟糕的情形莫过于,最好的员工最早离开,而留下那些不那么卖力的人,并一再影响企业整体的士气。

在艰难时期,做出裁员或减薪的举措,无论如何都会对员工造成心理和精神上的伤害。企业管理者能做的正是极力减少这样的创伤,让无论是被裁撤的,还是被留用的员工理解公司的裁员标准是公平的,这很有可能促使后者保持对公司的忠诚,从而更努力地工作,帮助你克服困难。

在坏年景里做个好老板,不等于做一个不裁员的老好人,而是要学会如何在做出减薪裁员的艰难决定时,考虑到留用雇员的心理状态及其未来表现。唯其如此,在经济复苏之时,才能保持蓬勃发展的能力,与留下来的员工一道重振旗鼓。

篇10:网鱼有道散文

网鱼有道散文

在周末闲暇时,跟着友人去长江放网捕鱼。

天还未亮,我们便驱车出发。穿着鱼民的服饰,带着鱼网,揣着收获的梦想,趁着朦胧的月色,我们来到支流停泊的渔船。就象远航的舵手,又如出征的将士,我们一个个手拉着手,荡着那一叶扁舟,在吱嘎吱嘎熟练的手摇中,两岸的青山就象浮动的鹅毛,从朦胧的眼中轻柔地飘过。当第一缕朝阳洒在透着雾气的宽阔的江面时,我们便停住摇曳的手浆,各自作好下水放网的准备。拉开网袋,露出那一条条千丝万缕的鱼网,当那银白的鱼网从口袋里取出的一刹那,一种利剑出鞘的搏杀与征服顿时从心中热荡。那一缕缕在朝阳辉映下银色的网线,与波光粼粼的江水浑然天成,就象魔术师手中一根根连接成线的银丝,玉女撒花般泻入江面,美轮美奂的场景让人心旷神怡;又如熟练的刀削面手,将一块块成团的面块削块成丝,再银丝般抽入江水,飘飘悠悠,轻轻揉揉。一时间,那一条条大小不同、品种不同、习性不同但却都心浮气躁的鱼哟,已知恶运降临,四处逃蹿。在惶恐无计中,或如铃铛,挂在网上;或鱼跃龙门,逃离险境;或左翻右窜,游刃鱼网。在蓝天白云之下,在青山鸟鸣之际,在江水波澜之间,在手触颤网之时,一种从未有过的收获与兴奋,一种融于青山绿水的.忘我与投入,一种近于超凡脱俗的悠然与自得,能让你唤醒渐入人生忘我至高境界。能释怀不能释怀的,得与失,喜与忧,在顷刻间便荡然无存。

当沉甸甸的收获到来的时候,温柔的朝阳已变成了烈暴的骄阳,最是考验体力与意志的时刻也接踵而来。我们要光着身子,顶着烈日,挥洒汗水,将一筐好几十斤重的鱼从河底一口气背到近一公里的半山腰公路上。烈日的烧酌,如雨的汗水,维坚的举步,心肝肺都要爆炸般的难受,一种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磨难与历炼,让人体会却后余生的人生艰辛与慰藉。

当我们终于全身凉爽的时候,已在自己的餐桌上陶醉鱼味的鲜美,杯杯占满了清爽甘甜的美酒与友人交碰出清脆的声乐,挥汗如雨的艰辛与苦涩已是无影无踪,莫名的惬意涌动了全身心。

综观整个网鱼的过程,其实蕴含着人生一个大哲理。网鱼的收获越大,背鱼的过程就越艰辛,餐桌上分享的快乐就越多。其实,网鱼的收获有如人生的顺境,背鱼的艰辛正如人生的逆境,餐桌上分享的快乐就是人生平常之境。顺境是如鱼得水,是坐揽车观风景的惬意,是花好月圆的幸福与快乐;逆境是超过自己承受背荷并一步步爬山挪动的艰辛,是汗水与泪水一起往肚里流的难受与苦涩;平常之境确是平淡得让人不知觉地消逝了光阴,岁月无痕的度过一个又一个平常的日子。

