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全集第12课《读碑》

时间:2023-09-09 07:55:09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鄂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全集第12课《读碑》(精选8篇)由网友“葛韭菲特朗台”投稿提供,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鄂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全集第12课《读碑》,希望您能喜欢!

鄂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全集第12课《读碑》

篇1: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全集第15课《七根火柴》

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全集第15课《七根火柴》

15  七根火柴

【教学构想】

把“教”的过程变成“学”的过程,学习《七根火柴》主要思考学生如何“学”,‘即以学生求知需求为主线,追求教师和学生面对语文课文的平等对话,进而让学生与作者实现心与心的交流,在教学过程中,力求贯穿两条线索:学生的“学”(感受、质疑、讨论、感动等等)和教师的“教”(引导、求疑、交流、争鸣、释疑、归纳等等),这两条线索通过教师对学生的思维训练、情感体验和人格熏陶交织在一起。

如:“整体感知,捕捉精妙之处”的环节,让学生选择最喜欢的一种阅读方式,自由阅读并提出问题。进行探究:你认为课文的什么地方值得你学习?这一环节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张扬了学生的个性,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

“质疑问难,深入理解”的环节,安排了各个小组讨论探究,分别从多个方面品出了课文的精妙之处。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教师与学生共同整合,理出关键的问题,组织小组探究明确。在阅读过程中讨论,在讨论中阅读,既可以解决一些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又可以增进学生的合作精神。

【教学设计】    .

[教学目的]

1. 学习本文以小见大以及运用生动贴切的比喻刻画人物的.写作方法;

2.明确本文紧扣线索展开故事情节的写法和自然环境描写的烘托作用。

3.学习红军战士无限忠于革命事业、不惜献出自己的一切的崇高思想品质。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本文以小见大以及运用生动贴切的比喻刻画人物的.写作方法。明确本文紧扣线索展开故事情节的写法和自然环境描写的烘托作用。

难点: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革命英雄主义的不朽价值。

[教学步骤]

一、导人新课

近期,随着“狼牙山五壮士”最后幸存者葛振林与世长辞,这个英雄的故事在慢慢淡出我们的视线,但是歌颂红军长征故事的名篇《七根火柴》仍保留在八年级语文教材中,你认为本课有留在教材中的必要吗?反映革命英雄主义题材的作品还有必要学吗?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一系列的问题学习《七根火柴》。

二、整体感知,捕捉精妙之处

请同学们选择你最喜欢的一种阅读方式,自由阅读全文,一边阅读,一边勾画出自己欣赏的地方,并提出阅读中产生的问题。组织四人一组合作探究:你认为课文的什么地方值得你学习?

(教师创设宽松自由的民主气氛,使学生轻松地学习。这一环节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互动交流,整合信息。

1.对眼睛的精描细绘:

对无名战士眼睛的描写共有八处:①卢进勇初见他时,见他“脸色更是怕人,被雨打湿了的头发粘贴在前额上,雨水沿着头发、脸颊滴滴地流着。眼眶深深地塌陷下去,眼睛努力地闭着,只有腭下的喉结在一上一下地抖动……”这儿对他眼睛的描写,显出他伤势之重,病情之危,努力地闭着眼睛是他默默而痛苦地与死神抗争,想延续生命,完成他想嘱托的一件事。②听见卢进勇的脚步声,他“吃力地张开眼睛,挣扎一下,似乎想坐起来……”这儿对他张开眼睛的细节描写,反映他渴盼见到自己同志的急切心情。③当他见到卢进勇把那点青稞面送到他嘴边并亲切地劝他吃下时,他“抬起失神的眼睛,呆滞地望了卢进勇一眼,吃力地举起手推开……”这儿写眼睛用了“失神”与“呆滞”两个形容词,一则显出他确已心力交瘁,另外,从眼神中反映他因卢进勇误解了他的意思而惆怅。④当无名战士听到卢进勇要搀着他往前走时,“闭着眼睛摇了摇头,没有回答”,作者自己说明,“看来是在积攒着浑身的力量”。⑤“好大一会儿,他忽然睁开了眼,右手指着自己的左腋窝,急急地说:‘这……这里!”’这儿“忽然睁开了眼”是显得他心情的急切,急于向卢进勇交托他凭意志维持这最后一口气保存的七根火柴。⑥在他花了极大力气,小声数完七根火柴以后,  “又向卢进勇望了一眼”,他这一眼,是无声的语言,意思好像在问:“你看清了吗?你明白了吗?”⑦当他看到卢进勇高兴地点点头,表示“看明白了”时,他的脸色好像舒展开来了,.“眼睛里那死灰般的颜色忽然不见了,发射出一种喜悦的光”。这是他在将珍贵的遗物托交给一位可以信赖的同志时欣慰感的流露,重托已嘱,心愿已了,火柴不会因自己的`牺牲而受损失,它可以给红军战士带去光明与温暖,自己就此死去也无所牵挂与不安了。⑧最后他合拢了夹着火柴的党证,双手捧起,小心地放到卢进勇的手里,紧紧地把它连手握在一起,“两眼直直地盯着卢进勇的脸”,这热切的眼神中寄予着他由衷的信赖、无限的感激和殷切的嘱托。

2.值得学习的.写作方法:

①以小见大的写法。

火柴虽小,人们也习以为常,但作者却赋予它深刻的意义,从而表现红军战士对党的事业无比忠诚的崇高品质,这就是以小见大。小说中有六处写到火。“要是有堆火烤”   “要是有一堆火,有一杯热水”

“像一簇火焰在跳”    “一个通红的火堆”    “一簇簇的篝火”    “熊熊的野火”。前四点写想象中的“火”,后两点写真实的“火”,使“火”的意义逐步扩大:由个人到战友再到部队。这就启示我们:这“火”由火柴点燃,火柴的意义和价值非同寻常,它是无名战士那颗赤诚的心,“火”就是革命事业的象征。

②自然环境描写的烘托作用。

小说中自然环境描写,既是情节发展的组成部分,也起到了烘托作用。第一部分中第2自然段是客观描写,第3自然段通过卢进勇的观察和感受来描写。这些描写突出了草地气候变化异常、遍地潮湿的特点,烘托出卢进勇处境恶劣和他的苦恼、焦急与盼火的内心活动,烘托出火和火柴的无比珍贵。结尾写篝火,烘托出红军战士的欢乐情绪,烘托出部队的生机和活力,从而说明火柴的巨大作用,赞颂了无名战士的革命品质。

