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玄作品《教堂与坟墓》赏读(整理8篇)由网友“疯清羊”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整理过的林清玄作品《教堂与坟墓》赏读,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篇1:林清玄作品《教堂与坟墓》
林清玄作品《教堂与坟墓》
住在维琴尼亚州的美国朋友,是一位电力工程师,有一天告诉我一个故事。
他被通知到维琴尼亚山上的电塔修理电力障碍,于是清晨就出发了。电塔在很远的山上,开车八小时才抵达那座山,在山里绕来绕去,就是找不到那座电塔,天色逐渐暗下来,终至完全黑暗,伸手不见五指。
山上既没有人家,也没有灯火,他心里愈来愈着急,心里想着:不要急着找电塔,应该先找到一个可以睡觉的地方,一切等天亮再说。
正这样想的时候,趁着月光,竟看见远处的山顶上有一个高的十字架,在黑暗中闪闪发光。
他欣喜若狂,立刻驱车往十字架的方向开去,到靠近了,才发现是一座在荒山的教堂,里面并无灯光,问也是锁着的,无法进入教堂借宿,朋友把车停在教堂旁边,安心的睡着了,“因为心里觉得上帝就在身边,那一夜睡得好极了”。
在鸟声中醒来的'朋友,探头一看,才发现不得了,原来他的车子停在一片公墓的中间,四周全是坟墓,坟墓上都是十字架。
朋友说:“还好当时只看到教堂,如果看到一片坟墓,可能就不能安心睡眠了。”接着,朋友感慨的说:“所以,一个人如果要心安,一定要常常往高的地方、光明的所在看;假如一直看着黑暗或低下的地方,心就不能轻安了。”
这个故事非常的好,使我想到,教堂与坟墓都有十字架;而且,许多教堂都盖在坟墓旁边;照耀着教堂的月光,也同样照在坟墓上;这个世界是如实的显露着平等,没有分别的真相,只是人心的向往,使世界也不同了。
一个想要安心生活的人,当然要有一些光明的希望,崇高的探索、境界的追求,只要保有这种态度,即使处在障碍中也能坦然无惧,就好像站在坟墓里,也能看见教堂一样。
篇2:林清玄作品赏读
【阅读导航】
林清玄,中国台湾著名散文家,是台湾作家中最高产的一位,也是获得各类文学奖最多的一位,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家”之一。作品有散文集《莲花开落》《冷月钟笛》《温一壶月光下的酒》《鸳鸯香炉》《金色印象》《白雪少年》等。林清玄的作品,如同远方走来的一位女子,初读时,不能让人有惊艳之感;再读,就如一道山泉,缓缓地向我们心中渗透。他的散文文笔流畅清新,表现了醇厚、浪漫的情感,在平易中有着感人的力量。因此,阅读时我们应细心感受那种恬淡自然、蕴涵佛理的特点,品味其语言的清新与真淳,领悟他对人生价值的深沉思考,以及他对人们生存状态的深切关注。
教堂与坟墓
住在维琴尼亚州的美国朋友,是一位电力工程师,有一天他告诉我一个故事。
他被通知到维琴尼亚山上的电塔修理电力障碍,于是清晨就出发了。电塔在很远的山上,开车八小时才抵达那座山,在山里绕来绕去,就是找不到那座电塔,天色逐渐暗下来,终至完全黑暗,伸手不见五指。
山上既没有人家,也没有灯火,他心里愈来愈着急,想着:不要急着找电塔,应该先找到一个可以睡觉的地方,一切等天亮再说。
正这样想的时候,趁着月光,竟看见远处的山顶上有一个高的十字架,在黑暗中闪闪发光。
他欣喜若狂,立刻驱车往十字架的方向开去,靠近了,才发现是一座在荒山的教堂,里面并无灯光,门也是锁着的。无法进入教堂借宿,朋友把车停在教堂旁边,安心地睡着了。“因为心里觉得上帝就在身边,那一夜睡得好极了。”
