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三题叙事散文(共17篇)由网友“独行者路”投稿提供,下面给大家分享校园三题叙事散文,欢迎阅读!
篇1:校园三题叙事散文
校园三题叙事散文
上课 上课铃一响,学生和老师都不约而同地进入教室。年年如此,月月如此,日日如此。这是一种习惯,不需要谁来催促。 几句简单的问候之后,节目就开始了。导演是老师,演员是学生,银幕是黑板。套具很简单:粉笔、教科书、文具和作业本,却能演出人间最精彩的节目。 三尺来长的讲台,见证了孩子们的成长历程,也见证了老师的整个人生。 批改作业 像判官一样大笔一挥,划几个差或划几个勾,就万事大吉了。这样的动作看起来很轻松,其实,当你提起这支红笔的时候,你才能感觉到它真正的沉重。因为它划出来的红色*符号,代表的是老师的公正,评价的是学生的努力程度。 正确的'划勾,这是不容置疑的。若是正确的划了差,伤害的是学生的求知之心,失去的是学生的信任。 备课 夜已经很深了,人们早已进入了梦乡。 然而,你的窗前还亮着灯光。你佝偻着单薄的身躯,坐在书桌前,在教案纸上不停地写着。你全神贯注,已然忘记了这是深夜。灯光照在你的身上,像孩子们关切的目光:老师,我们都睡了,您还在为我们备课吗? 八小时之内,人们在工作,你也在工作;八小时之外,我们在闲乐,你还在工作。多少个寒来暑往,多少个日出月落,你夜夜如此......一切的一切,你都只是为了那群可爱的孩子们。 灯光很微弱,却能穿透深邃的黑夜,照亮孩子们的求知之路!
篇2:缘分三题散文
缘分三题散文
之一:坠子
曾经不小心跌倒,手里东西滚落满地,那是在大街上。行人不绝,商贩排列,熟人很多。有人在哈哈大笑,有人在指指点点。又痛又恼地想往起爬,发现膝盖钻心疼,手掌也蹭破了。真是狼狈到极点。就在那一刹那,忽然发现眼前赫然有一个白东西闪亮。顺手拣起来。然后,立刻心情平静,该做什么做什么。
你要问,那是什么啊?对的,需要告诉大家,那是一个坠子,像玉石做的,肯定不是玉石。是什么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上面的字:万事皆缘,随遇而安。
这八个红字在白底的映衬下,十分夺目。我一下子就感觉到了什么。心里坦然许多。
确实,生命里,有好多,都有关联的,你不经意,它确实存在。
从此,我深信:我们生命里,确实有一个缘字作怪的。
平和心由此产生,并逐步强化,形成。
联想开来。
从小爱读书。是课外书。那时候没有什么目的,就是喜欢。只要拿起书来,心里就高兴。这算是种缘分,是与书的缘分。到初中时候遇到那位女老师,第一个告诉我文章是可以写真情实感的,于是,那可算是又一种缘分,我与写作的缘分。后来老天佑人,让我边读书,边写作,边做编辑,这便还是一种缘分。
像现在结识网络论坛众多朋友,品读他们许多美文,自己也写出不少文字,你说这不是缘分是什么?……
生命里许多的缘分聚集起来,使得我感觉自己真是福分不浅,缘分不浅。
就又记起一个词:惜缘。
之二:梦境
是在夜梦里。九年前。
我一脚踏进那所庭院的时候,没有犹疑。
穿过一些院落。拐弯再拐弯。有僧人忙着做自己的事情。一个个肃穆庄重,旁若无人。我如入无人之境。
走出一个小小门户后,眼前豁然开朗。
我看见一座高大的建筑。就是那么巨大的.一面墙壁上,赫然塑着一个人像。黑白人像在眩目的阳光下格外分明,清晰。
我看见他身着古装,面带微笑,雍容大度,温和慈祥,注视着我。
我看见自己的心渐渐平静下来,什么都不再去想,只是凝神望着和善的他。一种肃然的感觉弥满灵魂。一刹那,我觉得自己真是幸运。
我忘掉了时光。我忘掉了自己。
神秘的气息扑面而来。
我们久久对视。
直至缓慢醒来,梦境历历在目,心里一片平和。
现在想来,那真是一次意外的收获。可是,在当时,我一点不感到惊奇。十分自然。犹如一个既定的会晤。
他始终没说什么话给我听。可我分明觉得他已经把全部的语言告诉了我。我感觉到自己的心灵快活自由地作深呼吸——它正在茁壮成长;它无可抵挡地茁壮成长。我承受了巨大的幸福。幸福与我同在。
你不要问他是谁。这并不重要。他有缘让你一睹其貌,领略那种智者仁者况味,就已经足够了。
生活里总是充满惊喜。这个梦境后的某一天,偶尔得到了那个刻有“万事皆缘,随遇而安”的坠子,让我再一次意识到了某种力量的神奇。
时光流逝,风雨婆娑。几年来,做过种种事情,很奇怪最终的职业竟然与佛教有关。这让我情不自禁会一次次想起这个梦境,以及那个坠子。并且,联想到两个词——护佑,暗示。
之三:声音
睁开眼的刹那,沉缓凝重的声音,正出现在脑际。是许多声音漫过。一睁眼,便遇到末尾一句:你可以发现,你在到达。
意味深长的思想让我恍惚。已经进入白天。一切按部就班。头脑反而不再清晰如夜。
或许就是一个梦境而已。千千万万个梦境中的一个。没什么值得深究之处。用不着大惊小怪。
可是,那声音的余音,始终在脑海里徘徊。像找不到家门的人,团团乱转。
记忆没有欺骗我的话,这样的事件已经不是第一次。往往就忽略了。而有限的几次,则印象深刻,很特别,因而形成了文字,永远与自己对视。
做一些可做可不做的事情。这样的状态很适合恍惚思想。也许有人会说:这个人不太正常。我想:人跟人本来就不同,所谓“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什么叫做处于常态?这是不好界定的。细细想来,不太正常的人,很多。
总在想那个睁开眼的刹那。究竟是谁在说话?你是谁?“到达”是何意?
三个问题。扑朔迷离。
撇开这个神秘的家伙不说,单想声音本身。
由不得要想,设若这个“你”就是我,那么,我将到达哪里?
既然有如此一问,那么,我想知道,自己,现在是在何处?
在不同的语境里,答案会千差万别。从这里,到那里。从此时,到彼时。人自觉不自觉地做着诸多选择。常常在这种种选择里迷失——有时是迷失自己,有时则迷失了方向。有时,自己方向一起迷失。
迷失方向很可怕。迷失自己就更可怕。
多年前的一天,我在街头十字路口巧遇我的小学老师。她当时一脸张皇,满眼迷惑,仰着脖子直直地问我:夏,你告诉我,往东该怎么走?
看着还不到五十岁的老师居然向她的学生提出如此弱智的问题,我就忍不住要想,这还是那个曾经站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向我们宣讲人生理想的人么?
我就想,她是迷失了,不仅迷失了方向,还迷失了自己。她不知道自己在哪里,不知道自己该往何处去。她已经在人生长河里丧失了曾经的自己。
因此,面对反复回旋脑际的神秘声音,我想,这是不是一种具有实际意义的神奇启示?
或许说,自己内心缺乏必要支撑,随时难免作些思想,最终反映到了梦里。是一种非常态的不自觉的反映。
这便是一种心理思维了。
声音的语调是耐人寻味的。温良淳厚,不缓不疾。仿佛智者的惠顾,指引。
莫非,这就已经涉及到了那个众所周知的悟?就是说,有人(神明?)指点,我在进入悟的轨道?
诚惶诚恐。
说实在话,对于佛法禅理道义等等,我素来不以为然。自觉没有那种慧根。从心里并不十分遵从追求。只是要求自己凡事平和,即为大智。如此心得,也基本源于颠沛流离生活际遇。
又听说,禅即常。平常中即有禅。懂得甚少,不敢遑论。
篇3:风铃三题散文
风铃三题散文
吾从教生涯数载,家境依然清贫如洗,故东施效颦,去南方淘金三年。风雨中归来时,见吾爱居室悬挂风铃一串,便知其思念之苦,感触多多,夜以难眠,披衣伏案,成文记之。
(一)
不要诉说你的情怀,不要太伤感,其实只是一串风铃。如果你一定要坦露心迹,圆圆的明月是最好的吟咏;风铃不会善解人意,却有点过分自私,只在默默无言的暗夜独钟清风。丁丁咚咚,叮叮咚咚,给人以妒忌的不容。
不要被迷惑,不要去倾心,阵阵铃声不是告诉你喜讯,而是风铃自己孤独不眠,有意将别人的日子用丝挂起,让岁月的情愫在这数不清的记忆里,碰撞成影成空。叮叮咚咚,叮叮咚咚,你感觉到的是压力而不是轻松。
不要相信,也不要痛恨,把风铃长长的纤绳送给你,铃响时心别慌张,更不要把那些不相干的事情乱想像,假若是天外来的一定会美丽温馨,倘若来自身边的,有可能使你忧伤。叮叮咚咚,叮叮咚咚,留下的为什么是思念的沉重?
不要失望,不要凄伤,虽然风铃会勾起你对远方那人的牵挂;虽然风铃会触动你一腔愁绪;最终依旧是风铃的名声响,让你把北方的无奈和不眠之夜,挂到南国的窗前独自潇洒。凝视星空是许愿还是祈求?叮叮咚咚,叮叮咚咚,像是依恋又像是依从。
(二)
把浓浓的思念,折叠成小小的.心愿。把久久的祈盼,化作丝丝缕缕的依恋,偷偷钻进小小的邮箱。倚窗而立,等待那缕清香,为何会喜爱,细弱的毛毛雨呢?还有那柔柔的,缠绵的三月鸳鸯?深知你出生在春天,冬季的倦怠,为什么会写作你的脸上?
有一点思念,总会在不经意间,悄然爬上心坎。反反复复,那份难以忘怀的情感。每当月色溶溶,那无法冬眠的心虫,总在愁绪里,会不停地涌动。
打开青春的栅栏,久久地凝视。听风铃倾诉长长的幽梦,久久的别离,长长的思念。
一切的无奈和忧伤,全都挂在心空。刚合上眼,昨日还温热的枕头,如今已成冷冰;昨日还在耳边的温柔,仿佛已在遥远的天边。看一眼风铃,只好把全部的情愫,交付与他,让它如泣如诉。
(三)
莫在漫漫长夜中,去祈盼黎明,这样会让白昼,将思念唤醒;沉浸在长长的相思中,是一种甜蜜的缠绵;漫漫日子会变成,无穷无尽的忧伤瀚海,心中的阵痛会惊涛裂岸,让心灵在追忆中备受熬煎。
莫在庸庸的岁月中,凄伤的站定;该舞姿翩翩时,让微风轻抚你凄美的倩影;否则白日的沉重,会在夜晚添增,那一串串的牵挂,会抽出蚕茧丝丝缕缕;让那晶莹滚烫的泪珠,湿热温柔的腮边,禁不住时会发出,思念的忧伤,呻吟的楚痛,如泣如诉,令人心悸魂惊。
莫在分分秒秒的日子里,做望眼欲穿的牵挂;让那盼顾流波的双目,因过度的忧伤而黯然失色,一任煎熬将美丽的明目,变得失去光彩;让那红润的玉面变得憔悴,叫人柔肠心碎。如有可能,让北国的闷雷,响在南国的天空,震颤串串思念的红豆,也震痛游子的心灵。
摇曳吧风铃,莫哀伤,让凄迷的双目变得光亮动人;让那清瘦的面颊变得光洁艳鲜。该起舞时你就倩影翩翩,想歌唱时你就低吟高山流水;该欢笑时你就敞开心怀。让笑容化作彩色的云朵,从北国的关中平原,飘向南国的海域,有一个人在为你祈祷,为你倾情。
篇4: 故乡三题散文
故乡三题散文
一、祖屋
故乡的祖屋可能有两百年的历史了。光线虽然昏暗,房舍比较陈旧,但那建筑物的规划和设计还很别致。从我曾祖父的祖父算起已经八九代了,现在有的保存较好,有的快要崩塌,有的已经夷为平地,但始终要认可:祖屋就是祖屋!
