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文化礼仪知识

时间:2023-09-10 08:35:45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德国文化礼仪知识(精选8篇)由网友“诗歌”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整理过的德国文化礼仪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德国文化礼仪知识

篇1:德国文化礼仪知识

常见礼节

在德国有一些中国人所没有的礼节。譬如听见旁边别人打喷嚏,不管是否认识对方,都要说一声“Gesundheit!”,可以直译成“祝你健康!”,听上去像祝酒词,有点怪,所以“祝你健康”没有像“胃口好”那样在中国留学生那里得到推广。有德国朋友问我“Gesundheit!”用中文怎么说,我只好直言相告中文里没有相应的说法。“那么,如果听到别人打喷嚏,你们怎么办呢?”我那朋友好奇地问。“如果是熟悉的朋友或者同事,可以问他是不是感冒了。如果是年轻的朋友,可以开他的玩笑说有人想他了,如果是不认识的人那么什么都不用说。”听了我的回答,朋友耸耸肩膀说:“你们中国人的礼节这么复杂啊。”过了几个星期,这位朋友忽然给我打电话,喜滋滋地告诉我他在一本书里读到北京人听到别人打喷嚏会说:“长命百岁!”或者简称“百岁!”我不是北京人,也无从考证这种说法的真实性,不过姑妄听之吧。

德国人还有一个比较特别的礼貌用语,比如他们晚上在路上和朋友偶遇,闲聊了几句,告别的时候,或者晚上到亲戚朋友家小坐,要走的时候还不晚,他们就不说“晚安”,而是说:“Einen sch?nen Abend noch.”,大意是“祝你今天晚上剩下的时光过得愉快。”中文里没有类似的说法,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人可能会说:“不打扰了,你们好好休息吧。”或者“不打扰了,你们继续忙吧”,和“Einen sch?nen Abend noch.”的意思还是不太一样。

礼仪文化

有的德国人喜欢对客人说“我很高兴你来看我们”(Ich freue mich, dass ihr gekommen seid.),如果是朋友久别重逢,他们会说“我很高兴又见到你了”(Ich freue mich, dich wieder zu sehen),听起来像德语课本中的会话练习,翻成中文后有点外交辞令的感觉,但是用德语说出来就很亲切自然。

对我们中国人来说,过分的礼貌意味着疏远。向最亲近的人说“谢谢、劳驾”常常让人觉得难为情。但是德国夫妻之间一递一拿都是“请”、“谢谢”、“不客气”不离口。礼貌用语是德国人日常生活中的润滑剂。德国人戏称“请”(bitte)这个词为“有两个字母t的魔咒”(Zauberwort mit Doppel-t),每当德国小孩子向父母要什么东西忘了说“请”的时候,父母就会对他们循循善诱:“那个有两个字母t的魔咒叫什么呢?”孩子们赶紧纠正自己的表达方式,这时他们才能从父母那里得到想要的东西。

“早上好”,“晚上好”和“晚安”也是德国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日常词汇。在中国的一般家庭里很少见到夫妻父母子女之间互道“早安”和“晚安”,从前中国也有小辈对长辈晨昏定省的规矩,现在当然谈不上了。倒是一些西化的中国人把舶来的礼貌用语照搬过来用。譬如外企的白领早上到了公司以后都会问候同事“早安”,而且往往把“早安”简化成一个“早”字,就像德语里的“Guten Morgen”(早安)常常缩成一个字“Morgen”(早)一样。

基本礼仪

交往礼仪

与德国人握手时,一是要坦然地注视对方,二是握手的时间宜稍长一些,所用的力量宜稍大一些。如果对方身份高,须得他先伸手,再和对方握手。德国人对称谓比较重视,称呼不当会被认为是一种很不礼貌的表现。一般情况下,切勿直呼德国人的名字。对于熟人、朋友、同龄者,方可以“你”相称。对于不认识的陌生人,不论是在路上,还是在办公室中、宾馆中、电梯中,都相互打声招呼,问声“您好”。还需要注意,在和德国人交谈时尽量说德语。

约会礼仪

德国人比较守时,无论是公事还是私事都需要提前预约,赴德国人的约会,如果因事无法按照预约时间到达的话,需要提前打电话告知对方,并表示歉意。如由于临时的原因,迟到十分钟以上,也应提前打电话通知一声,因为在德国私人宴请的场合,等候迟到客人的时间一般不超过十五分钟。德国人邀请客人,往往提前一周发邀请信或打电话通知被邀请者。如果不能赴约,应客气地说明理由。既不赴约,又不说明理由是很不礼貌的。在德国,官方或半官方的邀请信,往往还注明衣着要求,这并非多此一举,因为谁也不想由于穿戴不符而出洋相。接受邀请之后如中途有变不能如约前往,应早日通知主人,以便主人另作安排。