在鸟叫声中醒来的朋友,探头一看,才发现不得了,原来他的车子停在一片公墓的'中间,四周全是坟墓,坟墓上都是十字架。
朋友说:“还好当时只看到教堂,如果看到一片坟墓,可能就不能安心睡眠了。”接着,朋友感慨地说:“所以,一个人如果要心安,一定要常常往高的地方、光明的所在看;假如一直看着黑暗或低下的地方,心就不能安了。”
这个故事非常好,使我想到,教堂与坟墓都有十字架,而且,许多教堂都盖在坟墓旁边;照耀着教堂的月光,也同样照在坟墓上。这个世界是如实地显露着平等,没有分别的真相,只是人心的向往,使世界也不同了。
一个想要安心生活的人,当然要有一些光明的希望、崇高的探索、境界的追求,只要保持拥有这种态度,即使处在障碍中也能坦然无惧,就好像站在坟墓里,也能看见教堂一样。
(选自《读者》)
本文是一篇意蕴深沉的哲理散文。文中,作者的一位美国电力工程师朋友,为排除电塔故障,一天夜晚,在教堂旁边的公墓中间,睡了一宿安稳觉。简单的故事中包含着这样一个深刻的人生道理:一个人的畏惧心理其实来源于自身,他所看到的事物的美丑完全取决于自己的心态;只要他心中有一个光明的希望,就有一个平和的心态和愉悦的心情,即使身处困境,也能坦然无惧。文尾,作者将这一朴素的道理上升到关照社会和人生的理性高度,向我们揭示了文章的深邃意旨:一个人,要有所追求,要有生活的目标,还要有一种矢志进取的精神和不畏困难的决心;有了这样一种人生态度,就会从容面对一切人生的困厄和挫折。
有风格的小偷
走过一家羊肉炉店的门口,突然有一个中年人的声音热情地叫住我。
回头一看,是一位完全陌生的中年人,我以为是一般的读者,打了招呼之后,正要继续往前走。
没想到中年人跑过来拉着我的手臂,说:“林先生一定不记得我了。”
我尴尬地说:“很对不起,真的想不起在什么地方见过你。”
中年人说起二十年前我们会面的情景。当时我在一家报馆担任记者,跑社会新闻。有一天,到固定跑线的分局去,他们正抓到一个小偷,这个小偷手法高明,自己偷过的次数也记不得了。据警方说法,他犯的案件可能上千件,但是他才第一次被捉到。有一些被偷的人家,经过几星期才发现家中失窃,也可见小偷的手法多么细腻了。我听完警察的叙述,不禁对那小偷生出一点敬意,因为在这混乱的社会,像他这么细腻专业的小偷也是很罕见的。
当时,那小偷还很年轻,长相斯文、目光锐利,他自己拍着胸脯对警察说:“大丈夫敢做敢当,凡是我做的我都承认。”
警方拿出一叠失窃案的照片给他指认,有几张他一看就说:“这是我做的,这正是我的风格。”
有一些屋子被翻得凌乱的照片,他看了一眼就说:“这不是我做的,我的手法没有这么粗。”
二十年前,我刚当记者不久,面对一个手法细腻、讲求风格的小偷,竟自百感交集。回来以后写了一篇特稿,忍不住感慨:“心思如此细密、手法这么灵巧、风格这样突出的小偷,又是这么斯文有气魄,如果不做小偷,做任何一行都会有成就吧!”从时光里跌回来,那个小偷正是我眼前的羊肉炉老板。
他很诚挚地对我说:“林先生写的那篇特稿打破了我的盲点,使我想:为什么除了做小偷,我没有想过做正当的事呢?在监狱蹲了几年,出来开了羊肉炉的小店,现在已经有几家分店了。林先生,哪一天来,我请客吃羊肉呀!”
我们在人群熙攘的街头握手道别,连我自己都感动了起来,没想到二十年前无心写的一篇报道,竟使一个青年走向光明的所在。这使我对记者和作家的工作有了更深一层的思考,我们写的每一个字都是人格与风格的延伸,正如一个小偷偷东西的手法,也是他人格与风格的延伸,因此,每一次面对稿纸怎么能不庄严谨慎呢?
现在由我来为这个改邪归正的小偷写一个结局:“心思如此细密、手法这么灵巧、风格这样突出的小偷,又是这么斯文有气魄,现在改行卖羊肉炉,他做的羊肉炉一定是非常好吃的!”