③紧扣七根火柴这条线索推动情节发展的写法。

“七根火柴”是全文的线索,围绕“火”展开情节,塑造人物,突出了火柴的价值和作用。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卢进勇需要   无名战士     无名战士      点燃篝火       卢进勇

有堆火烤      需火堆      托付火柴      用上火柴       交火柴

由此看出本文构思上的特点:火柴这条线索由隐而明,前两次突出对火、对火柴的渴求,第三次出现火柴,体现火柴引出的人物崇高内心世界,后两次强调火柴的价值与作用。

3.贴切生动的比喻句:

明确:主要的比喻句有三处:

①“红红的火柴头聚集在一起,正压在那朱红的印章的中心,像一簇火焰在跳。”――揭示了无名战士崇高的精神世界,那跳动的火焰使人仿佛看到了无名战士那一颗跳动的红心。

②“那同志合拢了夹着火柴的党证,双手捧起,像擎着一只贮满水的碗一样……”――形象地体现了无名战士对火柴的珍惜。这一动作凝聚着无名战士牺牲前为革命事业贡献最后一点力量的心愿。

③“只有那只手是清晰的,它高高地擎着,像一支路标,笔直地指向长征队伍前进的方向。”――形象地表明无名战士临死前仍不忘红军前进的方向,体现他对革命充满必胜的信心。细读开头、结尾两部分的烘托描写。这种烘托写法比一般比喻突出得多。

第二课时

三、质疑问难,深人理解

各个小组讨论探究很有成效,分别从多个方面品出了课文的精妙之处,那么,在阅读过程中有没有疑问?请讲出来大家讨论。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教师与学生共同整合,理出关键的问题,组织小组探究明确。在阅读过程中讨论,在讨论中阅读,读读议议,议议读读,既可以解决一些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又可以增进学生的合作精神。)

1.本文的主人公是谁?为什么?

明确:小说的主人公是无名战士。

本文的题目是“七根火柴”,这七根火柴来自无名战士。无名战士献出七根火柴,也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他献出的火柴在长征途中的暗夜里终于点燃了一簇簇篝火。这一过程虽然是通过卢进勇的活动展开的,但小说着力表现的人物还是无名战士。

2.既然无名战士是主人公,为什么作者连个名

篇2: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全集第25课《桃花源记》

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全集第25课《桃花源记》

25  桃花源记

【教学构想】

本文文字较为简易,且故事性较强,可要求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基本内容,对于难懂的字词,教师稍作点拨即可。同时,要加强诵读练习,积累文中的成语及有价值的词汇,然后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另外,要让学生多收集资料,既要看到作者的美好理想,又要看出他的无法克服的思想矛盾,才能深刻理解文章的内容和写法。教学中不妨运用视听及多媒体技术,采用诵读、讨论和合作探究的方法.激情增趣,领会情感,学懂课文。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熟读并背诵课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词汇。

3.了解作者笔下的理想社会,理解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朗读、背诵课文。理解、积累一些文言词汇。

难点:正确评价“桃源式”社会理想的积极意义和局限性i

[教学安排]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初一下学期,我们曾经学过东晋著名文学家陶渊明的一首诗《饮酒》,我们一起读一遍。(.课件显示《饮酒》诗)谁来说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趣?

提示:全诗表现了诗人弃官归隐后乐于田居、陶醉于自然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情趣,既反映了远离尘俗、安贫乐道、洁身自好的心志,也流露出躲避矛盾、与世无争、独善其身的消极思想。

陶渊明的这种志趣,在他的很多诗作中都有所体现。不仅如此,在《桃花源记》这篇文章中,陶渊明更是具体地勾画出了他所向往的理想社会。这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桃花源、走近陶渊明。

(此环节的设计既创设了情景,同时又通过复习、联系已有的知识,引出新的教学内容,花时不多,收益却很大。)

二、检查预习

1.展示学生收集到的有关资料。

(在平时的常规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培养学生初步具备搜集资料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请同桌检查对方注音、解词等预习情况。

豁然开朗(huò)        屋舍俨然(yǎn)     阡陌交通(qiān mò)    黄发垂髫(tiáo)

便要还家(yāo)        刘子骥(jì)        诣太守(yì)

三、诵读和复述

1..课件展示,配乐朗读。

2.请一位同学朗读,要求读出感情,咬准字音。

(读完后由同学做适当评价)

(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3.全班同学结合注解默读课文,准确把握叙事线索和故事情节。五分钟后请同学复述大意,复述时可适当增加自己的想象。复述不完整可由其他同学补充。

(教师据此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培养口头表达能力。明确:课文以武陵渔人的行踪为线索,可以按照逢桃花源、访桃花源、寻桃花源的顺序来复述。)

4.全班同学齐读课文,然后反复自由朗读。一

四、疏通词句

1.请学生找出文章中难解的、注解中没提到的、应特别予以重视的字词。

2.掌握课文注释的词语。(补充注释如下)

鲜美:鲜艳美丽    平旷:平坦开阔    属:类    悉:全,都。  邑人:同乡人  不复出焉:不再从这里出去   焉:于之,从这里  语云:告诉(他)说    既:已经  如此:像这样  遣:派欣然:高兴地

(教师可适当给学生讲解词语古今异义现象、词类活用现象等,但不宜细讲。有些词语应尽可能联系以前所学知识及相关知识,展开联想、加深理解。)

①古今异义词:

鲜美  古义:鲜艳美丽    (芳草鲜美)             今义:(味道)新鲜

交通  古义:交错相通    (阡陌交通)             今义:交通运输

妻子  古义:妻子儿女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今义:指男方的配偶

绝境  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  (来此绝境)         今义:没有出路的地方

无论  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  (无论魏晋)       今义:不管(连词)

缘    古义:沿  (缘溪行)                       今义:缘故,缘分

延    古义:请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今义:延长、延伸

津    古义:渡口,这里问津指探访。(后遂无问津者)  今义:口液

②一词多义

舍:舍弃  (便舍船)        房子  (屋舍俨然

寻:寻找  (寻向所志)      不久  (寻病终)

志:做标记(处处志之)      标记(寻向所志)

向:以前(寻向所志)        对着(眈眈相向)

3。请学生找出难译的语句讨论作答。

(此项活动意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激发敢于直面疑难、大胆探索的热情。)

五、布置作业

1.初步背诵全文。

2.积累文言词汇。

3.摘录一些谈理想的名人名言。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积极评价

(积极引导,充分评价,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勤背诗文的好习惯。)

二、访谈练习

同桌二人,一人为采访者’(渔人),另一人为受访者(村里人).将课文内容展现出来。最后推派代表在全班交流。

[此环节的设计目的是利用刚学过的口语交际“访谈”,让学生分别担任采访者(渔人)和受访者(村里人),通过一问一答,来熟悉课文内容,这样避免了单调繁琐的串讲课文。]

三、用三个词概括桃花源给大家留下的印象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美丽、神秘、幸福

1.桃花源美在何处?