送礼礼仪

一般情况下,德国人对于客人送的礼物都会当面打开包装。送高质量的物品,即使礼物很小,对方也会喜欢。烈性威士忌比低度威士忌更易于让对方接受。大部分人会带一束鲜花,也有一些男性客人带瓶葡萄酒,个别人带一本有意义的书或者画册之类的。在探望病人时也多送鲜花。在祝贺他人生日、节日或者婚嫁等时,可寄送贺卡,如送贺礼,则以实用和有意义为原则,而不是以价格高低论轻重。所送之礼物都要事先用礼品纸包好。德国人对礼品的包装纸很讲究,忌用白色、黑色或咖啡色的包装纸,更不要使用丝带作外包装。

餐饮礼仪

在德国用餐时,吃鱼用的刀叉不得用来吃肉或奶酪,这样会被视为很不礼貌;如果就餐时,同时饮用啤酒与葡萄酒,应该先饮啤酒,然后再饮葡萄酒;就餐时,盘中不宜堆积过多的食物,不得用餐巾扇风;入席时,要将身子挺直、放松、双脚踏在地上;就餐时不要发出声音,也尽量避免使餐具发出声音。

篇2:德国见面文化礼仪

见面礼仪

德国人见面

同其他国家一样,德国人初次见面时也须互致问候、通报姓名、互相握手。但应该注意的是:一、目光要友好地注视对方,不能东张西望;二、握手时要有点份量,以示真挚;三、如果许多人互相介绍,要按性别(女士优先)、年龄(长者为先)和职位(位高者优先)的习惯顺序一一握手、问候、介绍,防止同时伸手而出现交叉握手的情况;四、互相作介绍时不要加太多的头衔,只介绍姓名,最多加一个主要头衔(如教授、经理等);并要留心记别人的名字,以避免叫错姓名的尴尬局面。

德国人熟人相遇

熟人相遇或同事之间每天初次见面打招呼,除了问候、握手之外,有时太匆忙可省去握手,只问候“你好”、“嗨”等即可。

另外,还有两种我们中国人不太习惯的方式:一、吻女宾的右手。这只是在比较正规隆重的场合(如高层次的招待会、大型宴会、音乐会)才可能见到的习俗,尤其在南德(以及奥地利)地区更为普遍;二、拥抱并相互亲吻脸颊。这只适用于亲朋好友和关系相当亲密的熟人之间,是德国人表达老朋友重逢时的喜悦心情的方式。

在我国熟人或好朋友见面常亲热地拍拍肩头、拉拉胳膊,这在德国很不习惯。因为只有长辈对晚辈才可以作拍肩摸头的亲昵动作。至于在公开场合中挽肩搭背、磨肩蹭肋地紧紧挨靠在一起是应绝对避免的。

德国人礼貌用语

在德国人的日常社会交往中,“您好”、“劳驾”、“请问”、“谢谢”、“再见”礼貌用语是必不可少的习惯用语。尤其是那些直接接触顾客的职员(如售货员、招待员、银行职员等),这类礼貌用语是总不离口,使用之娴熟,令人惊叹不已。

事先预约准时赴约

在追求高效率、快节奏的德国社会里,事先预约已成为十分重要的社交礼仪准则。不论是私人交往中的拜访、约会、邀请吃饭、共同参加社交活动,还是正式的社会活动,必须事先预约时间,一般是电话或信函预约。

譬如,你有意前往造访一位熟悉的德国同事,尽管你有他的地址,但也绝不可贸然而至,而必须打电话约定一个会面的时间。任何不约而至或不期而遇的不速之客,在现代德国社会不仅被认为是不礼貌,而且还往往会吃闭门羹。接到邀请后,一般也要回电、回函致谢并确认。

与事事预约密不可分的是每个德国家庭、每个德国人都必备的记事日历本,这已经成为德国社会社交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备忘录。德国人已经养成了事事预约的程序化习惯,在这本小小记事本上,不仅记载着当天或近几天的活动安排,而且预先记录着本周甚至下几周的大大小小的约会、工作计划、社交活动等。

准时赴约是每个社会都重视的礼仪准则。准时并不是要求准到分、秒,而往往允许比预约的时间稍晚几分钟。但迟到或提前到达太多都被认为是不礼貌的。

德国人就餐礼仪

尽管德国人的日常饮食不甚讲究,以吃饱肚子、简便省时为原则,但一遇宴请(不管是官方的、正式的、规模较大的,还是私人交往性质的、非正式的、小范围的),他们则表现出训练有素的饮食文明和就餐规矩。

这是因为德国家庭十分重视从小培养孩子进餐时的良好的举止谈吐,这是德国社会文明礼貌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

