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稀泥是贬义词吗

时间:2022-05-07 11:48:20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和稀泥是贬义词吗((通用3篇))由网友“oblivate”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和稀泥是贬义词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和稀泥是贬义词吗

篇1:和稀泥是贬义词吗

和稀泥是贬义词吗

和稀泥解释

和稀泥huò xī ní

【感情色彩】

中性

【成语释义】

比喻调和纷争

【成语出处】

刘心武《钟鼓楼》第四章:“除了‘改革派’和‘保守派’,往往还少不了‘糊涂派’(或叫‘和稀泥派’)。”

【成语结构】

动宾式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指无原则地调和折中

【产生年代】

当代成语

【近义词】

抹稀泥

成语例句

季羡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是和稀泥,息事宁人的歪门邪道,不属于中国老百姓崇高的伦理标准。”

和稀泥故事

“和稀泥”是中国三千年封建文化的核心处世思想--中庸之道,俗称“老好人”。即在处世为人时,讲究圆滑,八面玲珑,谁都不得罪,是典型的“中国式”为人之道。

前段时间,中国男足主教练朱广沪被记者问到“是让国家队打亚洲杯呢还是让国奥队去打?”老到的'朱指导说:“我们的任务是做好训练,至于哪个队打亚洲杯,那是领导们所决定的。”看典型的老好人。且不说其能力如何,当然大家心知肚明,单从为人方面,朱指导就给我们青年朋友上了一课:既不得罪领导,又不得罪球迷,其世故之圆滑可见一斑。

还有一例,我单位有两老师打的不可开交,闹的沸沸扬扬。校长在班子会上提出要做出处理意见,请中层领导们表态发言。大家都三签其口。被逼无奈时,不外乎说:怎么处理由校长决定,我们服从。或是“只找他们谈话就行了,下不为例。”等等此类不关痛痒的话,最后的处理还是不了了之。

诸如此类的人或事太多了,生活工作中时常可见。说这样没原则的话的人更是司空见惯。那这样做究竟是好还是不好呢?鲁迅说过“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如果一个社会以“和稀泥”为重,“老好人”作风盛行,那连个敢说真话的人也没有了,连个有坚定正直立场的人也没有了,会的只是歌功颂德,却怕承担责任,处处谨小慎微,只会作“戚戚之态”,那我们这个缺少脊梁的社会还有什么希望呢?社会发展从何说起?

人生就象一个舞台,每个人都在这舞台上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但其重要性都是不可或缺的。演好我们这个角色,让生命过程更坚定鲜明,生命力才能更长,喝彩声才能更久,光明才能更多,阴暗才能更少……

篇2:什么是贬义词

什么是贬义词

贬义词是什么意思

贬义词:是词义带有贬斥、否定、憎恨、轻蔑感情色彩的词。

如:见利忘义 遗臭万年

骄傲在某种特定场合下是贬义词或褒义词如:骄傲这个词,在“我为中国而骄傲”中,骄傲属褒义,而在“小明得了第一,马上骄傲了起来”中,骄傲就属贬义了。

扩展阅读:关于贬义词相关成语

不逞之徒 不逞:不得志,不如意;徒:人(含贬义)。因心怀不满而闹事捣乱的人。

互相标榜 标榜:吹嘘,夸耀。互相称颂,互相吹嘘。多用贬义。

敬若神明 神明:泛指神,像敬重神一样敬重对方。形容对某人或某物崇拜到了极点。多用作贬义。

赳赳武夫 赳赳:勇武矫健的样子。武夫:武人,从军之人。勇武矫健的军人。后多含贬义,意指虽身强体壮,却头脑简单的军士。

莫测高深 高深的程度无法揣测。指处世的态度、或说话、文章的内容(多不用在正面,带贬义)。

奇装异服 比一般人衣着式样特异的服装(多含贬义)。

如见肺肝 就象看透肺肝一样。比喻心里想些什么,人们看得清清楚楚(含贬义)。

搔头弄姿 原指梳妆打扮。后形容女子卖弄姿色(含贬义)。

市井之徒 徒:人(含贬义)。旧指做买卖的人或街道上没有受过教育的`人。

堂而皇之 形容公然毫不隐讳地(多含贬义)。

唐哉皇哉 形容规模宏伟,气势盛大。也用于贬义,形容表面上庄严体面的样子。

顺风转舵 随着风向转换舵位。比喻顺着情势改变态度(含贬义)。

头面人物 指在社会上有较大名声或势力的人(多含贬义)。

完事大吉 指事情结束了,或东西完蛋了(多含贬义)。

鱼龙曼衍 原指各种杂戏同时演出。后形容事物杂乱。也比喻变化很多(含贬义)。

庄严宝相 佛教称庄严的佛像。比喻某种人的真面目(含贬义)。

篇3:教育不应该是“和稀泥”