(选自《林清玄散文集》)
二十年前,作者身为一个小记者时写的一篇特稿,竟然使那个“手法灵巧、风格突出”的小偷,成就了一番不大不小的事业。我们在感慨“浪子回头金不换”再次得到印证的同时,也感受到记者手中的笔真是不简单!记者和作家“写的每一个字都是人格与风格的延伸”。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一支笔可以唤醒一个人甚至一群人,一篇文章或一句话可以改变一个人甚至他的一生。有时人们的一句无心的话也许会点燃纠纷,一句残酷的话也许会毁灭一个生命,一句知心的话也许会消释紧张,一句鼓励的话也许会愈合伤口、挽救了他人,一个不经意的小小行为,往往会带来超出意料的结果。读过本文,掩卷沉思,我们可以获得这样一个深刻的感悟:面对一个“正人君子”,人们是很容易予以肯定及鼓励的,而面对一个“恶人”,人们给予鼓励却是很难的。其实,给予“恶人”鼓励是更有价值的,哪怕是不经意的一句话、一段文字,但对于“恶人”来说是黑暗中的一束阳光,是走向正道的转折,它的力量是巨大的。所以,若想让世界更加美好,我们真的应该注意:不要吝啬自己鼓励的话语,特别是对那些迫切需要的人,因为鼓励,也许能唤醒一个沉沦的灵魂!
篇3:林清玄作品《旅店》原文赏读
林清玄作品《旅店》原文赏读
生活里的很多记忆像是一个个小小的旅店,而人像乘着一匹不停向前奔的驿马,每次回头,归去的事物就永远成为离自己而去的小小的旅店,所有的欢乐与悲痛,所有的沉淀与激情,甚至所有的成功与失败都在那店里,而我们当天傍晚就要投宿到另一个旅店了。
前人有前人的旅店,在我们的马蹄还没有迈步,那些旅店就已经存在,且永远地存在下去:有巢氏削木器而图轮园;伏羲氏观星象鸟兽之迹而画八卦;仓颉仰察星斗回曲之势,俯视山川蜿蜒之行,点画绳结为文字;前人有很多美丽的名字被流传下来,写在一本叫做“历史”的书上,愈是最先建立自己旅店的人,愈是散发着古老沉厚的馨香。因此,读书是一种冒险,像骑在马上在充满旅店的路上找一个落脚的地方,如果走入司马相如的店别忘了沽一坛酒;万一走入曹操的店,就当心脑袋!
走入莎士比亚的店,在炉边他会讲许多让人洒泪的故事。哈姆雷特是一个彻彻底底的悲剧,在肃冷的寒夜由莎士比亚用低沉的嗓音和充满诗的语言向我们说这个故事,在凄寒中竟被炉火考出一种难言的美感。哈姆雷特无可奈何的选择了荒冢作为黄昏的客店。
哈姆雷特的野店和荆轲的客栈开在一处,我们从那里经过,就感觉到易水的潇潇风冷,荆轲的白衣飘在天际,那样清楚慑人的白颜色,衣袂动处便扬起让人沸腾的悲壮来。山鹰坠毁,选择高岗;荆轲选择白颜色陪葬自己的死,只因为白色是素净的颜色,阳光的'颜色,最宜于染血的颜色。人的风骨愈在面对危难和死亡愈能显现,我们走在血迹斑斑的路上,一路上都散放着先人侠骨的香气。
在一个冬夜,我到郑板桥的家买画,八仙桌左侧挂着一阕《贺新郎》,中有这样几句:“二十年湖海常为客,都付与风吹梦杳,雨荒云隔。今日重逢深院里,一种温存犹昔,添多少周旋形迹。”我牵马离开时心里多少有些酸楚,感来意气不论功,魂梦忽惊征马中!人世的奔波,到底是踽踽凉凉,什么地方才能止息?
即使像岳武穆那样铁铮铮的汉子,生活中充满了凄美,悲壮和狂歌,也不禁要感叹:“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马上弄笔之际,感知自己未来的历史命运,他也作了无可奈何的选择——把金牌一道一道纳入怀中,仰首天地,映出满天满江的红霞。
许多记忆写在旅店里,也有许多记忆在路上被遗失,吴弘道的《醉高歌》有这样两句:“风尘天外飞沙,日月窗前过马”在无意有意间很多事不都是这样的吗?
我们往往没有时间或心思静下来欣赏两旁的风景,“好山好水看不足,马蹄催趁明月归”,再回首便是山水千重,两岸猿声的路上,我们要用什么样的心态,在马上,在风尘迢迢,各形各色的旅店中选择呢?
