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科历史、地理、政治教材改革有哪些新变化?

时间:2023-08-25 08:11:02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高中文科历史、地理、政治教材改革有哪些新变化?(整理2篇)由网友“雅米蜜呀”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高中文科历史、地理、政治教材改革有哪些新变化?,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文科历史、地理、政治教材改革有哪些新变化?

篇1:高中文科历史、地理、政治教材改革有哪些新变化?

历史

版历史课程标准与版的历史课程标准相比,课程内容上有所增删。

必修课程由原来的专题史变成了通史,按时间排序分为中国史和世界史。

中国古代史部分所增加的内容:

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

汉朝开疆拓土

秦汉时期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

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民族融合、区域开发

辽、西夏、金、元诸政权的建立、发展和相关制度建设、北方少数民族在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明清时期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相关举措、南海诸岛、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是中国版图的一部分等内容

中国近现代史的部分变化:

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

增加了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内容。

世界史部分所删除的内容:

西方早期的殖民扩张

巴黎公社

1929年经济危机

罗斯福新政

苏联经济建设以及近现代科学技术

文学艺术等内容

选择性必修课程主要新增了“文化传播与交流”模块、选修课程的“史学入门”和“史料研读”两大模块都是新增内容。

地理

1.进行知识结构的调整

旧版地理科学体系庞大,内容广泛,对于教材的选材有很多的不足,比如说内容多、难点多,重点不突出,实用性差,往往给学生带来繁杂的记忆烦恼。

地理新教材注重传统的知识结构体系,并进行了很多的改革,做到了简化知识、综合考虑、突出重点。

2.将人地关系作为现代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

此次地理新教材,始终把人地关系放在首位,教材的编写,始终是在人地关系的思想指导下,不十分强调地理知识的系统性,而是从人地关系的角度来选取教学内容,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3.密切结合实际

地理新教材从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多方面合格的人才,很注重其实用性、新颖性。

把学生新学的知识运用于实际,密切联系实际,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政治

1.课程性质变化

新课标中明确的指出高中政治课程是一门怎样课程,这门课程讲授了哪些内容,目的是培养什么的学生,以及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根本任务这几个方面来介绍课程性质的。

课程性质的变化,突出体现了党中央十九大精神的重要性,将其融入到了学习的全过程中。重在把握思想政治课程的思想性和方向性,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新时代的历史方位。

2.课程的基本理念变化

课程的基本理念由过去的五点变成了四点,而且在这四点中只能看到老的课程理念中的“政治方向”和“评价机制”的相关表述,但表述内容和方向也发生变化。

具体来说,新课标的课程基本理念变化如下:

(1)“加强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导与注重学生成长的特点相结合”变为“坚持政治的思想政治方向”;

(2)由“建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机制”变为“建立促进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评价机制”,将“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提到了十分重要的地位。

(3)除此之外,新增加的表述有“构建以培育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的活动型学科课程”以及“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改进教学方式”。

(4)被删掉的基本理念有三点,分别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

新课标中课程基本理念的变化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更加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以往的基本理念是以课程为核心,而新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为核心。

3.新增“学科核心素养”

新课标中增加了“学科核心素养”部分的内容,旧课标中没有核心素养的相关阐述。

新增“学科核心素养”这一部分主要目的是将党的教育方针关于人的全面发展要求具体化、细化到学科课程之中。长期以来,宏观育人目标是明确的,中观的学科育人目标比较笼统,容易造成微观的教学目标只关注具体的知识学习。

4.课程目标发生改变

旧课标分为总目标和分目标,分目标又包括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维。

新课标中的课程目标是围绕着“学科核心素养”为中心展开的,目标变成了:“通过思想政治课程学习,学科能够具有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目的在于培养四种学生:具有政治认同的学生,具有科学精神养的学生,具有法治意识素养的学生,具有公共参与素养的学生。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目标的变化,将教学目标进行融合,将教学的唯一目的指向培养具有“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素养”的学生,突出了“学科核心素养”四个方面的重要性。

5.课程结构的优化调整

旧课标中的必修课程包括《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四个模块,选修是六门课程。

新课标中在教考关系方面,把学习内容分为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类,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统一高考相关要求以及学生兴趣特长发展需要相适应。

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政治与法治》《哲学与文化》四个模块,并规定了选择性必修是《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法律与生活》《逻辑与思维》,选修是《财经与生活》《法官与律师》《历史上的哲学家》,最大的变化是将大学的很多知识放到了高中阶段。

