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囊读书笔记600字(共13篇)由网友“虞书欣欣向荣”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整理过的皮囊读书笔记600字,欢迎您阅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皮囊600字读书笔记
皮囊,一个看似普通却充满神秘感的词语。在阅读这本书后,我感受到了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深刻思考和情感冲击,它不仅仅是一个故事,更是一种人生的启示。
这本书讲述的是一位名叫东华的医生,在旅途中遇到各种人物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有一个主题,如生死、贫富、善恶、爱恨等等。这些故事不仅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人生的真谛,也让我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书中,我最印象深刻的是《皮囊》这个故事。这个故事讲述了东华医生遇到一个年轻人的故事,这个年轻人有一份非常稳定的工作,但却过着苦行僧般的生活。他的皮囊,也就是身体,非常虚弱,但他却不愿意放弃自己的工作去治疗身体。东华医生看出这个年轻人的病情并不简单,于是给他提出了一个看似奇怪却充满深意的建议:你要多锻炼身体,每天至少跑步十公里。这个建议让年轻人非常惊讶,但他还是听从了东华医生的建议,开始每天跑步十公里。出乎意料的是,这个年轻人的身体变得越来越健康,他的生活也变得更加充实和有意义。这个故事让我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和珍贵,也让我认识到了身体的重要性。
此外,在书中还有许多其他的故事也让我深受启发。如《两个和尚》这个故事,讲述了东华医生遇到两个和尚的故事。这两个和尚分别代表了不同的思想观念,一个和尚认为人生应该享受当下,另一个和尚则认为人生应该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觉悟。这两个和尚的对话让我思考了很久,我认为他们所说的都是正确的,人生就应该在享受当下和追求内心平静之间找到平衡。
在书中还有许多其他的故事,每个故事都有它独特的主题和含义。这本书给我带来了很多思考和启示,让我认识到人生是一个漫长的旅程,我们需要有一个好的皮囊来承载我们的生命。同时,我们也需要有一个好的心灵来引导我们的人生。
篇2:皮囊600字读书笔记
《皮囊》是一本以生命为主题的小说,作者蔡崇达以生动的文字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人生中的痛苦、挣扎、执着和梦想。这本书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内心,让我对生命和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主角阿太的故事让我印象深刻。她的生活充满了困难和挫折,但她却始终保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她的坚韧,她对生命的执着,让我感受到了人生的力量。她说过:“肉体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伺候的。”这句话深深地打动了我,让我明白了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自己的身体和生命。
书中另一个让我感动的角色是张美丽。她是一个勇敢追梦的女人,她不甘于平凡的生活,渴望追求自己的梦想。她的坚持和勇气让我感受到了生命的无限可能。无论生活给予我们什么,我们都应该勇敢地去面对,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在阅读过程中,我深感人生的无常和变幻。书中的人物们,他们在生活的舞台上演绎着各种各样的故事,有欢笑,有泪水,有希望,有绝望。这些故事让我深刻地认识到生命的美好和脆弱。我们无法预知未来,也无法改变过去,但我们可以把握现在,让自己的生命更加充实和有意义。
《皮囊》让我更加理解了人生的痛苦和挣扎。书中的角色们,他们经历的痛苦让我深感人生的无情和残酷。然而,他们的经历也让我看到了生命的力量和希望。无论生活如何艰难,我们都需要勇敢地去面对,去坚持自己的梦想。
总的来说,《皮囊》是一本充满情感和力量的书。它让我深刻地理解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也让我更加珍惜自己的生活。我会把这本书推荐给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通过它感受到生命的伟大和脆弱。
篇3:皮囊600字读书笔记
《皮囊》是一本以家庭、生活与人性的主题为基础的小说。作者通过讲述主人公阿东的人生经历,展示了在特定时代背景下,一个普通人在家庭、友情、爱情等方面所经历的痛苦、挣扎和蜕变。
在主题方面,《皮囊》以深刻而细腻的笔触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家庭、生活之间的微妙关系。例如,小说中描绘了阿东与父亲之间的矛盾与和解,这一对父子在生活压力下的互动,无疑是对家庭关系的一次深度探讨。此外,阿东的朋友、恋人等角色也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生活的多元性和人性的复杂性。
在情节方面,《皮囊》的叙事逻辑清晰,情感力度深厚。阿东的成长历程充满了挫折和辛酸,但他在困境中始终坚韧不屈,努力寻求生活的真谛。例如,在阿东遭遇失业、父亲重病等重大打击时,他不仅要面对生活的困境,还要应对自我内心的挣扎。这种痛苦的历程,让读者深感人生的无常和残酷,同时也体验到人性的伟大和坚韧。
在人物分析方面,《皮囊》中的角色性格鲜明,各具特色。阿东的性格中既有冲动和矛盾,也有善良和真诚。他的朋友、恋人在关键时刻给予他的支持和理解,使得阿东在人生的道路上不再孤单。这些角色之间的互动,不仅丰富了小说的情节,也使主题更加深入人心。