祖屋的规划是比较长远、有高度战略眼光的。它是在一块比较开阔的地带择址,座北朝南,前方视野开阔,远处有迭造起伏时隐时现的山峦,近处一块偌大的坪前有芬芳的田园,后面傍着翠绿的青山,东北方有一股清澈透明的泉水,左边是一排排整齐的猪圈牛舍,右边是一列低矮的厕所,主房比前坪高出一米,形成一个台阶。
主房的设计是以“十”字厅为骨架,往左右两旁延伸,再派生些许纵横交错的小“十”字厅,在“十”字厅旁建卧室,以天井取光和集水排水。
所有房屋都是两层楼,由于房屋低矮,间距小,尽管每间房都有光,但光线不充足,显得昏暗。屋基是以乱石垫底,正大门两旁那“人”字垛是灰色的青砖,“人”字垛沿边绘制了几十幅壁画,以独特的文化底蕴彰显大户人家建筑群落的气派;室内墙面,基础上有一米高的.青砖墙以避湿,再往上就是土坯墙,屋面是清一色的灰瓦覆盖;令我羡慕的是,那天井通外的排水暗沟历经几百年都没有堵塞。那延伸的“十”字厅给人的出入很舒适,无论你是大小便,还是去猪圈牛舍,都不会淋雨晒太阳;特别是遇上大的红白喜事,把天井用门板一铺盖,大小“十”字厅摆上七八十桌酒席还显得宽松空荡。
高祖父这辈在祖屋居得下,曾祖父这辈只有五弟兄,辈份是“启”,名曰:西南东北有,到了曾祖父这辈,人员挤挤了,不得不另择址建新舍,这些新舍和祖屋的设计结构都是一样,只不过是房屋高了一些,阳光充足,房子显得格外亮堂。
现在,我们这些子孙们都富裕了、发达了,很少有人居祖屋,他们有的在外购房,背井离乡,有的建了小洋楼,有的建了别墅,过着非常幸福的日子,享受前几代人做梦都没有想过的福份。但我们不能忘记:我们身上流动的血液是从祖屋出来的,祖辈们的辛劳我们要铭刻在心,祖辈们的传统美德一定要继承、发扬光大……
二、青石板路
从祖屋出来,下了台阶就是一条青石板路。这条路往南走,就直通花桥镇及其市场,往北走就直通川口(民国时叫凰飞乡)及其市场,这两条路现在都建成水泥公路,但还有些改道的地方尚有青石板留存;另外,还有些青石板支路通达各个小屋场和主要活动场所要地,形成一张青石板路路网,把一个小村庄划成以青石板路为格局的版块,使古朴的小村庄显得自然、繁华、和谐、端庄、美丽。
青石板是以石灰石为材质制成的。先在石灰石山打钻、放炮,从炮轰的乱石中选取比较平整的石块,凿去凸的地方积存起来,用于一般路面的铺设,再选取一些长的宽的厚的石块,经石匠雕凿成方块,用于沟壑上架桥。
铺路,先把板紧的泥面路挖松,把大小不同宽窄各异的已凿好的毛石板摊在路面上,用锤敲紧,形成一个平面,若厚度较大,再往路面挖适度的坑,将石板嵌入坑中,路边比较整齐,中间的拼块因空而异,图案花样繁多,再用黄土将空隙塞满。路面铺设一米宽,碰到坡度较大的地方,就先用乱石砌成台阶,再铺路面。
这项工作说来简单,要落到实处,比现在修条公路难度要大。据说,这些路铺设的时间也有将近两百年的历史了,它历经沧桑,风吹雨洗,也不失当年的风度。
路面铺设时既不平整又不光滑,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脚步踏去了表层粗糙的棱角,形成青釉色的平面,象现在已加工的大理石板一样,清澈、透明、光滑。
这些青石板路,从铺设到现在,给世世代代的人们的出入带来极大的方便。沿着这些青石板路行走,我在思考:若干年后,乡村要搞现代化建设,会不会将其冷落?甚至会拆除?若是那样,我认为要将其不完整的保存下来,作为历史,以昭后人。因为这是一条驱赶黑暗、迎接光明的大道,这是一条摆脱贫困、迈进富裕的大道,这是一条超越梦想、走上辉煌的大道……
三、野菌菇
野菌菇,学名野蘑菇,俗称菌子,是一种野生的食用菌,菌种不知从何而来,反正它是从柴屑中冒出来的。
故乡祖屋后面的大山里是盛产野蘑菇的地方。那时,山中的树木柴草不是很茂密,因为生产队每年都要用柴草烧石灰,几乎每年都要砍一次,那些柴草长得不高,空气流畅,柴屑覆盖着地面,土地肥沃,一棵棵蘑菇从柴屑中拱出来,鲜嫩鲜嫩的,特别好看。野蘑菇象一把把无顶的小雨伞,有红的、绿的、白的、黄的、青的,五彩缤纷,亭亭玉立。春夏两季雨水较多,是蘑菇生长的好时节,采蘑菇的人只等雨一停,便奋不顾身地上山了,若要等几天再去采的话,蘑菇就长大了,长大的蘑菇也许是老了,没有刚出土的小蘑菇鲜嫩;尽管被柴草上的水打湿了身,但蘑菇鲜嫩可口,若去卖的话也会有个好价钱。采蘑菇时要注意,有些蘑菇有毒是不能食用的,一般我们采些褐色的松树菇、红色的茶树菇、青色的草菇、白色的冬茅菇,其它不明的菇不能采,恐怕有毒。
三年困难时期吃食堂饭,大家饿得饥肠漉漉,隔壁的探玉拾得一小筐蘑菇,用鼎锅煮了一大锅,饱餐一顿,结果中毒,神志不清,把尿都拉在鼎锅里,险些没有送命。
还有一种菇更好吃,就是人们用糯稻草遮盖的茅屋,时间一长了,糯稻草沤烂了,就会生出一种雪白的针菇,我们把它叫做糯草菇,它又鲜又甜,比起山上的野菇来又上了一个档次。
早些天打电话问乡下的堂兄,是否有蘑菇采?他说,现在没有那种东西了。
究其原因,曰:现在没人砍柴也没砍树,山上树柴浓密,空气不流通,阳光不充足,怎能生长?我想,若是我在乡下,会砍掉那些树柴,让那些自然生态的野蘑菇重获新生……
篇5:茶心高三叙事散文
茶心高三叙事散文
以前是用紫砂的。
临近夏了,收拾屋子时,又翻出了那只久已不用的玻璃壶。透明的质地,很薄,注入水,盛开的是玫瑰,袅娜的是茶的叶片,错身时,相互欣赏着彼此的舞蹈。
在这个寂静却并不寂寞的午夜,我心欣然。
因为,还有文字可以相伴。
近来,又开始沉下心读些闲书,心,比着往日更趋平静,即便是想起一些揪心的愁。仍然会分一半的心给暇想。每个午后,总要静静的躺下来,像一只自恋的猫,蜷伏着,看着阳光一寸寸从窗台移下来,一寸寸移过来,虽然总是不等移到床前,起身的时间就到了,仍然很享受被舒适慵懒情绪左右的片刻。
窗外一定是热闹的吧,从那只落下又惊起的鸟儿就可以想见,可嘈杂的声一丝丝儿也溜不进来,被双层的'玻璃小心挡在窗外。
屋子里是留给我的安静。
一地的温暖。
带着这些温暖感觉,走在路上时,阳光格外的好。到入夜,捡拾起这些文字,再一次涂抹心上的墙。那面古色古香的影壁下,便是我常常小坐的地方。沏一壶茶,静一静心。
原来,烦恼竟是很容易就被赶跑,只一壶茶而已。
茶是清新的,寡淡的,是适合用来渲染宁静的气氛的,无论是厚重的红茶、馥郁的花茶、还是清淡的绿茶,在唇齿间回转的,皆是一种平和,却又是那么与众不同,是一种用言语所不能描述清楚的感觉。不似酒的浓烈,不似咖啡的复杂,一杯热茶在手,那股似有若无的清醇在鼻翼间飘移的时候,你已经知道,没有理由不喜欢这感觉。
或者,三两好友拣一处茶室,最是惬意。凭着临街的窗,看流动的风景和熙攘的人丛。背景音乐若有若无轻诉着谁的心绪,古色古香的装饰中透出文化和商业同步的繁华。可我还是无法融进去,终是不如一人独处来得清静。
特别是冬日的夜,泡一壶滚热的茶,热气将手边的空气搅乱,将心绪搅乱,将文字搅乱,将你的影子搅乱……
便再也无人能看清你的具像,于是,将你藏得更深,到有一天,我也要费很大的力气,把岁月沉积的往事一一挪开,才能翻找到的时候,一切就可以像云那样淡了。
我不信。在心里嘲笑着自己的游移。
向前翻看,才发现原来文字也可以堆积到如此庞大,旧的记忆和新的发生混杂在一起,回忆的藤蔓纠缠着春天的新枝,忘不了的愈发难忘起来。
或者可以不写?随即坚定的否定这种想法,这世上,真正能操控了还有什么?连心也不能,唯有文字。
茶渐渐冷了,冷得透了,心却被文字捂热……
篇6:窗前物语三题散文
窗前物语三题散文
一、给心打开一扇窗
自从二零零四年秋转岗以来,我几乎封闭了自己的心门。离开了熟悉的工作,来到一个全新的工作岗位上,说老实话,不管是哪个人都得有一个适应的过程。虽然我最初是抱着下来退养的想法向领导提出要求转换岗位的,但毕竟还不是太老,还要去做属于你的那份工作,你总得去学会适应吧?特别是以前总是被工作上的事忙得团团转,而现在一下子突然变得无比的安宁闲适,无所事事,起初倒还真有些不习惯。以前的那班热乎朋友也在转岗之后的一夜之间消失、遁迹了,第二天走在街上便形同陌路,变成了陌生人。如此想来,这恐怕就是人们平时口头上常说的所谓似纸人情吧?其实认真思索一番过后,觉得一点也不奇怪。身边不就有很多那种善变的多面人么?只是自己还没有习惯而已。
鉴于此悟,我便开始有些刻意地封闭起自己来。鲁迅不是这样说过吗?“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冬夏与春秋”呢。曾经有一段时期,我竟故意躲着不去参加外部场面的应酬,尽量避免与外界过多的交往。因为今不比昔,做什么都得去请示,去求人,而我本身又是个死要面子的人,倒不是抹不下面子而实在是觉得无此必要。因此便极有规律地生活在家与单位这两点一线之间。闲来无事,便翻找出些早先的藏书,闲坐在书房里信手来读,借以打发那空虚和无以排解的寂寞时光。
这一阵,我几乎通读了《论语》《大学》《三字经》《围炉夜话》等一些古籍经典著作,接着读了潘鸿生先生著的《听南怀谨讲庄子》这部书。《庄子》是一部哲学著作,也是道家学派的重要文献,同时还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它以极其优美的文字,极简单的故事揭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以前也曾翻阅过,只是未有深刻的去体会。这次再读《听南怀谨讲庄子》,读后让人流连忘返,有了那种“沉醉不知归路”之感。给我的心灵以极大的震憾和深刻的洗礼。“超越自身的束缚,坦然面对自己,心无外物”等等启迪人们心智的话语久久响在耳边,荡气回肠。告诉我们生活的精义在于“行云流水,顺其自然”。
于是乎一时之间心结顿解,身轻体泰,神安魄宁了。从此之后,我找到了一条释放心情之路,打开了一扇放逐心灵的窗户。用文字和笔墨来倾情书写内心的感受,让寂寞的心不再孤独。徜徉在文字铺成的路上,让心灵走出那扇窗随着文字翱翔在蓝天穹宇之间,自由欢畅!
