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方法与手段有哪些

时间:2023-10-31 07:39:48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教学方法与手段有哪些(精选14篇)由网友“好运来”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有哪些,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方法与手段有哪些

篇1: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手段与方法

1、教师用授渔的方法而不是授鱼的方法。

教师认真讲授每一堂课、每一章节。老挝文是拼音文字,其词汇绝大部分是一词多义,拼读不难,但要记住其多个含义就难了,我们在讲解词义时,都举一反三,把每个词义都讲深讲透并举例用法;在讲授老挝语句子结构特点时,将其与汉语句子结构特点进行比较,最终解决了老挝语各类词汇的用法和句子结构规律。这一方法很重要。我们发现个别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都是因为弄不懂词义,没有掌握句子结构的规律,显得极没有信心,而掌握词义和句子结构规律的学生,学习兴趣大,显得很有信心,学习成绩好。把词义及用法和句子结构规律教给学生就像把钥匙给学生让他们去打开老挝语知识这个大门。

2、加强听、说、读、写、译的基本功训练。

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如何关系到能不能实现培养目标的问题,本专业各门课程都要围绕培养目标这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训练。虽然有口语、视听说、阅读和翻译等有侧重训练的课程,但精读课在使学生掌握基本词汇和语法的基础上也根据课程的特点进行了上述及格方面的训练。我们要求学生课前一定要预习,上课时不看课本而是集中精力听老师讲解课文和回答问题。二年级开始尽量完全用老挝语讲课,到高年级全部用老挝语上课。每一章节都留一定的世界给学生讨论。讨论内容有与该章节词义和语法有关或与思想内容有关的问题。要求学生用老挝语进行讨论。老师在讲授词义和语法时,有目的地进行外译中、中译外的训练,而不是等到高年级开翻译课时才进行翻译训练。从一年级到四年级我们都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要求学生模仿电台播音员那样朗读老挝语文章,定期进行用老挝文写作比赛,用老挝语讲故事比赛。我们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尽量用老挝语进行交流。基本功训练不仅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将书面知识变为自己的知识,而且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互动式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讲授课文过程中采用与学生沟通的互动方式。

教师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学生用所学的词汇、语法结合实际造句,鼓励学生大胆对老师的教学提出问题,甚至可以否认。教学中老师虽然处于 主导地位,但在关系上与学生是平等的,课堂上可以争论。这种关系定位使课堂气氛活跃,在沟通和交流的过程中教师了解到学生的需要,查找问题的所在,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使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4、开辟第二课堂活动。

在我校外语学院教学楼外的相思湖畔开设了外语角。老挝语专业和其他专业学生和在我校学习的老挝留学生和其他国家的留学生,每周定期在那里进行交流。除了外语角活动外,我们还鼓励学生充分利用我校老挝留学生和老挝籍教师的有利条件,利用课外活动和节假日时间与老挝留学生和老挝籍教师交往,带他们上街买东西或游戏或举行各类活动,练习口语,充当翻译。通过与老挝人的接触、交往,学生的听说能力得到了提高。

5、第三年到所学语言对象国的大学留学一年。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起,每届学生第三年都到老挝国家大学留学一年,使他们有一年的时间置身在所学语言对象国里。教他们的全是老挝教师,接触的都是老挝人,不仅学到地道的老挝语而且对老挝的社会、风土人情有切身地了解。这一方法很有效,学生的专业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大部分学生回来后,能讲一口流利、地道的老挝语。四年级毕业前,一些要老挝语翻译的公司为了考察这个学生能不能用,先让他们跟公司到老挝考察,让他们当公司的翻译。接受考验的学生很有信心,较好的完成了任务,公司就决定录用他们。这些都得益于在国外留学一年。

折叠编辑本段教学手段现代化折叠现代化基础1.社会发展基础

19世纪末以来,世界人口激增带来巨大的入学压力;人类知识总量的激增与老化周期缩短对教育提出了挑战;高涨的民主运动对普及教育的要求等成为促进教学手段现代化的社会因素。

2.科学发展基础

神经生理学家Brodmann认为人的大脑功能分为52个功能区,Sprey裂脑实验研究中发现人的左右脑各有分工(左脑半球主要管理语言、逻辑思维;右脑半球主要管理形态结构、时间与空间)。心理学家Trechler关于感官与学习的关系研究发现,通过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而获得的知识分别是83%、11%、3.5%、1.5%、1.0%。这表明,各种感官都与知识的获得相关联,教学中应当调动学生的一切感官特别是视觉、听觉,最好的教学手段是视听结合、兼用形象与声音来呈现教学内容。

3.技术基础

自19世纪末以来,幻灯、电影、电视机、计算机等相继发明,并不断地在教学领域推广使用。这些现代化的科学技术直接地为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提供了技术基础,正是这些现代科技把教学手段现代化变成了现实。而且,由于现代化教学手段具有设备电子化、兼用形声呈现教学信息、对教学内容作一定的变换“处理”、教学的时间与空间适应性强等方面的特点,因此它的出现对教育产生深刻的影响:(1)拓展了教育的时空,使传统阶段教育向现代终身教育发展成为可能;(2)引起教育内部的深刻变革,促使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转变;冲击传统的教育结构、制度,促使现代教育体系的确立;引起教师与学生的教学行为的变化;把传统的教师←-→学生教学系统发展成为教师←-→教学机器←-→学生的新型教学系统;发展教育内容的表现形式,增强教育、教学的吸引力;改变教科书的概念。(3)提高了教育、教学的质量;降低了教育成本,增进了教育的效率。由此可见,教学手段现代化是一种历史的必然,它对促进教育现代化具有重要的作用。

因此,我们应当重视教学手段现代化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运用,特别是在实践上如何卓有成效地推进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进程。

折叠现代化策略(一)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手段有机整合

从辩证的角度看,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化教学手段各有优点与不足。现代化教学手段多长于知识的传授、长于智力发展,而短于品德、情感、审美教育,师生之间缺乏人际交往、情感交往,学生难以从教师那里受到思想、情感、人格、审美方面的熏陶和感染;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还存在短于具体的技能、技巧的培养,对眼、耳的过度刺激有害学生的感官。

因此,对待二者不可偏废,应当使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相协调。所以,应对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化教学手段做出科学的分析,对应当或必须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课程内容则做出硬性规定,要求教师必须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而在需要教师运用传统教学手段的课程内容则要求教师尽可能使用传统教学手段。这样,不但可以起到发挥教师引导学生科学地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自学、学会自学的作用,而且也使教师能够对学生自学中由教学机器不能够回答的特殊问题进行个别的解答,也可预防学生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非常事件、甚至犯罪活动等不良行为的发生。

(二)制定推进教学手段现代化政策

与早发内生型现代化的由下而上、通过漫长的自然演化使教育完成现代化有所不同,我国教育现代化是与社会后发外生型现代化相联系的,如若依靠民众的觉悟、资金的缓慢积累来完成教育现代化则势必延误教育现代化的时机。

因此,必须走由上而下、强化政府行政主导作用的道路。这在珠江三角洲、海南地区已取得了成功。因此,国家应当从宏观政策方面,在政策导向、投资规划、项目实施、过程管理和项目检查等方面发挥政策性、权威性的指导作用。

(1)建立一个推进教学手段现代化的政策保障体系。比如建立一个由中央与地方的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学校领导和现代化教学手段专家组成的行政机构,便于国家对教学手段现代化的实施具有全面的、整体的管理。

(2)制定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管理制度,对教学手段现代化建设中的资金投放、项目选择、进展情况、岗位编制、质量效益等方面按照制度、准则进行具体管理,使得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能够落到实处。

(3)采用国家资助、社会赞助与学校出资相结合的策略,多方筹资以解决资金问题。为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购买、研制、使用提供足够的资金。

(4)我国是一个地域广阔、就学人口众多,地区发展不平衡、经济差距较大的国家,这个实情决定了教学手段现代化不可能在全国范围内同时达到某一个水平,而只能是根据各个地区的发育水平、教育发展程度而分地区、有差别地实施教学手段现代化计划。全面启动与差别实施是我国教学手段现代化发展的基本决策思维。有所侧重、分阶段地推进又是实施教学手段现代化的一个策略。

折叠教师技术培训教师在是否乐意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效果如何等方面具有较大的能动作用。

故应当开展对现行教师、师范学校学生的现代化教学手段使用培训工作,使教师懂得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理论准则,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技术。

1.组织理论学习

要求教师进修有关的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理论课程,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

2.开展教学演示

组织教师参加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演示,使教师通过使用演示来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技术。

3.组织教学观访

组织教师参观现代化教学手段使用较为先进的学校,通过观访提高教师对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认识与使用水平。

4.开展科技活动

组织教师参观新型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展览会,传递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最新情报与信息。

5.开展研制活动

组织教师参加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自制、检修讲习班,提高教师的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制作水平、维护水平。

折叠加强微观管理加强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微观管理也是更好地促进教学手段现代化的重要方面。