总的来说,《皮囊》是一本引人深思的小说。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刻体验到了家庭、生活与人性的力量,也对作者的创作风格产生了极大的共鸣。这本书虽然描述的是一个普通人的生活,但其中蕴含的深意却让人感到震撼。在我看来,《皮囊》不仅是一部成功的文学作品,同时也是一扇了解人性与生活的窗口。我为作者的细腻描绘和深度剖析所折服,也为阿东的故事中所展现的人性力量和生活智慧所感动。
首先,《皮囊》的主题是家庭、生活与人性的深度交织。作者以阿东的生活为线索,将我们带入了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家庭的影响、生活的压力和个人的选择交错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复杂而真实的生活图景。通过阿东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到人性的各种面相,也可以感受到家庭和生活对个人的深远影响。
其次,《皮囊》的情节描绘充满了张力和真实。阿东的生活充满了挫折和困苦,但他的坚韧和不屈让我们看到了生活的希望。他的成长历程不仅有痛苦,也有喜悦和收获。这种真实而深刻的描绘,使得小说的情节充满了感染力,也让我们对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
再次,《皮囊》中的角色塑造丰富而立体。阿东的性格中既有冲动和矛盾,也有善良和真诚,他的朋友、恋人在关键时刻给予他的支持和理解,使得阿东在人生的道路上不再孤单。这些角色之间的互动,不仅丰富了小说的情节,也使主题更加深入人心。
总的来说,《皮囊》是一本深刻而动人的小说。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不仅看到了生活的真实和人性的伟大,也体验到了家庭和生活的力量。我为作者的深度剖析和细腻描绘所折服,也为阿东的故事中所展现的人性力量和生活智慧所感动。《皮囊》不仅是一部成功的文学作品,同时也是一扇了解人性与生活的窗口。我推荐每一个想要了解生活和人性的人都应该读一读这本书,我相信你一定能从中得到深刻的启示和感悟。
篇4:皮囊600字读书笔记
标题:皮囊的启示
皮囊,是一部让我感触极深的小说,它不仅仅是一个关于动物的故事,更是一个关于人生的寓言。这部作品,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内涵,让我对生活有了更深的思考。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只拥有强大生存欲望的狐狸。作者用大量的笔墨描绘了它在困境中的挣扎和坚韧不屈的精神。无论是面对严寒的冬天,还是人类的围追堵截,它始终坚定地生存下去。它的皮囊,成为了它保护自己、抵御外界压力的工具。
看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现实生活中的我们。有时候,我们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而我们的皮囊,也就是我们的外表、财富、地位等,可能会成为我们面对困境时的压力和负担。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放弃,反而应该学习这只狐狸,珍惜自己的皮囊,用它来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这部小说中,还有一些其他的角色,如善良的小鹿、热心的兔子等,他们都在狐狸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出现了。这让我明白了,人生中我们不是孤身一人,我们有许多伙伴,他们会在我们遇到困难时伸出援手,我们也要在他人需要时,给予关爱和帮助。
这部小说的主题之一就是生存的意义。无论是动物还是人类,我们都在为生存而奋斗。而生存的意义,并不仅仅是为了活下去,更是为了实现我们的价值,为了找到我们的方向。
然而,小说的深刻之处并不仅仅在于它的主题。作者在描绘每一个场景时,都有着极细腻的描绘,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我仿佛看到了那片森林的美丽,听到了那些动物们的对话,感受到了他们的喜怒哀乐。这种细腻的描绘,让我对小说的情感有了深刻的体验。
总的来说,《皮囊》是一部启发我思考的作品。它让我看到了生活的艰辛和美好,也让我理解了生存的意义和价值。这部小说让我明白,无论生活中遇到多少困难,我们都应该坚强地面对,珍惜每一次的挫折和困难,因为它们都是我们成长的垫脚石。同时,我也明白了人生不是一场独角戏,我们需要彼此的关爱和支持。
篇5:皮囊600字读书笔记
《皮囊》是一本以人体器官为线索的小说,讲述了一个关于生命、爱情和友情的故事。作者通过器官的象征意义,表达了对生命的敬畏和珍惜,同时也呈现了人类情感中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在书中,皮囊象征着生命的脆弱和短暂。主人公通过观察皮囊的变化,体会到了生命的无常和珍贵,也意识到了自己对于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这种对于生命的思考,不仅在小说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也在现实生活中引发人们对于生命的珍惜和敬畏。
除了生命这个主题,书中还涉及了爱情和友情。主人公在经历了一段失败的爱情后,对于爱情的理解更加深刻,他开始思考爱情的真谛。与此同时,他也通过与身边朋友的交往,感受到了友情的温暖和力量。这些情感线的描写,不仅丰富了小说的情节,也向读者传递了深刻的情感体验。
在情节方面,书中运用了反转手法,让故事更加引人入胜。主人公一开始对于皮囊的依赖和追求,到最后却发现皮囊并不是他真正需要的。这种反转手法,不仅增加了故事的趣味性,也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断产生新的思考。
人物方面,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成功地塑造了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主人公在面对生命、爱情和友情时的态度和选择,让读者能够感同身受。同时,其他角色的塑造也让故事更加丰富多彩。
总的来说,《皮囊》是一本充满哲理和情感的小说。通过对于生命、爱情和友情的描绘,作者成功地展现了人类情感和生命的意义。这本书不仅带给读者阅读的愉悦感,也会让读者在思考生命的道路上得到深刻的启示。