二、给身体打开一扇门
我自从在一线岗位上下来后,暇时无事,就只坐在家里看看书、偶尔上网玩玩斗地主游戏,以及找熟知些的网友瞎聊和下下围棋,借以打发时日。因为多年的商战之旅让我感到身心疲累,正好藉此借以舒缓疲惫的身体,便极少出门的把自己关锁在了屋里。当然,最大的原因是由于受环境改变的影响,而自身又不能很好地去适应它,被环境所改变,故而便深深地封闭起了自己来的。
为了排解自己,打发内心的空虚、寂寞,我把更多的时间是花在了电脑上。比如经常上网去跑论坛,像小说阅读网,99携手论坛、忆石中文论坛、红袖添香、九江论坛、江西论坛等等不下十几家吧?借助网络吐露心曲,积极地和网友们交流,交换各种对不同事物的看法。有时候就是坐在办公室里都忍不住要上论坛去就某个话题回朋友的一个帖,去参与讨论讨论。令人没有想到的是这时间被我这一晃竟足足的就晃去了满满的三年时光。
这三年里,我除了穿越两点一线地游走在家与单位之间外,八小时之外就是足不出户地用心坐在家里读书和爬格子了。并在一些网友的撺掇下做起了几个博客,借助网络把自己这大半生来对生活的丝丝感知体悟,用拙劣的笔和粗浅的文字将它根植在了博园,与朋友们在博海中相互交流,以助有利于自己的提高,以期对自己、对家人、对子女、对后世子孙有个合适的交代。也许是书读得多了的缘故,心灵的视野似乎变得较之以往宽阔了许多,眼界宽了精神也就松散下来了。也许是人闲散下来了的缘故,这满身的肥膘竟像疯了似的跟着来添乱,拚了命地往外窜,整个人一下子好象被充了气似的肥了起来。有朋友说我这是发福了,还说是可喜可贺的事。
其实,事实就远不是那么一回事了。由于这两三年来,整天除了不是坐在办公室,就是坐在书房里,每天对着电脑沉浸其间乐不知返,人又变得不再像以前那样主动锻炼而是疏懒于运动,身上的各处关节便好像都跟生了锈一样显得不是那么灵活起来了。什么腰椎、颈椎、肩周啦等等部位都感到有不适反应了,听医生说这跟我长期上网有关,坐得太多了的缘故,告戒我要节制自己,适当控制上网时间,多运动运动身体。他甚至这样善意的劝导我:你这样禁锢住自己,同时也会禁锢住你的思想,你还是要多到外面去走动走动的。
还有一件让我感到非常困惑和难安的事,那就是我愈来愈感到自己的知识面太狭窄了,对事物的认知程度不够深,以至于在写作过程中经常会遭遇到窘迫的困境。就拿我起初在涂鸦《都昌八景系列》的过程来说吧,虽然是几易其稿,然,总觉得是在泛泛而谈,没有挖掘出其精义来。有感于此,我不仅仅满足于在书面上对八景的粗浅了解,我有了一个计划,一定要脚踏实地去看、去揣摩,去参悟,去感受它。于是,我顶着烈日酷暑,挥洒着满头满脸的汗水,开始了我的觅踪八景之行。
在酷暑烈日下,我花了一个月的时间踏遍了八景旧地,尽情地放飞自己的想像去与前人共赏,尽可能地再现历史的场景和还原历史的真实同古人共游。从实地勘察中我发现了许多从书本上读不来的东西,学习不到的知识,令我有了不少的意外收获。使我对它们的理解有了更深一层次的感性认识,更让我在情怀上放得开了,这样写出来的东西才有血有肉,耐看耐读有味道让人细细琢磨。同时,它也让我的身体得到了自然运动,效果比刻意的锻炼强很多。不但让我心理上存在的困惑解开了,就连身体上的不适也减轻多了,最见成效的是它既让我汲取了知识同时又充实了自己。所以,我有了这样的想法:一个人再也不能封闭自己,要让自己走出去。去触摸这个世界,用身体上的各个细胞去认知这个世界,感知这个世界,用心灵去感应这个世界。
这是我近年来对生活的'一点点感知领悟。因此,我觉得每个人都要给自己的身体打开一扇门,让它能走得出去。当你的身体走出去了,你就会发觉原来生活的阳光是多么的美好灿烂,无垠的碧宇蓝天是这么的让人向往和流连。
三、给流浪的灵魂找一个归属
古语云:“孟春之月鸿雁北,孟秋之月鸿雁来。”每年的春分之后,大雁便从明媚的南方飞回它北方的老家生养、繁殖。到了秋分之后又不远千里,长途跋踄去往温暖的南方去越冬。每当看着雁阵在头顶上的天空中飞过时,我便不由想到身处异乡的亲人和朋友,仿佛眼前就有了他们忙碌的身影和耳边就响起了他们匆忙的步履。
于是,我便有了这么一个想法。大雁的迁徙是跟随着季节的脚步在移动,秋来春去,春去秋来,它不贪恋南方的锦锈繁华,春花烂漫,更不嫌弃北方的萧瑟冷漠,荒芜寂凉。在它的意念中始终有个对家的依恋和向往。纵然你百花灿烂,霞光迷人眼,却不能拴住它一颗回家的心和滞留它回家的脚步。它的意志和对家的观念是多么的坚定而执着,它不会被身外的锦绣所迷惑。而试问我们这些人呢?在如此现代化的今天又是怎么想的和怎么做的呢?
随着现代化的进程,社会上以工、农、商、学、兵来区分职业人群的旧观念是早就被人们所遗弃的了,在现代生活当中,是很难去以一个人本身从事的某项职业来给他的个体身份作一个确论。现代生活的快节奏让一些人在不断地变换着自已的身份,不断地改变着他的人生角色。他今天是学者,或许明天他便成了企业家,后天又变成了巨商……如此种种,不一而足。这话既然说到了这里,我不禁要问:“这倒底是为什么呢?”我想这才是我想要说的一个问题。
人,不仅仅是个灵长类动物而已,他是高级的灵长类动物。他有思想,还有创造力。但更可怕的是他生来就有一种强烈的欲望,那就是占有。他在创造财富丰富这个世界的同时,他也在想着如何占有这些财富和这个世界。因此随着人类前进的步伐,随着现代经济大潮的涌动,人类开始象候鸟一样迈开了自己的脚步,追逐在波涛汹涌的经济大潮中,拥挤着、碾压着、向前滚动,蹿动的脚步声震响了寰宇。大到世界、国家、地区,小至人的个体无一不是在行动。人类原本随意而居,自然散落的状态从根本上发生了变化,过去哪种“乡关何处是,最痛离人愁”的滋味对于现代的新新人类们来说,是再也不能去体味得到其中的内涵了。
由于现代生活的节奏太快了,快得难以让人们所接受。当一种观念与你擦身而过的时候,另一种新的观念便紧接着向你袭来,根本就让你来不及去思考,也没有时间去思考便把你冲倒了。于是,人的灵魂就游离在了人的身体之外,从此它便失去了依附,失去了寄放的地方。它只是象你身后的影子一样随着身体的到处流浪而四方游荡。随着人的欲望不断膨胀,不停地占有,他既不像燕子秋去春回,不忘旧巢;又不能像大雁一样不贪恋南方的绚丽,依然不放弃对寂冷家园的向往。而人是可以随时随地地四处筑巢安家,唯一放不下的是对锦绣繁华和纸醉金迷的向往,他所渴求的只是要满足自己的利益与心中的欲望。因此,原本附着在人们身体上,思想上的一些可贵的宝贝被人们在无心的、不经意中丢弃了。比如亲情,友情、爱情……等等,这情哪情的统统都被丢到脑后去了,生活留给了我们一付千疮百孔的尴尬。
于是,我循着这思路去想,如果人们都能像大雁和燕子一样,都能把自己的灵魂搁放在故乡的土地上让身体去流浪,而每到季节来临的时候,身体便不自觉地向灵魂靠近,让它安放,这世界是不是就会多了些包容,多了些理解,多了些宽容,多了些和谐,少了邪恶与毒欲?所以我总在想,要想去澄净一个人的心田就只有让他回到来时的子宫里去,当然,子宫你是无论如何再也回不去了。那怎么办?那就让你的身体带着你的魂灵去回到故乡,之于一个人来说,生你养你的故乡不正是孕育你的子宫么?我常常这样想!
这三年来,我一直在为一件事情忙碌着,那就是关于拙作《明然三部曲》的潜心创作。我一直在试图寻找一间《盛放灵魂的小屋》,能让我疲惫的身体得到歇息,能让我流浪的灵魂得以寄放。今天我终于可以放下了笔,达成了我的这个小小的愿望。让我心安详!
篇7:曾钟散文三题
曾钟散文三题
一个人的天空 他只想去看看那个叫做树的.东西. 他在这块荒原上已经呆了四十年了,四十年啊,人生有几个四十年?现在他老了,他不想老死在这块不毛之地,他想离开,想在他还活着,还能走得动的时候,回到家乡看看那个叫做树的东西.独自走在这荒凉、静寂的戈壁滩上.