1.建立现代化教学媒体的使用管理制度

学校、地区乃至国家应当对现有的教学硬件、软件进行整理、分类、登记、注册,且层层上报,建立一个大型的关于现有教学硬件与软件的网络信息系统。这样不但便于对现代化教学手段情况的掌握,而且也可以避免现有教学媒体的丢失、破坏,而且还有利于对现有教学媒体的科学配置、统一调度与使用,避免重复购置。

2.建立现代化教学手段设备的互借、租赁制度,扩大现代化教学手段使用的频率、地域范围我国乃至世界的教育中都存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率低下的问题。有的研究者在对我国目前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情况调查之后指出,在许多学校中,现代化教学媒体使用频率较低,常常是点缀在公开课上,摆设在实验室中,而很少真正地进入课堂教学。现代化教学手段更多地是在总结评比、参观交流、招生公告等场合充当装饰品而已,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

3.审核课程内容对现代化教学手段使用的域限,界定课程应当使用现代教学手段的范围

应该承认,现在存在一些教师不愿意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事实。因为在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时,涉及到教学设备的布置准备、教学硬件设备的检查与维护、教学软件的选择或制作、使用后的清洁及收藏等方面的工作,比使用传统教学手段要“麻烦”得多。因此,图方便的教师往往不愿意自觉地选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对此,应当建立一个审核组织,在研究现行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对现行课程内容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范围做出规定。同时还制定政策,对在教育、教学中积极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教师进行奖励。

折叠提高技术水平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软件技术水平直接制约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一方面,教学媒体软件的制作技术尚不全面成熟;另一方面教学软件的制作确有相当的技术难度,因为它涉及到多门学科的理论与技术,而同时精通多方面学科、熟悉制作全过程技术的人员较少。所以,教学软件成为世界性的问题。

我国在教学手段现代化的过程中,应当从战略发展的角度来规划现代化教学手段制作队伍的建设。

一方面,紧跟世界技术发展的潮流,掌握最新的教育技术;另一方面,加紧教育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在学校中,特别是师范学校中重视现代教学媒体的教育工作,培养出一大批懂得某分科专业知识、懂得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技术制作、懂得教育心理科学的复合型人才。这既能使我国的教学软件达到自立,提高发展水平,又能起到提高教育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水平的作用。

折叠解决思想障碍1.使全体人们,特别是教育工作者,认识到教学手段现代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教学手段从传统到现代化,它的发展又经历了不断地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几个阶段,其发展的基本取向是向现代化的更高层次迈进。

2.使人们更深刻地认识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特点和强大的功能

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向来以“大道无形”、“重神轻巧”为特征,因此,存在一种内隐的对有“形”教学手段的排斥心态,从而妨碍了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发展。

所以,现代化教学手段在许多人脑中还是一个概念,此外,还要克服定势思维,摈弃传统教学中形成的行为陋习。现在在相当多的教师中仍然存在一本书、一张嘴、一支粉笔再加一块黑板就可以“打天下”的习惯,存在对传统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定势认识,现代教学方法与手段在头脑中没有一席之地。

篇2:关于大学教学方法与手段

面对黑压压的学生,高校教师在大课上讲得口干舌燥但又孤掌难鸣,学生却昏昏欲睡收获很少。大课究竟怎样上才能取得成效呢?接下来来讲讲大学教学的方法与手段:

大学教学方法与手段

多方位出击

课堂管理要有策略

学生夹杂在众多同学之中有一种“隐逸感”,迟到、早退、课上聊天、玩手机的现象相比小班课尤为严重。教师要确定可能出现的课堂管理问题的优先级,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对策。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1.维持良好课堂纪律的关键是保持学生的积极性,否则学生很快会觉得课堂与我无关分心到其他事情上甚至溜出教室。

2.不能阻止学生带手机、电脑到课堂上,就鼓励他们利用网络解决课堂上提出的问题,但需确保问题足够难,学生不能通过网络轻松搜到答案。

3.在讲授内容时教师要在教室内四处走动,从学生身边经过可以避免学生走神分心。

4.性格各异的学生齐集一堂,有时候难免有学生对教师教学提出异议。为了减少异议发生的可能性,教师在学期之初应明确提出教学异议的诉求方式。在课堂上确实发生时,教师不能视之不顾,应以温和的态度根据具体问题决定是当场或是课后解决。

反馈评价要及时

理想的课堂上,学生应该有多种途径实践学到的知识并且获得足够的反馈评价,而大课人数庞大,评价措施也应作出相应调整。例如:

1.给学生布置课堂主动学习任务,并于当堂课下课时返回,教师在下次上课前检查一部分测验结果,以了解学生的共有疑惑,便于新课开始前解答。

2.利用多媒体教学等技术手段实时检查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以重复讲解某个难点或是让学生相互指导或讨论。

3.可行的话,将主动学习采用的练习方式融入到考试当中。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在课堂主动学习活动中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提升学习效果。同时,如果在课堂活动中将学生表现作为期末加分项目,可以增加出勤率并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4.可以让学生相互评价对方在课堂活动中的表现。给学生充当“教师”的机会,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学生及时得到评价回馈,形成良性循环。

主动学习提高学生活力

在大课上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教师没有精力和时间去关注每位学生的听课效果。学生只是被动听讲很难跟上教师的节奏,学习效果不佳。主动学习能够为学生提供机会在课堂上临场思考、分析、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不过,劳埃德-斯特瓦斯认为主动学习不是讲授式教学法的替代,将二者结合能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学方法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之事,教师可以参考下列做法结合实际进行运用:

1.每次课上至少进行一次主动学习活动,不必过于复杂,简单的TPS(Think,Pair,Share)策略效果就很好。

2.问题要有深度。简单的选择题不会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好将实际问题和课堂内容相结合,让学生运用所学进行分析并提出办法。

3.分组学习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有效方式。学生在小组内各抒己见,相互补充,再在课堂上分享各自的观点,能够促进全面思考。锦上添花的做法是让学生先各自思考写出自己的观点或是问题的解决办法,再相互讨论。

4.教师可以引导讨论过程,随时提出问题,及时给出反馈,以掌控课堂的进程,而不是把时间全部交给学生。在主动学习中,教师是引导者而不是旁观者。

在解决大课学生出勤率的问题上,一方面,教师可以利用技术手段解决点名打卡的问题,另一方面学生逃课往往是因为课堂枯燥乏味,学习效果很差。因此,营造积极的课堂学习氛围是保证学生出勤的有效手段。

链接麦可思研发的Mita(麦可思智能助教)是一款基于大数据的轻量级应用软件,具有教学辅助、学习预警和过程性教评功能,可以帮助教师轻松实现课堂签到、测试、提问和分组等功能。

头脑风暴创造课堂新技巧

主动学习是营造积极学习氛围的关键因素,但是主动学习采用的策略若是一成不变难免使学生感到厌烦、失去兴趣,经常换用新颖的教学技巧显得尤为重要。佐治亚大学教与学中心组织了若干教师学习委员会,人数在5至15之间,每三周组织一次例会,相互分享交流自己的课堂技巧。这一行动的目的之一就是把某位教师的课堂主动学习方法转化为人人都可以掌握并运用的课堂策略。

同时,学校还成立了25位教师组成的创新合作团体,其中23名教师都有超过百人的大课。,该团体完成了翻转课堂的运用。,他们把目光放在Scale-Up方法上,这一教学策略由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一位物理学教授率先运用:学生分为三组,每组三人一桌共用电脑,共同完成练习,教师则在教室内穿插徘徊提供指导。这一方法已经在200多所高校得以运用,实践证明能提高大型导论课的通过率。

教师们聚在一起进行教学技巧“头脑风暴”,提出了许多新颖的主动学习方法,激发了课堂学习积极性。加里•T.格林教授就使用过“扔纸团”:学生在纸上列出三个知识点,然后把纸张揉成小团扔给其他同学,接到纸团的学生打开之后补充三个知识点,如此,拿到九条知识点纸团的学生就能借以总结当堂课的主要内容。

格林教授还带过纸袋到教室,首先根据学习内容提出有深度的问题的学生可以获得纸袋内的物品,包括金枪鱼三明治、口香糖和蜘蛛侠玩具。“这一下就激发了学生的活力。”他说道。

有时候,很小的技巧也非常实用。为了快速收拢学生进行课堂学习活动后的注意力,一些教师配备了计时器和麦克风。在大课上给学生几分钟时间重温笔记、做些填空练习,能够缓解学生紧绷的神经,避免陷入海量的课堂知识中而跟不上教师的讲解步伐。

增进师生关系 营造温暖氛围

不论课堂大小,友好融洽的气氛对教学效果大有益处。“陌生感对学生的学习和心理成长没有好处。”德宝拉•J.科汉说道。她是南卡罗来纳州大学博福特校区的社会学副教授。大课人数甚众,师生和学生间容易产生陌生感。打破陌生、拉近关系对大课教学尤其重要。