人们都明白,餐桌旁的仪态风度是直接反映一个人的文明修养的镜子。如果我们同德国人一同进餐,最基本的是要注意不要忘记,这不仅仅是吃一顿饭,而主要是在从事社交活动,你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你的内在气质和修养的体现。因此应尽可能地按照主人的就餐规矩和礼仪去做,做到坐有坐相、吃有吃相、端庄大方,体现出良好的文明修养和内在素质。

习俗禁忌

德国人在所有花卉之中,对矢车菊最为推崇,并且选定其为国花。在德国,不宜随意以玫瑰或蔷薇送人,前者表示求爱,后者则专用于悼亡。

白鹳是德国的国鸟。

德国人对黑色、灰色比较喜欢。

对于“13”与“星期五”,德国人极度厌恶。他们对于四个人交叉握手,或在交际场合进行交叉谈话,也比较反感。因为这两种作法,都被他们看作是不礼貌的。

德国人认定,在路上碰到了烟囱清扫工,便预示着一天要交好运。

在德国,星期天商店一律停业休息。在这一天逛街,自然难有收获。

向德国人赠送礼品时,不宜选择刀、剑、剪、餐刀和餐叉。以褐色、白色、黑色的包装纸和彩带包装、捆扎礼品,也是不允许的。

与德国人交谈时,不宜涉及纳粹、宗教与党派之争。在公共场合窃窃私语,德国人认为是十分无礼的。

社交礼仪

德国曾是一个充斥繁文缛节和陈规陋俗的国家,长期以来沿袭着相当严格、僵化的社交规矩和礼仪。最近二三十年来,同其它西方国家一样,德国的社交礼仪和应酬规范也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总的发展方向是趋于简化,破除了一部分不符合现代社会生活风格的陈规陋俗,给礼仪准则和社交形式注入了时代气息和自由风格。

社交应酬不再拘泥于形式。而更加注重内容:端庄大方、适度得体、礼貌文明以及真诚、洒脱、有人情味等直接展示内在气质和修养的举止风度受到了特别的重视。现代社会的礼仪准则显然是在追求形式上的彬彬有礼与内在文明修养的一致性。

篇3:德国饮食礼仪文化

饮食习惯

德国人是十分讲究饮食的。

在肉类方面,德国人最爱吃猪肉,其次才能轮到牛肉。以猪肉制成的各种香肠,令德国人百吃不厌。

德国人一般胃口较大,喜食油腻之物,所以德国的胖人极多。

在饮料方面,德国人最欣赏的是啤酒。

德国菜以酸、咸口味为主,调味较为浓重。烹饪方法以烤、焖、串烧、烩为主。蓝格的桌布上摆着一筐面包,客人在等待中可以慢慢享用,德国面包很有咬劲,牙齿好的人才能品尝出味道。德式的汤一般比较浓厚,喜欢把原料打碎在汤里,这大概与当地天寒地冻的气候有关。据说德国人生性比较俭朴,水煮香肠,一锅浓浓的马铃薯豆子汤,加上有名的腌制酸菜和面包,一顿饭便打发了。

此外,德国美食还有著名的德式清豆汤、德式生鱼片、德式烤杂肉、德式肉肠、酸菜、德式苹果酥、煎甜饼等。

自助餐发明于德国。在外出用餐时,德国人很爱选择这一进餐方式。

在一日三餐之中,德国人最重视的是晚餐。用餐的时候,他们习惯于关闭电灯,点燃蜡烛,以朦胧的烛光烘托出优雅的气氛。

就餐礼仪

德国人十分重视就餐时的坐姿。按照从小接受的教育,德国人坐在餐桌旁始终保持上身笔直,两臂尽量贴近身体,以免影响旁边的人,一般只有手腕以上部分在桌面上。(聊天和抽烟时例外)