作 者:曾钟 作者单位: 刊 名:厦门文学 英文刊名:XIAMEN LITERATURE 年,卷(期): “”(11) 分类号: 关键词:篇8:花事三题的散文
花事三题的散文
【桂花】
我去寻你。夜黑,风紧,薄衫已挡不住尖锐的寒意,我失血的指尖,冰冷冷的,似在哀求:别去,别去。但我必须得去寻你,不然,错过又是一年。一年复一年,我能错过多少个一年,我又曾错过多少回你。
不是矫情,我只是坚信你的等待。我昨夜的梦魂中,你絮絮呢喃:你不来,我不敢老去。
这些年,我哪年不在杭城走上十几回,每次桂香满城,我就念叨着要去看你,要在南高峰与白鹤峰夹峙下的村落中,在那一条寂静的山谷间,寻找那条流香的河,寻找微微的颖悟――因为这是满觉垅,“圆满觉悟”的地方。可总有这样那样的事,让我生生错过了你。
原本,桂花并不鲜见,哪个城市不在霜风渐起时,开上千千万万朵,让疲倦的生灵在香风馥雨里,心旌摇曳。可那不是你。你的花期也不算短,早桂到迟桂,总能把数十个日子薰得通体香彻,可为什么我总是错过你。也许只是我隐隐地在逃避着什么,也许我混沌的心还在俗世的烟尘里迷茫。
年齿渐长,生命破败,生活之网漏洞百出,一些被生活的尘埃掩埋的,一些在黑暗中偃息的,还有一些在长期惯性中麻木的,却在疼痛中猛然清晰与清醒,像满垅桂雨,无数次的错失后,便知道再不能错过了,生命中的缘份,也需争取。
以为经过一夏的等待,相遇的日子便会如期而至,谁知这一夏的高温前所未有,立秋了,处暑了,白露了,秋分了,夏还不肯离去,终于寒露来了,我在杭州出差,十天时间,我想,足够了吧,赶个迟来的早桂飘香总没问题。可是,一天一天过去,仍没一点音讯,我只好悻悻然离开,不久,就传来满垅桂香的消息,正当我收拾行囊准备起程,台风来了,那个叫菲特的不良少年,辣手摧花,一城的桂香全被雨打风吹去。
只是,我不能不来。
我来了,践一个你知我知的约定。
出租车将我抛在似是而非的地方,我本就是个路盲,天色又已黑透,半个月亮在遥远的星天外,独自逍遥,城市的光波淹没了它的银辉。我完全失去了方向。好在,找你不需要眼睛。虽然盛况不再,但是,七千多株桂树,亿万个枝桠,总有一些花在坚守,徐徐散发着清香。我只要遁着花香寻去就好。
原来,遁香而去,远比看路标辨路牌简单得多。这世界太纷繁,我们的眼睛除了寻找方向,还要辨别是非,是非太多,又得不断擦亮慧眼,眼酸了,心也便累了。
花香引领着我一路走去,几间古朴的小屋,透出隐隐的灯光,稍稍倾斜的上坡路边,有溪流的轻歌,清寂的山谷,秋虫在低吟浅唱,然后,就看到你。透过一张栅栏,透过月的微光,和不远处的灯光,便见神清气朗的四个字,“满垅桂雨”,跟我心目中的你一模一样,舒朗磊落,清逸俊雅。
栅栏上了锁,我只能在离你丈余远的地方,端祥你。不远也不近,不明也不暗。恰到好处的距离,恰到好处的朦胧。真好。淡淡的花香一路相伴,像踮着脚尖的舞者,身前身后,都是她的裙裾水袖。风是花香轻轻浸染的微风,雨是花香疏疏织就的细雨,一丝丝的寒意,也沁润了花的冷香。冷冷的香是有穿透力的,感觉四肢百骸,都被冷香侵袭了,占领了。在满觉垅,栉香风沐桂雨,心有些眩晕,却又分外清醒通透,像深爱一个人,爱到智商为零,糊里糊涂,又爱到无私无畏,不惊不惧。
满觉,在佛家,是圆满的觉悟,在我,是心灵的井然有序。马可・奥勒留在《沉思录》里说,宁静不过是心灵的井然有序。此刻,我突然明白,我寻你而来,只为寻找心灵的井然有序。
【瓜叶菊】
有一天突然想养花。很有些不合时宜,正天寒地冻着呢。或许,是春节将至,满大街浓浓的年味闹的吧。
那几天,上班经过的路上,多了个临时售花点。卖花的是外地来的一对夫妻。一辆旧皮卡装满花木,在路旁摆三四盆开得正好的,周末和晚上,才会把所有花木都摆出来。路过几次,看他们的生意不咸不淡,夫妻俩袖着手靠在车旁,躲避刺骨的寒风。
他们倒不担心摆在外头的几盆花被风伤着,那花也争气,依然艳艳地开着,玫红的,宝蓝的,粉紫的,看上去娇怯怯的,却耐寒。不禁问,老板,这什么花啊。夫妻俩对视一眼,迟疑了下,说,我们叫她满天星。我不信,我知道的满天星是开着细细碎碎白花的。这对夫妻恁不负责任,自己养了一群孩子,不知道孩子叫啥名也就算了,还胡乱给安个名。
过了两天,下班时路过,他们仍在那,袖着手,也不招睐顾客。看那花,开得比前两日更有精神,便又问,这花到底叫啥名啊?夫妻俩还是支支唔唔,语焉不详。心里着实有些不高兴,可又无可奈何。也许正是因了这不知名,因了这寒冬腊月,仍开得兴味盎然,让我决定买下她。
花养在薄得跟纸似的.再生塑料花盆里,真像苦窑里的王宝钏。花盆得另买。大大小小的花盆累在一起,却不难挑,一眼就看中一个翠绿瓷盆。万物凋敝的冬天,翠绿总是特别惹人心动。老板从一个破麻袋里捧了把土到花盆里,再把花从再生塑料花盆里拔出来,栽到新盆里,花的根系极茂盛,老板又捧了几把土,把根都盖上,把土压实,说,回去浇点水。我问了些注意事项,比如,要几天浇一次水,要不要晒太阳,多久施一次花肥,松土什么的。一付要天长地久的样子。
花捧回家,娘就笑了。我有些赧然。我懂娘的意思。不管开得多好多健康的花,一经我手,就像中了魔咒,只剩枯死的命运。即便是不言不语的植物,死在你眼前也不是开心的事吧,因此发誓再不养花,许多回。
也像从前的许多回,暗暗不服气,这一回非得把这花养好了,爱她,呵护她,破破那魔咒。其实暗自盘算过的,天寒地冻都扛得过去的花,定是好养活的,待到春暖花开,不定开成什么样呢!
花放在阳台上。阳台是封闭的,有日照,寒风却进不来。晴好的天气里,阳光满阳台都是,暖暖的,再有这粉紫的花伴着,简直就是春天了。花洒里装了水,有事没事就往花上洒点水,花叶上有些白毛毛,像袖珍版的南瓜叶,水珠在叶面上滚,在花瓣上滚,花叶更水润灵动了。
春节那几天,一个人宅在家里,两耳不闻窗外事,看书,写字,累了烦了就去阳台上看花。有一天无聊极了,数起花瓣来,十三瓣,每一朵都十三瓣。细长的花瓣像穿着粉紫长裙的舞者挤挤挨挨地绕着花蕊围了一圈,奶白色的花蕊,鼓鼓的,一个个黄点点规整排列着。忽然很想知道这到底是什么花。像一个朋友,相处了许久,亲密了,仍然不知她的身世,总是心里不踏实。拍了照片到网上百度,发到QQ群里问,众说纷纭,却没个准信儿。
时间过得快,年很快就过完了,心也平静了下来,日子重又回到庸常中,春天也渐渐近了,立春,雨水,惊蛰,好日子就在眼前了,可花却开始谢了。先是一朵,花瓣枯干,变色,萎缩,腐烂,她甚至不肯凋落,就在枝头死去了。接着,就势不可挡了,所有的花,像约好了似的,一起枯干,变色,萎缩,腐烂。最后,连花叶都萎靡不振,病恹恹的,了无生趣。娘说,过季了,收拾了吧。有些花只开一季,像有些人只陪一程。注定的。
春暖花开了,桃李争春,开得妖娆灿烂,油菜花也满山满谷。仍是忘不了那粉紫的花,那在寒冷的冬天里陪我的不知名的花。有一天,友在微信上发了三张不同颜色的花的图片,问,要哪个?一看,不就是那花吗,忙问,这花叫啥名?瓜叶菊呗!她说。
瓜叶菊。
原来她叫瓜叶菊啊。她的叶就是小号的南瓜叶,她的花,跟秋来时漫山遍野的野菊花何其相似。
百度上说,她性喜冷寒,不耐高温和霜冻,喜阴,不能日光直射,喜干燥,不能浇太多水。花期1-4月,3、4月是她的盛花期。我还是爱得太用力了,怕她冷,怕她渴,我的爱终是害了她。爱是生命中的盐,多了,会伤,伤及了性命。
【水仙】
我一直想养一盆水仙,在山寒水瘦、万物萧条的数九寒冬绽放。
我家的屋子朝东,以白色为基调,夏日里,天还没亮透,千万支阳光的箭矢,穿过绿窗玻璃,照向白色墙面,反射入惺忪睡眼,梦都碎在阳光里。可在冬日,太阳像蹩脚马虎的射手,潦潦草草地放几箭,就匆匆转向他处。那几缕稀薄的阳光,实在兜不住多少温度,这个白色的屋子,便让人时时有如堕冰窖的错觉。
我曾试图给屋子弄些暖色系的装饰,像窗帘、沙发套、床单被套,可我知道,那些暖色系的波长,一定会射伤我眼眸里的淡定安宁;我也曾试图养几盆花,山茶、大丽菊之类花色鲜艳花朵硕大的,可我还是轻轻放弃了,先不说俗丽奢华,会不会刺穿我的平淡明净,单是她们的凋谢,就够让人心惊肉跳。我不知,如果在夜半时分,她们不由分说地,以蹦崖的姿势,啪的一声,决然离枝,我会不会从梦中惊醒,像相知相伴多年的友好,刚还在一起谈笑风生,突然就撒手永诀,情何以堪。
有一天,我突然遇见了水仙,在池塘边。池塘是人家屋后蓄水用的小池塘。主人也算风雅,种了几盏荷,半塘浮萍,只是那时,天寒地冻,荷已剩枯枝,萍了无踪迹。水仙亭亭而立,翠绿叶,蛾黄蕊,乳白瓣,清丽娇怯,真个“缍翠为裾,天然装束;将黄染额,不事铅华”。我眼睛挪不开了,心里升腾起一抹情绪,有暖意,有感伤,又有淡淡的怅惘,仿若一抹冬日的阳光,轻轻就戳穿了寒流的心事。
主人说,是给女儿准备的。她的女儿,过了灯节,就要出嫁。海岛的习俗,女儿出嫁,得有一对水仙作为陪嫁。在海岛,女孩嫁妆里,绫罗绸缎可缺席,房子车子可不备,一对饱满浑圆的水仙球和一双床头灯,却是万万省不得。灯同丁,意为人丁兴旺,水仙,则意味着新娘冰清玉洁,凌霜傲雪。
主人看我喜欢,要送我两棵,我怎能夺人所爱。这水仙,虽不同于“女儿红”,在女儿生下来时就酿好埋入地下,却也早在女儿豆蔻之年,就找来种下的,要防鸡鸭啄食,牛羊偷嘴,更要时常浇水施肥,精心侍弄多年,才有如今的模样。
我出嫁时,也抱着两个硕大的水仙球。十六岁那年的七夕,哥哥用一只旧木桶,装了细滑如面的黑土,提到二楼阳台上,把从邻家千挑万选来的两株水仙,种上,再细细地撒上一层草木灰。这活,按习俗,该是父亲为女儿做的,但父亲早逝,哥哥便代劳了。岁月流逝,水仙几度开谢,雪白的须根从破损的桶底钻出来,蒜头也顶出土面,分裂成十数个,到我出嫁时起出来,蒜头碗口般大。可惜后来,生活让我焦头烂额,水仙放在一个青花瓷盆里,自开自谢,没多久,就香消玉殒了。青花瓷盆沦为猫碗,在一个多雨的黄昏,碎了。
再一次邂逅,水仙似乎在我心里扎下了根,养一盆水仙在案前,看她凌波仙子般,临花照水,卓然而立于寒冬腊月,成了一种无法割舍的夙愿。
