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桃花源记》课文分析

时间:2023-08-29 08:09:57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陶渊明《桃花源记》课文分析(合集6篇)由网友“英雄联盟”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陶渊明《桃花源记》课文分析,欢迎阅读借鉴。

陶渊明《桃花源记》课文分析

篇1:陶渊明《桃花源记》课文分析

陶渊明《桃花源记》课文分析

尽管《桃花源记》的理想不可能实现,但它体现了人们的追求和向往,也反映出人们对现实的不满与反抗。

一、文章的主旨

本文是以记叙为主的文章,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按时间先后顺序,把发现桃源、小住桃源、离开桃源、再寻桃源的曲折离打的情节贯串起来,描绘了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恬静,人人自得其乐的社会,是当时的黑暗社会的鲜明对照,是作者及广大劳动人民所向往的一种理想社会,它体现了人们的追求与想往,也反映出人们对现实的不满与反抗。

二、结构层次

《桃花源记》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从首句至“欲穷其林”,写武陵渔人捕鱼时偶然进入桃花源的曲折情景。作者以惊人的妙笔,描绘了桃源恬静、优美的自然环境:长长的绿水,夹岸的桃林,纷飞的花瓣,芬芳的嫩草,使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作品一开始就以特有的魅力紧紧抓住了读者,使你非跟着渔人这个导游走下去不可。第二部分,从“林尽水源”至“不足为外人道也”,写渔人所见的桃源风光及农民古朴淳真、热情好客的生活情趣。作者借人民不满秦始皇暴政这一历史事实来抒发对刘裕弑君篡位暴行的不满,并由此产生对理想境界的热烈追求,以大胆的幻想、饱满的浪漫主义情绪歌颂了理想乐土。这是“记”中的主体和核心。作者是通过形象的描写,神话式的虚构故事和美的激情来打动读者心灵的。第三部分,从“既出”至末句,写渔人离开桃源后,数人闻讯再访而不可得其路径的种种情景。以此作结,给读者留下了悬念,增加了作品幽微神秘的色彩。这结尾,也可能是暗示读者:这美好的境界在现实中是并不存在的。

三、详略安排

本文是作者的寓意之作,因而能否表达寓意,就成了材料取舍的关键。总的说来,桃花源里面写的详,桃花源外面写的略;生活图景写的'较详,一般过程较略;渔人进桃花源时写的详,出来时写的略;桃花源中人“自云”写的详,渔人的答话写的略。正因为该详就详,该略就略,详略得当,所以全文仅用320字,就创造了一个有头有尾、有环境、有情节、有人物和有对话的动人故事,完美表达了寓意。

四、虚实结合的写法

作品既具有浓烈的浪漫虚幻色彩,又有强烈的真实感人力量。这一方面是因为主题具有现实意义;另一方面是作者始终注意把虚构与现实结合起来。乌托邦式的理想社会是虚构的,情节是离奇的。桃花源是“避秦时乱”的人们开辟的,一直延续到晋代,与世隔绝五六百年,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但是,秦始皇式的暴政,在陶渊明生活的时代依然存在,东晋统治集团对人民的残酷压榨,对下层知识分子的无情排斥,刘裕篡夺皇位的阴谋手段,都是活生生的现实。

所以,人们能通过这离奇的构思,强烈地感到主题的真实。同时,作者始终注意在虚构故事时结合着逼真的写实。如文章一开始就明确向读者交待了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及其人物的身份、职业:“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这就使桃源境内发生的一切事情变得好像都是真的。最后写南阳刘子骥向往这个乐土,欣然寻访,没有成功。刘子骥,是历史上实有的人物,是晋朝太元时的名士,与陶渊明是同时代的人,作者把他写进作品中去,就进一步渲染了作品的真真假假的气氛。作者之所以如此首尾照应,意在使人确信:虚幻怪异的桃花源是实有其地的胜境,从而加强了作品诱人的艺术力量。

五、语言艺术特色

作者善于用通俗平易、朴素自然的语言在其田园诗中描写他所喜爱的农村生活。在《桃花源记》中也是如此。如作品的第一段写桃花源外面的景色:“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仅仅用22个字就描画出一幅迷人的暮春桃林图。头两句从正面写桃林之茂密,第三句从反面写桃树之多而且纯,后两句从侧面衬托出桃林地面之美,以及桃花盛开后花瓣纷纷落下的景象。作者从不同的角度描写桃林之美,其中有的词语如“芳草鲜美”,简直给读者一种有色有香的感觉,而所用的语言却是接近口语化的。陶渊明用这些朴素的散文语言描绘了桃源外围及内部的自然美和人们的生活美,因此吸引了后世不少的画家去画桃源图。清人卫炳鋆说:“桃源山水,画中景也。……而古今之列人画谱者,唐、宋以来,惟摩诘《桃花源里人家》,意趣盎然,神致生动。……韩文公《题桃源图》诗,舒元舆有《录桃源画记》,吟咏之余,宛若置身洞天福地,然其造意设色,大约因明记想象为之。”;《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陶渊明卷下编》,中华书局1962年版)作者在叙述中的语言不仅到朴素自然,而且非常精练,没有多余的废话。全文用320个字就讲了一个有头有尾,有人物,有话,有情节的故事。整篇作品因主要写桃源社会,所以着重详写桃源内的人与事,写桃源外的事就从略。