桃林美;土地美;屋舍美;田池美;桑竹美;阡陌美。――桃花源美在环境幽雅,风景优美。

2.桃花源神秘在何处?

桃林神秘: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山洞神秘:仿佛若有光,形状奇特。

林中人神秘: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结局神秘:不复得路,探访未果。

3.桃花源的幸福表现在何处?

①黄发垂髫:怡然自乐(和平安定、丰衣足食)

②男女:往来种作(没有战乱,安居乐业)

③渔人(侧面烘托):杀鸡作食,皆出酒食(民主平等,民风淳朴)

桃花源幸福在生活和平安定,丰衣足食,民主平等,民风淳朴。

(这个环节的.设计一方面检查了上节课翻译落实的情况,另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文章内容的了解,从整体上把握了全文内容。)

四、小组合作学习,探讨主题

1.桃花源美在风景秀丽,美在民风淳朴,美在生活幸福,美在平等自由。不过,请同学们想―想,在东晋时代,这么美的地方真的存在吗?

2.有人说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是积极追求美好生活,也有人说他是消极逃避现实,你怎样评价?

(本环节设计目的是弓l导学生用自主、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引导他们去体验自主学习的乐趣。)

学情预估:

问题一:

生l:我认为不可能存在。因为当时政治黑暗,兵祸连绵,民不聊生,是个十分黑暗的社会,“桃花源”是由于作者对现实社会生活的厌倦而虚构出的如仙境般的地方,它反映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生2:我认为桃花源是不存在的,社会动荡不安,官僚阶级贪污腐败,人民受着压迫,不会有这样的地方存在。并且后来渔人因失约而找不到桃花源的情节也暗示了这一点。

生3:我认为有可能存在,即使现在还有人迹罕至的地方,何况在一千年之前呢?

生4:我认为有可能存在,因为东晋虽然是个纷乱之世,不过,在这战乱频发的乱世之中,人们向往和平,肯定会有人带领心地善良的人,来到这与世无争的桃源绝境。冥冥之中,命运只让热爱这美丽且愿意保护这美丽地方的人来到这儿,享受美好生活。

问题二:

生l:我认为陶渊明写《桃花源记》是积极追求美好生活的表现。在当时黑暗的社会,有人就心甘情愿地沉沦下去,有人则努力地去争取美好的生活,而陶渊明正是这后一种人的一个代表。他的《桃花源记》中虚构了一个十分美丽的地方,唤起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大家都努力争取美好的生活。

生2:我认为陶渊明创造这样一个桃花源,表现了他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但渔人、太守和刘子骥最终都未找到桃花源的情节,暗示了桃花源的可望不可即,也体现了他的消极心态。

生3:我认为陶渊明是消极逃避现实的。因为在这乱世之中,作者的心已疲倦,厌烦了这混乱之世。想找到那样一个世外桃源,躲人桃源之中。

生4:我认为陶渊明是积极追求美好生活的,要不然他不会将桃花源写得那么美好,宛若仙境。这说明他心中还是向往

篇3: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全集第23课《愚公移山》

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全集第23课《愚公移山》

23  愚公移山

【教学构想】

《愚公移山》是我国古代寓言中的名篇。我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在自读的基础上,通过讨论、切磋,参照注释疏通全文,再指导学生复述故事,根据学生的基础和已有的知识水平,对愚公移山这则寓言故事能够理解,故教学重点放在愚公和智叟两人的对比上,分析两个人物的性格特点从而揭示出作者的.写作意图,教学难点放在愚公的“愚”和智叟的“智”的理解以及神话结尾在文中起的作用,从而完成教学任务。

本节课通过自读课文,达到对内容的理解,通过教师点拨、引发、生生互动,研析人物形象,揭示人物性格,把握主题,剖析难点,从而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说出寓言的意义。

2.培养学生借助工具书和注释解释难词、难句。要注意一词多义、通假字。

3.结合过去学过的寓言理解其特点,把握寓言的寓意。

4.要着重理解愚公和智叟这两个人物形象,此外还要理解愚公的妻子和智叟的本质区别,从而理解愚公精神的深刻意义。

5.联系今天的生活,加深理解,提高认识,受到教育,古为今用,丰富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发展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利用工具书,结合注释,弄懂重点字词的意思,疏甏通文意,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培养阅读古文的能力。了解对比手法的运用。认识愚公的形象、理解故事的寓意。

难点:对比、衬托手法以及课文以神话结尾的作用。联系生活,辨析寓言的现实意义。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激发兴趣

(播放江涛唱的《愚公移山》歌曲)

同学们,歌中唱的愚公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愚公移山》一文的主人公。历经千百年了,但愚公精神还被人们广为传唱,当然也有人认为“愚公精神可佳,但是做法很蠢。出入不方便,为什么不修路,不搬家,而一定要移山呢?”你认为哪种说法好,带着问题我们走进文本。

(古老的故事加上现代流行的旋律,古今融合,别有一番风味,让学生先被乐曲震撼一下,渲染气氛,再来走进文本,激活课堂,先声夺人,使学生顿生兴趣,让学生很快走入文本,这一步无疑是个好的'起点。)

二、整体把握,感知课文

1.初读文本,整体感知。

①自由朗读,了解大意。

请同学们自由地、大声朗读课文,做到声音洪亮,有节奏感,注意语气,读对停顿。

②由学生提出应注意的字词读音,句内停顿及个别语句的语气处理,并朗读。教师点评。

③生字、生词可以参考注释,借助工具书,落实字词,自疏文意,有疑难之处,小组讨论解决。

2.再读课文,复述故事。联系语境,突破难点。

请大家再看课文,对照注释。复述课文。复述的要求:语言要准确,故事情节要完整,在此基础上可以再生动一些。请同学们先在小组内复述。如果有不会解释的词句,可以先在小组内讨论,还不能解决的,就举手,大家讨论解决。

(学生自主阅读,质疑探究,教师指导。)

学情预想:在小组活动中,预计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教师要抓住时机,因势利导。

教师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前提下,有意识地小结以下几点需积累的文言知识:

① 通假字(“通假”主要用同音代替的方式,只是由于语音的演变,有些借用字和本字今天已不同音了。):

反一返  惠一慧  亡一无  厝一措

②一词多义:

且:A.将近  B,况且;    易:A.更替  B.以……为易;     固:A.本来B.顽固;  献:A.提出  B.奉献;  曾:A.(zēng)  甚至  B.(c6ng)竟然;    荷:A.(hé)荷花  B.(hè)肩负;    惩:A.(chěng)苦于   B.(chéng) 惩罚。

③非常规的句式:

a.甚矣,汝之不惠。

b.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归纳方法:抓住主要词语,依托自己的积累,联系上下文来通晓文意。

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重点学会了怎样翻译好文言文,下面请看大屏幕(出示“文言文翻译歌诀”):

通读全文,掌握大意。古今同义,保留不译。古今异义,辨析仔细。以今换古,要合原义。句中省略,括号补齐。如遇倒装,调整语序。个别虚词,无法翻译。没有影响,不妨删去。直译为主,辅以意译。忠于原作,贯通顺利。

记住住法,还要注意对、换、留、调、删、补六个字。同时翻译时要注意解释文言实词含义、有意识地关注这些词语,积累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诃,如一词多义、通假字等现象。

(如何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是教师一直探寻的一个问题,学生大多认为文言文枯燥乏味,晦涩难懂,与时代距离较远,学习热情不高此环节的设置是试图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文言文的方法,受之以渔,让学生学有所得,得之有法。让学生拿到一把开启文言文之锁的钥匙,使之借于此,能自主地阅读文言文,培养他们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对文言文懂之,乐之,好之。)

学生小组复述之后,推荐优秀复述者在全班交流。

三、讨论问题,探究质疑

刚才通过同学们复述课文,我们了解了文章的大意。下面老师有几个问题要问大家,请同学们讨论探究。

1.愚公是个什么样的人?作者塑造这一形象有什么寓意?

理解:愚公是一个有远大理想,不惧怕任何困难,有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不怕吃苦,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令人尊敬的老人形象。作者通过塑造这一形象,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说明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地奋斗的道理。

2.什么是愚公精神?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要不要发扬这种精神?

理解:愚公精神就是不怕吃苦,不惧怕任何困难的精神;就是敢于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精神;就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需要大力发扬这种精神。因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是一项极其伟大而艰巨的任务,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将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将有千万座“太行”、“王屋”挡住我们前进的道路,如果我们缺乏这作用?

理解:衬托愚公移山的决心、信心、恒心。

5.本文以神话结尾,有什么作用?

理解:本文采用神话结尾,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是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条件下解决人和自然矛盾的想象方式,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跟宣传轮回报应的封建迷信思想有本质的不同。

四、辩论

愚公移山是一时感情冲动吗?现在提这种精神过时吗?

请大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抒己见,谈谈你的看法,不求观点一致,但求自圆其说。大家先在小组内交流观点,然后请大家发言。

明确:愚公不顾高龄亲自率领子孙上山“叩石垦壤”,并非出于一时的感情冲动,而是经过深思熟虑了的。首先是他有远大的抱负,从“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以看出,他的移山是为了造福千千万万的后代子孙。其次是他对移山的信心来自于他在人和自然关系问题上的正确认识,他懂得人力是“无穷匮”的,丽自然条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会有变化,尽管移山事业不可能在几代人的手里完成,但只要世世代代坚持于下去,就一定有完成的希望,自然是可以被征服的。

愚公精神并未过时。愚公知道人力是可以战胜自然,并决定将这个道理付诸实践,且不怕困难,挖山不止;相反,如果绕山丽行或干脆搬家则是害怕困难、停滞不前的观点。而人世间无处不存在着艰难和险阻,那是人们不可能时时、事事回避的。愚公的决心和精神,代表了人类改造和征服自然的愿望,现在我们仍需要这样的精神。

(学生互动交流后启发,能使学生从文本中走出来,走进现实生活。发掘文本的最大价值。让学生在情感认知上达到实质性的飞跃。这一环节可激活课堂,使文本与学生现实生活相勾连,形成活泼热烈的辩论局面,让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拓展视野活跃了思维。进一步感悟到愚公精神的可贵及现实意义,培养自己顽强的毅力。注重学生情感体验从课本走出课外,从关注书本到联系生活。培养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第二课时

五、课本剧表演

学生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加上鲜活的时代信息,改编的《愚公移山》课本剧,排练并表演。

(让学生把古老的故事,赋予现实生活的活水,亲身体验。由于课文是文言文,与现代普通话有着距离,因而在表演前。合作小组成员还要对原文进行语言上的改编,加大了合作力度,进而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形象的表情及身体运动,这样进一步感知了文本的细致精彩,体会到了细节描写的重要。学生经过内化语言、试排、演出等过程加强语文训练,再群体评议,深入巩固阅读成果。需要调动多种手段,从不同角度多方进行,更深入理解了课文,激发兴趣,培养合作竞争及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并与生活相勾连,开阔了视野,拓展了思维。这一环节的情感体验、表演与导入江涛所唱的《愚公移山》首尾呼应,混然天成。在理解课文、准确把握人物性格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将编成的课本剧表演,使课文人物再现在我们面前。这对培养我们阅读和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培养创造思维的能力是很有益处的。这种语文实践活动自始至终强调了学生的自主实践,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实践和运用中获得直接的感性知识和生活体验,着重于让学生在活动中去感受、体会、理解。不仅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

篇4: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特别营救》教案

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特别营救》教案

21特别营救

【教学构想】

这个单元主要训练学生跟踪式阅读的能力。在处理教材与课外材料的关系上,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材料,充分挖掘其价值,并由此归纳出跟踪阅读的方法。这样再迁移到课外广阔的天地,学生就不会觉得无以适从了。

处理教材所提供的材料时,我们还应该注意到课文由三个部分组成:一系列的新闻报道、一篇解说词和相关的辅助阅读资料(诸如图表、小资料、旁批等)。这就提示我们在进行跟踪式阅读时,可以有意识地寻找不同文体、不同方式的材料。用比较阅读的方法,通过比较来挖掘所给材料的价值,使跟踪式阅读更有效果。

所以,我在安排教学内容时,立足于对文本本身的挖掘,让学生通过反复阅读,了解新闻的特点、解说词的特点、辅助性资料的作用等,然后通过比较,体会到这一主题事件的意义,尝到跟踪阅读的甜头。然后再归纳出跟踪阅读的方法,并做了很具体的要求,这样,再让学生将目光投射到广阔的课外天地中,去寻找他们自己所感兴趣的主题,进行跟踪式阅读的训练。