水仙最美时,是养在瓷盆里。一注清水,几颗鹅卵石,水仙悄立于上,抽芽,伸叶,萌蕾,开花,一点点地美丽禅定起来。于是,瓷盘之于水仙,就像春风之于桃花,池塘之于夏荷,光照之于枫叶,是依托,也是救赎。在陶瓷市场里,于万千种中,眼光一遇,便要定了它。细白的瓷,盆边,几笔淡描,一枝水仙,简约清寂,仿佛一个女子,等在梨花树下,低眉、轻语、浅笑,等一场爱情的路过。这瓷盆,天生就是为水仙而设的吧。可惜,那时春天刚过,水仙的好日子已落幕,瓷盆只好闲在一侧。后来,我又离家两载,人生跌入谷底,生命的寒冬供不起一棵清寂的水仙,瓷盆覆上了厚厚的岁月尘埃。
去年初冬,寒流刚蜻蜒点水般路过,自福建漳州寄来包裹,层层叠叠的包装里,是两颗造型独特的水仙蒜头,几枚淡黄的叶片,已从蒜头里破茧而出。瓷盆被找出来,洗去烟尘,注入清水,深情款款地拥抱了千里迢迢而来的水仙。
我坐在朝东的以白色为基调的房子里,等待碧绿的叶,淡雅的花,在一双温暖深情的眸子里,簇拥成一道流着静谧清芬的河。
篇9:短章三题散文
短章三题散文
《无题》
道阻且长,挡不住我前进的脚步,任何风撕破的都只是遮盖在我信念之灯上的迷雾。我已看见一片圣洁的火,焚毁的不只是罪恶,还有它的魂灵。而熊熊的火光里则是我的新生。
不惧怕呛了我的那些烟雾,为了终于的脱胎换骨,我在静静的灰烬上欢欣鼓舞。
沐浴着无私的阳光,我打开自己的心房,把角落里的那些阴暗潮湿统统赦免或流放。
让一切都祥和下来,是我的终极理想,把一言一行都种进肥厚的土壤,然后,期待着我辛勤耕耘的手,能扶持出一棵支撑破碎的栋梁。
《关于朋友》
在一起的时候,不知情浓,以为相聚已是永恒。
总认为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像一只飞鸿游荡了好久,最后还是落下来,回到宁静。
将最美的故事注入真情,高山流水心音叮咚,你一直都在,凋落的只有虚浮的风。
想象着捧一杯香茗,水和茶在杯里杯外来回流动,及时打开严实的盖子,缕缕茶香就不会被封。
《孤芳自赏》
我的歌声的确不够动听,不能把一首美丽的歌,唱出专业水平,耳边萦绕的'那些优美乐曲,真的很空灵。我则用真诚,填充为可感的生动内容。
我的这双手的确很无能,抓不住一滴亮晶晶的水星,掌心的水,真的无比柔软。为一份彼此拥有,我会努力让寒冷,把它坚硬成冰。
我的脚力的确不够强盛,走不出,单位家和菜市场搭建的三角城。漫长的人生,真的会很沉重,为一刻的轻松,我把思想放飞成,一只搏击九天的神鹰。
我的怀抱的确太过狭小,抱不住,一角湛蓝的天空,头顶的天空,真的太广大,可我竟然斗胆,把天空装进自己不大的心中。
篇10:散文辋川三题
散文辋川三题
散文辋川三题
【辋 川 谷】
这是秦岭山地中的一道深谷,但却少了秦岭的巍然与雄峻。谷口山形缓缓,少巉岩,多苍翠。往里去,山势就陡峭,见巨石在两边立起,谷中就阴暗起来,深深的谷底就成了一道石峡。辋川河湍湍急奔,峡中便轰轰回响,仿佛山石之力全都聚到了这里。路被扭曲着在峡中急绕,山石全然悬在头顶,危岩耸耸地挟成一线,惊得人大气不出,只低头急行。有山风在流窜,呼呼鸣叫,山谷便嗡嗡颤动,寂寞的大山竟有了一种沉沉的音律。
过石峡,天地突然就开阔,谷地宽坦了,四面翠峰林立,又一种清清奇奇的秀。仿佛人来到江南山水,奇异这秦岭山中会藏有这么一块天地。山间常见一弯平畴,山村屋舍半掩在绿林中,轻烟枭枭,犬声吠吠,时见红衣秀女在溪石上捶衣,清幽的山溪里便泛出一团红红的晕来。
惊奇的是,这里逢谷沟便有山泉淌出,走到哪里皆可听得潺潺水声。热了可洗,渴了能喝,浴后一脸爽气,饮罢一腹清甜,人心儿都要被这山水融化了。这儿的谷地纵纵横横,绿水宛如轮辋,于是人们就辋川、辋川地叫开了。
春里,这儿桃花绽红,梨花飞白,谷中就浮着缕缕清香;秋时,果实便在枝头悬挂,满山赤橙黄绿的丰富。这里是诗、是画,有音乐也有色彩,有江南山水之清秀,又感北方山石之浑厚,阴柔刚阳之气皆能体味出。怨不得唐代诗人王维会到这里隐居,而辋川图和《辋川集》为世人传颂,实在是因了这里的山山水水太富有诗情画意了。
一个幽静的山弯,有着一带山村,家家门前无院,房则高大,门楣上都悬着一个避邪的镜儿。出门是一方平地,青石卧着,松枝儿堆着,村妇们就在石上闲坐,大半聊到欢喜处,几人就朗朗地笑。
来人问:“是白家坪村么?”
妇人道:“就是。”
又问:“传说中诗人王维所栽的那棵银杏树是在何处?”
她们听着便笑,说:“是那棵白果树吧。顺大路前去,绕过山头便可看到。”
话毕又叮咛遇了岔道千万不可走小路。来人去了,她们仍直直地瞅,总是放心不下。
终是寻到了那棵银杏树,遗憾的是在一座工厂的车间旁。这是一座国防企业,建造工厂就破坏了自然,可喜得是,那棵银杏树却得到了保护,围着铁栏,长得极为茂盛,其身高大、粗壮的非四人不可围拢,出地两米便分三股直耸而去,竟似一把千年古伞。若细瞧那树杈里,竟藏着个拳头般大的黑洞,靠近时,就听到嗡嗡音响,有几只黑蜂窜出,投一石子去,又窜出几只,而后竟接连不断,成一团嗡嗡的蜂群了,静听去,其音浑重如铜钟在风里的颤响。
久之,人便生出奇思,仿佛眼前的银杏树在喃喃低语,倾诉着辋川千年来的世情,那该是忧还是喜呢!不是么,千余年了,诗人的书香楼阁已荡然无存,而祭念他的“鹿菀寺”如今也成社员的住屋,唯有这株千载高龄的银杏树且历经苍桑,直直挺立,苍苍郁郁地活着。这种文化,这片山水就如此这般的渐渐逝去,想到就忧心忡忡。可喜的是,今日之辋川,由于旅游的介入,已不再封闭自守。而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开发了辋川溶洞,游人便常来常往。如今这里公路成网,交通便利,说来便来,想走即走,虽说是山野之中,却能见到辋川文化的踪迹,闻得现代流行的音乐。一路走来,瓦窑座座,新屋成行,处处可看到一种繁荣富裕的景象。
【 溪 水 洞 】
是一个实在的溶岩空洞,在辋川东端溪水村的半山上。据说有着九万年的历史,三十年代为一道人采药时发现。因洞中有乳石怪立,人的想象便生发出去,借民间与宗教的传说故事,修造出一个神奇的太虚幻境,就凌云、锡水、盘龙、卧虎的有了洞名。
洞以凌云为最,入口不大,渐渐宽阔,有奇形怪状之石翘露,或立,或卧,或奇突于洞顶,或怪出在石壁,未经雕饰,自成各种栩栩如生的物象,如藏龙卧虎,鲤鱼群龟,像太公观鱼,伯牙抚琴。奇妙的是那洞中乳石,受自然山水的常年浸蚀,那石就变幻了形态。像凝固的云、流动的水、又如破土的竹笋、含苞的蓓蕾。清晰的是那石上的纹路,竟成许多绝妙的壁画,一层一层延伸的洞顶,不想却幻化出一尊佛像。人便想象那一定是如来了,于是又看出了文殊、普贤和众多弟子。
洞中有阔处,便也有窄处。阔大的如庭,窄小的只容得一人,陡陡的云梯便旋转着下去。有红蓝乳色灯光照射,光里常常浮动着彩色的烟雾,像漂流着缕缕仙气。奇怪的是洞口丝丝冷气,越往里去便越温湿,满壁就凝结起小小的水珠,有滴滴答答的声响。
若对溶洞做一个沉思,便想象不出几万年里,这山是做着怎样的运动,才形成如今这般模样。洞中乳石,更是有趣之物,上边的往下长,下面的往上抻,在同一直线上做着相反的运动,看着互不相连,实则浑然一体,只是空间部分让水占了去,做着千万年的滴水运动,这倒使人奇异水滴石穿的哲理了。
【水 陆 庵】
辋川东去有一庵,叫它水陆庵。那儿南面是山,北边为原;不过原是远了点,虚了些的。东西则是弯弯扭扭的灞河川地,灞水自南向北斜淌着去。远远瞧了,四面皆为山原所堵,感觉是立在了山洼里,天窄地也狭了。
南山有两道奇峰,直直耸入天上。有石纹自山顶斜下,匀匀的往一处扭去,全然成为两座完整的巨石,倔强地立在那里。峡间有山水淌出,分两股缓缓流过一里余地,便又合在一起,围出一个鱼形的岛来。岛中多沙石,少绿草,水陆庵正处在两水相汇的夹角里,孤伶而立。由远处望去,一丛翠柏裹着一围灰墙高院,清清的荒野中就落了一团绿云,隐着一个迷人的仙阁;若从高处望下,那庵就像是这鱼儿的眼睛,真是地处的奇巧。
一座石桥过去,就是水陆庵。入山门,是一座三进的四合大院,顺青砖小径绕过,正是水陆庵的大殿。殿门甚高,有花草古柏所衬,立在门前,就闻得缕缕香火味儿,虽说未入得殿门,心神儿已落入了空静。步入大殿,就是一个佛的世界,满壁的佛像活脱脱在那里。有佛坐着,仿佛口中念念有词;站着的,似乎随时会走下来,那衣带儿正在微风中飘动,身下的白象、麒麟且静静地在那里喘吁。释迦牟尼毕竟是佛中鼻祖,他正中襟坐,两眼含光,两旁为药师、弥陀,以示在东方、本土、西方三世的;两侧且有阿难、迦叶两大弟子相随。释迦之外,还有老子与孔子,真可算是佛、道、儒三家首领的聚会。
这里最为精彩和丰富的',要算南北山墙上的群塑。那是佛的“本生”和“经变”故事的活现,盈尺的人儿,层层累叠,满布壁面,其间有亭台楼阁,殿宇宝塔。也见山水桥梁,园林瀑布,奇花异卉,珍禽怪兽,其色彩之炫目,神态之缭眼,令人眼花目乱。还有骑牛坐象者在那里悠然缓行,乘狮驾麟的却跃然奔驰,呈一种动着的自然美态。顺着小人儿数去,往往记后而有漏,忙左而乱右,总是计算不清,这才去翻志,竟有三石六斗菜籽之多的说法,据考证则为三千又七百余尊。又查,得知此塑为明代民间艺人之手,于是,游人真为塑造者的高超技巧和写实能力所惊叹。
要说更令人感动的,是那尊十六臂观音菩萨了。她静静地盘坐在那里,双目闭合,十六只胳膊成扇形自然伸展,每只掌心中有一只半睁的眼,看不出那眼中含着的是悲哀还是欢喜!可传说中她是一个皇帝的女儿,为父王所宠,不料父王害了病,非得女儿的双眼双臂为药不可,两位姐姐拒绝,而她却献了出去。此事感动了佛界,将她超脱为菩萨。她那颗善美的心为人间所崇尚,人们塑造了她,也热爱着她。
这儿让人留恋的,还有那湍湍不息的兰水。你坐在河边细观,河床里全堆满卵石,大若石碾,小到细沙,全然雪白的让人吃惊,疑心是由落到了雪的王国里。兰水在石间跳跃,水色清透见底,有细沙在石窝里微微旋荡,似游动的虫儿,一闪一晃,裹一身莹莹的光。远瞧了,雪一般的河石里,水便成了蓝色,似蓝天落到水中,化做一条美丽的蓝缎在那里鼓动,惹得人非伸手去摸它不可。顿时,一股清凉浸人肌肤,一种柔柔的,滑润的感觉。那兰水仿佛顺着指尖儿流进了心里,人立刻便舒坦,似乎世间的一切烦恼全让这兰水给带走了。
篇11:谐记三题散文
谐记三题散文
老公出轨记
中午,友人欲言又止,磨叽了半晌,吞吞吐吐说出来的居然是:某晚,见我老公与司机带着一时尚的小姑娘去一新开的饭店吃饭。
我漠然:“吃饭不也正常得很?我昨天还和一帮帅哥吃饭呢!”