篇6:《皮囊》读书笔记
韩寒在书的首页这样推荐,可是读完这本书这两种感受好像也都没有,一直在想《皮囊》的读书笔记也不知道该怎么写。小J和我说她看完这本书,觉得最不喜欢的就是作者,不知道为什么。我看完倒是没有不喜欢作者感觉,可是却也有那么一点点压抑。
这本书并不厚,文笔流畅,比较好读。最让人喜欢的应该还是本书前半部分描述的作者的阿太、父亲、母亲的部分。
“肉体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伺候的。”
“我期许自己要活得更真实也更诚实,要更接受甚至喜欢自己身上起伏的每部分,才能更喜欢这世界。我希望自己懂得处理、欣赏各种欲求,各种人性的丑陋与美妙,找到和它们相处的最好方式。”
后半部分写朋友,阿小、文展、厚朴,虽然每个故事故事都发生在作者生活中的不同阶段,但是每个故事又基本一致。他们都在作者成长的对立面,在作者成功扎根北京后,以一个看似成功者的角度,用只参与了朋友的那部分来审视他们的整个青春,这可能也是小J不喜欢的地方,也是我觉得整本书让我觉得压抑的地方。
“海藏不住,也圈不住。对待海最好的办法,就是让每个人自己去寻找和它相处的方式。每片海,沉浮着不同的精致,也翻滚着各自的危险。生活是,人的欲望也是。以前以为节制或者自我用逻辑框住,甚至掩耳盗铃藏住,是最好的方法,然而,无论如何,它终究永远在那躁动起伏。”
“我们一定要找到和每片海相处的距离,找到欣赏它们的最好方式。”
这是我这本书最喜欢的一段话。
篇7:《皮囊》读书笔记
最开始觉得这是一本很温柔的书,毕竟最开始的几章写的真的很美好。
独特的阿太,坚韧的母亲,懂事的儿子。
阿太那么大的年纪心态还特别好,一句:肉体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伺候的。我立马就粉上了她。
后来描述作者的朋友们,越看越难受,这些朋友们就是我们这些普通人,最开始的信誓旦旦,满怀希望。可是后来,因为一句:这个世界不是这样的。之后变得谨小慎微,不愿多言,甚至不愿出门,心里落差到有的自杀。
或许这就是两种不同的心态造成的,作者的人生态度是随遇而安,而他的朋友们基本都是把人生计划的过于周密。
我很害怕这样的文字,毕竟现实的生活,我们大多数是按计划来过的,不谈计划,似乎你就是个不求上进的人。飘在外面,我们却无能随遇而安。
挺喜欢马赛尔·普鲁斯特的那句话:每个读者只能读到已然存在于他内心的东西。书籍只不过是一种光学仪器,帮助读者发现自己的内心。
我的内心是:咖啡店老板对他用尺子一量,一米七不到,便很认真地打了个。他拉着我就跑,边跑边笑:端庄个毛啊。
卸下所有的伪装,告诉自己,不要端庄,做好自己已经够了,何必还要装作他人喜欢的样子。
篇8:《皮囊》读书笔记
《皮囊》这本书是去年回国过春节,之后回澳大利亚路过北京,在北京的发小送给我的。她是我欣赏的人,温馨狭小的小房间里堆满了书,还有她的理想。
巧的是,回去的飞机没有电视,我就把这本书看完了。我一边看,一边流泪。其实这本书的主调也不是那么悲惨,但作者细腻的文笔着实让我触动。
一开始的序言中,有句话很适合我当时在读的心境:我说服自己,这不值得流泪,这不值得哭,我所看到的不过是、仅仅是人世间每时每刻发生的事。
全书分为几个大章节,一开始我以为是自传,细腻到肯定真实发生,但后来的故事越发离谱,让我怀疑是不是小说。有评论也表示不知用小说还是自传来形容。但肯定的是,这本书很真实,所以也是大卖的一大因素吧。在李敬泽序中,“蔡崇达写得不太好的时候,还会有一点生涩的文艺腔,但当他全神贯注全力以赴时,他不文艺了,他站在这里,艰难地扪心而说。”
蓝色字体为原文部分。在此记录一下,我喜欢的句子。
I.皮囊
这本书的名字“皮囊”最早出自作者的阿太。书中这样形容阿太:
阿太满是寿斑的脸,竟轻微舒展开,那是笑。
然而每次遇到挫折,我总是请假往老家跑-一个重要的事情,就是去和阿太坐一个下午。她不甚明白地笑,展开那岁月雕刻出的层层叠叠的皱纹,我就莫名其妙地释然了许多。
能想象,一个在城市打拼的青年,面对见过世间繁华险恶,早已宠辱不惊的安然的百岁老人,那种状态必然安慰到我们所有焦虑的人。
当阿太去世的时候,她安慰作者不要太过难过:我们的生命本来多轻盈,都是被这肉体和各种欲望的污浊给拖住。而这个肉体,就是我们灵魂的皮囊。
II.母亲的房子
*一只珊瑚虫拼命往上长,死了变成下一只珊瑚虫的房子,用以支持它继续往上长。
*谁也不会在意渺小但同样惊心动魄的死亡和传承。
*别人的生活就这么浅浅地敷在上面-这是母亲寻找到的与它相处的最好距离。
*这药反而医治了这个因残疾因贫穷而充满怒气和怨气的家庭(当时作者的母亲打算服毒自杀)。
*这房子的一切。像看一个熟悉却陌生的亲人,它的皱纹、它的寿斑、它的伤痕。
*整个小镇遍布着工地,它们就像是一个个正在发脓的伤口。而这些房子外面布着木架和防尘网,就像包扎的纱布。这片土地将皮开肉绽。
*过去的影子在这里影影绰绰,昨日的悲与喜还在那停留,想象着,它们终究变成的一片尘土飞扬的废墟。
*以发展、以未来、以更美好的名义,内心的各种秩序被太仓促太轻易地重新规划,摧毁,重新建起,然后我再也回不去,无论是现实的小镇,还是内心里以前曾认定的种种美好。
*事实上,直到母亲坚持要建好这房子的那一刻,我才明白过来,前两次建房子,为的不是她或者我的脸面,而是父亲的脸面-她想让父亲发起的这个家庭看上去是那么健全和完整。这是母亲从没表达过,也不可能说出口的爱情。
“我不介意。”我假装冷静地说着,心里被印证的某些事,又触动到差点没忍住眼泪。我看见那笑容就这么一点点地在她脸上绽放开,这满是皱纹的脸突然透出羞涩的容光。(作者的母亲好可爱)
III.残疾
*身体像被放掉的气球,均匀地干瘪下去-说不出哪里瘦了,但就感觉,他被疾病剃掉了整整一圈。
*他和我同时真切地感受到,疾病在他身上堆积的重量。
*是父亲挣扎着调动脸上的肌肉对我笑,但爬到他脸上的滋味太多了,那个笑,终于扭曲成一个我描述不出的表情。
*揣摩各自的角色和准确的台词。
*她有种力量,不卑不亢却和蔼可亲,让人感觉是一个有主见的老好人。
*没钱带来的不仅是生活的困顿,还有别人有意无意的疏远和躲避-即使心再好,谁都怕被拖累。
*挫败感从那一个个细微的点开始滋长,终于长成一支军队,一部分一部分攻陷他。
*来前悄无声息,来后铺天盖地。
*他在后面安静得像植物一样。
*像是随时被拉到行刑场的战俘,已经接受了呼之欲出的命运。这种绝望反而也释放了他。
*动不动把刺痛我的生死挂在嘴上。但我也知道,这是他能找到的最好的生活方式。
IV.重病房里的圣诞节
*疾病在不同的地方找到了他们,即使他们当时身处不同的生活,但疾病一眼看出他们共同的地方,统一把他们赶到这么一个地方圈养。