就把住马鞍吧!碧绿的草原上,我不停地奔向一轮不落的朝阳,朝阳之下原始的纯朴和亲情活在每一个山岗的野店里,鸟鸣,花开,鹰扬,大地醒转。
此际,我在马上,回首后顾,三十功名和八千里路的日月风尘,在一刹间都远去了,留下一种不可言说的美。
篇4:林清玄作品《波罗蜜》原文赏读
林清玄作品《波罗蜜》原文赏读
菠萝蜜
林清玄
开车载朋友路经天母东路,突然看见路边货车挂了一块大木板,上面写着:“菠萝蜜,很好吃。”
为让朋友一尝菠萝蜜的滋味,我把车停在货车旁。
卖菠萝蜜的是一个年轻娇小的小姐,显得那些菠萝蜜更为巨大。她有点艰难地把菠萝蜜放在秤上,说:“三千六百元。”
我听了,倒退三步,因为我原来预期一个菠萝蜜顶多五六百元。
小姐看我面有惧色,说:“我还有剥好的,一盒三百五,三盒一千元。”
我买了一盒剥好的菠萝蜜,可惜只有十几粒,实在太贵了,不过,朋友总算也吃过菠萝蜜了。
我对朋友说,菠萝蜜会变成这么贵的水果真是始料未及。从前我们老家山上就种着一棵菠萝蜜树,树形并不高大,只有一丈左右,但每年到夏天盛产,总会结出二三十颗果实,每颗都有二十几斤重。当时在乡下,菠萝蜜没有人要买,因此收成时顶烦恼的,总要捧去送给亲戚,有时亲戚嫌麻烦,甚至不肯要。万万没有想到,菠萝蜜现在竟是台北最昂贵的水果。我和朋友坐在车里,细细品尝那用小盒盛装的菠萝蜜,真有一点世事难料之感。
朋友说:“菠萝蜜会这么贵,可能是近年佛教盛行的缘故,‘菠萝蜜’是多么好的名字,好像吃了就会开悟呢!”
菠萝蜜”确实是好名字,它原产于印度,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菠萝蜜,梵语也,因此果味甘,故借名之。”菠萝蜜在佛教的原意是“到彼岸”,拿来称呼一种水果,使人在吃的时候也容易沉入新的境界,想到那遥远的彼岸是不是金黄色,而且充满着蜜与醍醐一样的芳香呢?
在我童年的时候,每年菠萝蜜成熟就已经立秋了,热带的雨季来临,每日午后,大雷雨像赴约似的,奔跑飘洒在南方的山林。我常靠着窗口,看那雨中的菠萝蜜树,看着果实一天天长大,心里就会为土地与天空的'力量感动。然后我会想,有一天我一定会穿过菠萝蜜的圆叶,翻过背后的山,到一个繁华的地方去。
那繁华,是我的彼岸。
但是,此刻我生活在当时向往的繁华城市,立秋大雨中的小屋,靠在窗口的孩子却成了我现在的彼岸了。
在智慧体验最深的地方,哪里才是此岸?哪里才是彼岸?在此岸与彼岸之间,船的航行是不是也有好的风景?在此岸与彼岸之间,是不是也有休憩之所呢?
中年以前,我们的整个生命都是为了奔赴自定的“彼岸”而努力,爱情、名利、权位、成功都是岸上的风景;到了中年,所有的美景都化成虚妄的烟尘,俗世的波折成为一场无奈,我们开始为另一个“彼岸”奔忙,解脱、永生、自在、净土,直到我们观见了心中的消息,才恍然一悟,彼岸根本就是永无尽期,菠萝蜜多永在终极之乡。
何处有真实的“彼岸”呢?在“此岸”中是否有彼岸的消息呢?