在进餐过程中,吃相比坐相更重要。在餐具使用上,德国与西方大多数国家的礼仪基本相同,这里就不再一一列举。

切食物要大小适合,切忌叉起一大块再一口一口从叉子上咬着吃,也不能把食物全都切成小块再一一叉食。

另外,在德国吃饭,盘子里的食物不宜一次添得太满,在一盘全都吃完后再续添。尽量不要剩食物在盘子里,这不仅不礼貌,而且还会令主人很尴尬。

饮料也是如此,喝完一杯再去续杯,不要随喝随续。另外,德国人也不流行“干杯”,慢慢来,没必要一口喝光。

与国内一样,嘴里有东西时不要开口说话,德国人会耐心等你咽下去。

在德文里,德国人称喝汤为“吃”汤,因为德国人从不把汤盘端起来喝,而是用勺子一勺一勺的送到嘴里“吃”。

如果汤比较烫,也不能用嘴去吹,只能等着它自己慢慢变凉。

另外,就餐时不要发出怪声,不要吧唧嘴与国内没什么不同。而像剔牙、挖鼻孔、挖耳朵、抖腿、不停扭动身体也被视为有伤大雅甚至粗俗或缺少教养的表现。

在德国的观念中,宴会即社交,令主人最难堪的不是碰翻酒杯或者刀叉落一地的情况,而是面对一圈埋头吃喝,不吭不响的食客。

参加宴会可不仅仅是“一饱口福”,首先这是个联络感情、增进了解的社交场合,然后是展示个人口才与修养的机会。

当然,谈话的内容一定要注意分寸,不要涉及影响食欲或者使气氛紧张的内容,比如夸奖女主人的手艺就是一个优秀的主题,席间不时应上几句赞扬,绝对能让宴会始终气氛融洽。

注意事项

在馆子里吃,一顿消费15欧左右,另还需给小费。很多学生没有给小费的习惯,这个当然需要自己看清楚问清楚,每个地方规定不一样,一般5%-10%,即使喝咖啡也应该给一点,该给却不给,是非常不礼貌的。

不得不说,很多中国同胞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服务态度,在很多服务员眼中,中国人不讲礼貌且小气,在小费礼仪方面的确需要留意一下,特别是在外旅游期间。入乡随俗友好待人,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给别人尊重的人,才值得被尊重。

近年来,素食主义在德国越来越受追捧。“素食主义者(Vegetarianer/in)”只吃蔬果,而“纯素食主义者(Veganer/in)”甚至不吃任何与动物有关的食物,比如牛奶、鸡蛋、蜂蜜。

包括我身边很多德国朋友,尤其是女生,倾向素食主义。有的是个人选择,认为这样更健康养生,也利于保持身材;有的是因为家庭,父母辈都素食,他们自己受影响也喜欢。

篇4:德国餐桌文化礼仪

餐桌礼仪

1、不要越过餐桌拿取东西

在以西餐为主的德国,不似中国般喜欢围着大圆桌一块“共食”,比起一起吃菜一起喝酒的热闹,德国人更喜欢一人一道菜的饮食方式。西餐的烹调方式相对中餐的色香味俱全而言也比较的简单,上菜后,人们还经常会根据自己的喜好加入各式的调味料,如盐、胡椒、橄榄油等等。越过他人或者将手越过餐桌到另一边拿取东西在德国人眼中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反之,通过询求放置调料附近朋友的帮忙才是最佳的解决方法。

2、不要将手肘置于桌面

“无论是在进餐还是在餐后的聊天里,将手肘放置到桌面上都是一个不礼貌的行为。”一位在德国餐厅工作超过十年的领班Butler MacPherson说道。根据MacPherson的建议,即便在就餐时,也应该将手肘放在身侧,而不是“立”于餐桌之上。

3、不要把餐巾当作“围兜兜”

有许多人在吃西餐时喜欢将放置在刀叉等餐具下的餐巾塞在衣服领口处,将其当作“围兜”来使用。事实上,这一做法并不礼貌,也不适用于正式的就餐场合,餐巾的正确摆放位置应是置于大腿上,当你需要的时候再拿起来使用。

4、不要在嘴被塞满时说话

“嗷呜嗷呜,我想说……嗷呜嗷呜”这样一边说话一边咀嚼的行为相信在大部分国家和地区都不被认可,德国人也不例外。当你塞满了一嘴的食物时,选择沉默的咀嚼会比仍然“坚持”说话要礼貌的多,所谓食不言,寝不语,说的也是这样的情况。

5、不要在餐桌上“擤鼻涕”

对于这条餐桌小贴士,德国人或许是最没有注意到的。其实,在餐桌上清洁鼻子是极其不礼貌的行为,不仅是因为有可能的细菌传播,更重要的是会影响到大家就餐的心情。因此,当你需要“擤鼻涕”的时候,请到洗手间或者另一个区域,避免在餐桌上如此豪放的当众清洁鼻子。

6、不要浪费食物

本着“光碟”行动的思想宗旨,不随意浪费食物不止是中华传统美德,也是德国传统美德,即使是你不喜欢吃的食物,为了表示对食物以及对食物制作者的尊重,也要吃上几口。之后,你可以选择喝点水,或者点上一道自己喜欢的甜品来缓解没有吃到好吃的主菜的失落。但是,一碰都不碰的行为是特别不礼貌的!