*死亡不是疾病的目的,疾病是尽可能占有身体,用自己的秩序统治那身体。
*一打开,嘈杂的生气马上扑面而来。(医院里安静的病房通常在建筑的高层,而一二层往往是门诊,此处嘈杂的生气仿佛和安静压抑的楼上是两个世界)
*我厌恶这种感觉,就像你按照自己的记忆走一条印象中很平坦的路,然后突然哪里凹陷了,一踩空,心直直往下坠。
*有种东西,隔阂着彼此,注定无法做非常好的朋友-目光,太透彻的目光。这里的小孩脸上都有双通透的眼睛,看着你,仿佛要看进你的心里。我知道那是双痛彻后的眼睛,是被眼泪洗干净的眼睛。因为,那种眼睛我也有。和拥有这种眼睛的人说话,会有疼痛感,会觉得庸俗的玩笑是不能说的,这么薄的问题,在这么厚的目光前,多么羞愧。于是会想掏心掏肺,但掏心掏肺在任何时候都是最累的,通常只要说过一次话,你就不想再和他说第二次了。(这种透彻的目光很有画面感,我似乎曾经见过。)
*这种遗忘又马上会催生内心的负罪感。
*你一不小心留出空当,就会被悲伤占领-这是疾病最廉价、最恼人的雇佣兵。
*家属们一般忧心忡忡,病人们为了表现出果敢,却意外地阳光。每个病人都像个小太阳一样。当然,代价是燃烧自己本来不多的生命力。
*我发誓,不和这重症病房里的任何病人交朋友了。然后安静地回到父亲的病房,把躺椅拉开,舒服地瘫在那,假装,一点悲伤都没有。
*似乎是和疾病最不相干的人,不用担心,要在她面前掩饰悲伤或者承受她的突然消失。而且她的坏脾气恰好是个优点:确保你不会很深地和她发生情感。我尝试理解她的市侩和不近人情。
*这个时候,突然从楼下冲上一缕游走的光线,擦着浑浊的夜色,往上一直攀爬攀爬,爬到接近这楼层的高度,一下子散开,变成五颜六色的光-是烟花。
*燃放烟花的痕迹还在哪,灰灰的,像一层淡淡的纱。过几天,风一吹,沙子一埋,这痕迹也会不见的。一切轻薄得,好像从来没发生过。
V.我的神明朋友
*每个家庭都想办法消化这种困难,并且最终呈现出波澜不惊的平凡和正常。
*混乱挣扎开一个方向,任性地摆脱了一个可能的命运。
*发觉了世界上有我一个人承担不了的东西,才觉得有神灵真挺好的。
*圣杯(由两块木片削成,一面削成椭圆形,一面削平,把两块木片掷到地上,反弹出的不同的组合,表示神明的赞同、否定与不置可否)。
我记得我老家那块有个很神的杨八姐庙,奶奶曾经带我去拜她。和文中描写的一模一样,心中想着问题,然后将圣杯丢下。如果结果不满意,那就再丢一次,前一次就表示杨八姐没听清什么的。直到圣杯摆出自己满意的结果,然后大家心满意足的离去。连这种“自欺欺人”的习俗和文中也一模一样呢。
有时我在想,这种信仰的膜拜和畅销书《秘密》提到的道理是不是一致?一种强大的信仰让当事人更加坚定,有“神明”在保佑自己,一定心想事成。而《秘密》的核心也就是,相信!相信自己的期望,全世界都会来帮你。
*这样的感觉,不激烈、不明显、只是淡淡的,像某种味道。只是任它悄悄地堆积着,滋长着,会觉得心里沉沉的、闷闷的,像是消化不良一般,我知道,这可能就是所谓的悲伤。
VI.阿小和阿小
*然而他读书却并不好,这让他这种高傲的安静,被理所当然地理解成一种孤僻。(是啊!当你读书很聪明的时候,你的孤独会被认为是天才的曲高和寡。然而成绩很差,只会被认为奇葩的不合群。)
*白的发亮,瞬间让周围的一切都灰暗了。
*一种找不到话题的恐慌感,在彼此心内滋长。
*桥上一点一点的灯影,快速滑过,一明一灭,掩映着车里晃动着的疲倦人群。
VII.天才文展
*有那么一两秒,我脑海里晃过诸如草原、大海、星空。。。此类很浩瀚的什么东西。
*他的脸通红通红,几乎可以看到皮肤下的血液在沸腾。
*我莫名其妙地害怕那种相遇,每次见到他,仿佛自己的粗陋一下子全部裸露了,自己的困惑不自觉地又汹涌起来。
*但她不敢把这不安说出口,似乎一说出口,一切就清晰可见,一切担心都落地为实了。
*他再次吞下了自己的残疾,但是,不是以童年时期的那个方式。
*它果然是记忆中的那个样子,大又不仅仅是那个样子,就如同一张没对焦好的照片,一旦清晰起来,大概的模样还是如此。
*疲惫但警惕,眼神的冷漠不是由攻击性的那种,而仿佛是对他自己的冷漠。
*既失去家乡又永远没办法抵达远方的人。
(从这章开始,我就开始怀疑此书并非自传。书中文展的故事,如果是真的,那真的很可惜。)
VIII.厚朴
*看到活得这么用力的人,我总会不舒服,仿佛对方在时时提醒我要思考如何生活。
一个女性友人,一开始认识我的时候,非常喜欢我。然而“表里不一”的我,并不是真的如看起来那般“傻白甜”。我,独立而自我,将她拒之千里之外。因此她的热情被我屡屡浇灭,最终演变成不置可否的保持距离。
她对我的这种排斥感还略带嫌弃和不喜欢。后来她坦诚,说她嫉妒我。嫉妒我非常活跃和有生命力。我很努力,而我的努力衬托了她的不努力。
我没解释什么。
后来我想到,其实,我们认识的时机不对。我冰冷的对待她,是因为当时的我,内心极其脆弱和自卑。因为害怕受到伤害,所以把自己包裹的很紧。不敢让别人看出自己丁点的不堪。也就是说,当时的我,活的很不自由。
而这种看似优秀实则不自信,会给人高傲的假象,让别人产生嫉妒的情感。真正的优秀,是不卑不亢,陈恳待人,是能让人产生羡慕和模仿的情感。
*我把这个动作掩饰成用水擦脸时舒服的哼哼声,我看出来了,你不是因为擦脸舒服,而是因为扮演自己太累。
*一副活在当下、活在人间的尘俗感。
*其实我自己都搞不清楚,哪个才是我应该坚持的活法,哪个才是真实。
*不合时宜的东西,如果自己虚弱,终究会成为人们嘲笑的对象,但有力量了,或坚持久了,或许反而能成为众人追捧的魅力和个性。我担心着、羡慕着、怀疑着又期待着他。
这句话,是这本书我最喜欢的一句。当时读到,有种说到心坎的感觉。
记得有一次在研究所餐厅吃饭。坐在一起的同组学长,不知什么原因说我是个很有个性很有想法的人,还举了个例子,说我就是那正太分布95%
区间之外的p值小于0.05的人。
旁边另外一个女生说她一直觉得自己挺有个性的。然后,学长看了一眼,说:“你挺正常的。”
我一听就不乐意了,“你是在说我奇葩吗?!”那个女生也不乐意了,“你是在说我没个性吗?!”然后我们两个学妹都嘟着嘴哼哼唧唧的看着学长,一副要学长给说法的样子。一句话,得罪了两个师妹,学长不置可否的低下了头。
说实话,当别人说类似的话时,我内心是有点小窃喜的。毕竟随波逐流和人云亦云都是贬义的。然而一个在别人眼里看来是个性的人,一定是孤独的。
这种不被理解的孤独,如果在一个非常非常自信的人身上,那就是气场。否则,大多数的我们,在做出很“特别”的事时,总免不了偶尔的深深自我怀疑:为何我身边的人都不这样,而我这样?我是不是走错路了?
*厚朴确实在用生活追求一种想象,可能是追索得太用力了,那种来自他生命的最简单的情感确实很容易感染人,然后有人也跟着相信了,所以厚朴成了他想象的那个世界的代言人。但我总觉得他是在为所有人的幻想燃烧生命。假如这个幻想破灭,别人只是会失望,但厚朴自己的内心会发生什么呢?