当学生真正学会了跟踪式阅读的方法后,他们的阅读视野和阅读效能将放到最大,其意义将不言而喻。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跟踪阅读的意识,学习跟踪阅读的方法。

2.学习收集、整理、归纳信息,解读文本。

3.在阅读过程中净化心灵,完善人格,在阅读中成长。

[教学重难点]

掌握跟踪阅读的方法并自主向课外迁移。

[教学安排]六课时

1.了解新闻的特点。

2.了解解说词的特点。

3.比较新闻和解说词的异同。

4.归纳跟踪阅读的方法。

5.自主进行跟踪式阅读,课内向课外迁移。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通读八则新闻

1.学生认真阅读前八则新闻,初晓大意。

2.用一句话概括整个新闻事件。

八则新闻报道了小金丝猴从遇险得救到不治身亡的全过程。

3.小组讨论:这八则新闻的标题有哪些特点?它们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标题的`特点:有单行标题。也有双行标题;简练概括了新闻的主要内容;有的标题旬式整齐,讲究匀称等。标题之间的联系:按时间顺序写出了事件的始末。

4.归纳:新闻标题的特点和作用。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主标题旨在提示消息的主题或重要新闻事实,副标题用以补充说明情况或指出内容范围、内容提要等。

(新闻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一点也不陌生。但如何更有效地阅读新闻,学生并非很清楚。所以,我们不能只停留在让学生自己看这一浅层次上,而有必要教给学生阅读新闻的方法。此环节意在让学生发现新闻标题的特点和作用,这样,在跟踪阅读新闻报道时,学生可以通过新闻标题很快理清事件脉络,提高阅读效率。)

二、细读八则新闻

1.仔细阅读八则新闻的第l自然段,思考这一段与标题的联系、与后文的联系。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发现和看法。

(在交流中,学生可能会发现这l自然段在内容上是对标题的扩充,对新闻内容的浓缩;在形式上各则新闻的第1自然段都差不多。这时,教师便可出示新闻导语的概念。)

2.归纳新闻导语的特点。

导语是新闻的纲领和中心所在,读者可以从导语中得到整个新闻的总印象。其特点是简明扼要,重点突出,概括性强。

(在新闻的五个组成部分中,除简洁明了的标题外,导语便是对新闻主要内容的概括了。学生掌握了导语的特点,便可有效地加快阅读新闻的速度。)

3.介绍新闻的其他组成部分:主体、背景、结尾。

主体: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经过、结果、原因等要素。

背景:与事件相关的背景资料。

结尾:是整个新闻消息的结束语,它用于提示事实的意义,指出事件发展的趋向,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新闻有五个基本组成部分,在此教师要加以小结,让学生有完全清晰的印象。)

4.学生任意选择其中一则新闻,划出新闻的五个组成部分。

(了解了新闻的组成部分,再进行当堂练习加以巩固。特别要对学生指出的是,这五个组成部分是一般新闻所具有的,但有些新闻可能没有背景部分,有的新闻的结尾就包含在正文中,没有单独成段。)

第二课时

一、列时间表理清事件过程

1.学生阅读课本第160页的时间表及旁批,在前三则新闻报道中,找出与表内各项内容相符之处,作上记号。

(此步骤意在让学生体会运用表格的好处:直观清晰

篇5: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全集第17课《怀疑与学问》

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全集第17课《怀疑与学问》

17  怀疑与学问

【教学构想】

《怀疑与学问》是一篇观点鲜明、论证充分、说理透彻的议/论文。

因此,我想从议/论文教学的结构人手,既注重课文的整体把握,又注重语言文字的教学,使两者得到统一,从而使传统教法与教学创新得以有机结合。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论点层层深入的写法和层进式论证法、对比论证法。

2.认识“怀疑”、“思索”对做学问的重要意义。

3.学习本文明白朴实、简洁准确、通达流畅、长短相宜的语言。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的运用。

难点:理解论证的层次和过渡句的作用。

[教学安排]  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我国当代有一位著名的史学家叫顾颉刚,他幼年读的书多,知识面广,并且读书时就不肯盲从前人之说,敢于提出疑问。因此特别喜欢考证。有一次,他看见一个饭碗,上面画着许多小孩,有的放纸鸢,有的舞龙灯,有的点爆竹,题为《百子图》。他知道文王有100个儿子,以为这一幅图画的是文王的家庭,就想考证一下文王的儿子。他从常见的书中只得到武王、周公等几个人。他很奇怪,为什么这样一个名人儿子竟如此难考证。后来才知道文王百子说是从《诗经》中来,只是一种谀颂之词,并非实事。这就是做学问。我们在学习中要心存疑问,勇于提问,不耻下问,随时反问,善于提问,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学识水平。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顾先生的一篇议/论文――《怀疑与学问》。

(板书课题)

二、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布置阅读思考题

思考题一:文章的论点是什么?总论点是如何提出来的?

思考题二:分论点是什么?分论点的提出有什么特点?分论点与总论点之间有何联系?

思考题三:试找出本文的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思考题四:文章用了哪些议论方法?

(此环节指导学生通过抓住关键语句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对文本的解读能力。)

三、学生分组阅读课文,合作探究,考虑思考题的回答  (学生通过交流讨论领会作者的观点,这一过程教师应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让学生自由解读文本,这样才能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人。教师以平等对话的形式加入学生的学习讨论过程中。)

四、师生共同讨论并归纳

1.中心论点: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

2.分论点:

①怀疑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

②怀疑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文章开头提出中心论点之后,第3自然段至第5自然段先从消极方面进行论证,第6自然段再从积极方面进行论证。第6自然段首句是承上启下的递进复句,精当地概括了前后两个分论点:“怀疑不仅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也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而前一方面的论述,又分为两层来论证中心论点:第3、第4自然段先说对传说要有怀疑精神,既然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根据,这种证据有时又不能亲自看到,便只能靠别人的传说,而这种传说又不一定可靠,所以对于传说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亦即怀疑;第5自然段扩展开来,又提出“不论对于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的小论点。这样,本文议论的内容从对于传说的怀疑,进而扩大到对于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意义,进而转到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作用,层层深入论证,对怀疑精神在做学问过程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做了全面而精当的阐述。

(在此环节中,尤其要注意鼓励学生。此外,在评价时我们应采用多种方法,比如说让学生自评、互评等,这样更能让学生感受到自己主人翁的地位,也更能投入到学习中去。)

2.试找出本文的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请学生各小组派代表在黑板上板书,评出归纳准确、简洁的学生,增加学生自学的兴趣。)

讨论并归纳:

