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降准什么意思?(锦集6篇)由网友“陶陶”投稿提供,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带来央行降准什么意思?,希望大家喜欢!
篇1:央行降准什么意思?
央行宣布3月16日定向降准,释放长期资金5500亿元。虽然这是定向降准,但释放的资金规模不亚于一次全面降准。
年内第二次降准 释放长期资金5500亿元
央行表示,于3月16日实施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对达到考核标准的银行定向降准0.5至1个百分点。
在此之外,对符合条件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再额外定向降准1个百分点,支持发放普惠金融领域贷款。以上定向降准共释放长期资金5500亿元。
这是今年第二次降准。首次降准是在1月1日,当天央行决定于201月6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在此次降准之前,国家已经释放明确的降准信号。
3月1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抓紧出台普惠金融定向降准措施,并额外加大对股份制银行的降准力度,促进商业银行加大对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贷款支持,帮助复工复产,推动降低融资成本。
这次降准有点不一样
跟首次降准相比,此次降准是普惠金融定向降准,股份制银行获得额外定向降准。
何谓普惠金融定向降准?
央行自起建立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年度考核制度,对普惠金融领域贷款占比达到一定比例的大中型商业银行给予0.5个百分点或1.5个百分点的准备金率优惠。
普惠金融领域贷款包括农户生产经营贷款、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消费贷款、助学贷款、创业担保贷款、个体工商户经营性贷款、小微企业主经营性贷款、单户授信小于1000万的小型企业贷款、单户授信小于1000万的微型企业贷款。
也就是说,普惠金融服务考核达标了,商业银行就能享受定向降准的优惠。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董希淼表示,这类定向降准本身就是为了鼓励银行加大普惠金融服务,降低标准也可以让银行更多地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服务,为他们提供更多低成本的资金。
为何股份制银行要额外定向降准?
股份制银行包括招商银行、浦发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民生银行、广发银行等。
央行表示,此次对得到0.5个百分点准备金率优惠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再额外定向降准1个百分点,同时要求将降准资金用于发放普惠金融领域贷款,并且贷款利率明显下降,从而加大对小微、民营企业等普惠金融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股份制银行差异化服务特色比较鲜明,不少银行长期深耕细作民营、小微客户,在服务特色产业、地区企业、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领域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说在大型银行之外,股份制银行是普惠金融服务的主力军,额外降准有助于加大对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贷款支持。
降准八大影响与你的钱袋子有关
01.多数银行存款利率维持不变,少部分可能下降
降准对银行存款利率没有直接影响,大部分银行将维持不变。不过由于降准之后银行上缴的存款准备金少了,可以利用的资金变多,等于资金面变宽松。虽然存款基准利率不变,但是银行如果不差钱就可能将利率上浮幅度下调。
02.国债利率保持不变
国债的利率一般与存款利率密切相关,每次降息之后的新一轮国债利率都将随之下降,不过降准则对国债没有影响,利率将保持不变。
03.大额存单利率不受影响
大额存单与国债相同,利率都与存款利率挂钩,以3年期为例,国有银行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定期存款利率一般与基准利率持平2.75%,而大额存单却比基准利率上浮40-52%;城商行和农商行定期存款利率在3-4%区间,而大额存单则一般上浮55%,达到4.2625%。
目前大额存单利率普遍较基准利率上浮40%,高起点、低利率早已遭受质疑,如果利率再下调,对投资者的吸引力将会变得更小。本次降准之后大额存单利率预计不会受到影响。
04.降低银行理财收益率
降准对银行理财的可配置资产会产生重要影响,会导致理财可投资资产的减少和资产收益率的下降,反过来会倒逼银行理财收益率的下降。从过去两次降准的经验看,在降准启动3个月之后的银行理财收益率会出现显著下降,1年平均降幅在1%左右。
05.增加债券需求,债券利率将下行
降准对银行理财的资产配置有着重要影响。在当前经济低迷的情况下,降准后商业银行自营账户增加的资金未必会放贷款,但肯定会去买债券,债券利率必然会大幅下降。目前银行理财的资产配置35%以内是非标资产,而65%以上是标准化资产,其中债券类资产的占比在60%左右。而市场上的债券供给是有限的,因而银行理财可以买到的债券和利率都会下降。
06.P2P理财收益长期将走低
当前,P2P作为互联网理财的一种重要形式,已经开始走进了百姓的“钱袋子”。而此次央行降准,会不会对P2P产生影响呢?部分业内人士认为,降准对开展个人信贷业务的P2P行业基本没有影响。虽然降准带来的流动性增加,以及传导出的货币总量增加,或将降低社会整体融资成本,也将对网贷平台收益率产生影响,但不太可能出现大幅下降的情况。整体来看,虽然网贷行业收益率水平短期内不会明显下跌,但长期预计仍将走低。此外,降准之后收益率继续下滑板上钉钉。
07.降准对股市影响
业内人士表示,降准属股市重大利好,下一个交易日沪深两市不出意外将大幅高开。考虑到以来历次降准后上证均高开低走甚至大跌,投资者需提防重复上演追高套牢的悲剧。例如2月4日央行公布降准消息后,第二天沪深股市反而双双收跌。
另外,央行降准对于各个板块和概念的影响不一,如果从行业而言,金融、地产等资金密集型行业都将获益。
08.对楼市影响
3月3日,央行等部门召开金融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明确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和“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要求,保持房地产金融政策的连续性、一致性、稳定性。
业内分析人士表示,政策加大对经济大环境的扶持,会对房地产周边有所利好,进而提振楼市信心,但其本质并不是为了放松楼市调控,对楼市的利好影响也会表现得比较温和。在“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政策基调下,未来几个月的房地产信贷政策仍将趋严。
篇2:降准了!央行为何此时降准?