见我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她不无担心地继续爆料:“可是,还看见他们手牵手很亲热呢!”咦?这样子啊?这个这个,牵手貌似不可以有耶!不过,我不相信我老公这么有艳福和胆量,哈哈!
于是我依旧不太上心地说:“估计是看错啦!”这下,友人急了,说:“你就太傻太自信!”哦,可能吧!为了证明自己不那么傻,我故作紧张地问她:“你什么时候见到的啊?在哪里呢?”她想了想说:“好像周二晚上,某饭店门口!”我立马打老公电话装作很凶地问道:“你周二晚上干吗了?”然后我把手机开成了外音给友人听:“你这丫头记性不好啊?不是我们一起去给叔叔家丫头贺喜么?”
噢,敢情他那个牵手对象,时尚的小姑娘就是我啊!多不香艳,多不给力!这轨出的!我接着笑友人:“我没整容啊?还是你近视了?怎么看得到牵手那么细致的肢体语言,却看不见那个小姑娘就是大姐我呢?!”她这才慢吞吞地说:“也不是我亲眼看见的`,是我表弟看见告诉我的。他只认识你家那位,估计认不上你!”
懒散协会成立记
本人,正式公开宣布(其实是代本协会的会长先生宣布),懒散协会正式成立了!协会现有成员两,会长先生和本人,本人为协会秘书长。协会于4月9日成立,仪式就免了,因为咱懒得办呗!会长先生因为懒得讲话,就让本秘书长代为发言。发言完毕。
后记:说起协会的成立,本秘书长实有话说。昨晚,一位书法家协会的主席建议我练习书法,我说不练,我懒,做事只有三分钟热度,练书法学美术可不成。他接着规劝,苦口婆心地劝呀,说什么觉得我有灵气,有文化底蕴,书法是需要这些做铺垫的。我依旧说不干,我懒,不喜欢,接着,他继续耐心地说,练习书法可以让我的气质上更添几分雅士风度。我说:“我要那干嘛呀?”先生恼了,说很失望,说我的才华只能停滞不前了。我说我没觉得自己有才呀。他又说,你爱好诗歌……我又没礼貌地打断他说:“我不爱好诗歌呀!我只喜欢写字!”他纠正我:“你那不叫写字,叫写文章。”我忙道歉说:我的确很久不写字了,我写的也不算文章,只是码字而已。他问:有区别?我解释:就如同盖房子和搞建筑一般,码字是随心随性的,而写文章是有章有法的。我只是把写字,不对,是码字当做一个爱好,如同聪明的人打麻将(小女子愚钝,对那国粹压根不通),一个喜欢而已。是懒,懒得找人聊天的时候,就把心里话对电脑吐吐。于是,先生彻底气翻,不再理我。
想想呀,书法家协会的让我去练字儿,摄影家协会的让我学摄影,诗协的又让我写诗。我呢,我还是觉得我比较适合加入懒散协会。可是,百度了一下,也没找到组织。正巧,遇到一位哥们还在网上游荡着懒得睡觉,我就鼓吹:喂,咱成立个协会吧?他才懒得加入什么协会,固然也懒得睬我的。我接着说:让你当会长呢!他一听,来劲。我顺水推舟:我呢,就做你秘书长,咱成立个懒散协会吧,咱可都够懒的。估计他也是懒得回绝了,就说,行!于是,协会就成立了呀。如有哪位同仁想加入此会的,言语一声就算入会了哈!咱也懒得看申请,懒得搞审核了。估计想入会的更懒得写,那就对了,加入我们吧,定期比试,谁最懒……哦,会长先生说过了,他就不参加比赛了,因为他懒得和人比!
战“痘”记
不曾想青春溜了,痘却跑了来,来就来呗,还赖着不走了……想我乃一致力于美丽事业的不惫之志士,岂能坐以待毙,任痘肆虐?于是乎,开始行“以内养外”之略,昂贵的维他命眉头不皱就扫了来,再跑去从不问津的超市买薏米(读书时学的中医知识这才有了用处,吼吼),然后各类清热排毒的水果也被我当正餐用,加之网上搜来的各类美人汤一并上阵,结果,痘依旧呈星罗布……那可不成,我继续投身战斗,先是怀疑化妆品,换了套雅姿的清爽套,又配以有镇静作用的精油,结果,还是无用,额头上的痘你来我往好不热闹!想我一直骄傲着的光洁无问题肌肤不知怎得就开始为痘所累了,一时惶惶复慌慌……怎么办?还是勤劳一点,美容院里按时护理加更新的战斗秘籍吧……但愿痘早日随着溜去的青春结伴而归吧!上帝保佑,我佛慈悲!阿门!
篇12:拜月三题散文
拜月三题散文
月亮又快圆了。抬头望月,月亮里有那么多讲不完的故事;抚腮静思,月光下有这么多诉不尽的情思。皓月当空,引多少才子佳人妙笔生花,银盘高悬,惑多少骚客文人字字珠玑。沉沉的想一想月夜里有过的经历,淡淡的思一思挨月色涂上几笔。
一.
赏月是一种闲情。
说实话,还真的很少凭窗仔细得打量过月亮。
天上挂着一袭青月,月儿圆了,白云走了,星儿稀了,小城睡了。月亮坠在毗邻的楼角上,月影留下了楼群长长的影子,不晃眼,不显摆,月影与日影一样长。太阳出来的时候,人们已经开始劳作了,月影出来的时候,人们已经休息了,这就是区别。
如果说‘金梭’织的是晨起,那么‘银梭’纺的是静谧。
月儿伴着喧闹与沉寂,人们伴着悲欢与离合,天上,地下,演绎着一次次一遍遍的日出日落;工作,生活,经历着一天天一回回的月圆月缺。拉长的楼影高低错落,低矮的平房亦排列整齐,富家的车库,贫家的畜棚,都在静静的月影里沉睡。月光是均衡的,月影是游动的,欣赏月色的人往往是孤独的。
月影移动,把大地画出了高高矮矮,长长短短,只有那摇曳的树影洒下了一地碎银。月光隔窗洒了进来,柔情的照在地上铺在床上,静静的躺着,呆呆的看着,月光照在起伏的胸脯上。侧个身,身前是月影,身后是黑暗,细听,从老远的地方传来汽车喇叭声的回旋。
蜷缩在房屋里的人们睡了,月光是休眠的亘古符号,毫不吝啬的亲吻着,辉映着,抚摸着人们。
二.
观月是一种逸致。
有机会在田野里观月很是难得。
四周静悄悄的,一片朦胧的影子,一片沉寂的田野,白日里见惯的庄稼似乎也已经入睡了。那片是白日里的大田,这片是阳光照射下的田野,在玉盘银辉里,高高低低忽明忽暗,一起一伏动静自然。云遮月,一丝白云翩翩过,星儿朗,几许月色洒天然。
声音听得远了,村庄看着静了,月光淡洒小夜曲了。
稍事有声,几多的虫儿鸣啾啾,低吟浅唱;四野静了,几许的熏风在摇曳,婀娜沉寂;月影泛白,几多的果实在沉坠,雾里看花;月牙走俏,几许的朦胧在心头,驻足品味。
凉与热,白与黑,昼与夜,就在这时间的行走里,就在这变换的月色间。草木清香似乎比白日里更加浓厚,远处的群山似乎更罩上了一层神秘,村头大榆树上的喜鹊窝,在月色下还是黑乎乎的一团,那条下地的小路,忽明忽暗伸向悄然的田野,月夜的田野别有一番情韵。
三.