①事实论据:

a.譬如在国难危急的时候,各地一定有许多口头的消息。

b.听说古代有三皇、五帝。

c.听说“腐草为萤”。

d.戴震善问的例子。

②道理论据:

a.“学者先要会疑”。(程颐)

b.“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张载)

c.“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

3.请编写本文的阅读提纲,并请同组互评,选出优秀的提纲板书。

(这个步骤有利于学生梳理文章,理清思路。)

四、小结

本文论述了学者先要会疑,学则须疑的观点,强调了怀疑精神在治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倡学者应有怀疑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本文围绕着中心论点,分设了两个分论点,分层次地进行论述,条理清楚,中心明确。这种论证结构和方法值得同学们学习。

第二课时

一、导语

上节课我们分析了文章的论点、论据和文章结构,这节课我们来探讨一下文章的论证方法和语言特色。

二、举例论证,是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道理论证,是用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以及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等来证明论点。试举出课文中所用的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的例子。

(学生分组讨论五分钟)

师生交流:

1.课文中所用的举例论证:    ’

开头引用程颐和张载这两位古代大学问家的经验之谈作为论点,也起到了论据的作用,很有说服力。第5自然段又引用了孟子的“尽信书不如无书”的名言,有力地证明了中心论点。第4自然段为了论证对于传说必须有怀疑精神这个分论点,列举了古代“三皇、五帝”和。腐草为萤”的例子并连续多次追问清楚地告诉人们做学问时怀疑的必要性以及怎样以怀疑精神做学问。第6自然段为了论证怀疑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这个分论点,举了清代大学问家戴震幼年读书善疑多问的事例做论据,也很有说服力。

2.课文中所用的道理论证:

第5自然段用关于“怀疑”、“思索”、“辨别”的阐述和引用孟子的名言论证了“我们不论对于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第6自然段的说理是:“对于别人的话,不经过思索,都不打折扣的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在不断地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起来。”论证了“怀疑……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事实论据比较容易理解,道理论据却往往由于它与论证过程联系得十分紧密而不容易辨认。因此,在分析道理论据时,我们要判断这个道理是否正确、合适,要将道理与有关事实联系起来,分析它们与论点之间的关系。例如文中说:“孟子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也就是教我们有一点怀疑的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这既是论证的过程,又是道理论据。联系文章的中心论点“学者先要会疑”和文中所举戴震的事例,就会觉得作者的这个道理论据不但与论点紧紧相扣,而且是很有说服力的。)

3.教师设疑:第三句“譬如在国难危急的时候……”,是举例论证还是比喻论证?

(相机提出举例论证和比喻论证的概念,有利于学生多了解一些论证方法。)

明确:这句是比喻论证,设喻以说明“事实和根据”的两种“来源”,不是举例论证。如果举例论证,那就要举出做学问的实例,“譬如”后面所言,并非做学问的实例。

三、再读课文,品味语言

1.教师指出本文作为议/论文,‘语言准确、精练。请同学们划出相应的语句,朗读体会。

2.全班交流。例:“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这句话中,.四个“常常”,多次重复词语,突出说明学问家是经常这样做的,表明这样做,这种精神,乃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

(议/论文,也应重视语言的品味,这样能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四、拓展迁移

以“我尝到了怀疑的甜头”为题,向同学说两三分钟话。

要求所举例子能说明观点。

本题旨在引导学生就实际生活进行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及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和口头论述观点的能力。我鼓励学生对事物提出独特的见解,鼓励学生对同一事物从不同的角度予以分析评论,课上学生演讲,让他们有了更多进行逻辑思维的机会,这样,学生的认识与思维水平能得到充实和提高。)

五、布置作业

“怀疑”是要有一定根据、一定的科学道理的“怀疑”。怀疑一切,打倒一切就会走向另一个极端。请以《也谈怀疑》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条理清楚,论据充分。

(学生学习了议/论文后,就要引导学生实践.写作简单的议/论文,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挖掘社会现象或问题的本质,提出新颖的见解,以培养创新能力。

篇6: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全集第19课《创造学思想录》

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全集第19课《创造学思想录》

19   创造学思想录

【教学构想】

一、教材分析

《创造学思想录=》是对创造性思维进行通俗阐释的一篇佳作,全文分八章,每章分列小标题,内容上相对独立,但共同围绕创造性思维品质特点和实践意义进行阐述,把深刻的创造性思想阐述得浅显易懂,能发人深思,给人启迪。

这一单元都是关于“创造”这一话题的,编者希望学生了解创造,学习创造,运用创造,培养创造性思维,从中感受到创造的乐趣。而本文则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已接触到议/论文,但对议/论文的系统知识、议/论文写法没有形成一定的认识,但对议/论文的观点及论述有所了解,一部分能力强的学生已能围绕观点进行较严谨的论述。

三、教学策略

1.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自主质疑与合作探疑,就是一种创造性思维的初步训练与运用。而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教育也就能由“有痕的拔高”变为“无痕的潜移默化”。这正是语文教学所追求的效果。

2.阅读教学一定要紧扣阅读的文本。

这一课很容易上成一种对创造性思维进行探讨的课,虽然那也可以作为一种开放的课型出现,但我觉得语文课上的一切开放都得来自于对文本的'理解,而本文如果上成只是探讨创造性思维的课,那么就是片面强调了语文的人文性,而忽略了语文的工具性,对学生的阅读不能形成有效的推动。因此,本文的教学重头戏还是放在理解文本上,当然在理解过程中允许并鼓励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拓展延伸。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理解创造学思想的方法和思维特点,认识创新对人类的巨大作用。

2.让学生学会质疑与探疑的一般方法。

3.了解文章灵活多样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创造学思想的方法和思维特点,认识创新对人类的巨大作用。学会对问题的质疑、探疑。

难点:文章内容的编排顺序。

[教学安排]

1.课时安排:学生基础好的班级可安排一课时,基础差一点的班级可安排两课时。

2.把内容理解放在首位,把文章的写法放在次要地位。

3.把质疑和探疑作为本课的主要组织形式。

[教学步骤]

一、导人新课

故事一:某公司招聘推销员,考题是向和尚推销梳子,第一个人一把梳子也没能推销出去,因为和尚显然不需要梳头发的梳子;第二个人推销出去了一把梳子,他劝老和尚用这把梳子来梳胡子;第三个人居然推销了一千把梳子,他说动寺院用这梳子赠给香客以保佑他们。这第三个人当然被录取了,并在后来的工作中不断取得成功。

故事二:以鞋类为主要经营项目的某体育用品公司打算到非洲拓展市场,市场调查人员甲通过调查上报道:“那里的人都不穿鞋子,鞋子在那里没市场。”市场调查人员乙通过调查上报道:“那里的人都还没有穿鞋子,那是一个多么巨大的鞋子市场啊!”最后该公司毅然到非洲拓展市场并取得了成功。

用以上两个在无商机处创造商机的例子来导人创造性思维,从而进入文章。

(用这样的故事导入,一是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二是跟创造性思维结合得非常紧,为后面的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支撑。)

二、学生读文章,质疑与初步合作探疑

1.学生读文章,独立围绕以下方面质疑:你读懂了吗?如果没读懂,你对文中的哪些句子、段落有疑问?如果读懂了,你对全文的内容与主旨明确了吗?