7、遇到突发情况,不宜有过激的反应

在不小心碰倒了杯子,导致杯内的酒水洒出时,不需要有过于激动的反应,这一说法,不仅适用于自己碰倒东西时,同样也适用于别人发生这一情况时。在这一突发情况发生时,尽快的处理并清洁才是正确的行为。

8、不要“挥舞”着刀叉说话

如果在就餐时需要说话,首先要做的应该是把餐具放下。吃饭不是比武,不需要舞动着餐具表达自己的意见,这样的行为是很不礼貌的。

9、不要将食物“铲”到嘴里

当遇到比较难进食的食物如“滑溜溜”的意面时,不要把叉子当作铲子,将食物“铲”进嘴里,即使困难,也尽量是将食物置于叉子上再慢慢放入口中,端起碟子或者倾斜碟子的行为在德国人眼中都是不礼貌的表现。

10、不要将餐巾置于椅子上

在用餐完毕后,记得不要将餐巾放在椅子上,正确的方式应该是将其放在已经吃完的空碟中。将餐巾置于椅子上的行为将有可能会导致餐巾感染到椅子坐垫上的细菌。

餐桌上的文化

在德文里,德国人称喝汤为 “吃”汤 (Suppe essen),因为德国人从不把汤盘端起来喝,而是用勺子一勺一勺的送到嘴里“吃”(Suppe l?ffeln)。所以德国人禁忌“吃”汤的时候发出声音。“吃不拢嘴”在德国人看来也是不礼貌的,许多德国人总抱怨,亚洲人在公众场合吃面条的时候会发出吧叽吧叽的声音,在他们看来很不文明。

但是,在东亚国家,特别是日本,吃面条的时候发出声音代表对美食的赞赏,也是对做面条的人的尊敬。今天也有许多亚洲人用“德国人公众场合毫不顾忌别人眼光大声擤鼻涕(sich die Nase schnauben)”作为挡箭牌来回应德国人的批评。

打喷嚏的祝福

在中国,打喷嚏(Niesen)的人都会跟周围的人致歉,因为突如其来的喷嚏有可能打扰到身边的人。然而,在德国恰恰相反。当对方打喷嚏的时候,旁边的人一般都会说“Gesundheit”意思是“祝你健康”。而打喷嚏的人也会很有礼貌地表示感谢。但是很多人很好奇,为什么在对方咳嗽(Husten)的时候不祝福呢?

有一种说法是当人们说“Gesundheit” 的时候,是希望对方不要因为打喷嚏感染上其他的疾病,是对对方的一种美好的祝愿,所以对方也会表示感谢。然而另一种说法却是,说“Gesundheit”的人,其实是希望自己不被别人的喷嚏感染,希望自己保持健康。所以“Gesundheit”其实只是对自己的一种美好的祝愿。

篇5:德国社交文化礼仪

社交礼仪

1. 握手礼

德国人其实很爱握手,他们在碰面时和离开告别时都会这样做。 后来加入的人通常会和每一个在场的人握手。

2. 饮品

啤酒和葡萄酒是德国人正常晚餐的一部分,晚餐通常都会为客人提供酒精饮料。但是,不喝酒也是完全可以接受的。不要像在中国一样劝酒哦,如果一个人一开始就拒绝了你喝酒的提议,那就不要在把酒端给人家啦。德国人拒绝喝酒不是因为害羞或者是跟你客气,就是真的不!想!喝!

可能根据一些国家的文化,青少年在餐馆和酒吧点啤酒是不太常见的。但是根据德国法定饮酒年龄规定,16岁以上可以喝啤酒和葡萄酒,18岁以上可以喝烈性酒。

3. 准时

不要迟到,不要迟到,不要迟到。重要的事情说几遍都不过分。德国人非常的准时,甚至延迟个几分钟可能就要有小情绪了。如果是重要的约会,大家最好提前5到10分钟到达约会地点,如果你真的没办法准点到了,一定要打电话提前告诉对方。

4. 用“Du”(你)还是“Sie”(您)

在私下里,年长的一方一般会先提议对方使用非正式的“du”(你)。在商务场合,就与年龄和性别无关了,职位高的一方总是会首先提议用“du”(你)来称呼彼此。教给大家一个很好的中间过渡技巧,在和同事们相处的时候,可以称呼对方的名字,但是用正式的Sie(您),但是要询问对方的意见,可不可以这样称呼她/他。(因为在德国用姓加女士/先生称呼比较的正式,一般搭配“您”来使用,而比较熟悉之后称呼名字的时候,就会改称“你”了。)

5. 头衔

贵族的头衔是个人名字的一部分 - 如Fürstin von Metternich(女侯爵/侯爵夫人)。如果有任何疑问,建议大家问清楚对方正确的称呼再开口。名字里也要包含学术头衔,如Herr Doktor Müller或Frau Professor Weise。德国人很重视头衔的哦,大家称呼的时候可一个都别落下。