*共同的出口:厚朴你来带头做吧!围着他,像真的围着他们生命的希望一样。
*我不禁开始揣测,或许厚朴是他父亲自认为未尽兴的青春,在新的一个肉体上的延续。
*但我知道自己劝说不了厚朴,我们能成为好朋友,或许正因为我们是相反的人。
*顽强地打着精神,但消沉的感觉悄悄蔓延开。
*更像是以青春的名义集体撒的一个娇。
*只是这样的宣誓,没有从心里透出来的力气,让人听了,反而感觉到无法言说的虚弱。
*北京这个梦想之地,从表面上看,似乎是厚朴天然的生存之所,然而,我也知道,在北京发生的任何理想和梦想,需要的是扎扎实实,甚至奋不顾身的实践。当他看到梦想背后那芜杂、繁琐的要求时,是否会有耐心,是否具有能力,是否能有足够的接受度-梦想原来是卑微的执着。
*能确切地抵达梦想的,不是不顾一切投入想象的狂热,而是务实、谦卑的,甚至你自己都看不起的可怜的隐忍。
*他不是假装,他只不过不知道怎么处理自己身上的各种渴求,只是找不到和他热爱的这个世界相处的办法。每个人身上都有太多相互冲突却又浑然一体的想法,他只是幼稚,还没搞清楚自己到底是谁。因为觉得,没有必要向她解释什么。因为,她也是个不知道自己是谁的人。
*他越来越投入对梦想的想象,也因此,越来越失去和实际的现实相处的能力。
*他不知道,最离奇的理想所需要的建筑素材就是一个个庸常而枯燥的努力。
*他知道自己再也没有能力,组织起他能想象到的瑰丽生活去与现实抗衡,所以唯一的办法,就是紧张、敏感地去抗拒一切质疑和暗示。
*他敏感地觉得,现在的我,是映照他失败的最好对比。
*以前读大学的时候,总觉得这城市格外的小,就是一条主干道,衍生出几条功能迥异的路。然而,当它藏住一个人的时候,就变得格外的大。
*我必须在中场休息时候结束后,继续扮演起在现实生活中苦苦争取来的角色。
*我总会边想象,边自己开心地笑。仿佛过上这样生活的,是我自己。
*住在厚朴脑子里的怪兽,是他用想象喂大的那个过度膨胀的理想幻象。
*然后不断深深地、长长地叹气。仿佛我的胸口淤积着一个发酵出浓郁沼气的沼泽,淤积着一个被人拼命咀嚼,但终究没能被消化,黏糊成一团的整个世界。
《厚朴》是我最有感触的一个故事。或许因为厚朴有我的影子,所以有种惺惺相惜的感觉。我的想法有时很理想主义和浪漫,这种“不接地气”让我很难和别人聊到一起来。这种不被认同感让我时常怀疑我自己。然而,我还是做不了别人,我只能真实的做我自己。
在不断自我怀疑中,不断勇敢,不断继续。这,是我唯一的出路。
其它部分
*这海水之上那碎银一样的阳光,铺满我的瞳孔,醒来的时候,已经在医院的病床上。曾经的掩饰,更加在意,更加狂热。
*都只能从国外的标准去解释当时为什么这么建,而不能说出这个建筑这条街道和人群的生活是如何自然地演变融合,骨肉相连的。
*人与人关系的建立,显得那么充满偶然又似乎必然。
*直接地突破你说话的逻辑,不让你有试图掩饰的机会,指明你所逃避或者不敢面对、不明白的。每次和他聊天,我时常都有种受伤感-有试图掩饰的挫败,也有的是,其实自己也不理了解自己的状态,然后就被李大人这般一阵见血地指出并且批评了-我知道李大人内心的善良和本意,然而我总是难以遏制挫败感。
*在不知道怎么生活的情况下,我会采用的是一种现成的、狭隘的、充满功利而且市侩的逻辑怎么能尽快挣钱以及怎么能尽量成名,用好听的词汇就是所谓“梦想”和“责任”。
*我真想好好和你聊聊,关于我们要怎么享受生活,而不是如何让虚妄的梦想膨胀自己。我真的太想和你谈谈,什么才是我们最应该珍惜和最珍贵的。
*我知道那种舒服,我认识这里的每块石头,这里的每块石头也认识我;我知道这里的每个角落,怎么被岁月堆积成现在这样的光景,这里的每个角落也知道我,如何被时间滋长出这样的模样。
*父亲突然离世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不是哭泣,而是满肚子的怒气,我憎恨自己再无法为父亲做点什么。
*心里踏实到对生与死毫无畏惧。
*那一刻我会觉得自己是切开的木头年轮中的某一环,拥挤得那么心安。
*我突然如同坠入一种深邃如黑洞的恐慌中,一种踩空的感觉,眼泪止不住汩汩地流,但同时,好奇心又不断提醒自己,挣扎着想看几眼陌生的风景。
*我抬起头,看到一个硕大的,橘子,悬在上空,我知道,这就是童年时代的所有黄昏。
*我看着一座座的房子在我眼光中迅速到来,却仓促被扯走。我就这样短暂参与了他们的生活,刚开始铺张关于他们命运的想象,却又被迅速带离。作为游客,惬意的是,任何东西快速地滑过,因为一切都是轻巧、美好的,但这种快意是由罪恶的。快速的一切都可以成为风景,无论对当事者多么惊心动魄。太多人的一生,被抹除得那么迅速、干净。至少你们的名字和名字牵扯的记忆,被我带走了,这是我对时间能做的唯一反抗。
*我不相信成熟能让我们能所谓接受任何东西,成熟只是让我们更能自欺欺人。
*世界已经帮他剔除掉天真的虚妄。他能否已经找到办法和自己身上的欲望讲和。理解是对他人最大的善举。听他开口说话,看得到各种复杂、精密的境况和命运,如何最终雕刻出这样的性格、思想、做法、长相,这才是理解。
*我应该看见更多的人。这是对路过生命的所有人最好的尊重,这也是和时间抗衡、试图挽留住每个人唯一可行的努力。还是理解自己最好的方式-路过我们生命的每个人,都参与了我们,并最终构成了我们本身。
篇9:《皮囊》读书笔记
韩寒在书的首页这样推荐,可是读完这本书这两种感受好像也都没有,一直在想《皮囊》的读书笔记也不知道该怎么写。小J和我说她看完这本书,觉得最不喜欢的就是作者,不知道为什么。我看完倒是没有不喜欢作者感觉,可是却也有那么一点点压抑。
这本书并不厚,文笔流畅,比较好读。最让人喜欢的应该还是本书前半部分描述的作者的阿太、父亲、母亲的部分。“肉体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伺候的。"“我期许自己要活得更真实也更诚实,要更接受甚至喜欢自己身上起伏的每部分,才能更喜欢这世界。我希望自己懂得处理、欣赏各种欲求,各种人性的丑陋与美妙,找到和它们相处的最好方式。”