(学生基础好一点的班级以上这一步安排在课前的预习中进行,从而为一课时完成本文的教学腾出时间;而学生基础差一点的班级则安排在课堂上则更有效,因为差一点的学生往往自觉性相对差一些,而这一步如果在课外完成不好的话会直接影响整堂课的教学效果。)

2.学生分小组交流以上问题,小组能解决的就地解决,不能解决的由小组长写在一张纸条上交给教师。

(这一步很有必要,小组能解决的就在小组内解决,从而腾出更多的时间来一起探讨一些真正属于多数人的疑问和更有价值的疑问。同时这也发挥了合作的优势。)

3.对所交问题予以归类(按照文章先后及由局部到整体的顺序归类)、公布,全班准备解决以上疑问。

三、进一步合作探疑

方式:由学生自主地在全班交流,教师相机点拨。

预设以下问题及解决要点:

1.第一则走题了吗?

(引导学生从第一则与创造性思维的关系入手)

2.本文段与段之间是什么关系?内容是如何联起来的?

(此问题在解决各部分单独的问题之后进行。这样才不至于因题目太大而使学生无力分析。最后让学生找到某些思维的共性,如求异思维、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等,.总结出进行创造性思维的有利条件和方法等。)

3.看到画面之外究竟是什么意思?

(引导学生读文本,、文中有什么画面,画面之外又是什么?有什么拓展义?从中告诉我们在思考问题时要注意什么?)

4.是不是乱想就好?

(让学生认真辨析题目)

5.顺其自然是什么意思?

(是顺应思维的自然吗?逆向思维。)

以上问题的探究按照学生实际的情况来调整,并力求通过一个问题来解决几个学生的问题。顺序是依据文章内容先后,且由局部到整体,由文本理解到拓展延伸。

(此部分是本堂课最具价值的部分,同时也是最难操作的部分,因为学生的提问必然是千变万化的,一些生成性问题就此产生,这要求教师既要密切关注学生随机生成的问题。又要时刻调整引导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这一部分教学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本节课的成败。)

四、对文章写法的探究

1.学生整理本节课最值得学习的学习点并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形成决议上交。

2.全班探究,预设:一是思想内容上的启迪(要求用事例来拓展),二是写法(要求用文中例子来阐述)。原则上一听就懂的,前面分析较多的则少讨论,避免重复;同时对本文的.写作顺序不作严密性分析。

五、.总结及拓展

1.请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由学生.总结更能让学生们动起来,其效果比教师的.总结更好。)

2.课外作业:

就环保问题提出自己新颖有效的小“点子”,也可不局限于环保问题,实在难以想出好点子的也可收集几条别人的好点子。

(学生的拓展体现层次感,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难度的选择,让不同的他们都能有收获。)

【板书设计】

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集第19课《创造学思想录》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请注明出处!

篇7: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教案

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教案

11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教学构想】

本文是一篇说明文,讲授此课时,首先要让学生了解说明文在说明事物的时候,要抓住事物的特征。

为了更好地说明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特征,作者采用了以瞻仰者本人的活动顺序为主,以纪念碑的方位顺序为辅的组织材料的方法。教学中要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把握说明的顺序,对文章作整体的把握。

此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体会说明文的语言。

讲授此课时,我抛弃传统的细致讲解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先对课文作整体把握后,设计了几个有趣的小组活动;在小组活动的开展中,把握说明文的特点。最后共同分析语言特色,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学习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相结合说明事物的方法。

2.让学生领悟说明文的特点。

3.学习在说明中运用描写的方法。

4.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使学生了解中国革命的艰苦历程和人民英雄的光辉业绩,激励学生继承先烈未竟的事业.奋勇向前。

[教学重难点]

学习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相结合说明事物的方法。

[教学安排]两课时

观看图片;感知课文;设计活动;共同分析。

[教学步骤]

学生介绍纪念碑。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特色。体会语言特点。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查找资料,对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相关情况作一定的了解,加深认识,并学会整理中心资料。)

一、导入

1.放映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图片,请同学们仔细观察。

(不同角度摄影的图片,可以帮助学生对纪念碑的外观、基本构成作了解。)

2.请一位同学看着图片介绍纪念碑。

3.先不作评价,《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也是说明、介绍纪念碑的,请同学们大声地读课文,看看作者在说明的时候有什么特点?

二、整体把握课文

读完课文后,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畅谈。

(可以互相补充,学生很快就会发现方位词的使用,说明时抓住事物的特征,语言饱含情感等,教师适时做总结。教学中注重学生自己的思考和认识并充分地肯定学生。)

三、分小组设计活动

1.学生当导游,介绍瞻仰的路线及瞻仰顺序。

(学生活动:画方位词;可以让多名学生尝试,互相补充;其他学生总结说明顺序。)

路线:(按由远而近,直到离开的行踪写)越过(广场)一踏着(石道)一踏上(台阶)一到了(平台)一走下(台阶)一离开(纪念碑)。

空间顺序:(由下而上介绍纪念碑)台阶――平台――(大小碑座)――碑身――东西两侧上部――碑顶。

方位顺序和时间顺序相结合。(介绍lO幅浮雕)

东―一南――西(1839年――解放战争)

第二课时

(继续进行活动安排)

2.看着浮雕图片,学生当革命史迹的讲解员。

结合课文内容,用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讲述出来。

总结:说明文中记叙、描写的作用。介绍lO幅浮雕时,将每幅浮雕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人、时、地、事等记叙因素交代明白。总之,在说明文中运用记叙和说明,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3.作为普通的瞻仰者,说说纪念碑的特征和你的感受。

先说特征:

巍峨――高达37.94米,有10层楼那么高

雄伟――它像顶天立地的巨人一样矗立在广场南部

庄严――纪念碑是用……一砌成的,它象征……

装饰花纹象征……

8个大花圈,这些花朵象征……

次说感受:

抓住开头和结尾的句子。瞻仰前的心情――万分崇敬;瞻仰后的感受――再一次默默致敬。开头一段介绍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总体特点:巍峨、雄伟、庄严;结尾一段概括了兴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意义:再现了新中国的“艰苦道路”,革命先烈的“光辉业绩”,中国人民付出的“巨大代价”。

(活动环节的`设计富有个性化,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充分施展学生的才能,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性。)

四、师生共同总结说明文的语言准确性的特点

(本文的语言很精练准确,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领悟语言文字的魅力,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如:“落成”、“瞻仰”、“巍峨”怎样讲?不用“落成”,而用“建成”、“造好”,不用“瞻仰”,而用“参观”,行不行?