6. 鲜花

如果你被邀请到德国人的家里参加一些社交活动,请记得带上鲜花。如果鲜花是用纸包裹着的,请记得要在进门之前取下外面的包装。

7. 垃圾分类

德国人的环保意识很强,为了方便回收利用会把进行垃圾分类。如果被邻居发现你把可回收的玻璃或纸张扔进了普通垃圾桶里,哼哼,那么以后,你们的关系可能就会很紧张了。

8. 亲吻

当亲密的朋友互相问候时,亲吻左右脸颊是很常见的。但是,这在商业场合是不合适的。

9. 餐桌语言

将刀子和叉子交叉放在盘子上,就表明你还没进完餐。将刀叉平行放在盘子的右侧则是向服务员发出的信号,表明你已经吃好了并且可以来清理盘子了。

10. 敲门

进入办公室时,首先敲门然后立即直接进入房间是很常见的现象。

11. 名字

用姓氏和“Sie”来称呼是很有礼貌的。记得不要遗漏复姓名称中的任何一个哦,比如像Frau Müller-Weber。每交谈几句话就可以插入一下对方的名字。

12. 生日

你不一定要在生日的时候举办派对,但是如果举办了,就要为所有客人准备好食物和饮料。作为回报,大家也会给你带小礼物。通常在生日那天还要为同事们准备些蛋糕。

13. 关门

德国人很享受安静和私人空间。因此,他们可能经常关门,但如果你敲门,他们会很乐意接待你。关门并不一定意味着请勿打扰。同样,房子里一个关上了的浴室门也并不意味着浴室被占用。谨慎起见,大家还是敲一敲门确认一下为好。

服饰礼仪

德国人在穿着打扮上的总体风格,是庄重、朴素、整洁。在一般情况下,德国人的衣着较为简朴。男士大多爱穿西装、夹克,并喜欢戴呢子帽。女士则大多爱穿翻领长衫和色彩、图案淡雅的长裙。德国人在正式场合露面时,必须要穿戴的整整齐齐,衣着一般多为深色。在商务交往中,他们讲究男士穿三件套西装,女士穿裙式服装。德国少女的发式多为短发或披肩发。

风俗礼仪

1、守纪律,讲整洁

德国人非常注重规则和纪律,干什么都十分认真。凡是有明文规定的,德国人都会自觉遵守;凡是明确禁止的,德国人绝不会去碰它。在一些人的眼中,许多情况下,德国人近乎呆板,缺乏灵活性,甚至有点儿不通人情。但细细想来,这种“不灵活”甚为有益。没有纪律,何来秩序?没有规矩,何有认真?

德国人很讲究清洁和整齐,不仅注意保持自己生活的小环境的清洁和整齐,而且也十分重视大环境的清洁和整齐。在德国,无论是公园、街道,还是影剧院或者其它公共场合,到处都收拾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德国人也很重视服装穿戴。工作时就穿工作服,下班回到家里虽可以穿得随便些,但只要有客来访或外出活动,就一定会穿戴得整洁。看戏、听歌剧时,女士要穿长裙,男士要穿礼服,至少要穿深色的服装。参加社会活动或正式宴会更是如此。

2、守时间,喜清静

德国人非常守时,约定好的时间,无特殊情况,绝不轻易变动。德国人应邀到别人家做客或者是外出拜访朋友,都会按点到达,不会让主人浪费时间干等或者不得不提前招待客人。否则的话,就是不礼貌,如有特殊原因无法准时赴约时,都会向朋友表示歉意,并请求原谅。

德国人多喜欢清静的生活,除特殊场合外,不大喜欢喧闹。比方说,许多人虽在城里上班,但却把家安在乡村或者城市附近的小镇,图的就是一个清静。就是那些住在城里的人,也十分注意住宅周围的无噪音。例如,晚上8时至第二天早晨8时不可以演奏乐器、大声喧哗。如果晚上要搞聚会活动,事先要向邻居讲明情况,请求他们谅解,并尽可能安排在周末,尽可能不大声喧闹。否则,受干扰的邻居会十分恼怒,可能会当面提出抗议,个别人甚至会请警察出面干预。

3、待人诚恳,注重礼仪

通常来讲,同德国人打交道没有太多的麻烦。多数情况下,他们都比较干脆。凡是他们能办的,他们都会马上告诉你“可以办”。凡是他们办不到的,他们也会明确告诉你“不行”,很少摆架子,或者给人以模棱两可的答复。当然,人际关系和努力的程度对办事也绝非没有影响。

篇6:德国风俗文化礼仪

风俗礼仪

服饰礼仪德国人在服饰方面不喜欢太过花哨,所有的衣服都非常的注重整洁,如果是穿西装的话一定要系领带。参加宴会或者是去剧院等正式场合的时候,男士多穿深色礼服,女士则穿长裙。在德国的东部地区,如果是已婚人士,出门在外多佩戴金质戒指。

相见礼仪德国人在社交场合和他人会面的时候基本上行握手礼。如果是遇到熟人、朋友或者是家人的话,通常是行拥抱礼。和客人交流的时候,更喜欢称呼对方的头衔,但是大多数德国人不喜欢别人的恭维。如果你和对方刚认识的话除非他说可以直接称呼其名字,否则不宜直呼其名。