菠萝蜜到底是最后的解脱,或者只是一个水果?能好好吃一个水果,是不是也能回味到净土的芬芳?童年时被迫把菠萝蜜当饭吃,是好的,因为“菠萝蜜多”;现在菠萝蜜如此昂贵,把菠萝蜜当珍珠来吃,也是好的,因为“菠萝蜜甜”。
菠萝蜜本无贵贱、是非、高下,一向就是那个样子的。我们的心也是如此,童年向往繁华的心与中年渴望隐遁的心是同一颗心;少年彷徨时四散奔驰的心与中年静定时反观自在的心是同一颗心。心的本色是相同的,只是在时光中浮动而已。菠萝蜜的本色也是相同的,但有时暗香浮动,有时照见五蕴皆空。
吃完菠萝蜜,我开车绕过天母东路,开往阳明山的小路,沿路相思树与松林迎风招展,像极了我们童年的山林,脑海中突然浮现这样的句子:
五月松风,人间无价。
满目青山,菠萝蜜多。
菠萝蜜的香气于是随着松风,环绕了整个山林。
(选自《拈花菩提》,有删改)
篇5:林清玄作品《凋零之美》赏读
林清玄作品《凋零之美》赏读
坐在仁爱路一家楼上咖啡屋,看着路上的菩提树叶子,一片一片地辞别枝极,飘落下来,有时一阵风来,菩提叶竟是满天翻飞旋舞,在凋零中,有一种自在之美。
有几株落得早的菩提树已经增生新叶,菩提树的嫩叶介于鹅黄与粉红之间,在阳光下,美丽如水月,透明似琉璃。在晶明的落地窗前,看见菩提树的调零与新叶,使我想起憨山大师的一首诗:
世界光如水月,
身心皎若琉璃。
但见冰消涧底,
不知春上花枝。
这凋零与新生,原是同一个世界,涧底的冰雪融化了,与春景里枝头的花开,原是同样的美。或者,溪涧中的雪是滋润过花的雨水与露珠;也或者,那灿烂的花颜是吸了冰雪的乳汁而辉煌的.吧!
一切因缘的雪融冰消或抽芽开花都是自然的,我们尽一切的努力也无法阻止一朵花的凋谢,因此,开花时看花开,凋谢时就欣赏花的飘零吧!我们尽一切努力,也不能使落下来的任何一片叶子回到枝头,因此要存着敬重与深情的心,对待大地这种无言的呈现呀!
篇6:林清玄作品《送一轮明月》赏读
林清玄作品《送一轮明月》赏读
一位在山中修行的禅师,有一天趁夜色到林中散步,在皎洁的月光下,他突然开悟了自性的.般若。
他喜悦地走回住处,发现自己的茅屋有小偷光顾。找不到任何财物的小偷离开的时候在门口遇见了禅师。原来,禅师怕惊动小偷,一直站在门口等他,他知道小偷一定找不到任何值钱的东西,早已把外衣脱下来拿在手上。
小偷遇见禅师,正感到惊愕的时候,禅师说:“你走老远的山路来探望我,总不能让你空手而还呀,夜凉了,你穿上这件衣服走吧!”
说着,就把衣服披在小偷身上。小偷不知所措,低着头溜走了。
禅师看着小偷的背影穿过明亮的月光,消失在山林之中,不禁感慨道:“可怜的人啊,但愿我能送一轮明月给你。”
禅师目送小偷走了之后,回到茅屋里赤身打坐,伴着窗外的明月进入了空境。
第二天,他在阳光温暖的抚触下,从极深的禅室里睁开眼睛时,看到他披在小偷身上的外衣被整齐地叠好,放在门口。禅师非常高兴,喃喃地说:“我终于送了他一轮明月。”
篇7:林清玄作品《青莲雾》原文赏读
林清玄作品《青莲雾》原文赏读
很单纯,也可以有很深刻的幸福,当我们去采青莲雾的小路上,想到童年吃青莲雾的滋味,我就有这样的心情。 青莲雾种在小镇中学的围墙旁边,这莲雾的品种相信已经快灭绝了,当我听说中学附近有青莲雾没人要吃,落了满地的时候,就兴冲冲带三个孩子,穿过蕉园小径到中学去。 果然,整个围墙外面落了满地的青莲雾,莲雾树种在校园内,校门因为暑假被锁住了。 我们敲半天门,一个老工友来开门,问我们:“来干什么?” 我说:“我们想来采青莲雾,不知道可不可以?” 他露出一种兴奋的、难以置信的表情打量我们,然后开怀地笑说:“行呀。行呀。”他告诉我,这一整排青莲雾,因为滋味酸涩,连初中生都没有一点采摘的兴趣,他说:“回去,用一点盐、一点糖腌渍起来,是很好吃的。” ,我们爬上莲雾树,老校工在树下比我们兴奋,一直说:“这边比较多。”“那里有几个好大。”看他兴奋的`样子,我想大概有好多年,没有人来采这些莲雾了。 采了大约二十斤的莲雾,回家还是黄昏,沿路咀嚼青莲雾,虽然酸涩,却有很强烈的莲雾特有的香气,想起我读小学时曾为了采青莲雾,从两层楼高的树上跌下来,那时觉得青莲雾又甜又香,真是好吃。 