(“落成”,含有庄重、庆贺的意味。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兴建,意义十分重大,如果用“建成”、“造好”等一般性字眼,就无法表现作者的崇敬心情。“瞻仰”,怀着崇敬的心情仰望,用它比用“参观”这一类字眼贴切、庄重得多。这种“怀着万分崇敬的心情”,是贯穿全篇的。因此,这一节起了总起全文的作用。)

又如:“10块汉白玉的大浮雕,镶嵌在大碑座的四周。这些大浮雕高2米,合在一起长40.68米。”这些句子用数字准确地描述了浮雕的高大壮观。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本文的教学十分注重学生的主体性。

1.导入激趣,让学生活跃起来。

欣赏图片,让学生有直观的认识;学生的看图介绍,增加了学生的参与性。努力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让学生轻松愉陕地学习。

2.小组活动设计,增添课堂魅力。

我精心设计了三个活动环节:学生当导游、讲解员,充当瞻仰者的身份,允许多名学生参与其中,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而下面的学生也有事可干,他们可随时补充、纠正并总结。这样让他们真正感觉自己是学习的主体

篇8: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醉翁亭记》教案

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醉翁亭记》教案

【教学构想】

《醉翁亭记》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贯彻全文的主线是“乐”字。“醉”和“乐”是统一的,“醉”是表象,“乐”是实质,写“醉”就是为了写“乐”。因此在课堂上要牢牢抓住“乐”这条主线,引导学生体会课文是如何围绕它层层展开记叙的脉络。抓住了作者感情发展的脉络,也就能顺利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本文采用了叙事与写景、抒情相结合的写法。要引导学生弄清文章中哪些是叙事,哪些是写景、抒情,三者是怎样紧密结合起来的,从而领会本文情景交融的艺术魅力。同时要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个人被贬的经历,体会本文抒发的政治理想和寄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

本文语言有很大的特色。骈散相间,多为散句,但也间有骈句,特别是使用21个“也”字作句尾,韵味浓郁;巧妙地用了25个“而”字使文章流畅优美,从容婉转。本文还有一些千古传诵的名句,如“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等等。这些名句要求学生当堂背诵,并理解其蕴涵。

学习过程中还可以把本文与《登泰山记》比较,找出其异同。要反复朗读,直至背诵全文。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了解文章结构,把握中心,掌握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句法,积累名言和议论文素材,熟读成诵。

2.能力目标:学会将写景、叙事、抒情相结合的写法;学习骈散结合的句法,炼字炼句。

3.情感目标:理解作者的旷达情怀和“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作者在文中抒发的政治理想和流露出的复杂情感。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

难点:理解本文从“乐”和“醉”所抒发的政治理想。

[教学安排]

两课时

1.对文章字词的学习,用自主参与教学法,充分利用课内时间,学生进行阅读思考,教师解疑释难,减少讲解和分析。

2.通过示范朗诵、自读和齐读等环节,掌握“也”和“而”字的语气,了解本文语言骈散相融,节奏富于变化的写法。

3.理清文章脉络、理解文章的主旨,从而背诵全文。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

师:同学们,我说一个古代的年号,看看你们能联想起哪一宗历史事件。“庆历四年”。

生: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师:滕子京是因为什么事而“谪守巴陵郡”的呢?

生:参与了范仲淹的政治改革。

师:非常正确。实际上,这次改革,受贬谪的不止滕子京一个人,范仲淹本人在庆历五年也被贬到邓州。范仲淹改革的'另一位支持者,北宋的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也在同一年被贬谪到滁州,也就是今天的安徽省滁州市。范仲淹在被贬谪邓州的第二年,也就是庆历六年,写下了《岳阳楼记》,寄托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理想;同一年,欧阳修也在滁州写下了千古名篇《醉翁亭记》。

二、简介作者

欧阳修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他四岁丧父,家境贫困,母亲用荻秆画地教他识字读书。后来他考取进士,在朝廷作官,位居参知政事(副宰相),官位和范仲淹一样。他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范被罢官,欧阳修不顾个人利害,愤然上书斥责有关的权臣,他因此也遭到贬谪。《醉翁亭记>就是他被贬到滁州(今安徽滁县)当太守时写的。

欧阳修在历史上以奖掖后进著称。他大力扶植、提拔有才之士,宋代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曾巩,还有王安石等人都出自他门下,得到过他的栽培。

欧阳修是有名的散文大作家,他的散文成就很高。他的文章平易晓畅,委婉多姿,自成风格,在北宋以至后来的文坛上产生过很大的影响。我们通过《醉翁亭记>,对欧阳修作品的风貌也可窥见一斑。欧阳修不仅以散文著称,他的诗词、文评也有很高的成就。

八年级上册语文22课原文

义教六年制第四册第五组口语交际

《懒惰的智慧》读后感

《木兰从军》教学设计 (鄂教版四年级上册)

初二语文上册作文

《五彩池》教学设计 (鄂教版三年级上册)

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3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鄂教版二年级语文上《美丽的愿望》课文的教学反思

闽教版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画》教学设计 (鄂教版一年级上册)

鄂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全集第12课《读碑》
《鄂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全集第12课《读碑》.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鄂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全集第12课《读碑》(精选8篇)】相关文章:

《小草的生命》教学设计 (鄂教版二年级上册)2023-08-04

鄂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教案2023-07-23

《语言的魅力》教学设计 (鄂教版四年级上册)2023-05-07

《中国结》教学设计(复习课)(网友来稿) (鄂教版四年级下册)2023-01-21

《己亥杂诗九州》翻译及赏析2022-05-14

鄂教版刺猬教学设计2024-04-11

鄂教:《我很快乐》教学设计 (鄂教版一年级上册)2024-01-15

鄂教:《我到了南极》教学设计 (鄂教版二年级上册)2022-05-07

西江月初二上册语文教案2023-12-06

初二上册语文比较阅读《从军行》教案2022-12-18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