望月是一种思念。
在海边望月更是人生屈指几回。
月光均匀地洒在海边的沙滩上,微风泛起,椰子树硕大的叶片在摇曳,树影婆娑,树下筛银;那白日里看见的木棉树,一幅扎巴巴的苍劲轮廓,木棉花还释来阵阵暗香;海面上跳动着鱼鳞般的无际碎银,港湾里静悄悄的,归港的渔船,就着波伏着浪轻轻地摇晃着。
看得见夜航的巨轮在很远的海面上游戈,闪烁着点点灯火,看得见海浪拍上礁石溅起的浪花,堆雪般白色依然。在月光里,远的.,显得那么深邃,近的,又是那么清晰。海浪来了去了,去了来了,沙滩留下了行走者一串串深浅不一的脚窝。
海边的月色的确很美很温柔,就连空气都潮潮的,咸咸的,带着些许的浪漫。不由想起北方的家乡,时下以展现出寒意与苍凉,大地已经裸露,风声都有些呼呼带响了,那高悬的月色明媚略带黄韵,多少显得有些清瘦。
就在望着月圆的时候,想起了家里小圆桌上那诱人的月饼,几种时令的水果,还有那团圆的欢笑声。就在这企盼中木然的望着,想家的人儿在外头,有过这种苦涩的曾经。
不论怎样,月缺月圆,月满月甚,月有多美;月出月消,月来月走,月色绝伦。
篇13:正月三题哲理散文
正月三题哲理散文
时间很快,而有时却很漫长。“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挥霍时间很快意,很短促,稍纵即逝,而期待却悠悠然杳如黄鹤。打发机会容易,赢得机会却非常难得。象打球,开球是一瞬间的,得到球却要拼上全力才成。人生“临门一脚”的机会才有几次!等车的时候,等人的时候,等待宣判、等待决战、等待命运判决的时候,时间是静止的,停滞的,令人窒息的。战争都是持久的,而胜败只在短暂的一瞬间。
世界很大,而有时却很小很小。未知的天地很宽,而已知的领域有限。心,也许飞得很远很远,而视野、能力的半径却依然很小。空间是无穷大的,任天马行空,而人生不过是牵在历史手中的风筝,挣脱不了引力的羁绊。大千世界,万象更新,而人的选择是现实的、非常有限。所以,脚踏实地才是朴实,敝帚自珍才是明达,执着单纯才是美德。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此是老话了。但这句老话对于植物可是天大的冤枉。情人节在即,传达爱意定是少不得玫瑰花的。万紫千红所传达的,不是情感的信息么!那么,植物是最多情的物种么?恐怕不是,动物比植物有过之而无不及。“鸟鸣嘤嘤,求其有友声。”“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那些动听或不动听的鸣叫,该是动物界传递情感的信号了。所谓“鸟语花香”,应该是上帝为一切物种所设置的表达爱意的链接吧!
那么人呢?人是复杂的,人表达信息的手段太多太方便也太得心应手了,人所要表达的情感世界也太复杂太微妙太变幻莫测了。但上帝为人类设置的表达情感的链接不是那些音容笑貌等外在的东西,而是心灵,这是动植物界所不具备的。心灵是人类唯一透明的.器官。真善美和假恶丑,在心的镜子里都是赤裸裸的。心首先对自己是赤裸裸的,毫不隐瞒,对自己负责。在心的镜子里,时时显示并挥之不去的影象,恰是朝思暮念的人。在心的镜子里时时映出的鸟语花香或风雷电闪,恰是人的情感的波澜。其次,心与心是可以沟通的,所谓“心照不宣”“心心相印”恰是这样一种境界。当然,心灵也是可以屏避的,也是可以……也许,这样的课题该心理学家去探讨了。
篇14:黄河三题的经典散文
黄河三题的经典散文
黄河很长,走了很久依旧没有停息。她也许疲惫过,在奔腾的路程中有过短暂的乃至长久的栖息,也有过安详的或者隐秘的岁月舒缓和停留。
她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脉的峡谷中启程,背负一个民族的使命,一路豪情地奔赴千万里而势不可挡,开始检阅华夏大地开天辟地以来的漫长兴衰。当她渐渐进入黄土高原的沟壑之后,脾气有些急躁了,时而咆哮如雷,时而悄无声息,时而飞越红尘万丈,时而穿越浩瀚时空......她像一个流动的指南针,在华夏版图上万古不息地指引一个文明发展的方向。
没有走完九十九道弯的路途中,她来到乾坤湾后着实有些疲惫,绕着太极图放慢行程的步伐,走在一个个绕来绕去且绕不出天象的规则之中,在这个巨大的弯道渐渐留了下来。
那一夜,她屏住气息,铺展河面,犹如处子安然而来。她似乎费尽了力气,焕发出母性的坚韧和宽容,将一身疲惫轻轻地抖落在乾坤湾,然后轻轻地倒下做一个梦,梦亿万年朔风呼啸的尘沙飞扬,梦天象隐藏的不破玄机。她又像一名从战场上下来的将军,渐入谷底卸下盔甲,找一块黄河石落座,展开思绪思考着一场又一场战争的光荣与胜败,回味一路走过的风风雨雨。
那个八卦图早在伏羲“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用尽意念打通天地呼应的亿万年后一直等候着黄河的到来,这幅由天地做成的八卦图是一张充满智慧的床,专门留给黄河在这里栖息。
知道你有千万里的路程要赶赴,知道你的留下不是永远的。因此,有匈奴国单于赫连勃勃在此率数十万精兵强将争雄天下,叱咤风云方显英雄本色的豪情驰骋;有千年古窑的脉脉留守,保存你亘久不变的巨浪飞腾,抵达一个不朽的图腾;也有会峰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悠悠悲歌,至今摆着一个不破之阵为你守候一片安宁。有那些“悲歌易水无豪侠,买骨金台有钝驽。”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英雄气概为你的留下演绎唯美而悲壮的英雄赞歌。
你出发了,带走了身体的汹涌澎湃,把灵魂留下。即使你一日万里地奔腾,你的灵魂从未脱离过你前行的脚步。乾坤湾留着你的灵魂,你的灵魂聚天地日月精华,酝酿巨大能量,无论你的方向伸向何方,都有源源不断的力量绵绵不尽地输入你一往无前的激情澎湃中。
尽管你挟持着高原黄色的土粒冲出峡谷弯道,可是你留下的那掬安详与博大从来不曾远离。你带走了黄土亿万年斑驳的伤痛,带走了高原血红的'晚霞和每一场皑皑白雪,你却没有带走这九十九道弯里暗藏天机的秘密,以及青山麓北侧峭壁上神秘的“摩崖天书”。
风雨不能侵蚀的文字长期保持着最初的神秘和深奥,无须有人读懂,这是黄河写给老家的书信,写给巴颜喀拉山脉的平安信。报一路平安,走了千万年千万里来到乾坤湾。
这里不是你离开家门的出发地,却是你路途中万分疲惫而栖息落梦的天地造化。黄河文明的脚步也就从你梦幻般的奔腾中迈出巨大脚步,行走在华夏大地。
无须挽留,你已经留下。
流年守候你寂寞的最后月亮,那一夜,你在高原的月光中渐渐醒来,你走上河岸要去看看,看看那些披着银辉的村庄和农具,以及搁置在窑洞里的小木船。你想乘着月色乘坐小木船游览高原至高无上的风景,你想在这个短暂的夜晚漫长一次心灵的放牧,你想啊,在这风声走过的荒凉和苍茫中痛痛快快地吼一曲祖先留下的信天游。可是夜色朦胧中的你啊,再一次聆听到铁马萧萧的塞外箫声,你又一次聆听到了来自青藏高原格桑花绽放的虔诚之声。
你是黄河,你是天上来的黄色之水,你带着神的旨意来到黄土高原的群山之中,来到乾坤湾的八卦图中,你却疲倦了,疲倦的一次偶尔醒来,都无法领略高原这一年又一年深红色的秋光。
你是黄河啊,既然选择了留下,你就不会在最后的月光中获取一星光泽。你上岸了,你原本就是要将神一样的月光留给黄河岸边的村庄,以及那支小木船。因为你有神的旨意,哪怕亿万年的寂寞在乾坤湾蛇曲的蜿蜒中,你都是雄性的黄河,走来了、走出去,你从来面不改色,保持黄河的肤色,宣泄着雄性的豪放和奔腾。
留住你灵魂的流浪,是想留下你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和聚集了天地日月的万古精华。自然留下了,你就在乾坤湾继续你漫漫的灵魂栖息,因为你的黄色之水从未停息过一泻千里的万古奔腾。
篇15: 说石三题散文
说石三题散文
石缘
万物皆有灵,石亦依然。石乃大自然之造化,自然蕴着不尽的天机与禅意。其天机与禅意需要发现,更需要悟,悟是一种心灵沟通的过程。石不言,不是不言,而是大音希声;悟出一种禅意即获得一份情意,其情至上,一尘不染,犹清净之地任尔漫步。石者,圣物也。
得石于缘。缘为何者?缘是时空下坦然走动的灵魂,是万物轮回中两厢不解的情份。常言说的好,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眼前两茫然。当然缘有善恶,善者为福反之为业,能心远尘境,拨冗逍遥,沉醉于水山者多得善缘。觅石者皆有奇遇,当然亦有同感,得一方好石,往往大有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之境!我曾得一方远古时代的石器――玉犁,原是破碎的五片,在方圆百米之内竟被我一块块找到,合在一起完美无缺,激动得我曾仰天长叹。那是一种无法言喻的心情,这分明是石犁在等它的归宿者,即是等了数千年、即是等得分身数处,也不忍心离去,如果不用缘分作解,实在令人不可思议!我还有一石,通身为黑,惟中间一片白色妙如一英俊少年的剪影。此石,原被农人从河滩捡出堆积在麦场上。那日我从跟前走过,便远远映入我的眼中。惊喜之余不由心生诸多假想,数百里之外本无觅石之意,全因它事来到此处,若无此事何而得石?再则此石若是堆在如山石下,我又何而见之?亦若覆而置之,我又将奈何?而它偏就放在极其注目的地方,似在翘首等待与它有缘的人。
觅石中碰到这般冥然有约,不期而遇的事情很多。多了,就相信缘分,因此也就生出一种格外轻松,格外闲适,格外清净的心情。于是每每放足山野河川,从来不带任何非分之想,只任自己的灵魂在旷野放飞,在石间跳跃,在清澈的银浪上轻快地翻动着,那一刻世事的沉、家事的碎、人事的杂,不意的郁,全然如随风而去的轻烟,荡然无存,心境也就成了阔而又阔的天空。天空了,方容天下;心境空了,该容的也就容下了。
缘分,其实是一条看不见的线,一根一根的线也就织成一个看不见的网,网将素不相识的人和事连在一起――不是不相识,而是还没有到相识的时候。这张网,网着过去,网着未来,网着现在,网着真情,网着善意,网着一切该网的东西。
活在这张网下,不是羁绊,而是一种福分。我确信应该是这样的。
天恩
不愿提及的事情,如今提起来更多感到是一种宽慰。这种来自上天的宽慰对我来说,今生知足了!
那年母亲不幸病故,多少时日我从痛苦的阴影中无法解脱,思母让我消瘦了许多,当然也就无心与友人踏山涉水荡漾旷野觅石了。大半年过去正逢八月十五那天,中午几个朋友从饭店出来,一位友兄说出去走动走动吧。友兄之意我理解,于是便驱车来到我们经常光顾的`那条小河上。朋友们沿着小河自散觅石,而我却进入另一情景之中,想起母亲在世时,我每得一石便向母亲炫说,常常引得母亲大笑不止。久而久之母亲也成了石头迷,不用我指点也能看出石中的几分东西来。更使我没有想到的是,有一次母亲在河边散步,回来时竟给我抱回了一块不小的石头。如今石在母去,温情之中又透着何等的凄凉。
不觉,太阳渐向西峰坠去,暮霭从四野向河套聚来,东天的月辉也从山头的后面向外漫来,远处的山、山上的树成了影影绰绰的样子。四散的朋友见天气向晚,怀里抱着收获渐向一块拢去。两手空空的我也抬脚离去。而就在这时奇迹出现了,当我跨过细流向路旁走去时,一块石头突然进入我的视线,捡起一看不禁愣在那里。这是一方虢州石,上部为酱红色,呈着一种旧时老人所戴的棉帽状;下部为天蓝色,现出一种上下左右均衡齐整的样子;又在天蓝色石面的上端距酱红色的一指间,衔嵌着两道微弯细长的酱色红石。端详眼前这方奇石,忽然生出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几乎在同时恍然大悟,难道这不是一位老人吗?看那绸缎一般的棉帽,看那细长慈祥的眼睛,看那包合的嘴唇,看那在岁月的风霜下刻在脸上的皱纹,看那微笑平静的神情,完全就是一位慈眉善目的幸福老人。
这方奇石无疑成了今日“重大发现。”朋友们都亲切地称她为月亮老人,这样称谓自有道理,一是这条河叫月亮河,再是发现这方奇石时圆月正从东山头上跃出来,再是在老人棉帽状的一则还嵌着一个精小的月片。而我却含着热泪在心里叫了声:“母亲!”