降准了!央行为何此时降准?
中国人民银行4月17日公告,为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增加银行体系资金的稳定性,优化流动性结构,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4月25日起,下调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同日,上述银行将各自按照“先借先还”的顺序,使用降准释放的资金偿还其所借央行的中期借贷便利(MLF)。降准了!央行为何此时降准?文 | 王一峰(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金融发展研究中心负责人)今年一季度,我国广义货币M2增速为8.2%,M1增速为7.1%,信贷增速12.8%,存贷款增速缺口不断拉大。3月份社融增长1.33万亿,增量显著低于预期,这与影子银行体系供给受到打击不可分割,广义价格体系上行趋势印证了信用紧张的事实。当前,影子银行体系的收缩反映出来的问题不容忽视,那就是银行体系负债问题持续发酵,导致流动性脆弱程度与日俱增,进而出现了制约信贷投放的迹象。央行此时降准替换用以替换MLF,具有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银行体系“融资难、融资贵”就已经出现并在持续强化,但彼时央行由于担心降准冲击人民币汇率稳定以及囿于美联储加息影响资本运动的外围环境,而仅愿意通过OMO+MLF等公开市场行为进行流动性投放,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需要持续向银行体系注入流动性。截至20末,公开市场投放的余额存量OMO为1.25万亿,MLF为4.52万亿,PSL为2.69万亿,此外还有SLF0.13万亿,累积达接近10万亿,这一数字比末明显增加。但是,央行的这种看似精准的流动性投放形式却存在诸多潜在问题:一是随着OMO+MLF余额的越滚越大,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安全高度依赖向中央银行借款,中央银行也需要高超的智慧对未来流动性态势精准把握,这些都加大了流动性管理难度;二是银行体系核心负债增长匮乏的内生性问题并未解决,且不同银行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前期依赖金融市场融资较多的中小银行受冲击较大;三是向央行借款成本高于一般性存款但低于公开市场融资,一方面这会造成银行负债成本的滚动提高,另一方面又可能存在核心交易商银行向其他商业银行的套利。更加雪上加霜的是,在去年银监会“三三四十”等监管政策作用下,造成影子银行体系出现收缩,进而减少了影子银行体系的信用创造,造成信用供给不足。作为表现的是,在 “三三四十”检查开始后年年中货币增速落入单位数之后,M2增速便再无明显回升。存款增长的乏力已经且正在造成巨大的冲击,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所有融资主体均面临成本上升的压力。核心低成本负债的增长乏力迫使一些银行谋求成本更高的融资方式,通过变相价格竞争来做大客群、吸引客户,今年以来结构性存款的增长,导致负债成本走升进而推高资金定价,所有融资主体均面临成本上升的压力。对公和零售领域新发放贷款定价显著走高,其中按揭贷款定价走高程度尤为显著,而根据融360公司的.监测数据显示,年2月全国首套住房按揭贷款平均利率为5.46%,相当于基准利率的1.1倍,这一数值比去年同期的4.47%上涨了22%。而央行MPA考核指标抑制一浮到顶的存款利率定价,迫使商业银行转而推广受约束较少的其他市场化程度更高的产品,市场竞争加剧了负债成本的进一步上行。前期央行对MPA存款利率浮动幅度的放松,可以视为是对两条收益率曲线利差不断拉大的一种修正。二是表内资金价格存在一定程度的跳升风险。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部门压力巨大,部分银行司库持续性负差,存贷比、资负比不断恶化,以至于正在接近不稳定的边缘,任何小的扰动因素都可能被显著放大,造成资金市场的大幅波动和市场恐慌情绪的蔓延,导致资金市场利率脉冲上行。三是影子银行体系可能存在现金流断裂风险。受监管政策影响,反映影子银行活动的信托贷款和委托贷款增长缓慢甚至一度出现负增长,这会造成原先主要通过影子银行体系进行融资的弱资质信用主体融资困难,诸如房地产行业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融资,其很难简单的把融资方式转回表内,在这些主体上更可能出现现金流断裂的风险。在某种程度上,前期股票市场的剧烈波动也与规范通过理财的场外配资有显著关系。四是信贷投放也可能因为存款增长乏力而受到约束。在存贷比畸高、流动管管理难度加大的压力下,不少商业银行开始推动以存定贷的考核方式,这使得负债稀缺的机构变得没有资源继续支持实体经济融资,加剧了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比较可悲的是,从银行体系自身运行的内在机制看,我们很难找到未来存款压力缓解,流动压力缓和的内在动力。比较有利的一面是,当前除对流动性释放的客观需要外,进一步释放流动性的外部约束也在变弱,人民币兑美元汇率预期稳定,为进一步采取激励措施深度释放流动性创造了条件。总体而言,此次央行通过降准替换MLF来进行相应置换,我们认为总体有利于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中性适度,在减轻公开市场操作压力,降低银行体系成本,促进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具有现实意义。我们未来依然可以运用更多结构性的定向流动性优惠举措,鼓励商业银行补齐供给短板,加大对扶贫、小微、“三农”和绿色金融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甚至不排除普遍性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篇3:机构解读央行“金融市场加息+降准”调控大招
机构解读央行“金融市场加息+降准”调控大招