后半部分写朋友,阿小、文展、厚朴,虽然每个故事故事都发生在作者生活中的不同阶段,但是每个故事又基本一致。他们都在作者成长的对立面,读书笔记.在作者成功扎根北京后,以一个看似成功者的角度,用只参与了朋友的那部分来审视他们的整个青春,这可能也是小J不喜欢的地方,也是我觉得整本书让我觉得压抑的地方。
“海藏不住,也圈不住。对待海最好的办法,就是让每个人自己去寻找和它相处的.方式。每片海,沉浮着不同的精致,也翻滚着各自的危险。生活是,人的欲望也是。以前以为节制或者自我用逻辑框住,甚至掩耳盗铃藏住,是最好的方法,然而,无论如何,它终究永远在那躁动起伏。”
“我们一定要找到和每片海相处的距离,找到欣赏它们的最好方式。”
这是我这本书最喜欢的一段话。
篇10:《皮囊》读书笔记
“只有她,似乎是和疾病最不相干的人,不用担心要在她面前掩饰或者承受她的突然消失。而且她的坏脾气恰好是个优点,确保你不会很深地和她发生情感。”――题记
一个人一生对生命的认知大概有三种。
一种是无忧无虑,从不为寿命以及疾病担心的,这大概是在少年时期;一种是拼命工作,看见了生命的脆弱,便愿利用这生命的人,这大概是在中年时期;一种是太老太老或大病将衰时,已经与死亡有过真实的或梦境中的交汇的人。
在少年蔡崇达的家庭里,这三种人都有了。
蔡崇达肯定是那无忧无虑的少年,而母亲则是努力扛起生命拼搏的人。她为之拼搏的目标是父亲,那交汇过死亡的父亲。
这样一个家虽然有些不幸之处,但看起来十分温馨,似乎没有什么需要痛哭的地方,维持着这个家的是爱和信念。
坚定向上的信念,让他们能团结互助,还有精力互相“演”着对方需要的角色。其实真相早已明了,从父亲患病的那一天开始这里有些东西就垮了,你以为他们是真的赞同着对方的决策吗?母亲是真的像从前一样在普通地工作并服侍父亲吗?他们真的不知道,真的是想不通父亲的离去么?他们是知道的,知道什么是徒劳,也知道对方的笑容里哪是真哪是假。
他们为什么还在努力,这么维持的意义究竟是什么?答案是信念。而人的信念常常复杂到不知所踪,是各方面追求的愿望综合交错在起的一张网。
这时候我才发现,我的分类显得太过草率。
蔡崇达是那个无忧无虑的少年吗?母亲真的是那个坚强的发出亮光的人吗?
因为父亲,这里的一切都变了。
在重症病房里的蔡崇达,十分享受门诊大厅里嘈杂而且病菌弥漫的“人间味道”,是因为他无忧无虑?不。曾在乡间看见小镇上赶集的人群,挤攘在一起,不嫌脏,也放下以往的优雅,拿着刚削了一半的土豆寻找着熟人。这些每周一次从田野里各个村落相约赶来的人,多是年过六旬的老人,只为拾起所谓人间烟火,感知自己仍然活着,仍然与世界有交往。而处在父亲病重期间的母亲,也往来于神祠灵庙之间,好像不能自食其力却流落街头的小孩,奔走着索要残食。可是,是什么样的食物?是送给柔弱者惯有的礼品――心安。
为什么蔡崇达与母亲时而乐观坚强,时而努力寻找一点给软弱者的安慰?是为了生之乐趣吧。
乐趣是一个不会长存的`东西,许多心理学家说如果没有新意,再好玩的东西久了也会失去乐趣。
我们不妨把希望与坚定向上的信念看作一种乐趣,之于生的乐趣。它当然会消逝,因为这些希望用在这个“生病”的家庭中,等于是一个已经剧透而且没有关卡看不见进展的游戏,它会慢慢变弱,最后在一场暴发中消失的。
所以与其将维持这个家的功劳推与信念这个模糊的功臣,不如归结于生的乐趣。这时走时来,但给人无穷动力的宝物。
篇11:《皮囊》读书笔记
很偶尔在浩瀚如海的书城里挑选着下一本书,也是很偶尔地看见了这本蔡崇达老师著作的《皮囊》,书名让我颇有点感触,是因为曾经某人给我说过类似的话,人其实都是一副臭皮囊。当时我虽有同感,但却感受不深。今天特别想看看这本书里是怎么丰富这副臭皮囊的。
两天看完这本书,朴实真挚的语言让我很想一口气读完,读完却又不知道该怎么写这个读书有感,因为自己的很多感慨都是建立在蔡老师刻画的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和生命上,而我却没办法重述这些朴实无华的故事,所以就有一种很多有感无处释怀的感觉。就像很多知名人士给予这本书的评论一样:感性分陈血肉人生,会不自觉卸下日常冷漠的皮囊,感同身受,因为当中,都有着普通人就会有的阅历或感悟,所以共鸣。
皮囊从作者的阿太说起,一位有着极大韧性和坚毅的老太太,她就是活到99岁,经历了白发送黑发,尝尽世间悲欢离合的作者外婆的母亲。她经历过很多在外人看来有点无情或冷酷的事情,她总是说,肉体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伺候的。有太多人都不理解,只知道她一直在倔强地活着,但直到某一天她带着这股子倔劲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她给亲人说,她终于没有了皮囊这包袱,来去自由了,如果想她了,她就去看他们。那一刻作者才明白阿太的生活观:我们的生命本来多轻盈,都是被这肉体和各种欲望的污浊给拖住了。
作者写到他的父亲,从父亲为养家而离家奔波,到看似体面地回到家乡,再到把流血流汗换来的积蓄来建一栋让母亲和子女都体面的石板房,父亲背负的已经不是他一个人的皮囊,而是满载着一家人的期许,这个肉体早已开始臃肿不堪,而随后父亲小生意的一次次失败,也开始慢慢摧毁了一位同样坚毅的老人的心,像褪一层皮一样,焦虑、沉默...终于在岁月的浊蚀下中风倒下,曾经的石板房也因为家庭原因拆掉了一半。这就像把父亲曾经身上背负的最大的期望击碎一样残酷。而此时,母亲这个瘦弱的身躯肩负起了这个看似没有希望的家庭,母亲皮囊中除了倔强还有傲气,她想过用老鼠药解决自己,每当熬不过去的时候都有对生命的动摇,但是她不甘心,不服气,就在她辛苦攒了几年钱之后,她坚决要求要用这点钱重修父亲曾建起来的石板房,这一举动让现在的我特别能理解父母这一辈拥有超越任何一代的面子和自尊,他们觉得这就是活下去的一口气,母亲就是要在房子建起来的那一刻推着偏瘫的父亲给全村人体面地说:到时候来家里坐坐。作为子女能做什么,好像只有支持才是他们生命最大的动力。你有必要和他们争执这些钱究竟是放在股市里赚钱还是建个石板房赚钱的问题嘛?你忍心和他们讨论这些钱是不是应该留下来给我做嫁妆的事情嘛?父母的钱终究就是父母的钱,只要他们用在身心健康之处,乐在其所就好。就像作者的父亲已经被医生认定无法康复的情况下,每天还在用自己坚强的方式建立一套蒙蔽自己的虚幻秩序的时候,可以想象这一幕对于这个饱受磨难的家庭来说,应该比什么都开心,至少父亲没有放弃自己,他在尝试着快乐地活着,所以有时候享受这种虚幻比无情的嘲笑、激烈的争执更好。