作者往往用精练的语言表达丰富的内容,收到以少胜多的效果。如写到桃源人初见渔人的情景,只写“见渔人,乃大惊”,后面三个字不仅写出了桃源人见到渔人的神色,而且也体现了他们与外界隔绝之久。又如写渔人与桃源人谈话的情景,作者以“此人—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一句话作了交代。这个复句所包含的内容也很多。渔人自己在世上所知道的详细情况,不是作者所要着力描写成的所以在上半句一笔带过。而后半句,虽只三个字,但从桃源人共同的“叹惋”中,可以想象到渔人所说的世上的情形,与桃源内的生活相比之下,世上是多么混乱不堪!而桃源内的生活又是多么安定

《桃花源记》中许多词语由于言简意赅,一直被后世沿用下来,至今还有其生命力。如:“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不足为外人道也”,“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等等,这些词语都几乎成了人们熟悉的成语。其中“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一句,用来表现桃源人与世外隔绝之久,而又说明桃源内没有朝代变化的情形,非常贴切,又非常生动具体。宋代唐庚在《唐子西文灵》中说:“唐人有诗云:‘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及观渊明诗云: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便觉唐人费力如此。如《桃花源记》言:‘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可见造语之简妙。盖晋人工造语,而渊明其尤也。”从上所说,可见宋代人也已看出了陶渊明驾驭语言上的深厚功夫。不言而喻,陶渊明在写作《桃花源记》艺术上的独创之处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

拓展阅读:桃花源记重点语句

1.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解析:用一组句式整齐的句子描绘了桃花源人的生活环境和社会风尚,写出了桃花源仙境的美丽和谐,表达了作者对其的赞美与向往。这是渔人进入桃花源后所见到的桃源风光,是本段的第一层次。作者把桃源写得如此幽静美好,是为了反衬外界的黑暗和污浊。

2.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解析:“异之”、“复前行”、“欲穷”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渔人进入桃花源渲染了气氛,也为桃花源中的美好生活图景做了铺垫。文章用一个“异”字来引出下文的桃源仙境;又以一个“穷”字,紧连下段首句的“尽”字。

3. 见渔人,乃大惊。

解析:“大惊”显示桃花源与世隔绝的久远,与下文“自云……间隔”暗合,从侧面反映了社会生活的黑暗。

4.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渔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解析:这两句都表现了村中人的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特点,也从侧面反映了桃花源人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没有压迫,和平恬静,丰衣足食,表现了作者对其的向往。

5.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解析:“叹惋”,一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如此黑暗而叹息,二为桃源外的人一直过着痛苦的生活而叹惋。

6.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解析:桃花源从此与世隔绝了,这就渲染了“世外桃源”的神秘。

7.不足为他人道也。

解析:说明桃源人不愿外界打扰他们和平安宁的生活,同时为下文埋下伏笔。

8.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解析:用借代的写法写出了老人和小孩的欢乐,表现了桃花源人民的幸福安定,表达了作者对其的热爱与向往。

篇2:陶渊明《桃花源记》课文分析

关于陶渊明《桃花源记》课文分析

《桃花源记》的作者陶渊明,生活于晋宋交替的时代,也曾做过小官,但由于对统治阶级不满,辞官归隐。为了表示自己对平等、和平社会的向往,对黑暗现实的不满,虚构了一个“和平、宁静、人人平等、自食其力、没有人压迫人、人剥削人现象的理想社会──桃花源。”根据单元的教学重点,如何综合运用记叙和描写的表达方式,理清线索也是这课书的学习重点。

本文以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叙述了渔人发现桃源,进入桃源的所见所闻,离开桃源又寻找桃源的经历。行文中悬念不断,“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初极狭,才通人”、“不足为外人道也”、“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使故事情节曲折回环,引人入胜。其中,对桃源中景、人、情的.描写,是记叙的一个补充,突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阅读本文,在体会作者对理想社会追求的同时,也应当了解作者消极遁世的思想,这是阅读的难点,要注意把握。

这篇课文在理解大意的基础上,要全篇背诵。对于一些重点的文言实词,也要掌握,如:“具”、“寻”等。

篇3:陶渊明《桃花源记》课文解析

陶渊明《桃花源记》课文解析(2)