4月17日,央行宣布下调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同日,上述银行将各自按照“先借先还”的顺序,使用降准释放的资金偿还其所借央行的中期借贷便利(MLF)。以下为机构点评:中金固收陈健恒、唐薇:广义越紧,狭义越松,债牛延续? 本次降准释放资金约1.3万亿,考虑MLF到期对冲,释放资金主要集中在城农商行央行表示:以一季度末数据估算,操作当日偿还MLF约9000亿元,同时释放增量资金约4000亿元,大部分增量资金释放给了城商行和非县域农商行。――考虑缴准的存款基础,本次降准100bp释放流动性1.3万亿。现阶段,未到期的MLF余额总量为4.9万亿,平均每个月到期量4200亿元左右。考虑一般MLF的投放集中在12-24家银行,并以全国性银行为主;结合央行表示的“使用降准释放的资金偿还其所借央行的中期借贷便利(MLF)”,大中型银行降准释放的资金或对冲了MLF的到期,因此释放的额外资金主要集中在未参与到MLF投放的中小银行。不过,对大中型银行也同样利好,相当于用低成本的降准资金替换综合成本在3.25%附近的MLF。如果要对冲MLF到期,预计未来存准率还有进一步下降空间。? 大幅降准原因:经济弱、实体融资难融资贵、缓解银行负债端压力历史上来看,降准幅度大多是50bp,降准大于等于100bp的,只有四次:4月20日(地方债大量置换)、12月5日(次贷危机)、3月21日(从13%降至8%,亚洲金融危机、银行坏账高企、国内去产能)、11月21日(从8%降至6%,危机后遗症)。因此,本次100bp的降准,是以来较大幅度的降准,且并没有在地方债大量置换或是经济危机的背景下。不过,我们认为本次降准的出发点之一,是近期经济数据明显走弱、实体经济融资环境明显收紧、金融体系广义信贷偏紧、银行体系存款荒等多种因素叠加。如近期数据来看,3月经济数据显示工业、投资、基建均明显回落,而3月社融余额增速更是将是10.5%的近期新低,M2、M1也趋势性下行表明企业的流动性环境明显恶化,银行存款端压力较大、存款上限在利率市场化压力下有上行压力,等等。因此,本次降准,一方面释放便宜且稳定的资金给商业银行,减轻商业银行负债端压力,正如央行“增加银行体系资金的稳定性,优化流动性结构”;与此同时,通过压低银行负债成本、改善负债环境,改善实体经济的融资环境、降低融资成本。? 对债市的影响:狭义流动性进一步宽松、降低资金成本,二季度供需压力缓解,债牛延续我们此前提到:当前的流动性格局已经从2017年的“广义紧+狭义紧”逐步转向2018年的“广义紧+狭义松”。即银行间货币市场流动性整体较为宽松,R与DR之间的利差收窄;不过实体经济的融资环境整体偏紧。往后看,广义流动性的松,就是融资需求减弱,配合货币政策主动向银行体系注入便宜且充裕的负债来缓解负债压力,重新激活贷款创造存款的良性循环。本次100bp的降准也是旨在缓解负债压力、激活信贷存款的良性循环,有助于狭义松向广义的传导。对于债券市场而言,降低资金成本的同时,带动流动性溢价下降,有助于短端仍保持相对低位,降低非银、实体经济的资金成本,信用利差或阶段性进一步收窄。与此同时,释放长期限的资金,有助于缓解二季度利率债的供需压力。预计这次降准推动货币市场利率下降20bp以上,债券收益率下降10bp或者更多。展望未来利率市场化的进展,正如易行长所言的引导基准利率与市场利率的双轨互相靠拢,在引导货币市场利率回落后,存款利率上浮空间可以打开,存款利率被货币市场利率压制,这样利率市场化对实体融资成本冲击相对更小。中信固收:五大要点:(1)规模测算:释放1.3万亿元流动性。此次降准为对冲MLF到期,以2018年一季度末数据估算,操作当日将偿还MLF约9000亿元,同时释放增量资金约4000亿元,我们预计一共将向市场投放1.3万亿元流动性。(2)原因之一:降低资金成本。央行今日投放1年期MLF上调利率5BP至3.3%,而存款准备金利率只有1.62%,成本相较MLF更低,下调部分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以置换中期借贷便利利于商业银行付息成本有所减少,有利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3)原因之二:释放抵押品,提高资金流动性。通过下调部分金融机构存准率置换中期借贷便利,能够将借款银行质押的利率债和高等级信用债释放出来,以提高银行间流动性水平。(4)原因之三:利于银行负债端扩张。当前银行表外资金回表压力仍较大,但资金回表进程受到摩擦,使得M1、M2及人民币存款增速整体较缓,而降准将提高货币乘数,利于银行负债端的扩张。(5)对市场影响:就债市而言,降低存款准备金将推动期限利差收窄,长端利率具有下行压力,我们认为未来期国债收益率将降低至3.4%至3.6%的区间内;就股市而言,降准有利于对冲近期的海外冲击,稳定市场预期,尤其对金融行业具有一定的支撑,利于银行体系负债压力的缓解。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降准不改货币政策稳健基调,有利于降低金融体系和实体部门融资成本――长期以来,外汇占款是央行释放基础货币的'主要途径。5月末,我国外汇占款余额达到272998.64亿元峰值后,持续下降,截至2018年2月末,外汇占款余额214873.66亿元,累计减少58124.98亿元。――为了对冲外汇占款减少导致的基础货币减少,央行一方面通过降准(包括定向降准),向市场释放基础货币,大型金融机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从6月20日的21.5%下调至目前的17%;另一方面,通过创设流动性补充工具满足市场流动性需求,中期借贷便利(MLF)是其中的主要工具之一。209月末,MLF余额5000亿元,截至2018年3月末,MLF余额高达49170亿元。尽管MLF在一定程度上对冲了外汇占款减少对流动性的影响,但也存在两个不足:一是借贷成本高,商业银行缴存法定存款准备金的利率是1.62%,但从央行获得MLF的成本目前是3.3%,间接提高了商业银行的经营成本;二是只有具有一级交易商资格的机构才能直接从央行获得MLF融资。――此次降准,央行进行了精准的安排,在释放的1.3万亿资金中,9000亿元将于操作当日偿还MLF借款,另外4000亿元将与4月下旬的税期形成对冲,不会对市场流动性造成影响。由此可见,央行继续保持货币政策稳健基调不变。此次降准,不仅可以有效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也有助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下阶段,降准仍有空间,央行或将运用差别化降准,鼓励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大对“三农”、“双创”、小微企业等领域的支持力度,以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首席经济学家管清友:这次降准会是年的重演吗?这次降准力度很大。一季度经济虽然表现不错,但高频数据显示,下行迹象明显;资金面偏紧导致中小企业融资更困难,维持流动性适度十分必要;中美贸易摩擦影响可能逐渐显现,降准有有助于对冲风险;今年货币政策可能边际略松,监管节奏也可能放缓,资产价格下行压力缓解。