这本书里还有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女子,就是张美丽,人如其名,一个美丽开放的女孩,但是在八十年代初,社会嫉妒美丽,更无法接受开放。她因为追求一份浪漫的爱情,而被整个村唾弃为生活不检点,最后逼得只能私奔。之后的故事如电视剧一般狗血而接地气,女孩在外打拼开回来全村人鲜有见识过的高档汽车,身着高档服装,面带精致妆容,顶着那时代还觉得难以启齿的离婚头衔,带着很多钱回到这片曾经抛弃过她的土地,她为什么还回来,她是不是要证明她还是曾经的她,只是现在过得很好。她在村里开了几个酒楼,给学校捐赠,但是村民表面的刮目相看背后仍然是她曾经的故事,最后这个奇女子的经历也很坎坷,结局也是意料之中地凄凉,最终她倒在了亲人的不理解,村民的言语暴利,社会的不接纳之中,这种舆论暴利现在社会更多,有多少人因此得了抑郁,又有多少人因此而轻生,他们的皮囊里除了负担着自身的肉体,还附带着周围千千万万和自己有关甚至无关的肉体,举步维艰,终有一天要撑破皮囊。
香港阿小拉风的出场,震翻全场人的气势,这种招摇迅速区分出了看不上他作风的保守派和愿意为他甘倒涂地的马仔派,最终保守派挖空心思的孤立,马仔派的各种形式的膜拜和溜须拍马,最终的结果是怎样,虽然是一群孩子之间简单再不过的故事,却道出了现在社会的很多人性,若干年后,香港阿小的眼里,保守派和他毫无交集,从此陌路;马仔派,永远也只能用来跟着,因为这辈子即使他自己有多无能也瞧不起这些人;他最佩服那个曾经帮助他,给他很多谏言,真诚对待他却又不和他同流合污的那个人。
天才文展的结局,也同样让人唏嘘不已,一个初中的少年,先天兔唇,家庭给他带来了与生俱来的超强的自尊心,他也恰巧把这点运用的特别好,他学习很好,在各个方面都要体现出他的领导姿态,每件事都具有很强的目的性,但是还是有人嘲讽他的缺陷,他自信地说:因为他们意识到没法在其他方面超越我,所以才做这么恶意的攻击,但我不会低下身去和他们计较,我知道,只有比他们水平多出足够的高度,他们才会恐惧到敬畏我。我意识到,文展内心始终是要获得大家的敬畏而不是发自内心的钦佩,所以那些对自己某方面极度自卑而产生的斗志有时候想想是挺恐怖的,因为他往往充满了仇恨。最后的文展为了生活不得不为其低头,做着他曾瞧不起的工作,回到他曾经誓死也要离开的故土,看着他微驼着背,疲惫地警惕着看着你的时候,再也没有那个充满攻击性的眼神,却而代之的是冷漠,也许是对自己的冷漠。其实冷漠也许正是失落、怨恨;对自己的无奈、不甘心,种种复杂心情最好的遮挡物,毕竟冷漠至少还能给自己留下一丝丝残存的尊严和傲气。
引用蔡老师的一句话作为结尾吧:我们都是,既失去家乡又永远没办法抵达远方的人。
篇12:皮囊读书笔记
读书可以为生命添一盏明灯,在触动心灵的感悟中,照亮一具具皮囊。――题记
我不经意间得到的蔡崇达的《皮囊》,给我的是一种想一睹为快的感觉,所以仅用了两天时间就看完了。看完之后胸口却是郁积着一股气,无处发泄,莫名难受。
我想,大概是因为作者那温情又残酷、深情又理智的讲述。
在书中,作者用一种冷静、细致、客观的笔触,将"太过在乎,太过珍贵,而被自己刻在骨头里的故事",通过文字,一点点重新挖掘出来,呈现出当时的样子。还原了年轻一代张扬理想却在骨感现实的磋磨下踽踽独行的困境。所以,整体来讲,读《皮囊》一书,没有那么轻松,会让人觉得心情异常沉重,禁不住地从心底流出眼泪、涌出叹息。
我们每个人都拥有一具鲜活的皮囊,不管这皮囊是美艳或是普通、是俊美还是丑陋,它都包Y着灵魂和一颗心。一个好的灵魂不仅能支撑出一个好的皮囊,还会使其变的更靓丽、更耀眼,而心就像一盏明灯,把皮囊从内部照亮,荒野中就有了许多灯笼。灯和灯由此辨认,心和心,人与人由此相知。所以,拥有一个健康的灵魂和一颗美善的心不仅能照亮自己,更能点燃、照亮每一个与之相遇的人。
人类本是群体动物,在生活的世界中彼此交融联合。芸芸众生中,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因人各有异而构成了这个丰富的世界。众多的“我”只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然而,这些独立的个体在本质上有着一致的地方,那就是每个人与他人之间通过"心"来看见彼此,照亮彼此,从而认识世界。我们每个人在交往中相互参与,我们见证他人的生命过程,他人也会参与我们的生命历程,构成了我们的经历和阅历,最终构成了我们本身。
要想认识你自己,就必须认识你周围的他人。我们在生活中、行动中遭遇的人,我们要去认识他们,照亮他们,由此你就知道自己是谁,你在别人眼中是何种人了。
我读这些故事,就感觉我在读作者生命中最珍贵、最真实、最痛苦的经历,感同身受,不能自已。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着与众不同的故事,这些故事影响着我们人生的既定轨迹,在我们的脑海中不断徘徊、不断深化。然而,有时我们会忽略它们,或者逃避它们。因为人类本身有着追逐快乐、逃避痛苦的本能。毕竟喜剧和悲剧,我们永远忠于喜剧。然而重视自身所经历过的悲剧或者不愿意回想的故事,何尝不是为了未来的喜剧而努力?