陶渊明《桃花源记》课文解析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注释】

太元:东晋孝武帝司马曜的年号(376―396)。

武陵:古代郡名,在今湖南省常德一带。

业:从事某种职业。

缘:沿,沿着。

行:走,这里指划船而行。

逢:碰到,遇到。夹:处在二者之间。

杂:混杂,不纯。

芳草:香草。

鲜美:鲜艳美丽。

落英:坠落的花瓣。

缤纷:繁多而纷乱的样子。

甚:很。

异之:对此感到诧异。复:又。欲:打算,想。

穷:尽,这里是“走到??尽头”的意思。

【段析】

“行”指划船而行,预示进入奇境,又为后文的“处处志之”“遂迷,不复得路”埋下伏笔。

“忽”说明是偶然的。

“异之”“欲穷”暗示“奇境”将会出现,为渔人进入桃花源渲染了气氛,也为桃花源中的美好生活图景作了铺垫。

【段析】第一部分(1):写渔人偶然发现桃花林。这是故事的开端。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注释】

林尽水源:桃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源头。便:副词,就。

舍:离开。

入:进入。

狭:窄。才通人:

仅容一个人通过。

豁然:开阔的样子。

开朗:开阔而明亮。

旷:平坦开阔。

俨然:整齐的样子。

良田:肥沃的田地。

属:类。阡陌:田间小路。阡,田间南北向小路。陌,田间东西向小路。

交通:互相通达。

作:劳作。

悉:都。

如:像。

黄发垂髫:指老人和小孩。黄发,旧说是长寿的特征,所以用以指老人。垂髫,小孩垂下来的头发,用以指小孩。

并:副词,一起、一并。

怡然:喜悦、快乐的样子。

【段析】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点明已至幽深之地。“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暗示并非寻常去处。

“初极狭,才通人”又设置了悬念,“豁然开朗”说明谜底就要揭开了,引人入胜。

“豁然开朗”总写渔人的感受,有柳暗花明的韵味。

“土地平旷??相闻”,这是自然环境描写。

景物优美雅致,气氛宁静融洽。

由远及近,由景及人,勾勒出一幅理想的田园生活图景。

社会环境和平宁静。

人们共享欢乐,这是桃源人的社会风尚。

写桃源人安定和平的生活。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注释】

乃:竟然。

要(yāo):邀请。设:设置。

咸:都,全。

讯:消息。

云:说。妻子:妻子儿女。邑人:同邑的

人,同乡。遂:就,于是。间隔:隔断,隔绝。

乃:竟,竟然。

无论:不要说。

延:邀请。

至:到。

辞:告别。

去:离开。.

语(yù):告诉。不足:不值得,不

必。为:对,向。道:说,谈起。

【段析】

“乃大惊”,写出桃源人对陌生人的'惊异,显示出桃花源与世隔绝的久远。

桃源人淳朴热情。

交代桃源人来此的原因。

外面已经变了几个朝代,他们却全然不知,真是与世隔绝的地方。 替外人叹惋,可见桃源之乐,为外界人还要过战乱不已的痛苦生活而叹惋。

再次表现桃源中人的热情好客、民风淳朴。

“不足为外人道也”,怕再遭战乱,也为下文“遂迷,不复得路”埋下伏笔。

第二部分(2~3):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在桃花源人家里做客及辞去的经过,这是故事的发展。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注释】

既:已经。便扶向路:就顺着旧路回去。

扶,沿、沿着。

志:动词,做标记。

及:至,到。

郡下:郡里,

指武陵郡城里。诣:本意是往,到。引申为访问,拜见。

如此:指发现桃花源的事。

即:立即,立刻。遣:派。

向:原先。志:名词,标记。

刘子骥:即刘膦之,字子骥,东晋南阳(今河南南阳)人。隐居不仕,好游山水。

高尚:高洁。欣然:高兴的样子。规:计划。

未果:没有实现。寻:不久。终:生命终结,死。

问津:问路。这里的意思是探访、

访求。津,渡口。

者:??的人。

【段析】

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根本不存在。

写渔人离开桃花源后,太守派人访问桃花源未果。这是故事的结局。 桃花源无法追寻,暗示这是一个虚构的无法实现的社会理想。 刘子骥探访未成,增加了神秘色彩。

第三部分(4):写渔人离开桃花源后,太守派人先后探访桃花源未果的情形。

译文

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鱼为生。有一天,他沿着溪水划船,忘记了路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紧靠着两岸生长有几百步。其中没有其他树,花草鲜嫩美丽,落花纷纷。渔人感到很惊奇。继续往前走,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林子的尽头是溪流的源头,于是出现了一座小山,山上有一个小洞口,隐隐约约好像有点亮。渔人于是离开船,从洞口进去。起初很狭窄,仅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这里土地平坦

宽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叫之声可以互相听到。在那里人们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着打扮,完全都像桃花源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都安闲快乐。