有一个问题需要观察,2014宽松起始会重演吗?现在有点像2014年,经济开始下,货币开始松,确实有点拐点的意思。1、不要说量宽价紧一直在搞,量和价早晚会匹配的,量先于价而已。2、不要说只是局部的降准,这次降的是西瓜,不降的是芝麻。3、不要说大部分用于置换MLF,置换也是松,把3%成本的中期MLF,换成几乎无成本的长期准备金,拉长了久期,降低了成本。4、不要说增量流动性有限,这次能释放4000亿增量流动性,和-的一次全面降准差不多了。接下来会不会重走2015和的老路?目前还是猜测。不过,历史的确不会重复,但却总是押着同样的韵脚。海通姜超:宽松格局持续,拥抱债市慢牛:①央行下调部分金融机构存准率。中国人民银行今日决定,从2018年4月25日起,下调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同日,上述银行将各自按照“先借先还”的顺序,使用降准释放的资金偿还其所借央行的中期借贷便利(MLF)。②改变操作结构,维护资金稳定。20以来,央行通过外汇占款投放基础货币的方式面临挑战,本应连续降准加以对冲,但降准操作会加大汇率贬值压力,且信号意义较强。于是央行从16年3月后未再普遍降准,而是更多采用逆回购、MLF等工具补充基础货币,但这些工具需要央行频繁续作,总会存在供需错配情况,再加上财政存款的波动,近两年资金面波动明显加剧。当前人民币汇率趋于稳定,采用降准投放长期资金、减少短期工具操作,有助于未来资金面的稳定。③宽松格局持续。根据央行的测算,4月25日操作当日偿还MLF约9000亿元,同时释放增量资金约4000亿元。考虑到缴税因素、以及后续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可能减少,预计本次降准对资金面整体影响略偏中性。但金融严监管、存款利率上浮背景下,今年表外转表内的需求增多,消耗银行资本金,央行此次出手降准,仍传递出未来将继续呵护资金面的信号,宽松格局有望延续,货币宽松、广义信用收紧将是今年主旋律。④拥抱债市慢牛。今年以来,去杠杆背景下社融增速大幅下滑,再加上经济下行压力逐步体现,资金需求减少;而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增加资金供给,意味着资金供需继续改善。建议拥抱债市慢牛,增加利率债和高等级信用债仓位。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篇4:央行再度双降相关消息
今天适逢“霜降”节气,中国人民银行再度祭出“双降”利器。昨天央行宣布,自20xx年10月24日起,降息0.25个百分点,并降准0.5个百分点。这是今年以来,第五次降息,第五次降准,第三次“双降”。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双降”的同时,央行还宣布放开存款利率浮动上限。不过央行有关负责人强调,取消对利率浮动的行政限制后,并不意味着央行不再对利率进行管理,利率市场化将进入新的阶段。
央行再祭出“双降”利器
根据央行公告,自今日起,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4.35%;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1.5%;其他各档次贷款及存款基准利率、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相应调整;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保持不变。
自同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以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同时,为加大金融支持“三农”和小微企业的正向激励,对符合标准的金融机构额外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同时,利率市场化完成最后一跃,央行取消存款利率浮空上限。央行公告称,对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等不再设置存款利率浮动上限,并抓紧完善利率的市场化形成和调控机制,加强央行对利率体系的调控和监督指导,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率。
预计释放资金约7000亿
恒丰银行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董希淼表示,存贷款利率下调均为0.25个百分点,为对称降息。存款准备金率的下调,依然是“全面降准”+“定向降准”的组合,预计可以释放流动性资金7000亿左右。
融360分析师宋璨解释称,降准就是降低商业银行存款中不能用于放贷部分的比例。举例来看,银行有1000元钱,原来的准备金率是18%,现在降低0.5个百分点,那么市场上的货币流通量就从820元变为825元。降准有助于促进银行储备足够的可贷资金,以保持信贷支持实体经济。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高玉伟表示,一年多来,央行从定向降准到全面降准,从降息、降准轮动到利率、存准率“双降”,货币政策稳中趋松的力度加大,这主要与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大、外汇占款持续减少有关。
房贷额度更充足
财经评论员叶檀表示,“双降”力度不小,中国进入加速宽松周期,判断美联储年内甚至明年初都不可能加息。“对市场影响方面,利好股市楼市,固定收益类产品回报率进一步下降,房租等生活成本上升,政府企业减负。”叶檀说。
宋璨分析,降准之后,银行可动用的资金明显增多,这将增加二套房房贷降首付落地的可行性,对激活个人消费贷款市场会有一定提振作用。未来,银行将有更多资金用于信贷投放,个人办理房贷、消费贷款也将变得比以往更为容易。
股市短期有利好
中金研究员王汉锋指出,“双降”短期对市场有利,但考虑到市场已经有所反弹,利好幅度和持续性需要观察。
从技术的层面看,市场从低点反弹的幅度也在逐步接近一些临界位置,能否有效突破需要多方面因素的积极配合,仍需要根据其他条件综合来观察。而且,近期证监会宣布了对一批股价操纵等不法行为的处罚,这某种程度上也可能会对于那些违规违法炒作个股的行为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
两问“双降”
1为何此时选择“双降”?