只要是人,就会有顺境,也会有逆境,还有平常之境。处于逆境不沉沦,得于顺境人自低,人生因为有逆境,才可能有顺境。莫为常有顺境而得意,不因出现逆境而消沉,因为有顺境,过后便可能是逆境,塞翁失马,安知祸福?人生关键的是,无论自己处在何种境遇,都要宠辱不惊,不以物喜,不以已悲,欢喜着自己的成功,勉励着自己的失败,以一颗平常心对待生活,对待名利,对待得失,对待人生。即便人生多么平淡无奇,永远处于平常之境,也要用一颗敏感的心来让人生拒绝平庸。

捕鱼无定法,网鱼确有道。

篇11:关于高考作文“取材有道”

一、高考作文的审题

近四年,江苏的高考作文题都是“提示语+题目”。虽然“提示语”也得认真分析,但最终还得围绕“题目”去写,从这个意义上说,“提示语+题目”仍然算命题作文。作为“命题作文”的题目有以下情况:

(一)一个词做题目

1、用这个词的本义。如上海题《忙》、北京题《宽容》。

2、用这个词的比喻义。如辽宁题《肩膀》、福建题《季节》。

题目的字越少,可供自由发挥的空间就越大。正因为空间大,也很容易空。可以化大为小,变虚为实,这既便于落笔,也容易写得实在、集中。有个方法,不妨试一试:在这个词的前面或后面加一些字词。这样一来,也许就好些了。比如:

醒:在“醒”前加:梦醒、觉醒、警醒、猛醒……在“醒”后加:醒悟、醒世、醒后是黎明……

生活:在“生活”前加:学习生活、文化生活、多彩的生活、苦难的生活、我的精神生活……在“生活”后加:生活的瞬间、生活的磨练、生活的甜蜜、生活的感悟……

(二)一个短语做题目

1、联合短语。如江苏题《人与路》,虽然可以有所侧重,但“人”与“路”二者都必须写到。

2、偏正短语。如全国题《心灵的选择》,要注意修饰语“心灵”,说明所作的选择不是随便、轻率的,而是严肃、慎重的。

3、动宾短语。如湖南题《谈“意气”》,它规定了论述对象是“意气”,而论点可由自己确定。

(三)一个句子做题目

审题重点一般落在谓语上,如上海题《我想握住你的手》,围绕“握住”做文章:谁想“握住”,想“握住”什么,为什么想“握住”,“握住”以后怎么样。

审清题意后,怎样才能始终扣题而不至于偏题、跑题呢?第一,不要贪多求全:不能把想到的都写进作文中去,这很容易造成内容分散而使主旨不突出。第二,不要节外生枝:写了一件事后,忽然写了一个跟题目关系不大的甚至毫无关系的事,那就偏题了。第三,不要转换话题:开头能扣住题目去写,但中途改变了原先扣题的那个话题,两个话题不是同一概念。第四,不要无限联想:恰当的联想是思考深入的一种表现,但联想太多,难免会出现一些联想偏离题意的情况。

二、高考作文的取材

许多同学都说没什么东西可写,其实可写的内容是很多的。

(一)材料来源

1、心灵世界:①自己成长的经历②自己写过的文章(主要是随笔)

2、现实世界:①家庭情趣②学校生活③社会实践④城市建设⑤环境保护⑥文体活动⑦流行歌曲⑧网络信息

3、阅读世界:①语文课本(诗文名句)②政治教材(哲学原理)③中外历史(名人故事)④课外读物(人文科技)⑤报纸刊物(最新材料)

(二)取材原则

多选亲身经历的,少选道听途说的;多选贴近现实的,少选古代历史的;多选正面积极的,少选反面消极的;多选独特个性的,少选大家熟悉的;多选含有细节的小故事,少选过于浮泛的大事件。

严格审题,紧扣题目,取材鲜活,抒写真情,条理清楚,语句通畅,定能取得高考作文的好成绩。

三、高考作文如何求新

(一)取材求新

1、记叙文

从现实生活中取材,通过一个普通人的变化反映时代的新风貌。从语文课本中取材,为一个文学形象编个新故事。从中外历史中取材,为一位历史人物编个新故事。要重视细节,倾注真情,力求生动。