教育不应该是“和稀泥”

《人民教育》2013年第7期发表了湛卫清的一篇文章《未来基础教育改革亟待三个“转向”》。其中第一个转向是教育价值取向:从“形而下”的关注到“形而上”的追求,而“形而上”的教育追求又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尊重教育的“属人”性。二是尊重教育的教育性。三是尊重教育的整体性。这三个大原则,我认为都是值得思考的。不过在论述“尊重教育的‘属人’性”的时候,举了一个案例,窃以为不恰当。这个案例是这样的:

某全国优秀班主任对待所谓的“调皮”孩子,从不气恼,而是包容。她常说:“七八九,嫌死狗。调皮是孩子的天性。”看看她是怎么做的吧:“老师,他打我了。”“谁打输了?(老师笑呵呵地问)”“我。”“谁叫你不好好吃饭,个子长得没他高呢?(老师)”……长高了他就不敢打你了(老师)”孩子真的从此开始认真吃饭了,但他绝没想着是为打赢那位高个子。家长也宽心了。

乍一看,这个案例中的教师不卑不亢,处理问题充满智慧,并且取得了圆满的结果。然而,细一想,问题不是那么简单。

调皮是孩子的天性。这一点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是一个基本的常识。基于这个常识,处理儿童之间的纠纷的时候,第一个原则是心平气和,第二个原则是包容。这两个原则,案例中的.老师都做到了。然而还有第三个更重要的原则,就是“分清是非。”

面对孩子的告状,老师扮演的既是一个调停者的角色,也是一个裁判者的角色。这个角色扮演的成功与否,以及隐含在处理过程中的道德判断和待人接物的方式对于孩子的价值观的形成,将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案例中的老师,面对两个孩子打架,开始的时候不气不恼,做到了心平气和,值得称道。问“谁打输了”,然后嫌被打的孩子不好好吃饭云云,还勉强可以说是幽默。但事情到此为止,戛然而止,就不是教育,而是“和稀泥”。

两个孩子打架,肯定有原因。这原因往往是鸡毛蒜皮,在大人看来不值一提。然而,在孩子看来却是大事儿。如果没有经过认真地处理,矛盾不可能得到真正解决,有可能酿成更大的矛盾。更进一步说,个子长得高矮,牵扯到很多因素,并不是仅仅靠好好吃饭就解决的。老师这么说,孩子心里不会太好受。案例中说“孩子真的从此开始认真吃饭了”,我觉得也不大可能。教育一线的老师大都知道,所谓“一句话改变孩子的一生”云云,往往都是美好的梦想。因为孩子的任何一样陋习,都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改变孩子的陋习,不经过长期的充满智慧的矫正,几乎是不可能的。否则,一句话就能使孩子“幡然悔悟”“洗心革面”,那教育工作也未免太好做了。

回到这个案例本身。老师即便是在处理问题开始的时候转移话题,缓和气氛,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也是一种教育智慧。但话题绝对不能到此为止,也不能顺着这个话题走下去。我认为,接下来应该是话锋一转,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综合分析,一碗水端平:对的就是对了,错的就是错了,不能含混不清。这对于养成孩子正确的是非观,至关重要。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因此,教育不应该是“和稀泥”。面对孩子之间的纠纷,正确的做法是在充分尊重每一个孩子的人格的基础上,认真帮他们分析,使他们学会做人,学会生存,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不然,断非教育之幸。

电视剧《夫妻那些事》经典语录

不辞劳苦的近义词

带有糖字的组词

金牌班组长

四年级下册语文书古诗

被曲解的中国十大俗语

金牌销售培训实践心得

小学语文国学经典,统编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知识点!

金牌导购培训感言

金牌班组长培训心得体会

和稀泥是贬义词吗
《和稀泥是贬义词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和稀泥是贬义词吗(通用3篇)】相关文章:

全国卷I高考作文材料2022-07-21

四年级下册语文书第二单元作文2022-11-04

四年级下册语文书六单元作文范文2023-01-02

小升初语文常考辨音试题2022-05-08

十二公民影评范文2023-12-06

央企班组长优秀学员培训心得2022-05-14

成语作文素材积累2023-04-25

大江保卫战的感人故事2023-07-08

北京的春节课件2022-09-17

十二公民观后感700字2023-11-20