桃花源里的人见到渔人,大吃一惊,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详细地回答了他的问题,有人便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摆酒杀鸡做饭来款待他。村中的人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带领着自己的妻子儿女及乡邻们来到这与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了,于是就与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

桃花源里的人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渔人把自己听到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村中的人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又各自把渔人请到自己的家中,都拿出酒食来款待他。渔人逗留了几天以后,告辞离开了。这里的人对渔人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

渔人离开桃花源以后,找到了他的船,顺着从前的路回去,处处都做了标记。到了郡城,拜见了太守,说了自己的这番经历。太守立即派人跟随他前往,寻找以前做的标记,竟然迷了路,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南阳人刘子骥,是志向高洁的隐士,听说了这件事,高兴地计划前往。没有实现,不久就病死了。此后就再也没有人访求桃花源了。

篇4:《桃花源记》课文分析

【教材简析及教学设想】

陶渊明是我国东晋时期杰出的诗人,他的诗已成为我国古典文库中的宝贵遗产,其中最出色的《桃花源记》和《桃花源诗》(《桃花源记》乃《桃花源诗》的序文),已经成为我国人民雅俗共赏的精彩作品。 《桃花源记》是一篇故事性很强的艺术作品,表达了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陶渊明之所以能在文中写出这样一个美好社会,同他本人的经历也有密切关系。陶渊明平生厌恶晋朝朝廷上下统治阶级奢侈腐朽的寄生生活,也讨厌官场上的舞弊营私的行为,他曾经三次因此辞去官职,隐居起来。陶渊明在农村过了几十年的隐居生活,亲自参加农业劳动,和农民交朋友,生活虽然穷一点,但和淳朴的老百姓在一起生活,陶渊明深深感到比在官场和那些醉心功名利禄的人相处,心情要愉快得多。这些都说明了陶渊明对当时政治黑暗的社会极为不满,对广大农民有深厚的感情。

按作者的构想,桃花源跟桃花林仅一洞之隔,洞口附近乃溪水源头,桃花林恰好至此而尽。弄清这个背景再看故事,就会觉得头绪很清楚。这个故事颇有传奇色彩。首先渔人进入桃花源的经过甚奇,渔人因一片桃花林而“忘路之远近”;洞极狭且深不可测仍然只身进入。其次桃花源中人更奇,若为仙,却有寻常人饮食起居;若为隐,一洞隔离人世几百年。最后桃花源消失尤奇,渔人出洞后尽管“处处志之”,但是“寻向所志”时最终是迷了路。

作者虚构这个故事是有寄托的。他生活在东晋末期战乱频繁的环境里,长期隐居农村,对农村的现实有更深的了解,对人民的愿望更有了切身体会,于是构想出他心中的理想社会――世外桃源。但是作者十分清楚地看到,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样的理想社会是无法实现的。

读这篇名作,既要看到作者的美好理想,又要看出他的无法克服的思想矛盾,才能深刻理解它的内容和写法。

教学这篇名作,要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弄懂课文大意,然后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教学中不妨运用视听及多媒体技术,采用诵读、讨论和合作探究的方法,激情增趣,领会情感,学懂课文。

设计课件时,在充分收集有关素材和明确教学对象、任务条件下,主要融音乐、书法、图片、诗文于一体,全方位的触动学生的感官,以期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学习目标】

1. 朗读、背诵课文。

2. 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3. 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重点】

(1)朗读、背诵文言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3)把握文章的叙事线索。

【难点】

理解文章故事曲折回环,悬念迭起,引人入胜的写法。

【学习过程】

一. 字词:

1. 请同学们查字典,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豁然开朗(huò ) 屋舍俨然(yǎn) 阡陌交通(qiān mò )

黄发垂髫 (tiáo) 便要还家(yāo)

刘 子 骥( jì ) 诣 太 守(yì )

2. 请同学们熟读课文,查字典,参考课文注释,试翻译课文。

二. 课文分析

(一)

我国东晋末年,封建国家分裂,政权交替,战争频繁。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对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

元代诗人张养浩在《潼关怀古》一诗中发出了这样的慨叹: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可以说,和平,是每一个民族共同的向往。有一个成语就是这一社会理想的集中体现,它就是——世外桃源!