央行:经济增长仍存下行压力
央行有关负责人指出,当前,国内外形势依然复杂,我国经济增长仍存在一定的下行压力,需要继续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加强预调微调,为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此次降低存贷款基准利率,主要是根据整体物价的变化,保持合理的实际利率水平,促进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当前我国物价整体水平较低,因此基准利率存在一定下调空间。
此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主要是根据银行体系流动性可能的变化所作的预调。未来影响外汇占款变化的因素仍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加之10月份税款集中入库将相应减少银行体系流动性,因此需要通过降准释放部分存款准备金,以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
2下一步货币政策如何调控?
央行:将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
央行有关负责人指出,下一步,货币政策将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加强预调微调,为经济平稳增长和转型升级继续营造松紧适度的货币条件。要把握好调控力度,既要防止结构调整过程中出现总需求的惯性下滑,又要防止债务率过度上升导致杠杆率过快提高。央行将继续密切监测经济和物价形势变化,综合运用各种工具组合,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和货币市场稳定运行,引导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平稳适度增长,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10万存一年缩水100元
最新公布的9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显示,9月份CPI同比涨幅回落至1.6%,而今天起一年期存款的基准利率是1.5%,也就是说,百姓把钱存在银行是跑不赢通胀的,只会“越存越少”,理财再度进入负利率时代。
按照当前银行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1.5%,在不考虑上浮的情况下,如果客户在银行存了10万元钱,存一年的定期,一年以后本息收入就是101500元,而另一方面,如果物价维持1.6%的上涨速度,那么今天的10万元可以买到的商品一年后就需要101600元,两者相减可知,一年前的10万元购买力仅相当于一年后的99900元。直接导致了你的财富缩水100元。
100万贷20xx年月供少还941元
对于存款来说不划算了,但是对于贷款来说则更划算了。通过计算,如果贷款100万元,分20xx年还清,明年1月起,月供减少941元,其中,此次降息后,基准利率下月供每月减少139元。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根据银行的规定,房贷合同是每年年初开始执行新利率,所以对大多数房奴来说,明年1月开始才能享受到真正的优惠。如果央行四季度再度降息,明年的月供压力还将继续减少。
存款利率上限放开
央行在宣布“双降”的同时,还有一个举动,就是宣布对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等不再设置存款利率浮动上限。尽管央行表示,存款利率上限的放开并非利率管制的完全放开,但这仍然是利率市场化基本完成的重要标志。
分析:
存款利率不会马上飙升
董希淼指出,放开存款利率浮动上限,并不意味着存款利率会因此立即飙升,原因有二:首先,我国现在总体上流动性是宽裕的,利率不具备迅速走高的条件;其次,央行仍然会采取窗口指导、自律机制等方式,对存款利率进行合理引导。
融360分析师刘银平也指出,不过存款利率上限放开并不代表银行就可以随意调整自己的存款利率了,今后存款利率仍要受到央行约束,如果背离市场规律,存款利率远高于市场正常水平,将会受到央行管控或指导。目前利率市场化只是名义上完成了,但要做到实际利率市场化,仍有一段路要走。
商业银行面临更大风险
多位银行业人士表示,从多个国家放开存款利率管制的后果看,银行竞争将更加激烈,特别是对国内中小银行来说,利率放开会对其流动性管理、资产负债以及盈利能力等形成很大压力。
董希淼指出,利率市场化是金融市场发展的必然产物,给我国商业银行带来了全面影响,它强调商业银行在市场经济活动中的独立性,使银行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大的自主权和主动权,但同时伴随着更大的风险。商业银行应积极应对,尤其是要不断提升存款定价能力、资产负债匹配能力、流动性管理能力,并进一步创新产品和服务,改善盈利结构,助推实体经济发展,为金融消费者提供更好的帮助。
两问“利率市场化”
1为何此时放开存款利率上限?
央行:各方面时机都已经成熟
央行相关负责人指出,当前,我国经济处在新旧产业和发展动能转换接续关键期,为了更充分地发挥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需要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同时,近年来科技进步、互联网发展及其与金融的不断融合,一些创新型的金融理财产品迅速发展,对存款的分流作用日益明显,存款利率管制的效果趋于弱化,对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提出了迫切要求。
此外,国际国内实践都表明,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最好在物价下行、降息周期中进行,这样存贷款定价不易因放松管制而显著上升。当前,我国物价涨幅持续处于低位,市场利率呈下行趋势,也为放开存款利率上限提供了较好的外部环境和时间窗口。
放开存款利率上限的市场条件也已成熟。目前,金融机构的资产方已完全实现市场化定价,负债方的市场化定价程度也已达到90%以上。从实际情况看,我国金融机构已形成分层有序、差异化竞争的存款定价格局。
2利率管制是否完全放开?