科汉教授在第一堂课上会播放歌曲《三只小鸟》,歌词“什么都别担心,一切都会迎刃而解”传入学生的耳朵,舒缓其紧张情绪。科汉不仅让学生在卡片上写下自己的名字并放在桌前,还会在学期的前2至3周课上坚持点名以认识每位学生。

在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上,科汉常常采取讨论的形式,有时是分组讨论,有时让学生单独在台上发言。她还会让学生进行随堂或课后写作,并在课堂上随机匿名抽读写作内容,以便让不爱开口的学生的观点也能得到展现。

作为社会学副教授,科汉还有一个非常“社会学”的做法,她向学生发放电子问卷,收集学生的家庭情况、课程安排、工作、爱好甚至是对社会问题的看法等个人信息。根据学生的反馈确定需要单独沟通的名单,以给予这些学生更多的指导和关怀,她也鼓励没有进入名单的学生主动与自己联系以增进了解。

科汉教授不仅注重师生关系,还采取措施在学生间营造相互关心、互相理解的氛围。她定期收集学生结合课堂所学写下的关于社会和个人问题的邮件,在征得写信人同意后,她会在课堂上朗读信件内容。这一做法使学生更加了解同学的经历、看法,拉近彼此的距离。

“我很喜欢听你念别人的故事,我们都有各自的经历、困惑甚至是痛苦、挣扎。听到有人和我经历相似,我会觉得感同身受。知道别人也在了解我的感受让我觉得莫名的亲近。”一位同学这样说道。

结语

无疑,大班教学的挑战性非常强,要求教师有优秀的课堂策略去调动众多学生的积极性。从另一方面看,“人多就是力量”,学生数量庞大为课堂带来了丰富的多样性,无论教师的教学内容如何,很可能会有学生作出回应,教师合理利用这一点也能激发课堂潜力。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之“度”量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方法是指为了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目的和任务要求,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特定的教育教学内容,教师和 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系列方式方法、步骤程序和技术手段的总称[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方法是构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过程的重要要素,对于完成课程教育教学的目的和任务具有重要意义。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教学方法的设计与运用应把握度、深度、热度、温度、梯度、效度等六个“向度”。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角度”

在物理学中,力有大小、方向、作用点三个要素。作用点选得好,物体就容易被移动或转动。同样,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也有个作用点。作用点选得精当,学生就容易接受,教学就容易展开。这个作用点就是教学导入,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以什么样的角度和方式来切入,使学生顺畅进入课堂角色,并将其注意力及时、高效地集中于特定的教学任务与程序之中,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精巧的教学导入能够成为课堂教学良好的开端,为课堂讲授奠定适当的基调,激发学生的情感与学习兴趣,在教学活动中产生“先入为主”和“先声夺人”之效。

教学导入以开启新的知识内容与教学环节为目的,要求“第一锤敲在学生的心坎上”,进而产生“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学导入的设计与运用要根据课程的教育教学目标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突出针对性和启发性,注重新颖性与精炼性。合理的角度切入与互动,能够带领学生自然地进入到特定的教学情景,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抬头率”、引出新的教学内容或顺利过渡到新的教学环节,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和主动参与,引发他们对新的知识内容的探究兴趣。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深度”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而是要以真理的力量去震撼、教育和引导学生。这就要求以教材作为基本遵循,以学生的思想困惑作为基本指向,不断整合、深化教学内容,注重以逻辑严谨、深入浅出的讲授方式增强教育教学的科学性与理论性,提高学生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和方法去认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缺乏深度与高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容易致使课堂出现两种不良倾向:一是教师照本宣科地对某些词条或概念进行简单的字面解释,或者进行从理论到理论的枯燥推导,缺乏对教学内容深入而条理的分析。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会使学生感到兴味索然,而且极大地降低了理论讲解的可信度和启发性,削弱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系统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渠道作用,难以带给学生意味深远的思想启示,教学效果事倍功半。二是没有一定理论高度和深度的思想理论课教学,容易致使课堂出现娱乐化甚至媚俗化倾向。一些教师为了追求“眼球效应”,片面强调授课方式的活泼、多样,以表面的热闹消解学生学习的枯燥,用浅层的娱乐方式代替系统的理论讲解和深度剖析。这种舍本逐末、缺乏深度的教学方式极易造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价值失真,根本无法实现课程本身所追求的信仰与价值观教育的目标。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温度”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温度”,体现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展现出来的亲和力与感染力。强大的亲和力与感染力,有助于营造师生交流的良好情境,增强教学的可接受度和实效性。

亲和力反映了教师的态度、胸怀和气场,是教师个性特征和人格魅力的体现。教师对待学生和蔼、友善、理解、尊重、平等、谦逊,学生自然会觉得教师可亲可近、可信可爱,进而在心理上接纳和融通。实际上,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同与接受,在很大程度上首先是从接纳和喜爱任课教师开始的。而感染力则是指教师要以自身强烈而真挚的情感,努力营造具有感染力的课堂氛围。它要求教师不仅要用自己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多样化的方式方法去教育和引导学生,还要通过自己的信念、修养、情感、语言等去感化和激活学生。强大的感染力能够形成一种积极有力的正面气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起到巨大的“调节”与“催化”作用。

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热度”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热度”,是指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打破“多数沉默”的课堂状况。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热度”,从本质上说,就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吸引力与说服力。

在西方媒体中有一个“吸引力法则”。这个法则的核心就是:同频共振,同质相吸。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与学生在思想和情感上产生共振与共鸣,就必须与他们保持“ 同频 ”,即关注学生关注的“ 热点”,捕捉学生成长的“需求”,并在教学中去反映他们的“热点”、击中他们的“需求”。吸引力不仅是教学方法问题,更是一种教育智慧。而提高思想政治理 论课教学的说服力,重要的是增强理论的针对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来自于发现学生的“疑点”,说服力来自于回答学生的“疑点”。只有善于发现和捕捉学生的思想困惑,才能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只有敢于正视和正确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才能增强教学的说服力。教师以我为主、自说自话,无视学生的“疑点”,或者隔靴搔痒、闪烁其词,躲避学生的“疑点”,其教育教学都不可能取得实效。

五、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梯度”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梯度”,就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遵循的层次性原则。它具体包含两方面的意义:一是教学对象的层次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对象是在校大学生。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由于他们的年级层次、学科专业、思维方式、知识构成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他们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反应度、认知度、接受度等各不相同。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充分考虑教学对象的层次性差别,站在不同层级的逻辑起点上,有针对性地设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任何超越教学对象层级的教学设计,都不可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是教学内容的层次性。人对新事物的认知必须经历一个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的过程,即较高层次的认知必须以较低层次的认知为基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情感、信仰和价值观教育为最终目标,然而这一目标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同样需要经历一个由低到高,即由知识灌输、情感升华、思想引领到人格塑造的过程。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必须据此进行层次分明的设计,一方面要遵循学生认知的发展规律,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另一方面也要根据不同的教学阶段合理设置教学内容,适当选择教学方法,循序渐进地完成教学目标。

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效度”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效性或实效性,即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效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它是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介四个基本教学要素不断相互影响、协同作用的结果。因此,要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效度”,必须从这四个方面入手:一是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这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前提和保证;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优化教学方法,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吸引力和参与度;三是进一步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加强教学内容的科学性、政治性和时代性,提升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可接受性;四是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媒介和手段的更新。主要是大力推进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此外,由于教学效果是四个基本教学要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因此,在加强四个方面建设的同时,还要注意将其作为一个整体对其进行系统化完善。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篇3:大学教学方法与手段

学生夹杂在众多同学之中有一种“隐逸感”,迟到、早退、课上、玩手机的现象相比小班课尤为严重。教师要确定可能出现的课堂管理问题的优先级,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对策。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1.维持良好课堂纪律的关键是保持学生的积极性,否则学生很快会觉得课堂与我无关分心到其他事情上甚至溜出教室。

2.不能阻止学生带手机、电脑到课堂上,就鼓励他们利用网络解决课堂上提出的问题,但需确保问题足够难,学生不能通过网络轻松搜到答案。

3.在讲授内容时教师要在教室内四处走动,从学生身边经过可以避免学生走神分心。

4.性格各异的学生齐集一堂,有时候难免有学生对教师教学提出异议。为了减少异议发生的可能性,教师在学期之初应明确提出教学异议的诉求方式。在课堂上确实发生时,教师不能视之不顾,应以温和的态度根据具体问题决定是当场或是课后解决。

反馈评价要及时。

理想的课堂上,学生应该有多种途径实践学到的知识并且获得足够的反馈评价,而大课人数庞大,评价措施也应作出相应调整。例如:

1.给学生布置课堂主动学习任务,并于当堂课下课时返回,教师在下次上课前检查一部分测验结果,以了解学生的共有疑惑,便于新课开始前解答。

2.利用多媒体教学等技术手段实时检查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以重复讲解某个难点或是让学生相互指导或讨论。