2、议论文

用一两个事例作论据;用一组数据作论据。论据要新鲜、恰当,还得紧扣题目对论据作理性的分析。

(二)形式求新

这里的“形式”专指文章的外部表现形态。

1、记叙文专用:①用好“三”:三个镜头、三处地点、三张照片、三次对话、三段时间……总之,不要平铺直叙。②用倒叙:先写故事结局,再写故事的经过,最好有点波澜。

2、记叙文、议论文都可用:小标题、日记体、书信体和访谈式。

(三)语言求新

这里所说的“新”是指语言包含的内容很丰富,或蕴含的意思很深刻,或形式很鲜活。要做到全文语言都新,很难;局部有新意,努力一下,还是能做到的。以下方法供选用:

1、引用诗文名句;

2、适量运用修辞;

3、局部变换句式;

4、穿插流行歌词;

5、转引大众民谣。

四、临考做些什么准备

1、继续背诵古诗文名句,不仅要背得熟,更要写得对。这不光是为了应付默写,更是为了能在作文中引用。

2、找十篇近三年的高考佳作认真看一看,不要背,主要是学学人家的构思立意和某些写法。

3、搜索一点近一个月来报刊和网络上的信息,以便作为高考作文的鲜活素材。

4、回忆一下自己常写错的字,好好写几遍,力求在高考时不再写错。

5、好好练练字,高考时写清楚每一个字,如能做到端正美观则更好。这是给阅卷老师的第一印象,非常重要。

篇12:居心有道散文

居心有道散文

家有多种:居住于石,取其牢固;居住于竹,取其坚韧。石、竹可为家,心亦可为家。若要居于心中,自然要先以心为家,且要居心有道。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的一生,如鲲般“未有知其修者”,又如鹏般“传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既然天高海阔,何不翱翔其间、逍遥一生?既然生死皆于此,那生死又有何分别?任那些世俗的眼光封锁在视线之外,我只顾行我的逍遥游、唱我的逍遥叹。居心尘外,逍遥无待。

社会的存在也许是光明的,却也不乏黑暗。为世所逼、居心为家的人比比皆是。三毛,一生孤苦的人,曾一度被怀疑为精神病患者,可她又何错之有?撒哈拉沙漠,她是黄土中的一眼甘泉;雨季不再来,她是幕帘中的一份期待。人海茫茫,过往者皆行色匆匆,又有谁去静听她的心曲?居于心中,才使她稍有慰藉。

而心也不是毫无极限的,那些靠为所欲为来释放自己的行为,无异于扬汤止沸。这也是居心,且要有道的缘故。

小人居心必取利,士人居心必图名,此常人之心也;而圣人居心顾天下,此则为生于社会的一种责任、一种担当。庄子向往逍遥无待,而他却又发现万物皆有所待,这是一种遗憾,又何尝不是一种庆幸?正因有此,人才懂得存于世间的责任与意义。

青莲居士一句“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洒脱,居心于酒中,却也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效力社会的责任感;少陵野老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傲气,却不忘“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悲天悯人的情怀。居心有道,道即在心有责任、生有意义。

诚然,心中有道,行也应有道。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有人心怀抱负,但终身无所事事的空想,也是枉然。王学的首创者王守仁开始只知格物理论,对竹冥思几天几夜,得到的只是一场大病而已。而他终于大彻大悟,跋山涉水,提出了“知行合一”的理论,才使明代的思想空前发展。行有道,才不负心有道。

人需有心。即使人声鼎沸,即使四面楚歌,心境亦可澄澈。只因我心有主,居心有道。

送东阳马生序翻译

送东阳马生序原文及翻译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原文及翻译

送东阳马生序翻译注释

答李翊书读后感800字

老子语录

老子的语录

答顾东桥书读后感

孙中山经典名言名句语录

道德经的励志名言警句推荐

为学有道,教学有道
《为学有道,教学有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为学有道,教学有道(精选12篇)】相关文章:

家长代表国旗下讲话稿2024-02-29

道家经典语录2024-03-19

关于《老子》的名言2022-05-07

送东阳马生序原文翻译2022-09-07

比较阅读:送东阳马生序 苏洵传2023-07-17

道家思想经典佛语语录2023-06-26

《送东阳马生序》难句解析2022-05-07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文言文阅读训练2022-05-06

《送东阳马生序》课文和翻译2023-03-18

送《东阳马生序》《明史宋濂传》对比阅读答案2023-09-13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