人只有真正的认识自己了,オ明白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最恐惧的是什么,オ明白自己与众不同却又是芸芸众生的一员。
很庆幸读到这本书。对过去的回忆,能让我珍惜现在,对失去的回忆,能让我更加珍惜现在所拥有的。生活中总有很多美好的东西,而美好的东西是藏不住的,就像“海是藏不住的”。与其想太多有的没的,不如珍惜拥有的,感受生活中的美好,享受生命中的美好。
读书可以为生命添一盏明灯,照亮前行的路,带我们去体验不一样的生活,享受生活的美好,获得心灵的欢愉。
篇13:皮囊读书笔记
少年不经事,那时的我目光总会停留在那些有曼妙身材的美女或帅气逼人的男生身上,当然谁见了美女、帅哥春心荡漾,这也很正常。
毕竟“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不过,越经岁月沉淀,越发现最好看的皮囊也不如有一个有趣的灵魂。
1、
姑姑家的表哥阿浩娶到了全村最漂亮的女孩莹露。那女孩丹凤眼、笔直高挺的鼻梁、有一张红润的樱桃小口、身材高挑苗条、皮肤白晰、左脸颊那个迷人的小酒窝,谁见谁瞪直眼。
可以说所有赞美的语言,都不能形容她的美!结婚那天,我被表嫂的美貌打动了 ,围着她转,“表嫂、表嫂”的叫她,她羞涩的答应着。
婚礼过后再见到表嫂是另一年的春节,平常大家各忙各的,只有春节期间,亲朋好友才有时间聚聚。
漂亮的表嫂已经产下一个大胖儿子,产后的她身材看上去虽稍微发福一些,倒更显女人的韵味,脸色红润有光泽,脸上的肌肤像刚剥了皮的鸡蛋,吹弹可破。
趁表嫂在给孩子喂奶,我嘻皮笑脸的上前轻轻掐了一下表嫂的脸,感觉这脸能掐出水来。“嘻嘻”!表嫂真的太诱人了!
不过,这美好的'感觉没过多久就让我改观了。表嫂给孩子喂奶喂睡熟后,就和我们几个来姑姑家玩的表姐妹聊天。
一聊不知道,一聊吓一跳,她满嘴爆粗让我瞪目结舌:“卧靠,你们知不知道,我算瞎了眼,嫁了你们这个窝囊废表哥。什么破中学老师,每个月就拿着几千元的工资,就这点工资是我收入的零头,我让他辞职到我公司上班,他不愿意,还跟我僵,整整一个灌了铅的书呆子。我真是悔不该当初,当初那么多条件比他好的追求者不要,偏偏上了他的贼船。”
我听了这话,表嫂光辉的形象瞬间倒塌,心想:咋这么粗鲁,可惜这一身皮囊。
后来,姑姑偷偷的告诉我,表嫂可难待候了。全家把她像祖奶奶的供着,好吃好喝让她先上,除了生孩子、喂奶的活让她自己干,别的活她基本不干。但她就不领情,想骂谁就骂谁,想给谁看脸色就给谁看脸色。有时全家人好好在吃饭,也不知谁说错了一句话,她立马甩筷子走人,翻脸比翻书还快。
姑姑说,等孙子大一些,就和他们分家,不想住一起了,太受气,这媳妇一点教养也没有,也不知她爹妈怎么教的?当初你表哥非她不娶,说她长得好看。现在倒好,这后悔药可是无处可买。她后悔我们还后悔呢!
再后来,漂亮的表嫂出了绯闻,她在我心目中的形象更加削减。再见时,她的美貌已不让人心动。
皮囊再美,终究只是皮囊。
2、
曾看过一档求助类综艺节目,男嘉宾求助主持人,他从来都没有看过自己的女朋友素颜,就算是去三亚旅游男嘉宾特地蹲点,但是最后还是没有看到女朋友的真正面容。
主持人问如果你的女朋友素颜很丑,你还爱她吗?
男嘉宾说,我爱的是她的善良和温柔,还有懂事。就是丑,我也爱她。
主持人请出了他的女朋友,化妆的她看起来是个清秀小家碧玉型的女孩。
她说出了不肯卸妆的原因,小时候人家说她丑,而父母也都不帮她。长大后学习工作也有人因她长得不好看而攻击她,所以她从小就因为长相的原因也很自卑,从小也很懂事。后来在化妆中找到了自信。
说完原因之后,工作人员找到女孩的父母,父母其实并没嫌弃她,而且都觉得她长得很清秀很好看。
而男孩也说我爱你不仅仅是你的外表,而是你的懂事,你的温柔和善良。
最后女孩卸了妆,其实也没有她说的那么难看,而且很有古典风格。男嘉宾和她手牵手的走下台,一脸深情。
其实好看的皮囊让人喜欢,但是有趣、懂事的灵魂更让人喜欢。
3、
有趣会不会让你很浅薄,何为有趣?
有趣就是,当别人和你聊天时,不会觉得你很庸俗,也不会觉得你很毒舌。
很多人总会用一句:没有办法,我这人说话很耿直。
乐嘉在《性格色彩学》里把人的性格分为:红、蓝、黄、绿四种性格色彩。其中红色性格色彩的人,说话耿直,性格直爽,可却很容易得罪人。每一个颜色的性格色彩,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物极必反,大黄、大红也不行,人要学会红蓝相间,这样才能取长补短。
有趣便是相处上,能让彼此轻松自在;有趣也是灵魂上,彼此能够相溶以沫。过于耿直,过于直爽也会伤害与你交往的朋友。
有趣就是你曾读过很多书,看过很多不同的风景。当你与别人交流时,不会显得浅薄弯酸,咄咄逼人。
有趣的人,总会有着不同的思想和经历让人痴迷。在她们的思想里,总是积极向上,不会轻易满足现有的状态。与人聊天时,会让人觉得谦虚谨慎,轻松自在。
4、
有趣不止是,在文字与心灵的区别,更是一种心灵的碰撞。而喜欢一个人,始于颜值,陷于才华,忠于人品。
美貌让人喜欢,有趣让人痴迷。有趣的灵魂,总会吸引有趣的人。
我有个离了异的姐妹,和她出来吃饭,她说她老公找好了。
我先是恭喜她,而后问她是不是她心目中的一类,她说并不是,我问那为什么会选择在一起。
她说:“因为他对我好,他不帅不高,但是他爱我很多。”
或许有的人工作很好,很富有,但是爱和尊重远比物质上的富有要重要的多。
一见钟情看脸蛋,长期共处看性格,一生相守看人品……两个人在一起总有一天要卸下所有。
真诚对待,刻意的说和做,太累,做自己,才是对,你的开心你的沮丧你的荣耀你的失败他都喜欢,那就没错了。
有趣的人,总会坚持自己喜欢的事情,也会尊重喜欢自己梦想的人。
你的人生有限,不要苟且而活,与有趣的人在一起,才是最大的乐趣。
★ 《女神》读书笔记
★ 皮囊读书笔记
★ 关于读书笔记后感
【皮囊读书笔记600字(共13篇)】相关文章:
模仿昆虫记写作文2022-11-29
狂人日记读书笔记6002022-05-07
有趣的灵魂的心情随笔2024-04-26
《苏东坡传》读书心得600字以上2022-04-30
关于《红楼梦》读书笔记800字2023-09-14
小说皮囊的经典语录2023-04-30
生活随笔范文2023-03-11
红楼梦的读书笔记800字作文2023-11-06
聪明只是一张漂亮的糖纸-作文2022-10-13
有关达芬奇的观后感600字精选2024-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