央行:仍会对利率进行管理
央行相关负责人指出,取消对利率浮动的行政限制后,并不意味着央行不再对利率进行管理,只是利率调控会更加倚重市场化的货币政策工具和传导机制。从这个角度讲,利率市场化改革将进入新阶段,核心是要建立健全与市场相适应的利率形成和调控机制,提高央行调控市场利率的有效性。
一是通过央行利率政策指导体系引导和调控市场利率;二是各类金融市场以市场基准利率和收益率曲线为基准进行利率定价;三是进一步理顺利率传导机制。
篇5:浅谈央行双降造成的影响
将促使股市进一步回暖
兴业证券首席策略师张忆东今年以来屡在A股市场关键节点上有精辟论断:今年4月,他以“富贵险中求”策略报告提示上半年“疯牛”行情或在二季度末遭遇“大尖顶”;继而在6月中旬,又以“养精蓄锐”提示行情季度性调整风险;8月底,又率先在市场上提出“爱在深秋”中级反弹的行情判断。
进入10月下旬,市场持续反弹后有所震荡,张忆东又认为“爱在深秋”行情远未结束,而是开始进入波动较大的第二阶段。在证券时报和中国基金报共同组织的一场研讨会上,张忆东表示:“至少在11月6日之前,市场机会大于风险,爱在深秋,不醉不休;而11月6号之后,此轮中级反弹或将逐步进入‘鱼尾’行情,但结构性机会仍有望延续到12月。”
“应对泡沫化资产配置的大环境,投资者应该在左侧一点的位置进行交易,过分追求右侧交易有可能就成了最后的埋单人。”他建议道。
中级反弹基础是
货币宽松下的“资产荒”
对于当前宏观环境的判断,张忆东认为,经济降速转型、利率不断下行,将是较长一段时间的“新常态”。一方面,实体经济运行情况并不支撑典型的牛市;另一方面,宽松的货币环境又不同于历史上的熊市特征,因此,在未来两三个季度内,A股市场大概率将呈现“非熊市、非牛市,而是泡沫化配置的猴市格局”。股市反弹的基础是货币宽松背景下的“资产荒”,从而导致针对“好资产”的结构性泡沫。
张忆东认为,9月底以来的“爱在深秋”行情,是在股市大跌后市场信心极度受挫的背景下开始犹犹豫豫的震荡反弹,因此,行情空间的判断上,不能按照今年上半年“杠杆牛市”来预期,而应基于存量资金为主、增量资金为辅的博弈环境分析,预计行情进入到四季度的成交密集区将遭遇较大阻力,行情的节奏不是连续逼空式的,而是波动加大、震荡上行。
对于影响反弹行情的风险因素,张忆东认为,下阶段金融反腐、清理违规配资、IPO重启的预期,以及存量博弈背景下机构投资者仓位回到较高水平,都可能导致行情的震荡,但是,最需要关注的核心约束因素是汇率。人民币汇率的预期稳定,则反弹无忧;如果汇率不稳,则资本外逃压力加大,甚至影响到经济政策的主动性,从而对股市行情产生系统性风险。
“后续影响此轮反弹的关键节点,一个是11月6日美国非农数据公布,另一个关键节点是12月美联储议息会议。”张忆东分析,美国公布的非农数据会比较平淡,从而对12月美联储是否加息的预期还是不确定,这有利于人民币汇率稳住,有利于中国稳增长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继续加码,从而,爱在深秋的第二段行情在11月中旬之后继续展开,并步入较高风险的“鱼尾”行情,结构性行情有望延续到12月美联储议息会议之前。
“当然,不排除出现小概率情景的发生,就是美国数据非常差,不加息了,而欧洲再搞一把量化宽松,那么‘爱在深秋’行情就有了第三阶段——冬天里的一把火。”张忆东说。
投资两条主线:
跟着中央和产业资本走
在当前的泡沫化资产配置的市场环境下,张忆东建议,投资者要精选适合“抱团取暖”的投资机会,在衡量风险收益比之后,左侧布局、“主动买套”,从而能够等到别人“抬轿子”,实现“多赢”,而不是随大流追涨杀跌,导致“两边挨巴掌”。
如何把握投资机会,张忆东指出,一方面是能够优选并长期抱团取暖的大机会,集中在新兴产业、转型领域;另一方面则是波段交易型的机会,建议寻找“预期差”较大的题材股,比如,券商、国企改革、大健康服务、低空开放(通用航空)。
适合抱团取暖的大机会,张忆东指出两条路:跟着中央导向和跟着产业资本找机会。
中央导向方面,张忆东看好先进制造业,又有市场需求,国家也在加大投入的,包括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电力设备(核电)、轨道交通(高铁)、军工、环保、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相关行业带来较为确定的需求增长。
“20xx年福布斯排行榜上富豪都是发家于金融、地产等传统产业。但20xx年中国富豪榜前十,几乎全受益经济转型。”张忆东认为,跟随这些富豪进行产业投资或许是明智的选择,而这些产业资本主要是在互联网消费以及现代服务业领域进行布局、扩张。因此,跟随产业资本找机会则有两条主线:重点看好互联网消费相关细分机会(广告、游戏、支付、娱乐、O2O、在线医疗、智能家居、车联网、在线教育、智能硬件等);现代服务业(医疗保健、传媒、体育、旅游、文化、教育等)。
篇6:浅谈央行双降造成的影响
楼市或成负利率最大受益者
央行双降 中国正式进入负利率时代
上周五央行宣布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及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记者调查发现,这次取消了利率浮动上限后,很多家银行的活期存款利率调到0.3%,低于基准利率0.35%。而定期存款方面,暂时未见大幅的利率提升。
银行存款利率降至历史新低,存款搬家现象将再度上演。买房?买股?还是选择理财产品?专家分析,历史上的负利率对股市的刺激主要是短期的,而对楼市正面影响更大。