这是上天给我送来的母亲。回家刷洗之后,细细端详竟与母亲有神似之处。从此,我的心不再空落;再走进家门时,我的心温暖了许多……
这是天恩。天恩,难谢!
枕石
一方石枕,我枕了五年有余,枕得我浑身通泰,美不能言。有时突发其想,假如有一日我周游世界,这方石枕若不能随我同去,我无法想象我的每一个晚上会怎样进入梦乡。从外观看上,这方石枕实在没法与豪华精美的玉枕相比,它是一块普普通通、自自然然的石头,看上去还不怎么规整,但枕起来不高不低非常舒适,其突出的地方还能起到天然按摩作用。我从心里感激这方石枕。
伏案劳作与颈椎增生是一对孪生兄弟。数年前突然有一天我感到天旋地转,脑袋胀得似乎找不到边际,就赶紧去医院查看,得出的结论是颈椎增生。虽然这是要不了命的小病,却让人坐卧不宁,魂不守舍,思绪成了断线的珠子,想好的事情却在笔下怎么也表达不出来,于是就烦躁不安起来。小病倒成了惹人的大心病。一次觅石得了这方石枕,拿回家后当晚就枕在头下,一枕就是五年有余,不知不觉中小病不见了,头也不胀了;继尔坐也宁了,心也安了,思绪也如泉涌一般。于是,逢人就讲枕石的妙处,仿佛成了石枕的推销商。而石枕,我只有一方,其商之动机也只是为了推销一片好意。
依我经验,枕石大约分三个阶段。一是适应期。石之硬应颈颅之软必难适应,初枕其上自然不大舒服,翻来覆去将影响正常睡眠,需靠耐力坚持,经了两三月后渐才适应起来。二是祛病期。适应之后,枕在石上用石随意按摩颈与头部困胀之处,夜夜如是,不觉酣然入睡,久之困扰即除。三是享受期。枕在石上,犹似枕着一座山,安然入梦中犹如神游山野,那清泉、那鸟鸣、那松涛、那云飞,让你不知今夕何年,即使震天雷鸣也难惊出梦来;亦犹枕在大地上,土香入鼻,清气贯身,阴阳调和,全无斗室压顶、床榻逼窄飘摇之感。更难能可贵之处,石之冷静犹如一剂良药,可抑、医因事脑热、心燥、气促不平之情绪。
石无欲则能长久,人无欲则能知足。以有欲之心,枕无欲之石,我想那些非分之欲必能淡而化之,安则安矣。枕石有益而无百害,其中之妙实在难以言表,唯愿更多善者与我共享枕石之乐。
篇16: 叙事类散文阅读题及答案
叙事类散文阅读题及答案
迷人的蚂蚁
坐在这间破旧的乡村小学教室,可以看清窗外黛绿的远山——视线之所以清晰,是因为窗户没有玻璃。清凉的山风从左边的窗户吹进来,又从右边的窗户荡出去,了无障碍。
来山村小学,是为搞一次教育调研。教室里的孩子,对我们的到来,感到新鲜又好奇。
上课铃响了,这是一堂一年级的数学课。一群孩子响亮地吸着鼻涕,喊“老师好”。
年轻的女教师,说话的声音像云雀一样清脆。这堂课,她要教学生加减法。
她招呼学生聚拢到讲台。学生呼啦围成了一圈。老师说,同学们注意,老师要取出教具啦。手势和表情,犹如稔熟的魔术师。她取出两只盒子,然后用粉笔在讲台上画出大大的一个圆圈。
其中一只盒盖打开了。是一群大而黑的蚂蚁。顿时,孩子们黝黑的脸上像涂上重重的油彩,虚张声势地喊,蚂蚁!蚂蚁!年轻的老师脸上漾着神秘的笑,纠正说,不对,这是教具,下面我们看蚂蚁如何算算术。
先做减法。两只蚂蚁被放置到圆圈的中间。一只蚂蚁受惊了,迅速地向圈外爬去,讲台巨大的裂缝挡住了去路,嘘声、尖叫声、拍打座椅之声,给蚂蚁提了个 醒,蚂蚁改变了行进的方向,还是爬出了圈外。圈中只剩下一只,这只蚂蚁误食了老师滴下的一滴蜂蜜,陷入了甜蜜的陷阱,不能自拔。老师微笑地指着它问,现在 还剩几只?“一只!”“二减一等于几?”“一!”这瞬间爆发出来的童音,响彻了整个山村。
于是,三只、五只、七只,被放置圈中。它们一只只地逃逸,正是为学生演示减法的`运算。
加法开始了。另一只盒子被打开,几只瓢虫在盒子里仰面朝天,努力地向空中划着细腿。它们在老师的教棍下,一一走进圈中,为这群孩子演示加法。绚丽的色彩,憨态可掬的样子,短暂的旅程,脚下不平坦的路,行程中的波折,都成为孩子趣味与快乐之源。
这有多么神奇!孩子与自然融为一体,他们像一条条在快乐时光中游弋的鱼。几十分钟前,我还在为这群孩子没有电脑而感到遗憾,现在却为他们拥有如此生动的教具而感到幸运。上帝给每个孩子都不会太多,也不会太少。
窗棂上停着两只蝴蝶,老师挥舞教棍,飞走了一只,这是减法,再飞走一只,还是减法;黄鹂的叫声,一声接着一声,这是加法,另一只鸟参与进来,还是加法。甚至,风,也一阵一阵赶来凑个热闹。
几只蚂蚁、几只蝴蝶、甚至几声鸟叫,都可以作为教具。这大自然迷人的教具,教会了乡村孩子天真烂漫。乡村是贫瘠的——低矮破旧的教室,窗户上没有玻璃——然而,贫瘠中又蕴含无限博大的丰富。
11.“上帝给每个孩子都不会太多,也不会太少。”请分别指出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具体内容。(2分)
答:
1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文字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4分)
①顿时,孩子们黝黑的脸上像涂上重重的油彩,虚张声势地喊,蚂蚁!蚂蚁!
②这有多么神奇!孩子与自然融为一体,他们像一条条在快乐时光中游弋的鱼。
13.文中划线句子两次写到山风,这样写有何作用?(4分)
答:
14.结尾句写到“然而,贫瘠中又蕴含无限博大的丰富”,这句话有含义和作用?(6分)
答案
11. 不会太多是指山村孩子没有先进的教学设备(或城镇孩子相对缺失“自然”的教具);不会太少是指山村孩子拥有蚂蚁、瓢虫、等生动的教学工具及天真烂漫的个性(或城镇孩子拥有先进的教学设备)。
12. ①“虚张声势”,贬词褒用,表现出孩子见到新教具夸张、惊喜、得意的神情,也反映出师生关系的和谐融洽。
②运用比喻,表现出孩子沉浸在课堂的自由与快乐之中,也表达作者的肯定之态、欣慰之情。
13. 开头运用环境描写,以山风吹过教室,“了无障碍”,表现乡村的贫瘠,教室的破旧;结尾处运用拟人的手法,以风“也一阵一阵赶来凑个热闹”,表现出教具的迷人,教学的生动。首尾呼应,结构完整。
14. 乡村是贫瘠的,教室是破旧的,教具是简陋的,但学习天地是博大宽广的,教学活动是丰富多彩的,师生情感是淳朴和谐的,这是物质所不能取代的。作用:点明主旨,表达作者对顺应孩子天性的教学的赞赏。
用拟人的手法赋予雪以生命,表达出女儿对母亲的爱,展示出女儿纯洁的心灵。
篇17:校园叙事散文:最后的学校
校园叙事散文:最后的学校
我的小学和初中都是家门口读的,与后几届师弟师妹们比起来,相对幸运,免受了自带粮食步行上学和那时的寄宿生活之苦。
我们这一届学生初中毕业后,全县开始撤乡并镇,老家由一个行政乡变成了行政村,随之我曾就读的初中也合并到二十公里外的镇中了。
前后算来,建国后的三十年间,老家那片村落都是乡(公社)的行政机构所在地,最好的光景要数1975年那次撤区并社,老家村子成了公社机关驻地,公社里各种办事机构齐全,随之单位职工、家属及社员人数骤增,小山村热闹起来。
我曾就读的`初中就源于公社那时兴办的高中,当初为建这所学校的校舍,那些师哥师姐们吃了不少苦。他们所谓的上课,就是整天干一些挖基脚、背石头、抬木料之类的苦力活。这些十来岁的中学生还得自备口粮,每天吃两顿数量有限的苞谷饭,喝着映得出人影来的合渣汤。即便如此,他们却没少干重活和危险活,辛苦劳动了两年时间。等这所学校建成时,已到了他们高中毕业的时候了。
这所学校作为高中的时间并不长,几年后的撤社并乡,便把这所公社办高中改成了一所初级中学。
时间到了八十年代后期我们上初中时,这所学校步入最完善的时期,全校共有二十多个教职工,一百多号学生。但好景不长,这所初中很快就面临被撤消的命运。从公社高中算起,这所中学仅存了十五年时间,就在我初中毕业的那年夏季,这所中学便停办了,师弟师妹们上初中必须要到二十公里外的镇上去了,家门口仅剩一所小学校了。
最近听说小学里的优秀教师都被调到镇上去了,留下的都是老弱病残或者是即将退休的老师,小学的生源也在逐年减少,这样下去,村里的小学被撤掉是迟早的事。
历史有惊人的相似,地处高寒山区的老家,是个典型的边缘地带。历史上教育就相对比较落后,过去的读书人少之又少,在封建时代,秀才都很少耳闻,不要说进士和状元了,正如县志上记述的“读书者益鲜,但能握笔记姓名辍辍业焉,人文废坠已可想见”。到了民国时期,老家村子里连一所小学校都没有仅,只是在一地主大院里开设过一段时间的私塾,解放后才建起第一所小学,现在看来,老家村子差不多又恢复到解放初的状况。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剧,更多的小乡村难逃被边缘化的命运。
老家最后的这所学校,一路走好!
★ 面试题考查点
★ 试卷分析范文语文
★ 《绿》 教学设计
【校园三题叙事散文(共17篇)】相关文章: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2023-03-16
人教版高一语文上册《烛之武退秦师》教案2022-10-01
初三语文试卷2024-01-15
项脊轩志教案2022-05-05
记梁任公先生一次演讲教案2022-10-01
高校试卷质量分析范文2022-09-30
小学记叙文范文大全2023-08-13
社戏教学设计2023-01-24
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计划2024-01-11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上册)2023-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