这个成语出自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名作《桃花源记》。它描述的是一个与世隔绝、没有战祸,安乐而美好的地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打出文章题目:桃花源记)

(二)作者简介: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伟大诗人。 生于东晋末朝,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当时社会**不安,他有志不得展。做过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弃官回乡,这时他四十一岁,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忧愤、饥寒、劳累、疾病一起折磨着他,六十三岁去世。后称靖节先生。

他所作的诗文,内容多描写农村生活,表现了优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但也包含了乐天知命、消极遁世的因素。在形式上一反当时华而不实的文风,明朗清新,质朴自然,善于抓住客观事物最突出的特征,淡淡几笔传神的.表现它的形象,简洁含蓄而富有韵味,对后代作家有较大的影响。

本文写作年代大约是宋永初二年(4),其时陶渊明已经五十七岁了。他拒绝同当时的政权合作,不满黑暗的政治现实,同时由于他和农民接近,理解他们追求理想社会的愿望,所以写了这篇记和诗。

(三)理清课文思路

(1)线索:渔人的行踪(进出桃源)。

(2)段意:

第1段,渔人缘溪行,欲穷桃花林。

第2段,舍船从口入,发现桃源景。

第3段,应邀得酒食,了解桃源人。

第4段,既出说如此,不复得其路。

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第1节):写渔人捕鱼时偶然发现桃花林的经过。

第二部分(第2~3节):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在桃源人家里做客及辞去的经过。

第三部分(第4~5节)写渔人离开桃源后,太守派人先后探访桃源未果的情形。

(四)掌握课文注释的词语。

为业:靠……谋生。

缘:沿。

夹岸:夹着溪流两岸。

杂:别的。

鲜美:鲜艳美丽。

异:诧异。

穷:穷尽。

舍:舍弃,放弃。

豁然:开通、敞亮的样子。

开朗:开阔明亮。

平旷:平坦开阔。

属:类。

悉:全。

怡然自乐:喜悦,心满意足。

所从来:从哪儿来。

咸:都。

问讯:打听消息。

先世:祖先。

妻子:妻子儿女。

邑人:同乡人。

不复出焉:不再从这里出去。

焉:于之,从这里。

间隔:断绝了往来。

皆:都。

叹惋:感叹,惋惜。

延:请。

语告:告诉(他)说。

不足:不值得。

既:已经。

志:做记号。

诣:拜见。

如此:像这样。

遣:派。

欣然:高兴地。

(五)重要词语小结

(1)古今异义词:

鲜美 古义:鲜艳美丽 芳草鲜美

今义:(味道)新鲜

交通 古义:交错相通 阡陌交通

今义:交通运输

妻子 古义:妻子儿女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今义:指男方的配偶,老婆

绝境 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 来此绝境

今义:没有出路的地方

无论 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 无论魏晋

今义:不管(连词)

缘 古义:沿 缘溪行

今义:缘故,缘分

延 古义:请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今义:延长、延伸

津 古义:渡口,这里问津指探访。 后遂无问津者

今义:口液

(2)一词多义

舍:舍弃 便舍船 寻:寻找 寻向所志

房子 屋舍俨然 不久 寻病终

志:做标记 处处志之 向:以前 寻向所志

标记 寻向所志 对着 眈眈相向

为:作为 武陵人捕鱼为业 扶:沿着 便扶向路

对、向 不足为外人道也 搀扶 出郭相扶将

(3)判断句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南阳的刘子骥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三. 主题探究

1. 本文描写的桃花源是怎样的社会状况?

2. 这种社会状况与作者所处的时代有何不同?

明确:桃花源的社会状况: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人人生活的安宁幸福等。

作者所处时代:战争频繁,民不聊生。

小结:作者因不满当时的黑暗政治和社会现状,远离官场,隐居田园,一生安贫乐道,追求一种自由安宁生活。本文所表现的思想正是作者的社会理想。

四. 总结结构,思考文章主题

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源的情形,都贯穿起来了。故事曲折回环。它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中心思想)

五. 散读课文,归纳写作特色。

1. 剪裁得当。通过描绘桃花源中的生活情状来表达作者的理想社会。中间部分写得详细,开头结尾写得简略。

2. 线索清楚。以渔人行踪为线索,一线贯穿,层次分明,但并非平铺直叙,而是曲折回环,悬念叠起,虚虚实实,引人入胜。

3. 语言简洁凝练,通俗流畅。

篇5:《桃花源记》课文分析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译文:

晋朝元年间,有个武陵人以捕鱼为职业。有一天他顺着溪水划船走,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树夹着溪流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地上香草鲜艳美丽,坠落的花瓣繁多交杂。渔人很惊异这种美景。再往前走,想走完那片桃林。

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紧接着就看见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里面好像有光亮。渔人就丢下小船,从洞口进去。开始洞口很窄,仅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那里面的人们来来往往耕田劳作,男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都悠闲愉快,自得其乐。

桃源中人看见渔人,于是很惊奇,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详尽地回答了他。他就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摆酒杀鸡做饭菜。村子里的人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前代祖先为了躲避秦朝时候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与人世隔绝的地方,没有再从这里出去过,于是和桃花源以外的世人隔绝了。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这渔人一件件为他们详细说出自己知道的情况,那些人听罢都感叹惋惜。其他的人各自又邀请渔人到自己的家中,都拿出酒和饭菜来招待。渔人住了几天,告辞离去。这里的人告诉他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说啊。”