经过三十年的改良,我们吃的莲雾,从青莲雾到红莲雾,再到黑珍珠,甜度不高的青莲雾就被淘汰了。 为什么我也觉得青莲雾没有以前的好吃呢?原因可能是嘴刁了,水果不断改良的结果,使我们的野心欲望增强,不能习惯原始的水果(土生的芭乐、芒果、杨桃、桃李不都是相同的命运吗?)另一个原因是在记忆河流的彼端,经过美化,连从前的酸连雾也变甜了。 家里的人也都不喜吃青莲雾,我想了一个方法,把它放在果汁机打成莲雾汁,加很多很多糖,直到酸涩完全隐没为止。 青莲雾汁是翠玉的颇色,我也是第一次喝到,加糖、冰镇,在汗流浃背的夏日,喝到的人都说:“真好喝呀,再来一杯。”
篇8:林清玄作品《季节十二贴》赏读
林清玄作品《季节十二贴》赏读
季节十二贴
林清玄
一月大寒
冷也到了顶点了。
高也高到极限了。
日光下的寒林没有一丝杂质,空气里的冰冷仿佛来自故乡遥远的北国,带着一些相思,还有细微几至不可辩认的骆驼的铃声。
再给我一点绿色吧,阳光对山说。
再给我一点温暖吧,山对太阳说。
再给我一朵云,再给我一把相思吧,空气对山岗说。
我们互相依偎取暖,究竟,冷也冷到顶点,高也高到极限了。
二月立春
春气始至,下弦月是十一日的七时一分。
“如果月光开始温柔照耀的时候,请告诉我,”地底的青虫对着荷叶上的绿蛙说。
“我忙得很呢!我还要告诉茄子、白芋、西瓜、瓮菜、肉豆、幸菜,它们发芽的时间到了。”蛙说。
“那么谁来告诉我春天到来了呢?”青虫说。
“你可以静听远方的雷声,或是侍女们踏青的步声呀!”蛙说。
青虫遂伏耳静听,先听见的竟是抽芽的青草血液流动的声音。
三月惊蛰
“雷鸣动,蛰虫皆震起而出,故名惊蛰。”
我们可以等待春天的第一声雷,到草原去,那以为是地震的蛰虫都沙沙地奔跑,互相走告:雷在春天,不知道为什么这一次打到地底来了。蚱蜢都笑起来,其实年年雷都震动地底,只是蛰虫生命短暂,不知道去年的事吧!
在童年遥远的记忆中,我们喜欢春天到草原去钓蛰虫,一株草伸入洞里,蛰虫就紧紧咬住,有如咬住春天。
童年老树下的回忆,在三月里想起来,特别有春阳一般的温馨。
四月清明
“时万物洁显而清明,时当气清景明,故名。”
这一次让我们去看四月里温柔的草原与和煦的白云吧!因为如果过了四月的草之绿与云之白,今年就再也没有什么景色可以领略了。
但是,别忘了出发前让心轻轻地沉静下来,用一种清明的心情去观照天空与花树的对话。
我走出去,感觉被风包围,我对着一朵含苞的小黄花说:“亲爱的,四月的时候不要睡着了。”
五月小满
天空突然下起雨来,对于天上的雨我们没有拒绝的权利,我们总是默默地接受了。
站在屋檐下避雨,我想着:为什么初夏的雨总没来由地下着,这时,竟有一些些美丽的心情,好像心里也被雨湿润了,痴痴地想想来,某一年,是这样的五月,也是这样突然的初夏之雨,与一个心爱的人奔过落雨的'大街。
冲进屋檐下的骑楼,抬头正与一个厢壁的石雕相遇,那石雕今日仍在,一起走过雨路的人,却远了。
五月的雨,总是突然就停了。
阳光笑着,从天上跌落下来。
六月芒种
“时可种有芒之谷,过此即失效,故曰芒种。”
坐火车飞过田野,偶尔会见到农夫正在田中插秧,点点的嫩绿在风中树显得特别温柔,甚至让人忘记了那每一株都有一串汗水。
芒种,是多么美的名字,稻子的背负是芒种,麦穗的承担是芒种,高梁的波浪是芒种,天人菊在野风中盛放是芒种……有时候感觉到那一丝丝落下的阳光,也是芒种。
六月的明亮里,我们能感受到四处流动的光芒。
芒种,是深深把光芒植根,在某些特别的时候,我呼唤着你的名字,就仿佛把光芒种植。
七月小暑
院里的玫瑰花从去年落了以后就没有再开加。
叶子倒仍然十分青翠,枝干也非常刚强,只是在落雨的黄昏,窗子结满雾气,从雾里看出就见到了去年那个孤寂的自己。
这一次从海岸回来,意外看到玫瑰花结成的苞,惊喜在感觉自己又寻回年轻时那温婉的心情,这小小的花,小小的暑气,使我感觉到真实的自我。
泡一杯碧萝春,看玫瑰花在暑气里挣扎开放,突然听见在遥远海边带回来的涛声,一波又一波清洗着我心灵的岬角。
八月立秋
“秋训:禾谷熟也。”
梦里醒来的时候,推窗,发现天上还洒着月光。
仿佛才刚刚睡去,怎么忽然就从梦里醒来了呢?