3.可行的话,将主动学习采用的练习方式融入到考试当中。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在课堂主动学习活动中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提升学习效果。同时,如果在课堂活动中将学生表现作为期末加分项目,可以增加出勤率并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4.可以让学生相互评价对方在课堂活动中的表现。给学生充当“教师”的机会,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学生及时得到评价回馈,形成良性循环。主动学习提高学生活力在大课上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教师没有精力和时间去关注每位学生的听课效果。学生只是被动听讲很难跟上教师的节奏,学习效果不佳。主动学习能够为学生提供机会在课堂上临场思考、分析、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不过,劳埃德-斯特瓦斯认为主动学习不是讲授式教学法的替代,将二者结合能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学方法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之事,教师可以参考下列做法结合实际进行运用:

1.每次课上至少进行一次主动学习活动,不必过于复杂,简单的TPS(Think,Pair,Share)策略效果就很好。

2.问题要有深度。简单的选择题不会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好将实际问题和课堂内容相结合,让学生运用所学进行分析并提出办法。

3.分组学习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有效方式。学生在小组内各抒己见,相互补充,再在课堂上分享各自的观点,能够促进全面思考。锦上添花的做法是让学生先各自思考写出自己的观点或是问题的解决办法,再相互讨论。

4.教师可以引导讨论过程,随时提出问题,及时给出反馈,以掌控课堂的进程,而不是把时间全部交给学生。在主动学习中,教师是引导者而不是旁观者。在解决大课学生出勤率的问题上,一方面,教师可以利用技术手段解决点名打卡的问题,另一方面学生逃课往往是因为课堂枯燥乏味,学习效果很差。因此,营造积极的课堂学习氛围是保证学生出勤的有效手段。

篇4:大学教学方法与手段

1 高校课程教学方法研究现状

科学的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学方法研究引起了众多教育工作者、心理学家与教育学家的广泛兴趣。姚利民对高校教学方法研究进行了综述,他与其合作者从教学方法研究的重要性出发,阐述国内的教学改革的现状,认为尽管政府和高校在教学改革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教学方法的改革面临着很多阻力,包括来自学校管理者、教师、学生,有必要打破教学改革坚冰,创新高校教学方法;蒋家琼等在湖南省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年会中强调了教学方法改革是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切入点。

2 高校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思路与手段

2.1 在教学方法的功能上,由“授人以鱼”转到“授人以渔”。

知识信息的海量增长、学习型社会的到来,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不确定性,今后职业变换的可能性等决定了高校教学的成败不能以知识传递多寡为衡量标准,而要教授学生学习、研究的方法,增强学生的知识迁移或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问题发现、分析和解决能力,因此,要转变以教授、知识传递、灌输为主的教学方法,采用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意发展、培养学生的能力,加强学习方法与研究方法的指导,以提高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为重点,发展应变能力,增强学生的适应性和创新性的教学方法。

2.2 在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上,由注入式发展为启发式。我国高等教育要培养高素质的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学生不是被动接受知识信息的容器,他们必须主动建构知识,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主动地学习,教师必须启发、引导学生学习,因而应废止注入式的教学方法,代之以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教学生思考、发现、理解、生成,建立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找到知识与生活、将来工作等关联性。教法与学法相结合,由重“教”轻“学”转到重“学”,探索、采取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情感或个性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让学生学会学习、研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创新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活动的独立程度与水平,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2.3 教学内容优化和教学方法改革相结合。教学内容是教师教学的载体,也是师生授受、生成、创新的基本素材,即使用最好的教学方法去教陈旧、无用、缺乏意义或价值、模糊、混乱的教学内容,也不会有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学方法改革必须与教学内容优化相结合,在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建设精品课程、优化课程教学内容等基础上,实施教学方法的改革。

2.4 重视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当代心理学、教育学理论研究说明,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之间在教学过程中紧密联系、相互作用。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理想、情感、意志、性格、气质等,这些因素虽然不直接参与学生的认知和学习活动过程,但它们是学生智力活动的精神支柱和学习过程的动力系统,因而可以调节教学活动,使之顺利地进行,从而极大地影响学生智力水平的发挥。

2.5 现代教学手段(如多媒体) 的有效应用。在当今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和知识信息量猛增的形势下,传统的教学手段已不能完全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只有采用更加科学、更加现代化的技术设备来服务教学,才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完成培养人才的任务。

2.6 教学模式的改进。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在理论教学过程中,需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师生互动,不能一味地给学生满堂灌,不顾及学生的听课感受;在实验教学中,由于实验内容包括化探数据处理、化探制图以及数据解释评价,对教师和学生有着较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在教学模式改革中倡导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在野外地质实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化探采样、岩石学肉眼观察,样品标记和样品加工处理等一系列的专业实践技能,提高学生课堂理论知识与野外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篇5:临床医学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摘要】为适应社会迅速发展的需要,培养应用型的全科医疗人才,我们对临床医学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进行改革,已达到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医疗人才的目的。

【关键词】临床医学 改革 综合能力

为适应社会和我院全科医学发展的需要,以及更多的为基层医疗培养应用型的医疗人才,我院针对临床医学专业,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一、确立教学目标、强化实践教学

1 强调实践性教学目标

强化实践性教学操作,全面改革讲习比例不合理的现状,打破理论与实践教学分段实施的界限,充分体现临床医学专业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适应基层医疗单位工作需要为目标,突出“应用”为特征,围绕动手能力强化实践性操作。

以现代化教育技术为手段,提高教学时效比例,将临床诊断学大部分进入实验室授课。

电子幻灯授课与学生同步操作过程相结合,实现理论与实践的零距离接触的实力教学的目的。

在实习环节中,实施“导师制”,倡导学生主动实践与教师主动指导相结合并全程分段进行考核,确保实践教学的质量。

2 优化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

以培养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为核心,适应目前临床医学的快速发展,临床医学科架构的变化,对原有教学内容以突出临床诊断、注重实践教学、加强技能训练、适应基层发展需要为原则。

基础课一必须、够用为度,专业基础课一专业需要为主。

同时采取大专业平台与小方向模块课程自主选择的方式将原有的部分课程列入选修课。

二、构建学生专业综合评价的考评体制

1 实行理论与理论测评分离

根据专业培养的要求,改变原有一纸定乾坤的模式,采取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分离,对于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测评,其中任何一项不合格,均认定为专业不合格,通过考核方式改变,强化专业技能要求。

其中理论考核由题库生成,全部实行电脑随机抽取考试题目,技能考核分口试、操作两部分,请院外专家进行测评。

2 建立技能目标考核标准

临床医学考核分为平时考核、课终考核、毕业考核。

平时考核以各科理论考核及实验诊断报告质量打分。

课终、毕业考试实行双盲片考核。

临床技能操作考核以具体操作内容双盲抽取。

根据内容分部分目标进行考评。

3 完善实习考核办法

在实习手册中增加实习考核标准,完善实习双向(学与教)督促机制。

按专业课分别设立考核内容及量化标准。

对考核过程要求每一小部分由带教医生考核签字、每一大部分由科

室会考、学校抽考的方式进行,实习结束前由学校与医院科室共同检查考核。

三、对毕业考核进行改革

传统的毕业考核主要以理论考核为主,很难检验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能力,针对此种情况,如我院对级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实行了OSCE考核,OSCE考试共有三个站,第一站为病史采集,内容涉及了临床的各种多发病和常见病;第二站为体格检查,几乎涵盖了诊断学所有内容和四大穿刺(胸膜腔穿刺、腹腔穿刺、骨髓穿刺、腰椎穿刺);第三站为外科技能操作:心肺复苏、乳腺检查、外科缝合、打结、换药等等;每一个学生都必须参加这三站的考试,随机抽取题目,让有丰富实践教学经验的专家进行考核,严把考试质量。

考试最终结果取上述三站所得分数平均值。

对于这种考核方式不仅能检验学生临床实习的效果,更能反映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能力,对于学生以后参加执业医师考试也是非常有帮助。

四、加强教学方法与手段变革,开展教学质量评估。

在教学方法上要遵循四个“有利于”原则:有利于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地位的发挥;有利于体现学科特点与培训目标的实施;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与思考分析能力;有利于发挥教与学双方的个性潜质与创新精神。

成立兴趣小组,开展以问题为中心的PBL教学;注重启发、讨论、演示、操作教学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采用现代化教育技术,鼓励应用网络课程、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手段,解决教学重点难点,提高教学实效。

通过完善质量监督机制,开展教学质量评估,采用静评指标测评与动态考评相结合,通过教学条件评定、教师学术水平评定、教学手段评定、实验教学专家测评、课堂教学学生测评、教案质量专家测评、第二课堂质量评定、考试结果分析等多个静态指标与动态指标进行质量评估,推进专业主要课程建设,并带动相关课程建设。

对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推进教学现代化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

几年来的实践证明,学生的专业素质、应用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操作技能考核及格率达95%以上。

各教学实习医院与用人单位普遍反映良好。

但因存在生源素质差异,教改实施后存在部分学生不适应等情况。

因此,还需不断摸索与改进。

参考文献

[1]厉岩,马x辉.不断深化教学改革 培养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J] 医学教育 ,5.