渔人出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沿着旧路回去,一路上处处作了标记。回到郡里,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这些情况。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前去,寻找先前做的标记,竟迷失了方向,没有再找到原来的路。

南阳有个刘子骥,是个高尚的名士,听到这件事,高高兴兴地计划前往。没有实现,不久病死了。后来就没有探访的人了。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30分钟)

1. 《桃花源记》选自____,原是____中的____。作者是____朝的____。是著名的____。

2. 渔人是怎么发现桃花源的?作者写这一景物描写的主要意图是什么?能准确说明桃花源的山洞口位置的语句是:

3. “忽逢”一词的意思是什么?“欲穷其林”的原因是什么?

4. 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

5. 课文是怎样交代发现桃花源的原因、时间、地点、人物的?(用原文答)

6. 渔人“从口入”,看到了桃源怎样的美景?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对桃花源中的人们进行了描写?

7. “豁然开朗”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现在使用这个成语,除了原来的意思外,还可以形容_____________。

8. 渔人至桃花村,村人如何对渔人的?反映了桃花源怎样的社会风气?

9. “便要还家”中的“要”字的意思是____;本段中与“要”字意思相同的一个词是_____

10. 桃源人见渔人为什么“乃大惊”?

11. 桃源人为何“不复出”?

12. 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13.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么?

14. 文中哪句话表明桃源人听了渔人的话之后,虽“叹惋”却仍然想继续在桃花源中生活?他们为什么为愿离开?

15. 第3段中可以用来证实桃花源中人“与外人间隔”的语句是哪些?文中除反映桃花源中人“与外人间隔”外,还反映了他们什么样的生活状况和怎样的待人之道?

16. 渔人出桃源时,“处处志之”,为什么再往时,“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或问:渔人既然“处处志之”,但“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是否矛盾?作者这样写用意何在?)

17. 写高尚人士寻访桃花源“未果”,“寻病终”有什么作用?

18. 本文以渔人行踪为线索,最后一节写刘子骥是否多余?

19. 为什么说桃花源是当时的理想社会?我们今天应当怎么评价?作者为何写它?

20. 下面是陶渊明《桃花源诗》的节选,选择对其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相命肆(1)农耕,日入从所憩。

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

春蚕收长丝,秋熟靡(2)王税。

荒路暧(3)交通,鸡犬互鸣吠。

俎(4)豆(5)犹古法,衣裳无新制。

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

[注释](1)肆:尽力。 (2)靡:没有。 (3)暧:隐蔽。 (4)俎:古代祭祀时放祭品的器物。 (5)豆:古代盛食物用的器具。

A. 选文中“土地平旷,……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一段文字,与《桃花源诗》节选部分的内容是一致的。

B. 节选的诗句与前面的选文有许多内容上相对应的句子,如:“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等。

C. 诗中的“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和课文中的“其中往来种作”都暗含了作者对桃花源人终日耕作不得休憩的同情。

D. 《桃花源记》是《桃花源诗》的序,二者都是通过虚构一个世外桃源,寄托作者的社会理想,也反映了当时人民的美好愿望。

【试题答案】

1. 《陶渊明集》;《桃花源诗》中的序;晋朝的陶渊明;文学家

2.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人。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这段景物描写带有神秘色彩,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渔人进入桃花源渲染了气氛,也为桃花源的美好作了铺垫。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 )

3. “忽逢”一词指出渔人是迷路时碰巧遇到一片桃花林。预示下文发现桃花源完全是偶然的。

“甚异之”(想看到桃花源的尽头)

4.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5. 原因:忘路之远近(迷路)

时间:晋太元中

人物:渔人

6. 既有自然景象,又有生活美景。

自然景象:“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环境优美的句子)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社会生活宁静安详的句子)

生活情景:(人们和平劳动、幸福生活的句子)“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活动、穿戴、心情

7. 形容由狭窄昏暗一下子变为开阔光亮。

对某一问题长期思索不解,而后突然明白(或“心情由沉闷一匣子变得愉快”等)

8.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反映了村人热情好客、真诚淳朴的社会风尚。

9. 邀请 延

10. 写出桃源人对陌生人的惊异,显示桃源与世隔绝的久远。

11. 说明桃花源人安居乐业,也反映了他们饱受战乱之苦,对外界的战乱抱“厌而远之”的态度。

12. 因桃源不易被外人发现,加之桃源人“不复出”,“与外人间隔”,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黑暗而叹惋,为桃源外的人没有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而叹惋。

13. 不希望外人来打扰这里的生活。也为下文再寻桃源不得埋下伏笔。

14. 足为外人道也。

(1)桃花源中的生活和平、宁静。(2)百姓能安居乐业。(3)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