刚刚确实是做了梦的,我努力回想梦境,所有的情节竟然都隐没了,只剩下一个古老的、优雅的、安静的回廊,回廊里有轻浅的步声,好像一声一声的从我的心踩过。
让我再继续这个梦吧!躺下时我这样许着愿。
我果然又走进那个回廓,步声是我自己的,千回百转才走到出口,原来出口的地方满天红叶,阳光落了一地。
原来是秋天了,我在回廊里轻轻叹口气。
九月白露
“阴气渐重,凝而为露,故名白露。”
几棵苍郁的树,被云雾和时间洗过,流露出一种沧桑的神色。我站在这山最高的地方下望,云一波波地从脚下流过,鸟声在背后传来,我好像也懂了站在这里的树的心情---站在最高的地方可以望远,但也要承担高的凄冷,还有那第一波来的白露。
候鸟大概很快就要从这里飞过,到南方的海边去了吧?
这时站在云雾封弥的山上,我闭上眼睛,就像看见南方那明媚的海岸。
十月霜降
这一次我离开你,大概就不容易再见到你了。
暮色过后,我会有一个真正的离开,就让天空温柔的晚霞做最后见证,有一天再看见同样美丽的晚霞,不管站在何时何地,我都会想起你来。
霜已经开始降了,风徐徐的,泪轻轻的,为了走出黑暗的悲剧,我只好悄悄离去。
我走的时候,感到夜色好冷,一股凉意自我的心头刺过。
十一月立冬
“冬者,终也。立冬之时向,万物终成,故名立冬。”
如果要认识青春,就要先认识青春有终结的时候。
为花的开放而欢喜,为花的凋落而感伤,这样,我们永远不能认识流过的时间,是一种自然的呈现。
在园子里紫丁香花开的时候,让我们喝春天的乌龙吧!
在群花散尽,木棉独自开放的冬日,让我们烘着暖炉,听韦瓦第,喝咖啡吧!
冬天是多么美,那枝头最后落下的一朵木棉,是绝美!
十二月冬至
“吃过这碗汤圆,就长一岁了。”冬至的时候,母亲总是这样说。
母亲亲手做的汤圆格外好吃,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夜,又和着成长的传说。
吃完汤圆,我们就全家围在一起喝热茶,看腾腾热气在冷的气候中久久不散,茶是父亲泡的,他每天都喝茶。但那一天,他环顾我们说:“果然又长大一些。”
那是很多年前冬至的记忆,父亲逝世后,在冬至,我常想起他泡的茶,香味至今仍在齿颊。
★ 林清玄全部作品
★ 林清玄的作品内容
★ 林清玄散文作品
【林清玄作品《教堂与坟墓》赏读(整理8篇)】相关文章:
为什么梵·高最著名的作品是《向日葵》2023-05-18
《卖茶老妇》散文阅读及答案2022-10-06
林清玄《茶味》原文赏读2023-02-09
林清玄经典语录2022-04-30
描写雪的好段摘抄赏析2023-01-19
林清玄《玫瑰海岸》简介2023-09-13
林清玄《松子茶》阅读答案2023-07-10
课文《ao ou iu》教案2022-04-29
祭祖与信仰的散文2022-06-04
散文集摘抄好句2022-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