[2]陈小华,刘晖,对民办院校全科医学教育的探讨[J] 当代教育论坛 ,1.

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法在临床医学教学中的应用【2】

【摘要】 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正面临着新的挑战,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PBL教学模式)在我国正处于起步阶段,笔者通过1例内分泌性高血压病例的诊治过程,组织学生开展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

结果显示,PBL教学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 PBL; 临床医学教学

篇6:大学教学方法与手段有哪些

大学教学方法与手段

学生夹杂在众多同学之中有一种“隐逸感”,迟到、早退、课上、玩手机的现象相比小班课尤为严重。教师要确定可能出现的课堂管理问题的优先级,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对策。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1.维持良好课堂纪律的关键是保持学生的积极性,否则学生很快会觉得课堂与我无关分心到其他事情上甚至溜出教室。

2.不能阻止学生带手机、电脑到课堂上,就鼓励他们利用网络解决课堂上提出的问题,但需确保问题足够难,学生不能通过网络轻松搜到答案。

3.在讲授内容时教师要在教室内四处走动,从学生身边经过可以避免学生走神分心。

4.性格各异的学生齐集一堂,有时候难免有学生对教师教学提出异议。为了减少异议发生的可能性,教师在学期之初应明确提出教学异议的诉求方式。在课堂上确实发生时,教师不能视之不顾,应以温和的态度根据具体问题决定是当场或是课后解决。

反馈评价要及时。

理想的课堂上,学生应该有多种途径实践学到的知识并且获得足够的反馈评价,而大课人数庞大,评价措施也应作出相应调整。例如:

1.给学生布置课堂主动学习任务,并于当堂课下课时返回,教师在下次上课前检查一部分测验结果,以了解学生的共有疑惑,便于新课开始前解答。

2.利用多媒体教学等技术手段实时检查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以重复讲解某个难点或是让学生相互指导或讨论。

3.可行的话,将主动学习采用的练习方式融入到考试当中。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在课堂主动学习活动中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提升学习效果。同时,如果在课堂活动中将学生表现作为期末加分项目,可以增加出勤率并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4.可以让学生相互评价对方在课堂活动中的表现。给学生充当“教师”的机会,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学生及时得到评价回馈,形成良性循环。主动学习提高学生活力在大课上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教师没有精力和时间去关注每位学生的听课效果。学生只是被动听讲很难跟上教师的节奏,学习效果不佳。主动学习能够为学生提供机会在课堂上临场思考、分析、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不过,劳埃德-斯特瓦斯认为主动学习不是讲授式教学法的替代,将二者结合能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学方法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之事,教师可以参考下列做法结合实际进行运用:

1.每次课上至少进行一次主动学习活动,不必过于复杂,简单的TPS(Think,Pair,Share)策略效果就很好。

2.问题要有深度。简单的选择题不会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好将实际问题和课堂内容相结合,让学生运用所学进行分析并提出办法。

3.分组学习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有效方式。学生在小组内各抒己见,相互补充,再在课堂上分享各自的观点,能够促进全面思考。锦上添花的做法是让学生先各自思考写出自己的观点或是问题的解决办法,再相互讨论。

4.教师可以引导讨论过程,随时提出问题,及时给出反馈,以掌控课堂的进程,而不是把时间全部交给学生。在主动学习中,教师是引导者而不是旁观者。在解决大课学生出勤率的问题上,一方面,教师可以利用技术手段解决点名打卡的问题,另一方面学生逃课往往是因为课堂枯燥乏味,学习效果很差。因此,营造积极的课堂学习氛围是保证学生出勤的有效手段。

篇7:电工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探讨论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学技术论文;教学手段

引言

目前,高职院校是培养电工的主力单位之一,在保障电力供应、维系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工作上做出了一定的贡献。然而应当看到,国内大部分高职院校的电工教学质量不高,教师陈旧古板的教学方法难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必须要深入改革电工教学方法,引进新式教学手段以提升高职电工专业的教学质量。

1高职院校电工教学改革的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各行业的自动化以及电气化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在此背景下,各行业技术人员必须了解先进的电工知识理论,并不断地强化自身的电工技能。与本科院校不同的是,高职院校各类课程的实践性较强,电工专业更是如此。现行的高职电工教学模式中,学生需要通过大量的实验方能有效掌握各项电工技能。总体上看,高职电工实验教学依然存在着不少的缺陷,其中包括教师不注重与学生进行互动、学生不重视对实验结果进行理论分析等。所以,必须要深化高职电工教学改革工作,通过采取各类有效教学手段促使学生能够充分掌握电工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以及实践技能,并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与安全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助其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如此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1]。

2高职电工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2.1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较少

学生在教育工作中占有主体地位,所以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积极与学生进行交流,通过各类反馈信息来确定学生是否掌握所教内容、在学习过程中是否感到吃力等。然而,大部分高职教师在电工教学过程中只一味地站在讲台上讲解课程,较少向学生抛出提问,忽视了与学生的互动。一些教师虽然会在课堂中向学生提问,但是提问对象仅局限于成绩较好的学生,如此不仅难以提升班级总体成绩,还可能导致部分学生心理不平衡。

2.2教学方法不当

在高职电工教学课堂上,良好的教学方法所能起到的作用是非常显著的。经验表明,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还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主动投入到电工学习过程中。通过调查走访,发现许多高职院校电工教师在教学方法设计选择工作上过于随便,未能意识到教学方法的重要性,这部分教师在课堂上往往有着照本宣科的习惯,不重视帮助学习归纳对比各类电工知识,没有帮助学生建立系统化的电工知识框架,这显然无法有效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

篇8:电工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探讨论文

3.1采用合理的新课导入方法

客观上讲,大部分高职生对学习的兴趣较低,理解能力也有所欠缺,所以教师应当做好新课程导入工作。事实表明,合格的新课导入方法需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求知欲望。通常情况下,教师可选的课程导入手段有演示实验导入法、联系生活导入法、开门见山导入法以及设置疑问导入法等。在上述导入方法之中,个人认为设置疑问导入法以及联系生活导入法的效果最佳[2]。某次课程导入过程中,笔者运用联系生活导入法便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笔者问道学生:同学们,你们认为电重要吗?学生们一致表示电力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国家都非常重要。随后,笔者播放了一段视频,视频的前半部分内容介绍了电力在社会各行业中的应用状况,视频后半部分则介绍了各种电力事故的危害。学生们看后纷纷表示要认真学习电工知识,从而保障自身生命财产安全并为国家做出贡献。

3.2注重基础知识教学

高职电工科目的基础知识较多,而该科目的性质比较特殊,因此要求学生必须牢固掌握各类电工基础知识,这不仅是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做铺垫,更为重要的.是能够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电工科目中一些术语定义具有较高的相似性,若不注意识别可能会搞混,较为典型的例子便是电动势与电压。笔者在阐释电压定义的过程中,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将电动势与电压放在一起作对比,详细地阐述了二者的区别,从定义、符号、方向以及物理意义等方面向学生解释二者的差异。课上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课后笔者随机挑选了几名学生并向他们提问电压与电动势的区别,发现学生们回答得非常到位,学生不仅掌握了电压的定义,同时也深化了对电动势的理解,可谓一举两得。

3.3善用先进的教学理论方法

为了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教师应当选用先进的教学方法,例如小组合作学习法、归纳对比法等。①归纳对比法。高职电工科目知识量较大,如果学生未形成系统化的知识框架,则学习工作会比较吃力,所以,教师应当采用归纳对比教学法来帮助学生系统化、理论化地学习电工知识。上文提及,电工学科某些术语定义较为类似而容易误导学生,教师采用归纳对比法能够帮助学生有效地区分定义相近的术语。②小组合作学习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是一种适用性广、实用性强的教学方法。在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法的过程中,笔者将班上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各小组配置一名小组长,小组长由组员投票选举。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笔者向每一个小组抛出了不同的问题,倡导学生们进行自主独立思考与团队合作思考[3]。笔者发现,在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后,出于浓厚学习氛围的影响,一些平日里对电工学习不感兴趣的学生也积极地投入到了讨论活动中。最后,各小组都找到了问题的正确答案,每一名学生都获得了极大的满足感。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管理好班级纪律,耐心地解答学生的提问并及时纠正学生讨论以及实验中的错误。

3.4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

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愈来愈多的学校引进多媒体教学方式,极大地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高职电工教学过程中,有时教师需要向学生们描述各种空间动态图形以及不可见运动过程,而板书难以满足上述内容的教学要求,在此情况下,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来完成教学工作。笔者通常在电动机运行原理、电磁感应原理等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教学方法,显示屏上绚丽多彩的图片、美轮美奂的演示过程深深地吸引了学生。课后,学生们一致表示多媒体教学形式能够让课程变得更加有趣,希望笔者今后多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5]。值得注意的是,纵然多媒体教学手段具有颇多益处,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多媒体教学可以取代板书教学模式。传统的板书教学在加深学生理解、营造课堂教学氛围等方面的工作上依旧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而且如果使用多媒体教学方法的频率过高,可能会弱化学生的思维能力,并使得学生不爱记笔记。综上所述,认为应当在电工教学工作中合理结合板书与多媒体教学形式[4]。