15. (1)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安居乐业;热情

16. 文章开头讲到“忘路之远近”,可见路途遥远,标志失落是有可能的。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虚构的。

17. 含蓄手法,说明桃花源是“世外桃源”,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

18. 这一节对桃花源令人向住和不可寻觅作了渲染,增强了表达效果。

19. 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确实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人民理想的世界。

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是一种空想。

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也反映了当时人民厌恶战争的情绪和追求劳动生活的愿望。

20. C

篇6:陶渊明:桃花源记

作者:陶渊明

原文: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注释:

1、太元:东晋孝武帝的年号(376-396)

2、武陵:郡名,现在湖南常德市一带。

3、为业:把……作为职业,以……为生。为:作为。

4、缘:沿着,顺着。

5、行:前行,走。

6、远近:偏义复词,仅指远。

7、忽逢:忽然遇到。逢:遇到,碰见。

8、夹岸:溪流两岸。

9、杂:别的,其他的。

10、芳草鲜美:芳香的青草鲜嫩美丽,芳:花;鲜美:鲜艳美丽。

11、落英:落花。一说,初开的花。

12、缤纷:繁多的样子。

13、甚:很,非常。

14、异之:即“以之为异”,对见到的景象感到诧异。异,意动用法,形作动,以……为异,对……感到惊异,认为……是奇异的。之,代词,指见到的景象。

15、复:继续。

16、前:名词活用为状语,向前。(词类活用)

17、欲:想要。

18、穷:形容词用做动词,穷尽,走到······的尽头。

19、林:代指桃花林。

20、林尽水源:林尽于水源,意思是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尽:消失(词类活用)

21、便:于是,就。

22、得:发现。

23、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

24、若:好像……似的。

25、舍:舍弃,丢弃,文中指离开。

26、初:起初,刚开始。

27、才通人:仅容一人通过。才:副词,仅。

28、复:又,再。

29、行:行走。

30、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开阔明亮的样子。然,……的样子。豁然:形容开阔的样子;开朗:开阔明亮。

31、平:平坦。

32、旷:开阔;宽阔。

33、屋舍:房屋。

34、俨(yǎn)然:(古今异义)古义:整齐的样子。今义:形容很像;形容齐整;形容庄严。

35、之:这。

36、属:类。

37、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阡陌,田间小路,南北走向的叫阡,东西走向的叫陌。交通,交错相通。

38、鸡犬相闻:(村落间)可以互相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相闻:可以互相听到。

39、种作:指世代耕种劳作的人。

40、衣着:穿着打扮。

41、悉:全,都。

42、外人:指桃花源以外的世人。(有更好的翻译:另外一个世界的人,因为桃花源人从秦到晋一直与世隔绝)

43、黄发垂髫(tiáo):指老人和小孩。黄发,古时认为老人头发由白转黄是长寿的象征,这指老人。垂髫,古时小孩不扎结头发,头发下垂,这里指小孩子。(借代修辞)髫,小孩垂下的短发。

44、并:都。

45、怡然:愉快、高兴的样子。

46、乃大惊:竟然很惊讶。乃:竟然。大:很,非常。

47、从来:从……地方来。

48、具:全都。

49、之:代词,指代桃源人所问问题。

50、要(yāo):通“邀”,邀请。(通假字)

51、咸:副词,都,全。

52、问讯:打听消息。

53、云:说。

54、先世:祖先。

55、率:率领。

56、妻子:(古今异义)古义:指妻子、儿女。“妻”“子”是两个词,不是现代汉语的“妻子”今义:男子的配偶。

57、邑人:同县的人

58、绝境:(古今异义)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明显出路的困境;进退维谷的境地。绝:绝处。

59、复:再,又。

60、焉:兼词,相当于“于之”,“于此”,从这里。

61、遂:于是。

62、间隔:隔断,隔绝。

63、今:现在。

64、乃(乃不知有汉的乃):竟,竟然。

65、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无”“论”是两个词,不同于现在汉语的“无论”(古今异义)。

66、为:给。

67、具言:详细地说。

68、所闻:指渔人所知道的世事。闻:知道,听说。

69、叹惋:感叹,惋惜。

70、余:其余,剩余。

71、延至:邀请到。延,邀请。

72、至:到。

73、停:停留。

74、辞:辞别。

75、去:离开。

76、语:告诉。

77、不足:不值得。(古今异义)

78、为:介词,向、对。

79、既:已经。

80、便扶向路:就顺着旧的路(回去)。扶:沿着、顺着。向:从前的、旧的。

81、处处志之:处处都做了标记。志:动词,做标记。(词类活用)

82、及:到达。

83、郡下:太守所在地,指武陵。

84、诣(yì)太守:指拜见太守。诣,到。特指到尊长那里去。

85、如此:像这样,指在桃花源的见闻。

86、即:立即。

87、遣:派遣。

88、寻向所志:寻找先前所做的标记。寻,寻找。向,先前。志(名词),标记。(所+动词译为名词)