仪态礼仪德国人对于任何事情、工作总是一丝不苟,在公开场合注重礼仪,讲究风度。德国女性一个显著的特点是朴素,不仅仅体现在衣服打扮上,同时在她们的行为举止方面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和德国人交流的时候基本上不会看见他们皱眉头等漫不经心的动作,因为德国人对自己的一些小动作很克制,认为这些动作是对客人的不尊重,也是自身缺乏友善和教养的表现。

餐饮礼仪德国人在用餐的时候多注意两个礼节,分别是以右为上女士优先。德国人在举办宴会的时候通常情况下都需要在两个星期之前就要把请帖发出去了,宴请宾客时,桌子上摆满了各种的酒杯盘子,在刀叉的使用上有个很特别的地方,那就是吃鱼的刀叉是不可以用来吃别的食物的。

商务礼仪德国人对待工作非常的严谨,思考深刻敏锐,拥有很强的时间观念,所以只要是约定的时间的话就必须要及时到达,不管是迟到或者是太早到的话都被看作是不礼貌的行为。

丧葬风俗

临终慰藉

在德国莱茵河地区,至今仍遵循着一个自中世纪流传下来的古***俗:喝临终酒。人在临终之时,必须喝一口陈年老酒。据说这种酒是圣酒,可唤醒死者亡灵,驱散围绕在病床前的招魂魔鬼,使临终者得到安宁。 人在临终前,家人会将洗礼烛、圣餐烛、圣光烛点燃,并同时点燃一支红色大蜡烛,把它们放在死者身旁,一是用烛光为亡灵祝福;二是为亡灵照亮通向天堂之路。

在德国的民间传说中,镜子被视为魔鬼的工具,是死神隐蔽的场所,妖魔利用镜子的反照能力,扰得人不得安宁。因此,人在临终前要将镜子用布蒙住,以使亡灵能安详地解脱尘世罪孽,升入西方极乐世界。 在德国南部山区,人在3临终时,家人要打开窗户,揭开楼顶砖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给死者敞开一条通向另一个世界的通道,因为他们相信人在脱离凡尘之后,将到另一个世界生活。人们通过这些临终慰藉,使亡者能安详地离去。

葬礼

在西方信奉的国家,葬礼一般都在教堂举行。家里如有人去世,先要与教堂商定举丧日期,并要用适当的方式通知亲友。此外,尸体要用清水洗净,他们认为水有着无限的神力。它能净化人的躯体、净化人的心灵和灵魂,并能祛邪镇妖。人降临尘世要洗礼,离开尘世也要洗尸,洗刷尘世间的一切罪孽。

在教堂举行葬礼的这一天,亲朋好友手持鲜花或花圈陆续来到教堂。首先由牧师或神甫主持追思礼拜,参加葬礼者按事先的安排唱圣诗赞诗、奏哀乐、祷告、宣读由丧家提供的死者生平。 教堂葬礼只是整个葬礼的前半部分,后半部分是在墓地举行,只有死者的家属、近亲和亲密的朋友参加,-般好友在参加完教堂葬礼后即可离去,不必去墓地。 在德国,葬礼多以土葬为主,亲朋目送灵柩安葬在事先指定好的墓穴中安葬。人们围绕在墓穴周围,为死者祷告,愿他安息、灵魂升入天堂。 应邀参加亲友家的葬礼,惟一可送的礼物就是鲜花。可送成束的鲜花,也可送用鲜花做成的花圈(德国人不用纸花做花圈)。在鲜花的饰带上要写上死者、吊唁者的名字及“安息吧”、“永别了”之类的题词。

在德国(以至整个西方国家)出席葬礼最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尽可能穿黑色的衣服,男子要系黑色无花图案的领带,如果没有黑衣服就穿颜色暗淡、深沉的衣服,切忌鲜丽的服装。同时,在葬礼上要保持肃穆、安静,切不可大声谈笑,否则就被视为对丧家的不尊重,也显得自己缺乏教养。

葬礼举行后,丧家还有一个丧期。虽然近些年对这方面的要求已不那么严格,但作为一名新寡的妇女在丈夫刚死之后就打扮得花枝招展,频繁应酬,难免不招来非议。一般要求新寡的妇女所穿衣服要以素雅的颜色为主,除小型聚会外不要参加舞会、宴会及场面热闹的大型应酬,亲友也要注意不要邀请她参加喜庆的聚会,以一段宁静的生活度过丧期。对增值偶的男子要求不如寡妇严格,但也要求他在一定时期内穿着要规矩些,避免花天酒地的交际。