6.学业质量要求的补充

(1)学业质量内涵

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本学科课程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

学业质最标准是以本学科核心素养及其表现水平为主要维度,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学业成就表现的总体刻画。

不同水平学业成就表现的关键特征,学业质量标准明确将学业质量划分为不同水平,并描述了不同水平学习结果的具体表现。

思想政治学科学业质量是阶段性评价、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和学员水平等级性考试命题的重要依据。

(2)学业质量水平

思想政治学科学业质量水平分为4级。

学业质量水平二是高中毕业生在本学科应该达到的合格要求。学业质量水平三是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的命题依据。

学生到水平四的相关表现可纳入综合素质档案中予以呈现,作为普高等学校招生录取、自主招生的参考。

新课标增加“学业质量”,明确学业质量是对学生多方面发展状况的综合衡量,确立了新的质量观,改变过去单纯看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引导教学更加关注育人目的。

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把学业质量划分为不同水平,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把握教学要求,因材施教,也为考试评价提供了依据。

篇2:高中理综物理、生物、化学教材改革有哪些新变化?

物理

1.现在以知识模块来区分必修、选修,划分更加细致、科学、合理。

2.必修模块为合格性考试内容,必修模块和选择性必修模块为等级性考试内容。

无论是必修课程还是选修课程都充分注重物理核心素养的达成。

化学

现由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课程构成:

必修课程包括5个主题:化学科学与实验探究、常见的无机物及其应用、物质结构基础及化学反应规律、简单的有机物及其应用、化学与社会发展;不划分模块,共4学分。

将每部分内容更加细化,每个主题都明确了“学生必做实验”和“教学提示”,为促进全体学生在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各个方面都有一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选择性必修课程包括3个模块:化学反应原理、物质结构与性质、有机化学基础,每个模块2学分,共6个学分。学习要求有所提高,且强调学生必做实验并提出情境素材的建议。

选修课程包括3个系列:实验化学、化学与社会、发展中的化学科学,每修习完成9学时可获得0.5学分,最高可获得4学分。实验化学模块变动较小,增加了“STSE综合实验”,主要内容是围绕资源、能源、环境等方面的探究,增加了与材料性能和生命健康的联系在于引发学生的思考。

生物

变化一:课程目标

学科核心素养融合了原有的“三维目标”(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

生命观念:是指观察到的生命现象及相互关系或特性进行解释后的抽象,是人们经过实证后的观点,是能够理解或解释生物学相关事件和现象的意识、观念和思想方法。

科学思维:是指尊重事实和证据,崇尚严谨和务实的求知态度,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习惯和能力。

科学探究:是指能够发现现实世界中的生物学问题,针对特定的生物学现象,进行观察、提问、实验设计、方案实施以及对结果的交流与讨论的能力。

社会责任:是指基于生物学的认识,参与个人与社会事务的讨论,做出理性解释和判断,解决生产生活问题的担当和能力。

变化二:课程结构与课程内容

此处详见课本。

变化三:新增学业质量(4个水平)

每个水平对应4个维度进行细致的质量描述。

学业质量标准是阶段性评价、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的重要依据,二是高中毕业生在本学科应该达到的合格要求,仅限于必修课程内容,是本学科学业水平合格考试的命题依据;

学业质量水平四是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的命题依据,包括必修课程和选择性必修课程的全部内容,不包含选修课程。

高二文科语文学习方法介绍

高中文科生学习方法

文科生必读的学习方法

宜昌新高考再选科目考试成绩怎么计算

文科生的高考复习计划

高考改革对山东复读生有什么影响

高二文科差生学习方法

高考文科生的学习方法

高二政治学科教学工作总结

文科教研中学语文教材改革之我见

高中文科历史、地理、政治教材改革有哪些新变化?
《高中文科历史、地理、政治教材改革有哪些新变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高中文科历史、地理、政治教材改革有哪些新变化?(整理2篇)】相关文章:

高中地理教师年度考核总结2023-08-28

高考改革作文范文2023-07-11

高考政策解读2024-02-02

高二历史教师学期工作总结2022-05-07

文科状元学习计划表2023-01-18

高二历史教师新学期工作计划2023-01-04

文科历史怎么学好2024-02-05

8年级地理学习方法有哪些2023-02-03

好的高中文综学习方法2023-10-02

高中文综组公开课活动总结2023-04-28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