4结语

高职院校电工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广大高职电工教师应当积极学习先进的教学理论知识、善于总结借鉴优秀的教学经验,选用适用性广、实用性强的教学方法,如此方能最大限度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篇9:浅谈计量经济学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教育论文

浅谈计量经济学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教育论文

摘要: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课堂讲授强调学生的参与意识;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相结合。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提升;多媒体授课与传统授课相结合,注重学生在原有知识水平上稳步提升。另外,要建立网上学习系统。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学途径;改革考核方式。加大对于应用能力的考核;实行教考分离,达到真实掌握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

计量经济学 教学方法 知识的连贯性 教考分离

计量经济学作为各国高校经济类学生的三大核心课程之一,对计量经济学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恰当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标。

目前计量教学有两种常见的方法:①传统教学法。由于计量经济学涉及大量的公式、推导、案例,许多教师认为做电子教案和课件太麻烦,所以全部内容都是以板书和讲授完成,这是一种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单一教学方法,重在教,逼学生学,缺乏以人为本的精神。②多媒体教学法。这种方法多半通过使用教材配套的课件来完成,看似使用了现代信息技术,但是往往教材配套课件是针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开发的,也是为了帮助教师理顺教材内容而开发,完全和课本内容一致,内容多,尤其是不能根据学生的情况对授课内容做改动,所以教学效果往往不如人意。

计量经济学必然要和软件结合使用,我校是采用Eviews软件,计量经济学为36课时,其中实验6个课时,在实验室完成,讲授30课时,一般要完成一元、多元和违背经典假设的修正这三部分内容的授课,辅导和答疑均安排在课外时间。在连续4年的授课之余,关于计量经济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有以下想法,与同行分享。

一、教学方法改革

1.理论教学方法改革

(1)采用启发式、互动式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中采用启发式、互动式教学方法,注意讲课的节奏,注意学生反应和理解的时间,采用预设问题、以提问、课堂讨论、课堂小结等多种形式进行启发式、互动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涌跃回答、活跃课堂气氛,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在学生已有知识水平上,增加学生知识量,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独立研究的能力。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寓教于乐的方式,实现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良好教学关系。

在课堂上注重处理好难点与重点、概念与应用、标准与灵活的关系。例如,绪论中关于建立模型时应注意的问题,我会通过多篇实证论文中的案例解释为何模型错误、错在哪里。让学生对于建立模型时应考虑的问题有一种感性认识。

(2)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

为使课程内容更易理解,必须结合实际模型进行教学,应用案例教学法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对于内容的时间安排,要分清重点,简单介绍理论(尤其是数学推导过程,只要点明推导的思路,不需要在课堂上进行数学推导),要多加案例和实际操作。让学生知道为何如此建立模型,教师演示时从网上直接截取数据,让学生了解教师收集数据的途径,整理数据的过程,以及用软件分析并解读结果的过程,尤其是模型的经济分析一定给学生讲,让学生知道模型的`实用价值在哪里。当然也可以以习题课或者讨论课形式穿插在理论讲授过程中。

(3)注重知识的连贯性

计量经济学这门课知识的连贯性非常强,整个课程就是一个建立模型、回归分析、模型修正、对结果进行经济分析的逻辑过程,如果把这门课的框架比喻成一栋框架结构的楼房,这门课的绪论就是要把楼房的框架建起来,以后的一元多元模型是完成一楼的结构:墙、门、窗。以后每一层都是如此的结构,而模型的检验和修正就是建造每一层楼时的质量检查和不合格工程的返工。所以此门课的讲授过程一定要注重知识的连贯性,提高,授课以“问题解决式”为主。尤其绪论的讲解非常重要,可以说关乎此门课是否成功的关键,时间上要保证(我是安排了6个课时,占此门课总课时的1/6),技巧上紧密结合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把课程结构建立起来。

在推动现代化教学方法的同时,对传统教学法也不能废弃,传统教学法以口授和板书的综合运用来达到传授知识的目的,这可以培养青年教师的业务能力,加强对知识点掌握的熟练程度,提高使用多媒体讲课的质量。还有一些学生只有看到老师在板书过程中一步步证明出的结果才会深信不疑,所以授课过程中一定要有这样的证明展示给学生。例如对于一元的正规方程组如何得到,无论是通过“最小二乘原理”还是通过经典假设条件得到,我是必然用板书证明的。

教师使用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必须自己编制,只有学生能接受的知识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一定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将应用模型与理论方法结合起来,一方面可以增多同等课时内的知识点,另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程度,真正提高教学效果。 2.实验教学方法改革

计量经济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在课程教授过程中,实验课是课程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实验课程教学模式偏重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即所谓验证性实验。其优点是学习的知识与技能相对集中,理论和实验课程配合密切,基本操作入门快,因而记忆较为牢固扎实,但缺点也显而易见。全部教学内容分为两级,即基本实验内容和专业模块分类研究,分别采用教师主导讲授和学生自主练习为主的模式进行教学。基本实验内容由计量经济学完成,专业模块由另外一门课《经济统计分析软件应用》完成,安排在计量结束的下个学期学习。目的是改变学生的学习结构,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计量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具体有:

A.教师讲解和学生讨论相结合。实验课穿插在理论课程中间,让学生及时上机练习。在每次实验时间进行到2/3时,通过提问或研讨分析实验时学生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技巧,让学生在实验结束前有时间熟练这些技巧,以此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B.小组协作完成课程论文。为了更好地增强学生交流与互动,以3-4人为一个小组,每个小组的学生可以商讨一个模型,在课下共同完成建立模型、收集数据、回归分析、模型修正的过程,并最后完成论文,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验效果。

c.利用毕业论文、学年论文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进行模型设计的技巧和软件应用的能力。每一届学生中都要求一定比例的学生通过模型进行经济问题的实证分析,这已经成为我校经贸学院的常规要求。

二、教学手段改革

1.多媒体与传统相结合授课

多媒体教学对促进高校教学整体改革。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但是,通过教学实践,教师们也深刻认识到多媒体教学也存在一些问题:第一,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师生互动以及对教材与教学内容的感性掌握;第二,一味地追求使用多媒体,会导致多媒体成为教学的干扰因素;第三,教师必须对画面上的信息加以限制,若过分追求视觉形象。会分散学生注意力。授课以多媒体与传统相结合的方式,能体现课程的实践性,直观性,信服性,能提升课程的整体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2.建立基于网络的学生自主、协作式学习系统

计量经济学课程所有教学内容已经全部上网,课程的电子教案、电子课件、习题指导、题库、教学素材库等网络教学资源也会进一步完善,要为学生的进一步自主学习提供各种补充材料,如在线视频、在线测试与评价系统等,形成助教系统、助学系统、自测系统。随时可以进行的在线自测系统让学生能及时了解所学知识点掌握情况。这一教学手段的应用能提高学生课后灵活学习、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

3.改革考核方式

为了鼓励学生更好的学习计量经济学课程,我们将课程考核融入到整个课程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使得考核成绩既能反映学生平时上课的表现,又能反映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以及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课程成绩的计算综合考虑平时上课表现、作业情况、实验完成情况以及最后的试卷成绩等。

以往采用的考核方式是作业+课堂表现+实验报告为平时成绩,通过对115名学生的平时成绩、试卷成绩分析,发现平时成绩与试卷成绩相关性不强,所以这样考核不合理,不能很好的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只是起到一定的督促作用,所以应改为平时成绩是课堂提问成绩+作业成绩,加大作业难度和学生动手能力的考核,让学生分组自己找数据完成模型,在老师面前演示操作过程,得到结果。实验成绩与试卷中案例分析的成绩挂钩,案例分析是对于软件应用基础知识的考核,如果考试中连最基本的软件应用知识都没有掌握好,说明更缺乏其他的软件操作能力,所以可以认为该生没有完成实验教学内容,实验成绩不及格就是对该生真实的评价。

4.实行教考分离

考虑这门课的内容较易统一,该课程应建立试卷库、试题库。进行考试改革,学生成绩以考试成绩、平时成绩、实验成绩综合评定,并控制平时成绩的比重(可占15-20%),实验成绩的比重应至少占20%,考试试卷中注重基本概念、知识应用、难点问题的分值、权重,做到难易梯度有机搭配。考试结果能基本反映学生的真实成绩,看出教学的效果,为进一步改进教学提供可信的参考。

篇10:浅谈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浅谈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文章阐明了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的.思路,针对在会计电算化教学的特点,从转变教育思想,注重启发式教学,改进学习方法,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加强教师培训等方面就如何积极推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进行了探讨.