德国忌讳

1、在颜色方面,德国人不喜欢使用茶色、红色或深蓝色。

2、饮食上忌食核桃。

3、非常的尊重传统和权威。

4、和德国人打招呼的时候最好是要带上对方的头衔,不能够随意的直呼他们的名字,通常情况下称呼他们的姓是可以的。

5、和他们交流的时候不要讨论打垒球、篮球或美国式的橄榄球,如果不知道要谈及哪些内容的话,建议大家可以谈谈德国的原野、个人的业余爱好等其他的一些类似于足球等体育项目。

篇7:西餐文化和礼仪知识

吃西餐不识菜名不可胡乱点。

吃西餐时,不认识菜名千万别胡乱点。点一堆汤或一堆肉,餐桌上单调不说,如何把食物吃喝完都是问题。

1、吃西餐点菜时应首先对菜名有所了解;

2、如果自己没有把握,可以请服务员稍作介绍;

3、吃西餐时,点菜也应考虑别人的口味与禁忌。

吃西餐要学会点酒。

吃西餐时人们不一定会喝酒,但如果有人提议喝酒,而你不会点酒、不会喝酒,会使这顿西餐少了很多“味道”

1、吃红肉如猪肉、牛肉时适合点红酒,吃白肉如鸡肉、鱼肉等时适合点白酒。

2、点酒时应根据在座客人的身份、性别、爱好来点。

3、喝酒时应避免吸着喝,且应避免猛烈摇晃酒杯。

在西餐桌上客人不可主动斟酒。

在西餐礼仪中,为客人斟酒是主人或餐厅服务员的责任与义务。对于主人,这也是体现主人身份与尊贵的表现。

1、客人接受斟酒时不必端起酒杯或挪动酒杯,任酒杯放在远处,对斟酒的人点头微笑以示谢意即可。

2、如果觉得自己应经喝够,可轻声婉拒前来斟酒的.主人或服务生,如告诉对方“不用了,谢谢”。

不可在红酒中加其他饮料

在西方,红酒也与咖啡一样,正如中国的茶,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当你在熟谙红酒文化的人面前往红酒中随意添加饮料时,对方是无法容忍的。

1、红酒中不应添任何其他饮料;

2、红酒不应加冰块;

3、红酒不需要冷冻或加热。

在西餐桌上喝酒有度

在西餐桌上不停叫嚷“喝酒喝酒”,慧显得不懂自律、自制力差;不停让主人或服务员上酒,会被视为不懂酒文化。

1、喝酒时应避免劝酒、挡酒、代酒。

2、喝酒不能划拳

3、不应豪饮,而适可而止。

篇8:陪酒文化礼仪知识

1、“主陪”:

位置在正冲门口的正面。主要作用基本就是庄主,把握本次宴请的时间,喝酒程度等。

2、“副陪”:

位置在主陪的对面,即背对门口。通常是由一个酒量好的人来担当。任务是带动客人喝酒。

3、“三陪”:

这是近几年刚刚流行起来的一个称呼,位置在主陪的右手边第二位置。他的主要作用是跟主陪一左一右把“主宾”夹在中间,便于照顾。

山东人陪客人喝酒很有讲究,主陪趴下副陪上,副陪趴下三陪上,反正是不把客人喝倒誓不罢休。酒桌上,任何事都可以成为敬酒理由,甚至主陪被喝趴下了,副陪升任主陪的时候也要以自己“升官”为由敬客人酒

4、“主宾”:

是客人里面职位最高者或地位最尊贵者。位置在“主陪”的右手边。

5、“副宾”:

是客人一方的第二顺位。位置在“主陪”的左手方。

6、“三宾”:

位置在“副陪”的右手方。

7、“四宾”:

位置在“副陪”的左手方。

那么如何确认“主陪”的位置?有两种办法。一是餐巾的摆放。一般情况下,陪的餐巾折叠是最高的,或者主陪位置的餐巾颜色跟其他不同。二是筷子。比较正规的酒店,主陪和副陪位置的筷子是各两双,俗称“公筷”。

德国留学生活:礼仪习俗知识介绍

德国日常社交礼仪

德国圣诞节文化简介

保加利亚的风俗和礼仪介绍

德国见面文化礼仪

德国游记作文

美国的各种生活礼仪及习俗

商务馈赠的礼仪原则

塞内加尔的风俗礼仪介绍

礼貌待人的名言或格言

德国文化礼仪知识
《德国文化礼仪知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德国文化礼仪知识(精选8篇)】相关文章:

社交仪表礼仪必须要注意的事项2023-02-19

西餐店餐饮礼仪2023-01-29

各国有趣的餐桌礼仪知识2023-10-07

德国人的文明礼仪2022-04-29

广东的饮食特点文化2022-05-07

关于有趣的各国见面礼仪2022-08-14

反思“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和较量2023-03-21

德国旅游心得作文2022-09-04

范文我们从小被告知2023-05-07

外国礼仪常识2023-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