银行
一年期定存利率最高为2.025%
央行[微博]此次双降,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4.35%;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1.5%;其他各档次利率相应调整。此外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央行同时提到:对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等不再设置存款利率浮动上限。
20xx年11月22日以来,央行已经进行了六次降息,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从3%下降至1.5%,11个月以内存款利率惨遭腰斩。即使本次存款利率上限全面放开,但并不意味着银行可以完全自主调节存款利率,仍要受到央行约束及指导。根据前几次降息后的表现来看,预计本次降息之后银行存款利率上浮幅度将大多在20%~45%之间,其中,大中型银行上浮幅度将在20%~30%之间,只有少部分小型银行上浮幅度可能在40%~50%之间。
上周五晚央行双降后,各家银行也调整了存款利率。记者调查发现,这次取消了利率浮动上限后,多家银行的活期存款利率调到0.3%,低于基准利率0.35%。而定期存款方面,以一年期定期存款为例,根据目前公布的数据, 北京银行 和 宁波银行 最高,均为2.025%,是在央行基准的基础上上浮了35%。
工商银行 、农业银行 、中国银行 等几家大型国有银行的最新利率为1.95%,是基准利率的1.3倍,与此前的上浮程度基本相同;股份制银行短期存款利率此次反超大型国有银行,包括广发、中信、浦发、民生、华夏、渤海银行在内的股份制银行一年期定存利率大多为2%;在城市商业银行中,部分银行暂未挂出价格调整。
恒丰银行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董希淼认为,存款利率上限放开并不意味着存款利率会因此立即飙升。首先,我国现在总体上流动性是宽裕的,利率不具备迅速走高的条件;其次,央行仍然会采取窗口指导、自律机制等方式,对存款利率进行合理引导。
“利率市场化并不意味着利率全部由市场决定,未来央行对基准利率依然有着极大的调控能力。我国的贷款利率早已先于存款利率完全放开,但在贷款利率放开以后,央行依然能够通过调节贷款基准利率来影响银行贷款利率水平,因为商业银行在逐渐适应自主定价的过程中,依然会适当参考央行的基准利率。这也就意味着在本次存款利率放开之后,央行依然可以继续调节存款基准利率来影响银行存款利率水平。” 海通证券 首席宏观分析师姜超认为,未来新的基准利率将出现,尤其重要的是回购利率。
股市
负利率与股市关联度并不高
“我们在考虑是否加仓了,但要是能调一点更好。”针对上周五央行突然宣布“双降”,有广州私募人士表示。据了解,不少投资者认为央行双降对股市带来实质性利好,甚至有加仓的打算。不过,记者从历史数据发现,整体上,负利率对股市的关联度并不是很高,而积极影响往往表现在负利率时代的初期。
根据央行最新数据,截至9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为133.73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为54.17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为40.48万亿元。
在很多投资者心中,如果持续负利率使得储蓄搬家,部分资金转战股市,也许未来行情还值得期待。“这个逻辑是成立的,钱存在银行是贬值的,需要寻找出路,至少能实现保值。这样就会有一部分资金流入股市,从而推动股指上涨。”这位私募人士认为。
实际上,根据格上理财提供的消息,私募圈基本上开始准备或已经介入股市。据统计,9月1日至10月10日期间,合计225家私募参与调研了476家上市公司,老牌、大牌私募机构均有现身,如泽熙投资、星石投资、重阳投资、朱雀投资等。
但历史数据显示,巨量存款对股市的影响不具有持续性。数据显示,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历过4次负利率时期,分别是1992年10月~1995年11月、20xx年11月~20xx年3月、20xx年12月~20xx年10月、20xx年2月~20xx年3月。如果从总体看,仅仅在1992年到1995年期间,沪指有4.31%的整体涨幅,其余三次A股均是大幅下跌,其中,在20xx年到20xx年累计下跌了30%以上。
而从20xx年之后的几次负利率时期A股表现看,虽然总体表现并不理想,但往往在负利率初期,市场有较好的表现,而且股市上涨往往先于负利率出现。如20xx年11月之后的5个月,上证指数累计上涨了33%。但在此后的半年中又大跌了35%。20xx年2月到4月,沪指反弹了近10%,但到20xx年3月,沪指从3182点一直跌到20xx年3月的2300点附近。
有分析人士指出,在利率走低的负利率初期,市场信心开始回暖,企业盈利增加和流动性宽松,包括股价在内的资产价格都将出现上涨,推高CPI。但当出现价格上涨加速或过热时便有了政策调控,负利率在内的所有利好因素都被抵消,股指回调在所难免。
因此,当前在负利率时代初期,投资者沉睡在银行的钱,可以适当搬到股市,看好券商、有色、煤炭等传统蓝筹股超跌反弹,以及新能源、健康中国、互联网等新兴产业。