作 者:沈中霞  作者单位:河南经贸职业学院会计系 刊 名:中国集体经济 英文刊名:CHINA COLLECTIVE ECONOMY 年,卷(期): “”(12) 分类号:G71 关键词: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教学改革  

篇11: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论文

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论文

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论文【1】

摘 要: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教学的形式因素,过去一直未受到应有的重视,随着教育教学思想的改革,科学技术尤其是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注。

对于工商管理专业这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其教学方法的采用更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实现。

文章结合工商管理专业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旨在促进工商管理专业整体的发展。

关键词:工商管理专业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灌输式教学与启发式、研究性教学绝不仅仅是简单的形式差异;传统的教学手段与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区别,同样也不能归结为物质形式的不同。

每门课程都有自己的特点。

也都有适合本门课程教学的方法与手段,教师之间在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时也都有所差异。

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检查,既要考察各专业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的共通性和学科特色,又要考察每门课程、每位教师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的个性,同时还要考虑作为一个集体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上的研究、交流与整体发展情况。

一、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方法改革

(一)理论教学法

工商管理专业课程群内中的课程中有很多都是以基本概念和管理原理为基础的,也就是要求学生首先掌握相关的理论,其次再进行进一步的实践。

尤其对于大学本科学生而言,一定的理论基础还是必须的。

但往往这些内容是枯燥乏味的。

对此可以采取参与式教学方法和启发式教学方法。

1.参与式教学方法。

根据工商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基本上学生从三年级开始,就要进入专业课程的学习。

专业课程和基础课程不一样,它更偏重于用专业的理论和方法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因此,对学生来说,学习的方式就显得特别重要。

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单纯依靠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灌输式的讲授,很难提高学生的管理水平与创新能力。

因此,因循守旧的教学方法无法适应工商管理专业的要求,难以培养学生今后工作中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为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可以采用的方式之一就是参与式教学法。

(1)培养创造性思维、强化创新意识。

思维方式的形成与教学过程是分不开的。

从当前高等学校的教学过程来看,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严谨的结论、科学的体系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专业课与基础课不同。

尤其是工商管理的专业课。

最重要的是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有些实际问题,案例分析,不同类型的人会产生不同的结论,因为经营者就可分为几种类型:如风险型、保守型等。

不同类型的人解决问题的方式肯定是不同的,所以,对于有些问题,可以使思维发散一些,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更有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

要想创新,必须给教师和学生一个宽松的环境、愉快的心情、合理的工作标准,一个广阔的空间才是创造的源泉。

如果教师没有创新意识,学生谈何创新能力。

(2)教学互动,提倡参与式教学。

工商管理很多专业课程都经历了兴起、热潮、回落、重振这样一个过程。

其中包括很多理论、很多学派。

许多定义到目前为止也没有形成统一的共识。

所以如果学生上第一堂课,老师介绍课程内容时,只讲课程体系和内容如何经过千锤百炼,如何系统和严密,一是不符合实际、不科学;更重要的是学生不会去想在这门课程中有所作为。

但是,如果老师能告诉同学,这门学科并不是“天衣无缝”的,还有很多问题有待研究。

在教学内容中介绍多种学术观点,包括一些有争议的论点,让学生自己去思考。

这样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问题。

年轻人是最富有探索精神的,当他们被领入未知世界时,他们的求知和参与的欲望就大大增强,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参与意识,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工商管理专业的很多专业课都是与企业紧密相连的。

虽然我们课上学了很多的相关理论,但由于企业的外部环境极其复杂又瞬息万变,企业的内部条件也各不相同,所以它没有一个统一的定式。

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

我们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理论部分由教师讲授,案例部分由教师统一出案例题,学生课下自己设计思路,回到课堂上,教师选择几种有代表性的案例分析,让学生自己阐明观点。

这样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案例的讨论,借助学生间的知识互补、信息刺激和情绪鼓励,形成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为自然科学,大部分习题是有标准答案的。

但就工商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来讲,则不同。

不同的经营者对同一个企业也会得出不同的设想。

学生对企业案例的理解不会是相同的,所以工商管理的很多案例不应该有统一的标准答案,而只能是哪些好些,哪些更好些。

这样学生就不会被条条框框束缚住,通过畅谈,探索更好的答案。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习兴趣,使他们觉得不仅仅是在学习,而且某种程度上也是在参与科研工作。

而且同学们逐步能认识到无论是学习或是研究工作,“错误”决不是可怕的事。

相反,只有不断地探索,不怕犯错误,才能得到正确的结果。

而创新的成果,没有多少次的失败是不可能取得的。

2.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最早是孔子所创。

启发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遵循教学规律,从学生实际出发,采用各种灵活而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使他们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提高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的教学指导思想、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或方式的总称。

在启发式教学过程中,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始自终处于主动地位。

对于工商管理课程群内的课程来讲,可以安排学生先行进行自学,使其对课程内容有一个感性认识,然后教师再在课堂上进行讲授,帮助学生弄清事物的本质属性,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并且要让学生表达出他们的认识。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从旁边加以点拨,起指导和促进作用。

不难看出,启发式教学方法带有深刻的认知心理学基础,既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首创精神,更有利于对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例如,在“企业战略管理”课程的教学中,在讲到“不同行业的成功关键因素”这一部分时,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可以让学生通过主动思考,在应用中挖掘知识点,进而达到掌握该部分知识的目的。

首先给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制造业的成功关键因素是什么?起初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位学生发言中的积极因素(哪怕只是萌芽),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随着学生思考的深入,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位学生暴露出来的对于某个概念(或认识) 的模糊或不准确之处,并及时采用适合学生接受的方式予以指出。

当学生初步了解了各种成功关键因素之后,会产生初步的想法,这时教师应帮助学生弄清问题的本质,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当学生开始偏离教学内容或纠缠于枝节问题时,要及时加以正确的引导。

进一步帮助学生搭起系统性的概念框架。

这包括启发学生应当从哪些方面深入思考,如制造业的特点,环境特点等方面,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思考,从中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答案。

如果学生在自己设定的情境中遇到困惑,教师可以随时加以点拨,引导学生向着“可行性、社会效果好、变现效率高”的方向推进。

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经过充分讨论,选出相对合理的最佳方案。

这个过程就是帮助学生发挥主动性和首创精神,独立分析、主动建构知识框架的过程。

(二)实践教学法

1.课堂案例讲授。

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方式。

工商管理专业的大多数课程应用性、业务性很强,十分适合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注意收集和制作相关的案例,把有关素材完整地提供给学生,而后运用基本原理进行启发、引导,要求学生在查阅资料和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讨论分析,然后由教师进行总结或点评,或进行补充性、提高性的讲解,以学生提交的案例分析报告作为考核方式,通过自我评价、同学互评、教师打分相结合的方法决定考核成绩。

这种方式有利于保持专业课程的鲜活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实现教与学的真正意义上的互动,帮助学生掌握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的方法和途径,形成主动收集相关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想成功进行案例教学,首先要明确案例教学的地位。

认识到案例教学在工商管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其次,为了提高案例教学的效果,要精选案例内容。

选择合适的案例是案例教学成功的关键。

案例选择要突出教学目的,要结合学生的层次和能力,选择那些具有经典性、启发性、针对性、现实性且信息适中又适合案例教学不同阶段的案例。

动态组织成熟案例的收集和案例内容的更新,加强课程案例库建设,推进优秀课程案例的汇集、编目及电子化,建立课程网站,将相关资料及案例进行汇总,以方便教师、学生的查阅和使用,实现案例资源的校内共享。

比如笔者所在山西大学商务学院管理学院目前已经建立了相对成熟的《管理学》案例库,接下来其他的专业课程也将逐步完善这一工作。

同时,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和专业要求,选择和设计难易适度的案例;应选择那些既能完美地体现管理理论价值又具有实践意义,发挥空间较大的典型案例;应选择或设计符合我国国情和具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色的案例。

最后,成功实施案例教学的另一关键因素是教学方法的改变,以提高学生的适应性和参与意识。

学生是案例教学的主体,扮演主要角色,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高低直接决定了管理案例教学的成功与否,因此,必须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来充分调动其积极性。

首先,针对大多数学生对案例课重视程度不够的现状,我们可以以专题的形式给予学生必要的引导和培训,进行充分的教育与动员,改变部分学生落后的观念和错误的认识,使其明白案例教学的重要意义所在;其次,以新鲜、有趣的案例吸引学生的积极性,以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感到压力使其产生动力和紧迫感;另外,还可以采取小组对抗、辩论赛等竞争激励的方式,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竞争氛围,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参与意识;此外,还可以有选择地采用一些目标激励的方式等。

案例教学法应用于工商管理教学,从微观角度看,不仅使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模式更加丰富化、专业化,而且使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特性更为系统化;从宏观角度看,是借鉴国外大学的成功教学经验,与世界先进教育模式接轨,使我国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走入现代化,为我国企事业单位发展培养更加适应时代要求的人才。

2.适当运用情景式教学。

情景教学法可以有两种方式:一是借助模拟教学软件,让学生在电脑上进行演练。

比如现在有很多的教学软件,涉及到企业经营的各个方面,我们可以借助这些软件让学生实际体验。

二是建立相应方向的有形实验室,为学生创造一个模拟训练的场所。

随着网络经济时代对经济、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模拟的教学实验中心越来越显示出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作用。