89、遂:终于。

90、复:再。

91、得:取得,获得,文中是找到的意思。

92、高尚:品德高尚。

93、士:隐士。

94、也:表判断。

95、欣然:高兴的样子。

96、规:计划,打算。(词类活用)

97、未:没有。

98、果:实现。

99、未果:没有实现。

100、寻:不久。

101、终:死亡。

102、问津:问路,这里是探访,访求的意思。津:本义渡口。

103、世外桃源:比喻理想中环境幽静、不受外界影响、生活安逸的地方。现用来比喻一种虚幻的超脱社会现实的安乐美好的境界。

104、业:职业。

翻译:

东晋太元年间,武陵有个人以打渔为生。(一天)他沿着溪水划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林,在小溪两岸几百步之内,中间没有别的树,芳香的青草鲜艳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交杂。渔人对此感到十分奇怪。便继续往前走,想要走到林子的尽头。

桃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源头,渔人发现了一座小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隐隐约约的好像有点光亮。(渔人)便舍弃了船,从洞口进去。最初,山洞很狭窄,只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呈现在渔人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有桑树、竹林这类的植物。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吠的声音此起彼伏。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的人们,男女的穿着打扮和外面的人都不一样。老人和小孩,都怡然并自得其乐。

(村里的人)看见了渔人,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渔人)把自己知道的事都详细的一一作了回答。村中人就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摆了酒、杀了鸡做饭来款待他。村子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世人隔绝的地方,不再从这里出去,所以跟桃花源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这里的人)问如今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两朝了。渔人把自己所知道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听完,他们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邀请到自己家中,拿出酒菜来款待他。渔人逗留了几天后,向村里人告辞。村里的人告诉他:“(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啊。”

(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来时的路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他到了郡城,去拜见太守,说了这番经历。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去,寻找先前所做的记号,最终迷路了,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南阳有个名叫刘子骥的人,是位高尚的读书人,他听到这个消息,高兴地计划着前往桃花源。但是没有实现,他不久就病死了。后来就再也没有探访桃花源的人了。

赏析:

本文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文章开端,先以美好闲静、“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花林作为铺垫,引出一个质朴自然化的世界。在那里,一切都是那么单纯,那么美好,没有税赋,没有战乱,没有沽名钓誉,也没有勾心斗角。甚至连一点吵吵嚷嚷的声音都听不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那么平和,那么诚恳。造成这一切的原因,作者没有明说,但从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一句中已隐约透露了消息:原来归根结底,是因为没有一个高踞人民头上为私利互相攻伐的统治集团。这个幻想中的桃源世界,对生活在虚伪黑暗、战乱频繁、流血不断的现实世界中的人们来说,无疑是令人神往的。作者的简净笔触,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桃花源的气氛,使文章更富有感染力。当然,这种理想的境界在当时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只是作者通过对大同社会的构想,艺术地展现了大同社会的风貌,是不满黑暗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憧憬以及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桃花源中的家庭多为主干家庭(三代同堂),从“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从“男女”、“黄发”、“垂髫”这三个词便可以看出此点。

文章的结构也颇有巧妙之处。作者借用小说笔法,以一个捕渔人的经历为线索展开故事。开头的交代,时代、渔人的籍贯,都写得十分肯定,似乎真有其事。这就缩短了读者与作品的心理距离,把读者从现实世界引入到迷离惝恍的桃花源。相反,如果一开头就是“山在虚无缥缈间”,读者就会感到隔远,作品的感染力也就会大打折扣。“不足为外人道也”及渔人返寻所志,迷不得路,使读者从这朦胧飘忽的化外世界退回到现实世界,心中依旧充满了对它的依恋。文末南阳刘子骥规往不果一笔,又使全文有余意不穷之趣。

桃花源记教案设计

《桃花源记》公开课优秀教案设计

《桃花源记》 教案

《桃花源记》课文分析

桃花源记经典教案

《桃花源记》课文教学研讨

桃花源记教案

桃花源记 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八年级语文《桃花源记》经典备课教案

桃花源记 教案

陶渊明《桃花源记》课文分析
《陶渊明《桃花源记》课文分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陶渊明《桃花源记》课文分析(合集6篇)】相关文章:

《桃花源记》公开课教案 教学设计(苏教版九年级上册)2023-05-24

桃花源记获奖说课2022-11-20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一等奖2023-03-22

《桃花源记》教学课例2022-05-24

《桃花源记》课堂讲稿2023-05-15

桃花源记的教学设计2023-03-17

桃花源记设计与反思2023-01-16

《世纪之交的科学随想》教学设计(语文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2022-07-10

《桃花源记》(八年级必修学案设计)2022-05-06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2023-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