楼市
可能是负利率最大受益者
“这几天忙得不得了!”一位广州某国企部门负责人称。忙碌的原因是卖楼。该公司位于中心城区的一个楼盘一天就卖出了将近3亿元。而据记者了解,受到楼市调整政策放开,以及银行利率下降影响,房地产市场出现回暖迹象。通过对比,记者发现,过去几次负利率时代,对楼市的影响远远好于股市。因此,楼市有望成为负利率时代的最大受益者。
“目前楼市有两大利好,一个是利率走低,特别是负利率时代来临;另一个就是政策支持。”广州一位不愿透露身份的开发商称。
记者获取的数据显示,在4次负利率期间,房价均出现明显上涨,整体表现好于股市。其中,在房改之后的20xx年至20xx年,商品房房价累计上涨34%;20xx年到20xx年上涨12.8%。而20xx年到20xx年也上涨了10%以上。
因此,有机构人士建议,如果资金充裕又觉得股市风险较大,不妨关注楼市变化。不过,由于人口红利逐渐消失,“是个房子都会涨价”的时代预计一去不复返。因此,有专家认为,地段仍然是购房者首先考虑的因素,三类房子可以“收储”,如中心城区稀缺性房产,地铁等交通便利的具有地位特殊性的房产以及学区房。
理财建议
1
存款搬家首选理财产品
银行存款利率降至历史新低,对于 老百姓 来说,存款利率甚至跑不赢CPI,把钱存在银行无疑相当于贬值。
记者计算发现,此次降息后,一年期存款的基准利率仅1.5%。也就是说,如果在不考虑上浮的情况下,市民拿10万元存一年定期,到期本息是101500元。而刚刚公布的9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为1.6%,如物价维持1.6%的上涨速度,那么今天的10万元可以买到的商品一年后就需要101600元。也就是说,如果通过存款的方式放在银行,我们的财富缩水了100元。
对于很多老百姓来说,存款利率一降再降,已经没必要再去银行存款了,存款搬家现象将再度上演。那么,老百姓的存款将搬向哪里呢?
融360理财分析师认为,银行理财等稳健类理财产品是首选。原先在银行存款的储户风险承受能力大多不高,其中老年人占到较大比重,因此即使不存款,也要寻找安全级别相近的理财产品。
另外,互联网理财产品也将被纳入考虑范围。以余额宝[微博]为代表的互联网宝宝、票据理财、保险理财等产品风险也相对较小,虽然今年收益率也在不断下降,但收益率仍要远高于存款利率,目前此类产品在中老年人群中越来越普及了。
2
股票股息率可达12.48%
截至上周末收盘,有215只沪深A股的股息率高于1.5%,也就是说不考虑今后股价变动因素的话,买上述215只股票的股息收益就高于定存的收益。其中股息率最高的前三只股票为 方大特钢 、格力电器 和 上汽集团 ,股息率分别达到12.48%、8.24%和7.32%。
在这批高股息率个股中自然少不了银行股的身影。股息率最高的分别为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和 建设银行 ,股息率分别为5.4%、5.16%和5.08%;交通运输行业也不乏高股息率的个股, 深高速 、宁沪高速 和 大秦铁路 的股息率分别高达7.64%、4.99%和4.91%。
此外,化工行业也不乏高股息率的个股,如 鲁西化工 、中国石化 的股息率分别为4.8%和4.07%。
从上述数据不难看出,高股息率个股大多出自主板蓝筹板块。本报记者发现,大比例现金分红公司通常具备三个特征。首先是以主板蓝筹股为主,这类公司由于股本较大、股价偏低,不便进行股份转送,利润分配通常以派现形式展开,再加上其股价较低,因此股息率也相对抬高,如上汽集团、雅戈尔 、中国银行等公司的股息率就长期领跑A股市场。其次是大股东控股比例较高的个股,由于单一持股基数较大,大股东在现金分红中通常受益明显。第三是以新股为代表的现金流状况较好、资金较为充裕的公司,只是考虑到股价因素,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公司的股息率相对来说并不起眼。
提醒:进场时间越短股息税越高
不过,也有市场人士提醒投资者,由于市场上的股票价格不断波动,当它处于比较弱的态势时,投资者所获取的股票红利收益,也就很难抵得上股票价格下跌所带来的损失。
而目前A股的股息率还存在不少“硬伤”,个股高股息率不等于高回报率。其中,股息税的影响是投资者不得不考虑的。按照目前执行的差别化红利税征收政策,持股超过1年的,税负减至5%;持股期介于1个月至1年的,税负维持10%;持股在1个月以内的,税负提升至20%。可见,对于短期的进场者,股息税的征收力度是非常严厉的。
而对比银行定期存款的利息,股息要作除息处理,假设在股价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投资者拿到了0.5元的现金红利,股价则会同步低了0.5元。
★ 存款准备金制度
★ 宏观经济分析报告
★ 银行月份简报范文
★ 美食软文范文
★ 公关软文范文
★ 鞋子软文范文
【央行降准什么意思?(锦集6篇)】相关文章:
软文范文2024-02-05
洗发水软文范文大全集2022-12-27
春节前夕市场运行情况调查报告2023-12-01
存款保险制度发展历史2023-02-09
存款保险制度2023-10-31
人民银行规章制度2022-04-29
广告软文范文2022-06-16
软文营销的个人总结2023-07-08
公司策划书2023-01-09
房地产市场分析报告2022-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