比如,现在各高校纷纷建立了ERP沙盘模拟实验室。

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系统以制造企业为背景,将学员被分成若干个团队,每个团队数人,各代表着CEO、财务总监、市场经理、生产经理和采购经理等管理角色。

每个团队经营一个拥有销售良好、资金充裕的虚拟公司,连续从事数个会计年度的经营活动。

通过直观的企业沙盘,模拟企业实际运行状况。

内容涉及企业整体战略、产品研发、生产、市场、销售、财务管理、团队协作、绩效考核等多个方面,让学员在游戏般的训练中体验完整的企业经营过程,感悟正确的经营思路和管理理念。

在经营决策中,学员们将遇到企业经营中常出现的各种典型问题,学员们必须一同发现机遇,分析问题,制定决策,公司才能保持成功及不断成长。

3.校外培训。

课堂讲授案例是把工商管理类课程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的很好的教学方法,也是我们常常采用的方法。

但是,我们无论是从网上还是从案例书籍中找到的案例,尤其是一些国外公司或国内大型公司的案例,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还是很远。

要想分析好这些案例必须要有一定的知识背景,如果学生不具备这些背景知识或材料,分析起来就比较困难,也会一定程度打消学生的积极性。

所以,我们在课堂讲授案例的同时,也可以采用与企业合作这一方式。

让学生真正深入到企业中,把自己看成企业的一份子,找出企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由于这个企业是学生真正接触过的,这样在分析过程中主动性和积极性会更高。

同时,在深入企业实习过程中,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总之,工商管理的教学方法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工商管理专业内的各个课程也各有各的特点,所以要求我们在现实教学过程中必须实事求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为目的,因人而异,因课而异,要根据不同性质的课程、不同层次和人才培养的目标来选用相对适当的教学方法。

二、工商管理专业优秀课程群群内课程教学手段改革

篇12:高职外贸单证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高职外贸单证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外贸单证是国际贸易相关专业重要课程之一,是一门具有很强操作性的专业课.进出口贸易中,进出口双方权利的行使和义务的履行都要发生单据的交接,外贸单证贯穿整个交易的'全过程.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外贸单证制单技能是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总结了在外贸单证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对当前高职外贸单证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作 者:陈丽云  作者单位: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海南,海口 刊 名: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英文刊名:CHINA AFTER SCHOOL EDUCATION 年,卷(期): “”(4) 分类号:G71 关键词:高职   外贸单证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教学改革  

篇13:植物学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与实践

植物学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与实践

本文通过讲授和讨论、艺术与趣味结合、课内外结合等教学方法的改进,及课件与板书相结合、充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等教学手段的.改革,从根本上改善和提高了教学质量,激发了学生学习植物学的兴趣,使学生真正学会学习、思考和创新,以期为时代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培养出高素质人才.

作 者:黄文娟 杨赵平邱爱军 张玲 李志军 Huang Wenjuan YangZhaoping Qiu Aijun Zhang Ling Li Zhijun  作者单位:塔里木大学植物科学学院,新疆,阿拉尔,843300 刊 名:塔里木大学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TARIM UNIVERSITY 年,卷(期):2009 21(2) 分类号:Q94-42 关键词:植物学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改革   实践  

篇14:印后加工技术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探讨与实践论文

印后加工技术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探讨与实践论文

论文摘要:《印后加工技术》是印刷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核心课程。在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紧密结合印刷工程专业特点和学科发展的实际情况,在深入研究该课程整体知识理论布局的基础上,认真探究提高《印后加工技术》课程质量的方法和手段。本文分析了课程的特点,优化课程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与实践。

论文关键词:印刷工程 印后加工技术 教学质量

印后加工技术是印刷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系统阐述了印后加工技术所涉及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理论性与实践性兼具、功能性与操作性共存的综合特点。因此,探索并采用与学生的专业特点相适应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一直是我们研究和探讨的主要内容,对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教学中如何优化教学内容,采用各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

1印后加工技术课程的特点,优化和整合教学内容

印后加工技术是一门工艺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与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有很大的区别,因此在课程的安排上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原理联系工艺,使学生对印后加工技术有一个全面、系统地了解和掌握。在印后加工技术方面,新技术层出不穷,应用领域不断拓宽,在课程的讲授过程中,要不断地将印刷技术中相关的新技术与新工艺等内容融人到课程中。建立适应现代印刷本科教育的合理的印后加工课程体系,使教学内容更加符合学科要求,知识结构合理,注意学科间的交叉和融合,紧密结合前沿技术,优化整合课程教学内容,做好该课程与其他课程间的衔接。尝试将实验课程建设成为演示、验证和实际操作三种类型实验模块,以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并将教师的一些科研成果融人课堂教学中。为此,要制定较科学的、切实可行的、内容反映学科新发展的教学大纲,并能依据技术的不断发展,适时修订。

2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才能把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如何才能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兴趣,是我们一直思考和探索的。合理完善、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强化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印后加工技术作为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兼具、功能性与操作性共存的核心课程,在教学方法选择上,必须重点考虑这些因素:既可以深化理论教学,为学生奠定扎实深厚的理论基础;又能够强化实践教学方法的运用:启发式教学、如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等,既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性,又可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与实际应用能力,最大限度地实现印后加工技术课程所设置的基本教学目标。在实际的教学中需运用哪种具体的教学方法,需要教师不断摸索和总结,根据课程体系中各部分内容的教学特点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变。

(1)启发式教学。

可启发学生积极思考问题,使学生加深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在求解过程中进一步思考,培养创新意识,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在讲授书籍裁切这一工艺时,简装书和精装书都可需要,但由于涉及的工艺安排不同,裁切在简装书和精装书所起的作用也不同,课程的内容安排是先讲授简装书的裁切工艺,在后续课程中讲到精装书的裁切工艺时,就要启发学生简装书的裁切与此处的裁切有何不同?为何这样处理?以此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那么在教学的过程中,尽量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给学生以方法,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完善学生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实行案例教学的宗旨是为了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有意识地让学生去发现、分析、处置、解决面对的具体问题。案例教学的具体功能表现为:一是案例教学是将知识转化为技能的最佳方法。可以有效地缩短学生从课堂到社会的距离,通过案例教学得到“实践”锤炼的机会;二是案例教学能够深化学生知识理论体系的获得。适宜的案例可以使学生产生仿佛置身其中的'感觉,在获得逼真“实感”乐趣的同时,可以透过现象探寻本质,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意识;二是案例教学可以成为理论联系实际的工具。利用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使学生获得初步的感性知识、进而有的放矢地将其与学习到的知识理论融为一体,进行模拟“演练”,获得“理论指导实践”的特殊体验。

(3)现场教学与模拟教学。

采用部分现场教学的方法,可以强化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适当地选择一些章节内容,在实验室或生产现场结合设备具体讲解,让学生动手从实践中学习,学生往往具有很大的学习热情。此外,模拟教学可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图片、录像和模拟仿真工作过程等,使学生对印后加工的工艺流程产生更为直观的认识,从而弥补因到生产现场实践可能遇到的“知识节点”难以全面展现等实际问题。

3利用多种手段。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传统的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通过讲授、板书,把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采用的方式是黑板加粉笔的形式,这种教学信息量较少,不能满足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有些课程内容用语言和粉笔很难表述清楚,且学生实践知识薄弱,造成了难于理解,不能形成深刻的印象。因此,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与普及,教学手段也必须进行改革,否则难以完成相应的教学内容,也不能达到相应的教学效果。在教学手段上,采用板书、实物、多媒体教学软件三位一体的方法,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方式来取长补短,达到和谐统一的最佳教学效果,深化了学生对印后加工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的理解。

4结语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并没有统一的定式,主要应根据学生的状况,教学内容的不同,以及学校的教学条件的不同而不变化,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发掘、摸索和实践,提炼出最优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使教学效果更好,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

在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过程中我们有了一些体会和收获,但仍需不断总结、探索和实践,以推动课程的建设,尤其是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使教学质量得到更大的提升。

说课稿的步骤

教学资源包括哪些方面

教学手段包括哪些,如何运用

初中思品知识点的总结

具体的教学手段有哪些

说课技巧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优化初探

如何写好说课稿的步骤及格式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优化策略探讨论文

说课的基本步骤

教学方法与手段有哪些
《教学方法与手段有哪些.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教学方法与手段有哪些(精选14篇)】相关文章:

新课程理念与运用语文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的几点思考论文2023-11-17

教学手段有哪几种2023-02-27

安全监理的手段和方法有哪些?2023-03-18

教学反思包括几个方面2022-04-30

工作总结的意义有哪些2022-10-07

写好幼儿园说课稿的方法2023-05-15

备课教案2022-05-07

说课稿大班2024-02-08

高中生物学科教学工作总结2022-09-17

高中数学教学方法有哪些?2023-01-04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